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口语教学

2024-07-16

学生口语教学(通用12篇)

学生口语教学 篇1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作文教学就是把学生带向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感悟生活真谛,作文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只有让小学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作文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给老师看的,还要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口头交流,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一、看图说话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看图是说话的主要凭借,是通过看图指导学生说话,可以综合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看图说话是小学低中年级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口语表达训练。在这种形式的训练过程中,看图是基础,思维是关键;表达是目的,是观察和思维的最终目标,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传递和输出。

教师在指导看图说话时,首先要组织学生讨论,明确表达的中心。例如,第三册书上的一个看图说话训练——《懂礼貌的孩子》,在指导说话前,先让学生讨论这个题目,说说题目的核心是什么。通过题目可以大致知道这些图画的中心内容。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懂礼貌”这个中心,按顺序说说图画大意。在这个阶段,并不要求说多少,只求说准。然后,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框架上添枝加叶,把话说得具体些,引导学生运用描述、说明、讨论、抒情等表达技巧,把话说得生动些。如《懂礼貌的孩子》,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个阿姨是谁?为什么来小男孩的家?小男孩的父母呢?同时,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说说他们遇到熟悉或陌生人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在让学生说话时,要鼓励他们进行独立的联想或想象,把话说得更精彩。但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

总的说来,在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时,应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想象性地说;在说的同时,教师应加以引导,拓展延伸,让学生发散性地说;教师也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个性化地说。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的话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二、口头作文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口头作文是根据一个话题,连贯地说一篇完整的话。口头作文可以提高学生说话的条理性、连贯性和完整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为口头作文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对于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所积累的文字不会超过两千字,而对所认识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更是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立即拿笔来写作文,确实有点强人所难。然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如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习惯,作文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说话与作文是相通的,要想作文写得好,必须先将话说好。

在进行口头作文之初,要面向全体同学,不拘一格,必须人人参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先从一则小笑话、小故事、一桩趣闻等方面入手,这些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就会有话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选择话题,可以是关于人物的,如我的爸爸、妈妈、老师等;可以是关于事件的,如一次劳动、一次活动、一堂课等;也可以是关于景物的,如星空、月夜、日出等,要求学生围绕话题来说,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当然,在口头作文时,教师还可以将他们引入竞争的行列,当场评讲,对于说得好的地方,要加以表扬,不好的地方要指出其中的问题。一段时间的口头练习之后,便会进入写作练习。写作时也离不开说话。在写作之前要经过现场口头交际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一般安排四次,写前观察时的交流,构思编写提纲后的讨论交流,写完后的讨论修改,讲评时的互相讨论。

三、利用资源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生在作文说话方面存在两个突出的困难:一是无“话”可说——缺乏语言材料;二是无“法”把话说清楚——缺乏方法技巧。要提高学生的在作文中说话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贮存大量的语言词汇,不仅要让他们牢记,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含义,理解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词汇,这不仅是学生说话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其次,小学生缺乏说话的技巧,把话说得支离破碎、条理不清是常有的事。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多重视训练,从词、句开始,循序渐进地训练。但是,单靠教师作文课堂上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充分调动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

四、克服障碍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有的小学生看的书挺多,脑子里的词汇量也挺多,平时说话也很连贯,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能说会道”呢?不一定。因为有好多学生肚子里有货,却说不出来,就跟茶壶里煮饺子一样。这些学生见了生人就不会说话了,还没开口,脸就先红了,勉强说几句,不是声音小,磕磕巴巴,就是态度不自然,甚至吓了一身冷汗。这就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在作怪,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去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训练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要经过长期总结成功经验与实践体会而逐步完成的,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总结、积累,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小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蒸蒸日上,真正实现时效、实效、高效的作文课堂。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语专家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少一些包办,多一些自主;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教师要努力以幽默的教学语言、精湛的驾驭课堂的技巧以及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我们的小语作文课堂形成“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也离不开说,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先说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程序和原则。

学生口语教学 篇2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小捷滘小学朱艳琴

【内容提要】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抓住一切可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说完整、具体、有序、生动的话,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态度,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体会各种不同的交际方式和交际环境。

【关键词】口语交际 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说话,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让学生把口语交际成为一种乐趣”呢?

一、利用课文插图,引导“说”

在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老师们也在积极地尝试着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但是,试想这一能力仅仅靠每个单元中那一次训练就真的能提高了吗?我认为,口语交际课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进行有效口语交际训练的范例,并非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唯一途径。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本身就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渠道。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图片、故事、游戏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如教一年级第二册《识字2》中《四季》一文时,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四个季节的插图,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说话。教学一开始,我就出示图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图上有哪些景物?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接着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词归类,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看图选词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续编课文,想象“说”

学生是编故事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设置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我教《丑小鸭》一课时,让学生在熟读完课文以后,发挥想象续篇故事,“说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以后会怎样”。学生有的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以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告诉鸭妈妈和它的姐妹它不是丑小鸭,是美丽的天鹅,”有的说: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之后回来骄傲地对它们的姐妹说,看你们以后还敢欺负我丑吗?”等。还例如《坐井观天》一课,让学生说说青蛙跳出井之后会说些什么?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青蛙跳出井之后后悔地说:“我应该早点跳出来,原来天空这么大,这么蓝,小鸟的话都是真得”等。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三、借助插图,表演“说”

孩子们十分喜爱小动物,也爱听童话故事。教材中有不少描写小动物的课文,我于是利用教材的特点,在教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进行表演,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这样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加浓说话的兴趣。例如教《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准备好头饰,四人一组表演。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把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的那种伤心难过的表情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表演不但复现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组织演出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进行交际、合作的过程。

