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中心(共12篇)
人才培养中心 篇1
近年来,由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已还清建设新校区的贷款债务,而后省委省政府给本校划拨了一笔划债资金,但这笔划债资金只能用于学校教学、实验、科研的建设。学校依据各二级学院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设置,采购了一大批的仪器设备,其中也不乏一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本院为适应新时期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的需求,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打破本位主义,采用“集中与统一”的管理,建立共享的科研平台[1]———基础医学科研实验中心。科研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开放和共享为目的,承担全院教师的科研项目、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生毕业论文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等工作,不断加强各个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和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从而实现科研和人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
1 科研实验中心的基本情况
基础医学科研中心成立于2014年7月份,建筑面积1 168 m2,拥有包括中医药微生态实验室、抗肿瘤滋阴平台、细胞培养室、细菌培养室等在内的21间实验室,仪器设备超过200台件,仪器设备价值超过3 000万元,可开展包括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基础、微生态代谢、中药预防治疗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病理生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工作。
学校重视科研平台的发展与建设,增大了对科研平台建设资金、设施以及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投入力度,重新装修了实验室,并采购了一批进口的贵重精密仪器,有活细胞工作站、荧光定量PCR仪、多功能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磁珠提取仪、全能型凝胶成像系统、多功能酶标仪、细菌连续培养系统、厌氧培养工作站等,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条件,有力地保障了科研的顺利进行。
基础医学科研中心是在基础医学院领导下成立的,其是由院系“二级管理”,人员配备主要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专职实验教师。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5人,其中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0人;硕士学历9人。
2 科研中心对教师、学生预约、申请的管理
科研中心本着开放和共享的原则,对教师、学生预约、申请、使用科研仪器和实验室的管理是便捷、高效的。申请人只要按要求填写申请书,各责任人签字同意,经仪器培训合格后就可正式开始实验,其申请流程见图1。
3 科研中心引入学生参与科研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科研中心经过学校化债资金的重点投入和整合学院各学科科研仪器,拥有了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资源,已建成一支拥有硕士学位的专职实验人员为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师资队伍[3]。近年来在科研中心开展了科研实验的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课题等20多项。长期以来,由于科研中心专业性很强,只是服务于教师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不用于培养本科生[4],本科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由教学实验室承担。但是,现在认为,科研中心无论在仪器设备、学科建设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具备了成为学校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大平台的条件,不仅对研究生,对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利的。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校对学生加入科研项目进行申请预约、参与科研实验。在每学期初,本校会在网站发布科研中心在研课题的通告,通告中会注明每个课题的主持人、学科方向、实验项目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空余时间,申请参与课题实验研究。
大多数本科生只是熟悉最基础的实验操作,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知之甚少,甚至连查找文献资料和文献检索都一概不知,面对动物实验、细胞培养和后续的样本检测以及贵重的高精密度仪器、先进的科研软件的使用更是不知所措。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后,跟随课题组教师,从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样品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及论文构建等方面,系统学习科研课题的研究,逐步使其对如何开展科研工作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课题组定期举行汇报会,大家面对面汇报交流近期的工作进展和工作成果,共同探讨科研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由此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畅所欲言的学术气氛,这是一般实验教学所达不到的。实验中,课题组成员之间相互协同、配合,利用所学的专业特长和学科知识交叉互用、各尽所能,各实验室仪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5],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增进了其对科研工作的理解,全面了解科研实验的全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增强科研意识。
4 科研中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1 科研中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科研中心通过把学生引入科研课题,加入科研团队,参与科研实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激活了探究的潜能。学生通过全程参与科研实验,自身实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实验思路更加宽广,实验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意识增强,形成了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善于提问,敢于猜测,勇于实践,树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入学生参与科研实验,首先,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鼓励学生直接、全程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或科研课题中的实验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摸索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以致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极大提升[6]。其次,学生能够学习使用先进的高精仪器设备。中心拥有一大批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为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保障。学生在学习使用这些仪器设备的过程中,掌握了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检测技术。再次,学生的多学科交融意识增强。科研中心是一个集医学、药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科研平台,学生在参与科研课题的过程中,学到了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科研思路,会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运用到科研思维中去[7]。最后,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水平。指导教师从查阅文献、实验设计、结果处理、数据统计及论文行文等方面,指导学生科研论文的书写。学生的科研论文也会投稿发表,甚至于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一年来,科研中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学生毕业读研时,感慨“经历了在科研中心的学习,虽然实验又艰辛又苦闷,但收获实验结果时的喜悦也是难以言表的,这让我在今后的读研求学、甚至以后的人生道路中都是受益良多”。
4.2 科研中心在青年教师的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同样,通过引入学生参与科研实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也收获颇丰。首先,青年教师通过引入、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验可以拓宽自身的科研思路和知识领域。由于师生共同参与科研实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多,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科研思路和实验技能;同时在解疑和讨论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吸收学生的科研思想和科研知识,从而拓宽自身的科研思路和知识领域。其次,青年教师可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教师把自身的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和所教授的专业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以致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再次,有助于青年教师凝炼科研方向,申报科研课题。青年教师刚刚开始科研工作,往往没有确定的科研方向,对研究前沿的感知力不是太敏锐,没有独立的科研思想。青年教师通过加入科研团队,在课题主持人的指导和学生的配合参与下,可以较好地完成科研任务,为将来申报科研课题增加了前期科研基础;也有助于青年教师立足于自身所学的专业特长和工作领域,凝炼科研方向。
科研课题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策划、项目设计、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实验规划、实验实施、数据处理、项目总结以及项目汇报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等,这对青年教师的训练也是全方位的,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科研素质。
5 结语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科研中心的实验教学也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能否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是实验教学的关键。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实验,增强了求知欲,改变了学习方式,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高乐于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动中交往、在动中求知、在动中发展、在动中创新。
各高等院校愈来愈重视科研中心的发展与建设,增大了对科研中心建设资金、设备以及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投入力度,科研中心在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诸多方面的突出作用日益显著[8],同时也成为衡量高等院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旭凌,温小昭,宋少云,等.公共科研平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8):142-144.
[2]王莉,韦革宏.浅谈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2):64-65.
[3]王青峰,王敏,袁文才,等.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机制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226-227,230.
[4]庄明珠,陈闽军,刘玉敏.发挥科研平台优势,努力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67-68,94.
[5]师亚敏,潘勋.公共科研平台技术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9):233-235.
[6]朱正国,江敏,吴昊.学院公共科研平台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4):102-103.
[7]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2-15.
[8]金立波,黄海,尹海燕,等.高等院校科研平台承载作用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8):112-116.
