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单元模式论文(精选7篇)
卒中单元模式论文 篇1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 病发率、病死率相对较高。近年来,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深, 脑卒中病发率持续上涨, 逐渐发展为临床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危险性疾病[1]。因此, 必须加强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通过临床对脑卒中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 卒中单元模式问世, 并取得显著成效[2]。对此, 本研究将抽选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900例, 分别给予不同方法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0年1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900例, 按入院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950例, 包括:男550例, 女400例, 年龄55~76岁, 平均 (61.2±1.2) 岁;病程4 h~5 d, 平均 (1.1±0.1) d;脑出血患者350例, 脑梗死患者600例。对照组患者950例, 包括:男580例, 女370例, 年龄58~80岁, 平均 (63.3±1.3) 岁;病程5 h~6 d, 平均 (2.2±0.2) d;脑出血患者370例, 脑梗死患者58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
(1) 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疾病诊断; (2) 患者均表现为语言障碍、头痛、恶心、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 (3) 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用方法治疗, 即药物治疗, 包括: (1) 让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药物, 给药1次/d, 剂量为300 mg/次, 连续服用1周后将药物剂量更改为100 g/d, 仍为1次/d; (2) 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 400 mg血塞通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1次/d; (3) 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 30 mg依达拉奉+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静脉滴注2次/d。若患者存在出血症状, 医护人员可让其卧床休养, 并确保大便畅通。将患者血压维持在稳定范围内, 可适当使用甘露醇等药物, 以便预防脑水肿。针对脑出血患者, 其主要治疗原则为控制血压指标、预防并发症。另外, 还应纠正患者水电解质, 观察其生命体征, 对症处理。
1.3.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卒中单位模式治疗, 包括: (1) 首先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患者总例数等建立卒中单位治疗病房, 由相关医师组成治疗小组, 如:神经科医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人员, 还需安排专业部门配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的实施; (2) 患者入院12 h内完成所有常规检查, 确定病情, 从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法。同时, 还应根据患者临床病症划分病房, 以便合理安排患者;若患者为出血性脑卒中, 则应通过相关科室医生共同确诊, 判断是否给予临床手术治疗, 若确定应接受手术治疗, 将其转至神经外科手术;若此患者无需手术治疗, 安排至卒中病房治疗; (3) 急性脑组织损伤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接收、转运期间保护患者脑部, 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 并在入院1 d后按摩患者肢体, 告知患者接受临床被动肢体运动; (4) 待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 医护人员应借助肢体运动、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 让患者积极接受临床系列治疗方法; (5) 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期间应让心理医护人员全程介入, 从而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理,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信心, 调整至最佳状态接受临床治疗; (6) 将脑卒中疾病健康教育贯穿临床治疗全程,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脑卒中疾病的知晓率, 纠正日常不良习惯, 预防疾病反复性发作; (7) 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支持治疗, 加强患者营养, 预防并发症;另外, 还应制定患者出院方案, 进而为出院患者提供院外服务。
1.4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度提高90.0%以上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减少, 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度提高60.0%~90.0%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未变化, 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度未满60.0%, 且病情加重为无效;好转率= (治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3]。 (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 (3)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临床针对性治疗后症状、神经功能等均转变, 试验组患者治疗好转率 (98.9%) 和对照组 (96.8%) 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相应指标的比较
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期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等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明显变化,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分
2.3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脑疝5例, 褥疮10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脑疝12例, 褥疮28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1.702, P=0.001) 。
3 讨论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 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 伴随着临床医学对脑卒中疾病的不断研究, 卒中单元模式治疗问世, 取得显著成效。卒中单位为临床新型模式, 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指导等方式, 给予脑卒中患者全面治疗, 并从中体现人文主义理念[4,5,6,7]。从本研究结果得知:卒中单元模式治疗下, 临床好转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临床常规治疗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入院后借助各种方法保护患者脑部, 给予个性化康复训练、心理指导, 改变患者不良习惯, 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 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好转率高达98.9%, 符合田静等[8]成就。由于卒中单元模式的实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困难较大。所以, 基层医院应在不违背卒中单元模式原则的前提下, 制定一套属于自身医院的卒中单元治疗方案, 以便提高脑卒中患者治愈率。
综上所述, 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卒中单元模式, 效果明显, 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好转率, 意义重大,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卒中单位模式在基层医院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0年1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900例, 按入院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给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用方法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 (98.9%) 和对照组 (96.8%) 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期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等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明显变化,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脑疝5例, 褥疮10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脑疝12例, 褥疮28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1.702, P=0.001) 。结论: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卒中单元模式, 效果明显, 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好转率, 值得使用。
关键词:卒中单元模式,脑卒中,基层医院,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牛小亚, 何小平.引入卒中单元模式在基层医院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09, 11 (21) :19.
