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

2024-10-24

人文地理学(共12篇)

人文地理学 篇1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化人文地理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自始至终是人文地理学, 深入研究人文地理学理论作用机理及其演化的规律性, 从多学科视角分析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理论, 通过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人地关系系统地整合起来, 形成新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顺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 也对推动我国城市区域社会经济持续良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人文地理学在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深入经济全球化与人地系统调控、人地关系机理响应、格局与规律以及模拟人地“最佳距离”的研究;第二要深入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良性发展交互关系的研究;第三要深入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变化问题以及其区域相应问题的多维多角度系列研究;第四要应用GPS等科技手段深入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动态模拟研究;第五要深入人地系统中生态环境与环境伦理的研究。

二、深入实践性研究, 不断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在我国, 行为地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已逐渐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我国行为地理学科今后深入研究的重点、难点应着眼于行为决策机理、认知空间和行为规划多门类的研究。首先要使用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技术, 对城市区域周边环境改变与人文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的理论空间与应用价值。其次不仅要深入对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的实践性研究, 还要积极拓展新的数据生产与管理方法, 以促进理论的提升。再次要深入认识地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不断深化地图认知空间分析、拓展研究领域, 以解读其背后深层次的城市空间人地关系的形成机制。最后要以提高每一个城镇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构建低碳区域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为目标, 深入开展转型期中国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研究和社会各个类型群体的行为空间与空间行为研究。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科学体系

从20世纪末开始, 我国已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同时文化产业自身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之一。人文地理学研究要在面向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 提升文化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还要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 系统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在学科间交流基础上开展理论创新的同时, 还要多角度地吸收其他学科的科学营养, 做好学科中的边界跨越者。

四、关注中国政治地理学的研究, 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当今中国正处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如何完善区域间合作, 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 如何使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都需要对政治因素展开深入透彻的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与时俱进和日趋扩大的中国国际影响, 急迫要求中国必须在学术层面上予以回应, 这就需要政治地理学提供必要的科学理论支撑。因此, 中国政治地理学在今后应深化以下三方面的研究:首先要深入新地缘政治学的研究, 为新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做出我国特殊的贡献。其次要深入开展城市政治地理学的研究。深入对城市政治地理学进行研究不仅为推进城乡社会公平、加强城镇管理提供依据, 更是为城镇规划决策提供极为重要的理论参考。最后要深入开展地方政治地理学的研究, 包括选举地理学的地方研究、新区域地理学的地方政治研究以及显性的“政治力学”和“政治生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 2011 (5) .

[2]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J].地理科学, 2011 (9) .

人文地理学 篇2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是什么?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有那些?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12 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具有那些特点?环境与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4 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文地理学。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名词解释: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

10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第四章我国人口分布表现出那些特征?

2举例说明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机制是什么?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举一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后果?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8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论述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名词解释:入口构成、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特点及成因,并简述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和国外人口转变模式的异同?简述适度人口的应用价值和确定方法,我国适度人口规模应为多少?如何达到该规模? 18 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现代国际、国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第六章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简述农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现代农业的类型与特征?四大文明古国为何会出现在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有和共性?都市农业如何发展?影响工业分布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世界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遇到了那些问题?简述二战以来,工业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比重是否合理?应如何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简答农业起源的理论传统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举例说明其分布。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什么?并说明其分布。

16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布局有什么影响?出现的工业部门是什么?形成哪些重要工业区?论述北美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带的特点。

18论述影响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论述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发展历程、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0 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第七章世界种族是如何划分的?地理人种的概念及分类?民族的特征及分布?民族整合的意义是什么?试从民俗的各方面说明民俗与环境的关系?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中国为例,分析种族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种族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四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民族是如何形成的?民族与国家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东方人爱吃猪肉而西方人爱吃牛肉?

第八章世界主要语系有哪几种?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语言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性?语言景观的涵义和内容。语言从那些方面体现了其文化特性?试举例说明语言景观的特征。语言的本质特征有哪些?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

第九章世界主要宗教类型及其分布?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有何关系?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巴以冲突产生的根源,怎样用宗教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宗教景观。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章

1城市的概念?分析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几种类型?如何理解城市景观?乡村聚落的类型、形成原因、基本特点?阐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原理。户籍制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那些影响?城市体系有着怎样的等级规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 10 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比较分析东西方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差异。试以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城市区位及自然环境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城市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模式有什么特点?

第十一章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2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应如何建设?(可以某城市为例)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区别、联系与形成条件?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冲突?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战略(SWOT分析),对西部大开发有哪些影响?什么是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结合你所在地的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的影响。11 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

第十二章感知环境与认知环境有何区别与联系?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有哪几种?分析人类行为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因素分析。举例说明普雷德行为矩阵的应用。感知空间与认知空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第十三章简述当代全球的政治地理格局基本特点?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有哪些主要学说?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4论述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及演变趋势分析,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科学技术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生活具有哪些影响?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形成的影响。7 政治地理要素有哪些组成?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国家政治地理哪些特征,如何体现?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实力?政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影响国家权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对国家实力进行综合分析?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 篇3

