重庆旅游

2024-10-27

重庆旅游(共12篇)

重庆旅游 篇1

你猜,重庆有啥非去不可的理由?美食、美景、玩乐、购物……人未到,心已远。让《课堂内外》知名编辑乐乐姐姐带你参与2011年《课堂内外》全国青少年重庆旅游有奖竞猜,在趣味问答里,了解重庆,爱上重庆,免费旅游,赢得大奖!

问答题:

1.钓鱼城为什么会被称为“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

2.钓鱼城的来历?

3.宋蒙战争中,蒙古大军为何要首攻四川?

4.你是如何评价既与钓鱼城之战的结束有关,又惹起争议的熊耳夫人?

5.钓鱼城有几道城门?分别叫做什么?

6.简述南宋合州的产业发展?

7.钓鱼城是重庆直辖市唯一的“双国宝”单位,请问这两项殊荣是什么?

8.独钓中原石坊中,“独钓中原”是何人所题?意义是什么?

9.最能体现钓鱼城最富美感的八大自然风光——“鱼山八景”,包括哪些?

10.为什么说钓鱼城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改写了世界中古历史?

选择题:

1.在宋(蒙)元战争中,被合州钓鱼城军民击伤的蒙哥大汗是?(A忽必烈、B.铁木真、C.窝阔台)

2.南宋晚期宋(蒙)元战争爆发时,合州下辖几个县?(A.6、B.5、C4)

3.合州钓鱼城的“合州”置于哪个朝代?(A秦、B南北朝、C唐)

4.“依山筑城、积粟以守”的纳言是谁的建议?(A.二冉、B.余玠、C.张珏)

5.国内仅存的宋代军港遗址是?(A.九口锅、B.古军营、C.水军码头)

你是参与王——按动拇指,抢答!

1.来信答题: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财富大道C区2幢1-7号课堂内外杂志社“重庆旅游非猜不可”组委会

2.网络答题:

(1)秋千网www.9swing.com/cqlvis

(2)邮件答题:1356225291@qq.com

备注:请参与答题的同学留下完善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读学校地址、联系电话、QQ、邮箱,方便建立个人积分档案。

你是智多星——踊跃答题、积分!

参与办法:每期公布重庆旅游相关的题目.读者须在下期刊物截稿前参与答题:

评分标准:每期答对一道题,可获得一分的个人积分奖励,累计积分;

评选结果:每期将在秋千网上公示读者积分.并对优秀“重庆旅游智多星”趣闻进行报道。

你是大赢家——抢夺大奖,COMEON!

全程参与活动积分排名前600名选手奖励价值500元的旅游套票1套,并从中抽取6名幸运者免费参与2012年1月“重庆旅游非猜不可”主题冬令营,其余获奖者食宿、交通自理,门票全免。

咨询电话:023-63004338

重庆旅游 篇2

从一开始我们班商量要去实践调查的地点时,我就比较倾向于重庆四川地区。当然,首先就是他们的美食确实很诱人,其次是也想看看这著名的山城。最后敲定是重庆,遗憾不能去成都之余,还是很开心可以去看看山城——重庆。

首先,我很珍惜这次学校给予外出实践调查的这次机会,在出发前的几天,就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四川重庆旅游攻略(虽然后来一点都没用上),每每看一下就激动一点点,计划着、想象着游玩重庆的各种玩法。其实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班级旅游了,虽然是第三次一起出游,但我依然保持着像第一次旅游时的兴奋与开心。

从学校出发,经过一个白昼的大巴,我们就已经到了重庆。从一开始进去重庆地区,我们就已经感到与我们常德不同的变化。第一映像就是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山岭,我们的车子就是行走在建在山上的道路上,随着山岭一上一下,有种像坐过山车的感觉,估计要是晕车的同学得累的够呛。其次就是无数又长又黑的隧道,刚出一个隧道见点光明又进入了黑暗的隧道。不知道是不是人在黑暗里会觉得时间过得慢一点,所以我总觉得后面的隧道一条比一条长,听说最长的有几十公里呢。翻越了一座有一座的山头,终于看到了有很多人家的山,重庆就依山而建了。

进入城区,你能更加体验到重庆与我们常德的不同之处,高低不

一、蜿蜒盘伸的立交桥在这里随处可见,但立交桥在我们常德可是不多见的,在我的家乡湘潭也很少有。立交桥在重庆不仅是分流人流车流那么简单,还是因为他的地势构造,在这儿,你都很少能看见一条平坦的公路。这儿的公路像海洋一样波涛起伏,像蛇一样蜿蜒。加上这儿交错的立交桥,总让人眼花缭乱。

重庆处于川东盆地的边缘,四面群山环抱,两江在此交汇,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处于饱和状态,易于凝结成雾。重庆雾日之多不仅冠于全国,就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雾都也望尘莫及。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重庆是名符其实的“雾都”,而重庆壁山县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夭,堪称“世界之最”。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所以抗战陪都时期又被誉为“雾都”而闻名中外。抗战期间,日本出动大批飞机对重庆战时首都实施长时间战略性的大轰炸,市内一切活动陷于停顿。人们盼望雾季到来,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是重庆的雾季,雾季里大雾猕漫,浓雾给山城笼罩着一层天然的防空网,日机无法空袭肆虐。到了雾季城里各行各业又活跃起来,人们不再呆在防空洞里,重庆城又恢复了生机。陪都文化界利用雾季争相轮番在各大戏院上映电影、戏剧、称之为“雾季公映”。雾季公映时,盛况空前,剧作家松之的创作的《雾重庆》是雾季戏剧舞台上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山城雾季大雾之日,半岛为浓雾笼罩,遮天蔽日,两江轮船停驶,渡口封渡。城里的行车白天开灯缓行,交通事故大增,人在雾中行,眼前能见度只有10多米。雾给山城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但雾也给山城增添迷人的雾景。大雾之日,山城弥漫在浓雾中,“雾中城,城中雾,一片雾海茫茫,人在雾海中。“雾都”的雾景,别有一番情趣,昔日被诗人称为,“雾重庆的独特景观”。初来重庆观光的游客,如遇上了大雾弥漫的雾日,可观赏到“雾重庆”的雾中景。

但是可惜的是,在我们旅居重庆之时,没有碰到这样的大雾天气,没有享受到雾都的弥漫。

总的来说,才一开始我就体验到了,山城、渝都、雾都、桥都这不是四个地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重庆。

提到重庆,你还能想到什么?辣!火辣辣的美女,火辣辣的性格,火辣辣的食物,这就 1

是重庆,一个真实、火辣的城市。

重庆辣的不只有美女,还有美食。去重庆不得不做的事就是遍尝重庆各色美食,重庆素有“中国火锅之都”的美称,也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如果去了重庆不去品尝一下正宗的重庆火锅可真是遗憾啊。盛满了麻椒、辣椒各种配料经过精心调制的各种配料,真的能让一个非重庆人辣到心里去,也许刚开始你会有些许的不适应,但仔细品尝之后,你会感觉到一种脍炙人口的舒爽的辣气。同样,火锅也是一种文化,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国饮食的包容性以及协调性,荤素、生熟、辣甜、脆绵,在营造口感的同时,也绝不忽视健康

重庆还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都市。

巴渝文化是重庆的特有文化,重庆大山大川的地域特点,让巴人在这种险恶的自然环境下养成了勇猛、坚韧的火辣性格。川剧就是这种文化衍生出的并流传至今的主要代表之一。在重庆的山城间欣赏最最纯粹最纯正的“变脸”、“喷火”、“水袖”,那才是叫爽辣辣的。再去巫江上听听船工发自生活淳朴传唱的川江号子,看看巴渝人民“摆龙门阵”,这才是真正的民间口头文学。最棒的莫过于去茶馆听听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谈天说地,这就是重庆的方言艺术和茶馆文化。

重庆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高山、森林、江水、温泉、瀑布、崖洞,只能说大自然不能再偏爱重庆了,什么都赋予了他最美最好的。武陵山脉上的仙女山、大片茶园和竹林连接起来的茶山竹海、风景秀丽,林木葱葱的北温泉公园、当然还有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在山城间领略他没有被过分雕琢的自然景致,在匆忙间享受大自然赏赐的休闲惬意。这大概才是我们来重庆的最大收获吧。

在重庆的那几天,我们显得略微匆忙。首先,跟我们上面提到的一样,他有太多好吃的东西有太多好玩的地方了。你享受一个的地方你就会错过另一地方,所以,在那几天我们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到一个地方要么享受它的风景,要么吃遍它的美食。我们是欣赏完风景就去吃美食,吃完了美食接着看风景。到后来,重庆还留给我一个最深的旅行映像,就是一直在走。当然,这更我们的身份有关,我们毕竟还只是学生,身上没有富足的钱,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像真正的旅游散心一样,一住就是几十天。我们就只能走马观花一样的参观与赞叹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没钱,哈哈。

虽然是走马观花式的考察,但我们依然还是发现了很多可观的东西。就拿我所看到的景点来说,就有好几个。比如说,南山一棵松景点、人民大会堂、三峡科技馆,还有充满古典气息的磁器口,都是值得参观的。

其实说起来还是挺搞笑的,到了重庆的当天晚上,我们到了下榻的酒店安置好了之后,就各自出来出晚饭,我们寝室的几个室友也是我们学校的室友咯。本来就有共同爱好,就是爱打个游戏。虽然出来是来觅食的,但也在边走边寻网吧。话说,我们住的那个地方也还真奇葩,说偏僻,交通倒也发达。说繁华,想在附近找个吃饭的地方也为难,就更不用说网吧了。

走啊走,不知道走了多久,人生地不熟的,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吃饭的地方了,那时就跟见了祖宗一样亲热,终于有个落脚的地方了,不然腿都要走断了。我们当然想吃一下重庆的特色菜,这可是我们在重庆的第一餐饭。不过照当时那情况是顾不了那么多了。我们在那个餐馆点了一个鱼火锅,还不错,没点辣的,不过里面好多花椒,一开始我不知道,在里面搅啊搅,把花椒全部搅起来了,还舀了一勺汤放自己的调料碗里,搞得自己后来每吃一口就要吃上两粒花椒,嘴巴被麻的要死,终于知道为什么辣和麻是最佳拍档了,因为麻透了就不知道辣了。

饭后,一室友回去了,我们另外三个就寻找着网吧,这网吧可是真难找,不知道是不是城市越发达网吧就越难找,百度地图明明指引在这儿,却总是找不到,显示直线距离没多远,可是因为这是山城的原因,根本没有一条平坦的路,就得绕啊绕的。终于在伟大的导航 2

下找到了一个偏僻的小网吧,综合接下来几天的网吧之旅,我还是有一些结论的。

首先,重庆的网吧很偏,而且服务器很卡,上网费用最便宜的比常德贵五毛,设备还没我们的那么好。结合我们上次去桂林的经验,我们排了一个序,首先好一点的事桂林,他那儿的只要你用身份证在市内的一个网吧办了会员卡,你就可以在市内任何一家网吧登陆上网了,就是等于全城网吧连锁了,让网名方便不少,他们的网吧文化建设也相对发达,网吧内烟味不是那么重。第二的是我们的常德,起码服务器不会经常出问题。最后才是重庆,反正在我上的那几次网(在不同的网吧),基本上就没有一次满意的。

旅游么,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没有谁规定旅游就一定要到处游玩,把所有的景点看个遍,所以当有的同学说我们神经病,要玩游戏在常德就可以啊,还跑重庆来玩。我只能笑答,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那一天晚上,好多同学就已经去过解放碑了,那时我们就正在网吧度过。隔天,我们也去了解放碑,总的来说,没什么感觉,还不如去朝天门路途中有意思。朝天门位于重庆渝中区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南宋时期宋朝定都临安,即今天的杭州,那时有圣旨传来是经长江到达朝天门,所以才有了朝天门这个名字。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我们也是因此慕名而来。在去的路上,我们因为找不到路,就拦了一辆的士,可是还是发生了点不愉快。的士师傅并没有把我们送达目的地,他让我们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下了车,说走几步就到了,不然坐车要绕好远,我们信了,还夸重庆的士师傅真厚道,后来才发现被坑了,我们谁也不说话了,坑了就被坑了,我们走到了那座桥,发现了索道,索性就拍起了照来。后来先前一波的同学打电话催我们过来玩,我们才又朝朝天门走过去,路上还经过了好大一个服装批发市场,幸亏同行的都是大男人,不然又得进去逛好一阵子呢。快到江边了,看到了这滚滚江水,我们不由得感叹,说好的长江呢,怎么变成了黄河,哎,现在的环境实在是太差劲了。望着这浑浊的江水我们顿时失去了继续往前的乐趣,这是又正好碰到了我们那一拨往回走的同伴。他们说,太失望了,黄黄的没什么好看的。我们也实在累了,就没有再去了,也许是觉得他不再值得去看了吧,我们百度过嘉陵江与长江汇合的美景,就让那个美景留在我们的记忆力吧。

