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涵式

2024-10-28

大学生内涵式(精选12篇)

大学生内涵式 篇1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内涵式”发展, 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环大学产业带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内涵式”发展的三个实现路径, 即优化环大学产业带创新创业环境, 深化环大学产业带“产、学、研、用、投”协同, 强化环大学产业带“内涵式培育”体制机制。

关键词:环大学产业带,协同创新创业,内涵式培育

一、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发展的特征及其发展战略

(一) 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的特征。根据“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带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 由产业、从业人员、资源、信息、物流等集聚而成的带状区域产业经济系统。环大学产业带是指为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结合, 由某一个或某些学科优势自发或由某种组织通过相关机构、政府、学校等, 围绕大学形成的产业集聚地;它能够从大学周边整体和整个行业系统规划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划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及临近区间的竞争与合作, 体现了专业化、体系化、市场化的职能。

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主要是以人的智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其知识创新驱动对“软件”投入优先, 对“硬件”投入少;并且以大学龙头产业为引领, 不断集聚和配套服务企业, 通过打造完整产业链形成了融合共生关系;在产业带区域内主要以大批中小企业为主, 对市、区、校、企各方联动的需求旺盛, 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优势明显、技术创新力强、技术含量高,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活跃程度高。

“产业聚集”模型指出:在市场细分的前提下, 聚合在一起的中小企业可以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规模经济。产业聚集既能对系统内部的中小企业进行优胜劣汰, 同时吸纳各项创新成果实现自我升级和完善。因此, 环大学产业的聚集发展, 能够发挥大学周边及学校的资源共享效应,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增长、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要求企业个体做“强”、提高产业带整体竞争能力。环大学产业带通过互动校内外的人员、信息和知识, 对接校外市场需求和校内科技成果转化, 进一步扩展空间、盘活存量资产, 推动大学周边产业实践基地快速发展, 促进学校参与实践并收获成果。

(二) 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的发展战略。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发展战略, 顾名思义就是指环大学产业带面对外部竞争环境, 为求得不断发展在一定阶段内对未来总的思考和谋划, 包括发展定位、发展状况评价、发展需求条件、未来发展目标、发展途径与保障措施的布局谋划。因此, 科学准确的发展战略规划对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的建设, 促进大学周边经济持续发展, 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有着重要作用。

制定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发展战略时, 一是应坚持开放包容理念, 发挥开放国家、社会和市场的优势, 按照基本的市场规律和需求, 准确定位和细分市场, 以高新技术和智力服务型产业市场为导向, 寻求自身特色, 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 满足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的需要。二是要发挥环大学区位优势, 以大学技术支持和科技创新为驱动, 以密集型、高层次人才为基础, 以商业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为补充, 协调联动多部门、多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发展的战略规划

国内同济大学环大学产业带建设初具雏形, 堪称环大学产业带规划建设的范本。同济大学结合学校周边区域、产业及教育发展实际, 对环大学产业带发展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规划重点考虑了产业带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功能定位、SWOT分析、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及保障措施。

环同济产业带发展战略坚持整合资源、凸显特色、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合理规划、科学引导、立足自身、对接上海的原则, 产业目标是通过在四条环绕同济大学的街路上集聚发展, 在上海市率先建成服务高地和知识创新高地;产业定位于设计、环保、信息软件、高端培训领域, 进一步推进“知识经济圈”升级, 重点发展设计产业, 工程咨询服务业, 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科技产业集群, 预计2015年, 知识经济圈将实现年总产值超过300亿元。

在综合分析环同济产业带优劣势时, 我们发现环同济产业带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 同济大学在我国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 在建筑领域不断培养供给人才、生产积累成果、交流集散信息、溢出行业品牌效应;同时在国家、省市研发和技术推广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以及国家一些重大标志性工程研发和设计上具有丰富经验。在环同济产业带周边, 交通便利, 生活配套齐全, 并有多家从事研发、教育、软件、咨询、文化传媒和设计的企事业单位。但对于小型设计企业、工作室来说租赁成本和财政税收负担较重, 也具有一定竞争劣势。

环同济产业带按照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模式, 在空间布局上考虑核心、扩展和辐射, 规划了包括良好的知识、人才和政策环境, 产业带既筹划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又保护中小企业权益, 包括扩张产、学、研合作承载空间、规范竞争, 完善支撑服务体制机制保障措施。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内涵式”发展的三个实现路径

(一)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1.发挥地方政府的扶持、引导及政策服务作用。环大学产业带具有人才密集、技术密集、风险密集等特点, 区域内适宜发展高新技术和智力输出型产业, 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同时, 以政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开展招商引资, 引领龙头企业入驻, 扶持产业带内新兴企业;逐步使产业带形成集聚效应。

2.加强学校优势学科、基础产业和周边产业对环大学产业带的支撑。学校是周边产业得天独厚的研发中心、成果资源中心和品牌中心, 是保证周边产业可持续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泉。环大学产业带要发展就必须加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 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 使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迅速转化成产品, 形成效益, 让入驻的企业都尝到甜头。

3.加强学校人才对环大学产业带的支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产业的发展更是以人才的发展为保障, 因此, 加强学校人才对环大学产业带支撑体系建设, 对促进人才、科技、信息与产业带之间的融合有着重要作用。对新办企业和创业人员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鼓励教师创办科技型企业、技术入股、指导学生创业等, 通过在产业带设立工作室、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方式, 让更多的师生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服务, 以培养大批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 从而为产业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二) 深化“产、学、研、用、投”协同。

1.突出学校产业在产业带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校产业为引领主体, 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扩散, 准确把握协同发展核心问题, 带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在小微产业发展过程中, 注意衔接产业链条, 提高产业关联度, 差异化培育和发展。

2.由政府、学校、社会力量共同出资搭建公司化协同平台。成立战略与投资开发公司, 负责产业带发展战略规划, 重大项目投资和融资, 一方面便于统筹兼顾各个发展要素, 便于协调管理;另一方面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 为基地发展创造条件。

3.出台人才流动、金融、财税、仪器设备共享配套政策。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优化资源配置, 为基地“产、学、研、用、投”协同提供人财物保障。

(三) 强化“内涵式培育”体制机制。

1.强化区校协同共管。环大学产业带是一个系统工程, 加强学校与所属地方行政机构的密切协作、协同共管和会商联动, 动态监测产业带经济指标和典型样本, 为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积累数据信息, 通过多方协作, 不断自我改进, 使经济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加强供需调节和风险评价。科学的供需调节和风险评价机制, 能够及时调整优化产业供给结构, 监控产业战略环境, 掌握战略方向和实施情况;评价所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报能力和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贡献, 从而调整资源配置, 支持绩优企业, 用经济手段引导和整合产业带各版块发展方向。

3.强化现代的产业管理。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告诉我们, 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 是由不同的价值活动构成, 这些活动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 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 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 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 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 实际上就是这些特定环节上的优势。所以, 现代的产业管理就是要求企业特别关注和培养这些关键环节并获得企业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寿德, 张鹏翥.陕西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3, 5

[2]姚星, 倪畅.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战略选择研究[J].中州学刊, 2015, 5

[3]吴志强, 杨帆.“三区联动”组合都市知识经济圈——上海市杨浦区大学服务社会发展模式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 2008, 5

[4]邵学清.用活一所大学的资源——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成功的经验与启示[J].创新科技, 2009, 2

[5]袁胜军, 赵相忠.政府在环大学产业圈形成过程中的角色研究——基于同济现象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19

[6]高国武, 陈强, 段存广, 王力铭.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集群的产学互动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 9

[7]陈强, 王力铭.知识型服务业创新集群的培育体系构建——以环同济现代设计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12

大学生内涵式 篇2

第一,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哈佛大学的校训就一个单词:truth(真理;有人把它译为:让

真理与你为友)。追求真理,而不迷信权威。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严谨求实的文化。一位刚进哈佛的新生曾对哈佛大学校长说:“我一直在跟踪你的数据,你的数据有错误”。一个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耶鲁大学校训: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耶鲁大学的校训强调追求光明和真理,这符合人类进步的法则,也符合每个有志青年的心愿”。

第二,崇尚学术自由。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真理使人自由”正是崇尚学术自由文化的体现。

耶鲁大学校长说:“只有自由探索、自由表达,才能真正发掘人类潜能”。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11月13日与文学艺术家谈心时,九次强调自由,并引用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三,提倡理论联系实际。麻省理工学院崇尚理论联系实际,他的校训是:“动脑又动手

(Mind and Hand)”;诺丁汉大学的校训是:“城市建于智慧”,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大学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大学作为后盾,大学带给一座城市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飞跃,还包含精神文明、文化修养上的提升。

第四,崇尚道德、感恩社会。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宾州大学,他的校训就讲

到道德:“没有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此外,还有感恩(thanksgiving),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自然等。总之,人的生活中,感恩情怀是不可缺少的。感恩,人生的必修课。感恩,社会能更和谐。感恩,世界能更美好。

当代大学生文明修身的时代内涵 篇3

《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了文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放其大学之道的首位。文明修身是形成高尚人格的基础环节,是每一个现代人自觉提高自身精神生活质量和规范其行为文明化、科学化的自我实现过程,对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主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当然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文明修身工作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一) 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工作的价值引领。当代大学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我们所进行的文明修身工作要多层次和立体式,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建立学生文明修身的综合档案,定期记录其受教育和实践内容,这项工作与学生素质的提高互为促进,以期实现共同发展。

(二)践行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操作上要时时刻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适时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积极培育大学生文明修身的时代内涵

(一)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

通过开展一些列的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风范,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例如:团支部开展关于“修身自省”的民主生活会,先学习党的最新政策方针,之后学习先进人物事例,最后开展自省活动,回顾、检查自身思想,明确前进的目标;开展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陶冶情操,增强学生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开展文明集体、文明班级、文明寝室争创活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扎实推进各班文明修身建设等活动。

(二)积极进行正向引导

辅导员老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网络的便捷让学生能了解很多事物,但大部分停留于表面,如社会的主旋律与网络的恶搞形成的巨大反差给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了很大的迷茫,从而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生活。辅导员就需要和学生谈心,引导他们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这些事物,例如:组织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师生联谊活动,互诉心声,与学生心交心地交流;倡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将上网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留给大脑去看书和思考,举办书友会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文明修身的目的。

