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入诗

2024-09-24

口语入诗(精选4篇)

口语入诗 篇1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与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世称“王孟”。虽身为布衣,却名重当时,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赞美其淡泊富贵醉酒隐居的性格和生活。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之六中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句尽堪传。”盛赞其诗清新俊逸,流畅华美,必将千古流传。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这是一首情深意挚的送别诗。十四,是兄弟辈排行,杜十四应指杜晃。之,到……去。题目的意思是送杜十四到江南去。

“荆吴相接水为乡”。首句写送别的地点。荆,楚的别称,古国名,芈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原来在今湖北和湖南一带,后来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这里应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吴,古国名,也叫勾吴,攻吴,姬姓,始祖是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部分,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这里指长江下游一带。接,连接,连续,同屈原《哀郢》“忧与愁其相接”。为,作为,当作,用法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为,一作连。”乡,家乡。全句的意思是说,楚地和吴地相连接,都是以水为乡的水乡。语句虽略显直白,却表达了多重内涵。一是表明离别之地是“荆”(也可理解为是荆吴相接之地)之水乡;二是紧扣题目表明杜十四欲去之地也是水乡;三是说荆吴两地相接,均为水乡,生存环境大致相同,到那里去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应,暗含着奉劝杜十四不要心存顾忌,应莫愁前路而欣然前往,一片深情厚谊包孕其中。

“君去春江正渺茫”,次句写送别环境及别后情景。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这里指杜十四。去,离开,用法同《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阳虎去齐走赵。”正,恰好,正好。渺茫,亦作淼茫,渺,形容水大,烟波浩渺,茫,形容水或其他事物没有边际,看不清楚。渺茫指因水面广阔遥远而摸糊不清。如《文选》晋郭璞《江赋》:“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渺茫。”全句的意思是说,在您离开的时候,恰好是春江水势宽广辽阔,烟波浩渺之时。“君去”写身边事,紧扣诗题。“春江正渺茫”写眼前景,开启下文。杜十四登舟离去。诗人凝神目送。不忍离开码头,直到“孤帆远影碧空尽”,才慨叹“春江正渺茫”,“惟见长江天际流”了。水势浩大,便于行船,本是该为朋友高兴的,可是舟行过疾,帆影消失,难觅挚友,实为憾事,景中有情,内心之矛盾隐含其中,二人的情深意挚尽在其中。

“日暮征帆何处泊,”第三句写牵挂之情。日暮,太阳落山。暮,日落时,傍晚。《国语·晋五》“范文子暮退于朝”用此意,唐诗中常用日暮。如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孟浩然亦多次使用,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赠王九》:“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征帆,指远行之舟。南朝梁何逊《赠诸游旧》“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虞僎《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阳令》“归流赴淮海,征帆下扬州。”泊,船靠岸,停船。全句的意思是说,太阳落山的时候,这远行的船会在什么地方停靠呢?第三句转入抒情,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对朋友旅途的关注之情。春江渺茫,千里烟波,“君去”之后,诗人仍痴情地伫立江边,望着远去的“征帆”,对朋友的思念自然会“迢迢不断如春水”。

“天涯一望断人肠”,结句卒彰显志,倾述离愁之深。天涯,指极远的地方,形容彼此间相隔极远,《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有“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即此意。断人肠,令人为之断肠。断肠,形容悲痛到极点,全句的意思是说,向着极远的天边望去,因看不到朋友的身影和帆影而悲痛到了极点。这里写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送别情景,在前三句充分蓄势之后,点明“断人肠”之别情,友情之深挚,惜别之悲痛,尽在其中。

语言浅易,叙述平直,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诗写送别,全诗未用一个“送”字,只是写了送别的地点、环境和别后的牵挂与忧愁,却将送别友人的浓情厚谊表达得真挚自然,蕴味十足,真是“语淡而味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这是作者渡钱塘江的即兴之作,一题作《济江问同舟人》。浙江,水名,即之江,以其多曲折,故称浙江,上游有二源,北为新安江,南为兰溪,二水合于建德县东南,东北流至桐庐县为桐江,至富阳县为富春江,至钱塘县为钱塘江。《元和郡县志》曰:“江南道杭州钱塘县,浙江在县南一十二里,盖取其曲折为名,江源自龡州界东北流,经界石山,又东北经州理,又东北流入于海。”此水《庄子》作制河,《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浙江,《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作“浙江”,均指现在的钱塘江。问,馈赠,赠送,诗题的意思是,渡浙江即兴吟诗赠舟中同行的人。(问,多数方家解为询问,即询问舟中同行的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首句写渡江的环境。开元十八年(730)夏秋之际,孟浩然又离乡赴洛阳,再“自洛之越”游历,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伤,“山水寻吴越”,“扁舟泛湖海”,“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浔”。钱塘江潮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涨潮的时候,当时的“扁舟”是不能渡江的,必须在潮落时方可行船,所以首句直陈其事,点出渡江时的具体环境,“潮落”、“江平”、“未有风”、潮水退了,江面平静,没有风,如此难得的好天气,正是行船良机,所以便兴致勃勃地登舟渡江。诗人连用三个日常口语,平直的叙述中透露出因涨潮滞留后再次开始新的旅程的愉悦之情。

