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2024-10-27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共10篇)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篇1

摘要:骨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之一, 其病因和病机尚不十分明确, 因此尚未有一种单一特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 其中各种中医药治疗方法被临床所应用, 现就以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近年来的文献整理归纳, 为膝骨关节炎的进一步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综述

1引言

膝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是一种主要由老龄、 创伤、肥胖、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 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临床特征的骨科常见慢性难治性疾病 [1]。本病发病以女性多见,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约为55%,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 肿胀, 关节畸形以及下肢活动障碍。目前没有单一特效的治疗方法, 加之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 且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文就近年来KOA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2病因病机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亦称为“膝痹”“骨痹”“历节病”等。《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膝者, 筋之府, 屈伸不能, 行则偻附, 筋将惫矣”。肝主筋, 肾主骨, 气血不足, 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 其发病以肝肾亏虚为本;《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筋骨, 湿阻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其发病以寒湿血瘀为标。 其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

3辨证分型

目前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确, 且致病因素复杂, 故对其辨证分型亦是多种认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其分为肾虚髓亏型、阳虚寒凝型、瘀血阻滞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诊疗方案》将膝痹分为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 瘀血闭阻证、肝肾亏虚证[2]。余庆阳等[3]将膝骨关节炎分为肝肾亏虚、筋脉痹阻证, 肝肾两虚、湿注骨节证, 肝肾亏虚、 痰瘀互阻证, 肝肾亏损、气血两虚证4个中医证型。韦贵康等[4]分为血虚入侵、气血亏虚型、阳虚血凝3型。路志正等[5]将其分为风寒湿痹、瘀血阻痹、肾虚骨痹、阴虚内热等证型。 可见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复杂多样, 进行总结规范迫在眉睫。

4治疗方法

4.1中药内服

陶庆文等[6]认为, 此病多以肾虚血瘀所致, 以“骨痹通方” 补益肝肾、祛痰通络治疗膝骨关节炎, 同等条件下根据病情选用双氯芬酸钠口服, 结果优于以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的对照组。田涛涛等[7]认为寒湿及血瘀是膝骨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故以“羌归膝舒丸”治疗寒凝血瘀型膝骨关节炎60例患者, 散寒除湿、健脾疏肝、活血通经止痛, 取得优良的临床效果。丁和义[8]认为此病以肝肾亏虚为本, 风寒湿邪侵袭, 治当宜补肝益肾、祛风除湿、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36例临床观察, 总有效率为86.1%。李忠伟[9]针对肾虚血瘀型膝痹以补肾活血为法, 采用 “补肾化瘀方”治疗膝骨关节炎, 结果优于口服扶他林治疗的对照组。张仲博等[10]认为膝痹的主要病因以肝肾亏虚、阳气虚弱、气滞血瘀所致, 故以“益肾健步汤”益肾、活血、 温阳、通络, 结果优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对照组。

4.2针灸疗法

中医认为“膝关节为胫股之枢纽, 诸筋之会, 多气多血之节”, 缘由年老体弱、肝肾亏虚, 气血不能濡养筋骨, 致气滞血瘀、经脉闭阻结于膝部。针灸治疗旨在调补肝肾, 温通气血, 以气行则血畅, 通则不痛。杨永晖[11]以肾虚为本, 风寒湿痹阻经络为标论治膝痹, 采用魏氏补肾通络法 (肾俞、 委中、阳陵泉、膝眼、梁丘、血海、足三里等穴)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 结果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膝痹多以肝肾亏虚, 加之风寒湿邪侵袭, 导致筋骨失养合而为病, 温针灸旨在强筋壮骨、养肝柔筋、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王国良以温针灸 (内膝眼、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 治疗膝骨关节炎, 结果优于单纯针刺的对照组。崔红卫以温针灸 (关元、气海、足三里、膝眼、阳陵泉等穴) 治疗膝骨关节炎, 结果优于单纯针刺法。陈志刚等以温针灸 (取梁丘、 犊鼻、阳陵泉、内膝眼、三阴交等穴) 治疗膝骨关节炎, 结果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对照组[12,13,14]。李彬等[15]以肾虚髓亏证、阳虚寒凝证、瘀血阻滞证论治, 以火针 (阿是穴、 梁丘、血海、内外膝眼、阳陵泉等) 治疗膝骨关节炎, 优于单纯毫针治疗的对照组。

4.3推拿疗法

推拿手法可以减轻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痉挛、粘连, 增加关节周围软组织弹性, 降低关节内压力, 并能够加强血液循环, 促进炎性渗出吸收, 提高痛阈, 从而消除恶性刺激所致的疼痛和功能活动障碍, 恢复关节的运动[16]。周鹏[17]以推揉肌肉法、点穴通筋法、搓膝拿股法、屈膝伸筋法等推拿手法治疗老年性KOA患者108例, 总有效率为98.1%。王涛[18]采用揉法、摩法、拿法、研磨法、穴位指压法等推拿手法辅治KOA患者98例, 总有效率高达96.90 %。KOA不仅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变, 而且表现为膝关节屈伸肌、肌腱、韧带、 关节囊等关节周围肌肉、软组织的广泛退变, 推拿可以改善KOA患者膝屈伸肌肌张力。杨智杰等以经筋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治疗膝骨关节炎28例, 不仅能缓解疼痛、僵硬等不良症状, 同时对提高膝关节伸屈肌肌力及爆发力、纠正骨骼肌内部不同肌纤维功能平衡均具有显著效果。李建华等采用拿法、 擦法、按揉法等推拿手法治疗KOA患者20例, 结果发现推拿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屈伸肌肌张力[19,20]。

4.4中药熏洗疗法

中药熏洗疗法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 把中药煎煮后, 先利用蒸汽熏蒸, 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针对因气滞血瘀, 常有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关节, 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舒筋强骨的药物熏洗, 能促进患部血液循环, 减轻局部组织压力, 缓解皮肤、肌肉、肌腱及韧带的紧张或强直, 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但由于大多数为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故过敏体质病人禁用, 凡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曹忠、彭俊宇等主要以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等药物熏洗分别治疗急性KOA患者110例和KOA患者30例, 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93.3%[21,22]。李永昭[23]以自拟 “骨痹洗方”中药熏洗治疗KOA患者300例, 总有效率96%。 魏凌峰[24]以补益肝肾, 祛风除湿, 活血止痛为法, 中药熏洗治疗KOA患者30例, 总有效率为86.67%。

4.5中药敷贴治疗

中药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采用中药组方制成, 敷贴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 临床主要以活血、通络、止痛等中药调制成膏状或其他剂型, 直接贴于穴位, 治疗KOA, 以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袁长深等[25]以自拟方中药烫熨加“五方散膏”贴敷治疗KOA, 结果有效。路小定[26]用自制通关利节膏治疗早、中、晚期KOA, 有效。刘涛等[27]认为KOA以阳虚寒凝型者比较常见, 故以祛风散寒除湿, 活血化瘀通络等药物为主, 研成细末加蜂蜜调成膏状于阿是穴、犊鼻、膝阳关贴敷治疗KOA患者40例, 结果有效。张胜等[28]采用复方息痛膜于患侧内外膝眼、膝阳关、腰阳关等穴位贴敷治疗阳虚寒凝证KOA患者60例, 结果有效。严伟等[29]采用发酵中药膏于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阿是穴等穴位敷贴 (并将温灸贴发热面覆盖药膏上面) 治疗KOA患者100例, 结果有效。

