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指南(共12篇)
实施指南 篇1
摘要:<正>我园作为漳州市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实验区基地园,为在实践层面上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指南》的具体实施方法,并确立“贯彻《指南》的实践探索”这一课题为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就如何依托《指南》贯彻实施的春风为我园课题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讨,为我园的特色课程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而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我园作为漳州市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实验区基地园,为在实践层面上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指南》的具体实施方法,并确立“贯彻《指南》的实践探索”这一课题为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就如何依托《指南》贯彻实施的春风为我园课题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讨,为我园的特色课程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而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以课题为契机,在学习研讨中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和全面贯彻实施《指南》精神,我们把学习的重心从原来的大框架转移到小范围,理论学习的内容更多地考虑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如,请高老师对我园教师进行“变废为宝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技能培训,帮助教师提高了变废为宝的技法创作和环境创设的美化水平;请来了钟老师给我们讲解蒙氏数学的基本教学法,通过讲座,让我们懂得如何引导幼儿参与操作,让原本抽象、深奥、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简单又形象,让幼儿喜欢数学,亲近数学。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又安排我们多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的学习培训,促使其尽快成长、成熟,分批派教师到长泰、漳浦、南靖实幼、龙山、金山中心幼儿园等示范园参观学习,让我们有更多观摩、交流的机会,并及时把信息带回,在全园反馈,使经验、信息广泛交流,让全体教师都有学习的机会。在每次研讨中,我们运用自主、合作、互动的集体“研讨式”的培训方式。如:“如何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的过渡环节?”“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开展大班幼儿早操活动?早操的内容、结构和时间如何安排?”“如何体现课间游戏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如何开展有价值的户外体育活动?”大家在活动前精心准备,收集大量资料,活动中积极交流,鼓励大胆质疑、发表不同看法见解,畅谈各自独特的意见建议,理清思路,从而有效地促进自我发展和提高。
二、以课题为抓手,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指南》的出台带给我们每一个教师全新的命题,没有了统一的模式,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我们的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我们的幼儿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逐步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将理论融入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断改革、创新与完善。如,各班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以幼儿的视角来确立过渡环节的活动内容,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感兴趣的民间游戏、手指游戏、折纸游戏和播放幼儿活动的照片、视频等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充分发挥过渡环节教育价值中,教师和幼儿都有不同的收益。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最大的转变是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行为有了本质的变化,过渡环节以及一日活动的组织都从教师的主观控制转换到幼儿的自主调节,但在这个转变中,教师也没有放弃指导和设计,所以并没有造成“放则乱”的状况;从幼儿的角度来说,在有序自由的氛围中幼儿获得了自主能力的极大发展,从事事寻求帮助到独立地解决问题,从关注自己到考虑同伴的需求,从独自游戏到结伴游戏,幼儿的能力在研究中获得了非常大的变化。总之,在过渡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前提下引导支持他们的活动,让过渡环节发挥其独有的教育功能。
我们还改编、创编了早操的队形队列、律动表演与探索体育器械的多种玩法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解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与突出问题,进行一日生活随机教育、个案分析、家园共育、亲子游戏等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
三、以课题为动力,在家园共育中发展
我园以课题为动力,以“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为目标,树立大教育观念,将幼儿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1+1>2的合力。
如,我们在荆江生态公园举行幼儿园第二届“奔跑吧,宝贝—亲子马拉松赛”,在主题开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需要家长的配合的,大自然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可以调动幼儿各个感官的感受,是书本或由教师讲所远远替代不了的,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融入其中,才能有更深的感受和体验,所以调动起家长对这一活动的重视是最重要的,我们和幼儿交流了怎样制订计划、奔跑的路线、奔跑时的安全防护、请家长和幼儿合个影,然后发到群里,在过渡环节时间里循环播放幼儿奔跑的照片,因为是幼儿亲身体验的,所以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多了,幼儿激动地交流着,抑制不住地开心,想和老师、伙伴分享,这样也促进了家长们带幼儿走出去的决心,也大大弥补了幼儿园教育的局限。在活动过程中,非常感动地看到,很多家庭全员出动和幼儿一起跑,给幼儿更多的鼓励和信心。不仅幼儿在这过程中得到全新的体验,家长们也在工作的快节奏之余,找到了运动后久违的舒畅。看得出,所有参加者都在享受这次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此外,还开展了“迎新年庆元旦”趣味亲子活动。活动均以“运动”为主题分年段开展。大年段“庆元旦亲子手工制作”:有体育器械制作、运动人物动态制作(利用纸盘黏贴画、锡纸挂饰制作、毛根运动员造型)等小主题;中年段“庆元旦亲子体育游戏”:有过关斩将钓鱼快、趣味推车运球、快乐向前冲、翻山越岭、赛龙舟等游戏;小年段“庆元旦亲子闯关游戏”:有小脚踩大脚、过小河、滚彩球、“套高帽”等环节。通过亲子合作制作、游戏让家长和幼儿体验运动的快乐,进一步加深家园情、师幼情、亲子情,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从而实现家园共创幼儿发展空间的新局面。
四、反思与思考
《指南》中提到,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过渡环节的等待可以是一种教育资源,但我们应以如何更准确地把握生活中的独特教育价值的内容来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其丰富的独特教育价值有待我们去发掘。在实施课题过程中,有些教师对自己所研究的内容还停留在表面上,为自己的“教”而“教”,为幼儿的“学”而“教”,而不像专家一再强调的:满足幼儿自己的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地收集与整理资料,使许多实施的第一手资料流失。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实施指南 篇2
为了在我省餐饮业更好引入五常管理理念,推广实施五常管理方法,帮助大中型餐饮企业及员工尽快了解五常管理知识,熟悉五常管理内容和实施方法与技巧,我们特编写《浙江省餐饮业五常管理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利用5C管理原理,结合餐饮业管理的特点,详实地介绍了餐饮业五常管理的含义、实施意义、实施目标、实施步骤、要领、员工培训内容和可供参考的管理制度、标识图例、参照标准及实例照片等,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可作为餐饮业五常管理推广实施的培训教材及参考资料。
希望我省餐饮企业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组织本企业从业人员对本《指南》进行深入地学习,并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付诸于实施行动,使我省餐饮企业推广“五常”管理的活动由点到面、并逐步深入全面开展,最终成为全省餐饮行业自觉遵循的规范性行为。
本《指南》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宁波市卫生监督所、绍兴市卫生监督所、杭州市卫生监督所、嘉兴市卫生监督所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
2008年7月 目录 一、五常管理概述
“五常”含义 2 “五常”实施意义 二、五常管理实施 1 实施步骤 2 具体做法与要求 3 重点岗位操作要点 4 实施技巧 三、五常管理组织与职责 1 管理组织 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附录:A、五常管理制度
B、五常管理标识图例
C、五常管理实施评估标准
一
五常管理概述
五常法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即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其日文的罗马拼音开头均为S,简称5S。运用5S管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较为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餐饮业自身管理水平,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从中文文字的理解上,这5个S有交叉,有的方面难以加以区分和理解,容易产生歧义。“餐饮业五常管理”就是运用5S管理的原理,根据餐饮业的特点和实际操作过程,为便于在餐饮单位推行和实施,将“五常”归纳为“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常检查”、“常自律”,简称“5C管理”。1 餐饮业五餐饮业五常管理 1.1 1C—常分类
含义:经常清理工作场所的物品,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对物品进行分类,分为必需物品与非必需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舍弃非必需的物品。目的:腾出空间,防止食品交叉污染或误用。1.2 2C—常整理
含义:经常整理工作场所的物品,将物品定位、定量存放,并对每件物品进行标识,摆放整齐,使每件物品“有名”、“有家”。
目的:随时方便取用物品,缩短找寻物品的时间,30秒内找到要找的东西,提高工作效率。1.3 3C—常清洁
含义:经常清洁工作场所各区域,保持环境、物品、工用具、容器等处于清洁状态,维持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
目的: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取出的物品能马上正常使用。1.4 4C—常检查
含义:通过一定的制度和规定,将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以维持和巩固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的成果。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的成效。1.5 5C—常自律
含义: 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习惯,遵守工作规则,长期坚持不懈。目的:提高员工素质,养成工作认真、规范有序的习惯。2 餐饮业五常管理实施意义
中餐的管理历来是经验型管理,尤其是厨房管理,更是谁当大师傅谁说了算。再加上从业人员流动频繁、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管理意识,即使是一项通常很好的管理方法也很难贯彻到每一个操作岗位并长期坚持。目前虽然有许多种类的企业管理系统,但并不十分适合我国的餐饮业,原因是那些系统太复杂和太抽象,而且在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提高等方面体现不出明显的优势。因此,企业往往钱是投入了不少,制度也制定了不少,而所产生的预期效果多未能如愿。但是,餐饮单位实施五常管理后,内部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2.1 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五常管理可有效控制了食物进货量、先进先出,大大减少重复采购和因过期变质造成浪费,通过五常管理,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水电,同时又可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了成本。2.2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寻找物品时间,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2.3 保证食品安全
五常管理可从源头上防范和消除餐饮单位食品安全隐患,提高了餐饮单位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管理水平,保证食品安全卫生。2.4 提升了员工素质
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和五常实施,工作环境的明显改善,员工的规范意识、卫生意识、效率意识、自律意识、服务意识可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自然得以提升。2.5 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
实施五常管理可使食品更安全、服务水平更高、经营效益更明显,通过口碑相传,会在同行业、社会中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单位的品牌。二
五常管理的实施 1 实施步骤
可分为决定、策划、培训、实施、维持五个步骤。1.1决定
即获得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并做好准备。首先,单位中的最高管理者必须确立推行五常的思想和决心,并设立专门的五常实施管理组织,由单位负责人领衔。而且,像其它任何品质计划一样,最高管理者仅仅只有口头表态没有作用,而是需要做出全面承诺;在具体开展推行、培训、实施等工作时,能够提供资金上的保证。1.2策划
策划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谁来做?