[2]曾昭怡, 曾宪杰, 郑文进, 等.基层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脑梗塞的早期疗效观察[C].北京: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2007.
[3]张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2011完全版) [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 2012, 4 (4) :55-76.
[4]吴树德, 李志勇.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1) :24-25.
[5]哲俊红.高血压脑卒中临床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3, 30 (35) :75.
[6]刘惠.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干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26 (11) :1797-1798.
[7]杨海龙.乡镇医院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2 (2) :263-264.
[8]田静, 常增林, 梅艳芳, 等.延伸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4, 24 (6) :1056-1058.
卒中单元模式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8例设为观察组, 男26例, 女22例;年龄40岁~77岁, 平均年龄 (58.43±5.22) 岁;脑梗死38例, 脑出血10例。将2012年4月—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8例设为对照组, 男24例, 女24例;年龄42岁~78岁, 平均年龄 (59.12±6.07) 岁;脑梗死40例, 脑出血8例。所有患者均经CT和 (或) 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 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均在发病后48 h内入院, 住院时间不低于25 d, 均有完整的随访资料。排除标准: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有明确手术指征的脑出血患者, 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认知功能严重受损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按《指南》标准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行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三级分层管理, 其中护理组长均为经过培训的卒中专科护士, 与单元内的医师、康复师共同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护理、康复方案, 并定期进行多学科联席会议, 根据治疗方案的调整适时修订护理计划;给予患者早期介入系统化康复训练, 住院期间全程心理调适, 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具体如下。
1.2.1 康复训练
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行性发展超过48 h, 意识清醒后即可予以康复介入。发病初期予以良肢位摆放 (包括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 , 同时辅以肢体远端和小关节如手指、手腕、肘、脚踝部位的被动活动。随着患者病情的稳定, 将被动活动的范围扩展至大关节, 并加大活动时间和幅度, 同时向主动活动过渡。患肢肌力恢复至Ⅲ级以上时, 循序渐进地进行偏瘫侧肢体主动内旋、外展、伸屈, 下肢桥式训练, 上肢的控制能力及分离运动, 翻身、起卧训练。患者能无扶持在床边维持坐位15 min后即可开始站位平衡训练, 能够靠墙站立30 min即可开始步行训练, 遵循有人扶持—助行器械—独立行走的顺序。其间穿插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训练, 同时给予伴随吞咽及语言障碍患者相应的训练指导。
1.2.2 心理护理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下的心理护理主要强调先导性、分阶段、综合性:先导性指的是心理康复是整体康复的先导, 而只有在患者对疾病、治疗以及康复具备充分认知的基础上, 心理康复措施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分阶段指的是根据患者病后的不同心理阶段采取相应的指导, 否认期以安慰为主, 使患者正视自身的病情;默认期利用良性暗示改变患者的消极情绪;焦躁期应与患者耐心、深入地探讨疾病的演变过程, 进行放松训练, 告知转移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抑郁期患者应协助其分析拒绝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原因, 请恢复效果较佳的同类患者现身说法;依赖期鼓励患者客观理性地面对现实, 认识自身潜能, 发挥现有最大能力。综合性是指综合运用作业疗法、文体治疗、认知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人本主义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多种心理治疗技术。
1.2.3 健康教育
除了由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计划进行健康宣教外, 每天下午的护理查房时由护理组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进一步解答和指导, 每周固定一天下午由单元全体成员会同营养、内分泌等科室医师, 组织患者和家属进行集体宣教, 系统讲解脑卒中治疗、康复、用药、饮食、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 并发放健康资料。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下健康教育一个鲜明的特点, 就是将患者家属教育提高到至少与患者教育等同的地位, 鼓励尽量由固定的患者家属参与具体康复训练过程, 辅助和督促患者锻炼只是一部分目的, 更多的是通过一种“浸入式”体验, 使之认识到自己在患者后期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以便在漫长的居家康复过程中, 给予患者锻炼、药物治疗、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监督和指导, 而不仅限于生活上的照顾, 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有效预防复发。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Barthel指数 (BI) 评分情况。自制治疗依从性问卷, 包括服药、功能康复、生活能力训练、改变生活方式四个方面, 采用4级评分法 (0分为不依从, 1分为部分依从, 2分为基本依从, 3分为完全依从) , 总分8分以上为依从性较佳, 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进行依从性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NIHSS、BI评分比较见表1。
2.2 2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2。
3 讨论
据统计,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增加了约1.5倍, 达到236人/10万, 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接近400亿元人民币[3], 随着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和发病年龄的年轻化, 其所带来的巨大的医疗和社会成本仍在不断攀升。国内6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在县级医院得到治疗, 提高基层医院脑卒中规范诊疗技术和康复水平刻不容缓, 因此, 国家将“卒中单元推广”列入“十年百项计划”[4]。
