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原则

2024-10-03

能力原则(共12篇)

能力原则 篇1

语文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自主实践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教学内容上, 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努力彰显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在教学方法上, 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力求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为了有效地开展语文活动课, 就必须遵循一些与一般课堂教学不一样的原则, 下面以语文版七年级第五单元的活动课 《主题探究学习:桥》 为例, 谈谈开展语文活动课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一、准备阶段要遵循的原则: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而设计, 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首先, 实践活动课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 这样容易引出学生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愿望,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主题探究学习:桥》 中“桥”是一个学生非常熟悉但又了解不深的建筑, 这个选题就在学生身边, 学生可以亲身经历、感受、观察和描述, 由此派生出的问题可大可小, 学生易于操作, 便于学生自己思索, 自己提出问题, 容易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 教师在做方案前, 需要对学生有所了解, 做到既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发挥特长, 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活动。比如这次桥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 我设计了“桥梁大观”“家乡桂林的桥”“桥梁文化”“心灵桥梁”四个专题,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个性的学生需求, 学生选择的面很广。如“桥梁大观”这一专题是为那些对古今中外的桥梁感兴趣的学生而设计的, 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放眼世界、中西融合、尊重和兼顾多元文化的目的;“家乡桂林的桥”这一专题是为那些想了解桂林、热爱桂林、痴迷桂林喜欢摄影、喜欢画画、喜欢出游的学生而设计的;“桥梁文化”这一专题是为喜欢吟咏品味、喜欢积累、喜欢讲故事、喜欢朗诵诗词的学生而设计的;“心灵桥梁”是为那些喜欢联想、想象, 表达能力较强, 擅长交际、沟通、采访调查的学生而设计的。

在这四个专题中, 每个专题小组在探究时, 学生又可根据自己组员的特点及兴趣爱好细致分工。如“家乡桂林的桥”这一专题, 概括、整合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探究介绍桂林的桥的共同点, 喜欢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生可以选择桂林花桥、鲁家村风雨桥等研究, 喜欢现代化大桥的学生可以选择上海路立交桥、南洲大桥等研究, 喜欢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学生可以选择阳桥等研究, 喜欢中西融合风格的学生可以选择宝贤桥、古榕双桥等研究。不一而足, 各取所需。又如“桥梁文化”这一专题, 学生又可细分为积累与桥相关的诗词名篇名句、讲桥的故事、讲桥的歇后语、积累桥的谚语及成语等多项活动, 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从而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 在活动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再次,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 教师一定要避免完全放任自由和过分干预两种情况, 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指导, 做好活动的总策划和总编导的角色。如在活动中, 探究家乡桂林的桥这一小组, 学生在活动中收集了40 多座桥的资料, 文字资料几万字, 拍摄的相片、收集的图片几百张, 如何将这些资料整理、分类、筛选, 又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呢?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几个小组成员三番五次无法达成共识, 这时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度、适当的指导评价与鼓励, 这样既能让学生解惑而团结一心, 又能让学生从中获取自信和动力, 继续参与活动,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成功率。

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上的评价, 及时给予学生适时、适度、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以确保每一个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二、学生自主实践阶段要遵循的原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体现综合性, 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

语文活动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在本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如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积累语言的能力、感悟语言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

在“心灵桥梁”这一环节中, 学生在课后采访和现场采访这些活动中的表现令我们惊喜。以下是学生的当堂采访汇报。

生1:我们组采访的是顾之川教授。他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已有20 多年了, 虽然工作繁忙, 但是他还是会抽出时间多与家人沟通。他创建了一个家庭微信群, 利用网络交友工具, 拉近彼此之间的情感。他说, 与家人保持良好关系的秘诀关键就是爱, 爱就是包容, 包容对方的一切, 与对方达到共识、默契、成为情比金坚的一家人。所以顾教授一家人都是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

生2:我们组采访的对象是张定远爷爷。他告诉我们, 对待他人, 要用诚恳和真心的态度;对待朋友, 就要能帮就帮, 多为朋友着想, 真诚待人, 这样就会广交天下友, 对待犯错误的孩子, 父母要以身作则, 给孩子讲道理, 通过细节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 而不是一味地责骂。从张爷爷身上, 我们学到了要用真诚和真心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样可以为我们赢得很多朋友。

在采访活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切实地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学生也明白了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 要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也要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尊重他人的观点, 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流。

在桥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自我活动, 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了桥的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 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运用。通过这样的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在活动中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他们的自学能力有所提高,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切实的培养。

活动中通过桥这种常见建筑物, 不仅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获得了桥的基本知识,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领略了桥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且还让学生明白了要尊重多元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丰富文化底蕴。更让学生明确了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 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成果展示阶段要遵循的原则:注意活动成果的开放性、趣味性, 力图实现合作探究成果分享的核心精神

活动成果交流的开放性、趣味性,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要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讲故事、小品表演、游戏互动、抢答、PPT投影等。二是活动得出的结论要具有多样性。既可以得出统一认识, 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既可以形成完整结论, 也可以留有一块“空白”。

事实证明, 只要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 学生就可以展示他们的风采。在这次 《主题探究学习:桥》的成果展示课上, 各小组在融知识与趣味为一体上下足了功夫:他们有的以PPT投影用最炫民族风来介绍中国名桥, 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有的以调侃的方式介绍俗称自杀者大桥———美国旧金山大桥, 以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珍爱意识;有的小组以游戏、抢答的方式传播桥的名句、诗词、歇后语、成语等。交流分享展示的开放性、多样性及趣味性,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摘要:语文实践能力活动课具有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为了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遵循原则

能力原则 篇2

[作者] 宫铁英作者单位:114200辽宁省海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

[内容]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以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

培养幼儿讲述能力的原则与方法 篇3

在幼儿园里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拿出一幅或一组图片让幼儿看图讲述时,大多数幼儿看到什么说什么,东一句,西一句,没有主题;有的是老师问一句,他答一句,不能清楚完整地表述。学龄前阶段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而且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要尽量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积累丰富的口语经验。具体做法如下:

一、遵循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乐于讲述。由于幼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生动、有趣的活动或事物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游戏为主,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讲述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自然大方、语言流畅地讲述。

(二)整合性原则

讲述是一种较为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的表达,幼儿在学习、游戏活动中必须用语言沟通,这就离不开讲述。任何一个学习活动都有听、说、看、做四个方面,即说中有听、听中有看、看看做做,从感知到操作再到表达,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讲述学习过程。

(三)循序渐进原则

幼儿的发展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个性差异,只有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东西才易被幼儿接受,否则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为此,在培养幼儿讲述能力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原则,帮助幼儿在适应的基础上层层提高、层层分解、层层推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讲述能力。

二、具体措施与方法

实用、有效的培养方式是提高幼儿讲述能力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为:

(一)强化集体培养

讲述是独立运用独白言语、连贯地描述或叙述一个事件,这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需要引导。如晨间谈话时教师可以示范一种讲述的方法:说说我的玩具。当幼儿熟悉了一种讲述经验后,教师可以为幼儿更换讲述对象,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思路和方式在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讲述新的内容,在实际运用中发展语言表述能力。如小班幼儿在讲述时,先从自身出发来介绍:我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属什么……刚开始幼儿还不能说完整,但慢慢地就学会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上: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在哪所幼儿园上学等内容,以此不断迁移讲述经验。当然,选择什么方法来迁移讲述经验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结合具体的活动来设计。在选择迁移方法时,教师也要考虑讲述对象及幼儿掌握的难易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幼儿迁移讲述。对于中大班幼儿可多采用情景、看图讲述的方法不断丰富幼儿词汇,培养幼儿讲述兴趣。

