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科学化水平

2024-07-16

党的科学化水平(精选12篇)

党的科学化水平 篇1

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核心就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 不仅应该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也应该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中, 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统领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要性

1、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所在

回顾我党走过的革命和建设历程, 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 毛泽东让中国人站起来;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让中国人富起来, 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强大了起来。改革初期, 西方学者对“经济发展道路的中国模式”是不认可的, 现在基本认可了, 以至于对政治体制也是认同的。《纽约时报》就2008年金融危机反思美国的政治体制, 说美国的救市方案总是一党提出来而被另外一党否决, 运作很慢;而中国的4万亿应对金融危机方案很快就见效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所以, 邓小平同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讲过, 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好就好在它灵便、有效。今天, 世界在重视中国发展, 关注中国模式能不能在世界上推广, 可不可以供发展中国家借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的贡献, 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与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2、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是应对国际形势挑战和风险的需要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经济实力不如发达国家。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我们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如: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 我们出台了措施, 取得了一定效果, 仍存在出口下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所以,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解决好后金融危机阶段的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要求我们把党建设好。

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是实现十七大蓝图的需要

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大建设”新要求。为实现五大建设, 四中全会又提出“五化”, 即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进一步促进目标的实现。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今年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结构, 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维护社会稳定。2008年的“314事件”以及2009年的“75事件”都告诉我们, 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是同等重要的大事。

4、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是解决党内问题的需要

89个春秋, 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 当前党的建设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党内存在不少问题。比如, 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学习, 学用脱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导致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 不信马列信鬼神;贯彻上级政策问题, 一些干部普遍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合意的就执行, 不合意的就不执行, 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能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总之,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损害了党的形象, 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因而必须认真解决党的建设问题。

二、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 就是按照党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运行的内在规律开展党的建设。从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来看, 科学化的基本要义就是“求真”。即探寻并遵循党的建设和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律性是科学化的本质。

1、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全新的重大命题

党的建设科学化为党的建设打开了全新的思想空间。以前我们讲马列、学马列多强调政治性。今天提出科学化命题, 就是讲马列, 不但讲政治性, 还要讲科学性。我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马克思主义不但是一种政治, 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978年底开始经济改革, 30多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改革要求政治改革与之相适应, 而政治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是党自身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就开始思考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拉开政治改革的序幕, 受1989年苏东巨变的影响, 90年代政治改革的步子放缓, 到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 至此, 为党的建设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想空间, 党的自身建设实现科学化就是政治改革的关键所在。

2、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对执政党建设深入思考得出的重大结论

毛泽东1939年10月, 首次把党的建设作为与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并列的三大法宝之一。并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这个命题。这是我党从革命党建设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大转变。

邓小平1956年“八大”作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首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把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与“执政”联系起来研究。据考证, 这是第一次把我们党称为执政党而不是革命党。1962年邓小平又再次指出“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1980年2月, 邓小平提出了“执政党怎样才合格”, 邓小平一直在思考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邓小平提出的问题, 为江泽民所高度重视。1994年, 江泽民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命题, 对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做了深入的阐述, 提出了“新的伟大的工程”, 初步把它与“执政能力建设”联系起来。

2002年十六大之后, 2005年胡锦涛进一步提出“新的伟大的工程”就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其根本目的是要达到永保党的先进性。所以, 通过几代领导人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深入思考, 我党才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1、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科学的理论体系, 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就存在一个怎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 即理论创新问题, 基本要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自身内容, 又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保障。首先, 要有系统的总结和反思, 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程中推进制度建设。创造性地落实已有的, 创造性地健全没有的, 创造性地完善残缺的, 创造性地纠正违规的。其次, 要在健全制度体系上下功夫, 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这个体系的基础是党的根本制度即民主集中制, 在根本制度基础之上是党内的具体制度, 即,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再次, 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落实制度的保障和监督机制。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贵在经常、重在落实。

3、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坚持科学方法的运用, 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途径。所谓科学方法, 是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毛泽东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方法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的工作。一是继承和发展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二是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方法, 重点是提高党建工作的网络化水平。三是借鉴外国政党的有益做法。

摘要: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 为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开展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党的建设,科学化,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学习要点》

党的科学化水平 篇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向全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它体现了我们党对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巩固 执政地位、坚持长期执政的深刻自觉,为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必须从社会系统观的多维视角来认识和把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涵、意义、基本思路以及主要途径。通过对一些资料的学习以及理解,内化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更好指导自己。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涵

全面正确认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科学,就是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主要特点是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客观世界的规律。

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按照党的建设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进行政党建设。党的建设科学化首先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质的规定。这种质的规定要点:科学化的本质要求,是合乎规律。党的建设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它必须自始至终合乎客观规律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党的建设要合乎时代发展的节拍,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相一致。党的建设必须按规律办事。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说到底,就是要按照规律来建设党。

党的建设科学化,简言之,就是党的建设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它重在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的运用,努力使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适应时代、环境、任务等情况变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调整自身结构、完善功能机制、改进活动方式,使党的各方面的建设符合政党政治的基本规律,以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工作方法保障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能够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达到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党的执政水平和党的领导水平,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从而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实践过程。总之,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要素就是科学理论、科学制度和科学方法。根本目的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找一条可持续的自身建设路径,是理念、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提高党的建设 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不仅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还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刻的背景。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治党治国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迫切需要。

(二)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科学发展能力,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解决党内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要求不符合不适应问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自我追求。

(三)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党的建设科学化是马克思主

义政党的一贯追求;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时代的呼唤;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科学发展能力,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解决党内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发挥党的先进性,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也是党的建设科学化面临的新课题。

(五)不论从国际形势还是从国内形势的特点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都十分必要。就国际形势而言,有以下重要特点。第一,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这场危机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第二,随着世界新兴经济体的兴起,国际力量的对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主要大国对外战略出现了重大调整,相互间合作和竞争也更加明显。从国内形势看,当代中国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目标向前迈进。也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大好形势下,也要冷静分析应对严峻形势和挑战。第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决策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大。第三,保持清醒头脑,正确应对复杂局面。

