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程师论文

2024-09-23

临床工程师论文(通用7篇)

临床工程师论文 篇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各行各业也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人员交流不断增多,学术见解也百花齐放。笔者认为,对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应该学习,但也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临床工程师的作用不尽相同,因此论断也是各不相同,我们应根据我国现状谈论现阶段临床工程师的职能定位。

临床工程师是我国引进不久的名词,是指将工程学与管理技能应用于临床医疗保健行业,进而保障、帮助患者的医疗和促进护理的人。建国初期,各级医疗机构设备水平较低,工作多由技术工人或正规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担任,配备简单的工具即可完成元件级的维修。医院对医学工程人员的引进、管理、培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高精尖设备引入各级医院,检修此类设备时若再按照以前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我们配备更加精密尖端的、价格不菲的检测设备,引进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进行持之以恒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而这些设备的购置、人员的引进和培训,由任何一家医院单独完成,性价比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就要求各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工程人员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为我们的国家节省开支。

本着这样的目的,结合现代医疗设备对临床工程师的要求,笔者认为医学工程部门应由具备不同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共同组成。这里所谈的医学工程科并不是简单的将原有维修人员、设备采购管理人员等召集在一起,组成一个脱离于临床的独立科室。而是一个由充分融入临床,能够随时给予临床科室技术支持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的科室。总结我院医学工程的经验,我们认为临床工程师应当完成以下工作。

1 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这是临床工程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也是以往维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1 医疗设备的安装和验收

医疗设备订货后,临床工程师应根据该设备的具体要求实地考察机房情况,认真准备电气、场地等条件,于设备到场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并请相关人员确认。对于体积或质量较大的设备,还应考虑设备运入通道的大小、承重条件是否合适。另外,对于治疗设备,在机房布局时应充分考虑设备间互相替代、互为备用的可能性,一旦某台设备出现故障,能够就近调集使用其他设备,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应对设备安装期间部件的暂存地点等做好准备。设备安装过程中,注意各部分结构及调试过程,以验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对其进行短期跟踪观察,对照采购要求,核实其功能是否完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达标,则签字确认验收。

1.2 医疗设备的定期维护(质量控制)

临床工程师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联机诊断,发现不达标项应尽早调试,始终保持其工作处于最佳状态。对于诊断设备,如CT机,可能在重要指标(如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等)达标的情况下,非重要指标(如定位精度、床的运动精度等)不达标,影响其图像质量,最终造成误诊、漏诊等情况。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对治疗设备就更为重要了。如医用加速器,一旦出现射线能量不准,准直失误等情况,非但不能治疗疾病,更易造成患者的放射损伤乃至死亡,对于这些设备,除个别部件可以预见其大致损坏期外,大多数设备的故障无法预见。因此,单次维修(应急维修)是维修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每次维修工作完成后,对照性能要求,核对设备是否达到应用标准。如须聘请院外厂家,应及时将故障现象、误码等相关信息通知他们,使其能够迅速、准确地判定故障所在并及时修复,争取减少停机时间,为患者赢得时间。如果维修时聘请的是院外厂家,须在核对该项维修服务达标后签字,确认维修工作的完成。

1.3 临床应用培训

新设备安装验收完成后,厂家要对使用人员进行分类培训。临床工程师应是医院内对设备性能及应用最为熟悉者,对每次的培训机会都要认真把握。经常参加各类设备的应用培训(尤其是主要负责的设备)不仅能够帮助医学工程人员更加了解设备的各项性能,也有助于发现早期的故障现象,以便尽早解决。

2 设备的评估

2.1 购置前的考察与评估

在得知医疗科室对设备的要求后,从医学工程技术的角度对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其他信息进行详细的考察,对拟引进设备的先进性、时效性和性能价格比做出全面的评估。目前医院对医疗设备的购置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这就需要临床工程师对各厂家的不同产品预先充分了解,筛选出大致合适的产品,拟定出一份公正、公平的招标文书技术要求,详细列出设备的关键性指标、主要指标和一般性要求,不同的指标对应不同的加权评分标准,在与使用科室协商后,出具评估报告,供院领导决策。

2.2 医疗设备报废前的评估

在收到临床科室的设备报废申请后,应对拟报废设备进行当前性能评估、设备维护必要性论证。将该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安全性能、维护费用等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该设备是否允许报废[2]。

3 技术支持

3.1 临床技术支持

从我国从业医师的学习过程看,绝大多数医师高中毕业后所学内容都是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其中不乏世界领先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说,他们在该领域的知识可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在工学、电子学基础方面,他们却大多停留在高中毕业水平。现代工业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以这种基础全面掌握先进设备的各项性能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临床工程师在应用每一种设备前,首先应掌握其原理乃至应用技术,将每台设备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做好医师的坚强后盾,才能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我国医学在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水平,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3]。

3.2 对外技术支持

除日常的医疗设备管理外,有些临床医学工程专家还受聘为其他医疗机构的设备招标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专家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广博的理论基础和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4 定期培训

在设备应用方面,厂家技术支持人员在完成应用培训后会撤离医院,刚刚经过培训的医师技师掌握的应用技术虽不太熟练但却较为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少数几个经常应用的程序或检查过程用得非常熟练,但应用较少的其他功能往往被遗忘,一旦遇到临床或科研需要往往无法使用这些功能。临床工程师在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操作手册的支持下,定期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后续培训,保持其技术水平,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5 科研项目的合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电子工业发展较迅速,已形成了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大企业:如长虹、海尔、海信等。这些企业已由生产单一电子产品发展为生产多品种、多规格产品的正规厂家,设计理念、产品性能等方面较国外产品差别已不大,而且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研究发展中心,用于专门研发新产品。目前,医疗产品还未引起这些企业的足够重视。作为医疗部门的技术科室,医学工程部门有义务将临床需要进行收集,将其综合并形成雏形后,与具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共同将其研制成设备并投入临床试验,经过改进后即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医学工程部门在此过程中起到收集临床需要———汇总加工———制成雏形机———进行原型机试验———提出进一步改进计划的作用,寻求适当的合作伙伴有助于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