本文结果表明, 相较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给予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的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获得了更为显著的治疗康复效果, 分析其原因为: (1) 改变了以往医、护、技按部就班、各自为政的治疗护理模式, 通过单元成员的有机结合, 充分沟通和配合, 达到评估—制订计划—修正—再次评估的循环式动态管理, 使患者真正得到了个体化治疗。 (2) 护士协助康复医师早期介入, 使康复训练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据报道, 脑卒中时偏瘫侧肢体制动超过3 d即可发生肌原纤维萎缩, 时间超过2周关节则会因为结缔组织增生而挛缩[5]。早期正规、科学的康复训练不仅避免了废用和误用综合征, 还可有效降低关节脱位、肩手综合征、足下垂、足外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增强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和平衡能力。没有功能的改善,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则无从谈起。 (3) 改变了常规护理中心理护理多为空洞说教和一般性鼓励, 模式化、无重点的弊端, 运用多种心理治疗技术, 针对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全程调适, 突出患者的主体性, 使心理护理真正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严格、规范的健康教育计划, 避免了以往随机健康教育随意度过大的缺陷;多学科联合宣教, 拓展了健康教育范围的同时, 也提供了更为准确和权威的知识内容。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下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增强,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认知程度固然很关键, 但患者家属通过对康复过程的深度参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也绝对不能忽视。表2显示, 出院后3个月虽然2组治疗依从性都较刚出院时有所下降, 但观察组幅度明显较小, 且整体上仍处于依从性较佳的范围。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我院1年多的运行实践证明, 其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 今后须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力争使责任护士这一层级均达到卒中专科护士的标准, 突出治疗性护理的优势。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其适用模式并加以推广,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必将为广大基层脑卒中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参考文献
[1]王卫丽, 张智芳.卒中康复单元发展模式及思考[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12) :1981.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6-381.
[3]胡盛寿, 孔灵芝.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400-402.
[4]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7.
卒中单元模式论文 篇3
1临床资料
根据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 选取134例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 均为初发病人, 无严重重要脏器疾病伴发,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为67例。治疗组男32例, 女35例;年龄55~72岁, 平均66.50岁, 对照组男34例, 女33例;年龄58~76岁, 平均68.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变性质、偏瘫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ives of daily living, ADL) (改良Barthel’s指数) 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 病人入院, 生命体征稳定后, 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即早期介入, 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 由康复医师对病人的肢体功能进行全面评定, 制定出相应的康复计划: (1) 急性期进行翻身、拍背等以防止压疮、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正确的康复肢体体位摆放, 以防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 (2) 床边运动治疗:运用各种康复技术:如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包括Bobath技术、Rood技术、Brunnstrom技术、本体促进技术) 、肌牵张技术等, 控制关键点, 进行肌牵伸, 早期上下肢关节被动活动, 躯干的控制训练和感觉刺激等;偏瘫近端大肌群和非受累侧肢体的肌力练习, 促发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诱发患侧肌群收缩;呼吸与排痰训练;面肌与吞咽训练等等。病情稳定后入康复治疗区进一步行直立床、坐站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抗阻肌力训练、作业治疗、甚至步态训练等等。 (3) 物理治疗:主要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脑循环、激光、气泵等引发肌肉收缩, 缓解疼痛、肿胀等并发症, 促进患侧肢体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等。 (4) 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早期发现问题,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树立信心, 使患者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治疗。 (5) 中医辨证治疗 (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风痰瘀阻型, 给予化痰阻络汤加减;痰湿蒙神型, 给予涤痰汤加减;风痰火亢型, 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痰热腑实型, 给予星蒌承气汤加减;气虚血瘀型, 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阴虚风动型, 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 (6) 针灸治疗:根据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 选取阴经和督脉穴为主, 由专业针灸治疗师统一规范操作。对照组则采用单纯的神经内科常规西药治疗, 如降压、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30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s指数[2];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程度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 评分[4]。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3结果
见表1。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 △△P<0.01
4讨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要求,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目的是:改善运动、言语、认知和其他受损的功能, 促进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的再适应, 恢复自主活动、社会活动和人际间的交往, 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近年的研究已经证实, 当中枢神经受到损伤 (包括血管性损伤) 后, 在损伤中心区周围的神经元细胞并非死亡或程序凋亡, 仅出现传导衰竭, 形成半暗区。早期对其进行运动治疗等有利的干预可使这部分细胞复活。同时, 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有助于激活早期即刻基因使病变局限, 减少并发症的产生[4]。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的神经内科与康复科在治疗上缺乏有效的合作, 各自独立进行治疗, 这就使脑卒中患者得不到早期正规的康复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及后遗症发生率, 降低了康复的疗效。卒中单元是脑血管病管理的新模式, 对脑血管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 同时进行肢体的康复及心理康复、语言康复、健康教育等等。需要由临床医生、康复医生及治疗师等共同参与, 目前被认为是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5]。本文对治疗组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亦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早期就接受正规地康复治疗, 急性期的翻身、拍背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压疮、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正确的康复肢体体位摆放, 可以防止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床边的运动治疗与物理治疗等可早期诱发共同运动, 缩短疾病本身的发展阶段, 从而更快地进入恢复过程。这可能是由于康复功能训练保持和增强了后角感觉输入, 通过皮层功能重建和重组代偿;而物理治疗可对梗塞或出血区进行保护, 减低氧代谢, 防止缺血区的进一步扩大[6]。此外, 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有效地降低了脑卒中后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发生率, 并使药物的生物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医学强调整体治疗思想, 与西方医学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 卒中病人入院后, 通过辨证论治, 使每个病人得到最佳干预措施。