教师在设计讲述活动时,可为幼儿提供范例(或表演)内容,再给幼儿提出新的讲述要求。教师可选择幼儿喜欢看的动画片插图,如《白雪公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雷锋的故事》等,幼儿对动画片很感兴趣,对于熟悉的故事情节,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边看边讲起来。还可选用一些抽象图画,抽象图给观图者留有意会与想象的余地,对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十分有益,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看法,编出情节和对话。

幼儿在讲述时常常会因生活经验和词汇贫乏而讲不出来或讲不好,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或表演)内容,引导其思维步步深入,帮助幼儿用恰当的词语讲述。要教会幼儿怎么从一部分过渡到另外一部分?怎样从主要部分看到细节?怎样对人和物进行描述?如分析图上事物之间的关系及怎样按图编故事。如大班看图讲述《是谁替我把雪扫》,先让幼儿懂得情节发展是按开头、发展、结尾的顺序进行讲述。在幼儿具有初步有序意识的基础上,采用大部分图按顺序放,请幼儿将有意漏放的一、二张图按顺序插进去等方法进行常规训练。当幼儿学会这种方法后,再加大难度,将图顺序全部打乱,让幼儿在看懂每一张图意思的基础上,将图按顺序排列讲述。其间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图上画的是谁?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4个小朋友要藏在门口?老爷爷推门一看想到什么啦?小朋友藏在门后想什么......”根据幼儿理解程度提出一些辅助性的问题,目的是启发幼儿思考,使其讲述更明确。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多种途径迁移作品的情境,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其自由、大胆地讲述。教师可不加任何限制,只对其所说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幼儿的发言,发现其闪光点,激发幼儿讲述兴趣。教师设计每个活动都要将生活原型与作品形象进行比较,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文学作品的优美词语、句式、结构,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启发幼儿采用新的讲述经验,充分利用自身经验,实现语言形象与视觉形象的相互转换,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

另外,教师要营造语言表述氛围,可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己布置场景、选择角色、激发自主意识,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讲述的愿望。

(二)注重个性培养

幼儿讲述能力具有个性差异,性格内向的幼儿讲述能力高低取决于对活动或图片、故事的兴趣,对特别感兴趣的活动,他们愿意将其内容表述出来;而性格外向的幼儿,看到什么就说出来,但他们往往是将自己的经验或所见脱口而出,不考虑用词、用句的准确性。针对这一情况,可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有关的句式。如在区域活动的讲评中,先让幼儿说说今天自己在哪里玩?玩的是什么?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儿经常说,就会较流利地说出有关类型的句式并能举一反三。

对于性格外向的幼儿要帮助他们明确讲述目标,鼓励他们大胆地、有重点地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突出讲述的中心内容,力求讲述准确;对性格内向的幼儿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建立成就感,增强其信心,培养其讲述的兴趣。

对于班级个别表述能力较差的幼儿,即使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但就是不能完整讲述出来,可用的方法就是请能力强的幼儿来回答,然后再让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来复述一遍;或者是由老师来完整讲述,再让其复述,以此来帮助幼儿完整表述。

(三)家园协同培养

家庭也是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幼儿时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幼儿讲述能力过程中需把家庭教育也纳入其中,让家长正确认识其重要性,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讲述兴趣。家长不需要像专业老师那样来指导孩子,但可以给孩子讲故事或播放故事录音,孩子可从中学会新词汇。比如每天和孩子一起静静地听录音故事等,听完了可以问孩子故事的名称、基本情节等,家长和孩子也可以以接龙形式叙述故事内容。第二天送孩子入园时再告知老师,教师引导孩子在班级区域活动中与同伴分享,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倾听和分享习惯,又提高了讲述能力。

总之,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注意持久、思维积极、求知欲强,他们乐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感知迁移到讲述中,他们把这一切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每个孩子在学习习惯、口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孩子沿着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前进,不断提高讲述能力,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能力原则 篇4

教材开发是设计、编写、编辑、评价和修订教材的整个过程。简而言之, 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教材设计”, 即关注如何进行教材目标的确立、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的构思问题。第二步就要着手落实到教材编写的环节了。职教师资专业能力培训教材的开发原则应该要围绕着教材设计和教材编写两个环节展开。

一、职教师资专业能力培训教材的设计原则

1、工作与学习一致性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首先是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参照点的, 其次在确定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项目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要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并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获得相应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提升。这样看似简单的原理, 在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教师们常常不知道怎么将设计的项目与工作任务一一对应起来。

因此, 职教师资培训教材开发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体现专业领域的真实工作过程, 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能享受技能、知识及情感的深化性体验, 也能将这一体验成果带到课堂教学中去。

2、能力与素质同等性原则

职业行动能力的迁移是教材设计的核心, 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而言, 就是达到专业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合理、灵活地结合运用的效果, 这就要求在进行教材建构的时候, 要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情境或实例联系起来。合理的做法就是先描述清楚普遍化的工作任务, 提出通过任务操作将要达到的目标, 然后引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去。除此之外,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要在教材开发中加以重视和体现。

教材的作用是为培训服务的, 培训的作用是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服务的。所以“能力”与“素质”的结合是核心教材要突出的两大重要内容。

3、层次与系统统一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层次繁多, 来源复杂, 其中有从大学刚刚毕业的上岗教师;有在这一专业教学多年的, 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还有在该专业的教科研各个方面都比较突出的骨干教师。他们有的是科班出身;有的是中途转岗;有的只有教学经验, 没有与该岗位相关的实践经验;有的是只有与该工作相关的实践经验, 而缺乏教学经验的。据此特点, 培训教材必须突出层次性, 针对不同教学对象, 区别不同训练层次, 设置不同教学内容, 并注意层次与教学内容的相互关联与衔接, 避免内容交叉与重复, 以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要。

但是, 一项工作任务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性过程, 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而是在知识、技能与情感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协同下完成的工作。教材开发的难点就在于既要兼顾教师的层次又要兼顾教学项目设计的系统性。这也是职业教育课程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课程与学生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所以, 要尽量按照经验递进的原理编排内容, 努力做到教学对象层次性与教学内容系统性相统一。

4、受训与自学融合性原则

职教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 不断提高自我, 由不够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 这是一个终身奋斗, 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过程。短时间的培训只是他们专业化发展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如何实现“培训”到“持续学习”的内化转变是教材开发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职教师资成人化、阅历相对丰富、自学研究能力较强等特点, 教材要认真贯彻以自学为主的思想, 突出教师自学能力的培养, 做到教材内容的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易懂, 论理清楚准确, 设计图文并茂。

5、结果与过程连贯性原则

“滞后性”是教材的重要弊端之一, 这一弊端在职业教育教材中尤为突出。很多内容在教材未出版前是适应当下职业需要的, 到了教材出版的那天却发现由于技术更新得太快, 这些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职业需要了。还有些内容在教材未出版之前是前瞻性的, 但在出版之后就成了稳定而成熟的内容了。教材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过程产生结果, 结果又会修正过程。我们或许无法在一本培训教材中解决这一问题, 但应在培训过程中意识到这一问题。职教师资培训教材中的知识作为理解课程内容的有效媒介之一, 在培训过程中, 培训师是还要利用适合于培训当下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和新方法。

6、稳定与超前并存性原则

一般而言, 职业学校教师已经能够很好的理解成熟的知识和技能了, 培训教材主要弥补职教教师们对业界成熟性及前瞻性知识和技能的缺陷, 体现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教材形式。另一方面, 对于行业内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趋势的介绍, 甚至深入分析都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职业本身就是受到技术和劳动组织发展的影响, 被不断赋予新的要求和意义的, 职教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 很有必要具备及时应对行业新动态的能力。

二、职教师资专业能力培训的编写原则

1、思路实践性原则

职业教育尤为强调实践的价值。许多学生都有觉得在实习单位实行几个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要比在学校学习三四年都来得多, 来得实用。更好体现“实践性”的方法就是要“做”。“做”能给予直接体验知识及技能的实用性的机会与感受, 并能激发知识和技能实用性的效能。因此, 教材编写的思路就是要引导受训教师们尝试性地去做, 再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 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

