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审计

2024-06-04

经营审计(精选10篇)

经营审计 篇1

一、前言

持续经营审计, 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 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予以充分关注, 获取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 形成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加, 持续经营审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是指审计师进行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过程和最终做出的判断结果与一定标准的相符程度。审计师应根据已发现的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 考虑其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并据以确定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以决定是否需要为被审计单位签发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 (going-concern opinion, 以下简称GCO) 。对客户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判断并最终出具审计报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质量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 识别并理解其影响因素是前提。因此,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基于两阶段的持续经营审计决策过程, 分阶段系统分析影响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二、两阶段的持续经营审计决策过程

所谓持续经营审计, 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 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予以充分关注, 获取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 形成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De Angelo (1981) 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概率与报告这些重大错报的概率的联合概率。审计过程中, 审计师首先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审查客户的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第二步综合权衡各种利弊进而决定为客户发表何种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样, 持续经营审计决策也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识别客户潜在的持续经营问题, 第二阶段决定是否给客户发表一份GCO报告。

三、影响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的具体因素分析

在持续经营审计决策的不同阶段, 影响审计判断质量的因素也不同。在第一阶段, 识别客户潜在的持续经营问题, 一方面需要依赖审计师发现这些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离不开相关准则中关于持续经营能力判断标准的合理性。在第二阶段, 即决定是否应为存在持续经营问题的客户出具一份带GCO的审计报告。

(一) 持续经营审计决策第一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是指作为审计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 能够胜任、完成其所接受委托的审计业务。主要包括审计师的知识结构、经验、技能等因素。

(1) 知识结构。知识经济时代下, 社会对各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复杂。审计师要想做出高质量的持续经营审计判断, 不仅要掌握审计领域知识, 还应掌握被审单位所属行业的相关知识。Biggs发现掌握与客户相关的知识对审计师进行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有着重要作用。AbuMusa (2004) 在研究电子商务给传统的审计职业提出的挑战时认为, 仅掌握有关审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掌握电子商务行业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理解电子技术的使用是如何影响审计程序的。

(2) 经验。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是一项非结构化和信息高度集中的专业判断, 审计师要做出合适的审计判断需要大量的经验。Ho (1994) 发现, 当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 公司倾向于提供不明确的信息, 这更增加了持续经营审计的困难性。

(3) 技能。技能是指人们掌握和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De Angelo (1984) 、Citron和Taffler (1992) 认为, 审计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 才能发现客户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的问题, 做出的审计判断才有价值。Paul和Hooi (1993) 研究中提到, 缺乏专业技能会导致公司破产和审计师持续经营判断之间的弱相关。

2.审计判断模型及辅助工具的应用。研究表明, 会计师事务所开发和应用的审计判断模型及辅助工具, 如破产预测模型、审计判断专家系统和知识管理模型等, 能够帮助审计师提高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质量。Altman (1982) 、Levitan and Knoblett (1985) , 研究表明在区分将要破产的企业时, 以财务为基础的破产预测模型比审计师的意见更准确。Lenard等 (2001) 提到, 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共同开发的专家系统, 将其与破产预测模型组成一个综合性系统。该系统能更好地提高审计师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准确性。Wright和Todd (2004) 在研究中提出建立包括客户持续经营能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及计划的审计风险计算模型, 审计师可以运用该模型做出某种条件下的最优判断。张晓岚等 (2007) 将经营效率证据引入持续经营审计判断, 其结果表明, 引入经营效率的改进模型的判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基于现行规范的基本判断模型。

3.判断标准的可操作性。审计的过程就是要先搜集审计证据, 然后与相关标准比较, 最后形成审计结论。可见标准在审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进行审计时, 审计师需要依据准则中的判断标准, 收集审计证据来判断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是否存在问题。因此, 若是关于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针对同一个被审计单位, 不同的审计师也会得出不同的审计意见。

(二) 持续经营审计决策第二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利益。审计师对客户进行持续经营审计过程中, 到最终出具审计报告, 将会受到各种经济利益的刺激。一些学者认为,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刺激是从审计业务中可获得的经济报酬。Carcello等 (2000) 在研究审计师持续经营判断是否会受到与审计师损失函数相关的经济利益因素的影响时认为, 审计费用越高, 审计师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意愿越低。另外, 会计师事务所采取适当的经济激励也会激发审计师努力工作来改善审计判断质量。Wallman (1996) 认为,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来减轻审计师对客户的依赖程度, 提高他们在审计判断中的独立性。

2.事务所规模。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独立性高低成正相关, 大事务所拥有客户较多, 其对客户的经济依赖性较小, 独立性也较高。De Angelo (1981) 认为, 事务所规模可以用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后续的相关研究也证明大规模事务所比小事务所更具有独立性, 审计判断质量也相对较高。

3.审计风险。许多学者认为, 审计师在进行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时, 会面临来自被审计单位和第三方利益者的压力以及诉讼、失去客户等风险。Kida (1980) 和Mutchler (1984) 认为, 一方面, 审计师如果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将会面临失去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 无法辨别出公司的持续经营问题, 将会使审计师面临第三方利益相关者的诉讼。另外, Tucker (2003) 认为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还与自我实现预期效应有关。Venut (2004) 发现, 由于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会加速已处于困境公司的破产, 降低债权人给予公司贷款的意愿, 因此, 审计师容易处于两难的境地。

四、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标准问题

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324号—持续经营》新准则, 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及相关的经营风险, 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做出的评估, 并考虑已识别的事项或情况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的影响。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财务、经营以及其他。该准则有了一定的改进,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它所规范的4项疑虑事项难以涵盖影响持续经营的全部经营类因素;仍然包含了诸多“重大”、“巨额”等难以操作的表述, 如何确定这些疑虑事项对持续经营假设影响的重要性水平, 新准则并未做出详细规定;同时, 注册会计师对该类证据的获取困难也影响了其正常应用。

(二) 持续经营能力对审计意见类型影响问题

据统计, 我国上市公司自1997年首次出现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以来, 被出具类似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部发布的2002年、2003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非标准意见分析报告, 发现大多数涉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的审计报告类型是无保留意见加强调段, 或是以保留意见提及持续经营。根据搜集的信息, 许多上市公司表现出的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却差异很大。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同, 利用的判断模型、辅助工具不同, 此外, 有些事务所虽然发现其存在持续经营问题, 但迫于客户的压力, 进行利益权衡后并不对其出具GCO。

五、我国持续经营审计的改进措施

(一) 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基本上与国际准则趋同, 但该准则中一些概念的界定仍然显得模糊, 使得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 影响了判断质量。因此, 我国有关法律制定者应该借鉴国外审计准则, 进一步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 以期提高持续经营审计质量。

(二) 加强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审计师是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主体, 其自身的职业素质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有重大影响, 因此审计师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学习;同时, 及时掌握客户信息, 拥有一定的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加强经验的储存等。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 对审计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审计师应该拥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执业水平, 适应新的审计环境要求。同时要求事务所完善三级复核制度, 研究表明, 多级复核制度下的判断质量优于个人判断。

(三) 积极利用并完善已有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各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应积极使用已有的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或组织有经验的审计专家积极开发审计判断辅助工具。专家系统应将专家的感性经验和科学算法相结合, 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技术提供实现手段。另外, 专家系统还应具有自主学习知识的功能, 能随着系统数据库新增的代表性案例而自动修正推理规则。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专家系统能显著提高审计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张晓岚等 (2007) 提出将经营效率证据引入持续经营审计判断, 结果表明改进的判断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

(四) 积极推进事务所做大做强

由于规模大的事务所拥有客户较多, 单个客户在总客户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那么对单个客户的经济依赖性就较低, 在发现客户存在持续经营问题时, 就不必过于担心由于出具GCO而导致失去该客户, 进而失去重要经济来源。此外, 事务所规模越大, 不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而面临公司利益相关者诉讼的风险就越大, 由于审计失败带来的声誉损失就越严重, 这些损失会远大于向客户妥协所带来的收益, 所以, 经过利益权衡, 会更注重自己的声誉, 不会因担心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而面临增加处于财务困境公司的破产风险而放弃向客户出具GCO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守江.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现象透视〔J〕.上海会计, 1999 (10) .

〔2〕秦荣生.对注册会计师关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若干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 (8) .

〔3〕张晓岚, 宋贵芳.审计师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的影响〔J〕.会计之友, 2006 (11) .