◆什么时候开始做?时间进度安排? ◆从哪里开始做?样板点的选择? ◆需要添置什么物品材料? ◆费用概算?
◆希望什么样的预期目标、效果?
具体指做好五常促进活动的策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编制五常运动计划表。这个计划表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2.1 五常管理小组应有专(兼)职人员和办公地点,具体以附录C“五常管理实施评估标准”为基础。确定本企业五常实施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关键部门或岗位。在第一步实施的计划中,要从五个常的各个要素里,选取一项事情来完成。并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五常促进活动”,具体可采用五常日的形式。1.2.2 第一个五常日
常组织,发动全体员工,人人都有分工,对所有的作业区域与作业环境开展整理,确定每项物品的使用作用、使用频率,并据此进行分类,坚决丢弃或去掉不需要的物品。1.2.3第二个五常日
常整顿,给常组织后确定需要留下的物品予以命名,给每一件命名物品贴上标签,确定位置,给物品做到有名有家。1.2.4第三个五常日
常清洁,全体员工开展相应区域大扫除,包括对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货架等每一个角落的正面、背面、顶面、底面进行全面清扫,营造全新的清洁环境。1.2.5第四个五常日
常规范,体现视觉管理和增加执行透明度,主要区域有五常责任人分工示意图,设备、设施均有五常责任卡,制定五常管理制度,并上墙。1.2.6 第五个五常日
常自律,分层分级开展五常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培养员工了解五常内容,分担五常责任,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树立良好个人仪表。
1.2.7管理小组对于五常促进活动中工作突出的部门、班组或个人,应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为下一步的五常活动作出计划。1.3 培训
开展各个层面及全体员工的五常知识、五常理念的培训,是实施五常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五常管理是以消除企业浪费和在企业内部进行持续的品质改善的活动。开始实行五常活动时,每个企业都会感到比较辣手或是无从下手,当企业开始实施五常管理后,又会发现总是会有很多新问题不断地产生和需要解决。虽然,一次可能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但是,通过不断地解决,最终还是能够被克服的。
在五常管理活动中,训练下属能够制定并实施自己的方案是一种必要的培训。完全靠一个人所取得的进步或者总是依赖别人帮助所取得的进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因此,企业整体水平和形象的提升才是真正的进步。
在某个部门或整个单位的会议上,适时表扬已取得的成绩也是属于培训的范畴。不仅是一种鼓励,也是必要的思想和信息交流。
培训的形式,可采取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
培训的关键,可以按本《指南》“员工操作指导培训内容”为重点,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了解为什么要实施“五常”、怎样实施“五常”和如何实施“五常”等知识,从而实现人人皆知五常、人人理解五常、人人认识五常、人人参与五常。1.4实施
就是具体推行“五常”。这个阶段,主要依照本《指南》的有关内容,逐条对照,逐条落实,尤其应做好信息的收集保存。
应收集的主要信息有:
相片,相片是一种保持记录的良好方法。相片可以是整个厨房的全景图,也可以是某些功能部位的全景图。这些相片不仅可以供内部有关人员作参考,也可以作为企业实施“五常”管理后取得进步的依据,同时,又可供评估专家参考。
录像,录像已被用作一种解决问题和说服观众的省力工具。已实施“五常”管理的企业发现,将五常日之前和活动期间的状况进行的对比,很能鼓舞人心,能激励参与人员的士气。1.5 维持
就是将已开展的“五常”管理活动持之以恒。因此,需要对企业五常活动予以评估。在评估过程中,须确定评估方法和完善评估内容,最简便的评估方法就是采用附录C“五常管理实施评估标准”作为企业的评估参考。
简言之,五常的实施步骤就是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承诺、起草五常计划并实施、组织五常培训、做好信息收集保存、完善评估等五个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2具体做法与要求
2.1 1C—常分类
腾出有效空间
2.1.1确定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判定标准或要求,制定必需物品的清单。图1 必需品:是指经常必须使用的物品,如果没有它,就必须购入替代品,否则就会影响工作。
非必需品:则可分为两种:
(1)使用周期较长的物品,即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才使用一次的物品;如不常用的餐具、特殊调料等。如钉钉子的铁锤,不是每天要用,也不可能是每周都要用,但它可能每隔一段时间或每个月会用到一两次,也许半年或一年才会用到几次,这些物品都属于非必需用品;
(2)对目前的生产或工作无任何作用的,需要报废或封存的物品。如过期变质的食品,掉了手柄的炒菜锅,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废弃。
有些东西,一年或两年才会用到的,像这一类的东西应放在仓库里封存。同时把非必需用品摆在库里后,要建立一个档案,并定期地检查。
2.1.2对工作场所要进行全面检查,清除非必需品。同时,反省那些不需要物品产生的原因。
现场检查时应特别需要注意眼睛直接看到的地方要检查,看不到的更要检查,例如,设备的内部,柜子的顶部、底部,桌子的底部位置。
清理非必需品时必须把握好的是看物品现在有没有使用价值。应注意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也就是使用价值大于购买价值。要重点清理以下物品:货架、橱柜、抽屉、工具箱、操作台面、窗台、货柜顶上等等摆放的杂物,过期变质的食品、调料,已损坏的工具或器皿,以及长时间不用或已不能使用的设备、工具、原材料、半成品品等。
2.1.3破损的工用具、设施等:应及时报修,恢复正常使用功能,不能修理的或者已经破损淘汰的设施、器具,应及时清理出场所。
2.1.4私人物品的存放:一般来讲,私人物品不应带入工作场所,个人衣服、挎包等随身必带的物品,应集中存放于更衣室的衣柜内,在工作时间需要使用的个人物品如茶具、毛巾等,应统一存放于工作场所内指定的位置。图2
图2 个人物品放置
2.1.5调查必需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每件必需品的日常用量,明确最低存量与最高存量,并进行分层管理。图3
图3 物品的存量:最多量与最少量 必需品的分层管理
使用次数 一年一次左右 二至六个月使用一次 一个月内使用 每周要用 每天要用
分层管理
舍弃或放入专门仓库 存放在较远的地方
存放在工作场所附近指定地方 存放在工作现场附近存放在使用地
每天都使用三次及以上的物品 放在不用移动身子就可以取到的地方或身上、2.2 2C—常整理
让物品有名有家 2.2.1分析现状,查找原因
人们取放物品时为什么时常会花很多的时间,或者说是人们取放物品的时间为什么会那么长,追根究底有几个原因: ●不知道物品存放在哪里? ●不知道要取的物品叫什么? ●存放地点太远;
●存放的地点太分散,物品太多,难以找到;
●不知道是否已用完,或者别人正在使用,所以找不着。
把上述原因归纳起来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结论就是对于现状没有分析,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对必需物品的名称、物品的分类、物品的放置等情况进行规范化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对症下药。2.2.2 确定物品名称(有名)、决定贮存位置(有家)图4、5
图4、5 每件物品都有名有家 有名:在整顿时,要根据物品各自的特征进行分类,把具有相同特点或具有相同性质的物品划分到同一个类别,确定物品的名称,标识物品的名称。每件东西要采用统一的名称。
有家:对可供存放物品的场所、货架进行统筹,划线定位,进行统一规划,确定每样物品的存放位置。所有物品的存放位置都有标识。
常整理时要做到:名称固定、位置固定、标识固定,便于物品的拿取与归还。2.2.3将物品摆放整齐
◆ 物品放置场所的标识与物品实物相一致原则;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按照定点定位、有名有家摆放整齐。图6 图6将物品在划线内摆放整齐。
◆ 按产品类别、原料类别分类存放:如冷菜间食品须集中放置在冷菜专间内;如肉禽、蔬菜、水产品要分类存放。◆放置方法与要求
A 立体放置(上下分层),重的东西放在底层(安全存放);存放高度,膝盖到人肩是最方便的。
B 左进右出、后进前出(先进先出)。图7
C 物品架前后或上下平行,物品架放置做到垂直。
D 放置区域不得超过划定的范围。
E 清扫用具以挂起来、即悬挂式方法放置。
F 危险场所采用栅栏等措施予以隔离。
2.2.4标识所有物品(这是“五常”实施视觉管理/目视管理的重点),具体可参照以下原则:
标识包括大标识与小标识,大标识设在醒目处,小标识设在物品放置区域,醒目处标识与物品放置区域(场所)标识相一致原则;图8
标识表示的方法可以标签、显示板、看板、现场划线或在划线上加注文字等目视容易识别的原则。标识是五常管理的关键环节,为能充分发挥标识的目视管理效能,企业在推行“五常”管理时,在标识上应多下功夫、多动脑筋,如采用颜色辨识、采用可变换标识、采用插入式标识等。
2.2.5所有的设施、设备均应有标签:标签的主要内容可根据具体设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设施的操作方法,设施的性能(消毒应当达到的温度、冰箱应当满足的冷藏或冷冻温度)等,但管理责任人及其管理职责的内容必须明示。通过设置标签,明确管理责任人和管理职责,以保证设施处于良好的和有秩序的运转状态。图9 图9
2.2.6需要重点整顿和定位的区域:冷菜间、仓库、烹任区域、粗加工间、面点间等其他功能间。2.2.7划线定位方式:彩色胶带、彩色磁砖、不同材质的栅栏、不锈钢上雕刻花纹等其他方法。2.2.8划线定位线条的颜色:可采用黄色、蓝色、绿色、红色等不同的颜色。可由实施企业按照惯例或原有的底色等来确定采用何种颜色,原则上,应容易识别或比较醒目。2.2.9定位线条宽度的参考标准:
主通道标线约10㎝左右
次通道或区域定位标线约3㎝~5㎝~7㎝左右
2.2.10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放置方法可因地制宜,力求实用、简洁、卫生、高效。同时,应设置物品负责人及检点表,并应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2.3 3C—常清洁
保持环境整洁 2.3.1建立清洁责任区,落实到人
利用单位平面图,对所有工作场所明确标识各区域的清洁责任人或责任班组(科室)。各责任区域应有细化的定置图(即定位到每个最小区域,如调味品桌、切菜台等都落实有固定的责任人)。公共区域,可确定某个岗位(班组)或某人为包干责任人,或者采用轮值的方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切实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该区域的清洁卫生。图10
图10 清洁责任区
每个人都应该有负责清洁的地方,大家一起来完成!
