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模式

2024-10-07

网络化模式(精选12篇)

网络化模式 篇1

物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物流经营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借助于网络进行经营和发展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形式。由于物流经营的特殊性, 因此物流经营的网络化也存在着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的存在对于发展物流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物流网络化经营的定义

物流网络化经营顾名思义, 指的是通过网络手段和技术进行物流管理以及经营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网上操作以及管理。物流网络化经营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 同时也是物流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证据。发展物流网络化经营无论对于物流企业还是对于物流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物流网络化经营的重点在于网络化。网络化即通过网络进行经营以及管理。一般物流管理和经营模式多采用手工或纸质化的模式, 其最大的缺点在于耗时耗力, 成本较高。一般而言, 物流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前期运营资本, 包括设备以及车辆、人员的投资, 以及中间管理环节的管理。这就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企业达到最大化的效益。而网络化的物流经营注重的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物流的全程运营与管理, 这就降低了成本, 提升经济利益。网络化不仅仅是内部管理的网络化, 更是对外经营的网络化, 物流整个过程以及输送方式的网络化加速了其运作的透明化, 更加有利于企业的效益提升以及对于竞争力和知名度的提升。

其次, 物流网络化经营模式的另一重点在于便捷。与传统物流相比, 网络化模式下的物流经营更加的快捷, 不仅从物流的速度上以及对于客户的速度上, 其内部管理的速度以及效率上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进而使得物流的便捷化特点体现的更为突出。要达到物流高效运作则必须依靠一定的手段才行。在物流高效运作的背后是高科技信息系统的支撑及整体运作体系的完善。在物流服务链条中, 信息中心最为重要。信息平台都配有无线手持终端, 无论配送员走到哪个位置, 只要随身携带手持终端, 都能随时接收到来自信息平台的指令。通过指令, 实现高效服务配送。在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下, 物流的竞争力体现在便捷度上, 网络化经营的物流体系使得整个物流的管理和经营效率大大提升, 这就从另一个方面提升了物流的竞争力和发展的空间。

最后, 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为物流企业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契机。物流信息的跨地区即时传递提供了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 使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处理得以即时请求, 即时完成。网络的应用使物流信息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即时传递, 通过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即时安排物流过程, 促使物流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导致了物流行业的升级和实现物流的现代化。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的物流体系使得整个现代物流业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前进力。

由于物流信息能够即时甚至提前于物流过程在相关环节中的传递, 使得系统可以收集到足够的信息, 提前测算并模拟出最佳的物流线路, 指导实际的物流过程, 使得货物的实际输送过程变得相对自动化, 甚至是精确。消除了无效物流和冗余物流, 缩短了等待时间, 加上自动化的操作水平和即时的响应速度, 使得“按需生产、零库存、短在途时间、无间隙传送”成为网络物流的理想状态。如果我们将物流系统比喻成一条生产线的话, 每个物流过程就像是一道工序, 在软件系统的控制之下工作。因此, 网络信息技术使得整个网络经营更加的具有统筹优势, 同时也更加的具备竞争力和核心能力, 有利于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2 物流经营网络化模式的特点

以现代信息化手段和高科技通信技术为背景的物流经营网络化具有明显的有别于以往物流经营的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物流经营的根本目标实现以及物流经营的便捷。

2.1 物流管理网络化

物流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物流管理我们实现了生活的便利化, 提升了我们的生活水平。物流网络化条件下, 物流内部的管理也实现了管理的网络化。建立现代的内部管理系统, 包括进出货物系统以及内部的企业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在节省管理成本的同时, 也大大提升了物流企业内外部的管理水平, 使得整个管理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内部管理的网络化有利于统一管理和规划物流企业的各种资源, 合理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优化, 进而提升对外的服务质量, 减少服务失误, 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度。

2.2 物流企业对外开放

由于物流网络化条件下物流的整个运行过程在网络上进行, 进而导致整个物流运营以及管理呈现出最大的开放化。在此条件下, 网络化系统把物流的整个输送过程以及输送的情况完整的展现在外部面前, 甚至是客户面前, 因此对于物流来说, 其整个过程不再是内部的系统, 而成为了开放的外部系统。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且这些节点可以无限制的增加, 而这些无限增加的网络节点使得整个网络的交互通讯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在物流网络中, 这些无限增加的节点可以帮助企业不断的进行信息交流, 进而推动信息的全企业交互, 实现高效运行。信息交互的速度和效率是制约网络速度的关键, 同时也是物流企业网络有效性的关键。

2.3 信息流在物流过程中起引导和整合作用

物流是企业商务活动的延续, 同时也是商务活动的一种发展。因此, 在物流过程中必定会引起商务活动信息流的发展和延续。信息流的延续导致整个商务活动延伸和发展, 促进物流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 物流是商务活动信息流的发展和升级。具备良好信息流的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需要, 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商务活动的需要。物流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物流网络化建设和经营, 从一个侧面讲是企业商务活动在物的层面上的信息流通, 也是对于商务活动的发展和延续。信息流在网络中的流通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物流, 因此发展网络物流经营也是对于商务活动信息流的促进。

2.4 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物流网络化经营将分散的物流网络节点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在总体上对其进行有效的把控和掌握。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物流各个节点的整合有利于把整个物流体系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 进而扩大物流的规模化优势。网络化经营下的物流体系更加具有规模效应, 更加容易产生规模化经营效果。而这正是网络化经营下物流发展的优势所在, 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 可以认为物流网络化经营的网络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整体网络, 可以实现网内的有效配送和交换, 实现信息的共享, 达到资源统一配置的作用。传统条件下的物流经营规模往往依靠大量的投入来实现, 不仅要投入大量人力, 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而网络化经营模式下则省去了许多的成本, 大大发展了物流的规模, 成本却降低了不少。因此, 物流网络化企业的规模效应更加明显, 其经济效益也更加明显。

3 物流网络化经营的实现

实现物流的网络化经营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一般而言, 现代物流网络经营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大量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 通过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以及信息系统实现物流经营的网络化。另外, 一些企业借助于成功的经验, 引进成套系统进而应用于自身的发展, 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物流网络化经营方式。物流网络化的实现需要物流经营自身以及外部技术支撑来共同实现, 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物流体系的发展。

3.1 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即能支撑物流运行以及经营发展的都可以称之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一般提供物流信息的发布、物流过程的查询等业务。物流信息平台使得整个物流经营过程不断的被公开, 进而使得企业的经营透明度不断增加。物流经营透明度的增加在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时, 也使得物流自身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的规范性, 以减少对于企业自身效率的质疑。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技术职称, 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这种机制大大减少了因信息不透明带来外部不利因素, 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国内部分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兼顾了企业网站的作用, 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形象的宣传。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需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 进而维护企业自身的形象和利益, 实现最大化效益经营。。

3.2 EDI信息系统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 中文可译为“电子数据互换”, 港、澳及海外华人地区称作“电子资料联通”。它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 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 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 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 它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 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将EDI描述成“将贸易 (商业) 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共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 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而ITU-T (原CCITT) 将EDI定义为“从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结构化的事务数据互换”。又由于使用EDI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文件, 因此EDI又被人们通俗地称为“无纸贸易”。

3.3 网络GPS技术

A-GPS (Assisted GPS) 即辅助GPS技术, 它可以提高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性能。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基站它可以快速地定位, 广泛用于含有GPS功能的手机上。GPS通过卫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来进行定位。当在很差的信号条件下, 例如在一座城市, 这些信号可能会被许多不规则的建筑物、墙壁或树木削弱。在这样的条件下, 非A-GPS导航设备可能无法快速定位, 而A-GPS系统可以通过运营商基站信息来进行快速定位。快速的网络GPS技术使得企业可以快速而准确的知晓自身的物流体系节点运作情况, 实现远程监控以及调配, 减少因信息失误或者遗漏而导致的调配失效。网络GPS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引起物流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信息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4 结语

物流网络化经营模式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并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的, 通过这一技术有利于提升物流的经营效率, 减少经营成本, 进而提升经营成果。因此, 发展物流网络化经营是提升我国物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发展物流业的大势所趋。

摘要:物流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利用网络进行物流管理和经营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新方向。物流网络化经营就是指利用现代网络系统以及信息化技术进行物流管理模式的转变, 改变传统物流经营模式, 进而提升物流经营的效率。本文通过介绍物流网络化经营的模式, 讨论了有效物流网络化经营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化,物流管理,成本节约

参考文献

[1]李佳成, 鞠颂等.物流服务:用户网络的内涵与分析[J].综合运输, 2010 (6) .