四、巧设课堂作业,促进“说”

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当学了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爱迪生救妈妈》,要求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再如学了《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以后,让学生在上放学的路上,认识路边的店名、广告牌,并设问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在玩中又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五、师生互动,尽情“说”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此。如教学《葡萄沟》时,在学生感情朗读完,我适时地提问: 师: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尽情地说,生A说我读懂了:①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四面展开的枝叶比作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生B说我读懂了:②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句话写葡萄的颜色很多很美。师:九十月份,我们来到葡萄沟做客,那儿的维吾尔族老乡会怎样招待我们呢?生说: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我们吃个够。师:这么多的葡萄,能吃完吗?那吃不完的葡萄怎么办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制成葡萄干”,师:葡萄干是在太阳底下晒成的吗?学生又争着说:是在阴房里面钉有许多木架子,把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师:正因为葡萄沟的葡萄又大又甜,又是用阴房把它制成葡萄干的,所以葡萄干的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再让学生把读懂的说一说,引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有序的说话,来规范学生的语言,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逐渐提高了。同时,我还抓住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一天性,允许学生对文本适度拓展,在延伸拓展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教学完了《葡萄沟》,我设计这样一个说话环节:“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谁能夸夸自己的家乡,或介绍家乡的迷人风光给大家听。”这也正是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内容,现在刚学完《葡萄沟》学生印象深刻,所以说说自己的家乡,学生很感兴趣,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跟同桌互说,然后再评出说得好的,到讲台上说,这样的设计,既发展了文本,超越了文本,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训练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六、积极评价,激励“说”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需要老师时刻关注过程、引导、激励,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在交际中常有些同学沉默不语,有些同学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细微进步。用“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自信心。对内向型、害羞的学生的态度尤其热情、中肯,帮助他们扫除心理障碍,对口语表达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及时评讲,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其口语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善于引导,热情帮助,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并且真诚地赞扬学生,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动力,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每一句的发言,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就是说得不好的,也不训斥,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时,对学生赞赏的话是常挂在嘴边的,红星、小红花、卡通图片等小礼物更是我时常奖励给孩子们的。对说得特别好的小朋友称他为“说话小能手”等。同时,我还十分重视引导孩子们用赞许的目光去看同

学。如鼓掌法„„如果同学说得好就为他鼓掌。这样,发言的学生感受到的就是正面的评价,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了其语言表达的勇气,增添了他们对口语交际的乐趣。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语文中的童趣,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地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交流与互动的舞台。学生如同鱼儿在水中奔跑、跳跃、呼吸新鲜空气,从而使口语交际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课文插图”用趣味成就语文课堂》 作者:陈婧柳

3.《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浅探》 作者:陈霞 4.《口语交际教学微探》 作者:罗海峰

巧用教学口语 激发学生潜能 篇3

一、 感情充沛,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就要运用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巧妙引导,使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教师的指导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比如:在教《老王》时,开头是这样设计的:人心与人心的关系就好像人与一座山一样,当你对着高山喊:“我爱你”,高山就会以“我爱你”来回应你。所以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心帮助、关心别人。这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尤其当我们遇到命运比自己不幸的人时,就更应该伸出手来帮助他们。作家杨绛的叙事散文《老王》通过写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向我们诠释了这一主题。教师应好处的把握感情的流量,触发激起学生的求职欲为标准,以自己“灼人”的力量,收到感人的效果。

二、 点播启发,语言富有激励性

鲁迅曾说过“音美以感耳”这样一句话。的确,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使人感动,听起来入耳,要收到音美之效。语文教师要用语言去打动学生,这就需要让自己的语言富有情感与激情,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去接受知识,得到启发。教师的一句点拨话语有时能让学生茅塞顿开;一句激励之言,有时能让学生终身铭记。要做到这些,关键教师要情真。情语动人,既可以策人奋发,又可以催人泪下,这应是教师口语艺术的最高境界。

三、 幽默风趣,活跃课堂气氛

趣味和幽默可以说是课堂语言的双臂。它们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启迪学生的智慧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也就好像课堂的“味精”一样,如果投放适量的话,一定会使课堂“这锅菜”其味无穷,充满活力。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课堂上我们经常遇到,这要的情况,有些不注意听讲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喜欢重复别人的答案,于是我就会问“别人吃过的甘蔗你还会捡起来嚼吗?”或者说:“你认为这很重要,要强调一下对吗?”学生会开心一笑,继而集中了注意力。教师用幽默而富有情趣的语言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的愉悦,而且使课堂充满活力。

四、 抑扬顿挫,语感优美,富有节奏

所谓抑扬顿挫,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调要高低错落,语速适中,快慢得体,语感优美,富有节奏。也就是说要避免平淡而无谓的滔滔不决,没完没了地絮絮叨叨,要以感情变化为基础,与课本内容相一致。且忌言语平平淡淡,节奏平平缓缓,让人昏昏欲睡,听者黯然无味。语调该高的时候一定“高耸入云”,该低的时候一定要“跌如低谷”,错落而有致,起伏而不。尤其是诗歌和散文的诵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示范诵读时都能注意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题喜则声调昂扬,主题悲则语气沉婉,再辅以适宜的技巧,自有一番抑扬顿挫。老师的示范诵读能够赢得一片敬佩的掌声,便也不奇怪了,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五、条理清楚,富有层次感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各有不同、千变万化的活生生的学生,是一个个信息复杂的小世界,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或条理清楚连贯,或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或语气庄重,或语气平和。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教学探索 篇4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原因,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奥运会的成功、与国外交流的越来越频繁,英语口语在人们的生活中被普遍使用。高职生使用标准而流利的口语进行交流,不但是以后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是今后就业中应具备的技能。针对高职生现在的英语学习现状,教师应积极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还要针对学生口语学习的心理障碍采取一定的策略激励学生在各种情境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

