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形象之美

2024-10-29

学生形象之美(共8篇)

学生形象之美 篇1

2014年的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在南京完美落幕 ,青奥会带给南京人民的影响还依旧延续。本次青奥会展示南京形象之处颇多, 就南京市大学生志愿者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青奥会上的礼仪志愿者美丽的身影。在此次活动中,我非常有幸担任了青奥颁奖礼仪志愿者的训练工作。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14年8月南京青奥会圆满举行媒体一次次把目光投注于礼仪小姐的选拔和培训上, 让人们对形体礼仪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并意识到形体礼仪美的可观性和实用性,形体礼仪文化作为一门新生学科文化,受到众多学校学生及社会白领的关注和青睐。教育部对校园行为规范礼仪文明方面相当重视, 并与时俱进对这方面给予建议和指导, 由最早期对中小学生行为文明规范的制定上升到对形体礼仪课程的倡导。

形体礼仪文化综合了舞蹈、音乐等多种文艺性元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提高全民的礼仪文化素质,塑成良好的形体姿态。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新兴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整个社会文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的,是特定社会、人文环境背景下的产物。形体礼仪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匀称和谐地发展人体,塑造体型,培养正确优美的姿态和动作,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形态更完美的一种体育运动。形体训练以塑造形体美为主。形体美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体型美姿态美和动作美。因此,形体训练必须选择多种内容,运用多种方法。

气质和修养都是后天培养的,没有人天生就非常有气质气质除了靠内涵体现,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体态的展示。内涵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体现, 而外在形象往往在初次见面就留下重要的一面。体态的训练的重要性就由此可见。气质的体态训练从以下方面展示:

一、灵动之美在于眼神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要有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需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同时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才可能会有更完整的眼神表达。将自己设定于某种意境中,寻找相应的眼神表现并反复练习。把喜、怒、哀、乐怨、恨、愁不同的心境表达出来,然后再对自己的眼神做出评价。训练方法有:

方位练习法:用右手食指定位,可分左、右边、上、下位,连接起来形成圆位练习进行练习;这种训练方法能使眼球转动灵敏,眼睛传神。

字母练习法:可以多看看宽敞空旷的地方,用眼神在空中写字母,比如写个K,再继续写个Y,然后跟着眼神写出的字母位置不断变化,这样可以让眼神变得灵动起来。

聚焦练习法:可在黑色的房间里,点一支香,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练习眼神的专注能力,不要让眼神游离不定。

以上所有眼神的训练,都要保持头部不能动,这样眼神训练才能有效。

二、高贵之美在于脖颈

可曾注意过舞蹈演员优美的脖颈? 最经典的代表人物要数影星奥黛丽赫本,无论赫本的哪一个银幕形象,无论是她的哪一张照片,那优美的脖颈都体现得一览无余,犹如那美丽的天鹅静静地伫立。这些都是由于长期职业训练,已经习惯性地伸展与收缩脖颈肌肉的结果。训练方法有:

⒈头颈自然 放松 ,使下巴向 肩部方向(或左或右)慢慢转动 ,当下巴转 到肩部时 ,停留几秒 钟 ,然后还原 。左右重复20次。

⒉头部后仰,用双拳撑住下巴颏两侧,两肘关节相并,头尽最大力量向下低,停留片刻,重复15次。

⒊身体俯卧在长凳或床上, 将头部探出, 并与地面平行。头部由低开始,慢慢尽最大力量抬高,停留片刻,重复15至20次。

⒋面对墙壁双臂直撑,身体保持垂直。两胯向前移动,挺胸向前,头部尽力向上抬举,双脚站立不动,稍停片刻还原,重复15次。

三、优雅之美在于胸腰

腰是腰功里面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一个是训练手臂的支撑力量,另一个是训练腰部的柔韧度和控制能力。

腰功的类 型 :胸腰、旁腰 、前腰、波浪 腰、后腰、跪 下腰、板腰。

训练方式:压、耗、担、转、挑、甩、控、涮。

活动动作:压肩、担腰、侧腰、倒立。

⒈压胸腰训练步骤。正面对把杆一步距离, 大八字步站好,两臂上举伸直;两臂向前探出,贴住把杆;肩胸伸展,向前挤压;上身抻拉,腰背形成弧度;两腿伸直,重心可随压胸动作往前偏移。

⒉耗腰训练步骤。面向前方,大八字步站好,两臂自然垂直体侧;两臂向上抬起,与肩同宽,由上向后带动头眼跟随;头眼与手臂主动向后,引领肩、胸、腰、髋依次向后,形成弧线造型;躯干与四肢充分拉开,两腿往下踩,与双臂形成抻拉;在弧线姿势上,耗待一段时间,一般为4-8个八拍。

⒊挑胸腰训练步骤。背对把杆,两脚并拢 ,双手平握 把杆 ,团身屈膝 蹲 ;借两腿蹬 直站立时 ,胯迅速顶 出 ,依次腰、胸、肩、颈及头手臂向上挑送;完成时要立达半脚尖,手臂直臂配合 ,胸腰高于 把杆 ;上身形成 半圆弧度 ,后背腰脊 最大限度地抻拉,达到训练目的。

四、尊贵之美在于膝腿

大家初次见面会看中外在形象, 形象中对于腿部要求很高,姿态的美离不开腿部训练。在形体训练中,站姿、走姿、坐姿的腿部训练又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强调三种姿态的要点,每做一个动作,要使学生对动作有充分的理解,使之对所学动作有直观想象。其次,通过持之以恒地运用正确概念,控制肢体动作的训练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态定型,最终达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传统要求。最后,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习惯化,如在教室听课时,在公车上、在排队等候时,随时都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和行姿。“三姿”是一切形体训练的起点和基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水平、精神面貌等。通过“三姿”训练,不管男生、女生,从气质、身体形态上都会有相当大的改变,是形体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腿部训练要点:

