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转型

2024-11-05

大学新生转型(共10篇)

大学新生转型 篇1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英语课堂时的最初一个阶段, 对英语学习还是报着较高的兴趣。但是, 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 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有较大程度的

下降, 如学习动力低、效率不高、效果退步。这已成为大学新生开始英语学习过程的一个“通病”。这种现象即有学生学习的心态、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也有老师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 英语知识学习与英语文化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被理清。

1 大学新生英语学习中的主要问题

大学新生英语学习出问题的伊始阶段主要指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的英语学习。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会在这个阶段出现较明显的起伏。起伏的原因主要与新生英语学习

过程中两个问题相关, 形而上是学习心态问题, 形而下是方法问题。

1.1 学习心态的不稳定

新生在大学伊始的英语学习过程中, 较普遍的暴露出两种不正确的心态, 即一时激情型和信心不强型。这两种心态会导致学生在随后的英语学习产生不佳的学习效果。

1.1.1 一时激情型

在新生中有一类学生, 他们在大学英语课刚开始时的学习阶段, 会报着极大的新鲜感, 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有时, 这类新生对英语学习的高涨热情比某些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还要突出。并且, 他们的热情有时还会感染老师, 让老师对自我课堂教学有成就感。但是, 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不稳定, 即学习持继力低。体现为英语学习激情来的快, 去也快。他们不愿听取老师的批评与建议, 消极对待老师所指出来的各种英语学习的错误, 如语法、单词、发音等。他们也不愿吃苦, 对老师布置的各类型作业, 不愿意花功夫去完成, 甚至抄袭。

1.1.2 缺乏信心型

信息不强型的新生有以下特点:

1) 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这些学生中大部分都有较好的英语学习功底, 在高考中曾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2) 有自觉的求知欲。他们对于老师所传授的各种语法点会详细记载。但这些新生会经常表现出不自信的现象。在大学英语的课堂里, 他们或对自己口语不自信, 或对自己听力不自信, 或对自己笔头不自信。由于不自信, 他们也不愿主动参与大学英语老师常在课堂上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朗读、对话、情景表演, 等等。

1.2 学习方法的单一

大学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另一个令其头疼的问题是学习方法。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 间接影响学生对长期英语学习的心态。大多数新生在英语学习方法上较普遍凸显的问题:投机取巧, 以及生搬硬套。

1.2.1 投机取巧型

“投机取巧”型学生表现出的最显著学习特征是以考试为导向。如学期期末考试,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面对这些考试, 他们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平时不烧香, 临时报佛脚”。这些学生将英语课上和课外的时间都移为它用, 如学习专业课的知识。这种情况尤其在理工科的新生中较普遍。在期末考试前的备考课上, 或四六级的备考课上, 他们会聚精汇神, 不放掉任何一条与考试相关的信息。

1.2.2 模板型

有一类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与“投机取巧”型的学生正好相反。他们的英语学习方法多比较死板, 喜欢延续中学老师的应试教授的学习方法, 如死记硬背。这些学生非常喜欢的课堂活动就是听写单词, 或背诵大段的文章段落。他们喜欢背诵各种各样的模板, 如四六级作文模板。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下, 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结果是会出现“复印机”现象。例如在考试中, 全班大多数的学生所写文章的格式、大意, 甚至许多重要句型上完全一样。这类学生想问题也非常类似, 他们常会向老师问:“老师有没有与此作文相关的模板可以背诵?”

2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究其上面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差异, 二是成本理念。

2.1 教师的差异

中学老师的英语教学方法多以知识灌输式和死记硬背式为主要内容。在课堂上, 英语老师都会准备几大黑板的单词和语法知识点,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抄写。整堂课下来, 学生唯一做的活动就是“抄”, 而活动量最大的是老师。他们既动嘴, 又动手, 课堂完全是他的“一言堂”。同时, 中学的英语课堂上缺少以陶冶学生情操为目的的趣味性活动。

而大学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则相反。他们在教学中注重两个点, 即“宽”与“活”。首先, 他们所授的大学英语课本, 其中的知识所涉及面十分宽泛。课本文章所涉及的知识面有历史名人、人生感悟、爱情、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经济、科学技术、体育娱乐、等等。大学英语老师教学中的另一个特点是灵活的“教”与“学”方式。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 大学英语老师不会象中学老师, 不停、单向式向学生填塞灌输单词和语法的知识。虽然, 大学英语老师会将各个词汇和语法的知识点, 但是, 教授的方法是点到为止。在课外时间的管理上, 大英老师不会给学生布置做不完的作业。相反, 老师给学们布置的作业不多, 都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的作业。

2.2 成本理念

在现代大学里, 大学生学习活动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即为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学习。

现代大学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首先, 现代大学教育与二十年前不再一样, 大学教育不再是免费教育, 上大学成为每个家庭一批重要的投资。如孩子每年的学费和在校的生活费。家长在投资时会考虑两个问题:一、成本, 二、回报。如何以合理的成本为孩子选择一个好专业, 好学校?如何以可承受的成本投入让孩子能找个好工作?其次, 学生心里也有一本账本。许多大学都实行学分制, 即按学分收取学费。因此, 学生选择大学英语课时, 也会带着经济性的眼光来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学好大英这门课, 以及学好这门课会花多长的时间?太难学, 钱也白交了;学的时间太长, 花费太大, 造成成本上升。

另外, 学生会预期这门课对我有多大作用。自己在一段学习后, 掌握了口语、听力、写作等各种能力, 是否能用的上。学生也非常希望自己在大英课上所学的知识, 所掌握的各项能力, 能够为自己在的求职和工作历程中, 增添一份法码;学好英语能够让自己在面试时凭借优秀的口语赢得一份称心工作。并且, 在长期的工作中, 凭借良好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搏得单位领导和同事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好评, 为自己在单位的晋升垫定基础。

3 文化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创新

面对大学新生在入学伊始的新环境中所碰到的上述英语学习上的问题,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英语老师应该想办法, 在他们迈入大学之门、一踏进大学英语课堂那一刻, 就能被新的学习环境所吸引, 被新的课堂教学气氛所感染。而这些效果需要我们老师以新的文化性视野, 从理念到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

3.1 以文化重新定位教学角度

区别于中学英语老师重知识的输入的教学观念, 大学英语老师的教学角度不应只着眼于英语知识的传授, 更应定位于文化的传播。可以说, 在中学六年的英语知识灌输下, 学生对这种英语知识传授的呆板教学模式已经熟知, 甚至有些厌倦, 他们期盼大学英语课能给他们新鲜的感觉与丰富的收获。因此, 面对刚进大学校门、并对大学英语学习仍怀有较高热情的新生, 大英老师应首先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 以新的角度审视和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大学英语老师应意识到大学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园地, 更是尽情享受文化熏陶的净土。文化是活知识, 是有色彩的知识, 是有味道的知识, 是有温度的知识, 更是有精神的知识。大英老师要以文化为导向指导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 以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性为切入点, 进行背课与教学, 丰富自己的教学层次和教学目的,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另外, 老师要将文化的理念引入到学生学习活动中, 成为他们英语学习的重要兴趣点和持久推动力。

3.2 文化促进教学各层面多元化

首先, 大英老师应通过有效手段, 不断促进大学新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环节开展的生动而丰富, 老师要以多元的文化为导向, 通过丰富而有内涵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不仅学习到英语知识, 更能够知晓多种文化。让学生通过老师组织的各种英语活动, 认识到多元文化在他今天学习过程中, 以及未来的生活中, 与自己的紧密联系、以及深远影响。

其次, 现代大英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不应只局限于课文,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结合自己所教课文的知识点, 补充丰富的课外教参, 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和教学的思想性。老师应该以课文为点, 将其延伸成线, 并进而丰富成面。大英老师不应只通晓西方的文化, 也应熟悉自己生长环境中的本土优秀文化;大英老师不应只对人文文化抱有强烈的热情各兴趣, 还应适当了解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大英老师知识习得的视野要从教室扩大到学生生活的校园, 更应放眼于校园外, 从社会的发展中获得最新鲜, 且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的, 有意义的信息和动态。

再次, 大英老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老师们要改变传统的单线传输的方式, 即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台下默默无闻的听。大英老师要充分利用双向、多向交流的模式, 即师生之间交流, 学生之间交流的方式, 让老师所讲的知识在循环的、流动的课堂交流模式里变得鲜活起来。教师讲课的形式不应只是用嘴说, 还需要发挥起自身的优势, 利用现代各种传播媒体, 充分激发起学生的身心感观功能, 激活课堂教学,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能力。

4 结束语

面对大学新生在开学伊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 所碰到上面这些突出的问题, 老师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这不但关系到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还关系到学生对大学知识及文化学习的期望及持续力。同时, 也关系到老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成长, 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学涵养的不断丰富, 更影响着老师对英语专业和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态度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话教学, 2010 (133) :3-11.