一、英语口语差的原因

语言的学习最终是以交流为目的,但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较低、词汇量小,说不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即使能说出几句,也是表达不地道,让听者产生误解,使人尴尬。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英语语言基础较差

随着高职的不断扩招,生源广泛,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专业的生源大多数是农村学生,往往在英语的启蒙阶段就忽视口语教学,导致很多单词的发音都不准,语音语调不够规范,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甚至很多单词都会拼不会读,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存在诸多不足,并畏惧在公开场合说英语,更甚者存在自卑心理。

(二)英语语言环境缺乏

语言环境对学生口语的影响也很重要。英语是一门语言,要想熟练运用就必须反复进行口语锻炼、而高职学生在校讲英语的氛围不浓,口语锻炼的机会少,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一些英语,在课外也无法得到及时的巩固和复习。没有说英语的环境,这对英语口语的提高无疑是一个隐形障碍。

(三)英语口语教师紧缺

口语课一般会聘请外籍教师授教,但外教经常是教完一学期或一年即离开,而频繁地更换教师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高职院校会找年轻教师担任口语教学工作,虽然他们的年龄与学生相仿,更容易与学生交流,有较大的教学热情,但教学经验相对缺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情境教学策略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形象资源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激发学生在英语交际的情境中说英语的热情和灵感。

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供学生锻炼口语。英语口语教学多为小班教学,人数不多,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室而坐,留出空间让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再给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流场景,如去餐厅吃饭、去医院看病、去商场购物、在电话中预定宾馆、在人才市场应聘、求职面试等,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编织对话。学生可先在组内预演,然后再到班内表演。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使用身体语言,将语言和动作结合在一起,而不只是把句子表达出来。

(二)活动教学策略

除以上的课堂情境教学外,为充分利用教师资源,追求教学利益的最大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与课堂情境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教学法的形式更加不拘一格,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可开展英语角、英语口语比赛、英语圣诞晚会、英文歌曲比赛、英文原声电影配音大赛、英文话剧比赛等,并且可以邀请外国友人或其他学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与学生交流。这些课外活动既能优化校园学习英语的环境,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

(三)授课模式策略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口语授课模式,建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首先,要建立情感化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理解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其次要注意语言技巧,努力创造沟通的情感氛围,积极促进沟通;再次要关心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于与人交流,尤其是用英语与人沟通。

其次,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应作为口语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交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另一方面,学生消除畏惧心理。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周末或假期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情。这一类贴近生活的话题能使学生感到轻松,在回答的时候也能侃侃而谈。当学生无法连贯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树立自信心。如果学生在表达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就要顾及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只提出大家的共性错误,个别错误可以留到课后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并且对于学生的进步应该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多种教学方法

有人曾针对我院280名英语专业的学生作过问卷调查,对于在英语口语提高方法的建议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出通过看电影实现。曾经,部分教师在教学上也使用过这种方法,但收效甚微。原因是学生电影看得多,但想得少。

针对这一调查结果,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任务安排中,笔者给学生安排了每周两次的英文影视鉴赏课程实践,针对电影的背景知识给予了讲解,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在观看过程中,笔者还挑选出一些场景,让学生反复观看,模仿角色的语音语调,并以小组(四至五人一组)为单位排练,最后笔者也都给出了平时成绩。学生还必须从所观看的影片中找出一部来发表影评,谈论自己的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发现在模仿影片角色的口语的同时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听力水平,还纠正了自己的发音,而影评的发表也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一发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英语口语的热情,很多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自己选择影片,观看模仿后相互表演,取长补短,既自娱自乐又相互促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些其它的教学形式,如英文演讲、原声电影配音大赛,或是针对一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等。教师只有采取多种课堂组织形式,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其由被动变为主动,努力地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束定芳.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学生口语教学 篇5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教学整合了以前的听与说,其功能又超过听与说,更加突出了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更充分地强调了“口语”作为人类重要交际工具的基本属性。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这一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好师生对话这一环节,力求让对话充满情趣和吸引力,在达到与文本深层对话这一目标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的新理念,而合作学习的过程又往往离不开频繁的交流、商讨、争论与协调。因此,课堂教学中,教者要尽可能地经常采用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去体会创意阅读和多元解读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互相借鉴和启迪,去取长补短提高能力。

3.在口语交际课中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口语交际课教学更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高效熔炉,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上的口语交际课程资源,通过周期性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实现螺旋式的发展和提高。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浅析 篇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小学生生活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这表现为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样化,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更是让这样的变革深刻起来。孩子们一旦在这种“单向”的信息空间里生活太久,就必然导致与人交流时缺乏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因此,要使小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从小培养其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口语交际应强调互动性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都离不开言语交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人际交往无处不在,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语交际的能力非常必要。我校地处村镇,经济落后的先天环境决定了学生在平时的表达不够规范、清楚,语气、语调也欠妥,在生活中,与各类谈话对象(同学、师长)交际时能做到态度大方、礼节得体孩子更是凤毛麒角。

口语交际强调的是双向互动,具有交互性。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小学生由于好动的原因,大多数爱说、敢说,但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时常断章取义,连意思都没听明白怎么与人交际呢?而根本就没听的大有人在。所以就很需要教师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课时常成为“看图说话”课,老师指着书上的插图逐字逐句地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有悖于教材的编写意图的。纵然一开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但稍不注意就会上成说话课,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无疑削弱了口语交际应有的互动性。