站姿:(1)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分开的角度由个人的身高决定:1.6米以下, 脚尖可在15度至30度;1.6米以上至1.70米,脚尖可在30度至45度;1.7米以上,脚尖可在45度左右;这种站姿男生女生皆可。 (2)女生使可用丁字步站立,角度为45度,这种站姿可使女性挺拔、柔美。男性可使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的姿势站立,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

坐姿:第一种:正位坐姿。身体的重心垂直向下,双腿并拢大腿和小腿成90度角,双手虎口相交轻握放在左腿上,挺胸直腰面带微笑。

第二种:双腿斜放式。身体的重心垂直向下,双腿并拢大腿和小腿成90度角, 平行斜放于一侧, 双手虎口相交轻握放在腿上,挺胸直腰面带微笑。

第三种:双腿交叉式。身体的重心垂直向下,双腿并拢大腿和小腿成90度角,平行斜放于一侧,双脚在脚踝处交叉,双手虎口相交轻握放在腿上,挺胸直腰面带微笑。

第四种:前伸后屈式。身体的重心垂直向下,双膝并拢左脚前伸 右脚后屈 或右脚前 伸左脚后 屈 ,双手虎口 相交轻握放 在左腿上 ,更换脚位 时手可不 必更换 ,挺胸直腰 面带微笑。

第五种:架腿式。先将左脚向左踏出45度,然后将右腿抬起放在左腿上,大腿和膝盖紧密重叠,重叠后的双腿没有任何空隙,犹如一条直线,双手虎口相交轻握放在右腿上。

男士坐姿:上体挺直、肩平头正、目光平和的,坐立的时候还要注意双腿分开的宽度不要超过肩膀的宽度, 两脚保持平行,两手自然放置。

坐姿注意 点 :不论采取 哪种坐姿 都应避免 以下一些 姿势 :(1)两脚跟朝 外 ,形成内八 字形 ;(2)两脚交叠 而坐 ,悬空的脚尖 朝天 ,并抖动 ;(3)与人交谈 时 ,上身往前 倾 ,或以手支撑 下巴 ;(4)在椅子上 前俯后仰 ,等等。在 站姿和坐 姿中,女性尤为注意的是:双腿站直,膝盖并拢,这样才不失女性优雅之美。

基本形态 控制训练 是培养一 个人良好 素质的开 端 ,通过学习 ,掌握正确 的基本形 态动作 ,克服自然 形态的各 种毛病。形 体基本功 训练的目 的是把人 体各部位 、各关节从不自然和僵化中解放出来,让人懂得怎样支配自己的身体形体综合训练,通过单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的训练,以培养人体的动感、美感。发展人的柔韧性、稳定性、灵活性、协调性和力 量等形体 素质 ,提高人的 节奏感、音 乐的表现 能力和形体 的表达能 力 ,培养风度 和美的感 受、促进优 美形态的形成。

学生形象之美 篇2

伽利略说过:“数学是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我很欣赏这句话,他把数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非常喜欢数学,因为数学知识无时不在体现出它的周密性、逻辑性、规律性与变化性,无时不在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它把善于创造、触类旁通者引入神秘的数学殿堂,领略不尽它的美妙。罗素曾经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还要在学生心中栽下“数学美”的种子,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数学奠定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我引领学生在最基础的方面发现数学之美,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引领学生发现数字之美

数字,是学生每一天都接触的,是数学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你看,0——9这些阿拉伯数字,就像琴弦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它们有机的组合、排列,同样能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简单的10个阿拉伯数字经过排列组合,能表示很多很多的数,反映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数量,所以数字之美首当其冲。

学生初入学时,我会教会学生记忆数字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象豆芽咧嘴笑,7象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0像鸡蛋做蛋糕。”数字字形之美一定要深深印在每个学生的脑中,从这些美的数字开始,孩子们开始了数学学习之旅。

在课堂上,语文中的古诗也拿来在课堂上吟诵,引导学生感受数字的魅力。例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菜花都不见。”还经常读一些带数字的歌谣,“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十个手指头,就是一双手。” 数字与文字的巧妙组合,也能表达出很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学生年龄小,不能自觉地去感知、发现,我们教师在平时要善于挖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字在学生的眼中就会变得美起来,播下美的种子,就会收获美的果实。

二、引领学生发现符号之美

符号对于数学的发展来讲更是极为重要的,没有符号去表示数及其运算,数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都知道数学符号的发明、使用和流传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能保存下来使用至今的符号,定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推敲,在推理运算中定是恰当、简便和美妙的。因此数学符号之美,也应该是老师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的一个元素。

小学数学中的运算符号“+”、“-”、“×”、“÷”是美的,一是从视觉上看既简单又大气,二是这些符号从运算意义上看非常形象,非常贴切恰当地表示出了运算的意义。加法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一横和一竖合起来表示“+”,乘法是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计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于是把“+”旋转45度变成“×”,多么地形象呀。除法表示平均分,“÷”中间一横,上下各有一个圆点,凸显了平均分的意义。

另外还有比较大小的符号,“<”、“>”、“=”、≈”也是很美的呀,哪边的数大,开口就朝向谁。两边的数相等就用两条平行的直线表示,大约相等就把两条平行的直线变成波浪线。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上了这些符号,变得生动有趣。

在课堂教学中,每学习一种新的符号,我都会引领学生观察分析符号美不美,如果换成别的样子好不好,为什么?有时候,我还引导学生用手势和各种动作来表示符号,例如用这样的方式,“小手变变变,加号;小手变变变,减号”,当听到一个口令后,学生会马上用小手表示出符号的样子,这样以来,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认识了一种符号,还渗透了符号美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引领学生发现图形之美

在数学的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很多美的元素,适时进行引导,也会引领学生走近美轮美奂的数学天地,感受美的熏陶。三年级的第一单元《对称》的认识,就是一个经典的发现图形美的案例。在上课之前,我搜集了许多对称图形的图片,并且配上优美的音乐,上课播放的时候,大屏幕上一幅幅有关对称的精美图片马上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并且连连赞叹,“太美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去探究对称图形的特点效率也是非常高的。了解了对称图形的特征,然后让学生亲自设计一幅对称图形的图案,发挥了各自的创造性,在运用中继续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陶冶了美的情操。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只要我们用心地挖掘,在数学的图形教学中还会发现更多的美。

四、引领学生发现数学的简洁美

上面提到的数字美、符号美、图形美,是一种外在的美,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去发现,去感知。数学知识还有一种内在的美,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那就是数学的简洁美。

在学习了数字编码后,学生明白了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表示编码。

这时,我问到,“学了这些数字编码后,你感到数学美不美?”