2.3.2规定清洁的内容,明确清洁的要求或要领,特别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为使清洁更容易,尽量使物品离地15CM放置。
要明确清洁的对象、方法、重点、周期、使用的工具,细化到每日清洁、每周清洁的时间、对象、范围和内容,甚至用什么方法和工具。
■ 工作场所内墙面、屋顶无积尘、蜘蛛网;墙面、屋顶、门窗等无破损、发霉、发黑、无油腻; ■ 工作台面、物品架(柜)、仓库物品摆放整齐清洁;
■ 地面无油腻,走路不沾鞋,除粗加工、餐具洗消间外地面无明显水渍(干燥); ■ 油烟罩、排烟管表面无油污;图11
图11 常清洁的厨房
■ 下水道无沉积污水、污物;
■
各种工用具、容器、设备每次用完后及时清洁;
■ 餐具清洗后表面无残渣、无油腻,热力消毒后餐具表面无水渍; ■
日光灯、紫外线灯及其他照明灯内壁和灯罩的清洁。
■
转角处、操作台底下、桌子或柜子底下、冷库内、冰箱内等容易被忽略地方的清洁。■ 合理配置洗手消毒液,有洗手标准图解;图12 ■
清洁用品本身的清洁、并做到及时归位放置。
■ 固体废弃物分类整理、当日清运,工作现场垃圾桶加盖、表面清洁。
■有有效的“四害”预防措施,各功能区域内无“四害”。2.3.3认真履行个人清洁责任。
必须制定和落实严格的检查制度,如果没有检查,每个人都不会重视工作分配,而不去履行其各自的责任时,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效果。
2.4
4C--常检查
做到持之以恒 2.4.1认真落实前3C的工作
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结果,通过这三个过程,达到工作现场卫生整洁的状态,使企业的整体从感观上首先出现改变。如果说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是短期行为,那么常检查是对前三项活动的长期坚持与深入。2.4.2制定管理检查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方法、措施一定要总结形成管理制度,长期贯彻实施并不断检查加以改进。
制定、建立五常管理的实施标准检查表或清洁卫生检查表,相关操作人员或责任人可以对照该标准履行自查与自纠,主管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亲自参加对五常实施情况的检查。
主要制度:标准的操作流程、卫生制度、员工日常守则、安全制度、服装仪容仪表、礼貌待客须知等。
2.4.3 制定奖惩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制定“五常”管理实施奖惩办法,对实施过程中表现优良和执行不力的及时予以奖惩。实施奖惩宜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重点应注重营造团队氛围,倡导团队精神、提倡团体荣誉,发挥团队作用,最终以实现五常管理为目的。
强有力的检查制度是确保五常实施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有专人检查,每天及时把检查结果公布于众,并与奖罚挂钩。使每一员工对于自已一天的工作有一个确切的了解,如清洁、整理工作有否到位,或有不该发生的失误出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员工作的细仔程度,减少差错。2.4.4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始终维持5C意识
充分利用文字、图片、照片、张贴画、宣传资料、开会、讨论发言等形式,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五常管理推行氛围和实施气氛。图13
图13 五常看板
随时评估企业实施5C的进程,实施全程做到明朗化,让全体员工了解企业5S推行的进展到到什么程度?离目标还有多远?再提升多少水准能够赶超其他同行的水平?等等。从而激发员工参与五常的热情与干劲,进一步提升企业实施五常的进程。
2.4.5高层主管应经常带头检查5C,带头重视5C,带头实践5C。应做到逢会必讲5C,布置工作必讲5C,检查工作必讲5C。只有高层重视下级才会努力,只有上级关心下级才会有责任心。发现有缺失或差距,应当场给予指正。下级对于上级检查,须本着立即执行的心态与行动。2.5 5C—常自律
提升员工素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2.5.1持续推动前4C至习惯化。前4C是基本动作,也是手段和过程,通过这些基本动作和手段,使员工久而久之无形中形成习惯,时时行五常。
5C推行一段时间基本成型后,但仍须继续紧抓,若不继续抓,则就容易出现放松和忽视,就会半途而废或走回头路。5C运行正常后,每月可选择某一周为“五常加强周”,每年可选择某一个月为“五常加强月”。坚持每天应用五常,持之以恒,使五常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加强前4C的执行和改善,以改变日常工作行为与操作习惯,持续推行4C直到成为全员共有的习惯。图14 图14 五常标语
2.5.2制定共同遵守的五常规则、制度或规定。除非是企业有关一些政策性的规定,一般性规定尤其是有关五常管理的规定,应尽可能让员工参与制定和知情。规章制度是员工行为的准则,是让人们达成共识,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应尽可能让员工参与制定和知情,有利于理解、遵守,帮助员工达到自律最低限度的要求。
2.5.3不间断的教育培训
在公共区域及各部门内部可以张贴的地方尽可能贴一些五常实施前后的照片和图片、检查情况通报等,让每一员工天天看五常,时时做五常,使五常管理扎根人心。
通过不断检查、总结、反馈,不间断地培训员工,通过制度逐渐培养员工的自律意识,最终使五常融入员工的自觉行为中。图15
图15 五常守则
2.5.4上班、下班应履行的五常 2.5.4.1上班前履行的五常
2.5.4.1.1常组织:对自己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盘点需要物品的存量及预见需要量。2.5.4.1.2常整顿:目视责任区域内各类物品是否落实定置定位,有名有家。2.5.4.1.3常清洁:目测责任区域的环境是否整洁、明亮,随手清除掉不需要物品。
2.5.4.1.4常规范:检查所在工作场所地面、台面、墙面、物品的定位、划线、标示是否正确、清楚、符合。
2.5.4.1..5常自律:自查个人卫生,自省五常守则。2.5.4.2上班时履行的五常
2.5.4.2.1常组织:用完物品的包装物及时处理掉。2.5.4.2.2常整顿:用过的物品、用具及时放回原处。
2.5.4.2.3常清洁:保持所在工作场所卫生整洁,地面干燥,发现脏乱现象及时清洁。
2.5.4.2.4常规范:经常性查看并剔除工作现场定位、划线、标示中的“异类”物品,使之及时归位。2.5.4.2.5常自律:严格遵守工作岗位卫生管理制度及五常制度。2.5.4.3下班前履行的五常
2.5.4.3.1常组织:抛掉不需要的物品或回仓。
2.5.4.3.2常整顿:所有用过的物品、用具都放到各自应放位置。
2.5.4.3.3常清洁:抹净自己用过的工具、物品、仪器和工作台面并清洁地面。
2.5.4.3.4常规范:固定可能脱落的标签、检查整体是否保持规范、不符合的及时纠正。
实施指南 篇3
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对课程的实施有了明确的说明,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关于课程的话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不再流于众说纷纭,笔者试图结合《指南》的学习,区域教材课程的使用,借助本区域教材课程综合调研现状,对目前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等有关话题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材课程五花八门、品种繁多
我区对33所公办幼儿园教材使用情况统一发放表格,作使用现状统计,结果显示:33所幼儿园正在使用的教材一共有9套,所用教材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江苏少儿出版社),占总数的52%。2、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占总数的0、15%。3、幼儿园发展课程(新时代出版社),占总数的0、15%。4、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占总数的0、06%。5、幼儿园活动整和课程(南师大出版社),占总数的0、06%。6、多元主题活动课程(未出版),占总数的0、03%。7、生活化、游戏化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占总数的0、03%。8、幼儿园适宜性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占总数的0、03%。9、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占总数的0、03%。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就一个区域,使用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属于形式五彩缤纷,内容基本大同小异。更有的幼儿园阶段时间用这个教材,到外面学习或者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后,可能又换一个教材,想通过教材的更新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做法不是可取的。因为,要把幼儿园课程落到实处,把课程质量真正地提高上去,我们可能更要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适宜;二需坚持。
问题二:主题课程建设中各领域内容不平衡
有些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围绕“办园特色” 设置,各领域内容的设置有所侧重,比如:美术特色的某园,在每周课程的设置上,明显加重艺术领域的课程编排。导致该园艺术课程超载,而其他领域课程编排不足,出现各领域内容不平衡的现象。而课程设置和编排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幼教工作者对儿童在各年龄阶段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不清晰或者不明确所致。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和明晰设置和编排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考虑的标准。
问题三:课程内容片面的求新、求异、求创意
幼儿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与教育目标相符合的,有利于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只求新求异,不考虑其发展价值。比如,某幼儿园某班级《认识蚯蚓》就认识了三个月,对此,园领导的评价是:她们老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强;我个人认为蚯蚓并没有重要到需要我们的孩子花三个月的时间去认识它的程度。随着课程园本化程度的逐渐加大,诸如此类的内容还会有很多很多。一方面教师可以考虑到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的经验相联系,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考虑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做适时的总结拉回,不任由人为的远离。
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我们设想从源头入手,依托《指南》精神,找寻切实可用的策略,运用到课程实施实际工作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一、《指南》引领,聚力教材课程内容
《指南》提出:应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尽管“应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指南中仅仅出现了一次,却需要我们时刻铭记在心,时刻将他作为考虑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而目前,据我们使用的教材数据调查分析得出,各自均存在领域的偏重,由此,我们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用其中三套教材作为推荐使用教材。各园再根据园所实际、结合原教材沿用实际,选取其中一套教材作为应用教材。由教研室牵头,将三套教材的使用园整合成三个课程联盟,分别针对三套教材形成初步教材分析报告,如研讨哪些内容适合本地本园开展?哪些内容不符合本地幼儿的兴趣、需要?研究改进方法,使课程内容尽可能地贴近幼儿、符合幼儿特点,解决重点核心问题。聚力打造适宜、均衡的教材课程内容。
1、实现“主题”与“领域”的彼此融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教材课程再编制过程中,强调以主题的形式安排各年龄段儿童应有的学习经验、教育活动以及环境创设等内容,同时又在每一主题之下的系列教学活动设计中对诸领域均有所侧重,并尝试依据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原则安排各领域内容,以求实现“主题”与“领域”之间切实可行的有效结合,让幼儿园课程体现出横向和纵向的双重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化整合课程体系。
2、完善教材课程的整体构架。以区域游戏课程为例,依据教材文本,以不同的主题为单位架构,每个主题内均有 “游戏资源架构表”和九大区域的具体内容,如: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科学区、数学区、建构区、生活区、运动区、角色区;每个区域文件夹内均包含:A、清晰呈现一份游戏材料。B、部分制作游戏材料时可直接使用的资料。C、展示幼儿操作游戏材料的场景。教师可对照“游戏资源架构表”,逐一找到架构表上的内容。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实现了从概括到具体,从粗略到细化,从模糊到明确,从缺乏可操作性逐渐到具体行动化的转变。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教材课程整体构架。