人才培养中心 篇2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院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有组织,有目标的认真做好人才培养各项准备工作。
2、完善继续教育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
3、认真做好调研工作,督促院内医务人员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完成规定学历层次目标。
4、选拔优秀人才到对口医院参加区内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及公共卫生人员培养。
5、根据现有条件组织相应人员参加市卫生局住院医师(含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6、落实好专业技术、重点传染病培训等内容,按照医学继续教育有关规定,按要求完成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 25 学分(72 学时),合格率达到 90% 以上的工作目标。
7、每年在乡村骨干医师培训班派出1到2名学习。
8、加强医务人员蒙西医结合治疗,及蒙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人才培养中心 篇3
【关键词】科技场馆;广东科学中心;科普人才;培养
科普人才联系着普通大众与科学、科技,他们能够促进人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是推动国家科普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培养我国科普人才队伍,目前已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来建设我国的科普人才队伍。《中国科协科普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对我国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的科学普及状况却不容乐观,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还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科技场馆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科技场馆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对科普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的意义
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城西部,占地面积45.39万平方米,为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学习型社会服务。作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科技馆,它既是广东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又是科技成果与技术产品展示、推广以及学术交流的综合平台。广东科学中心拥有非常丰富的展览、实验、培训教育资源,科普人才是充分发挥以上资源的关键,对于场馆的运行和服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广东科学中心要做好科普工作,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首先科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科普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利用人才资源的建设和优化,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才能满足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要求。同时科技场馆科普人才科学素质的高低对参观者的科学素质建设具有引导示范作用,可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当前广东科学中心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至今都还没有形成一支科技馆业务专职队伍,这是严重阻碍科技馆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突出问题。当前广东科学中心缺乏高端科普专人才,现有科普人才职业化、专业化不够,缺少一支开发科技馆展品研制的专业队伍,没能及时更新新产品,这些都成为科技馆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例如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来宾到广东科学中心参观或开展讲座、展览等,而真正可以和外籍嘉宾开展沟通交流的工作人员又不多,部分是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而无法充分理解某一领域的内容,部分是由于对外语的掌握不够导致无法正常交流,还有一些是因为自身心理素质的问题,如不够自信、紧张等,而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来开展工作。这不仅造成科技馆日常业务工作水平的低下,影响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无法适应科技馆工作需要不断提高质量、不断创新的新形势。
3.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
3.1加强场馆建设,保障科普人才的权益,吸引优秀人才
当前是多媒体和信息化时代,科普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而且新颖性也比较强,广东科学中心担任着科技传播的重任,就要善于扩展科普的疆域,展示当前的新科技和高科技,因此要不断加强场馆的建设,打造自身特色,提高展览效果以此增加科技场馆的人气和影响力。
完善科技馆的经营管理水平,发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作用,保障科普人才的权益。优化科普人才考核方法,将科普人才工作业绩、工作成果、服务公众等内容作为科普人才工作效果的评估依据,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一步选拔优秀人才。建立多样化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奖惩及时得当,这样才能提高科普队伍活力。不断创新科普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建立合适科普人才的职称评审制度,为科普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优秀科普人才不断加入。
3.2推进与高校、传媒企业等的合作、联合培养科技宣传和传播工作者
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普资源和高级知识分子,可以成为培养和造就科普人才的重要基地。科技场馆与高校合作,通过创新高校专业学科管理体制,可以构筑科普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与科普相关的专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科技场馆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可在高校开通科普选修课程或科普讲座,提高学生对科普的兴趣;目前,广东科学中心已经和广东工业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展示与展项工程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储备综合型科普人才。
传媒企业拥有较大规模的多媒体设施,传媒工作者拥有较高的写作和传播能力,可以做好科技传播的新闻报道,完成科普工作与社会、市民的互动交流,所以广东科学中心同样需要和媒体企业开展科研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传播专门人才。
3.3优化科普人才结构,加强培训,提高科普人才综合素质
广东科学中心要避免出现科普人才青黄不接,人才结构失衡等局面,就必须不断优化科普人才的结构,造就高端科普人才和综合性科普人才。我们要加大对科普人才的专项支持力度,用较完善的激励机制,培养一批策划、设计、制作、传播能力较强的科普传媒人才。在条件合适的高校、培训机构或科技媒体机构建设多种类型的科普人才教学和培训基地,不断提高科普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以此满足科学普及事业发展的要求。通过调研针对科普人才的需求和缺乏程度,指导培训人才培养工作的合理布局,在有需要的时候依据人才紧缺程度,解决急需人才的培养问题。
3.4 引导科普志愿者参与科技传播活动
广东科学中心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志愿者参与科普活动的机制,从大学生中组织科普志愿者参加科技馆的解说工作,以此调动志愿者参与科普宣传的热情。可以说广东科学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广东大学城内建设有十所高校,近20万大学生,这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在科技场馆参观人流密集期间,通过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场馆的展览和讲解工作,可以改善科技馆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等不良局面。科普宣传活动既锻炼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发挥了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又提高了科技场馆科普宣传的服务质量,加强了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还对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广东科学中心和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展了志愿者活动等合作项目,每年都有一大批大学生参与科普传播工作。
【参考文献】
[1]任福君,张义忠.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普研究,2012,01:11-18+66.
[2]陈建霞.建立适应科技馆发展的综合型科普人才队伍[J].东方企业文化,2012,13:73.
[3]郑念.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J].科普研究,2009,04:5-15.
人才培养中心 篇4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三角形中心”模型
该模式如图1所示:
图中, 教师、学校和企业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学生是三角形的中心。
1. 学校和教师
要求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首先要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好授课任务, 其次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听课情况做好讲课记录, 听取学生关于教材的内容及课程安排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收集、整理和总结并及时反馈。学校一方面要听取反馈, 安排好课程, 并及时组织教师编写和修改教材, 使之能与学生和社会需要相适应。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 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可以选择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 也可以从企业招聘实际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动手能力很强, 既能教理论课程, 也能教实操课程, 而且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行业专家,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 教师和企业
要求教师要了解企业, 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将来工作的岗位及所需要的知识。安排教师在假期及合适的时间到企业去实习, 了解书本与需要之间的差距以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对企业遇到的技术问题, 结合自己所学及理论上的优势与企业的工程师合作加以解决, 在帮助企业的同时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校和企业
要求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和教师常到企业去调研, 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 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 以及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品质, 以改进学校课程安排。企业也可到学校去考察,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增强招聘时的信心。同时, 开展校企合作, 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
4. 教师和学生
要求教师按照学校的授课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不应照搬课本, 也不应该对着多媒体四十五分钟, 不理会学生的感受,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吸收知识, 可以恰当地利用视频、实物、模型等手段。
5. 学校和学生
学校要结合社会发展、企业需要和学生能力制订适合学生的课程, 同时安排好校内的基础实习和企业的顶岗实习。教材的选取和编写要及时更新, 使之能与民航的发展相适应, 以实用、够用为度。对于校内实训, 首先要有完善的实习环境, 其次要安排好实训课和理论课的比例。让学生在校内实习中能熟悉操作流程, 熟练应用一些专业工具, 能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流程。如清点工具、装拆螺栓, 打力矩, 换保险丝等。在与企业充分协商后, 安排好实习时间表、实习内容和考核办法等。让学生去企业实习能实实在在学到东西, 而不是去逛企业。
6. 企业和学生
企业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 制订合理的顶岗实习计划。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 提前融入其企业文化之中, 将在学校内所学知识加以应用, 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 学生到企业实习, 为企业带来活力, 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些部门因为人手不够而带来的工作压力。
学生处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三角形中心”模型的中心, 是职业教育任务的核心。就外因而言, 学校的合理课程和教材、教师的认真讲授以及有效的校内外实习都具备的情况下, 能否成才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学生首先要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 确定人生奋斗方向后, 就要清楚要达到这样的岗位, 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共同努力, 更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自主能动性。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立凤, 卢莹.谈高职教学的创新[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 2004, (7) .