人们几乎都注意到,参加文科高考的学生要考地理,但考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却不需要通过地理的考试;在欧美的许多国家里,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而以地质学等归于自然科学,但在中国,地理学却一直属于自然科学,学生无须对社会人文科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尽管有识之士倡导了天地生人的综合研究,但大学地理系对人文地理学的重视却每况愈下,它们纷纷改名,虽体现了当今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却忽略了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出于对人的生存的关怀,同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人与社会的因素考虑进去。今天,大学的学生们跟随着他们的老师四出各地,为地方政府部门做经济发展或环境方面的规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给予的科研经费的不足,但我始终怀疑,在连地理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等等)概念都不具备,又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相关体验的情况下,在功利主义目的支配下进行的这些短、平、快的研究,能有什么样的科学结论和真正效果。至于缺乏人文学训练所导致的视野狭窄和底蕴浅薄,更是地理学人才培养的巨大危险。

以上所说,有可能完全是一个外行人的片面的评头论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地理学和历史学一样,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古老学科之一,它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必定是因为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做出了巨大而独特的贡献。我以为地理学的最大贡献,一是提供了从空间观察事物的尺度,从而导致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的区域研究;二是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辩证的关系。这两个方面,一是体现了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命运的关怀,二是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空间异同的关心,所以地理学的本质、或至少它的终极追求也是人的科学,而绝非无生命的岩石、土壤和水。

既然地理学具有人文学的根本性质,所以早就为人文学者所重视。中国古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的根本区别,就是它与人文学的密切关系,关于《史记》、《汉书》以及更早的原典当中如何触及地理学的基本命题,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手段,自有历史地理学家的精当论述,这里毋庸赘述。但这种亲缘关系到近代以后反而被残忍地切断。曾有一位地理系的学生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大禹治水时的环境演变状况是怎样的?”这使我又感动,又悲哀。因为在我为历史系开办的讲座中,毕竟还有一个地理系的学生在听,在思考具有人文学性质的问题;但我又的确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一是因为“大禹治水”只是个几千年前神话传说,我无法知道,如果这个同学知道那并不见得是历史真实,从而换一个提法,也许问题就可以有个答案;二是因为即使知道那个壮举的确切年代,我也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在最近一、二十年以前,历史学似乎放弃了空间的观察尺度,只固守着时间这一条直线,甚至历史地理学这个边缘学科也成为沿革地理学的同义语。历史学对地理学的一切关怀,基本上被简化为一个问题: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

在接续历史学与地理学这两个时间与空间学科的关系上,法国年鉴学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众所周知,法国的人文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年鉴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费弗尔与维达尔·德·拉布拉什等关系密切,在大学毕业后同时取得历史学和地理学的中学教师资格,他的伙伴布洛赫及后来的布罗代尔也是同样。一九一二年,费弗尔出版了他的国家博士论文《腓力二世与弗朗士-孔泰:政治、宗教与社会史研究》,把区域史与“总体史”(Total History)结合了起来,把工业化以前的社会局限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去考察,同时考虑了这个特定的空间(区域)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从而把自然史与社会史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十年后,他出版了《大地与人类进化》一书,被人称为今后的历史学家在如何处理社会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关系时树立的“样板”。在书中,他认为“地理环境无疑构成了人类活动框架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人本身也参与形成这一环境”。(见拙译《欧洲史学新方向》第57页)

布罗代尔可以说是年鉴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在国内已出版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地中海与腓力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也将翻译出版。费弗尔评价他的这本书时特别指出,他“断然把西班牙的大政方针纳入到历史和自然地理的范围中去”。正是在这部书中,布罗代尔把历史的时间划分为大家熟知的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而地理、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则是那种长时段的结构因素,对中时段的经济社会运动和短时段的政治事件起着隐蔽的支配作用。在这里,时间和空间就统一起来了,历史就成为特定时空连接点上的一个坐标,历史就成为自然、社会(经济)与个人(事件)三位一体的“总体史”。同样的观念体现在布罗代尔晚年的著作《法兰西的特性》一书中。该书的第一部分就是“空间与历史”,其中包括从空间审视法国的多样性、人口在乡村与城市中的分布格局,以及地理因素在构成法兰西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地理学的、或者空间的角度被布罗代尔放在了首要的地位,他说,“地理学是最具体的一种观察手段:张开眼睛,从人们看到的事物出发,一般而言,这毕竟不是件天大的难事”(参见该书中译本第12页)。但到今天为止,对大多数历史学作品来说,这似乎还是件“难事”,因为除了历史地理学家以外,人们通常对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还是不屑一顾的,但历史地理学家通常又由于专业范围的原因,对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以外的东西无暇顾及。

从空间观察人文的角度带动了区域研究。在中国,对区域经济或经济区域的研究走在前面,其它领域则相对滞后。比如对宗教、语言、民族、民俗等区域文化或文化区的研究还远不够深入,区域史的研究已经展开,但地理环境或空间并不应该只是一种自然的大背景或大舞台,在最初的叙述结束后便烟消云散,它应该像空气一样渗透或弥漫在历史、文化和社会之中,它应该与人们每日每时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美国学者施坚雅(G.W.Skinner)从空间的角度探讨中国城镇及市场体系的著作对我们应该有所启示。尽管他利用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 theory)进行的研究引起不少争论,但还是启发我们换一个角度、立体地考察中国社会。在中国的不同区域之间,形成一种空间的联系,每一个区域的活动不可能是静止和孤立的,它们始终处在一种交换或交流的状态,它们之间又具有不同的层级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不仅是城镇或市场,而且政治、宗教、人口、服务业乃至各种信息传递(比如政令、邮传、交通)等等,都可以置于一种空间网络中重新加以考察。