(六)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强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对党成立以来党的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出挑战和考验的深刻回应,是对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党建设规律认知的必然结果。从总体看,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党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面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变化考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具体说来就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需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承担繁重艰巨的国内任务的需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根除党的建设中的不符合、不适应问题的需要。从世情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有效应对 “三大”、“三新” 新挑战的要求;从国情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党情看,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是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问题的根本办法。“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提出,在党的建设历史上有着思想的渊源和实践的基础。首先,“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其次,“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提出,具有联结历史与现实、融合时代与国情、呈现继承与创新的深刻含义。“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是对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的回应,也是对国内变动和发展需要的回应。“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提出,是近年来党中央部署党的建设和创新党建理论的逻辑结果。简而言之,党的建设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特征、是苏东共产党政权丢失的历史警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适应当今国际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国情的深刻变化提出的崭新课题、是解决当前党内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任务。

当前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制约性的表现:党的自身建设从主体内容框架上看,一般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党的领导方面制约性的表现:党的领导在内容架构党在这些方面实施领导活动中对党的建设科学化所形成的冲击和制约;从党的管理的角度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严格的科层制结构制约了下级组织的作用发挥。二是党内执行权过于强大,限制了决策权和监督权的作用空间。三是同级组织和机构间关系不够平等。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引起重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思路

(一)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我们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的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首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党的建设,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积极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突出抓好理论学习,特别是要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仅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也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中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中,同时作为检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历来是党的自身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科学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党的建设以及党的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我们党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在一些领域、一些地方和部门,有些制度形同虚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度本身存在问题,或者说制度的科学化水平不高,如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把制度建设作为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大力推动制度创新,不断增强制度和制度体系的严密性、科学性。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高度,对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作出了具体安排,在提高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我们要立足实际,推进各方面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制度体系,在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上取得实效。

(三)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方法科学与否,决定事业发展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关系到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增强方法的科学性,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至为关键。当前,党的建设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方法不够科学。党的建设还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破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我们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上提出了大量创新举措,如提出“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 等。我们要积极运用这一系列党建工作新方法,在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取得实效。

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科学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变化,不断运用党的建设规律、调整自身结构、完善功能机制、改

进活动方式,从而使党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实践过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加强党的建设,把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理性和规律的基础之上。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许多客观规律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把握,有大量的复杂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然而,我们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客观规律还认识得不够,有些还研究得不深。现实也表明,当前的一些党建工作还没有取 得预期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我们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还存在“必然王国”,有些规律还没有把握好运用好。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归根结底就是要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使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要在实践创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 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经验,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在理论武装、制度建设、工作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党的建设新的实践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党的科学化水平 篇3

【关键词】党;制度体系;科学化

【Abstract】We must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Party's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has always been to become the co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se principles,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Party's institutional system,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he party's system.

【Key words】Scientific;Party;Institutional system

党的十八提出,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构建和完善党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1. 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目标

(1)制度体系必须内容协调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不仅在内涵上反映了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而且就其自身运行机制来看,这个环节也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从而构成了一个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系统工程。党的制度体系是各层次、各方面制度要素之间紧密连接、有机结合的完整系统。强调制度体系的内容协调,首先是各制度条文本身须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形式规范、符合实际,既避免使人无所适从,又不能留下制度漏洞;其次是各制度要素围绕制度体系的目标,应保持设计思路的一致,搞好内容、范围与效力上的衔接,避免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后是党的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之间能够协调和衔接,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使党的制度、党的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善于把党的意志通过合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实践证明,实现党的制度建设目标一体化,还要保证各分系统、子系统的协调统一。因为在这些系统中,包含着许多分系统和子系统,而各个分系统、子系统中又包含着许多目标要素。这些目标要素又具有密切的“有机关联性”。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保持各个目标要素的协调统一,还要考虑到各个分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实现党的制建设目标的一体化。

(2)制度体系必须程序严密。综合性原则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个要素而组成的综合体,并要求对系统的成份、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考察,使部分与整体达到统一。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运行机制,包含着各个运行环节和阶段,每个运行环节和阶段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系统的综合性原则,从总体上综合分析问题,搞好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衔接和贯通,使之综合配套,逐步完善。党的制度是按照一定程序科学制定的,也要按照既定程序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保障制度发挥应有作用。强调党的制度体系程序严密,首先是严格制度制定程序,对制定规划、调研起草、征询意见、修改完善、审定试行、反馈修订、正式实施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规定,把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到位;其次是针对当前实体性制度较多、程序性制度较少问题,在高度重视实体性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大程序性制度建设力度;最后是严格执行既定程序,特别是对制度执行中的程序交通现象进行制止和处罚,确保制度按程序执行到位。党的制定建设科学化的这种构成格局,就决定了其内部以及外部的必然联系,某一方面的牵动和变化,将会对系统的各要素、各方面乃至各个环节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和交叉效应,上下贯通、左右相联、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3)制度体系必须配套完备。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都包含着若干层次。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系统的目标体系也是如此。从党的制度建设系统的各级职能来看,一般有纵向、横向、综合协调、具体落实。虽然各个层次的目标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交叉,但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工作目标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目标也具有明显的层次特征,从而构成互相关联的目标层次结构。强调制度体系要配套完备,就是党的制度要纵向分级、横向分类,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4)制度体系必须有效管用。前面已经谈到,系统诸要素具有“有机关联性”。这里包含两个含义:一方面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有机关联;另一方面是系统同外部环境的有机关联。这种“关联”同时存在着矛盾和问题。党的制度建设系统的工作目标,同样具有上述的性质。这种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系统外部环境的有机关联,形成了目标的交叉结构。也就是说,某项目标的确定,都包含着内部有关要素及外部客观环境的某些因素和影响,具有目标确定的交叉性。同时,某项目标的实施,也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从而形成目标有效运行。

(5)因此,正确把握目标的交叉结构,对目标的科学确定和正确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调制度体系的有效管用,就是指党的制度要能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在涉及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使党的制度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党的建设实际,着力增强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其次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是加强宣传教育,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因此,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目标有效实施,没有权力机关的科学组织,被授权机关的认真协调,党组织的积极努力,全体党员的忘我工作,那么这项目标的圆满完成将成为一句空话。

