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能力

2024-09-18

ERP能力(共12篇)

ERP能力 篇1

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系统。ERP是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一个紧密联结的供应链, 通过几个相互协作的子系统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紧密地集成起来, 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和共享。

一、ERP应用对企业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各种与生产相关的信息急剧增加, 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如果不及时, 将会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行。如成本信息滞后将会影响产品的报价;采购计划不准确则可能造成停工待料;库存信息滞后就容易造成延期交货。

应用ERP系统, 就是及时采集各种信息并进行加工、统计、分析, 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建立高效率供销链、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同时也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有效地提高盈利水平, 最终提高企业的全面竞争力, 成为企业创新的有力支撑。

二、ERP应用立足于企业创新并促进企业创新

企业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动力, 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企业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但首先管理创新。ERP应用实际上就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具体形式。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采用ERP的先进管理理念, 更新陈旧观念, 规范落后的管理, 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是确保企业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企业需要先进的管理工具

现代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比例增大;顾客对产品功能、性能、质量的个性化及要求更高;能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更多;跨国公司的垄断性更明显;企业的兼并重组更激烈、更动荡。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壮大, 只有利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 提高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发展知识经济,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而ERP正是提供这种能力的思想和工具。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 应用ERP确实是促使企业管理科学化, 合理化和规范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实施ERP, 对企业快速提升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有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其中, 直接效益表现为减少库存占用资金、缩短生产计划编制时间、缩短采购计划编制时间、缩短新产品报价时间、提高产品按期完工率和缩短交货期、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减少废品率、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等。间接效益则使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业务流/信息流/物流、管理方法/手段/制度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与优化, 并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我国企业实现市场化、信息化、管理集约化的有效理念、技术与工具。它使企业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手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方式变革的有效切入点。

(二) ERP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一次管理革命

ERP不仅仅是一套软件,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ERP是现代管理科学、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应用ERP实质上是推行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 以供应链管理作为其核心管理思想, 软件的应用将跨越企业多个部门甚至多个企业。因此, 应用ERP将会对企业原有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产生冲击, 是企业的一次管理革命, 没有最高决策层的领导与推动, 这场管理革命将不会在企业取得成功, 从而也就不会达到ERP应用会降低企业库存和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减少企业呆账、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等预期目标。

ERP的应用, 不是对企业目前运行状态的系统模拟和计算机化, 而是企业“供应链”各要素的整合。所以企业应有管理创新意识, 从企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进行统筹规划, 科学实施ERP系统。

(三) ERP的应用与企业现行模式相互适应

应用ERP需要对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 在改造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企业的机构与业务流程重组, 责、权、利重新分配以及人员的调整等敏感问题。因此, 一些企业在实施ERP时, 回避改造问题, 试图通过修改ERP的结构模式来适应现行系统, 其结果既达不到推行先进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运行水平的目的, 又使ERP实施失去了原有特色, 最终必然是要么弃用软件, 要么进行大量修改使软件丧失了ERP的主体功能, 不能取得预期的实施效果, 给企业造成损失。

在ERP应用中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1) 实施ERP是推行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必然要对现行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造和重建以便与ERP所要求的模式一致, 对企业现有模式进行改造是ERP实施成功的必要条件。 (2) 应用ERP要与企业管理模式相互适应。企业须按ERP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进行模式改造和重构, 以使ERP软件能得到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模式的支持, 保证ERP的顺利应用。而ERP软件则应在报表格式、用户界面、运行参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接口等方面进行改造以满足企业个性化要求。 (3) ERP的应用是企业面向未来进行战略改造的一次重要机遇, 旨在更新企业生产经营观念, 彻底改造企业传统生产模式, 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技术改造工程。通过与企业现行模式的适应, 按ERP的结构模式要求改造企业, 再通过ERP系统的应用可以使企业在管理和运行水平两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 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ERP应用立足于企业创新, 一方面, 应用ERP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 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则要靠管理;另一方面, 应用ERP必将不同程度的涉及企业的全员素质、经营战略、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管理基础、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产品研发与制造等等。因此, 在ERP应用过程中, 针对企业传统、粗放管理的实际状况, 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管理创新, 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互为作用, 从而为提高ERP应用水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 ERP的应用与持续创新

首先, 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 企业为谋求长期的发展, 必须在顾客响应、工厂和设备响应、组织响应、人力资源响应、企业文化响应速度等不断地调整, 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满足顾客的需求, 因而ERP的应用本身就是创新。其次, 从创新的过程来看, ERP的推广和应用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 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 其应用经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材料获取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不同的阶段, 因而其应用是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第三, 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既要完成工业化过程, 又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 才能保证我国企业具有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ERP的应用正是企业不断创新, 谋求竞争优势的途径。

三、结束语

总之, ERP的应用与企业创新相辅相成, 互为作用。企业应把ERP的应用与企业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 通过ERP应用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 努力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不断地创新,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创新既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动力, 也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ERP应用实际上就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具体形式, 企业利用ERP系统, 能把先进的管理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 能带来企业的组织创新、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

关键词:ERP应用,供应链,业务流程,资源优化,企业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福德成晓辉.论ERP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J].商业时代2007 (, 05) 51-52

[2]唐艳辉.ERP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02) 100

[3]刘姣.浅析ERP在我国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 2009, (09) 31

ERP能力 篇2

ERP系统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各行业均有各自的特点,应用对象不同,需求也不一样,因而ERP系统的内部流程也有严格不同,笔者是在离散性行业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研究和信息化管理,由于ERP系统涉及的管理面和细节流程非常之多,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细说。故本文对ERP系统的应用探讨范围仅针对公司的进销存等主要业务,将ERP系统理论、产品的采购、进货、入库、销售、库存等进销存业务需求规划和流程进行分析。“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离散性行业发展的特点,一般来说,离散性行业批发企业的ERP建设强调整体效益,企业也越来越规范。具体来说,一个离散性行业企业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离散性行业商品经营定价根据国家价格管理局推出的政策;

特点二、离散性行业销售有3种模式:批发、零售、非标;

特点三、中国作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稳固。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环境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地区。中国经济设施比较完善,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具有成为全球离散性行业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离散性行业外向型发展特征明显。

中心地位的加强首先表现在近几年离散性行业企业产品的出口全面增长:主要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产量的增长率,更高于国内市场销量的增长率;主要五金电器产品全面开花,不仅电动工具、手工具、建筑五金产品这些传统的出口大类产品增幅很高,而且以前出口比重不大的厨电产品和卫浴产品的出口增速亦十分明显。巨大的市场和中心地位引力将进一步吸引五金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

特点四、行业内的资本运作将趋于活跃,企业间的合作会明显加强。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为了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和提高竞争力,产业资本是行业运行的另一个主题。20苏泊尔、华帝先后上市,宏宝也在为上市积极努力,万和的资本市场运作也不会因与粤美雅重组失败而停止。从资本角度讲,当前的主要特点是资本的扩张在加剧。从竞争行为上看,企业间资源共享的合作在增加。

特点五、企业两极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未来几年将是离散性行业的高速震荡期,这种高速震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目前离散性行业品牌阵营中两极分化的趋势扩大。预计今后几年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存活的离散性行业企业绝对没有现在这么多。但这种高速震荡将带来巨大的机会,震荡的结果将会使市场运作更加理性。

特点六、销售渠道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渠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由于国内离散性行业产品供过于求,质量压力增大,销售渠道成为关键的竞争因素之一,各方对渠道的争夺日趋激烈。一方面,生产厂家加强了对零售终端的控制,力争减少销售环节,节省销售费用,使销售渠道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企业销售模式朝着能同时适应多样市场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销售业发展的趋势使大型离散性行业企业连锁的地位不断上升,对行业的控制能力增强,参与并引发了以前主要由制造商主导的价格竞争。大型零售商凭借其广阔的市场覆盖面、采购规模和成本优势,在产品定价、货款交割等方面对生产企业的控制能力将日益增强。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五金产品的要求也会逐步发展变化,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包装、供货期限都会有更高的要求,甚至逐步延伸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研发,将产品与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人文环境、ERP信息化等结合起来。

特点七、市场竞争将由以价格为主转向到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随着竞争的深入,五金产业链各阶段的利润空间均在压缩,降价的空间日趋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靠价格竞争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不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从而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许多五金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开发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将产品的差异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寻求新的市场需求,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点八、国内外企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快。国内五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实力,更快地拓展国际市场,将通过多种手段加快和国外企业的融合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在继续拓展美国、日本等传统国家市场的同时,在东南亚、中东、俄罗斯、欧洲、非洲等也会全面开花。

总体而言,我国离散性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势头,但同时会不断出现一些亮点。五金企业两极分化的局面会愈演愈烈,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渠道退出市场竞争,而离散性行业巨头会逐渐浮出水面。

离散性行业实施ERP能力分析

根据多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离散性行业企业内已就需要不需要ERP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离散性行业企业要上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是重点,选择合作伙伴是关键,采用ERP等商品化软件是趋势。用户企业在选择ERP产品时,首先注重产品在同行业企业中的应用数量和实际效果,其次注重厂商提供整体应用解决方案的能力,然后注重提供咨询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当然,价格无论何时都是重要因素。同样,考察厂商或咨询机构也将同行业的成功案例,类似企业的实施经验放在重要地位。

企业规划需求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认清企业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企业如果在实施ERP项目之初就将本身的需求和问题整理清楚,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核心问题和明确可行的要求,才会在ERP方案设计过程中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为后面的ERP成功应用打好基础。与其说是选型的过程,不如说是规划需求和完善需求的过程,

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每个企业都存在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如:业务员因为无法及时的了解到产品库存的数量,而无法快速而准确的实现对客户的承诺;即使接到了订单可是仅仅因为某个重要的环节供应不及时,推迟了交货期,在强调快速响应客户并满足客户需要的市场下,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誉。还有如:根据经验制定的采购计划,总是因为签订的最新订单而不断的在变化,销售,仓储和质管等部门每天忙的团团转,总还是不能按时完成交货任务;滞销的商品有的在仓库中积压,可畅销的商品有的到快交货时才发现短缺等等。问题是许许多多,纷繁复杂。在实施ERP之前如何将这些问题归集起来,如何确认瓶颈问题,如何规划各种需求,已显得比格外重要。

以上是仅以企业某个局部业务的需求为例进行分析。实际上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虽然有许许多多,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些需求和问题后,会发现所有的这些需求和问题不外乎可以分成一下几个个层面:第一、企业正常业务流程层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称为常规业务管理需求;第二、企业管理中影响最大,最薄弱的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称为核心管理需求;第三、企业各部门作业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协调的协作问题,称作协调管理需求。