(三)实现文明规约的约束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辅导员所带班级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如在年级的教育大会上集中学习《学习手册》上的有关各场所行为规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倡导和谐、高雅、健康、文明的道德新风尚,把自觉遵守文明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源泉。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帮助大学生养成实践文明修身行为的良好习惯,此做法着眼于长远,兼顾现实。

四、结语

在民族和国家复兴与强大的征途中,每一代人肩上都有艰巨而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肩上的任务也同样艰巨,甚至会更大。对于他们的文明修身工作必须高度地重视。作为与学生在校接触最紧密的辅导员要顺应时代变化,适时调整和改变教育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继承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养成与实践文明修身的时代内涵。

大学内涵式发展探讨 篇4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其实质就是高等学校转变发展观念,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就是实现教育教学优质化的过程。

二、内涵发展是提高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 内涵发展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要

上个世纪世界29项重大发明中的应用问题一个美国就解决了22项。《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 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总人数世界排名第2位, 但科技竞争力却排到第24位, 而基础技术水平更是位列世界第42位。在2003至2004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 中国排名第44位。提高国家竞争力需要大批优质的高科技人才, 高等学校也是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地之一。

(二) 为实现宏伟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伟大中国梦都需要优质的高等教育培养优秀的高质量人才。

(三) 解决自身快速发展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的需要

高校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同时还有一些不足, 表现在办学历史较短的高校缺少文化底蕴、教职员工综合素养不高、师生比例失衡、教学水平办学资源有待提高、科研能力有待提升、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等。

三、内涵发展实施的途径

(一) 知法懂法、依法治校

要全员学法、懂法, 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起草制订科学发展的育人途径, 是实现依法治校,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内涵发展的首要前提。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是我国经济建设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也是学校自身改变社会和家长双重选择压力下的需要, 更是学校自主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 打造自身办学特色, 提升办学水平的内在要求。

(三) 控制招生规模

内涵式发展, 就必须适度控制招生规模, 否则一味扩招不单对学校办学设施、教师数量以及水平和能力是一种挑战, 实际上是把内涵发展落实在口头上, 行动上依然是重外延轻内涵发展。

(四) 抓好专业建设

抓好专业建设应本着办好传统专业, 大力增批社会急需专业的建设目标努力。是顺应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求, 具有开创性、突破性、创新性办学和生存的基本保障。

(五) 提高教职员工综合素养

提高教职员工综合素养是实施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育人需先育己, 提高综合素养要在提高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及服务意识等方面下大力气。

(六) 抓好教学建设

抓好教学建设是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内涵发展呼唤优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应努力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品质, 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七) 抓好学风建设

学生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主体, 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发挥好主导地位的作用。良好的学风能够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八) 拓宽毕业生出路

毕业生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产品”。毕业生能否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是检验学校内涵发展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 在走内涵发展办学研究与实践中, 还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多种择业渠道的传授与引导, 拓宽毕业生走入社会的出路。

总之, 随着高校对内涵发展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践, 一定能培养出被社会、家长和考生所认可与接受的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合格人才。

摘要:通过对高校近些年外延式快速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对当前国内科技形势、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学校自身发展情况的分析, 应调整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学校内涵式发展应注重依法治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控制招生规模, 抓好专业、教学、学风建设, 提高教职员工综合素养, 拓宽毕业生出路等方面的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办出自身特色, 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

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 篇5

【摘要】:本文讲述了中国当代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具体阐述了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以及相关就业环境分析,从不同角度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graduat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female students described specific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employment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analysis,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关键词】: 大学生 女性 就业 歧视 现象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femal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phenomenon 【正文】:长久以来,中国的女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性别歧视,就业相对男大学生更为困难。为了在实证资料的支撑下探究该社会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并提出若干政策和法律上的建议,我选择参考了中国中部的湖北省为考察对象(湖北地处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东部沿海地区落后,比西部内陆地区发达),借鉴了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一份对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以及三峡大学的2004级本科毕业生和2007级硕士研究生进行的“女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的抽样调查。该调查共分发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010份,有效率为84%,其中发放男生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有效率为85%;发放女生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4份,有效率为84%。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湖北省女大学生就业率变化不大,2005年至2007年,湖北省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在总体上显示出逐年下滑的趋势,尤其是硕士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平均每年下降2%-3%左右,而博士女大学生学历就业率在07年比05年下降了38.8%。此外,该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就业率平均每年至少低于男大学生5个百分点,而且不同专业性质的女大学生的就业比例也呈现出差异性。根据这次调查,就女大毕业生整体而言,较好实现就业的文科专业的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只能达到60%-70%,而理工类的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只有一半左右,医科女大学生只有30%-40%,个别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就业率甚至只有10%左右。同时,该调查还发现,女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条件往往低于男大学生,工资水平也相对偏低。如此,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正在日益凸现。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女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就业受阻,以至于不能实现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比如遭遇就业机会不均等、职业隔离、“同工不同酬”及需要动员大量的就业途径与高额的就业成本才能就业等问题;“难”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指女大学生就业相对于男大学生就业而言更难。

(一)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机会不平等

虽然社会各方都在呼吁就业市场上的男女不平等,但是由于女大学生先天性生理原因以及出差时的不便,使得一些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收男生,由此出现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当然也有很多女大学生因为就业期望过高及偏离了实际的需要而错失很多发展机会。比如,由于种种原因更多女大学生愿意待在比较大的城市,以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文明而不愿意到基层、西部、及农村去工作。然而,由于用人单位导致的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却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就业信息中存在很多显性的就业歧视,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明显指出“只限男性”或者“男性优先”的字样,甚至明确规定“不招女生”。第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求职者的简历筛选中,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隐形歧视。比如,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明确提出与性别有关的要求,但会拒绝接收女大学生的简历,或者是在接受简历后在面试中不予录取。第三,用人单位在对女大学生求职者的面试过程中,会不断强调其“女性身份”而提出限制女大学生履行母职等一系列苛刻条件。比如,几乎所有的女大学生在面试中都会被问到有关女性身份的恋爱、婚姻、生育等问题,或者在讨论就业协议时百般刁难,要求女性“在五年内不许结婚生育,否则将自动辞退”等,或者对女生提出与职位无明显关系的“会喝酒、能经常出差”等苛刻条件。有超过60%的女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是因为性别原因而遭到淘汰的,但男生的比例则相对较低。如此,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要经常遭遇用人单位的隐性和显性的性别歧视,进而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机会不平等是非常严重的。机会的不均等背离了社会主义平等原则,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隐性地助长了中国几千年以来主流社会对妇女权利的漠视以及对男女性别差异的鼓励或强化,对现代女权运动和制度变革产生巨大冲击,对社会产生消极的示范作用,致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倒退。

(二)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明显的职业隔离

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性别偏好和性别歧视,职业发展中的性别分化与性别隔离对女大学生就业而言,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本次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层次”高低不同,这种差异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而言,指相对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者多聚集于服务性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包括教育、卫生、饮食、文秘和演艺等行业,而科技含量越高、文化层次越高及职位越高的岗位,女性人才所占的比例很小。比如,据本次调查资料显示,24.5%的女生想进入国家机关工作,19.8%的女生想成为公务员,这两个比例均与男生相近,但最终只有6.1%的女生进入了国家机关,5.2%的女生成为了公务员,而这两个比例都低于男生4%左右。如此,很多有才华的女大学生无法进入所谓的“男性领域”而获得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同时女大学生获得较高权力地位的职位机会也低于男生,这就使得女大学生普遍游离于权力中心较远的位置而无从改善自身的环境。纵向而言,指女大学生的职位升迁比男大学生困难。

对于上述的职业隔离,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也毫不讳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均从传统的女性特质论出发,认为女性“不思进取”、“灵活性差”等,便以传统的性别分工来接收女大学生。例如用人单位的某些公司里,女性主要在后台工作,公司的业务一线主要是男性。有相关人士指出,“我们主要根据男女的不同特点来安排岗位。女性更有亲和力,一般男性做维护,女性做财务。出差、跑业务、应酬的,基本上都是男性,女性还是有点不方便”。所以,用人单位的职业隔离使男女分成了高低不同的层次,并重建或复制了女大学生自我是“第二性”的。由于在求职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女大学生遭遇了“就业的进门难”。为了就业,她们往往答应用人单位的苛刻条件,结果是获得一份与初衷距离甚远的工作。而这种就业不理想的状况使她们很难认同自己的工作,降低了她们对工作的热情,限制了其个人职能的发展。而“进门”后的职业隔离,致使女大学生在付出与男大学生相等、甚至更多的努力之后仍然被排斥在一些所谓的“适合男性”的主流职业之外,降低了其成为社会精英的几率。

(三)同工不同酬:职业隔离带来的男女大学生收入差异

女大学生直接遭遇“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并不多见,但是,与男性相同能力的女大学生,由于职业隔离等原因其收入却迥然不同。此外,也有许多女大学生认为,同一职位上男女由于工作职责不同收入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别。

(四)女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更高,就业所动用的社会资源更多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深感性别歧视,以及“男性的不战而胜”对其自信心的打击等,不仅造成了其就业过程更加漫长,导致了她们强烈的挫败感,也致使她们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付出了比男大学生更多的就业成本。比如,在诸多就业途径中,女大学生所运用的就业途径的比例均比男大学生要高得多,尤其是在“通过亲友求职”的选项中,女大学生是男大学生的3倍,由此,女大学生所要动用的就业资本是巨大的,包括金钱、时间、精力以及无形的社会资本。而女大学生的不能充分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和外流,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并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女大学生所支付的心理成本也是高额的,甚至会导致其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比如,由于性别原因而被工作单位拒绝之后,在主观期望与现实选择的巨大落差下,她们会产生无尽的压力与挫败感,已有34.6%的女大学生感到“焦虑”,52.2%的女大学生感到“愤怒”,41.1%的女大学生感到“恐惧”,以及20.2%的女大学生感到“抑郁”,甚至出现“自杀”等严重心理问题。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剖析

对于女大学生“普遍弥散的、无所不在的”的就业性别歧视,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根据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去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指,女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因其性别遭受到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有区别的对待或排斥5。如前所述,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广泛存在于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之中,从用人单位直接发布“只招男生”等就业信息中所存在显性性别歧视,到在筛选求职简历中刻意挑选男生的隐性歧视,以及在面试中因强化女大学生的“女性身份”而不予以录取的“第二性女人”的建构等,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实质上演变成了一个遭遇深刻性别歧视的过程。而这种深刻的就业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在男大学生面前绝对的劣势。这种就业性别歧视,深刻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培训及提升等一系列的政策建构。然而,女大学生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及其形成的挫败感,在促使她们形成无法明言的隐痛时,也使其主体性的抗争总是以沉默、消极的方式呈现,进而助长了性别歧视的市场作为大行其道。可见,这种由整个社会结构建构出来的性别歧视是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深层次原因。不过,除此之外,本次调查也进一步发现,湖北省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我们重点以就业难的主客体因素、地理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规定四个方面展开剖析。