6 梯队建设

纵观目前医学工程部门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对临床工程师的要求是深度与广度的结合,这就要求在设置岗位时应予以充分考虑。首先是专业深度,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专业组,如放射放疗设备组、麻醉/呼吸机组、检验设备组、监护/电生理设备组等,使各临床工程师有一个恒定的专业方向,主要弄清设备的原理及组成,力争解决大部分故障。定期派出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并将培训内容进行科内、组内交流,使他们各有所长。其次是广度,对自己专业方向以外的设备,也要多听多看,主要弄清其他设备的原理及简单的维修,抓住可以利用的机会,拓展知识面。

综上所述,医学工程部门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员的知识、技术应向更加专业的方面发展,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支持医疗、工业科研工作为主要工作方向,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要:就现阶段临床工程师的职能定位问题展开讨论,借助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与我国现阶段临床工程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临床工程师的工作性质问题。从我院的设备管理与运行情况了解到临床工程工作的重点不仅是保障设备的运行,更重要的是设备引进与报废前的评估、技术支持和科技研发等方面。经过临床工程师的努力,主要设备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收到了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的效果,证明了医院诊疗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社会效益的提高也与临床工程师的努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临床工程师,职能,医疗,设备

参考文献

[1]周丹.临床工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6-11.

[2]陈长忠,刘伟,樊宽章.医疗机构内医学工程可职能定位思考[J].常规医疗装备,2003(3):29-31.

[3]倪萍.浅谈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工程师的职责和任务[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0):59-60.

临床工程师论文 篇2

关键词: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考试

1 建立我国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的意义

即将建立的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是由中国医师协会临床工程师分会为认证主体,并联合中华医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共同组织的我国唯一的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取得临床工程师认证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以考代培,不断提高国内临床工程师的整体水平。它的建立将有利于确立和提升医学工程人员在医院中的地位,有利于医学工程人员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我国临床工程学科的加速建设,有利于与国际临床工程学领域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2 我国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的特色及结构

建立我国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树立其权威性。树立权威性的基础有三点。首先,它必须具有广泛性,是一个覆盖面广、参与认证的人员包括全行业的体系;其次,认证必须符合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流程管理,以保证公正性;再次,必须采取标准化运作,消除区域间差异。表1是美国临床工程师认证试题的知识结构,供读者参考。

图1所示是我国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流程图。由图1可知,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将下设考试委员会和认证委员会。考试委员会主要负责认证体系的命题、组织考试、阅卷等考务工作。考试委员会依据程序投票确认面试认证名单,考试题和阅卷专家均随机抽取产生,考试人员和试卷分离,最后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形式打分,以努力保证考试的公正性。

目前,认证主要项目有临床工程师(CE,Clinical Engineer)认证以及注册工程师(PE,Professional Engineer)认证。将来,还可拓展开发信息工程师、医学数据分析师等认证,亦可按照专业组分类进行认证。

采用临床工程师和注册工程师相结合的分级认证体系,有助于建立一个人才阶梯培养框架。注册工程师相当于职业资格准入,考试对象为广大医疗设备从业人员、生物工程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等正在或欲从事临床工程的技术人员,估计全国约有3~5万人。相对于注册工程师的广覆盖,临床工程师认证则力求高标准。临床工程师只针对于从事临床工程应用或管理、有长期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大型医院医工部门的骨干,约有500人。这样,有利于确保中国临床工程师认证能同国际权威认证体系接轨,有利于为搭建我国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专家库储备人才。

由于注册工程师认证量比较大,需分到各省市分级执行,各省市认证中心考试,统一题库,考委会派观察员参与,省市考试中心需认证,最后由学会统一认证。拓展项目部分可在未来待时机成熟时开展,以满足医院未来的需求。将来,如果有望将三甲医院的资质认证同临床工程师认证的考评挂钩,将有利于推动三甲医院的发展壮大。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个权威、高效的临床工程系统作保障,医院能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3 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的后续管理

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必须注重认证后的管理,加强对通过认证人员的后续管理。每位取得认证的工程师须每年向学会进行报告,每三年对每一位取得认证人员的资质进行一次重新评估。注册工程师的认证向临床工程师认证输送新鲜血液,建立储备人才库,有效确保两者的衔接。对每个省市考试中心,须每年进行再评估,以保证其考试操作规范,保证认证质量。今后,如要构建认证体系,学会领导需要更多地参与工作,并加强与其他教育培训体系的结合和衔接。

4 资料链接

4.1 前二期国际临床工程师认证情况

4.1.1 概况(2005年北京)

2005年9月6日至8日,第四届国际临床工程高级讲习班暨认证培训班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保障部承办。有150余名来自全国及全军各大医院和院校的临床工程技术人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代表对临床工程师认证表现出浓厚兴趣,有44名符合认证条件的临床工程师参加了认证培训,大大超出了预计人数。本次培训认证聘请了两位长期从事临床工程认证的美国专家:David Yadin教授,美国德州儿童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美国临床工程协会(ACCE)的创立者;william A.Hyman教授,美国德州A&M大学教授,美国临床工程师认证题库的编写者,从事临床工程师培训认证工作多年。会议期间,两位专家讲课和培训的内容代表了国际临床工程发展的最新水平。