在业务层面出现的需求和问题,大多是各部门正常的业务流转的一些需求,这些需求整理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在某些厂家的ERP软件中都可以满足,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本身的需求是自身个性需求与行业共性需求的交汇。每个企业都已按照自己行业内的一些规范制定了许多的制度,而且有许多业务的流程与行业内的许多公司相似,同时每个企业因为所处的地域和环境不一样,发展的历史不一样,所造就的企业文化是不一样,这就产生了企业的个性需求。比如:1)某公司作为一个五金机电产品销售企业,必须通过ISO9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且按照ISO900的要求制定采购流程,质量检验流程,产品出库流程,仓库管理和销售管理等,这既是国家对离散性行业产品销售的要求,也是行业内的规范和制度。2)在五金机电采购的流程需求分析中就重点考虑了两点:(1)无论是零售还是批发,采购是公司统一做的,现在需要对供应商,供应商的供货情况,供应商的信誉等进行管理;(2)ISO900规定中对于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坚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仓库。

企业可以在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帮助下找出企业管理的问题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客观存在的哪些是可以主观改变,哪些是理性的哪些是非理性的,哪些是主动提出的哪些是被动发现的,但是对于企业管理的各种问题,只有企业自己最了解也最清楚。对于一个正常运作的企业来说,所谓的瓶径问题主要是哪些力量最薄弱的环节,最能影响到生产和运作的效率,可能这类的问题并不是很多,而且分析到后面会发现原来最薄弱的瓶颈主要集中在几个重要的点上,找到了这几个点也就发现了企业管理的瓶颈问题和需求。比如:ERP经过了几年的运作,企业高层也有了一定运营经验,但是市场环境在不断的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客户要求定制的订单逐渐增多,而且客户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原先客户下达订单后6天内交货就可以了,现在有的客户提出要3天内交货,这就要求企业生产的效率必须提高一倍,才能缩短一半的天数完成客户的要求。企业在分析了生产的各个环节后发现影响交货效率的瓶颈问题主要是:采购周期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交货的效率。认识到这点后,企业就会把这一点最为企业最关心的采购问题作为瓶颈问题提出来。

企业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引起了企业作业层面的许多问题,这里面有些问题是通过ERP的实施可以避免的,有些并不是ERP软件中所能解决的,而是协同运作的管理问题。从我们实施的经验来看,企业针对某个业务的规范都较为齐全,但业务之间的协调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容易产生瓶颈,协调的内容、规范、手段、时间要求、对责任人的奖惩细则才是重点内容,“再规范的流程也会扯皮”就是这个原因,而且难以确认责任,这与岗位的责任、绩效密切相关。企业中的ERP小组成员应该在充分理解ERP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对于这些协作问题做一个分类归集。比如在前面讲的产品采购流程中,大家也可以看出,如果采购部,仓库,质检部、和财务部协作过程中出现推诿和扯皮的情况,就会影响到产品的采购周期,甚至可能影响到经营的需要。

以上介绍了企业需求规划的几个层面,在企业规划需求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下两个误区:第一:忽视了行业性的特殊需求。行业与行业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离散性行业销售和百货品销售两个行业就有这不同的销售流程和管理方式,企业在做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一定对自己所处的行业,本行业的特点有着较深的认识,也就是规划的需求要带有行业的特色。第二:过分强调企业自身的个性化需求。ERP毕竟是融入了先进管理思想的企业管理工具,在过分的强调个性的基础上规划出的需求,仅仅考虑满足现在,没有一定的前瞻性,结果就是会发现没有一套ERP软件适合自己,只好找人定制开发,等开发完成并在企业中应用后,因为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现原来的流程不合理,需要作改变,可是因为是定制的产品,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升级,而商品化的ERP软件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

在,我国五金行业优势将更加突出,包括经济设施配套、产业发展成熟度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等。主要五金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产量的增长率,更高于国内市场销售的增长率;电动工具、手工具、建筑五金产品等传统的出口大类产品增幅很高。20国际市场贸易总额将超过10000亿美元,五金业出口增幅将超过10%.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快速发展与劳动力价格升高,将附加值低的大路货产品转由发展中国家生产,仅生产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中国就拥有强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更有利发展为五金加工出口大国。

ERP能力 篇3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实训 综合能力 团队协作

[作者简介]杨立功(1968- ),男,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投资与理财教研室主任,硕士,主要从事经济类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河南 开封 47500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98-02

大学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在于授业解惑,更重要的任务是传道——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育和锻炼学生团结协作、充分沟通、果断决策、及时应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承担这一重任,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良好意识得以培养,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ERP沙盘模拟实训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一、ERP沙盘模拟实训介绍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系统是一种主要面向制造行业进行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运用ERP,企业能够利用计算机对企业的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等资源进行自动化管理,具有制造、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管理、客户服务、销售与市场营销等商业功能。

ERP沙盘模拟实训就是模仿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一个教学班为单位,构建一个具有企业、银行、政府、市场的虚拟环境。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每个企业以市场营销的力度争取订单,以订单的数量制订生产计划,以生产计划带动物料采购、生产线投资、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企业财务管理。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由学生组成的各个企业,在市场上既充分竞争,又充分合作,感受到经营企业如同领兵战斗。他们既要做好长期的战略规划,又要制订周密的计划;不但要坚定执行企业发展战略决策,还要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不仅要认清自身,还要分析对手。参与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更新观念,积累经验,紧密团结,良好合作,充分沟通,使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学生对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反馈意见及建议

学生对ERP沙盘模拟实训的热情很高,几乎超出了经管类专业的其他实习。在每一个模拟企业财务年度结束、各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录入计算机后,实训指导教师一般都会安排一段自由讨论和点评的时间。在这段讨论时间内,学生们发言积极,远远超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发言密度。在学生们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报告中,学生对该实训的感受、评价甚至对任课老师的评论都是开放、大胆和富有建设性的。以下是参与该实训学生的部分精彩评价、感受和建议:

1.感受。“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优秀的个人,拥有优秀的个人的团队才有可能成为卓越的团队。”“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就必须要拥有一个能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团队,能发扬团队精神。ERP沙盘模拟实训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演习,它蕴涵更多的是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所长而为团体服务的理念。这样的启示,让我受益匪浅。”“ERP沙盘模拟实训让我们能在现实中展现自己的优点,表露不足,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实战。让我们大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更让我们感受企业、经营企业、融合于企业之中。让我们更加明确了,社会在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在等待着我们。我相信此次ERP沙盘模拟实训将会是我即将走向社会最好的一个路标。” “ERP沙盘模拟实训更多地教我们如何去做企业资源的计划,更多的是想大家做好本企业的资源规划和团队管理,这样才能对基础课进行反思与回顾,让我们从曾经或将要学的知识中受益,使我们真正成为知识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2.建议。ERP沙盘模拟实训中对采购控制、资金控制、销售控制等方面有控制缺失;对会计基本技能训练不足,建议在实训中增加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审计缺位,建议增加审计岗位,定期对模拟企业进行审计;各小组的业绩评价还有待完善等。

三、ERP沙盘模拟实训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中,学习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充分沟通、团结协作、果断决策、及时应变的意识和能力,ERP沙盘模拟实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了这些:

1.ERP沙盘模拟实训对大学生意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意识、方法和能力是大学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任务。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注重意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是从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入手,以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复杂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首先,ERP沙盘模拟实训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模拟实训中,学生们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他们必须一起去寻找市场机会,分析规律,制定策略,实施全面管理;他们能在各种决策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之中,重温学习的各门功课,如基础会计、经济学、金融基础知识、财务管理等;他们能在模拟企业的运营过程之中,去发现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去体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各种酸甜苦辣;他们还能在每个模拟企业财务年度结束之后,去对比模拟运营中的得失,去总结企业运营中的经验和教训,去体会各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去思考模拟企业未来的突破方向。

在各小组讨论企业的现状和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时,有许多问题就摆在他们的面前。比如,在每一教学年度开始之前,团队要讨论企业当年的营销计划、市场计划、生产计划,要做出企业的年度财务计划。这时,细心的学生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当年的计划可行吗?当年的计划符合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吗?或许学生还能发现更细微的问题等。

即使学生在决策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问题或其他问题,企业竞争的残酷现实也会逼迫他们认真审视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实习中,有些企业在第一年既开拓新市场,又研发新产品,还购买新生产线,就是没有考虑到需要贷款,那么在经营的过程中,它们就会在资金紧张,甚至是现金流即将中断的时候,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迫使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次,ERP沙盘模拟实训锻炼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ERP沙盘模拟实训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也有独到之处。该实训就像日常生活一样,总是会有意料之中的问题和意料之外的问题,因为该实习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实习,而是动态的、互动的。一个模拟企业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行动,还受其他模拟企业行动的影响。

正是这些互动的操作,为学生们提供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机会,也使学生们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知识前提。

更好的措施可能是在每个实习教学年度结束之后,让各组的学生自由发言,或找出各个小组具有共性的问题,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去揣摩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去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ERP沙盘模拟实训磨炼了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不畏惧困难,勇于坚持,敢于同困难作斗争,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一个人未来的命运如何,就看他今天是否养成了好的习惯,是否拥有百折不挠,坚持到底,不怕吃苦,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意志品质。

ERP沙盘模拟实训也能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很好的磨炼。该实训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而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在这种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到处都充满了荆棘,企业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学生们付出辛劳的汗水。

3.ERP模拟实训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团队协作与充分沟通的重要性。对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充分沟通意识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就必须是一个能充分沟通、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团队,能发扬团队精神。

例如,在2006级投资与理财专业的ERP沙盘模拟实训中,有几个模拟企业在第一年的运营中,各个部门基本上只采用自己的观点,不怎么关心其他部门的状况。营销部门的职责是制定营销策略,争取订单。但营销部门没有结合市场的预测,没有有选择地进行广告投放,以取得与企业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客户订单,导致订单少,产品积压,资金不够运转。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搞好财务预算,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保证企业产销计划的完成等。但财务部门在作财务预算时,没有考虑产品的销售和产品的研发,结果造成资金紧张,出现停工待料的情况等。

经过讨论与总结,学生会认识到:沟通是协作的前奏,没有沟通,就没有效率。没有沟通能力的团队,是不会有长足进步的,因为他们不与人交流,不借鉴别人的好的经验,学不到新的方法、新的知识,无法实现现实生活、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的更新,故步自封,久而久之,渐渐地落后,渐渐地被淘汰。同样,没有沟通能力的个人,在将来的社会中是很难立足的。

4.ERP沙盘模拟实训使学生明白了果断决策和及时应变的重要性,锻炼了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是人们在面临多项选择时及时、果断地做出选择的一种能力。决策是一个单位能否持续发展的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就曾经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著名论点。无论一个人将来成为领导者还是普通的人,他的人生道路都离不开决策。决策有时候往往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件事情做不做,什么时候做,该怎么做,都要果断地做出决策,决策晚了,机会就没有了,决策错了,则全盘皆输。所以,对大学生来说,培养与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ERP沙盘模拟实训使学生充分体验了决策的重要性。企业是否开拓市场,是否研发产品,是否认证投资,是否变卖生产线与购买生产线,以及是否需要融资,选用何种融资方式,投入多少营销费用等,都需要在获取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果断决策。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只能贻误战机。

由于决策是在事前做出的,而整个ERP沙盘模拟实训是动态演变的,所以,在实训中,谁也无法保证每项决策都是正确的,也无法保证模拟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都能在企业的运营中贯穿始终。对一个人或企业来说,如果客观环境已经不能支撑当时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他就要审时度势,对决策进行及时的调整,或者面对新的形式重新决策。做出错误的决定已经很可悲了,继续坚持不合时宜的决策则是愚蠢的。因此,在该实训中,对学生及时调整战略决策的能力和适时应变的能力既有较高的要求,也能使学生在这方面达到很好的训练。