[2]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J].青海政报, 2009 (16) .

[3]周志英, 姜宣伟, 陈爱坚.基于网格技术的综合物流资源服务平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0 (7) .

[4]张德荣.邮政物流一体化程度评价[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09 (5) .

[5]秦迎林.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上海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研究[J].江苏商论, 2008 (5) .

[6]张国华, 陈洁余.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建设策略[J].商场现代化, 2009 (8) .

[7]高芳, 翁洁静.试论专业英语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可行性——以物流专业英语为例[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

[8]陈柳钦.论港口物流园区的合理建设[J].港口科技, 2009 (4) .

[9]刘秀国.可持续发展观下港口物流内涵与绩效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网络化模式 篇2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为主,但随着近几年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发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导致本门课程最终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收获不大。总体上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部分演示实验效果不好

在材料科学基础实验中有些实验设备是大型仪器而且有的很娇贵,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去动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实验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大多数是机械性的重复这些实验的内容。甚至有的学生只是看而不动手。所以就不可能真正起到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况且有些演示实验的直观性较差。在演示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2理论与实践脱节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学时数较多,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也就比较大。光凭借单纯的理论授课学生不容易接受,使得很多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往往收获不大,不能很好的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许多专业课程结束以后的综合实验和毕业论文中,就不能够联系书本知识,把所学内容和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甚至相互间发生严重抄袭。分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实验课程学时的压缩以及实验场地和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分析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1.3实验教学方法组织的不恰当

随着招生规模扩大,金属材料专业专业学生人数教多,再加上由于受到实验室场地以及实验仪器数量的限制,通常需要将每个班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也就是说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批到相应的实验室做相应的实验内容。即使分组也不可能做到每人使用一套仪器设备,通常要多人使用一套仪器设备。因此就有一些学生浑水摸鱼,甚至有学生就不动手实验。实验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实验的成功率,通常会再三地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等,这样就会占去一部分实验时间。从而使得学生真正动手实验和分析问题的时间相应的就变得少了。就会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和老师的交流也就相应的少了。也就说学生只能勉强按时完成有关实验项目。就谈不上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了。

2网络教学模式的实践

传统的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由于以上问题使得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不如人意,这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实验课程的兴趣。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的减少和实验效果的不理想,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兴趣,是对现场实验的补充,最终能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1)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情境设置、实验模拟以及动画演示,对学生学习起到外部刺激的作用。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够能积极主动地同这些外部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学生可以在实验课前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进行预习,这样现场实验时就能够熟练操作,不至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被动的完成有关实验项目。(2)在网络化模式中还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库,方便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及时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资源库进行小组和作活动,在资源库中找到相关资料,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与面授实验教学互为补充。可以弥补教师在有限实验时间传授知识不全面的缺点。对于不能面授的远程学生来说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他们可以自身的特点选择性的进行学习。(4)网络化教学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所以凭借网上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得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总之,材料科学多媒体网络模式的建立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学习者能随时随地的进行调控。所以该模式的建立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通过材料科学基础网络教学模式的实践,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实验课程方面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并能够做到课前提前上网预习,课后有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使得这门课程实验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3网络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

小学要实现网络化教育模式 篇3

一、学校家庭学生之间要實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育人模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国家七部委在2010年联合颁发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5年教育部又单独颁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这已经表明政府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可是,当今家庭教育水平的底下,专业人员的匮乏,正严重影响着中国家庭教育的发展,也无法满足每个家庭、每位父母成长的需要和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父母对教育的理解的误读不能更好的配合学生的教育工作,更甚至对学校教育出现的负面的影响。小学生本身的特殊化,小学生是开始人性形成的的萌芽期,好的开始才能让学生的发展更健,所以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联系,在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生活方面多沟通进行定期的改变教育目标。教师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班集体是一个面,家庭的参与可以把教育由面缩小到一个点。教师要把学生的学校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也要把家庭中的学生情况及时有效的反映到学校,这样才能“教育相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家庭的教育最终的目的要映射到学生身上,学生是主体,所以要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要让学生参与到自我教育中来,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所以要让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也要成为自我教育者,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要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人。这就形成了学校和家庭、学生网络格局的教育模式。

二、小学学科的学科要均衡发展,实现“网络化”教学模式

小学教育中学科品种很多,学科之间联系很深,互相作用。我们应该把各学科进行整合,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改变传统单一、专业化教学模式为综合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同时,软化学科边缘,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中,吸取各学科知识营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正确认识音乐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是陶冶情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另外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美育功能。音乐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基础教育的课堂,应当属于智育的范畴,在情商提升的同时对智商也有很大的提高。“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包含于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育《新大纲》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阐明了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即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社会与品德》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常识和品德高尚的人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的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育人。在小学教学中儿童思想的易变性,容易出现思想方面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因此思想教育在每一学科中都要渗透进行去。科学在小学中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以其它学科的作用也很明显,一方面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例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科书中有关植物、动物、天文等自然事物的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有关地球、方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可以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例如学生在科学学习观察法,可以用于语言课的语言表达和数学思维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学校之间及边缘教育机构之间也要实行网络化资源共享的模式

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社会课题,不能只让学校教育,社会也要参与进来。以学校为主体,其它教育机构为辅的网络化教育模式。小学生可塑性强,这就造成了小学生的心理更容易出现问题。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多种心理问题 ,据国内大量调查表明:10%--20%的学生已经存在类型各异、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当前常见的有厌学、逃学、嫉妒、自我中心、任性、孤僻、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等。另据调查,约有3000万未成年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自杀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想办法缓解或者解决这些问题,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如果让心理咨询机构与学校进行学生学习及生活上的沟通可以有效地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健康的成长。在小学阶段例如可以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吃苦赖劳的精神。

化学品网络化运输模式 篇4

上海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下称中外运化工) , 是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旗下一家为化工行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专业子公司, 注册资本1460万美元, 目前总资产2.5亿元人民币。物流服务对象主要为拜耳、巴斯夫、杜邦、陶氏、壳牌、阿克苏等世界级化工巨头。同时, 化工产品多为精细化工品, 附加值高、对环境敏感、危险性质也相对较高。因此, 从目前的客户订单看, 单票订单货量较小 (42%订单货量小于5吨) , 时效要求较高, 且包车比例高达35%。采用传统的点对点运输模式运送这类货物, 车辆实载率为50.5%左右, 仓位利用率较低, 直接影响了能耗利用效率。为响应国家能源政策, 在燃油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 中外运公司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经过充分调研, 于2011年初提出开展“化学品网络化运输模式”试点。

中外运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网络化运输模式试点管理团队, 对现有业务机构进行统一化的优化整合, 充分利用所掌握的高端客户资源, 并依靠自有的强大仓储网络资源, 根据现有客户群分布和未来发展方向, 先期在两条线路上开展了化学品网络化运输模式试点。一是上海至广东:以上海和广州为起迄节点, 同时辐射周边地区, 包括江苏、浙江、深圳、东莞等地;二是上海至东北:以上海和长春为起迄节点, 同时辐射周边地区, 如江浙一带、东三省等地。经过一年多的运行, 实载率提高了约60%, 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俱佳。

二节能原理

网络化运输模式是指以两个或多个固定区域分拨中心 (RDC) 为节点, 集中收集、分拨、配送化学品货物, 通过干线网络化组织形式, 在先进的货物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力支撑下, 对货物进行科学分类、合理配载, 实现干线重型载重车辆运输的高实载率, 使干线相向货流趋于均衡。其运输组织过程如图1所示。

化学品网络化运输模式是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 可以通过提高运输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节能减排效果。其节能原理为:

