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图书馆(精选12篇)
医学院校图书馆 篇1
原标题:论医学院校图书馆的社会开放
图书馆分综合性图书馆和专业性图书馆, 医学图书馆属于专业图书馆, 它的定义应该是:搜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医学及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 以满足读者医学知识需要的医学文献信息机构。医学图书馆可以分为医学科研系统图书馆、医学高校系统图书馆、医院系统图书馆三种类型。医学科研系统图书馆是医学科研机构的文献中心, 以广大医学科研人员为服务对象, 首要职能是为科研服务, 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等。医学高校系统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医学专业学生和教师, 教育职能是其首要职能, 如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等。医院系统图书馆是医疗机构的文献中心, 为临床医疗服务是其主要职能, 其服务对象包括医护人员、卫生技术人员、病人及家属和医院管理人员等。
近些年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一方面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 对医学信息知识越来越渴求;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和书店的医学类专业书籍, 无论量上还是质上, 都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医学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学科专业性强, 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相对集中, 知识的集中度更高, 与医学实践的联系更紧密, 并且拥有专业的馆员队伍, 这些优势方面使其具有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的能力。
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含义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简单说, 是指高校图书馆不再将服务对象局限于校内学生和教师, 而是允许社会读者进入图书馆, 享受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从广义角度看,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不仅包括允许社会读者进入并且享受基本的文献借阅服务, 还包括向社会读者开放校内读者享有的其他服务, 如个性化信息服务、知识导航服务、信息检索教育、各种电子数据库的使用与培训、远程教育、文献传递等等。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深入, 电子数据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资源, 将电子资源与学科服务面向社会开放, 才是将图书馆的资源真正地向公众分享。
二、医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优势
(一) 资源优势。
医学院校图书馆拥有非常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 (原华北煤炭医学院) 图书馆为例, 截至2011年, 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95万册, 纸质现刊1, 026种, 电子图书260万册, 电子期刊1.5万余种, 订购中外文数据库30个, 自建特色数据库8个, 已经形成了以医药卫生学科为主、生物及其他学科为辅, 资料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因此, 医学院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如果把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图书馆面向社会全面开放, 将会充分满足华北地区, 特别是唐山市医药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需要, 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 技术设备优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高速发达的网络也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必要的平台, 能够为用户教育提供完备的技术、设备和场所, 让用户通过网络迅速获得所需的知识信息。高校图书馆拥有数量众多、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设备和软件系统以及宽敞、舒适的办公环境。图书馆管理实现了系统化、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 并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毫无疑问, 这既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也为高校图书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高校图书馆的软件系统、设备优势是国家长期投资的结果, 社会上其他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与高校图书馆相比的。
(三) 人才优势。
医学院校图书馆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 不但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 还有医学等其他学科的人才。另外, 医学院校图书馆能够以本校众多专家学者为依托, 开展各种专业信息咨询服务, 具有公共图书馆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高素质的队伍是高水平服务的关键, 图书馆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 不断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馆员素质的提高, 为高水平服务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三、医学院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建议
(一) 研究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文献信息服务, 必须研究社会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特点。一般地来说, 社会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特点与高校读者有很大的不同。企业读者侧重于技术改造、产品营销、市场分析等内容, 社区读者多侧重于消遣类内容, 高校馆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会读者提供相应的文献信息服务, 推荐适合读者需要的相关文献。研究社会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特点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 既要从来校接受相关文献信息服务的读者中总结归纳, 也要主动走出校门, 开展社会读者阅读需要调查, 从中归纳总结, 为开展面向社会读者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依据。
(二) 调整管理模式。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要将封闭式的等理模式转化为开放式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 以用为本”的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的本职是为在校师生服务, 所以首先应该在满足校内教职员工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在满足校内需求的前提下, 做好社会信息需求调研和预测, 按照当地的需要和本馆的实际条件及现有优势, 制定外来读者借阅制度, 量力而行地对社会提供一些信息服务。
(三) 循序渐进的社会开放。
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应该有一个发展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在对社会开放这一议题上, 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没有解决。这需要循序渐进地探索和完善, 从部分发展到全体对社会开放。譬如, 可以分时段对社会读者开放。高校的寒暑假期, 在校师生借书量少, 可以将这段时间利用起来, 向社会开放。这样, 既避开了师生利用高峰, 又可以在寒暑假满足社会读者的需求, 从而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其次, 可以扩大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数字图书馆突破了地域限制, 将不同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共享和利用, 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向社会开放数字图书馆, 可以为公众提供即时利用。在网络环境下, 任何电脑只要进入该图书馆数据库, 即可进行查询、检索。
综上所述,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医学院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更有利于社会读者了解医学知识, 掌握医学知识。由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及各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社区环境的差异, 要实现普遍意义上的完全对外开放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整齐划一、一蹴而就的。同时, 这种对社会开放应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不应以一种层次、一种方式、一种范围向社会开放, 而应采用多种层次、多种方式、多种范围的开放策略。
参考文献
[1]靳艳华, 姜学连.医学院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
[2]肖凤玲, 刘玥伶, 尹益民.医学院校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1.19.
[3]湛佑祥主编.医学图书馆理论与实践[M].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4]张莉莉.基于知识管理的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9.
医学院校图书馆 篇2
1 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
1. 1 国外模式
医学图书馆发挥“连接研究到实践”的中介作用,临床医学馆员以临床信息专家的角色提供循证咨询服务,包括证据的检索与评价、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议、教授证据检索技巧等,服务方式有基于Web 的邮箱传递文献信息和高级的文献服务系统或循证医学实践网。
1. 2 国内模式
开展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可采用“完善设施、优化资源、设立临床医学馆员、培训临床医师担当临床情报专家、建循证信息网页导航及数据库、基于知识服务”的模式,也可采用以“循证医学证据咨询小组”为基础,以“专职小组成员进入病房主动参与临床实践”为手段的模式,加强用户培训,主动参与循证医学实践,跟踪临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的科研课题,及时主动提供最新的临床医疗和科研信息。图书馆应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包括协助用户提炼问题,选择有效途径及时搜集相关信息/证据,并以用户的问题环境为依据严格评价信息/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然后进行信息/证据的提炼和重组,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的不足
2. 1 视角不够科学
从国内外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看,均突出服务的主动性、参与性、参考咨询性,强调基于知识服务,可以说当前的模式就是“主动参与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其过程为: 提出问题→检索文献→系统评价→提供最佳证据,其中“主动”代表的是一种积极、乐意的服务态度,参与内容包括临床循证实践、用户培训、临床查房和会议,参考咨询的目的是要为临床医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前服务模式主要是站在临床医学馆员的视角,容易让人混淆信息、证据、知识的关系,可能会把三者等同而忽略它们之间的客观区别。参考咨询缺乏强烈的决策功能,为了发挥决策建议功能,采用“决策咨询”一词更妥。如果站在临床医师的角度审视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工作,容易判别该服务的核心目的是辅助临床医师循证决策,然后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形成决策建议,进而找到过程中各环节对应的.“原材料”及“结果”,为解决信息、证据、知识间的混淆关系提供可能。
2. 2 内容不够系统化
医学院校图书馆 篇3
【关键词】医学院校图书馆;医学生;医德医风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医德医风的主流方向是好的,同时期部分医院的医生出现医德医风滑坡迹象。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医院、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抓好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21世纪的合格医学生是现代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医学院校图书馆如何依托各部门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进行了浅析。
1.医院医德滑坡使实习学生受影响