“美”,学生异口同声的说道。“为什么美?”

“用数字编码表示我感觉很简单,比如身份证号码,用18个数字就能表示出一个人的出生地、出生年月日以及性别。”

“奥,那么我们可以称为简洁美。”

“对对,我还感觉数字编码既简洁又很神秘,比如发电报就要用数字。”学生指着译码表,“我们真棒,就可以用21,22,24,39来表示。”

看似一串很简单的数字,却能表示出独特的意义,它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彰显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生活中发挥着着巨大的价值。通过这样与学生的交流,数学的简洁美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高大起来,渐渐地走近学生的心中。

关于认识数学知识的简洁美,例子不胜枚举。在学习乘法的意义时,n个相同加数的和,列加法算式比较麻烦,引入乘法,马上变得简洁起来。大数的改写、分数的约分、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等等都充分体现出了数学知识的简洁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这些知识还不够,老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蕴含其中的简洁美,感受数学美的内涵。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数学学科中也从不缺少美,有关数学美的元素还有很多,例如数学的思想美,方法美,概念美、思维美等等,在未来探索的学习道路上,学生定会看到更加色彩斑斓、美妙绝伦的数学王国。

宋词自然形象的虚静之美 篇3

一、宋词自然形象的静及其审美内涵

自然界的形象丰富多样, 有动有静, 有无声有声之别, 各具美感。宋词中的自然形象多表现出动人的静态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 以静写静呈现的静态

自然形象丰富多样, 宋词多描绘静止不动或无声的形象, 以静写静。这与宋词对自然形象的选择密切相关。宋词多选择本身缺乏动感或没有声音的自然形象。如“千里雪山将暮” (晁端礼《春晴》“燕子来时”) 、“远峰凝碧” (柳永《倾杯》“鹜落霜洲”) 、“正望迷平野” (晁端礼《望海潮》“高阳方面”) 和“天淡银河垂地” (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 , 描绘的是雪山、远峰、平原、夜空这些多处于静止无声状态的自然形象。宋词擅长表现遥远的自然形象。因为距离遥远, 这些自然形象只能呈现大概样貌, 很难看清运动变化, 也听不到声音, 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如“天际遥山小” (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孤村芳草远” (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和“望烟浓树远” (陆游《双头莲》“风卷征尘”) , 远处的山、村庄、草和树都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宋词还多出现被遮掩的自然形象。因为被其他事物所遮掩, 这些自然形象只能看清一部分, 往往难以察觉其动态的一面, 也听不到声音, 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如“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 竹林被围墙所遮掩, 只看见几根竹子或几片竹叶, 无法看清竹林动态的样貌, 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再如“曲岸垂杨, 隐隐隔、桃花圃” (柳永《洞仙歌》“乘兴”) , 曲折的河岸上长满垂柳, 遮蔽了隔岸种植着桃花的园子, 只能看清大致轮廓, 使其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宋词多表现地处幽僻之地的自然形象。因为地处幽僻, 很少外界干扰, 这些自然形象多呈现静态的样貌。如“遥认断桥幽径” (柳永《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 因为地处幽远, 长期没有人迹踏足, 小桥和其他自然物多处于静止无声的状态。再如“洞口春深长薜萝, 幽栖地僻少经过” (杨冠卿《浣溪沙》“洞口春深长薜萝”) , 山洞地处幽僻的地方, 极少有人经过, 洞口长满了薜萝, 无声无息。最后, 具体到某一自然形象, 既有静止不动无声的一面, 又有运动变化有声的一面。宋词多表现自然景物静止不动无声的一面。如“无风水面琉璃滑”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凉波不动簟纹平” (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 水面既有风平浪静、静止不动的时候, 又有惊涛骇浪的时候, 这里只写水波静止的样貌, 突出其静态的一面。再如“长空不著纤云污” (曾协《凤栖梧》“柳弄轻黄花泣露”) 、“长空一抹明于镜” (吴潜《满江红》“岁岁登高”) 、“长空湛湛, 淡琉璃色” (刘子寰《贺新郎》“柱杖凌高绝”) , 天空既有静止如水的一面, 又有乌云翻滚的时候, 这里只写天空静止如水的样貌, 突出其静态的一面。

宋词呈现大量静态的自然形象, 与词人对自然形象特点的准确捕捉和对语言、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分不开。为表现自然形象静止无声的状态, 词人多选用表示静止无声的字眼。词人有时直接用“静”字, 如“日长风静” (张先《谢池春慢》“缭墙重院”) 、“深院月斜人静” (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微波澄不动” (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等。词人有时也用“悄”、“无声”、“凝”等其他表示静止无声的词语描绘自然形象。如“黄云凝暮”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 天空的云好像凝固一样, 形象表现出黄云静止不动的状态。再如“东窗未白凝残月”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 残月好像凝固一样, 形象表现出月亮静止不动的状态。词人还多通过突出其某一特点, 表现自然形象静止无声的状态。如“绕岸夕阳疏柳” (秦观《如梦令》“幽梦匆匆破后”) 和“桂影扶疏”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 突出柳树和桂树枝叶稀疏的特点, 赋予其静态特征。再如“湖山横, 湖水平” (刘学箕《长相思》“湖山横”) 和“暮色分平野” (周邦彦《塞垣春》“暮色分平野”) , 突出湖面和原野平整无波, 没有起伏的特点, 赋予其静态特征。为表现自然形象静止无声的状态, 词人有时还将其比做一幅画或一扇屏风, 呈现强烈的画面感。所有自然形象都静止不动, 也没有声音。如“江上晚来堪画” (柳永《望远行》“长空降瑞”) 、“远村秋色如画”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和“烟敛寒林簇, 画屏展” (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等。