2、结构项目化原则

“做”是一个需要考虑“做什么”及“怎样做”的过程, 即需要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展现出来。教材要呈现一个个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活动模块, 在这一活动中, 受训教师要通过完成工作任务, 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或提供相对适宜的服务。

3、语言对话式原则

学科体系的教材往往以阐述式的语言把知识点和技能点呈现给读者, 这样并不适合于知识的内化, 也容易缺乏趣味性。因此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通过“对话式”的语言, 为读者营造一个个生动的“情境”, 使读者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 《全球教育展望》, 2005 (2) 。

能力原则 篇5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6:35作者:张明平

党管人才原则是党管干部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既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迫需要,也是我们党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重大决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联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际,不断深化对党管人才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把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到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着眼于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谋划人才工作大局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首先应当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紧迫需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对人才工作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新格局。

首先,要加强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协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管人才要体现前瞻性、全局性和导向性。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上做文章。离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离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单纯地就人才工作抓人才工作是不行的、没有出路的。人才工作必须深谋远虑,既考虑经济发展,又考虑社会发展;既考虑发达地区,又考虑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既考虑城市,又考虑农村,做到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党管人才要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区分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国家层面,重点是抓好人才宏观指导和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针对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党管人才要体现导向性和实用性。要把人才规划、人才政策与个人的成长联系起来,使大家能够把握目标和方向,联系实际找到自身的位置,鼓励人人作贡献,人人都成才。

其次,要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这中间,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抓宏观、抓重点、抓关键,抓那些别的部门抓不了的大事,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人才工作。现在宏观方面的事,要牵头抓总的事,以及需要抓而没有抓的事很多,亟须整合力量,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同时,要善于总结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设一支

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的领导人才队伍

治国理政,人才是关键。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必须把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突出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点。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大力提高领导人才自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改进领导人才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方式方法,把党校培训与专业院校培训结合起来,境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结合起来,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包括网络培训结合起来。

其次,要抓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个关键。要坚持扩大民主的改革方向,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第三,要打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之间的流通渠道,形成一池活水。党和国家需要的领导人才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党政领导岗位上的领导人才,也包括那些在国有重要企业领导岗位和重要科研、教学、社团领导岗位上的领导人才。同时,领导人才来源于实践,其

素质构成也是多方面的。培养和选拔领导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党政机关这一个领域。要疏通领导人才流通渠道,多方面、多领域地培养锻炼领导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领导人才。

以市场化、社会化为重点,推进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的创新

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这就要求从总体上,特别是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来考虑人才的评价、选拔和使用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人才的市场化,二是人才的社会化。这对于进一步推进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才评价方面,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完善衡量人才标准,把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落到实处。在人才选拔使用方面,要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首先,要承认人才的价值,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对于人才资源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进而转化为人力资本,通过人力资本的运动产生新的价值的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论证。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上的重要作用,做到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人才资源通过市场竞争,往往能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就目前来看,市场在人才配置上的作用还远远不够,没有做到全领域、全方位,也没有做到全过程。这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尽快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同时,我们要看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地区,乃至一个地区的不同领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是不相同的。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来进行人才资源的配置,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后发优势将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难以得到尽快的解决。比如,西部开发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援藏援疆问题等,都需要加强人才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

第三,要积极推进人才评价和使用的社会化进程。目前人才的评价和使用主要还局限于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从国有企业来看,对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很多方面是沿用对党政干部的一套做法,由组织人事部门直接去搞民主推荐、谈话和考察。这种方式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近些年,一些国有企业探索面向社会和海内外公开招聘领导人员,但因为相应的社会评价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对应聘人员的评价和任用多半是应急性和临时性的。着眼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可以考虑组建若干个国际化的国有控股的人才经营公司和人才服务中介机构,把党管人才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把全社会乃至全球的企业经营人才纳入我们的人才经营公司的经营范围,既为公有制企业提供人才,也为非公有制企业输出人才,从而推进人才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使用的社会化。

能力原则 篇6

一、循序渐进,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准确掌握学情,由表及里,随浅入深。不可为“结合”而“结合”,牵强附会,僵硬操作,有违读写结合转换的初衷。在读写结合转换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其智力结构,把握语文教学规律,精心阅读指导,专注写作训练。

提高作文能力,要循序渐进。以教科书课文为范本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读写研究要凿实每一步,注意将阅读教学的重心从解读“写什么”转向“怎么写”的探究。依据课文典范之处随时训练“怎么写”。起初篇幅要短小精悍,技法要便于拓展,切实提高写作效率,培养写作兴趣。

二、切入巧妙,深度挖掘

教师必须吃透课本,做到胸中有全册,单元着眼,从课入手。掌握每单元在全册书中的位置、作用及与前后单元之间的联系,甚至清晰知道在学生初中发展阶段的具体作用,从而确定每篇课文的授课重点,再依据文章内容或作者技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找准切入点,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切入巧妙,深度挖掘”能够轻松凸显课堂重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围绕巧妙地切入使学生实现写作迁移,使其在不同题材、体裁的课文中习得写作的各种知识并提高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创设情境,回归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科书课文的人文内涵和情感价值,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带领学生回归生活,发展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述的能力,激起情感共鳴。

学生天真烂漫,感情丰富,如依据文本恰当创设情境,很容易生发感触,情思跌宕,愿意谈论自己的人生感受。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感同身受地去体悟和领会生活中的人、事、物,培养学生用已知探求未知,用感性寻求理性,从而丰富、拓宽其写作领域。

四、平等对话,多元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真正的对话不是顺从、听从,而是上述四要素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敞开心扉,充分表达意见,自由交换看法,并获得真诚的接纳与倾听。

写作行为是个性化表达,综合体现学生的思想感情、智慧思维和语言能力。见仁见智,因年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道德、审美和情感价值的认同。教师要建立作文交流平台,使学生的写作活动得到及时、共同的关注。尊重学生心理、情感、观念、生活的实际,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在多元评价中,触动学生心灵,拓宽写作思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表达的价值,形成写作的内驱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鉴赏能力。

能力原则 篇7

关键词:体操,教学能力,评价,原则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重要力量, 承担着体育教学和带队训练等工作, 肩负着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体操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也是重点开展的运动项目及体育院系的必修课程。诊断评价体操教学水平可以使体操教师更加直观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 有利于其教学能力的生成。定性评价教学能力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本文在总结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 对其定量评价原则予以探讨。

1 近10年来我国体操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体操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体育院校高等教学主干科目构成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讲, 体操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实施并完成体操教学的能力。从查阅文献发现, 对于体操教学能力的研究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

1.1 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以“体操教学能力”为篇名在中国知网 (CNKI) 检索, 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

从表1可以直观看出, 近年来我国体操教学能力研究论文数量相对比较均衡, 每年都有会产生一定量的研究成果;通过相关系数检验 (r=0.22) , 研究数量跟时间不成线性关系, 说明我国近10年来对体操教学能力的演技并不趋具备集中研究整体逐年增加的趋势。