3、细化教育活动的设计、准备和开展过程,使课程内容的定位更具启蒙性、实践性与行动性。以主题为单位形式的幼儿园课程编排中,我们对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活动内容均予以细化的考虑,从体现幼儿自主探索和情感体验的游戏活动,到体现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儿童日常生活教育与指导,再到幼儿园和班级环境区域创设,甚至延伸到幼儿园之外的家庭亲子活动、社区实践等,都尝试构建起组织形式多样、实施情境和教育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体系,以形成以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为主体结构的自然、动态的课程网络,力求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让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二、运用《指南》,注重课程各领域以及目标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指南》强调:“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针对主题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各领域内容不平衡现象,我区各课程联盟园深化落实“指南”精神,制定细化的园本化课程实施方案,逐步形成地区特色的幼儿园课程理念,建构五大领域平衡、适宜的课程,形成具有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1、全面兼顾。当前幼儿园教材课程在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上多依据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类别标准,在此前提下,我们尽力尝试对各领域所包含的教育目标和学习经验进行全面兼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课程设计与编制思路所体现出的课程建构模式,与本地幼儿的接受实际需要相符,建立课程内容与实际教学活动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切实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2、合理开放。?高结构的课程方案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低结构的课程方案相对松散而自主,但具有开放而灵活的特点,对于教师业务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高结构的教材提炼了来自实践一线的教学经验,从活动的导入方式到教师在关键环节的提问语和指导语,再到活动结束的小结语等,可为幼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或经验不足的教师提供较为实用的详细指导和可直接参照的操作范本。然而,本着以园为本、以幼儿实际发展为本的教研意识和课程理念,课程编制需要为课程实施留有足够的余地,以充分鼓励和倡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因时因地进行自主创新。因此,需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精密结合,又相对合理开放,以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补充、完善和调整。
三、实施《指南》,促使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依据《指南》,我们提倡开展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前提的主题活动,同时,关注主题下各领域目标与经验的内在层次性,渐行渐进推动课程实施质量。
1、契合儿童兴趣与需要,鼓励幼儿在行动中学习。?幼儿是在行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发展的,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丰富和充实孩子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对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给予足够的关注和了解,并以幼儿需要和兴趣为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切入口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环境中一切有意义的行动,真正做到行动中学习,实现每个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2、适度改良教材文本,鼓励课程再创造。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教材文本仅是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体系,而决非是实际教学实践的绝对依据和标准版本。每个地区乃至园所,都有其自身特色,因此,课程的实施也决然不是一个简单模仿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幼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自己与幼儿所在幼儿园、所在班级实际情况,发挥主体意识,力求创新,自主决策,以便在课程实施中创生课程,在课程创生中实施课程,实实在在促进幼儿发展,并在关注幼儿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已经成为我区幼儿园课程实施建设中的一种主流趋势。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规范本地区幼儿园课程教材的同时,在实践操作中适度给予引领和帮助,同时,有效检测幼儿园课程实施和评价过程,为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达成提升课程成效目标而努力。当然,在行走的过程中也会有荆棘以及不尽完美之处,但我们始终相信《指南》中提出的:“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始终相信:一切以追求幼儿发展为目标的努力都是被认可的。
实施指南 篇4
制定标准的背景
冶金工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末, 生铁、粗钢、钢材产能分别达到6 000万吨、5 500万吨、4 000万吨。年产能百万吨以上的钢铁联合企业20余家。装备水平、产能配套取得较大进展。全省1 000 m3以上的大型高炉由“十五”末的4座增加到13座, 其产能占全省炼铁总产能的35%以上。与高炉生产配套的炼焦、烧结、炼钢、炉外精炼、轧钢等装备和技术工艺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10年全省冶金工业实现总产值2 576.2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0.7%, 冶金工业销售收入2 611.3亿元, 工业增加值完成604.2亿元, 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 主要产品产量以及在全国的排位是:生铁3 355万吨, 排第5位;粗钢3 049万吨, 排第6位, 其中不锈钢272万吨, 排第1位;钢材2 862万吨, 排第7位。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冶金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到2015年, 全省冶金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 000亿元, 工业增加值超过1 000亿元, 均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产品产量为:生铁4 500万吨 (含铸造生铁) ;粗钢4 000万吨左右, 其中不锈钢450万吨;钢材4 000万吨;氧化铝1 000万吨、电解铝300万吨 (包括高铝粉煤灰提炼氧化铝并延伸加工电解铝) ;铝材及铝合金深加工产品180万吨;金属镁产能控制在180万吨以内, 镁合金产品80万吨;不锈钢制品70万吨;铜材15万吨;多晶硅5万吨左右。
在国家宏观能源政策导向下, 我省钢铁企业虽然在能源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之间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缺乏全面系统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 缺乏全过程系统的科学监控, 系统的能源管理思想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和贯彻实施。去年, 我省根据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制定了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732-201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DB14/T 733-201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结合我省钢铁企业情况, 为使钢铁企业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 降低钢铁行业单耗指标, 有必要制定适合我省钢铁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以帮助我省钢铁企业规范地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主要依据
能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保护和改善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997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随后我省也颁布了《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为了规范全社会能源管理, 我国修定了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我省根据此标准制定了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732-201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DB14/T733-201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并于2015年初发布实施。2011年8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我省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西省“十二五”节约能源专项规划》制定的《山西省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求千家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逐步形成自觉贯彻节能法律法规与政策标准, 主动采用先进节能管理方法与技术, 实施能源利用全过程管理, 注重节能文化建设的企业节能管理机制, 做到工作持续改进、管理持续优化、能效持续提高。
据此, 我省从行业层面考虑, 制定山西省《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
主要内容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共计4章及两个附件, 分别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能源管理体系;附录A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应用示例和附录B钢铁行业能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文件清单。
本标准是在DB14/T 733-201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的基础上增加了适用于钢铁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条款, 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总要求 (4.1节) 中, 更加明确了企业应管理的具体内容, 如明确提出:
(1) 企业需纳入管理的生产系统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及其他关联的设备、系统、过程等。企业生产的过程可包括焦化、烧结、高炉、转炉、电炉、精炼、连铸、轧钢等工序。
(2) 需要管理的能源及耗能工质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煤炭、天然气、焦炭、高炉煤气、转炉煤气、蒸汽、电力、汽油、柴油、重油、氧气、氮气、氩气、氢气、压缩空气、各种水、粗苯、煤焦油、乙醇、甲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2.能源评审 (4.4.5条) 中, 增加了能源评审步骤图, 图中明确标出了评审各阶段的输入项及输出成果。
3.在能源绩效参数 (4.4.7条) 中, 增加了:
(1) 在设置能源绩效参数时, 应结合能效提升、绩效改进的需要, 多层次、多方面设置绩效参数, 如各管理层级、不同的能源介质系统、主要耗能设备、余能余热回收等。
(2) 能源绩效参数的选择, 应符合实际, 并与能源目标保持一致, 要客观真实反映各层次、各方面的能源绩效水平。
(3) 在能源目标、能源指标 (4.4.8.1条) 中, 提出了制定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的基本要求。
4.在实施与运行中增加了具体的内容, 如在运行控制 (4.5.5条) 中增加了3条;在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的采购 (4.5.7条) 中, 强调了3条要求。这些增加和明确的具体内容都是切合企业实际情况的。