〔4〕杨秋波.持续经营审计相关问题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7 (5) .

经营审计 篇2

关键词 非持续经营 审计判断 审计失败对策

一、非持续经营的审计判断

(一)非持续经营的内涵

最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从审计的实务操作上对企业非持续经营作了详细指导,如准则第三条指出“本准则所称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持续下去,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在笔者看来,这实际上是对非持续经营作的一般性界定,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指南的解释,“可预见的将来”一般不超过十二个月。

(二)非持续经营的表现形式

准确判断企业是否存在“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对审计报告形成意义重大。非持续经营只是“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的一个否定方面,作为注册会计师搜集审计证据、作出审计判断的基础,有必要对非持续经营的表现形式加以分析。一般意义上,非持续经营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经营环境恶化、财务危机的形成。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可能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波动、技术更新换代、法律环境变更、客户违约以及供应商与监管机构突然退出。无论上述哪个因素,最终都能在财务中反映出来。因此,对企业非持续经营的审计判断主要从财务方面切入。

(三)非持续经营的审计判断基础

“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审计报告的形成一般包括审计目标的制订,分析可能导致经营风险的事项或情况,计划审计工作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的评估,进一步审计程序,最后得出审计结论与报告这六个步骤,其中每个步骤都涵盖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判断,即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的怀疑。

财务危机作为非持续经营的最终体现,从审计的需要出发,作出合理的审计判断,必须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反映在财务层面的“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在企业持续经营和非持续经营之间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非持续经营的审计失败成因分析

审计失败一般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的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建立在非持续经营基础上的审计失败可能来自于审计判断的失误,也可能来自其他原因,追根究底是制度不健全的产物。下面主要从制度建设、审计主客体三方面加以分析。

(一)审计失败的制度原因

制度建设必然滞后于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交易类型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准则和制度不可能将一切事物都考虑进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创造性地运用或规避制度准则,从而到达粉饰报表的目的。在2011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颁布之前,企业非持续经营的审计并没有纳入或者很少纳入审计过程,这种制度自身建设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审计失败。

同时我国审计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一般企业根据某种需要,付费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报告。可想而知,这种企业花钱聘请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制度,不可避免受企业管理者控制。会计事务所的日常费用维持靠取得并持续取得企业审计业务得以生存,一旦会计事务所出具不利于企业的审计报告,可能直接影响到会计事务所的生计。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完全可能为上市公司提供一切合法的与违法的服务,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见,在这一制度下,即使出台了相关法律,也较难发挥作用。

对于当地财政支柱的大企业,在遇到非持续经营状况时,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极有可能利用权力,给企业大开绿灯。站在政府角度,公司一旦上市,既可以巩固地方财政支柱,又可以提升当地知名度,同时也是政府的一项政绩。会计事务所在接受这些企业的审计邀请时,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完全按照政府和企业的要求“制作”审计报告,实质上已经把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变相为政府和企业的附庸,造成严重的审计错位现象。

(二)审计主体自身的原因

审计主体主要是指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前提。然而在审计实务中,由于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的影响都可能使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丧失。具体来说,主要表现被审计单位委托会计事务所购买审计服务,注册会计师为获取利益而不得不承担风险;审计人员主观上对被审单位相当信赖、放松警惕;鉴证小组的成员在实质上或形式上与被审计单位有人员往来或其他利益关系。这些因素必然导致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损。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注册会计师可能受自身利益和社会压力的影响,出现随便签字盖章,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属于自律范围,在审计利益与非审计利益的博弈过程中,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当非审计利益大于审计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

(三)审计客体的原因

审计客体主要是指被审计单位。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真正原因不单单是会计人员职业水平低下,也并非某一负责监管的政府部门没有尽责,而应当归咎于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董事长与往往既是“委托人”又是“审计对象”,不仅使企业内部财务监控与管理形同虚设,也是造成注册会计师参与造假的最大原因。其后果必然是,委托人希望得到的是一份能满足其要求的审计报告。而会计师事务所由于经济上的关系很难对其实际情况做出真实、严谨的审计,并出具相应的保留意见。

三、非持续经营的审计失败应对策略

评价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最为明显的指标是所作判断的准确度,但在审计实务中,许多审计判断中并不存在客观的、可计量的外部标准来衡量其结论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审计人员的意见一致性是用于评价某一注册会计师的判断质量的最常用的标准。因此坚持意见一致性原则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审计判断结论的正确与否,还关系到报表使用者对审计意见的信心以及审计职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持续经营审计质量,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会计制度建设的步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交易类型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实践中产生了大量新的不确定风险,而准则制度制定受当时情况限制并未纳入考虑范围。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重视对经济发展动态的把握,密切注视实务的发展,并借鉴国际会计领域的先进经验,加速会计制度、准则建设的步伐,尽快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当然构建一套非常完美的制度体系也是不现实的,唯一能解决的就是缩短制度建设周期,从实践上解决会计准则、制度建设滞后于实务的问题。

同时,通过制度强化会计事务所执行情况的监管是防止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流于形式的不可或缺因素。为了防止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流于形式,行业协会应加大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舞弊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要严厉处罚并终身禁入注册会计师行业。如有必要,可以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执业监管机构,建立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和事务所评级机制,进一步改善目前以清理整顿、年度检查为主的监管模式。

(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准 增强对事务所质量控制的监管

我国现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只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但该准则只是职业道德准则体系的总纲,是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和职业责任的一般要求和基本规范,还需要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当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要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下列各种迹象,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主要财务指标恶化;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上述这些迹象通常表现为表外信息,一旦由隐形转为显形,将会扭曲财务报表的客观表述。如果注册会计师只注重表内信息的审计,忽视对表外信息的关注,则极有可能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在审计中当怀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时,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因此,现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需要尽快进行完善,提高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充分考虑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的可能性。

(三)强化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承办业务的过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者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出于故意未按专业标准出具合格报告,致使审计报告使用者遭受损失,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程序,确立独立审计准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地位,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和责任保险等方式,提高对注册会计师的保护,有效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能力。此外,尽量避免原来法律法规中模糊性的描述语言,明确舞弊的标准、处罚的依据等,不断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如果会计舞弊行为给公司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导致公司破产,要依法追究经理人员的责任,并实行严格的经理市场禁入制度。所以,必须尽快通过完善有关注册会计师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鉴定机构,成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专家鉴定委员会,明确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程序,确立独立审计准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地位,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和责任保险等方式,提高对注册会计师的保护,有效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柳红.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判断[J].财会通讯,2011(1):107-108.

延伸审计在企业经营审计中的应用 篇3

一、企业经营审计中延伸审计的范围

企业经营活动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和创造价值直接相关的基础活动, 也有和价值创造间接相关的支持活动, 既有企业内容活动, 也有外部主体对其的影响, 既有当年的经营活动, 也不能离开以前年度的经营活动, 同时又要考虑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因此审计人员在对企业某一经营问题进行审计时, 可以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延伸审计:

(一) 拓展审计年度

如果审计人员发现有些经营问题是连续性的, 仅仅利用当年的审计证据难以发现问题发生来龙去脉,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 审计人员可以拓展审计年度, 搜集与这一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可能出现的结果, 已取得更多的审计证据。如要对企业的盈利趋势进行审计评价时, 仅仅利用当年的盈利额是不够的, 需要审计人员搜集以前若干年的盈利数据, 采用统计学或数学方法进行趋势分析, 并对以后年度的盈利水平进行预测。

(二) 拓展审计活动

企业经营活动之间是相关关联的, 审计某一经营活动时, 需要了解其他经营活动的影响, 这时审计人员就需要拓展审计的活动范围。如要了解企业销售活动, 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行的, 当然审计生产活动时, 也需要对销售活动进行延伸审计。

(三) 拓展被审计单位

企业经营活动的系统性决定了企业经营活动主体的多元性和相关性。审计人员为了发现某一部门存在的问题, 可以把审计范围延伸到其他单位。假如被审计单位是集团公司的母公司, 有很多子公司和分公司, 管理链条较长, 有些管理者可能认为监督部门可能会疏于对关联企业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 于是心存侥幸, 想尽办法利用关联交易巧立名目地违规使用资金。面对这样的情况, 审计人员就可以把其他公司列为审计对象, 以收获更多的证据。