(二) 以动写静呈现的静态

宋词对自然形象静态的表现不仅包括以静写静, 还包括对有声运动自然形象的描写。宋词有些自然形象并非静止无声, 而是明显处于动态或具有声响。但这些运动都是柔缓的, 声音也是细微的, 反而衬托出环境的静谧, 使得这些自然形象呈现出静态特征。

宋词以动写静呈现的静态与对自然形象的选择密切相关。在这类词里, 宋词选择的自然形象多为本身便运动柔缓、声音细微。如“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有个梧桐树, 早一叶、两叶落” (曹组《品令》“乍寂寞”) , 柳絮本身很轻, 随风而飘也呈现出柔缓的特点, 并非剧烈运动;梧桐叶从树上飘落, 不仅柔缓而且声音极为细微, 显出院落的安静。具体到某一自然形象, 有运动剧烈、声音嘈杂的时候, 也有运动柔缓、声音细微的一面。宋词多选择运动柔缓、声音细微的一面描写, 赋予其静态特征。如“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渺渺斜风吹细雨” (苏轼《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 , 雨有狂风骤雨, 有和风细雨, 这里侧重写运动柔缓、声音细微的小雨, 营造了宁静的氛围。天空静止如水的样貌, 突出其静态的一面。再如“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红日淡, 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 鸟儿的叫声有嘈杂喧闹的, 也有低缓零落的, 这里侧重写鸟儿低缓零落的叫声, 衬托春日的宁静。

宋词呈现大量以动写静的自然形象, 与词人对自然形象特点的准确捕捉和对语言的准确运用分不开。词人多通过突出其某一特点, 表现自然形象运动的柔缓、声音的轻微。如“轻云时度” (柳永《女冠子》“断云残雨”) 和“鹭点烟汀” (苏轼《行香子》“一叶轻舟”) , 云彩在空中轻轻飘过、白鹭在汀州上轻轻落地, 突出自然形象“轻”的特点, 赋予云彩和白鹭静态特征。如“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和“晴景初升风细细” (晁端礼《黄河清》“晴景初升风细细”) , 突出雨和风“细”的特点, 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如“一霎微雨洒庭轩” (柳永《戚氏》“晚秋天”) 和“倦蝶栖香懒, 雏莺调语低” (仇远《巫山一段云》“酒力欺愁薄”) , 小雨洒在院落, 发出若有若无的声响, 幼小的黄莺轻轻鸣叫, 突出自然形象“小”的特点, 赋予其静态特征。再如“疏萤时度” (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和“倚风疏叶下庭柯” (张先《南歌子》“蝉抱高高柳”) , 几只萤火虫偶尔飘过, 几片叶子从树上飘落, 突出自然形象“少”的特点, 衬托环境的安静。

宋词对自然形象静态的表现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首先, 为读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审美感受。自然形象有动有静, 但动态形象往往更能引起人们注意。尤其对于当代人而言,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环境喧嚣, 各种感官被动态形象和喧闹声占据, 无暇关注静态形象。而且由于审美自觉意识的缺失, 当代人对美的感知往往是被动接收, 因此动态喧嚣的形象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并以此为基础获得审美感受。静态形象美感的获得由于往往需要审美主体主动感受、获得, 便不易获得。因此, 宋词大量表现自然形象的静态美, 有利于提高当代人对静态美的感知能力, 扩大审美感受范围。其次, 使读者获得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审美的最高层次是对生命存在本来状态的体验。对于当代人而言, 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欲望的无穷无尽, 某些人对生命的关注往往局限于物质层面, 忽视对个体精神和对生命存在本来状态的关注。这种深层次的审美体验离不开静的心态。只有用静观的方式才能发现万事万物本来的存在状态, 从而获得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当代人由于过多关注物质与欲望, 内心躁动不安, 缺乏静的心态, 影响审美层次的提高。宋词大量表现自然形象的静态美, 令读者充分感受自然万物静止无声的状态, 提高对静态形象的感受能力, 培养静观习惯。宋词大量表现自然形象的静态美, 呈现自然万物本来的存在状态, 再现声色形的外在美和内在的生机美、整体的和谐美, 更能提高读者深层的审美感受能力。

二、宋词自然形象的虚及其审美内涵

自然界的形象丰富多样, 有的清晰可见, 有的模糊不清, 各具美感。宋词中的自然形象多清晰可见, 但也有部分模糊不清, 呈现出虚的特点。这类自然形象同样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