4.6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 通过直流电将药物离子经皮肤或黏膜引入病变部位从而发挥作用, 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膝骨关节炎患处的药物浓度, 减少渗出和肿胀, 恢复改善关节功能, 解除疼痛[30]。中药离子导入也存在中药方剂多样、有效成分难以保留、导入药物或机械刺激、还可能引起浅表静脉炎等问题。丛铁民[31]以温经散寒、祛风通络、 活血止痛等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老年风寒湿痹症型KOA患者66例, 结果有效。卢心宇[32]以补益肝肾、行气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法, 予抗骨质增生液离子导入治疗KOA患者33例, 结果优于单纯醋离子导入和扶他林乳剂外用。王海军等[33]以祛风湿、散寒除痹、舒筋止痛、补血活血等中药自制药液离子导入治疗KOA患者50例, 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优于中频电疗组, 总有效率达98%。张志刚等[34]以麻黄、桂枝、 制川乌头、制草乌头等温经通络止痛、祛风寒湿邪中药液离子导入治疗KOA患者63例, 结果有效。杜科涛等[35]遵循“寒者热之”、“不通则痛, 通则不痛”、“肾主骨, 肾虚无以养筋” 的原则以中药温经除痹汤离子导入治疗阳虚寒凝证急性加重KOA患者30例, 结果优于中频对照组。

5结语

综上所述,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其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确, 文献报道多, 疗效不统一, 缺乏严格对照。因此, 今后应在循证医学指导下, 以更加严谨的态度不断加强KOA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科学研究, 建立统一的膝骨关节炎临床辩证标准和疗效标准, 探讨出安全有效, 可推广应用的规范化治疗方案。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篇2

【关键词】 骨关节炎,膝;中医证型;影像学;病理学;基因蛋白组学;综述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膝关节疾病,以膝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弹响及畸形或关节内游离体形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在病理上可有软骨的退变、磨损以及丧失,进而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关节边缘出现唇样增生及滑膜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据统计,KOA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4.70%和54.60%,并且该病致残率较高[1-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体重普遍增加现象的出现,KOA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3]。

1 中医对KOA病因病机的认识

KOA属于中医学“骨痹”的范畴。中医学无膝骨关节炎这一病名,但记载了对该病类似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诊疗经验。《素问》曰:“骨痹,病在肾,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灵枢》曰:“骨痹,关节疼痛不用,关节拘挛,步履艰难,骨节沉重,活动不利。”阅读古代文献,《内经》对KOA病因病机已有非常精辟的记载,并且通过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总结中不断得到提高。石印玉教授总结KOA病因病机时,指出本病是“本痿标痹、痹痿并存”,此观点正体现了此病“本虚标实”这一本质的病机特点[4]。近年来,在古代医家对该病病因病机研究的基础上,一批学者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以及借鉴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KOA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出了“瘀血说”“肾虚说”“风寒湿痹说”等多种的病因病机学说[5-10]。

2 KOA的中医辨证分型概况

中医药管理局发行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该病证型分为肾虚髓亏、瘀血阻滞、阳虚寒凝3类。这种分类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临床上被广泛采用,但是在辨证分型中将瘀血阻滞作为独立证型,不能体现该病“本虚标实”这一特点。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发行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KOA分为3大证型: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关于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还没有一致的见解,主要是根据该病“本虚标实”这一特点进行辨证分型。

2.1 KOA的病性辨证分型 病性是指该病病理改变的性质,也是该病病理变化的本质。因为病性是引起疾病的某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所以也有人称病性为“病因”,含有审症求因之意。它决定着疾病性质及其各阶段的证型特点,是中医辨证中重要的内容,是对某种疾病一定阶段的整体反应的概括,也是对疾病过程中邪正盛衰关系的综合认识[11]。

因此,以刘向前[12]为代表按不同病因将该病证型分为寒湿阻络、肾虚髓亏、气滞血瘀、湿热痹阻4种。通过对该病期刊文献研究,提出瘀、外湿、风、寒、肾虚是常见病因;而气滞血瘀证、肾虚髓亏证以及肝肾亏虚证是常见证型[13]。何峰等[14]通过对200例KOA患者的辨证治疗,认为该病大致分为气滞血瘀证、寒湿痹阻证以及肝肾亏虚证3种证型。娄玉钤[15]则主张该病应按伤筋症、节粘症、伤节症辨证分型。杨锦华等[16]报道了624 例病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肾虚、血瘀是该病的基本辨证要素,并提出了主要的中医证型,有肝脾肾虚、血瘀证,肝阴肾阳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血瘀证,肾阳虚、血瘀寒湿证4种证型。姚共和等[17]从另一个侧面指出寒湿阻络证、瘀阻脉络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证为其常见的证型。刘志豪等[18]根据KOA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提出肝肾亏虚、筋骨不强是KOA发病的病理基础,而“寒”“湿”“热”“虚”“瘀”所致筋骨瘀滞为基本病因,从症状得出寒湿、血瘀、湿热、肾阳虚、肾阴虚、肝阴虚、痰浊、脾虚、风等9种辨证要素,提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阳虚寒凝、湿热郁结等主要中医证型。

2.2 KOA的分期辨证分型 近年来,部分学者根据该病的病程等发病规律,按照中医“同病异治”这一治疗原则进行分期辨证。如朱金华等[19]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等将其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期辨证,认为早期病机主要是因肾气渐虚,精气血不足,髓海失充填,筋骨失于濡养,故膝关节隐隐作痛;中期乃因肝肾、气血进一步亏虚,并受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筋络关节痹阻不通,故膝关节疼痛重着、屈伸障碍、且遇寒痛增、得热稍减,该期多属于肝肾亏虚、寒湿痹阻型;后期主要因肝肾亏损日久,气血不和,痰瘀凝滞经络, 正虚邪恋进而伤筋骨,致使筋伤骨损,表现膝关节持续性刺痛、痛点固定、并伴关节畸形、屈伸活动不利。陈成亮等[20]也主张该病分期辨证治疗。谈莹莹等[21]指出,早期多属寒湿痹阻型,中期多是痰瘀痹阻型,后期则两者兼顾,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通经活络为大法。

2.3 KOA的八纲辨证分型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的证候的个体中总结、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它反映了祖国医学辨证思维的特点。八纲辨证即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来对疾病的病位、病势、虚实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戴七一等[22]研究了KOA患者有关症状与临床辨证分型的关系,把该病分为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实证主要有湿热阻络型、寒湿阻络型、瘀血阻络型,虚证主要是肝肾两虚型以及虚实夹杂的混合型。李康[23]认为KOA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致病之本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其标为风寒湿痹阻,致使脉络不通。进而将该病分为2证5型,即实证:寒湿痹阻型、湿热阻络型、血瘀阻络型。虚证:精血亏虚型、肝肾亏虚型。邓运明[24]将本病分为风寒湿痹型、气滞血瘀型的实证以及肝肾亏虚型的虚证,并提出分别以蠲痹通络汤、活血舒筋汤、养筋壮骨汤加减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4 其 他 中医的辨证方法还有六经筋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但都以八纲辨证为基础。尤其是六经辨证法,它将外感疾病的演变情况根据疾病的证候属性,以阴阳为总纲分为2大类证。近年来,以黄旭东、李峰等[25-26]为代表将本病按六筋经辨证分为足太阳经筋型、足阳明经筋型、足三阴经筋型和足少阳经筋型。

3 KOA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认识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一部分医家对KO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分型与现代医学的检查指标(如影像检查、病理、血清物等)之间的某些联系进行了一些研究。

3.1 中医证型与影像学的相关性 随着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其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KOA的诊断中更是不可缺少。并且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影像学有一定的相关性。金立昆等[27]

通过对骨科门诊78 例(108 膝)KOA患者的分析认为,该病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