从治疗组的结果看, 由于康复的早期介入, 使患者达到既定康复目标的时间大大缩短, 这意味着可缩短脑卒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这在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中显然非常有意义。此外, Indredavik等进行的试验表明, 接受卒中单元治疗的患者在卒中10年后生存状态较普通病房患者为好, 即卒中单元有远期疗效[6]。卒中单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对脑卒中的治疗更加科学化与系统化, 增加了患者的生存机会、生活自理能力及回归家庭的可能性, 随着循证医学的普及推广,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在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上已奠定了确切的地位, 对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尤其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耿春艳.老年人卒中单元的研究进展.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 (1) :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1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01.
[3]周士枋, 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修订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224.
[4]王玉龙.康复评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81.
[5]黄东锋, 卓大宏, 卢世壁, 等.临床康复医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124, 137.
[6]吴远东, 朱广旗, 蔡伟.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9) :1130.
卒中单元模式论文 篇4
关键词:脑卒中,卒中单元,神经功能,肢体功能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具有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 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 但其致残率仍高达80%,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脑卒中病人经抢救, 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后, 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减轻肢体功能障碍, 这也是减少病人致残率的关键。卒中单元是通过一个医、技、护等多学科合作的团队, 对住院的脑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管理措施[1]。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对40例脑卒中病人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病人, 纳入标准:经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符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肢体瘫痪Ⅰ级~Ⅲ级;均为稳定期病人;意识清醒,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情不稳定, 急剧恶化;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有精神障碍个人史及家族史病人;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合并有恶性肿瘤者;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80例中, 男43例, 女37例;年龄43岁~74岁 (58.3岁±16.5岁) ;脑梗死64例, 脑出血16例;首次发作40例, 2次发作26例, 3次以上发作14例。将80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卒中护理单元进行护理, 入院后客观评估病人, 了解每位病人的实际情况 (如职业、家庭、文化程度等) , 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具体方法如下。
1.2.1 基础护理
急性期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好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二便护理, 定时翻身时协助叩背, 严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2 分期康复护理
卧床期:根据病情采用合适的体位, 如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 患侧上肢垫一枕头) 等, 进行关节被动运动训练。意识清醒后, 帮助病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告知病人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讲解、示范康复训练的方法技能, 视病人病情的稳定情况和全身情况, 指导病人按照计划内容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 (肢体摆放和定时体位转换、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健患侧翻身练习、双手交叉上举训练和桥式运动、腕关节背伸及踝关节背伸的牵张练习) 。坐位期:进行坐位平衡练习, 维持有效坐位, 并加大床上移动幅度, 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 争取早日自主排泄和进食, 病情稳定下床后, 开始站位平衡、步行和上下楼梯等练习。之后进行语言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包括穿衣、进餐、洗浴、如厕、刷牙等) 。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动作由简单到复杂, 时间由短到长[3]。
1.2.3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其家属发放脑卒中健康教育手册, 病房墙上张贴脑卒中相关知识宣传画, 组织病人和家属观看脑卒中视频资料, 开展脑梗死健康教育, 内容包括脑梗死的病因、发展、转归、预后及导致脑卒中的各项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安全用药、饮食原则等, 加强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纠正错误的认知, 消除病人的不确定感。介绍规范的健康行为, 纠正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教会病人血压监测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措施。
1.2.4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以良好的形象、真诚的态度主动关心病人,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并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并给予同情、安慰和鼓励, 为其创造宣泄的机会。告知病人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 了解、分析、矫正其心理障碍, 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 克服悲观情绪, 帮助病人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控制自己的行为, 保持愉快的心情。鼓励家庭成员多关心、安慰病人, 主动参与病人的康复训练, 康复过程中不断肯定病人为自身康复做出的努力, 多鼓励病人。让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人介绍经验, 提高病人的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1) 神经功能:采用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DF) 评价, 评分0分~45分。其中0分~15分为神经系统及体征大部分消失, 可独立行走, 生活完全自理;16分~30分为神经系统及体征明显好转, 可借助工具或在别人的搀扶下站立, 生活不能自理;31分~45分为神经系统及体征无改变或有所加重, 不能站立, 不能自理。 (2) 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 (FMA) 运动功能评定, 正常为100分, 分数越高, 肢体功能恢复越理想。根据评估分值分为Ⅰ级~Ⅳ级, Ⅰ级 (<50分) :肢体功能最差, 存在严重的功能障碍;Ⅱ级 (50分~84分) :肢体功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功能障碍;Ⅲ级 (85分~95分) :中度运动障碍;Ⅳ级 (96分~99分) :仅仅存在轻微的功能障碍或几乎不存在。 (3) 观察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脑梗死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促进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降低致残率, 让病人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重建身心平衡、最大限度的恢复自我照顾的能力, 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4]。研究证实, 脑血管病变的真正原因是脑血液循环系统障碍, 因此改善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的前提条件就是重新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系统并提供神经系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5]。