2. 制定好、执行好、维护好制度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的关键着力

(1)制定好制度是前提。要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着力制定好制度,建立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内制度体系。一是树立科学的制度理念。树立党员主体理念,把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维护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树立制度体系理念,强化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保证党的制度相互之间内在统一、互为补充、科学运行;树立与时俱进理念,既继承完善历史上形成的好制度,又根据党的建设实际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创新;二是积极探索制度建设的规律。研究制度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问题中分析原因,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过程中揭示趋势,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推进制度建设。三是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设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制度建设科学规划,既明确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结构体系,又明确制度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使制度建设既突出重点又全面推进。四是严格制度制定的程序。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制度制定出台的程序,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到位,推动制度制定的公开化、民主化。五是做好制度清理工作。坚持吐故纳新,对现有制度及时进行清理、整合。

(2)切实执行好制度是关键。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制度的带头作用,努力在全党范围内形成依靠制度管党治党的浓厚氛围。一是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检查体系。把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纳入各级党委的工作部署,健全体制机制,落实监督责任,创新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全面覆盖、全程跟进、组织严密、协调有力的监督检查体系。二是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积极探索党内监督与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切实抓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有机结合,抓好自上而下监督与自下而上监督的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监督合力。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坚决惩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对人为因素导致不良后果的从严查处,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确保制度执行的内容不变化、标准不降低、时限不延后。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切实加大对制度执行力度的督导。纪检机关应认真履行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的职责,着力做好制度总体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

(3)认真维护好制度是基础。可能性是指事物中包含的潜在的、隐示事物发展前景的种种趋势。这些趋势根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事物内部的矛盾总是要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别的事物。当这种转化还没有实现时,它就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趋势即可能性。由于这种趋势是存其内在必然性的,因此,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它就能转化为现实。那种没有任何内在根据的东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为现实,就不是可能性,而是不可能性。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点,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应当建立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评价机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总体部署,围绕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目标要求,确立评价内容指标,健全评价方式方法,强化结果反馈运用,建立健全导向鲜明、主体明确、方法科学、规范有效的评价机制。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篇4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内涵

科学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化强调的是对规律的认知、把握和运用。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本质要求,就是按照执政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方针和举措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规律。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运用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过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用科学理论武装党的建设

二、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

( 一) 加强党的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内涵着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基础上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量化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强大动力, 也是巨大压力,必须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 二) 加强党的建设是克服前进道路上困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新形势下, 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为复杂严峻,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 只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才能切实增强党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能力, 确保党立于不败之地。

( 三) 加强党的建设是当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从我们党的自身情况来看,阶级基层、群众基础以及党的自身的队伍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基本结构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基本社会结构是二个阶级一个阶层。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这是社会发展趋势但同时也使党所面临的重大而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不断增多和扩大。从党的阶级基层来看,一方面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积极力量。另一方面现代分工的急剧变动,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工人阶级的范围在扩大、内涵在丰富。从党的群众基础来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使农民走出土地从事不同的行业。从党的自身状况来看,党的队伍空前壮大,已经由成立仅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 发展到今天拥有87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这些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的总部署: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的多样化、差异性,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更为重要,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建设,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三是“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四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干部问题是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问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培养造就优秀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五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保证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广纳人才,要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六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地区发展、 服务基层群众、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七是“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立场。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八是“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中国共产党是靠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对如何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中央作出了“八项任务”的总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只有完成这“八项任务”,才能全面提升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2.

[2]陈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人民出版社,2015.2.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篇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2012年11月08日上午8点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

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他强调,必须抓好八个方面的重要任务: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始终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有利于思想,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

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围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广大群众的代表比例,实行

党代会代表提案制。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党内工作的透明度。

四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

五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六是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七是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八是要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身为当代大学生青年共产党人,在听完胡锦涛同志在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报告,我深受感动,他的话语包含了现在社会中各方面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深感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青年共产党人身上所背负的历史重任,为此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胡锦涛同志说,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党的科学化水平 篇6

[关键词]党内民主;党的建设;政治民主

一、党内民主的概念

党内民主是指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的四大部分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以及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享有党章规定的权利并应履行其义务;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由选举产生;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内讨论决定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党员有权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另外发展党内民主还包括党员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民主作风、民主传统、民主方式、方法等。

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1.发展党内民主是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在党内民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过去的历史和教训。民主革命时期,党曾经先后出现过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王明的教条主义和独断专行,严重地窒息了党内民主,使党的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在党执政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左”倾错误影响,民主制度和民主原则逐步遭到破坏。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刻昭示,党内民主坚持和发扬地好,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通过民主机制及时纠正和解决,反之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2.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以执政党的力量推动国家政治民主化,这本身就决定和要求执政党必须以自身民主化为前提,否则,执政党领导和推动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就失去了起码的资格和条件。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党才能肩负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历史责任。党内民主的不断推进,必将带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和理性选择。

3.发展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中之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包含执政党自身的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中之义。

4.发展党内民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时代诉求。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通过党内民主的发展,不断推进党执政的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在党的理论和全部工作中,做到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遵循政党规律进行党的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注重探索执政规律,提出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强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

(一)培养党内民主意识

党内民主与党员主体地位密切相关,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是政党存在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从产生之日起就注重把党员置于党内主人翁的地位,赋予党员平等的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牢固树立党员作为党内民主主体的意识,既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二)创新党内民主制度

在当代中国法治化建设进程中,制度是关键的认识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党中央也已经明确地将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相并列,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布局,党的制度建设意义日益凸显。按照科学化的要求推进党内民主,必须落实在制度的科学建构上。党内民主必须制度化,制度必须科学化,党的制度的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石。

(三)加强党内民主程序建设

加强党内选举程度建设。在党内民主中,选举民主是党内民主的起点,离开这个起点,决策、监督、执行民主就都无从谈起。加强党代表选举程序建设、基层选举程序建设、党内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建设,完善党内选举程度建设以确保党内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党内决策程序建设。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健全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推行票决制,完善地方党委的决策程序。加强党内监督程序建设。颁布党内监督程序性法规,建立健全党委报告程序;加强对党内领导干部监督,完善党内巡视工作程序。