3种证型。并探索了KOA中医证型与X线表现之间的关系,认为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放射学表现有一定相关性,提出在胫骨髁间骨赘、外侧髌骨骨赘方面,表现为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最为严重,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其次,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最轻,并进一步指出骨赘形成可以明显作为脾肾两虚型与湿注骨节型的辨证依据之一。戴七一等[28]研究KOA的中医证型与X线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混合型膝关节间隙变窄最多,肝肾两虚型、瘀血阻络型次之,湿热阻络型、寒湿阻络型则最为少见,此型多见于内侧区间隙变窄。孙钢[29]通过对该病中医分型与X线的研究,提出KOA分为风湿型、寒湿型与肝肾亏虚型3型,并提出“骨痹”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表现有相似之处。谢国平[30]提出该病中医证型分布中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较为多见,体重指数、身体肥胖情况、职业特点、关节液的颜色与KOA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并指出在X线分级方面,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和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多见于Ⅰ级和Ⅱ级,肝肾亏虚型、痰瘀交阻型则多见于Ⅲ级、Ⅳ级,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及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X线分级较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症状较轻。

3.2 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目前一部分学者认为KOA中医证型与病理之间有一定相关性。郑素明等[31]通过对该病患者进行关节镜技术治疗,并通过观察其关节镜下的病理表现,提出瘀血阻滞型的骨赘、关节积液情况比较严重,而肾虚髓亏型则以软骨退变为主要表现,此结果与该病“本虚标实”的发病机制相符合。陈文通[32]提出该病瘀血阻滞型患者可见游离体形成,并有较少的骨赘形成,而关节软骨的退变绝大多数为Ⅳ度,滑膜增生以

I度为主。

3.3 中医证型与基因蛋白组学相关性的研究 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部分学者探讨基因蛋白等现代检查指标与该病证型的相关性,试图为其辨证提供依据。谢国平[30]发现关节液中MMP-1/TIMP-1、

MMP-3/TIMP-l与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KOA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的参考指标,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刘渊等[33]

提出在证型研究中,风寒湿痹型患者体内的CTX-Ⅱ低于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然而COM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从而显示CTX-Ⅱ和COMP有可能为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4 讨 论

由于KOA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且早期表现不典型,给中医辨证分型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了目前 KOA 的中医辨证不规范,以至于缺乏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且临床分型标准不统一。目前关于KOA的中医证型分类只是流于一般的释病、立法及用药说理等,且频频涉及脏腑、气血、经络等,并没有体现病理实质。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医者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中医证型分类法导致中医辨证分型比较混乱有关。其次,中医辨证分型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可导致硏究结果的不一致。因此,使用规范、统一、充分反映疾病本质的中医证型分类法是研究中医“证”的关键点,所得的结果才有可比性。最后,探讨KOA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与现代医学检查相关性方面研究的文章不多,目前还没有详细的论述。在探索两者结合的道路上,我们的目标是寻求一些定性、定量的客观性指标,把合理的中医辨证体系更加丰富化,进而制订统一的辨证分型。而不是把其转化为别的体系,甚至纳入到西医体系。

5 参考文献

[1]胡蕴玉. 现代骨科基础与临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12.

[2]Minicuci N,Noale M,Bardage C,et al. Cross-national determinants of quality of life from six longitudinal studies on aging:the CLESA project[J]. Aging Clin Exp Res,2003,15(3):187-202.

[3]Higgs R. Osteoarthritis: Concentrated efforts to detect early OA[J].Nat Rev Rheumatol,2010,6(11):616.

[4]庞坚,石印玉,曹月龙,等.膝骨关节炎中医观的再认识[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1):30-32.

[5]黄飞,刘建国,崔豫宝.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2):80-81.

[6]覃剑,程维,罗锟,等.瘀血痹片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8):1570-1572.

[7]刘向前,姚共和,杨少锋,等.62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5):57-59.

[8]薛树军,徐长青.补肾活血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48例[J].现代中医药,2011,31(3):31-32.

[9]李冰,张曦.膝骨关节炎从肾虚血瘀论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88.

[10]杨健松,胡栢均,伍中庆.骨关节炎补肾方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PGE2、NO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9(4):32-33.

[11]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998-1008.

[12]刘向前,姚共和,李建斌,等.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住院病历中医证型诊断回顾性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5):30-33.

[13]刘向前,姚共和,卢敏,等.膝关节骨关节炎期刊文献病机因子与证候类型分析[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3-64.

[14]何峰,侯建华.膝五针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200例[J].河南中医,2011,31(11):1282-1283.

[15]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7-231.

[16]杨锦华,曹惠英,冯仲锴,等.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J].中医正骨,2005,17(7):19-22.

[17]姚共和,刘向前.膝关节骨关节炎基本证型及其分布特点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23(9):1553-1554.

[18]刘志豪,卢敏,肖学锋,等.长沙市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8):44-47.

[19]朱金华,康一凡,鲍自立,等.分期综合序贯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J].四川中医,2010,28(10):114-116.

[20]陈成亮,宋树春,邹士平.膝骨关节炎的分期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151-152.

[21]谈莹莹,汪悦.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述要[J].吉林中医药,2010,30(2):183-184.

[22]戴七一,杨泽贤,欧国建.膝骨关节炎的辨证分型与疼痛的关系[J].中医正骨,2010,22(2):9-10.

[23]李康.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76例治疗小结[J].中医正骨,1998,10(4):42.

[24]王力,龚淑芳.邓运明辨治膝骨关节炎经验[J].江西中医药,2010,41(11):15-16.

[25]周文泉,李详国.实用中医老年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0.

[26]吴林生,金嫣莉.膝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8.

[27]金立昆,张国忠,唐可,等.膝骨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在X线表现上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骨伤,2010,23(12):906-909.

[28]戴七一,张坤赐,陈秋顺,等.膝关节骨痹的分型与X线影像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7):28-30.

[29]孙钢.中西医结合对骨痹辨证分型的影像学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3(5):177.

[30]谢国平.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关节液中MMPs TIMP-1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18-29.

[31]郑素明,关俊辉.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其关节镜下表现关系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4):41-44.

[32]陈文通.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与其关节镜下病理改变及细胞因子相关性的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1-32.

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进展 篇3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中医疗法,综述

膝关节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病, 属于风湿疾病范畴, 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 中医称之为骨痹。该病好发于老年人群,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 骨关节炎病将日益成为一个影响中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社会问题。针灸对该病有较好的疗效, 笔者检索近十年来有关中医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报道, 归纳整理如下。

1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有内服剂和外用药治疗两种。文献对本病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寒湿痹阻、痰瘀痹阻等。齐氏等[1]强调其发病以虚为主, 用以补肝肾治本为主的扶元荣骨汤治疗KOA 64例, 总有效率为92.18%, 复发率为18.75%, 显示近期和远期疗效较理想。曾氏等[2]强调肾虚是膝骨性关节炎的病根, 瘀血闭阻是发病的关键, 用补肾活血方和骨仙片对照治疗KOA 42例, 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中药外治法有利于药物渗透,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代谢, 消除炎症, 包括熏洗、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等。所用中药具有散寒、活血、祛湿功效, 如艾叶、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等。李氏[3]采用中药薰洗湿敷治疗本病51例, 每天薰洗2次, 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内显效24例, 有效27例, 疗效满意。