大量循证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卒中单元的管理和治疗模式是脑卒中后病人最佳的治疗措施, 卒中单元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宣教等有机整合在一起, 实现多模式密切合作, 使治疗更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 可以使卒中的病死率降低15%, 致残率降低30%[6]。早期康复是卒中护理单元的重要理论, 早期康复护理以脑梗死早期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尚未完全坏死, 在短期内脑梗死能否得以恢复为依据, 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赖于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 而肢体功能的代偿一般不会自动发展, 而有赖于学习和训练。本研究分期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在病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再发展的情况下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 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脑组织残余细胞的兴奋度, 使病变区域周围的组织或脑细胞进行重组或激发其代偿功能, 改善神经功能[7]。卒中单元中的健康教育能增加病人对自身病情的认识, 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自我控制感。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消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 缓解心理压力, 改善不良情绪, 提高对疾病的积极应对水平和康复积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卒中护理单元有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P<0.05) 。提示卒中护理单元护理更能体现专科护理特点,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改善脑梗死病人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芮雪, 吴淑芳, 周芳, 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3) :323-325.
[2]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7, 7 (2) :200.
[3]祁方遒, 肖玉华, 陆海燕, 等.卒中单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8) :32-38.
[4]黄银娟, 邓秋兰, 潘素兰, 等.社区卒中单元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19 (9) :22-24.
[5]张建英.卒中单元个性化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 2013, 8 (22) :109-110.
[6]汪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5) :43-44.
卒中单元模式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 我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151例,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并经CT或MRI证实为首次梗死, 病程均在7d内, 随机分为治疗组 (卒中单元组) 和对照组 (普通病房组) 。卒中单元组73例, 其中, 男性45例, 女性28例, 年龄37~80岁, 平均61.3岁。普通病房组78例, 男性47例, 女性31例, 年龄40~80岁, 平均62.1岁。上述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程度等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普通病房组治疗方法
按照脑梗死传统神经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包括脱水, 改善循环, 防治并发症。
1.2.2 卒中单元组治疗方法
在普通病房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由神经内科医生、康复医生、心理医生、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协作组, 进行康复功能初期评定, 制定康复方案。我们的做法: (1) 早期康复措施的采用:只要不影响抢救, 就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包括良肢位摆放、适宜的肢体被动运动、体位变换、定时翻身; (2) 不在患侧肢体输注液体; (3) 在患者意识清醒, 生命征稳定, 症状不再进展, 即开始进行系统训练, 包括PT治疗、OT治疗、ST治疗; (4)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要求至少有1位家属参与训练, 以便患者平时能继续训练; (5) 治疗过程中, 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 医疗协作组每周召开1次评价会,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讨论和调整治疗方案。
1.2.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1天、治疗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Barthel index, BI) , 由康复医师进行评定, 记录评定结果, 判断疗效。
1.2.4 疗效评价标准
按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NIHSS) 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3]。
1.2.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组间比较使用以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异差有统计学意义。
注: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98, P<0.01
注: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t=2.56, *P<0.01;治疗前后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t=2.46, ▲P<0.01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1)
卒中单元组总有效率91.8%, 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73.1%,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比较
(表2)
3 讨论
卒中单元是脑血管病管理的一种模式, 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康复、语言训练和健康教育, 可以促进相应功能代偿的建立, 更好地发挥脑的可塑性, 改变以往单纯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方式, 是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我们的临床观察显示,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之, 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具有良好作用, 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 提高生存质量, 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Stroke Unit Trialists'Collaboration.Organised inpatient (stroke unit) care for stroke[J].The Cochrane Datebase of Systematic Reviwes, 2007, 17 (4) :197.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6~377.