综上所述,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很多问题是由学生们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的。学生们既要认真研读规则,充分理解规则,合理利用规则,又要把所学的各科知识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学、金融、管理学等综合在一起,去为他们所制定的企业发展规划服务。ERP沙盘模拟实训对学生良好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平.用友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手册(21世纪精品教材实践与应用系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林思宁.体验式学习:献给教育培训者的最佳礼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企业实施ERP能力成熟度研究 篇4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著名管理软件评估机构Gartner Group将ERP定义为:根据订单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规划和财务核算的信息系统,它不同于以往的MRPII(制造资源计划),它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覆盖了供应商、分销商、客户、企业人力、财务、制造及设备维修等整个产业链的资源。ERP系统不仅支持离散型、流程型及混合型制造企业环境,而且应用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了流通业、服务业、政府机关和学校等部门,融合了计算机、数据库、网络、通信、管理、电子商务等技术。简而言之,ERP系统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系统,企业实施ERP是一项管理创新工程,是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在国内企业运用的过程。

我国企业由于对ERP认识不足,对管理模式的变革缺乏经验,所以很难把握实施过程,致使实施中大量问题出现,致使相当多的企业实施夭折。例如:企业内外环境、认识和观念、企业与资源提供商的合作、ERP软件成熟度、软件选择风险咨询公司选择风险、业务流程重组问题、企业政策、体制、机构和管理、企业员工的培训企业管理数据、高层领导责任、实施项目管理等诸多问题,在其他相关资料已介绍很多,这里不多赘言,针对ERP在不同企业的实施、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企业对实施的可预见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实施风险,提高实施成功率。下面引入E R P能力成熟度概念及其模型E R P-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ERP)。

一、CMM模型移植到ERP实施中的可行性分析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源于产品质量控制管理方面的概念。美国的沃尔特﹒休哈特(Walter Shewart)于上世纪30年代发表了其研究的质量控制成果。后经CMU/SEI(美国卡莱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ion)的Watts Hunaphrey和Ron Radice等人的研究,1986年将其改造为能力成熟度框架、等级引入软件领域,定义为SW-CMM(软件能力成熟度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SW-CMM对后来克服软件生产危机,加快软件技术发展和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S W-C M M的基本思想是建立规范的、成熟的软件过程,以便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使更多的软件项目免受超时、超费用之苦。1980年DOD(美国国防部)作为世界最大的软件需求者,每年花费约300亿美元委托各种单位开发软件项目,因许多软件研发项目常常延期交付,影响了其它相关项目进度,给美国国防带来严重后果。DOD发现,影响这些单位研发能力与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产品开发过程能否得到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于是DOD在1986年11月委托CMU/SEI和FFRDC(联邦基金研究与发展中心Federally-Funded Research&Development Center)开展改善软件开发过程的系统工程研究,1987年9月CMU/SEI首次发表了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架构的研究成果,提出“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两种评估方法和软件成熟度调查表;后经改进,把各种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到同一架构中,由此建立起软件工程、软件采购和系统工程等诸模型集成,以解决除软件开发以外的软件系统工程和软件采购工作中的迫切需求。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框架包括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采购能力成熟度模型等,该成果后被广泛应用到其它研究领域。

能力成熟度思想和方法的兴起,使能力建设成为世界热门课题,也使CMM、CMMI成为国际领先的项目测评和项目管理的模型并被应用于众多领域。如: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 o d e l)、P-C M M(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等被广泛应用在大型高科技项目管理中,我国神舟飞船系统工程项目,就同时使用了两个方面成熟度模型,即:神舟飞船项目级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SZ-PMMM-P);神舟飞船企业级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SZ-PMMM-O)。

麦当劳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仅是汉堡包,而是其创始人把福特汽车公司的批量流水生产方式引入饮食服务业。1987年美国CMU/SEI倡导的SW-CMM把标准化大批量流水生产模式引入软件业,从而把手工作坊似的软件开发变成了标准化的生产。SW-CMM把软件过程能力设置为软件开发和生产过程的透明化、规范化和运行强制化,能力的成熟意味着结果可以重复。

二、企业实施ERP的ERP-CMM模型

鉴于国内外企业ERP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尝试地将软件开发过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引入到企业实施ERP实施过程测评中,给企业提供一个基于过程改进的“ERP-CMM”(ERP实施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ERP)。这将会提高实施过程的可预见性,降低企业实施风险并其提高抗风险能力。由于ERP实施是对软件开发、管理咨询、企业管理变革等智力活动的生产,同样我们可以把单件小批量的生产模式通过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而提高生产能力。在对企业实施ERP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ERP实施的能力成熟度模型ERP-CMM。我们认为;

1. ERP-CMM是对SW-CMM模型的扩展

ERP系统首先是对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肯定,然后把管理思想和方法设计成软件、通过软件实施把管理思想和方法移植到企业中,而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ERP软件的开发和实施可以借用SW-CMM模型来控制,这是SW-CMM模型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运用。即ERP-CMM。因为ERP的实施过程是对ERP软件进行客户化配置,是把部件化的、半成品化的ERP软件转化为ERP成品的过程,是ERP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后半生的实现。所以说ERP-CMM模型是SW-CMM模型的扩展。这是因为ERP软件实施过程涉及到软件公司、咨询公司和应用企业三个合作者的各自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动态交互的过程。

2. ERP-CMM概括了实施成功因素

ERP-CMM的提出是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外ERP实施的成功因素分析方法。首先借鉴了MRPII(制造资源计划)ABCD评级标准。其次借鉴了“向ERP失败学习的学习曲线”,对国外学者提出的“企业实施ERP过程是先潜入水底后浮出水面的艰难过程”进行了扬弃。研究了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对实施ERP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企业实施的成功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对ERP应用企业、ERP软件企业、ERP咨询服务企业总结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提炼和升华。

3. ERP-CMM强调对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

ERP实施过程是以软件实施过程为主线,而且是众多成功因素动态作用的过程。借鉴SW-CMM模型,我们可以发现软件实施都是质量管理的范畴,而且可以对ERP实施的关键活动和关键领域进行类比,因此,ERP-CMM从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两个角度来动态控制ERP实施的质量。

4. ERP实施能力成熟度模型ERP-CMM

类似于SW-CMM,ERP-CMM主要是用来评估ERP应用企业、ERP软件商和ERP咨询公司的ERP实施能力和改进ERP实施质量的管理方法,目的是帮助实施各方对ERP实施过程的关键活动进行管理和质量改进,保证按时、不超预算地完成ERP项目。企业实施ERP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同样可以把实施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可管理级和优化级,从而为企业从单项ERP功能扩散到综合性的ERP功能提供了改进的路径,也为ERP实施活动的控制提供了标准和质量控制点。

ERP-CMM按照从低到高的阶梯式改进路径,评估该能力成熟度可以从关键活动领域及其活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测量。关键活动领域包括:企业现有管理模式评估、ERP软件需求分析、ERP软件选型、ERP实施周期管理、ERP软件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的支持、ERP项目管理及ERP项目组织……每个活动领域还包括相应的具体活动、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活动成果,而且活动有计划和结果的对比,出现偏差需要进行备注。针对企业实施ERP系统时关键活动领域的多少和关键活动的多少可以对企业的ERP实施的成熟度进行评估。例如,没有对现有企业流程进行描述,对购买回来的ERP系统没有事先进行流程定义和软件测试,那么依据过程控制的质量标准,该项目的实施能力成熟度一般是低于已定义级,存在文档不全、项目后续扩展困难等风险。为了达到已定义级别,那么企业需要提高关键活动领域的控制质量,加强实施队伍的业务水平、弥补前期工作的不足、密切与软件公司的合作。

ERP选型中的具体活动包括企业ERP项目小组的成立、企业ERP目标和需求确立、ERP软件商的公司资信调查、ERP软件的质量合格情况、ERP软件产品的演示和样板客户的调查、审核ERP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平台、合同费用、实施人员和实施计划各个ERP模块的功能需求定义和实施进度、ERP软件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ERP软件选型的评比和论证、选型文档的记录、保存等。

ERP的实施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软件过程,软件过程理论告诉我们,实施的效果往往取决于企业的软件过程的能力水平和管理能力水平,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措施体现了企业的实施能力的成熟度水平。实施过程是一个可度量的,可控制的,不断改进的流程。ERP-CMM强调企业应对实施过程进行连续的监控和改进,在这一过程中,ERP-CMM将提供不同等级的目标和核心领域来规范这一过程并为企业测评和改进自身的管理、生产能力提供客观标准。

由于ERP实施中涉及到应用企业的现有管理模式及其对ERP系统的需求、ERP软件的质量、ERP软件供应商的内部管理、ERP实施服务和咨询商的支持、企业内部对ERP项目的全面管理、企业和ERP供应商合作成立的项目组的责任分工等关键领域的众多活动。借鉴SW-CMM的理论,评估分为五个等级,共计18个核心过程域,52个目标,300多个核心实践,每一级别的评估由资深的企业管理专家、IT技术专家及咨询服务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进行。评估过程包括企业员工培训,问卷填写,文档与数据分析,相关项目组成员面试,拟定评估报告。评估结束由主评估师签订生效。ERP-CMM级别标准、各级别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算法等正在初步研究。可参照按由低到高的成熟度分别为:第一级初始级(Initial level);第二级可重复级(Repeatable L e v e l);第三级定义级(D e f i n e d Level);第四级管理级(Managed level);第五级优化级(Optimizing Level)。ERP-CMM等级的提高只能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见图1)

为了保证ERP应用企业、ERP软件公司、ERP咨询公司重视对ERP实施能力成熟度的评估,加强实施过程中关键活动的质量控制,使ERP实施中涉及到企业现有管理模式评估、ERP系统需求分析、ERP软件质量考察、ERP软件供应商的内部管理、ERP实施服务和管理咨询的支持、企业内部对ERP项目的全面管理、企业和ERP供应商合作成立的项目组的责任分工等众多活动能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使得项目成员能够按照ERP实施步骤预料实施结果与计划的吻合程度,促进企业针对实施标准进行持续的过程改进,提高ERP软件实施的质量,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使企业按时、按预算、按效果完成ERP工程。下面介绍ERP-CMM应用方面的问题。

三、ERP-CMM应用方面的问题

对于ERP-CMM,如何在ERP实施中引入并实施其标准成为考虑的重点。实施CMM的核心不在于ERP软件的技术层面,而在于工程过程层面和工程管理层面。所谓工程过程层面是指将工程开发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相关议程作为过程学的体系来研究和执行。过程学既不同于软件工程技术,也不同于工程管理学,ERP软件实施过程是对ERP这一企业管理工程领域中所涉及的流程按其独有的特性进行专门描述。事实上,任何企业在开发工程产品的实践中,都有开发过程产生,虽然很多企业并未对其进行记录或关注。按照工程过程学的观点,没有正确的过程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实施效果,因此对ERP实施过程需要规范和改进。