(一)主客体因素:女大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和用人单位的雇用策略等客观因素

(二)地理环境:导致女大学生本地就业吸纳能力低下

(三)政策环境:政府引导与干预省内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的公共政策欠缺

(四)法律法规环境: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支持缺失和力度不够

总之,女大学生就业难有其深层次的根源,而此种现象不仅仅使女大学生个人职能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时也使国家整体人力资源遭到损失,尤其是女大学生所建构的“第二性”自我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潜藏在社会不平等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值得我们去关切、了解,也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纠偏及解决之道的探索中。

三、缓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与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一)优惠政策弥补地缘劣势,用制度留住女大学毕业生。一是设立“公平就业委员会”,制定硬性指标。二是规定选送西部大学生中女性人才比例。三是在税收与小额贷款中对招收女大学生的企业予以优惠并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四是建立“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基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和政府促进机制对女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建立“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基金”应是重要的渠道。

(二)先建立女大学生就业生育保险补偿制度。

如前所述,用人单位不愿招录女大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女大学生面临的生育问题所带来的用人成本加大。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考虑率先解决女大学毕业生的生育保险费和劳动保护费在全省统筹。

(三)在全国率先制订《反就业歧视条例》。从长远来看,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扶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最终需要通过工作岗位的创造而得以解决。第一,确立和完善公平就业委员会的职能体系。第二,规定歧视者的法律责任。第三,给予被歧视者权利救济。第四,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四)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社会服务支持网络

女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强大的性别歧视的时候,是孤立无缘的,无法进行主体抗争,并争取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因此,在改变外部环境的同时,应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支持网络,以帮助作为就业主体的女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相信有了上述各种社会服务的支持和帮助,女大学生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以雄厚的实力,参与到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以获得较高的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雁:“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辨析”,《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期 [2]黄娟:“男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思考——从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谈起”,《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3]高小君 沈放:“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救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李文喜 李光红:“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 [5]卢美芬:“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与纠治对策”,《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2年第1期

[6]罗萍 苏娜:“武汉地区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相关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1期

[7]马于强:“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 [8]史雯婷:“上海市女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 [9]孙艳平:“论就业中的反性别歧视”,《桂海论丛》,2004年第1期

[10]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实证分析”,《青年研究》,2002年第9期

挖掘语文内涵,健全学生人格 篇6

在我们希望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自贫困家庭或单亲家庭,以我所教的班级为例,全班51名同学当中,有15个孩子是单亲,有11个孩子是父母离异,还有3个孩子是孤儿,家庭的畸形让这些孩子产生了畸形的性格:孤僻、自卑、敏感,狭隘,冷漠、自私等,换言之,孩子身上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失。

如何让这些不幸的孩子走出扭曲性格的阴霾,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进而拥有美好的人生呢?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语文学科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的思想性、人文性为人格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包含着一定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容,尤其是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积淀着人类文化与智慧的基因,无不延伸着人类高尚的理念和追求,为人格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为此,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一、汲取文化精髓——在积累感悟中熏陶人格

名言警句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开启智慧、陶冶情操的良方。因此,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每日金言”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名言。这一做法的尝试,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语言的积累,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记诵这些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芒的名言警句的同时,领略到了古今圣贤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人格得到完善。

二、以课本为依托,在文本的解读中完善人格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语言凝练精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读《背影》,我领学生感悟至爱亲情;教读《黄河颂》,我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国恨家仇;教读《荒岛余生》,我鼓励学生学会坚强勇敢;读《斑羚飞渡》,我引导学生体会什么叫舍己为人、团队精神。读唐诗宋词,我领学生感悟李白的洒脱,苏轼的豪放、陶渊明的豁达。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犹如一道道精神的美味,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启迪。

记得在教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古文时,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饱含激情地一遍遍高声诵读课文。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演,让学生明白: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一个人只有经历过艰辛甚至痛苦的磨练,才能成就大业。并且,我联系学生的实际对“生活”两字进行诠释:一个人无法选择“生”,但怎样“活”却由自已主。这节课之后,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活泼了许多,自信了许多。很少讲话、很少抬头、很少跟人来往,脸上写满了忧愁、写满了自卑的陈迎霞的同学自此变得充满自信,乐观坚强,由后进生变成了优异生。

三、以活动为载体,在语文实践中提升人格

以活动为契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2007年9月17日,国际影星成龙来校捐资助学,并担任名誉校长。他爱心举动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高尚人格深深感染了同学们。我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立即让学生以《今天,我见到了成龙》为题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作文中,他们用朴实而稚嫩的文字表达着对成龙崇高人格的敬佩,一名叫姚曼丽的同学这样写道:“成龙先生的举动太让我感动和敬佩了。如果将来我也能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我一定会向成龙那样,把爱心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今天能够在这里读书,全靠了希望学校和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我一定会回报他们的。”正是受了这次活动的影响,姚曼丽同学学习劲头如日中天,最终以优异成绩升入了重点高中。

大学生内涵式 篇7

黑龙江大学从20世纪末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 经过办学思路的调整, 促进了黑龙江大学文化氛围建设, 这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 贯彻多元质量教育观, 建设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模式, 进行模块化授课。在学分制改革的基础上, 建立主辅修制;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和通识教育, 在选课中加强文理渗透, 理工结合, 学生可以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建立学业导师制, 和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 由被动式的管理变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治式管理,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 贯彻社会轴心观, 完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黑龙江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实践, 强调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形成创业者所必需的创业能力和素质, 对学生普遍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实践活动。

第三, 贯彻开放教学观, 构建国际化办学模式。黑龙江大学利用自己的传统和优势, 积极推进国际化开放互动的办学体系:与俄罗斯、英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的多所大学合作, 以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按照国际化的要求, 相应调整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四, 民主治校、制度治校的进程加快。建立健全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的各项规章制度, 增强党务、校务工作的透明度, 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积极性, 提高教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 发挥广大教职工尤其是专家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教代会制度, 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第五, 开展课余学术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黑龙江大学开设了各类讲座和学术沙龙, 广泛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召开国内国际会议。完善学校形象设计;发挥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的主导作用, 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完善和促进学生社团的活动;加快文化设施优化整合, 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加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 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二、黑龙江大学文化氛围建设面临的问题

黑龙江大学的文化氛围建设虽然取得了上述成绩, 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表现为普遍性和特殊性两方面。

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 历史原因造成中国大学基本精神的缺乏。大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权和独立性。大学的行政化、计划经济色彩严重。计划经济使大学千校一面, 大学成为完成国家计划的执行机构, 缺少自己的特色, 高校招生和分配依然在搞统一计划, 高等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的口径还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建设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离真正意义上的专家治校、教授治校还有相当距离。

其次, 外来压力的高度重压, 强化了大学的工具价值。大学这一舶来组织机构被引入中国, 乃是中国在内忧外患、水深火热之际的救亡图存之举, 在建立伊始就被赋予培养救亡人才之历史使命, 这使中国的大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工具主义色彩。共和国成立后, 百废待兴, 再次要求高等学校担负起建设国家的使命, 院校调整、建立单科院校, 其目的都在于迅速培养能够直接参与国家建设的实用人才。

第三, 市场化的软性侵蚀, 加强了教育决策、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各方面的功利化色彩。进入市场经济时期, 大学过分紧密地围绕社会和市场需要运转, 出现了急功近利、实用性凌驾于学术性等不良倾向。政府更多地资助有实用效益的科研项目;一些学校热衷于创办短平快的热门专业;学生报考的热点偏向挣钱多的热门专业, 这种对待教育与学术的功利性态度, 造成了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少、科研储备和科研人员后备力量减弱、科研水平滑坡等泡沫现象。大学没有发挥对社会文化的批判与文化创新功能, 引导社会文化进步, 导致一些大学定位方向的迷失。

黑龙江大学文化氛围建设存在的特殊性问题表现如下。

首先, 学校的发展特色还不十分鲜明, 精神传统的建设还有待加强。由于在高校普遍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学校在总体上还没有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取得明显竞争优势;还没有完全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传统学科缺乏突出的比较优势, 一些新建学科和专业的基础较弱、发展较慢, 学科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尚未完全建成分类指导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些教学改革与建设措施的成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科研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国际化程度较低, 科研力量较分散, 创新团队较少,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和利用不够, 拥有的杰出人才和拔尖人才数量较少;大学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亟待完善;学校所获得的教育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较少, 办学资金紧张, 经费来源渠道较少。

其次, 学校管理方面还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黑龙江大学还没有充分有效地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大学治理模式, 在学校管理方面还留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个别部门的官僚主义、文牍主义作风依然存在, 朝令夕改的情况依然存在。浪费现象还时有发生, 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有待加强。有些职能部门有相当程度的集权倾向, 政令还残留有“一刀切”的色彩。普通学生和教师对学校和各部门工作无法形成有效监督, 等等。

第三, 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刚刚开始尝试, 需要改进和深化。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还不明确, 或者有强烈的功利化色彩, 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基础专业的实验班制度创新程度不够, 个别专业必修课程太多, 挤占了学生的读书思考时间。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还残留着计划化、齐一化的特点。“满堂灌”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简单的“考试前背笔记、划范围”的倾向依然在一定程度内存在, “混学分”的现象依然存在, 缺乏对跨专业选课的引导。

第四, 国际化办学模式有待发展。留学生数量有待增加、质量有待提高。高层次国际交流少, 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国际交流应该大力发展。科研方面的国际合作还比较薄弱,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五, 师资力量有待培养。教师的科研质量有待提高, 教学质量上有待于下大气力。很多教师下课之后, 和学生再没有联系。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应该加强。

第六, 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公民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一些方面还不能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涵盖。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对策与建议

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之上, 提出自己关于黑龙江大学文化氛围建设的一些总结和思考。调研结果显示, 虽然黑龙江大学的文化氛围建设已经达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但还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为了把黑龙江大学的文化氛围推向完善, 我们提出了如下对策。