(四) 扩大被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如果通过现有人员无法取得足够证据, 就可以将更多人纳入审计范围, 通过和不同层次和背景的人员进行交流, 获取更多的审计线索。如对某企业的合作事项进行审计时, 审计人员就可以和合作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交谈, 获取更多的情报。因为这些人员事先没有相互“通气”, 提供的信息更为广泛, 也更具备客观性, 把这些信息加以整理, 结合审计单位的资料, 便可以了解两企业合作的状况。

二、企业经营审计中延伸审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延伸审计是审计人员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和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重要途径, 延伸审计一方面能够使审计人员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 降低审计风险, 另一方面延伸审计增加了审计范围和审计方法从而影响审计进度和审计经济性。如果审计人员不能很好地权衡延伸审计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 偏离审计目标

延伸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查清和揭露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而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的, 是为实现既定审计目标服务的。但在操作中很可能会出现审计人员将审计重点转移到延伸审计, 获取很多与审计目标不相干的审计证据, 但对被审计的主要问题却不了了之, 使原本有限的审计时间和资源更趋紧张, 弱化了审计的目标和重点, 降低了审计效率, 增加审计风险。

(二) 延伸审计对象不配合

审计人员被审计范围延伸到其他单位或个人时, 很有可能会出现他们不配合的情况, 这时就需要审计人员在延伸审计取证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延误审计时间;有些单位或个人对延伸审计持敌对态度, 涉及有关单位和个人自身责任和利益时不能积极配合, 敷衍审计人员;有些单位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审计要求, 针对这些情况, 审计人员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争取他们的配合。

(三) 操作不规范

企业经营审计有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明确的操作规范, 但延伸审计不像正常审计那样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因此在进行延伸审计时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 如没有严格的审计程序, 随意扩展审计范围, 违反审计项目计划等等。

三、避免延伸审计出现问题的对策

针对企业经营审计中使用延伸审计容易存在的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以降低延伸审计带来的审计风险:

(一) 严格围绕审计目标进行延伸审计

既是延伸审计就要围绕被审计单位的问题和审计项目目标展开, 而不能以延伸审计的内容为主, 更不能因为延伸审计而影响审计目标。延伸审计中应严格执行审计方案确定的目标、重点、方法和步骤, 不能无限度延伸。在不影响审计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恰当的确定延伸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二) 严格延伸审计程序

如同正式审计, 延伸审计也需要严格的审计程序。在综合考虑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的基础上, 制定延伸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 确定合理的延伸审计范围和审计时间, 制定清晰的审计程序, 并在延伸审计过程中严格要求。

(三) 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

延伸审计的目标怎样确定, 需要进行哪些审计活动, 怎样和被延伸审计单位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些都需要审计人员进行考虑。在实施延伸审计之前, 审计人员应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 市延伸审计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延伸审计方法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 以便能更深入的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但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延伸审计, 则可能出现偏离审计目标、被延伸审计对象不配合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需要审计人员以审计目标为核心, 制定延伸审计计划和操作程序。

参考文献

[1]雷林洁、马笃祥:《延伸审计是揭露问题的锐利武器》, 《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年第6期。[1]雷林洁、马笃祥:《延伸审计是揭露问题的锐利武器》, 《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年第6期。

[2]文天风:《关于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 《审计与理财》2010年第4期。[2]文天风:《关于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 《审计与理财》2010年第4期。

经营审计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集团所属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履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职责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建工集团国有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管理办法》,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与集团公司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的全资、控股企业,事业部经营者。

第二章 审计目标和审计工作计划

第三条 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审计目标:围绕经营业绩责任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审计核查和确认,维护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第四条 审计工作计划:依据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签订的经营业绩责任书,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对被审计单位的指标完成情况实施全过程、动态审计。

第三章 审计的基本程序

第五条审计立项:根据审计工作计划,由集团公司纪检审计部负责安排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的审计工作。

第六条 组成审计组:集团公司纪检审计部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特点、预计审计业务量的大小、审计时间要求等具体情况,组成审计组,并指派胜任人员担任审计组组长。审计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第七条 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样式见附件一)。

(一)审计组在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时,应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调研相关资料和以前审计档案文件等,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了解、掌握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企业内部的有关规定、制度等。

(二)审计工作方案应在审计实施前编制完成,并经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

(三)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包括:

1、审计项目名称、被审计单位名称;

2、审计依据;

3、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重点、方式;

4、审计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时间;

5、审计组组长、成员及其分工;

6、编制日期和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审批意见。

第八条 发送审计通知书:审计组应在实施审计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样式见附件二)。

(一)审计通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时,应要求收件人在审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审计文书送达回证样式见附件三)。

(二)审计通知书的主要内容: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依据、范围、内容和形式;审计的起始日期和预计工作时间;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审计组组长和审计组成员名单。

第九条 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审计实行承诺制度。

(一)审计组在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的同时,应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对提供给审计组的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书面承诺,对被审计单位提供虚假数据,不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账册等造成审计结论失真的,由被审计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关责任(审计承诺书样式见附件四)。

(二)审计组应当将被审计单位的承诺书作为审计证据编入审计工作底稿。第十条 实施审计工作。

(一)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应要求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如实填制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审计确认表,审计确认表需经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审计确认表作为审计证据编入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确认表样式见附件五)。

(二)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报告期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和核算资料。采用抽查的方法,依据相关资料对审计确认表中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性复核,审核检查被审计单位有关的经济活动,及时、准确、全面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审计实行“审计签认单”制度,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签发“审计签认单”,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间和要求如实给予答复。“审计签认单”的答复需经过被审计单位经办人和部门负责人的签认。若有特殊情况被审计单位未按时间和要求如实给予答复的,审计组应当作出书面说明,并经审计小组两人签字证明(审计工作底稿样式见附件

六、审计签认单样式见附件七)。

(三)审计实施阶段结束前,审计组应对审计底稿和审计证据等资料进行初步整理,检查审计方案所列审计事项是否已按要求全部实施;对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并与被审计单位就一些必要事项初步交换意见。

第十一条 提交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审计报告。

(一)审计组对全部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结束后,在综合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及时向内部审计机构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在报送内部审计机构前,审计组应当与被审计单位就有关情况进行沟通。

(二)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日内,将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审计组在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后,对此作出书面说明,并经两名审计人员签字证明(被审计单位意见书样式见附件八)。

(三)审计报告的附件是对审计过程与审计发现问题的具体说明,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②审计确认表; ③审计工作底稿; ④审计签认单; ⑤被审计单位承诺书; ⑥被审计单位意见书;

⑦其他支撑审计报告的审计证据。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报告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向被审计单位和涉及的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反馈,落实整改。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及时将审计报告归入审计档案,妥善保存。

第四章 审计内容

第十四条 利润总额指标完成情况审计。

(一)审计目标:审查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贯彻实施情况,确认利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审计步骤和审计内容:

1、将被审计单位实现的利润总额与被审计单位利润指标相核对,确认指标的完成情况。

2、审查报告期营业收入的真实、完整和有效性,具体审查内容包括: ①关于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与会计制度和集团的规定是否相符;

②有无错开、不开、销毁发票或以收据、调拨单代替发票等手段隐匿营业收入;

③建安施工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工程结算收入的确认条件,是否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真实反映营业收入,对被审计单位形成的会统差进行分析审查;

④有无通过往来账户、营业外收入、预收账款账户、成本费用账户漏列或虚减营业收入;

⑤营业收入账户与应收账款账户借方发生额的一致性; ⑥收入结构的合理性;

⑦有无将应在补贴收入中核算取得的各项补贴收入和收到税务部门减免退回的增值税款列示在主营业务收入内。

3、审查报告期营业成本的真实、完整和有效性,具体审查内容包括: ①报告期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的配比性; ②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及成本结转的合规性;

③采用抽查的审计方法,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成本支出内容进行界定,审查是否存在挤占成本的问题;

④是否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确保成本支出的真实性; ⑤对报告期末留存的未完施工进行重点审计。审查未完施工的分布情况、增减变动情况、留存的内容、留存的依据,以保证报告期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4、审查被审计单位报告期期间费用支出的正确性、合规性,具体内容包括: ①各项费用的发生是否真实、准确,是否与收入配比; ②期间费用的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③是否正确计算每期实际发生的借款费用,并严格区分每期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和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借款费用;

④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的计提是否符合制度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变动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在会计报表上正确反映;

⑤应上交集团公司管理费列示的充分性、及时性; ⑥期间费用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是否充分。