由于ERP实施过程必然与企业管理相关,因而它不象具体的技术问题那样容易规划并着手实施,所以企业在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切勿急于求成和盲目乐观。任何新体系的采纳和改进都必然涉及对旧有体系的重组和调整,需要相当的决心和时间。如果企业在充分评估后决定了以ERP-CMM工程标准来规范实施行为,则应在次序改进的前提下尽早调整企业实施过程,以便有充分时间了解和评估前期改进的成效。

2.企业在采用ERP-CMM改进实施过程时,可以借助于ERP软件商和咨询服务商以实现实施效果的提高。不过,对实施过程的改进要求企业全面投入并需较长周期,而技术引进则相对周期较短。如果企业只是依靠技术改进而不注重实施过程改进,从长远看来,企业可能收获甚少。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施过程改进之前,企业应对自身当前成熟度及过程状态有尽可能的客观、详尽的了解。在清楚自身实际过程等级后,企业应确定需要达到的等级目标并要找到主要差距,企业想要达到的等级目标及包括它所特定的过程目标及核心过程域,这一等级应符合企业自身实施水平与项目特征。在企业知道了自身实施能力等级与目标等级之间的差距之后,应制定规划,决定改进次序及程度。这里可参考的决策因素包括:目标与能力的平衡,投入工期与质量的保证,企业总体发展与当前项目开发的平衡,员工素质条件,最薄弱环节、最急需改进的环节及最易见效的环节等。

4.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实施过程改进规划组,配合企业外聘的咨询机构或顾问,拟订出详细的过程实施方案,同时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对计划进行修正和调整。方案包括:

<1>目标明确并可检验;

<2>有详细的实施步骤,有专人负责每一环节的落实,有协调组解决各环节之间的冲突;

<3>如需采用新技术或措施,应详细分析他们的作用及获取方式并准备对其进行改造,对员工进行培训以适应项目所需。

<4>制定项目开发时间表,将每个过程环节的实施与此时间表挂钩。

<5>对项目开发的投入工期进行预测并据此规划开发工作。

<6>预先规划开发过程中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提供方式与时段;

<7>所有过程,包括:需求分析、项目计划、项目验收和交付,都必须编档并保留,应有具体的监控、考核计划和专人监督过程实施。该计划应考虑到可能性及应对方案。

<8>企业的高层和相关管理人员应参与过程的制定与实施并形成制度。领导层应负责对每一阶段改进的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后续方案,另外,凡涉及对已定计划和过程的调整必须事先申请备案并经领导层同意。

<9>需强调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过程改进不可留于书面形式,所有员工都应理解、支持并参与其中。

ERP-CMM实质上是对ERP软件实施过程的理论和数据模拟。按照CMU SEI提出的实施CMM的标准方法,我们提出了企业ERP-CMM体系的IDEAL初步模式,包括:

I—启动(Initiating),表示企业为实施ERP做好准备

D—诊断(Diagnosing),明确企业目前实施ERP的风险所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水平。

E—建构(Establishing),制定企业实施目标等级和实施计划方案。

A—行动(Acting),具体落实企业制定的实施计划。

ERP能力 篇5

屠总决定上ERP项目后,说动就动,召集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ERP项目的第一次会议,经过上次的通气会议后,各个部门负责人回去也都找了相关的资料,对这次项目的动员会议,也都是有备而来,在会议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得到老总的认可。

所以,在这次的项目启动会议上,氛围非常的浓厚,但是,在有些问题上,也出现了分歧,大家针锋相对,争的不可开交。

大家的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之争。

在项目的启动会议上,IT部门提出了用开源的ERP软件,因为其免费,而且其源代码都是免费开放的,自己可以修改,不用受制于软件公司;但是,其他部门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希望能够使用商业软件,如此的话,一拿来就可以使用,而不是要通过IT部门漫长的开发后才能使用,另一方面,企业自从一开始就有这种”商业”的观念,如用电脑时要用品牌电脑,而不用相对便宜的组装电脑,有不把公司的钱当自己的钱花的嫌疑。

二、平台型产品与与成熟型产品之争。

IT部门在会议上,还提出了平台型产品的建议。IT部门希望企业在选择ERP产品时,能够选择平台型的产品,如此的话,二次开发的速度比较快,能够缩短二次开发的时间。但是,这个建议,也遭到了其他部门的竭力反对,他们主张使用成熟型的产品,而不希望采用平台型的产品。

三、国内软件与国外软件之争。

这个企业有点”月亮总是国外的圆”的倾向。他们希望能够利用国外的ERP软件,因为他们认为国内的ERP软件没有好的,他们希望能够采用价格比国内软件贵好几倍的国外软件,如ORACLE、SAP等。

顾问评论:

以上三个认识的分歧,是企业在选择ERP产品,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企业必须正确面对,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ERP项目就会有失败的隐患。现在,笔者把这些产品的优缺点总结一下,到底选择哪一种产品,还是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符合自己的产品。

一、开源软件VS商业软件。

1、开源软件的优点:

(1)软件免费。

ERP产品的开源软件,同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一样,也是免费的。这相对与商业软件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费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一般资金有限制的企业,很希望选择开源的产品。

(2)代码全部开放,二次开发方便。

开源产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开放全部的源代码,这对IT部门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很多企业的IT部门,都希望能够提升自己在公司中的影响力,摆脱”高级民工”的角色。而选择开源的ERP产品,能够帮助IT部门,实现这个角色的转变。所以,无论是为公司考虑,还是为自己的前途考虑,IT部门在选择ERP产品时,都会倾向于选择开源的软件,虽然,其会增加自己很多的工作量,很多的压力。但是,这能够极大的提升自己部门在公司中的影响力,付出这点辛苦,还是值得的。

当然,代码的开放,对企业二次开发确实很方便。企业现有的需求ERP产品不一定满足,最完美的ERP软件,或多或少都需要二次开发。而企业拥有了ERP软件,所有的源代码,若企业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则一些简单的需求都是可以自己通过编写代码实现的。这可以为企业节省不少的成本开支。

2、开源软件的缺点:

(1)企业要有一定的IT实力,

开源产品,其提供的只是一套免费的产品,而对于软件的培训、项目的实施来说,可能都要企业自己来完成。所以,从这点来说,企业至少要配备两类人员,一是有实际ERP项目经验的顾问来帮助企业实施ERP项目,二是需要有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即程序开发人员,帮助企业进行一些二次需求的开发,而这两类人才的聘请,都是需要企业大出血的,不是象一般的人那么好请。人请对了,可以帮企业节省不少精力,少走很多的冤枉路;人请错了,则企业可能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最后用户被他们折腾的筋疲力尽,最后项目还是以失败告终。所以,企业选择开源软件并自己负责实施的话,关键是如何选择优秀的人才。

(2)顾问水平比起商业软件的顾问,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开源软件都是免费的,一般都是一些业余的爱好者的”玩具”,少部分软件是有人赞助。所以,一般他们不配备专门的顾问。而现在有些公司就看到了商业机会,就纷纷针对开源的ERP产品,推出了实施服务。但是,凭良心的说,这些实施顾问的水平,跟那些商业软件的顾问水平相比,平均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企业在选择开源软件的同时,选择外部公司提供实施服务的话,还是要多对其能力进行考核。

(3)有些开源软件具有一定的功能缺陷。

开源的ERP产品,大部分是业余爱好者的”玩具”,所以,他们新功能的开发等很少会经过严格的测试才会发布。而商业软件来说,他们任何一个版本的发布,都会有严格的测试,所以,其产品功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产品的缺陷也会少很多。而开源产品的很多缺陷有时候连开发者都不知道,而要让企业自己一个个去测试,这会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不小的风险。

3、商业软件的优点

(1)顾问水平普遍较高。

因为现在比较大的ERP软件,其软件费用少则10万起步,大则上百万,千万以上的ERP项目也不少见,而且,其实施顾问的培训费用也高的吓人,一般都在4000元/天左右。这么高的费用,软件公司当然要派一些有真才实学的顾问,否则,企业才不会认帐。当然,实施顾问本身的待遇就不错,越是大牌的软件公司,其顾问的待遇越是高,也只有这些商业软件公司,能够养得起这批顾问。

(2)售后服务好。

商业软件一般都有自己的售后服务部门,专门负责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二次需求的开发等等,所以,就象买电脑一样,买联想的产品,不怕找不到服务商,只要肯花钱就好。从售后服务来讲,开源ERP产品基本上没有的。

(3)产品比较成熟。

这点我在开源ERP的缺点中已经谈到,因为商业软件每发布一个新版本,都会经过大量的测试,以求把产品的缺陷降到最少。

4、商业软件的缺点。

(1)费用贵,软件费用与实施费用,是一大笔支出。

企业若购买商业软件,则其投资不是一笔小数额。软件费用、实施费用,十万是起步,百万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千万的项目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且,最让企业不能接受的是,有些软件公司还按点数来收费,用的人越多,要支出越多的费用,而且,以后每年还要支出一笔不小的服务费用,一般都在合同金额的5%到10%左右。

(2)软件设计比较死,二次开发需要软件企业完成。

商业软件还有一种不好之处就是,二次开发能只能依赖软件公司解决,就算是比较简单的需求,企业也不可能通过自己写代码解决,而二次开发的费用有时候又贵的吓人,如500元/小时,还没得打折扣,所以,有的用户常常反映说,软件公司是在趁火打劫。

ERP能力 篇6

和“移动的ERP”说再见

移动互联网加速了全球市场的变化。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随时根据市场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快速响应。毫无疑问,搭载于移动终端的移动ERP由于前者与生俱来的优势而被各界所倚重。市场调研公司IDC去年年底发布的一份题为《Mobility - On the Move and in Control》的白皮书文中指出,欧洲、美国和澳洲市场中接近10%的企业IT预算被投入了移动ERP应用中,而且这一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加。另外,有超过一半的接受调查的企业表示未来有部署移动ERP的计划。

回到中国,中国市场作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也十分惊人。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41.9亿元,同比增速71.4%,其中对于新一代移动ERP的需求十分巨大。

受此推动,众多ERP厂商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移动”ERP解决方案,其中不乏中国ERP企业。然而,这些“移动”ERP解决方案往往只是把已有的传统ERP解决方案简单地改头换面一下,使其能够运行在移动设备上,即完成了所谓的“移动化”。问题是,这样的“移动”ERP真的有用吗?

你确定真的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有限的屏幕、可能并不好用的虚拟键盘、粗暴移植的“移动”ERP解决方案,来获得你所需要的移动体验吗?这种“移动”ERP解决方案真的不是仅仅为了响应趋势而诞生的无用应用?

笔者认为,是时候和“移动”ERP说再见了!