五家镇中心卫生院人才培养计划 篇5
为加强我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结合我院卫生人才现状和发展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主要任务
(一)加强科室带头人培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逐级进修学习制度,乡镇卫生院每年安排至少一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临床进修和短期培训,五年内轮训一次。满足农民群众健康需求。
(三)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培养。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配置结构,满足基本服务职能;通过全科医师转型培训和规范化教育,建立和发展城市全科医师队伍,积极参加国债项目开展的社区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修学习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加强“六位一体”服务能力培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提高对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
法定执业资格,未取得法定执业资格的卫生专业人员,需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应的临床工作,到2010年仍未取得法定资格者,不得继续从事临床诊疗活动,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不断改善卫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的后顾之忧。进修人员经考核合格者享受100%工资福利待遇。
三,对未完成进修任务的进修人员,医院将视其指标完成情况给予自费延期进修,扣除10%-20%工资福利,调整岗位等处罚。
人才培养中心 篇6
近年来,不少国际科技企业在华投资,建立各种研发中心,但其中失败案例不少。
对此,张晨认为失败在于没有融入核心技术。“成功的研发中心应享有最核心的技术和资源,所选择的研发项目应该与公司的总体战略规划相吻合。”据悉,北京研发中心所开展的项目涵盖了雅虎从产品到平台的多个核心业务。
事实上,在雅虎全球各地的研发中心已诞生许多成功项目。例如,目前炙手可热的Hadoop分布式计算架构,雅虎即是该开源项目最早、最大的贡献者,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搜索、广告、个性化等业务。“雅虎研发的理念就是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大数据的盛行意味着企业需要相应平台来承载,Hadoop因此而诞生。”Hadoop架构创始人Doug Cutting谈道。他在供职雅虎期间发明了Hadoop。
除了核心技术产品,互联网竞争还涉及到人才。“北京具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资源。”张晨透露,北京研发中心成立以来开展的研发项目,没有一个失败。“雅虎开放协作的环境,能让工程师们充分交流,开阔视野。”Doug认为,公司本身也将因此受益,从而更容易招募到优秀的工程师。
人才培养中心 篇7
一、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市场需求
(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 审计工作必将承担经济监管的职能。以跨国公司为例, 国际金融中心必将涌入大批的跨国企业。企业业务包括外汇会计、国际财务报告分析、国际企业合并、跨国公司致力于全球运营管理、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物价变动下的国际会计和合并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与解释等等被公认为是跨国经营、跨国上市及管理跨国企业的国际会计和审计领域的主要工具。
(二) 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中国优质企业“走出去”作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成长为具有较强实力跨国公司的途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如何审计中国企业是否有资质, 有能力“走出去”在国外站稳脚跟, 是审计人员需要面临的主要挑战。审计人员需要把好关, 否则不仅会对企业本身带来损失还会影响中国企业形象, 阻碍“走出去”战略。因此, 根据市场需要培养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这不仅有助于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建设, 而且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 上海金融学院应对市场需求开设审计专业
上海金融学院于2009年开设审计专业, 注册会计师方向。审计专业一直是热门专业之一, 就业前景也是相当好。审计专业的总体思路是以师资团队建设为重点, 提高科研能力为基础, 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为原则,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核心, 突显金融审计特色, 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规划, 其目标与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一致。
二、调研方法
(一) 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是以校园学生为主和在职金融机构的内审人员为辅。对我校的审计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研, 针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阐述如何培养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几点建议。
本次调研发放200份调查问卷, 实际收回184份, 受调研学生主要以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为主。调研内容包括审计相关了解度, 英语水平等问题, 见表格1。对在职审计人员采用访谈, 受访者为金融机构内审人员, 采访内容主要为应届审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应具备素养, 国际化审计技能等方面问题。
(二) 问卷内容与相关数据 (详见表1)
三、数据分析
分析调研发现, 上海金融学院大多数审计专业学生还是打算毕业之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例如有32%学生和50.67%学生的长期职业目标分别是会计总监和注册会计师;同时学生也能清楚意识到中国现在最缺高级会计人才。这说明大多数审计学生希望从事审计工作, 并且能够有更好发展。与此同时, 在数据分析时也发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
数据来源:根据上海金融学院2014年问卷数据整理
(一) 审计概念模糊
将近七成学生是因为审计工作的社会需求量大, 就业前景较好和受父母、亲戚等影响选择了审计专业, 只有26.67%的学生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愿意在审计方面深造。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虽然知道自己学习的是审计专业, 但是对于像“审计是干什么的?”, “成为审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综合素养和通过哪些职业证书资格考试?”这些基本问题知之甚少。
(二) 英语应用能力缺乏
约九成学生认为英语对审计专业至关重要, 但大多虽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 但语言应用、沟通能力还有待提高。从事审计工作的会计师更重要的还是英语应用能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化审计人员, 基本素养就是能开展国际化的业务, 而英语作为一门全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必将受到频繁的使用, 如果连基本的英文财务报表都无法理解, 编制审计报告将更无从谈起。
(三) 审计专业课程缺少实践
几乎所有接受调研学生都认为审计专业课程中缺少实践环节, 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不紧密。同时, 在企业采访中, 我们发现金融机构的内审人员非常重视审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缺少经验就意味着难以判断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导致工作无从下手。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存在缺少工作经验问题, 而这只能在审计工作中不断累计来获取。调查数据显示, 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起码需要两年时间。如何让学生在学校中积累更多经验, 从而缩短岗位适应期, 尽快适应所在单位工作是关键所在。此外, 从事国际业务的审计工作对于英语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要求能够流利地听说读写英语, 需要较强的英语应用和沟通能力。其中内审方面, 还需具备较强写作能力。同时随着上海金融中心建设, 作为国际化审计人才, 也应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 对国际先进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应该有相当敏锐度和前瞻性。
四、培养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几点建议
(一) 积极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实习基地
审计专业课程相对较枯燥且抽象, 为了更好理解审计问题, 应安排适当的暑期实习, 即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培养模式也可以采用学生走出去 (参与审计工作实习) , 从会计事务所请进高级审计师到学校来讲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 走出去, 就是走出校园参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流程。以学校为主, 联系会计师事务所, 带领学生参观事务所审计流程, 亲身体验审计工作。让学生直观和快速地了解审计的业务流程, 工作内容。采取模式可以是:分批次参观;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参观, 之后与全班分享感悟与心得体会。
第二, 请进来, 是从会计事务所请进来, 邀请在职审计人员讲座。了解最新审计市场信息, 讲授审计人员在实践经验方面的工作经验。重要的是在职审计人员拥有最为鲜活的真实案例, 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结合案例分析, 将知识融会贯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双赢”的, 即会计师事务所为学校提供实习工作资源, 促进人才的培养。同时, 会计师事务所不仅提高了知名度, 而且学校可以适时为会计事务所提供更多审计人才。
(二) 加强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上运用最广的语言之一, 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工具。在校大学生不仅应该有计划地顺利通过英文四、六级考试, 而且更重要的是重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会计专业相关课程启用外语教材, 并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分别进行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同时配套一门会计和审计英语的专业课程, 课程内容应包括会计和审计英语相关词汇, 最新的国际会计和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发展趋势等专题。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 虽然中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是一种趋同的态势, 但是在某些方面, 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 学习国际会计和审计准则, 熟悉国际审计发展动态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 掌握系统性的金融知识
要想成为一名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系统的金融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应该学习基础的金融知识, 还应该掌握诸如金融衍生工具, 包括远期、期货、期权的定价, 因为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也是审计上的难点之一。
(四) 熟悉办公软件数据处理
作为一名应用型国际审计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应用办公软件处理会计数据。较好的应用办公软件能够大大提高办公效率, 特别是熟练掌握excel软件在财务上的数据处理与应用, 例如制作简单的报表, 运用财务函数进行数据分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五)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我国审计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 不仅起步晚, 而且教育模式相对落后。因此, 学习和借鉴国外教学模式是必要的。美国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审计教育体系, 包括多媒体教学、实验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Co-Operation项目等。Dombrowski教授在1993年开始使用实验模拟审计教学, 随后该教学被更多人运用于教学。经研究,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风险评估能力和准则应用能力。其模式是将大三大四学生分成3到7人的小组, 对于不同规模和复杂性的非盈利客户进行审计和提供咨询服务, 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 学校也可学习国外将一些会计或审计相关的技能证书与毕业证书相挂钩。在通识教育背景下, 大多数学生应该在顺利完成毕业证书相关专业学习的同时, 选择通过相关的技能证书, 例如注册会计师证书、ACCA证书、注册管理会计师证书等。