对人地关系的关注是地理学的另一项看家本领,也是它对其它学科的一大贡献。通常人们把这样的视角称之为“生态学”的。在年鉴学派的后起人物中,虽然不再着力于构建宏观的历史,但在具体的、个案化的研究中,却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历史生态学”的东西。这实际上是“总体史观”的一种延续。勒华·拉迪里早期进行了大量人口生态史方面的研究,把西方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与人口生态的变化密切联系起来。他后来的代表作《朗格多克的农民》和《蒙达犹》虽然是区域的、甚至是一个村庄的历史,但却确立了一个由环境生态、经济和人口构成的独特社会结构整体,生活在这一区域或村庄的集体精神生活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结构中的表现。人们的生育与死亡、作物与收获、信仰与仪式等等无不与这个整体的物质结构有关。实际上这就与文化地理学上的文化生态学主题走到一起来了。人们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态度往往都是对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射。

但是,当我们的人文学还没有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和具体的探讨之时,地理学却几乎放弃了这样的传统。在人为的学科调整和课程设置基础上,地理学家日益减少了与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的对话,甚至在培养新的地理学工作者时,放弃了造成这种对话的知识积累,使我们的期望只能在少数个人身上实现,而不能形成一种整体的冲击力。当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当强调自然科学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国际共识的时候,如果本身就具有人文学特征的地理学依然忽视这一点,那么它还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我们说,人文学者忽视了空间观察的角度,会使他对真理的认识具有局限,会使他失去研究领域中的广阔天地的话,那么地理学家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漠视本学科的人文学意义,就会影响到这个学科的生命力。

人文地理学 篇4

1 演绎式学习的内涵

演绎法是相对归纳法而言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得很广泛。具体地说,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演绎法是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不可能产生,演绎推理也就无法进行;演绎为归纳提供指导,没有演绎,归纳就没有方向,归纳的成果也得不到扩展和加深。另外归纳和演绎可互相渗透、相互转化。

地理演绎式学习是在理解、记忆老师讲解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一般原理考察特殊的人文现象,敏锐地发现问题,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思考周围区域的实际问题,强调“地方的个性与独特性”。这也呼应了社会学之父马克思·韦伯所认为的在文化科学中,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知识价值并不高。

2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原则

2.1 演绎式学习以思维为核心

演绎式学习只是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该方式知识组织形式而不是目标,进行演绎活动的目标是思维性,重在提升思维价值。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人文地理理论的学习和记忆,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将一般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推演到特殊对象。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思维的形成过程,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并清晰地向学生演示自己“学习理论—总结案例—巩固理论”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掌握。

2.2 演绎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是地理知识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地理演绎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主动建构地理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扩展思考的任务,给学生机会阐述自己的看法。学生对地理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想法,了解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2.3 演绎式学习以相互合作为主要方式

各种人文地理现象往往是多种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人文地理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一定完整、严密,往往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在整个演绎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差异,演绎者对一些地理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同。这样,演绎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学会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在合作中,演绎者各自的想法、思路更清晰。

2.4 演绎式学习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无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教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把握,理清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确定该部分内容是否选取演绎式学习方式教师在布置演绎任务前,先向学生介绍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讲清楚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性、研究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等,给学生剖析清楚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文化理论体系,然后再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后续各章节中。在讲理论时可打破教材编写顺序几个专题进行,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文地理学理论知识,此为学生进行演绎式学习的基础。”

2.5 演绎式学习需遵循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就是要求所设计的演绎式学习活动的难度适中,使得学生能比较自如地采用此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所设计的内容要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有较强的关联性,要让学生从已知的经验和知识过渡要新的领域,使其内在知识体系的逻辑联系比较紧密,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是选取的内容难易要适度,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内容学生兴趣都不太强,唯有选取难易适度的内容,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思考。最后是必须认真考虑是否适合运用演绎式学习方式,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演绎式学习,所以,教学中的演绎式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限定,不要为演绎而演绎,使演绎式学习活动形式化。

3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途径

3.1 从已知到未知,变“抽象”为“具体”

人文地理学中有部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在地理演绎式学习中,教师可将难点分解为零散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清楚后,向学生演示自己对此理论的演绎,表达出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考过程,而后请同学思考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再回顾所学理论,此为一完整的演绎式学习过程。

3.2 从理论到案例,变“共性”为“个性”

在讲解完基本理论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现象或事件,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评价,培养多维度思考方式。如学习人口移动动力机制时,教师先讲解不同学者提出的见解,主要介绍“推力与阻力”理论,考虑迁出地相关联的因素、迁入地相关联的因素、中间的障碍因素、个体因素,给出案例“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之后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思考影响该地域人口移动的因素,与所学理论和区域进行比较,教师要注意创设学习情景,提出能够激励学生思考的问题。

3.3 理论结合实际,变“理论”为“实践”

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如“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制作调查问卷,走出教室,对本地实际进行实践调查。

演绎式学习是诸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环境,创造了实践的机会,搭建了激发潜能的舞台,让学生养成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用研究的态度去做事的习惯和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罗祥海,朱光良.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再认识[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8:28-30.