本次认证培训采用全英文授课,认证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考试的题目全部来源于美国临床工程师认证考试试题库,参加认证者均要求用英语作答。经过严格的笔试和口试,参加认证的44名工程师有26名通过了认证,获得了认证证书。

4.1.2 概况(2007年杭州)

为进一步培养与国际标准要求接轨的临床工程师,迈出国内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的重要一步,促进我国临床工程事业的发展,2007年3月25日至29日,由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承办的。第五届国际临床工程高级讲习班暨第二次国际临床工程师认证培训班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来自全国各大医院和高等院校的140余名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的113名与会人员参加了国际临床工程师认证考试,经过严格的口试和笔试,最终有49名临床工程师通过了此次考试。

笔试完毕后,考官对试卷进行批改。本次考试笔试分数线为60分。笔试通过者名单由会务组张榜公布,进入口试阶段。口试分两个房间进行,每个房间有一名考官、一名翻译(由2005年通过CE认证人员担任)。认证的结果:共有113人参加,笔试通过人数为52人,口试通过人数为49人,有3人未通过口试。认证结束后,两位主考人对本次认证考试给出了详细评价和建议。

参考文献

[1]2006 Candidate Handbook for Certification in Clinical Engineering[c].American College of Clinical Engineering,2006.

[2]张学龙,等.日本临床医学工程师制度提供的启示[J].医疗设备信息,2007(1):1-4.

临床工程师论文 篇3

关键词:医疗安全,质控管理,ICU,临床工程师,高风险医疗设备

0前言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特殊场所[1],是各种医疗设备,尤其是急救与生命支持类高风险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这些医疗设备极大提升了ICU的医疗及护理水平,同时其风险也为医疗和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加强ICU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降低因其风险带来的医疗安全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护士是ICU医疗设备的主要使用者,临床工程师是医疗设备使用保障人员,由于ICU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其设备常常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设备发生故障时也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所以,要做好ICU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加强ICU与医学工程部门的合作,强化ICU护理人员与医学工程部门临床工程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两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提升ICU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2]。

1 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定义及理解偏差

1.1.1 职业定义

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士,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相关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临床医学工程是应用工程理论、技术、医工结合的方法研究和解决医院中有关仪器设备、医疗器械、应用软件和医用耗材的技术管理与应用、工程技术支持、安全、有效和质量保证、与临床共同开展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兴的交叉学科[3]。临床工程师是掌握临床医学工程学的技术人员。

1.1.2 理解偏差

临床工程师与护士对对方的专业以及职能定位认识不足。首先,护士通常认为医学工程科只是维修部门,临床工程师只是从事医疗设备维修的维修工[4]。护士对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认识不足,认为这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围,应由医学工程科全权负责,使得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可以由护理人员排除的小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影响了护理治疗的效率[5]。其次,临床工程师认为护士是医疗设备的主要操作者,上岗前已接受医疗设备使用操作培训,应该掌握其使用方法与简单故障处理,对于护士误操作造成的故障报修持消极态度,导致延误医疗设备的修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双方的误解[6]。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和掌握复杂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输液泵、除颤器、监护仪等)的使用方法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临床医学工程人员也需要由传统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工程技术支持向预防性维护和应用质量分析转变[1]。要建立双方的合作,首先就需要相互尊重对方的背景和能力[7]。

1.2 合作欠缺

目前,医院ICU与临床医学工程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比较缺乏。以我院为例,近4年,很少开展任何形式的两部门或相关人员间的交流,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得不到正确与及时的反馈,双方依然遵循各自独立的工作职能,不利于ICU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正因为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双方都在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

2 交流与合作内容及方式

2.1 交流与合作内容

2.1.1 医疗设备选型及评估论证

临床工程师和临床各部门人员包括护士,都应该参与到医疗设备的选型及评估论证中。临床工程师能从易于维护和维修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护士能从易于使用角度提供有益建议。今年,在我院由临床工程师与ICU护士联合评估了3款国内外输液泵可用性,选中了一款最适合我院ICU护士的输液泵,为我院输液泵的购置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2.1.2 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维修

临床工程师熟悉医疗设备的软硬件信息、性能及参数等,护士熟悉医疗设备的操作及ICU的环境等,双方合作,可以从工程技术角度和临床使用环境角度共同提高医疗设备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通常临床工程师只负责医疗设备的二级、三级维护工作,其一级的日常维护工作需要由护士完成;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简单故障也需要护士进行紧急处理,否则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此外,有效沟通还能提高维修效率,减少部门间的隔阂与误会。

2.1.3 教育和培训

教育和培训是加强临床医学工程和护理部门联系、增强认知的有效途径[7]。我院成立了医学工程研究室和临床医学工程科,为工程师提供再学习、再培训的机会,并强化对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临床工程师和护士之间的培训,促进学科间认知,增进相互了解和默契配合。

2.1.4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通过对使用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可减少或避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潜在的风险。护士和临床工程师可以分别从临床使用以及维护维修角度发现并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同时,两部门的合作能弥补双方知识的局限性,更好地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

2.2 交流与合作方式

在ICU病房,护士与临床工程师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包括但不限于面对面交流、座谈、会议、互相培训、共同培训、顾问、科研等。国外某医院临床医学工程部门聘请护士从事联系沟通、教育、评估、事件调查等工作,确认合作有效提高了临床服务的效率[8]。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与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共同研究探讨医疗器械的质控和使用,双方承认应该加强两部门合作[9]。某医院两部门通过共同研究,研发了多功能治疗车与清创车,认为两部门的合作可以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10]。湖北省医学工程分会邀请护理专家参加学术年会,双方就感兴趣的交叉学科知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表示以后有必要加强双方联系与沟通[6]。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ICU护士与临床工程师的交流合作,护士可接受医疗设备培训,掌握医疗设备使用规范和安全特性,提高医学工程专业能力,减轻由于医疗设备使用复杂性所带来的额外压力,减少医疗设备使用错误,提高护理水平;临床工程人员能学习到医疗设备临床应用知识,更好地开展风险评估和应用质量分析,改善临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与护理人员交流,扩大本学科的影响力[6]。ICU护理人员与临床工程师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各环节展开广泛而具体的合作,在提高各自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同时,能进一步提升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疗设备使用风险,确保医疗安全。通过合作能加强双方人员沟通,提升日常工作配合和默契程度,促进部门间的理解和学科间的交融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毛英军,谢立旗,王明刚.对医学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4):78-79.