回来的路上,我们说起了各自的的士司机,那波小伙伴说,他们碰到了一个特有意思的司机,其中他们说那司机给他女朋友打电话,说,不跟你说了,我拉了一帮外地朋友,我得为他们服务好。各种搞笑。哈哈,重庆人民还是很热情好客滴。

不过,虽然说解放碑没什么好看的,但那附近好吃的东西多啊,我们游玩回来之后还是去那里吃的晚饭。吃过饭还不就剩玩了,也来体验一把大城市的夜生活。

大城市的夜晚还真是万家灯火,隔天,我们很累很累了,但还是来到了一棵松景区,因为在这里可是鸟瞰整个重庆市,很辉煌,但我们实在是太累了,我是没那个心思再去捯饬了。

因为上网,导致了我与一波不上网的小伙伴的脱节。所以,我只能独自一人来到了磁器口。如果现在要我回想的话,我只能给他三个词,大,迷路,麻花。刚进去,感觉跟凤凰古城很相像,但细细品味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只不过我是来不及细细品味的,我们去凤凰石几天玩一个地方,来重庆是一天玩几个地方,这儿一个磁器口就比凤凰古城大,你说呢。我还得去完成同学给我的托付,去买著名的陈麻花,地方那么大,一开始我还担心找不着地方,可是走着走着看见前面十几米的队伍,我就知道就是这家麻花店了。一直走一直走,然后我就在另一个地方出来了。那时有一个同学叫我带麻花,我又得往回走,哎,我发现了一个新的入口,于是我就从我没走过的入口进去,以为会发现我走过的地方,没有,才知道我又来到了一个我第一次没注意到的一条小道上,那我怎么找麻花啊,基本又围着古城转了一圈,然后跟着几个老外打算出来,这将是我做的错误决定的开始,我怎么可以跟着几个连中国话 3

都不会说的老外认路呢,傻啊,走到一半,他们是发现错了,半道返回,我想我都已经走了这么远了,抱着将错就错的心理一直走,看能不能有新发现,提着好几斤重的麻花,走了好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看到了地铁那个滑梯,但只是看到,但总有个念头。

重庆旅游 篇3

【关键词】国际营销;中新合作;重庆旅游;营销对策

一、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正表现得越来越具有朝气和发展迅速。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末,全球将接待超过十六亿人次的国际游客,其消费收入将超过两万亿美元,国际游客数量与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35%与6.7%,而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3%。21世纪的旅游业正在从资源时代走向营销时代。

本文介绍中国与新加坡(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分析重庆旅游国际营销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新加坡和中国合作的背景与优势,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探讨不同旅游国际营销对策,并提出具体的推广方式。

二、中新合作机遇与重庆国际游客市场分析

1.中新合作项目与国际旅游机遇分析

2015年11月7日,中国与新加坡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重庆设立名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第3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将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作为重点合作领域。

依靠中新合作项目,重庆应充分挖掘合作潜力,紧抓发展国际旅游的机遇。不断巩固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以及西南交通枢纽的定位,学习新加坡凭借金融业的腾飞拓展商务会展旅游,借鉴樟宜机场优质的硬软件服务管理经验,依靠与欧洲、南亚对接的大通道吸引国际间物流人流的汇集。这些种种方式,都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从而助推重庆市国际旅游快速发展,对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加速重庆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

2.重庆国际游客数据分析

图1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重庆入境游客为137万人,2015年时入境游客达到了283万人,增长了106.57%,5年翻了一番,可见增长速度迅速。2010年重庆旅游外汇收入70320万美元,2015年达到146587万美元,增长108.46%。两者都在平稳增长,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入境游客人数的增加。从区域来看,重庆市入境游客中,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旅客持续占总入境游客的30%左右,说明重庆市入境旅游是比较依靠港澳台地区的,而台湾地区入境游客的快速增长,与大陆支持三通政策和重庆台湾两地历史发展关系等密不可分。与全国入境游客港澳台地区所占 80%的比例不同,重庆入境国际游客的结构更加均衡健康。与之前入境游客区域比重排名是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不同,目前的排名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这与全国排名趋于一致,变化的原因在于近几年,重庆市一直致力于开拓亚洲市场,加强了亚洲市场的营销推广工作。

从国别来看,重庆的外国游客主要来自韩国、日本、西欧、美国、泰国等。韩国和泰国游客的快速增长说明这些国家是重庆入境旅游的新兴市场,增长非常快。

三、重庆旅游国际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节事营销、会展活动等不充分,营销推广的国际性和品牌建设不强

重庆市现在定期举办的各类节庆活动有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重庆山水都市旅游节等,目标客户群体局限在国内或者区域,国际性不强。就算有举行国际园林博览会,国际服装节等国际性的活动,也如昙花一现,并没有将其争取为定期在重庆举办。已经连续举办六届的重庆国际马拉松赛虽初取成效,但品牌建设依然不够,知名度不高,对国际游客和国际参与者的吸引度不强。

2.高素质旅游人才匮乏,旅游服务水准低,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旅游管理相关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均有开设,但重庆市对于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仍有待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仍有待提高。比如据统计全市旅游从业人员最高学历仅为本科,仅占14%。2相关服务人员普通话不够标准,英语能力无法满足入境游客的各种需要,极不方便国际游客,影响国际游客的游览体验。

3.缺乏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少,进展缓慢

重庆市现有38个区县,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分布不均,存在分散的情况。尽管重庆市重点打造和推介六大旅游精品,仍没有将这些旅游景点串联,没有进行整合,形成整体。这极不方便游客在各个景区间的流动。除此之外,尽管政府与周边地区,如四川、贵州、湖北进行了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如渝鄂长江三峡旅游合作“1+3”协议,但仍然联动较少,没有拓展更多的地区合作,而且在合作协议的贯彻落实上,效率不高,推动力不强。

4.旅游宣传口号定位不明晰,品牌特色较弱

最近几年“激情之都”、“非去不可”等口号更改得很快,对于重庆的旅游形象定位不明确,文化内容单薄,给游客的概念简单而又模糊,不利于国际游客对于重庆有个鲜明准确的认知。多变的定位和叠出的旅游名片反射政府制定规划,对旅游形象等内容把握不准确,不清晰。

四、中新合作背景下重庆旅游国际市场营销对策

1.节事营销策略

节日与特殊事件在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上有相似的作用。节事活动通过媒体的报道,会扩大此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提升其形象。它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带动旅游目的地的基础建设,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与形象。重庆市应充分利用每一次节日与特殊事件的契机,充分推广营销重庆市旅游资源。

2.渝新旅游企业合作策略

(1)重庆江北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合作

在中新合作的推广下,CQA应从CAH分离出来,更方便与樟宜机场合作。首先,重庆机场集团应和樟宜机场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樟宜机场在机场商业方面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2016年1月8日,重庆机场集团与新加坡樟宜机场集团旗下樟宜机场管理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双方计划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就江北国际机场商业领域展开合作,包括航站楼内零售、免税店、餐饮、贵宾服务等。

(2)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合作

到2020年,如图2所示,重庆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将完善为9条,通车里程超过400公里,覆盖整个主城区,串联起所有都市旅游景点和重大交通枢纽。这将极大方便外国游客。在中新合作背景下,新加坡地铁公司可以通过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融资方式参与重庆轨道交通的建设,加速修建重庆为国际游客提供的硬件设施。

(3)境内外旅行社合作

重庆现有超过60家负责国际旅游的旅行社。各旅行社间可以合作负责一些国际游客的相关业务,或者与国际旅游中间商,国外的旅行社开展业务合作,负责为对方的国际游客提供地接、导游等服务。

(4)旅游企业投资运营合作

重庆旅投集团负责重庆各大旅游景区的修建。其可以借鉴新加坡在大型娱乐设施方面的运营经验,与新加坡合作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并不断对现有景区进行提档升级。新加坡尧泰集团已开始在重庆市巴南区投资修建“汉海极地海洋公园”大型娱乐主题公园。另外,重庆旅游产业开发集团可与新加坡星展银行开展合作,发行针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渝基金”,开发用于重庆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和营销推广相对应的投资基金。

五、结语

如今旅游业所占经济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因其最具活力,产业带动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先导产业。重庆市正处在城市发展的大变革时期,旅游业所占比重的提升利于城市转型和优化产业结构。本文以目前重庆市旅游国际营销的现状和中新(重庆)合作的经济背景,分析了重庆市政府和相关企业在营销重庆国际旅游方面的发展策略。

旅游国际营销的方式和市场参与主体都具有多样性。在继续进行旅游国际营销过程中,重庆市应建立长远发展目标,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加强旅游产品、信息化等建设,打造出自己的旅游品牌。同时,在中新合作背景下,其营销措施应做到灵活使用,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不断利用合作契机,还开辟出新的专门针对国际旅游相关的合作。

参考文献:

[1]郝康理 裴红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全球旅游整合营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

[2]舒伯阳:旅游市场营销案例实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3] 周莉 唐敏:重庆市旅游人才『十二五』规划与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

重庆旅游 篇4

万盛旅游知识有奖竞猜

问答题:

1、问:黑山谷景区位于重庆市哪一个辖区?距重庆市中心多少公里?

2、问:万盛区拥有哪些特色风景区?

3、问:黑山谷中主要景点涵盖有那些?

4、问:四季独特的气候条件,让谷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原始特征?

5、问:万盛黑山谷中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哪些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哪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选择题:

1.问:万盛黑山谷是目前重庆地区最大的原始生态保护最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区被专家誉为,什么基因库?

A.渝黔生态基因库B.渝黔林木基因库C.渝黔动物基因库D.渝黔物种基因库

2.问:万盛黑山谷和万盛石林景区是几A级景区?

A2A级景区B3A级景区C4A级景区D5A级景区

3.问:万盛黑山谷景区属哪种类型的自然风景区?

A.山岳型B.峡谷型C.丘陵型D.湖泊型

4.问:万盛黑山谷的森林覆盖率是多少?

A.67%B.77%C.87%D.97%

5.问:万盛黑山谷奇花异草遍布峡谷之中,四季花开不断终年绿海茫茫,请问谷中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多少?

A.8万个B.9万个C.10万个D.11万个以上

6.问:万盛石林是在海洋环境中沉积下来的,比云南路南石林早2亿年左右,是我国目前考证最为古老的石林,请问:万盛石林龙鳞石海景区成岩年代距今多少年?

A.1.5-3亿年8.2.5-4亿年C.3.5-5亿年D.4.5-6亿年

7.问:铜鼓滩漂流,被誉为什么?

A.渝黔第一漂B.重庆第一漂C.西南第一漂D.中国第一漂

8.问:铜鼓滩为河谷型自然风景区,全程有多少公里?

A.7.2公里B.11.2公里C.13.2公里D.15.2公里

9.问:万盛石林?龙鳞石海景区以地表石林、地下溶洞等什么地貌景观为主?

A.丹霞地貌B.喀斯特地貌C.河流地貌D.火山地貌

10.问:苗族有很多支细,那么我们万盛苗族是属于什么苗呢?

A.白苗B.清水苗C.红头苗D.花苗

你是参与王——按动拇指,抢答!

1.来信答题: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财富大道C区2幢1-7号课堂内外杂志社“重庆旅游非猜不可”组委会

2.网络答题:

(1)秋千网www.9swing.com/cqlvjs

(2)邮件答题:1356225291@qq.com

备注:请参与答题的同学留下完善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读学校地址、联系电话、QQ、邮箱,方便建立个人积分档案。

你是智多星——踊跃答题、积分!

参与办法:每期公布重庆旅游相关的题目,读者须在下期刊物截稿前参与答题;

评分标准:每期答对一道题,可获得一分的个人积分奖励,累计积分;

评选结果:每期将在秋千网上公示读者积分,并对优秀“重庆旅游智多星”趣闻进行报道。

赢家——抢夺大奖,COMF ON!

