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我们的责任

2024-09-02

新课程中我们的责任(共3篇)

新课程中我们的责任 篇1

甘肃省自2010年开始在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迄今已经近四年, 即将面临新课改下的第二轮高考。在近三年的教学中, 由于新课程的理念与精神、内容与体系、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使得新课改对于哪个年龄层面的教师都是“新教师”。面对新课改这个挑战, 各教学一线教师都在不断探索。我在一年多的教学中, 如何开展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能力, 很好地评价学生等方面 , 都有很多困惑 , 也有一些思 考 , 下面谈谈 想法。

一、新课程教材的变化

新课程的理念是: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 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这一理念出发, 高中化学新课改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 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由于新的课程标准与原来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和编写意图不一样, 因此在编排体例上有很大变化, 一些教师感到不适应。如新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广而浅, 以往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以钠、铝、铁、氯、硫、氮等展开并且每种元素化合物至少一节甚至更多, 但现在只是金属和非金属两部分且体系发生了较大转变。再加上现行的新教材中元素周期律知识滞后, 老师在对教材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 就找不到联系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线索, 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没有主线, 教学过程零散, 学生学完之后的感受也是很零散不成体系。

二、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对于教材的深广度, 自实行课改以来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 特别是在规范课时、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的情况下, 这个问题更突出。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呢?关键要以课程标准、新教材、教师用书为标准, 而不是以统编教材、教辅资料作为标准。可以通过比较课标中同一知识点在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中的不同要求把握教学深度, 可以结合课标, 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 把握教材的广度。学生知识的获得是有梯度的, 教学中要避免一步到位。如在高二年级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教学过程中, 因为其中的部分内容如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方法:蒸馏、分液、重结晶等在必修1的第一章中就已经系统学习过, 但是因为在必修1的这部分教学时当时是给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讲解的, 知识点不能太深, 所以讲解得很浅显, 但在高二《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 因为考虑到有机化合物中的分液、蒸馏等内容在高考中是重要考点, 所以在上必修1时会有所扩展, 但学生在高一时感觉难度大很难掌握, 而在选修4时又要复习一遍, 部分学生感觉乏味。经过几次摸索, 我发现必修1的概念原理内容是为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及必修2反应原理的继续学习打基础, 若在必修1、2教学时拓展太深, 则增加了学生在高一学习时的难度, 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高二选修4教学时学生有吃剩饭的感觉, 老师觉得乏味, 教学效果不好。如果能够尊重学生在学习概念原理时需要有一个由浅及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我们就能很好地把握深广度, 给学生呈现出很好的知识层次感。

总之, 必修部分我们觉得要把握的是:基本的元素、基本的概念与原理、基本的方法, 让学生形成基本素养。去掉功利色彩, 不要过早向高考靠拢。

三、教育观念更新中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意味传统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到教师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都要彻底变革。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 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 课堂上几乎没有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他们仍然对教育教学的功能理解狭隘, 只知道教育是教人读书, 不懂得教育是在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对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 不少人仍然停留在谋求“开处方式”的改革, 别人怎么改, 我就怎么改;别人改什么, 我就做什么, 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我们认为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 应该创造性地运用与开发教材。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 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 根据学情融入智慧, 重组、活用教材。

诚然, 新课改以破竹之势长驱直入, 不因为我们存在困惑而停滞, 不因为暂时的逆境而驻足。但是, 在课改过程中, 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属情理之中, 教师应该从困惑中竭力走出来,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学习能力, 面对困惑, 不再无奈和茫然。

新课程:我们应该如何教? 篇2

新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怎么教好语文呢?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时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是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识与思辨。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眼里只有你。”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要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走得第一步。

二、实行自由、开放式课堂教学。

实行自由、开放式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联想、想象和表现的欲望和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理状态处于开放状态,为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为学生展现自我、获取成功带来机遇。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来,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而是教师把自己根据教参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学生即使理解也是生吞活剥地机械记忆,而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或能力从而活学活用。若能由生生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就会触类旁通,集思广益,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要深刻得多。学生也在发自内心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数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不拘于教材和教案。不仅仅是课本,还可以自由开放地把你身边的一切都当作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知识层次、不同的欣赏口味与不同的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快乐。

三、课改要求教师要备课充分、灵活多样

教学的知识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知的。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那就为教师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它也会潜在地钳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中心、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在系统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既保证教师“导”的作用,又能使得师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前细致备课为终身备课。

四、寻求新思路、新方式

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仅仅强调“讲授式学习”,让学生学习“确定的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死板、冷漠、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因此,教师要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思路、新方式。教师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上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把教师权威化,那只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盲从,以及限制他们思维。因而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范围,把教师真正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五、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使之成为广泛学习语文的平台

新课程中我们的责任 篇3

一、课堂结构

这是一节《生活与哲学》复习课, 内容涉及第一至第五课。教学中, 教师设置了五个环节———

导入 (略)

展示:学生代表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知识结构, 师生讨论选出较好的一份。

质疑:就着知识结构, 教师请学生把自己对知识理解上的疑问提出来, 先由学生解答, 然后由教师点拨、提升、拓展。

应用:这个环节教师给出两个理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让学生联系实际, 教师适时点拨。

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中解决了哪些困惑, 知识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三条主线、即自己、社会生活、建设。