用户需要真正的“移动ERP”

毫无疑问,“移动ERP”并不是简单的“移动的”ERP。它应该是真正将“移动”和“ERP”完美结合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妨从客户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部署“移动ERP”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需要将传统的ERP终端替换成移动设备,也不是需要在移动设备上获取传统ERP系统的全部功能。客户的真正需求是在传统终端的基础上,补充移动终端,利用移动端的优势进一步完善ERP系统。因此,一个成功的“移动ERP”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的是一个轻量级的ERP系统接入接口。

以制造业企业十分重视的供应链与生产管理应用为例,管理人员并不需要利用“移动ERP”解决方案来实现完整的供应链与生产管理。他们所需要的,是能够实时获取生产与物流过程的状态报告,并在潜在问题发生时得到及时的提醒;是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远程调整特殊工艺流程;是能够连接财务应用直接掌握供应链和生产流程的财务状况,从而进行更高效的决策。在一些较大的生产企业,移动设备甚至可以通过“移动ERP”解决方案代替部分昂贵的专用生产通信网络和生产线上的固定终端。

此外,移动设备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到目前大红大紫的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再到生产、销售中使用的专用移动设备,不同的移动设备有不同的特点。如平板电脑在输入与屏幕大小上占有优势,但是在便携性上不如智能手机,在安全性上不如专用移动设备。因此,一个成熟的“移动ERP”解决方案除了针对移动设备的共性进行优化外,还必须根据不同移动设备的特点,甚至是目标客户对移动设备的特殊需求开发独特的应用。

移动ERP:日新月异的革新

尽管业界在“移动ERP”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然而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将传统ERP应用移动化的可喜的成果。比如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和现场服务(Field Service)应用解决方案。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是制造业企业十分看重的一项车间现场管理的应用,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实现移动化的应用场景。通过ERP系统针对移动设备的优化,用户利用诸如车载计算机、手持终端、手持扫描器,甚至是拥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等设备,能够轻松获取生产流程的实时信息,并与ERP系统相连,实现制造流程的实时控制。现场服务(Field Service)应用解决方案则是另一种针对移动设备优化的应用场景。通过联网的移动设备,现场服务工程师能够连接ERP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即时现场服务。即使是网络条件限制了网络连接,凭借移动设备日益提升的性能,工程师依然能够为客户提供有效的现场支持。

挑战与机遇并存

同时,最为发展迅速的领域,移动设备的硬件升级与革新十分迅速,“移动ERP”解决方案需要能够时刻紧跟设备发展的脚步,实现与硬件设备之间的无缝衔接。这需要开发者拥有移动领域的强大开发实力,以及巨大的人力财力投入。因此,只有真正把移动技术与ERP结合起来才能够开发真正的移动ERP解决方案。

以Epicor为例,依靠其独有的技术优势,Epicor推出了一系列移动应用解决方案。通过这些解决方案,无论是连接或是离线状态,Epicor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准确及时的交易。凭借这些移动ERP应用,企业不仅得以管理和提升业务性能、生产效率,向人、流程和基础设施授权以驱动和维持业务增长,同时在供应链、利润、合规性等重要方面也获得了改善与提高。

市场从来不会一成不变,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部署移动ERP系统,企业对于移动ERP系统需求也会伴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市场情况的变化以及ERP行业的发展而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一个成功的“移动ERP”解决方案不仅仅满足于暂时获得的成功,而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化,时刻进行升级与革新。移动ERP市场前景无限,但唯有那些能够随时跟进客户需求推陈出新的ERP供应商才能成功。(本文作者系Epicor公司北亚区高级区域总监)

ERP能力 篇7

关键词:会计,沙盘,教学模式,中职学生,教学效果,趣味性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 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提供专业技能人才的重任。会计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一线就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中职会计教学既要注重理论教学, 更要加强实训教学。如何在教学上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互分离的界限, 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统一, 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直是中职教育关注的问题。

为了配合基础会计理论学习, 让学生认识企业, 了解企业运作, 了解企业组织设置、管理体系和经营过程, 在2009学年, 我校会计专业引入了用友ERP企业认知沙盘实训课程, 旨在加强学生的实战训练, 提高学生将来在各类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适应能力。

一、课程背景

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 会计对于实践能力要求很高, 教师应以会计实际工作需求为出发点, 将理论讲授与技能操作相融合, 由学生在实操训练中去学习基本理论, 同时把会计的基础理论、原理渗透到实操中, 进而加深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个入门课程, 比较抽象, 特别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经济业务活动, 对记账原理、记账方法难以理解, 有的学生就靠死记硬背, 结果只会编分录, 对业务流程、会计处理程序理解不透。对企业的基本认知是通过文字认识, 而不是在真实发生的业务过程中自然完成会计核算处理过程, 学生难以根据原始凭证看懂经济业务, 更不知道原始凭证的用途和去向, 这些都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差, 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 技能水平跟不上会计岗位需要, 许多毕业的学生都认为:学习会计和干会计工作是两码事, 即使是会计专业的学生, 在应聘时, 心里也常常感到不踏实。可见, 真实的交易环境是提高学生账务处理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零距离”就业的毕业生的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 以及会计人员要持证上岗等等要求, 使学生很难到单位实地实习, 个别学生即使找到实习单位, 也只是做一些抄录工作, 几乎没有会计核算程序的操作机会, 从而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因此, 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发生业务的环境是当前会计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ERP企业认知沙盘实训课程在会计教学的优势

沙盘实训将理论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 在体验式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 体现了“学生学为主, 教师教为辅”的全新教学理念。通过以沙盘经营为载体, 让未进入企业工作的中职学生理解自己的职业角色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和职能, 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对企业的运营流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 仿真企业中进行企业认知。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以ERP沙盘为载体, 让学生对会计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 在沙盘盘面上, 企业的现金流量、产品库存、生产设备、人员实力、银行借贷等指标清晰直观, 企业结构和管理操作也全部展示在沙盘上, 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实效, 教学效果较为明显。通过ERP沙盘操作, 学生能从企业整体运作的角度去理解会计, 了解会计与企业的关联及会计的作用。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同时, 能够激发学习会计知识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 逐步引入一些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 如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要素等, 最后引出会计恒等式。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看得见、摸得着, 学得不枯燥,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 学生反馈确实入门比较轻松, 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在沙盘课堂上, 我将学生分成了十组, 每七人一小组, 其中CEO1名, 财务总监1名, 财务助理1名, 采购总监1名, 采购助理1名, 营销总监1名, 生产总监1名。CEO作为团队的领头人, 带领团队并肩作战, 在实战中互相配合, 决策企业的发展, 共同把企业经营好, 做强做大。在ERP沙盘环境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在操作的同时, 用文字把模拟企业从年初订生产计划、获取销售订单、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所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记录下来, 结合基础会计理论课学习, 思考其如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通过学习, 学生们对企业的运作流程比较清晰, 对供应、生产、销售环节的内在关系明确了, 知道了产品的生产流程:产品生产上线前要购买原材料, 经过一定的生产周期后产品完工下线, 进入产品库后就可以对外销售, 对从原材料到生产成本到库存商品再到应收账款和现金这些资金流转过程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知道了领用材料时应该将材料成本转入生产成本, 产品完工时要将完工产品成本转入库存商品。上完企业认知沙盘实训课程后, 学生们更能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 知道要从外部市场环境, 本身的生产能力、物料、资金等来制定年度计划, 知道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应该积极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 才能创造更多利润。

(二) 做中学, 学中做———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引导学生树立职场竞争意识, 将企业认知沙盘实训课作为未来职场进行工作演练, 在实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 培养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 我要求学生从有限的资源中出发, 紧密关注市场变化, 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 制定战略, 组织生产, 策划方案, 整个过程涉及了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 通过“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等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在体验中思考, 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内容完全取决于公司团队所做出的各项选择和决策。他们将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 共同分析, 共同解决, 公司才能保持成功及不断的成长。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和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课堂上, 当学生在操作中有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时, 需要不停地对话交流, 这使他们从中既学习了规则和会计语言, 又增强了沟通技能。同学之间更加团结, 更加和谐融洽了,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三) 通过失败的磨难, 领会企业经营精髓,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ERP沙盘教学中, 每组就是一个团队, 经营一个拥有60万资产的虚拟公司, 每个虚拟公司生产同一产品, 我要求每个公司连续从事5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 内容涉及到制订公司的发展战略、产品研发、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 在游戏般的竞争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 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游戏开始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游戏规则, 但有些公司在运营时对游戏规则不重视, 没有规划好5年的总战略, 只求眼前利益, 走一步算一步, 但企业经营, 每一步的决策都会影响到下一步的经营, 一子错满盘皆输;如有一个公司的财务总监, 因对规则的不熟悉, 不能正确进行成本核算和利润分析, 导致决策失误。更因没有财务风险意识, 出于仗义, 以高价购买另一公司的p1产品, 扶助其渡过经济难关, 造成自身权益下降, 大大影响了以后公司运营。还有一个公司年初因对本企业产能认识不足, 对竞争对手分析也不到位, 故没能投入相应广告费, 只拿到少量的产品订单, 造成当年生产过量, 库存过多。经营到第三年, 虽然开始慢慢熟悉规则, 开始注意到团队协作, 能够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 但终因资金周转不灵, 融资困难, 造成没有能力开发新产品, 没能力对产品进行ISO认证, 更没能力开发新市场。

三、ERP沙盘教学的思考与优化

(一) 课程实训时间和上课人数的调整。

目前《ERP企业认知沙盘实训课程》课程是周课时2节, 而且是大班上课, 一个指导老师负责70多人、十个公司的辅导, 时间比较仓促, 一个学期难以完成, 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学生对企业经营规则不熟悉。

在企业模拟经营过程中, 经常出现由于学生不熟悉企业经营规则, 没能按规则顺序进行经营, 到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规则时, 多个模拟经营年已经过去, 企业经营策略已经大势所趋, 很难再回头, 有的甚至已经濒临破产边缘。

2. 经营时间偏短。

从目前5年的模拟企业经营结果来看, 大多数模拟企业业绩平平, 有的企业甚至破产, 该课程临近结束学生才觉得开始摸索到规律, 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希望能有机会“再来一次”;但限于课内时间限制, 无法实现, 学生的一些兴业大计没法进行, 相关知识也就无法得到进一步巩固。

所以是否可以考虑将该课程调为每周4节, 同时安排小班上学, 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 开展第二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之余, 开展多种形式相关的么二课堂, 如ERP沙盘社团, 让有兴趣的学生能继续进行探索, 一方面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

(三) 设计ERP沙盘实训评价体系。

实训教学评价是实训教学过程中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ERP沙盘企业认知课程是分组的互助学习, 应打破过去期末“一张卷子”的传统考试方法, 考评中, 要注重加强过程性监督, 强调形成性考核;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又要评价学生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评价的内容应该全面发展、动态增值化, 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ERP能力 篇8

构建信息快车道是企业快速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 整合型信息系统 (ERP) 是当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它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和创出有价值的管理信息, 有利于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构筑竞争优势, 因而受到不少企业的关注, 近年来, 也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用ERP。

然而, 整合型信息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其运行需要企业有相应的驾驭能力为前提。它需要企业在信息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各方面进行新的转型, 才能运行成功。从实践来看, 有不少企业并没有深刻领会信息化管理是对传统化管理的巨大变革, 在引用ERP系统时对其驾驭能力要求缺乏完整认识, 致使ERP系统运行不畅或不充分, 使企业感到困惑而弃用, 也使一些企业对启用ERP望而却步。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一些企业的ERP使用情况、实施ERP的驾驭能力情况和驾驭能力要素的数据情况进行调查, 并对ERP综合驾驭能力进行建模分析及做显著性检验, 供学术界和实业界参考。