医院是医学生实习的基地,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医德医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态。当前医德滑坡表现:各科室为了多挣奖金,检查项目多而全,可查可不查的项目一起查,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开支,尤其是农村患者更是看病难,看不起病,有病也不去医院的信息时常被媒体报道后使得群众对一些医院的医德医风抱有怀疑态度;有些医护人员对红包、请吃一概接纳,对不送红包的患者态度冷淡,群众的意见很大。这些不良现象及“实惠”对刚出校门的医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
2.医学院校淡漠医德医风教育
校内的医德医风教育直接影响医学生毕业后的医德医风是否高尚,同时也反映出一所学校培养出的医学生的修养程度,可是目前有很多所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学时少,又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对此不重视,认为医德医风教育是唱高调,不现实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忘记了自己的神圣职责。实习时又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当代的天之骄子对自己的要求又不太严格,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3.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是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
广大群众期待医德医风的改善:包括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对患者的关心程度,不要总是盯着患者兜里钱的多少;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这是群众共同的呼声。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应从医学生抓起,这也为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4.医学院校图书馆依托学校各部系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探析
针对目前医学生对医德医风教育的漠视,我校图书馆首先联合马列、毛概教研室,加强医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通过调查得知:90%的学生对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学生有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我校图书馆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适时和学工部、辅导员沟通:组织各系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对医德医风问题的认识。对在医院实习时遇见的少数医护人员的不良医德医风问题及时引导学生:不良医德医风只是个别现象,究其原因:大学时没有进行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令人唾弃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是有思想、有追求、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告诫学生工作以后的医德医风就是学校的一枚标签,学校是培养我们的摇篮,饮水思源,莘莘学子应该让母校以你为荣!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对医德医风有了初步认识,我校图书馆最后联合校总工会、各系部举办了若干场话剧,小品。内容大多是与医德医风相关的。有一个小品内容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一位农民工因受伤急需住院输血治疗,但是他们家太穷了,妻子借遍了工友都没有凑到足够的住院押金,农民兄弟的脸越来越苍白,手无力的在一点点下垂,妻子泪流满面的跪在医生面前哀求:只要先给丈夫治疗,她明天去大街乞讨也一定把押金交齐,可是无论怎样她哀求得到的答复只有一句:押金交齐了再治疗。最后在爱人嘶哑的乞求声中,农民兄弟缓缓地合上了弥留的双眼,留下的是爱人和孩子断人心肠的声声呼唤。同学们看得泪湿衣襟,还有的同学激动地站起来指责医生、护士铁石心肠,不知道同情病人只爱钱,应该先救命,再筹钱,激动的同学们又给了我们极大启发。我校图书馆又以此为契机,批量购进了关于医德医风方面的图书、碟片,并把通知下发各系。学生可以自行借阅图书、各专业辅导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借阅图片,在班会上播放,同学观看后,书写心得体会。让每一位在校医学生都意识到医德医风的重要性。
5.结束语
医学生医德医风的教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性问题。在医院、医学院校的大力配合下医学院校图书馆人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全面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教育宗旨:要同学们以白求恩为榜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初步树立起高尚的医德医风,力争做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朱瑞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B].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1):100—102.
[2]武永久.人性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新境界[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
22—23.
[3]钟燕.高校图书馆弱势群体的服务工作[J].图书馆,2007,(1):116—118.
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 篇4
大学阶段是博览群书的黄金时期,而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下降,就学时光被专业课程、继续深造、就业压力等填满而无暇阅读等现象。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图书馆界开始把阅读推广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规范、深化。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图书文献信息资源,拥有良好的阅读资源和环境,如何吸引学生入馆阅读,并对其阅读行为进行指导,提高阅读质量,是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教育活动、提供主动服务的重要课题。
1 阅读推广与图书馆
1.1 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即推广阅读,就是图书馆及社会相关方面为读者培养阅读习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升读者阅读水平,进而促进全民阅读所从事的一切工作的总称[1]。
1.2 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主体。开展有趣、有效、深入的阅读推广活动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会管书,会看书,更应懂得向读者推荐书,向读者作深层次阅读推荐工作,要“让读者亲近阅读、喜欢阅读、然后习惯阅读,最后享受阅读”。
2 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意义和依据
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吸引读者入馆阅读,提高医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开展阅读推广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要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和学生需求和阅读特点。
2.1 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意义
阅读推广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更加关注阅读,重视阅读;引领大学生阅读经典,提高人文素养;指导读者阅读行为,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另一方面通过馆员对大学生进行文献利用方面的教育,引导其正确、深入、有效地利用各种文献知识和信息工具,提升其文献利用和吸收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建立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课堂。
2.2 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依据
2.2.1 医学院校读者需求
实用性阅读:教学参考、辅导类书籍,英语阅读、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执业资格考试(医师、药师),考研类图书,毕业论文写作,公务员考试,就业面试等。
社会热点阅读:期刊报纸等。
休闲性阅读:医学院校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课业负担很重,专业课程难度高,操作性强,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之余就更需要缓解压力,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阅读需求,不失为一个释放压力的好去处。
补充知识性阅读:成功学,管理学,历史地理,英语读物,经典名著阅读,医学人文等。
2.2.2 医学院校读者阅读特点
掌握读者对知识和阅读的阅读特点,深入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从而把阅读服务工作深化和细化。医学院校读者呈现以下阅读特点:
阅读特点[2]: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医学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性,促使医学专业学生在阅读时更注重实用性,更具目的性,更倾向阅读与学习相关的文献。阅读内容健康向上,但存在浅阅读倾向;缺乏合理性安排,阅读倾向于随意性和消遣性;对阅读的意义和感受等较为积极,说明阅读能帮助医学生健康成长。
阅读行为:以就业为目的的阅读行为;以考研为目的的阅读行为;以毕业为目的的阅读行为;有心理压力时的阅读行为;无任何目的的阅读行为。
3 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
依据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教学目标,结合医学生阅读需求和阅读特点,探索建立适合医学院校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为体现医学生特点,将模式分为专业性、一般性、数字阅读推广模式。
3.1 专业性阅读推广模式
专家讲座。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大学生讲授专业知识或者阅读经典,以引导学生阅读,引起学生阅读和探讨的兴趣。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将专家讲座制作成课件或视频通过图书馆首页、图书馆微信平台、微博等方式向广大师生进行阅读推广和宣传。
医学人文阅读推荐。配合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注重医学人文馆藏资源的采集和整理,进行医学人文阅读书目推荐和导读。开设医学人文主题书架等。
医学信息素养教育。让广大师生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信息素养,由图书馆馆员讲授图书馆的资源情况及其利用方法等,教授图书馆各数据库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以及如何获取所需文献信息等。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利用图书馆医学文献优势,引导医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介入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3.2 一般性阅读推广模式
3.2.1 短效机制模式
新生入馆教育。新生入馆教育是图书馆读者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入馆教育和早期接触课程,新生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熟悉图书馆资源,还能学习常用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更有效、深入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服务宣传月。图书馆服务宣传月是高校图书馆最常用的宣传图书馆服务,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形式。在宣传月期间举办各种讲座、技能比赛等,将读者吸引进图书馆,进而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
经典阅读推荐。疏远经典名著、阅读退化、经典阅读量不足是当前大学生阅读取向中一个突出的现象[3]。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工作时通过一定方式为培养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而引导或者指定他们读一些有关经典阅读的书籍或者是相关的文章。
“阅读之星”评选活动。“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是以学生某一时间段的图书借阅数量和因此而获得的良好的学习成绩或学术科研成果为依据而进行的,对“阅读之星”的获得者,图书馆一般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奖励,也可以是借阅权限的奖励[4]。
图书漂流活动。这一起源于欧洲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图书流转方式,使图书从静候借阅的状态变得活动起来,这种图书和读者双流动的阅读方式赋予了图书新的阅读生命。高校图书馆在情况允许时可以尝试在一定范围内设置这样的图书漂流角落,将馆藏加以充分利用。
3.2.2 长效机制模式