卒中单元模式论文 篇6
卒中单元 (stroke unit, SU) 是针对脑卒中患者综合性治疗和康复的医疗单元。狭义的卒中单元是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 由神经专科医师、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医师、语言康复师和社区全科医师组成的有机整体,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功能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 是能改善住院脑卒中患者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系统。广义的卒中单元是把患者的管理, 延续到出院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治疗、康复、教育、社会保健, 形成卒中管理的社会系统。
我院自2008年起, 借鉴北京天坛医院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经验, 结合我院中西医结合的特点, 建立了符合我院实际情况, 并能够实施操作的综合卒中单元, 现将建立过程及疗效观察做如下介绍。
1 基础建设
1.1 具备建立卒中单元基础设施
依据欧洲卒中促进会 (ENSI) 指南要求, 我院具备建立卒中单元基本条件。 (1) 24小时内随时可以进行CT、MRI检查。 (2) 建立规范的卒中治疗指南和操作程序。 (3) 在评价和治疗中, 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综合ICU、中医康复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科系的密切合作。 (4) 有经过特殊培训的卒中单元专业护理队伍。 (5) 有专业康复医师和技师完成患者早期康复 (包括语言治疗、作业治疗和物理治疗) 治疗。 (6) 有专业的中医诊疗队伍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的整体传统中医治疗。 (7)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可建立康复网络, 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后社区、家庭训练及回归社会的准备。 (8) 24小时内完成的超声检查设备。 (9) 先进配套的实验室检查设备。 (10) 各科均配备了多功能监护设备。
1.2 制订标准文件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可操作的卒中单元工作指南, 并根据学科情况的进展和变化不断修订。如脑卒中处理流程图, 脑卒中诊治临床路径, 脑卒中的治疗规范等。
1.3 组建卒中小组
由一名副院长负责相关科室协调工作, 神经内科主任负责组建一个卒中小组, 组员包括神经内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综合ICU医师、康复医师、中医师、社区全科医师及经过特殊训练的卒中专业护士。依会诊制度来约束各科室共同完成脑卒中患者的诊疗全程。
1.4 卒中单元的运作方式
从初诊怀疑为脑卒中开始, 卒中小组对患者病情作出初步判断, 与患方谈话后决定患者收住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或综合ICU病房, 再依据脑卒中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卒中单元小组定期联合查房, 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做为观察组, 选择2007年同期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做为对照组, 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且经头部CT或MRI检查已证实。两组患者均为该地区随机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其居住条件、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基本相同。观察组共50例, 男26例, 女24例, 年龄30~80岁, 平均58.2岁。按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 标准分为:轻度 (0~10分) 23例, 中度 (11~22分) 18例, 重度 (22~40分) 9例。对照组50例,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31~77岁, 平均56.5岁。其中轻度25例, 中度17例, 重度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轻重程度、卒中性质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 配合针灸、中医康复等传统治疗模式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按照卒中单元医疗模式, 卒中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评估, 并做出相应的治疗计划, 物理治疗师进行的肢体功能锻炼, 语言治疗师进行的语言训练, 心理治疗师进行的心理治疗, 社区医师进行健康教育等。
2.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4 疗效标准
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 (1) 治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为1~3级。 (2) 好转: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 (3) 未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
2.5 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u检验。
3 结果
见表1、2。
注: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P<0.01。
注: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P>0.05。
4 讨论
卒中单元并非是一种药物或一种技能, 而是一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过去那种单纯以药物为主体的治疗模式改为系统、规范的卒中单元管理和治疗指南, 多科协同工作, 早期康复治疗, 家属的积极参与及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指导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整体的综合治疗模式。定期的多学科专家联合查房可以增进医患感情, 干预患者的不良心境, 促进家属对患者的支持。以卒中单元的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对降低急性脑卒中的死亡率、感染发生率, 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卒中单元从收治的患者和管理模式可以分为四类: (1) 急性卒中单元 (acute stroke unit) :收治急性期的患者, 早期 (5~7d) 出院;这种卒中单元模式强调重症监护。 (2) 康复卒中单元 (rehabilitation stroke unit) :收治7d以后的患者, 重点是康复治疗。 (3) 综合卒中单元 (comprehensive stroke unit) :联合急性和康复卒中单元, 收治急性患者, 也提供数周的康复治疗。 (4) 移动卒中单元 (mobile stroke unit) :没有特定治疗区域。而循证医学提示最有效的模式是综合卒中单元。卒中单元的精髓是治疗的标准化和多学科协作治疗。标准化体现于在指南指导下的诊疗;多学科协作治疗体现于除了药物治疗之外, 还有康复的早期介入和健康教育。我院采用的是综合卒中单元, 从表1可以看出, 应用综合卒中单元医疗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观察组 (治愈率为42%、总显效率为80%) , 明显高于传统医疗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对照组 (治愈率为22%、总显效率为54%) ;观察组死亡率 (2%) 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 (8%)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从表2可以看出, 应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 平均住院时间为21.5d, 平均住院费用为4181.24元, 而传统医疗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 平均住院时间为22.2天, 平均住院费用为4317.62元;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 。这表明在没有明显增加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前提下, 应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总之, 引用卒中单元理念, 综合治疗急性脑卒中, 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提高生存质量, 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确实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好方法。
摘要:目的 评价应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例, 将近两年来应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综合治疗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应用传统医疗模式常规治疗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死亡率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均略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1) ;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应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 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卒中单元,脑卒中
参考文献
[1]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33.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编委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l996, 29:379-382.