二、课外说话材料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来源,一是语文课本中提供的说话材料,二是教师选取的课外说话材料。特别是低年级新教材中很多优美的文章,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不过,两种材料来源相比较而言,后者占有较大的优势。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如选材得当,就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其亲和性更强,令学生有话可说。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说话的内容应该具备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毫无疑问,他们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们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所以,教师应做有心人,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于是他们会把话毫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老师“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

三、引导学生口语交际要适度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就不会感到困难。要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做到“心到口到”,就要求学生针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及时做出调整。

小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能否做到姿势自然、态度大方也十分重要,低年级孩子有多动的特点,这就要靠教师适时的提醒和恰当到位的指导,变幻多样的形式,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后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孩子,同样有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的需求。教师要注意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但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教师可带着学生评所说内容的有序性和思路。

学生口语教学 篇7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英语学习目的

许多家长和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只要孩子会一点就可以, 又不用出国。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要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好英语, 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之后, 再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学。初中学生需要掌握学习的词汇多, 还有许多句型及短语需要记忆, 学生要掌握好课本上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基础, 当然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要耐心地给学生教。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对学生都充满信心, 耐心细致给学生讲解, 就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口语学习兴趣

中学生天生好动, 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强, 而且精力充沛。只要鼓励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1) 创造和谐的师生课堂气氛。积极的情感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着, 和谐、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又能进一步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 多运用肢体语言, 以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同时会使学生跟着你进行模仿学习, 说英语。这样, 为英语课堂增添更多的色彩, 激励起学生的英语兴趣, 提高学生说英语的水平。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应该和学生平等对话, 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 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对教学充满信心、要乐于教学, 运用幽默可懂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关心、尊重、理解、赏识、信任学生, 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

(3)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在说英语的时候, 教师尽量不要批评、责备学生。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当学生读错单词, 犯了语法错误时, 不要板着面孔去指责, 相反要耐心地去纠正, 并给予鼓励。学生在尝试说英语的时候既期望老师的肯定, 又害怕说错英语后老师和同学取笑,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更愿意得到老师肯定和鼓励。老师一句鼓励的话, 一个默许的眼神, 一个肯定的手势, 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从而提高学习口语的兴趣。

三、创设交际情境,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 往往很注意课堂纪律, 课堂上学生静静地坐在那儿, 师云亦云, 这样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中学生的特点, 创设各种交际情景,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1)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扮演角色, 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 学生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在表演过程中, 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 还应让学生注意到表情、手势、姿态等。

(2) 英语沙龙。英语沙龙就是模拟英语交际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运用自己学习到的英语进行交流, 并在交际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并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巧。英语沙龙是学生在课堂以外进行英语交际的最有效方式, 为学生运用英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 布置有声作业。为了让学生重视英语口语能力的锻炼, 课后我还坚持给学生布置英语有声作业, 让学生将所学的单词、句子和课文用录音机录制在磁带上, 每天听三到四个学生的录音带, 让学生评选出读的最好的, 并推荐给全班, 让全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 并表扬奖励做得好的学生。在抽听学生有声作业的过程中, 学生会发现自己或别人的作业在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的同题,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改正。

四、采用多种活动形式, 锻炼学生的口语交谈能力

初中的英语教学, 正常都是教师讲, 学生听, 互动很少, 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 采用多种活动形式, 使枯燥、机械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 活泼。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 每堂课的对话都让学生先听后读。

(1) 把好语音教学关。先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音标来拼读单词, 教师根据学生拼读的情况, 再给学生适当的提示, 让学生正确地拼读出单词。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能力, 使全体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掌握语音拼读的技巧,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拼读习惯, 抓好口语这一难关。

(2) 把好朗读训练关。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朗读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英语口语尤为重要。只有多读、多背, 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 尽量要求学生多读多背, 特别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 意群停顿, 学生通过朗读掌握单词、句子的语音语调, 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

(3) 用录音跟读。英语口语, 不仅讲究语音、语调要准, 而且要听起来要流畅有节奏。录音跟读就是学生跟着录音磁带读, 学习里面的语音语调, 这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发现自己读音的正误, 并及时纠正。首先, 让学生看课文, 跟录音机逐句轻声跟读, 然后, 让学生在不看课文的情况下, 跟着录音机轻声跟读, 最后让学生放声跟读。在跟读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集中精力、不分心地跟读。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 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好英语, 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让学生在“乐”中学, “乐”中练。教师一定要转换教学观念, 与时俱进, 注重自身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及运用能力。

学生口语教学 篇8

一、创设交际情境, 培养说话能力

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才能让学生愉快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该尽量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近的情境,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激发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表达交流, 增强学习动力, 兴趣更加浓厚, 轻松地进入预设的交际情境, 体验彼此间相互交际的无穷乐趣。创设的交际教学情境多种多样, 常用方式有播放课件、讲故事、设悬念等。如《向你介绍我心中的美景》,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都市、乡村、田野、青山、绿水等画面, 真正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 提高了交际效率, 落实了教学训练任务。

师: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自然美景吧。

生:是的。

师:画面上也许有青山绿水、林间小路、皓月当空都是很有魅力的, 大家也欣赏了, 都很喜欢。

生:是很有魅力的, 我们都喜欢。

师:请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美景描述给大家听, 再次把大家带进你心目中的美景。

生1:我家在城市, 那里可真喧闹啊!到处是人山人海, 车辆穿梭不停。

生2:我家在乡村, 那里是多么宁静啊!几乎没有汽车的喇叭声。

生3:我家不在乡村, 也不在城市, 是在市郊, 我特别喜欢家乡的青山和绿水啊!