5、审查被审计单位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核算的准确性,投资收益(或损失)确认的及时性,具体审计内容包括:

①投资是否真实存在,是否为投资单位所拥有,有无虚增或虚减投资等行为; ②投资业务的增减变动及损益记录的真实、完整与合规性;

③投资计价方法和损益确认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④投资余额是否正确,是否在报表中充分披露;

⑤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符合制度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变动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在会计报表上正确反映;

⑥必要时,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进行审计,以确认投资损益的真实性。

6、审查被审计单位营业外收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具体审计内容包括:

①营业外收入的记录是否真实、完整,有无虚列营业外收支项目的问题,有无收入不入账,有无转移、隐瞒、截留营业外收入的问题;

②是否严格区分营业外收支与成本列支、在建工程列支、期间费用列支的界限;

③对于通过盘活资产、实现资产变现取得的营业外收入,重点审查其有无健全的审批手续及审批程序的合规性;

④审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符合制度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变动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在会计报表上正确反映。

7、税金及附加的计税范围、计税依据、计税方法等是否符合规定,计算是否正确。

(三)审计关注的其他问题。

为降低对被审计单位利润完成情况真实性的审计风险,在对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进行确认的基础上,还应对影响利润总额完成情况的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资产、负债科目进行审计,主要包括:

1、应收及预付账款审计:

①应收账款是否真实存在,是否被审计企业所拥有; ②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遗漏;

③应收账款的可收回程度,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对大额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或实际调查;

④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正确;

⑤预付账款支付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

2、存货审计:

①工业企业产成品差异计算的准确性;

②存货盘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存货的盘盈、盘亏是否及时处理,手续是否健全,审批程序是否合规。

③存货计价方法前后是否一致,有无利用存货计价调节成本,虚盈或虚减盈亏问题,有无高留低转和产品成本高于售价挂账问题;

④低值易耗品和周转材料是否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比例摊销;

⑤有无将存货项目核算内容计入往来项目核算,规避计提减值准备。

3、待摊费用审计:

①待摊费用核算的正确性,有无利用待摊费用调节盈亏的问题; ②待摊费用摊销的及时性。

4、固定资产审计:

①固定资产的购置有无计划; ②审批程序是否规范; ③有无账簿记录;

④有无保管使用的职责分工; ⑤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列项是否合理; ⑥有无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定期盘点制度。

5、累计折旧审计:

①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 ②计提折旧的范围、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③将累计折旧账户贷方报告期发生额与相应成本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相核对,以查明所提折旧金额是否全部计入报告期成本费用;

④有无将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在在建工程虚列,减少折旧数额,粉饰经营成果的问题。

6、应付及预收账款审计:

①审查应付及预收款项发生是否真实,各项债务变动记录是否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②审查有无低估或漏列的负债,各项债务余额是否在会计报表上正确反映,是否存在虚列应付账款,人为调节成本费用情况;

③审查预收账款的合同或协议,以确定预收账款的真实、完整、合规情况; ④审查应付及预收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

7、预提费用审计:

①审查预提费用明细表,确认预提费用核算的正确性;

②审查大额预提费用的计提依据,审查有无通过预提费用调节企业利润问题。

8、应付工资审计:

①审查报告期应付工资支付及分配的真实性、合规性;

②按照工资总额的数据,对以工资总额为基准计提的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性复核。

第十五条 以下指标依据规定计算公式计算或查阅相关材料审核后,与考核指标对比,确认指标完成情况。

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2、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4、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5、新签合同额。查阅被审计单位经营统计报表。

6、产值。查阅被审计单位生产统计报表。

7、工程款回收率(包括当年工程款回收率和以前工程款清欠率)。审查当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资金回收比率;审查年初应收账款(即上年末应收账款)资金回收比率。

8、上交管理费。查阅管理费用表和银行付款凭证。

9、上交税后利。审查利润分配计算是否正确,查阅银行付款凭证。

10、上交党委宣传经费。审查党委宣传经费的计提是否正确;查阅银行付款凭证。

11、劳务分包工资支付率。取得被审计单位劳资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签认。

12、支付内部银行贷款利息。查阅银行付款凭证和财务费用明细账及报表。

13、收回土地转让费。调阅有关合同文件,审查银行收款凭证。

第十六条 合同履约率、质量和技术及社会责任(包括:厂容、安全、交通、消防、治安、卫生防疫和无偿献血、计划生育、绿化、党风廉政建设)指标完成情况。依据指标相关部门提供的报表进行审计核实。

第十七条 其他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审计,应按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查,依据考核指标审核确认。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十八条 审计组在对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实施审计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结论与建议,出具审计报告。

第十九条 审计报告应当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

(一)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审计事项;

(二)审计报告应及时编制,以便适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

(三)审计报告应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

(四)审计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及内容编制,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不遗漏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

第二十条 审计报告应当包括标题、收件人、正文、附件、签章、报告日期等基本要素并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审计任务的说明。主要包括:执行审计的依据,被审计企业名称,审计范围、内容、时间,所采取的审计方式,延伸和追溯审查重要事项的情况等。

2、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被审计企业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业务范围及经营规模等。

3、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①完成指标的个数; ②未完成指标的个数及内容。

4、围绕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披露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①对未完成指标的原因充分发表审计意见;

②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影响企业未来效益的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5、解决问题的建议。审计人员在提出审计建议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①应根据审计结论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针对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议,在建议的内容上与报告中涉及的问题相呼应;

②审计建议应对企业的管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也便于后续跟踪检查。

第六章 附 则

经营审计 篇5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经营管理;作用;问题;对策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与政府审计工作,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它们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促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同时,也可以提高政府审计工作的效率,增强政府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总之,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一、 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 、有利于帮助企业防范风险

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工作的重点就在于监督企业的发展状况,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例如,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企业信息的监督与管理,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快速地采取措施,对企业发展方案进行更改。另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信息,而且能够帮助企业防范风险。例如,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及时地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出企业存在的风险投资,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解决问题,从而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二) 、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而设立的、独立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之外的一个专职机构。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监督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例如,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评价其行为的可靠性,并对企业收支的合法性进行审核管理,确保企业的收入不存在非法成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最大特征,就是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约束力,确保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让企业的管理工作发挥最大的效果 ,从而达到维护企业经济利益的目的。

(三) 、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大企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要向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各方面着手,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者,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例如,企业审计部门,通过长时间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掌握企业的最新发展状况。也就是说,企业审计人员最清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出谋划策,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止出现大量浪费资源的现象,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影响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一) 、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

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该项工作的效果。当前,我国有不少企业的领导,都忽视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例如,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不但不倡导公司员工配合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而且不给内部审计部门分配资金和人员。这种状况直接加大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难度,不利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倘若管理者不加以重视,就会使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晰,容易出现财务问题,从而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依靠,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得到企业领导的充分重视,而且需要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当前,我国有不少企业都面临着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的状况,例如,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各部门管理职能混乱等。这些因素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不高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想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就是审计人员自身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以及较高的业务技能水平。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身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知识结构更新缓慢、与他人沟通困难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

三、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作用的措施

(一) 、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企业要想在经营管理工程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对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意识到审计工作在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工程中的重要性;其次,企业要给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利,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确保每一位员工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再次,企业领导要安排人员对审计工作加以宣传,让员工对该项工作进行充分的了解,例如,企业领导者在开会时,要向企业员工介绍公司审计工作的情况,另外,也可以通过海报、宣传标语的形式,在企业内部对审计工作进行宣传。

(二)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

为了使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应该增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当前,针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的状况,企业领导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改善。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措施,来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例如,对现有的制度要不断进行修订,建立独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制定系统、全面的政策和程序,确保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执行。

(三) 、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形势面前,要想保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执行力,就必须重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学习问题。因此,企业领导者除了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之外,更应该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的途径有很多,例如,企业领导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另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经常性地进行自我检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结语: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当前,我国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企业就必须及时地采取措施,对内部审计工作加以改善,促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唐新,闫立新.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3)

[2]张巧良,房亮. 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研究之国际比较[J]. 财会月刊. 2006(08)

[3]金彧昉,李若山,徐明磊. 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J]. 会计研究. 2005(02)

[4]张方瑞. 浅析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10(11)