全程参与活动积分排名前600名选手奖励价值500元的旅游套票1套,并从中抽取6名幸运者免费参与2012年1月“重庆旅游非猜不可”主题冬令营,其余获奖者食宿、交通自理,门票全免。

重庆旅游的作文 篇5

一下飞机,妈妈就立马带我去体验了这里便捷的交通工具——轻轨。而且我还很幸运地站在车头,亲眼目睹着轻轨穿楼的情景。“哇!这样真特别。”我睁大眼睛惊奇地说道。妈妈开心地说:“是啊。”

刚吃完晚饭的我们,就坐出租车来到了赏心悦目的著名景区——洪崖洞。它的主要景点是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妈妈提议到底下去看色彩璀璨的建筑物。本以为平地是一楼的我们,走楼梯时才发现那是11楼,最底层才是一楼,在重庆,你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是地上,哪里是地下,我和老妈惊叹不已。来到楼下,到处都是人流,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再往上看,到处都是金光闪闪,金碧辉煌的楼房,妈妈赶快按了几下快门。过不多久,如果你往江上瞧一瞧,就能看到华丽的“金碧女王”。你们别误以为是船上的人,它而是一艘发出迷人光彩的豪华大游轮。我边走边不由地赞叹“这里的风景实在是太印象深刻了!”

第二天,坐在出租车上通往长江索道时,司机真是太不热情了。一直用重庆口音和我们谈天说笑,其中我听到司机叔叔说:“坐长江索道后悔,不坐长江索道更后悔。”来到缆车上,做过它的我都有点胆战心惊,因为它一直摇晃不停。开始启动了,从上往下看,到处都是源源不断、滔滔不绝的江水,我看到了“手指”那么大的小船。刚下缆车时,我的腿一直在颤抖,可能是紧张的缘故吧!

重庆旅游 篇6

关键词:旅游法;旅游者;文明旅游;义务

我国《旅游法》第13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丈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该条是关于旅游者文明旅游义务的规定。下文拟谈谈对该条的理解和认识文明旅游即负责任旅游。所谓负责任旅游,依照世界旅游组织在《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的解释,是指旅游时“要抱着对不同宗教信仰、哲学观念和伦理观念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它的具体内容包括:遵守旅游目的地的法律;尊重当地政治、宗教、民族风俗、文化传统中已经确立的秩序;爱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淡化旅游者与当地人之间的心理和物质距离,不过分强调二者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行为文明,符合公共道德规范。”按照本条的规定,旅游者文明旅游的义务应当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二是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三是爱护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四是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法》除了在本条对旅游者的文明旅游义务做出规定之外,还在第41条第1款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领队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这一规定是《旅游法》从旅游经营者工作人员的角度对同一内容做出的规定,与第13条前后呼应。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秩序又称社会秩序,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由一定的规则确定和维系并被人们遵守的秩序和生活状态。社会公共秩序由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以及习惯性规范等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社會公共秩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发展程度。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它与国家、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如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旅游法》之所以规定旅游者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义务,首先是因为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旅游法》应予以贯彻落实。其次,旅游者有必要遵守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以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应当坚决抵制任何违法犯罪活动;不扰乱交通规则和公共场所秩序;遵守游客准则;做到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也就是尊重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文化。文化传统即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旅游法》要求旅游者承担尊重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义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减少文化冲突,避免纠纷的发生。旅游者从外地来到旅游目的地,外来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可能会激烈对撞,旅游者只有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才能顺利完成旅游活动。其次,保护旅游目的地文化的需要。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都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旅游目的地之所以能够吸引游客,是因为它的景观或者文化有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也可能是数量稀少。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会导致文化的脆弱。旅游者的行为以及他们带来的外部文化很容易对旅游目的地的原有文化造成冲击、破坏。旅游者对当地各种文化的尊重,可以减轻旅游目的地文化受到的冲击,避免“文化殖民”。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应嘲笑、歧视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也不应强迫当地人民接受自己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

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者最基本的义务。《旅游法》之所以要规定旅游者的此项义务,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旅游者享有旅游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旅游者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中获得放松和享受,也应承担爱护、保护它们的义务。其二,虽然旅游业本身是无烟工业,但旅游却会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威胁。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量比较低而且被破坏后很难恢复。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地资源、环境超载现象更加普遍。另一方面,旅游者经常抱着“与己无关”、“花了钱就尽情享用”的心态,无节制地使用和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结果造成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公地悲剧”。所谓公地悲剧,是指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能乱刻乱画、摘花折枝、乱丢废弃物;要爱护动植物,不购买通过破坏旅游地的资源和环境而产生的商品…等。

重庆旅游 篇7

有人将信息技术对于世界的改变和当年电的发现应用相提并论。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是仅仅提高某个行业的水平,而是对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014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上肯定了互联网的作用。也为我国的经济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互联网+”强调的不仅是线上线下的互动,而是要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壁障,让互联网像电力一样无所不在、无处不在。“互联网+”的提出不仅仅对互联网产业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其他传统行业突破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2 “互联网+旅游”的概念及性质

2.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1.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仅从字面理解而言,“互联网+”就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包含移动互联网)的相加。然而对于“互联网+”的概念的理解显然不应该停留于此。“互联网+”在国内的首倡者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1]”

还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

2.1.2 “互联网+”性质

由以上两个“互联网+”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具有如下性质:

1)“互联网+”具有“高覆盖性”。第一代互联网由门户、社交、游戏和搜索组成。当时的互联网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因此第一代互联网用户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属于小众人群。第一代互联网以“用户浏览量”作为衡量网站是否成功的标准。第二代互联网讲究线上线下的结合,主要是利用其方便快捷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开始服务于第三产业。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第三代互联网),互联网将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渗透到各行各业,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2)“互联网+”是平台产业的一个新阶段。互联网通讯平台凭借自己的方便快捷和低廉的价格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互联网安全技术的提高让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瓜分传统的金融平台的市场。而GIS的技术使得平台产业扩张到物流领域。新的技术带来新的平台,在未来,平台产业的不断发展会带来一个大平台阶段。不同平台之间无障碍的交流将成为“互联网+”的新特性。

3)互联网平台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因为:①“互联网+”的到来将产生许多新的业态、新的产业,能够提供很多新的机会;②根据“长尾理论”,小众需求的总数十分可观,甚至超过大众需求。大企业往往追求大的市场,而无法照顾小众需求。这就为小众需求的生存留下了足够的空间;③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对市场新的需求变化反应迅速。互联网能够更好的传递消费者需求的动态。相对扩大了中小企业灵活的优势。

4)“互联网+”可以广泛运用于公共服务事业当中,惠及民生。通过互联网平台组成智慧城市平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5)“互联网+”有利于发展共享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高效地管理资源的新方式。

6)“互联网+”提升创新力。“互联网+”是人类“意识”集中的平台,也是科学技术集中的平台,是金融资本集中的平台,是各种劳动力资源集中的平台。这种跨越空间国界,跨越种族文化地聚集不仅仅能够产生创意,而且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最短时间的实现创意。只有实现了的创意才是创新,把好的想法物化,才是生产力的进步。

2.2 “互联网+旅游”概念与性质

2.2.1 “互联网+旅游”概念

“互联网+旅游”继承了“互联网+”的大部分属性,不但同样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而且以新技术的普及为行业突破的契机。但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使得“互联网+旅游”与其他的“互联网+传统行业”相比更加的复杂。

本文认为,“互联网+旅游”就是以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为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快速、透明、公正的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发挥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和旅游生产要素、刺激、保护旅游行业创新的平台。

2.2.2 “互联网+旅游”性质

1)互联网对于旅游行业的渗透是全方面的,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旅游的宣传、销售、景区管理方面体现互联网的作用。

2)“互联网+旅游”继承了“互联网+”管理资源的属性。由于旅游产品位于产业链的下游,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因此从资源管理后的收益看,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多的益处。

3)“互联网+旅游”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平台可以吸引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生产者。传统的旅游平台,比如旅行社,它组合各旅游子产品成为单一的旅游产品总成(线路)一次销售给旅游者。但由于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效率低下。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抬高了旅游产品的价格,让不少人由于囊中羞涩而不得不放弃旅游这种休闲方式。互联网旅游平台削减了传统平台的成本,同时减少了旅游产品生产过程当中的许多中间环节,是有机组织旅游业各个子产品的有力武器。它减少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许多不必要环节,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沟通效率的方式,既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便宜、丰富、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也为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宣传营销手段和管理方式。

4)“互联网+旅游”是未来旅游创新的有力保障。人们常说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将一个人同全世界联系在一起。在互联网上可以了解全世界的创意与想法,这是“互联网+旅游”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对于旅游地和旅游开发者而言,筛选信息,汲取好的创意,再将其形成旅游产品,就能够形成旅游业的创新。

综上所述,“互联网+旅游”从形式上看是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能够沟通信息、资本、资源的平台,从功能上看,是为了达到比传统方式更好地分享旅游经历、支付旅游支出、发现及保护旅游资源、管理旅游景区、销售旅游产品、投资旅游项目、沟通旅游者等目的。

2.3 当前互联网与旅游合作存在的不足

目前的“互联网+旅游”对于旅游行业的影响并没有体现出“互联网+”的强大能量。并没发挥“互联网+旅游”通过创新“扬弃”整个行业固有模式、固有思维的能力。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初级的“互联网+旅游”模式仅仅停留于节约资源,而没有管理资源,更谈不上资源的创新利用。

2.3.1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获得应有的广度

旅游活动要围绕六大要素展开,且六大要素缺一不可。然而目前的旅游平台,往往难以兼顾这六大要素,个别网站虽然六要素齐备,但是其中总有几个要素不能在渠道、资源上获得充分保障。

2.3.2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取得应有的深度

旅游行业的深度,指的是旅游产品对于多彩绚烂的文化的理解力,利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关乎一个旅游企业的收入,也是整个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被游客承认的重要因素,从国家角度看,是国家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2.3.3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从平台产业的发展历程看,但凡较为成熟的平台产业往往呈现出“寡头”的状态。比如实时通讯平台在国内仅有QQ和微信较为成功,支付平台仅有支付宝、微信支付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而现在的旅游平台看似“繁花锦簇”、“百花齐放”,实际上这种虚假的繁荣是“互联网+旅游”平台不成熟的表现。

2.3.4 当前“互联网+旅游”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

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团结更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为旅游业所用,但是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的工具。互联网与旅游相互结合后可能产生的效益越大,对不法分子的吸引就越大,因此加强法制管理,加强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才可以维护“互联网+旅游”的健康发展。

3 “互联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3.1 创意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旋律

在解决如何发展“互联网+旅游”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互联网+旅游”的问题。

近年来,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旅游产品的主力,“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3]”而消费这些旅游产品的游客也是事实上的文化产品消费者。“创意旅游与文化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即创意本位,都将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4]”。由于创意产业在价值链上处于文化产业上游[5],相对文化旅游而言,创意旅游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化旅游的产品当中,文化创意的成分将会不断的扩大。

3.2 创意旅游发展致使旅游产业生产关系改变

根据本杰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艺术创作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会转变为大量复制的文化生产,而这种生产同样由生产者、消费者、产品等要素构成,同样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的制约。

许多文化产业园都有所谓的大师工作室,或者请艺术家进场。一些旅游行业的公司为了更好的发掘旅游资源,开展文化旅游,会重金聘请“文化圈”的学者、专家作为顾问。甚至于,这些专家顾问在学习了旅游产品的经营方法后成立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这些都是艺术家在生产关系当中获得一定地位的另一种表现。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文化学者被引入生产关系是有利于文化产业生产力发展的。

如前文所说,当文化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发展为创意旅游。这种旅游产业的升级使得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而创意人才的加入可以补强文化旅游开发的班底,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有助于提高文创旅游的生产力。

3.3 文创人才短缺制约旅游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创意人才荒,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我国的创意产业起步晚,创意人才的培养才初见端倪。其次,“创意人才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如设计)为手段的‘专精人才’,这些人才很难嫁接和替代。[6]”第三,国内较为出色的创意人才集中于北上广,这样的相对集中加重了创意人才的紧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端人才无法在朝夕之间培养出来。创意人才的缺口如果想要通过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填补显然无法跟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利用互联网的创新能力填补创意旅游人才方面的空白是一个在短期内缓解创意人才短缺的有效办法。