卒中单元模式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2008年3月—200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宣武医院、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急诊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治疗及随访期间试验组因失访脱落5例,实际进入统计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42岁~80岁(64.22岁±10.35岁);病程0~7 d(2.96 d±1.91 d)。对照组因失访脱落4例,实际进入统计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43岁~80岁(61.86岁±9.89岁);病程0~7 d(3.09 d±2.00 d)。两组间在脱落率、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诊断标准[1]。 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的诊断标准[2]。
1.2.2 纳入标准
同时符合西医缺血性脑卒中和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符合血瘀证者;发病在7 d以内;性别不限,年龄40岁~80岁;NIHSS评分≥4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第1次发病或有卒中史但无严重残疾,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无溶栓指征,或虽有溶栓指征但患者和家属拒绝溶栓;自愿加入试验。
1.2.3 排除标准
脑肿瘤引起的卒中临床表现;近3个月内或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先天性残障患者。
1.3 方法
1.3.1 试验组
1.3.1.1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管理模式
①建立一个独立的卒中单元病房,专一治疗脑卒中患者;②工作人员由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医师、针灸推拿医师、康复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专家等,均受过专门培训,专长于照顾卒中患者;③卒中患者进入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后实行单元医疗护理一体化的管理,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之间互相沟通信息,有定期、系统的健康教育;④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制定有统一的临床路径和治疗规范,患者一进入卒中单元即有神经内科、针灸、推拿康复医师、护士会诊,开始病因诊断和功能评估,根据病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治疗、康复和预防方案;⑤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内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⑥建立数据库,录入患者信息和卒中相关资料。
1.3.1.2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综合治疗方案
①基础治疗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②早期开始中药治疗: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支2 mL)每次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稀释,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共3周;中药汤剂:以益气活血为大法,随症加减,每日一帖,疗程共3周。③针灸早期介入治疗,介入时间: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即介入;针灸方案:针刺穴位按神经功能残障定位;治疗疗程:每周5次,共3周。④融推拿手法、运动疗法及功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康复方案早期介入,介入时间:体位的训练入卒中单元后即开始;手法及运动疗法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康复方案:按患者肢体肌张力的高低分期治疗;治疗疗程:每周5次,共3周。⑤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卒中单元的常规治疗。⑥干预时间为3周。试验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3周出院。如因病情不能按时出院则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如在治疗3周以内,患者已经痊愈,则不必治疗满3周即可出院。90 d、180 d各随访1次。
1.3.2 对照组
1.3.2.1 西医卒中单元的管理模式
包括建立一个独立的卒中单元,专一治疗脑卒中患者;工作人员由神经内科医师、康复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专家等,均受过专门培训,专长于照顾卒中患者,但无中医、针灸和推拿医师的参与;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之间互相沟通信息,有定期、系统的健康教育。
1.3.2.2 西医卒中单元的治疗方案
①基础治疗同试验组。②西医康复锻炼的早期介入,介入时间:体位的训练入卒中单元后即开始;手法及运动疗法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康复方案:按患者肢体肌张力的高低分期治疗;治疗疗程:每周5次,共3周。③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卒中单元的常规治疗。④干预时间为3周。试验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3周出院。如因病情不能按时出院则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如在治疗3周以内,患者已经痊愈,则不必治疗满3周即可出院。90 d、180 d各随访1次。
1.4 疗效评价指标
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对两组患者行mRS、BI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比较(见表1)
两组在治疗前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628),而两组在治疗后的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mRS≤3分的人数逐渐增多,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BI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BI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上升趋势,以试验组尤为显著。在治疗后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试验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详见表2。组别因素、时间因素在BI测量过程中均有作用,并且指标BI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因素变化的趋势有随组别的不同而不同。详见表3。
3 讨 论
3.1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评估中的应用
重复测量是指对同一观察对象的同一观察指标在不同时间或在不同环境下进行的多次测量,用于分析观察指标的变化趋势及有关的影响因素[3]。在临床试验、基础实验、药理学测试实验等研究中,为了观察或监测某些指标的动态变化,往往要用到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这类资料非独立性数据或不完全独立性数据,在时间、空间上有密切的关联性,有的资料可能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有的资料可能因不同空间位置的改变对测量结果而有影响。本研究项目是对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评价,要对NIHSS评分、Barthel Index评分、修订的Rankin评分、中风中医症征量表评分等在病例入组前及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进行综合评估。在不同时间点对同一观察指标进行评分,这一观察指标最终结果可能与时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还有就是监测某种药物在老鼠内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因此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重复抽血测量某种观察指标,这类设计也属于重复测量设计方案。近年来,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中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案的研究日益增多。诸多文献报道对此类资料的分析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甚至t检验等不妥当的方法,而没有考虑到某指标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关联性或该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3]。误用统计方法,就会导致以下后果:①在分析时只考虑某一时点的测量值,重复进行t 检验,导致检验效能降低,假阳性的概率增大,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而且这样只对单独效应进行了分析,会漏掉数据蕴涵的部分信息;②直接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这在数据不满足“球形假设”时,也会增加假阳性概率;③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采用了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但是误将不等距重复测量设计的资料按等距进行处理等[4]。