[2]李瑞芳, 张英, 程慕胜.清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J].外语界, 2004 (6) .

转型新生 享受风景 篇2

从两年前“人人小站”联合全国的独立书店,悲情万分地发起“保卫书店,守望理想”,到今天的默默转型与积极探索,独立书店人在文化情怀之外,更多地汲取与丰富了一份商业理性与经营智慧。尽管诸如业界呼吁多年的建立图书固定销售价格制度、政府城市规划时对房地产设置书店用地税收减免等制度的出台仍有待于时日;在暂时回暖的背后,大部分独立书店仍然面临运营成本过高、网上书城分流比例大、盈利模式僵化等难题[1],断言今天的独立书店已经出现“复兴”仍为时过早,但走过2014年的独立书店,更多地呈现出平和与成熟的心态。从第一代书店跟随市场追求大规模与全品种,到第二代书店实行文化百货、一站式文化消费的经营模式,再到第三代书店打造复合型城市文化空间[2],中国的独立书店在当下呈现出一种多层次杂糅、多元化发展的状态。

守望理想,书店在利好政策下的回暖

大体始于2008年的独立书店倒闭风潮,在2012年进入彻骨的寒冬。据开卷公司统计,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地面书店在2012—2013年前所未有地连续出现负增长。数年间,北京第三极书店、风入松书店、国林风书店、龙之媒书店,上海季风书园,厦门光合作用书店,广州香港三联书店,济南致远书店,成都弘文书局等经营十余年的文化地标式书店接二连三地关张。

与此同时,政府与社会各界对独立书店命运的关注,发酵成一个公共性话题,各方在悲情之中开始对独立书店出手救助。2012年2月,《上海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上海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引导目录》发布,这是国内首次出台的综合配套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地方规范性文件。上海市2012年共划拨1650万元专项资金,对63家各类实体书店予以资助;2013年又继续为33家实体书店提供7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推行类似政策的还有湖北、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2013年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中国独立书店的坚守与创新”论坛召开,二十余位经营者和研究者就独立书店的前景进行了探讨……由民间呼吁到政府出手,由地方先行到中央跟进,熬过生死关的独立书店终于等来了具有导向意义的政策扶持。2013年12月2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其中第二条指出:“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同期,财政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符合条件的优秀实体书店给予奖励,资金用于帮助其购买软硬件设备、支付房租、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等。首批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成都、西安、昆明12个城市56家实体书店奖励资金9000万元。虽然对于大面积的书店关张与持续加大的经济压力,9000万元仅是杯水车薪,但这种面向全行业、具有普惠性的政策,这种2014年抵达的头等好事,还是令民营书业在持续的严冬中感受到了些许暖意。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周正兵认为,免除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是我国结构性减税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尝试,有利于扩大文化消费、保障文化民生。减税从体制内的新华书店扩展到全行业,这对于在书业中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无疑有重要意义[3]。2014年4月10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召开的“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人员交流了各地扶持实体书店的政策和经验。9月12日,财政部公布2014年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其扶持的55家实体书店中,包括广州学而优书店、南昌青苑书店、北京雨枫书店、上海钟书书店、杭州晓风书店、昆明新知书店等多家知名独立书店。

2014年,在利好政策的影响下,独立书店出现回暖症候。尽管实体书店“末日论”“包养论”“玩票论”的声音仍未消歇,但一批书店却逆袭新开:2月底,学术圈内颇有名气的复旦大学鹿鸣书店在关张之后重新营业;7月,西西弗书店在深圳开出第二家;8月,PAGE ONE书店在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开设大陆第五家零售店面;9月5日,深圳首家高校书吧麒麟书吧进驻南方科技大学,瞄准打造“高校书店旗舰店”的目标;9月15日,上海北外滩浦江口岸轮渡码头以人物主题为特色的书店JIC BOOKSTORE开业,致力于打造黄浦江文化的新地标;9月28日,金中都第二书房在北京金中都公园开业;10月16日,大梦书店在福州市西湖景区试营业……在“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透露,2013年,全国图书发行网点数量达173990个,比上年增加2.1%;从市场份额看,实体书店仍然保持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约占全国零售市场的85.5%[4]。在2014年8月举办的第21届图博会开幕式上,开卷公司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相比近两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成长乏力,2014年上半年,全国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市场同比增长率达4.22%,结束过去两年的负增长现象[5]。2014年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著名的晓枫书屋运河店,对书店主人、多年的独立书店坚守者朱钰芳鼓励说:“传统的纸质书永远都是有市场的。”这成了岁末独立书店里温暖人心的一幕。

在“市场决定”的前提下,以免税等政策缓解独立书店的困境是否合理,以及能否由此让独立书店真正迎来“第二春”,仍频受业界质疑。相对于将独立书店的回暖视作在利好政策刺激之下立竿见影的效果,更合理的解释这应是独立书店努力自救的成果。开卷公司在2014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中分析指出,网店渠道快速增长与销售分流,反而促进了实体书店的经营创新。近年,更多的书店开始思考在互联网影响和体验经济背景下的卖场优势及适合自身的顾客定位,开始采取店面升级、品类扩展等调整举措。最终,这些思考和行动带动了实体书店经营理念的提升和经营业绩的改善。“在万马齐喑的氛围之下,一部分实体书店依靠着特色化经营,打造与众不同的阅读服务,发现、挖掘、升华自身的价值之路,实现了在困境中自我突破,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6]

享受风景,书店2014年的转型与新生

独立书店林林总总的转型方式,在2014年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独立书店的粉丝策略

独立书店的粉丝策略应以“人文书店一面不倒的旗帜”万圣书园为代表。万圣以学术书店为特色,其图书采购与摆放在学界被广为称颂:图书采购历经团队的三次筛选,团队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系统化地进行图书选择;图书摆放按“新书平台—塔台—分类平台—书柜平台—上架”五级顺序;类似日本东京茑屋书店将看似毫不相关的书籍通过寻找一个共同的主题,构成“文脉书架”,万圣推出的主题排列甚至细至“三农问题”“主义之争”等学术主题。更为重要的是,万圣书园灵魂人物刘苏里,作为知名的学者型书人、书业民间观察员,他一向以人文主义的姿态在读书界、出版界激浊扬清,以其个性化话语推高个人人气与书店知名度。我们可以从网上搜索2014年刘苏里的一些声音:1月22日,在2014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上发表以“呈现的意义”为题的演讲;2月22日,在广州方所书店“书店与城市文化论坛”上,与钟芳玲对话探讨“独立书店因什么而活”;3月16日,作为特约嘉宾与“思享家”系列作者许纪霖、野夫等做客腾讯书院,探讨“和解如何可能?”……还有一年一度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学术思想类图书出版与阅读报告,在醒客咖啡厅、微博中带着批判意味与人文情怀的活跃发言,都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吸引了大量的知识界粉丝,并使得万圣这家当年的独立书店“三大天王”之一,在另外两家早已告别的今天,在知识界仍然葆有高度的认同。

2.独立书店的差异化营销

造成独立书店困境的诱因,除了公认的成本飙升、网络分流、阅读人口流失等,经营方式的大面积同质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书店前景,说到底是在于书店能否专业地满足专业化的需求者。龙之媒广告书店徐智明在其著作《我爱做书店:中小书店生存之道》一书中曾提出:“你所提供的价值,必须是其他类型的书店不能替代的。”2014年,业内人士强化差异化营销,进行主题书店的探索,其中被读者认为较具代表性的书店有倡导专注“做女书”、关注与服务女性阅读生活的女性书店——雨枫书馆,以及专门经营儿童绘本的蒲蒲兰绘本馆。实行女性会员制的雨枫书馆,目标读者是25—45岁的知识女性,其举办的“书女沙龙”和“雨枫电影欣赏”等活动,在读书界声誉日高。走过十年的蒲蒲兰绘本馆,培育出一批自己的父母粉丝,亲子读书会人气爆棚,“挤不进读书会,好多孩子都哭了”。此外,结合消费者购买力,PAGE ONE国贸店强化高端路线,专卖外文和港台原版图书以及内地出版的设计、艺术类画册。上海大众书局美罗城门店装修后重新亮相,这是上海首家以电影为主题的书店。书店主打电影元素,与电影院相邻,电影院的出入口都设在书店里。书店还将与影院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进行怀旧影展、电影小说签售活动等,强化上海大众书局特色。