1.2 研究内容阐述

从研究成果的内容上看, 多数研究学者特别比较注意体操教学能力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重要性方面的研究并对体操教学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进行论述分析。李德斌提出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主要有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示范能力、语言讲解能力等8项。王文海则把体操教学能力分为两个层次、三大类、14项子能力:技术教学能力, 其包括示范、讲解、动作分析、错误纠正;基本教学能力, 其包括口令、领操、编操、编写教案;综合教学能力, 其包括组织教学、组织竞赛和裁判能力、场地配置和器材安排等。林跃将体操教学能力分为四大部分、14项内容, 主要包括编写教案、实施能力、教态、口头表达能力等。包传峰在充分总结众多研究成果得基础上, 归纳总结出24种体操教学能力。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关于体操教学能力的的内容没有比较一致的范围, 但是层系分析观点来看大多数学者将体操教学能力分为众多指标因素组成层级的子系统结构。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 研究者对体操教学能力的概念和结构组成进行大量研究, 但至今对体操教学教学能力构成上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研究范围。第二, 对教师和高校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了一些教师和高校学生体操教学能力存在不足, 为此研究者根据实际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进而更好培养和提高教师和高校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第三, 运用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对体操教学能力进行研究, 如建构主义理论和微格教学法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 并对其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

1.3 研究方法运用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 多样性的方法已经比较广泛得应用在体操教学能力的研究。不少学者通过调查高校体育学院学生的体操教学能力, 发现学生教学能力存在不少问题。周卫、黄美琼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发现, 学生体操教学能力在组织管理单一化, 流于形式, 语言表达不够简练, 不够通俗化。吕万刚、孙立海等[2]通过对大学、中学一些相关学院的体操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体操教师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 不能够及时跟上当代知识更新, 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能力不高。同时, 所多调查的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实际操作中, 机械套用竞技体操的教学方式, 缺乏必要的过渡性练习, 进而导致所教学的体操知识与技能同学生实际教学需要相脱离。侯柏晨[3]用“微型模拟课”的实验方法发现, 微型模拟教学对学生向教师角色意识的转换有加快作用, 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李忠堂、王敏[4]采用“升降式教学”的方法对体操普修教学进行实验, 教学效果较好。郑亚淼[5]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对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体操普修课进行设计和实验, 研究结果帮表明在体操教学中合理实施“建构性”学习可以是学生较好地掌握体操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并且对学生从事中学体操教学能力的掌握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李捷、宋雯对学生器械体操教学能力进行探讨, 提出对学生器械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应从理解和把握器械体操运动系统性、安排教材的合理性, 对器械体操运动基本感觉的发展进行考虑。通过总结文献可以发现, 借对比性实验研究体操教学能力在方法性研究中占用重要比例。在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上, 体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基本都有所涉及, 但整体看来文献法、实验法是学者们主要采用得方法。

1.4 小结

国内对体操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看, 从研究的数量上看, 查阅近10年来关于体操教学能力研究的文献, 文献数量已经颇具一定的规模, 但是对于体操专项生的教学能力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从研究内容上看, 对高校体育教育体操教学能力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 多是对体操教学能力的性质、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研究较多, 对体操专项生教学能力进行量化评价性研究, 并对各项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得较少。从研究方法上, 理论研究较多, 实验与量化研究方法较少, 缺乏理论性与实例论证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

2 定量评价研究视角下几点思考

2.1 定量评价的价值

在对体操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不仅要符合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一般规律, 还要结合专业的教学特点, 选用更为科学的方法。然而在体操教学评价的实际过程中, 教学能力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涉及因素比较多, 仅用定性评价的方法是很难客观、全面反映评价结果。不仅如此, 其评价方式存在形式也不尽相同, 不能为教学能力提供全面和确切的反馈信息, 帮助学生提高教学能力。因此, 我们对体操教学能力的评价需要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 进一步进行量化分析。从体操专业视角上看, 对体操教学能力的体系构造、因素组成、能力培养模式及评价方式欠缺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对体操教师教学能力定量评价并没有生成丰富的研究成果, 对其教学能力的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量化评价更为少见。

2.2 定量评价的依据

本研究认为关于体操教学能力评价体构建的依据主要表现在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个方面: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教育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实践理论主要涉及体操教师工作任务、体操运动特点、体操专修生教学能力培养实践的客观需求等方面。

2.2.1 理论依据

教育评价作为当代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其在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的指导下对参与教育活动的诸多对象进行评价, 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连续性的工作, 主要由确定教育评价目标、选则评价对象、建立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出评价结论等部分组成。教育评价之于教学能力, 就是对与影响教学能力信息进行全面的梳理, 并对其进行综合判定。教学能力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下位概念, 必须遵循评价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另外, 对教学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 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都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 而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没有绝对的成熟, 只有不断的提高。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不是在从事职业后就马上形成得, 它需要一个充分量度前期积累, 该积累过程往往是学生在高校接受系统的学习并尝试进行教学而获得。我们需要用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 继而为其日后更加自如地走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导引方向。

2.2.2 实践依据

体操教师的根本工作任务在于完成体育尤其是体操方面的教学工作,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 体操教师还需要担负体操科研、课外活动指导、学校体育训练、体操竞赛组织等工作, 诸多工作都需要体力和脑力劳动的高度紧密结合。同时, 由于体操运动本身的特殊性, 使得体操教学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点。体操动作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 而且有些体操动作优美舒展, 给学生以力和美的体验。在具有竞技性的部分体操教学内容中, 学生往往存在恐惧心理, 这不仅对培养学生克服意志品质有着良好的作用, 也是对于体操教师深层功效的客观反映。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体操教师所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得担负责任, 促进体操教学能力不断可持续发展, 我们有必要做好体操教师培养的源头工作。建立该指标体系有益于体操专修生的成长和培养, 对其将来近向体育教师工作行业更好得胜任各项体育教学工作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务必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充分审视现有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标准基础上, 认真反思其在实践中存在的可取之处和出现的部分问题, 对体操教学能力评价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 进一步完善体操教学能力评价理论体系。

2.3 定量评价的原则

原则就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是完成某项活动所依据的准则。体操教学能力评价的原则是人们基与体操教学评价规律的认识, 是人们对体操教学能力评价理论反映和体操教学能力评价实践经验的总结, 更是指导和优化体操教学能力评价工作的重要保证。

2.3.1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原则与实用原则相结合就是在建立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过程中, 努力做到坚持科学评价的同时, 尽量考虑其实用性。科学性原则要求在评价过程中, 具备严谨的研究态度, 务须遵循教育评价研究规律, 使得评价目标、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等符合教育评价原理。实用性原则是在评价方案的设计、制定、执行等过程中务必切实可行, 操作方便易于实施, 从评价工作实际需要出发不超出现有一般实施条件范围。评价方法的选择要通俗易懂、人性化操作, 建立的评价标准能够方便、有效、切实得运用到体操教学评价工作中, 发挥其评定应有实际的功效。

2.3.2 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原则

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性相结合就是充分考虑主体能动性, 使得建立的评价体系要契合实际教学能力, 又要面向其发展性教学能力, 即通过一定的教学积累实习可以达到的体操教学能力, 并务求准确和真实得反映其现有教学能力水平。同时, 以的教学能力作为研究评价对象, 是为了量化其段性教学素养的真实水平。客观性要求就是所选用的指标是经过专家评定、鉴定, 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在制定和筛选指标的进程中, 遵循统计学客观规律, 使得制定的各级各个评价指标标准基于客观现实和反映专家的认识。在制定指标体系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遵循评价研究指标客观性原则, 达到更快得提高体操专修的实际教学能力的目标, 更好得发展和提高自我综合教能力, 从而适用社会发展的需求, 加快广大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

2.3.3 代表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在评价研究过程中, 任何一个指标评价体系都不可能全部反映所要评价对象中所有内容, 更不可能将全部评价指标引入其内。同时,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有一定的层次性, 层次性是构成指标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因而在研究该指标体系过程中要遵循代表性与层析性原则。代表性与层析性原则相结合原则就是在研究教学能力评价的准备工作中, 全面深入研究教学能力的有关内容, 在遵循全面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既而使得同级指标内概念清晰, 各级指标之间又具有明确的差异性。在指标的定义上力求措辞严密, 可以清晰明了得介绍区分度的尺度。同时, 各级各个指标在保持差异性的特点上, 又要体现整个指标体系是系统性和完备性的特点。

3 结论

(1) 体操教学能力方面的研究产量较大, 研究范围较广, 没有形成集中性趋势。

(2) 体操教学能力研究方法以定性评价研究为主, 定量研究评价成果较少, 综合性研究几乎没有见于纸端。

(3) 定性评价研究应该遵循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并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4 建议

(1) 学术界可以从不同视角对体操教学进行较为集中的研究, 容易形成高质量成果。

(2) 学术界在体操教学能力评价研究方法上, 可以平衡定性和定量研究。

(3) 遵循一定的原则, 深入挖掘体操教学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 并为体操教学能力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跃.体操教学能力系统培养的研究团[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3) :51-52.