2 针灸疗法

包括电针、温针、穴位注射、浮针、缪刺、火针等传统针灸和各种创新的特种针法。共同特点是能缓解筋肉痉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起到消除炎症水肿、解除粘连和减压的作用。火针多用于治疗痹证、寒证。李氏[4]以阿是穴为主, 配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等为辅, 采用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9例。结果痊愈35例, 好转14例, 全部有效。李氏等[5]单刺曲池 (交叉取穴) 同时活动患膝, 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 总有效率为98.2%, 认为该法有较好的实用性并易于推广。陈氏等[6]用巨刺方法治疗该病81例 (针对侧膝眼、梁丘、血海) , 并屈伸患膝, 疗效明显优于针患侧对照组。张氏等[7]用长针透刺 (犊鼻透内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 的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并以单纯口服西药 (美洛昔康片) 作对照。结果长针透刺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P<0.01) 。唐氏等[8]运用蜂毒注射液和风痛宁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 并与局封治疗作对照。结论:蜂毒和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局封治疗, 且能减少副作用, 延长复发时间。温针灸具有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林氏等[9]用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 并以联合疗法 (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加关节周围痛点阻滞) 作对照。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1年后复发率前者低于后者,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顾氏等[10]根据《内经》的经筋理论, 用经筋齐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 对膝关节功能参数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治疗。陶群等[11]用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要求患膝拔针后部留针, 作大腿伸直抬起动作:对照组用温针、“合谷刺”治疗。结果腹针加局部取穴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取穴。宋氏等[12]采用平衡针刺结合传统针刺和电磁波疗法:平衡穴取双侧膝痛穴 (肘横纹外侧皮纹头) , 传统穴选患侧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然后用CQ-27型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距离病灶30~40cm照射30min;以上治疗有效率为92.1%。程氏[13]用三号陆氏银质针温针灸治疗100例并与100例普通毫针温针灸对照, 在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功能受限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陆氏银质针温针灸治疗KOA疗效显著。

3 推拿疗法

推拿按摩手法具有舒筋活血、缓解膝部肌肉痉挛和解除关节粘连的作用。蒋氏[14]单纯运用推拿手法治疗KOA50例。结果:痊愈31例 (62%) , 好转15例 (30%) , 无效4例 (8%) , 认为膝骨关节炎可造成患肢肌力的改变, 增加关节的不稳定性, 进而加重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杨氏[15]报道, 推拿按摩具有调整经络系统的不平衡, 消除肌肉痉挛等作用, 采用推拿手法治疗156例患者。结果:优115例, 良31例, 中8例, 差2例, 疗效满意。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推拿按摩有利于改善局部血循环, 恢复关节周围韧带的弹性, 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4 针刀疗法

针刀治疗同时具有有针刺治疗作用和松解、剥离病变软组织的作用, 最终阻断骨关节炎形成的病因链。吕桂芬[16]以小针刀松解压痛点后, 取患侧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昆仑及阿是穴行温针灸法, 总有效率95.0%。常氏等[17]对30例膝骨关节炎压痛点用小针刀松解后注入利多卡因和强的松龙;对照组常规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5 结语

KOA的病因与病机尚未明确, 它的发生发展是一种缓慢、渐进性的病理过程。一般认为与年龄、创伤、炎症、肥胖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主要病变是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该病所致的疼痛不宜活动, 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国家每年因此丧失的工作日和耗费的医药费用数量惊人, 近年来已成为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篇4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适宜技术;阳虚体质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3-0143-01

膝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治疗该疾病的方案较多。近年来,临床根据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方案治疗,而经多次临床试验表明,中医适宜技术在该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显著,为了进一步证实此观点,笔者对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男88例,女11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9.6±2.3)岁,病程0.3年至2年,平均病程(1.1±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①刮痧,刮委中穴;②艾灸,灸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等穴;③拔罐,拔双膝眼、血海、梁丘、委中等穴位;④按摩、擦膝盖,以膝关节局部皮肤肤温升高为佳。4种技术项目均每周2次,一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均由护理人员指导并教会患者,使患者自己操作。医护人员再定期培训患者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方法,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不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3月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再次进行转化分和疗效评定。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多见于中老年;②多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踝、脊柱等;③受累关节隐痛,活动或劳累后加重,休息能减轻,进而持续疼痛伴关节僵硬,后期关节肿胀增大,活动受限,有畸形但无强直;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或以上标准者可初步判定为骨性关节炎。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者;经X线证实为退行性关节;可积极协助治疗,并完成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次临床研究存怀疑态度者。

1.5 体质分型 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2]标准中体质量表进行辨识,该表由9个亚量表构成,每个亚量表包含7~9个条目,每个条目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和转化分,原始分=亚量表各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即阳虚转化分=(原始分数-9)/36×100。

1.6 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对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拟定。①优:受累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消失,活动时偶有沉重感,活动后消失;②良:受累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减轻,开始活动时有酸胀不适感,对日常生活无影响;③中:受累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有所改善,活动时常有疼痛,休息后疼痛消失;④差:干预后体征无明显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转化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转化分为(50.32±12.05),干预后转化分为(39.22±12.81),对照组患者干预前转化分为(51.05±12.02),干预后转化分为(45.15±12.6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转化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转化分数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优良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优良率为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人之体质既取决于先天禀赋,又受后天因素影响,虽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可调性。本研究采用中医适宜技术对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可在家中操作,对膝骨性关节炎之阳虚体质进行干预调整,改变其趋向性,降低患病机率[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转化分下降明显,优良率较高表明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3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7.

[3] 倪家骧,樊碧发,薛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70.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篇5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 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50~79岁,平均62.34±5.14岁,病程2~15年,平均10.25±5.22年;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49~76岁,平均60.55±7.62岁,病程4~20年,平均12.11±6.35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符合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本次治疗。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次,每天2次。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综合康复治疗,①手法推拿:拿捏股四头肌2min左右,按揉髌骨3min左右,每天1次;②中药熏洗:组方为透骨草、海桐皮各25g,苏木、川穹、伸筋草及威灵仙各20g,生川草10g,水中浸泡60min,煮沸并熏蒸患处,每天2次,每次30min;③根据患者病症分型内服中药,可用当归四逆汤、身痛逐瘀汤等。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5天为一个疗程,间隔2天继续下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能够正常生活、工作;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关节能够进行基本活动;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2)采用VAS评分、JOA评分评价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R)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13<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 VAS评分及JOA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与治疗前相比,②P<0.05

3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关节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研究认为,膝骨性关节炎与机体生理衰退、遗传及关节软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传统疗法多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但长期应用药物镇痛的患者会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并出现其他并发症。膝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发病机制为血瘀日久、风寒湿三气内侵,筋骨受损,肝肾两虚,引起退行性病变[3]。本研究对照组口服布洛芬,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康复综合治疗,其中手法推拿能松解病变组织的局部粘连,中药熏洗可将药力集中在患处,起到温经活血、疏通经络以及消肿止痛的功效,再对患者辨证治疗,内外兼治。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膝骨性关节炎采用中医骨科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13<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采用中医骨科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疗效,可以考虑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中医骨科康复,疗效

参考文献

[1]黄勇,樊效鸿,林砚铭,等.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手术及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2014,6(35):231-232.