2 主要文献回顾

从国内外以ERP及会计信息系统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来看, 涉及系统实施的较多, 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的作用和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方面问题, 如国内学者利昂, 金铭等, 国外学者Dave Desormeaux 和Robest Michel等, 他们论证了ERP引用后, 信息系统的内容和效率变化情况, 也论证了ERP的实施方式选择问题, 还有国外学者Delone和Mclean等构建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效益分析模型, 通过案例对企业引用会计信息系统取得的效益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这些研究对我们从总体上认识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提供了多种视角, 也找到了解决其中一些问题的思路。但目前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突出问题—中国企业实施ERP的驾驭能力情况研究还不够。尤其是缺乏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这不利于我们真正认清在ERP实施失败的案例中, 有多少是来自企业缺乏相应的驾驭能力, 又有多少可能是由于ERP本身就不适合企业的实际, 以及进一步去认清中国企业当前在ERP实施中主要面临的薄弱问题。

3 研究设计

本文利用个案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选取10家引用ERP较为成功的企业 (较成功的标准是系统的所有功能使用充分率在85%以上, 功能使用的有效率在80%以上, 员工对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在85%以上, 系统实施的预期目标实现度在90%以上) 作为研究对象 (3家高新技术企业, 3家制造业企业, 4家食品企业) , 了解它们在ERP实施中的驾驭能力方面的状况:综合功能使用的充分度, 综合功能使用的有效率, 设备技术性能的稳定性, 系统使用成本的可控度, 系统故障和差错的排除能力, 信息利用和分析能力, ERP项目实施监理能力等。然后根据个案研究的情况并结合参考文献, 利用用友公司2007年在南昌对其客户举办的ERP沙盘模拟对抗演练培训班的机会, 对4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都是这些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员或使用人员, 调查的项目仍为上述ERP实施中的驾驭能力方面各要素, 数据归属的截止时间为2007年。

3.1 确定变量

(1) 被解释变量

本文把被解析变量Y确定为一个虚拟变量, 代表实施ERP的驾驭能力总得分,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其分值, 将ERP实施较为成功的企业的Y值和随机问卷调查的企业的Y值进行比较, 当后者小于前者, 就表明当前企业在实施ERP的总体驾驭能力上还有所欠缺。

(2) 解释变量

将ERP驾驭能力各要素定为应相的解释变量, 这些变量包括能被企业所控制的和不能完全被企业所控制的两大块, 本文选取能较好反映ERP驾驭能力的八大要素为解释变量 (见表1) 。

(3) 变量计分方法

对这些变量进行调查计分, 计分方法按这些项目的实际控制情况为标准, 设3个得分等级:0—2分;3—5分;6—8分。由受测人员在计分标准幅度内给出具体评分, 如综合功能使用的充分度的计分标准是:80%以上的为6—8分;30%以下的为0—2分;30%—80%的为3—5分;再如系统故障和差错排除能力的计分标准是:自己不能处理, 必须依靠供应商才能处理的为0—2分;自己能处理, 但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的为3—5分;既能自己处理, 又能及时解决问题的得6—8分, 等等。然后, 对10家引用ERP较为成功的企业计算其Y值, 得出对实施ERP能成功驾驭的企业基本得分。接着对问卷调查的样本企业的各实施ERP驾驭能力要素计分并计算其Y值, 得出其驾驭能力综合得分, 通过这两个得分比较, 可得出我国企业引用ERP的综合驾驭能力情况结论。

(4) 获取计分数据

①根据预先设定的评分标准, 由调查人和被调查者共同对10家实施ERP较成功的企业的驾驭能力各要素项目进行打分, 得到统计表 (见表2) 。

②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40份, 收回35份, 企业有效回复问卷27份, 开发商回复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约77%, 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3) 。

3.2 研究假设

本文的数据取自于个案调查和随机问卷调查的结果, 计分值由被调查企业在给定的得分等级范围内判断得出, 这些计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便于研究, 本文假设这些计分值基本符合企业实际。

3.3 模型构建

(1) 本文根据被调查的37家企业 (其中10家实施ERP较成功的企业和27家随机调查的企业) 的2007年调查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过程如下:

采用全部进入法, 将37家企业的八项调查数据作为解释变量的指标值输入Eviews软件, 得到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0.372+0.151X1+0.16X2+0.132X3+0.083X4+0.11X5+0.124X6+0.18X7+0.122X8

R2=0.812 F检验值=8.062

R2值是衡量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值在0-1之间, 值越大, 拟合程度就越好。F检验值是表示模型总体线性关系是否显著的指标, 其值越大, 模型线性关系越显著。

上述模型中, 各个项目的系数均为正值, 表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都呈正相关关系, 与经济意义也相符, 因此, 所建模型从经济意义上说也是有效的。

(2) 分别将10家实施ERP较成功的企业和27家随机调查的企业各自的八个解释变量值代入所构建的模型, 以评判实施ERP较成功的企业的Y值和随机调查的企业的Y值, 由此判断企业在总体上实施ERP的驾驭能力情况, 如随机调查的企业的Y值等于或大于实施ERP较成功的企业的Y值, 表明企业在实施ERP的驾驭能力问题上达到基本要求, 否则, 则达不到要求。

4 研究结果

(1) 模型计算结果

通过运用模型验证, 10家引用ERP较成功的企业的Y值是:平均值为6.11, 最高值为6.20, 最低值为5.98, 低于6分的企业只有1家;27家随机调查的企业的Y值是:平均值为5.72, 最高值为6.18, 最低值为5.38, 高于6分的企业只有5家。从结果来看, 企业在实施ERP的总体驾驭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离实施ERP成功的企业的平均得分少了近0.4分, 而且企业之间在总体得分上标准差也较大, 说明驾驭能力的差异也较大。

(2) 各项目分析

①10家引用ERP成功的企业的案例分析

从表2情况来看, 10家实施ERP较成功的企业有四个项目的平均分没有达到第一等级水平, 即:系统故障和差错排除能力 (5.5分) , 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认知度 (5.75分) , 信息利用和分析能力 (4.25分) , 对ERP实施成本的控制力 (5.9分) 。其中系统故障和差错排除能力较弱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系统供应商对企业相关作业人员这方面的能力培训和沟通一直存在不足。但这个问题可以得到化解, 其得分值低可通过提高其它要素得分来弥补或提升, 如提高ERP项目实施监理能力和设备技术性能的稳定性这两项要素的得分可减少出现系统故障和差错的概率。在这里还可看到, 信息利用和分析能力及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认知度两项得分不很高对企业成功实施ERP并没有较大防碍, 实施ERP成功的企业Y值基本都在6分以上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②问卷调查企业情况分析

由表3可知, 随机调查的企业综合功能使用的充分度, 平均得分为6.1分, 基本达到第一档次, 这一点比前些年大有提高。其它驾驭能力要素平均得分均未达到第一档次, 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 综合功能使用的有效率和ERP项目实施监理能力平均得分还未达到5.5分, 明显偏低, 且企业间差异较大 (标准差较大) 。其它一些要素平均得分也都没有达到6分, 但标准差相对较小, 说明这部分要素企业间差异不大。

③引用ERP较为成功的企业和随机调查的样本企业几个重要项目差异情况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 可以看到两者间前面四个要素得分差异明显, 而后面四个要素差异不大, 将差异大的四个要素引入统计表并进行检验 (鉴于小样本及成对比较的特征, 运用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检验) , 可得到表4。

***为0.001之显著性水平

从表4可见, 随机调查的企业 (即总体意义上的企业) 对ERP的驾驭能力平均得分仅为5.72分, 没有达到第一档次得分水平, 和引用ERP较为成功的企业的平均得分有较大差距。wilcoxon sign rank 双尾检验统计值皆不超过0.012显著性水平, 表明所观察的主要要素的差异有较为统一的规则可循, 个别企业的差异性变化对结论影响较小。由表4还看到, 当前实施ERP的企业在驾驭能力方面最薄弱的还是技术掌控问题, 如随机调查的企业在综合功能使用的有效率、设备技术性能的稳定性和ERP项目监理能力 (ERP实施布局的监控管理能力) 几个要素的得分上都大大低于引用ERP成功的企业, 表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和信息系统实施的监理人才的短缺及信息化管理知识积累不足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管理环境方面的不足也对企业引用ERP有一定的影响, 被调查企业的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认知度和对ERP实施成本的控制力两项得分也低于ERP实施成功的企业。

5 结论与启示

研究表明, 我国企业当前实施以ERP为代表队的整合型信息系统的总体驾驭能力还偏低, 这是不少企业实施ERP效果不理想, 甚至有打算放弃用ERP的重要原因。对ERP的驾驭能力不够有我国的国情原因, 有些要素不是近期内就能得到较大改善的, 还需要有一个渐进过程。如ERP项目监理能力的提高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再如对信息的利用和分析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在企业管理理论方面有新的拓展为牵引等等。我国的许多企业靠自身还很难充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 我国企业广泛引用整合型信息系统还需要多方面共同作出努力。

研究结果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第一, 对ERP实施成本的控制力高低和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认识度高低并不是实施ERP成功的关键因素, 这和我们以前的观念有出入, 从数据看, 实施ERP成功的企业这两项得分别是:5.9分和5.75分, 均未达到第一档次得分, 随机调查的企业这两项得分分别是5.8分和5.65分, 和前者并未有多大差异, 这既反映了我国企业总体上在这两项得分上比较平均的状况, 也表明了这个得分水平不会影响到ERP的实施基本成功。因此, 企业实施ERP时, 不必过于看重实施成本的控制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随着运用技术的不断成熟而逐步解决。第二, 信息利用和分析能力偏低对实施ERP也没有太大影响, 毕竟目前大多企业使用ERP主要是为了快速获取大量信息。第三, 在ERP诸驾驭能力要素中, 注意提高关键要素得分来带动其它要素的改善, 如通过提高ERP项目实施监理能力和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认知度的得分, 来提高综合功能使用的有效率和对ERP实施成本的控制力的得分, 等等。第四, 对整合型信息系统可以分模块, 分阶段逐步实施, 尽管不少企业对实施ERP的总体驾驭能力还偏低, 但局部方面的驾驭能力并不低, 因此, 仍然可以按驾驭能力的成熟情况不同先实施ERP的部分模块, 当条件成熟了再实施其它模块。

参考文献

[1]利昂.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技术、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金铭.ERP实施中的3种选择方式[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3 (6) :7-9.

[3]MICHEL R.Spreed without sacrifice[J].Manufacturing system, 1998, 16 (10) :118-122.

[4]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 2003 (11) .

[5]饶艳超.国内企业ERP系统实施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经济界, 2004 (2) :21.

[6]王桂琴.国内企业引入ERP的概率分析[J].管理世界, 2005 (1) :9.