总之, 应用型和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开发相关课程、培训项目。此外, 还可以将应用型国际化的审计人才定向培养, 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的培养, 尤其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丹萍.21世纪现代审计教育现状与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4 (02) .
[2]刘东辉.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13 (04) .
[3]徐爱莉, 张洪源.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分析[J].事业财会, 2006 (06) .
[4]周婵, 方敏.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J].中国商界, 2010 (02) .
[5]陈婕, 曾晓虹.我国审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状况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的视角[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教育科学) , 2011 (04) .
[7]商思争, 周雯, 李学岚.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分析-苏浙沪2011年审计人才需求调查[J].财会月刊, 2012 (17) .
[8]张薇.市场需求导向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财会研究, 2012 (21) .
人才培养中心 篇8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产学研,卓越工程人才
自中国工程院教育咨询项目组发布《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报告》以来,“加强学校的工程训练,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一直是我国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工科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仍需要增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1],在国外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衍生出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以科研项目为中介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生产实习为中介的“教学工厂”模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介的“现场工程师”模式等[2,3,4,5]。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2010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本着“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旨在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联合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我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利用校办科技产业构建了校内产学研联合体,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6]。2010年我校获批为“卓越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学校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开拓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本文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卓越计划实施过程,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为卓越工程人才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探索。
1 卓越计划实施中工程能力培养面临的困难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7,8]。但在实施过程中,校企联合培养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校企双方的利益兴趣点不同,企业具有利润导向,注重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而大学是人才质量导向,考虑合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尽管在文件中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将有财税方面的支持和倾斜,但现实政策的执行不到位,难以成为企业追逐的动力源;再加上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私有企业,很难把为学校提供办学支持当作是义务,因此导致难以与企业达成联合培养的协议。
1.2 企业的接收能力有限
我校先进制造专业方向从2010级开始,每年有近80名学生的规模参与“卓越计划”培养。2013年的秋学期两个班分别成建制进入南通国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工程实践环节学习。一段时间的运行表明,40名学生的集中实习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两家企业都表示几十名学生的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1.3 学生难以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企业缺乏学生培养的经验和氛围,难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工程实践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基本是将学生分散在各个岗位上跟着师傅观摩,由于生产的计划性、时间性,师傅很少让学生直接进行工程实践的锻炼;另外由于企业生产的重复性,使得学生工程实践的内容过于狭窄,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不够全面。
“卓越计划”中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等过程,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和提高工程能力。本着这一目的,我们依托数控装备制造行业特色,在整合学科和工程训练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在校内建立工业化的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通过工程项目的实际训练尝试对2011级卓越计划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工程能力的培养。
2 产学研合作共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
2.1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
通过与多家合作企业的探讨,我们将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定位于:紧跟最新工业技术发展,营造一个高度仿真的工业环境,使学生在其中经历“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从而承担起到企业实习训练的任务。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可以发挥学校在教育方面的特长,使训练内容和训练效果都比直接到企业更有优势;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只懂得生产的传统型工程师,而且是能够负责更高层面工作的技术管理人才(包括产品设计、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9,10,11]。
2.2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建设
与课堂理论教学不同,工程训练环节的教学更依赖于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12,13],因此需要结合行业特点来构建硬件平台。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共建实验室”项目的支持下,优先在校内建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但学校给予的资金支持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资源,我们深入开展校企联合。与西门子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建PLM(UG)软件培训中心,从而为产品开发设计提供软件平台;与海德汉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全功能车削中心,从而为生产制造提供高档数控机床。图1所示为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平台总体结构。
2.3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重在工程训练项目的开发[14],要求项目的选择更加注重实用性,注重体现数控装备行业特色,彰显我校机械学科的优势。训练项目的开发要体现图2所示的包含多个工程环节的大工程理念[15]。训练项目的内容力求反映硬件平台所承载的多项先进技术,包括CAD/CAM技术、多轴联动加工技术(五轴联动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特种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精密测量技术(激光干涉仪、三坐标测量机、粗糙度仪)等。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多次研讨,我们首期开发了“数控伺服进给系统”工程训练项目,下面从该项目的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以及学生学习评估等方面进行介绍。
3 工程训练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估
3.1 工程训练项目的设计
该训练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行完成“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从开发设计、加工制造、机电联调到精度检测的全部工程环节。因为是首次实施,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先制作了一套样品作为参考。项目的具体任务分配见表1,从而实现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工程软件在工程项目上的全面应用。通过这一项目的训练,可以实现学生以下工程能力的锻炼:机械设计、三维建模、数控加工、电气控制、精密检测、成本和质量意识。
3.2 工程训练项目的实施
由于该训练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因此安排在学生全部理论课程完成后的第7学期进行,共20周集中在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完成。2011级卓越计划实验班共39人,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完成项目,每组4~5人,每组安排项目组长1名,每两组安排1名指导教师。项目任务布置如下:工作台有效行程300 mm;工作台定位精度±0.005 mm/300 mm,重复定位精度±0.003 mm;工作台最大速度0.6 m/s;工作台最大负载15 kg。为保证最后成果的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成果都必须由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3.3 工程训练项目的评估
作为教学性质的长周期工程训练项目,显然根据最终成果进行单一评价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采用“平时打分,阶段汇报,最终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评估方法[16]。在平时打分时,要细化到对学生各项工程能力的评价上,体现评估的客观性;在阶段汇报和最终评价时,邀请企业人员参加,采用评委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评估的全面性。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大多数企业无法接纳大量学生到企业进行深度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因此需要拓展多种渠道,在以校外实习基地为辅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加大校内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使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工程师后备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承担起了部分企业化的工程教育基地的任务,从而为解决当前大量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有效实习的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人才培养中心 篇9