“扁舟共济与君同”,承句写赠诗的原因,同舟共济。扁舟,小船。如《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共,一同,一道。《史记·赵世家》:“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扁舟又作扁舠,舠,形如刀的小船。济,渡,如《国语·鲁语》:“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同,相同,一样,《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和您一同坐船过江真是太有缘了。古时受技术条件所限,一叶“扁舟”,载客无几,陌路相逢,同舟共济,见面寒喧,互致问候,也是人之常情。既然有缘同船共渡,心情愉悦之时吟诗相赠,对于诗人来说,也在情理之中,素朴平实的话语,彰显出诗人热情亲善的气质,也隐含着纯朴厚重的乡情世风。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三四两句,写渡江时的赏心悦目与思飞神驰,时时,时常,经常。引领,伸长脖子,形容盼望的殷切,《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天末,天边,指极远的地方。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这句诗借用了陆机《拟兰若生春阳》诗“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原句,以翘首相望的神态表达其渡江时期盼早到越中领略无限风光的急切心情,形神毕肖,栩栩如生。青山,泛指引领而望的远山。越,古国名,也称於越,姒姓,相传始祖为夏少康庶子无余,封于会稽,春秋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称霸。战国时为楚所灭。中,泛指一个地域内或一个时期内,此处泛指一个地域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坐在船上,时时伸长脖子眺望天边远山,不知哪一处青山才是古代越国的疆域。这两句诗的主语既可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扩大范围,理解为诗人和舟中人,既有盼望早到目的地的急切,又带出不知何处才是目的地的疑虑,以问句作结,收束自然。

口语入诗,语言朴素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首句的“潮落”、“江平”、“未有风”都是日常口语,平淡的叙述,却勾勒出渡江的环境和背景,暗带出有了好天气,好旅途,才有好旅伴,好心情,所以才吟诗相赠。问句作结,引人深思是这首诗的又一特点。引领而望,冀望早达越中,是渡江时的特写镜头,用一问句作结,写出了诗人同舟中人共同的愿望和殷切心情,给人启迪,令人深思。

《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这是一首从感觉和视觉等不同角度描写初秋已来到身边的闲适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不觉初秋夜渐长”,首句用日常口语写初秋的来临。觉,感觉,感到。不觉,没有发觉。《春晓》中“春眠不觉晓”,亦用此意。初,起头,刚开始,初秋,指秋天的第一个月,即孟秋。指夏历的七月。渐,渐进,逐步发展,引申做副词,逐渐,慢慢地,全句诗的意思是说,不知不觉中,初秋已经来临,夜晚又逐渐地变得长了。这是从感觉的角度写初秋的来临,用日常生活的口语来写,素朴自然,贴切传神。

“清风习习重凄凉”,次句写初秋来临后风的变化。“清风”,清凉的风。《南史谢譓传》:“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习习,和煦的样子。形容风轻轻地吹。《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楚辞》汉王逸《九思·伤时》“风习习兮龢煖,百草萌兮华荣。”重,读chóng,再。凄凉,孤寂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庚信《拟咏怀》之十一“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杜甫《遣兴》之四:“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李贺《长歌续短歌》:“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全句诗的意思是说,清凉的风轻轻地吹来,周围的环境再一次变得凄清冷落了,这是从感官的角度写初秋的特点,新凉时送,爽气徐来,令移时迁,序值初秋。