生4:我特别喜欢听鸟鸣叫的声音, 我总喜欢和妈妈一起散步在林间小路,

二、注重互动过程, 培养说话能力

口语交际是学生听说互动的过程, 是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双方处于互动的交际状态, 才算是真正的交际, 学生才算是真正的交际主体。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时, 应该重视生生互动的过程。教材中有些话题内容互动性强, 比较容易操作。如交际话题《当一回小记者》, 课前可以要求学生设计采访的方案和问题, 学生就能根据要求进入采访状态。学生当小记者, 围绕有关于学习问题, 专门采访了学习委员。

生1 (记者) :学习委员, 你好, 你学习都是我们班级最棒的。我们都很佩服你。

生2 (学习委员) :我也很一般。

生l:你平时怎样学习呢?可以告诉我吗?

生2: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 上课要注意听讲, 勤于思考, 多提问题。

生1:还有呢?

生2:要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生1:你有看课外书吗?

生2:我经常看童话故事。

生1:我回家作业总是做不完, 哪有时间看呢。你怎样利用时间看呢?

生2:作业一定要做得快, 才有时间看课外书。

三、教给交际方法, 培养说话能力

新课标强调指出, 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培养。倾听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 教会学生倾听是很好的交际习惯。耐心地听清、听准别人讲话, 才能作出准确应答, 从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产生新的想法, 自然激起表达欲望。教师要耐心指导, 力求学生语言表达规范有序, 意思清楚明了, 逐渐学会表达。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力求做到言辞得体, 不失语言风范。

师:假如周校长是某化工厂老板, 每年给国家纳税就收上1千万, 你准备怎么给他提建议呢?

生:叔叔, 我想给你提个建议, 你们厂是一家排污大户, 从你们厂排出的废水流人河中, 毒死了大量鱼虾, 你们要停产整顿一下。

师:唉, 小朋友, 我们下次谈好吗?不好意思, 今天我有个会要开, 快要迟到了。

师:老板的会可真多呀, 是真的要开会吗?

生:应该不会吧。

师:那老板怎么没采纳她的建议呢?

生:她没有敲门就进去了。

生:她说人家是排污大户, 听了, 心里自然不舒服。

师:大家的指点很道理, 现在你该怎么提建议呢?

生:叔叔, 您的工厂效益很好, 我想给您提个建议, 希望您能接受。

师:你说吧!

生:好!那我说了。从你们厂排出的废水流入河中, 是否可以整顿一下, 给鱼虾一条生路。

学生从两次表演的对比中, 感受到在交际中语言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用词是否准确, 语气是否委婉含蓄, 都关系到交际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因此, 在交际活动中, 必须根据交际的对象和场合, 语言文字要规范得体, 与人交谈要文明, 逐步发展学生高层次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及时评价反馈, 培养说话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及时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还要重视调查了解学生的参与状态。在交际过程中, 教师应因地制宜, 行之有效地进行鼓励性和建议性的评价, 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效果, 激发交际兴趣, 并能注意到不足之处, 加以改正。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借鉴, 在互相评价中提高交际能力, 也在互相评价中再次交流谈话。学生有了评价的习惯, 能力就自然会稳步提高。如引导学生就各自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情况, 开展交际实践活动。

生:河面很脏, 垃圾很多。

师: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呢?

生:不具体, 脏到什么程度呢?有说清楚吗?

师:没有。你想问他些什么呢?

生:我想问他脏的程度, 具体怎样?

生:河面上的垃圾成堆。

生:河面上的垃圾怎么能成堆吗?

生:垃圾堆成一艘艘小船似的。

生:我想问他具体有哪些垃圾呢?

生:有塑料瓶、塑料袋、死鱼、死鸡、杂草等。

师:现在请你再说一说你所看到的现象。

生:我家门前的小河污染可真严重啊。人从远处就可以闻到那里所散发的臭味。走近一看, 河上面漂浮着塑料袋、塑料瓶、死鸡、死鱼、杂草等, 让你见了就恶心。

师:这次他表达得怎么样呢?

生:他说得清楚明白、具体生动。

在教学中, 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评论, 阐述看法, 这样能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不足, 并在经常性的语言实践中, 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具体生动, 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交际的机会, 从而提高了交际效率, 保证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使双方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总之, 口语交际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讲究教学方法, 训练到位, 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促进学生发挥语文潜能,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说话兴趣和能力, 是语文训练中的一个亮点。正确地对待这一项练习, 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口语训练问题作探讨。

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 篇9

一、用好教材, 上好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课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专门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开设的课程, 因此, 要重视在专设的口语交际课中,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材, 深入研读教材, 因材施教, 制定学生说话的活动的内容, 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 表达技巧, 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 利用教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教材切合学生生活实际, 富有现代意识, 形式多样化, 富有趣味性。例如:苏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学会请教》中, 我首先创设特定的生活化情境触发学生的语言动机, 如;向他们请教栗木村哪些地方有野菊花摘?使他们产生急于表达的愿望, 真实的生活及问题的有效性调动起学生们参与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学习的真实性。接着在学生明白了如何请教、跃跃欲试时, 我及时地设置了向“邮局阿姨请教”的情境并和学生互动表演, 学生再也按耐不住了, 紧接着再设置两个情境。学生参与交际后, 课堂氛围高涨, 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这样的一节口语交际课, 既让学生懂得理解尊重他人, 又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口语交际。