ERP能力 篇9

一、ERP实施顾问应该是一个管理问题专家

我们先来看两则新闻报道:

2000年5月29日, 浙江省电力公司与IBM公司咨询与实施SAP设备维护与物料管理模块项目, 项目中不仅包含ERP (企业资源规划) 的实施, 还包括BPR (业务流程重组) , 这也是浙江电力与IBM公司从IT基础架构到更高层次的企业管理咨询的全面合作的开始。据悉, 双方的这一合作项目, 首期金额超过150万美元。

2001年2月7日, 医药行业的大型跨国公司——罗氏公司的CRM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共分3期完成, 仅一期工程罗氏就投入了300多万美元。作为该项目的总集成商, 康柏公司为罗氏提供了包括硬件配置及服务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整个方案中, 设备成本只占总成本的20%, 而本地化的专业服务, 包括咨询、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软硬件配置等关键业务服务则占到总成本的80%。

由上述新闻所反映的现实,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ERP实施顾问应该是一个管理问题的专家。因为, 实施ERP软件系统, 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购买、安装软件, 学习操作使用的工作, 不仅仅是一个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这样一个管理工具的变革问题, 而是一个管理模式的变革。实施涉及企业诊断, 需要帮助企业分析企业现在的问题是什么, 症结在哪里, 如何改进, 如何进行管理变革, 包括管理的业务流程改造、组织机构调整、管理制度与方法变革等。就是说, ERP供应商派出的实施顾问需要帮助企业分析、找出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 并分析出针对企业当前的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ERP信息系统模型, 才能使实施后的ERP系统能帮助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这本身是一个高难度的企业诊断和管理咨询服务。在很多大型的ERP实施项目中, 企业诊断和管理咨询的费用至少占整个ERP项目预算费用的50%以上。如果ERP供应商派出的实施顾问仅仅会用自己的软件产品而不懂管理, 就根本无法胜任这种高层次的企业诊断和管理咨询服务任务, 实施后的ERP系统当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当前的现实是, ERP软件供应商并没有那么多的管理专家, 很多刚毕业或毕业没几年的计算机专业或财会专业的大学生被派往企业实施ERP, 他们当然无法胜任复杂的企业管理诊断和管理咨询服务工作。

二、ERP实施顾问应该是一个ERP产品专家

商品化的ERP软件产品往往随着多年的功能积累和应用模式积累, 规模日益庞大, 包括庞大的功能模块以及数量众多且复杂的参数设置、流程模式设置等, 这使得软件能根据参数设置和流程设置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用户的不同需求。包含了众多应用模式和参数设置的软件也使软件的学习、使用变得复杂。例如用友的ERP软件, 即使要掌握并通过其中的一两个模块的使用认证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或培训, 而整个ERP软件所有模块多达上百个, 在大型的ERP项目实施中, 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很多模块来有机组合、搭建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这就需要实施工程师熟知所有的模块功能、特点以及所有参数、流程设置, 可想而知, 没有几年的学习和项目积累, 这是很难达到的。笔者就亲眼见过, 因为人才缺乏或人才流动, 许多连自己的ERP软件产品功能或参数有哪些都没完全搞清楚的人被ERP供应商作为实施顾问派往企业实施ERP系统, 效果可想而知。

三、ERP实施顾问应该是一个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者

ERP实施顾问应该是一个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者, 这是因为ERP系统的实施涉及计算机网络的购买、安装、调试,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的安装、配置、使用。尤其是那些信息化水平很低的企业用户, 需要从购买计算机、安装局域网、安装基础软件平台开始做起, 需要实施顾问能够解决企业这方面的相关技术问题。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到ERP软件系统中去, 需要实施顾问不断学习、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比如随着Web版本的ERP软件的普及, 实施人员就需要了解Web系统的基本概念、技术, 掌握Web应用系统相对传统的、普通的C/S结构的Windows软件来说有什么优缺点, 如何安装、配置Web应用系统等。其实, 这在当前并不算难, 年轻的计算机技术能手倒是很多, 但问题是那些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很多并不熟悉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模式和特点, 以及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对管理软件以致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真正合格的ERP实施顾问应该既是一个管理专家, 又是一个ERP产品专家和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者, 是将三方面的能力集于一身的人。当然, 除此之外, 大家公认他们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人品等基本素质。这样的人是高级人才, 数量很少, 我们看到, ERP供应商对高级人才的报酬是相当高的, 例如一些地方的ERP供应商给普通实施顾问的报酬是月薪1 000~2 000元, 而给高级实施顾问的报酬则是日薪3 000~4 000元或以上, 然而, 即使高薪, 也难聘到。很多ERP供应商的顾问中没有一个能算得上是真正合格的高级顾问。于是我们看到的情况是, 一方面, 人才市场上人员拥挤不堪、人头攒动, 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其他求职人员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 企业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高级人才。人们都说, 中国不是缺人才, 而是缺高级人才。尤其是像ERP实施这种知识、技术含量很高, 要求经验又很丰富的工作最需要、最缺高级人才。所以, 我国目前能力全面的高级实施顾问人才缺乏, 但大量的ERP项目实施又需要大量这样的高级人才, 这种矛盾导致ERP供应商不得不大量使用低水平的实施顾问, 这又进一步造成大量ERP项目实施质量不高, 延期、超预算、返工、系统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等问题不断出现。

从企业用户的角度来说, ERP项目是一个投资大, 对企业影响大的项目, 实施ERP是企业管理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我们在选好ERP供应商后, 评估选择供应商派来的ERP实施顾问非常重要, 这关系到ERP项目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低成本、高质量地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ERP能力 篇10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基于某个具体工种岗位的职业教育, 它要求课程设置要基于工作过程来培养学生毕业后在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高等职业院校普遍为会计专业群开设基于计算机操作的ERP系统应用课程。该课程为学生提供当前通用ERP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帮助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企业业务流程和会计问题。本文讨论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 基于企业运作中需要用到ERP系统的岗位所需的能力, 来提出一个ERP系统应用课程教学方案。

教学实践证明, 基于计算机操作能力的ERP系统教学有利于提高高职类毕业生综合知识技能, 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文献综述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指出, 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1]。姜大源[2]指出, 高职教育要基于岗位能力设置教学内容。杜学森[3]指出, 为满足会计职业的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 熟悉会计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何军峰, 黄红球[4]更是指出,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以网络为依托, 以计算机为载体, 通过制作和开发一些会计专业软件, 将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案例分析中进行应用, 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 要构建由网络支撑的师生互动系统, 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3基于岗位能力的ERP系统应用课程设计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有必要基于岗位能力, 为ERP系统应用课程进行恰当设计。

3.1 ERP系统应用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教会学生用ERP软件把企业的业务实现信息化模拟, 然后进行供应链单据处理, 最后设置模版生成财务凭证。

具体而言, 我们期望学生掌握以下知识技能:

(1) 能将手工会计工作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2) 能运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和《初级会计电算化》知识技能解决《会计电算化》工作问题;

(3) 能够进行ERP系统设置;

(4) 能够进行ERP供应链实操;

(5) 能够统进行供应链财务一体化操作。

3.2设计思路

本课程实行原理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做一体化。

本课程首先在第一周介绍ERP系统的定义和原理, 然后从第二周开始学习供应链和财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务一直到结束。

3.3项目设计

任务1:ERP基本理论

通过本任务, 系统掌握ERP的定义、原理和特点, 明确ERP系统应用课程所解决的企业运作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使本课程与基础会计等前导课程联系起来。

任务2:ERP系统设置 (会计主管岗)

通过本任务, 进行ERP系统的基本设置, 为后续操作提供良好基础。本任务完成不难, 但学生若完成不好, 将直接影响后续操作结果。

任务3:财务会计模块操作 (财务会计岗)

通过本任务, 对财务人员最常用的财务会计模块进行设置及操作, 基于工作过程培养职业能力。

任务4:供应链操作 (仓管、销售和采购岗)

通过本任务, 使财务人员掌握采购、销售、生产和仓务的基本操作, 并清晰了解后续财务人员做账用到数据的来龙去脉。

任务5:供应链的财务处理 (财务经理岗)

通过本任务, 把供应链和财务系统建立起重要联系, 为后续财务一体化提供数据基础。

任务6:供应链财务一体化操作 (应收应付岗、工资岗、固定资产会计岗)

通过本任务, 从前面的供应链操作中准确而有效地取出业务数据, 设置财务凭证模板, 批量自动生成会计分录, 实现供应链财务一体化。

3.4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周进行概论讲述, 从第二周开始, 在每次课程中实施以下教学手段:

(1) 明确本次课程的意义;

(2) 讲授本模块基本知识以及本模块与其他模块的数据联系;

(3) 老师将上述理论知识进行运用, 在ERP系统中示范操作 (教) ;

(4) 学生通过一个小题学会操作 (学) ;

(5) 老师下发本次课程的实训任务单, 学生独立完成 (做) 。

(6) 教师检查学生操作效果, 进行点评。

4教学效果

本文基于企业运作中需要用到ERP系统的岗位所需的能力, 提出了一个ERP系统应用课程教学方案。该方案实行原理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做一体化, 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该方案在两届会计电算化学生中使用, 效果良好, 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ERP系统的技能。

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学生通过上机实践, 能够熟悉ERP系统操作理论, 使得理论不再空洞, 学生可以根据实践的经验, 自己总结出某个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 效果良好。

第二, 学生岗位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上机实训, 能训练岗位中所需要运用的计算机技能。学生能依据原始凭证, 运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

第三,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计算机操作要求逻辑性强, 岗位中的某个操作与前述操作有因果关系。若前述操作没做好, 将导致后续操作出错。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能力自己分析出错原因,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 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 2007, 11:30-32.

ERP能力 篇11

关键词 ERP;综合性;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2-0086-03

Model of Cultivating ERP Synthesis Specialists through ERP Experimental Education Center//Li Yi,Zhong Xiaoming

Abstract With the competition of market is becoming fiercer, it is really urgent to informationize the domestic companies and improve their core competitive strength. Our country is implementing an economic developing strategy which tries to drive industrialization through company informationization. And this provides a good policy environment for the companies to popularize and spread ERP system. However,lacking of ERP talents in the companies has become the main difficul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which brings companies problems of using ERP system. So to bring up synthesis ERP specialist has become a very urgent thing.