第一, 为干线运输车辆提供充足的货源, 提高干线车辆利用效率, 降低单位运输量能耗, 实现节能减排。

第二, 区域分拨中心 (BDC) 对货物的集结, 为开展一车多挂、滚装运输、驼背运输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提供了基础条件, 能够减少装卸等待时间, 加速牵引车周转, 提高装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降低单位运输量能耗, 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第三, 通过货物的科学分类、合理配载, 能够在集货、分拨和配送中, 提高装载效率, 减少无效运输, 方便运输路径优化, 实现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耗的降低和环境污染的减少。

此外, 网络化运输模式还能够节省货物仓储设施, 方便货主, 减少物流成本, 便于组织水路滚装运输、铁路驼背运输等多式联运, 促进综合运输的发展, 实现间接的节能减排效果。

三技术内容

1. 业务整合

过去中外运长航集团的化学品物流分属于全国多家分支机构具体运营, 只能开展点对点的运输模式, 每条运输线路的车辆利用效率都很低。为改变这种状况, 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中外运长航集团对全国范围的化学品物流业务机构进行了整合, 形成了以上海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全国统一调度、统一运营的化学品物流运作平台。该平台改变了过去各公司自管一摊的现状, 为化学品网络化运输模式提供了基础保障。业务整合后的化学品运输网络如图2所示。

2.货运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为了更好的运作化学品网络化循环运输模式, 公司投入巨资建设了货运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 包括陆运系统和GPS远程系统。

陆运系统:各地客服将接到的订单统一录入系统, 形成订单池;系统会根据车辆的可用情况和货物拼载禁忌智能协助调度进行调配, 班线调度据此适当调整调度配载。如图3所示。

GPS系统:GPS管理员通过对车辆在途载货状态的高效跟踪管理, 将车辆状态及时反馈客户调度, 有利于业务订单的跟踪和车辆的预调度, 充分协调正逆向物流, 实时配载, 提高车辆周转率和装载率。如图4所示。

3. 设施与设备投入

强大的场站及仓储网络是开展网络化运输模式的基础条件。中外运化工公司在华东、华南区域拥有强大的仓储网络, 覆盖江浙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江门、中山等地, 以远洋运输、内河码头和大型仓库为主。网络化运输模式项目确立后, 中外运化工充分利用中外运华东和华南码头、仓库优势, 进行了网点的布局优化。并通过与主要客户的沟通协作, 做到各网点的服务能力与业务量、送货时间、装货时间相一致;通过启用吊装机械、场内叉车和人工搬运等多种装卸作业方式, 合理调度, 即保障了货物准时供应, 又减少了空驶和无效运输。

先进的运输车辆是开展网络化运输模式的基本要素。在试点运行的两条网络化运输模式干线上, 中外运化工公司拟投入国三以上标准牵引车40辆 (其中已投入20辆新车) 、挂车90辆 (其中已投入60辆) , 保证合理配比, 适应不同业务, 保障网络化运输模式正常运行。

四推广应用条件

1. 充足的货源, 发达的交通条件

开展网络化运输模式需要有充足的货源和发达的交通条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 货源充足, 货运需求旺盛, 特别是上海化工区的扩建、大亚湾石化区的投产, 为网络化运输模式提供了大宗的稳定货源。同时该地区交通条件优越, 道路基础建设完善, 交通枢纽网络密集, 中短途高速及高等级道路状况良好。中外运化工公司根据现有客户分布及业务开拓辐射地域, 选择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之间开展网络化运输模式项目, 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化运输模式的优点。

2. 充分的需求调查, 明确的货种定位

网络化运输模式不仅需要充足的货源, 而且要求该货源具有大宗、稳定、相向货流基本均衡、货物属性基本一致等特性。因此, 开展网络化运输模式需要做好充分的需求调查, 明确货种定位。中外运化工公司成立以来, 将化工品运输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现已成为为化工行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专业子公司, 同时与拜耳、陶氏化学、杜邦、瓦克等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关系。

近年来, 上海化工区、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等大型化工园区的发展迅速, 确立化工行业的集中发展方向后, 在货源方面得到强力保障。

根据调研和预测, 江浙沪、华南地区及周边地区是公司客户的主要集中地, 也是未来几年公司客户开发的发展方向, 按现阶段的业务量和中外运化工公司的发展目标, 对能采用网络化运输模式的业务进行规划, 并逐步替代传统的运输生产组织模式, 每年约有15%的相向对流运量增幅。

3. 完善的场站网络, 丰富的仓储资源

网络化运输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区域分拨中心, 即场站和仓储网点, 进行货物的集中和分拨, 为干线运输提供高实载率保障。中外运化工公司具有丰富的场站和仓储资源, 能够为网络化运输模式提供支撑。

同时, 中外运化工公司也十分注重场站的功能与服务能力, 计划2012年完成大亚湾自有场站和广州华坑仓的改造升级, 包括场地硬化、作业功能整合优化、设立专用装卸平台和专用停车区域, 定点存放网络化运输模式的牵引车辆, 为网络化运输模式车辆的停靠、维修保养、货物的临时中转、装卸、储存以及其他配套物流需求等提供一体化服务。改造升级完成后, 装卸场地与道路面积、停车场面积、仓储面积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增加, 更好满足网络化运输模式的运行要求。

4. 先进的货运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

先进的货运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网络化运输模式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各类信息数据, 实现科学、合理的运行调度决策。包括:根据各业务路线、禁忌配载、时效等进行调度配载调整;提供电子行车单, 驾驶员根据行车单上的信息进行装货;查询各车辆运营情况;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实现车辆行驶路线、疲劳驾驶、超速等监控管理;根据GPS管理员反馈的车辆信息, 优化车辆调配, 提高车辆利用率;准确跟踪货物信息, 提升了为客户服务质量等。

五效益分析

基于化学品网络化运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响应政府节能减排号召, 肩负起节能减排的历史使命, 积极创新, 努力开辟新的生产方式, 已在2011年试点实施网络化运输。

中外运化工实现节能减排的方式是通过化学品网络化运输模式, 优化干线运输, 以及智能化系统的支持, 增加车辆的实载率, 减少空驶造成的燃油消耗。通过此模式, 单车平均配载重量从传统模式的15.2吨左右增加到现在的24.3吨左右, 车辆的实载率由原来的50.5%提高到现在的80.4%.

1. 节能效益

项目实施后, 公司将传统运输模式和网络化运输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加以分析对比, 对项目采用网络化运输模式所产生燃油节约进行系统测算, 如表1所示。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投入网络化运输后, 通过提高车辆的实载率, 减少空驶, 通过数据的对比发现百吨公路油耗可节约 (2.236-1.481) /2.236×100%=33.8%, 合计926.55吨标准煤。

0#柴油折算标准煤计算公式:

式中, T标为折算后标准煤, 单位是吨;L为油耗量, 单位是L;ρ为0#柴油密度, 取0.86 kg/L;T0为柴油折算标准煤指数, 取1.457 1。

2. 经济效益

运输成本对比分析指在完成相同周转量下的单位运输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包括总的成本和各项成本费用结构 (燃油、车辆折旧、保险等) 对比, 如表2所示。

由表2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网络化运输通过增加车辆的实载率和减少空车行驶里程, 提高周转量 (吨公里) , 从而降低运输成本约32%。

六社会效益

废气排放指标中,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在0#柴油消耗过程中, 经过汽车发动机燃烧消耗, 主要排除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因素。

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计算公式:

式中, Tc为CO2排放量, 单位是吨;△T标为减少0#柴油折算标准煤量, 单位是吨;Qc为标准煤CO2排放因子, 取2.493。

根据油耗分析表中消耗标准煤减少量带入计算公式有:

即2011年化学品网络化运输项目运用后, 在完成运输计划条件下, 网络化运输比传统运输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 309.9吨。

以上海-长春点对点传统模式与上海-天津-长春-重庆-武汉-上海网络化运输模式两条线路对比为例, 如表3所示。

在建立网络化运输模式之前, 公司长途化工运输业务基本上以点对点的传统班线对流模式为主, 但因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导致货量不对称。