成立读书社团。读书社团对于阅读推广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大学生更加关注阅读,正确和有效地阅读。
设立阅读推广中心。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的阅读推广岗位,深层次研究阅读推广,培养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策划专家,确保阅读推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设立导读部门。导读是进行阅读推广的主要形式之一,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设立专门的导读部门,配备导读馆员对其阅读行为进行指导,导读馆员应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阅读技能培训和阅读指导,帮助他们科学选书,制定阅读计划[4]。
3.3 数字阅读推广模式
数字阅读推广模式包括社会化媒体推广阅读模式和移动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
社会化媒体推广模式典型的如博客、微博、播客、维基、社交网络等。图书馆引入了博客、维基、RSS、微博、图书评论、读者或图书借阅排行榜、专题推荐等阅读2.0 的理念和技术来吸引习惯网络阅读的读者。
移动图书馆,读者可以通过各种手持移动设备登录图书馆网页,随时查询、阅读和获取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如阅读电子图书、查找学术资料等。
4 开展阅读推广应注意的问题
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应该把阅读推广定位为常规的大学图书馆基础服务建立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
深入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制定合理的阅读推广计划。
在策划阅读推广活动时,应事先认真调查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与读者沟通,注重参与率和活动效果。
摘要:文章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意义和依据进行分析,总结医学生阅读需求和阅读特点,探索建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并分别介绍了专业性阅读推广模式、一般性阅读推广模式和数字阅读推广模式的内容。
医学图书馆发表论文分析 篇5
了解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科研状况和科技论文水平, 为图书馆在科研工作、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解放军医学图书馆2000-2009年发表的中文论文情况统计, 导入EXCEL对统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9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共发表中文论文521篇(不包括29篇会议论文、年鉴),发表在58期刊上,2009年发表最多(74篇)。其中发表在《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非核心刊)的论文为248篇,占该馆发表论文总数的47.60%。署名第1作者的前10位中,发表论文最多的到达32篇,占前10位作者发文数量的17.88%;发文前10位作者都具有高级职称,总共发表论文179篇,占该馆发表论文总数的34.36%。内容主要为有关于数字图书馆、循证医学、参考咨询服务、信息资源评价及知识管理等方面。结论近10年该馆发表的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比较少, 并且部分论文质量不高;高产作者群已经形成,职称也较高,但集中度过高,人才梯队不合理;应用和非军事领域研究论文较多,理论和军事医学信息领域研究成果论文较少。
科技论文是科研过程中的产物, 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科技论文被权威数据库收录的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研实力和水平[1]。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发表年代分布、高产作者情况等方面对解放军医学图书馆2000-2009年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馆的科研实力、创新能力以及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信息服务的情况,为该馆在科研管理、科研方面、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2]。材料与方法
选取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统计来源数据库,以“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检索结果导入EXCEL进行分析[3-6]。检索时间段为2000-01-01/2009年-12-31。结 果
检索结果显示该馆这10年总共发表文献550篇,为保证数据的准确,对检索结果进一步筛选,剔除会议论文、年鉴共29篇,总共发表论文521篇。
2.1 发表论文的年代分布 解放军医学馆2000-2009年发表中论文总数为521篇,2000-2002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缓慢,变化不大;从2003年起,该馆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快速,在200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为62篇;2008年、2009年基本稳定,2009年达到近10年的峰值,为74篇,见表1。
2.2 高产作者及发文情况 为了客观公正的反映作者的科研实力,只对署名第1的作者论文进行统计,得到发文较多的前10 位作者,何玮以第1作者省份发表的论文最多,到达32篇,占前10位作者发文数量的17.88%。其次是杜云祥,发文27篇。发文的作者普遍职称较高,都具有高级职称。10位作者以第1作者身份总共发表论文179篇,占该馆发表论文总数的34.36%,见表2。
2.3 论文被引用情况及研究方向科技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常被用来作为论文学术水平和科技影响力的评价标准。从统计结果看,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作者的科学影响力基本是正相关关系的。对2000-2009年该馆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被引13 次以上的论文及详细情况,见表3。
2.4 刊载的期刊 该馆发表的521的中文论文分布在58种期刊上,刊载论文最多的期刊是《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为248篇,占该馆发表论文总数的47.60%,5种核心刊物仅刊载该馆
论文76篇,占10种期刊刊载该馆论文总数的18.72%,发表论文最多的10 种期刊见表4。3 讨论
3.1 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质量有待提高近10年,该馆科研实力进步明显,形成了由一批老教授带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发表论文的质量及刊登期刊档次都比较高,在医学图书情报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该馆的科研经费投入增长明显。特别是在2002 年后,该馆的经费达到1000 多万元。随着经费的增长,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即论文的发表。第二,馆领导重视学术研究。2003年,新任领导上任后,对发表论文的全额报销版面费,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论文,年底还要重奖。第三,高学历人才的引进。2000年后,来馆人数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引进推动了该馆的科研发展。总之,该馆发表的论文数作为科研实力的体现,与馆领导的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的增加以及全馆工作人员的主观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该馆发表的论文多数刊登在非核心刊,而且该馆在一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占其发表论文总数的47.60%。核心刊刊载论文所占比重较小,说明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3.2 高产作者群已经形成,人才梯队建设有待改进表2显示,该馆高产作者群已经形成,而且都拥有高级职称。这些馆员代表着该馆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初中级职称馆员发表的论文被引频次没有进入前10位的,说明该馆人才梯队建设有待改进,合理的人才梯队应该是“中间大、两头小”。中级职称的馆员应该是主力。
3.3 应用研究成果显著,理论和服务军事需要的研究尚不足表3显示,杜云祥的论文“《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被引分析研究”[7]被引率最高,为32次,其次为刘传和的论文“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进展”[8]被引22次。这些研究成果的被引频次反映这些同志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这些论文有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有关于循证医学的,有关于参考咨询服务的,有关于信息资源评价的、有关于知识管理的,等等。说明这些同志是该馆在这些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该馆研究成果显著,而且研究内容都是近年来图书情报、医学信息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研究成果偏重于应用,缺乏对图书情报、医学信息理论上的研究。希望该馆同志加大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争取做这些领域的理论带头人,引领医学图书馆的发展。第二,服务军事需要方面的文献很少。作为军队最大医学图书馆,提供好信息和情报服务是军队医学图书馆的首要任务。但该馆在这方面的论文很少。被引频次前10位的论文没有一篇是关于服务军事需要的论文。
3.4 建议
3.4.1 通过政策应积极引导广大馆员将论文投向高水平的刊物 该馆应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向核心期刊投稿和国外专业期刊投稿,对于非专业普通期刊应该采取措施给予限制,比如不予报销版面费;对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论文,给予多倍奖励。这样以政策手段促使论文水平的提高,以学术研究促进该馆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实现资源数字化和资源共享网络化,早日与国际先进图书馆接轨。
3.4.2 通过举办讲座与培训提高馆员论文写作和投稿技巧该馆拥有《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这个良好的平台,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该馆可以邀请编辑部的同志给全馆同志讲述写作技巧和投稿技巧以及论文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投稿论文的质量,使科研成果被更多的核心专业期刊录用。
3.4.3 引进和培养人才造就更多的图书情报、医学信息领域学科带头人从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可以看出,该馆年轻学科带头人仍然缺乏,拔尖的不多,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因此,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给年轻同志多压担子,让他们更快的成长起来。目前该馆正在进行部门调整,大批高学历年轻人有
了更多的机会,相信一定会给图书馆发展带来新的气象。
小议院校图书馆育人职能 篇6
关键词:院校;图书馆;育人;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1-01
一、院校图书馆综合育人意义
院校图书馆的综合育人是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借助馆藏,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从而实现其育人的功能。其“服务”与“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服务是育人的方式,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必须通过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来实现的,离开了服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育人是服务的目的,图书馆的所有服务工作都必须始终围绕“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来开展,因此,我们必须把院校图书馆的服务与育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院校图书馆综合育人功能
1、环境育人
设施环境建设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会对读者品德个性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图书馆其建筑设计、馆舍环境可对学生进行情境熏陶和感化。图书馆周围应该有一个草木常青,花团簇拥的绿化环境,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馆内大厅适当用雕塑和盆景加以点缀,四周墙上悬挂一些领袖人物和杰出的科学家肖像,还有诗词、格言、公约守则等相框,营造一种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园地;阅览室内整洁干净,图书摆放错落有致,使读者在此能够认真学习,伏案攻读,这种情境无形中会有一种神奇的感召力和道德约束力,激励读者奋发向上,增强自信,这种非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远、更有效,使其在不断感化的同时能更好地更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净化心灵,完善品格,努力朝着优秀人才的方向发展。
2、服务育人