(一)教育的本质
“人类从事和热衷于教育,是基于一个简单明了、毫无浪漫色彩的原因———为了能够满怀信心、自由自在和卓有成效地生活,必须知道很多事情,而人的学习能力和需要获得的知识又不成比例”[1]。所以,教育的本质使命就是通过裁撤知识、创建课程、开展教学等“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将人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之具备卓越生活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承担个体与社会责任,做一个满怀信心、自由自在的“社会人”,并通过人的自由与解放, 达致社会的改良与发展,自由与解放。
因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2]。一切社会的本体基础和基本单元都是一个个“个人”,从政权体制、经济模式到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一切活动和发展状态,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对象化结果。所以,无论是形塑国家政权,还是社会发展,都必须先从形塑组成社会的个人开始,而教育无疑在形塑人的思想与行为方面,具有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可替代的功能性,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寄予教育厚望的内在信仰。
如果说文化知识是一切教育的生命之源,那么人才培养就是所有教育实践的中心坐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所有教育的共同追求,一切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发起于并最终落脚于这一中心追求,才不致行为脱轨,失去自我。
(二)高等教育的特有价值
亚里士多德曾说,自然不造无用之物。人们之所以将高等教育从教育这一上位概念中单独划分出来,并不是因为高等教育所处的阶段位于中等教育之后,或者说是其所面对的对象比中等教育所面对的对象年龄更大,身体和心理更趋成熟,而是因为高等教育在具有“教育”这一“属性本质和职能(如传承知识、文化化人等)”的同时,还具有“高等性”这一“种差”特性,“教育+高等”的特性是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普通教育相互区别开来的根本原因。
这一“高等性”体现为,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超越了“掌握学问或知识”的藩篱,将价值和追求定位于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理性精神或智慧,它的一切活动是以实现学生心智自由发展为目标,而不是以传递知识、打造知识技术容器为目标,是关注“理性精神”,而不是关注“知识记忆”。正如大卫·帕尔菲曼所言:“高等教育,无论是发生在哪个学科,都意味着个体交往能力及敏锐的批评意识(综合、分析和表达)的发展。这一发展要高于或超越任何学位课程所涉猎的知识库”[3]。
所以,在实践中“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教育学生成为知识丰富、目的明确的公民,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分析社会问题,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并运用它们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承担起社会责任”[4],能在内心深处为自己确立起个性化的价值体系,并在生活实践中一以贯之,这是高等教育之为“高”的独特使命和魅力所在,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性需求。
(三)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
从历史看,一部高等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反思批判史: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到当今的通识教育;从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再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从中世纪的“宗教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人”“理性人”,再到今天的“社会人”和“全面发展的人”。时代不同,人们对人才标准的追求不同, 高等教育所面对的对象、选取的教育内容、采取的教育形式和评价的质量标准也互有差异。但无论历史怎么变迁,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追求却一脉传承。
从现实看,解决自我学习能力不足与理性生活所需掌握知识信息不成比例的发展性矛盾、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探索知识真理并保存传承的继承性需求,都必须通过“人”,经由人才培养来实现。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在历史演进、朝代更迭中生生不息,并在当今社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就是因为它满足了培养高端人才的永久性需求。
从中世纪大学到德国古典大学,再到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大学,人们对高等教育职能或根本使命的不断探讨实践、批判纠偏,既反映了当代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方面需求的力量博弈,也映衬了高等教育职能的传承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完善。当今,人们普遍认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基本职能,这种共识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但是,从根本上讲,只有人才培养才是高等教育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高等教育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志,也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职能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中心”。不仅高等教育的一切组织架构、制度体系、文化设施、课程装备、教职员工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而存在、组织和运作的,而且其他三项职能也是由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所衍生且服务和从属于这一职能的,高等教育也正是通过其所培养的各种人才来承担和履行其他职能的,没有人才培养,一切活动都将难以为继。
所以,培养学生和造就人,是高等教育最初始、最基本的职能,也必将是高等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使命,离开了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一般属性,它的卓越之处也终将褪色。
(四)高等教育回归与纠偏
今天,高等教育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存竞争必不可少的动力中枢。但受“发展第一、经济至上”等思想影响,国家和社会将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奉为圭臬,对其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占用了太多本应用于人才培养的有限办学资源。这种选择性地弱化或忽视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职能的做法,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只能居于庙堂之上,说于口头之间。当然,各高校为强调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可谓不用心尽力,不仅通过会议强调宣传,而且通过制度章程加以约束巩固,如陆续颁布的大学章程,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到地方普通高等院校,95%以上的高校都在章程中明确提出“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其余高校虽未明确提出, 也都肯定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但是,实践中真正能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的思想中真正贯彻落实的比例有多高?力度及效果又如何呢? 事实不言自明。
阿什比提到:“‘成本-收益’的概念固然可以应用于校舍、行政、伙食等方面,甚至也可以应用于考虑设置哪些学科, 但如果把他应用到教学和培养人才上,就毫无意义了。认为一所大学只要按照既定方向尽量追求最高成效,就算满足要求,这是新的不负责任的表现”[5]。因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与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在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时, 不能盲目性地使用量化或数字化的评价手段,而应将学生“投身学习”与教师“献身教育”情况作为提高与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两个基本点。
在高等教育经济性、生产性和科技性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在科研文化盛行、教师个人发展与数字指标密切挂钩的今天,我们十分有必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基本中心,牢牢把握住学生“投身学习”与教师“献身教育”这两个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基本点,对各种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和实践举措等做一次彻底的回归与纠偏,这不仅是高等教育重回大学之道的价值旨归,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人才培养的基本中心: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育人成才,是一切教育形态的共同追求。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制度下,甚至在同一社会形态、同一政治制度下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规格和要求,对此问题的回答仁智互现,不一而足。每一种答案,都对应着教育实践中的相应选择,形成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政治制度或者同一社会形态、同一政治制度下各不相同的人才培养理念, 以及相应的知识内容、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和质量评价标准。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闲暇时的“高等教育”被视为少数人的特权,人们将培养社会“自由人”作为目标,坚信存在永恒真理和完美而稳定的知识,认为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能就是保存并将其传授给下一代;进入中世纪,王权与教权持续纷争,教会、政府及社会对牧师、律师、医生等政权性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教会和世俗政府培养政权运行和权力维系所需的相应人才,就成为中世纪大学的首要目标;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文化受到人文主义者的严重挑战,人文主义新学科走进大学教材和课堂, 不仅高等教育的参与对象、授课内容开始走向世俗化,而且培养世俗化的“好公民”和社会统治精英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经由工业文明向现代文明快速发展,以柏林大学创建为标志,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认识迅速走向多元深入,各种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专门化,传承知识的“完美梦想”与生活中的“现实需求”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新矛盾,是培养“利禄之徒”还是“哲学之才”? 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是开展自由教育(通识教育)还是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育)? 开始成为持续至今的论辩主题,人们的实践选择, 也开始在人才培养的工具性价值、主体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交织中徘徊。