[2]吕万刚, 孙立海, 姚望.大中学校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7) :94-95.

[3]侯柏晨, 丛威.体操课微型模拟教学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0 (9) :52-54.

[4]李忠堂, 汪敏.在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中采用“升降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7) :967-969.

能力原则 篇8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 中西方社会这种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及文化交流将与日俱增。然而, 表达礼貌的方式有很多种, 用语言表达礼貌则成了最为简单也最为重要的交流方式。因此,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来探讨礼貌原则, 将会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作用。

一、礼貌原则概述

礼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种现象,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遵循的一项道德伦理行为准则, 是人们所需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体现出来的有教养的行为规范。表达礼貌的方式有很多种, 通过语言表达礼貌则成为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 成为了以语言使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Leech在《语用学原则》中根据英国文化特点列举了六条西方礼貌原则, 每条原则中又附加两条准则: (1) 策略准则:即尽量缩小对别人的损失, 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 (2) 慷慨准则:即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 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 赞誉准则:即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 尽量表扬别人; (4) 谦虚准则:即尽量减小对自己的赞扬, 尽量加大对自己的贬损; (5) 赞同准则:即尽量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分歧, 尽量夸大自己与别人的共识; (6) 同情准则:尽量缩小自己对他人的厌恶, 尽量夸大自己对他人的同情。从Leech的礼貌原则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说话人总是要尽量多给听话人一点好处, 要让自己吃亏, 从而使对方感到受尊重, 从而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 这就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我国学者顾曰国回顾了礼貌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起源, 在修改Leech的礼貌原则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文化的礼貌准则: (1) 贬己尊人准则:当说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提倡“贬”和“谦”;当说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 要“尊”。 (2) 称呼准则:要用适当的称呼语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并遵循“长、幼、贵、贱”等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 文雅准则:交谈中应选用文雅的语言, 禁用污秽的语言;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 (4) 求同准则:双方应在交流过程中力求和谐一致, 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当需要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言论时, 往往是“欲扬先抑, 先礼后兵”;接受时则尽量是“恭敬不如从命”, 以取得和谐一致的效果。 (5) 德、言、行准则:在行动上要尽量减少他人的付出,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语上, 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并且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

二、从礼貌原则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 西方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中西双方的礼貌准则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 不同的语言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衡量标准及表现形式。事实上, 礼貌本身既有文化的普遍性, 又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 通过Leech的礼貌原则我们不难看出, 他认为在与人交谈中我们尽量要使自己受惠最小, 使他人受惠最大;或是使自己受损最大, 使他人受损最小。因此, 我们可以发现“受惠”和“受损”是西方文化中礼貌原则的本质现象, 策略准则也被认为是六条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 (胡淑兰;2010:48-50) 。在Leech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人对于他人的尊重, 但是这种尊重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 这一点不同于中国文化中“贬己尊人”的思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总是将自己放在很低的地位。

Leech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流与谈话明确分成了自己和他人两部分, 他强调每个人在谈话中都应注意自己与他人的受益或受损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将自己与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分得十分清楚, 即使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和周围所处的世界是分离开来的, 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存在。他提出的“赞同准则”也是强调尽量减少与他人分歧;而中国文化中的“求同准则”则是提倡尽量使双方达成一致。他们强调个体差异、个体独立、个体意识等。这种个体存在思想在西方生活中十分常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方人的姓名表达, 他们将表达自己不同的名字放在最前面, 将与整个家族有关的姓氏放在了姓名的最后面, 这与我们中国人的姓名表达方式截然相反。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孔子的儒家思想则占据了主导地位。孔子在儒家思想中, “仁”字当先, 以“仁”为本。“仁”字是由“亻”和“二”组成, 意味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仁”意味着人性特征、人心、灵魂, 它意味着对人赞誉德的最高理想。对于“亻”左半部分, 它意味着作为一个人, 你应当独立、应当依靠自己;对于“二”右半部分, 它代表作着集体, 代表社会的绝大部分主体。所以, 在中国文化中, “仁”可以解释为:首先, 作为一个人需要独立、自强自立;另一方面, 要多为其他人考虑, 要将自己与社会集体紧密联系起来, 要考虑他人利益。我们常见的仁字词语有:仁义、仁厚, 其深层含义都代表着“吃亏是福”的思想, 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 中国人更加谦逊而内敛, 同时契合了礼貌原则中“贬己尊人”的核心思想。

道家的中庸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中国人求同去异的思想也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中庸文化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价值观。中庸思想强调集体原则, 它提出社会应当是统一的, 不应有个体差异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 也就意味着统一和一致。集体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流传至今。“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这些句子都是体现中国集体原则的名言警句, 都意味着社会价值应该放在第一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 自我牺牲被认为是衡量利弊之后的最佳方案, 这也是中国礼貌原则中“求同准则”的思想根源表现。

三、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在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第十四章刘姥姥入大观园中有这样的描述, 当刘姥姥从王熙凤那里接过礼物时, 刘姥姥说:“让你破费这么多我可真是不好意思, 我们都在这打扰了这许多时日了, 如果我还要再带走这许多礼物回家中去, 那我可真是无地自容了。”然后王熙凤试图降低自己礼物的价值便贬低说:“这些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 哪里称得上什么礼物呢!”刘姥姥说:“让你破费这么多我可真是不好意思……我可真是无地自容了”, 她尽量贬低了自己的地位;而在王熙凤的谈话中“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也充分体现了贬己尊人的思想。然而在将小说译成英文版本的过程中, “破费”仅能被译成“cost”, 字面上是花费的意思, 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则体会不到说话者谦卑的态度。这就是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传达意义的阻碍作用, 也是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过程中的交际障碍。

中国人的谦虚方式在很多场合下也会给西方人带来不快。如我们在宴请外国嘉宾时为表谦虚也许会说:今天承蒙各位光临非常荣幸, 我们没准备什么可口的东西, 仅备有粗茶淡饭聊表寸心, 不成敬意, 请大家包涵。贬己尊人准则可以说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 在西方文化里没有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的现象, 而中国人在听到赞美之词时, 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 贬低自己一番, 以示自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大家都习以为常并且欣赏这种谦虚礼貌的行为, 然而外国人听到就会觉得用简单的菜肴宴请宾客是主人无礼。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造成的, 因此我们只有重视中西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四、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 若忽视价值观念在交际中的潜在影响, 就会造成交际障碍。在英语教学中如何积极导入中西方礼貌语言并对待其差异, 对提高学生、特别是涉外专业的学生的交际能力十分重要。加强中西方文化背景, 提高文化差异敏感度, 提高文化差异容忍度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归根到底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则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摘要:礼貌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礼貌的原则与现象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 具体探讨了礼貌原则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异与成因, 并且强调说明了这一原则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顾曰国.礼貌语用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11-17.

[2]胡淑兰.礼貌原则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48-50.

[3]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 (2) :42-46.