3.跨界混营与多元化营销

改变单一经营的“X+书店”模式,已经成为书店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倚重非书产品,PAGE ONE三里屯店,非书面积占总体面积的比例超过25%。除了餐厅,书店还经营设计新颖、质量可靠的文具、礼品、创意类产品等。定位为一个“集书籍、音影、休闲于一体,与创意产品、文化沙龙相融合”多元文化空间的字里行间书店,咖啡、礼品等销售收入已经成为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书销售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30%。南京先锋书店自2008年起就开始经营与书店整体格局、受众一致的多元化产品来提高利润率,书店文化产品营业额占比在2014年预计会达到50%[6]。在功能上从单一售书向多元化转变,整体从产品销售型书店向文化创意服务型书店转变,成为独立书店的自觉追求;混业经营,正在从一种尝试模式转变为常态模式。

4.以文化品牌招商打造消费综合体

致力于将书店打造成文化品牌,再以其为文化符码吸附人流,典型如广州方所书店。方所试图建立一个基于文化产业的品牌书店,然后不断扩展书店边界,将其发展为平台,以服饰、生活产品等为盈利点。这种创意,来自台湾诚品书店的启示。刘苏里认为诚品的“商业模式与房地产生意关联,通常是租一整栋楼,包装之后,进行各类零售商品的组合,而书店的生意额度和规模在全盘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书店本身更像是个招商品牌”[8]。诚品书店的发展策略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先由品牌奠定成功基础,再带动商场、书店与零售的复合式经营,使书店不只卖书,更是包罗书店、家具、画廊、花店、瓷器、珠宝、餐厅的复合体[9]。在这种消费综合体经营模式中,图书主业销售业绩的占比相对小,书店的“纯度”频遭诟病,但在当下仍不失为一种可取的书店经营模式。2014年4月,企业家王石在上海交通大学演讲时表示,万科在全国的项目中愿意提供一部分物业以低租金甚至免费方式供书店使用,目前万科已经与字里行间书店开始合作[10]。房地产商所看重的,正是书店作为文化品牌的吸引力。

5.提供体验与服务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构建

大学新生转型 篇3

一、独立学院构建新生转型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一新生正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逐步过渡转型阶段, 如何引导新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生转型期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切入点。独立学院与其他高校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 其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缺少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研究, 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高校德育更要注重“以人为本”, 学生思政工作更要主动坚持培育人的主体性, 原来传统的思政工作思路、工作内容、方式和载体都需要与时俱进。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新生思想行为特点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合理地构建新生转型教育的工作体系。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基本特点

由于“90后”成长期的时代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他们有着和其他年代学生不一样的思想行为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更是有别于其他高校, 我们通过问卷、座谈会、专家访谈等几种方式进行了调查, 具体情况如下:

(一) 学习目的较明确, 但实际行动较弱。

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在调查问卷中, 79.6%的学生认为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综合素质, 有76.5%的学生认为较强的综合素质是获得一份好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但只有53%不到的学生每天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在学习上 (除正常上课) , 而在“平常喜欢看什么书”一题中有30%的学生喜欢看娱乐和时尚杂志, 相对比的是只有19%的学生喜欢看专业相关教辅, 在一定程度上知和行并不统一, 他们对大学的学习和自身素质之间的联系没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并没有把学习作为大学生活的第一要务, 没有确立大学学习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

(二) 道德修养较高, 但规则意识较弱。

“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看到垃圾筒上面放了个空奶茶瓶, 79.3%的学生会想到把空瓶扔进垃圾筒。班级组织集体活动, 即使自己已经有其他事情安排了, 有80.5%的学生会选择参加集体活动。对晚自习因为个人原因擅自离开而使班级扣分中, 有93.7%的学生会选择公开致歉或是用实际行动来弥补。但38.5%学生觉得若有些课程索然无味或是无关紧要, 则可以选择旷课, 学生的规则意识较弱。

(三) 思想活跃创造力强, 但人文修养不高。

“90后”学生思想活跃, 标新立异, 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 他们接触更多的是“现代”东西, 他们关注更多的是“物质”东西, 而对于精神信仰层面的东西大都表现得比较冷淡, 对于传统的文化则没有太多感觉, 老师走访寝室时, 很多学生视而不见, 不起立问好的现象屡屡出现。在座谈中, 只有15%不到的学生会选择听传统文化类的讲座, 他们认为传统文化类的讲座对实际的生活或是工作没有多大实质影响或帮助, 他们更倾向于现代生活类的讲座和社会热点类的信息, 认为实用性和工具性显得更为重要, 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学习和积累。

三、独立学院新生转型期教育体系的构建初探

新生转型期教育涵盖了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活所需:对于新生转型期教育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一个大学生四年的需要, 有层次、分阶段地实施。笔者认为, 独立学院新生转型期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可定为:“12345”系统工程。即:一个中心:帮助新生顺利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及转型;两种认识:懂得守则, 懂得感恩;三支队伍:辅导员、班主任、学长;四个效果: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会发展;五个阶段:播种期———适应教育;育苗期———感恩教育;发芽期———责任教育;生长期———诚信教育;结果期———发展教育。

(一) 以一个中心为主要目标, 帮助新生顺利转型。

新生转型期教育的中心工作就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顺利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及转型, 尽快融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后, 新生在入校前的状态大多是十分放松的, 且很多高中甚至是家庭的教育会引导学生认为“高中辛苦三年, 大学轻松四年”, 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占主导地位, 为新生入校前的教育埋下了隐患, 因此, 笔者认为, 新生转型期教育的起点不应是新生入校的第一周, 而应延伸至高考结束后, 新生入校前的暑假, 思政教育者应充分抓住这段教育的“真空区”, 对新生进行认识大学的引导, 实现教育周期的最大化, 实现一个中心的主要目标。

(二) 以规则教育和感恩教育为重点, 引导新生深化两种认识。

“90后”的大学生比较缺乏规则意识, 不知则、不守则、更不爱则, 旷课、考试作弊等现象屡屡发生, 高校思政教育者应从这点出发, 通过专题讲座、学长案例、学生手册知识竞赛等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会知则, 学会守则, 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而懂得主动维护规则。因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 集父母万千宠爱于一身, 不懂对父母感恩;进入大学后, 他们认为自己缴了学费, 老师传授自己知识是天经地义的, 不懂对师长感恩;与同学相处, 总以自身为出发点, 不懂对同学感恩……思政教育者可设计感恩系列活动, 以西方的感恩节为起点, 历时1~2个月, 以感恩主题班会、感恩主题摄影大赛、感恩演讲赛等形式, 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新生教育的系统中。

(三) 以辅导员、班主任、学长为抓手, 建设好三支队伍。

辅导员、班主任、学长在新生转型期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辅导员需要设计把握好教育的框架, 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合到思政教育的各项环节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大家长, 要深入到每个学生中去, 不仅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 还有其他的学生, 是辅导员不常触及到的工作的有效补充, 更是学生和家长之间最有效的桥梁;学长不仅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更是开展新生教育最直接的“案例教育”, 他们是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 他们最贴近新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此, 新生转型期教育要依靠这三支有力的队伍开展, 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分工, 高效地开展工作。

(四) 以“两课”教育为平台, 开展新生“四会”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形势政策课是开展新生转型期教育的重要平台, 打破以往传统的照本宣科教育, 将转型期教育的内容、形式借助“两课”的课堂深入下去, 融入大量的实践教学, 以适应大学、认识大学、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为主线, 设计优秀学长经验交流环节, 通过案例教学帮助新生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团队合作的实践项目, 培养新生学会做事的方式方法;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帮助新生尽早建立自我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 使新生通过一年的转型期教育, 能够会学习, 会做事, 会做人, 会发展。

总之, 新生转型期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要注重系统化, 深入了解学生特点, 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 分阶段、有重点、系统整体、科学合理地进行, 以适应大学、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为主要内容, 为新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玮.大学新生教育的科学实施探索[J].高教论坛, 2011

大学新生转型 篇4

Tips

《魔兽世界》是游戏公司暴雪娱乐所制作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属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其架构可以追溯到1994年发行的《魔兽争霸》。

电影《魔兽》是由美国环球影业公司出品的、根据暴雪出品的游戏《魔兽争霸:人类与兽人》改编的奇幻动作片,预计将于2016年6月上旬在中国上映。

电影会不会灭亡?