服务育人主要是行为感化,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图书馆馆员提供的文献资料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专业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图书管理员自身的修养、品行、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来影响、感化、教育学生。馆员举止端庄、仪表整洁、平易近人、话语亲切,会让读者有如沐春风之感,使他们无意识地跟着效仿,从而无形中规范了自己的言与行。
3、知识育人
图书馆是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与教学楼、实验室并称为院校的三大支柱。图书馆作为教学保障体系和信息资源建设中心,无疑是知识的宝库,这里汇聚了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资源,也汇聚了不同门类的自然科学知识。图书馆常被喻为“第二课堂”,要不断丰富这个独具特色的课堂内容,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挖掘其知识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丰富其课外生活,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可迎接时代挑战的人。
三、图书馆实现综合育人途径
要充分发挥院校图书馆综合育人作用,就必须把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高到“育人”的高度来认识,必须不断强化馆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完善服务设施,优化馆藏建设,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品位和质量。
1、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是服务育人的关键,馆员素质的提高是服务育人的前提。首先,馆员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理念,并把这一思想全面贯彻到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展信息服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其次,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图书馆工作的每个流程都与计算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方式将是人机结合。因此,图书馆员必须不断加强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检索技术等,以迎合新的工作环境发展的需要;第三,增强信息意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角色是以“信息咨询员”、“信息专家”等身份立足于社会,这就要求馆员一定要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高效的信息处理和利用能力,及时准确地发现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读者所用,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
2、优化信息资源建设
馆藏资源建设是开展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不断优化馆藏结构,完善资源建设才能更好地为院校教学科研提供有力保障。图书馆应确定馆藏定位,适应发展的需要,形成具有馆藏特色的核心资源保障体系。提高文献采购质量。在文献采购时要立足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制定与馆藏资源建设规划相适应的资源采购计划,提高资源采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树立以“用”为主的藏书观念,有目的、有选择地收藏图书。馆藏建设要有侧重点,形成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资源建设策略,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信息资源收藏体系,同时,还要开展经常性藏书剔旧工作,对藏书要不断地更新变化,要根据时代的步伐和需求,把一些陈旧的、利用率低的、过时的图书剔除,有针对性、有用性的补充馆藏,以保证图书质量。
3、增强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
图书馆服务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 从“单纯文献传递服务”向“多元化信息服务”扩展;创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强调读者在信息服务活动中主观能动与参与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按读者的特性和需求来组织信息源,如:信息推送服务、信息导航服务、信息定题服务,充分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实用性的要求。
院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加快全面建设与发展,探索读者教育新模式,不断提升服务理念,优化馆藏资源,拓展服务方式与管理模式,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图书馆职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综合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初探高校圈书馆的育人功能.潘漱娟.图书馆论坛,2012.2
[2] 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功能的再思考.高维英 王丽芳.经济师,2009.1
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探讨 篇7
一、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区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社区服务是其功能的放大与辐射, 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群众对医学信息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医学院校开展社区服务在构建资源共享、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显得十分必要。
(一) 国家法律和政策赋予的职责
社区服务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义务。2002年修订版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 “高校图书馆在满足了本校师生的文献需求后, 还可以尽量为社区读者开放图书馆服务, 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1]。由此可见,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提供服务是得到教育部大力提倡和支持的。
(二) 医学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 但未得到完全发挥, 使得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果不借助信息流动飞快的社区文化平台, 是很难发挥其知识涵盖面广, 图书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高校图书馆要融入到社区文化平台之中, 这不但扩大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面, 还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同时, 医学院校图书馆都是学校单位所属, 在资金设备等方面多会存在一些限定和困难。
(三) 提高居民健康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
国家卫生部于2009年进行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中具备健康信息素养的人数只占总人口数的6.48%[2]。要提升居民信息素养, 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医学从业人员, 而是要推广至患者, 一般家庭以及普通社区。医学院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医学资源, 医学人才和专业设备, 具有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传递科学情报和为社会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能力。
二、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优势
(一) 馆藏资源优势
医学院校图书馆拥有非常丰富且专业性极强的的文献信息资源, 某些大型医学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中收集了几乎所有医学文献的正规出版发行无, 以及医学多媒体和数据库资源。以我校华北理工大学建设路校区 (原华北煤炭医学院) 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截至2011年为止, 共有纸质图书95万多册, 电子图书260万册, 纸质期刊1026种, 电子期刊1.5万余种, 订购包含CNKI, PUBMED内的中外文专业数据库30个, 自建特色数据库8个, 已经形成了以医药卫生学科为主, 生物及其他学科为辅, 资料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
(二) 技术资源优势
医学院校图书馆拥有数量众多、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软硬件设备和先进的网络设施, 是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图书馆可以经由高速发达的网络开发并整合自身所拥有的信息资源, 在管理层面更是逐步向系统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迈进, 让用户迅速获得其所需的知识, 提供用户最优质的网络服务, 塑造一个可供用户利用的完备的网络数字服务平台。
丰富的馆藏, 人力和技术资源是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这些是社会上其他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在短时间内无法相比的。
三、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途径
(一) 提供图书文献借阅服务
医学院校图书馆在保证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提下, 尽量向校外读者提供传统的借阅服务。社会用户如想和学校师生享受同等的图书期刊借阅权利, 可以凭借身份证和工作证办理借书证, 并收取押金以及年度的服务费。还可以从办理了高校图书馆借阅证的社区居民中选取有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使用的人员, 做好登记, 向这部分人员有偿提供学校数字资源的阅读权限[3]。
(二) 提供医疗卫生资讯
社区居民的文献信息需求和对医疗保健知识渴求的特点根据其年龄, 学历和职业而有所不同。医学图书馆可以利用其人力优势资源, 建立医学专家系统进行面对面或者网络模式的用户咨询解答。还可以利用利用社区宣传栏和网络平台等各种现代科技手段, 为社会读者开展多元化地的卫生健康知识普及。对于部分不熟悉医疗卫生资源检索方法, 或是因为本省工作原因没有时间查阅的用户, 图书馆可以提供文献代检代查服务, 把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后, 通过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投送给用户。[4]
(三) 开展居民信息素质教育
社区居民的个体差异比校内读者更大, 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也更加滞后, 医学院校图书馆可以主动走进社区和企事业单位, 邀请从事文献检索的教师开展定期讲座, 向民众普及图书馆利用和文献信息检索的知识, 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培训教育工作, 提升医学院校图书馆资源的社会效用。
(四) 开展阅读疗法
现代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压力的类型和鼠粮都有所增长, 心理问题也随之愈发严重。有跟多的人希望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指导。阅读疗法是一种相当广泛且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借由阅读书籍或者其他相关信息材料来达到舒缓个人负面情绪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医学图书馆不但拥有普通书籍, 更有着海量的医学资源, 和对医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图书馆员, 读者可以经过馆员指点获得适当的图书。并且图书馆还可以同学校的心理医生和专家协作, 开列相应的书面处方, 指引读者通过阅读学会自我调适, 缓解精神压力, 增强其心理免疫力。
四、结语
总之, 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 不仅仅是由于文化建设事业的压球, 更是顺应着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读者从图书馆的开放中能了解到医学知识, 提高医学信息素养。因此, 医学院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管理, 创新服务。同时, 这种对社会开放应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采用多种层次、多种方式、多种范围的开放策略。
摘要:医学院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更有利于普通群众接触并了解医学知识, 提高其信息素养。本文阐述了医学院校图书馆向城市社开展服务的意义, 分析了其馆藏、人才与技术资源优势, 提出了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区读者,社区居民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版) .教高[2002]3号, 第二十一条.
[2]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EB/OL].[2010-06-20].