3.4 “互联网+旅游”可以缓解创意旅游高级人才短缺问题

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创意,普通人所缺乏的往往是把自己的创意实现的能力和精力。互联网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不同的网民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发布到互联网上,这些思想又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思想。景区的开发者如果可以将互联网当中有助于开发景区的创意、想法提取出来,和自己的创意思维碰撞擦出火花,点燃了高一层次的创意(可能是多次的反复),再将创意商品化,就可以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

4 旅游亟需“众筹”募资模式

“互联网+旅游”除了给旅游行业以创新源泉外,还为旅游提供了创新的融资方式———众筹。

4.1 “众筹”概念的由来

美国为了防止近年来愈发猖獗的金融诈骗,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和《多得弗兰克法案》。但是法案的颁布却导致金融管控过于严格,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大增。无法获得资本市场融资让中小企业一度萎靡不振,对美国的经济活力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学者迈克尔 · 莎莉文在2006年组建了名为“Fundavlog”的融资平台,目的是为具有一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小企业或个人进行融资。在该平台的创建过程当中,第一次提出了众筹(Crowdfunding)这概念。迈克尔·莎莉文本人将其定义为:“众筹描述的是群体性的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

不久《企业振兴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在2012年4月5日颁布,该法案“旨在通过放松金融监管要求鼓励新兴成长型企业融资,以实现加快经济复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目标。[7]”其中有关众筹的部分占据了该法案40% 的篇幅,这使得众筹融资模式真正走上历史舞台,也肯定了众筹模式对于创新型产业的作用。

4.2 “众筹”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有学者认为,“众筹”是:“创意者或小微企业等项目发起人(筹资人)在通过中介机构(众筹平台)身份审核后,在众筹平台的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出资人)介绍项目情况,并向公众募集小额资金或寻求其他物质支持。[8]”

众筹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有以下几大优点:①众筹模式依托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②众筹模式募资的对象为广大网民,分担了融资风险;③为民间的限制资本创造了新的投资渠道;④是一种创新的“金融脱媒”方式;⑤众筹(特别是众筹募资模式发展初期)主要服务于一些中小型公司以及个人创业者。此外,众筹在实践当中还被作为一种营销宣传方式。

目前众筹主要有四种回报方式,预购模式、股权模式、低价模式以及精神回报(通常为公益性项目)。

4.3 旅游与众筹融资模式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淘宝、京东等知名网购平台推出众筹网页,众筹慢慢地得到普及。目前已经有个别的旅游项目尝试了众筹的融资模式,并且募得了资金。本文认为众筹模式有和旅游结合的必要性,原因如下:

4.3.1 中小景区、休闲项目融资困难

2008年以来,五一长假被取消,但是假期的总天数不减反增,许多“小长假”(三到五天)的出现让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旅游项目的需求量增加。在需求的刺激下,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和旅游项目拥有了一个能够整合、发展,形成规模或产业的机会。但是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旅游资源的持有者却未必在资本上能够满足再建设的要求。

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主要为银行借贷、天使投资、VC及PE。这几种传统的融资方式通常不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旅游开发公司,会产生融资困难、融资周期长等问题。而对于很多旅游项目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一个好的项目创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融资成功,也许就不再适合社会环境而胎死腹中,或者被其他公司抢先开发。

4.3.2 众筹者与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相似

众筹作为一种新的理财方式、融资方式,吸引的是那些愿意感受创新产品的年轻人。众筹者参与众筹的目的有三:首先是寻求商品的物质价值。其次,众筹者可以获得对于预售商品强烈的感知价值,获得一种尝鲜的体验。第三,获得众筹的参与体验。在众筹的过程当中,众筹者以众筹网站为平台,搭建众筹的社交门户,通过社交门户享受“社区福利[9]”。“众筹产生新的社交互动,激励公众参与项目融资,为众筹者提供与有相似兴趣和理想的人组成的社区进行连通的感觉这是一种归属感和受人尊重与需要的体现[10]”

旅游者外出旅游往往有寻求一种心理体验的目的,也很可能是为了通过旅游活动获得他人尊敬。旅游者和众筹者的心理需求有所重合,这为旅游和众筹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潜意识基础。

4.3.3 众筹的募资是否成功为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

对于一些创意符合市场需求的众筹项目来说,常常在众筹的有效时间内获得大大超越预期的投资。而对于一些缺乏市场的项目而言,众筹的失败会促使融资商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审视,作出放弃或是改进项目的决定。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项目由于创意方面有问题而引起失败。

4.3.4 众筹融资还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和宣传手段

获得众筹融资往往等于获得了投资者对于自己旅游产品的好感。众筹面向广大网友募资,可以在一个相当广的范围内为自己的旅游产品进行宣传。

5 “互联网+旅游”平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5.1 “互联网+旅游”的现状

回顾平台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借用《三国演义》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形容。这里的“合”,指的是由于不同网络平台的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赢家通吃[11]导致了同类型平台的融合以及网络平台的跨产业融合[12]特性。而这里的“分”,指的是在一定领域内的平台产业成熟后,为了争取优质客户群体而提供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发展也会在这“合”与“分”中不断地前进。

目前“互联网+旅游”已经初见雏形。旅游众筹的出现是大众消费旅游到大众建设旅游转变的一个标志。目前的“互联网+旅游”由以下四个平台构建而成:众筹平台、景区管理平台、自媒体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互联网与旅游作用关系示意图所示。

自媒体平台承担的主要是宣传和沟通的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是资金流能够快速方便的在各个平台和平台用户之间流转的保障。景区管理平台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景区信息,与游客相互沟通,而众筹平台则负责景区建设的融资,并且众筹平台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自身,沟通众筹者。当众筹结束后,众筹平台还要把众筹的结果反馈给景区投资者。众筹者即是景区的建设者,也可以成为景区的消费者。通常为景区投资的众筹者还会对自己投资的景区抱有好感,成为口碑营销的一大助力。

5.2 “互联网+旅游”所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在上文所述的“互联网+旅游”的模式中共有四大平台,这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景区管理平台、自媒体平台都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稳定的阶段。而众筹平台于2012年才在国内出现,距今不过短短数年,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5.2.1 众筹平台在“互联网+旅游”的运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1)法律风险。由于众筹的金融模式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众筹容易在法律上陷入非法集资的尴尬境地。梁清华[13]将中国众筹的法律困境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众筹在民事上没有合法的法律地位,处于无法可依的灰色地带”。其次“刑法上对非法集资定性不准确,处理手段不符合法律逻辑,没有为面向公众的合法的集资行为留下空间”。第三,众筹缺乏监管机制,当众筹的商业流程未能够顺利执行,出现争执的时候,法律才采用追溯的方式判断此次众筹是否是非法集资。“这种追溯式的调整方式使得法律的可预测性、确定性丧失殆尽。目前的监管机制实际上处于监管不足与惩治过度同时存在的矛盾状态”。

2)信用风险。众筹的优势之一就是其无须抵押。这在方便了许多小企业的同时也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目前众筹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众筹的发起者及其创意缺乏审核制度。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信用记录的制度,与国外的众筹模式相比,我国的众筹平台审核融资者的成本要高许多,且效果难以评估;②融资者募资成功之后,资金流向缺乏监管,资金用途不受到法律制约;③众筹平台缺乏监管;④募资成功后,对于众筹者的回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3)知识产权风险。对于旅游行业而言,一个好的创意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有时候是难以估量的。而众筹作为一种互联网行为,很多时候就必须要把自己的创意毫无保留或是部分保留地公之于众。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对于尚未实现的创意并不保护,因此这些被公开的创意就存在被窃取的风险。

4)经营风险。旅游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旅游景区的开发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旅游景区,景区项目的开发者是否有从业经验,能否在创意策划起始阶段就将各种情况考虑周全,在初始阶段就把各种不确定因素扼杀在摇篮里,是一个景区开发成本控制的关键。同时景区在众筹平台上的融资人是否拥有一个优秀、团结、高效、有能量的团队也是景区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5.2.2 “互联网+旅游”发展面临的难点

除了以上风险外,“互联网+旅游”要真正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以下难点:

1)项目创意激励机制缺失。网民对于发布创意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景区作为创意的获利方应该积极地联系创意的提供者。一方面是对创意进一步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把最终旅游产品的一次体验机会作为回报提供给发布创意的网民,以此来不断地激励网友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创新当中。但是目前企业与网友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没有建立,这种创意生态圈的建立既需要通过人情维系,也必须有物质奖励浇筑。

2)创意产业的高风险性。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高风险伴随高效益。而在这样一个中外交流愈发频繁的时代,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要面临全球竞争,与之竞争的不仅仅是国外的文化产品,甚至有国外文化产业中以国内文化为基础开发的文化产品。

3)信息冗余。信息大爆炸时代,面对着海量的信息,要从中发现具有闪光点的想法和创意,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还需要依赖于企业自身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

5.3 对策与建议

5.3.1 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旅游产品由有形的和无形的两个部分组成,旅游产品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人们真正购买的是旅游的体验,是一种服务。“只有旅游服务———这一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以旅游资源、设施、设备为物质基础向旅游者提供的服务性劳动———才能最终满足消费者获得一次完整旅游经历和体验的需求,它是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对象。所以,我们认为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要素。[14]”而游客消费服务的过程也是其消费文化、消费创意的过程。从我国现行的法律看,创意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先行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才可以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先决条件。

提高知识产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树立公民的创意创新意识的过程。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应该通过宣传相关的理念和法律提高公民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树立公民保护知识产权的道德取向。从公司及个人的角度看,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贯穿于创意价值链的四个阶段:创意构思、创意作品的制造、创意产品的传播与销售、创意产品的交换与销售[15]。

5.3.2 建立健全创意产业的法律制度

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如何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科学技术的高低往往以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来。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核心价值[16],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意产业化的保障。

《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从创意产业的定义来看,创意产业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意。而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是该创意受到法律的保护。

然而,从现实角度看,许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意是不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的。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坚持“版权只保护创意的表达,而不保护创意本身”的法律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创意/表达两分法原则”,创意并不为法律所保护。张费微认为:“立法者不是只在表述法律,他们是在从实践经验和习惯中提炼出具备合理性的制度,是在创造制度。法律不仅仅是理性选择的产物,它更大层面上是社会需求的产物。[17]”

笔者认为阻碍创意产业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原因在于创意的数量众多,创意的价值评判困难。在过去这几乎是不可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信息时代,通过网络知识产权中介体系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创意卫士”是一款比较接近于保护创意的软件。“威客”的设计作品在未中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创意卫士”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留档、封存。在未来如果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可以据此作为证据索赔。但是由于创意目前不在我国的法律保护范围内,因此“创意卫士”并没有将创意作为保护对象,而是保护原创商标。目前国外已经有人在从事开发创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其原理是给每个注册的创意一个编号和简介(编号为软件官方授予,简介由用户自己编写),如果要想了解完整的创意则需要输入验证码,这样,如果观看过创意的用户在未来“山寨”了原创创意的用户的创意,软件的记录就会成为一个有利证据。

5.3.3 引入保险业保障多方利益

尽管众筹模式具有分担融资风险的特性,对于融资方的审核也具有减少融资风险的作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无法完全规避和防范。众筹三方应该在对众筹的初期就对众筹进行投保,减少众筹失败后带来的经济损失。

5.3.4 发展众筹平台

“互联网+旅游”平台在起步期应该由支付平台、自媒体平台、景区管理平台、众筹平台四大平台组成。其中众筹平台“资历”最浅,不为广大消费者熟知。要推广众筹的融资方式首先应该尽快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募资人和众筹平台,保护众筹参与者的利益不被损害。这是众筹模式能否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其次,先期试水众筹平台的项目应该尽量具备如下性质:①规模宜小不宜大,大规模的投资常常将众筹的周期拉长,容易增加不稳定因素;②旅游常常需要同地方资源相结合,而有一些资源带有独特性。这就让一些创意也具有了独特性。这一类的创意在众筹上不容易被山寨,被剽窃创意的风险也较小;③盈利性与公益性并重。众筹最初由网络募捐演化而来。参与众筹的人通常并不以获取利益为主要目的。在满足盈利性的同时增加项目的公益性可以增加众筹的成功率;④参与众筹的项目以宣传为主要目的,以融资为次要目的;⑤要积极推广众筹方式。可以举办创意大赛之类活动,为获得比赛前几名的众筹项目提供额外的奖励。

5.4 “互联网+旅游”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旅游”由多个网络平台组合而成,在这种不同平台之间组合在众筹模式初期起到了“借鸡生蛋”的效果。但是随着众筹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这种多平台合作的模式不利于“互联网+旅游”的管理。