能力原则 篇9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通过改善组织内部的沟通和降低总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组织与外部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官僚成本, 使组织得以更高效率的运作[1]。为了在21世纪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许多组织应用信息技术, 并努力地进行组织结构重组和组织文化的改造。然而, 实践中, 却存在大量的应用IT失败, 或者未能达到IT应用预期目标的案例。IT应用成功的关键资源是作为核心构成的人, 以及组织内部恰当的领导能力[2]。只有在恰当的岗位上配置恰当的人, 才能将IT和业务整合起来, 才能确保组织达到IT战略目标[3]。

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也是管理问题。由于人是IT应用的关键构成, 他们的行为将影响IT应用的效果[2]。如果高层领导对IT不支持, 那么IT应用将没有希望。然而, 高层领导也并非全能的, 中基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至少也是重要的, 只是他们扮演的角色不同[4,5]。可见, 对企业信息化中如何发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影响力进行探讨,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人的价值, 越来越强调发挥人的能力。随着IT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研究在企业IT应用中, 中基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质, 分析在实践中需要遵循哪些IT管理原则, 以提升企业的IT应用水平, 是新时代管理学科发展所提出的新课题。

2 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最早对工作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Mc Clelland。个人能力决定工作绩效, 个人能力包括与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才干、特质等个人特征[6]。自从Mc Clelland对工作能力进行研究以来, 工作能力受到理论界的极大关注, 相关学者纷纷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 对不同职位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研究[7,8,9,10,11]。

收集与工作能力相关的各种信息, 识别出能力要素, 是进行工作能力分析的一个关键步骤。识别任务执行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特征, 可以选用的方法主要有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法、问卷法和文献回顾法[8,12], 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需要根据具体研究以及调研条件选择使用。

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方式, 本文归纳出为了提升企业IT应用水平, 中基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要素, 并将这些能力要素命名为信息化能力。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包括9项能力要素, 分别是: (1) 信息系统知识, 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作用、功能、行业应用情况的了解程度; (2) 信息化态度, 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的信念; (3) 适应性, 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对新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4) 沟通能力, 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准确理解他人意见、想法的能力; (5) 团队合作, 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与他人合作性工作、作为团队成员一起工作, 而非孤立性或者竞争性地工作的意图; (6) 制度规则, 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制定规章制度, 使管理规范化的能力; (7) 思考, 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对业务、管理和制度规范化的关注和思考程度, 以及对通过IT实现业务、管理和制度规范化的关注和思考程度; (8) 创新意识, 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低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 具备强烈的管理开拓精神, 敢于承担风险; (9) 主动性, 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超过工作要求去抓住机会, 或者为未来的问题或者机会做好准备的程度。

根据冰山模型[8]的结构, 本文将这9项能力要素划分为知识、态度和潜质3个相互联系的维度。其中, 潜质包括适应性、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制度规则能力、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主动性等7项能力要素;知识包括1项能力要素, 即信息系统知识;态度包括1项能力要素, 即信息化态度[13]。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作为部门的管理者, 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将影响部门IT应用水平, 从而对企业IT应用水平产生影响。

3 企业的IT管理原则

员工的素质是加强企业内部协同效应、企业整体性、有序性、开放性, 以及让企业具备耗散结构功能的基本保证。保证企业运行活力的员工素质是支撑起高效组织结构体系和企业竞争力的必不可少的基石。对员工进行深度素质培训, 以提高员工素质, 将有助于增强企业对生命周期的主动掌控能力, 有助于企业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

菲德勒认为, 组织的成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寻求最佳的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但更现实、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现有管理人员的才能。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管理人员, 传统的办法是招聘、选拔和培训。菲德勒认为, 依靠培训管理者的个性, 使其适合管理工作的要求, 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而通过改变组织环境, 使其适合管理者的个性和风格, 相对则比较容易实现。组织可以尝试改变工作环境, 使其适合管理人员的个性, 而非强硬地试图改变人的个性以适合工作的要求[14]。

在企业信息化中, 为了提升IT应用效果, 需要在适当的岗位上, 安置具有较高信息化能力的管理人员。根据冰山模型, 知识较容易改变, 而人的潜质较难改变, 故而, 在现职管理人员中, 可以通过加强知识方面的培训, 以更好地发挥中基层管理人员对IT应用水平的积极影响。此外, 在企业招聘和人员选拔中, 可以根据知识和潜质并重的原则, 进行中基层管理人员的筛选。另外, 根据菲德勒的观点, 企业可以通过改善组织环境、营造合适的组织氛围, 更好地发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具体来说,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提升企业的IT应用水平, 本文提出以下几项IT管理原则。

3.1 现职人员IT知识优先原则

知识是人们从事特定工作的基础。在企业IT应用中, 中基层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功能、作用和行业应用情况的了解程度, 将影响到其对IT管理的绩效, 同时, 也将影响到其对在本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态度, 并影响其在IT应用过程中, 个人潜能的发挥程度, 从而进一步对IT管理绩效产生影响。故而, 在企业IT应用中, 需要强调知识优先原则。此外, 由于知识改变较为容易, 而态度和潜质改变的难度较大, 故而, 在企业IT应用中, 对现职中基层管理人员进行有关信息系统的知识培训将至关重要。

3.2 创新与合作氛围原则

为了提升企业的IT应用效果, 使信息系统能更加有效地支持业务的发展, 中基层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 提出IT应用的改进方案。在企业中, 细微的改进也可看成是一种创新。然而, 一些企业的文化氛围, 未能为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 或者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提供条件。在许多企业中, 员工获得奖励, 原因在于没有失败记录, 这种企业文化将不利于个人和组织创新。只有当员工感到自身的创新行为不会受到惩罚时, 他们才会不断提出新观点, 不断尝试新方法[15]。为了使员工发挥创新能力, 企业需要塑造适合创新的宽松的文化氛围。创新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潜力, 要求更加自由的畅想和行动, 这就需要更具开放性、进取性和弹性的社会组织, 需要更人性化的管理;有创新就有失败和错误, 这就要求人们学会宽容[16]。

企业应用IT, 属于在企业管理模式上的创新, 企业需要对创新保持宽容的态度, 积极接受新观念, 打破原来的低效率的有序状态, 积极应用IT, 通过短时间的无序, 使企业在有序性方面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从而, 使IT应用达到预期的目标。

3.3 选人知识与潜质并重原则

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系统知识、个人的潜质, 对IT应用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由于潜质难以通过现职培训加以改变, 故而, 在选拔人才中, 需要遵循知识和潜质并重的原则。

知识和潜质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潜质是人较为深入、稳定的个性特征, 是掌握知识的主观条件, 知识的掌握以具备一定的潜质为前提, 潜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个人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 潜质也能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得到提高。一般来说, 个人可以较快地掌握知识, 然而, 改变或提高某种潜质则较难。

3.4 制度规范原则

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 需要以规范的制度作为保障。人性具有“经济人”的一面, 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 这需要通过设计一套有效的制度, 以引导员工的行为。

在IT实践领域, 一些企业IT应用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企业导入了信息系统, 然而, 相关部门仍然我行我素, 未能及时向信息系统录入数据, 以及未能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 使IT应用形同虚设。这些企业一般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以规范员工的信息系统使用和管理行为。而在一些IT应用企业中, 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信息系统有效地支持了业务、职能部门的工作, 对企业的运作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也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这些企业, 一般对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有一套规范的制度, 规定员工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时间、反馈时间, 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进程管理, 通过建立较为健全的制度, 使员工乐于共享信息、知识, 从而, 使IT应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5 学习型组织原则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主动性, 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企业需要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指出, 学习型组织是这样的组织:组织成员通过不断的共同学习, 突破自己的能力局限, 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 以实现组织的共同愿景[15]。可见, 建立学习型组织, 将有利于发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潜质, 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共同的愿景, 促进员工的合作和共同学习, 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 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 是一种适应于企业IT应用, 有利于提升IT应用效果的组织模式。