二十一年前,也就是1995年,刚好是电影诞生的第一个百年,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写下一篇可能是她生前最后的电影评论。这篇评论的中文题目翻译为“百年电影回眸”。实际上,原文的题目为“The decay of cinema”,可直译为“电影的衰退"或“电影的没落”。

文中写道,电影百年的历史形同生命轮回,诞生后经历过荣耀与辉煌,但在过去十年中,电影开始出现不可逆转的颓势。电影曾被誉为是20世纪的艺术,而在20世纪末,电影也成为一种没落的艺术。

电影诞生一百年时,全世界都在迫不及待地总结影史上的佳片和电影大师,苏珊·桑塔格反而说出“电影成为一种没落的艺术”这种悲观论调。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差不多在同时代,有些人也在研究其他科目,比如足球。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科学家奈姆的研究结果表明,足球还是第一世界运动,但是其魅力却在降低。奈姆研究了棒球、橄榄球、曲棍球、篮球以及足球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30万场比赛,他发现足球的结果越来越变得可以预知,也意味着足球的魅力在减少:“如比赛没有冷门,所有的比赛都会变得非常乏味。”

后来发生的故事,显然并不在苏珊·桑塔格和奈姆等人的预判中。

2016年6月初,数据显示,作为最早启动预售的电影,《魔兽》预售票房已超5000万,零点场票房已超《变形金刚4》。

“魔兽世界”作为暴雪娱乐所制作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其拥趸遍布全球。电影《魔兽》的导演邓肯·琼斯(Duncan Jones)爆料自己已经迷了魔兽游戏20年,魔兽已然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在电影中饰演奥格瑞姆(魔兽系列游戏的重要角色之一)的演员罗伯特·卡辛斯基(Robert Kazinsky)透露电影中“狮王之傲旅店”几按游戏原样搭建,作为游戏迷的他看到该场景时甚至激动流泪。在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饰演蝙蝠侠的本·阿弗莱克也称自己是《魔兽世界》玩家,玩魔兽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娱乐和放松的方式。

用几句话就可以讲明“魔兽”的主要内容:艾泽拉斯与德拉诺本是两颗祥和安宁的星球,人类在艾泽拉斯大陆上世代繁衍生息,兽人则在德拉诺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直到兽人古尔丹的出现,打破了两个星球的和平。邪恶的古尔丹为了一己私利,使用恶魔能量打开了一扇传送门——黑暗之门,并残忍的破坏兽人的家园,将原本爱好和平的兽人变成一个个野蛮残暴的战士,迫使他们穿过黑暗之门到达人类的领地作恶……”

从《魔戒》到《哈利波特》《变形金刚》《美国队长》和《权力的游戏》……不管真实世界如何变化,从21世纪开始,科幻和游戏故事持续扫荡了电影、电视剧的票房。

苏珊·桑塔格,真的是在为电影写一篇“悼词”吗?

也许不是。桑塔格想借用百年这个历史契机揭示隐藏在电影史背后的精神动力,―种我们很少关注的动力(motivation)或情结(complexe),一种尽管经常被忽视却始终发生作用的“精神”。也许没落的不是电影,而只是人们的电影迷恋(Cinephilia)——这个词特指电影所激发的某种热爱。所以让桑塔格担忧的不是电影自身的衰落,而是"电影迷恋“的异形。

人们从一开始就确信电影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艺术。无数电影人试图从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在巴黎卡普拉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第一次收费放映时,开始总结迷影情结:“一切都开始于一百年前火车进站的那个瞬间。当人们兴奋地叫喊,甚至火车向他们开来、起身躲避时他们就已接受了电影。在电影院受到电视挑战之前,他们是从每周―次的电影中学会了昂首阔步、吸烟、接吻、打架和痛不欲生。”

时至今日,人们其实已经部分放弃了影视作品与历史和现实对应程度的考究。中国影视迷早就不再对电视剧、电影的历史事件做测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影视剧中的唐太宗使用了一个明代才出现的成语时,观众常常给电影杂志写信。而今,一些历史人物在影视剧中出现不同的辞世状态也不会激起任何反响,人们甚至可以忽视如此情结的不合理:家庭伦理剧中那些居住在京沪的普通人,为几万元忧心如焚,但与此同时穿着上万的行头,而居住的房屋实际价值超过千万。

换言之,电影的现实功能必须正视一点:“游戏”功能再度焕发青春。

最早的“类电影术"是中国皮影戏,可追溯到汉代,在唐宋时期繁盛一时,是古代影戏中最长命的一种。至于西方,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到的洞穴论也可以认为是最原始的电影理论。他假设一群人生活在洞中,他们的脖子被固定住,只能看见他们面前的岩壁,当洞穴外面有人经过时,影子会投射在岩壁上,洞穴人就会认为那些“活动的影子"就是现实。

这里一个最有意思的假设性论断,柏拉图认为洞穴人能对“活动影子”产生某种信任和依赖,因为一旦洞穴人解脱了桎梏,走到洞口,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他们就会非常痛苦、难受,宁可相信他愿意相信的现实。这几乎等于电影的基本原理,而洞穴几乎等于电影院的原始想象。

人类利用活动的造型影像和光影技术去创造感官奇景的努力,在历史上始终没有停止过。如今,从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到詹姆斯·卡麦隆甚至更多人,创造了无数跨域时间的电影巨作,以至于人们不能再相信“眼见为实”。

电影注定有另一种形态,专门奉献给多重宇宙——人类超越现实的想象。这让很多哀叹电影衰亡的人意料落空。以奈姆做的那个测验為例,其实足球比赛的悬念不仅仅在于胜负,还在于博彩集团开出的“让球”、比分和多种博弈形式。

换言之,我们对电影的任何单一想象都是很呆的。

阵痛中孕育转型升级的新生 篇5

这是一个转型升级的时期, 阵痛之中迫使企业走向转型升级之路, 促使各种资源在加速整合。

如果说阵痛是一种病态, 那么这种病态物流业早已有之———大企业竞争不过小企业, 小企业竞争不过个体运输户, 尤其是公路货运资源并不缺乏甚至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组织化被破坏严重, 物流运输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很低。小、散、乱、差的病态困扰着物流业身躯, 愈发显得步履蹒跚。

也许这种小、散、乱、差病态一时难以根除, 但各种资源的加速整合给人们带来希望, 一些大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如顺丰、德邦等, 它们强有力的整合效应, 已成为重资产型企业整合模式的典范。

与重资产整合同时存在的是轻资产整合模式, 比较典型的是传化物流基地, 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停车场, 它们通过物流基地这个平台, 把进出企业的车辆和货主进行资源整合, 开通定期班列, 实现了调度服务功能。传化的这个平台实际上是一个整合了社会运输资源的运输公司, 故此称之为轻资产模式。

再有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专线运输联盟的兴起, 打破了过去个体运输户在两点之间搞专线运输的传统模式。目前, 为了发挥整合的优势, 很多专线企业形成了联盟, 用统一的一套服务标准和同一套信息化系统工程将联盟下的个体运输户联合在一起, 被业内称之为半资产整合。相对于个体运输户, 联盟给予客户提供了更安全的服务。据了解, 现在很多个体运输户已经很难接到定单。在这种形式推动下, 不久的将来, 那些个体运输户都将会挂靠在某个联盟之下, 整合到某个体系之中, 从而使小、散、乱、差的病态得到有效地改善。

与此同时, 物流“做大”“做专”的发展路径愈发明显, 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和优化功能这两条路线也愈发清晰。“做大”的路径是以资源整合和网络为主, “做专”的路径是在服务和流程上下功夫。网络与流程构成了物流的两大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 而流程更多地体现出专业物流和服务价值以及客户价值的创新。

尽管经济下行, 但物流企业却在秣马厉兵, 信息化和设备设施的投入, 说明物流业正在向依靠技术进步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更为值得欣喜的是, 随着市场化改革方向的确定, 政府职能的转变, 利好政策也频频出台, 政府在做政府应做的事, 企业在做企业该做的事。少了“婆婆”管教束缚的企业成了市场主体, 它们可以找准自己的位置, 干企业该干的事, 赚企业应赚的钱。对于政府来说, 转变职能, 一门心思做好公共服务, 改变了政府万能的形象, 或许会少交免交了不少“学费”。

物流期盼利好政策, 然而也有人对“营改增”微词颇多, 结构性减税给一些物流企业加重了税负, 但这只是暂时的, 当全面实施“营改增”时, 物流业的税负必定会降下来。其实, 我们更应该看到, “营改增”的实施将减少制造企业在外包过程中的重复纳税现象, 不仅会加速客户释放更多外包业务的速度, 也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速服务业从工业系统中分离出来。

高中新生转型教育的有效策略刍议 篇6

一、转型教育的内涵意义及成因分析

从普通初级中学升入高级中学, 是多年学习上的跨越。高中新生的转型, 即从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转变适应高中环境, 我国各省县市的高级中学大多集中在城镇, 这就为许多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孩子提供了成长上一个大的障碍。高中学校的管理模式仍以班级管理和建设为主, 但学生情况比较复杂, 特别是许多学生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 有些还带有叛逆的思想, 班级建设与管理有很大的难度。因此, 转型教育的实施十分必要。