为了不断的提高平台自身的服务质量,适应平台发展中后期愈发激烈的竞争。这四个平台不断地整合、演变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如前文所述客户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了决定平台是否成功的关键,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又是留住客户的必须。因此,某个平台在发展的后期往往从服务于某个产业的用户转变为服务该产业链的用户,以保证平台的专业性,保证较高的用户质量和用户数量。换言之,平台在产业链当中与上下游的产业相互融合,与关联性较小的产业相分离。

基于以上理由,“互联网+旅游”平台应该不会涉及到支付功能和自媒体功能。因为:①这两个功能与“互联网+旅游”平台的主要功能相差甚远。②支付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的成本过大,投资这两个平台要与已经成规模的同类型平台竞争,竞争压力大。③“互联网+旅游”可以同支付平台和自媒体、社交平台共存。

综上所述,理想的“互联网+旅游”要能够实现旅游创意的发布与认证、旅游创意、旅游策划的销售、旅游项目募资、众筹回报的给付、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景区和景点的管理、游客意见的反馈等功能。具体工作方式如图2“互联网+旅游”平台运营方式示意图所示。

图2中资金流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支付中介,信息流可以在“互联网+旅游”平台内完成,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完成。

创意发布者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获得创意的知识产权并且发布自己的创意。景区开发者从“互联网+旅游”上购买该创意,创意发布者获得相应的回报。

而后景区投资者对该创意募资,如果募资失败则改进创意或者放弃创意。募资成功则建设景区。在景区运营后根据协议支付众筹者相应的报酬。同时,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宣传自己的旅游产品。

游客来到景区后,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比如二维码)获取“互联网+旅游”当中的景区管理平台,从而获得更多的景区实时咨询,也可以进行投诉建议。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对景区游客进行管理。

6 结语

“互联网+旅游”是传统的旅游行业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通过提高行业整体效率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除此以外,“互联网+旅游”平台让大众参与景区创意与开发,吸引社会闲散资本,这是传统旅游无法做到的。而智力支持、资本支持恰恰是我国当前旅游产业的两大掣肘。

重庆旅游 篇8

自20世纪以来, 中国旅游市场迅速发展, 红色旅游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学者们对红色旅游的研究也迈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现在旅游市场面临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最大化的双重要求, 迫切需要有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 在外部环境和自身成长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 共生理论被学者从生物学领域引入到旅游的行业, 与红色旅游的结合更是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评价旅游共生发展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所以本文通过对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共生及红色旅游共生绩效的发展和机理进行述评, 以期能够为其他学者提供一个参考。

2 概念

2.1 红色旅游

根据2004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纲要》对红色旅游进行定义, 认为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 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 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此概念对红色旅游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包括旅游活动、活动特点、吸引物旅游影响、旅游的意义等方面, 受到研究红色旅游学者广为认同。很多学者在提出此类概念时, 都是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深化, 扩充。如张勇刚和游细斌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追求人类民主、独立公平的正义事业的各国革命党的纪念地、纪念物, 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遗迹为吸引物, 组织接待各国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旅游活动”[1]。

2.2 红色旅游共生

“共生” (Symbiosis) 被德国真菌生物学家安东.德贝里首次在1879年提出, 再由范明特·布克纳发展完善,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20世纪之后, 共生理论逐渐被引入到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共生概念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协同与合作是共生的本质, 通过合作性竞争实现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2]。旅游共生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 (或局部) 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3], 它的基本内涵是指各个旅游共生单元, 包括产业内产业外等, 在旅游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发展, 寻求各方的共存和互惠共赢, 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根本目的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红色旅游共生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人正式提出, 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 红色旅游共生是指在红色旅游市场环境下, 红色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为促进整个 (或局部) 的发展, 实现市场总体目标, 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

2.3 红色旅游绩效

“绩效”一词来源于管理学, 其解释包括“成绩;成效”[4]、“功业;成绩”、“效果;功用”[5]。在我国学术研究中, “绩效”基本都以组合词形式出现, 包括管理绩效、工作绩效、生态绩效、绩效考核等[6]。随着旅游研究的发展, 相关的“绩效”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一些研究者并未对“绩效”进行严格的概念界定, 认为绩效主要指效果、成效。另外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对“绩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只是少量的从研究空间上来概括。结合相关研究, 作者认为“绩效”应为“成绩、效果”之意, 是对过去某个时间段针对某一问题在采取一定措施后所表现出的结果或效果。

红色旅游绩效的概念还没有被正式提出, 但是学者根据自身研究的不同, 对不同的红色旅游绩效进行了阐述, 如李亚钦提出红色旅游景区组织绩效是指红色旅游景区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特定发展目标的程度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7]。方世敏和曹红春提出红色旅游经营管理的绩效, 是指在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所取得的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有效产出, 它主要是运用数学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 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 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 按照一定的程序, 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 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有效产出做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8]。

3 发展历程

3.1 红色旅游

通过对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的整理, 截止至2013年底。以“红色旅游”为关键字搜索出7661篇文献, 如表1所示, 反映学术界对红色旅游研究的规律。红色旅游研究以2005年为界, 此前研究红色旅游的成果非常少, 自2005年起, 人们对研究红色旅游进入了一个发展期, 甚至没有很明显的起步期, 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段。2000年以前都是非常少的, 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到2001~2004年才有所增多, 到2005年红色旅游的研究迅速升温, 每年都是到达600篇以上的数量。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红色旅游发展进行分段研究, 并提出了每段的特征。

3.1.1 萌芽时期 (1984~1999年)

在这个阶段, 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还没有正式提出, 只有少许几个在研究其他行业中提到红色旅游这个词, 没有对红色旅游内涵进行研究, 又或者在研究旅游资源中有提到这类文化旅游, 如李坚诚在研究井冈山市和宁冈县的旅游开发中就提出了“再现红色政权革命胜迹, 开发绿色天地自然风光”的理念[9]。

3.1.2 过渡时期 (2000~2004年)

2000年之后, “红色旅游”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张敏和诸新民在中国旅游报正式提出红色旅游这个概念, 这是学术界第一次有人提出红色旅游一词, 此后人们开始关注红色旅游的发展。这个阶段, 学者们纷纷对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过渡时期, 以江西红色旅游区的研究为主, 研究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发展也展开了序幕。

3.1.3 发展时期 (2005~2013年)

2005年后红色旅游研究进入了高潮, 在这个阶段, 学者们继续对红色旅游进行深入的研究, 与过渡时期的简单探索相比, 发展阶段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加的丰富, 涉及的行业也较多, 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 研究红色旅游的现状和问题, 如余凤龙、陆林、陈志永和李育等对红色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认为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的发展大有前途, 但是又存在许多的问题, 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10]。第二, 怎么样进行红色旅游的发展, 提出了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王亚娟和黄远水对在红色旅游发展之初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归纳,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1]。第三, 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 发展阶段学者认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红色旅游发展的文化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有些学者对整个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有些学者针对不同的地区发展形势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探讨, 如毕剑通过对我国大量红色旅游实例、事例的分析和总结, 概括出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种常见模式:红绿结合模式、红古结合模式、红色演出模式、博物馆模式、旅游节庆模式、红色主题公园模式、体验参与模式[12]。第三, 红色旅游的产品和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想法, 如何开发红色旅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研究红色旅游的过程中, 学者也对红色旅游的资源的开发和产品的设计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如戴欣欣对井冈山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包括开发原则、开发方式、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开发途径、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体系等4个方面[13]。

3.2 红色旅游共生

以“红色旅游”+“共生”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 笔者发现学者对红色旅游共生的研究从2004~2013年底, 仅仅只有21篇, 数量很少, 如表2。目前红色旅游研究虽然较多, 但是共生的理念引入旅游研究时间较短, 红色旅游与共生概念的结合也只是处于萌芽的阶段。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共生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萌芽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2004~2009年期间, 学者们只是在对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提到了共生的一词, 认为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和谐共生的发展, 如杨效忠和王庆斌等在研究皖西红色旅游发展中就提出独立型、共生型和依托型三类A级红色景区创建模式, 梳理了红色旅游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方式和保护体系[14]。但是没有对红色旅游概念进行阐述, 2010年后, 共生的理念被广泛的运用到旅游行业, 红色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也继续发展, 共生已经在旅游界进行了明显的阐述, 但是红色旅游共生的机理还是没有明确的研究, 但是在旅游共生研究的基础上, 红色旅游共生的研究也有其自身的成果, 有些学者利用共生理念对红色旅游的资源整合、区域的构建、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如何海斌和王荣林利用共生理论, 分析长治市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提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三个层面, 即同质共生层、异质共生层与外部竞合层[15];叶甬渝结合自然界的共生理论分析川渝两地红色旅游共生的条件, 并基于共生理论提出发展川渝两地红色旅游共生的对策[16];高科和刘海洋通过对共生理论和红色旅游的研究回顾, 从产业、区域、产品、管理、利益、文化等6个方面构建了红色旅游的共生发展模式, 并提出了吉林省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路径[17]。

3.3 红色旅游绩效

以“红色旅游”+“绩效”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 作者发现学者对红色旅游绩效的研究从2007~2013年底, 仅仅只有16篇, 数量很少, 如表3。红色旅游与绩效的研究处于萌芽的阶段。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绩效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萌芽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这个阶段主要以研究湘潭为主, 学者们对红色旅游绩效进行探讨, 曹红春在研究国内外关于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文献的基础上, 试图将服务质量理论应用到红色旅游景区中, 通过实证研究, 探讨期望服务水平、感知服务绩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与景区顾客即游客满意度的关系, 并构建研究模型, 从而为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制定措施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建议、对策[18];邹艳基于功能视角, 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和层次分析法, 从绩效评价出发, 对红色旅游节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19];阎友兵和殷建立基于社区居民视角, 从政治、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含有13个测量指标的红色旅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各指标权重, 并对韶山展开实证分析[20]。

4 旅游共生的研究内容

26年来, 我国旅游共生研究内容丰富, 多样, 本文通过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后整理得出, 至今为止我国对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内容大概可以归纳为理论研究、热点问题讨论以及个案研究3个方面。

4.1 旅游共生的理论研究

4.1.1 关于旅游共生的内涵

对共生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和定义, 是研究共生问题的基础之一。共生理论 (Symbiosis Theory) 最先发展于生物学领域, 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对共生进行明确的定义:共生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 是一起生活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200多年前, 经济学家也发现现实经济中也存在共生的现象, 时至今日, 共生理论的研究也渗透到其他各领域, 但不同的领域对共生的界定也不同。就旅游行业而言, 由于迄今为止学者们在实际研究中运用“共生”概念的目的各有不同, 所以“共生”一词的定义众说纷纭, 但目前学者们对“共生”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共生的“三要素”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 对旅游“共生”进行界定, 认为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 通过共生介质和共生界面形成的具有一定形式的关系, 如《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 (吴泓、顾朝林, 2004) 、《闽台旅游合作的共生模式研究》 (张健华、陈秋华、余建辉, 2008) 等。二是认为共生内涵包括同质共生和异质共生两个层面, 如《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钟俊, 2001)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构建》 (黄细嘉、邹晓瑛, 2010) 等。

4.1.2 关于共生的“三要素”

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是共生的三个基本的要素, 学者们对旅游共生的探究都是从这三个要素着手。班倩倩 (2013) 对长江三峡旅游景区共生空间结构的要素进行了阐述, 从共生单元, 共生模式, 共生度三个方面进行了适用性研究的分析[21]。唐仲霞、马耀峰和魏颖 (2012) 对青海和西藏两个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研究[22]。陈玉涛 (2011) 对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共生模式进行探索。[23]。孙长青和孙冬玲 (2012) 选取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旅游资源、人均GDP、人均旅游产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四个参数作为共生单元的质参量, 选取理念、活动、视觉三个参数作为共生单元的象参量, 对其进行共生单元的定性、定量分析[24]。黄细嘉和邹晓瑛 (2010) 以江西南昌地区为例, 研究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理想共生模式, 对构建互动合作共生模式的城乡红色旅游区进行探讨[25]。共生研究发展至今, 学者们对共生模式的相关研究是最多的, 共生单元的研究没有单独的研究, 许多成果也只是作为一些模式研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其他研究竞合机制中的一部分, 单纯研究共生环境几乎是没有, 仅仅少数只是在文章中有所提及, 如朱德亮和张瑾 (2012) 在研究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中, 以无锡影视基地为例分析了旅游开发的共生环境[26]。