[2]孙银娣,史达.牵引配合康复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A].2012.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 所有的而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中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8例, 女性22例, 平均年龄为 (62.5±4.9) 岁, 平均病程为 (1.2±0.6) 年。治疗组男性26例, 女性24例, 平均年龄为 (63.5±5.3) 岁, 平均病程为 (1.4±0.3) 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以及治疗前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将两组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10900089) 300 mg/次, 2次/d, 口服。治疗组采用中医骨科综合康复治疗, 其中主要包括手法推拿、中药熏洗以及中药内服。首先是手法推拿, 主要包括拿捏股四头肌、髌骨按揉等, 进行1次/d, 其中拿捏股四头肌是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约1~2 min, 以微微酸胀为度;而髋骨按揉则是用两手来回的揉搓, 以能承受的力量, 大约3min。其次就是中药熏洗, 在进行手法治疗以后进行重要熏洗, 方剂组成为:透骨草25 g、苏木20 g、伸筋草20 g、生川鸟10 g、海桐皮25 g、威灵仙20 g、川芎20 g, 放入1 L水, 在水中浸泡1 h以后煮沸熏蒸在患处, 2次/d, 30 min/次;最后就是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分型分别使用当归四逆汤、六味地黄丸或者是身痛逐淤汤进行治疗。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 停药2 d后再开始下一个疗程, 共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同时运用VAS和JOA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进行疼痛和功能的评价。

1.4 疗效标准

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种[2],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显效主要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同时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受到影响;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 关节活动的基本功能恢复正常, 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没有改善, 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此外, 采用VAS评分和JOA评分来判定患者的疼痛和功能恢复的情况。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有37例, 其总有效率为74%;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有47例, 其总有效率为94%。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VAS和JOA评分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 而在JOA评分方面, 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对照组出现了3例不良反应, 其中有2例是胃肠道反应, 1例为过敏反应, 在停止药物之后不良反应逐渐自行缓解或者消失。而治疗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现阶段的研究结果认为与机体生理衰退、关节软骨代谢异常、遗传因素以及内分泌紊乱有着紧密的联系[3]。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镇痛药物为主, 而长期使用该种治疗方式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会有所降低, 同时还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膝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的范畴, 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血瘀日久, 风寒湿三气内侵所导致的筋骨受损, 肝肾两虚, 最终导致退行性病变[4,5]。在此次研究过程中, 对照组采用布洛芬进行治疗, 治疗组采用中医骨科综合康复治疗。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的3种治疗方式中, 手法推拿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患者病变位置的血液循环和代谢, 从而减轻病变部位周围组织的粘连, 最终逐渐实现损伤的恢复[6];而中药熏洗的药力主要要集中于患者的患处, 其方剂的主要作用就是温经活血、消肿止痛以及通络散瘀[7];最后就是要内服辩证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同时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实现内外兼治有着明显的效果。通过该次研究的结果就可以发现, 治疗组显效31 (62%) 、有效16 (32%) , 总有效率为47 (94%) ;对照组显效16 (32%) 、有效21 (42%) , 总有效率为37 (74%) ,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 同时治疗组在治疗以后的VAS评分为 (2.1±1.1) , 低于对照组 (3.3±1.9) , JOA评分 (90.5±16.4) 高于对照组 (86.7±13.7) , 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且以上结果与林小武[8]在关于运用膝关节熏洗器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的结果相一致, 具有临床意义。综上所述, 相较于单纯的西药治疗而言, 合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而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范洲.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6) , 92-93.

[2]韩廷成.加味海桐皮汤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3]佘家文.中医骨科康复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6) , 55-56.

[4]郝阳泉.刘德玉主任医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膝痹病) 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5]吕正茂.李彦民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总结[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6]陈梅花.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3) :27-28.

[7]吴汝平, 赵品益.中医手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5) :1219-1222.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 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3例 (46膝) , 均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 (2007年版) 》中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3]。男20例, 女23例;年龄46~68岁, 平均61岁;病程为6个月至8年。Kellgren-Lawrance分级:Ⅰ级10例 (10膝) , Ⅱ级22例 (24膝) , Ⅲ级11例 (12膝) ;病变部位:右膝23例, 左膝17例, 双侧3例。排除标准: (1) 合并有心、肺、脑、肝、肾和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及肿瘤患者; (2) 严重骨质疏松者; (3) 合并有骨结核、骨肿瘤或膝部有明显急性外伤史者。 (4) 依从性差, 不能坚持整个疗程, 中途改变治疗方式, 或同时采用其他类似治疗措施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针刀松解联合中医按压手法进行治疗。

1.2.1 针刀松解

患者取仰卧位, 腘窝下垫小软枕, 使患膝屈曲30°左右。其后开始定点, 即在膝关节周围寻找松解治疗点, 并加以标记, 通常选取髌骨周围、髌下脂肪垫、内外侧副韧带等位置的最明显压痛点4~6个。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 一般选用汉章牌Ⅰ型4号针刀, 刺入治疗点进行松解剥离, 注意保持进刀水平与标记点周围的肌纤维、韧带、血管及神经平行, 待针刀到达最为坚硬部位或骨面后, 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等松解措施, 若术者感到局部有松动感或患者出现酸胀感后立即抽出针刀, 术毕消毒包扎。每周一次, 4周为一个疗程。

1.2.2 中医按压手法

一般情况下, 在针刀松解治疗后第2~3日即予中医按压手法治疗。首先, 患者取仰卧位, 术者使用按揉、拿捏、一指禅推法等在患膝周围及肌肉部位反复操作, 至有温热感, 使局部肌肉得以放松。其次, 术者使用弹筋点穴手法, 即用拇指按揉股四头肌起始点, 弹拨膝关节周围的肌腱和韧带, 点按膝眼、鹤顶、梁丘、血海、阴陵泉、承山等穴。然后, 术者使用拇指向各个方向反复推动患膝髌骨, 力量由轻开始, 逐渐加大, 并用手掌反复按揉髌骨, 从而整复膝关节活动度。术者尽量屈伸患侧膝关节, 以患者能忍受为限, 其后术者置前臂于患膝腘窝, 另一手握其踝部, 双手配合, 缓慢摇动膝关节做外旋、内旋等动作, 以滑利关节。每日一次, 每次约30分钟, 连续按压5天后休息2天, 4周为一个疗程, 共手法治疗20次。

1.3 疗效指标

本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 采用1988年的国际骨关节炎WOMAC量表进行疗效评估。WOMAC量表的评分内容包括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等3个方面。WOMAC评分越高, 说明KOA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3例 (46膝) 均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 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WOMAC评分 (表1) 结果表明, 治疗2个疗程后, 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及WOMAC总评分均明显下降, 患膝局部病情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医学上, 根据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常归属于“膝痹病”的范畴。一般而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 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化及继发性骨质增生, 韧带逐渐松弛, 肌肉逐渐萎缩, 肌力逐渐下降, 可导致膝关节负荷传导失调、运动紊乱及稳定性异常, 从而出现以膝关节局部疼痛、僵硬和活动障碍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因此, 恢复膝关节内外的力学平衡, 是治疗KOA的要点。

既往研究显示, 恢复膝关节内外的力学平衡, 关键在于对膝关节周围高应力点的妥善处理[4]。临床实践发现, 高应力点常位于膝关节周围压痛最明显的条索状物或筋结, 即粘连最突出处。针刀治疗的基本机制在于对膝关节周围病变的粘连组织 (高应力点) 进行疏通和剥离, 松解膝关节局部的组织粘连, 从而改善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收缩性, 调整负荷力线, 达到减轻症状和恢复膝关节应力平衡的治疗目的[5]。此外, 与针对松解相配合的中医按压手法, 通过弹、拨、揉、按等, 配合伸、屈、旋膝等动作以牵拉膝关节周围肌群, 能有效地缓解膝关节周围肌肉、肌腱和韧带的紧张挛缩状态, 增加髌骨活动度, 缓解关节内高压力, 从而进一步调节膝关节的应力平衡及改善膝关节的功能状态[6]。

本文结果显示, 经过完整疗程的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僵硬和活动障碍等症状均明显减轻, WOMAC评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病情明显改善, 表明该方法有助于缓解或减少患者膝关节周围的高应力点, 调整负荷力线、协调及平衡肌肉韧带的运动。但针刀松解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联合中医按压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3例 (46膝) 行针刀松解联合中医按压手法治疗, 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的WOMAC评分, 评价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 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及WOMAC总评分均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刀联合中医按压手法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 并有助于缓解或减少膝关节周围的高应力点。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针刀,中医按压手法,WOMAC评分,效果

参考文献

[1]陆艳红, 石晓兵.膝骨关节炎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2, 20 (6) :81.