(四)借鉴国外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苏共的教训表明,执政党必须研究政党执政的基本规律,探索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的基本政治目标。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搞好党内民主必须正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把党的权力中心转移到党的代表大会上来;必须改革干部选任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西欧社会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启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党内民主新渠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员在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权力。密切联系群众,扩大党内民主的社会基础。

(五)优化党内民主环境

1.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党内民主建设不仅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而且还要受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讨论发展党内民主,就不能脱离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不能忽视这个基本国情。当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求政治发展为其提供新的空间,这就要求党在自我建设和发展中,坚定不移地把党内民主推向前进,不能因一时一地的困难、挫折而退缩,更不能简单地因求稳怕乱而停滞不前。我们党应该加快经济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为党内民主发展创造强大的物质基础。

2.创建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不仅是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条件,也是进行政治改革、发展民主政治的先决条件。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进行,不能操之过急。对于党内民主的发展,要从民主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着手,在把握方向的前提下,把握好民主的进度,要使原来的民主制度中蕴含的民主政治资源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针对现实情况,逐步完善民主制度、民主原则,并能在实践中试验推广,使党内民主能适时地找到生长点,不断地获得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肖新国.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郑樊.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建设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施丹丹.新时期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践与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2015.

党的科学化水平 篇7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要求,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干部的要求, 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 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优良作风的学习教育,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定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民主法制和诚实守信意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围绕教育主题举办“大论坛”和征文演讲比赛, 通过校园网络、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 利用微博、微信、飞信、QQ群等新兴媒体,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弘扬主旋律, 增强感召力。要着力加强学生日常行为和心理健康教育,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在成长、成才、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作用, 对十八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深入研究, 结合教学情况和高校事业发展, 推出一批有价值、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成果, 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为重点, 切实提升办学理校水平

高校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 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着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 充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要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事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要负一方管理责任, 在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要不断加强学习, 强化修养, 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系部领导班子要推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实行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班子成员要增进团结, 分工协作, 同舟共济, 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特别是加强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教育, 切实提升领导干部把握方向、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的能力, 更好地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要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 积极探索在实验室、教研室、教学团队、科研信息平台、实践实训基地、学生公寓、学生社团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 实现党建工作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认真抓好主题教育、民主评议、“三会一课”, 推进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学生制度, 积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注重在青年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 把各类优秀人才吸引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坚持党员主体地位, 扩大党内民主, 健全党员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 保障党员知情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广大党员必须积极贯彻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勇挑重担, 积极作为。

三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校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动力, 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主力资源。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大力实施“人才兴校”工程, 重点加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中青年学术骨干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在培养好、使用好、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 注重引进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 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制度环境, 营造鼓励竞争、宽容失败、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学术环境, 营造民主平等、积极进取、相互关爱、和睦共处的人际环境, 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水平上乘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优秀人才队伍。

三、以改进作风为突破口, 切实加强校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 是高校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也是解决高校党的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 必须密切联系师生。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 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 制定实施方案,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师生。制定实施校级领导联系教学系、领导接待日、定期听课等制度, 实行职能部门联系班级、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学生等制度, 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深入系部处室, 下班级、下宿舍、下社团、下餐厅、下实训场所, 了解情况, 倾听师生意愿和诉求, 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 着力规范提案办理程序, 不断健全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申诉机制。全面落实党务、院务公开制度, 充分利用信箱、邮箱、意见箱、座谈会等渠道, 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建议, 多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 大力营造关心师生、服务师生的良好氛围。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 必须厉行勤俭节约。勤俭节约办教育, 建设节约型校园,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促使广大师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 养成勤俭节约习惯, 促进高校节约能源资源, 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 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自觉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自觉抵制奢侈浪费行为。修订完善公务接待、车辆管理、物品采购、经费管理制度, 完善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节约办公用品、节约经费等办法, 倡导和推行绿色低碳办公。大力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主题教育活动, 积极举办节能环保科普知识讲座, 组织开展“文明餐桌”活动, 积极参与节约型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广大师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着力打造节约型校园。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带头学习、执行制度, 努力形成“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校园文化风尚。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 必须致力优化校风。校风是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体现在干部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上, 校风建设对于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校风建设, 摒弃和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抢抓机遇, 应对挑战, 与时俱进, 攻坚克难。在党员领导干部中, 着力解决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问题, 做到大胆履职、敢于担当;解决推诿扯皮、效率低下问题, 做到积极主动、快速高效;解决作风疲沓、应付差事问题, 做到务实重干、争创一流。在教师职工中, 要着力解决工作热情不高、敬业精神不强问题, 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解决责任意识淡薄、只教书不育人问题, 做到履职尽责、教书育人;解决改革创新意识不强、钻研业务不深问题, 做到勇于创新、严谨笃学;解决学术不端、功利浮躁问题, 做到潜心治学。在学生中, 要着力解决学习态度不端、勤奋刻苦不够问题, 做到奋发向上、自主学习;解决纪律意识淡薄、自我约束不强问题, 做到严于律己、品学兼修;解决理想信念模糊、好高骛远问题, 做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四、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保障, 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新时期高校反腐倡廉工作, 要做到严明政治纪律, 强化廉政风险防控, 为教育教学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一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的政治纪律教育,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引导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加强对课堂、论坛、讲座和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的管理, 认真做好应对、处理和控制突发事件及复杂局面的工作, 着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三个决不允许”和“五个不允许”的要求, 做到令行禁止, 勤奋敬业, 务实廉洁, 保证高校党政决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要大力开展廉洁执教宣传教育。古人云:“志正则众邪不生。”加强廉洁教育, 就是要增强廉洁意识, 从思想源头上遏制腐败蔓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通过正面宣传、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 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把反腐倡廉要求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 使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弘扬淡泊名利、廉洁从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良风气, 提倡诚信治学, 反对弄虚作假, 摒弃学术不端行为, 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此外, 还要创新方法载体, 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推进廉洁文化进课堂, 使廉洁文化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等规定, 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 保持清白清正清廉形象。