[3]姜远海,彭明辰.临床医学工程技术[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5.

[4]Joseph D.Clinical engineering handbook[M].New York:Academic Press,2004:321-327.

[5]李雪梅.临床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86-87.

[6]刘胜林,张强,苏敏.对护理与临床医学工程专业合作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8-10.

[7]Debra M.The collaboration of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nursing[J].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Technology,2004,38(2):122-123.

[8]Michael D.A Nurse,s role in th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J].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Technology.2005,Suppl:47-50.

[9]张婧.浅谈手术室专职医学工程师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82-83.

临床工程师论文 篇4

1 资格认证总则

(l)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开展“临床 (医疗仪器) 工程师”资格认证 (以下简称资格认证) , 旨在为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提供经验的同时, 为用人单位聘任相应职务提供依据。现已取得国内外诸多知名公司的认同, 并与英国测量控制学会签定了“工程师资格认证互认协议”。

(2) 资格认证同继续教育紧密结合, 在资格认证的同时开展技术培训, 以满足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增加新知识, 谋求新发展的需求, 并为参加资格考试作好准备。

(3) 对已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实行登记注册制度, 进行跟踪随访, 并为其不断提高和发展继续服务。

2 培训简介

(1)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授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成立“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考试中心”。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共同承担“临床 (医疗仪器) 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培训的具体工作。

(2) 培训以系统授课为主, 辅以专题讲座和见习。开设《现代医疗仪器设备与维护管理》、《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和《仪器仪表工程集成技术》三门课程。内容包括医疗设备技术原理、采购验收、质量控制和监测管理、保养维修和报废管理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等。

(3) 全部课程共约96学时, 其中, 《现代医疗仪器设备与维护管理》84学时,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和《仪器仪表工程集成技术》各6学时。根据学员到课情况采取学分登记制度。

(4) 教师团队由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佑安医院和北京友谊医院以及国内外知名的临床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

(5) 资格认证申报人, 参加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 (资格考试的命题与培训内容密切相关) 。考试合格者,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 将获得由中国科协统一监制的资格证书, 该资格证书将作为用人单位聘任相应职务的重要依据。

3 报名资格

(1) 北京市各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 从事各类医疗仪器设备及相关耗材的研究、制造、评估、采购、安装、应用、维修、管理和检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均可报名参加培训。

(2) 凡申请参加资格认证的人员则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专科学历必须从事所申请专业工作7年以上或者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4年以上;大学本科学历必须从事所申请专业工作5年以上, 硕士学位必须从事所申请专业工作2年以上, 博士学位无工作经验要求。对有突出业绩和贡献者, 学历及工作经历可适当放宽。

4 报名时间与地点

凡申请参加“临床 (医疗仪器) 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培训的人员请从即日起至2010年8月16日, 将填写好的培训报名回执表 (表格附后) , 传真至010-63296481、010-63055107或以E-Mail的形式发送至ce_train@163.com。2010年8月18日和19日, 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育处办公室, 现场交纳2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1张和培训费2800元/人 (含教材费和资料费) 。

凡参加资格认证考试的人员, 报名时还需交纳4张2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 如实填写2份申请表 (申请表可到报名地点领取, 也可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网站www.bjyah.com自行下载) , 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同时提供学历证明文件正本和2份复印件, 获奖证书原件和2份复印件。并交纳资格认证费800元/人 (由培训考试中心代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收取) 。

5 培训与考试时间

培训时间:2010年9月4日至2011年1月8日, 每周六全天授课 (国庆和元旦期间放假) 。

上课地点:北京理工大学。

考试时间:

2011年2月下旬,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全国统一考试;

6 信息咨询及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83997021、83997023、83997633 (陈老师) 83997404 (赵老师)

E-Mail:ce_train@163.com, 主题注明“认证咨询”。

相关信息可登录下列网站查询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网站:www.cis.org.cn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网站:www.bjyah.com。

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考试中心简介

2005年, 为加快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改革的步伐, 人保部、教育部、建设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下简称中国科协) 等18个国家部级单位成立了“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 由人保部副部长担任组长, 教育部副部长、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等任副组长。共同重新设计研究我国工程师制度框架, 提出工程师制度改革方案, 承办工程师制度改革的有关事宜。拟逐步实现工程师的资格认证, 由目前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转为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学术机构承担制, 并从国内认证推进到国际互认。

在此背景下, 经中国科协批准,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工程师”资格认证试点工作, 下设“临床 (医疗仪器) 工程师”资格认证。授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成立“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考试中心”, 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共同承担“临床 (医疗仪器) 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培训的具体工作。

“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考试中心”下设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相关人员组成。北京佑安医院院长李宁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 各委员单位主管副院长任副主任。北京市工业专家顾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常务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理事长吴祈耀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该“中心”经北京市卫生局人事处、科教处和药械处备案。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京友谊医院和各大医工类院校, 拥有大量的临床医疗仪器资源、良好的培训环境、先进的教学理念;依托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和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 聚集一大批医工结合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导师, 为“临床 (医疗仪器) 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培训和资格认证评审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