4.2 旅游共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有关近年来旅游共生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通过近期学者对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 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内容复杂, 多样, 杂乱, 研究的热点较多, 如区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共生空间结构、旅游共生机制、古村落旅游共生、利益相关者共生、旅游与环境共生等都是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近期学者对旅游共生的研究成果, 选择目前几个比较热点的问题进行分析, 如下所示:

4.2.1 区域旅游共生问题

目前区域旅游对产业发展的融合和对经济的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因此区域旅游在学术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自20世纪80年代学者引入共生理论, 作为旅游同质共生研究类型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点, 近期学者们对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探讨较多。王东红 (2009) 打破前人仅从经济学角度诠释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惯例, 在共生理论的视角下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进行了探讨研究[27]。在探讨如何实现区域旅游发展、区域旅游共生均衡的最理想状态, 袁尧青和文红 (2011) 认为其措施与途径主要有:强化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合理分工;整合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品牌与形象, 共拓市场, 提高整体吸引力;加强共同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激发区域旅游发展创新, 强化区域旅游整合机制;完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网络, 完善旅游发展调控机制。为了解决由于“政区分割”产生的旅游发展问题[28]。张慧霞和刘斯文 (2006)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为例,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点、线、面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促进该地区旅游共同发展[29]。

4.2.2 乡村旅游共生问题

现在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成为一种趋势, 导致我国城市人口众多, 虽然城市资源丰富但是毕竟人均占有资源较少, 为了减轻城市压力, 也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成为现在人们关注的热点, 但是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学者们煞费苦心寻求多种解决之道, 如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近几年研究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共生”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邹统钎, 陈序桄 (2006) 考虑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 针对外来经营者和本土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提出乡村社区和外来企业“双赢”的经营者共生模式, 主要包括共享机制、协调机制、一体化机制[30]。易开刚和俞富强 (2010) 基于共生视角, 针对“农家乐”经营不规范、卫生不达标、服务质量欠缺等问题, 对“农家乐”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股份+合作社”式的“农家乐”新型经营模式。

4.2.3 旅游共生空间结构的问题

班倩倩 (2013) 以旅游景区和节点城市为基本共生单元, 以水陆空交通网络为共生界面, 对旅游共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 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长江三峡旅游景区共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分为4个阶段:发展初期 (1992~1997) 、发展期 (1997~2003) 、成长期 (2003~2009) 、后三峡旅游时代 (2009年以后) , 此外对旅游共生空间结构形成原因进行探索, 认为主要有自然演化, 发展干预两个因素。陈志军 (2008) 分析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并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划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牟红和雷子珺 (2013) 对旅游共生的空间结构成因有类似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原生轴、共生廊、构造带、基底圈在内的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空间时序结构, 并根据空间共生要求, 以强化共生边界为目的, 构建了长江三峡“点-轴-圈-网”的旅游共生空间要素结构[31]。

4.2.4 古村落旅游共生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而非物质遗产大部分都存在于一些偏远的古村落群中, 所以有关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赵红莉 (2013) 为了解决下梅古村落旅游发展存在的资金短缺、开发商与村民利益冲突等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出共生模式来实现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并提出一体化共生是古村落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理想组织模式[32]。毛长义、张述林和田万顷 (2012)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类型古镇旅游, 根据现实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提炼出3种基于区域共生的古镇旅游发展驱动模式, 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驱动下的“古镇-城市”共生模式、旅游热点 (线) 带动下的“古镇 (村) -景区”共生模式和旅游良性竞合下的“古镇 (村) -古镇 (村) ”共生模式, 然后探究各类型古镇与区域的共生特征、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和驱动策略。以重庆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通过区域特征、区域格局分析, 分成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等3种空间类型, 从区域共生视角分别深入探讨了各类古镇旅游驱动发展对策[33]。刘仕瑶 (2012) 明确的提出近年我国的古村落是旅游开发的热点, 还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对当前古村落旅游开发所面临的矛盾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建立保护式开发的途径, 以促进旅游开发与古村落保护的共生。

4.3 旅游共生的个案研究

旅游共生研究中利用共生理论分析案例的文章占了论文数量的很大部分,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王金伟和王士君 (2010) 以汶川地震后的四川为例, 构建包括产业共生、区域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文化共生和环境共生6个方面的黑色旅游共生模式[34]。郭文和王丽 (2008) 在理论界所公认的“无锡模式”一体化共生的基础上, 对依托管理主体的特殊性、区位及选址市场优越性、影视与旅游产业融合性及文化同存的“四位一体共生”运营模式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管理共生、产业共生、区域共生和文化共生4个方面[35]。杨桂华 (2005) 利用共生理论构建包括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者、客体-生态旅游资源、媒体-生态旅游业和载体-生态旅游环境4个方面在内的生态旅游四维目标模式。邹统钎和陈序桄 (2006) 从共生理论入手, 将乡村旅游目的地当地经营者及外来经营者纳入共生单元范畴, 基于共生理论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之“经营者共生”战略。在此基础上, 结合北京怀柔区北宅村的情况, 以鹅和鸭农庄为例, 对“分工共生”和“合作共生”两种经营者共生模式进行深入探讨[36]。

5 结语

重庆旅游 篇9

现代旅游不管是国内或是国外, 至少有三大理论是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即旅游商品的理论、旅游文化的理论和生态旅游的理论, 可以说这是现在旅游理论的三大盲点。旅游商品问题是旅游市场的核心问题, 即旅游者购买什么与旅游业出卖什么的问题;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即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文化精神追求的问题;生态旅游的根本问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 即旅游者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中开展旅游活动的问题, 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 更不是到偏僻的地方、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的问题。可是这三大问题在旅游理论学术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或错误, 以至造成旅游实践的混乱, 或导致盲目的旅游实践。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是不利的。所以这是急需旅游学术理论界深入研讨的。

(一) 旅游商品问题

旅游有市场问题, 当然就有旅游商品和旅游商品交换问题。可是什么是旅游商品呢?旅游商品的科学概念应怎样表述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都没有解决好。现在普遍都认为旅游工艺品、旅游购物品是旅游商品, 其理由是因为它是旅游者购买的, 是在旅游市场出卖的。我国某学院的旅游权威XX院长还认为国外都是这么说的。这种观点, 在我国和国外迄今为止一直居于统治的权威地位, 所以我国旅游学术理论界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都是基于这一认识去表述旅游商品概念的。

那么又该怎样表述旅游商品的科学概念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事物的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表述。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同, 就应该有不同的相应的科学概念的表述。旅游工艺品、旅游购物品最根本的属性是出卖所有权的物质商品, 它和其它物质商品一样, 都是物质商品。如果说, 因为它的出卖地点和购买者起了变化, 它的物质商品的根本性质也随着变化, 这是不可能的事。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 它违背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事物科学概念的准则。属性是事物的根本特性, 它是由该事物形成的要素, 即成分、结构、性质、功能所决定的。一般物质形成的要素是指有形的实体、实体构成的成分、性质和功能, 以及实体的结构、形态等。事物组成的要素不同, 其根本性质也就不同, 而旅游购物品或旅游工艺品的属性是指为了出卖使用价值所有权而生产的社会劳动物品, 所以它们也是一般的物质商品, 而且不可能随着购买者和出卖地点的变化而改变其根本性质。

那么旅游商品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也要从其属性上去探索去理解。旅游是人们外出旅行游览的活动, 它的目的是追求文化精神的需求和享受。旅游商品则是为了满足旅游者观赏游览的需求而出卖的商品, 这种商品就与物质商品的属性不一样了。它们形成的要素是暂时提供观赏权、美和美学功能的暂时享受权, 如景区景点等实体;提供物质实体的暂时使用权如宾馆的住宿设施;提供陪同游客游览观赏的服务如导游服务。所以, 旅游商品的构成、性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不一样, 它所出卖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是为旅游者暂时提供有形实体的观赏或使用权的暂时使用;只是提供无形服务的享受;只是提供旅游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的筹划和组织服务工作。所以它是不出卖所有权这样的一种特殊商品。如果一定要定义一下, 我的《旅游商品学》中是这样表述的, “旅游商品是指商品提供者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暂时出卖观赏权、体验权、使用权、享受权, 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的旅游物质实体和某些无形社会人文资源与各种无形服务享受的总和。”国内第一本《旅游商品学》从2002年出版以来多次印刷, 后又出了修订本, 许多大学都已用作教材。可是至今我国政府、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 尚未就旅游商品与旅游商品学教材等有关理论问题组织全国研讨, 求得统一认识, 更没有把旅游商品学正式列入旅游专业作为必修的教材。一个如此巨大的旅游市场, 到底什么是它交换出卖的商品?一个对其商品概念至今还没有科学统一理论的旅游朝阳产业, 又如何去发展该行业商品交换的实践。这种商品交换的实践, 只能是盲目的实践, 这样的盲点理论和盲目的实践又如何去策划开发旅游商品呢?又如何培养旅游商品的旅游专业人才呢?

(二) 旅游文化问题

关于旅游文化学的著作和教材, 全国出版大约不到10本, 这些著作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如果没有这些著作问世, 那旅游文化学仍属空白, 但其中还是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讨的, 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著作的问世, 不断研讨、不断完善也是必然的过程。

如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概念、区别何在?已出版的一部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关于旅游文化的教材, 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当作“旅游历史文化”;把宗教文化当作“旅游宗教文化”;把民俗文化当作“旅游民俗文化”, 总之, 都在社会人文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前面, 加上“旅游”二字就认为其性质便会发生根本变化而成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 都早在现代旅游, 甚至早在古代旅游萌芽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怎么能因此而变成了旅游文化的组成内容了呢?这是没有分清楚旅游文化与文化科学概念所造成的混乱。没有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科学内涵, 没有搞清楚旅游文化的科学结构, 没有搞清楚社会人文的各类文化内容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同时也没有搞清楚旅游文化只是在文化这一大类中的一种门类文化。这一门类文化中又包含着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和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人类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在旅游文化体系中只是作为一种社会人文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的, 旅游资源文化是资源本身固有的文化, 并不因为以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就变成了旅游文化或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的文化内涵对旅游者产生学习、欣赏、观赏、享受的吸引力, 它本身的文化性质是不可能转变为旅游文化性质的。旅游文化是人类在其长期旅游实践基础上, 就其文化精神层面进行的实践总结和本质的科学阐述。

那么旅游文化的内容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国内已出版的《旅游文化学》著作中, 有的虽然指出包含了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和介体文化, 这是正确的。但却未对其做出科学定义和深入阐述, 有的《旅游文化学》中就根本没有提出这些内容, 所以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还是有待深入研讨的, 特别是旅游客体文化的科学概念及其形成和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的科学概念及其形成, 是值得研讨的, 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人文现象, 而自然界本身早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 那么它们的文化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里有个“人化”和“附会文化”的问题, 在我国已出版的旅游文化学的几本著作中, 基本上未见论述到这一点。旅游文化的内容中还有没有其他内容呢?如审美文化可否视为旅游文化学组成的重要内容呢?