因此,本试验在不同时间点对BI评分的统计分析中,采用了不等距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结果显示组别因素、时间因素与BI有高度的相关性,指标BI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因素变化的趋势随组别的不同而不同,并且试验组的BI分值增长的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为进一步阐明每组资料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差别和每一个时间点上组别均数的差别,这就需要进一步做不同时间点或不同组间的两两比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对多区组(大于两组)设计方案能够实现,但对于两区组的试验设计尚有难度,所以本研究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基础上,又进一步做了t检验,希望具体说明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组间差别。
3.2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自从1950年爱尔兰Adams率先报告了有组织的卒中服务模式之后,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并不断深入和完善。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普及和推广,对卒中单元进行大量汇总分析和系统回顾,认为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四种有效地方法之一,奠定了卒中单元在脑卒中临床治疗中的确切地位。2003年美国和欧洲的卒中指南都明确指出:卒中患者应该在卒中单元里接受治疗,卒中单元是今后卒中治疗的方向。世界各国都把对卒中的治疗寄希望于卒中单元,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相继构建了卒中单元,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2001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首先引入卒中单元的管理模式,截止到2005年上半年,北京地区已有十余家医院在进行卒中单元的研究。与此同时,众多学者也开始关注中西结合卒中单元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院士依据传统中医理论,整合多年的临床研究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独特的、规范的中医中药治疗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即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大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吴俊红等[5]自2002年开展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卒中的管理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组患者ADL评分、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分均高于普通病房管理,具有显示显著的优势。张凤英等[6]报道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0.83%,低于对照组的40.83%(P<0.01),治疗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降低了17.04 d。治疗组平均医疗费用较对照组降低了近50%。
中医学是在卒中治疗中表现出确切的临床疗效。中草药具有时效性长,作用靶点多,副反应少等优点;针灸具有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不少证据显示了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如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电活动及氧代谢、缩小脑梗死体积、抑制细胞凋亡等[7]。推拿具有扩张血管,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大脑皮层及脊髓节段的生理反射,防止肌肉萎缩等作用[8]。因此,本研究项目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的资助:在国际公认的卒中单元治疗模式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药综合疗法,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规范的卒中诊疗模式。本研究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可以明显改善卒中患者第14天、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提高患者第21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课题协作组对入组的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最终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在治疗后的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mRS≤3分的人数逐渐增多,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治疗后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试验组BI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说明中西医结合卒中可以明显地降低卒中患者的残障等级,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优势。
尽管卒中单元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诊疗模式的兴起,将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卒中治疗史上进步的步伐。如何使中医特色在卒中单元中得到充分体现?如何将早期针刺推拿与现代康复落到实处?如何在全国各地构建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还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摘要:目的 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为21 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对两组患者行改良Rankih(mRS)、BI评定。结果 试验组在治疗后的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mRS≤3分的人数逐渐增多,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BI分数在治疗后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明显地降低患者的残障等级,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脑卒中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内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9(1):55-56.
[3]邱宏,金如峰,赵玲,等.用SPSS11.0实现对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2):162-165.
[4]丛珊,李凡.医学研究中不等距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及在SPSS16.0中的实现[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6):649-651.
[5]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07-208.
[6]张凤英,刘云生,赵慧军,等.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175-1177.
[7]曾宪容,李怡,刘鸣,等.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现状[J].针灸临床杂志,2004,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