[2]曹向容.演绎法与中国式教学[J].科教文汇,2009.11:19.

[3]王妍,许红平,马智兰.归纳演绎法与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78.

[4]罗祥海,朱光良.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再认识[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8:28-30.

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 篇5

(一)XX城市聚落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调查

一、实践的目的意义

“聚落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这门课程的重点部分,而城市聚落又是聚落地理的最基本组成单元。在人类历史发展到现代阶段,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是其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实施社会管理的最有效的场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对于城市聚落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本次实践的目的就是针对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某一城市为调研对象,分析其城市产生、发展与历史演变情况,并结合其城市的区位条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其历史发展情况,探讨其演变的原因,并对当前此城市的发展现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做一分析,对其城市结构功能分区情况做出概括分析,最后简单分析其城市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情况。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是怎样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原因如何?当前的城市发展现状如何?城市的结构功能如何划分?此城市的发展规划情况如何?围绕这五方面线索,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走访有关部门和人士,从中得出一些认识,以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这就是本次实践的意义所在。

二、实践的时间、地点、分组

本次实践的地点可选在福州或其他自己熟悉的城市。

实践时间:2013年5月中旬,以组为单位,各组成员3-5人。

三、实践方法要求

本次实践调查的方法是采用人文地理研究方法中的“调查与定性

分析”方法。各小组同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拟定选题,各成员在实践调查与实践报告撰写中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纸质资料、网络资源和进行部门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内容翔实、论点有据、并有新发现。

四、实践报告选题与具体要求

按照“课程实践一的分组要求”,每3-5人一组,选定小组长,各组围绕城市的产生、城市发展演变、城市发展现状、城市功能结构、城市发展规划5个方面,选择某一城市,自拟题目,结合实地考察与网络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撰写报告。字数在3000字左右。实践报告格式分为调查报告格式与小论文格式两种。注意:任何一种格式均包括选题原因、相关主题的分析、对该主题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等内容。

“人文综艺”回归人文本真 篇6

电视上,综艺节目风生水起,有的在秀明星,有的选手在讲故事,有的导师在掐架,唯独没有在传播文化、寓教于乐。节目问题设置狗血,最终落得个“不奇葩,不成活”的名声,这类综艺节目,不是观众想要的,自然不会得到观众认可。

我们还看到现在很多综艺节目不伦不类的“面相”,相亲节目做得像选秀,挑战节目又像是相亲,明星真人秀纯粹消费明星,选秀节目又称为“选故事”。似乎所有的综艺类节目,不管你是分属哪个属性,最后都上了纯属让观众看乐子这条船,成为强塞给观众的唯一选择。

也许,节目的初衷并非如此,但是节目的呈现模式却令人意想不到的单一,为了收视率,为了上广告,背离电视的多元化多功能性,每家电视台都在这一条船上搏命。

在这混乱的综艺节目中,一类新的人文综艺节目让人眼球一亮,代表性的有: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原来是这样》,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等。在满屏的娱乐、选秀、明星真人秀的市场环境下,人文综艺类节目是否有它的市场。去年的“电视国学风”,是否还有持续发展的空间,人文综艺节目肩上的担子不轻。

纵观整个综艺市场,第一季度卫视排播,依旧是“娱乐明星综艺”的天下,除了明星真人秀类《奇妙的朋友》、《一路上有你》,还有话题一路飙升的选秀类节目《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等争霸荧屏,其实还是“娱乐综艺”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而一批人文综艺节目却也在悄悄地经历着初期的阵痛和发展,如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华好故事》,该节目以中华传统故事为主要内容,用知识竞赛、故事演绎、名人出题、知名校友助阵等方式,普及中华传统故事相关知识。还有同平台的《原来是这样》,用轻松幽默的现代戏和严谨写实的历史故事向观众展示国学历史趣味知识。同时,河北卫视也推出以讲解古诗词为主的《中华好诗词》,陕西卫视推出《唐诗风云会》等。

和同样炙手可热的娱乐综艺不一样,大部分文化人文综艺类节目,都是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原创节目,他们受众人群以青少年和老年为主,用充实的文化内容,接地气的节目设置,寓教于乐的方式,一次次唤醒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中华好故事》导演陈学武告诉记者,人文综艺类节目和娱乐综艺的内涵和价值不一样,娱乐节目更多追求心情的愉悦和感官刺激,而人文综艺文化类节目,更希望从内容到形式直指人心,对社会风气起到引领作用。

追寻人文综艺类节目前世今生,从当年的《幸运52》到至今的《中华好故事》已经走过近30年,岁月的变迁,让此类节目演变出很多模式,同样在这三十年间,人文综艺节目辉煌过也落寞过,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人文综艺节目也面临着模式的突破。《中华好故事》导演陈学武认为,人文综艺类节目最关键的是创作者要文化本真,清晰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把握住节目本真的东西,做到清晰的传达。在这样的基础上,在表达方式上尽可能多样化。

人文综艺节目,有着明显“传统文化”的特色气质才是关键。人文综艺类节目相比其他节目,背负的“责任感”会重要很多。《中华好故事》一出笼,不仅希望能拉进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更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关键是高中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好故事》来讲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希望通过该节目告诉孩子们,不要等到大了之后才发现缺什么东西,再去找什么。而是从最佳年龄的时候,在他们学生观世界观最需要形成的重要的时期,给他们引导。