“炎炎暑退茅斋静”此句继续写身边环境的变化。炎炎,热气炽盛,灼热。《诗经·大雅·云汉》“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如韦应物《夏花明》诗“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暑,盛夏。《易·系辞》:“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日月远行,一寒一暑”。此处指暑气,即夏天的热气。退,减退,衰退。茅,草名。有白茅,黄茅,青茅等。《诗经·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綯”。斋,屋舍,多指书房,学舍。《世说新语·言语》:“(孙绰)斋前种一株松,恒手自壅治之”。茅斋合用,指简陋的屋舍,此处应指诗人自己的屋舍及邻居们的屋舍,静,安静,平静。杜甫《甘林》诗:“喧静不同科”(科,类别)。茅斋静,暗指天气逐渐转凉,农夫们离开屋舍到田间劳作,因此才平静许多。全句的意思是说,灼热的盛夏热气一天天减退,简陋的屋舍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这仍然是从感官上来写身边环境的变化,一起消暑的农夫们趁着天气转凉,又开始了辛勤的田间劳作,喧闹的茅草屋一下子又变得安静了。

“阶下丛莎有露光”,尾句从视觉的角度写初秋的时令特点。阶,台阶,阶梯。《荀子·乐论》:“三揖至于阶”。下,位置在低处。与“上”相对。《史记·孙膑传》:“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阶下,指屋舍的台阶下面。丛,聚集,引申为丛生,《淮南子·俶真》:“兽走丛薄之中”。莎,音suō,草名。《淮南子·览训》:“田无立禾,路无莎薠。”这里指莎草,地下有纺缍形之细长块根,称香附子,可以入药。丛莎,指丛生的莎草。露,露水,近地面之水气夜间遇冷,凝结在物体上的水珠。《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全句的意思是说,屋舍的台阶下面,一丛丛莎草上有露水珠的闪闪亮光。这是从视觉角度写初秋的时令特点。早晨起来,看到屋舍台阶下面一丛丛的莎草上的露水珠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进一步感觉到天气渐寒,露将成霜,玉宇秋澄,金风荐爽。

全诗从不同的时空写炎风消夏,新凉横秋,分别从夜渐长、风凄凉,茅斋静、有露光等角度摹写初秋特点,观察细致,笔法简练,言简意赅,匠心独远。

口语入诗,语淡味浓,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全诗仿佛是用口语写的日记一样,将初秋的特点用家常话叙述出来,令人倍感亲切。平淡中蕴含着诗人超脱闲适、隐逸自安的浓浓情怀。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周祖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入诗境悟诗情 篇2

一、诗史结合

诗人所表达的情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在的时代背景是有密切关系的。如《示儿》这首诗歌对于学生来说要理解表面的意思并不难, 要体会到陆游那种执著、炽热、坚定的爱国热情就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前最好向学生推荐有关资料、书籍, 让学生知道金兵入侵, 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那段历史, 知道陆游一生都再为祖国统一而努力。这样才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但悲不见九州同”中“悲”字所含的分量。

二、想象感悟

诗歌的语言精练, 只有短短几十个字, 但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要指导学生发挥想象, 挖掘诗中蕴涵的深层次得意思。《山行》一诗中写道“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林让作者流连忘返到底怎么美?与二月花想比作者更爱霜叶这是为什么?这些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出来, 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和含蓄美。我在教学这首十诗时先问学生:“‘霜叶红与二月花’这句诗怎么解释?”生答:“经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的先花还要红。”诗意是解释对了, 但诗味全无。于是追问:“想象作者眼中的枫林是怎样的?”生答:“满山的枫叶都红了, 有几片随风飘落犹如飞舞的彩蝶。”“枫叶火红火红的, 与霞光相互映衬, 显得更美了!”……在学生体会到枫林之美后, 再问:“诗人更爱枫叶的原因是什么?”使学生明白了这句诗不但写出了枫叶的娇美红艳, 更赞美了枫叶在同秋风秋霜搏斗中显示出来的旺盛的生命力。

三、诗画结合

晁以道在《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诗》中说:“画写物外形, 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 贵有画中态。”我们也常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我国古代诗词中山水诗占有相当的分量, 即使不专写山水, 也多借助大自然景物的形象来抒情言志, 以表达深远开阔的意境。教学这一类古诗, 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鲜明生动的景物形象, 去感受一种内在的意趣。杨红雁老师在教学《咏鹅》时, 让学生想象:鹅的样子怎么样?鹅摇摆着走向河里的样子是怎样的?在水里游时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边说边用肢体语言表示, 最后请学生把想象的图画画下来, 把自己的画讲给别人听。通过这一想一画一讲, 鹅在水上悠然自在漂浮的样子就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

四、咀嚼品味

古代许多诗人为了写好一首诗, 往往反复推敲, 锤字炼句, 使一些极平常的字表现出无穷秒趣。这样的例子很多, 如大家熟知的“一字诗”的故事, “推敲”的典故, 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可见教学古诗时, 教师要善于抓住诗中传神的一字一句, 引导学生咀嚼品味。孙双金老师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 先让学生说说“绿”字该如何理解。再向学生讲述王安石炼字的故事, 让学生逐个把“到”“过”“入”“满”等字放入诗句中, 和“绿”作比较, 让学生体会到春风给江南带来了绿色, 给读者以鲜明的色彩感和生机感。明媚的春色, 引发了诗人想回家看看的念头。