3.6 柔性管理原则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传统的刚性管理根据成文的规章制度, 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励规则等手段, 依靠组织的职权进行程序化的管理。例如泰罗制, 泰罗制将人看为机器的附件, 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柔性管理并不排斥管理中的刚性成分, 其实质是在保持适当刚性的同时, 尽可能地提高管理的柔性, 使企业管理做到刚柔结合, 灵活高效[17]。柔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做到人员柔性。人是所有资源中最具有柔性的资源, 人员柔性的最大特征是人员善于学习, 能很快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这对处于多变的市场环境的企业非常重要。员工的创新能力是实现人员柔性的关键, 人在多变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系统中, 将能更好地发现发展机会。

柔性管理有利于营造以人为本, 鼓励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 提高员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营造企业的创新氛围, 使员工将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故而, 柔性管理有助于发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中基层管理人员对组织变革的适应能力, 并有利于培养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 柔性管理是一种有利于提高企业IT应用效果, 提升企业IT应用水平的管理模式。

摘要: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也是管理问题。本文根据文献回顾和企业访谈所归纳的中基层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要素, 提出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提升企业的IT应用水平, 企业在IT管理中, 需要遵循现职人员IT知识优先原则、创新与合作氛围原则、选人知识与潜质并重原则、制度规范原则、学习型组织原则和柔性管理原则等6项原则。

能力原则 篇10

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1]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要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性、真实性、客观性, 用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武装学生, 又要把典型的、先进的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学习专业知识、最新知识的求知欲。在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具备不断钻研业务的精神、深厚的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 同时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用科学的方法传授专业知识, 同时, 把采矿专业最新的知识和行业动态传授给学生, 比如最新的开采装备、开采方法、瓦斯治理技术等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当前煤炭形势出现下滑的背景下, 更应该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学习采矿专业和相近专业的知识, 防止学生出现不积极或放弃学习的现象。

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对学生来说,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他们学习的知识基本上是实践已经证明了的间接经验, 这些间接经验只有通过与实践结合, 才能被真正掌握, 才能把理论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 尤其是采矿专业知识的教学。采矿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在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更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前, 教师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把要讲授的内容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在讲授基本理论和概念时, 采用适当的图片、视频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在教学后, 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参观相应的教学模型, 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 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1]。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是整个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下, 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的教育, 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 多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教师的主导性是使教学有效进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学能否收到实效, 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是指教学中对全体学生提出的共同要求, 同时, 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统一要求是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培养人才合格的前提, 而因材施教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实效性的保证。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是共性, 是统一要求的基础。采矿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调查研究, 掌握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性,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考虑到学生差异性的条件下, 制定符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 以全体学生的教学为主, 主要讲授采矿专业的知识, 同时,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讲授相近专业的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只要将学生的共性与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教学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1], 尤其是对于采矿专业的学生, 要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 知识与能力是两个概念,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不代表具备了实践的能力。采矿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掌握理论知识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 但是理论知识不会自然转化为实践能力, 而实践能力是掌握、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条件。在实际教学中,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使教师多与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学习, 确保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 同时, 积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鼓励青年教师到煤矿企业挂职锻炼, 积累了实践经验。学校应加大学生能力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与科技竞赛活动, 在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不断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6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培养学生的科研态度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1]。学院应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 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要积极做好科研工作, 不断地将科研的最新成果反映在教学内容中, 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7 结论

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无论哪个专业的教学都必须遵循。本文涉及的六个教学原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在采矿专业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应结合不同专业课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作用, 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 积极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采矿专业学生适应新形势下煤炭行业及相近行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钟玉海, 王守恒, 朱家存.高等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 2009, 8.

[2]华心祝, 杨科, 涂敏等.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103-106, 113.

[3]张东升, 屠世浩, 万志军等.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110-113.

[4]王春来, 鱼琪伟, 张洪旭, 等.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26:238.

能力原则 篇11

一、习作能力测试的命题原则

1命题要有针对性

命题的针对性就是要研究题目如何出得切合学生的实际,如何因年级、因班级、因学生而异,不能“一刀切”,不能“一种活动一道题,不分年级高和低”。一般说来,处于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往往靠直接感知。指导他们练习写话时,要让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写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具体事物,也可写想象中的事物,初步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知。时间的距离要短些,空间的范围要小些。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年级递升,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加强,命题也要随之提高要求。如以“看文艺表演”为内容命题,可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用几句话写出看了哪些节目,自己看节目时的心情如何;第二学段(3~4年级)的三年级学生则要重点写出其中的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如《魔术表演》、《快板说唱》等;第二学段的四年级学生可写《看文艺演出》、《记一次文艺演出》等;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可写《一次精彩的文艺演出》等。

2命题要有启发性

命题的启发性,就是要研究习作的命题如何扣动学生心弦,激起学生的习作欲望,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习作。要使命题具有启发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符合他们兴趣的事他们就乐意去做。同样的道理,和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不仅能化解他们考场习作的紧张感,还能转化为习作的内驱力。二是要能启发学生的想象。习作测试的命题范围不能只局限于纪实类习作,还应兼顾到想象类习作,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生活经验的积淀,大胆展开想象,自由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写出充分显示个人创造力的习作。三是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小学生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孩子们习以为常了,写起来往往感到平淡无味,要么提不起精神,要么老调重弹。对于这一类内容要善于捕捉生动的画面、新鲜的镜头,使习作的命题起到投石振潭的作用,激起孩子的情感波澜,鼓起孩子的习作热情。

3命题要有灵活性

有些教师片面强调习作测试的“统一检测,统一评分”,往往喜欢采用传统的“大一统”直接式命题方式。经常采用这种命题形式,会削弱学生的习作个性,而且一篇同一题目的习作写什么内容,怎样开头,怎样写,似乎一切都有定数,极易出现“默写”范文的现象,并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习作水平。要真正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自如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必须增强命题的灵活性,放宽回旋余地。可以采取出多道题供学生选择、半命题由学生补充、提供范围由学生自主命题等形式,增强命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4命题要注意习作环境的特定性

习作测试不同于平时的习作,它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考场),完成符合要求的习作。测试性习作的命题,一定要考虑到习作环境的特定性。一些在平时习作中被认为是不错的命题,往往不一定适用于习作测试。比如,如果出一道需要习作前通过参观访问、熟悉相关生活或搜集有关资料才能完成的习作,学生因无法完成前期工作,考场上要么难为无米之炊,要么胡编乱造、草草应付了事。

二、习作能力测试的命题方式

1范围式命题

根据考查对象的实际水平,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生活阅历,划定一个范围,任其选择。如:《我最喜欢_________》(以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为内容,完善命题,写一篇习作)。这个题目可以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打开记忆“库存”,选择心中所“爱”,自由地抒发生活感受,各展其长。这样的命题,“呆中求活”、“同中求异”、“平中求奇”,既能让学生有所选择、有话可写,又能拉开档次,考查出真实水平。

2材料式命题

将习作题化为一段具体的材料,或描绘一个情境,或交待一段情节,或提供开头、线索,要求考生按提供的材料和要求习作。如试题《卖报》,可化成以下的材料:放学后,丁聪和周小明到下岗工人童阿姨家去买《扬子晚报》。只见童阿姨躺在床上,原来,童阿姨感冒了,医生说她需要卧床休息。看着那100多份报纸,童阿姨心里非常着急…--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习作。这类习作题型,限制性较强,对抑制猜题押题、考前制“预件”有一定作用。但试题设计时。要注意所给的材料要明确,文字要简洁,程度要适当,空间要宽阔。

3看图式命题

提供图像清晰、含义明确、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图画,让学生观察想象、构思习作。生动形象的画面既为学生直接提供了习作素材,又激发了学生的情境。看图式命题不仅可以多元地检测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力,还可以大大降低猜题押题的命中率,从而提高测试的可信度。