北京市各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 从事各类医疗仪器设备及相关耗材的研究、制造、评估、采购、安装、应用、维修、管理和检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均可报名参加培训班学习。培训以系统授课为主, 辅以专题讲座和见习。开设《现代医疗仪器设备与维护管理》、《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和《仪器仪表工程集成技术》三门课程。培训内容涉及医疗设备技术的原理、采购验收、质量控制和监测管理、保养维修和报废管理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等。每年7月初至8月底报名, 9月初开学, 每周六全天授课, 培训历时16周左右。培训地点主要安排在北京理工大学。

资格认证申报人, 在每年的2月下旬, 参加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 将获得由中国科协统一监制的资格证书, 该资格证书将作为单位进行工程师职务评定的依据, 现已取得国内外诸多知名公司的认同, 并已与英国测量控制学会签定了“工程师资格认证互认协议”。

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 篇5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于1978年国家科委正式确立生物医学工程学为一级学科。之后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产、学、研等领域很快发展起来,于1980年1月成立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因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个大学科,其范围较广,其中包括:临床医学工程、医用电子、康复工程、影像工程、生物体材料、生物力学、医用激光技术、医学信息网络技术等。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历程。

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形成

医院成立医学工程科

一般把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研究和解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问题的分支学科称为医学工程学(Medical Engineering),而运用工程技术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临床医学中实际问题的分支学科又称为临床工程学(Clinical Engineering),或称为临床医学工程,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的二级学科。它是改善和提高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保障病人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与医疗新技术质量,实现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和技术保障。我国约2万所县级以上各级医院,自1977年开始陆续引进大量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现代医疗设备,如何正确使用、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有效,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已成为医院发展中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如果现代化医院没有医学工程师与医护人员合作,还只靠医护人员是很难胜任的。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医院都先后认识到这点,所以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各医院都根据工作需要相继引进工程技术人员,成立医学工程科,并成为医院的一个独立科室(医院这个科的名称各不相同)。迄今为止,该科室在我国医院的发展中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发展历史。

医学工程科的任务和作用

一个现代化医院的医疗技术工作主要依靠三部分人员,即医生、护士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由他们分工合作,驾驭现代化医院的医疗工作正常运行。医学工程科是院长直接领导下的一个医技部门,不同医院其工作任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大致可概括为如下一些任务:负责全院医疗仪器设备和医用耗材的购置选型和管理;负责全院在用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管理与监测,作好质量保证工作;负责培训有关医护人员和医技人员会正确使用与维护现代仪器设备;负责全院在用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能尽量做到维修及时、方便、省钱,提高仪器完好率和使用率;负责全院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报废处理工作;与医护人员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医疗新技术、开发在用仪器设备的已有功能,使已购设备充分发挥应有效益;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软、硬件的设计和日常技术管理等。

目前我国只有部分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能全面完成上述各项任务,很多医院的医学工程科正在为全面完成上述任务而努力。随着医疗现代化的发展,医学工程科的功能重点已应转换,应从现在以仪器设备“购置和维修”为重点向医疗新技术“应用与质量保证”为重点转换,这已是大势所趋。众所周知,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除医学本身发展外,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临床医学工程学的发展,特别是要依赖于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的合理应用。可以说现在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已成为现代化医院提高医疗水平,保障在用仪器设备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有效的正确使用,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部门。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

医学工程学科发展30年来,虽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因多种原因仍发展滞后,无论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落后于医学发展的需要。粗略统计现在我国各级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工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共约10万人左右,一般县级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的工作人员为3~10人/所,省、市级以上较大医院为10~40人/所。而各不同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人数、技术水平、人员组成等均差别很大。总体来说,目前各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学术水平偏低。有的医院医学工程科的组成人员很杂,具有本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还不到40%,多数为转业和非专业人员,严重地影响着这个学科的发展和在医院的作用与地位。近些年来,已有些医院开始重视这个科室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建设,使医学工程科人员全部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的还引进了硕士和博士生,已形成实力很强的学术梯队,可出色地完成医院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但目前多数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尚很薄弱,专业水平偏低,主要靠经验进行维修和购置、管理仪器设备工作,有关人员亟待培训提高。而因多方面原因,有些本专业技术人员在医院工作还不稳定,严重地影响医院医学工程科的发展。希望有关领导要关注这个学科技术人员的培养,这已是本学科在发展中一直关心的问题。

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和发展

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亟需有组织地团结起来,便于举行学术活动,互相学习和交流,快速发展和提高本专业学术水平。为了满足广大同行们的要求,本专业的一些先行者于1988年开始筹建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学会。因申请成立正规学会要经过组织程序,需创造一定条件,要有一定学术活动基础,本学会也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于1988年10月成立“中国医学物理学会医疗仪器专业委员会”,在2年内组织三次学术会议,发展集体会员单位200余个,每次会议代表150~200余人。于1990年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改名为“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医疗仪器专业委员会”,成为中华医学会下属的三级学术组织。之后每年组织一次学术会议,并开始承办《医疗设备信息》杂志,团结全国各级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会议,或向杂志投稿和订阅杂志,开始成为全国同行们互相沟通和学习交流的桥梁,为晋升二级学会创造了重要条件。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于1993年10月成立“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这时本学会的主要成员,除医院广大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外,还有全国从事医学工程教育、研究人员,以及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销等工程技术人员,已聚集了全国各有关行业和单位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成为本专业专家、教授荟萃,知识密集,具有较高学术权威的学术团体。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自1993年医学工程学会成立以来,本学会召开了9次全国学术年会,23次专题研讨会。每次会议根据当年医疗卫生重点工作和本学科的热点问题选定“会议主题”,并广泛组织和征集学术论文,编制论文集,邀请本学科著名专家、教授作专题报告,与会代表积极宣读论文和研讨,每次参会代表约200~300人,学术气氛浓厚,对与会代表提高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趋势,拓宽眼界等方面帮助很大,颇受同行们欢迎和赞扬。