第一, 为了加强黑龙江大学精神的研究与宣传。必须珍视黑龙江大学的历史、珍视优良传统及相关资源。必须加强对黑龙江大学校史的研究, 充分重视和重新挖掘俄语学院、哲学学院、文学院、辞书所等单位的优良传统、历史成就和传统积淀。多关注典范型的老一辈专家学者, 如李锡胤、华劭、张奎良、张锡勤、吕冀平、刘敬圻这些学养深厚的大师级人物, 继承他们的学问和精神。争取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及青年学子懂得对这些历史传统的敬仰和尊重。

第二, 加大教学基本环境的建设。给一线教师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工作, 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合理, 构建个性化、弹性化、模块化的教育体系。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建立教师互相听课制度, 让教师之间互相传授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加以很好的引导。学业导师应该负起责任, 针对学生的选课计划给予指导, 图书馆的建设应该进一步为全体学生和教师服务, 加强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第三, 构建完善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 构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咨询网络。学业导师、辅导员和学生会应进一步合作, 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 鼓励学生会、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加强自我管理, 在学生会的基础上, 建立新的学生自治组织, 探索新的学生工作模式, 使得辅导员告别“疲于奔命”的管理模式。同时,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社团活动的模式,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发挥学生社团的活力。要规范管理学生社团。

第四, 科研体制的改革。为了减轻教师的科研压力, 避免教师“为了课题而课题”, 应该鼓励每位教师制订长期学术发展规划, 进行有针对性的资助, 完善特岗津贴制度, 将特殊岗位的期限由3年延长至5—7年, 为以后把特岗津贴制转为终身教授制打下基础 (1) 。以此保护教师的教学及科研的积极性。另外, 还必须加大科研方面的交流, 使黑大的学术研究和国内高校乃至国外高校建立深厚的联系。

第五, 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学校管理的若干弊端, 建立责权利分明、有效监督、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目前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方式对学校的问题进行监督和申诉, 这种监督机制可以进一步加强, 将制度治校、民主治校的传统推向深层改革。

综上所述, 大学精神要不断丰富、提炼、锻造和培育, 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第一, 坚持独立性原则。大学应与社会保持距离, 对社会现实作出审慎的思考。第二, 坚持时代性原则。大学要从时代精神中提取、创新大学精神。第三, 坚持共性原则。大学应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 服务于国家, 服务于民族和社会的进步。第四, 坚持个性原则。应当从大学自身历史传统、学科特点中提炼大学精神, 构建开放与兼容的文化氛围。第五, 坚持创造性原则。

四、黑龙江大学文化氛围的表述

我们认为, 黑大的文化氛围必须代表我们的努力方向, 必须符合校训和阳光讲坛精神, 符合我们前面归纳总结的黑龙江大学精神和跨越式发展的实践经验。基于上述考虑, 我们把黑龙江大学的文化氛围表述为:好学深思、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实践社会、自强不息、高瞻远瞩、开放活泼、和谐民主。

第一, 好学深思, 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对所学的内容有所热爱, 并寻找到最适合个体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当代社会是个信息资讯爆炸的年代, 个体非常容易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所以, 学习能力、信息分辨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是和高等教育所传递和培养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直接相关的。黑龙江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 应该以传递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综合素质为己任。

第二, 个性发展, 人格完善, 是现代高素质个体的条件。人格完善要求个体不仅仅在智力上有所进步、知识上有所进展, 而是在社会实践能力、道德水准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从理论上讲, 人的能力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立体结构。我们通常理解的智力, 除了记忆力以外, 还包括创造力、想象力等等。此外, 还有着大量的非智力因素, 它们大致包括:第一, 自我管理的能力 (包括意志力、自我调节能力等) ;第二, 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第三, 价值判断的能力;第四, 道德修养;第五, 文学艺术修养等等。黑龙江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 应该突出综合性大学所特有的多学科交叉发展的优势, 在培养个性化人才方面有所作为。

第三, 实践社会, 是教育的主要目标。现代高等教育不培养象牙塔里的书呆子, 而是要培养服务社会的实践型人才。所谓纯粹的理论型人才在众多大学生里只能是少数人, 而且即便是理论型人才也必须理解社会。社会轴心观是黑龙江大学悠久传统的体现, 培养的大多数学生都将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实践型人才, 是综合性大学的最重要职责之一。而且, 对实践社会的理解, 也是和个人的人格完善离不开的。大学是培养理想主义精神的主要阵地, 但是理想主义精神如果不接触现实的实践活动, 就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精神。个人的人格完善必须经历实践的磨炼才能完成和实现。要明确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一致性, 社会必须对此形成共识。

第四, 自强不息、高瞻远瞩, 是理想主义的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黑大传统必须发扬光大, 才能迎接新时期内更加严峻的挑战。未来的挑战, 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自然环境的恶劣, 而更多的是智力水平上的竞争、观念水平上的较量、管理水平上的比拼。黑大人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使得黑龙江大学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抢抓机遇, 实现发展。只有前瞻性的眼光才能保证广大学子在未来的竞争中作好充分准备。居安思危、永不满足的精神必须加以提倡发扬。

第五, 开放活泼, 是黑龙江大学历史传统的财富。黑大人继承了东北的地域文化, 具有博大的胸怀, 对待外来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量。狭隘的门户之见, 以及对其他地域和国家的偏见歧视不是黑龙江大学所固守的。只有非常自信的个体, 才能保持开放的健康心态;同样, 只有自信的教育理念, 才能使得学生普遍形成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必然带来活泼、新鲜的精神创造和精神产品。黑龙江大学的文化氛围是活泼、进取的, 生机盎然, 生命力旺盛。教学和科研活动以活泼的形式和精神、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来进行。

第六, 和谐民主, 是现代高校教育必需的特质。传统教育是精英教育, 现代教育是工业文明下的教育, 本质上是大众教育。大众教育所需要的和谐氛围和精英教育所需要的和谐氛围不同, 后者是建立在某种等级秩序下的和谐, 而经历了大众教育的变革, 高校毕业生就不再是精英, 而有可能变成普通劳动者, 这种教育所需要的和谐, 就是在打破等级差别条件下的和谐。黑龙江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 必须为这种和谐氛围的构建提供某种环境和资源, 作出某种指引。民主是新时期高校管理的内在要求, 也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不仅高校的决策要民主, 对学生的管理、对科研和教学的管理、对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都需要民主。黑龙江大学应该而且可以为民主改革创立某种可以有借鉴意义的新模式。

摘要:黑龙江大学的文化氛围建设在跨越式发展下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还面临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笔者经过调研,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包括研究校史、建设教学基本环境、构建社会实践教育体系、改革科研体制和管理体制。笔者将黑龙江大学的文化氛围表述为“好学深思、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实践社会、自强不息、高瞻远瞩、开放活泼、和谐民主”。这一表述能够代表黑龙江大学的传统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黑龙江大学文化氛围,跨越式发展,大学精神

注释

大学生内涵式 篇8

一、何谓大学教学质量管理

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历史很长, 但受到教育观、人才观等因素的影响,它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要厘清这一概念,先要了解“质量”定义的演变历程。

1. “质量”定义的变迁。“质量”是各种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古希腊哲人的眼中,质量等同于卓越;商品经济社会中,质量就是价值;工业社会中,质量是指产品符合规格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技术标准稳定性[3]。后工业社会来临,质量开始被理解为满足(或超越)顾客期望[4]。受此影响,格罗鲁斯提出“质量是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与实际接受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异(1982年)”[5];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也指出:“质量是由两项因素综合而成的,第一项因素是吸引顾客并满足其需要的特征;第二项因素是免于不良,从而避免顾客的不满”[6]。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质量”定义整合为“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2. 大学“教学质量”的界定。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下位概念,也是其核心[7]。通常,社会、用人单位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将学生的成绩等同于教学质量。近年来,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将毕业生就业率纳入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有些学者认为,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价值观的反映,是和人们对教学活动的需要及其期望相关联的概念[8],可以界定为“教学过程及其效果所具有的,能用以鉴别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一切特性的总和”[9]。也有学者从“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10]着眼,提出“教学质量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满足既定教学目标的程度”[11]。该说法将学生看作“产品”,而教学质量“既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学校管理的水平,更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基础、个性和努力的程度”[12]。简言之,大学教学质量是指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总体成果,即通过教学使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和充实自我的程度。

3. 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涵义的构建。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是运用管理学原理,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实现学校对教育目标的管理。大学按照社会期望和学生发展需要来确立教学目标,依据此目标,采用科学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设计、组织实施、检查分析,从而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目标要求[13]。这种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具体涵义:一是教学要素自身按照规律进行科学组织及运行;二是大学教学管理部门及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对教学要素进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14]。

二、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大体上经历了以“监控”“评价”和“服务”为特点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 教学检查控制阶段。早期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做法是通过检查实施控制,即对照教学目标来鉴定教学工作是否达到预定要求。教学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有平时各教学环节的经常性检查;开学、期中、期末等时期的专项检查;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毕业生质量调查分析等。上述检查要求对影响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控制,如按照教学规程或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组织教学。控制把握质量检查的关键因素和环节,是既简单又实用的管理方法,因此,很多现代大学采用并不断发展完善这一模式。

2. 教学质量评价阶段。随着现代教育评价与测量学科的发展,教学质量的管理手段也开始出现以评价为主导的趋势。近年来,教学质量测量和分析工具的逐步完善使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正式走上了以评价为中心的轨道[15]。评价可以在教学质量管理中起到导向、鉴别、规范、反馈调节和改进的作用,是实现教育目标、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杠杆。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大学不仅有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些社会化的评估与排名也获得了较高程度的认同。

3. 服务于“顾客”的全面教学质量管理阶段。 社会和用人单位是大学的“顾客”; 学生是教师的“顾客”,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质量管理的根本宗旨。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以预防性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以免发生质量问题;而一旦发生失误,应及时做出反应,通过调整和改变影响教学质量诸因素的状态,有效地纠正失误。该模式有利于形成经常化、制度化、动态化的反馈、革新闭环系统,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始终处于一个较高水平[16]。据美国教育理事会调查(1993),约70%的高校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俄勒冈大学等研究型大学[17]。

三、我国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基于教学主体的审视

大学内涵式发展背景下, 教学质量是教的质量(quality of teaching) 和学的质量 (quality of learning)之和[18],因此,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此外,还应将政府这一外部保障主体纳入审视范围之中。这是因为,在管理过程中,对于教学质量认识的偏差会导致实践的偏差。