网络化运输是将中国的北部和南部的业务系统汇总, 通过智能化系统的优化处理, 使网络化运输的配载量达到了24.3吨, 百吨公里油耗比传统模式节省了 (2.302-1.481) /2.302×100%=35.7%, 月节省0#柴油544升,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0.68×2.493=1.695吨。

专家点评

1. 项目先进性和技术成熟度评价

网络化运输理论成熟、模式先进。

2. 项目节能环保潜力评价

项目实施后, 货运车辆实载率提高约60%,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3.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该项目的实施减少了装卸等待时间, 加速了牵引车周转, 提高了装卸效率, 企业运营成本降低约20%, 经济效益显著。

4. 项目的推广应用条件

(1) 网络节点上需具有相对稳定的货源;

(2) 较为丰富的可用仓储网络资源;

(3) 先进的货运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

5. 项目推广价值评价

该项目适合在大中型化学品物流企业中推广应用。

6. 问题及建议

(1) 能耗统计基础工作有待完善;

(2) 化学品仓储及运输专业性强, 所需基础设施及装备初期投入较大。

(3) 项目应用单位应重视和强化能源统计和管理工作;

(4) 各地行业管理部门可结合地方实际, 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促进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网络化发展。

网络推广三种模式网络营销 篇5

不过最近我经常用一个自以为很全面的总结给客户概括做网络推广的情形,三种模式选择:

1、做广告:有预算直接拿去砸搜索引擎、砸网络媒体,立竿见影的访问量来了;

2、做苦力:没有预算怎么办,只有埋头做苦力,

网络推广三种模式网络营销

典型如注册几十个马甲在社区里自己跟自己玩得热火朝天、憋原创营销文章那种;

3、干坏事:很多人都属于银子紧俏,又不想干吃力不一定讨好的苦力,所以,选择干坏事达到网络推广的目的,比如群发垃圾邮件、扮流氓之类。

做广告、做苦力、干坏事,三种网络推广模式,交给打算做网络推广的你,多选,你的答案是?

网络化模式 篇6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大学英语听力;建构主义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上,不同层次的运用了网络多媒体教学。如何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一直以来是外语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将对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实施听力自主学习的可行性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理论背景

计算机网络教学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②(罗玲娟、王雅丽:2008)计算机网络语言中心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逼真的语言环境来实现知识的建构。

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Holec将自主学习定义为能控制、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即学习者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目标、计划、方式等方面的制定和选择,并进行有效的实施。自主学习包括五个方面: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速度、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评价学习效果。Holec还认为:自主学习必学有两个前提:一是学习者能决定自己的学习,二是必须有一个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对自己的决定承担起责任。③(林莉兰:2006)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对外语教学界影响深远的监察论(Monitor Theory),其中输入假设被认为是其核心部分,强调输入应是可理解的、有趣又有关联的、不是以语法为大纲的、并且输入量应是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学习者提供了充分的可理解语言输入的可能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的速度,选择合适的感兴趣的材料,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加强。

三、听力教学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可谓是任务艰巨。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教师过度强调语法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却忽视学生听说方面的训练,导致许多大学生匮乏最基本的语音知识。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模式相对于以前单一的听资料-对答案-讲解原文的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学理念不断发展,语音室设备不断更新,听力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但听说课以教师为中心,或者说仅少数能力较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的现象依然很普遍。

以上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既使听力课堂显得沉闷乏味,也使得听力理解困难成为大学生英语水平全面提高的瓶颈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

四、网络听力自主学习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全新学习模式,全国180多所高校根据要求进行了此类改革。网络听力自主学习拥有以下特点:

1.网络技术与英语学习紧密结合。

网络自学平台的建设对学校在教室,电脑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这将有效地降低学生对四六级机考的不适应感。传统的听力教学形式单一,教师控制主机终端,学生们被动接受相同的和教学方法,缺乏自我选择权,每个学生的需求也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听力资源网路自主学习,确保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独立的机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的资料,实现自我的知识建构。

2.丰富的听力材料保证语言输入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听力资源。传统的听力教学,由于一个班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用相同的教学材料往往出现基础差的学生理解不了、跟不上的情况,而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网络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听力资源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每一位学生可根据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听力学习材料,保证输入资源的有效吸收。

3.实现自我计划、监控和评估

自我计划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实际目标,制定出学习计划,包括听力材料的选择,时间安排,步骤实施、听力策略等。自我监控是指学习者运用监控策略,监控计划任务的完成进度,效果等。自我评估指学习者评估预定目标的完成情况,检测自身听力能力是否提高,对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和效果进行总结,规划下一步听力学习计划。网络听力自主学习使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根据自身薄弱环节和预定目标,制定具有个体特殊性的学习计划,增加了计划落实的可能性,提了自我学习的责任感,促进了自主能力的培养。

五、网络听力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听力自主学习学习效果是显著,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其探索发展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考和研究:

1.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开发更新听力教学软件

网络学习的基础是教学软件系统,目前各个高校采用的系统不尽相同,无论是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还是本着教学应与时俱进的目标,教学软件系统都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开发。如根據学生要求加入最新美剧电影,不断更新VOA、BBC新闻材料等,让学生接触到最新鲜的纯语言环境。

2.合理运用各种听力学习策略

在网络平台下,学习者实践的是自我学习方案,自我学习的重点在于学生自己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完成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分为6大类,其中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6大策略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即使是听力理解能力很强的学习者,如果不采取一定的策略,也难以记住长段文章或会话中的全部细节。③(林莉兰:2006)然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无意识的运用过学习策略,但对其深入的了解可谓几乎空白。教师应该向学习者灌输学习策略理念,并结合实际学习任务对相应的策略进行使用练习。

3.教师适当监管机制不可缺失

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进行适时适当的监管必不可少。网络自学平台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学习计划,却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有的同学一直觉得自己发音正确的单词,实际上是错误的,自己却意识不到,更从未想到需要纠正;还有些同学,接触网络平台的初始阶段,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也很快,但短时的新鲜感过后就出现倦怠情绪,在没有教师监督管理和全班共同学习氛围下,很快就失去了学习兴趣。目前大多数的网络自主学习系统都有自动记录学习进度的功能,教师会将其学习效果列入总成绩的一部分,但这样的监管机制略显笼统,只能学习者体现部分学习效果,对其整体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都无法呈现。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语言学习环境,更好地实现了语言认知过程中所需的语言信息及语料信息的输入,培养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持续的监督和指导,采取网络自主学习与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将听力策略指导和评估有效结合。听力自主学习模式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才能发挥这一全新学习环境的巨大潜能,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玲娟、王雅丽. 基于网络化语言学习系统构建英语专业听力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J]. 英语教学研究,2009(2): 48-51

[2]林莉兰.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研究[J].外语研究,2006(2): 39-45

[3] Anderson, A. & T. Lynch. Liste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篇7

一、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资源无限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不再是课堂知识的拥有者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让网络 (Internet) 走进课堂——共享网络资源, 实现网络与课堂的整合。网络走进课堂无限丰富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资源, 网上浩如烟海、包罗万象的信息就是课堂的教学资源, 学习者想要哪一方面的资料, 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由于网络走进课堂彻底动摇了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的“圣人”地位, 网络无限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师不再是课堂知识的拥有者, 即使是最渊博的教师也无法跟网络相比。

二、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学习方式极为便捷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不再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利用网络搜索、使用信息极为方便、快捷。学习者可以在网上随意下载所需的资料, 甚至初学者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的学习也可以在网上搜寻答案。网络四通八达的布局和全天候的伺机服务无限地拓展和延伸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网络与课堂的整合使学习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独立地不断重复学习的过程, 直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 网络又是一个可双向交流的媒体, 学习者还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网上提问、网上讨论、网上回答, 从而有效地实现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便捷性以及学习过程的可逆性和学习方式的交互性极大地摆脱了传统课堂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使教师不再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

三、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学习者高度自主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不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管理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一般由教师选定, 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完全相同, 可以说,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自主性。可是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中, 学生可以不再被仅有的信息源 (教师或教材) 牵着走, 他们可以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材料, 他们可以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自己的学习方式,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者的高度自主性, 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教师不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管理者。