加强本学科组织建设

在中华医学会领导下,按学会会章组建本学会委员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先后有四届委员会。委员们多是本专业工作突出、具有较深造诣的专家、教授,可代表全国各省(市)同行们的意识,积极为学会工作。本学会按中华医学会发展专科会员的要求,已发展300余名专科会员。并为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临床医学工程专家库”发展200余名专家,协助组建10余个临床医学工程研究基地。积极为有关卫生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从医学工程角度献计献策,起好参谋和助手作用。在本学会组织和促进下,各省(市)积极组建临床医学工程分会。现已先后成立省级分会19个(山东、浙江、重庆、新疆、山西、河南、内蒙、上海、吉林、湖北、广西、贵州、安徽、四川、陕西、天津、江苏、黑龙江等),有的省(市)还正在积极筹建。已成立分会的省(市)正结合本省(市)实际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学术气氛活跃。

承办会刊《中国医疗设备》杂志

该会刊原名《医疗设备信息》,已创办公开发行23年,成为本学会会刊已19年,并且自2004年成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现为月刊,每期160页,每年可刊登论文800余篇。刊出的文章都是同行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已成为本专业人员互相学习交流的重要园地。会刊为促进我国医院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学术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欢迎。

医学工程人才培养

临床医学工程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这个专业的科班人才奇缺,要求具有多学科基础知识,是综合型人才。但我国这个学科的教育和人才培训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低,距实际要求差距较大。为尽快提高我国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整体水平,我们学会除积极组织学术会议、承办本专业学术期刊外,还做了如下几项主要工作。

开展医学工程技术培训班

为解决医院等单位的燃眉之急,需首先提高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我们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分别主办3年期、1年期、半年期、2周等医学工程技术培训班,共办17次,培训学员700余名。这些学员提高了技术水平后,在医院工作得心应手,多数成为科室骨干。

积极促进医学工程本科教育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起步于1977年,之后陆续有很多高校创办这个专业。但各不同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差异较大。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理工科院校创办的“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主要侧重培养理工学基础雄厚的医疗器械和生物体材料等研制、设计、生产的工程技术人才。现在这类学校全国已有40余所。另一类是由医学院校创办(或与理工院校合办)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要侧重培养理工基础扎实、可医工结合的医学工程技术人才。这类学校自1978年开始至现在已有20余所。各学校主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临床需要,培养临床急需的临床医学工程师。这类学校每年毕业生约1000余人。本学会为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工作,专设“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学组”,先后组织了8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研讨临床医学工程办学方向,交流教学经验,组织编写教材,促进这个专业的教育能按社会需要顺利发展。每次研讨会都有30~40余所院校参加。

组织国际临床工程师技术培训与认证

随着临床医学工程师在医院的作用日益重要,其已成为一种从业资格。而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后期,就由一些非官方、非盈利性学术组织组成“临床工程师技术认证委员会”,负责对本国或世界的临床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和认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临床工程师队伍已有很大发展,为适应现代医院发展需要,我国临床工程师也应与国际接轨。

自2005年10月,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联合开始举办“国际临床工程师培训与技术认证”工作。为与国际接轨,特邀请美国国际临床工程师考试委员会主席David Yadin博士等国际著名专家做培训班讲授和命题(英文笔试与口试题)。截止2008年底,已先后举办三次国际临床工程师技术认证考试,第一次通过26人,第二次通过49人,第三次通过52人。从初步开展这项工作的结果来看,我国临床工程师队伍正在迅速发展壮大,技术水平正趋与国际接轨。这项工作现已得到广大同行们的支持和响应,各基层医院领导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但这项工作若继续开展下去,并能做大、做好,必须得到有关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认可,特别是要把其与我国临床工程师技术认证工作结合起来。这正是医学工程同行们所期望的,我们也正为此而积极创造条件和做准备工作。

上述主要侧重本学会为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所做的部分工作,还很不全面。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仅仅30年时间,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经全国各相关学会和协会同行们的共同努力,现在这个新兴的学科已经形成,而且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日渐成熟和壮大,在医疗卫生界已具有一定影响,为本学科的继续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姜远海.我国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和现状[J].医疗设备信息,2003(9):2-4.

[2]彭明辰.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之我见[J].中国医疗设备,2009(1):1-2,116.

[3]姜宗义.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发展[J].医疗卫生装备,1996(5):38-39.

[4]汤黎明,吴敏,刘铁兵,等.医院中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建设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4(9):1-3.

临床工程师论文 篇6

关键词:白内障,复明工程

白内障是眼科致盲性疾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白内障患者逐渐增多, 在“扶贫助残”活动的号召下, 我院成为市政府指定的白内障复明工程的定点医院, 本文对2013年1~5月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中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5月我院眼科对白内障复明工程中的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 对不能进行手术的危重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排除。能进行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共200例, 患者年龄47~85岁, 平均60岁, 男90例, 女110例, 视力<0.05的有120例, 视力0.05~0.3的有80例。在这200例中, 151例为老年性单纯性白内障, 28例为并发性白内障, 角膜混浊23例, 18例为术后无晶状体。

1.2 术前准备

术前询问病史, 对视力、角膜曲率、眼A/B超、眼压、裂隙灯、光定位等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血尿常规、血糖、血生化、X线胸片、心电图、血压等进行常规全身检查。对有心血管病史或异常者, 进行心脏彩超, 或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检查。术前血压平稳、血糖不超过8 mmol/L,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要进行消炎止咳治疗。术前进行剪睫毛、冲洗泪道, 用可乐必妥眼药水点眼1~3 d。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术前当晚酌情给予少量镇静剂。