第一,对教师评价的偏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建议》中提出:“任何检查或监督制度的目的应是鼓励和帮助教师承担其专业任务,而不是限制教师的自由、积极性和责任”[1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教师评价:概念架构》中提出:教师评价应发挥“提升功能”(improvement function)和“明责功能”(accountability function)[20]。但在我国大学中,人事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求全责备”,过于突出科研与获奖,忽略了教学的核心地位;而教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又过于“条分缕析”,甚至对是否使用多媒体等具体方式都做出要求,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其实,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应“给教师和领导者创造一个对话的机会,这种对话是自由、明确的,能给教师提出具体改进方法和建议”[21],而不是严厉的管制和约束,这样会弱化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影响教学质量的稳定性[22]。

第二,对于学生评价的偏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教育被界定为“经过设计的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和持续的交流”, 而学习被界定为“行为、信息、知识、理解、态度、价值观与技能的改善”[23]。从这个定义出发,大学教学质量反映在学生的评价结果上。当前,学生的评价手段以课程考试为主[24],多采取笔试的方式,让学生给出预设答案或“标准答案”,再根据预设答案或“标准答案”评判学生学业成绩。这种低层次、封闭式的考试无法反映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长期持续会抑制甚至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很大程度上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对于政府职能定位的偏差。政府究竟该不该管大学的教学质量? 如果应该管,该如何管? [25]显然,当前大学对社会、经济以及国家事务的作用重大,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有必要从全局和长远角度统筹安排大学教学。特别是我国大学经费依赖政府投入,政府自然希望从中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主动向大学“放权”,不再是管理权力的唯一中心,其主导性权力正向服务性责任转型。在教学质量管理领域,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具体而言,政府的职能是制定基本的教学质量标准和保障政策、确定教学质量管理的重点、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等, 并为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所需的资金、信息、专家服务等支持条件[26],而有关教学控制的活动则应交由大学自主管理。

(二)基于管理模式的考察

大学内涵式发展过程下,影响教学质量管理的因素多种多样,不仅要从活动主体的角度审视,还要从管理模式的角度考察。

首先,行政化倾向明显。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方式,基本上以行政为主导,教学质量管理决策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强调的是权威与服从,教师和学生被动参与,教学管理自主权较少。大学教学质量的外部保障机制主要是上级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检查与评价,周期长,且评估后缺少有效监管,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教学质量问题并做出反馈。而大学的内部保障机制也基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教师和学生参与的途径与机制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质量管理的内生力量不足。此外,我国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缺少专业的第三方组织介入,难以发现教学质量管理内部的专业性问题,使得教学质量管理不得不依附于行政。

其次,评价具有一定难度。教学评价最终需要落实到对教学对象(学生)的影响上,而学生作为个性化的人,需求不同。教学服务具有被消费性,其整体效果不易长期稳定地保持在记忆中,评价很难全面、准确。对于已经结束的教学行为来说, 由于效果的滞后性,也给评价增加了难度。评价成本高,收效有限,终结性评价是事后控制,无法改变既成的事实,因为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整体而言,教学过程是不可重复的。此外,大学排名等评价具有功利性色彩,指标的内涵常常模糊不清,对于指标把握的尺度也各不相同,而且不同办学类型、区域特征、历史传统等,均采用同样的指标也是不合理的,无法诊断教学质量问题。

再次,工具运用僵化。大学教学质量管理需要运用约束、激励等工具,具体包括学生评教、听课和测评等手段。现行的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运用约束手段为主,激励手段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约束强调的是对教学质量的外力强制保障,而忽略了其“内适性”, 并未真正关注教学过程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契合程度[27]。例如,学生评教虽然提升了“顾客满意度”,但过于主观,无法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学术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听课”“测评”又与学校教学、人事部门对教师考核相挂钩,对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教学质量管理一般仅涉及教学,没有涵盖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教辅与后勤等部门,无法有效地关注教学内部流程及日常性质量监测,使得管理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改进大学教学质量管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运用系统、综合的方法,如果仅强调单一部门的职责或仅树立某些工作的操作规范,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更好地保障和提升教育质量。

四、我国现代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改进策略

1. 借鉴别国的先进举措。通过比较研究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大学发现,教学质量管理可以归纳出诸多共性思路与举措,如学校层面教学质量观念的形成、大学内部政策制度的制定、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机构的建立、教学奖励与研究基金的设立、质量监控及循环机制的形成等[28]。教师对教学的重视极其关键,大学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促进等措施应当着力调动教师对教学的关注与积极性,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与教学联系起来以推动两者同时发展。如,赫斯特主张以整体观念来评价教师教学,使用“专业教学档案袋”来促进教学反思、发展与进步[29]。普罗塞斯等人则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具有更加深刻的学科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研究型教学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最终更有可能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30]。霍奇森对大学内部“质量官”(quality officers)制度详细解读后提出,在QAA等外部评价机构的压力之下,质量官一方面负责大学日常的内部评估,另一方面进行教学完善、教学支持等改进工作[31]。

2. 转变管理中对于“人性假设”的认识 。大学管理者更多基于X理论来审视教师群体,简单化、习惯性地将他们当成“经济人”。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效益需要从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教师。当然,教师首先是“经济人”, 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在以计算利弊得失的方式对待教学;但他们绝非只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特别是当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时,他们可以体会到超越利益的精神享受。教师为了这种“爱”,甚至愿意无私付出。教学质量管理的实施需从转变教师人性假设的角度着手,寻求变革的新思路。比如从“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出发,更多以教学成就感来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 而不是用教学事故的惩罚来逼迫其被动地做出改进行为。而且,要注意发挥教师中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教学质量管理规则在其中约定俗成并潜移默化,使教学卓越的教师获得尊重与归属感,藉此将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文化有力地渗透到大学教学系统之中。

3. 法治与特色并行。对于现代大学内涵式发展而言,法治与特色是教学质量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结合。在宏观层面上,政府通过立法明确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内、外部关系,反映其对大学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建立和维护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质量。我国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并组织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等,这些法律法规的目的就在于加强对大学教学工作的引导。从微观层面上,大学也根据本校优势制定教学管理目标,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形成独特的、本质的、稳定的教学管理风格。当然,这不仅要求大学要具有系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思想,也要求其处于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大学的特色建设才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更有利于追求更佳的教学管理效果。

4.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观测点, 为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可比性、统一性的标准框架,避免了重静态性指标、轻发展性指标,重显性指标、轻隐性指标,重硬性指标、轻软性指标等一系列问题。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可以借鉴《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教育类卓越绩效准则》。该《准则》构筑在一套相互关联的核心价值观之上,涵盖“领导,战略策划,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以员工为本,过程管理,结果”七大类(categories)内容,每一类下设18个条目(items),每个条目下又设有诸多要点 (areas to address)(见图1)。在这七大类要素联结与整合的基础上,我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还要注意本土化和校本化,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

大学生内涵式 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学生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专家管理模式

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 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 以学生为本, 挖掘高等教育内部资源, 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内部结构, 发挥高等教育自身潜力, 教育自身的需求是其主要的动力源。内涵式发展方式主要有三个特点:“注重质量的发展、彰显实力加特色的发展、注重协调的可持续发展。”[1]

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人才实践。民办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多元化的, 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何开创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协同创新的局面,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 是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环境下亟须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一、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积极、追求上进, 但自身个性较强;基本素质较好, 文化素养相对薄弱;社会活动能力强, 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高, 但自信心不足, 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 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对现代新媒体信息技术敏感, 接受能力强, 运用新技术媒体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重要途径;张扬个性, 思维活跃;爱好广泛, 有特长, 物艺相通, 导之以行, 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析其需要, 进行教育管理模式的设计是重要切入点。

(二) 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思想偏离教育规律。

民办高校教育理念过于陈旧,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功利思想的指导下, 忽视教育的价值诉求, 将学校视为产业, 作为盈利机构, 体现利益主导原则。有些投资者用企业化管理思想管理学校, 忽视教育的基本规律, 不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方位能力培养。

2. 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被弱化。

部分民办高校忽视自身实际办学水平与能力, 片面追求教学工作, 忽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认为只要学校效益好、规模大, 就能快速发展, 办学质量就会提高。这种抛开自身实际、盲目照搬其他院校经验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造成教育计划与模式缺乏科学性, 可操作性不强。

3. 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趋同性严重。

多数民办高校将自身教育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高级应用型、综合型人才, 呈现出较强的相似性、趋同性。这种趋同性现象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基本是照抄高层次研究型大学, 抛开自身实际情况, 缺乏个性化举措。公办院校基本具有较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 形成较稳定的学习文化氛围, 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基本已经成型, 具有稳定性。民办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盲目跟风, 照抄照搬公办大学和学生工作者母校模式的居多, 缺乏科学的组织和论证, 不符合民办高校实际和学校个性特征, 趋同现象很严重, 缺少科学性和人文关怀, 归根到底是没有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

招生规模的扩大不能改变民办高校的办学影响力, 利益不是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 唯有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能反映出民办高校的实际水平, 才能实现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民办高校体制相对公办高校来说较为灵活, 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完全可以独具特色。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设计

“教育是引导不是左右, 教育是影响不是支配, 教育是感染不是教训, 教育是解放不是控制。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形成鲜明的价值判断和丰富的思想体系”[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教育充分以人为本, 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 研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一)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

1. 理论依据。

人的思想和行为目标是由需要引起的, 需要是行为的动力和源泉。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将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内涵十分丰富, 他把人看做一个运动变化的整体, 认为人的需要心理随着自我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而发展。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 是人们为了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而产生的需要, 最终目的是达到自我实现, 成为我们进行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目标体系研究的理论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用需要层次理论为人们的心理活动提供了积极的动机理论, 他将人的心理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在不同时期和阶段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 这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和同一专业年级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具有差异性, 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 学生教育管理者应该经常性地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进行调研, 了解学生需求, 探究其需求满足度, 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进行激励。

2. 目标设定与内容设计。

依据需要的特点设定目标和内容。“要针对对象的不同情况, 在目标设置上区分层次, 从设置目标开始就注意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同时, 要注重在目标的各层之间保持一定的坡度, 以便顺利地从较低的目标层次向较高的层次递进。在内容上要深化、更新和转化, 对内容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 使内容更科学, 使内容跟上时代发展, 吸收最新科学成就”[4]。