四、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仅仅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和教学环境的创设者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由于网络与课堂的整合彻底动摇了教师在传统课堂上权威的地位。但是,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否定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 也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在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并组织、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在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中, 教师仅仅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教学环境的创设者, 起到的是桥梁的作用。

五、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形式, 不是传统课堂的辅助与强化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网络化”一词, 网络化课堂教学形式的出现, 并没有完全抛开传统课堂教学另起炉灶, 也没有完全吸收网络教学的全开放性, 它吸收了两者的优点, 克服了二者的局限性, 在先进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指引下, 对“传统”进行扬弃, 对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萌生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传统课堂的辅助与强化。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阶段出现的信息技术 (网络资源) 只为教师所用、学生只为教师所驱使的“人灌”转“机灌”的新灌输主义。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网络化”一词, 不仅仅是简单的“网络”加“课堂”或“网络”进“课堂”, 更是把一种新的教与学观念和教与学理论引入课堂, 使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体, 转变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 使学生逐渐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主动探索者。

网络化模式 篇8

“双语”类民族教育, 其名称概念和含义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认识上较为模糊, 因此在概念和认识上首先作简单的陈述。所谓“双语”类民族教育, 在民族地区是民族教育的主体, 就藏族聚居区来说, “双语”教学即为利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 一般可划分为“以藏为主”类和“以汉为主”类两种模式, “以藏为主”类, 即全科使用藏语授课, 其授课教材也为藏文编译 (除英语外) 加授汉语文课;“以汉为主”类, 即全科使用汉语授课, 其授课教材与普通类学校相同, 但加授藏语文课。由此可以看到所谓“双语”类民族教育其实际上是“三语”教育。因此在“双语”类民族学校中其师资配备、教学难度及学生的学业负担等方面远远大于普通类学校。从生源来看“双语”类民族学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农区、牧区和农牧区, 学生在各方面的素养和养成教育远远不及普通类学校的学生。这呈现了“双语”类民族学校与普通类学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

二、新型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这些新型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双语”类民族教育亦不例外。综观对这些新型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为分为以下几类:

课件类应用模式:这是新型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最初应用的一种途径, 也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双语”类民族学校得到广泛应用的模式之一。其特点是设备要求较低, 在授课教室只要有投影、电子白板 (幕布) 和谢谢课件电脑即可授课;课件制作软件随处可找, 课件制作灵活度较大。不足之处是教育资源不易分享 (或共享) , 授课教师的教学资源往往是存储在教师个人电脑上, 很难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和交流, 往往是呈现的是“单打独斗”的局面, 更不易教学资源的积累;其二是授课程序繁琐, 在授课过程往往因为打开的应用程序较多而出现顾此失彼、卡壳等尴尬局面;其三是引用资源能力不足, 虽然课件制作软件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但绝大多数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都是把在课件所要使用的图片、视频、音频及网络资源全部集合在课件之中, 使得所制作出的课件体积庞大, 课件主次不明, 层次不请, 从而在授课过程中易出现意外现象。

网络应用模式:这类模式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 主要以学科网站、博客、空间方式呈现, 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应用。其特点是避免了课件类应用模式下的资源不易积累和分享的现象, 教学资源可以分类链接, 分类存储。不足之处是目前大多数网站、博客或空间均不支持课件、资源文档的在线转换和在线播放功能, 视频类、音频类资源往往也需要第三方网站才能引用;其二对“双语”类学校来说还存在藏文系统的嵌入技术、藏汉双语同屏显示技术的支持, 从而影响了在“双语”民族学校的应用;其三是此模式的应用对学校网络环境要求较高, 需要在授课教室接通外部公众网, 因而另一方面在教学应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网络维护和网络管理的负担。

Moodle等各类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应用模式:这类应用模式已成为深受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喜爱。其特点是系统功能强大, 满足网络化教学的需求,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高校的网络化教学。不足之处是该类平台多为面向网络化教学, 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基础教育来说在课堂上较难发挥其优越的网络功能;其二同样与上一模式一样在“双语”类民族教育中仍然存在藏文的购入及“双语”同屏显示及在线文档转换等不足;其三对学校网络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 从而使得许多基础教育学校望而止步。

新型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诸多应用模式, 但主体划分为以上几类, 几种模式既各具特色, 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 尤其是在“双语”类民族教育中较为明显。

三、“双语”类学校网络化课堂构想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对各种模式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取舍后我们发现, 在“双语”类民族学校对新型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的最佳途径是构建适合于“双语”教学的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在这个大的教学平台下可以派生出学科教研平台和教师个人教学平台, 从而可以很好的解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基于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 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是:

首先, 教师利用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无障碍授课。这是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所体现的最主要的功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作用是教授专业文化课知识, 而不是在课堂上解决新型技术的技术问题。

其次, 教师利用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 从而激发教师课堂老实激情和教学灵感。每个人在自己付出劳动后其成果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同时也愿意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成果。教师这个职业更是如此, 教师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教学资源能够流畅的通过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展现出来时, 首先会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 从而会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教学灵感, 教师的教学激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课堂教学氛围达到更加和谐活跃, 达到教师乐教学生擅学的最佳教学效果。

第三, 网络化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相互补充相得宜彰。在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中既可以通过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室进行传统式的课堂教学, 也可以在网络教室进行网络化教学。例如, 对某一学科的某一章节按照正常教学需要5课时来完成该章节的教学任务, 通过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对课时进行调整和安排, 即3课时 (或4课时) 讲授完成该章节的全部内容, 而留下2课时 (或1课时) 在网络教室进行网络化教学, 这样既可通过网络课堂实现学生的分组讨论、在线测试, 又可使不同层次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自主学习。

第四, 多层次教学资源积累, 目前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具有书写屏幕录制的功能可称之为电子板书, 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可利用这一点将课堂上的电子板书保存到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之中, 从而可实现课堂的实时再现。

四、网络化教学课堂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将常规教学中的备课、课堂教学、辅导、作业等教学环节有机的融合于《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之中, 在教室前端可通过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屏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 白板代替黑板、白板笔代替粉笔, 网络化教案代替书本教案。

备课环节, 教师可将授课教案 (学案) 提前上传到课堂教学平台, 教案 (学案) 除包括常规教学中常有的学习目标、教材重点、难点等环节外, 还包含媒体展示、典型例题、图库 (示) 、扩展资料等大量的与本课有关的信息, 学生在老师的教案 (学案) 里对所学内容提前进行预习, 通过学案有针对性的预习, 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上课环节, 教师通过前端多媒体设备授课, 可以将整堂课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板书保存于教案的媒体资源这中, 从而方便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部分再现, 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省, 方便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温。

授课地点终端灵活多变, 可以在网络微机室, 可以在家、可以通过电脑、便携式平板、智能手机, 通过登录《网络化课堂教学平台》随时, 随地进行学习。还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提交作业, 在线留言、提问等。同时教师教案 (学案) 的公开化, 是一种对教师的无形的督促, 也方便了学生提前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进行学习, 也能将教师从繁重的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 实现一劳永逸, 共享合作, 这样一堂课在网络上, 不同的教师都可以不断对教案、学案进行完善补充修改。电子板书的存储可以重现课堂教学的过程, 这些在以往的常规课堂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

课堂教学与教学资源的融合, 网络教学资源的积累对于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学校而言往往是比较困难而漫长的过程, 有些学校往往为了积累一些资源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收效不成正比, 也往往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成为一种形式。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学校有较好的网络、多媒体硬件条件, 却不能充分将其应用于教学第一线。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将完全改变这一历史, 因为每一节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都是授课教师自觉在上传资源, 并且这些教学资源都是符合本校教情和学情, 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有效资源, 资源的共享更为简便, 在“藏汉双语”民族学校中更能体现这一点, 对同等章节的资源不同语言对资源的共享仅仅是共享其课堂教学资源中的“积件”而非共享整个课堂资源。从而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与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