三要切实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加强监督制度, 就是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 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风险防控机制。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 落实好“三重一大”制度, 把招生录取、基建项目、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科研经费、后勤服务、学术诚信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作为推进风险防控的重点, 加强监督管理, 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学校各级“一把手”的责任意识、监管意识, 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事项亲自督办。认真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 完善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公开制度, 切实畅通师生员工直接监督各级领导班子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渠道, 诚心实意地接受群众监督。

论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篇8

一、弘扬科学精神, 树立科学理念

(一) 弘扬科学精神

加快党的科学化建设进程, 应该全面弘扬科学精神, 注意运用科学精神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 确保党的理论与实际工作, 能够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命运。全面弘扬科学精神, 应该做到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充分把握世情、党情与国情, 尤其是能把握改革发展的实际, 做到立场坚定, 在平常工作中, 真正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二) 确立科学理念

建立科学理念, 应该采用科学发展理念来不断武装个人头脑, 掌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做到和时代发展相匹配, 全面进行理论创新, 在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去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确立科学理念, 要做到与时俱进, 坚持真理, 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着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这是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二、全面完善党的制度体系,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一) 全面完善党的制度体系

首先, 创建党的制度体系。一是, 对党内制度建设存在的疏漏与空白之处, 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 全方位预测党内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让国家制定的基本法律与党内制度相和谐;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相匹配;实现制度各大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 让制度的制定、执行与监督全方位结合;二是, 全面整合党内的每一项制度, 对重复、繁琐制度进行修订整理。

其次, 党的制度建设做到与时俱进。党内制度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全面推进党内的民主化进程。比如“两票制”等基层党内选取改革取得的进展, 就充分证明了制度建设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二) 强化制度执行力

制度体现权威性的关键是制度执行刚性。制度的科学性, 不仅是制度内容方面要科学, 在制度贯彻落实方面也要做到科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就是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强化制度的组织领导, 确保制度得到执行。此外, 为了强化制度执行力, 还可以不断强化宣传教育, 突出制度意识, 确定遵纪守法的重要基础, 也能将制度变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因此, 必须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让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三、坚持科学的方法, 进行科学管理

(一) 坚持科学的方法

在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过程中, 坚持科学的方法意义重大。方法是全面落实科学理论的重要要求, 是制度得以执行的重要方式, 只有依靠科学的方法, 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全面落实理论。所以, 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键是需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需要在全面适应当前形势变化的基础上, 勇于进行创新。我们不仅要探索现代新方法, 也要继承并发扬长期积累的成功方法, 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水平。

(二) 进行科学管理

进行党建管理是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进行科学管理, 具体来讲, 提升科学管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一是, 将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命题展开全面的研究, 确立党自身管理的科学地位。二是, 进一步确定党开展自我管理的方式、范畴, 加快党自身管理科学化体系建设步伐, 在全面贯彻实施的进程中, 理顺关系, 确定自我管理职能范畴, 科学管理调控机构。三是, 从和党建结合的视角出发, 全面协调整合管理资源。从实际情况出发, 进一步加强管理部门自身职能, 调控管理好主体, 保证党内资源、对象在开展党的建设进程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能归入到党务管理范畴内。

此外, 不断进行科学管理, 不仅要全面维护党的统一以及治党的水平, 并注重以党内民主为基础, 加快实现党内民主, 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目标。进行科学管理, 始终贯彻落实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 解决党内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 做到真正保持我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

四、小结

总之, 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全面丰富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要求, 更是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路径。具体来讲, 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需要坚持科学的方法, 进行科学管理, 弘扬科学精神, 树立科学理念, 全面完善党的制度体系,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等措施, 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摘要: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更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步伐,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因此, 能产生深远的意义。文章全面阐发了大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路径, 以期能推动党的建设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宗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的新进展[J].党政干部学刊, 2011 (02) .

[2]康晓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 2011 (01) .

党的科学化水平 篇9

一、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在国有企业党中的重要性

保持国有企业中党的领导,是强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有企业是主要的力量,是我党施政的关键根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 国有企业产业属性的根本需求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这是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象征着广大人民的基础利益。增强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目前,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困难期,党的领导唯有增强,千万不能减弱,这是国有企业产业属性的本质要求。

( 二) 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障

在强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党的带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特色,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所长。要想确实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位置,保证其全民所有制属性,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和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指挥,确定在公司法人管理组织中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法定位置,把增强党的率领和改善公司管理结合起来,充足施展党组织的领导重心功用和政治重心功用。

( 三) 构建祥和友善社会的实际要求是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历年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些官员为一己私利,大稿官商勾结,贱卖国有资产,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大批工人失业。人民群众为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频繁上访,甚至出现恶性事件。归根到底,削弱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或者完全就没有坚守党的指挥。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要合理把握改革的尺度和边界,让国有企业的利益完全回归人民,就一定坚定不移地保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指挥,坚定不移地加深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

二、当前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沈阳燃气有限公司是沈阳市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员工总人数2587人。公司党委下设党总支10 个,党支部60 个,现有党员1162 名。据调查,公司员工对本单位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以及党员作用的发挥是肯定的,同时也反映了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公司党建工作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 一) 党建工作弱化

一是设置不健全。岗位设置只注重业务生产和经营管理,忽视了各类党务岗位的设置,基层兼职党务工作者人手少、业务重,工作质量下降。二是配置不平均。上级部门集中了大多数企业党务干部,虽然基层单位设立了综合部,还是不能按所需要的人力和特定的比例分配党务专职工作人员,影响党建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 二) 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急需创新

一是党组织工作缺乏活力,只是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无暇思考创新,学习教育和组织生活形式单一。二是公司制度性强、党建工作制度不完整,党的建设工作革新脚步掉队于企业成长要求。

( 三) 尚待增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部分党务干部利用党的革新理论武装头脑不足,工作理念与当前发展需要之间差距较大,不能够很好的运用党建知识指示工作实践。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普遍感到人手少、头绪多、压力大,对党务工作想不深、做不细、顾不上,一些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三、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途径

( 一) 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

一是从严选拔公司领导人员。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严格执行选人用人程序,严格把好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选好配强公司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二是创新党管干部原则有效实现形式,广开推荐渠道,依规考察提名,依法履行程序。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二) 创新党建工作载体