宋词自然形象的虚首先表现在选择本身具有不清楚特点的形象进行描写。影子是宋词常见的意象。尤其事物在阳光和月光照射下地上映出的影子模糊不清, 只有大致轮廓无法显示具体样貌, 具有虚的特点, 但在宋词中显示出独特的审美内涵。如“庭户深沉, 满地梧桐影” (李之仪《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 , 写庭院中洒满梧桐树的影子, 模糊不清、无声无息。词人凝神注视影子, 传达出内心的静谧, 渲染环境的清幽。再如“几枝疏影浸窗纱” (程垓《浪淘沙》“老去懒寻花”) , 写梅花稀疏的影子映在窗纱上。梅影模糊不清, 但轮廓清楚、线条分明, 加之稀疏的特点, 如中国水墨山水画一般, 呈现出深远的意境, 寄托了词人高洁出世的情怀。再如“淡月梅花影” (陈三聘《卜算子》“雪后竹枝风”) , 在月光的照射下, 地上映出梅花的影子。影子无法呈现梅花的具体样貌, 模糊不清。但因为思维不为具体的形所局限, 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花影的描写, 读者不仅能尽情想象花朵的美, 而且在联想的驱动下往往会把这个模糊的影子想象成美丽的女子, 赋予其神韵, 从而获得丰富的美感。词人通过对稀疏梅影的表现, 传达出内心高洁的情怀。宋词自然形象的虚还表现在选择遥远的形象进行描写。如“斜阳暮草茫茫” (柳永《双生子》“晚天萧索”) , 写夕阳西下, 原野上无边无际的野草笼罩在夕阳之中。四周的野草因为过于遥远而显得模糊不清, 却把读者的视线与心境引向无尽的远方, 将作者悠远浓重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让读者感受到悠长的情味和生命空间的无限, 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再如“望青山隐隐, 一眉如抹” (吴琚《念奴娇》“玉虹遥挂”) , 远处的青山模糊不清, 只能看清大致轮廓, 却激发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将其比做女子的弯弯细眉, 传达出青山的神韵。宋词自然形象的虚还表现在选择光线暗淡的形象进行描写。如“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 写夜间出现一只鸿雁, 模糊不清, 若有若无, 使苏轼产生亦真亦假的幻觉, 把它看做有情感相通的生命, 将幽怨的情怀寄托在孤鸿身上, 使词作呈现物我合一的境界。

宋词自然形象的虚还表现在被其他形象所遮蔽而模糊不清, 赋予其另外的审美内涵。烟是宋词常见的自然形象, 多指空中的云气、水汽和雾气。在烟的遮蔽下, 自然形象呈现出虚的特点。如“四合青山暮霭中”, 四周的青山笼罩在黄昏的云气中, 模糊不清, 如同词人体会到的山水之美和自由自在的惬意, 无法用语言表达,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带给读者悠远深长的意味。再如“望一川暝霭” (周邦彦《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 江面笼罩着浓重的暮霭, 模糊不清, 如同词人无尽的愁情, 因为过于浓重, 无法用语言表达, 赋予自然形象丰富的审美内涵。除了烟外, 细雨、斜阳、柳絮还经常遮蔽其他自然形象, 呈现虚的特点, 呈现特有的审美内涵。如“春雨濛濛, 淡烟深锁垂杨院” (无名氏《点绛唇》“春雨濛濛”) , 春雨如丝, 笼罩在院子的柳树上, 显得模糊不清, 但是增加了柳树的清新缥缈之美。再如“怕重阳, 又催近、满城细雨” (吴文英《古香慢》“怨娥坠柳”) , 整座城池都笼罩在蒙蒙细雨中, 增添了画面的清新美和幽静美。

综上所述, 宋词多表现自然形象静止无声的状态, 擅长表现虚的特点, 并融入词人丰富的审美感受, 表现出丰富的审美内涵, 呈现动人的虚静美。虚静美是中国古代艺术常见的美感形式,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很少引起当代人的注意。宋词自然形象的虚静美使当代读者充分领略虚静美的内涵, 突破仅关注动态和清楚事物带来的局限, 能扩大其审美感受范围。宋词自然形象的虚静美关注静态与模糊的事物, 能培养当代读者静观的审美心态和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最后, 宋词的虚静美通过对静态和模糊事物的关注, 往往呈现生命存在的本来状态, 呈现最高的审美境界, 能提高当代读者的审美层次。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2.

[2]彭富春.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10.

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美 篇4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 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离开美育, 就会“失魂落魄”。那么语文课如何注重情感熏陶、美感引领呢?如何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 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呢?这应当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 培养母语感情, 开掘美感源泉,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源, 语文就是文化、就是交际工具、就是语言载体, 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 语言是思想的家园, 是民族精神的居所, 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学阵地, 指导学生深刻领会它的丰厚文化底蕴。作为华夏儿女, 要真爱我们的民族, 就必须真爱我们的民族语言。课堂上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母语感情, 比如我在讲《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时, 首先明确了重点:教育学生崇尚和平、热爱祖国、热爱母语, 引领他们领略小说小中见大的艺术美、爱国情感的哲理美, 体会语文的魅力。我首先让同学们回想印象中小学毕业时最后一课的情形, 自由发言, 热烈讨论, 得出的结论是: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每一节课, 不然即使后悔也没法弥补。然后我又让同学们讨论:当你身边的人的衣着、神态、语言等发生变化时, 你会怎么想?带着疑问同学们掌握了小说的内容, 我说:“下面, 你们把自己都想象成小弗朗士, 而我就是韩麦尔先生, 我们共同完成这最后一课。”当同学们读到小主人公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祖国语言时, 好多同学都流下了眼泪, 而当我像韩麦尔先生一样转身用力地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时, 我也悲愤交加, 体会到了韩麦尔先生心碎的疼痛。“感人者莫先乎情”,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我充分发挥教材语言特有的感染力, 通过师生交流, 利用”形象”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成功的教学, 无论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还是一个眼神, 都应该像高明的琴师一样, 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

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创设审美情景, 唤起审美需求。“入境动情”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 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审美期待, 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 引起强烈的共鸣, 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 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 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例如我在讲《散步》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世上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 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 因为母爱如水;如果世上有一座山能让你学会坚韧, 那么这座山一定是父爱, 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辈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 没有畏惧, 从不悲观, 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但是, 等他们老了, 羸弱的双肩已不堪重负, 做儿女的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温馨的家。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 家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 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 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

素读, 感受学生思考之美 篇5

素读就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 没有占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 通过自己原始的知识积累对文本进行解读。

二、提出这一问题的原因和背景

1.高中阶段课程多, 任务重, 时间紧, 这就导致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在课堂两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预习要学习的内容, 使得预习形同虚设。