转型教育的内涵是学校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系列的学习引导过程, 目的在于教会高中新生学会自信、学会自理、学会面对困难、学会互相尊重、学会认识自我。其作用一是使高中生迅速纠正初中的学习方法,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中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其作用二是能够正确合理地树立自信, 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 具有较好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事物;其作用三是能较快地规划学生的行为规范, 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 有利于班级的建设和优良校风的培养。

目前, 许多高中新生的转型教育实施不到位, 特别是许多非示范性高中学校, 加上班主任的认识水平不够, 对高中新生的转型教育不到位。导致班级凝聚力不强, 学生盲目性比较大, 学生违规违纪次数多, 走入管理的误区, 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不利。造成转型教育的成因如表1所示。

二、转型教育实施的模式

转型教育的重要性应放在学校德育与政教工作的首位, 名言曰“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优质有效的转型教育对稳定学生心态、营造良好学习的校园环境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较早的开发利用, 促进其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目前, 我国各地对转型教育的实施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学校集中培训模式

高中新生入校后, 学校将集中学生和时间进行转型教育, 以学术报告为主要教育形式, 而这种形式的效率是最低下的。据调查, 众多中学生在听大会报告时精神不集中, 报告内容多数不能有效吸收, 而授教者也只能汇报一些诸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等基本理论, 没有实质的针对性, 效果较差。

2.班主任负责制

与学校集中培训模式相比, 许多学校建立了转型教育的班主任责任制, 将其工作推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这种方案克服了针对性差、实施不具体的特点, 但大大加大了班主任老师的管理工作量。许多高级中学结合生活指导老师与班主任的结合来推动转型教育的实施, 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但此方案五彩缤纷, 给学校的统一管理规划带来困惑。

3.家长——学校合作制

这是一种新型的转型教育模式, 许多学校对高中新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 也密切动员家长的积极作用。该模式的实施主要是与家长建立协议关系, 提出必须共同协作推动转型教育, 而将学生所出的问题推给家长去处理, 这具有两面性。其一是充分调动了家长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降低了学校教育的成效与成果, 遭遇到部分家长的质疑。

三、转型教育中的有效策略

有效策略在转型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学校在尝试不同策略、不同制度等对转型教育的实施, 如何做到有效的转型教育一直是学校管理者高度关注的话题。转型教育中的有效策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目标有效化、内容具体化、责任公开化、评比公平化。

目标有效化是指转型教育必须做到整体宣传与个体教育结合。整体宣传是指对广大高中新生做指导性规范政策的宣传, 可以以学校集中培训模式为主要形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大, 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可能转型的难易程度不同。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 优良生活习惯缺乏培养, 学校管理者必须将此批学生挑出做针对性的强化宣传与教育。班主任也要及时挑出应该接受强化教育的学生个体进行有效的强化教育。

内容具体化是转型教育实施的必备环节, 转型教育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 也不是一些行为规范就能解决问题的。转型教育中的有效策略必须将内容具体化, 这个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学校管理者应准备好转型教育工作的规范、目标, 将工作逐步细化, 从言行仪表到生活习惯, 从不同程度加以规范, 先介绍给班主任等管理工作者, 结合宣传教育逐步实施到位, 并做到日常检查持之以恒。

责任公开化, 是其学校将转型教育实施的责任对广大学生公开, 明确强调政教工作者的职责, 也强调班主任管理者的职责, 给广大学生一个开明、开化的公示。针对转型教育实施中产生不同问题的处理不统一而导致实施者的自相矛盾, 也给学生一个公正的交代。学校高层领导应该参与转型教育的实施, 确保其责任细分到位, 责任公开化, 才能保证实施到位。

评比公平化即是学校对转型教育的实施后公开评比并表彰, 对转型教育中突出的先进典型事迹要大力表彰或奖励。评比必须在公平化的条件下进行, 对不同班级、不同个人之间进行水平的比较, 也要对转型教育中竖直方向做比较, 不能忽视基础差的“后进生”。评比和表彰是巩固转型教育的有效保障, 也是学生将转型教育的优良成果继续发扬的动力。

四、转型教育有效策略的原则

转型教育有效策略的实施是一个具体的过程, 对不同班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很大, 管理者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据调查许多学校非常重视转型教育, 但许多措施由于没有充分准备或实施不到位, 导致学生逃学退学等恶性结果。因此, 转型教育中有效策略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学生的主体承受能力应充分考虑

不同学校的学生基础是不同的, 不同办学档次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转型教育中有效策略必须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主体承受能力, 在不挫败学生自信的前提条件下针对学生不同的身心基础制定转型标准。标准太高, 广大学生无法达到;标准太低, 有效策略没有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许多90后的学生步入高中也是初次离开父母, 主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学校管理者应该在制定标准和行为规范时充分考虑, 尽量避免学生厌学、逃学、退学等恶性循环。

2.转型教育不能偏离“关爱学生”主线

是学生就应该受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爱, 转型教育的有效策略就是要保持“关爱学生”。许多学校提出的转型教育的标准从成人的角度来看是十分简单的, 但缺乏从90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许多学校要求学生的转型是十分严格的, 高标准、高要求, 导致许多实际管理工作者在工作措施上的严厉, 偏离了教育的“关爱”主线。转型教育是一个过程,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 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校管理者应该充满爱心和耐心。促进转型而不是强制转型, 转型教育实施上应体现以情感人, 走“关爱”的情感主线。

3.转型教育必须做到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是转型教育有效策略的重要法宝, 也是转型教育中的重要原则, 许多学校做转型教育如昙花一现, 声势浩大地一扫而过。对转型教育后出现的滋长弊病却缺乏管理和整治, 没有做好持之以恒, 最终导致转型教育的失败。持之以恒要求学校管理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跟踪记录, 绝不轻视转型教育后的滋长弊病, 巩固优良的成果。

五、总结与展望

大学新生转型 篇7

关键词:传统媒体,转型,盈利

今天, 新媒体以各种形式, 轰炸着传统媒体的领地。在收入锐减、权威动摇的威胁下, 还来不及收复失地的报纸、电视, 已经纷纷开始了进军新媒体的征程。放眼望去, 传统媒体转型投入不小, “成功”的很多, 赚钱的却很少。轰轰烈烈的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澎湃”已经投资三四个亿, 赢利的报告还没有公布。仅仅一个网站, 除了买带宽、人员工资, 还有开发投入、产品营销等, 北青网共投入了1000万, 但是, 北青网总经理仍认为“有些少”。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原社长梅宁华就曾说:“平面媒体进军新媒体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赢利模式, 这是制约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最大的障碍。”[1]《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的“报人办网、十年不成。”更难免让人怀疑传统媒体的选择。[2]

贩卖新闻内容, “养在深闺自清高”的做法, 早已过时。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进军, 当然不是错误的选择。很多人已经意识到问题出在思维模式上。目前传统媒体从业人员, 绝大多数还抱着“内容为王”的观念, 认为原创的内容依然有无穷的生命力, 采取报网互动、台网互动的理念来发展新媒体, 只是把网络当成一个既有内容分发的工具和渠道。还有一部分人, 看到新媒体代表了未来的方向, 但由于没有找到赢利模式, 不敢不投, 不得不投, 但又不敢投入太多。仅仅停留在“玩票”阶段。赢利模式的问题不解决, 一切都是浮云。《北京晚报》总编辑任欢迎说:把传统媒体的报道放在新媒体上, 难道就能变成新媒体。[3]更有甚者, 常常把开通微博微信就看作是进军新媒体的标志。微信微博, 只是社交革命而非内容革命。微信公众号, 只能算作自媒体的一个载体, 也许能带来声望与金钱, 但一定不能是唯一途径。因为这只是嫁接在他人平台上的一次生存。真正的转型, 必须脱胎换骨, 才能凤凰涅槃, 也才能找到真正的赢利模式。

一、变身“平台”——脱离传统求新生

找一找, 传统媒体转型也有赢利的成功案例。例如,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19楼网站, 几乎成为报业新媒体的一个神话, 几乎每个报纸经营者都听说过它的故事。它的赢利模式的成功之处是脱离开报纸, 而没有像其他的那样依附于传统媒体, 这是关键的。《都市快报》总编辑杨星认为:19楼的价值在于它是从平面媒体母体生出的真正的互联网产品, 并且在社区网站中形成了独特的盈利模式。[4]