盈余管理方式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篇6

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备受关注的问题, 学术界按照实施手段不同, 将盈余管理划分成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过度的盈余管理, 严重影响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 势必会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加大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而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对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性、公允性做出的鉴证, 是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最直观反映。国内将审计意见划分成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 其中非标准审计意见又细分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带说明段、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GCO) 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时发表的审计意见。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 主要集中在应计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相关研究。Bradshaw等 (2001) 认为, 审计师明白虚增的应计项目可能导致未来公司收益下降, 但他们认为没有必要通过审计意见向投资者传递这一信息。换句话说, 审计意见与应计盈余管理无关。Herbohn等 (2008) 、Arnedo等 (2008) 分别以澳大利亚和西班牙样本为研究对象, 得出了与Butler等 (2004) 一致的结论。Maria等 (2014) 研究希腊2005~2011年样本, 得出GCO与客户的财务特征相关而与盈余管理无关。

一些学者得出了与此相反的结论。Francis和Krishnan (1999) 运用美国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 在对金融和市场风险加以控制后, 发现可操控性应计高的公司被出具GCO的可能性大, 当被审计单位可操控性应计向下时这种关系更为明显。Bartov等 (2001) 通过多种盈余管理模型研究得出, 可操控性应计的绝对值对审计师出具保留意见有影响。Sengupta等 (2007) 发现, 上市公司应计项目质量越低审计师出具GCO的可能性越大。Laura等 (2008) 发现, 可操控应计额与GCO负相关, 而可操控应计额与其他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

国内学者章永奎和刘峰 (2002) 、夏立军等 (2002) 和徐浩萍 (2004) 的研究得出, 盈余管理较高的公司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即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能力识别。刘继红 (2009) 研究得出, 国有企业正向盈余管理越大, 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陈小林等 (2011) 的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能够区分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 且高风险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超过低风险的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曹琼等 (2013) 发现盈余管理幅度比较大的公司, 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 且较高的审计费用降低了以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与此不同, 李东平等 (2001) 、王雪 (2008) 发现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不存在显著关系。

以上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是:一是仅仅考虑使用可操控应计估计盈余管理程度, 忽略了隐蔽性更大的真实盈余管理 (李江涛等, 2012;Cohen等, 2008) , 很少涉及盈余管理行为隐性化对GCO的影响;二是国内同类研究很少将GCO作为独立研究对象, 探讨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有鉴于此, 本文试图厘清盈余管理与GCO的关系, 并深入分析盈余管理不同属性及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对GCO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上市公司被出具GCO, 说明审计师对该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相关利益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 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管理层对企业无法持续经营的信息披露仍然不足。Zang (2007) 、张昕 (2008) 等发现企业会通过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来调控实际收益。Gunny (2005) 等研究了真实盈余管理对未来业绩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未来经营现金流显著下降。过分的盈余管理之下,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更容易受到影响, 公司更容易被出具GCO。据此提出假设1:存在真实盈余管理及应计盈余管理的公司更容易被出具GCO。

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式更加隐蔽, 审计取证成本较高。作为“有限理性经纪人”的注册会计师, 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可能由于时间成本等因素忽视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据此提出假设2: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越高, 公司越不易被出具GCO。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

本文以深沪主板市场200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剔除了金融业及数据不完整的样本。本文的CGO数据经手工查询审计报告获得, 审计报告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当审计报告中出现“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无法判断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适当”、“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字样时, 认为该公司被出具了GCO。其他数据来自锐思数据库并经整理获得。

本文最终得到5 060个观测值, 其中被审计师出具GCO的样本量为208个。本文使用的主要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软件为Excel 2007和EViews7。

(二) 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是否被审计师出具GCO, 当审计师出具GCO时, 该变量取值为1, 否则为0。

2. 解释变量。

(1) DA为采用Jones (1991) 模型计算的可操控应计额。为此首先要计算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

该模型中:NDAt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估计值;A为总资产;△REVt为销售收入的变动, 即t期销售收入减去t-1期销售收入;PPEt为t期期末的固定资产。

α1、α2、α3为不同行业和年份的参数, 这些参数的估计值根据以下模型确定:

该模型中, TA为总应计利润, 通过当期净利润减去经营现金流量得到, 只有a1、a2、a3为未知数。通过对该模型进行回归, 可以得到a1、a2、a3, 然后将其代入估计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模型, 即可获得估计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

最后由总应计利润TA减去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 可得操控性应计利润DA。

(2) RM为Roychowdhury (2006) 模型计算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其计算方法如下:

以上三式, 变量CFO和SALES分别为企业当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和主营业务收入;△SALES为前后两期主营业务收入之差;A为上期总资产;PROD为企业当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前后两期的差额之和;而EXP则为企业当期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项目数值之和。

使用以上三个计量模型, 对样本进行OLS回归分析。各个模型经回归后的残差即分别代表了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所导致的非正常经营现金流量R_CFO, 非正常总成本R_PROD以及非正常期间费用R_EXP。

借鉴李增福等 (2011) 的做法, 本文构造了衡量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总体强度的变量RM:

(3) EMS为盈余管理隐性化指标, 借鉴蔡春等 (2012) 和仓勇涛等 (2011) 的经验, 其计算方法见表1。EMS值越大表示盈余管理的隐性化程度越高。

3. 控制变量。

相关定义见表1。

(三) 回归模型

为了研究盈余管理不同方式及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对审计师出具GCO的影响, 本文设计了以下logit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中发现GCO样本量的均值为0.040, 即样本中被审计师出具GCO的数量占总样本的4.0%。从盈余管理变量ABSRM、ABSDA及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变量EMS的数据看,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及其隐性化程度差异很大。

注:***表示双尾检验在1%水平上显著。

本文按上市公司是否被审计师出具GCO分组, 对样本进行均值差异性t检验。从ABSRM和ABSDA检验值来看, 未被出具GCO的样本组的均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被出具GCO的样本组, 说明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被出具GCO的可能性越大, 符合预期。此外, 从EMS可以看出, 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越大被出具GCO的可能性越小, 符合预期。

(二) 相关系数矩阵分布

从Pearson相关系数表 (略) 中可以看出, 盈余管理程度变量与GCO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隐性化程度指标与GCO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与预期一致。控制变量与因变量GCO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且符号与预期一致, 表明本文控制变量选取比较合理。

此外, 各自变量之间除了LNA与LNFEE之间相关性 (0.667) 较高外, 其余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小, 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 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logit模型, 对不同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具体回归结果见表4。

注: () 表示均值差异检验的t值;t值上方为未被出具GCO样本与被出具GCO样本均值差;*、**、***分别表示双尾检验在10%、5%、1%水平上显著。

在模型 (a) 和模型 (b) 中, 我们发现, 无论是真实盈余管理还是应计盈余管理都与GCO存在正相关关系, 其中真实盈余管理在10%水平上显著, 应计盈余管理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审计师在出具GCO意见时既考虑了应计盈余管理也对真实盈余管理非常关注, 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审计师出具GCO的可能性越大。本文假设1得到支持。

在模型 (c) 中, 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 (EMS) 的符号为负, 符合预期, 但P值为0.412, 统计上并不显著。因此, 本文的假设2未得到验证,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家对社会审计的监管越来重视, 近几年会计师事务所被起诉的案例屡见不鲜, 会计师事务所要想长远发展需要有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 另外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组织的不断完善, 也使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成为一种趋势。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与GCO的关系。

(四) 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首先, 本文是基于净利润计算应计盈余管理 (DA) , 将DA替换成以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为基础计算并进行本文的回归, 主要研究结论保持不变。其次, 将真实盈余管理 (RM) 非正常经营现金流量R_RCFO、非正常总成本R_RPROD、非正常期间费用R_REXP替换进行本文的回归, 主要研究结论保持一致。此外, 将控制变量中的公司规模 (LNA) 替换成营业收入的自然对数, LOSS替换成连续两年亏损, 主要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综上可知, 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

五、研究结论

本文使用我国深沪主板市场A股2009~2012年的数据, 发现审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状况进行审计时, 不仅考虑了被审计单位的应计盈余管理, 而且对真实盈余管理同样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 公司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对审计师出具GCO并无影响, 验证了审计师能够识别较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 .张昕.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2008;4

[2] .李增福, 郑友环, 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中国管理科学, 2011;2