2.课堂问题设置缺少针对性。很多时候, 我们在设置问题时, 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 使得问题可能出现设置过浅或者过深, 进而导致课堂出现了低效或无效行为。

3.高考是在没有教师指导和可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 在平时教学中, 学生都是在教师指导下, 或者是自己查找资料来进行阅读的, 对文本的理解和知识的把握很到位, 只要学生自己独立进行阅读就不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了。所以, 让学生进行素读非常重要。

三、具体步骤

具体来说, 素读的步骤是:感受文本—导读, 把握文本—赏读, 探究文本。

四、具体操作

(一) 诗词类文本

诗词看似很简单, 但学生理解起来却很困难。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操作。

1. 较难的诗歌和没见过词牌名的词。

对于这种类型的诗词, 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读, 然后让学生谈谈读出了哪些内容, 从哪些地方读出这些内容的。哪怕是学生读出一点也可, 学生即使理解错了也可, 关键是让他们找出是从哪些地方读出的。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导出课堂的重点。比如, 在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和《醉花阴》时, 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 学过词牌名的词。

对于这种类型的诗词, 我们可先把其中的标点删除, 让学生自读,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标点, 再谈理解。学过词牌名的词, 学生可通过旧知自觉引出新知, 加上标点, 谈谈理解, 教师再进行引导。比如, 在学习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时, 学生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句读。

(二) 小说类文本

1. 短篇小说。

在阅读短篇小说时, 我们可先让学生在课堂上“素读, 感知文本”, 然后“导读, 把握文本”, 最后“赏读, 探究文本”。在教学前, 我们应先把小说分成几个部分, 然后制订教学计划和目标, 使学生按计划学习内容。如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对小说中的情节部分进行探究。

2. 长篇小说。

在学习长篇小说时, 我们应拿出两个课时甚至是更多的课时, 让学生先进行素读, 然后一个课时的导读, 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正确的把握之后, 再从人物、环境、情节和语言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三) 文言类文本

利用素读法阅读文言类文本时, 要求学生首先不看注释, 不查工具书, 直指文本, 联系上下文, “连猜带蒙”去读, 读懂多少算多少, 然后对照注释, 查阅资料, 核对“素读”结果, 校正错误, 最后经过教师引导形成新的知识储备。

对一些文本的重要段落, 我们也可以在标点上做文章。我们可以把标点删除, 让学生来自读;可以把标点的位置调整, 让学生来改正;还可以把标点更改, 让学生体会语气变换。这样经过自己查阅资料和教师的引导, 学生就能对文本的把握更到位, 理解也会更深刻。

五、获得的认知

我们从素读的教学尝试中得出以下几点浅薄的想法:

第一, 要相信学生的现有能力。对于学语言和品文本, 教师总不愿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 害怕沉默的课堂, 担心分秒逝去而学生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影响教学进度, 最终导致课堂成为知识的灌输, 技巧的生搬硬套, 而没有能力的锻炼。其实, 作为母语的学习者,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绝不是零起点, 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解读课文的条件,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他们会给教师意想不到的答案。

第二, 素读, 实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这样的课堂担心是有道理的, 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丰富的教学经验, 以及对教材的透彻研读, 那么, 课堂很容易变成一潭死水, 而不是“静之美”。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 为了避免出现沉闷的课堂气氛, 总会在导入、结尾或者中间过渡环节插入一些“出彩”的设计来点缀课堂。这些都是预设性很强的东西, 比较好控制, 但是这只能体现教师的备课能力, 而不能说明他的教学能力。所以, 教师只有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才能娴熟地驾驭这样的课堂, 在沉思和宁静中营造出教学的艺术和美感。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文之美 篇6

我静下心来反思并做了问卷调查, 学生感到有滋有味、效果又最好的课, 都离不开大量的读。尤其是把一些难以“讲的课”改用“读的形式”处理后, 学生很满意。这种“读的课”, 我事先安排“放开”学习任务, “模糊”学习目标。只限定大的框架、范围, 要求学生对近期所学内容巩固延伸:读美文延伸也行, 绕范围读名家名篇也行;有遗留问题的通过阅读、思考, 做题也行;学习过程中, 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在活页纸上交流, 只要是真情实感, 多也行少也行。

让学生自定任务,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各有各解决的任务, 各有各的兴趣爱好。所以, 他们能全身心投入。每当辅导课上, 同学们个个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饱饮, 恰似嗡嗡的蜂群在知识的百花园中尽情地吮吸知识花蜜。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恨不得一下子把所学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吸收。

看着这喜人的情景, 我陶醉了, 仿佛回到了童年。那时, 学习语文多么轻松, 多么有滋有味, 每天早上都有“天天读” (相当于现在的早自习辅导课) , 我们坐在教室里, 拿着语文书, 一遍又一遍地读, 读熟了就背, 背完了就写, 一学期下来, 整个课本倒背如流, 每篇课文还要写两三篇读后感, 课后的问题滚瓜烂熟, 不论老师怎么考, 都是红色成绩。