1.3 方法

手术中给予持续的低流量供氧, 心电监护, 扩瞳, 进行眼球周围麻醉注射。采用后房型缝线的方式固定人工晶状体。180例顺利进行超声乳化后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3例因后囊膜破裂未能初次植入人工晶状体原, 4例黑色障在摘除行现代白内障囊外后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有12眼无晶状体, 粘连和剪除虹膜的玻璃体后再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1]。手术结束后, 给每眼的结膜下注射2 mg的地塞米松和2万U的庆大霉素, 术后常规进行换药, 给予类固醇和抗生素混合眼药水滴眼, 术后1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 眼盲为最佳矫正后的视力<0.05, 低视力为视力0.05~0.3, 脱盲为视力>0.05, 脱残为视力>0.3。脱盲视为手术成功。

2 结果

200例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后的患者, 脱盲率为93%;脱残率为82%。人工晶体的成功植入率达92%。手术成功率99.7%。有15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包括人工晶体偏中心5例, 继发性青光眼3例, 角膜水肿10例, 前房出血3例。

3 讨论

(1) 白内障患者高龄较多, 机体组织器官明显退行性变, 多数伴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全身性疾病。术中术后容易发生全身意外。因此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 对全身和眼部进行全面的检查, 对有全身疾病者, 应改善心肺功能, 控制血压、血糖, 待病情平稳后再择期手术。术前对患者的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必要时术前当晚给予少量镇静剂。术中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持续的低流量供氧和心电监护, 静脉输液, 随时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确保患者安全。 (2) 老年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和创口愈合能力下降, 因此在术前1~3 d予可乐必妥眼药水点眼3~4次/天, 术前冲洗泪道、剪睫毛, 除个别非糖尿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手术外, 一般多采用角巩膜缘三平面隧道切口, 以增加切口的密闭性。术前术后给予0.5%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有15例合并糖尿病长期胰岛素注射者术毕使用头孢呋辛针1 mg前房注射预防感染。术毕检查切口是否密闭, 必要时水封切口, 保证切口密闭。术后继续予地塞米松妥布霉素眼药水点眼等对症消炎处理。 (3) 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可以降低手术风险。老年人晶状体悬韧带脆弱, 晶状体核随年龄增长而浓缩硬化增大, 后囊膜弹性差,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低, 数目少。本组对≤Ⅳ级核进行超声乳化手术, 采用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或拦截劈核技术。术中及时合理应用粘弹剂, 超声乳化针头斜面朝下或侧方, 术中时刻注意保护角膜内皮, 充分发挥辅助钩的作用, 避免裸露超声, 减少超声能量释放。术中连续光滑的环形撕囊直径5.5 mm左右, 充分的水分离, 精确的控制超声能量、负压、流速、精巧的后囊抛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2]。撕囊不成功或Ⅳ级核困难者, 根据术中情况及时转换成现代囊外摘除。>Ⅳ级核及过熟期白色白内障行现化囊外摘除。术中应用足量粘弹剂保护后囊及角膜内皮, 娩核前充分估计晶状体核大小, 以使核顺利娩出。 (4) 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会以对眼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以及随年龄增长, 老年人发生老年黄斑变性的概率随之增加[3], 老年人视神经组织的退行性变和高龄老人并发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又可引起视神经组织有效灌注不足而造成缺血性病变。这些均对术后视力的恢复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术前评估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并向患者和家属说明, 取得他们的理解, 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减少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4]。尽管有些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有限, 但与术前比较还是有所改善, 患者主观感觉较满意, 生活质量有改善[5]。故作者认为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应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综合评估治疗全身疾病, 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处理, 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术中轻巧操作, 才能提高临床手术安全性和疗效。

综上所述, 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帮助每一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意义重大,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洪波, 杨向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8, 30 (11) :879-881.

[2]姚克.复杂病例白内障手术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3-20.

[3]刘家琦, 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09.

[4]付颖.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7) :505-506.

临床工程师论文 篇7

1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专业特色及学科优势

该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医工结合,为复合型学科。也就是说,该专业最大的特长不在于纯工程,也不在于纯医学,而在于一种将两者紧密结合的能力,在于一种将医学需求和构想转化为工科现实的能力[3]。

通常处于自身专业爱好和限制,医学和工科人员在学术交流和思想意识上明显存在脱节。纯医学人员精通医学知识,临床经验丰富,许多情况下会提出好的医学需求和构思,但由于自身工科知识缺乏,无法亲自尝试将好的医学构思转化为现实,必须依赖工程技术人员借助工程手段,将医学构思转化为实物。在现实情况中,大多数医学人员与工科人员交流沟通较少,这导致许多好的医学创意在传达到工程人员那里之前已经消失。而纯工科人员,即使工科基础再强,没有好的临床需求的构思研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医学工程人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主动充当起连接临床和工程学科的桥梁[4]。

2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临床中的常规及创新应用

2.1 在临床中的常规应用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临床中的常规应用主要表现为服务于医学学科,包括对现有医疗设备做工程方面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对临床学科新上常规工程项目的安装和调试。这里的工程项目指现成的技术成熟的工程项目,如某台大型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安装、某个现成信息系统的直接安装和调试等。基于厂家会对临床人员进行使用培训,常规应用对医学工程师的医工结合能力要求较低,工程师只需要熟悉硬件、软件原理,就是纯粹工科出身的人员,基本上也能胜任,对医学专业知识要求相对较少。