[2]张建新, 王和鸣, 吴超英, 等.泉州市中老年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7, 15 (2) :4.

[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 (2007) [J].中华骨科杂志, 2007, 27 (10) :793.

[4]钟伟华, 庞向华.改良小针刀疗法改善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2) :113.

[5]宋阳春, 孙奎, 朱俊琛, 等.针刀配合肌力平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 2012, 24 (9) :20.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骨科门诊及住院OA患者56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2007年诊断标准[1]: (1) 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痛; (2) X线 (站立或负重位) 示关节间隙变窄, 软骨下骨硬化和 (或) 囊性变, 关节缘骨赘形成; (3) 关节液 (至少2次) 清亮、黏稠, WBC<2×103/ml; (4) 中老年患者 (≥40岁) ; (5) 晨僵≤30min; (6) 活动时有骨擦感 (音) 。同时符合 (1) (2) 或 (1) (3) (5) (6) 或 (1) (4) (5) (6) , 可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其中男21例35膝, 女35例57膝;年龄41~69岁, 中位年龄54.7岁;病程3个月~20年, 中位病程6.5年。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年龄18~70岁, 近2周内未用其他方式治疗或服用其他药物者。排除标准:膝关节局部有结核、肿瘤、类风湿、过敏性及感染性疾病者;合并有血液系统、心、脑、肾等器官严重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医综合疗法:

中药内服+中药熏药+手法治疗。中药内服方补肾强骨汤 (自拟) :骨碎补15g, 肉苁蓉12g, 熟地15g, 续断12g, 鸡血藤15g, 雷公藤10g, 威灵仙15g, 淫羊藿15g, 当归10g, 川芎12g, 红花6g, 独活12g, 透骨草15g。加减:风胜加防风、乌梢蛇;寒胜加附子;湿胜薏苡仁;疼痛剧甚者加川乌;肿胀明显加白术、土茯苓。水煎服, 取汁约200ml, 每天1剂, 早晚分服。疗程4周。

1.2.2 中药熏药:

川乌、草乌、海桐皮、川椒、川芎、延胡索、透骨草、白芷各15~20g, 上述诸药加入3000~4000ml浸泡30min, 然后放在火上熬制30min。将患膝置于药盆上方, 用毛巾覆盖令药蒸气熏蒸;水温下降至不烫皮肤时, 用毛巾蘸药液外洗膝部。每天1剂, 疗程4周。

1.2.3 手法治疗:

参照文献[2]进行, 主要包括正脊、推髌骨、点穴和屈伸膝关节, 每周2~3次, 疗程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显效:膝部疼痛、压痛完全消失, 活动功能障碍消失;好转:膝部疼痛、压痛减轻, 活动功能障碍轻微受限;无效:膝部疼痛、压痛, 活动功能障碍均无改善。

2 结 果

本组56例, 显效31例 (55.4%) , 好转22例 (39.3%) , 无效3例 (5.4%) , 总有效率为94.6%。

3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骨痹”、“筋痹”范畴。“骨痹”病名首见《黄帝内经》;《中藏经》认为“骨痹, 乃嗜欲不节, 伤于肾也”;《张氏医通》指出“膝痛”的病因病机与“无有不因肝肾虚者, 虚则风寒湿气袭之”。《圣济总录》载有骨痹方六首, 主要从肾虚及寒湿论治。古代医家主要是从肝脾肾亏虚、气滞血瘀痰凝、风寒湿外邪侵袭等方面论治。近代中医药学者认为膝骨关节炎病因较为复杂, 与年老体衰、长期劳损, 致肝肾不足, 感受风寒湿热等邪, 造成痰瘀痹阻、筋络瘀滞有关[3]。因此治疗法以补肾健骨、活血化瘀、袪风止痛为法。补肾强骨汤中骨碎补、淫羊藿、肉苁蓉、熟地、续断补肾壮骨, 鸡血藤、雷公藤、当归、川芎、红花活血通络止痛、独活、透骨草、威灵仙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外用熏洗诸药以除湿、通络、止痛立法, 药物直接熏洗患处, 可以使皮肤或患处的毛细血管扩张, 增加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及新陈代谢, 可以促进水肿和炎性产物的吸收, 同时尚可通过药物局部作用和热效应增加药物的吸收, 对膝关节能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4]。手法治疗正脊可以调整腰椎小关节位置以及改善腰椎曲线, 调整脊神经的功能, 恢复对股四头肌运动平衡的调节功能, 使髌骨滑动轨迹改善或恢复正常, 从而消除髌骨软骨面与股骨髁面的异常摩擦, 起到解除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 改善血液循环, 消除局部炎症的作用[5]。

关键词:关节炎, 膝骨性,中医综合疗法,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 (2007年版) [J].中华骨科杂志, 2007, 27 (10) :793-795.

[2]范永军.中医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8例[J].中医研究, 2009, (6) :43-44.

[3]柳松, 赵文海, 李山鹰.中药熏洗配合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0, 11 (12) :35-36.

[4]曾家辉.中药熏洗配合加减蠲痹汤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6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 2010, 53 (10) :1388-1389.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篇9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活血通络法;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6843.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053-05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herapeutic method and medication rul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treatment with activating blood & dredging collateral method, an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es and references for therapeutic method and medication rul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treatment with activating blood & dredging collateral method clinically. Methods The clinical literatures about knee osteoarthritis treatment with activating blood & dredging collateral method in recent 10 years are searched to merge and delete repetitive literatures and carry out analysis as per the uniform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xclusion criteria. Result 41 articles conform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a. They can be distinguished into the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research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researched literature types. Wherein, 33 articles are about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which accounts for 80.49%; 8 articles are about effective mechanism research, which accounts for 19.51%. Conclusion In knee osteoarthritis treatment methods with activating blood & dredging collateral method in recent 10 years, the internal medication of Chinese herbs is of the maximum usage frequency. There are 36 prescriptions in 41 literatures, including 119 kinds of Chinese herbs. The total usage frequency of medicine is 452. Wherein,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dicines include achyranthes bidentata, angelica sinensis, flos carthami and caulis spatholobi, etc.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research is focusing on biomarker detection at present. Wherein, the proportion occupied by the research of interleukin is the maximum one, followed by researches of matrix metalloprotease, oxygen radical,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chondrocyte proliferation.