5.在监视、测量与分析 (4.6.1条) 中, 从以下方面做出了要求:建立程序, 对能源计量进行控制;建立能源绩效监测程序制定监测计划;建立分析和评价程序, 对能源绩效及其关键参数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6.除在标准正文中根据我省实际做了必要的补充完善外, 本标准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附录A的编排。附录A1的内容中包含了: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工作中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行业节能推广技术、节能机电设备推广目录和电机能效评价标准。附录A2中给出了某轧钢厂主要应能系统、作业过程或活动、能源的能源介质和种类的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无疑会对企业在能源管理体系实施工作中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预期效果
入学指南课程实施细则 篇5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课程实施细则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而开设的统设必修课,计1学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初,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以便更好更快地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初步理解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涵义、特点及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及时转变学习观念。
2、了解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和运作机制,以及建校以来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社会声誉等基本情况,增强学习的信心和作为电大学生的自豪感。
3、了解电大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特点、学习支持服务方式和教学管理措施等,做好相应的心理和学习准备,牢固树立以自学为主的观念和刻苦学习的思想,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4、了解并熟悉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好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等方面的准备。
5、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基本掌握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并知道怎样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课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
6、了解所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对有关的专业实施细则和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专业课程学习所需技能和基础知识准备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按照有关教学要求,结合电大教学条件和专业特点,及时获得教师指导和相关的学习支持服务,调整学习策略,制订出符合自己学习特点和实际的个人学习计划。同时,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利用信息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各种疑惑和困难,以轻松的心态进入专业学习。
三、教材
1、文字教材
(1)、于云秀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第2版,《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2)、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基础知识问答。
2、音像教材
(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课程电视录像―“广播电视大学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于云秀主讲)。(2)、开放教育入学指南学习辅助光盘。
四、教学基本内容
(一)概述
1.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2.中国广播电视大学 3.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
(二)教学
1.电大的教学方式 2.电大的教学管理
(三)学习
1.电大学生学习的一般方式 2.个人学习计划 3.自主学习的方式 4.学习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5.常用的学习技巧
(四)学习技术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常见的汉字输入方法 4.利用计算机网上学习5.CAI课件的安装和使用 6.TOD课件的安装与使用
7.“网上课堂”“电大在线”的注册与登录
五、教学实施意见
本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中央电大和宁波电大共同组织实施,计1学分。
(一)、学生自学
辅助材料
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
2、《开放教育入学指南学习辅助光盘》
3、《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基础知识问答》
(二)、试点教学单位集中教学
1、就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内涵由学校对学生作专题报告;
2、组织收看《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课程电视录像》—“广播电视大学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于云秀主讲)。
(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
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要求学员熟练掌握上网浏览及下载中央电大、宁波电大的教学资源、收看VBI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参加BBS讨论、进行视频点播、安装和使用CAI课件等。
(四)、作业
1、书面作业(以书面形式上交班主任)
a、为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你认为应该转变那些观念?(不少于200字); b、拟订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并与你的指导老师讨论和修改它(不少于200字);
c、拟订自己的周学习计划表和月学习计划表,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d、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或总结自己以往学习方法的得失,或谈谈学习本指南的心得或体会。
2、发电子邮件
要求:每个学员必须给班主任老师发电子邮件(班主任老师的E—mail由办学单位提供)。
内容:学员完成本专业学业的个人学习计划,即书面作业的b,要求以附件的形式发送。
主题:要求每个学员发电子邮件时在“主题”栏内写明:学校、专业、学生姓名、学号等内容。
备注:所有作业必须10月10日(春季5月10 日)前完成并上交。
六、考核办法、组织实施和成绩评定
1、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核成绩由作业、上机操作和理论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作业占30%(第一大题占20%,第二大题占10%),上机操作占40%,理论考核占30%,采用无纸化考试形式,考试时间长度为40分钟。
2、组织实施和成绩评定
作业、上机操作和理论考试均由各试点单位组织评定,采用百分制形式。
理论考核由宁波电大统一命题,各试点单位组织评定,以三项成绩的加和作为最终成绩,低于60分者,视为不合格,不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
3、成绩上报
上述三项考核内容务必于每年的5月份和11月份之前完成,并于月底之前上报市校教务处。请各试点单位在考试期间组织好有关考试工作,务必严肃考场纪律,遵守考场规则,以“诚信”为本,认真对待考试,考出水平。
七、本实施细则仅适用于开放教育专科所有专业和开放教育本科法学、行政管理、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和土木工程五个专业。
(备注:各试点单位须保存好学员的各项作业以备中央电大及宁波电大检查)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实施指南 篇6
一、选择身边熟悉的生活事物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指南》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得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们从孩子们所熟悉并感兴趣的主题中挖掘资源,例如:水果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当我们专注于它时,会看到水果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抓住孩子们身边的这一资源开展了《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 活动中,我们首先请家长为孩子们准备各种水果带来幼儿园,让孩子们认识、观察、品尝…… 接着,我们以水果为题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获得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在吃水果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如何剥水果,怎样才是文明进食; 在动手操作中, 幼儿懂得了榨汁、 做沙拉等多种加工方法;在朗诵儿歌中,幼儿区别了哪些是水果类的瓜,哪些是蔬菜类的瓜。《指南》要求,“幼儿绘画时不适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教师要“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尝试了拓印、水粉、撕贴等创意活动,真切地感受到了水果元素与美术的完美融合。
二、选择健康有益的生活素材促进幼儿成长
《指南》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根据这一精神,主题美术活动《有营养的蔬菜》是源于小班新入园的孩子不爱吃蔬菜的挑食现象,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蔬菜主题活动,引导孩子观察认识各种蔬菜,喜欢蔬菜,知道蔬菜的营养价值,达到不挑食的目的。通过小组讨论、家长参与、集体游戏等方式进行展开,使得美术活动更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蔬菜》、《蔬菜拼盘》、《蔬菜宝宝的花外衣》、《我给蔬菜照张相》等美术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通过近距离的接触,绘画、粘贴等手法进行美术活动,整个过程围绕着蔬菜这个主题进行,孩子们对蔬菜有了更深的认知,喜欢吃蔬菜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也通过午餐这一环节进行教育,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活动效果良好。由此可见,针对性地选择幼儿身边出现的问题,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合理突破来解决问题也是可取的。
三、选择合适有挑战性的生活资源推动幼儿提升
《指南》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时值秋收时节,各种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种子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喜欢玩弄区角里的种子,把他们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并渴望知道种子的更多秘密:种子是怎么来的?种子会发芽吗?发芽后的种子会长成什么样?……于是,我们及时抓住这个具有挑战的主题,师生共同编制主题网进行探索,并设置了有关主题的区域游戏等。把主题美术渗透五大领域下,设计出幼儿喜欢、感兴趣的美术活动:油画棒画《豆宝宝》,通过豆子的儿歌,尝试绘画圆形,并为豆宝宝添画简单的身体器官,让幼儿初步感知红黄蓝绿,色彩搭配的美感;手工《种子粘贴画》,通过让幼儿初步学习用种子粘贴作画的方法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完成一幅种子粘贴画,体验粘贴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做事细心认真地态度;手指点画《蚂蚁大力士》,通过让幼儿认识蚂蚁的基本外形特征,学会画出简单动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滚画《会跳舞的种子》让幼儿能在儿歌的提醒下,尝试制作种子滚画,在玩色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观察混色的效果。一次次活动,让幼儿从感受到理解,从盲从到主动,从不知到略懂,这些变化是明显的,由此可见具有挑战性的生活资源的选择与实践让孩子得到了提升。