[3]黄洁盈, 张艺超, 张琛.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的策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
浅议医学院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 篇8
1 医学院校书目情报服务的意义
医学院校的专业性决定了其用户的类型、需求的特点、医学信息资源分布状况、学科模式与其他学科不同。相应的, 其用户的信息需求也不同。医学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资源信息中心, 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保障的部门, 其主要工作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鉴别、加工和组织, 形成具有特定参考利用价值的有序化资源, 为师生的科研、教学提供服务[2]。一般来说, 图书馆通过对书目情报工作来提供信息给用户, 如果图书馆能很好地将用户的信息需求与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图书馆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医学院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 笔者主要围绕书目情报服务的基本内容:书目情报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大众书目情报服务、定题服务、情报分析与研究服务、读者书目情报意识[3]的培养等方面走访调查了重庆、四川两地的医学院校。
在书目情报源建设方面, 大部分院校以编制馆藏文献目录这种最为基本的书目情报源为主要内容, 提供联机检索, 但大部分馆的查询终端不是书目不全就是系统故障, 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不多。在数据库情报源方面, 大部分图书馆购进了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外文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 各类数据库特别是外文数据库从品种和数量上都还不够, 对于满足用户的科研需求明显不够。参考咨询服务是书目情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些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分散, 缺乏专职的参考咨询人员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查新工作则只在极少几个图书馆展开, 且查新人员很少, 查新的数量也有限。在大众书目情报服务的开展上, 很多图书馆使用在图书馆主页上不定期地发布有关本馆购进的各类数据库信息, 很少有图书馆涉及纸质信息, 大部分读者无法了解到图书馆新到图书的情况。定题服务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对科研课题或项目定期开展传递书目情报的工作。在读者书目情报意识的培养方面, 所有学校图书馆都采用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形式进行, 但大部分学校都是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光盘的检索方法, 而没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开发和利用。至于为科研、经济建设、高层决策进行情报分析、提供研究服务以及书目情报理论与总结等方面的工作, 则基本没有开展。重庆、四川两地作为西部十二省经济、文化较强的地方, 医学院校的规模及各方面条件在西部地区医学院校中居于前列, 学校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经费投入也属于比较好的一类, 其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的现状尚且如此, 西部地区其他院校的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工作的开展更不容乐观。
为何存在当前这种现状, 笔者认为, 一方面用户自身的情报意识比较差、书目情报能力比较低, 书目情报意识与能力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文献信息资源所含知识的识别、分析、综合与利用的能力。书目情报意识与能力欠缺的读者自然不知道利用或极少利用图书馆的服务, 从而造成图书馆信息利用率低, 不少书目情报服务无人问津。另一方面, 图书馆本身存在不足。首先, 很多图书馆的资源较少, 而且没有整合起来。其次, 很多图书馆人自身观念尚未改变, 仍将图书馆作为一个收集文献供读者利用的部门, 没有想到要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 更不要说根据读者的特点, 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在这种观点支配下开展的服务工作必然是陈旧落后而被动的;再次, 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兼具医学和图书情报的复合型人才尤为欠缺。
3 更好地开展书目情报服务的策略
3.1 健全医学院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的资源体系
为了健全图书馆的情报服务资源体系, 医学院校应把已有的印刷型资源改造成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具体来说, 医学院校应加快本身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开发出具有医学特点、地方医学特点的数据库并上网。此外, 要加快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传统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改造, 运用超链接技术将本馆开发的信息数据库挂靠在本馆的网站、网页上, 以供广大虚拟用户使用。还有, 医学院校要从本校的专业特色出发、以重点学科为中心, 有针对性地购买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馆、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光盘, 补充传统馆藏的不足, 并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充实馆藏。
3.2 开展个性化的书目情报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 是指根据用户的专业特征、兴趣爱好以及独特要求等开展的信息服务, 它是针对医学院校用户在教学、科研、学习与工作方面的不同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对应式服务[4]。医学院校的教师, 既是教学骨干又是科研骨干, 承担着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 为了更好地完成自身的任务, 需要全面、系统、专深的专业文献信息, 他们的研究过程必须随时随地补充大量的信息资源, 需要图书馆提供国内外的最新学科、科研课题的前沿动态信息。医学院校中的学生, 他们一方面要完成一定专业的系统学习, 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专业文献和参考资料;另一方面, 为了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扩大知识视野和满足兴趣爱好, 他们要涉猎其他学科的大量文献, 为将来从事工作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3.3 注重医学特色, 树立品牌意识
如果一个图书馆能够通过自己的某种独特性, 或一定的信息产品, 或某一特色服务, 在同行业中形成一种差别优势, 那么, 这种优势就是图书馆品牌。品牌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水准与服务层次的标志, 也是图书馆优秀文化的体现。医学院校图书馆在构建自身的书目情报服务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医学信息学用户的类型、需求特点、医学信息资源分布状况、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变化等因素, 在资源建设、服务产品提供、管理等方面注重体现医学用户和医学信息的特殊性, 建立富有医学特色的书目情报服务。图书馆通过品牌服务能更大程度地唤起人们的信息意思, 争取更多的潜在用户, 吸引人们更多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3.4 改革传统的书目情报服务的用户培训方式
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不但激发了书目情报用户的情报需求, 而且扩大了书目情报用户的范围。如何提高书目情报用户的能力, 是摆在书目情报服务面前的任务。笔者认为, 仅仅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 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应将用户教育的重点放在用户获取网络信息的技能上。如向用户介绍网络中信息利用和交流的方式、方法, 网络资源搜索下载及文献处理方法, 网络通讯方法等, 使其能有效地选择、评价和利用网络信息与非网络信息。因此, 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对文献检索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向多种形式转变, 在传统文献检索课的基础上, 大力加强培训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举办各种数据库培训讲座, 不但向用户介绍适合于他们的书目情报知识, 同时还传授图书馆电子资源现状方面的知识, 使他们能快速、准确的获得信息。
3.5 努力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
书目情报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信息服务的质量, 尤其是提供医学这种特色的信息服务。医学院校的图书馆员除了要具备一般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外, 还要能够熟练地使用简明、正确的医学术语, 并拥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心理学、社会医学知识, 可以说明和分析医学图书情报信息。为了达到这种人才结构, 图书馆应与学校特色相结合, 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 重组现有信息服务人员知识结构, 联合院系教师共同开展信息服务。
总的来说, 医学院校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还很多, 其中许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积极创造条件, 不断研究用户需求, 不断摸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情报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只有这样, 医学院校图书馆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更方便的情报服务。
摘要:本文从医学院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书目情报服务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开展医学院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的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医学院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
参考文献
[1]彭斐章.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组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9.
[2]曾明.网络环境下的书目情报服务.图书馆论坛, 2002 (6) .
[3]吴冰芝.我国书目情报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情报, 2005 (1) .