Keywords:Knee Joint Osteoarthristis; Activating Blood & Dredging Collater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o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Mechanism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多见病之一,是以滑膜关节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特点的软骨丧失所致疾病。其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是导致中老年人关节功能退变、引起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膝关节是骨关节炎中最长累及的关节,由于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难以根治,而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所以发病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膝关节OA患病率在7.7%~30.5%之间[1]。最近一项由北京医院联合上海、广东、西安等地医疗机构研究人员完成的课题研究结果表明[2]:全国6大地区40岁以上人群OA患病率为46.3%,其中男性为41.6%,女性为50.4%。约80%O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运动受限,25%的OA患者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 [3-4]。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逐年递增,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防治膝骨性关节炎,已经成为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中医药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通过对近10年公开发表的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整理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通过中国知网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r 膝关节炎 or 膝骨性关节炎 or 膝痹 or 膝关节退变 or 膝关节退行性疾病) and (活血 or 通络 or 活血通络)对2005年至201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

1.2 纳入标准 ①文献类型:研究类型为临床疗效观察和试验研究;②干预措施:治疗手段包括中药内服及其他治疗手段如西药、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③疾病范围: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疾病。④具有明确的中药药物组成。

1.3 结果 通过关键词共检索到文献141篇,见图1。从图1可以知,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尤其是近10年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故对此治疗方法的现状分析十分必要。在检索到的141篇文献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41篇[5-51],本文将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2 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回顾

2.1 中医药治疗方法分析 在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由于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个体差异及病变程度的不同,研究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图2所示,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在临床疗效观察的33篇文献当中,中药内服的方法使用频度最高,为15次,占45.5%,其中平均有效率为90%;综合疗法为8次,占24.2%,平均有效率为93.4%,其中包括中药内服+外治2篇,平均有效率为95%,中药内服+针灸1篇,有效率为90.0%,中药内服+西医治疗4篇,平均有效率为91.6%,中药外用+关节腔注射治疗1篇,有效率为100%;外用疗法为10次,占30.3%,平均有效率为93.5%,其中包括推拿+外用药膏1篇有效率为84%,外用药膏4篇,平均有效率为92.1%,中药外洗+浸泡1篇,有效率为97.8%,中药熏洗2篇,平均有效率为94.54%,中药外敷1篇,有效率为95%、熏洗+外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1篇,有效率为98%。

2.2 使用药物分析 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文献中,每个方剂必须具有详细的药物组成,并以《中医内科学》[52]和《中药学》[53]为标准将药物名称统一。符合标准的文献依次录入Excel 2007表中,采用频数统计的方法,统计总体用药频次。如图3所示,通过对文献的总结,41篇文献中共有36首方剂,包括119味中药,药物总使用频次为452次,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牛膝、当归、红花、鸡血藤等(频次最高的前10位药物具体见图3)。

以上数据表明活血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使用的药物中大多数为活血通经药及活血止痛药,这些药物大多归于肝经,其中以活血止痛药最多(当归、红花、川芎、乳香、没药、丹参、威灵仙),其次是活血通经药(牛膝、鸡血藤、桂枝、伸筋草、透骨草),并配合补气药(黄芪)及补肝肾、强筋骨药(杜仲)。使用频次在5次及以上的主要有:骨碎补、补骨脂、木瓜、茯苓、桃仁、白芍、草乌、土鳖虫、大黄、全蝎、独活、三棱、莪术、桑寄生、赤芍、续断、延胡索、川乌,这些药物大多归肝经,其中也以活血、通络、止痛、化瘀药居多,其次是祛风除湿药。

2.3 活血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药效机制分析 通过对所研究文献类型的分析,可区分为疗效观察和药效机制研究,从图4可知,疗效观察类文献33篇,占80.49%;效应机制研究类文献8篇,占19.51%,表明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药效机制研究的深入程度尚不足,研究大都还停留在疗效观察上,还需进一步强化药效作用机制研究。

在8篇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药效机制研究的文献当中,临床研究占6篇,实验研究占2篇,提示对于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目前尚处于实验研究起步阶段。

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应机制研究目前尚集中于生物标志物检测,其中白细胞介素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大,为5例;基质金属蛋白酶2例、氧自由基1例、肿瘤坏死因子2例、软骨细胞增殖 1例,这可能与研究的切入点有关。

3 总结与展望

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之本是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发病之标是经络血脉瘀阻,而在感受外邪或在跌扑闪挫诱因的作用下,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瘀血痹阻经脉,不通则痛,则属于本虚标实。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卷下》[54]中提出了“痹有瘀血”的学术论点,他阐述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痹证时说:“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证何难?……用身痛逐瘀汤。”《临证指南医案·痹》[55]中,记载了叶天士治疗痹证的医案共75例,这些医案反映了叶氏辨治施治痹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尤其是提出了“久病入络”这一理性认识,发展了中医理论,开辟了痹证治疗的新思路,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说:“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由此可见,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研究类型和机制上,目前关于活血通络法的研究大部分还局限在疗效观察上,研究深度尚不足。在药效机制的研究上,已经进行了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软骨基质的研究,为临床治疗的依据做出了探索思路,但研究文献数量和深度仍不足。目前开展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相关报道研究内容不够全面,这无疑将是今后治疗方面深入研究的重点。同时同类型研究重复较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等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水平也尚待进一步提高。

笔者统计活血通络法中中药内服治疗KOA的用药频次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参考价值。但在收集原始文献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评价的偏倚、选取的标准有纰漏等不可避免的误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Bhatia D,Bejarano T,Novo M.Current interven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kneeosteoarthritis [J]. J Pharm Bioallied Sci, 2013, 5 (1): 30-38.

[2]李宁华,张耀男,张毅,等.国内六大行政区域六城市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7758-7760.

[3]Muraki S,Oka H,Akune T,et al. Prevalence of radiographic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knee pain in the elderly of Japanese population-based cohorts: the ROAD study [J].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2009,17(9):1137-1143.

[4]王伟,王坤正,党小谦,等.中老年人人群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6):566-568.

[5]林柳泽.补肾活血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6]李野,李晓春,罗宗键.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492.

[7]郑臣校,黄星垣,郑雨中.补肾通络活血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12例临床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70-1271.

[8]吴世芳,查和萍,范志勇.查氏膝痹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浅述[J].中医药导报,2014,20(3):5-7.

[9]戚晴雪. 低频超声促透通络止痛中药对不同程度膝骨性关节炎软骨基质的影响[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0]徐开会.膏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寒凝血淤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11]王红江.骨刺消痛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12]林晓生,樊粤光,王海燕,等.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活血通络凝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IL-1的影响[J]. 新中医,2010,42(6):33-35.

[13]林越.归芍康膝颗粒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后MRI改变及其对IL-1α诱导后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4]张满臣,赵颖林,宋铁兵,等. 活络止痛软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7例[J].陕西中医,2012,33(8):1008-1009.

[15]苏雅虹.活血化瘀法加补肾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6,14:30-36.

[16]伍德娜,庄鸿莉.活血化癖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大会论文汇编[C].青岛:2001.

[17]郝巍,许志娟.活血化瘀方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2):1791-1792.

[18]王平,古恩鹏,曹闳喻.活血化瘀膏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液 NO 和 MMP-13 的影响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0,27(3):192-193.

[19]丁锏,曹向阳.活血化瘀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67):506-507.

[20]王平,古恩鹏,曹闳喻. 活血化瘀膏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0,30(6):491-493.

[21]高积粮,刘金娥.活血舒筋方熏洗治疗早中期活动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1):3419-3420.

[22]赵志刚,王延青,黄本平.活血通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8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0,26(3):23.

[23]袁广德,老元飞,石耀权,等.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法配合田七风湿膏内外合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29-30.

[24]任朋顺.活血通络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7,29(9):798-799.

[25]王家开. 活血通络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疼痛发作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1-112.

[26]高振臣,陶连辉,郑超华.活血通络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10):26-27.

[27]陈一凡.活血通络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4,(4):3-4.

[28]林晓生,王海燕,王健. 活血通络凝胶对兔膝骨性关节炎IL-1β的影响[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7(26):604-606.

[29]林晓生,王海燕.活血通络凝胶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氧自由基影响的研究[J].新中医,2011,9(43):203-105.

[30]尹建平,王海燕.活血通络凝胶剂合扶元乳膏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40):69-70.

[31]张长彪,关新红.活血通络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6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4(27):43-44.

[32]万修阳,张晶,陈德喜. 祛风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8,10(27):682-683.