无论是培养“自由人”“宗教人”“自然人”,还是培养“理性人”“社会人”“现代人”,这些观点、主张和价值取向, 都是人类不断迈向自由与文明的伟大探索,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的时代体现,它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知识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前文述及,教育起源于人类学习能力与所需掌握知识信息不成比例的生存性需求。所以,“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对象,一切教育活动总的价值旨归就是培养“新人”,整个教育活动都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因此,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形态,其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就应该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让学生通过“高等学习”能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掌控自我,能够“学会思考判断”,不仅知道面对的“是什么”,而且明白“为什么”和“怎么办”,从而在流变多元的生活中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和理性的人,并通过自我的解放与发展,达致社会的解放与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教育既能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塑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个人,又能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创造出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并且能够促进个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6]的内在原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完人类社会发展史后认为, 人类社会史就是人类不断争取自由发展的奋斗史,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就是人类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所以,无论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只有持一种人性自由、多样开放和充满爱与体验的教育理念,并将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种无比虔诚的态度和神圣的使命感去看待学生、思考学生和培养学生,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知识传承等其他各种追求从属并服务于这一终极目标,这才是高等教育能够称其为“高等”的真正意义所在。
遗憾的是,受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过多地关注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在办学实践中,重学术科研,轻教育教学;重知识功利,轻人格尊严;重当前的有形有用,轻长远的“无形无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工具属性,轻人文属性,忽视或者弱化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体验。这些违背教育本质的种种行为, 导致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走向工具化、片面化和畸形化的盲区,这是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硬伤,也是当前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
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在接受过高等教育之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 而不是教师或学校的一个个项目、一篇篇论文或者是其他的外在标准。正如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其政策、制度和管理落脚于国民的幸福安康,这个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一样,高等教育如果不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将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统领, 并在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坚持落实,高等教育就撑不起“高等”这面大旗,它也终将失去教育的魅力。
三、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点:教师“教”与学生“学”
美国教育家马可·霍普金斯说: 理想的学院是一根木头,一头是教师,一头是学生。所以,高等教育如何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达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涉及“教”与“学”的设计艺术,这是所有教育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两个基本点。按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受制于并反映着他们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他们怎么理解知识, 就会在实践中形成怎样的“教”与“学”,并生发出与之相对的人才。因此,师生对待文化知识的心理态度和价值判断,是决定教学效果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
(一)“教”与“学”中的文化知识
客观知识理念是教育建立的理论根基,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 都建立于这样一个理论假设,“我们的周围存在一个客观知识王国, 且真理可以获得认识———可以把他们介绍给学生,并期望他们能树立某些信念”[7],一切教育正是因此而得以存在发展。
从马克思关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辩证关系理论,到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划分,他们所反映的一个共同的事实就是:知识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产物,并在这种互动中实现无穷的螺旋式前进。为此,席勒说:“哲学之才则尽力拓宽其知识领域……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知识的圆满贯通,其高贵的求知欲望永不停歇,新的发现可能会填充了一个空白,使其理论更加完整。即使一种新的观念、一种新的自然现象或一个新发现推翻了他的知识体系,他也会甘心情愿地用更好的理论取代陈旧残缺的学说”[8]。这说明,人类所谓的知识王国将处于永久性的吐故纳新状态和不断的是非验证之中,知识世界根本不存在绝对的权威与真理。
文化知识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进入高等教育的任何知识或真理都包含着某种程度的相对成分,其科学性和权威性都是相对的,都是可以商榷、研究和批判的。同时,从知识、实践和权力的相互关系看,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天然的“价值预设”活动,由实践而生的知识总是掺杂着意识形态和利益价值等预判因素,“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关于什么是‘基本技能’,什么是知识的‘核心’领域,什么是知识地图上的界限的观念,都是一门复杂的政治学的产物,是由更广泛的社会权力分配而成的”[9]。所以,无论是作为文化知识的认识论,还是作为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裁撤标准的价值论,都不能为我们奠定高等教育知识政策的坚实基础,教育中的知识选择并不像有些人所标榜的那样,是“客观”和“价值中立”的。
关于何为知识、何为真理的问题,均取决于各自所秉持的评判标准。究竟哪些知识符合学生的发展意愿和成长兴趣、哪些知识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体验、哪些知识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自由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不应该仅仅体现国家社会、父母家庭的标准和期望,而是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评判标准。
(二)教师如何“教”影响学生如何“学”
《说文解字》中将“教育”一词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做到“学而不厌”,离不开教师的“诲人不倦”,无论是学生对学科专业的兴趣、对人生真谛的领悟,还是对既有知识的学习、反思与批判都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启迪。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品质、知识价值取向和教育教学方法等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高等教育质量对学生而言,绝不只意味着发展科学、丰富知识、传授使其能够胜任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 更在于这种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成长,能使其认识自己究竟是谁, 能够干什么和该干什么;自己现在在哪里,将来又往哪里去;使其具备将来满怀信心、自由自在和卓有成效地生活的能力和素质。因此, 教师的根本职责不仅在于解释和传播文化知识、创新科学技术,更在于启人心智、开启心灵,使学生通过教育得到自由全面发展。
“文化知识”的发展性、相对性和价值性 ,决定了进入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任何知识和思想(包括学科专业、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都具有天然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神圣使命就是在自己所擅长的知识领域, 减少学生的愚昧,用心灵对心灵的教学活动去努力造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努力去发表一篇篇论文,撰写一本本书。在实践中,首先,要忠诚于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够用批判反思的智慧,充分享用学术自由的权力,通过不懈的探索研究和创新发展,对一切可能沾染上错误或偏见的知识、真理,进行纠偏纠误。在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理性审查评价他们以前视为当然的知识、假设、信念或者世界观。其次,要高度忠诚于自己的学生,本着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以平等、慈爱的态度,通过批判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所想,主动改变以往企图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己预设标准中的人的错误做法,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反思,去突破自我并勇于创新,使学生实现了解自我、探索自我、成长自我的全面发展目标。
(三)学生如何“学”决定自己如何成长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学习中的大量问题只有通过自己去思考、去解决,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认识,自己的“学而不厌”与“学而得法”,才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才是最终影响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核心因素。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化知识”所携带的天然“局限性”说明,师生在以知识为媒介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彼此都有对知识的质疑权、批判权和话语权。教师的知识权威不是由国家法律、传统称呼和学术行政头衔等授予的,而是通过教学效果由学生所赋予。学生也只有就所学知识做出自己的批判反思与评价选择,才能通过教师的“教”达成属于自我的“学”,在实践中树立自己的“行动信仰”,成为自身学习的知识权威。
所以,学生要自觉转变以往“习惯于被教师指引,习惯于观点的顺从或委婉表达,在师生关系中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师所在研究领域的卫道士和日常工作的勤务兵,而不是与教师平等的学术伙伴”[10]的错误思想,要主动突破“师教生学”的传统思维定式。努力摆脱“教师权威”和“权威文本”的控制,重新审视知识的源泉及标准问题,对教师和书本之类的权威知识持一种批判质疑的态度。将注意力从“谁”在“哪里”说了什么,转到他为什么说这些以及自己该怎样去评价和理解他所说的内容上,避免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连带把预设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或者对社会的看法及评价标准,也通过隐性的方式移植到自己的思想中,使自己成为老师的“复制品”。
毕竟,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简单的知识学习、记忆力训练,而在于通过这种“高等学习”,唤起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惟其如此,学生才能通过高等教育而实现自身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才能在未来生活中,正确选择自己的社会位置、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才能做一个自由、率真的理性人。
四、结语
未来,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该如何科学测量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是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组织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 缺乏科学认识和准确定位,我们就无法准确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及科学标准到底是什么。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必须反映高等教育的整体目标,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等能力方面的目标”[11],引导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也开宗明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正在推进实施的大学章程建设工作,也明确提出各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但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性”,并不能完全确保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合理性”,“怎么教”和“怎么学 ”比“教什么”和“学什么”更重要。 只有出乎其心、入乎其内的“教”与“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知识的认知以及在此过程中实现“高等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主体意识 篇10