网络化模式 篇9

近来,在管理方面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迅速增长。该网络研究的繁荣起源于二十世纪后期,是众多变化中的一部分。其主要特征有别于以往从个体论、本质论和原子论来解释网络构成的做法,更加倾向于关系、情境和系统化的理解。此外,它与文学评论多样性类似,可以看成是嵌入含义参考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该系统中没有比将各种网络类型模型化更加重要的事情。

由于网络研究的快速发展,需要将相关的各项研究进行客观的回顾和分类。首先从该角度出发,围绕研究领域组织工作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是:1、将材料重组归类;2、解释理论机制和功能,可以允许我们在跨领域研究中取得联系并得出更加抽象性的结论。

此外,本研究针对不太熟悉网络研究的个体采用从介绍关联术语作为切入点,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理解的难度。宏观上讲:社会网络包含一系列个体以及将这些个体联系起来的关系。其中个体通常被称为节点,可以是单独的人、团体或组织;而关系则是直接或者间接将这些个体联系起来的“媒介”。对于给定类型的关系而言,可以构成定义不同的社会网络二维社会关系。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关系具有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例如: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核心个体时,就会把该个体称为中心、而把其它的个体称为朋友节点。“自我中心”网就是基于该理论模式的典型代表,提供了一种面向个体收集和加工数据的方法。

2 研究回顾

该部分主要按照社会资本、嵌入性、网络组织、互锁牌、内部联盟等步骤进行,对于记忆各种网络变量和关系非常有帮助。

2.1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组织网络研究中增长最快的一个方面,不仅推动了社会网络研究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一般来说,社会资本是关系价值的一种体现,可以从网络研究中收集和重命名的强大工具。在管理学当中,社会资本允许将一系列有关个体关系或者网络位置的研究聚集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但是早期研究则只是将社会资本看作是填充个体资源的关系而已。

后来随着Burt结构漏洞一书的发表,重新将人们的视线转向个体中心网络的类型显示。Burt认为社会资本在个体的外围节点中缺乏必要的关系,结构漏洞的跨度能够为测量关系强度提供了可行的机制。在该思想基础上,一个相关调查不仅揭示了社会资本的一般性逻辑,而且还探索了关于社会资本的消极结果。

2.2 嵌入性

与社会资本类似,有关嵌入性问题的研究开始时并没有引起科研工作者足够的兴趣,只是被当作将所有经济行为嵌入到社会情境下的一种想法而已,直到Granovetter公开了有关这个概念的最初成果以后才逐渐好转。更多的早期研究主要关注于嵌入关系的收益上,并且该收益通常和商业关系联系得更加紧密。

本研究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重复性市场关系和社会关系可以产生有别于传统市场关系的嵌入式交互逻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联盟伙伴的选择。

2.3 网络组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网络组织成为描绘组织形式的代表词汇,该时期的很多研究主要探讨了在商业全球化形势下组织化生产模式的问题。经过反复探讨,终于对该新型组织模式产生了本体状态不明确的共识,但后来又将关注的焦点转为判定该模式是否是网络组织的具体化问题上。

此外,因为组织被认为是嵌入到经济网络和社会关系当中,所以就需要有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来加以理论化说明。虽然这种做法不能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但是还是为研究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2.4 互锁牌

在社会学和管理学中互锁牌的研究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最初作为管理组织依赖性和维持社会功能的方法,主要目的就是识别造成关系互锁的原因。此外,应用互锁还可以预测组织行为的相似性。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该问题的焦点转向了将互锁看作组织降低不确定性和分享信息方法的视角。学者可以使用互锁解释药片的分散性、组织的行为和组织结构的调整等问题。

2.5 内部联盟

内部联盟的研究与其它网络调查不同,它会对组织行为、组织学习等产生较大影响,在这一点上和互锁牌功能类似。在研究过程中,针对组织为什么会形成内部联盟和组织如何寻找关系节点两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热点。观点一:认为联盟可以用来降低组织曝露在不确定性和危险性情况下的比例。观点二:认为联盟可以在访问资源时获取较高的优先权。观点三:即从联盟组织中可以获得何种信息资源。按理论来讲,联盟可以提供访问资源的机会,而该机会是用其它方法很难获取的。

3 网络研究的度量

在该部分,我们主要基于网络研究的不同来分析网络的度量情况,包含因果关系的方向、分析的层次、解释机制和解释目的4个方面。其中前两个非常重要,具有更多方法论的观点,但通常不会作为分类网络的基准;而后两个则更实际,可以用来作为网络研究的一个类型(解释机制指网络关系如何起作用;解释目的指被用来解释什么)。

3.1 因果关系的方向

最基本的度量就是决定该研究是网络结构构建的原因还是结果,理由之一就是这是一个相对来说较新的课题,首先需要断定它的合法性。采用的方法要展示网络变量对重要结果变量会产生影响,这是传统研究最为关心的问题。而且结果分析也是该领域结构化的体现,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它的功能。总体上说,网络可以定义为个体环境、行为语境或者行为约束,因此检查网络结果的研究就成为该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3.2 分析的层次

分析的层次是最基本的、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常常因为太过基础而被遗忘。研究中我们从观察二维网络数据开始,目的就是从成对个体的角度出发进而探索整个网络。但是因为数据可以聚集到很高的层次,假说不仅可以在二维层面被测试,而且还可以扩展到整个网络。

传统研究中我们以分析的范围和复杂度来定义分析的具体层次,该度量可以用来区分研究的不同。但是,在研究中由于明确的分析层次不会以简单的方式发挥作用,导致形式敏感靠不住。

3.3 解释机制

我们可以从解释机制的角度来区分网络研究,在这主要介绍两个关于个体社会资本的研究。其一:由Coleman和Burton主导、核心是个体中心网络中结构和关系的认知,是一种忽略关系内容而专注于关联方式的结构化、拓扑型的方法。其二:代表人物是Lin,主要研究要点是社会关系中资源的流动。

虽然Burt将其研究划入结构化的阵营,但是关于结构化漏洞的控制和信息则是取自双方面。所谓信息收益主要指个体能够最大化接收到的信息,如果A和B是可以分享信息的朋友节点,那么中心节点就可以不需要与这两个节点都有直接的联系。

3.4 解释目的

Burt和Davis的研究存在两个不同点:一、社会资本研究具有可估算性,可估算的方面在所有社会资本研究中是可持续的。二、社会资本研究强调社会关系提供个体功能的可能性。与社会态度构成和社会影响研究类似,网络模糊研究是强调约束的结构化惯例模式,而社会资本则关心机会,它包含的个体是积极的参与者,用于探测具体网络位置。

总之,存在的不同不仅可以投射出策略和组织理论的不同,而且还反映机构和结构的紧张。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参考部分影响因素,构建符合研究目的的模型。社会资本研究探索如何将变量解释为社会关系功能,而社会化影响研究则用于解释个体态度、信仰和实践在功能上的共同点。

4 网络结果的类型研究

利用网络结果的二维研究,我们可以交叉划分成2×2的表单。该方法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4种标准类别,方便给结构化资本做标示。

4.1 结构化资本

结构化资本包含社会资本研究的拓扑型或结构型变量,在个体层面的研究关注于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的个体利益或者具有含特定结构的中心网络。个体被当作是为了最大化收益而探索网络位置的理想单元,个体的位置会使用一系列抽象关系类型描述。个体收益是当地网络类型的基本功能,而关系则是为了形成结构化层次被涵盖近来的。在分析网络层,结构化研究用来探索与功能相关的组织网络机构,该类型研究是社会网络研究中最早开展的项目之一。

4.2 资源访问

该研究包含社会资本研究的关联性问题,功能和控制的资源数量作为评价个体成功的基本要素。中心个体和其他个体间的关系通过中心个体能够发问资源建立起来,不同的关系类型具有不同获取资源的能力。大多数研究只是关注个体,所以分析只能基于自我中心网的数据。

4.3 收敛性

收敛性研究主要是为了在相似网络环境下寻求解释共同的态度和行为,通常概念化为集中性或者结构化等价物。个体间不管是否彼此关联,都被看作与第三方有关系,该生成共性的机制和分享环境或者角色模型的认知有密切联系。

4.4 传播性

该研究用来解释态度、文化和行为等如何通过个体交互而传播出去,模型化作为个体间交互的功能,而构想出来的关系则随着信息流的变化发挥作用。从组织作为整体的角度看,个体相互影响和作用在结构化群组中创造了共性;从单独个体角度看,个体的行为由朋友节点的比例决定

5 结论

本研究回顾了各社会科研组织持有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宏观思想。除此以外,类型学网络研究模式在整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为社会网络研究开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ncona D G,Caldwell D F.Bridging the boundary:External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1992,37:634-665.