(1) 目标设定。在目标设定中, 学生教育管理者首先向学生阐述院校实际环境和相关教育条件, 广泛听取尽可能多的同学的意见, 在与学生深入沟通研究的基础上判定教育管理目标和内容, 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和建议, 学生是教育管理模式的真正设计者和实践者, 正如“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 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 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5], 学生是主体, 学生教育管理者起辅助作用。目标的具体化是目标设定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必须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习安排。唯其如此, 才有可能将目标转为学习及学习成就的动力和基础”[6]。

(2) 内容设计。利用理论学习组织, 选择教育、心理、管理、经济等各门学科中的基础理论知识, 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 完善自身教育管理知识与效能, 以便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帮扶他人。

利用读书会和校园论坛相关版块, 选择名家名作与经典文章书籍, 经常性地进行交流讨论与研究, 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 提高文化修养。

利用专业实践平台和创新实践小组等实践组织和平台,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深入进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贵芹提出, “要变‘走马观花’为‘下马种花’, 加强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育人基本条件建设, 多让学生动手、练习、锻炼、参与。高校应健全制度、完善保障、全面覆盖, 力争让每一名本科生都能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 在“实战”中交流提高专业技能, 追踪学科前沿;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奉献社会。

利用时政理论学习组织, 选择原文件, 倡导并指导学生阅读原典文件, 在学习原典文件中深化对自己三观的认识和理解, 对人民期待的了解, 以及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把自身价值的实现融入现实生活中, 融入人民群众中, 融入祖国建设中。

(二)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载体建设。

1. 积极组建学生需要的群团组织。

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 组建丰富的群团组织, 研究适合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需求, 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条件的相对性有时更会强化其心理需求, 为了保证学生需要, 做到以人为本, 充满人文关怀, 组建不同的群团组织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 组织外语学习组织、文史兴趣组织、体育协会、社会考察团队、读书会等;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爱好, 组织专业竞赛训练团队、专业创新实践团队等,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其组织结构, 使其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 能够持续地满足不同年级、专业, 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2. 积极利用新媒体等信息技术平台。

研究如何利用QQ、博客、微信、专题网站论坛等信息技术媒体开展教育活动, 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平台, 营造舆论氛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云计算的深入发展, 高校较早地进入微媒体时代, 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拉近, 铺天盖地的信息都给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机遇与极大的挑战。研究和实践微媒体视域下的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如何有效开发微媒体信息平台、利用和监管好微媒体平台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新媒体不可全用, 亦不可不用, 各类信息媒体技术本身存在盛衰变化, 根据大学生对主流媒体关注度的实际情况, 适时更换教育管理平台, 以保证利用的信息技术媒体始终是大学生普遍使用和关注的。与此同时, 可以把专题网站论坛和腾讯QQ这两个相对比较稳定的信息技术媒体作为固定的教育管理平台。这样就保证了信息教育平台的稳定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三)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阶段层次划分。

民办高校有其共性特征, 不同院校有各自不同特点, 其阶段层次划分不可能是固定的, 仍需要从社会发展要求、院校自身办学条件实际、学生实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等因素出发。阶段层次的划分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 因此, 至少要保证两个阶段层次, 并且每个阶段运行结束都必须对教育管理模式本身和学生分别进行阶段考核与评价, 因为这是下一阶段层次的基础, 是保证下一阶段目标和内容准确确定的前提条件。

(四)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评价模式。

本部分研究主要引用教育评价学相关理论和方法, 运用形容词—内涵界定式量表建立评价指标等级, 给出内涵界定。量表是对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实践模式本身进行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是衡量教育实践活动科学性的基本方法。目前, 形容词—内涵界定式量表是教育评价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量表, 它用形容词确定等级, 加之以具体的界定描述相应等级, 优点是等级间的区别比较明确, 因此目前在高等教育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高校教育工作目标, 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民办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内涵式发展, 势必要“加强工作内涵建设, 在创新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关键环节中提高质量效益”[8], 必然要选择和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符合院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育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本部分研究主要选取专家管理模式。专家管理模式是英国学者爱尔顿 (Elton, L.) 提出来的, “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最主要特征就在于其发展性”[9]。专家管理模式发展性、周期性、螺旋式往复的特点与本研究的阶段性往复循环有着契合之处, 这种模式更能够达到持续保障与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 科学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取得突破与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瞎摸瞎碰盲人摸象式改革是万万不行的, 但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连石头都摸不着’的‘拍脑门子’改革也是非常危险的”[10]。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环境下, 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需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符合时代要求, 符合院校实际, 符合学生实际,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需要设立教育目标和内容, 划分阶段层次。模式的建立与运行必须采用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卢连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1) :25-27.

[2]田建国.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1:87.

[3]赵立峰, 王晓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新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3:14.

[4][8]樊泽民.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前沿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5) :260-263.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10) 2版:40.

[6]赵宇, 葛楠.民办高校考研学生的思想引导与心理干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3) :82.

[7]刘贵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重庆高教研究, 2013 (1) :4.

[9]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12) :228.

大学生礼仪教育内涵厘定 篇10

一、关于“礼”和“仪”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礼仪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积淀为民族的行为习惯, 成为维系血缘纽带、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被古人称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1. 关于“礼”。

“礼之名, 起于事神”。《说文·示部》解释:“礼, 履也, 成果。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强化了全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

三、强化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措施

1.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网络、板报、橱窗等载体, 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 广泛深入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

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 通过自身的实践理解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 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

3. 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

教书育人, 关键在教师;育人为本, 关键在教师。在进行荣辱观教育时, 首先教师要树立荣辱观, 提高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高校在实施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 要使教师做到身体力行, 把做人与做学问结合起来、把言传身教结合起来、把“课堂上讲的”与“课题外做的”结合起来, 以良好的形象和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努力成为学生的表率和益友。

4. 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新时期涌现出的郭明义等英雄模范人物都是具有所以事神致福也。”其本意是指敬神, 表示敬意的活动。[1]所以从本质上讲, “礼”就是尊敬, 尊敬是礼仪的情感基础。孟子曰:“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礼者敬人也。“敬人本身包括自尊和敬人两方面”[2]。也就是在人际交往中, 既要尊重别人, 更要尊重自己, 维护自己的人格。

2.关于“仪”。

礼者敬人, 这种尊敬要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 于是就有了“仪”, 即把对交往对象的内心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和特定的规矩表达出来。所以“仪”就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礼”有不同的形式。

3.“礼”和“仪”二者密切相连、不可或缺。

“礼”是尊重, “仪”是表达;“礼”是标准, “仪”是将“礼”具体化、形象化, 是将“礼”的内在精神内涵通过恰当的外在形式有效地表达;“礼”是抽象的, 是“仪”的道德本质, 而“仪”是外显的, 是“礼”的物质载体, 二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

二、关于礼仪

马克思说:社会是人们交往作用的产物。要交往就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思想品德高尚的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 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生活当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是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在对大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 我们应该注意时时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通过抓典型, 用先进的人物、先进的事迹来启发教育大学生, 帮助其确立学习和行动的目标, 坚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之,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八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一条基本道德底线, 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部社会风尚规范。每一个“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 每一个“耻”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命运, 因而每一个大学生都要自觉遵循、全面遵循, 都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考文献:

[1]刘穗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M]中华医学教育出版社, 2006.1.

[2]李怀林.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意义.党建研究, 2006.8.

[3]阮秋生.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浙江医学, 2006.2.

[4]周亚夫.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5, (16) .

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礼仪就是人类社会用以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 需要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

在现代社会, 所谓礼仪, 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 用以律己、敬人的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以礼貌、礼节、风俗、习惯、惯例等方式固定下来的交往程序和行为规范。在这里, 我们对礼仪的理解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礼仪是行为规范, 是体现于社会生活的细节当中的。

礼仪其实就是待人接物的标准化做法, 是社会公认的规矩、习惯、行为准则。这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应该自觉学习、共同遵守的, 如果违背了, 就会受到道德和社会舆论的谴责。《荀子·修身》说:“道虽迩, 不行不至;事虽小, 不为不成。”规范是体现于社会生活的细节当中的, 细节展示素质, 细节决定成败。所以礼仪无小事, 细微见精神。在日常交往、学习和工作中, 要立足细节, 从小处着手,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礼仪知识, 提升自己的礼仪品位, 增进自己的人际交往。

2.礼仪与道德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1) 礼仪是最基础的道德规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礼是一种制度秩序, 更是一种道德规范。所谓“礼者, 德之基也”, “人而无礼, 焉以为德”。古人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以求塑造理想人格。他们将礼作为基本的修身手段, 坚持以礼修身, 对人的吃穿住行都作出了详细的礼的规范。强调只有借助礼, 人才能弥补自身的性格缺陷, 达到理想境界。所以, 礼仪不仅能体现人的道德情操和知识教养, 而且能帮助人们修身养性, 完善自我。

(2) 礼仪是“德”的表征。“德诚于内, 礼形于外”。礼仪是内在道德要求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 二者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有德才会有礼, 缺德必定无礼。

礼仪是表现道德思想的重要形式和表达道德要求的有效手段。通过考察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举止, 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道德素质状况和道德水平。西汉经学家刘向说:“内心修德, 外被礼文, 所以成显令之名也。”就是说只有把“修德”与“正容”结合起来, 才能成为令人尊敬的人。礼仪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善良的人性, 高尚的人格、规范的人伦。因此, 我们讲究礼仪, 并非因为喜欢表面形式, 更看重的是其中包含的道德内涵。

(3) 礼是德的保证。《荀子·修身》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 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 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以礼待人, 以礼行事正是德的要求。在中国传统社会里, 主要是通过学礼、用礼、保礼来熏陶人们的道德品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保证社会道德准则的实施。正如孔子所说:“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综上所述, 礼仪既表现为外在的礼貌、礼节等行为方式, 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 而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要求。礼仪的精髓就在于内在和外在的和谐、高度统一。

3.礼仪是社会的润滑剂和调节器, 有利于提升人生的幸福感。

孔子讲:“礼之用, 和为贵。”礼仪的追求是使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礼貌和必要的礼节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人际矛盾的缓冲器。《礼记》说:“君子有礼, 则外谐而内无怨。”礼仪强调尊重他人, 约束自我, 互相理解与合作。礼仪以诚实守信、平等友善、宽容豁达为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 故而有利于构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因此人的幸福指数就提升了。正如闻名世界的《西方礼仪集萃》的作者埃米利所说:“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 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 使人变得平易近人。”