口语入诗 篇3

陆游曾说自己有拄杖癖。他的喜爱拄杖,有高标人格、助老扶衰的原因,更有把拄杖当作朋友的深层因素。从他三十岁左右第一次把拄杖写入诗中开始,在以后五十年的岁月中,他都与拄杖思想上共语,情感上共鸣,行为上共步。其《梅花》之五诗云:“江上梅花吐,山头霜月明。摩挲古藤杖,三友可同盟。”《仲秋书事》其九云:“杖得轻坚馀可略,酒能醇劲更何求。二君最是平生旧,白首相从万事休。”不论是“三友”还是“二旧”,拄杖皆在其中。《剑南诗稿》中直接点明拄杖为友的诗有15首之多。除上引二诗外,另如《言怀》:“论交尚喜笻枝在,白鹿泉边溯晚风。”《寓叹》:“眼底谁为耐久朋,倚肩按膝一乌藤。”《九月十八日至山园是日颇有春意》:“乌藤真好友,伴我出荆扉。”可以说,诗人与拄杖同忧同愁,同喜同乐,同沐春风,同听秋雨,同踏征途,同历战火。其《拄杖歌》诗中说:“畏途九折历欲尽,世上谁如君耐久?老矣更踏千山云,何可一日无此君!”陆游的朋友大都是抗金爱国之士,“放翁论友尚千载,不取梁鸿即管宁”(《夜兴》)。在那个以屈辱求和为基本国策的时代,这些人自然不会有好的命运好的结局。即使有人保住了性命,也往往因担心受到陆游的牵累而不敢再与他往来。诗人不止一次地发出“绍兴人物嗟谁在,空记当年接俊游”的悲叹。加之诗人“畏途九折”,或调任,或罢职,行踪无定,故而身边常常无人共语。诗人对“胡尘”的一腔不平气和无人理解的千行爱国泪,只有拄杖最为了解。一句“世上谁如君耐久”,真让人生千古之悲。在《大雪歌》中诗人写道:“放翁凭阁喜欲颠,摩挲拄杖向渠说。”说什么呢?原来是说“报国寸心坚似铁”之事。诗人有时干脆把心事付与拄杖,让拄杖为自己分忧解愁:“年华入诗卷,心事付筇竹。”(《平水》)“提起短筇成一笑,每烦座上为分忧。”(《出游》其二)“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溪上作》之二)。在《春雨偶赋》诗中,诗人深情地对拄杖说:“旧交只有乌藤在,且伴禅床莫化龙。”据《神仙传》载,费长房从壶公学道,将归,壶公赠以竹杖,费骑之回到家中。他把竹杖丢在葛陂,遂化作一条青龙升天而去。这里用此典,是诗人劝请拄杖不要变化为龙离他而去,而要继续留在身边与之为伴。在陆游一生中,真是“何可一日无此君”了。既然拄杖成为陆游生活的一部分,与他心相通,情相连,行相关,那么,拄杖大量地进入其诗歌创作中就是很自然的了。

陆游有关拄杖的诗,记录了他一生的生活轨迹,浸润着真实的思想感情,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首先,这类诗记下了诗人的爱国情操和对时政的关注。

南渡之后,士大夫文人中基本有两种人生态度,一是或以求和换取享乐、或以逃世麻痹自己的利己主义,一是挺身而出主张抗战的爱国主义。陆游自然属于这后一种人。在宋金对峙、国难当头之际,他的身上凝聚着深厚的爱国情和强烈的使命感。这不但可以从其事功方面看出来,从其诗歌作品中亦可见到抗战志士的奋斗和呐喊。陆游年轻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向。“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可知,陆游的恢复之志是贯彻一生的。况且,这种志向不是偏狭地忠于一姓一朝,而是有社稷和民族的概念在里头,也就是忠于国家。这种以国家民族为重的爱国思想,正是后人特别推重陆诗的原因。“情以物兴”,陆游的爱国之诗,可以借助任何物象来写,“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歌咏以寄此意”。陆游既然那么喜爱拄杖,所以拄杖便成为他经常用以抒发爱国感情的审美意象。如《南楼》:“登临壮士兴怀地,忠义孤臣许国心。倚杖黯然斜照晚,秦吴万里入长吟。”写对关中失地的怀念。《溪上作》其一:“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戆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先天下忧。”写忧恢复、忧天下的情怀。除了在南郑时期,陆游有短短八个月的“铁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的快意的从军生涯之外,即使在川蜀时期,其恢复之志也是难以实现的。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诗人幅巾藜杖登上成都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景象,不禁激起满怀愁绪,于是写下了《秋晚登城北门》一诗: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骚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满眼愁”者正是“满怀愁”之谓也。诗人所愁者,有对关塞之地烽烟不息的忧虑,有对沦陷故都的思念,有对山河兴废难料的关切,有对身世安危未卜的不安。此时诗人离开南郑前线已五年之久,那金戈铁马、横槊赋诗的战斗生活虽然已成往事,但至今魂绕梦萦。这后两句,将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悲毕呈纸上,令人感叹不已。