目前成功的网络媒体, 大多采取的是“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利用免费优势吸引巨量的用户, 进而搭建大型平台进行资源协同和共享,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增值业务。一方面, 同质化的信息变得免费, 而客户定制化的信息则要变得昂贵;另一方面, 第三方给获得免费信息和服务的用户付费。腾讯QQ借助其庞大的用户群, 实现净利润不断翻番, 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依靠其巨量的用户群, 以前常常被质疑找不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Facebook也早已实现了丰厚盈利。Facebook团队的工程师还不到15人, 活跃用户则超过5亿, 有消息人士表示, Facebook收入近年已经突破10亿美元。

传统媒体一直在扮演内容的制作者和传播者角色, 依靠内容获利是主要经营手段。在新媒体的语境下, 报纸电视面对的已经不再是读者观众, 更是用户。传统媒体必须完全转换角色, 从“传播者”迅速变身“服务平台”的经营者, 才有真正赢利的可能。

首先, 要成为增值服务的平台。受众对信息内容的需要从来没有减少, 只是更加个性化更加海量。没有一个媒体不需要信息内容, 只不过传统媒体要生成的新产品, 应该是增值服务的平台。这里的增值服务不仅包括优化的内容提供, 还包括该媒体基础产品以外的其他服务。例如, 湖南红网之所以能赢利, 就是因为完全摆脱了卖广告的模式, 大力开发无线增值业务, 包括订阅类如手机报、红网短信、红网彩信等。成立了掌上红网, 专营无线增值业务。此外他们与湖南几十个媒体包括广播电视合作短信技术通道, 获得技术输出服务收入。

其次, 是线上生活的平台。这是对新媒体平台化的更高层次。目前比较多的一类是经济生活平台, 即电子商务平台。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与杭州网、《每日商报》就成立了杭网每日商城, 发展电子商务。“加一”即配送服务, 送货上门, 以家庭日用消费品为主, 满足生活所需。基于发行中心的发行配送网络, 结合媒体背景和优良宣传平台, 既做大影响, 又能做成特色。营业额很早就突破了2000万。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初步形态, 虚拟生活平台将成为新媒体平台发展的最终方向, 用户可以重新塑造线上角色, 进行社区交流甚至线上社交。新媒体通过促成这些线上社交生活获得赢利。包括口碑广告、虚拟货币、虚拟物品交易、植入式广告等等。

二、用户细分——“专业化”求生存

有人预言, 未来平面媒体将不断衰落, 但就算预言成真, 这并不意味着灭亡, 传统媒体并没有丧失新生的机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媒体的进一步成熟, 和电信运营商的流量分成尤其是分层信息服务将会成为重要收入。在信息服务高速发展的同时, 谁能针对不同受众, 提供具有更好用户体验的个性化、定制化的娱乐和信息服务, 谁就能轻松获利。虽然互联网上的信息开始免费, 但是用户越来越丰富、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多样, 从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大行业中细分某一行业, 甚至在财经领域也可以细分出很多小微行业。例如, 在东方财富网、和讯、大智慧等财经类新闻社区林立的情况下, i美股就较好地卡位于“炒美股”的细分人群, 通过有质量的资讯快速获得用户。

所以, 对于传统媒体的新生而言, 挑战就转化为如何开发“差异化”的内容、如何设定更为便捷的广告形式上。同时, 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发现, 当“差异化”的产品做到一定的细腻度, “分众”到达一定颗粒度的时候, 内容产品本身就可以直接获利。那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运营策略, 就由这个企业自身的基因和特点所决定了。

专业化的单点突破能力在国外已经有成功案例。英国《金融时报》数字用户达到26.7万, 同比增长29%, 来自数字业务的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了40%。[5]目前拥有10多万粉丝的某知名微信公众号也是细分领域自媒体的典型代表, 这个账号从一开始就卡准了日益庞大的移民、留学和海外旅游市场, 以层层筛选的精品文章圈住了一大批高黏性的用户。随着近几年移民、留学、海外投资和旅游市场的火爆, 人们对欧美社会有了更迫切的探究欲望, 每天都有上千人通过账号后台询问关于欧美的信息。抓住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的用户, 欧美内参将通过创建移民俱乐部、留学训练营以及组织海外团游等, 提供签证、投资、置业、旅游等一系列定制化服务, 打造自己的赢利模式。

三、打造个性——“明星化”广吸金

都说现在新媒体赚钱越来越难了, 难就难在中国的互联网已经渡过了信息缺乏、用户需求低的蛮荒阶段。必须在巨量的用户平台上运用用户使用习惯跟踪、数据分析等手段, 逐步找到每个用户的消费习惯, 并为他提供量身定做的娱乐和信息服务。在强调“人人互动”的移动互联时代, 面貌模糊的人肯定得不到喝彩。因此, 传统媒体的“新生”也必须伴随着“个性化”的魅力, 甚至来点儿明星色彩。“逻辑思维”就靠着这一营销理念, 成为中国互联网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在营销者看来, 传统媒体应该去学习“凤凰卫视”的明星模式, 打造出属于自己媒体的明星记者、明星主持人。这样一个个围绕着明星主持人, 形成的小而美的制作团队, 才是适应互联网需求, 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

四、在商言商——多样化经营搏创收

新媒体转型, 新媒体如何赢利?壹读的执行主编马昌博给出了一句话:壹读现在正在做的, 就是回归到正常的公司去。很多自媒体人的前身可能是淘宝超级卖家, 草根营销出身。而另外一拨人, 也许是自诩清高有新闻理想却难以得志的传媒人。这样两拨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不在同一场域的人们走到一起, 如果要找到共同赢利的模式, 就必须“在商言商”。不管什么样的传统媒体, 如果不能像一家真正的“公司”一样去经营自己的新媒体产品, 开展多样化经营, 就永远停留在“玩票”的阶段。

在美国大众传媒里, 传统媒体很早就已经能够通过社交网站投资或创造利润, 创收业务,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创建和投资了名为Gather.com的赢利性公司。它是一个社交网站, 最重要的任务是用户生成内容, 让各个年龄层的听众都参与到节目中去, 贡献自己的创造力, 彼此互动。

这跟《逻辑思维》的“月饼战术”有相似之处, 《逻辑思维》让会员生产各种各样的东西, 卖给非会员。例如, 先从会员中筹资500万, 然后分工合作, 有本事的人做项目负责人、财务总监、监督员, 没本事有热情的人去养鸭子收集鸭蛋黄, 另一拨人在全国各地找上好的莲蓉, 再有一拨人到香港最好的月饼生产厂去烤制。

而Gather的经营范围则要广泛得多。他们不仅挖掘听众在节目中的兴趣点, 按照目录制成产品销售, 还建立了一家专注于听众兴趣 (成功的作家、食品、酒、住宅等等) 的出版和活动公司, 作为一个赢利机构, 继续独立运营;同时, 关注他们所拥有的目标单一的频率 (点对点视频) , 寻求许可使用它们来实现另一个数字数据传输的目标, 成为一项更有利可图的业务。

这个模式后来被证明非常奏效, 它帮助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成为公共广播中最大的独立实体。最重要的是, 使他们成为继美国国家公共电台之后第二大全国性节目生产商, 成为关注当地、提供区域广播以及内容最大的运营商之一, 成为一个更好地服务于用户的“真正”的公司。

五、结语

在未来, 信息服务和内容服务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还会更快发展, 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在于改变对自身优势的认识。简单地把内容“嫁接”到新媒体上, 内容再好, 盈利模式也无从谈起。真正的转型, 需要传统媒体人士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 在媒体大变局的今天, 积极创新, 彻底脱胎换骨。改变原来以受众为中心的内容提供商角色, 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活动服务、平台服务提供商, 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拥抱未来!

参考文献

[1]报业新媒体焦点问题:梳理与回顾[J].中国记者, 2011 (04) .

[2]梁益畅, 张垒.成都报人新媒体方法论[J].中国记者, 2010 (09) .

[3]中国记者[DB/OL].http://www.sina.com.cn.2011-04-26.

[4]报业全媒体战略后何去何从[DB/OL].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CJR) , http://www.cjr.com.cn.2013-10-22.