2. 授之以渔, 训练语技。

口语交际过程中, 学生常常出现词汇量不够丰富, 逻辑思维不强, 条理不够清晰, 有明显的语病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未能掌握基本的语技。所以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应注重启发引导, 训练语技。首先针对词汇贫乏的问题, 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积极背诵名诗名句及优美片段, 而且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激活。培养学生善于调动词句储备的能力。其次, 针对思路混乱, 言之无序的问题, 要让学生学会常用句式, 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梳理语序, 依序表达, 从而使学生养成说话有条不紊, 层次分明的良好习惯。再次针对学生表达不准确, 交际不得体的问题,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做到表达得体, 体现与别人的友好关系。同时也要善于得体地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 做到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也让对方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建议, 说话时, 礼貌谦虚。

二、在语文教学各环节中随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训练, 仅仅靠几节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非常有利于口语交际训练的。

1. 在质疑、释疑中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

古人云:“学贵有疑, 学则需疑。疑是思之源, 思是智之本。”语文教学要培养“精思好问”的习惯,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自主解疑。指导学生在交流、倾听、研讨、争辩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提高能力的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 既有师生双向的信息交流, 又有学生之间的立体交流。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九册《天火之谜》一课时, 有学生就提出:天火是什么?为什么说天火是个谜团?是谁解开天火之谜, 还给天火真实的面目, 又是如何解开的?围绕这些问题, 学生展开讨论, 众说纷纭, 饶有趣味, 这种训练既加深了课文的理解, 又训练了他们的思维, 引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更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人际交往, 促进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发展的提高,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其重要特征是互动性。而小组讨论是小组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课堂中, 小组讨论为每个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了机会。教师在小组中既要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又要学会倾听, 补充和帮助, 确保在小组学习时, 有组织, 有成效, 教育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讨论能达成共识或仍然保留不同意见, 全班反馈时, 既可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补充, 又可以推荐代表, 阐述本小组的意见, 这样就大大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的活动时间与空间。

3. 语文教学中, 注重以读代讲, 内化语言,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学中, 应重视学生自由阅读, 把读书、思考的时机还给学生。以读代讲, 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本身去体会, 去领悟, 通过熟读, 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本身的语言, 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在日常生活中, 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1. 在学校活动中促进口语交际。

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 还要在活动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例如讲故事比赛, 辩论赛, 竞选班干, 做游戏等活动。记得有一堂活动课, 我组织学生做“袋鼠跳”的游戏, 他们在蹦跳中不断释放着自己的快乐, 感受着游戏带来的趣味, 此时此刻, 学生会自然而然把自己储备的词句激活, 汇成通顺流畅的语言。

2. 在家庭生活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 因此, 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 让家长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孩子向父母提问题时, 在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时, 讲述学校最近的新鲜事时, 家长要因势利导, 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 说流畅, 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会不断提高。

3. 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社会实践”是口语交际的无边课堂, 因此, 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调查访问活动, 走进大自然, 做义工等各种社会活动。今年秋天, 我带领本班学生开展《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实践活动, 敬老节期间, 我带领学生到孤寡老人家去做义工, 学生跃跃欲试, 积极参与, 活动中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 师生群众交流。交流过程中, 学生思维, 语言都特别活跃, 充分训练了学生整理材料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标准》.

学生口语教学 篇10

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 对纠正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 强化口语交际教学,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落实素质教育, 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资料表明, 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情况, 听占45%, 说占30%, 读占16%, 写占9%”。也就是说, 听说共占75%, 读写只占25%。在通讯、多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 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交流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 谈判、营销、自由择业、事业竞争、开展多样性的文化生活等, 都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与机会;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国际合作日益密切, 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起来, 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口语成为比书面语使用频率更高、使用范围更广泛的更便捷的交际方式, 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企业的成败和个人的发展, 也是一个人智慧与文明素质最为直接的体现。因此, 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 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使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口语交际教学, 能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互相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 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基本手段, 其目标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倾听是表达、交流的基础, 体现着一个人在交往中的基本礼貌和修养, 学会了倾听, 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表达是手段, 有自信心, 有独到见解, 说话真实有根据, 谈吐文雅, 仪态大方, 才能很好的达到交流的目的。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得体、宽容、称赞、谦逊、赞同、同情”等美德。交际的过程始终建立在双方尊重与理解的合作精神的基础上, 贯穿着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完善个性, 增强合作意识, 形成健全人格, 提升文明素养。

三、口语交际教学, 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外显形式, 思维依靠内部语言来组织。口语交际是把内部语言 (思维) 快速转化为外部语言 (口语) 的过程, 是一个语言的内化和外化频繁交替的过程, 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 学生需要不断集中注意力, 认真接受信息, 并随之进行加工, 通过分析、判断、联想、推理, 做出反应, 然后临场快速组织语言, 清晰而巧妙的表达。口语表达和思维结果具有同步性, 交际双方不能深思熟虑, 反复修改, 而必须现想现说, 脱口而出, 应对如流, 才能完成交际任务。与读写相比, 口语交际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更高。因此, 口语交际训练本身就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智力训练, 它能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敏捷性、灵活性,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稳定的注意力, 敏锐的理解力, 持久的记忆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口语交际教学, 能够促进读写教学。

口语是书面语发展的源泉, 书面语是口语净化的产物。口语的遣词造句更多的是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没有丰富的阅读积累, 不可能有高超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能促使学生广博地阅读, 拓展视野。口语交际活动中情景的创设, 资料的收集, 又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为写作储备一定的素材。学生在参加即席发言、讨论、访谈、演讲等口语交际训练时必须理清思路, 迅速构思, 打好腹稿, 口语训练又成为写作的助推器, 帮助学生克服了写作中“心中有而笔下无”的困惑, 这样“我手写我口”, 写作起来就会顺手自如。口语交际教学可以促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的同步发展, 促进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口语交际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应有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篇11

案例一

现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里,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因友人日中未到而行,友人则对子发怒,元方因友人怒而心中不悦。陈太丘、友人、元方三个人都“怒”,不高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任何外在信息的记录员,而是主动的建构者”。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是一位调解员,应该如何化解陈太丘、友人、元方他们三人之间的矛盾?