一是丰富实践舞台。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开展行之有效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促进各项任务的完成。二是紧贴实际。根据生产经营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新路子。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企业价值理念,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奉献企业的热情,使党建工作更具亲和力、吸引力。

( 三) 培养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明了党建工作部门的配备及工作人员编制,制订颁布有关章程规则,确切给这些岗位和工作人员处理现实问题。切合公司真实情况制定党务干部队伍中期及长期成长计划,维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选人准则,建设及完善党务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选拔使用,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务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党的科学化水平 篇10

一、完善党建工作评价机制,明确党建工作目标和任务。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如何理顺党务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更有力地服务于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等这些问题,过去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头脑里不是很明白。普遍有一种感觉:党务工作的职责原则性上清楚,可具体工作中又不好把握重点,尤其在对待行政工作的尺度把握上,常常感到茫然,找不准方向。感觉党建工作任务重,复杂程度高,原则性强,做起来不如行政工作那样容易获得成就感,常常是一天到晚忙得够呛,回过头来却仿佛什么都没干。所以很多干部不愿意从事党务工作。根据这种行情况,为了解决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问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专门组织召开了党建工作会议,出台了学院基层党组织评价考核办法,把党建工作内容具体化、条目化。通过党建工作的量化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了党组织参与教学改革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制,规范了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改变了过去对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职责的原则性的表述,使其更加明确、细化和鲜明,易于在具体操作中界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负责人和行政负责人的具体职责内容、职责关系等。由此彻底改变了过去党建工作的状况,党的基层组织感觉到目标清晰了、任务明确了、工作有奔头了,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二、将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列入预算,加大党建工作的保障力度

党建工作经费少或根本没有经费一直是困扰基层党组织有效开展活动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党组织的活动形式需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人的爱好和需求不断扩展思路、创新形式,以增加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时效性,这些无疑都需要经费的支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党委作出了将党建工作活动经费纳入学院预算的决定,加大了党建工作的保障力度,确保党的基层组织有钱办事。经费的保障,极大的调动了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且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欢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党总支也在“七一”前后纷纷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最佳党日活动”,通过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到企业学习现代企业文化等活动,使党组织生活跳出了原来比较枯燥的活动模式,不论是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既新颖又有吸引力,深得广大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的喜欢。

三、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巩固创先争优的活动成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这是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础。高校的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特点和规律性。什么时候抓什么工作?通过什么样的载体?完全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遵循一定规范完成。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上级部门具体指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完善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创先争优内在动力的长效机制。把创先争优活动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用制度的形象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形成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在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大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充分肯定了机关党总支开展的“送制度下基层”活动;社会科学部党支部开展的走进军营、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的“四进”活动;要求他们长期坚持下去,同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也要依托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开发活动形式和内容,作为固定的内容长期坚持开展下去。再比如材料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数控技术系党总支推出的“分类示范型”、“挖掘———培养型”、“集中树立型”选树典型的三种模式也得到了各基层党组织的普遍认可。学院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院基层组织中予以广泛推广。多种形式、多种角度选树典型的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共产党员。大家普遍感到,现在的先进,不像过去那样高不可攀了,而是就在我们眼前身边。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形成了立足本职争当先锋的良好氛围。再比如经济贸易管理系党总支提出的将创先争优活动延伸到学生工作、团建工作上来,通过开展卫生示范区、建立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责任区制度,推行“学生党员形象”等一系列活动;车辆工程系党总支设立的“党员提诺、组织审诺、公开是诺、报站亮诺、严格评诺”的承诺体系等也都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党委决定要在今后党建工作的长项工作加以坚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半月谈2011年14期

党的科学化水平 篇11

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探析

●蒯正明 杨新宇

要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实现党员管理的科学化、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的科学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科学化、党的基层组织活动的科学化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科学化。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科学化

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来,学术界围绕这一命题从多维视角对其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但总的看来,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开始阶段,很多理论问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理论研究视角也有待进一步拓展。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国共产党 “通过各个层级的组织,可以有效地联系其成员,把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其成员和社会民众中。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贯彻落实,是党的重要执政方式之一,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1]。本文从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要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实现党员管理的科学化、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的科学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科学化、党的基层组织活动的科学化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科学化。

一、党员管理的科学化

党员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组织的强大有力,而且也直接反映党的基层组织管理党员的科学化水平。当前,要提高党员管理的科学化,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严把“入口”关,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发展党员是保障党员队伍质量的第一道关口。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发展党员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发展党员两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一公示制度、组织员谈话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把好培养考察关、推荐选拔关、组织谈话关以及转正关,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第二,要畅通“出口”关,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对那些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要根据相关原则及时进行处置。要坚持把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作为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完善评议程序,突出评议结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要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各级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举措。当前,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三个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制度,把党员的职责、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把完成目标情况作为评选表彰先进的依据;二是建立和完善表彰激励制度,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三是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共产党员只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才能受到党的教育和党内生活的锻炼,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做一个合格党员。同时要加强和规范对流动党员和下岗党员的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要坚持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因地制宜。对有困难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应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流动党员能够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针对少数组织观念淡薄,长期故意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履行党员义务、拒不交纳党费的流动党员,要严格按照“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教育为主、处分为辅。经教育后还不合格的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的纪律进行处置,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二、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的科学化

从党的基层组织性质上看,党的基层组织是构成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政党基层功能定位不仅反映政党的性质,更关系到基层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自身的功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地位的高度概括,也是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对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作用提出的新要求。但从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来看,党的基层组织应有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有的党的基层组织对自身的功能定位不明确、对自己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模糊不清,更对如何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切实履行“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四大功能。

做到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的科学化,履行“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四大功能,要做到既不顾此失彼,也不整齐划一。不顾此失彼是指基层党组织必须正确认识这四大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将“推动发展”理解为单纯的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物质财富的积累过程,没有将其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全面发展指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认为“促进和谐”就是一味地以损害职工利益为代价对企业主迁就退让,而不是去努力寻找党组织、职工群众和企业主三方利益的结合点等。[2]这些不正确的理解必然会限制党的基层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不整齐划一是指党的基层组织在履行这四大功能时要突出重点。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服务群众”是精髓、是核心。这既是由政党固有的属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政党是政治组织,同时又是社会组织。执政党在履行自己的政治职能的时候,也必须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并且以此为基础。[3]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唯一的宗旨。正如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要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基层党组织通过为基层、为群众服务以及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现代“服务”能力。坚持把“服务”作为立足点,并以此为基础,使党的组织能够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凝聚党心民心、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