医学院校图书馆 篇9
1 当前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紧迫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总体而言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状况还是让人满意的, 他们有着积极进取, 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丰厚的文化知识。可是仍然在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 没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 没有合理的人生规划, 生活中得过且过;缺乏诚信意识, 缺乏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信念, 这些严重的影响到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 人们思想也发生重大变化, 一切向“钱”看的观点在很多人的思想上生根发芽, 信仰开始迷失, 道德观、人生观发生转变。医疗工作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也备受影响, 医德医风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 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一些医务工作者见利忘义, 缺乏责任心和同情心, 收取“红包”, 索要钱财, 严重的损害了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不断侵蚀, 使高职医学院校的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选择医学院校不是为了治病救人, 而是看到医生的收入丰厚, 职业稳定, 这严重的违背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高职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摇篮, 在新的形式下, 面对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 加强医德教育迫在眉睫。
2 高职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医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医德教育, 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确保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的医疗事业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高职医学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医务人员, 培养他们扎实的理论基础, 精湛的医疗技术责无旁贷, 可是更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 只有高尚的医德才能为真正的救死扶伤, 减轻患者痛苦。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做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 更应该加强自身医德学习, 严格要求自己, 为将来更好的服务广大关患者做好准备。
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适应新形式和新情况的要求, 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高职医学院校对在校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综合系统性工程, 各个院系和部门都应该相互协调全力合作, 全方位逐步推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主要教育职能部门, 在医德教育的系统性工程中要利用其独特的优势,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动性, 有效实施“服务育人”的职能,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 有利配合学校课堂上的医德理论教育, 使医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医德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 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 加强医德教育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文献中心, 不仅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提供足够的文献资料保障, 更应该用优秀的图书资料教育人, 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职医学院校图书馆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合理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 把图书馆作为学校医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 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更是责无旁贷, 把医德教育渗透到在平时的工作和服务中去, 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3.1 优化图书馆学习环境, 丰富馆藏结构
优美的图书馆环境能够使读者保持良好的心境, 只有安静的环境才能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图书馆绿化既可以使图书馆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进入图书馆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宽敞明亮的自习室, 布局有序的阅览室, 排列整齐的书库, 为全校的读者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空间。图书馆内到处张贴了中内外充满哲理的名言警句和格言, 还有适量的花草盆景的点缀, 它们和图书馆环境溶为一体, 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德环境氛围, 在潜移默化使医学生受到教育, 这种渗透式的教育是对课堂上进行的医德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可以达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书馆被称为人类知识的殿堂, 医学院校图书馆更是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 不仅有大量的医学文献, 而且有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书籍。过去图书馆购置图书的时候都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订购图书, 从而形成了“重专业轻医德”的馆藏结构,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职医学院校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以后制定采购计划的过程中要兼顾专业和医德教育书籍, 二者并重, 根据医学生的需求, 合理系统的丰富馆藏结构, 为他们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3.2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 多渠道加强医德教育
科技的迅速发展给图书馆带了新挑战, 同时也带来机遇。现代化的图书馆拥有先进的机器设备, 不仅有影音室, 还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收藏了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和电子书, 在校的医学生可以把一些优秀的电子出版物下载到自己的电子书阅读器或者手机上进行阅读, 有效的扩展了阅读途径。图书馆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置医德教育专栏, 开设古今中外优秀的医学界代表人物的传记系列片, 各种政策法规, 著名的医德案例;还可以开设医德教育论坛, 让全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 共同讨论, 解答疑惑, 这种“交互式”的方式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形成正确的导向。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校讯通服务, 在学生中进行短信宣传, 这样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医德教育活动,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 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医德教育。
3.3 加强图书馆员自身建设, 言传身教
图书馆在医学生中开展医德教育必须加强馆员自身素质建设, 切实做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育者本体的馆员自身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德教育的效果, 在平时的工作之余要不断加强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更新知识结构。图书馆作为服务性窗口, 与医学生进行直接接触, 馆员工作能力和自身形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读者, 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保持积极向上, 爱岗敬业的精神面貌, 主动周到热情的服务让读者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图书馆还在参加馆内勤工助学的医学生中进行培训学习, 使他们受到勤奋进取、乐于奉献的教育, 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馆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广博的知识和才能以及真诚服务态度, 这些都身体力行的感染着学生。切实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 使医学生不但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拥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为将来做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秀英, 范婕, 武欣等.高度重视医学教育中的医德教育[J].张家口医学学报, 2004, 21 (4) :55-57.
[2]魏治国, 冯振威.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图书馆学刊, 2006 (2) :106-107.
[3]王芳.论医学院校图书馆与医学生医德教育[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6 (5) :24-26.
医学院校图书馆 篇10
阅读疗法, 就是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和精神病学的治疗, 并通过有指导的阅读, 帮助解决个人问题。阅读疗法的功能包含预防、缓解和治疗各种心理问题或疾病, 健全心理素质。因此, 阅读疗法的对象应是全民。而且, 国际图联早已把阅读疗法计划列入了服务纲要, 并纳入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1.1 阅读疗法的兴起与发展
阅读疗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学界早已开展。我国早就有“读书养生”之说, 如孔子的“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目之名”。即阅读可以提高人的想像力、观察力, 让人合群与发泄怨气;西汉刘向的“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等, 当代北大的王波教师研究并出版了第一本《阅读疗法》专著, 泰山医学院的宫梅玲教师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
目前, 我国的阅读疗法还不成熟, 要使其发展, 既要借鉴国外模式和经验, 又要利用医学院校图书馆之优势将阅读疗法从校园向社区推广, 这样将可以极大提高和健全全民的心理健康素质。
1.2 阅读疗法的机理
阅读疗法的娱乐、益智、领悟等作用早已得到了认可和重视。实践证明, 图书具有安抚、镇痛作用, 可以让人拥有良好的心情, 使人精神放松, 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阅读疗法是通过读书来治病。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书是用来治疗心灵的。”阅读能使读者产生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现象, 从而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继而产生美的享受, 激起某种崇高的感情, 使心灵得到净化, 平衡心态, 领悟书中的道理, 最后达到人格的升华和处世态度的改变等。
1.2.1 娱乐、净化
读者在阅读欣赏小说、诗歌等作品时, 易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契合和交流, 使情绪得到调整, 在悠闲、愉快、平静的心境中陶冶情操、引发想像, 从而释放紧张、驱赶无聊, 使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1.2.2 信息
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信息。前两年的大海啸, 就是因为有人看明白了“海啸前海边会涌起大量白色泡沫”这个信息, 才拯救了一百多人。渴望获得信息是人类的需求之一, 人们通过沟通表达愿望, 被别人理解和接受, 尤其当人们退休或因病魔缠身而蜗居在家时, 以书为伴, 有助于缓解孤独感, 增强生活的信心, 缓解与社会脱节等矛盾。
1.2.3 益智
社区居民多读点如医学科普、养生保健、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书籍, 既可以驱除烦恼, 又可以培养健康乐观的心态, 还可使头脑思维更加敏锐。
1.2.4 领悟
领悟是读者在经过共鸣、净化之后对作品深层意蕴的追问和思索。领悟使读者顿悟生命, 人格境界得到升华, 能够产生更为积极健康向上的信念, 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2 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具体策略
2.1 请心理学专家定期开办讲座
心理学专家通过讲座就公众心理问题用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 把心理学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 这样既能疏导居民的心理问题, 又能促进其互动, 使其探讨、交流阅读疗法的心得。同时, 专家还能指导图书馆的阅读治疗工作, 使其改进并制订更科学合理的阅读治疗方案。
2.2 广泛开展阅读疗法宣传
医学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应承担起阅读疗法医生的角色, 在图书馆报告厅或社区服务中心开展阅读疗法专题讲座。并利用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宣传, 使更多的居民了解阅读疗法的原理、作用知识, 正确认识和接受阅读疗法, 并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从而培养他们自觉利用特殊“药物”预防和调适心理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2.3 成立阅读疗法医生医疗队