陆游晚年,对个人前程考虑比较少了,但对于国家的命运却没有一刻放松。大概在80岁上,闲居山阴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为《拄杖》的诗:

吾尝评拄杖,妙处在轻坚。

何日提携汝,同登入峡船。

此时离他入峡西戍已三十年之久了。“昔尝西戍八千里,今复东归三十年。”(《一编》)年老体衰的诗人面对心爱的拄杖,仍然发出与之一起同赴川陕前线的宏愿,希望再次投人到铁马秋风的战斗之中。

其次,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抗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古语云:“志士愁日短。”陆游一生投闲置散,无法实现抗金理想,所以面对匆匆岁月,常有岁华摇落芳意难成之慨。在其盛壮之年便时有白发之叹。如35岁时在福州决曹任上所写“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度浮桥至南台》),45岁西行入蜀时所写“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黄州》)等等,皆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发。但是,诗人并未就此不思振作,恰恰相反,在无可奈何之际,诗人总是积极地寻求生命的长度和密度,其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异常强烈。这种心态在其有关拄杖的诗中表现得非常充分,正如陆游自己所说:“悠然扶杖处,岁月叹匆匆。”(《小垒》)诗人常扶杖去寻春、探春,其诗云:“春风常在短筇前”,“短筇到处即春风”,“杖藜到处即春风”,“春风争来拄杖前”,“倚杖来观浩荡春”,“要识春风处,先生拄杖前”等。“春风”“春色”是眼前所见之景,更是时间概念,同时,还是诗人对其政治生活前景的隐喻之词。诗人要寻找的,正是珍贵的光阴和理想的政治机遇。到了秋天,扶策散步,也往往兴发伤时之叹。如《东村散步有怀张汉州》:“扶杖村东路,秋来始此回。寒鸦盘阵起,野菊卧枝开。忧国丹心折,怀人雪鬓催。房湖八千里,那得尺书来。”忧国心折,双鬓成雪,无不与岁月流逝有关。诗人虽有骁腾之志,可一生伏枥,难以驰驱,既不能图名青史,也不能长留青丝,怎不让人怵然而惊,喟然而叹!每当日落时分,诗人常倚杖而立,目送夕阳,感慨万千。“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立斜阳。”(《杂赋》)“我亦倚筇桑竹下,白髯萧飒满斜晖。”(《倚筇》)“春如人易老,愁与漏俱长。……谁见龟堂叟,搘藤送夕阳。”(《春晴》)夕阳西下,时光奄忽,想到“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诗人自会魂悸魄动。其《山园晚兴》云:

病骨初轻野兴浓,闲扶拄杖夕阳中。草枯陂泽涓涓水,木落园林淅淅风。扬子凄凉老天禄,马周憔悴客新丰。壮心未与朱颜改,一笑凭高送断鸿。

写此诗时,诗人60岁,正退居山阴。诗中的扬子,即汉代扬雄,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在天禄阁著书,“三世不徙官”而文名益振。马周,唐初名臣,未显时,困厄非常,曾宿于新丰逆旅,不为主人所礼,后代替中郎将常何写条陈,得太宗知遇,予以破格提拔。诗人对“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但仍希望能骋恢复之志,故而在诗中以扬雄、马周自比,说暂时的凄凉和憔悴没有什么,应该等待时机,以图将来。“壮心未与朱颜改,一笑凭高送断鸿”,该是多么高迈与洒脱,又是多么悲壮与雄豪!岁月如流,时不我待,烈士暮年,壮心不改,这种心境正是靠诗人扶拄杖踏夕阳所引发。