一、以学生为中心, 导入新课
“以学生为中心”源于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这一观念。首先, 以学生为中心区别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其次, 以学生为中心也区别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做法, 反对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 被动围绕知识开展学习训练活动。本文所述“以学生为中心”, 指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解放学生的思维,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数学来自生产和生活中, 但由于数学的抽象性, 又让学生觉得数学离我们比较远。要让学生喜欢数学, 提高学习和探究数学的主动性, 变老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 需要我们去动脑筋拉近数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中“数的整除”部分比较抽象,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学起来好像在做文字游戏, 既不知道为什么要学, 也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 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在教“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 我从实际问题的探究入手, 导入新课:放暑假了, 小明和小刚都喜欢上午到图书馆看书, 从2日开始, 小明每隔2天到图书馆看一次书;从3日开始, 小刚每隔3天到图书馆看一次书。请大家排一排, 小明哪几日去看书?小刚哪几日去看书?哪几日小明和小刚都去图书馆看书?他们在图书馆相遇最早在哪一天?在学生得出结论后, 再让他们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较好地拉近了这两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引起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以学生为中心, 展开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 教师只是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激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习活动的组织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 才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1. 精心设计问题, 提供探究材料, 让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先组织学生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然后提出问题, 再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拼拼、剪剪、算算等方法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最后归纳出公式。在交流中, 有不少学生的思路与书上的完全不同, 但还是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 这些学生在享受到成就感的同时, 更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2. 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和讨论活动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加强讨论、合作活动, 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帮助, 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数学课中, 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在多边交往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讨论、学会交流思想, 从而增强整体意识。同时, 在参与集体合作的实践活动中, 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集体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 巧设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 有思考性的练习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思维状态, 产生主体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巧设练习, 要从生活实际出发, 设计一些富于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的习题, 这样不仅可以开放学生思路, 发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 进行总结和评价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和评价, 往往分布在一堂课的各个不同的阶段之中, 总结和评价是学生主体构建的重要环节, 也是主体意识培养的重要一环。
1. 鼓励学生自我总结, 相互评价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 他们的思维是很活跃而且是极其复杂多样的, 与成人的思维方式迥然不同, 其提问方式往往让教师始料不及。学生与学生之间, 往往比师生之间容易沟通。所以, 让学生自己整理和总结知识结构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 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不但容易相互理解和沟通, 更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 激发主体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使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真正参与了学习过程, 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形成其主体意识。
2.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人才培养中心 篇11
关键词:人才测评中;心理测评;重要作用
一、前言
心理测评技术是管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心理测评技术在社会各界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人才招聘、选拔、评测中。因此,文章针对人才测评中心理测评重要作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心理测评的概念
心理测评,即Psyehologieal test,指的是通过观察人有代表性的动作或者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以及推论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心理测评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人才测评方法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三、人才测评中心理测评的重要作用分析
心理测评在人才测评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现代认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追求人和事的有效配合,追求利用最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人才的甄选,以此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和推广应用,通过心理测评能够相当有效的测定人类心理特质和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的关系。目前,国外许多人事考核以及人才选拔方面,除了采用传统的面谈手段、档案审查等方式之外,还普遍采用了心理测评,无论是企业工作人员的遴选,还是企业管理人员的晋升等,都需要通过各种心理测评进行取舍,以美国在线公司为例,该公司对于业务经理的选拔,主要是测评他们的心理,对于具有卓越沟通能力、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自我监督与努力工作、具有影响他人能力、善于处理不确定状况、快速敏捷学习能力的人员五项能力的人员,选拔为业务员经理,短短三个月,公司以心理测评方式选拔的业务经理创造的销售额达到了7.21亿美元,由此可将心理测评在人才测评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行为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不同的人之间存在不同的心理差异,同时不同的人对于不同工作存在不同的心理,因此不同的工作由不同的人来承担,自然会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对于岗位工作的适应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将心理测评应用在人才测评中,能够有效的解决人才录用、选拔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进行人才测评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心理测评的重要性,在人才测评中应用心理测评时树立正确的测评管,更加客观、科学的使用心理测评,
四、心理测评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测评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心理测评体系在不断的完善,测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目前,人才测评中常用的心理测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力倾向测评。能力倾向侧平能够准确的检验个体在不同能力因素上潜在的优劣倾向,以此为依据测验个体在某种或者多种能力上的潜在能力,并将人员和岗位结合起来,将相应的人员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人格测评。人格测评时心理测评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通常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以数字的形式代表人的人际风格,用数字的形式来预测人在特定状况下的可能做出的反应。人格测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情景式人格测评。情景式人格测评在于测验人的管理能力,通过利用提前设定好的情景式文本框,进行人员的心理测评,最常采用的情景式人格测评包括:(1)无领导小组讨论,为被测评的6-9个员工提供一个讨论话题,在不指定领导的状况下进行平等的讨论,该种人格测评方式的目的在于测评人员的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等;(2)公文筐测评方式,公文筐测评方式的目的在于测评员工的沟通、决策、预测、授权、计划等管理能力,具体过程表现为:为员工提供测试材料,所有的测试材料提前编号,测试材料包括账单、政府公函、市场动态分析报告、财务报表、投诉信等,将测试材料随机放在公文筐中,要求被测评员工根据测试材料回答答题册上的问题,然后由主试人员根据被测试人员的回答进行打分,该种测评方法与传统的笔试测评相比,既能够测评被测试人员的文件处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得整个测评过程变得可控。
2.3职业兴趣测评。目前,常用的职业兴趣测评为霍兰德职业偏好量表与斯特朗-坎贝尔兴趣量表,霍兰德职业偏好表将职业兴趣划分为常规型、企业型、社会型、艺术型、研究型、现实型六种,每一种类型都对应一种职业兴趣;斯特朗-坎贝尔兴趣量表是为某种职业中的人员员提供各种反映职业、活动、娱乐、科目以及人的类型问题,以此测评人能力的量表,然后将他们的反应与回答和被测人员进行对比,以此挑出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员。
2.4人才价值观、态度以及其他测评。这种类型的心理测评包括组织文化调查表、雇佣价格调查表、工作价值调查表以及工作满意调查表等,这些调查表的作用在于测评在职人员的特点,便于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人员的特点,该种类型的心理测评在人才测评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理测评已经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我国各个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测评中。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心理测评在人才测评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根据自身单位的实际状况,采用有效的心理测评技术进行被测人员的测评,保证测评方式的严肃性、科学性,以此保证人才招聘、选拔的科学性与合
理性。
参考文献:
[1]金芮竹.心理测验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11):1130-1131.