主题内容的适合选择为推动幼儿的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有效作用,一切适合并能引导幼儿发展的内容都是好的,我们要谨遵《指南》精神,把握主题选择的原则这一准绳。《指南》对幼儿艺术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要求,美术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与其他领域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融入日常生活中去,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主题活动探究学习中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实施策略,不仅能提高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开展的兴趣,还能促进幼儿个性良好发展,为以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教师应当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调动他们主动、积极的热情,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实施指南 篇7
我国制造业当前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阶段。为此,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 》 (以下简称《智能制造指南》) 提出总体目标, 将工程分为“十三五”与“十四五”两个阶段实施, 在“十三五”期间, 要求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普及, 智能化制造的试点示范, 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 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传统制造业实现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指南》的工作重点, 在具体目标以及重点任务中均可看到相关的具体要求。
《智能制造指南》布置的重点任务指明, 要针对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等传统制造业环境恶劣、危险、连续重复等工序的智能化升级需要, 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 在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中选择骨干企业, 推广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开展新模式试点示范, 建设智能车间/工厂, 重点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 不断丰富成熟后实现全面推广, 持续不断培育、完善和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提高传统制造业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 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绿色制造则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之路。
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年) 》 (以下简称《绿色制造指南》) 指出绿色制造是国际大趋势, 而我国作为制造大国, 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 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绿色制造指南》总体要求指出, 绿色发展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更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绿色制造主体作用, 强化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发展理念, 落实节能环保社会责任, 加大绿色改造, 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不断提高绿色制造管理水平,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
对于绿色制造的主要目标, 《绿色制造指南》明确, 到2020年, 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 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企业和各级政府的绿色发展理念显著增强, 与2015年相比, 传统制造业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 部分重化工业资源消耗和排放达到峰值。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 吨水泥综合能耗需降到85千克标准煤。
重点任务提出传统制造业要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 在京津冀等“三区十群”重点区域, 实施水泥低氮燃烧和分级燃烧清洁化技术改造。到2020年, 削减烟粉尘100万吨/年、二氧化硫50万吨/年、氮氧化物180万吨/年。此外, 重点任务第一项中的“淘汰落后专项”要求综合运用工艺技术、环保、能耗、安全和质量等标准, 建立退出机制, 淘汰污染重、排放高、有毒有害的落后产品、工艺、技术和装备等。
对于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 《绿色制造指南》提出了多个专项要求, 并在流程工业系统改造专项中特别指出水泥行业实施高固气比熟料煅烧、无球化粉磨等改造。
《绿色制造指南》的“高耗能通用设备改造专项”要求电机系统实施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高压变频调速、冷却塔用混流式水轮机等技术改造;配电变压器系统应用非晶合金变压器、有载调容调压等技术;炉窑系统应用富氧助燃、循环水系统防垢提效等技术;内燃机系统实施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用低效柴油机改造。
“余热余压高效回收专项”要求推广蒸汽余热梯级利用等技术;“低碳化改造专项”则要求提高生产过程中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在水泥等领域推广示范一批原料替代、工艺流程优化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技术。
实施指南 篇8
一、幼儿教育游戏活动区域的划分与设计
根据《 指南》 精神实质, 对于幼儿的教育要用先进、科学的理念进行落实, 重点采用幼儿游戏活动区域的设计和实施作为切入点, 按照游戏活动的不同内容和类别, 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 它主要分为两大区域。
1.幼儿园范围内的公共活动区域
在宽松、亲切的幼儿园公共活动区域内, 幼儿可以接受更多的感知性学习和实践性操作, 并从《 指南》 的五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不同领域的活动感受和体验。 在公共活动区域内, 可以有如下几部分: ( 1) 大型器械区域。 这是幼儿园用各种色彩艳丽、复杂多样的大型器械构造而成的, 如攀爬墙、滑滑梯、迷宫等, 是训练幼儿钻爬、攀登的场所, 用以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柔韧性和平衡性。 ( 2) 小型器械区域。 这些区域具有占地小、可移动的优点, 可以用多变的移动式器械进行游戏, 如秋千、平衡木、跳球类、绳类等, 它们可以锻炼幼儿的前庭感和本位感, 协调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能力。 ( 3) 小水域、沙坑区。 水和沙都是幼儿较为喜爱的材料, 在进行游戏玩耍的过程中, 要辅助以不同的工具, 如沙盘、海洋球等, 这样易变的形态, 可以帮助幼儿增强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 ( 4) 种植饲养区域。 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植物都是幼儿的至爱, 幼儿童趣的心态可以与小动物、植物产生共鸣, 通过对小动物、植物的培养与种植, 可以培养幼儿的敏感观察力, 在探知事物成长的规律性认知中, 可以增加对生命和自由的认识。 ( 5) 特定功能室。在幼儿园公共场所内的某一部分可以作为特定的功能室, 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多功能的活动拓展区域, 让幼儿在这一区域内, 延伸其视野, 发散其思维。
2.班级游戏活动区域
幼儿在幼儿园的设置中大多数是以班级为单位, 分为大、中、小班不同的班级, 其中:小班游戏活动区内可以设置幼儿喜爱的娃娃玩具、模拟“ 医护室”、美工设计区域、益智区等环境;中班游戏活动区内, 可以设计泥工雕塑区、美工想象区、书籍阅读区等, 还可以设计一些“ 模拟超市”“ 模拟理发店”等, 提升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体验;在大班游戏活动区内, 要多注重和开发一些抽象逻辑的游戏区域, 如角色表演区、科学探究区、抢险区等, 这些富于挑战性的活动区域, 可以激发大班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幼儿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选择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区域内, 要放置适宜的游戏活动材料, 幼儿可以在合适的材料利用过程中, 增加游戏体验, 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 同时, 在幼儿活动区域投入材料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适宜的游戏活动材料选用
幼儿的游戏活动材料要具有安全的前提, 然后, 再根据不同区域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材料, 如, 自主创造区域要选用色彩各异的积木、塑料制品等材料;美工设计区域要选用彩色笔、剪刀、橡皮泥等材料;益智区域要选用不同层级的幼儿智力开发拼图等材料;科学探索区域要投放磁铁、天平、凸凹镜等材料。 另外, 这些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变化。
2.多功能的游戏活动材料选择
幼儿的天性好玩, 富于创造, 要选用多种功能的、具有开放性质的材料供幼儿游戏, 教师只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 让幼儿在开放性的游戏材料中, 自主设计和变化, 如一个丝带, 幼儿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 一个箱盒, 幼儿可以把它设计出不同的形状, 如此种种, 都可以让幼儿开发智力, 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游戏内容。
3.注重环保节能材料的选择
为了构建我国倡导的“ 节能环保型幼儿园”, 要坚持节能原则, 鼓励幼儿多多采用环保材料, 如废旧纸盒、空塑料瓶、废纸箱等, 这些就地取材的环保型材料, 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 开发成不同的游戏活动材料, 变化出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形态, 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空间。
综上所述,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 遵循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律, 用适宜的区域划分和合理的材料选用, 提供科学合理、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区间, 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 进行不同区域的设计和划分, 并在专业的指导下确定介入游戏的契机, 进行不同区域材料的使用, 力求区域活动的安全可靠使用, 使幼儿在不同的结构区间中, 自由地想象和发挥, 真实自然地挥洒属于童年的欢娱, 开阔幼儿的视野, 丰富幼儿的想象, 发散幼儿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车慧.浅谈幼儿园中班《冬日的祝福》主题活动设计[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 (22) .
实施指南 篇9
关键词:指南,生活,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一、情景回放
“朱老师, 这只小鸟怎么不动呀?”辰辰抓抓脑袋疑惑地问道。
“我知道, 那只小鸟死掉了呀!”
“你怎么知道啊?”“可能是睡着了呀!”“我看就是死掉了。”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了。
“刚才———刚才你们难道没有看见小鸟身上有很多绿头苍蝇吗!绿头苍蝇专吃腐烂的东西呀!小鸟一动不动, 全都是苍蝇, 好恶心啊。”小尹急忙解释舌头都有点打结了, 最后还不忘记做一个恶心的表情。
“为什么这只小鸟会死掉呢?”
“肯定是被大雨打下来的, 小鸟翅膀被雨淋湿了, 飞不动就掉下来了。”
“我觉得, 昨天下大雨小鸟被闪电打下来的。”“又不是夏天, 哪有闪电啊!”马上有别的幼儿起来反驳。
“老师, 我知道。因为我们的环境被破坏了, 小鸟没有家住生病死掉了, 我们要好好保护环境!”