2.2 在临床中的创新应用

2.2.1 创新应用的概念

所谓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创新,就是以传统模式为基础,又敢于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打破传统模式,并依据工程原理提出实用性更强、效率更高的方案。

好的医学工程创意并非完全来自于临床,因为临床医护人员并不能领会到一些好的医学创意,能否通过工程手段转变为现实。他们更注重于对现有设备和系统功能的使用,并不太注重新功能的开发。好的医学工程创意还应该来自于生物医学工程人员,他们具有扎实的医学和工科基础,同时熟悉临床流程和需求,并拥有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同类医疗器械最新研究动态。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不能仅局限于为现有临床设施服务,而是要根据医院的发展方向、技术应用环境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医院应该开展哪些适宜技术和引进哪些相关设备及系统。这种战略性的技术规划理念,引导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单纯维修的职能定位存在明显的缺陷,这种定位有其历史原因,已不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有明显的局限性。这种单纯维修的职能定位,严重影响了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医学工程队伍的建设,从而制约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的快速提高[5,6]。

2.2.2 在临床中的创新应用实例

笔者曾参与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和便携式急救呼吸机等相关急救器材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也就是说,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医工结合转化结果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难点所在[7]。如在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的研究过程中,能否基于现有成熟医学理论,提示对现有自动心肺复苏器材做一次大胆的改革创新。传统的心肺复苏急救模式,是人工胸外按压外加口对口人工通气,或者是呼吸机及手捏皮球通气,存在诸多问题。如按压和通气协调不好会导致患者气道压力过高、按压速度和力度不到位、通气潮气量不够、操作人员体力有限、特殊场合供电不便等。课题组的医学工程人员在充分查阅国内外该类器械相关文献的前提下,在与临床一线人员充分交流沟通后,打破常规,提出研究一种能自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和机械通气的心肺复苏器。该机器具有便携、安装迅速、按压和通气自动匹配、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的特点。在思路确定后,利用现有成熟的工科知识,如电子、气动、机械技术,很容易将该构思转化为医学现实。经过样机试制和多例临床试验及特殊条件下急救实验,证实该构思有创新意识,实用性强,参数稳定可靠[8]。

笔者曾组织了某大型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检验样本条码化方案的实施,对于一些基本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专业软件公司很容易做到,而对实现医院特殊需求,则存在一定的困难。医院实施实验室信息系统和条码化方案之初,周边地区的该项技术还未成熟,在保证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制订方案加以论证。在几个核心问题上,如条码格式设置、数据库调用、扫码计费、检验数据回传医生站等,表面看这些只是数据传输和程序调用的问题,但是如果让纯粹的软件开发人员来做,这些事情未必能做好。原因很简单,单纯软件开发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开发出一个数据传输平台,从原理上实现上述功能,但这个开发出的平台在医生和检验师实际使用中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实际使用中一点点发现和解决,逐步使程序更加完善。从临床角度讲,医生和检验师也未必能完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预防将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他们并不明白这套程序的设计原理。他们只注重如何使用这套软件,而对于一些程序明显存在的弊端不能及时发现,有时甚至认为是自己不会操作和使用所致。

3 总结

总的原则是,要及时发现临床中有价值的实际需求,并反馈给工程技术人员,以最短的时间通过工程专业人员将临床需求转化为工科现实并投入临床试验,并通过临床试验较快地获取改进意见。如此反复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将完成一个优秀的生物医学工程项目。

如果缺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一方面由于医学人员缺乏工科知识,就很难发现那些通过工科可以实现的、极大地方便临床使用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临床工作人员会发现实际需求,但那将需要一个更长时间的摸索,会失去许多宝贵时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具有很大的与时性特点,这些将严重阻碍医学工程的发展。只有抓住了这些宝贵的时机,经临床和工程共同努力,才能使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走在领域前沿[9]。

现代化医院建设对生物医学工程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要主动走在临床前面,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结合临床,搞好科研,开发新功能。

医学工程人员在较空闲时不能只立足于科室办公,不能仅限于临床出现工程技术问题后才去临床现场。而应该主动充实自己的临床知识。医护人员对于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往往比较重视和熟悉,但对于仪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这些在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看来是常识性问题,却未必了解。所以,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主动到临床现场获取足够的临床相关知识,掌握临床应用工程技术的主动权。要对工作思路进行调整,从以前的临床工程出现问题后尽快修复,到现在的尽量熟悉临床工程原理和流程,以及设计并实施最好的临床工程方案,努力避免临床工程问题的出现。“熟能生巧”,医学工程师不一定非得是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也不一定非要成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但医学工程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医学和工科知识,对两者具有一定结合能力,即看到临床需求后能马上能找出工程解决方案[10],这才是最重要的。

摘要: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概念,讨论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学科优势及其在临床中的常规应用,并举例探讨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医工结合的专业特色及其在临床中的创新应用,提出了未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医工结合,创新,应用

参考文献

[1]汤黎明,吴敏,刘铁兵,等.医院中临床工程学科发展建设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9):1-3.

[2]陆丽,郑振声,伍富贵.生物医学工程学与临床学的交融[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12(3):229-231.

[3]董秀珍,邹慧玲,杨国胜.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几点再认识[J].医疗卫生装备,2003,24(3):3-5.

[4]郜金圈,王红旗.现代化医院中的医学工程[J].西部医学,2004,16(2):184-185.

[5]赵杰宇.关于加强医院工程科学科建设的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9):76-77.

[6]陈武凡.生物医学工程科特色教育的系统规划[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9):78-79.

[7]邓亲恺.现代医学仪器设计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万振,吴太虎.野战急救用气动气控心肺复苏器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4):12,15.

[9]沈苏静.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特点及再学习[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3):54,56.

上一篇:次贷危机的起因下一篇:快乐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