再如旅游文化学的结构体系也有待深入研究。可否包括:文化与旅游文化概论;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审美文化、另外从资源的角度看有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 但却不能因此而成为旅游文化;最后则是旅游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等。当然这个结构框架只是作为参考, 仍然有待深入研讨。今年九月南开大学出版社出了我的《旅游文化学》, 这是我对这一课题就上述内容的论述和结构体系进行探讨的尝试, 有待同志们批评指正。总之, 旅游文化这一课题是急需进行理论探讨的, 同时作为一门科学著作的形成, 不断研讨不断完善, 也是必然的。特别是需要我们创建的是像旅游文化学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我的《旅游文化学》一书虽然已经出版, 但也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仍然需要全国专家深入探讨, 才能使这门学科建设得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三) 生态旅游问题

关于生态旅游这个问题, 国内外定义可能已达百种之多。但普遍公认的概念, 是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去到生态环境优美、很少破坏或没有被破坏的偏远的负氧离子含量高的地方去的旅游。这种概念只是从旅游的去处, 从旅游地的角度去界定生态旅游, 而未从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目的是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界定, 这在近百种定义中, 明确地鲜明地持这种观点的几乎很少, 有的也只是随便地或无足轻重地提到要保护生态而已。可见不从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和保护生态的根本目的去界定是难以做出本质的科学表述的。

这种概念的另一层含义是把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 认为只有到环境优美的地方去的旅游才可称之为生态旅游, 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难道其他传统旅游, 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等类型的旅游, 都不存在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吗?可见, 生态旅游不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它是一切旅游形态、一切类型的旅游都应包含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 而不应该从旅游的去处和旅游地的角度去界定生态旅游的科学概念。所以我在我的两篇论文和在全国生态专业委员第3届年会上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生态旅游是指旅游商品的供求双方共同关于保护生态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所以简单地说生态旅游是旅游供求双方的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

由于把生态旅游只是片面地界定为去到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去的旅游, 于是就会产生两种负面影响:一是传统的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等等一切旅游形态的旅游都与生态旅游无缘, 似乎都没有生态旅游本质属性要求所规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了, 自然更没有保护的职责和保获的行为规范了;二是现在“生态”成为了新鲜时髦的名词, 于是无形中导向人们面向偏远的生态环境地去开发旅游项目, 导向人们涌向偏远生态环境去旅游。而旅游活动、旅游开发、旅游项目也是有污染有破坏的, 长久下去, 将来这些地方的生态破坏了, 又到哪里去开发生态旅游?恐怕若干年后, 生态环境优美而又没有被破坏的地方也就难以找寻了。可见, 这两种负面影响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两种后果的后果则只会造成倡导这样的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完全相悖。可见如何科学地界定生态旅游、如何科学地规范生态旅游, 也实在是当务之急。

旅游商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既是旅游的前沿理论问题, 也是实实在在的实践问题, 而且, 应该说这不但是中国旅游理论学术界的问题, 也是世界旅游理论学术界的问题。如果不尽快求得理论认识上的统一, 旅游发展将继续失去理论方向的指引, 不但中国的旅游实践, 恐怕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也将无所适从。对于这三大理论问题, 可以说是旅游理论的三大盲点。我们应立即组织研讨, 尽管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但我们应该不管它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 不管它是权威人士的还是非权威人士的论述, 我们只管它科学与否, 只看它是不是真理, 是不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论述。而且应摆脱国外理论的羁绊自行独立地研究。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对真理认识的研讨和统一, 只会有益于对实践的指导, 只会促进实践的发展。对上述三大理论盲点认识上的研讨和统一, 不但有益于指导中国的旅游实践, 也将影响和促进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

鉴于以上论述, 可否建议组织全国的大研讨, 或者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共同研讨这三个理论课题, 形成共识, 最后组织编写这三个课题的全国统一的专业教材, 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实践的发展和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

摘要:剖析学术界关于旅游商品、旅游文化和生态旅游传统观点的不足之处;论述三大前沿传统理论的盲点给旅游实践造成的负面影响。

重庆旅游 篇10

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的消费, 是可持续消费和多层次的消费, 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社会就业等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重庆也不例外, 仅以2008年为例, 全年旅游总收入561.53亿元, 相当于全市GDP的11.01%, 旅游业已逐步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 入境旅游是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旅游产业地位的提高和强化方面, 处于关键地位。但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旅游者空间的移动频率及范围的增大, 全球性突发事件对入境游的影响也越发深远。旅游本身可能导致的危机及其他危机对旅游的影响都大大增加, 旅游危机管理也引起业内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危机管理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初在学术领域作为独立学科出现, 受到各国政府重视。在诸多危机事件的触发下, 我国近年来开始对危机管理有所引入, 但还缺乏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旅游企业 (旅行社、饭店、景区) 、生态旅游、会展旅游危机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但大多集中在概念界定、类型划分与影响评估方面, 实证性研究也大多处于探索阶段, 鲜有对重庆旅游危机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综上, 本文以入境游为切入点, 实证分析直辖以来重庆旅游业发展状况, 并提出重庆旅游危机管理模式, 对于推动旅游经济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国务院于2009年11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具有重要意义。

二、直辖以来重庆入境旅游实证分析

重庆旅游于1989年起步, 先后经历了接待型、事业型和产业型三个阶段。经过直辖10年的发展, 尤其是近两年的强力推进, 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正在逐步加快, 产业质量正在逐步提高, 综合效益正在逐步显现。2008年, 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088万人次, 是1997年的5.4倍;旅游总收入561.5亿元, 是1997年的7.7倍。

旅游业是一个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相当大的产业, 中国乃至世界的任何突发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 都可对重庆旅游业造成剧烈冲击。入境游市场, 作为三大旅游市场 (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 之一 (李天元, 2003) , 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反应更为强烈。重庆直辖以来入境游变化情况见图1, 同时期中国入境游变化情况见图2。

简单分析下图可知: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9.11”事件、2003年“非典”均对重庆入境游造成强烈冲击。1998年入境游游客比上年下降37.44%, 入境游收入比上年下降16.19%;2001年入境游游客增长率下降近16个百分点, 入境游收入增长率下降近14个百分点;2003年入境游游客比上年下降49.19%, 入境游收入比上年下降48.17%。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重庆入境游造成造成一定冲击, 但相对较小。从总量来看, 2008年入境游游客比上年增加11.02万人次, 入境游收入比上年增加6800万美元, 但从增长率来看, 比上年分别下降近12个百分点和近6个百分点。另据重庆市统计局统计月报显示, 2009年1—11月, 入境旅游人数达97.21万人次,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达50183万美元, 同比增长分别达16.8%、15.9%。而2008年全国入境游游客比上年下降1.4%, 入境游收入比上年下降2.57%。这说明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 全球金融危机对重庆入境游的冲击相对较小。

为什么重庆旅游业在面对波及范围如此之广的全球金融危机时, 能够保持较持续稳定的发展呢?正是由于采用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危机管理模式。

三、重庆旅游危机管理模式

旅游危机的管理不仅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关系到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公众形象。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受资源和职能所限, 无法独立承担起管理危机的职责, 只有在政府主导下建立起有效的旅游危机管理机制, 集合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企业与媒体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才能有力地组织、协调和管理各种旅游危机。旅游危机管理的一般范式分为危机爆发前、爆发中和爆发后3个阶段。本文结合重庆实际, 提出以下旅游危机管理模式。

1. 旅游危机爆发前, 重点抓好操作面建设。

旅游危机管理需要搭建操作平台, 包括调控平台、运作平台、信息平台等。政府可主导成立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作为旅游发展、危机处理的决策者;大型国有旅游企业或其他中小企业, 是政府运作旅游发展、危机管理的执行者。这些平台对政府预防危机、宏观布局、掌握资源、开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 预见并处理可能导致给旅游业带来影响的各种突发事件或危险事件, 可规避和降低风险, 将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提高旅游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2. 旅游危机爆发中, 重点抓好景区点、旅游线、营销网三大关键环节。

景区点是旅游发展的心脏, 是解决旅游危机的发动机。景区点的数量、质量是一个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重庆市有旅游景区78处, 其中世界遗产2处, 但缺乏有震撼力的大项目。应坚持实施“大项目、大投入”战略, 围绕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水都市、乌江画廊及武陵风光这“4+1”旅游精品, 重点打造内涵深刻、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旅游项目。在大投入方面, 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入项目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要继续借助中国三峡国际旅游节、山水都市旅游节和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旅游节庆平台, 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工作。

旅游线是旅游发展的动脉, 是吸引客源的关键。危机爆发时, 应根据游客的不同情况, 精心设计、包装和推介不同线路, 如一日游、二日游至十日游;观光游、度假游、探险游、购物游、探亲游;峡谷游、生态游、乐水游、赏花游、采果游、遗迹游;自助游、参团游、自驾游、徒步游, 等等。

营销网是旅游发展的毛细血管, 是宣传推销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营销是扭转不利局面、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对重庆市而言, 应深入实施“大营销”战略, 境外重点突破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地区, 境内重点抓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云贵川湘鄂陕等周边地区, 市内主要突出“一圈两翼”和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 鼓励投资建立旅行社、设立门市部、建设旅游网, 加大覆盖广度、营销力度和收客强度。

3. 旅游危机爆发后, 重点抓好形象重建、宣传策略重构。

危机发生后, 应遵循以消费者为中心解决问题、跟媒体及时快捷沟通、勇于承担责任这三大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充分利用政府、市场和政府加市场三种手段, 宣传媒体、自办型媒体及网络等多种媒体整合,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危机发生后的重建状况进行大力宣传, 不断将正面的信息传递给各国旅游机构、旅游企业, 最重要的是传递到游客群身上, 以逐步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促进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协调发展。

四、结语

重庆旅游资源丰富, 新时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赋予重庆旅游以“长江上游旅游基地”的全新定位, 重庆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 重庆旅游业快速发展, 但仍面临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 尤其是旅游危机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因此, 必须加强统筹规划, 不断总结经验, 从危机预防、风险管理、恢复形象入手, 着力提升旅游危机管理水平, 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2].周永生.现代企业危机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书葵.浅谈我国旅行社危机管理的几个误区[J].经济问题, 2007 (6) :125.

[4].刘韵琴:论旅游危机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5) :74-75

[5].德克·格莱泽.旅游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6].谷慧敏.旅游危机管理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2009

[8].重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2009

[9].Glae Ber Dirk,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Oxford:Butterworth-Heinemaxm, 2003)

《旅游法》:重塑旅游商业生态 篇11

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旅游法》中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以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因此,旅行社都根据新的法规修改了之前的产品行程,开始推行无小费、无购物、无自费的“三无”产品,由此导致部分线路价格上涨明显,部分产品甚至在“十一”期间价格翻倍。

价格回归理性

《旅游法》的影响,直观地看是提高了旅行社的报价,其实是改变了整个旅游行业的商业生态。而对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最关注的是价格,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要涨价了。实际上,《旅游法》并没有增加整个旅游产业链的总成本,只是改变了组团社、地接社、导游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成本组成和收入实现模式,它的几个大的措施主要还是针对“零负团费”。

依据职能的不同,旅行社分成组团社和地接社两种。出游之前接受报名,与游客签订合同的是组团社;到达目的地,负责当地游览行程的是地接社。成本上升只是组团社单方面的感受而已,而且它们之前的那个“成本”并不合理,这和“零负团费”有关。对于地接社来说,既然产品都一样,就只能拼价格;利润低敢接,不挣钱也敢接,赔钱也敢接,最后都在比谁给组团社赔得更多。为什么赔钱也做呢?羊毛出在羊身上,地接社可以把钱从自费项目和购物回扣中挣回来。于是,组团社的报价也敢一降再降,甚至游客报团的价格比行程的实际成本还要低,这就是所谓“零负团费”。

《旅游法》实施后,地接社不能再给组团社低于成本报价了,组团社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对游客的报价。现在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是旅行社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价值后生成的真实市场价格。旅行社把原先一些游客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的自费项目和购物店一律取消,自费项目和小费直接打包到整体团费当中,因此游客的团费价格上涨,但整体支出其实涨幅不大。花同样的钱区别可能在于,以前能在购物中买回一些旅游纪念品,现在省去购物能延长景点观光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不过,新的旅游商业生态环境对一些一开始就严禁“零负团费”的旅行社是很好的机会。比如,中青旅一直就明令严禁“零负团费”,当时的情况也很尴尬:做香港的团,行程都类似,别的旅行社卖七八百元,中青旅卖三四千元。区别在于,选择七八百元团费的游客到香港以后需要面临诸多购物与自费项目。如今,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时,早10多年起跑的优势让中青旅更容易适应新的商业生态。

市场趋向规范

在出境游和国内游方面,《旅游法》针对“零负团费”的几大措施,可以让游客消费得明明白白,这对游客和旅行社来说都是好事。由于价格相对透明,旅行社在低价竞争上的空间会小很多,只能在特色线路设计、精细化服务上做文章,靠口碑和品牌赢得更多游客。一方面,大量的包桌旅游(夫妻两个包张桌子,配上传真、电话,不管旅游线路的好坏,卖出去一个是一个)和服务意识差的中小旅行社将逐渐被市场淘汰;另一方面,游客也将在旅行社的特色和服务竞争中获得更美好的旅游体验。

《旅游法》规定,旅行社应当全额向导游支付导游服务费用,不得要求导游垫付或者向导游收取任何费用。这在法律上保证了导游的收入来源和正当收益,让导游可以把精力放在带团、服务游客上,而不是成为“刀手”,陷入高压力带团的境地。

此外, 《旅游法》还对景区门票涨价和景区安全、景区超载接待游客等饱受游客质疑的行为作出了规定:“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6个月公布,拟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论证其必要性、合理性。” “景区在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未向当地政府报告、未及时疏导分流,或超过最大承载量接待游客,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1?6个月。”