[2]孙黎.人才测评中心理测验的科学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241-242.
人才培养中心 篇12
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心始终贯彻以培养工程实用化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密切结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城市圈建设的人才需求,充分突出环境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工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依托于学院学科群体与科研力量的优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贯彻“基础训练,能力拓展,素质提高”的实验教学宗旨,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加强学科之间的交互渗透和融合,构筑环境宽口径的实验教学平台,切实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顺应教育的开放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实现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1. 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环境学院现有的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3个本科专业,由于学科的共通性有许多实验资源应该是可以共享的,各个专业的专业课实验之间也应该是可以互补的。然而,现有的教学实验体系往往随课程设置,零散而不系统,单调而生硬,既浪费了有限的教学资源,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中心利用学校教学实验建设项目进行教学实验资源的整合。实验中心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为先导,以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运行体制改革为保障,以加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为重点,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建设环境学科综合实验平台并进行三项重大改革:(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全院3个专业分散的依附于理论课的专业课实验整合为6门独立实验课(见表1)。(2)实验室体制改革。建立实验中心下以实验平台为实验教学单位的新型模式。淡化专业界限,突出共享功能。实验中心下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与建筑环境”、“固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三大实验平台。每个平台由教授负责,实验室人员、研究生助管共同管理。实验人员可参与多个实验平台的工作,形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兼容、结构合理的团队。(3)理论教学改革。与实验教学改革协调,调整理论教学时数与实验教学时数,加强实验环节。随着社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也应不断增加。但是学校的教学总时数又有限,使得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时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除适当压缩理论时数以增加实验时数外,就是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与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水污染控制实验平台开发出一系列以小型化、集成化、可视化为特点的自制实验教学仪器和设备,部分自制设备实现了数字化。像开设的“废水高级氧化处理实验”对废水水质有较宽范围的适应能力,可对各种工业废水的氧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可进行废水氧化机理的深入探讨。同时在处理某一种废水时,力求通过有效地调节寻找最佳的工艺和运行参数,为装置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并且,学生利用这套实验装置还可完成多种氧化的组合与耦合反应等实验项目,如单独的O3氧化实验、紫外(UV)氧化实验、Fenton氧化实验等,以及以上各氧化技术的组合实验,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点燃学生的创新欲望。
2. 实验教学环境的改善。
过去有一种比较夸张的比喻———华工有多大,环境学院实验室就有多大。实验室分布从主校区西七楼四楼、能源学院三楼、高压等离子实验室到东校区力学馆。实验场地分散,人员分散,不好管理,学生做实验也很不方便。经过与学校有关部门的协调,如今将环境学院实验中心集中建在东校区环境楼1~4楼。将本科教学全部集中在环境楼1楼和3楼,4楼专门设立大型仪器室承接对外开放服务。现在,环境楼固废大厅为200m2,组建固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实验平台,水污染控制综合实验平台现有8间实验室和1个实验大厅,面积为500m2。环境楼西侧建成大气污染控制综合实验平台,建筑面积700m2。硬件、软件双管齐下搞好建设,确保实验中心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 实验教学设备的改善。
进一步巩固、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实验中心已建立一支由专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助教人员组成的大型仪器管理队伍,负责大型仪器的使用、维护。开展研究生、本科生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培训,大大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对全院教学用房、仪器用房全面规划与分配,改变以前教学、科研、仪器用房混乱和无序的现状。现在经过调整、协调,扩大了大型仪器用房面积,更利于仪器设备的集中管理与使用,方便对学生开放使用。通过对全院的清查、摸底,有针对性的维修一批使用频繁、使用面广的仪器设备,力求做到仪器设备在功能完好的情况下对外开放,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在学院网上开辟实验中心对外开放仪器设备信息。学生、教师从网上就可以查到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购入时间、放置地点、管理者、适用范围等相关信息。
三、特色与成果
通过规划建设,实验中心确立了“开放化管理”的思想,即实验内容的开放,学生可通过网上选课系统,选择实验项目、选择做实验时间、选择参考资料等,自主选择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通过构建自主学习研究性实验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将教学内容与科研密切联系,逐步将教师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实验教学实现了技术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例如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中普遍关注的农药残留问题,采用我院教师研发的“便携式农药残留检测仪”及其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开设了“酶抑制法快速测定果蔬中的残留农药”实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前沿科学问题的认识,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科生已在Chemosphere等SCI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实验中心成绩斐然。《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多门课程被评为省部级、校级精品及优质课程,先后公开出版各类教材27本,中心承担教改、实验技术研究等项目近40项,其中教学、教改项目《给水排水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获国家、省部级奖18项,在核心以上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在三大索引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依托于实验教学中心,学生科技创新成绩显著。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薛珺获2004年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给排水专业陈志峰获2007年全球微软IT大赛第一名。国家级、省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50余篇,校级优良生产实习队6个。
四、规划
环境实验教学是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实验中心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从早期的基础型和综合型实验,发展到现在的设计型创新实验。对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目标是把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发挥我校理、工、医、文、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在高等学校环境实验教学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实验教学中心申报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建设的过程,阐述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突出了学科优势,整合了教学资源,建立了在实验中心下以实验平台为实验教学的基本单位,淡化专业界限,突出资源共享,让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搭建开放创新的实验基地。
关键词:示范中心,开放化管理,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洪奎,朱亚贤,夏海平,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1):22-26.
[2]周洋.以人为本创建有特设的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71-73.
[3]周蓝,朱路扬,刘艳.深化教学改革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95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