4.礼仪是交往艺术, 是个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

礼仪有多种类型, 有不同的适用对象, 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礼仪的内容主要包括形象设计和沟通技巧两大部分。形象设计就是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话语、举止行为等。而沟通技巧则是教人们在不同场合, 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 如何恰当表达尊重和敬意;怎样做才能广结善缘, 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因此, 礼仪可以说是一门交际的学问, 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和金钥匙。学习应用礼仪强调规范性、对象性和可操作性。

三、关于礼仪素质

所谓礼仪素质是人在礼仪方面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我认为礼仪素质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表层的礼仪行为、幔层的礼仪习惯、中层的礼仪意识、核心层的礼仪精神。礼仪行为是外显的礼貌、礼节等, 礼仪习惯为具有稳定、自觉特质的思维与行为定势。礼仪意识是影响人们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观念和原则。礼仪精神则是以“德”为中心的礼仪信念和追求, 它集中体现在“情”、“爱”、“尊敬”几个方面。清华大学著名礼学家彭林曾将礼仪精神概括为敬、静、净、雅四个字。[3]从根本上讲, 礼仪素质就是一种礼仪精神。

礼仪素质的以上四个层次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礼仪精神是礼仪素质的核心和灵魂, 指引礼仪意识的形成;礼仪意识决定着礼仪习惯的养成, 有怎样的礼仪意识, 就有怎样的礼仪习惯;礼仪习惯又铸就了具体的礼仪行为, 具体的礼仪行为则展现着礼仪素质的高低。

四、关于礼仪教育

所谓礼仪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全面系统的礼仪知识, 进行礼仪行为训练, 培养其礼仪意识, 塑造其礼仪精神, 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礼仪素质的专门性活动和过程。

由于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 礼仪与道德紧密联系, 故而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也是密切联系的, 礼仪教育应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 礼仪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 礼仪教育也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面上看, 礼仪是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仪容仪态等外在表征, 实则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素养和人生态度。礼仪强调人格魅力与外在形象的同等重要, 所以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外在行为训练, 更重要的是内在意识的培养。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 其宗旨在于塑造礼仪精神。

五、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礼仪教育。有了以上

高年级大学生就业态度与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

靳大力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山东济南

摘要:本研究运用《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调查问卷》, 对山东师范大学150名大三、大四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山东师范大学高年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总体准确客观, 积极向上。就业观念有调整但仍相对保守, 认识到就业准备的重要性, 渴望获得更多的就业辅导。

关键词:高年级大学生就业季度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当前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09年, 我国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11万人, 比2008年增加52万人, 山东省内高校毕业生46.5万人, 比上年增加3.2万人。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说:“就业是民生之本, 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成才立业, 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帮助大学生就业, 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直接体现, 是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在全社会普遍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 高年级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心态是下一步开展工作的有效依据。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选取山东师范大学大三、大四学生, 发放问对礼仪教育的认识, 我认为所谓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念、规范、内涵的传授和训练, 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 养成礼仪习惯, 逐步完善自我行为, 把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以彰显自我良好气质, 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 理应是知书达理、文明有礼、待人以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 但当前大学生礼仪失范、道德滑坡情况十分严重。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 特别强调, 把“明礼诚信、团结友善”作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既明确了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说明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所谓“诚于中而秀于外, 慧于心而秀于言”。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

卷150份, 收回有效问卷127份, 回收率为84.66%。其中男生51份, 比率为40.16%, 女生76份, 比率为59.84%;大三69份, 比率为54.33%, 大四58份, 比率为45.67%;独生子女37份, 比率为29.13%, 非独生子女90份, 比率为70.87%。

2.2研究工具。

采用《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对自身状况的评价、就业准备、就业观念等方面。

2.3研究过程。

问卷为封闭式,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 用不记名的方式作答, 当场收回。学生填写时, 控制了其他干扰因素, 问卷结果采用SPSS15.版本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3. 研究结果

3.1择业取向调查结果。

3.1.1毕业选择。选择直接就业的占15.75%, 继续深造的占61.42%, 出国留学的占1.57%, 先工作后深造的占21.26%。

3.1.2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选择个人发展的占28.35%, 行业前景的占22.05%, 选择报酬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占14.96%。

3.1.3对就业单位的性质要求。要求就业单位是事业单位的占40.80%, 政府部门占7.87%, 其他占11.81%。

3.1.4自主创业。明确回答考虑过自主创业的占51.97%, 没有考虑过的占46.46%。

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它能使大学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成为知书达理、言行合一的人, 进而有利于大学生成才,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现顺利就业和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熊经浴.现代实用社交礼仪[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3:1.

[2]熊经浴.现代实用社交礼仪[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3:3.

引领学生触摸语文术语的内涵 篇11

一、 情境创设中展示内涵

展示语文术语的内涵,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术语,而是借助语言内涵的展示,促进内容理解和情感培养,促进语言赏析和语言内化。为此,可借助情境创设,引发言语活动,让语言魅力凭借言语活动彰显。如: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上述句子是后文内容的反衬,为使反衬的语言技巧给学生形象的感受,教师可这样引导:

师:(出示上述句子)请仔细读读,认真想想:读了这两句话,知道兄弟俩后来竟没有射落大雁,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细读思考后交流)

生:他们以打猎为生,也许有百发百中的本领,为什么连飞到头顶的大雁也打不着呢?真是不可思议。

生:他们以打猎为生,箭法一定很好,甚至是箭起雁落,怎么没有射到从头顶飞过的大雁呢?

生:还兄弟俩呢?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大雁这么多,距离这么近,可竟然没有射到,太不应该了。

师:是啊,以打猎为生,是兄弟俩,有一群大雁,又从头顶飞过,没有理由射不下来。为什么兄弟俩空手而归呢?下面继续阅读课文。

在后文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理解了兄弟俩未射落大雁的根本原因后,教师又这样引导: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兄弟俩为什么没有射落大雁,如果你就是他们,此刻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生:唉,兄弟俩面对一群大雁竟然一无所获,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如果不是刚才空谈,错过了射落大雁的最好时机,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

生:现在后悔也没用了。看来,今后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把握时机呀!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空洞的讲述,没有专业的术语,而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人物,进入情境,理解条件与结果的落差,感悟语言情感,体会上文与下文的联系,领悟语言奥妙,使反衬的内涵在言语活动中得以清晰,从而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以及对语言的深刻解读。可见,对小学生而言,对语文术语简单讲述不行,一味回避也不行,可通过情境创设激活文本,让语文术语的内涵在鲜活的言语活动中具体起来、清晰起来,从而让学生既能深刻地感悟语言情感,又能形象地感受语言魅力。

二、 内容关联中显化功能

言语形式服务于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借助于言语形式,这就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依存的关系。文中每一言语形式都有特定的功能,对小学生而言,其功能不能由教师告诉,而应该在内容与形式的关联中表现,促进学生去感受、去领悟。如: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使楚》)这是事情的背景,它对事情发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借助背景促进内容的理解,借助内容体会背景的作用,教师这样引导:

师:请大家仔细读读一二两节,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阅读体会后引导交流)

生:我知道,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王派晏子访问楚国,按理说楚王对晏子不该小视。

师:是小国就可以小视了?

生:我的意思是,国家之间交往应该不分大小和强弱。可楚王认为自己强大,不把别的国家放在眼中。但齐国也是大国,他可得掂量掂量。(笑声)

师:哦,你是这个意思。其他人读懂了什么呢?

生:虽然楚国和齐国都是大国,但从第二节可以看出,齐国的国力比不上楚国,所以楚王不把齐国放在眼中。

生:论国家的大小,两个国家不分上下,但论国家的实力,齐国不如楚国。

师:是啊,课文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国家无论大和小、穷和富、强和弱,应该一律平等,可楚王却不这样认为,他想借此机会侮辱晏子,显显自己的威风。

在阅读了晏子与楚王斗智斗勇的经过,理解了他的大智大勇后,教师又这样引导:

师:一个使者,能从容地对付不可一世的国王,这是为什么呢?

生:晏子凭借的是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没有勇敢,便不敢与楚王斗,没有智慧,他无力与楚王斗。

生:所以晏子能机智勇敢地与楚王斗,并最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一个重要原因是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在支持着他。祖国的尊严由于晏子的机智和勇敢得到了维护,晏子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由于祖国的强大而得到了尊重。

师:说得太好了,没有祖国的强大,晏子就难以与楚王进行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没有晏子的勇敢和机智,祖国的尊严也就难以得到维护。

如何借助背景促进内容理解和情感体会,感受背景在叙事、写人中的作用呢?上述案例给了我们启示。教学中,该教师把背景的发现和运用巧妙、合理而又有效地融合于文本的阅读感悟之中,使得背景对人物的凸显作用非常清晰,人物对背景的依托作用也很明显。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回避专业术语,不能简单地规避专业知识,要在文本解读中让语文知识变得形象而具体,让文法内涵变得立体而感性,以便学生去触摸与感悟。

三、 深入探究中感受匠心

课文中的语法、文法知识,多是潜藏的、无形的。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教师既要通过教材的潜心研读来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又要通过对教材的科学化处理,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如: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留白艺术填补其间的空白,内容理解才更深刻,情感体会才更真切。对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首先,初读中揣摩。初读后引导质疑:墨水、钢笔、白纸是谁的?为什么墨水是一小瓶?钢笔又是笔尖生了锈的?白纸是揉皱了的?接着引导揣摩:你认为这些是谁的?是怎么来的?为何放在老板立柜里?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肯定不是老板的,老板不会这么寒酸。墨水瓶可能是捡来的,墨水可能是从老板那里倒的,钢笔也可能是捡来的,白纸可能是老板的,揉皱了是为了不被老板发觉。而这些放在立柜里,反而不会引起老板注意。可见,为了写这封信,凡卡做了精心准备,可谓是煞费苦心。

其次,精读中联系探究。精读中,引导从“信的内容”中,感受凡卡挨打挨欺、挨冻挨饿的学徒生活,从“插叙内容”中感受凡卡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以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艰难和乡村生活的美好,形成与“精心准备”的紧密联系。

大学生内涵式 篇12

一、创新扩散理论、服务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创新扩散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着重研究和分析了大众传媒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介绍一项创新成果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由最先开始的少数几个人使用到最后绝大多数人愿意接受的过程,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会详细讲述创新扩散理论对微时代下建设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建设的作用。