去年,像“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谜语大会”等人文综艺类节目都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但也有些人文综艺节目,为了博收视,让明星拉票,选手讲故事,节目内容加入大量的“所谓的热门话题”。这似乎看起来是在和娱乐综艺叫板,而实质是从模式上就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又要去兼顾很多其他诉求,就很自然把原来想要做的“传统文化”丢掉。所以,去年很多人文综艺节目,败就败在画蛇添足,舍本求末,龟缩在角落里“无可奈何花落去”。

责任编辑 张君州

人文地理学 篇7

一、深挖人文底蕴, 陶冶人文之美

人文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的一条主线, 纵观语文S版课文, 既有中国作品, 又有外国作品;作品反应的时期既有古代的, 又有现代的,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饱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虽然有些作品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但所释放的人文精神却总能让学生备受感动, 这些感动都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如语文S版第十二册《永生的眼睛》, 文本塑造了两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一个既善良又乐于助人的父亲、一个既可爱又才华横溢的女儿。文本以“眼睛”为题眼, 围绕“角膜捐献”串联起了作品主人公的人文情感, 蕴含了比较深沉的人生哲理, 释放出人世间的“大爱”。对于处于人生观发展阶段的六年级学生来说, 教材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就是课堂引导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如何紧扣“人文”因素进行挖掘?如何抓住文本的重点字句让学生细细品悟, 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感?为了让学生融入课文情感, 我以“眼睛”为切入点, 然后将文本最后“温迪事故后捐献角膜”的故事设计成情景, 让学生初步感受“如果能给失明者带来光明, 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当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后, 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在汇报环节时, 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重要字句进行品悟, 如有的学生“我冲着父亲哭喊”感悟“我”内心挣扎的情感, 有的学生抓住“妈妈, 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感悟到温迪成长的变化等, 可以说, 蕴含在文本中的人文情感只有通过细细品悟才能深深地影响学生, 而这个环节也就是情感提升的过程。

二、关注生命情感, 诠释人文关怀

每个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全命个体, 能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在语文S版教材中有不少关于生命情感的题材, 这些题材所关注的是对生命和情感的细腻感悟, 诠释了在生与死考验面前的人文关怀。如语文S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 文本以饱满的人物形象向四年级学生展示了“父子情深、信念创造爱的奇迹”, 是一篇震撼人心、人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教师如何抓住本文的人文情感基调, 有效引领学生潜心会文, 透视人物内心世界, 邂逅一次“美丽的生命感动”呢?认真研读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文本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 人物的心理变化较为复杂, 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入情入境, 情有所动, 理有所悟, 教师可以抓住“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这个线索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然后以“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为突破口, 让学生推敲句段, 感悟人物的心理变化, 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品读中找到震撼心灵的场景, 这些场景能够激起学生再次对“生离死别”的全新感受, 获得对生命的深层次理解。教师有效的文本引导, 又能让学生掌握文本如何借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生动刻画展现“爱与信念, 创造生命奇迹”的精妙之处。

三、巧妙语言训练, 提升人文积淀

教师要意识到语文学科不仅具有人文性, 还要考虑到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巧妙抓住不同课文, 寻找人文精神和语言训练的契合点, 用综合性的语文学习促进学生的深层次阅读, 以语文训练促人文, 以人文促积淀, 从而既提升人文素养, 又习得语言。如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课题以强烈的“对比”向学生展示感性的爱和理性的爱, 饱含着深沉的父子、母子情深的人文情感。基于这样的文本,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运用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精彩之处, 领会作者描写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如教师让学生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并尝试融入自己的情感朗读, “母亲一念完, 眼睛亮亮地, 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 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然后和学生一起品析这个句子所运用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学生就能结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分析母亲表扬“我”的情景, 生动地感受语言描写的精妙。当学生品析完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模仿这样的写作方法进行语言训练。又如父亲对“我”的诗进行评价后, “我”的反应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契合点, “眼睛湿润了, 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生动地写出当时“我”复杂的内心, 可以说, 文本中还有很多语言训练的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无不包含着深深的人文情感,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只有巧妙地抓住这些契合点, 有效地将语言训练融合到人文情感挖掘之中, 才能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又习得语言。

人文地理学 篇8

关键词:人文素养,深挖教材,尊重理解,语言实践

人文内涵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 它影响着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发展。纵观人教版小语教材, 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教材特点,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素, 有效结合阅读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从而让语文课堂溢满“人文”之美?