陆游还常以探梅寻梅的方式表达惜时奋发之情。诗人一生对梅花情有独钟。他的喜欢梅花与林逋不同。林逋是以隐者的眼光写梅花的清神逸韵,陆游则多咏梅的高格,视梅的清风亮节为同气,同时,“梅花真强项,不肯落春后”的生命意识亦为陆游所激赏。他的有关拄杖的诗,多有寻梅赏梅之作。诗中借梅花所传达的正是其强烈的惜时之情和顽强的生命意识。如《探梅至东村》:

乞得残骸已累年,柴车破弊不堪悬。

闲愁正要供诗思,小疾何妨省酒钱。

忍事渐多心混混,贮书虽少腹便便。

今朝偶有寻梅兴,春色争来拄杖前。

前四句写自己的老、穷、愁、病,五、六句作自我调侃,反说自己读书少又能忍事,实为心明如镜、喜论恢复之谓也。最后两句,说自己寻梅兴发,亦实为生命激情勃发而然也。诗人垂暮之年,要把“闲愁”写入诗篇,要迎春色于拄杖之前,足见其壮心未泯,愁怀难释,充溢着把抗金事业进行到底的希冀。一年之后,诗人以78岁高龄奉诏进京,参加修撰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并打算“预大议论”,参预北伐大计,他似乎又看到了抗金救国的希望,所以在《午晴试笔》中充满自信地宣布:“此去得非穷李广,向来元是老冯唐。”准备在政治上再展身手。这正是陆游一生中由拄杖陪伴苦苦追寻的“春色”。

再次,陆游把拄杖作为身心的寄托,以之抒发人生感悟。

在拄杖这位朋友面前,陆游可以表白自己的爱国情怀,可以宣泄难骋其志的愤郁不平,也可以寻求精神慰藉,获得心理的安适。光宗绍熙元年(1190),诗人65岁,因所谓“嘲咏风月”的罪名被罢归家乡山阴。对于朝中恶势力的深文周纳,无理取闹,诗人不但没有低头,反而把书室名之曰“风月”来表达抗争,把此次罢官称之为“放逐”以发泄不满。在题为《予十年间两坐斥,罪虽擢发莫数,而诗为首,谓之嘲咏风月。既还山,遂以风月名小轩,且作绝句》诗中,写道:“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放逐尚非余事比,清风明月入台评。”“放逐”一词,在后来的有关拄杖的诗中多次使用。如《放逐》:“放逐虽惭处士高,笑谭未减少年豪。……正得筇枝为老伴,尽将书帙付儿曹。”《龟堂独坐遣闷》其二:“放逐还山八见春,枯颅槁项雪霜新。……北窗坐卧君无笑,拈起乌藤捷有神。”“正得笻枝为老伴”“拈起乌藤捷有神”者,正为排遣“放逐”之愤郁,寻求心理之慰安也。不断遭受压制迫害的诗人,有时会认为“游宦恶”:“行饭独相羊,扶藜过野塘。……深知游宦恶,穷死勿离乡。”(《山家暮春》之二)这种想法,面对拄杖一吐为快。陆游在为官之时也曾有归隐之想。《自咏示客》诗中说“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诗人写此诗时56岁,在抚州担任管理茶盐公事的佐僚。诗末自注:“庐山僧近寄藤杖,甚奇。”可知,诗人是打算与藤杖一道踏上归隐之路了。话虽如此说,一旦面对抱负不能实现、功名一无所成的现实,诗人就难免悲观惆怅:“平生不到三公府,晚岁归来五老庵。……笑语床隅拄杖子,即今惟汝是同参。”(《十月二十四日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勋业文章谢不能,生涯分付一枝藤。”(《晨起》)他要把这种痛苦和失落告诉给拄杖,甚至把整个不适意的生活托付给拄杖。

不论为官还是赋闲,生活给予陆游的只有挫折和打击。几十年的岁月就在无数次希望、无数次努力和无数次幻灭中流逝了。年老之后,贫病交加,僵卧孤村,“既不能挺长剑以抉九天之云,又不能持斗魁以回万物之春”(《寒夜歌》),抚今追昔,便常常想起伴随自己一生的拄杖。诗人八十多岁时所写的《拄杖示子遹》说:“拄杖相从四十年,交情耐久独依然。西穷巫峡崛江路,北抵岐山渭水边。早已归休弄泉石,老犹缓步历风烟。会同钵袋并禅版,付与儿孙世世传。”诗人要把拄杖和钵袋禅版付与儿孙世代相传。拄杖是诗人战斗经历的见证者,也是寂寞无助时的共语人。拄杖最了解诗人的爱国忧民心,也最清楚诗人壮志未酬的满腔悲愤以及“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无可奈何,而拄杖的“交情耐久”,更令诗人感动。把拄杖作为传家之宝传与后人,其意义不言自明。至于钵袋禅版,那只是诗人不能对外实现参与而不得不回缩内心的一种平衡方式。《剑南诗稿》中写到佛道的诗不算少,其中有“拄杖”字样的就有26首之多。寻绎诗人本意,并不是真的在皈依佛道,而是如同说归隐一样,只是一种愤世嫉俗的牢骚而已。所以诗人的这两样传家宝,其真正的意义便是参与和愤世。参与在于实现抗金壮志,愤世在于获得心理安适。诗人临终前的某一天,还写了一首《赠拄杖》诗,把与拄杖共同生活的经历以及对拄杖的深厚感情,作了一个总结。