论转型是新生代员工管理的关键 篇8

新生代在美国被称为“Y代”, 在中国又称 “80后”, 按1980年到1989年出生来算, 这一代人目前年龄在22—31岁之间, 若以22岁大学毕业步入职场来算, 这代人已基本都进入企业, 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企业对这批员工的管理频频出现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当前中外学者和企业家多从新生代员工的成长环境和特点出发, 认为新生代员工由于自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通过互联网和开放的沟通体系大量接触各种信息, 深受民主自由之风的影响, 从而具有以自我为中心、淡化权威和权力、厌恶规则约束以及更为灵活、开放、快速学习等特点, 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新生代员工的培训、激励、管理等理念及方法。但是这些研究及观点都是从对新生代员工的特点的感性认识出发, 忽略了新生代员工所处状态、就职环境等客观原因;只强调新生代员工的个性, 忽视了所有新入职员工都会面临的共性的管理问题;片面强调管理方式要适应新生代员工的特点, 却忽视了管理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对员工的管理更不能放任自流, 善加引导、顺利转型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2管理问题分析

(1) 个性方面。

新生代员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安稳型, 即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状态, 寻求安定感, 表现出稚嫩、内敛的个性;另一类是进取型, 这类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奋斗精神, 不满足于现状, 表现出成熟、外向的特点。后者因为具有更强烈的个性, 更为积极、主动, 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 现有学者对新生代员工的特点把握也多指后者。但无论哪种类型的新生代员工, 由于其经济上享受前所未有的富裕的生活水平;政治上深受民主自由的新时代观念影响;文化上接受更为开放的思想;物质上拥有和善用各种发达的工具, 从而深深打下了这个时代的烙印, 具有这个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员工所特有的开放、灵活、学习能力极强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新生代员工不同于以往的员工, 在工作中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 更注重对生活的体验, 因而不畏权威, 蔑视规则, 很难通过传统的金钱或者权利来约束他们。经济需求已不再是这一代员工的唯一需求, 他们对理想执着的追求和自身渊博的学识, 要求企业及管理者要尊重他们, 满足他们更高的心理需求, 取得他们的认可, 才能真正实现对他们有效的管理。

另一方面, 与以往的生存环境相比, 现代生活有着更为快速的节奏、更为激烈的竞争以及更为繁重的压力, 使新生代的成长不堪重负。生存的压力、强劲的对手和成功的欲望, 迫使新生代员工不断提高奋斗目标, 作为新生代员工展现自我、改善生活的唯一平台, 企业也因而被推上风口浪尖, 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管理危机。

新生代成长的特殊环境和面临的特殊生存状态, 使得这个时代的员工具有其鲜明个性特点, 也经历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矛盾和冲突。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理念因而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更新。

(2) 共性方面。

新生代员工虽然个性突出, 但员工管理问题的发生并非只是因为其无法捉摸的个性, 还包括所有员工入职时所不可避免的共性问题。

新生代员工进入职场时间普遍较短, 按最大年龄1980年出生22岁入职来算, 该代员工最长入职时间也就13年, 而相当大一部分人则是刚刚步入社会。这些人大部分尚未成家立业完全定型, 缺乏相应的社会阅历, 入职经验也极少, 难免会出现盲目自我、定位不清、频繁跳槽的现象;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经历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的巨大落差, 也使得他们在遭遇失败时非常迷茫、难以适应。例如, 富士康此前出现的“十四连跳”事件中, 所有的员工都是80后, 而其中大部分员工上岗时间在半年以内。可见, 从“校园人”往“社会人”转变的失败是导致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是企业管理层的60后、70后, 当年才从大学走出来, 步入职场时其实也具有这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具有对所有代际新入职员工管理的共性, 如何创造有利的环境引导新生代员工实现顺利转型才是解决这些共性问题的关键。

(3) 一个案例。

以频繁跳槽为例, 有些学者认为新生代员工频繁跳槽是一种责任心缺失的表现。其实新生代员工由于普遍接受高等教育, 素质远远高于以前的员工, 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责任心。之所以频繁跳槽, 一方面, 是因为新生代员工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 更强烈的上进心, 同时身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洪流中, 拥有更多的选择, 为频繁跳槽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这是这一代员工特有的个性;另一方面, 也是因为这些员工入职不久, 对自身优劣势甚至喜好认识不清, 亦不可能立即找到适合个人终身发展的职业, 所以要依靠不断更替职位以迅速积累对工作的认识从而选定最终职业, 这是所有新入职员工的共性;此外, 当今社会压力巨大, 企业为保持活力单纯引入竞争机制, 不断更替新鲜血液, 导致新生代员工在工作上严重缺乏安全感, 被迫通过频繁跳槽来获取更高的薪酬以弥补这种不安定感, 而以往60后、70后的工作则多是“铁饭碗”, 这两代人就职的客观环境迥然不同, 企业管理观念的落后和整个社会不利于员工成长的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客观原因。

因此, 新生代员工并非完全特殊, 其面临的管理问题也并非只是这个时代才具有的特性。与以往员工相比, 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有这个时代的特点, 也有所有对新入职员工的管理所必须要面对的共性问题, 一味的指责这些员工或者单纯改变管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要针对其个性方面不断发展新的管理理念, 针对其共性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新生代员工转型成长, 才能实现企业和新生代员工的共同发展。

3转型是关键

3.1 管理理念的转型

企业管理理念急需转型, 减少英雄式、权威式管理, 而增加服务沟通的理念。

在管理过程中, 企业应当首先与新生代员工认真沟通, 向其灌输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 取得新生代员工的认同;然后制定计划, 布置任务, 为员工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应当达到的结果;在员工工作期间, 管理者要充当的则是服务者角色, 即后勤人员, 通过有效的沟通手段, 为员工解决一切资源、工作环境及条件等方面的问题, 赋予其完成工作所必备的资源, 让员工能左右逢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潜力。如此, 员工则既有坚定的信念, 明确的方向和发挥才能的空间和平台, 又无后顾之忧, 可安心工作。在整个管理过程中, 沟通是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服务则是企业管理的常态, 是充分发挥员工才能帮助企业达成目标的重要保证。

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曾说过:“我在职场遇到的最让我郁闷的员工, 就是需要老板总轰着油门走的, 这样的员工累死人, 你只要抬起脚这个车就慢慢停下来了, 但我遇到的80后, 大部分是只需要动动方向盘, 踩踩刹车, 这是让人很爽的一批员工。”因此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 企业更需要做的是动动方向盘, 再为员工多加点油, 针对员工的特点进行管理, 才能实现管理者和员工各司其职, 企业“垂拱而治”的局面。

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 企业应多采取目标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方式, 为员工设定目标, 规定不可逾越的底线和原则, 作为考评、激励的标准;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则对其充分信任和授权, 给予其灵活、宽松的发挥空间。

3.2 新生代员工的转型

新生代员工的管理问题不仅仅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当所致, 更重要的是被管理者本身, 即与新生代员工的成长及行为有重要关联。要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也在于帮助新生代员工尽快实现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型。具体说来,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对新生代员工树立正确的认识。

对新生代员工的某些特征和行为, 要一分为二, 片面批评或者盲目认可都是不可取的。企业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认识到新生代员工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有个别人员自身的原因, 也有所有员工在入职时所面临的不可避免的共性原因;有员工个人主观原因, 也有企业、整个社会等外在的客观原因。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认识, 企业管理才能对症下药, 帮助新生代员工顺利转型。

(2) 为员工提供全面的职业规划。

新生代员工从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进入作息纪律制度都十分严格的企业, 通常很难适应, 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突然迷失方向, 浑身才华却不知如何伸展。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全面的职业规划, 明确发展晋升的通道, 根据新生代员工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流和职业指导, 制定全面的个人发展规划, 为员工提供成长指引, 帮助他们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万科在这方面的贡献值得企业效仿。万科对新入职员工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培训, 帮助他们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变, 培训结束后会发给每位员工一张印着万科人通用资质模型的各项要求的卡片, 告诉他们想要实现职业晋升所需的各种技能和努力的方向。如此, 员工便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和明确的努力方向, 从而顺利实现转型。

(3) 提供适合员工转型的环境。

环境是员工顺利转型的重要保障。企业应当根据新生代员工的特点, 顺应时代发展, 建立开放的学习型组织, 帮助员工成长;提供宽阔的平台, 给员工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建立有效的晋升机制, 充分挖掘员工才能;提供全面的服务, 免除员工转型的后顾之忧……具体说来, 企业可以建立自己图书馆, 为员工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采用师徒制, 一对一的教导能帮助员工快速成长, 同时更好的解决新员工入职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轮岗制、实习制、临时助理等制度, 给员工充分的机会去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培养知识全面、眼界开阔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同时帮助员工通过亲身体验来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公司内部提升, 创造终身雇佣环境, 为员工提供更多内部发展的机会, 使不满员工在企业内部就拥有足够的选择权和解决渠道, 而不会通过跳槽寻求其他的发展机会, 从而帮助员工平稳转型。

(4) 关爱员工的成长。

新生代员工的顺利转型有助于企业走出管理困境, 但企业要留住人才, 形成持续的长效机制, 还必须关爱员工的成长, 及时为员工解决各种问题。为此, 企业应大力发展人本管理的思想, 关注员工的诉求, 加大保障制度的建设;构筑人性化EAP帮助平台, 即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合作, 为全体员工提供免费、专业、系统的长期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全面的福利体系, 让员工视公司为家, 从而快乐无忧的成长。海底捞月的家庭式管理、联邦快递的PSP理念及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 都是成功的例子。

参考文献

[1]陈朝益.“新生代”呼唤“新领导力”[J].人力资源, 2010, (5) :42-44.