一、深挖人文素材, 释放人文之美

小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发展期,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很多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编者的目的在于通过教材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 使学生在浸润语言文字时能感受到作品独特的人文情怀, 并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正能量。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 深挖人文素材, 使学生在感悟文本意蕴时, 感受到浓浓的人文之美。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 本文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但想让四年级学生理解帮助他人而让自己感到幸福有一定难度, 为此, 教师抓住略读课文特点, 深挖作品蕴含的人文素材, 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去感受文本浓浓的人文气息。如课文最开始, 三个牧童发现老泉, 并通过三个人的努力让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 为森林里的动植物和过往的行人带来帮助, 这就是作品散发的人文气息之一。教师以此处为切入点, 让学生感受为他人奉献的价值。智慧女儿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接下来, 课文以三个牧童十年之后的对话再次展示了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益处。课文中蕴含的人文气息就是要让四年级学生懂得奉献, 而童话故事会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并在阅读中深入思考。教学时, 教师可以以“智慧女儿”为线索, 串联起学生对人文内涵的理解与体验, 最终升华出主题“幸福是什么”的含义, 使学生既品文, 又悟理。

二、尊重独特理解, 体验人文之美

想让人文精神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需要将阅读感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对话、感悟。不少人文气息浓厚的作品是源自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性, 在阅读文本时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理解, 并让学生结合生活感悟去理解作品, 从而在碰撞中产生共识。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才会深入, 而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也才能被学生所认同, 并内化到知识结构中。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 本文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表达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心地和穷人不穷的高尚品质。细读本文不难发现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描写是体会文本意蕴, 感受人文气息的重要突破口, 但阅读课文, 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感悟会出现不一样的理解, 这和学生的生活背景有很大关系, 特别是处于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来说, 人物复杂的内心矛盾是很难体会的。面对学生的理解, 教师不要刻意引导, 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灌输”给学生, 而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特别是语言、行为、外貌、环境等描写, 让学生为自己的理解找到支撑点, 从而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理, 体会在生活极其不易的情况下, 穷人还能在邻居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决定。于是, 穷人不穷的人文气息就会渐渐地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学生的理解不再肤浅, 而是走向理性和深刻。

三、巧妙语言实践, 提升人文素养

2011 年版指出人文性与人具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想让语文学科凸显出人文性, 教师必须正视工具性的作用, 通过搭建语言实践平台让学生进行表达, 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言实践时, 教师要结合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素, 巧妙在语言实践中融合人文因素, 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进一步深化人文精神, 提升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并获得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 母亲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人物形象, 每个学生对母亲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但并不是每个学生对母亲的付出都能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进而理解母亲、感恩母亲。本课以朴实的语言刻画了人物形象, 用不一样的笔触描写了慈祥与善良的母亲形象, 如何让五年级学生感受到文本所蕴含的母爱精神?本文文字浅显易懂, 学生容易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但是蕴含于朴实语言背后的情感却是理解难点, 为此, 教师可以抓住文本语言描写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文本的人文精神。如母亲挣钱的环境、样子、神态, 看似用浅显的语言描写, 却再现了不一样的情景, 教师可以设计情景, 借助音乐和图片渲染气氛, 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展开想象, 感受母亲挣钱的艰辛和不易, 学生被情景所感染, 他们在阅读语言文字时, 内心会受到强烈震动。教师抓住学生内心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 让学生结合文本的理解说“母亲”, 借助实践激发生活体验, 感受“母爱”, 当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有了自己的体会之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从而升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说, 语言实践让学生的情感与作品融合在一起, 他们的阅读感悟能力会在人文精神的影响下得以提升, “可怜天下父母心”将会深深撼动着五年级内心的世界。

总之,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发展期, 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想让语文课堂散发着人文气息, 需要教师正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素, 搭建交流平台, 让学生在人文气息的熏陶下收获成长正能量, 从而让语文课堂溢满人文之美。

参考文献

[1]谢仕华.探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8) .

人文语文:关注人文素养的生成 篇9

人文是个抽象的概念, 《辞海》指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很多时候强调人文是社会科学, 但我认为这里的人文应该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包括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对人文典故的熟悉与借鉴;对人文语言的感悟与运用;对人文遗产的整合与创新;对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开拓。它们共同构成人的素质与涵养。人文追求的是善, 给人以悟性, 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 尊重人, 关心人, 爱护人。简而言之, 人文, 即重视人的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把教学目标放在人的素养的养成上,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的理解就是要提高学生“以人为本”的素质和修养。即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堂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 攀登情感的高山, 攀登思维的高山, 攀登人格的高山。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课堂上, 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语文课堂, 需要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的个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要解放学生的头脑, 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时间和足够的自由,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态势。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先生有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即“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韩愈早在《师说》中就定义了教师的职责:“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能够带动学生邀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乐此不疲;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不做笔记不看书;看书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等。

三、精选经典文章, 陶冶情操, 潜移默化

语文课本是经专家精选的文化精髓, 要充分利用手头资源, 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指导课外阅读, 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促成学生感受人文精神与民族意识。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 是一个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 关系着学生心灵塑造的教育性学科, 它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要学好母语, 就要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些都是根植于语文的人文性思想的深切体认, 应该要求学生广泛阅读那些充满人性智慧和灵光的好文章, 吸收那些触及灵魂的人文精华, 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促成学生感受人文精神与民族意识, 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教育。同时,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建设, 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都有一个深切体会,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 越来越自我, 越来越自私。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 很少考虑别人的体会。作文也成了感情肆意宣泄的工具, 甚至流露严重的消极思想。在这种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情况下, 何谈民族、国家?教师要扭转这部分学生的消极情绪, 就要在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课本为摹本, 以课外为拓展, 激发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热爱,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产生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还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去关注课外, 关注民生, 关心国家大事, 能对大事要事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