而服务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服务业发展起来的,格朗鲁斯(Gronroos)和阿尔布里奇(Albrecht)他们两人认为服务管理就是“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驱动力”。通过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在本文中,笔者将建设内涵式的文化校园当成是面向师生的一项服务管理,但它和企业的管理目标并不相同,它是为了实现其社会效益(物质上和精神上),并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润。

二、以创新扩散理论、服务管理理论为依据认识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建设

(一)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建设的涵义

作为高水平大学,首先应该是一个全方位育人的文化场所;其次,要回归大学本质,将表象化的校园文化整合、凝练,系统化,通过消化、吸收转变成文化校园的内在物[1],因此,笔者认为:

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是集中表征着一所大学所体现出来的具有顽强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文化积淀、历史特征以及办学理念的场所,能够自觉和自信引导师生内在升华的文化服务平台。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内涵式文化校园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创新性。传承已知、探求未知是高水平大学的使命。以浓郁学术氛围和探求精神的大学精神为目标,以独具特色的跨学科、多元融合的科技、创业活动为平台,从这个角度上说,创新就是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二是开放性。大学内涵式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媒介,努力打造助人成功、成人之美的人文生态环境,能够做到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紧跟时代潮流,在借鉴办学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不忘思考现实因素,在引入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创造自身的特色。

三是包容性。作为高水平大学,以师生为本,以求真知为宗旨,在抱着质疑心态的基础上接纳、包容、理解、尊重各种不同的意见,形成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同时又富有历史内涵、时代风格的学校特色。

四是辐射性。大学自身积聚和创造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等文化成果自主和自觉地向外界传播与扩散,以期形成高水平、高姿态的校园文化本体服务于本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达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二)当前内涵式发展面临的瓶颈

1. 客观上缺少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大学的文化内涵是一个长期的成长过程,在这过程中具有联系性、传承性、可融合性和长期性等规律,但在文化建设实际中,却难以认识和把握。在联系性方面,文化校园建设未能很好将办学经验和现实问题相结合,文化创新成果不能广泛应用于师生的工作与学习;在传承性方面,时常“易帜”,一代领导人一代政策,不能形成连贯持续的建设策略。在可融合性方面,部分大学对来自国内其他院校和国外大学的优秀文化成果表现出不适应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和文化功能的退化现象,难以始终保持先进性;在长期性方面,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脱节,缺乏突破与创新,忽略了文化建设历时的长期性和不同阶段的内容特殊性的变化本质。

2. 制度文化建设的发展相对滞后

健全的制度文化是保证建设有序的内涵式文化校园的重要前提条件。制度文化是将学校积淀形成的道德要求、师生间礼仪文明、正式规章制度融和为一体的有机系统组合。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倡导立德树人的人本理念,但大部分制度文化的制定是自上而下,广大师生在制定过程中的缺席使得制度文化的建设缺少民主和民意。至今校园的管理依然存在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的局面,制度文化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部分大学制度建设缺少规范的程序,操作性差,大大降低了制度文化的权威性。大学的制度文化应体现其教育功能,实施过程人性化,不是当做惩罚和约束个人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校园文化的活力。

3. 文化校园建设工作未能贯彻到学校建设的全过程

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纳入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从文化建设的主体来看,教师这一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文化建设热火朝天时,教师文化活动却无人问津。此外,基层单位和后勤保卫文化建设也相对落后于同期的文化建设,出现职能部门积极参加,基层单位冷眼观望,后勤保卫文化无人关注的情况。文化建设未真正纳入到大学全局性建设中,“文化校园”还没形成,对学校的教育事业不能起到积极的整体推动作用。

4. 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建设工作的创新性、自身环境的特色性不突显

美国伯顿·克拉克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界作为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是它的基本职能。根据创新扩散理论,一项创新成果最先只为少数人接受和使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将有越来越多人通过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接收到关于这项新成果的信息。一方面,微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应该合理利用这些微平台进行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因为微平台的存在,扩大文化影响范围的同时对内涵式文化校园的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大部分大学的文化建设缺乏学术性、创新性、特色性。其一,关于文化建设的学术研究比较匮乏,鲜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支撑建设工作,更多是从经验层面或管理层面来推动工作;其二,在教学体系中,未能形成以特色学科建设为中心的学术文化以及专业和院系文化的个性化趋势;其三,大学还没有形成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创新精神和素质,至于创新成果更是纸上谈兵[2]。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片面强调实用主义,高校在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的同时,还是应当有它的矜持和超脱,有自己的品味和品格。

(三)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建设的对策

1. 加强顶层设计,大力培育大学精神,努力践行创新文化理念

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学校的决策管理层要重新认识文化建设,制定一份长期的战略和战术计划;其次创新办学理念,治学育人既要以积淀的校园历史文化为基础,又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变化,走出一条鲜明特色、符合实际的文化校园建设之路,最后反映在大学精神层面中[3]。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对稳定且明确的教育理念,表现在校训或办学宗旨之中,为师生和社会所认同,融入进学校的大学精神。大力培育大学精神是高校建设内涵式文化校园的关键,其中蕴含大学的“价值判断”,更是直接影响师生的价值观,教人明辨是非、学会正确取舍。当然,在共同点之上,每一所学校的大学精神都是该校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结合所表现出来的学校特色和品格。我们应该积极营造融“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培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形成“开放、和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校风。坚持科学严谨精神和人文创新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抵制一切伪科学及急功近利,学术抄袭与伪造等不正之风,使得纯正的校风、学风、大学精神及它们在校内文化各方面的具体表现汇聚成学校的优良文化传统,在历史上生生不息,永葆活力和特色[4]。

2. 营造宽松、活跃的文化氛围,建成有利于培养学术大师的高水平大学制度环境

学术大师的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和人类生活有重大意义,他们可以弥补学术文化的空白,成为内涵式文化建设的领头羊,所以要想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首要一点就是要拥有世界公认的学术大师。而这当中除了研究者自身的能力特点和水平,构建有利于文化创造的高水平大学制度也是成就学术大师的关键因素。第一,构建一个既有规则要求但又探索突破、既享得起成功后的荣耀又能容忍研究时的孤寂,既有原则上的坚持又能做到对多元的接纳的现代大学文化制度。学术大师不仅要有世界性的经典成果,还要有理解与尊重科学的学术严谨精神、比常人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正直珍贵的人品,可是人无完人,学术大师有各自的个性和缺陷,我们在接受由他们的创新成果带来的成功喜悦的同时,更要懂得以宽容的心包容他们失败时的错误,让他们成为当代大学生心中的模范和学习的良师益友,为所在的大学在社会上获得品牌荣誉和治学的重要资源。其二,构建一个立足于本国实际,又超越国界的科研方向,既关注短期现实需要,又着眼长远突破,既追求显化成就又没有俗世功利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术大师的研究立足于本土的实际需求,但不限于本土的应用。研究者具有国际视野,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世界典型性,通过使用世界相应学术领域的共同语言推动本土对象的研究成果走出国界,掌握领域的主导话语权,成为世界顶尖的研究成果。

3. 服从大学精神价值导向,提升内涵式人文生态环境建设

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的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校园建设也是一种“以文化人”的潜移教育活动,这不仅是为了社会的需要,更是大学文化尊重、发掘人的价值的最好表现。外部人文生态景观空间作为校园中最具活力的地方,优美的环境可以启发想象,引导思维进入新的领域,发现心灵之美和理论之美,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校园的物质载体。可见,内涵式人文生态景观建设承载着大学文化精神,展现其美的意境,是营造内涵式文化校园的基础。通过师生和内涵式人文生态环境的沟通,师生得以解读文化校园中蕴涵的大学文化精神。因此,把校园生态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事业来抓,从学校文化精神层面吸取力量,积极推进“美丽校园”文化工程建设,把传统雕刻、雕塑、绘画、历代名人书法作品融入到园林、假山、亭台、楼阁和桥梁,着力打造人文生态环境,实现人文设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生活区进行规划整理,提升生活区的文化内涵;为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添置文化设施,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而建设成规划整齐、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功能设施齐全的学校环境,提升文化校园内涵和品味。

4. 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不断推进微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技术的普及,使得师生个人都享有公共话语权和极大的信息发布权,而信息的传递速度更是随着沟通交流技术的进步以秒计算。校园文化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充分体现新媒介时代微力量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越性,把校园文化建设内容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开来,强化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积极的传播观念,严守伦理道德的底线和遵守法律规定,自觉和自主地传播高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把首善之区的高品位文化辐射到社会。

5. 积极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索文化校园三维实景导览与校园文化漫游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积极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主动探索文化校园三维实景导览与校园文化漫游系统建设,从而达到构建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文化校园互动平台的目的,使其在基本使用层面上具备对外展示校园风光、介绍学校信息、弘扬大学精神的窗口作用;信息服务层面上具备校园信息服务功能的可视化虚拟体验信息服务平台;物联网控制层面上,通过虚拟校园平台对设备的信息建立数据连接,达成实地情况的实时信息调用;系统扩展层面上充分利用可视化平台的多媒体属性深入开发平台的多种功能,并创建友好的外部扩展开发协议,以扩充虚拟校园平台的辅助功能。从而使文化校园互动平台形成多层级、多功能、可扩展的具有高水平大学自身属性和创新性,逐步把虚拟文化校园建设成具有情感化、实用化、可控化、成长化的大学校园公共信息服务文化平台。

6. 积极建设文化馆群,发挥集群效应,提升高水平大学文化内涵

按照“特色鲜明、馆藏丰富、彰显文化、服务社会”的宗旨,积极建设以校史实物馆为龙头,科技文化馆、环境生态园为两翼,相关学院学科分馆为支撑的文化馆群,依照文化馆群建设功能的分类,充分展现高水平大学的科学研究成效和学校历史文脉,如建设科技文化馆,主要展示我国科技发展史、学校科学研究发展脉络、学校校企合作科技产品、产学研用产品等,从而达到集群效应,使之成为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教育基地。

摘要:内涵式文化校园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高水平大学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品味、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管理者在建设内涵式文化校园时需要关注它的创新性和服务性。文章从创新扩散和服务管理角度研究在微时代下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校园建设的内涵、所面临的瓶颈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创新扩散,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晓真,肖磊.关于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224.

[2]郝晓玲.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43.

[3]王晓真,肖磊.关于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225.

上一篇:水泥路面裂缝下一篇:CSI住宅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