[2]伍晓奕.新生代员工的特点与管理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7, (2) :44-46.

大学新生转型 篇9

十大特色展会——虎门服交会

值得指出的是,2014年11月举办的第19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暨2014虎门时装周,在高大上和接地气间自如切换,呈现出的是虎门服装产业紧随潮流趋势和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嗅觉。

为期四天的虎门“服交会”首次引入“时装周”概念,14场品牌和设计师发布秀精彩纷呈,个性化的时尚气息再次袭向服装界,让交易会更加耀眼夺目。展会顺应时尚潮流,将风靡全国的电商模式亮相现场,八大电商产业园区引爆电商专区,开启了虎门服装电商跨界融合的崭新布局。时尚文化搭载艺术氛围,服装企业在各层面的交流合作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服装外贸大本营到“中国女装名镇”、“中国童装名镇”,再到当下的线上线下融合新机遇,虎门始终走在“跨界流行”的最前列,以“融合共赢”为姿态,在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焕发出永不衰竭的新生机。

凭借跨界转型的理念,虎门服交会获得“十大特色展会”的称号,实至名归。

十大产业园区——虎门电商产业园

虎门与互联网对接的步伐同样具有先进性,2014年上半年,虎门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园,6月,虎门电商产业园联合大莹服装电商城、意法电商城、百达国际电商城、华南跨境电商园、虎门品牌孵化展贸中心等电商园区举办了首届虎门国际电商节。

虎门电商产业园的成立除增强了虎门电商产业的集聚和辐射效能,还帮助其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加速虎门服装产业全球化进程,据悉,产业园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目前已引进了500多家以供货为主的电商企业,不但引进淘宝大学、速卖通大学、清衣城、风林火山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电商运营和培训机构,也引进了顺丰、五通一达等一批专业快递的合作企业,它们的扎根进驻,极大地丰富了虎门电商业的元素,也吸引了诸多外地的人才到虎门扎根创业。

电子商务集聚在虎门已渐成气候,广大电商企业在产业园可获得更多的服务和支持。为鼓励更多服装企业进军电商,虎门电商产业园项目为进园企业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目前产业园已引进300家实力派虎门服装厂,并引进国内顶尖电商服务商,力求一举解决创业者所需的货源、管理经验等问题。此外,虎门电商产业园特设的“孵化中心”内还提供电脑等设备,帮助市民“白手起家”,可同时容纳200多人创业。

种种创新举措,加速了虎门集群的产业联动和服装产业的全球化进程,为其赢得了“十大产业园区”称号。

商贸快讯

中国轻纺城代表考察虎门

近期,中国轻纺城考察团赴“中国女装名镇”、“中国童装名镇”虎门进行了考察和交流。据悉,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考察团由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寿璐敏等12人组成,考察了服装及面辅料市场,虎门镇经信局副局长陈润霖、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华泽等与轻纺城考察团进行了交流座谈。

考察团一行首先参观了富民时装城,详细了解了富民时装城的发展历史、经营现状和管理模式等,双方对商场管理经验进行了充分交流。中国轻纺城考察团对富民时装城成立“品牌客户俱乐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中国轻纺城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建设“纺织之家”,以凝聚市场的核心商户,丰富交流活动,增强归属感。

座谈会上,陈润霖向考察团简要介绍了虎门镇服装服饰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规划思路,并详细询问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希望学习中国轻纺城管委会的经验做法,加强对虎门服装城的资源整合和管理服务,加快虎门服装服饰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寿璐敏分享了中国轻纺城的建设经验,并希望虎门的服装企业能与柯桥的面料企业加强对接与交流,实现更为紧密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本次,考察团还参观了虎门IFC客天下国际布辅料城营销中心和富民布料大市场。

大莹牵手纺校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

近日,东莞纺织服装学校与大莹服装电商城合作签约仪式在东莞纺织服装学校报告厅举行,这标志着纺校与大莹的深度合作进入了项目执行阶段。

东莞纺校校长江学斌指出,纺校此次与大莹的合作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项目,整合了学校、商家、培训机构在内的多方优势资源,能够使老师、学生深入到企业第一线,与企业的需求密切结合,在实操中学习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大莹服装电商城总经理程意军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合作是大莹经过充分调研和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他表示,多年来,大莹服装电商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电商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今天,大莹服装电商城已成为广东省最大的网络服装供货中心之一,是虎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先驱开拓者。这其中,大中专院校学生对大莹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年,正是包括东莞纺织服装学校在内的大中专院校500学子的进驻,才成就了大莹,推动了虎门电商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在双方的此次合作中,大莹将提供包括货源整合、校内扶持、创业就业扶持、配套服务扶持等在内的多项优惠举措,最大限度降低学生创业成本。对于校内表现突出的学生,大莹将按团队模式把学生打造成正规电商运营团队。组成3人一组的5个突击队,由商家提供资金、产品,带领学生进行实操性的网络爆款打造;对于资金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月结压款扶持;在此基础上,对于销售量突出的学生,商家还将给予返款奖励。

双方还表示,将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引入摄影机构,在校开设网模培训、摄影培训,有条件的情况下,力争在学校内开设以“校园风”为主题的电商摄影基地;同时,还将启动“女装品牌孵化项目”,即引入服装商家,在校进行服装设计研发,开发基于电子商务营销的女装品牌,推进学校设计市场化。

大学新生转型 篇10

一、高一新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成因分析

(一) 听力方面

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初中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读、写能力的训练, 忽略了语音知识的学习、听力技能的培养及听力训练中的学法指导, 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 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 单词记忆方面

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接受过语音、单词识记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性训练, 没有很好地掌握单词发音和拼写规律, 单词记忆仍以死记硬背为主, 造成基本语音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较差, 不能很好地结合语义语境理解单词。面对大量的高中英语词汇, 高一新生不仅记起来困难重重, 而且不懂如何使用, 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更是不知所措。

(三) 阅读方面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高一新生普遍表现出阅读能力不强、速度不快, 对复杂句子理解不透, 找不出相关信息和段落大意, 难以把握文章主旨等的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涉及的材料内容单一, 篇幅较短;好多教师把阅读教学变成了语言知识点的讲授, 造成阅读教学重心偏差, 不同程度上弱化了英语阅读材料应有的功能。

(四) 语法方面

学生在语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知道的语法术语较少, 对抽象的概括性的语法过于陌生;词性掌握不准, 甚至个别学生没有词性概念, 对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多数学生不知道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 能弄清楚复合句结构并能区别使用的学生是少之又少。

二、有效推进高一新生英语学习转型的探讨

(一) 认真钻研和领会《英语课程标准》, 明确各级知识和能力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心的教学要求, 教师必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确定的总体目标、实施原则和建议, 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为核心,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 贯通初、高中教材, 对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初高中英语教材跨度较大, 这使大部分高一新生很不适应高中英语学习。高中英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让教材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资源, 为教学服务;要熟悉初中教材, 了解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应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 这样才能在高一英语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 矫正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生学习品质的重要表现。教师要引导高一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和记课堂笔记的习惯以及课外勤阅读、勤练笔、勤思考的习惯。

(四) 优化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 课堂教学氛围活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语言点的讲解, 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 课堂成了教师个人的舞台, 课堂教学沉闷, 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加强教学反思, 依据反馈信息, 调整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 强化语音教学, 提升听力水平

“听懂会说”是一个人表达思想情感的前提。首先, 教师要通过强化语音、词汇、语法教学, 帮助学生突破语音知识关, 增加学生词汇量, 提高学生语法知识水平;其次, 教师要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 精选听力材料;再次, 教师要采用听读、听说、听写结合, 精听与范听结合等形式, 有效开展听力训练,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六) 加强阅读训练, 提升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中明确提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 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水平,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并坚持每天阅读, 同时在阅读技巧、速度方面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七) 倾注爱心, 情感共鸣

智力、意志、情感是心理构成的三个基本因素。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高一新生对新环境既好奇又畏惧,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对所教学科的热爱, 赢得学生的尊重, 用自己真心的付出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 与学生取得心灵上的沟通, 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 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 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才能顺利地推进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的转型, 出色地完成高中英语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杜东华.如何让高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快速转型[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 2014 (15) .

上一篇:临床不合理用药下一篇:不锈钢复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