二、课后感悟
幼儿猜测了各种小鸟的死因, 甚至说到了要保护环境, 说明对幼儿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我们要重视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要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习惯。有了生活教育, 就能增长自己的知识, 增加自己的力量,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三、学会求知
实施指南 篇10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实施途径
0 引言
近年来,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状下,公务员报考热一直高温不下,特别是《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以来,公务员俨然成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最热门的职业选择。引导和规范高校毕业生科学合理地应对公务员考试、有效地提升他们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竞争力,已成为大理学院课程建设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在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和已开课的学生与未开课的学生考试效果的对比,探讨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途径。
1 大理学院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必要性
1.1 大理学院目前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薄弱性
经过笔者的调查,问卷中“大学需不需要设置《公务员考试指南》这门课程?”1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6%的回答不需要,88%的调查者回答是需要的,适应潮流。在专业计划调整和实行“三学期”制改革(2009年8月)之前,仅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四个本科专业面向毕业班开设了《公务员考试指南》选修课程,人数共有228人,仅占到全校毕业生的9.71%,大部分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只能求助于社会上开办的短期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班,而这种民营培训机构具有上课的时间短、课程量大、效果差、辅导费用高等缺点。在问卷中“你打算报考公务员吗”的问题上,有总计86%的学生选择“要报考”和“试一试”。因此,能让学生在离校以前接受系统、全面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是学校教学和招生就业部门的重要职责,而这种课程的科学设置正是目前众多高校容易忽略的问题。
1.2 学生缺乏对公务员职业、考试基本内容和应试方法的认知
通过笔者的大量走访和问卷调查,部分在校学生对“公务员考试”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具体对公务员职业的了解、如何报考、考些什么、如何准备等问题一知半解。
在调查中,对问题“你如何看待公务员这一职业”,37%的学生认为考上公务员能当官,未来有好的发展前景,27%的学生回答能吃喝玩乐,是容易腐败的职业,26%的认为公务员职业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也体面。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公务员职业的正确认识。就“你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基本内容吗”的问题,竞有74%的人回答不了解,这种回答很令我们费解,在目前“公务员考试热”的社会氛围中,不应该有这样的回答,那毋须提“你对公务员考试的基本应试方法与技巧掌握多少”的问题了。
1.3 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力相对不足
笔者追踪调查了三年来大理学院2008、2009、2010届毕业生累计120名学生,报考“国考”,竟无人考上,在学校的招生就业处的档案记录中也实无一人被录取。而云南大学2010届毕业生有11人考上国家级公务员,云南师范大学2010届毕业生有7人考上,相比之下,大理学院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竞争力相对不足。在省、市、县、乡镇一级的公务员考试中,我校毕业生在的竞争力也表现为明显不足,2008届毕业生招生就业处登记在册的、已被录取为公务员34人,2009届为57人,相比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2009届毕业生分别为487、374人考取公务员*,虽两所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要比我校略多,但确实竞争力明显不足。
2 大理学院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2.1 强大的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的师资力量
整合课程的师资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根本。目前,我校具有多位权威的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和学者,如:赵金元教授、胡椿教授、李钢副教授、杨运星副教授等,他们具有多年的公务员考试辅导经验和命题经历,在这一领域已积累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学校教务处已连续多年开办公务员考前辅导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因此,盘点大理学院现有的公务员考试教学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整合他们成为一支强大的教学团队,从而成为全面开设这一课程的支撑主体。
2.2 学生报考公务员,希望学校给予开课或辅导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的招考,即国家公务员考试俨然成为了“中国第一考”。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比例46:1,2009年录取比例78:1,2010年录取比例100:1,激烈程度可谓百里挑一。在日益公平和现代化的公务员考试的今天,未经学习或培训的学生报考公务员,无疑是去“凑热闹”而已。在目前无序的公务员培训市场上,5天初(笔)试的培训班费用需5万元,7天的面试培训高达7万元,这让许多贫困学子,望而却步。在调查中,86%的学生选择要考公务员,88%的学生认为需要学校开设公务员考试的相关课程。他们迫切想了解当前公务员考试的形势、招考程序,对考试形式和考题进行练习和考前准备,掌握招考岗位与自我匹配性等相关知识。
2.3 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效果预期
实践证明: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间,大理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和体育教育四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班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公务员考试指南》等相关课程,考试的效果是明显的。在2008年,四个专业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是170余人,笔试过关的就有35人,考取的有18人,约11%;2009年,四个专业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是240余人,笔试过关的就有47人,考取的有31人,约13%,笔试的过关率和录取率远远大于其他专业未开课的考生。因此在学校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效果我们是可以预期的,对提高学校的就业质量是有帮助的。
3 大理学院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实施路径选择
3.1 借修改专业计划之机,列为专业选修课
专业计划的制定及修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科学地设置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管理类、文秘类、教育类等专业,借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和修改之机,可以将《公务员考试指南》或两门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倾向》和《申论》)直接列入教学计划,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课在大四上学期。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8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需要设置《公务员考试指南》这门课程,53%的学生选择开设为专业选修课。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计划的修订、课程设置等不太熟悉,但数据明确表示:学生迫切需要选修《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
3.2 顺应学生需求,列为全校公共选修课
了解、关注、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与共性需要,是教师和学校要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学生调研的方式切实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据此制订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目前,许多高校顺应社会趋势,帮助本校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纷纷开设了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的课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申论》和《公共基础知识》等公务员考试相关课程列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修。大理学院是正在蓬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其中大部分专业符合报考公务员考试的条件,且学生正有此需求,因此在全校范围内,设置《公务员考试指南》及相关课程为公共选修课,将势在必行。如何开设呢?笔者认为将列入通识教育选修平台,课程为32个学时,计2学分;或为24学时,计1.5学分。目前,大理学院也正实践这样的做法,每年的小学期(夏季学期)大约250名大二、大三学生接受课程的教育,但由于有最大人数限制性,存在许多学生想选选不上,毕业班学生想修修不了的矛盾。笔者以为放宽公共选修课程年级限制,特别是最大容量的限制,顺应学生的需求,自主自由的选择公共选修课程。
3.3 以讲座等多种形式,规范和引导学生
开设公务员考试方面的讲座,将是更灵活的教学与辅导形式。安排大量的专题性讲座,如:《公务员考试形势探析》、《公务员考试内容与方法解析》、《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研究》、《公务员考试面试突破》等针对性强的一系列讲座。通过专家讲座,规范和引导在校学生科学的报考公务员考试和备战公务员考试。
参考文献
[1]郭晓旻.对高校毕业生公务员考试指导工作的理性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6).
[2]贺先志.开设公务员录用考试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研究,2005,(2).
[3]王瑞丰.夯实基础从容应试—刍议五年制司法警官高职学生公务员考试辅导问题[J].2008,(1).
[4]云南人事人才信息网:www.ynrs.gov.cn.