五、狠抓语文基础, 夯实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语感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基础薄弱, 语感不强, 读不懂文章, 又如何能对母语文化有强烈的共鸣?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就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几点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多多开展辩论、朗读、背诵比赛,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素质, 提升读、说、写的能力。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单元设计, 安排符合单元特色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写作上提倡“言为心声”, 要敢于说真话, 做真实的自我, 不做自私自利的人。有崇高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消极不厌世, 以乐观开朗的情怀拥抱生活。能辩证地对待生活的阴暗面, 宽容地对待身边的任何人和任何事。

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尤其是人文素质

人文地理学 篇10

一、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后台。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语言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用,还要学会引导学生加强自主性学习,加深对各种知识的综合性学习和自主性运用。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全部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代替,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或者载体,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减轻教师的课堂负担,不需要浪费时间板书教学内容,而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不仅仅是平时我们所熟知的被地接受教师的教学,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演示,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而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也能够实现大部分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获取信息,集动手、动眼、动脑于一体,多重刺激,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利用网络信息提供最新的国内外时事资料和数据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之积极参与和表现,而且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在教育观念上,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网络教学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把二者整合起来,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网络环境下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教育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网络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而音、形、声、画并茂,又能调动学生多参与学习过程,集中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同时还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大优势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思想政治课理论变得简单、直接,寓教于乐,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讲授《消费者的权益》时,我就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补充了我国前近几年发生的一些消费的事情。而有关的材料又是教材上所没有的,于是我就在网上搜集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并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自己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充满着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源,在陶冶人格、传承文化、继承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普遍被忽视的现象,注重其培养便成为这次课程改革中人文教育的中心内容。

历史素材中蕴涵大量的人文素材,特别是中国近代史这一段。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教材内容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展现的多样化、习题设计的可操作性、教学过程的人性化等特点代表着历史教材的改革方向。可见,新编的历史教材改变了过去对人的束缚,认识到人的价值,以人为本地分析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下面我就以人教版的教材《中国历史》八编写的一个练习题:消费者怎样才能得到更多实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此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战胜挫折》一节,可以给学生播放《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片段。总之,由于网络功能的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覆盖面扩大。

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兴趣浓、容量大、负担轻、效果佳的作用。其一,教师将“课题”、“框题”、“目题”、“知识点”的制作成可以拆拼的图板;或者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演绎、归纳成若干知识板块,通过图表、声像等配合进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一下子就抓住知识的脉络,便于增强直观教学。其二,教师将课堂练习题按中考题型编成一定量的题库,每种题型又按难易程度分为较难、适中和基础三级知识梯度,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更有利于分层次教学。其三,教师可将材料分析题制成图文并茂的画面,增强直观教学效果,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教师在将授《肖像权和荣誉》时,可以放一段侵犯肖像权相关的录像报道。接着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肖像权内容进行讨论,再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的有关知识写一篇演讲稿。这样一来,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震撼心灵,取得自我教育的收效。

三、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利用定期上网开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信息素质”。当代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对新知识和新事物尤感好奇,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舟七号”、“金融危机”……老师们若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一些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能结合并且运用课本既学知识点充分展开讨论,甚至通过“短兵相接”的思想碰撞,使其认识得到提高。如开展神舟七号成功的启示”、“金融危机”等讨论和辩论,在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时,教师引导得深入浅出,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从课本知识到提出思考问题,从上网查阅到讨(辩)论,注意点拨和机动,保护学生思考和发言的主动性与新颖性,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热、难点问题就可以轻松地解决,同时又可让同学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的自主性、交互性、个性化的特点,必将促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利用网络环境辅助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改变教师的观念,形成全新的教学思想。

年级上册为例,挖掘初中中国近代史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 责任与忧患意识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血泪史、屈辱史,而且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与寻路史。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维新、君主立宪,革命派的三民主义、民主共和,直至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段交织着血雨腥风,凝聚着爱恨情仇的艰难历程。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富民强国的道路是他们的目标和信念。探寻一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之所以有这样的目标和信念是因为他们深重的责任和忧患意识。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把邓世昌这个人物作为导言,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描述,学生能感受他与军舰共存亡的悲壮心情,国家遭受欺凌的屈辱与愤懑。通过这个细节,学生强化了对人物的印象,同时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患意识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可以锻造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品格和勇气,追寻作为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

2. 民族与民主意识

中国近代是一个社会动荡、观念嬗变的时代,鸦片战争“开民智”也就是宣扬民族与民主意识的开始,士大夫们在强烈的民族意识下开始“开眼看世界”,先进的地主阶级为了更好地巩固其统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掀起洋务运动。维新人士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宣扬西方君主立宪制,变法图强,辛亥革命更是举起了“三民主义”的旗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这两位先生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思想的指南。五四后,历史的车轮将中国人民带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一致御辱,建立起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族意识得到充分的体现,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尊严,为了追求民主与和平,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如《血肉筑长城》这一课,展示长城的图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不用过多描述,学生就自然进入了那个团结一致、奋力御辱的年代,战争的残酷与激烈强烈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民族感油然而生。这一切也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反抗精神和强大内动力的民族。