[33]唐永海,牛立忠. 筋汤配合西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0例[J].陕西中医,2009,4(30):432-433.

[34]由克举,由莉萍. 疏肝活血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7 例[J].河南中医,2012,32(4):466-467.

[35]陈军,林亮,邓淑伟.通络活血祛湿汤结合现代医学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1,29(4):27-29.

[36]张海生. 魏中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补肾温阳活血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7]包巴雅斯古愣. 膝痛康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239-240.

[38]卢渠.消炎通癖汤加膝五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39]崔晓忠,卢致顺,张育志,等.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轻中度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11):16-17.

[40]厉有卫.益肾通络法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J].陕西中医,2008,29(4):440-441.

[41]李晓虹,李卫军,张建丽. 中药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J].中国药业,2014,23(24):114-115.

[42]杨嘉陵,钱妍,胡财兵. 中药内服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4,23(24):113.

[43]沈计荣. 自拟补肾活血温经通络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98-99.

[44]周强. 自拟活膝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4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11(22):46.

[45]纪木强,熊昌盛,曾文磊. 自拟活血通络汤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IL-1、IL-6 和 TNF 水平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688-2689.

[46]黄武君,谈志龙,白人晓.细胞因子与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的研究现状[J].中国骨伤,2006,19(10):635-634.

[47]Seguin CA.TNF alpha suppresses link protein and type Ⅱcollagen expression in chondrocytes:role of MEK1/2 and 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s[J].J Cell Physiol,2003,197(3):356-369.

[48]CB Little,CR Flannery,CE Hughes,et al.Cytokine induced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focal susceptibility of articular cartilage to degeneration[J].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2005,13(2):162-170.

[49]吕浩然,丁悦.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J].广东医学,2005,26(9):1295-1296.

[50]李嘉庆,邓长财.自由基对类风湿关节炎软骨代谢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6,46(23):86-87.

[51]Lee DA,Bentley G.Archer CW[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1993,1(2):137-146.

[5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81-490.

[5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1-39.

[54]王清任.医林改错[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55]叶天士.叶天士医学全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篇10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运动疗法,综述

骨关节炎[1](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因素引起,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以关节软骨退变、破坏及伴有相邻软骨下骨板病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为特点,导致关节功能受损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功能障碍、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众多研究认为性别、年龄、肥胖或超重、工作负荷大、膝外伤、家族史等都与KOA发病有关。本病多见于女性,发病率与年龄、体重呈正比。据调查,9.5%的55岁以上的人群患有KOA[2]。KOA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因此防治本病显得至关重要。KOA的治疗可减轻KOA患者的痛苦,保持或改善现有的功能,延缓病程。现有的治疗手段在改善关节功能及减少KOA发病率方面仍不理想。运动疗法因其疗效肯定、简便易行、医疗费用低、副作用少等特点得以在临床上推广。运动疗法应作为首要治疗方法[3]。本文就近5年国内外关于运动疗法治疗KO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运动疗法的应用

1.1 肌力训练

膝关节周围肌群在膝关节生物力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肌力下降会导致肌肉对关节的保护功能下降,导致KOA的发生。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可加强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提高关节稳定和功能状态,保持和增强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和僵硬症状,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延迟残疾的发生。临床上最常用的训练方式为等长、等张和等速肌力训练。(1)等长肌力训练。等长运动对增加肌力最为适宜[4],等长肌力训练能减轻KOA患者的疼痛和僵硬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改善躯体功能。在训练方法上,膝关节伸、屈肌群同时等长训练比单一伸肌群等长训练更有效[5]。KOA患者急性期或末期均可用等长肌力训练,急性期会出现关节挛缩及粘连,等长肌力训练可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促进膝关节软骨和周围软组织再生、修复,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徐守宇等[6]观察了运动疗法(主要以下肢直腿抬高等长肌力训练为主)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晚期KOA患者ADL的改善情况,观察24个月后,ADL相关的评判指标显示二者对末期KOA患者的ADL都有显著性意义。因此,可推测运动疗法可替代全膝关节置换术来提高末期KOA患者的ADL。(2)等张肌力训练。渐进式抗阻力训练是常用的等张抗阻训练方法。研究表明等张训练疗效确切[7,8]。如McQuade等采用渐进式抗阻力肌力训练对单膝KOA患者干预8周后,结果患者膝关节肌群肌电图、疼痛及功能自我报告较治疗前都显著改善。Vincent等研究结果则证明了抗阻训练有恢复肌肉力量,改善身体机能的功效。另有研究表明等长等张训练比药物疗效更佳[9]。(3)等速肌力训练。等速训练是一种新的肌肉训练技术,是等张和等长训练的综合,它是利用专门器械进行的有效的发展肌力的一种练习,可显著提高膝关节肌力。等速肌力训练,使用等速肌力训练器通过电脑控制力矩与角速度,可保证在关节活动的任意范围均可进行最大肌肉收缩,不会超过肌肉负荷,从而提高效果[4]。杨俊兴等[0]进行了研究,治疗组予常规康复结合等速肌力训练,而对照组仅行常规康复,干预为期8周,结果显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后,治疗组的肌力、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以此可推断等速肌力训练可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膝关节功能。(4)其他肌力训练方式。量化运动疗法[11]是一种用于提高KOA患者肌肉力量的综合力量训练方法,即联合等长肌力训练、等张肌力训练、等速肌力训练3种训练方法。量化运动疗法在改善疼痛、僵硬和ADL等方面疗效显著,并能增强膝部肌肉力量,增加步幅和步速,适用于KOA的任何阶段。神经肌肉训练[12]是另一种有效的肌力训练方式,能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和ADL显著提高,甚至可延迟重度KOA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

1.2 水中运动

水中运动可以利用水对人体所产生的浮力及流体阻力进行不同的运动训练,可减轻关节所受负担及压力;另外不同的水温可达到温热治疗效果。水中运动独一无二的特点是可以让患者进行陆地上无法进行的运动,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身体平衡以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Batterham等[13]研究发现水中运动与陆地运动对KOA患者的躯体功能、步行能力、受试者本体感觉均有效,无显著性差异。国内外研究表明经过水中运动后,KOA患者的疼痛、下肢肌力和柔软度、有氧运动耐力、躯体功能、生活质量都有所改善[14]。综上所述,水中运动可代替陆地训练,同时疗效佳。

1.3 有氧运动

有氧训练是以增加人体吸入、输送和使用氧气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训练。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步行、瑜伽、慢跑、骑车等。许多研究表明长期参加有氧运动的人群,有利于维持肌肉骨骼功能。Oiestad等[15]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氧运动与肌力训练均可以提高膝关节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躯体功能,保留软骨形态学和生物组织,有氧运动组保留软骨质量的作用优于肌力训练组。研究指出在进行瑜伽或步行训练后,KOA患者疼痛和僵硬症状明显减轻,躯体功能和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并且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16]。

2 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

2.1 分子生物学层面

分子机制是目前认为运动疗法治疗KOA的可能机制之一。炎症因子是破坏关节软骨的一大因素,通过运动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患者KOA的症状、体征并提高身体功能。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运动前后患者的炎症指标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7]。因此,运动治疗KOA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2 生理学层面

β-内啡肽是脑下垂体分泌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类似吗啡作用的肽类物质,具有镇痛功能。Hildebrandt等[18]通过观察β-内啡呔的水平与运动的关系,发现患者运动后β-内啡呔分泌增多,且与运动值成正比。所以,可能与β-内啡肽系统被激活有关。Armagan等[19]通过MRI观察运动前后关节软骨的变化发现,运动疗法对KOA患者的关节软骨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3 小结

上一篇:重庆旅游下一篇:养阴通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