实施指南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 蒙氏 混龄教育 指南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46-01
引言
混龄教育的概念:把三至六周岁的学龄前孩子组织在一个创设好的区域一起学习、共同生活及游戏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类似于生活实际,能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会理解和关心别人,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针对当下独生子女家庭较多的现状,幼儿之间缺乏一起活动及感情交流的机会混龄教学模式可以为幼儿创造情感交流的机会,在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大有裨益。蒙台梭利教育是意大利女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博士所创建的。它以其独特的教育方法和富有成效的教育魅力风靡世界,并受到普遍的欢迎,影响了整个20世纪。人类进入21世纪,蒙台梭利教育依旧存在于世界东西方100多个国家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蒙台梭利的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已经为我们所实践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一、我国幼儿园实施蒙氏混龄教育的困境
(一)没能充分认识到混龄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蒙台梭利非常反对将儿童按年龄分组。她认为,社会生活的魅力在于一个人可以遇到不同类型的人。按年龄分组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它打破了社会的契约,剥夺了生活对儿童的滋养,会阻碍儿童社会意识的发展。在心理上,儿童需要成人或年长的儿童协助他们进入社会,需要与有权威的人一起学习、成长。儿童生活的世界越宽广,接触到的异质物和刺激越多,他们获得交流、学习的机会就越多,社会性得到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传统的理念认为,混龄班恰似个大家庭,不同年龄的儿童如同兄弟姐妹。在兄弟姐妹似的组织中,一个儿童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即是兄姐的永远是兄姐,是弟妹的永远是弟妹。如果是兄姐,就一直是处于照顾他人的领导者地位;而是弟妹的则始终处于被照顾、被关爱的弱者地位。但在蒙台梭利教育的混龄班中,一个儿童的角色是动态的,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从最初的被他人照顾,发展到照顾他人;从一个“弱者”努力地学习“强者”,发展到成为“强者”。角色的动态变化,促使其要不断适应和接受新的角色,在变化中孩子的交往能力得到飞跃性提高。同龄促进、异龄促进、角色换位等,为儿童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使每个儿童身心同步发展。因此,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
(二)没能充分认识到混龄对儿童人格形成及认知发展的特殊作用
孩子间的心智比成人更接近,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自然发生的“渗透作用”。小的孩子能从大孩子的工作中获得灵感和榜样,学会与人相处;活动中知道等待、轮流、不打扰他人,学会许多成人无法用“语言”传授给他们的东西。大的孩子在教导小孩子的过程中,会自发的要求自己为小的孩子作出更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并能分析、综合、重组、总结自己的知识,增强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大孩子在生活上也会照顾弟弟妹妹,这样他们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也会得到发挥和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年龄的孩子身上,寻得自己过去以及未来的成长轨迹。因此,在孩子的人格形成及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混龄的环境所提供的良性社会互动要素更为多元与丰富。他们像一家人一样,感受到了同伴间的亲情、友情,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中。
二、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蒙氏混龄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研究蒙氏教育的精髓,本土化实践研究
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受到青睐,有其可取之处,但是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不能采用拿来主义,必须立足实际,理性借鉴,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设计符合本土的模式。首先,在实践教育中,注重教学案例的整理归档工作,把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和存档,以利于本校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为教师提供可贵的经验。其次,实施混龄教育班级的教师要善于积累教学中的经验吸取实践中的教训,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的素材。再次,在网络资源丰富的今天,我们通过微博建立自己园所的资源交流库,使园内有意向参与混龄教育的教师随时随地查阅参考。
(二)加强蒙氏教育思想的宣传,转变家长观念
我园开始尝试成立了蒙氏混龄班,在最初开班时有很多人不理解,担心小孩子会受到欺负,大孩子在带小孩子的过程中会误了自己的学习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同家长进行交流,分享在教学实践中对混龄教育这一模式的体会和收获,使他们熟悉混龄教育的目标和组织形式,使家长在观念上和我们达成共识,增强家长的信心和参与热情通过三年多的推行,家长都理解了,并从中看到了自己孩子得到的益处。
(三)创设一个实施混龄教育的和谐环境
为配合混龄教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设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们将原来整齐划一的办公格局用各个教具隔断成各种特色活动范围,幼儿会按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各自的活动范围。对于教学用具的设置,要考虑各个龄段幼儿的喜好对于大龄幼儿,有能力的,要给予角色领导的表现机会;能力弱的可以和小龄幼儿一同学习,又能得到角色领导的帮助,充分发挥混龄教育的作用,让幼儿在此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针对小龄儿童,能力发展较快的儿童可跨龄学习,和大龄幼儿一起学习;能力较弱的小龄幼儿在混龄班中,会受到大龄幼儿的格外关注,认知及社会经验可以从和大龄幼儿的交往中模仿所以,不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儿童,混龄班的弹性化环境兼顾了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龄教育对于幼儿成长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混龄教育属于“舶来品”,受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地域背景的影响,混龄教育不能完全符合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国内外经验,推进混龄教育的本土化工作。因此,幼儿教育的同仁们必须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教育不能太过商业化,否则其后果不堪设想。
参考文献:
[1]霍力岩. 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幼儿教育改革——借鉴蒙氏教育法的两个基本思路[J]. 比较教育研究,1999,05:55-58.
[2]刘文,魏玉枝. 混龄教育中幼儿心理理论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J]. 学前教育研究,2010,08:33-38.
实施指南 篇12
一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 科学制订各年龄阶段体育活动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 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以及“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在体育活动中我园将更多参照“动作发展”子领域下的发展目标, 包括了幼儿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且各年龄段都有指向明确、指标清晰的细化目标。
1.3~4岁, 关键词:“有趣”、“模仿”
小班阶段的体育活动首先应充满趣味以吸引幼儿, 且一般以模仿为主, 用动作模仿周围事物的形态和动作特征, 感知运动节律的变化。如《小兔跳彩圈》、《乌龟运粮》等体育活动都是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来发展幼儿的跳和爬的能力。其次, 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各种身体运动, 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如《我是机器人》让幼儿体会除了灵活的动作, 人的身体也能变得“机械”和“僵硬”。最后, 运用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 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 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如在玩球、玩沙包的过程中, 幼儿不仅能体会器械与人的互动, 更进行了如拍球、抛接、躲避等多种动作练习。
2.4~5岁, 关键词:“参与”、“规则”
中班阶段的体育活动则更加关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首先, 教师应选择更加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愿意参与运动活动,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 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如在《羊村大冒险》活动中让幼儿扮演相关角色练习投掷的动作技能, 紧张投入又充满乐趣。其次, 中班的幼儿更乐意用动作来表现所理解的事物, 教师应让他们更多体会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最后,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理解和遵守运动活动中的规则, 对危险的标志与信号能较及时地做出标识。同样是《羊村大冒险》的活动, 增加了“前方小河”、“小心陷阱”的标志与要求, 幼儿活动的专注度和练习积极性也会更高。
3.5~6岁, 关键词:“挑战”、“合作”
与小班和中班运动范围和运动量都较小的体育活动相比, 大班的体育活动更倾向于大场地、大器械和大动作。如《穿越侏罗纪》, 就囊括了平衡、攀爬、投掷等多种动作技能;又如最近新兴的定向运动, 更是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
二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科学创设各年龄阶段体育活动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提出“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于发展的最初阶段和重要时期, 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是第一位的, 也是最重要的。”因此, 我园创设体育活动环境的基本守则就是“安全”, 只有在此前提下呈现的体育活动环境才是科学的、有探讨意义的。
1.3~4岁, 关键词:“舒适”、“趣味”
小班体育活动的环境创设主要应考虑安全性 (包括生理和心理) 、舒适性和趣味性, 能够让幼儿在环境中充分体验运动活动的乐趣, 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乐趣。如前文提到的《乌龟运粮》, 教师创设的环境不仅有幼儿爬行的垫子、乌龟背壳等必需的道具, 还在场地周围点缀了小草、小花、小乌龟的“家”等布景, 营造了童趣、逼真的情境, 让幼儿在温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
2.4~5岁, 关键词:“层次”、“探索”
中班则需要创设有层次性的活动场景, 在情境中适当加入挑战点, 提供多种材料, 激发幼儿克服困难、探索、学习、锻炼的愿望。依旧是《羊村大冒险》的活动, 当幼儿能熟练掌握“投掷4米”的技能后, 教师就有意制造了一点小麻烦:用作“弹药”的纸球不够用了, 需要幼儿自己团报纸制造“弹药”, 这就为活动增加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 提升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奋点。
3.5~6岁, 关键词:“竞争”、“创造”
大班的体育活动环境创设要有挑战和难点, 能激发幼儿运动、竞争的愿望:提供的材料能满足幼儿对运动器械进行组合创造、自主探索的需求。一般以竞赛式为主, 《穿越侏罗纪》中“穿越”的路线不止一条, 游戏前幼儿分组布置穿越路线, 之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路线挑战, 顺利完成一条路线的话就可以继续挑战下一条。这也是遵循了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三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与习惯, 科学运用各年龄段体育教学方法与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所以,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过程中也应注重幼儿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开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我园主要进行了以下三种模式的探索:
1.3~4岁, 关键词:“情境创设”
情境因素能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角色代入, 提高活动兴趣。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可以融入故事情节和角色, 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 利用这些情境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渲染, 帮助幼儿进入情境, 开展运动活动。这种“体验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是:情境感知+激发兴趣+挑战提升。
2.4~5岁, 关键词:“器械投放”
器械的投放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如一物多玩、多物一玩、多物多玩等。幼儿的运动能力和经验的获得不仅是靠模仿教师的动作而形成, 更是他们在与周边环境及各种各样的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这种探索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是:自由探索+引导发现+交流丰富。
3.5~6岁, 关键词:“分层指导”
有层次的运动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范围内得到发展。主要体现在:活动的内容要有层次, 活动的要求要有层次, 活动的指导要有层次, 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 幼儿的评价要有层次这几方面。这种多样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是:展现个性+因势利导+激励进步。
这几种教学模式与策略虽然在不同的年龄段中分别实施, 但它们不是互相割裂的, 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 是各年龄段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一种进阶与调整。
四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科学实施全园体育校本课程
我园以体育为主要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体现在集体体育活动中, 更贯穿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每时每刻:
1. 百花齐放的班级体育特色活动与游戏
在不影响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前提下每班每周定期组织班级体育特色活动和班级体育特色游戏, 以不同的活动组织方式完成班级体育特色计划, 这样既能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 也能更加科学、系统地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
2. 丰富多彩的晨间与午间体锻活动
打破传统操节“整齐划一”的模式, 在早操和午间操中也将加入发展动作技能为主的体能运动, 把班级体育特色器械融入其中, 让孩子们得到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
3. 趣味与挑战并重的自制玩具和器械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量身打造”更多玩具。另外, 我们将更加关注运动器械的趣味性、挑战性和互动性。不仅努力做到“一物多玩”, 更要达到“一物精玩”, 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变化与挑战中玩出精彩。
【实施指南】推荐阅读: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指南08-09
读《物理教学的实施指南》有感05-19
广东省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申报与实施指南08-14
学指南用指南家长讲稿05-17
会计指南07-18
行为指南05-31
教学指南06-14
护理指南06-14
《指南》引领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