此外,拄杖还记录了陆游与农民和友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如“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写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放翁老惫扶藜杖,也逐乡人祷岁丰”(《初夏》之九),写关心民生疾苦,为求丰收而虔诚祈祷;“今旦微霜好风日,短筇且领镜湖秋”(《旷怀》),写欣赏镜湖秋景;“欲寻梅花作一笑,数枝忽到拄杖边”(《探梅》),写探梅迎春,其乐融融。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生活和性格的另一方面,让人读之,会“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钱钟书《宋诗选注》)。陆游在《倚杖》诗中说:“年来诗料别,满眼是桑麻。”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的变化,自然会让诗的题材和诗人情感发生一些变化。

不可否认,陆游有关拄杖的诗中也有较为消极的思想内容,如前引《拄杖示子遹》中把钵袋禅版传与子孙的说法,已可看出佛道对诗人的影响。不过,总的来说,诗人并未走上逃世一路,他在《长歌行》中曾说:“不羡骑鹤上青天,不羡峨冠明主前,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无论仙佛、富贵,他都不在意,他所耿耿于心的只是驱逐敌人、光复祖国的伟大事业。爱国主义始终是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陆游的生活道路是曲折坎坷的,生活内容是丰富厚重的。这一切,都在其拄杖身上留下鲜明的印记。我们读读他的这类描写拄杖的诗,无疑会对其心路历程和思想个性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也会对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口语入诗 篇4

下面, 我就如何进行古诗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知诗人, 定诗情

古人云:“文发于心, 文如其人。”古诗亦然。诗人情感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 常常会抒一时之情, 发一时之慨。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也就不同。所以, 学习一首诗, 首先要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诗歌的写作背景。

“创作风格”是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点。不同的诗人, 艺术特色和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他的诗想象丰富, 意境奇妙;杜甫生不逢时, 仕途不济, 他的诗沉郁顿挫, 忧国忧民;王昌龄的诗雄健浑厚, 散发着边塞烽火的气息, 抒发着思乡、念人、厌战的思绪;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重, 恬静而浑健;王维的诗恬淡生动, 诗中有画……

古人论文讲究“就事”, 即在赏析、学习诗歌时, 要注意联系诗人特殊的个人际遇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也就是写作背景, 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这样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全面具体地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内在意思, 自然而然地生发诗歌所抒发的强烈情感。

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时, 先让学生了解诗的作者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素有“诗仙”之称。他的诗歌豪迈奔放, 独具一格, 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 又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 更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接下来让学生交流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让学生明白:这首诗是李白涉嫌永王磷事件, 被放逐夜郎途中遇赦时所写。当时, 李白刚到四川省的白帝城, 适逢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李白也在赦免之列, 心情自是欣喜已极。这样, 通过对诗人写作风格和诗歌写作背景的了解, 学生对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有了初步而准确的把握, 对“彩”、“还”、“啼”、“轻”等字眼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有了粗略而直观的了解, 也对整首诗的主题有了大概而明晰的印象, 为学生学习理解诗歌, 在知识上、情感上做好了铺垫。

二、抓诗眼, 明诗意

我国的古典诗词大多受字数、句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 因此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用字, 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这种在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 便是所谓的“诗眼”。它犹如人的眼睛, 是作者通过反复推敲、不断锤炼而得来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得全诗情趣盎然, 意境深远, 气势非凡, 韵味无穷。因此, 我们学习、鉴赏古诗, 就要巧抓诗眼, 体会诗眼。