Key words ERP;synthesis;experimental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Hangzhou 310012

1 ERP综合性人才应具备的特征

随着ERP的推广应用,ERP先进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并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了ERP系统,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包括与此有关的人员必须掌握ERP知识。企业管理人员其面向的对象是一个以ERP运行的管理环境,会计人员面临的是ERP系统支持的会计管理系统,ERP的广泛使用对管理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财经类高校必须主动适应这一重大变革,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1)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很快适应并胜任工作岗位;(2)既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也掌握相关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3)具有全局观念,既能立足本岗,也能站在追求企业整体最优的高度理解流程化管理方式,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端正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

2 ERP综合性人才培养构思

面对社会给教学实践活动带来的困难,浙江财经学院一直在不断地思考和探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在广泛调研,反复比较,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建设ERP实验教学中心,以此为突破口,搭建全校10多个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和企业经营管理仿真实战及对抗,探索以企业为整体的一种新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

2.1 ERP综合性人才培养的方案

浙江财经学院作为浙江省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摇篮,市场需求就是人才培养方向的航标。为达到上述教育目标,学校计划在3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1)建设ERP实验教学中心,全面拓宽并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管理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状况;(2)在综合实习基地建设上加大投入,并系统规划;(3)加快综合性实验课程建设的步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 ERP实验教学中心所承担的任务

2.2.1 实现实验内容的多元化

目前,高校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均设置了单一的ERP专业实验室(主要有会计、电子商务等实验室),用于本专业学生实验教学,专业性比较强,但辐射面比较窄,不利于学生对企业整体运作流程的理解;资源也过于分散,不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和深度应用。ERP实验教学中心将对企业运作的全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包容营销、管理、财务、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实验需求,同时还可模拟工商、税务、金融、物流部门的活动,综合性强。

2.2.2 实现实验对象的多元化

ERP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全校所有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开放,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物流、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税收等10多个专业的学生,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投资效益。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实验考核办法等方面给学生提供较大选择余地,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3 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课堂讲授时间与学生自主式、协作式、模拟体验式学习相结合。

学生的学习内容从单纯来自教师、来自课内转变为既来自教师与课内,也来自其他的学生与课外。

教学内容的安排从理论与实践脱节转变为理论水平提升与理论应用能力增强紧密结合,通过模拟体验式教学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的整合和知识的意义建构,将零散的知识转变为相互贯通的系统的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ERP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实践

通过ERP教学,实现仿真企业平台和仿真教学,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提前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同时,开创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开设全校性跨学科、跨专业的ERP实验教学课程,通过ERP沙盘模拟及电子对抗、ERP软件操作和综合实训,融合学生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复合性、应用性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3.1 ERP课程的开设

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的ERP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在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中,主要构建3大课程模块:ERP沙盘模拟演练、ERP软件应用、ERP综合实训。注重ERP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重视经济管理基础与软件应用能力。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真正体现出高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3.1.1 ERP沙盘模拟

通过ERP沙盘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实验环境中进行真实地体验,并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生产制造、财务、销售、采购、库存管理、信息管理等一体化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该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结构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与实际模拟操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个学员都能直接参与模拟的企业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ERP沙盘教学模拟企业的竞争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国际化、信息化、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中,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模拟财务、物流、生产、营销等重要角色,与其他小组共同模拟市场中的企业关系。通过模拟企业5—10年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生深入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战略方案、市场及产品决策、生产决策、营销决策、财务决策,体验企业的经营决策全过程,从而掌握制定决策的方法,远离决策陷阱和误区,洞悉企业成功经营的核心要素,迅速提升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的能力。

3.1.2 ERP软件应用

通过ERP理论的学习,并由教师、企业或软件公司有ERP实施经验的专家集中为选课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讲座,使学生熟悉ERP的流程与原理,然后根据实验指导手册在实验室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通过具体的实验指导,掌握ERP软件的具体应用和企业ERP的流程,熟悉生产制造、财务、销售、采购、库存管理、信息管理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具备参加ERP认证的知识,能在企业上岗后迅速适应企业的ERP软件应用。

3.2 ERP综合实训的展开

针对学生前期所学的ERP知识继续加以巩固,按照校内校外实习的原则,首先通过校外企业的学习,将所学的ERP知识应用于企业,并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得到锻炼,同时,收集企业信息,为在校内ERP实验教学中心实习做好准备。

校内实训由ERP实验教学中心进行组织,由各专业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借助ERP企业体验实验室与ERP案例分析实验室来进行。ERP实验教学中心将预先设定一个市场环境,包括商业环境及商业情报、原料供应商、产品采购商、人力资源市场等相关市场环境以及相应的银行、税务等外围机构。在这个市场中,预先设定产品以及产品结构,产品生产的加工费用和人力成本。此外,预先设定企业的初始状态,包括资产、负债、生产规模、人力资源以及市场、产品的开发情况等。在此环境当中,学生按专业交叉,每6—8人组成一个模拟企业。在该市场环境当中,安排8—10个企业进行竞争。模拟企业的这些经营活动,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指导教师只需负责在一定时点上集中进行产品订货、原料订购等活动。以上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时,所有资金、借款、费用均使用定制道具,各种原料、产品均采用定制单据表示。最后由小组将所有的数据录入ERP系统,并做好最终财务报表,指导教师最后对每个小组所代表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

4 未来要做的工作

利用ERP实验教学中心,举办各种针对岗位的短期培训,以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尝试;为社会开放实验中心丰富的案例库、强大的专家资源,以助企业高层主管实现管理新跨越;与多方联合,利用实验中心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资源优势;派遣教师、学生去知名企业系统参与ERP研究,继续加强实验指导方针,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手段3大支柱,打造经济管理类计算机模拟专业实验室、教学案例与模拟企业资源计划沙盘系统、ERP综合实验室3个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程单项性计算机模拟实验、课程综合性模拟实验、专业综合性计算机模拟实验、学科综合性模拟实验、校内模拟实习与校外实地实习等5个层面的模拟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以ERP教学为突破口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向作用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相关知识学习相结合、理论升华与理论应用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开拓出一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的成功之路。

5 结束语

ERP能力 篇12

关键词:ERP沙盘,就业能力,高职毕业生

一、ERP沙盘模拟课程研究现状

(一) ERP沙盘模拟课程简介。

ERP沙盘模拟借助沙盘教具 (手工沙盘及电子沙盘) 再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 将企业以虚拟的方式搬进课堂。在模拟中, 需将参加的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4~6人, 通常模拟企业经营6年。各组分别代表一家虚拟企业, 所有虚拟企业处在同一行业, 彼此之间是直接竞争关系。各组中每位成员根据自身专长和兴趣在虚拟企业中分别担任总裁、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运营总监、采购主管、财务助理等职务。在经营过程中, 如果出现现金流断流或所有者权益为负时, 意味着企业破产。

(二) ERP沙盘模拟课程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ERP沙盘模拟课程的相关研究始于赵晓铃、李永红 (2004) , 随着该课程的逐渐推广, 相关研究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 截至2012年7月21日, 以“ERP沙盘”为“题名”, 共有文献375篇, 以“ERP沙盘”并含“教学”为“题名”, 共有文献221篇, 以“ERP沙盘”并含“就业”为“题名”, 共有文献2篇。

目前, 有关ERP沙盘模拟课程的相关研究更多地集中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探讨方面, 对于ERP沙盘模拟课程与就业能力的提升相结合进行的研究还非常少。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一) 就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就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和意愿 (Harvey, Lee, 2001) 。根据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的就业能力模型, 就业能力由7个类别的能力共16项技能构成: (1) 基础能力, 即学会学习能力; (2) 基本胜任力, 包括阅读、写作、计算能力; (3) 沟通能力, 包括口头交流技能和倾听能力; (4) 开发能力, 包括自我尊重、动机和目标设定、职业发展能力; (5) 适应能力, 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地思考能力; (6) 群体效果, 包括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 (7) 影响能力, 包括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能力。

(二) 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 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雇员从追求终身就业保障转而追求终身就业能力保障。雇员的就业能力对职业生涯的成功就显得极其关键。如何在大学中有效帮助学生发展就业能力, 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焦点。

近年来, 由于中央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扩招并存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热点, 学者们开始对影响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之一的就业能力进行探讨。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 截至2012年7月21日, 以“就业能力”为“题名”, 共有文献2, 108条, 以“就业能力”并含“高职”为“题名”, 共有文献261篇, 最早的是2002年季伟的文章《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初探》。从文献的数量上看, 关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三、ERP沙盘模拟实训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 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 即学会学习的能力, 具备此项能力的个人与其他人相比, 会更容易获得其他的技能。ERP沙盘模拟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采用多种方法提前预习, 如自行查找相关资料的方法或向已经学习过的同学请教的方法等。开设此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在预习本课程的时候学会学习。

(二) 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胜任力。

基本胜任力包括阅读、写作和计算三个技能。在正式进行沙盘模拟之前, 要求学生必须提前阅读沙盘规则, 只有在正确理解书面沙盘规则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才有可能在模拟经营中取得好的成绩。在模拟经营过程中, 涉及到很多的计算任务, 权益的计算、生产能力的计算、采购计划的计算、投入产出的计算等, 虽然都是简单的加减法, 但是若要保证不出错, 这需要学生的细心、耐心, 同时想要提高计算效率, 学生必须自行寻找高效的计算方法。在模拟经营结束之后, 学生必须自行完成一份沙盘实训报告, 在撰写实训报告的过程中,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 提升高职毕业生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包括良好的口头交流技能以及良好的倾听技能。

在沙盘模拟课程中每个角色各负其责, 在模拟运营的过程当中, 要求各角色之间经常进行沟通以保证信息的共享。如何在沟通的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便成为沙盘模拟课程中各同学经常遇到的问题, 所以, 经过沙盘模拟课程, 学生能够提高口头交流技能。

在信息的交流过程中, 如何表达观点固然很重要,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各抒己见, 交流效果一定不理想, 所以学生在多次低效率的争辩之后逐渐学会了倾听, 他们发现, 学会倾听之后, 团队的沟通效率明显提高了。

(四) 提升高职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随着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到来, 高职毕业生经常地更换工作将逐渐变为常态。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是向他们提出的新挑战, 这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具体表现为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地思考。

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连续阶段:查明问题、分析问题, 并解决问题。在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中, 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在结束第一年的模拟经营之后, 所有小组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忙活了一年却赔钱了?”带着这个问题, 学生会在以后的模拟经营中认真思考, 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在多次的模拟经营之后, 有的小组会提出许多创新性的经营战略和战术, 例如在第一年卖掉所有的生产线, 然后卖掉大厂房, 再把新的生产线建在小厂房, 这样就能多出来一笔卖掉大厂房所得的4Q应收账款, 对于缓解第2、3年的资金压力有很大帮助。

(五) 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开发能力。

开发能力是指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据此设定目标发展自我的能力。ERP沙盘模拟课程中学生分别扮演多种管理角色。学生可以根据自我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进行扮演, 为自己的角色设定工作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切身体会到这一角色是否适合自己, 这对于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六) 提升高职毕业生的群体效果。

群体效果包括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和协商能力。在模拟企业里学生每个人都扮演着一个角色, 每个角色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只有各角色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进行信息沟通和团队协作, 才能让模拟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团队合作方式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沟通技能, 培养了他们的情商, 为他们步入职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 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影响能力。

每个组织都有它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 若想在组织中发展良好, 必须深刻理解组织的影响能力。在模拟经营的过程中, 每位同学能够深刻体会到来自组织的影响力, 会慢慢体会到在不同类型情况下做不同的自己很重要, 要想融入组织中去, “表现得像别人希望的那样”非常重要, 应以“组织的哲学或风格”去处事。在组织中, 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影响团体的行为, 所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参考文献

[1]赵晓铃, 李永红.透视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10.

[2]ANTHONY P.CARNEVAL, LEILA J.GAIN-ER, ANN S.MELTZER.Workplace Ba-sics-The Essential Skills Employers Want[R].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1990.3.

上一篇:自动化排水下一篇:三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