[2]Atkin R H.Mathematical structures in human affairs[M].London:Heineman Educational,1974.

[3]Barabasi A L.Linked: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M].New York:Perseus Publishing,2002.

[4]Burt R S.Decay functions[J].Social Networks,2000,22(1):1-28.

[5]Casciaro T.Seeing things clearly:Social structure,personality,and accuracy in social network perception[J].Social Networks,1998,20(4):331-351.

[6]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6):1360-1380.

[7]Hansen M 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1999,44(1):82-111.

[8]Krackhardt D,Kilduff M.Strcucture,culture and simmelian tires in entrepreneurial firms[J].Social Networks,2002,24(3):279-290.

网络化模式 篇10

关键词: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发展,大学内诸多公共课与基础性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授课模式僵化、授课内容脱离实际、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等问题既为课程的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困境,也限制了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和互联网络,并加强对授课进程与授课内容的科学管理,能有效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进而促进体育学习与体育精神培养,使全新的授课模式稳步形成[1,2]。

1 大学体育课的网络化教学

1.1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体系

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网络化进程的发展,也带动了部分高校体育网络课堂的逐步建立[3]。通过建设网站课堂,为学生开辟第二块体育能力培养与锻炼的平台,帮助其强化课后的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神经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1.1.1 建立体育课程学习网站

学习网站的建立以培养学生课外学习兴趣,交流体育运动经验为主要目的,以文字、图片、视频影像等形式完成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记录,帮助学生更全面细致的反思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类网站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为体育教学信息的积累与教学方案的展示提供了平台,使未选择相关选修科目的学生也能查看相关课程的授课进度与教学视频,从而避免了学生因课时冲突而无法选择相关科目所带来的遗憾。

此外,网站的建立使网络化教学与生活紧密相结合[4]。针对大学生热衷上网、使用各种聊天工具的现状,体育教学网站以其丰富的图片资源、形象的视频教程与新颖的授课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闲暇时间愿意进入网站学习体育知识。由于网络课程的信息量偏大,内容更新速度快,是以专门负责网站管理的人员必须对授课信息的发布进行及时归类整理,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晰的认识到教学进度的更新流程以及网络授课模式的特殊结构,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1.1.2 不同学习小组建立不同讨论平台

网络化教学体系[5]不仅包括一个内容全面的授课平台,同时也必须涵盖一个灵活性强、针对性强的讨论小组。与普通课堂中的讨论小组相似,网络化教学中的讨论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向与兴趣爱好完成划分,小组选择充分尊重学生自愿,使学生能在相对活跃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体育课程的课后学习。

讨论平台的建立依托于QQ等常见的社交讨论平台,使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限于短暂的课堂时间。讨论小组以兴趣为依托,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厌烦心理的产生,使学生的学习和讨论更富于灵活性与趣味性。此外,讨论小组的建立除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运动的关键与技巧,也为学生自行组织课外活动提供了可能。对于一些热衷于登山、远足、潜水、攀岩等户外活动的学生,网络化授课方式使远距离的信息交流与活动组织变得更为便捷,通过在讨论平台上交换出行信息,总结相关体育运动的经验及注意事项,户外体育锻炼变得更加安全周密。与此同时,这种交流与讨论的形式也成为了网络课堂授课内容的有力补充,促进了网络化课堂的交互性与趣味性。

1.2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的评价

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网络课堂的形成是同步的。对网络化教学的评价着重于讨论其与传统授课方式的不同之处,通过阐述多媒体及互联网教学带来各种优势[6],及其带来的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的改革,能使网络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以被发现和改进,进而提升网络体育课程的授课效率。

对网络化教学系统内容及形式的考核是对这一体系进行评价的基础。首先,要重复考量网络化教学体系中的授课内容及其所选用的教材。不同于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因缺乏必要的互动与提问环节,而更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自觉性与注意力的考核。因此,必须选择贴近户外实践课程内容、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授课教材,使学生能依照文字或视频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此外,必须确保网络教学平台的形式新颖清晰,符合当今大学生的审美价值,从而确保学生由于对教学体系缺乏兴趣而不乐于进行网络体育知识的学习。

其次,对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的评价还需侧重对师生互动环节的考核。由于无法进行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所以必须在网络化教学系统中开辟专门进行讨论的版块,进而使教师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降低“自学式”学习的难度,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网络授课平台的开放性,学生可反复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并结合互联网上能查阅到的文字材料与赛事集锦来充实自身的理解力,但这造成了不同专业、不同理解能力学生的学习进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通过互动平台及时沟通与交流,确保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能满足课程规范的要求,并对少数无法达标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查缺补漏,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网络化教学体系的授课方式。

2 管理模式

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当前条件下大学体育课堂中较为常见的管理模式,也是最符合教学改革条件下新型教学内容要求的管理模式的创新。由于社会对高校学生体育能力及自身身体素质的新要求,体育课堂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对学生的实时性监控,确保网络化授课内容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2.1 现行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大学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针对体育课堂的管理也变得愈发复杂。传统的大学体育管理模式以教师负责为基础,教师通过定期记录与反馈各个授课班级的学习与课程标准的完成情况来审核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向。这种方式虽能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使课堂情况得以被真实记录,但由于体育课程的开设方向不断增加,教师对每位学生学习情况、测试成绩记录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单纯的人力管理方式已为教师及体育办公室的相关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且不利于今后课程管理工作的继续开展,并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下降与体系运转的困难。因此,必须及时改变大学体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化与数字化的作用,使体育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需要。

2.2 网络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网络化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体育课堂更贴近时代发展,也更满足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期待。网络化发展使体育授课中的多个环节得以由单纯的示范操作转变为视频教材的学习。通过开发相关体育活动的模拟软件,可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情况,同时也能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对多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分解化的学习,进而帮助其克服学习环节中的重难点,激发其的学习兴趣。此外,信息化模式还能帮助教师完成学生测试、比赛等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从而降低教师的工作量,使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及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3 结束语

网络化授课使教师对体育课堂的授课内容及授课进度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也更方便其把握整节课的授课进度,进而实现课堂管理效率的明显提高。例如通过设立体育考核成绩的网络化查阅与管理系统,老师能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完成管理的整体性及规范性,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经常出现的因信息庞杂而带来的资料查找困难。此外,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性管理也体现在对各种体育器材、活动场地、比赛计划的管理与宏观调控上。通过合理分配人力与物力资源,充分调动每位老师与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组织其投入到相关环节的学习与教学中,能起到减少人力支出,提升管理效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兴.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2]张铁雄.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3):29-31.

[3]包克.学校体育管理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126.

[4]李莺歌.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2008(12):245-246.

[5]潘明英,赵洪明.基于高校校园网的体育网络化教学基础平台体系结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6):114-117.