如《望天门山》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 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 山, 灵秀;水, 矫健;帆, 潇洒。这种白描的手法, 使得全诗清新、明丽。这首诗的诗眼就是“望”, 但诗句中却无一个“望”字。教学中,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抓住“开”、“回”、“出”、“来”四个动词, 慢慢揣摩、细细体味, 发现每句诗中隐含着的“望”的神韵:“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正是诗人远望, 才能看到长江水势汹涌、水流湍急、水面开阔的气势;也正是因为远望, 诗人才能看到怒涛奔涌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狭窄的通道时, 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才能感受到长江水对天门山百转千回、依依不舍的侠骨柔情;“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逼真地表现了小船行驶在江面上, 远处的天门山逐渐扑进眼帘的雄奇姿态;“日边来”的一片“孤帆”更是点明了“望”的落脚点, 传神地描写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从诗眼“望”字入手, 借助四个动词, 势如破竹, 境界全出。不知不觉间, 孩子们经历了诗人的观察过程, 体验了诗人的认知感受, 体会了诗人的欣喜心情, 感悟了诗人的奇特想象, 理解了诗歌的丰富含义, 品味了诗歌的无穷魅力。

三、想诗画, 入诗境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诗的意境是诗人想象的疆域、感情的领土、形象的世界、艺术的王国, 是诗人通过一个个具象描绘出来的一幅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正所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 一首诗文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栩栩如生的图画, 极具画面美。在教学中, 若能充分发掘诗中的画意,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让平面的诗句转化为鲜活的画面, 学生才能投身其中, 如临其境, 如历其事,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感其情, 从而扣动心弦, 引起共鸣, 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性情的目的。

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 描绘的是一幅树头花落、树荫未成、菜花繁茂、黄碟飞舞的画面, 展示了一派动静结合、情境交融的田园风光。在初读诗歌、扫清生字障碍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再读诗歌, 想想诗歌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大致了解了整首诗的内容后, 要求学生三读诗歌, 找出诗中每种景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根据诗意, 想象、勾画出诗中的画面。在孩子们的笔下, 稀疏的篱落、蜿蜒的小径、青葱的树木、活泼的儿童、飞舞的黄碟、艳丽的菜花组成了一幅幅风格各异、生趣盎然的乡村风景图。孩子们驰骋在想象的王国里,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再现作品中的生动形象, 渐入诗歌的美妙意境, 产生移情和共鸣, 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 感受诗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美好的艺术境界中得到感染、受到熏陶。

四、读诗句, 赏诗韵

每一首古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推敲、精心架构的杰作, 对仗工整, 平仄有律, 有一种令人击节叫绝的节奏之美、和谐之美、音乐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 (下转第43页) (上接第51页) 铿锵悦耳。德国诗人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 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只有反复吟诵, 才能回味无穷。学习古诗时, 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反复吟哦讽诵, 感受领略古诗的独特韵律, 体味品赏古诗的精妙韵味, 才能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欣赏古诗独有的诗境。

如教学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这首诗时, 可引导学生用真挚深沉的语调、郁闷孤独的感情, 品味“声”、“船”、“织”、“明”四个平韵, 吟咏出疏密相间、悲喜交替、平仄相对、整齐匀称的节奏美、韵律美。还可根据诗歌的特点, 运用通感手法,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从视觉、听觉、情感等方面品味这首诗的韵味, 感受诗人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视觉方面有梧叶纷飞、秋江水冷、客船漂泊、顽童夜游、篱落疏疏、灯火闪烁, 唯美画面的勾勒, 历历在目, 满目皆是秋景; 听觉方面有送来阵阵寒意的落叶萧萧之声、牵动诗人万千愁绪的秋风瑟瑟之声、更显江面静寂寥落的船篙击水哗哗之声、浑然不知危险将近仍率性鸣唱的促织曲曲之声, 还有带着些许紧张、几分期待、几许兴奋的顽童喘气呼呼之声, 细微声势的渲染, 声声入耳, 满耳全是秋声;情感方面先有秋风送寒意、秋江载愁船的悲景烘托出的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后有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的趣景引发出的诗人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欣喜感受, 百般滋味交织, 丝丝入怀, 满怀尽是秋情。在入情入境的诵读中, 孩子们品味了诗歌悦耳顺畅的韵律美, 品析了诗歌抑扬顿挫的语言美, 品悟了诗歌荡气回肠的情感美, 品赏了诗歌摄人心魄的韵味美。

总之, 古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 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在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古诗本身的特色与韵味, 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 理解诗歌的深刻含义, 领悟诗歌的美妙意境, 欣赏诗歌的独特韵味, 达到读诗、明义、入境、悟情、审美的目的,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清]王国维著.滕咸惠译评.人间词话.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3.

[2]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10) .

上一篇:中国民族舞剧发展下一篇:仓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