清晰地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坐在我们对面, 手拿厚厚的书, 好似鲁迅笔下的敬寿吾先生, 摇头晃脑地也在读, 时儿双眉紧锁, 表情严肃;时儿精神抖擞, 气宇轩昂;时儿悲痛欲绝, 泪流满面……试问今天的语文老师课堂上被作品惹得哭过笑过的有几人许?我想:李白、杜甫、曹学芹的老师, 他们当初不可能讲究什么语法、修辞、逻辑, 不可能有什么先进的手段来辅助, 谁又能怀疑他们的效果呢?他们肯定像鲁迅的老师一样, 因为他们培养出了文坛巨星。而今, 我们的教辅读物多如牛毛, 标准化试卷似满天繁星, 压得学生喘不过气, 累得教师直不起腰。这样的教学越搞可离学生越远, 难怪于漪老师不无感叹地说, 曾经在学校课程里排行“老大”的语文日渐“失宠”了, 其地位与价值一路下滑, 降到了小四子、小五子的地步了。笔者听过许多老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 除了华而不实的务虚课外, 剩下的绝大部分就是所谓的务实课———每节课都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注重知识学习, 重视方法训练, 强调讲深讲透, 篇解析为段, 段解析为句, 句解析为……唯恐有半点的疏漏。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为零, 自己讲得唇焦口燥, 可学生听得呼呼大睡。这种做法愿望虽然是好的, 但扼杀了学生的灵性。有位老专家听了这样的“务实”课后, 形象地纠正道:你若给学生讲“大枣”的知识, 不必滔滔不绝地从其形状、色泽、味道、用途等方方面面说来道去, 不如让学生亲眼看看大枣且亲口尝尝, 这比什么效果都好。要让学生接触语文就得读, 读中思考、理解, 理解中背诵。专家接着说, 他小时候在老师的传统教法下, 背熟了“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 后来上了中学遇到的老师善讲, 要求学生多听。如今自己写起文章来, “三”“百”“千”里的好多东西记忆犹新, 而上中学学的东西连半句也想不起来。他要求大家接受新的理念, 让学生沐浴在新课改的阳光, 该涉猎的名著尽量涉猎, 该精读的美文尽力精读, 该背诵的要“死死地记, 硬硬地背”, “苦读书胸中有本”啊!

基于学生需要赏数学本真之美 篇7

一、情景再现的需要, 呈现数学问题的实景美

小学阶段, 很多数学问题来自于生活, 但学生生活经验不足, 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有一定障碍, 而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给儿童提供了更多的体验机会, 体验中学数学, 体验中理清数量间的关系, 体验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显得富有意义。在此, 两个物体的运动 (相遇问题) 包含的要素多, 主体活动富有趣味, 学生在情境再现中看到了数学问题回归真实场景之后的一种实景美。这种本真之美能带给学生画面感, 从而达成直观理解。

1.呈现例题审题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 (图上标注了小明的行走速度为每分钟70米, 小芳每分钟行走60米) , 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师:请男生读题, 女生聆听。

师:这题图文并茂, 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要我们求什么?

师:在这里, 4分是什么意思?

生:4分指小明和小芳同时出发到相遇, 小明走了4分钟, 小芳也走了4分钟。

2.情境再现, 体验要素

师:这里有两个人在运动。哪两位同学愿意上来情境再现, 模拟一下两人运动的情况?

师:如果我们用这面彩旗代表学校, 学校的位置应该在哪里呢? 谁来扛彩旗定学校的位置?

师: (如果一次站对) 现场采访一下: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坚定地站在这里? (如果调整后对) 还改吗? 为什么最终坚定地站在这里?

生:因为小明速度快, 走相同的4分钟, 小明走的路程多一些, 所以彩旗应该离小明远一些。

师:他们相遇了, 看了两人模拟的情况, 请你对照出发前、运动中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两地、同时、相对、相遇) (运动中还要注意匀速前进;小明快, 小芳慢;同时到达学校)

师:根据这些注意点, 请小芳、小明再来一次。各就各位, 预备, 出发!

在这样的场景中, 学生个个兴致盎然, 积极投入学习与思维活动中。从第一次粗糙的情景再现, 到思考后实际问题中要素的提炼, 使第二次情景再现走向精细, 实际问题本身的实景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内在需要, 美的场景让数学问题本真的特征清晰明了。

二、几何直观的需要, 展现数学学习活动的层次美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有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预测结果。在前面情景再现的基础上, 学生体会到题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达呢?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画线段图。这是对解决问题产生的本真需要, 而画图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要表达题中所有信息, 要做到精准, 由此数学活动的铺展呈现出粗糙—再加工—精细化的特点, 数学活动的层次美自然铺展。

1.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同学们, 在模拟体验中, 我们发现这题包含的信息很丰富, 那么, 你们准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呢?

师: (如果学生谈到画图策略) 画图, 你的印象中是什么图?

师:同学们提出了两种策略来整理信息, 一种是列表策略整理, 一种是画图策略整理。不过列表整理对同学们来说太简单了, 我们一起来整理, 好吗? (师生共同完成列表整理)

师:用画图策略整理信息有一定的挑战性, 我们要把题中所有的信息都反映在图上, 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请同学们整理在练习纸上的对应位置。

2.反馈画图策略

呈现线段图, 评价优点和不足, 提出修改意见。 (可能出现的情况:文字标注条件, 没有平均分;相遇点搞错;平均分出错;图较好, 但标注不全。采用比较策略, 先呈现没平均分的, 再呈现平均分的。 )

师:请看这幅线段图, 请你评价一下。

师: (两张放一起) 请看这一张, 和前面那张对比一下, 有什么不同? (把各自行的路程平均分了) 平均分后好在哪里? (既能看出速度, 也能看出时间)

师:请同学们修改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师:刚才老师在下面看同学们画的线段图, 有的画得比较粗糙, 有的画得比较精细。通过交流我们修改了线段图, 下面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来画这张线段图。

师:同学们, 这就是一张完整的线段图。这张看似简单的线段图有没有包含题中所有的信息? 说说看。

师: (小结) 一张看似简单的线段图, 却包含了题中所有的信息。现在, 如果去掉题目文字, 只留表格和线段图, 解答这题, 你行吗?