这时候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有人说,陈太丘与朋友下次相约同行,陈太丘也故意迟到。

立刻就遭到了有的同学的反驳,朋友不会想到上次失约的事,只会生气,怪陈太丘不守时,不守信用,这样会更加激化矛盾。

有人说,陈太丘应等一等朋友,并对朋友说,如果你再迟到,下次不与你一起出去。让朋友认识到自己不守时,不守信用的错误,这更能体现出陈太丘珍视友谊。

有人说,陈太丘可以留一张字条,说明等朋友不到,自己先走了,到前面某个地方等朋友。

老师这时,适时提问,可以把这个字条交给谁呀?

在老师一步一步提问、启发之下,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热烈地讨论,争相发言,甚至激烈辩论。

有人说,让元方成为化解矛盾、传递友谊的信使,这样大家都高兴了。

有人说,元方说话可以委婉些,告诉父亲的朋友:父亲等您一会儿,您未到,他已经先走了,父亲叫您去追他。

有人说,元方应接受友人的道歉,友人毕竟是长辈,向一个七岁的孩子道歉需要勇气,元方作为被伤害者,原谅对方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包容心。

通过以上活动过程,使学生用心感受到了诚信、宽容、尊重、理解在人际交往中是多么地重要。

懂得了在生活中,当遇到矛盾的时候,应该说话如何委婉一些,才能不激化矛盾,巧妙解决矛盾。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强烈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这就突显了语文的交际功能。

案例二

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历来都受到同学们的喜爱,这一课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同学们都知道,妈妈这种重财轻义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孩子纯洁的心灵。老师问,文中的“我”有没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做?

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说,万芳喜欢羚羊木雕,“我”征得妈妈的同意,可以把羚羊木雕借给好朋友玩几天。

有人说,万芳喜欢羚羊木雕,“我”可以经常邀请好朋友到我家来玩。

有人说,妈妈逼“我”去要羚羊木雕,“我”可以这样对妈妈说:“妈妈,你把东西送给了你的好朋友,奶奶逼你去要回来 ,你怎么想?”

有人说,“我”应该把“我”和王芳之间的友谊讲给妈妈听,王芳在我的心中是多么重要,我多么珍视我们之间的友谊。

同学们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化解这次矛盾冲突,可是文中的我只说了一个字“不”!没有很好的与父母沟通,最后,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可见,沟通在生活中多么重要。

接下来,联系我们的生活。教师问,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呢?那同学们一起来为彼此支支招。

学生要说的可多了。

有人说,我喜欢素雅的白色的衣服,妈妈老是给我买红色的衣服。

有人说,有一次,妈妈的钱不见了,硬说是我拿了,还打了我。第二天妈妈才想起来是她买东西用了。

有人说,星期天妈妈也不让我打篮球,说是影响学习。

有人说……

同学们真是有办法呀,纷纷举手支招。

针对问题一,我们可以这样给妈妈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红色的衣服太耀眼,白色的衣服文雅一些,淑女一些。你不喜欢我更文静一些吗?

针对问题二,应该让妈妈冷静,和妈妈一起来回忆,家里最近买了些什么东西,有哪些地方用了钱。

针对问题三,告诉妈妈,打篮球是有益的活动,能强身健体,能够增强协调性,自己能够处理好篮球和学习的关系,让妈妈放心。

同学们通过讨论,学会了运用语文这个交际工具,学会了沟通交流,提高了处事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人的一生都要与人打交道,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沟通、交流将贯穿人的一生,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的一生。

词块教学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 篇12

根据当代语言学研究成果,词的形式与意义是紧密相联的,而不是传统语言学认为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并且句法与词汇具有互选性。基于词汇的这种特性,词块(chunk)这个概念被提出。词块这种语言结构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介于传统词汇与语法之间的语言板块,通常由多个词构成,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把词块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单位符合认知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说要代替单词教学,因为词块的贮存是以基本单词为基础的组合,在掌握一定单词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词块教学。

1. 词块学说的理论基础

Nattinger和DeCaricco (1992)[1]主张,外语学习的流利程度不是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储存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是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储存词块量的多少,是词块量保障了学习者能用外语流利地表达自我。根据Nattinger和DeCarrico的观点,词块可以从结构上分为多元词语块(all the way,for that matter)、习俗语语块(under the weather.)、短语架构语块(a+时间+ago,the+比较级)和句子架构语块(It was…that…)。从功能上看,词块可分为社交相互作用、所需话题和语篇手段三种[1]。

1.1 模因论语用学基础

布莱克摩尔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成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Blackmore 1999:66)。如此看来,人们通过模仿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算作是模因。(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149)语言模因告诉我们,语言本身就是模因(何自然152)。我们要学习语言,就要学会模仿。而词块教学正是把已有的、固定的语言模式教给学生,学生在掌握其意义和用法后加以模仿,并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比如句子“He was chosen to take control of this project.”其中‘take control of’是一个词块,表示掌管、控制、负责等。学生可依据其意义和在句中的功能进行模仿造句,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词块并提高交流能力的目的。