三、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科学化

组织是政党一切活动的物质载体。通过基层组织的设置,可以使政党的触角向社会延伸,政党基层组织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的强弱,进而影响到政党执政的长期远景。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体系,包括怎样分类设置基层党组织和怎样确定基层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两层含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力量的不断增强,社会自治组织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党不像以前那样控制了社会的各类资源。”[4]从而使原有的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以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而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主要是按地区原则形成了乡镇设党委、行政村设党支部、村民小组设党小组的格局。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党员的从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镇办、村办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吸引了大批外来党员,许多地方村办企业中的党员往往超过或者数倍于行政村的党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采用过去那种只在行政村设置党支部的办法,就会给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带来诸多的矛盾和困难。同时大量流动党员的出现,使党的基层组织的单一模式受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结构和隶属关系。

实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科学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有利于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政党基层组织范围的拓展不仅有利于扩大组织的影响力,而且也有利于拉近政党与民众的关系。因此,积极拓展党的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也是世界政党的普遍做法。如英国工党在选区协会下面又设有党的支部,每个投票区设立一个支部。此外,选区协会下面还设有妇女支部、青年支部等,以便吸收男女青年参加。法国社会党也主张在一定的行政场所或地理位置相宜的地方,如在企业和大学里设立党的支部。意大利社会党设立了“社会党企业小组”,规定任何有5名党员以上的工作地点都要建立社会党企业小组。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工作,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要有党的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有党的活动。”明确了我们党设置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凡是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各种途径,都应该积极探索,而不应该只允许一种模式,求纯求大求全。第二,实现基层组织设置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注意保持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稳定性是必要的,这也是组织设置的科学性的前提。但基层党组织不能盲目照抄照搬照批照转上级的要求和过去的做法,而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找到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党的基层组织的最佳设置方案,真正做到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目前我国各地基层党组织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也正是这一原则的生动体现。如,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按照趣缘、地缘、业缘群体分类设置基层党组织,不仅有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也更有利于党员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使党组织活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江西省峡江县针对撤乡并村中出现的党员人数多、开展活动难;传统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过渡,各类产业协会和新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党员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党员流动大、教育管理难等问题,改变以往“一村一支部”的模式,以“一村多支部”方法,在23个行政村建立了党总支,下设村落社区党支部42个,产业合作社党支部9个,老党员党支部6个,方便了党员活动,增添了党组织的活力。四川泸州江阳区东门口社区党支部针对党员不同特点,按年龄进行分类,分别设置了中青年党员支部、老年党员支部、流动党员支部等。

四、党的基层组织活动的科学化

开展党的活动是党的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广大党员认同感和向心力的基本形式。通过组织活动可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增强党员意识,明确党员标准,牢记使命,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受住各种考验,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生机活力不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体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多次治理整顿,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党内规范,但是,许多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仍然不能够正常开展活动,定期的组织生活会成了奢望,有的甚至在一年之内不组织开展活动、不发展党员、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组织逐渐淡出党员群众的视野。同样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的活动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部分党组织在企业中没有什么地位,党的活动处于地下半地下状态,企业中党的作用也不明显。”[5]而且党的组织活动方式也显得非常单一。

实现党的基层组织活动的科学化,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对于一般的党的基层组织而言,要根据党章和相关党内法规,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组织活动制度,使党的活动形成制度化的安排,并严格按照制度正常开展组织活动。“两新”组织中的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服务为切入点,赢得“两新”组织决策层和业主对组织活动的支持。要确立围绕“两新”组织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的工作思路,根据“两新”组织的特点,坚持“业余、小型、分散、灵活、务实、有效、快捷”的原则,有的放矢地安排党组织活动。要从思路上实现由“就党建抓党建”转变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通过党组织主动作为和主动服务,以“有为”赢得“有位”,赢得“两新”组织对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第二,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实效性。一是要体现一个“新”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队伍作为一个动态群体正在发生变化,党的组织活动也要有新意。要适应党员队伍的新变化,体现新意识,真正做到形式与内容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二是要体现一个“活”字。选择生动活泼的组织活动可使组织活动更生动更富有成效。在具体做法上要注意克服内容单调、枯燥和单纯追求学习形式的倾向。如可以组织党员参观革命遗址,使党员接受党史、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还可以组织党员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戏剧,参观建设新成就,听取先进典型事迹介绍等。三是要体现一个“变”字。组织活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工作,对不切合本单位实际的要作出调整。如“两新”组织中党的组织活动的安排应以小型、分散、灵活、业余等形式为主,做到时间不要太长,费用不要太多,规模不要太大,形成“活动时间业余化、活动内容多样化、活动形式灵活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的活动机制,以创新“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

五、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科学化

“制度是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组织和程序与其制度化水平成正比。”[6]因此,制度建设问题,在党的基层组织中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很多,如工作制度、党员教育与管理制度、选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等。近几年来,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在抓制度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有些制度过于抽象,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在执行时比较困难。这种“宣言”、“口号”式的制度,往往与宣传教育材料区别不大,没有多少强制性和约束力。有些制度的条文只有定性的要求,没有定量的要求,因此实施中解释的弹性较大,很难具体操作。像这种伸缩范围比较大的制度是很容易扭曲变形的。再如制度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有些基层组织在制订制度后,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不检查,不落实,重订轻做,制度订不订一个样,制度条文形同虚设。