经营审计 篇7

在审计实务中, 对应收账款实施的审计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 内部控制也逐渐完善, 但应收账款回款、计提等问题仍层出不穷, 试问原因何在?笔者认为, 原因一是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供严重过于求, 是“买方市场”, 企业被迫降低信用标准, 不得不采取赊销等促销手段, 回收货款难度加大, 造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原因二是当前社会法制化建设还不完善, 人们的法律意识以及经营观念还比较落后, 加之当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企业兼并、重组、破产等行为客观上也加大了回款以及结算等方面的难度;原因三是企业对客户不履行合同进行起诉所需的费用, 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太大, 并且法院判决生效后也难以执行;原因四是企业经营者为私利而舞弊的结果, 应收账款账户是一种记录在账上的债权而不是一种存在于公司中的实物资产, 容易被不法职员用来掩盖其贪污或挪用公司财产的行为。

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舞弊的动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 企业方面, 一是通过应收账款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用以美化企业形象, 达到谋求企业以及相关集团利益的目的;二是设置“小金库”以贪污私分;三是偷漏税金;个人方面, 主要是达到操纵利润, 贪污或挪用企业资金, 上述不良动机使得企业当局操纵会计利润、隐瞒真实财务状况, 具体表现如下:

一、设置账户时浑水摸鱼

有些企业不设应收账款明细账, 将各种债权都记入应收账款总账, 无法核实债权人, 或把往来款项记入应收账款, 最终掩盖不正常的经营活动。

二、会计核算时混淆黑白

有些企业虚构应收账款业务, 将不属于应收账款的经济业务列作应收账款处理, 虚增收入, 虚增利润, 粉饰经营业绩, 反之, 有些企业发生了应收账款业务, 却不进行核算, 虚减收入, 虚减利润, 或者移花接木将长短期投资收益纳入应收账款核算, 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另外, 将已取得的货款列作应收账款, 将货款予以贪污或挪用。

三、到期收回时消极对待

有些企业当局为谋取私利, 不积极组织催收, 收取了对方好处费后故意到期不回收, 或故意将已收回的“应收账款”不按规定及时结转, 长期挂账。

四、选择方法时暗渡陈仓

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 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应采用总价法, 而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单位往往采取净额法入账, 以达到推迟纳税的目的。

五、上下年结转时“空中飞”

有的企业在年终结账时, 将某账户或几个账户的余额分解或合并到下年度新账的几个或一个账户中去, 不进行账务处理就可以达到某种舞弊目的。如将有关费用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 年底结转新账时, 则将此款项余额合并到“在建工程”科目, 这样就把费用转嫁为基建成本挂账。

六、坏账处理时换质移位

一是核销坏账损失时不履行手续, 没有经过批准就擅自核销;二是随意变更坏账损失处理方法, 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混用;三是备抵法下, 人为扩大计提范围和计提比例, 达到多提坏账准备, 多列管理费用, 偷逃所得税的目的;四是年末或定期调整坏账准备金额时不考虑坏账准备的实有余额;五是不按坏账确认的标准确认坏账发生, 将预计可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 将本该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造成资产不实;六是收回已转销的坏账时, 不增加“坏账准备”, 而是作为“营业外收入”或“应付账款”或不入账, 作为内部“小金库”处理或贪污私分。

上述六种应收账款的舞弊表现指明了在实务中对应收账款审计的六个切入点, 也反映出利用应收账款舞弊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这使得企业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利用会计报表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更严重的是, 目前很多企业的应收账款呆坏账存在且数额很大, 长期挂账而无人问津, 其占用大量营运资金, 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 难以扭转企业亏损的被动局面, 企业不得不靠向银行贷款来过日子, 高额的贷款利息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 再加上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不健全, 风险意识淡薄, 销售人员没有充分了解对方企业的还款能力以及信用水平就草率地给予赊销或现金折扣, 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 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 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完善而面临财务危机, 这也就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有利润, 无资金的状况;很多单位以及个人把应收账款作为避风港, 当局者操纵会计利润, 随意更改会计制度, 设置虚假账户, 采取各种手段不顾及企业持续经营的需要而肆意夸大或缩减会计利润, 资金的步步沉淀和体外循环使得企业能否持续经营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对提高经济效益, 避免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会计舞弊手段日益多样, 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放松了要求, 尤其是应收账款的呆坏账普遍存在且数额较大,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管理效益, 最终导致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关键词:应收账款,审计,函证,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高莹、万里霜、阎志刚.审计学原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1

[2]、山东省审计厅经贸处.关注“抵抹账现象”.山东审计, 2002 (4) .

[3]、李中年、冯韦. (2010) .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舞弊的审计方法与技巧 (在线) .http://www.hbaudit.gov.cn/html/2010/0602/8849.htm (2011年2月) .

经营审计 篇8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48项审计准则(2010年进行了修订),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施行。 该审计准则体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但是在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理解上,学术界仍存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就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或舞弊风险导向审计。 之所以出现争论,笔者认为关键是对风险的内涵理解不同,那么“风险”的涵义是什么? 难道仅仅是“经营风险”或 “舞弊风险”?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究竟是什么关系?

作为实务工作者, 笔者认为正确理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以及几种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审计准则非常重要。 本文结构上分四个部分:首先文献综述,概述学术界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不同看法;其次分析总结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然后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最后结论。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以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实务中应用为主。 2004年初陈毓圭、谢荣、吴建友等学者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研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 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大量出现。 但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是什么,并未达成一致的看法。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模式还是审计方法? 谢荣、吴建友(2004) 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属于审计方法,它是审计方法在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 陈毓圭(2004)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审计方法和理念,但他更倾向于方法论。 谢志华、崔学刚(2006)认为风险导向审计不是审计方法,而是一种审计战略定位与观念导向。

在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的理解上,学术界有不同观点。 谢荣

(2004)认为“对于‘固有风险’的认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战略风险,而不是仅考虑会计报表本身的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该是以企业的经营风险为导向的一种审计”。 王泽霞(2004)认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管理舞弊不能被控制风险导向和商业风险导向较好的识别,因此提出了管理舞弊导向审计,她认为“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是以查找和识别管理舞弊作为审计工作重心的风险导向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新的发展”。 陈志强(2006)认为“把握风险的概念是正确理解风险导向审计内涵的关键,对风险概念理解不同,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认识就会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审计理念和模式,风险的基本内涵应该是 ‘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对风险内涵不能随意缩小或者扩大,否则都可能造成理论上和实务上的偏差”。

本文以下分两部分阐述两个观点: 一是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认识;二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

三、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认识

从审计模式的历史发展进程看, 无论是从最初的账项基础审计到制度基础审计,还是从制度基础审计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引起审计模式变更的真正原因还是“成本效益原则”在起作用。 社会越发展,经济越活跃,企业的业务也越复杂,审计工作也就越发的繁重复杂。 但在竞争社会,审计收费并不与审计工作量成正比。 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企业,它的目标也是企业财富最大化,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是会计师事务所一贯的做法,只是受到了审计风险的制约。 如何有效平衡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之间的矛盾,是一直困扰会计师事务所的问题,同时也是审计模式发展的推手。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之间矛盾平衡下的一个产物。 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即通过审计前风险的评估,来确定检查风险应控制的水平, 从而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配置到最有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领域,以此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对风险评估上存在致命缺陷,即难以有效评估固有风险。 在实务中审计师往往不评估固有风险,只评估和测试控制风险,而控制风险的评估难以有效发现管理层绕过内控的舞弊, 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实际上风险很高但评估的风险却很低。

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进行改进,将原有的审计检查前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重大错报风险替代,这就形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依据的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表面上,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只是用重大错报风险代替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实质上,实现了质的飞越。 它并不是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简单相加,其所包含的内涵已超越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它不再将审计检查前风险进行人为划分, 而是以风险评估所要实现的目标代替,即识别和评价“重大错报风险”,从而更好的体现了审计程序因地因时而异、多样性的特点。 它所体现的思想是:审计检查前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风险因素彼此又不是独立的,因此不能割裂起来单独评估,而是需要联合起来评估;同时,审计检查前的风险又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行业状况、企业性质、监管环境、战略、目标、经营风险、业绩考核体系不同,引发财务报表错报的风险因素就不同,因此,在具体审计中审计师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企业的风险评估程序,关键要找出引发错报风险的源头,从源头来识别风险。