医学院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 由一般馆员、擅长医学的馆员和医学生组成阅读疗法医生医疗队, 深入社区服务中心, 进行心理问卷调查, 根据不同情况对社区居民予以书刊导读, 以消除其心理疾患。医学馆员负责阅读疗法的总体指导和心理卫生知识培训, 一般馆员和医学生做好阅读疗法的宣传推荐, 并搜集社区服务中心和居民的反馈信息, 做到有的放矢。
2.4 利用在校医学生发展阅读疗法医生
阅读疗法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阅读疗法医生的正确导读, 但因居民的文化层次、领悟能力、经济条件以及身心健康状况参差不齐, 所以在社区开展阅读疗法比在校园中开展难度大。充分利用医学生拥有医学、心理学知识的优势, 经培训使其具备实施阅读疗法的素质和能力, 除此之外, 还要使其具备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修养等, 能从外表、心灵、语言和行为等方面感染和影响社区居民, 提供信息服务, 解答居民有关身心健康和养生的系列问题, 以推动阅读疗法服务工作的开展。
2.5 建立阅读疗法书屋或书车
阅读疗法的推广离不开社区的配合, 努力争取社区服务中心的协助, 在社区开辟文化与健康绿地, 指导筹建社区阅读疗法书屋或书车,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面向社区服务。利用社区宣传橱窗推荐健康书刊, 书屋或书车中陈列卫生保健、文学艺术类、心理学等杂志、报纸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等书籍供居民阅读;还可播放一些介绍自然风光和介绍常见病病因、治疗、保健等的视听资料, 使居民了解身心健康常识, 调节身心, 缓解心理压力, 并获得医学及其他方面的知识, 免于盲目购买无效而昂贵的保健品;还要张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改变命运”、“书刊拯救你的灵魂”等标语, 以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 扩大阅读疗法的服务范围。
2.6 阅读疗法医生要做到对症下“药”
阅读疗法的药物是书刊。阅读疗法医生应根据治疗的目的, 分析结合读者心理问题开出“书方”, 并与其经常保持联系, 了解其感触, 随时进行导读。充分调动居民的自我意识, 避免他们接触负面影响的书籍, 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康向上。把阅读疗法的书目提供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并取得其协助, 让他们在为居民做健康咨询的同时向居民推荐这些书刊。
2.7 利用校园网拓展阅读疗法
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馆内的局域网, 把针对不同心理问题开出的“书方”上传到网上, 使学生点击进入后可浏览或下载阅读;在网上建立咨询室, 随时对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学生还可通过电子邮件把问题发送到咨询台, 阅读疗法医生根据情况及时回复, 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从而使学生走出心理困惑。
3 阅读疗法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是资金来源可以是接受捐赠或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二是将回归书刊做消毒处理, 以免交叉感染;三是关注阅读疗法疗效, 选最合适的书刊, 结合保健治疗目标对读者予以心理指导, 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和节奏, 以促进读者的康复;四是阅读治疗室实施开放式无证阅览, 派专人管理, 对有偿还是免费服务、如何咨询书刊等问题要妥善处理;五是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图书馆医学文献数据库了解国内外阅读疗法的新动向和治疗方法等, 开展阅读疗法研究, 并借助因特网与同仁切磋阅读疗法经验与体会;同时开展阅读疗法方法、书目、机制的研究, 发挥阅读疗法的辅助治疗作用, 促进心理疾患人群的康复, 使健康人群更加健康。
总之, 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利用资源优势在社区开展阅读疗法服务, 并逐步完善各项制度, 使其符合当今社会和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随着医学模式向以预防保健为主的模式的转化, 患者的精神、心理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凸显, 阅读疗法可以简便及时地调节患者的焦虑、恐惧、孤独等不良情绪, 使其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也符合防治并举、标本兼治的心理治疗原则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因此, 笔者呼吁医学院校图书馆同仁积极行动起来, 为向社区居民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做出贡献。
摘要:目前患身心疾病的人愈来愈多, 医学院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有必要在社区向全民开展阅读疗法服务。从阅读疗法作用、策略及面临的问题3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高职院校图书馆报刊管理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报刊管理
一、引言
高职院校图书馆报刊阅览室是图书馆很重要的一线服务窗口岗位,同时也是各大图书馆读者流量最大的阅览室之一,是教职员工以及广大学生读者在此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如:上网检索、查阅各种专业资料、自习的重要场所。报刊的特点是:出版周期短,有月刊、半月刊、周刊等五花八门,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时效性较强,参考价值较高等特征,集专业性、学术性、科学性以及娱乐性于一体。正因为其岗位的重要性,因此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最终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功效。
二、本校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基本现状
报刊阅览室随着学院图书馆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目前有3名工作人员,实行轮班制,另外于2015年年初聘请了勤工俭学的学生工参与管理与服务,他们在接受了图书馆老师的专业指导培训后,配合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来共同参与本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实践证明:让贫困学生读者以勤工俭学的形式参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解决了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困扰,既增进了工作人员与学生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了工作人员与学生读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与了解,同时也为学生读者更好的利用图书馆,提供了实训的难得机会。在勤工俭学学生工的密切配合下,保证了本室从早上8:30至晚上8:30以及双休日连续不间断地开放,是学校图书馆周开放时间最长的岗位,这样就可让作息时间不相同的读者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本室阅读,同时也大大缓解了因为开放时间太短而造成的读者过于集中。全年订购各种报纸60余种,各种期刊1000余种。报刊资源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以及各专业学科几十种类型的杂志,采用全开架阅览方式,凭学校“一卡通”等有效证件自由选择各种报刊资源,可容纳几百人同时阅读。目前,期刊管理已实现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现刊已采用计算机电子计到,期刊做到了及时地拆包、贴标、分类、登记、盖章后按分类法加顺序号陈列上架。目前我馆已使用了期刊管理系统ILASSⅡ,告别了传统的手工落后方式,大大提高了期刊工作的管理效率,使期刊管理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也为读者的查找和借阅提供了方便、快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期刊管理与服务工作就无可挑剔了,甚至完美无瑕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三、报刊阅览室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在——以我校报刊阅览室为例
(一)报刊阅览室报刊利用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4年12月份,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对本室一个月以来每天不同时间段的阅读人数进行了统计,对一个月以来读者阅览报刊的类别也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的数据上可明显看出:报刊阅览室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社科类期刊中利用率最高的是消遣娱乐刊几乎占到65%以上,内容通俗、易懂、实用、趣味、休闲、时尚类期刊是读者的最爱,其他各专业类的科技期刊利用率很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学校每年在报刊的数量和质量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报刊的利用率却没有真正跟上报刊投入的步伐,表现为读者阅览人数不多、大部分报刊明显的搁置在书架上无人问津,在造成学校财力资源浪费的同时,更严重的是造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网络时代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和途径日趋多元化,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势必对传统的纸质阅读形式造成巨大的冲击;第二,学生读者缺乏利用图书馆期刊文献信息资源的意识,虽然入校后就办有“一卡通”,而从没有光顾图书馆的读者不在少数,这也提醒我们应加强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第三,由于专业期刊只适合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读者阅览,所以读者面相对窄小;第四,本室对报刊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方式,仍采用传统的只能入室阅览,目前除老师读者允许登记后借出阅览外,本室报刊资源一律不外借,长期以来使得广大学生读者感到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报刊资源的利用率。
四、改进报刊阅览室报刊管理与服务的措施与对策
(一)每年报刊的征订工作是图书馆馆藏报刊质量中的关键环节所在。如何花更少的钱,把有限的报刊资源经费用在“刀刃”上,是报刊采购人员势必攻破的难题。在每年的订购过程中应不断推陈出新,在保证大部分刊物连续性的同时,应剔除利用率低、学术价值不高的、不受读者欢迎的几乎无人问津的刊物,高质量、高效率地为广大读者服务,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最终构建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既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又满足重点科研学术研究方向的科学、合理的,使读者满意的报刊订购管理与服务创新模式。
(二)改变以往订购报刊由报刊采购人员独当一面的旧局面,开创一个由各个院、系部组织的各学科的专家教授、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每年选刊工作的新局面。负责报刊选购、征订工作的采编人员应充分了解本校每年各专业、各学科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应进一步加大深入到各院、系部调研的力度,有针对性地、耐心听取各个专业老师、学生代表的要求和建议,另外还可通过设置意见箱,直接面对面地征求读者意见,或利用图书馆网页及其他手段进行读者调查,根据各院、系部反馈的真实情况,来决定每年期刊的增加与减少,淘汰信息量不大、价值取向不鲜明的旧的期刊,确保本校报刊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实用并受读者欢迎,最终形成独特的本校馆藏报刊新结构。
(三)应加强报刊阅览室人员与采访人员的沟通与协调。由于报刊阅览室是窗口服务岗位,每天与读者面对面地直接打交道,最清楚和了解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应及时将其反馈给报刊订购人员,使之掌握读者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质量。
(四)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舒适的阅读氛围,建设良好的硬件环境,以提高报刊的利用率。馆领导应加强与图书馆分管院领导的支持与沟通,改善报刊阅览室的硬件环境。如:增加亮度适中的照明设施,添置空调设备,为读者提供一个冬暖夏凉的舒适的阅览空间,室内放置绿色植物,赏心悦目美化环境,为阅览区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使读者可进行课题研究,或娱乐消遣,更能方便读者检索网上期刊数据库。
(五)馆领导应加强对馆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馆员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馆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馆员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的积极主动服务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做到:对读者主动、热情,文明礼貌,话语亲切,忠于职守。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和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熟悉期刊管理自动化系统。造就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结构合理、能力素养优良的图书馆期刊管理队伍。
(六)可采取借阅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可考虑对学生读者因特殊原因,允许登记后借出一至两天的灵活方式,从而提高报刊的利用率。在报刊阅览室应安装现代化的视频监视系统,在每本期刊上应装置防盗磁条,在报刊阅览室大门口安装图书监测仪,可以防止室内的期刊资源被带出,最大限度的避免期刊丢损,保持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高職院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工作,在整个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发现报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创新与发展中做好报刊管理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美珍,刘静姿.影响高校图书馆纸质报刊资源利用的因素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08).