4提纲式命题

这种命题方式常用于想象类习作。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极不稳定(年级越低则越差),其想象过程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刚开始写想象类习作时往往会出现不着边际的情况。如果能给学生一个提纲,引导其循着提纲想开去,想象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就会大大增强。试举例如下:根据下面的提纲,想象具体情节,完成习作,题目自定。提纲:(1)小明的父母不在家;(2)小明生病惊动了楼上楼下的邻居;(3)邻居送他去医院;(4)医生精心医治;(5)小明康复,平安回家。

5话题式命题

这是一种设计一个具体的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完成习作的命题方式。话题式习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只要和这个话题的信息相关的内容,都是符合题意的,从而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有效避免了“跑题”现象的发生,而且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种命题方式可适当运用于第三学段。试举一话题式命题如下:亲情是生活中最平常、最易感受的感情,它包括母爱、父爱、兄弟姐妹之爱等等。你一定曾被亲情感动过,也一定盼望获得更多亲情的关爱。请你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感受,题目自拟。

6整合拓展式命题

这是一种把语文测试题中的“阅读理解”和“习作”两大项目有机整合、巧妙拓展的命题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读懂为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而提供的短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要求,对短文的内容进行拓展性的加工改造。具体形式有仿写、加写、扩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等。这些形式的命题设计,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项目的正确率,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7直接式命题

即传统的命题作文形式,直接出一个统一的文题考查学生。诚如上文所述,这种命题方式有它的缺陷。《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但也并不是说,直接式命题习作就不能出、不能写了。设计这种形式的命题,首先要考虑题目的新颖性,不能总是出“难忘的一件事”、“我的妈妈”等老一套的题目,其次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所提的要求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习作目标要求。

8组合式命题

能力原则 篇12

从我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教育部就强调在高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育部2003年公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强调“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并着重考虑下面几点[1]。

(1)教学内容与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

(2)在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在此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各个版本中不断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2009年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版本中更是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2]。

(1)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并在实验课程内容(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

(3)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从上面要求的第(2)条和第(3)条中,可以看出2009年评审指标体系版本中,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从2003年到2012年,我们国家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持续了十年,这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很多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重申报轻建设、简单地把纸质资源翻版成为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互动性差,学生参与困难、课程网站内容简单、网站更新缓慢等等[3]。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教学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的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已渐渐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强化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习惯、方法、技能、协作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启动崭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以取代原来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了把原来的精品课程建设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于2012年推出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指标体系(本科),在该评价体系中进一步明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把原来的“学生”称呼改为“学习者”,以适应全民学习的需要,同时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一级指标中的课程定位和教学设计这一项指标中,从这个指标的第2项课程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要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使之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以适应开放教育和辅助学习需要,并有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4]。

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指标:我们该做什么

创新是通过对原有事物的研究中应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的研究,经过改进、重组、整合和提升,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事物或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5]。

创新能力是指对事物包括自然界、社会等现象及人本身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知识和新方法,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的能力。知识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都是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然而创新能力并不等于这三个要素的简单相加,它是以一个要素为核心的、多维的、多层次的动态综合系统,在这个体系中,知识、经验是基础,智力是核心,个性品质对创新活动的认识过程起着激励和保证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活动、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实施[6]。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部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设置了四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教学团队建设要求、教学内容要求、教学资源建设要求、资源技术建设要求,从这几个指标建设中我们逐一分析,看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应该做什么工作。

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三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7],而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必须要组建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的老师必须具备良好师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并富有创新能力。按因果关系理论,这个团队必定有教学技术骨干,其中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团队成员至少有教师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的教学成果奖励,或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的教改、科研项目,并且把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应用于相应课程的教学中,课程教学效果显著。

按照构建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知识不是完全靠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成[8],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建构和理解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要求方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不但要构建学习者的学习情景,还要构建学者学习的知识,也就是创新能力所具备的基本知识,这就要求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通过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使精品资源课程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必须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学资源建设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主讲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意义构建的方法可以从下面着手: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纠正错误以及自己纠正片面的认识。

爱德加·戴尔的金字塔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听教师讲课,学习效果是最低的,如果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学习会学到的更多内容。如果再用声音或图片的方式学习,学习的效果会更佳。进一步来说,如果能够以教授他人学习或马上运用学习的内容来解决问题,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9]。学习金字塔图如图1所示。

按照金字塔学习理论,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通过规范的网络教育技术,我们可以把精品资源建设的网络平台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拓展资源则着重训练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具有多样性、交互性,能应用到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应该是较为成熟的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或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等。

三、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网络学习资源如何构建

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们在搭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时要着重考虑精品资源的共享性、精品资源的完备性、精品资源的互动性、精品资源的可利用性,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完全开放,全民共享

按照教育部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在校的大学生外,通过精品资源网络平台学习者,应该还有社会众多的其他学习者,因为当社会的物质及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时,学习不仅是在校学生的事情,更是一个国家全民的事情,现代化的社会必须提倡终生学习。另外,学习某一门课程不仅是本专业学生学习的问题,也是任课教师取长补短的问题,还应该是在职者通过学习增加知识领域扩充创新能力的问题,所以必须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完全开放,去掉原来各自为政且互相保密不开放的行为,才能保证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承上启下,资源完备

在高校中,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相关课程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有前设课程,即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先应该学习哪些课程的相关知识,还有后继课程,即学习完本门课程后,随着能力的提高,学生进一步还要学习哪些课程。按照构建主义理论,学习者必须通过自己原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的知识,当新的知识必须要用到原来知识时,精品课程资源平台必须要给这些学习者指明一条学习的途径,让学习者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能把以前所缺的知识给补回来。同样,当学习者已经掌握某部分内容想进一步深入研究时,精品课程资源平台也能给学习者引入相关的扩展内容,以构建学习者新的知识,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

(三)高度互动,沟通及时

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优势是情感交流,教师和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在教师上课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手势、眼神、语调等,使师生间的情感传递迅速而有效[10],这也是传统课堂长盛不衰的原因。

当前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有很大的优势,但相当多的学生反映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学习会产生时空上的远离,从而导致师生情感交流障碍,这样不利于学习者完成学习内容中所希望的情感目标实现,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精品资源共享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应该重视情感因素,加强情感互动。学习者是网络课程教育的服务对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所以精品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和组织者要及时研究和主动适应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从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将课程特性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创造符合“一切为了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的互动学习环境。这可以通过在网络教学中采用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通过积极自由的情境来激发学习者有良好学习氛围,通过有组织的交互活动中营造出一种相互鼓励、相互尊重的情感互动情境。

(四)充分可用,能够创新

任何学习者都有一定的思维定式的问题,思维定势是由主体头脑当中一些起基础性作用的影响深远的要素如知识、经验、观念、方法而产生,所以它的作用实效比较长、范围广,思维定势虽然会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变化而发展,但是却不那么容易摆脱,甚至可以说主体无法摆脱思维定势,因为它与主体的知识、经验、观念、方法同在。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者来说,一定要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所提供有知识可用,所提供的项目可用,并且可对照,可检验,并能用于创新。一旦某个学习者发现课程网站上的知识无用、不好用或知识陈旧过时时,他会对该精品课程资源网站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并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容易改变这种思维惯性和固定化思路,这样我们这个精品资源网络就对这位学习者就完全失去了吸引力。

摘要: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从教育部制定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开始,到现在推行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都特别强调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教育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结合构建主义、金字塔学习原理等理论,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组建原则,在网络资源方面必须注意资源的共享性、完备性、互动性、可利用性,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能力原则】推荐阅读:

教学原则08-29

分级原则07-14

八大原则07-15

心理原则07-16

事由原则07-17

自动原则07-18

人本原则07-19

保障原则07-20

礼貌原则07-21

民法原则05-10

上一篇:禅宗思想下一篇:数字科技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