虽然与传统相比,审计风险模型只是发生小小变化,但体现的审计理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它要求审计师从源头发现风险, 审计重心前移;风险评估由零散走向结构化,它将各种风险因素联系在一起,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问题, 风险评估方法更加系统化; 将战略分析引进审计,风险分析方法多样化;紧扣风险这根弦,风险评价贯穿整个审计过程;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成为重点考虑的风险因素:经营失败很可能使审计所卷入诉讼,带来审计风险;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反映, 通过经营风险的分析和评估能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舞弊,特别是管理层的通同舞弊,引发的财务欺诈造成后果往往特别严重。

综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审计理念,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的风险评估来识别重大错报的领域, 并将识别的领域作为实质性审计的重点,以此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因此,笔者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是:以揭示重大错报风险为核心的一种审计模式, 通过分析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因素, 来评估和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从而有效解决信赖过度导致审计风险或信赖不足导致审计过度的问题。 重大错报的风险驱动因素可能源于经营风险,也可能源于管理层的舞弊或其他。

四、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关系

王泽霞(2004)认为“审计导向就是审计工作的切入点,用以确定审计实施对象和重点领域。 ”根据这一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以“风险”作为审计导向,也就是审计工作的切入点。那么“风险”是什么?有学者认为经营失败很可能导致审计风险, 因此认为经营风险就是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审计工作以经营风险作为导向,从而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就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 也有学者认为,近几年国内外爆发的好几起重大财务欺诈案,很大一部分是管理层舞弊造成的,因此认为舞弊风险就是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审计工作以舞弊风险作为导向,从而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质就是舞弊风险导向审计。 王志强在《从审计模式及其思想的演进辨析风险导向审计应有的内涵》 一文中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辩驳, 他认为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或舞弊风险导向审计等同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犯了将风险内涵任意扩大或缩小的错误。

笔者认为,不能简单的将“风险”理解为经营风险或舞弊风险。 对 “风险”的把握要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出发去理解。 前面我们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分析中已经指出, 重大错报风险的揭示是其核心,审计工作是围绕着分析评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展开,关键是要找到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的风险驱动因素, 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是导致错报的风险驱动因素,但不是全部。 “风险”是涵盖了经营风险、舞弊风险在内的一切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因素的概念, 是重大错报风险驱动因素的集合。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师不可能去寻找所有的错报风险驱动因素, 而是有选择的寻找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驱动因素以及识别和评估风险的正确路径。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认为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营风险,即重大错报风险的源头为经营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的正确路径应为从经营风险到错报风险; 舞弊风险导向审计认为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舞弊风险, 识别和评估的正确路径应为舞弊风险到错报风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以经营风险作为风险评估的逻辑起点和重心,通过对经营风险的分析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以舞弊风险作为风险评估的逻辑起点和重心, 通过对舞弊风险的判断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因此,无论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还是舞弊风险导向审计, 都只不过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实务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审计模式。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图示表示:

{横轴以时间为顺序,表示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图中只反映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纵轴以审计工作路径为顺序,反映审计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以C点即分析评估经营风险作为审计工作的起点; 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以B点即分析评估舞弊风险作为审计工作的起点。 这二种表现形式最后相交于A点,即揭示重大错报风险。 }

五、 结束语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审计模式,反映审计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如何系统的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要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首先得找出可能引起重大错报的风险驱动因素, 比如经营失败、 管理层业绩考核压力、融资压力等。 风险驱动因素是重大错报风险的源头,识别和评价风险驱动因素是审计工作的起点和重心。 经营风险或舞弊风险是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以经营风险的识别和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逻辑起点和重心,就形成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以舞弊风险的识别和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逻辑起点和重心, 就形成了舞弊风险导向审计。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 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不是独立的审计模式,而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实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当前较新的一种审计模式,已全面应用于现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但理论界对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仍存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就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或舞弊风险导向审计。正确理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以及几种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执业准则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分析总结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然后,分析其与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

经营审计 篇9

一、绩效审计的目的与作用

企业内部经营单位绩效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及科学性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一种监督与评价活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整改建议,进一步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防止资产流失,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开展绩效审计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适应经营单位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帮助企业进一步查找管理漏洞,挖掘生产潜力,改进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坚持持续重组和优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日臻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二、开展绩效审计的主要方法与对策

绩效审计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薪酬风险审计和对外投资效益审计、内控制度审计和财务收支效益审计等方面。

为了取得预期的审计效果,应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经营目标、经营成果和企业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与对策。通常情况下,对于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重点是对资产、负债、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以及企业资产质量的变动状况和重大经营决策等内容进行审计。同时,还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有所侧重评审,对其岗位职责设置情况进行调查,严格按照职能优化管理程序,对设置重叠的岗位提出撤并和内部考核聘任与外部市场招聘相结合的意见,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效益不好的亏损单位,审计的重点应围绕开源和节流这两个关注点。审计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单位亏损的主要原因,重点收集单位历史上经济效益最好年份的各项数据作为基准,然后以近三年的数据与其进行分析对比,查找亏损的主要原因。分析对比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比当年销售收入,如果销售收入下降较多,则问题可能发生在产品的开发、销售或质量上;二是对比当期毛利率,如果毛利率下降,则问题可能发生在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及有关费用上;三是对比同期管理费用,如果管理费用上升,则要对明细科目比对检查,找出影响管理费用上升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要发掘出使管理费用下降的主要因素;四是对比经营期间各时点的财务费用,如果财务费用上升的比例超过银行利率的调整利率,则查找新增借款的原因;五是对比项目投资收益增加还是减少,对外投资单位数量和投资数额增加还是减少,是否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利。通过上述量化指标充分分析和论证后,提出企业扭亏增盈应采取的对策或建议。

企业节流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节约开支,以最低的成本、费用生产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二是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这些损失主要包括: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形成的呆坏账;对外销售中,协议书中明确规定包销产品,但协议超期也未销售出去;在联营单位里,管理费用高,滥发奖金和实物;用各种手段私设“小金库”,造成单位利润下降;外聘负责人选择不当,产品质量不过关,出现销售危机,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新上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举债投资,达不到预期的投资效益等。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状况与审计事实,提出具体的审计意见和扭亏增盈的建议。

三、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

1. 对经营成果进行实性审计,促进完成经营指标任务

开展绩效审计的重点,是审计企业负责人在任期内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认任职期间会计核算是否准确,企业财务决算编报范围是否完整,以及年度内利润总额、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期间费用等定量的评价指标。在开展审计的过程中,还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经营管理者风险薪酬暂行办法、经营指标考核奖惩方案的规定,以当年的经营损益为主,按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业绩指标为准。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期间的经营成果进行审计确认时,不仅要分析和评价经营成果指标完成情况,还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查找经营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持续改进与发展措施。公司主管部门将依据审计确认的经营成果兑现经营单位管理者当年的风险薪酬。

2. 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审计,提高投资管理效益

为了防止经营单位投资风险,盲目提高检维修费用,严格控制经营单位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应将经营单位的投资项目建设和检维修工程费用全部纳入公司内部审计,建立并坚持工程预(结)算必审制度,严格执行“先审计,后结算”的原则,加强对建设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严把工程结算付款关口。审计人员主要采用“看图纸、跑现场、对定额、查规范”等审计方法,审计重点放在施工现场跟踪审计,全面核实工程实物量,重点关注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施工措施费、工程材料费等关键环节上。

3. 经济合同及招投标进行审计,严格控制资金流出

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往来必然要签订各种经济合同,为有效地降低合同价款,防止质次价高的物资进入企业,切实把住物资采购资金的关口,遵循“不经审计,不得签约;不经审计,不得付款”原则是一个有效手段。在合同审计中重点将经营单位对外签订的合同,全部纳入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内。对支出性合同的重点是审查各项物资采购业务是否违背效益性原则,乙方资质是否合格,价格是否适宜;招投标审计的重点是审查招投标的程序是否合规,施工单位的资质是否合格,各种取费、工程造价是否合理,有无超概算等方面。

4. 对内部控制及执行情况审计,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及执行情况审计,主要是对经营单位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活动和重大决策;企业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政策、计划、预算程序、合同等遵循性情况。开展经营单位内控制度审计,可以采取以下步骤:一是检查整个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建立,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健全性与科学性;二是检查内部控制系统的合理程度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适应性,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三是检查和评价各主管部门及管理人员是否严格执行了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是否得到有效地控制;四是找准失控点和漏洞,查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内控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提出弊端及症结所在,确定持续整改方案,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四、开展绩效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应遵循的原则