[2]袁百成.浅谈军校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管理和服务[J].科技信息,2011(21).
医学院校图书馆 篇12
1 医学院校图书馆队伍现状
1.1 人员学历偏低
长期以来, 由于对图书馆的偏见, 一些领导家属、亲属和其他部门的分流人员, 不论学历、能力硬行被安排进图书馆的情况较多见, 致使图书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 以我馆为例, 近一半人员为工人, 具有硕士学历的仅二人, 知识层次的低下使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无法开展, 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1.2 知识结构不合理
(1) 知识单一, 老化现象严重。
目前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 图书情报专业和医学专业毕业生占多数, 计算机专业和外语专业的为数很少, 缺乏综合性知识。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缺乏医学知识, 医学专业人员缺乏图书情报知识, 而且知识老化现象严重。早就有专家下结论:人的一生所需的知识中, 大学阶段只能获取需要的10%, 而其余90%的知识都要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来获得。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知识老化周期缩短, 任何一个人在校学习的知识, 毕业几年后已大部分老化, 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对于信息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
(2) 计算机、外语水平整体偏低。
由于历史原因, 相当一部分馆员外语基础差, 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多, 而这两类专业的毕业生又不愿意来图书馆工作, 造成这两类人才的极度缺乏;直接影响了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发展进程。
1.3 不思进取, 安于现状
图书馆队伍性别失调比较普遍, 女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她们大多安于现状, 满足于图书馆传统的工作, 充当知识宝库的“守门人”, 而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2 新世纪医学院校图书馆队伍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一名新世纪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 要提供快捷、高质量的医学信息服务, 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意识, 同时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和医学知识, 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知识, 这样才能将馆藏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 为教学、科研、医疗更好地服务。
2.1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图书馆馆员主动完成本职工作最重要的主观因素, 馆员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不仅是学术性机构, 更是服务性机构, 馆员要热爱本职工作, 忠于职守, 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宗旨, 才有可能把为读者服务作为思想与行为的准则, 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 发挥自身潜能, 自觉地为图书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2 创新意识
知识经济, 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勇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也是医学院校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 长期以来的经济体制, 造成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僵化, 服务多是被动的, 坐等读者上门, 这种状况不仅难以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 而且严重影响了信息服务的开展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因此, 图书馆馆员应转变观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由封闭服务变为开放服务, 由单一形式转向多种形式, 有提供原始的纸制文献服务转向精细深加工的网上信息服务。馆员不仅要满足读者的要求, 还要主动了解读者的需求, 积极为读者提供所需文献信息服务。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博士曾对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过去是读者到图书馆来, 而现在则是图书馆到读者中去”, 形象地说明了图书馆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2.3 合理的知识结构
2.3.1 图书馆情报知识
这是图书馆馆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必备条件, 其掌握图书情报知识的深浅程度决定着文献收集、加工质量的高低。除传统图书馆业务外, 当今图书馆馆员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进行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 担负起对文献筛选、信息的组织和传递等工作, 这一切都要求图书馆专业人员应掌握图书情报基础知识。如图书情报概略、文献与主题标引、现代文献编目等。
2.3.2 医学知识
对于医学院校图书馆中专业人员来说, 医学专业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深入到文献信息的具体内容中去, 才能成为这一特定专业的文献信息和相应专业读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 才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的信息服务。当今医学科学发展迅速, 生物医学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主导技术, 如何科学、及时、有效和准确地为教学、科研和医疗提供医学信息服务, 医学信息工作者首先要不断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 加速医学知识的更新, 才能捕捉医学科学发展的最新信息, 提高服务水平。
2.3.3 计算机知识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的建设已经全面铺开, 电子出版物和多媒体层出不穷, 医学电子出版物和网上医学信息也大量涌现, 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不仅应具备图书情报学、医学方面的知识, 而且对于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必须有较深的了解与掌握, 以便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为读者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医学文献信息, 对医学图书馆馆员来说, 不仅应掌握电脑专业技能, 还应具备网上检索能力, 书写Cminet (珍贵医学信息网络) 等。
2.3.4 外语知识
信息社会, 信息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读者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高, 单纯的中文文献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世界各国的文献信息都将成为读者利用的内容, 外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文献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另外, 在计算机的操作中, 很多说明和提示都是外文, 因特网上大部分信息也都是外文。因此, 要做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工作, 除了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外, 还须具备较好的外语水平。外语水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的高低。
2.3.5 其他相关专业知识[2]
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的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的产生,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学科的相互作用和渗透, 使得学科在高低分化的同时, 又出现了综合化占主导的趋势。医学科学的发展也是如此, 医用数学、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系统生理学就是医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相互渗透所产生的学科。所以, 做为一名医学信息服务者还必须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 才能适应新世纪医学的发展。
3 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的途径[3]
随着科技的推进,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不断老化, 知识结构也不合理, 难以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再加之医学的飞速发展, 图书馆馆员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才能顺应发展。图书馆应根据发展规模和专业情况, 确定图书馆人才培养导向, 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 将具有医学专业知识、本科以上学历、良好素质修养的人员作为图书馆骨干列入重点培养对象, 结合工作实际及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3.1 学历教育[4]
据调查, 我国目前的医学信息单位中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比例严重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严重制约了我国医学信息工作的水平。因培养更高层次的医学信息人员已势在必行。图书馆应鼓励有上进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深造取得更高学历, 对没有学历有上进心的人员鼓励她们参加自学考试, 单位在经费上适当给予优惠政策。
3.2 进修
对一些业务骨干进行欠缺专业的进修。如缺乏图书情报知识的进修图书情报专业, 欠缺外语、计算机知识的进行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随着科技高速发展, 本专业知识也在日新月异, 所以对本专业知识也要进行定期进修, 不断补充、更新,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医疗服务。
3.3 培训
利用各种短期培训班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
3.4 旁听
医学院校图书馆要利用他们的优势安排人员在学校随堂听课, 系统学习, 提高馆员的医学理论水平, 扩大医学知识面。
3.5引进人才
对外语、计算机人才除安排进修或培训外, 引进专业人才是迅速改变图书馆传统专业队伍结构, 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最有效的一条捷径。
3.6 馆内辅导
知识层次高、经验丰富的高职称馆员对知识层次低或非相同专业的人员进行欠缺知识的辅导, 侧重实践性和提高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
3.7 组织参观学习
通过参观学习一些先进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先进经验, 开阔视野, 取长补短。
此外, 加强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提高馆员素质还在于领导的重视, 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 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来保障继续教育的实施, 对此领导应有长远规划和切实可行的计划, 使之落到实处, 最终使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更好地为新世纪医学院校的发展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摘要:新世纪医学院校图书馆如何高质、高效地为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 关键在于图书馆馆员的队伍建设。当前, 培养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是当务之急, 文章就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文浩.主导转型迎接挑战强化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 2002, 1:1-5.
[2]张淑田.加强医学院校图书馆人文社科藏书技术的思考[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 2000, 1:17-18.
[3]刘春红, 李伟国.信息社会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J].现代情报, 1999, 6:43-44.
【医学院校图书馆】推荐阅读:
医学高专图书馆08-05
中文医学图书11-02
医学图书馆文献检索10-28
地方性医学医学院校09-11
医学实习指导动物医学08-04
医学临床实习帮助--医学口诀08-27
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07-15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09-14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09-27
口腔医学之医学教育论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