1.2 语言习得研究基础

二语习得研究发现,在二语习得的早期,学习者一般都会使用公式化的词块(formuliaic chunks),比如说‘How do you do?’,‘I don’t know’,‘Can I have a’,‘My name is_’(Rod Elli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这些词块会让学习者知道如何与人打招呼,如何提出要求。二语习得研究也证实,在二语学习者的口头交际中也使用了大量的词块。比如:of course;Thanks a lot;by the way等等。词块按不同的语用功能范畴类别存储在一起,使用者根据实际交流语境的需要提取使用,进而达到了正确性和流利性的统一。

2. 词块与口语教学

基于以上理论认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加强词块的讲解、总结和进行输出训练。口语水平的高低体现着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所以,用词块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口语强化训练,提高其表达的流利程度、准确程度,那么学生将会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其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1 从词块到句子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词块的敏感性,从侧重词块分析入手,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发现词块并学会灵活运用。比如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词块,进而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式。理解意思后进行造句或情景练习,既掌握了词块的用法,又加强了口语练习,进而提高会话能力。以下面一句出自课文“Return from the Cage”的话为例:

“But adjusting to my sudden freedom paledin comparison to overcoming my fears and my nightmares”.

学生可以找出(1) adjust to (2) in comparison to(3) pale in comparison to (4) overcome sth通过in comparison to,可知道是两者比较,前者是“adjusting to my sudden freedom”,后者是“overcomimg my fears and my nightmares”再通过“pale”可知两者的关系。之后让学生利用这个句式造句,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2.2 从句子到语篇

可以把词块带入句子或语篇中进行替换、搭配练习。在一个大的框架模式下进行足量的句型操练。如先给出对话的一般程序,如下:

谈话开始:Excuse me,would you like…?How’s everything?

话题标志:Let me start with…Should we talk about…?

话题展开:you know that…In other words…

接谈话题:Let’s go back to the topic…I know…To go back to what you were saying about…

总结话题:To sum up,In a word,In conclusion

结束话题:It’s been a pleasure talking with you.Maybe we could get together sometime.

之后给出一个或几个话题,让学生选择后进行对话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很好地掌握词块的用法,并使其根据不同语境对该词块进行调整变化。口语的即时性很强,因此学生在训练时可以不过分重视语法,转而关注词块在变化语境中的灵活运用。教师应该善于创造语境,激发学生联想,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交际任务。

3. 词块教学对学生口语的促进作用

3.1 有利于改善言语交际的流利性

中国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法的引导下,大量地记单词、背语法,一味地往大脑中输入彼此不相联系的词汇和语法。这样,提前存储在大脑中的词汇语法信息需要进行信息重组,即大脑要在短时间内选择合适的词汇搭配合适的语法才能产生合适的话语/词块,进行输出表达,而且表达还未必地道。要克服这一困难,二语习得者必须在信息输入时就以词块的方式存储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词块库。这样在表达之前的选择、加工过程就简单得多,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表达的流利性。

3.2 有利于提高交际策略能力

学生在口语表达时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缺乏交际策略。交际策略包括打招呼、回应、维持话题、调整和转换话题、切入他人的话题和结束话题、告别等。许多学生讲话语言形式单一,重复过多,语间停顿时间过长,甚至会有冷场。

事实上学习者因为交际压力的影响,需要记住一些公式化的口头话语以弥补第二语言规则的不足。词块可以起到这方面的语用作用,因此它又被称作“社会交往的标志语”(Nattinger&Decarrico,1992),它能帮助学习者在适当的语境采用合适的语言。例如,同意可以说: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that’s great不同意可说:of course not;I don’t think…请求可说:Would you like…;Could I…拒绝请求说:I prefer…;I’m sorry but…请对方再说一遍时可以用:I can’t quite follow you,please…;I beg your pardon:Will you please repeat what you’ve just said等等。交际策略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帮助学习者保证交际的持续进行和交际渠道的畅通。二语学习者在交际中难免会碰到问题,这时如何避免陷入沉默或慌乱就显得尤为重要。

3.3 提高篇章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曾说过:“语言并非一些零散的词句,而是由连贯的话语表现出来的”[2]。传统外语教学常以孤立的词、句为主,传授的只是语言知识,学生很难形成连贯、清晰的语篇。而词块是语篇功能和语篇意义的结合,要想正确理解或生成语篇,有必要掌握这些固定或半固定的词块。

多数学生对口头语篇的理解和运用都存在着问题:不知怎样开始谈话;不知如何话语承接或进行话题转换;话语衔接不自然,表达不够清晰、没条理等。具有“话语设置”功能的词块就像一个支架,起着组织语篇、管理话语发展的作用。比如篇章的开头,可用as we all know that…:对比关系的句子,可用on the cobtrary;on the other hand;in other word;文章的结尾:in a word;in conclusion;all in all等。学生如果掌握了此类词块,就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口头语篇,了解语言结构和意义的衔接,进而提高口头表达的条理性、连贯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词块作为二语教学新的教学单位,具有许多其他教学单位没有的优势。尤其在口语教学方面,词块是很受欢迎的教学手段。在口语课堂上实行词块教学法不是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而是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教师应该重点把地道的、生成性强的词块教给学生,并努力提高学生的词块意识和语用意识。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之外,还应该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读书看报、影音作品、电视广播等途径加强词块的积累、归类、总结和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地通过对词块的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Nattinger J R,DeCarrico J 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tiy Press,1992.

[2]戚莉燕.篇章分析和大学英语教学[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1):27.

[3]宋佑娇.词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英语教学.2009.2(中旬刊).

[4]谢咏梅.词块与词块教学.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5 (第13卷,13期).

上一篇:中学标准化学校下一篇:变电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