网络化模式 篇11

【关键词】成人高等职业教育      网络化教育模式      意义     策略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社会在不断的转型中发展,伴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高校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网络化逐渐被提上日程,在教育改革中受到重视。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使现代职业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中引进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使其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能促进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发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网络化教育的意义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网络化教育是指在其教育范围内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交流互动的互联网平台,在这样一个教育系统里的所有成员通过网络进行学习[1],这是一种全新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方式,而且已經成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为互联网信息时代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促进终身教育的实施开展

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网络化教育,利用有效的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职业教育,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系统性的网络学习平台培养众多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习惯,也为这些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通过这样的网络学习平台掌握不同的职业技能,增加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网络化教育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改革中结合现实的社会发展情况,职业教育始终要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将促进就业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2]。因此,网络化的职业教育能为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运用全新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丰富职业教育的内容,创新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无疑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极大地缓解了成人职业教育的分散性,调动了成人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一般是在受教育者在职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分散性太强,导致其教育效果差,没有集中交流互动的机会,缺乏职业技能的实践。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中引进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搭建一个无障碍交流学习的网络平台,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此外,一站式的网络教育平台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关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成人高等事业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网络化的课堂教学

在校园中覆盖无线网络,建立成人职业教育相关学科的网络教材库及网络资料库,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建立校园学习论坛,搭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精品课程的视频点播系统,也可以将相关职业教育的课程做成精美的PPT在网络平台上投放,将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网络化,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虚拟但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学习平台。

(二)创建一种网络教育与面授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网络化的环境之下,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网络化的教育平台为支撑,将面授作为一种补充教育模式[3]。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利用网络化的教育平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及职业技能学习的新方法,激发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建议,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化不能触及的小方面采用面授教育,使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不留死角。

(三)引进高素质的教师力量,组建专业的网络化教师队伍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拥有一支专业的网络化教师队伍。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各大高校的教师也在积极寻求改变,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学习全新的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快速适应新的网络化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是每一个教育者的基本任务。

在日常的网络化教学中,每一个教育者要尽可能地进行彼此之间的教学交流,学校积极引进专业的教师,并对传统的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时期迅速适应网络化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大力发展网络化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了解网络化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后,积极探索其网络化发展的策略,能使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夏健.浅论学习型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3(5):20-21.

[2]曹坤明.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构建[J].职业时空(下半月版),2007,3(11):56.

网络化模式 篇12

1 目前我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科研项目多, 经费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 使管理和核算趋于复杂。目前我院科研经费主要有科研立项、配套经费、重点学科、横向经费和科研奖励等。其来源除医院自身、卫生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之外, 还有社会各界。我院科研经费的来源呈现纵向多层次、横向多元化的格局。由于科研项目不同, 资金来源渠道不同, 对经费的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也不同, 迫使科研经费管理必须按科研项目资金来源分立账户、分项核算, 一定程度上使管理和核算内容日趋复杂, 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办法, 而且要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规章制度, 妥善处理各种科研财务关系。

(2) 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配合。长期以来, 项目负责人、科教科和财务科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采取各自为政的传统管理模式, 项目立项后, 项目负责人往往注重考虑技术问题, 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使用效率考虑较少。科教科和财务科作为两个独立的职能部门, 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沟通手段。科教科有经费的审批权, 但无法及时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 从而在经费审批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财务科只是单纯地进行行政财务收支核算, 不掌握经费使用中各个环节的管理规定, 既不能有效地监督经费的开支, 更不能全面地履行管理职能。其结果是部分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 经费一直挂在账上造成未完成科研项目经费大量沉淀, 使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 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实际情况。

(3) 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大, 开支管理松懈, 资金使用综合效率不高。一些科研项目负责人往往认为经费申请下来以后就是自己的“小金库”, 可以自由支配, 履行审批手续仅仅是个形式, 平时一些在医院日常经费中不能报销的费用, 通过科研经费的途径得以报销, 造成一些科研项目招待费、差旅费、劳务费、用途不明的办公用品开支较多, 而用于购置设备、实验试剂、材料的支出比例较少;还有一些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试剂材料、办公用品, 往往由科研人员自行购买, 不经采购中心审批, 也不经物资管理部门办理相关验收入库手续就投入使用, 直到经费报销才凭发票办理假入库、出库手续, 物资管理人员只见发票不见实物, 违反了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

2 我院科研经费管理网络化模式的应用

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主要由科研经费预算支出管理系统和科研经费查询系统组成。系统登录界面见图1。

2.1 科研经费预算支出管理系统

(1) 基础资料。 (1) 项目资料的建立。通过建立项目资料, 确定每个项目的资金来源、项目负责人、项目经办人、立项年度、项目编号等信息。科研项目维护界面见图2。 (2) 权限管理的设置。根据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人员的不同需要设置操作和查看权限。权限管理界面见图3。 (3) 预算科目与经费来源的定义。不同资助渠道的经费管理及经费预算的科目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经费管理中要有针对性。通过经费来源的定义, 我院目前按项目的经费渠道, 分为立项科研、配套经费、重点学科 (院内及院外) 、横向经费、科研奖励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将这几类资助来源的具体名称预先维护好, 并将经费预算科目与其来源对应起来, 保证项目来源对应的科目只能是预算中规定的科目。例如, 一个项目有多个资金来源, 通过定义经费来源可明确区分不同来源的经费及其对应科目, 避免相同项目经费的混支。

(2) 预算编制。此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按项目立项后项目下达单位批准的计划任务书中所作的经费预算, 经费实际到账后, 录入对应科研项目经费;一部分是院内下拨的科研配套经费、院内重点学科等, 年初编制预算时, 按其批准金额录入。预算录入界面见图4。

(3) 预算支出申请和审核。首先由项目经办人填写经费报销内容及金额后提交至项目负责人审批, 经项目负责人审批通过后, 方能提交至科教科审核。预算审核界面见图5。由于预先已将项目的信息及来源与对应科目作为基础资料维护好, 如果审核通过, 只需在经费支出时选择项目名称及来源, 填写支出科目、金额、用途说明即可。同时, 如果支出申请超出可用金额, 系统将提示并无法提交申请。预算支出申请界面见图6。

(4) 财务确认报销申请。经过审批的报销单据, 经财务审核后在系统中进行最后一个环节的确认, 整个经费支出申请就完成了。财务报销审核界面见图7。

2.2 科研经费查询系统

科研经费预算支出管理系统是完成经费收支的网上申请与审批的平台, 科研经费查询系统则在科研经费预算支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将已确认发生的经费账自动同步到经费查询系统中, 满足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对经费的查询需求。我院科研经费查询系统分为预算定额明细查询和预算使用明细查询。

(1) 预算定额明细查询。主要查询科研经费预算核定、追加金额、经费来源和经费拨入时间 (见图8) 。

(2) 预算使用明细查询。主要查询项目经费实际使用情况明细及结余情况 (见图9) 。

3 应用体会

经过一年多的使用, 通过网络实现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对提高管理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但也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3.1 成效

(1) 对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的影响。理顺了项目负责人、科教科和财务科三者的关系, 避免了在科研经费管理中“权责不清”, 杜绝了实际经费部分内容超支、违规列支, 或多项科研经费交叉列支现象的出现, 做到专款专用, 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该系统, 加强了管理机构的监督职能, 并由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科研经费收支信息, 作出合理的决策, 使科研经费使用的预算制度真正得以实施, 科研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2) 对项目负责人的影响。该系统加强了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的核算意识, 项目负责人可通过个人密码在网络上查看自己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减少了盲目开支, 提高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3.2 改进

(1) 细化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支出科目, 实行全成本核算。根据有关科研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文件, 统一规范支出科目及支出范围和标准, 在预算编制时按支出科目细化预算内容, 收支按预算执行。对医院投入的水、电、气、固定资产等都作为科研所需费用计入成本。

(2) 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财务科和科教科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前期投入与效益预测工作, 经费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分析通报经费使用效率和预算执行情况, 管好、用好科研经费。

(3) 加强系统查询功能。现我院系统中的查询功能较为薄弱, 只能进行简单条件的模糊查询, 尚不能进行复杂条件查询和内容汇总。

(4) 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项目负责人、科教科、财务科和设备物资科共同监管科研经费使用, 医院根据科研经费实际使用情况, 分别考核各方工作, 并作出奖惩。

摘要:科研经费管理是医院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医院借助内部办公系统网络平台建立了科研经费管理系统, 本文简单介绍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应用体会。

关键词:医院,科研经费,网络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增桓, 袁凯瑜, 赵醒村.实用医学科研管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16.

[2]曹欣, 贾常荣, 王爽.强化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之浅见[J].重庆医学, 2008, 37 (1) :21-22.

[3]陈丽云.浅谈医院科研课题财务管理[J].现代医院, 2009, 9 (2) :144-145.

上一篇:社区电商下一篇:公关活动中的社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