探索的历程是曲折的, 在粗糙、对比、修改、精准的层次推进中, 学生掌握了画线段图的基本方法, 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作品。

三、探究寻理的需要, 发现数学思考中的思辨美

好奇、探索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行为, 但在实际学习中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材料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同时需要一定的思辨激起思考的强烈欲望, 在探索与思辨中, 数学思考中的思辨美才能彰显。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线段图能反映出题中的所有信息, 优于列表策略;在解答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能自觉看线段图解决问题; 在反馈分析时, 通过线段图一一表征思路, 充分彰显几何直观的作用;在列表策略与画线段图策略的比较中, 体会画图策略的实际价值。其间, 对算理的探寻, 对策略的比较, 促使学生在思辨中思维渐渐走向深刻。

1.解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列式解答, 如果你已经有一种方法解答了, 想想有没有第二种方法解答。请做在练习纸的对应位置上。

2.反馈

呈现两种方法:

70×4+60×4 (70+60) ×4

师: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决了问题, 分别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反馈方法一:70×4表示小明走的路程, 60×4表示小芳走的路程, 280+240表示一共走的路程。

师:谁能边说边做动作, 对照线段图表达思路。

反馈方法二:

师:70+60表示什么? 为什么要乘4?谁能把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因为总路程里面有4个速度和, 所以要乘4)

师:是这样吗?让我们请小明、小芳到线段图上来走一走,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请两位同学上来, 提个小要求, 这次要一分钟一分钟地走, 我说1分钟停, 你就要停在1分钟的位置, 明白了吗? 小芳、小明各就各位, 预备, 出发! 1分钟停回头看, 走了多少? (1个速度和 ) 继续 , 2分钟停 (2个速度和) , 3分钟停 (3个速度和) , 4分钟停 (4个速度和) 。

师:让我们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再来清晰地看一看。 (多媒体一分钟一分钟移下)

师:的确, 总路程里有四个速度和, 所以要把速度和乘以4。

师:同样, 谁能用手势做动作表示这种方法的思路? (其实这种方法是走1分钟算1分钟, 走到哪里算到哪里)

师: (比较) 两种方法在解题思路上一样吗? (不一样, 做手势表达思路)

师:两种方法各有道理, 算式上又有什么联系呢? (算式完全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3.比较小结

师:同学们, 回顾一下, 在整理信息时, 我们想到了列表整理和画线段图整理, 那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你们是看线段图解答, 还是看表格解答呢? (举手表决)

师:看线段图的多, 也就是说在这里, 线段图更有用, 更好!那么它好在哪里? 请你好好地夸夸画图策略, 说说画线段图有什么好。 (小组讨论, 反馈中加强与表格的对比)

师 (小结) :画图策略不仅能表示出题中所有的信息, 而且借助图还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画图策略好不好? 画图策略真好!

学生形象之美 篇8

学生1 回答:

1. 当a2k2+ b2= m2时, 直线与椭圆相切. 2. 当a2k2+b2< m2时, 直线与椭圆相离.

学生2 回答:

3. 当a2k2+ b2> m2时, 直线与椭圆相交, 此时的弦长为, 如图所示.

当直线y = kx + m过焦点时, 有m2=k2c2, 此时.

证明:将直线y=kx+m代入椭圆方程得:

由于学生自己已经将以上结论推证过, 证明过程只板书展示了关键的主要部分.

当直线与椭圆相交时, 设交点为A ( x1, y1) , B ( x2, y2) , 则有:

当直线y = kx + m过焦点时, 有m2= k2c2, 代入 ( 1) 有为焦点弦长公式这对于解决相关问题, 节省了大量时间, 而且很实用.

设问二:设椭圆方程为: (a>b>0) , 直线l的方程为y=kx+m.

探究它们的位置关系, 要求学生不通过运算, 比较设问一的结论, 大胆猜想, 合作交流后, 学生3 回答:

1.当a2+b2k2=m2时, 直线与椭圆相切;

2.当a2+b2k2>m2时, 直线与椭圆相离;

3.当a2+b2k2<m2时, 直线与椭圆相交, 此时的弦长为

这是应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出的三个结论.

设问三:设F1, F2为椭圆的左右焦点, 过F2作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求△F1AB面积的最大值.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解答:

解1°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 此时.

2°当直线不垂直于x轴时, 可设直线的方程为即, 到直线的距离为.

即△F1AB面积的最大值为2.

进行题后反思时, 学生4回答:

应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式, 其中应用到了前面总结的弦长公式及基本不等式.

设问四: (2014湖南理科改编) 过椭圆的左焦点F1作不垂直于y轴的弦AB, M为AB的中点, 直线OM与双曲线相交于P, Q两点, 求四边形ABPQ面积的最小值.

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难度较大的题, 教师先由学生思考, 师生再共同完成, 经过近10 分钟的自主解答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解答.

学生5 回答:

当AB不垂直于x轴时, 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kx+k (k≠0) ,

学生们解答到这步都不能再进行下去了, 此时, 教师提示: 当解题不能再进行时, 应回到已知, 已知条件本身是解这道题的信息源, 凡是结论需要而条件没有给出的, 一定是隐含的, 要求学生再仔细分析已知和图像的联系, 并鼓励学生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大胆想大胆说, 教师说了这些, 并没有告诉学生以下该怎样解答, 要求学生再思考, 此时教室很安静, 但学生的思维却在涌动, 突然学生6 回答:

老师我想以下可以这样解答:

又由直线PQ的方程为, 据性质2, 2k2> 1 及弦长公式得:

综上知SAPBQ≥2, 所以四边形ABPQ面积的最小值为2.

题后反思: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在几十名学生中, 总会有学生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 大家互相学生, 师生共同提高.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怎样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问题———探究指出了怎样去思考数学问题, 将被动的思维方式转化为创新的思维方式, 丰富了数学内涵, 提高了对数学的认识. 数学中许多复杂的运算式子是有规律性的, 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 也就找到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升了探究数学问题的热爱和执着.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深入地探究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使问题能用简捷、自然的方法解答, 使人眼前一亮, 发自内心的赞赏“这方法真奇妙”, 这就展现了数学简捷美, 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有关问题, 常会出现大量复杂的运算,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使解题效率降低.学生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类型题存在的普遍问题“解题思路能找到, 但由于计算复杂, 做不出来”, 笔者在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

上一篇:综合功能下一篇:高风险业务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