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度的内容要“具体化”。制度没有内容是“空架”,有内容而不具体是“徒劳”。要达到制度内容的具体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在“细化”上下功夫。制度一旦制定出来,对该集体中的所有人就具有普遍约束力。但是,如果所制定的制度只是粗线条的,特别是对最能体现制度精神的关键性操作程序没有予以明确规定,就为制度执行者(主要是其中的领导人)的个人意志留下了较大空间。因此,要将某些原则性的规章制度“分化”、“细化”成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并对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例如,制定党组织的选举制度,要对选举的时间、程序、选举人、候选人、选票、投票、弃权、有效、无效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有的还需要有量化标准,如差额选举的差额比例,选举有效的选票比例等。这样,就能使选举活动遵循选举制度有条不紊地准确地进行。二是要有程序性制度与之配套。制度精神落实到操作层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具体的程序上,特别是体现在一些关键性的操作程序上。因此,在制度设计时需要对这些关键性的操作程序做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否则就有可能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被一些有特殊想法的执行者所操纵。第二,制度的安排要“合理化”。基层组织在制定制度时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党员队伍状况,联系实际制定自身的制度,切勿生搬硬套。如“组织生活会制度”,在时间安排上就要注意“合理性”,如果每月进行一次,就会过于频繁,而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有些问题又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所以,以每个季度安排一次较为适宜。再如党员考评制度,考评要求过高过低都不行。要求过高,在执行中达不到,反而会动摇部分党员原有达到稍低层次要求的信心;要求过低,不利于提高党员素质,无形中会降低党员标准。同样其他制度的制定也要注意制度安排的“合理化”,否则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化。第三,制度的执行要“一贯化”。制度建立后如不执行,那就是“一纸空文”;如执行不一贯,那就是“劳而无功”。为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广大党员的制度意识。要在党内培养一种通过正常的制度和程序、而不是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要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内,不论是老党员还是新党员,不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在党的制度和纪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可以不遵守党的制度和纪律的特殊党员,也不存在只有一部分党员需要遵守而另一部分党员可以不遵守的制度和纪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成员要带头遵守党的纪律,成为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三是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制度监督是贯彻执行制度的重要保证。一方面上级党委要注重对基层党组织的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另一方面要保障党员的监督权,让党员真正成为党内监督的主体。要定期召开党的组织生活会,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民主评议干部、党员民主评议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党代表、党代表民主评议党委委员活动,通过在评议过程中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党员成为党内监督主体创造条件。[7]

同时,要建立党组织负责人、党代表向党员群众定期述职述廉制度,让党员群众据此对他们的行权情况作出评判和审查。[8]

[1]周多刚.论党的执政资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6.

[2]张书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对策与前景展望[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6):70.

[3]彭穗宁.服务是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J].理论视野,2010(6):43.

[4]周多刚.论党的执政资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6.

[5]郭秦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

[6][7][8]张书林.党员主体地位实现途径的规划设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9.9.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9ygc710010)“党执政资源开发60年的历史经验与建设规律研究”的研究成果。作者蒯正明系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新宇系阜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

■ 责任编辑:晏蔚青

D267

A

党的科学化水平 篇12

1. 支部党建科学化必须围绕运输安

全, 服务发展大局。“安全是铁路饭碗工程、服务是铁路本质属性”, 支部党建工作要把促进铁路运输安全、服务发展大局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党建工作和运输安全必须统筹考虑、有机结合, 把党建工作成果体现在为铁路运输安全服务当中, 绝不能搞“两层皮”, 更不能相互干扰。搞好铁路运输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与加强党的建设是内在统一的, 二者必须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和职工队伍稳定是党建工作在企业的最集中体现。南昌疾控所在抓支部党建中, 始终紧紧围绕路局安全生产任务和铁路公共卫生安全, 坚定不移地服务于铁路运输生产及铁路职工家属大局, 努力开展疾控与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正是这种围绕为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为铁路职工家属旅客服务的宗旨, 才使我所支部党建工作保持了正确方向, 取得了明显成效。

2. 支部党建科学化必须把加强队伍

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加强队伍建设是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 是推进支部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依靠和保障。为更好地团结力量、凝聚人心, 建设高效团队, 从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廉政等方面推进队伍建设, 不断推动支部党建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我所按照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把思想政治工作溶入于日常支部考核之中, 与行政管理工作做到四同步, 即同步思考, 同步布署, 同步进行, 同步考核, 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经常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对每一日常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 都预想到位, 使思想工作先到一步, 先做一步。

二是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支部在每月的科务会上宣传路局安全和经营任务形势, 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努力增强服务意识,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2012年取得路局大力支持下, 改善了检验检测能力, 培育了职业健康体检、病媒生物防治技术服务、预防接种等新的创收增长点, 经营任务超计划完成, 创单位历史新高, 让干部职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是切实加强支部自身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根据我所制定的党支部创先争优考评机制, 进一步做好支部各项基础工作。首先, 健全监督机制。认真履行党支部的管理职能, 贯彻落实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等各项制度, 保证党员干部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实用手册》, 确保全体党员处在党组织的有效监督之下, 真正把对党员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落到实处。其次我们要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引导党员、职工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反腐倡廉的意识。第三做好支部党费收缴公开工作。

3. 支部党建科学化必须发挥关键人

的关键作用。支部党建工作的成效与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成员和党员的素质高低, 尤其取决于党支部书记的水平和素质, “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关键人的作用, 是支部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我所专职政工定员只有2名, 4名支部书记都是由科长、分所长兼任。为此, 我们充分利用兼职党支部书记党政工作“一肩挑”的实际, 实行党政工作“一体化”考核, 以生产经营和政治工作的综合效果来评价科室分所、支部的整体工作。把服务中心作为党支部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服务中心的成效作为衡量党支部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时“广开进贤之路”, 不断加强对他们的培养、跟踪、考察, 提高党支部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努力做到在知识、专业、气质等结构上优势互补, 在综合素质上有明显的提高。

4. 支部党建科学化必须借助现代信

息化手段增强实效。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 是党员接受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政治功能日益显现, 支部党建工作应插上“科技”的翅膀, 充分借助现代网络信息化手段, 建立站段党支部工作网, 如设立支部动态、党务公开、党员诉求等时效性强的栏目, 进一步推动党支部主动融入知识化、信息化潮流, 让时代意识、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创新精神浸润党的肌体, 从而更有效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只有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党委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根本落实, 只有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才能有效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行动指南, 为我们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规划了一幅求真务实、富有可操作性的路线图。

参考文献

[1]程振清.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做好支部党建工作[J].产权导刊, 2013 (01) .

上一篇:Aglet开发环境下一篇:电视台新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