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切忌泛泛而谈;二是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切忌华而不实,审计意见或建议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整改措施切实可行;三是开展绩效审计应当以直接的绩效审计为主,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四是间接的绩效审计也不容忽视,通过审计促进企业加强基础工作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也非常重要;五是审计不宜面面俱到,可以选择最重要的关键环节进行。如此,才能使项目审细审透,达到预期目标与效果。

提出有价值、高质量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不仅要遵循和把握以上原则,而且在审计过程中还要关注以下四点:

1. 关注沉淀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金流动

有的经营单位既要背着沉重的贷款负担,又要找地方堆放许多年不用的材料与设备,从而产生了资金运用不良的问题。针对此项问题,审计人员应定期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建议经营单位清理报废或变卖不良资产,使其转化为具有流动性、能给经营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的货币资金。

2. 加大清欠力度,降低企业损失,加快货款回笼

针对经营单位存在着应收账款长期收不回来的问题,审计建议:首先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工作,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对重点欠款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清欠;其次,积极寻找债务链,采用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账方式找到解脱债务链途径,避免或减少坏账的发生,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

3. 加强资金管理,减少发生损失,加快资金循环

对经营单位存在着生产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审计建议尽可能缩短工艺流程,使在制品降低到最低程度,用以销代产的原则严格控制资金的占用,避免在产品资金占用过长而增加资金的投入量。同时,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减少废品损失,减少或避免资金的积压和浪费。对产成品资金要加强管理,对产成品库存量应制定统一标准,一旦超过标准,及时分析原因,对产品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 积极利用国家现有优惠政策,加快资金周转

对经营单位存在着没有利用国家有关进、出口货物免税及环保项目等优惠政策的问题,审计建议财务人员及有关人员要积极主动与税务或其他部门联系,争取到国家优惠政策,既增加经济收入又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企业集团经营战略与内部审计 篇10

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 许多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形成了一些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以母公司为核心, 以产权、产品、技术等为纽带, 将多个子公司联系在一起, 从而形成了经济上统一控制, 法律上各自独立的一体化联合体。企业集团的发展、子公司的不断增加在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及利润增长点的同时, 也带来了管理的难题。集团公司的管理层迫切想要找到对各子公司管理控制行之有效的措施, 从而实现集团的经营目标及整体利润的最大化。

审计在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可以体现母子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之间的相互制衡, 在公司治理中为管理层监督评价会计制度和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保证, 为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在企业集团分散经营和单独核算的情况下, 加强内部审计尤为重要。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内部审计的方式及内容必须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的种类

通常, 企业集团会考虑其所属行业、技术与管理能力、规模实力、发展阶段及其目标等一系列因素来选择经营战略, 从而实现集团效益的最大化。在集团经营中常见的发展战略一般包括多元化战略和专业化战略。

多元化发展战略指母公司为拓展产品及服务领域, 开辟利润来源, 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投资或兼并相关企业形成多领域、多产品类型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从而扩大生产经营范围, 分散经营风险, 稳定收益。专业化经营战略的基本点是将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势聚合在某一特定的产业或产品领域, 资源的聚合意味着企业集团在特定的市场上集中优势, 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从而为谋求特定市场的竞争优势、增强风险抗御能力、推进拓展市场领域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

集团经营战略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实行多元化战略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往往分别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进行经营, 整个集团呈现出多领域、多产品类型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因产品存在差异性, 所以各子公司相关程度低, 各自在其专门领域经营创造价值, 而集团总部只负责总体战略决策。在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集团中更倾向于采用分权的控制模式, 集团对各子公司日常经营较少参与, 专注于资本经营和宏观控制;各子公司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实行专业化战略的企业集团注重单一产品或行业的发展, 希望通过聚合企业各种资源优势而生成集团整体的竞争优势, 下属子公司的业务相关程度很高, 集团总部通过对子公司的日常管理与协调, 促进集团整体的发展。因此为了保证集团整体战略及目标的达成, 在实行专业化战略的企业集团中更倾向于采用集权的控制模式, 集团对各子公司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 注重成员企业经营行为的统一与优化、公司整体的协调增长、对成功因素的集中控制与管理。

三、内部审计的内容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应服从、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 其内容要与企业的控制模式相吻合。内部审计通过监督和评价集团各成员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效益性来促进企业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 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 财务审计。

是指为了保证被审计单位资产的如实记录和妥善保管, 确保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所揭示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进行的审计。其审查的主要内容有:企业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报送的财务报表等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占有的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

(二) 效益审计。

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具体又可以分为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三) 经济责任审计。

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承担经济责任的责任人, 在其履行责任期间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的一种审计。它主要围绕企业设置的成本费用中心、收入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 评价各责任人在一定时期的各项经营业绩, 确定其经济责任目标的实现程度。

四、不同集团战略下内部审计目标内容的确定

(一) 多元化经营战略下, 内部审计应以利润为核心进行财务审计及经营审计。

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下, 子公司有独立的产品及生产流程, 是经营主体也是利润中心;管理上对子公司实行分权控制, 子公司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集团对子公司考核时更关心的是报送信息的真实性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审计的重点包括:

1. 会计报表审计, 即对子公司会计信息及报表的可靠

性进行印证, 对子公司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做出全面的评价, 维护财经纪律和法规, 并为集团公司考核子公司管理层提供依据。

2. 对子公司盈利能力进行评价。

集团设立子公司的最终目标是获取盈利, 子公司在获得集团公司投入资本金进行经营活动的权利后, 就要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投资回报的要求。内部审计要依据集团确定的考核指标, 如净利润、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对子公司的业绩进行全面的评价, 在确定利润真实性的同时, 找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 提出改进建议。

3. 对子公司资产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评价。

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往往是靠资本联系在一起的。集团对子公司投入资本的利用效果, 直接影响了集团未来的投资走向。因此内部审计要对子公司资产利用的效果, 结合投资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利用率等进行分析;并对子公司投入产出的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为企业集团未来多元化战略布局发展提供依据。

(二) 专业化经营战略下, 重点进行管理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

专业化经营战略下, 集团产品单一, 各子公司往往是为扩大生产规模及获得区域优势而设立的, 彼此之间业务相关度高, 子公司更多的是生产中心而非利润中心。集团要对子公司进行集权控制, 以保证子公司协调发展, 实现集团整体目标, 因此对子公司的考核更关心的是经济活动过程的合规性。审计重点包括:

1. 生产过程中各种标准的执行, 如原材料采购价格、产

品工时标准、材料耗用标准等。由于各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 集团总部可以结合各子公司所处地域不同、机器设备不同、操作人员素质不同等因素统一确定各子公司生产标准并定期进行调整。内部审计要检查各子公司对生产标准的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生产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由于实行专业化战略的企业集团产品单一, 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对整个集团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质量监控是风险控制的关键, 产品质量要靠完善且严格执行的内部控制来保证。内部审计要对各子公司材料采购、生产、检验等一系列的质量监控制度进行严格审查。

3. 合同的签订与执行。

经济合同审计是事前审计的重要内容, 为了保证合同条款的合规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内部审计人员要通过参与合同的谈判、起草和审查及建立本单位的经济合同档案等, 对经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的合规性、效益性及风险性进行检查和评价。为了避免影响子公司工作积极性, 可以规定执行合同审计的标准, 如标的额50万以上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应有内部审计的参与。

4. 子公司管理层经营业绩的评价。

对子公司管理人员在经营期间责任履行情况的审查, 是集团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下, 子公司管理层经营业绩的考核可以以利润为核心;而专业化经营战略下, 由于集团创立子公司更多的是出于战略布局的考虑而并非单纯追求利润, 所以应确定更适合的考核指标, 如销售总额、资金占用情况、生产计划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对子公司管理层进行评价。

5. 子公司费用的控制。

围绕集团公司总目标和各子公司目标而制定的预算要定期进行考核, 确定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适当性。特别是成本费用预算的执行应是审计的重点。对成本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及目标管理情况要进行分析, 找出差异及其原因, 确定责任, 提出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 企业集团实行不同的经营战略, 相应的内部审计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多元化经营战略下, 因要赋予子公司更多的自主权, 内部审计更倾向于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 审计的重点为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而专业化战略下, 因要强调各子公司之间的协调配合, 内部审计更侧重于对生产及经营过程合规性、适当性进行监督, 审计重点为管理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只有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才能真正融入企业管理之中, 真正实现内部审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上一篇:“信用村”贷款模式下一篇:环城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