二、分析点评

1. 美好的愿望, 无奈的放弃

精彩的导入给听课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只见教师拿出一把不锈钢小勺请学生看, 说他要用意念把这把小勺折叠起来。随着教师摆出一副“运气”的架势, 勺子果然被折叠了起来。教师问学生, 这是他的意念让勺子折叠了起来吗?学生议论片刻后, 教师开始讲解:这就是哲学中怎么看待意识的作用的问题, 涉及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这个关系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产生了不同的哲学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回答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教师告诉学生, 上述就是哲学一至五课的主要内容, 他请学生梳理一下知识结构,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派代表展示。

教学到这里, 一切正常。而后执教教师将如何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落实新课程理念呢?笔者急切地等待着……

众所周知, 配合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自治区的新课改实验, 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 , 其中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重视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是新课程标准阐述的第二、第四课程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成长的特点”, 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开放性”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 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把新课程标准的这两大理念归结起来, 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单向注入的教学模式, 把学生成长的特点、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变成重要的教学资源, 注重教学过程的即时“生成性”, 在学生的生活关切点、思维困惑点、价值冲突点上展开师生、生生互动, 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显然,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关注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和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 强调的是“生成、生本和开放”。

执教教师在其教学设计中展现出来的高度开放, 已给笔者深刻的印象。教学过程没有太多的预设, 学生展示的成果、提出的各种质疑都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之外, 说明执教教师注重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生成, “生成、生本、开放”已成为执教教师的美好的愿望, 这些都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生本”的教育理念。应该承认, 与传统的预计课堂相比, 高度开放的课堂, 徒然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很多不可预测的东西, 使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大大提高 (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这一点) , 适应和驾驭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修养, 这种修养不只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修养, 也包括教学实践的修炼, 更包括教师个人生活经验的累积。敢于上这样的课的人是值得钦佩的!但可惜的是, 执教教师在对学生质疑的处理中, 反映出教学修养不够和专业功底薄弱的缺陷。

如当一位学生提出形而上学为什么叫“形而上”而不叫别的什么东西时, 执教教师既没有回答学生的提问, 也没有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寻找答案, 只是置换了问题, 反问学生:“谁能说明什么是形而上学?”而当另一位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规律是永恒的”问题引发同学热烈的讨论后, 执教教师仅仅作了如下点评:“规律的客观性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因而是相对的、暂时的。”这个点评充其量只是对书本观点的简单重复。

直面学生提出的“形而上学为什么叫‘形而上’”的质疑, 执教教师为什么对问题作出置换处理?这是教学机智的体现吗?而对学生“规律永恒吗”的质疑, 执教教师始终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以笔者的判断, 根本原因, 是执教教师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形而上”, 也不敢确定能否说“规律是永恒的”。这些不是教学机智, 而是一个无奈的结果:抱着“生成”“生本”“互动”“开放”的理想走进课堂的教师, 因为学科理论修养的欠缺, 最终还是放弃了“生成”“生本”“互动”“开放”的过程, 转了一个圈, 重又回到由教师主导教学的老路上去, 背离了新课程理念。

2. 追求真理, 却远离了科学

新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的第三个基本理念时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就告诉我们, 新课程标准反对把思想政治课上成纯粹的知识课, 但也绝不主张思想政治课弱化基础知识的教学。

既然新课程理念下, 思想政治课不能弱化基础知识的教学, 那么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 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必须注重科学性, 包括所传授的知识本身和传授知识的方法的科学性。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 哲学理论、观点的正确性首先取决于其概括和总结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性, 哲学理论、观点的产生首先取决于相应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是否具备。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假如你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和事实, 你就不应该去试图概括什么, 否则只能是一种主观的推测, 科学虽然需要推测, 但推测却不就是科学。政治课教学必须保持科学性。

可惜, 在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与人、动物”的关系时出现了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幕:教师点评, 说人因为科技的进步变得愈来愈懒惰, 当有一天人离开了劳动, 就会丧失意识, 说不定坐在课堂上学习的就会是一群小狗小猫!

小狗小猫或者说是动物没有意识, 这是基于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自然界 (人类已知的) 发展的事实得出的结论,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没有相反的知识和事实的前提下, 这个结论依然是正确的, 是不能被推翻的。而该教师的点评却在告诉学生, “小狗小猫也会有意识”, 尽管按这位教师的说法这是在将来而不是现在, 信口一说, 当即远离了科学性。

讲求科学, 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肯定也是该执教教师的教学目标, 但执教教师的一番话最终却还是远离了科学, 是学科常识的缺失?还是方法的错误?也许两者都有!但归结起来, 还是源于教师素养的不够。丧失科学性就没有新课程理念可言!

三、反思启迪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阐述的基本理念, 对每一个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从这节市级公开课和平时的课堂教学看, 教师现有的专业素养与新课程理念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 践行新课程理念, 教师必须加速专业成长进程, 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 根本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研究、研究、再研究!离开有效学习和努力研究, 我们只能与新课程理念渐行渐远。

1. 努力学习学科知识

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增强政治敏锐性, 深刻认识和把握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本质, 这是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也是自己作为政治教师教学的依据。我是政治老师!首先是因为我懂得马克主义理论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社会现象, 否则就会误人子弟。

2. 用心研究课堂教学改革

上一篇: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下一篇:医学微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