目前,国内游比出境游更混乱,除了“零负团费”外,《旅游法》对国内游行程的夸大宣传都有禁止的规定。比如,开车游玩是经过还是进入玩?门票是大门票还是所有门票,在里面有多少时间?酒店是什么标准,是不是挂牌?相比之下,出境游会比较明确,是纯玩还是购物还是高端团,界定相对清晰。

其实,不光是游客的权益需要保障,在出现问题时,旅行社也很需要相关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正当权益。应该说,《旅游法》的推出对游客、旅行社、导游、景区以及相关产业都是有利的,规范和保障了各方的责任、权益,有利于健康的旅游商业生态的形成。我们也可以看到,《旅游法》的相关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政府也正在考察整个旅游行业企业主体的接受度,起码不会超越行业标杆企业的承受能力。

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

一切行业发展到最后都是做服务,旅游业更是服务业中的服务业。《旅游法》的推出,有助于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跳出种种“行业怪圈”,在价值观和策略层面真正回归服务业本质。在回归理性的商业生态和大浪淘沙的竞争环境中,旅游企业要做大做强,比拼的必定是针对游客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孵化出的产品设计和服务能力。

抓住在线旅游商机。在线旅游指的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查阅和预订旅游产品,并可以通过网络分享旅游经验。作为一个新的服务业态,在线旅游成型于2003年,以携程上市为标志,随着去哪儿、驴妈妈和大型旅行社的自有在线旅游平台的出现,中国在线旅游产业实现了蓬勃发展。

目前,消费者不但会在网上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也会在线采购旅游线路等服务类产品。以中青旅旗下度假网站遨游网为例,近几年无论是线上成交额度还是成交人数都以翻番的速度增长。面对线上旅游的发展,有实力的旅行社应该着力推进自己线上旅游平台的发展,与其让别的平台拿走自己的市场份额,不如自己主动开展竞争,以自己的旅游供应链优势切割在线旅游市场份额。

加大自由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因为度假、休闲、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旅游经验的丰富,越来越多的游客会选择自助游的方式出行,自助游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发展趋势。然而,自助游在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都要旅游者自己安排,在信息搜索和行程安排上要耗费旅游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尤其是出境游,信息搜索成本和个体采购机票、酒店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国内游客的自助游多集中于国内游的一些短线行程上。

针对游客这一需求,在一些比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旅行社可以在旅游产品设计上加大自由行的比例:旅行社只提供一些信息、酒店、机票和目的地服务,让游客在当地自己安排行程,比如香港、澳门,还有一些海岛地区如普吉岛、马尔代夫等。禁止“零负团费”为旅行社推自由行产品提供了空间和动力(基本不影响利润,还可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提供最专业的自由行服务也将是旅行社未来竞争的关键。

满足游客深度游的需求。不同于传统的观光性旅游,深度游必须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某项主题旅游之中进行观察与了解。资深旅游者们厌倦了浮光掠影式的旅游方式,需要寻找对文化遗韵和民俗渊源的深刻感受,追求对自然美景和艺术风格的切身体验。因此,游客往往在旅游方式上选择自由行,而在旅游的行程上选择深度游。

因为游客需求的改变,在行程设计上,旅行社不能一味靠景点数量来吸引游客,应该给游客留下足够的体验时间。比如,在出境游这一块,以前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是“十一国十五天”、“五国八天”,现在是“三国十天”、“二国十一天”、“一国九天”。同时,旅行社可以针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推出主题游,比如情侣游、亲子游和家庭游,并提供与之对应的个性化行程和服务。

各个景区目的地应利用自身特有资源,加大特色体验项目的开发,而不是死盯着雷同度高、价格高但体验度低的民俗体验项目。以台湾为例,着眼于自然风光可以安排日月潭、阿里山这些景点;利用其养生、健身、美容、医疗等方面的资源,可以开发养生之旅、健康之旅、美容之旅。景区或旅游产品只有真正做到旅游体验的深度差异化,才能在社交媒体时代赢得口碑,实现持续赢利。

重庆旅游 篇12

一、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分析

1. 观光旅游(sightseeing tour)

在《旅游服务基础术语》中规定,观光旅游是“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在观光过程中,可以陶冶性情、学习知识、锻炼体力和磨砺意志。

“观光”一词出自《易经》“观国之光”,即巡游其他地区以扩大见闻,了解实情。观光旅游是目前最基本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以观览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社会风情、博物馆等景观和文化设施,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扩大眼界、增长知识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国外称之为“单纯的观景旅游”。

在进入小康社会之前,国民旅游目的主要是观光。一个人长期封闭在一个环境里(主要是城市),就产生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欲望。由于受到时间、收入、信息和交通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其选择就必然是有限的几个最精彩的地方,如故宫、长城、黄山、桂林、九寨沟、张家界、兵马俑、少林寺等等。这些地方都具备较高的知名度、较强的观赏性和较为良好的可进入性。

在观光旅游中,旅游者的目的性很强、很明确,他一定要看到某些具体、有特色的东西,如绵延的长城、遍布奇松怪石的黄山、如梦幻般仙境的桂林山水。正因为在那个时代里一生中能观光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每次出游前都是精心策划,游程中不辞艰辛,旅游结束时满载而归。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国民的旅游主要是以这种观光式的旅游为主,在整个旅游消费构成中,观光旅游带来的收入也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2. 度假旅游(vacation tour)

度假旅游是“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是指旅游者在长期工作或劳动之余,以休假、疗养等方式来消除疲劳、增进健康的一类旅游方式,所以有人也习惯性的把它称之为休闲旅游。

人们选择度假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休闲度假,旅游者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在旅途中,他们对景区不需要太多人多雕琢的东西,也不是因仰慕所谓的“大手笔”来看热闹,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平和、宁静、舒心的意境,让自己真正得到精神的调整。“这种旅游,本质上可以说根本不存在明确的目的地,只要达到改换环境、接触自然的要求,去哪儿都可以。”

3. 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的交融

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是相互关联的两个不同层面的旅游形式。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度假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度假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观光旅游相比,度假旅游具有很大的独特的个性。旅游教科书概括旅游是“求新求异”实际上是指观光旅游。从心理学的深度剖析旅游需求,观光旅游追求的是“刺激”,即通过“求新求异”获得刺激,从而获得与日常生活全然不同的体验。“刺激”越大,体验越深刻,旅游效果越大;而度假旅游的根源就是“刺激”过度影响身心平衡,因此,度假旅游追求的是“放松”,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放松”,从而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平衡。

为什么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观光旅游开始兴起,而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度假旅游开始出现?众所周知,旅游发展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与闲暇时间。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以后,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条件形成并逐渐成熟,休假制度使闲暇时间有了制度的保障,人们有能力暂时摆脱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通过“求新求异”感受多彩生活的乐趣。人均GDP增加后,旅游条件更加成熟,人们就渴望走得更远,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新、异”的“刺激”,获得更多的心理体验。由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引领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城市居民早于农村居民首先在人均GDP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时,而高度拥挤嘈杂污染的城市环境和工作的巨大压力造成了对城市居民过多的“刺激”,“刺激”过度的城市居民急需“放松”,度假旅游就是放松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因此度假旅游应运而生。

中国旅游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验证这个规律。改革开放之后,最先发展的是入境旅游,主要产品形式是观光旅游。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开始兴起,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初期的主要形式。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内观光旅游业开始大发展,旅游业发展大好形势引起各个省市的重点关注,国内已经有20多个省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城市居民,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除了观光旅游发展更加深入以外,多种形式的休闲度假旅游正在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业重要的一支力量。

二、过度阶段的旅游消费特征

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并不是说发展到了度假旅游阶段之后,观光旅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作为现在的中国旅游市场来说,正处在一个由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休闲型旅游转轨或过度的时期,对于刚刚步入小康的人们来说,过去游历较少,所以对观光旅游很感兴趣,观光旅游仍有很可观的市场;但是以休闲和度假为目的的旅游也已经崛起,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正处在一个齐头并进的局面。在我国,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将在长时期内并存,观光旅游产品与度假旅游产品是不同的旅游产品表现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替代的关系,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都可以发展到极致。

对于处在多种旅游形式交融阶段的旅游消费者来说,他们在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 旅游消费层次不断提高

一般性的观光旅游将会逐步减少,度假旅游、休闲旅游,以及其他一些有特色的旅游将越来越多,旅游的文化内涵将越来越丰富。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除了通过观光旅游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外,还会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

许多拥有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的地区除了利用本身资源优势搞好观光旅游外,还结合本地特点开展了很多有特色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例如森林采摘旅游、沙漠探险旅游等,都别开生面,饶有特色。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不少地区,不但具有较富吸引力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很有特色。例如我国一些省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充分利用我国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展示民族风情、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吸引了很多旅游者。一些有特色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专项旅游,将越来越为国内外游客所喜爱。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旅游消费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多彩,文化层次不断提高。

2. 旅游消费的个性化

旅游消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旅游消费模式,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发挥。主要体现在许多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开始注重满足游客的个性化要求,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的内涵。像登山、探险、采摘、温泉、民族服饰与歌舞、具有传统特色的风味饮食都融入到旅游产品之中,使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消费项目。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自得其乐的度假旅游者在极为普通的一片森林、一泓清泉、一块草原、一条山沟游憩,对于他们来说,每个地方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度假休闲之地。

3. 旅游服务消费多样化

在这种观光旅游与度假休闲旅游并存的形式下,旅游者对于旅游服务的消费选择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导游服务的弱化。对于度假旅游者来说,休闲就是彻底的放松。在许多情况下,游客也不需要导游喋喋不休的解说,不想增加大脑记忆和思想的负担,因此传统导游带团式的服务逐渐被弱化。

(2) 自选服务增加。度假服务完全不同于传统团队程式化的服务。从游览、停留、餐饮,到住宿、购物,不同休闲旅游者会有各不相同的要求。游客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服务项目。比如在餐饮方面,餐饮有时已经不再是只是一种团队餐,而是有点菜、个人套餐、快餐和野炊等多种选择。

(3) 个性化服务的强化。个性化服务比自选服务的内容要广泛。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服务要求,这也是在目前阶段旅游者消费方面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以前传统死板的服务项目,有了自己的个性化的要求,他们不会在意这种可以满足自己个性化服务需要而作出的支出。

4. 对“通俗景观”的选择

“通俗景观”,是指那些根本名不见经传、甚至都还没有好好开发的景点。许多城市近郊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人潮似涌,其原因就是人们呼朋唤友,出门换换环境聚一聚,图个轻松快乐和情感交流。这些目的地,实际上就是大自然,就是农村,就是青山绿水,就是田园风光。山东、四川等城市的“农家乐”旅游搞得热火朝天,就是离开城市,把吃饭、喝茶、打牌、摆龙门阵这些本来在城市里就有的日常活动搬到了农民家里。

5. 散客旅游消费逐渐增加,家庭消费成为主流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经验的丰富,传统的团队程式化旅游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一些旅游者,散客旅游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度假旅游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团队大旅游形式已经不适应度假旅游者,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更多的是家庭、朋友式的出游为主。在现在的旅游消费构成中,这部分散客旅游消费已占有一定比例,而且呈继续上升的趋势。

6. 滞留性旅游为主,重游率较高

人们的旅游活动不再是以往的快餐式旅游消费,以数量的多少代替质量要求,而是以享受性的休闲度假活动为主要功能,以某一目的地做基本的停留点,展开对周边地区的消费活动。他们在旅游形式上已经实现了从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巡游到现在下马观花式的滞留性旅游方式的改变

对于旅游者来说,对已经熟悉而改变不大的人文景观再次光顾的兴趣不大;而对容易到达的自然景观,由于从中能感受到自然界的纷繁与变化,又能放松身心,因此重游的机会较大,度假休闲旅游者的重游率也相对来说较高一些。

总之,我国旅游正处于从单纯观光向度假、休闲并进的过度时期,而旅游消费也已经成为我国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必须要客观、科学的分析这一时期旅游者的消费特征,采取恰当的方法、措施,保证我国旅游业平稳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旅游服务基础术语

[2]王大悟:论小康社会的旅游转型[J].旅游科学, 2004 (, 6)

[3]田里:旅游度假区的市场定位与开发方向[J].思想战线, 1998, (6)

[4]任国才: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N].中国旅游报, 2004

[5]王德刚:旅游学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奥运会对旅游产业影响下一篇: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