3. 审美意识

美,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一种追求和信仰。一部人类史也就是一部人类追求美的发展史。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其本身自然蕴涵了丰富的美育资源。虎门硝烟的林则徐,甲午海战中慷慨成仁的邓世昌,抗日战争中孤身抗敌的杨靖宇。他们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显现了英雄们崇高的美、伟大的美。詹天佑不顾冷嘲热讽,克服种种困难,修建出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侯德榜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创出“侯氏制碱法”,茅以升发挥聪明才智,建成当时中国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这一切无不体现了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美。五四后,一大批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涌现,使得近代历史画卷更加美不胜收。因此,了解以往人们的审美理想和生活愿望,吸收人类曾经拥有过的体验和收获,在历史体验中发现美、认识美,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也是提高人文素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4. 世界意识

世界意识,又称全球意识、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在血的教训面前,中国人不得不睁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和借鉴,中国也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场。从近代中国的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到被迫了解世界、融入世界,其间所经受的磨难与屈辱,让今天的学生能更深刻感受到树立世界意识的重要性。如《社会生活的变化》这课,介绍了西方科技成果传入中国后,给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带来的变化,这是一种进步的变化,以博大的胸襟容纳外来文化。伴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我们的思想意识也必须走向世界。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感的培养,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倘若背离了这个基础和前提,这种爱国情感就会变成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世界意识的培养就是要教会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5. 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从历史事物入手,从细微处带动学生的创新,如《辛亥革命》这课的自由阅读卡介绍了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自由阅读卡介绍了红军军服的由来。从传统长衫向中山装的转变,从国民革命军的军服向红军军服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对服饰的创新,更是一种观念的创新。历史版块的设计和安排同样也是对历史认识的一种创新。教材在每单元后安排了一节“活动课”。如活动课四“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这一活动打破了直接陈述历史事实并做出权威评判的传统做法,让学生通过写信这一方式搜集多方面资料,发现历史事实,深刻领悟“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活动课充分彰显了人文教育的体验性、创新性和时代性,让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得到充分发挥。

当然近代史中还蕴涵许多人文资源。其优秀的人文精神落实在人生态度上所提倡的精神品位和人格修养,所遵从的气节操守和遵义担当,所申明的做人准则和处世原则,所阐明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学生陶冶思想情操,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因此,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历史人物在课本中鲜活起来,学生的学史兴趣就能得以培养,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其人格也得到较好的发展。相信历史教育的明天也会闪烁更加灿烂的人文光辉。

摘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新世纪人文教育的必然,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包含着大量人文资源,而新课程也提出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提出挖掘中国近代史中的人文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各种人文意识,彰显人文关怀。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人文精神,培养

参考文献

[1]齐建,赵亚夫等.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刘德华.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5]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2001.

[6]刘克明主编.历史教学的理性思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篇11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人文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加快改革与发展,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中职教育不能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那么在中职教学中如何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呢?

一、深化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

在现代教育中,以振兴人文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构成,是渗透于全部教育内容和环节的导向性因素。现代教育观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中职教育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课堂教学到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与考核,从校内活动到校外实践,都要渗透人文教育,甚至学校环境建设也应洋溢浓厚的人文气息。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就是要科学正确地看待学生,相信他们,尊重他们,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尊重其人格,平等相待。教师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宰。

二、积极垂范,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用灵魂才能铸造灵魂,教师的行为示范对学生会起直接的教化作用。因此,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应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形成自己对生命、生活、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2.敏锐而深邃的时代感悟。教师不仅要有“信息”上的量增,更要有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包括反思、感悟、启迪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依靠专业知识、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品德修养的显扬和施教技艺的高超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逐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3.健康而多彩的生活情趣。富有童心,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朝气蓬勃,奋发进取,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也是一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生命充满理解,对生活充满感悟,对人生充满信念。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仅需要理性地启发和诱导,更需要感性地点燃和熏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师,更是以身教、心教育人的智者。他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座灯塔、一个活生生的人文载体。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它处在教师整体素养中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三、关注经典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阅读教学应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以获得丰富的感受。语文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高超阅读技能的任务,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所谓经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蕴含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对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广泛阅读经典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钱理群教授说过,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打一个精神底子。人文教育与知识传授是水乳交融的。阅读教学应当扭转纯技能训练的走向,真正转向人文教育。教材中大量的经典文本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舍生取义”,苏轼的“旷达”,屈原的“爱国精神”……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这些精神的熏染,提升其精神境界。

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人文环境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凝聚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教育和塑造人们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使每个师生都能自觉地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产生一致和自觉的行为方式,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举办系列人文讲座,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二是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及时更新、增加资料,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这既是广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平台,又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三是建立人文社团,如新闻、文学、书法、摄影、歌舞、音乐、艺术、体育等社团;四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如艺术节、科技节、文艺演出等;五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营造健康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总之,教育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教育的使命就是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修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要把人文素养的提升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身处其中,去感悟、理解、思考,从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成长为有用之才。

人文化培训培养人文性师资 篇12

一、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 首先要注重师德涵养

培训从涵养师德开始。每个行业都会有行业道德要求, 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行业要求, 就是通常所说的“师德”。良好的师德是办好学校的基本前提, 良好师德内发于对学生、学校、教育事业的“爱”, 以爱才能育爱、有爱才能暖心。师德是我们办好学校的最基本条件。

遵守师德, 是从事教育行业的道德底线。同时, 作为人民教师, 还要有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是一个既要脚踏实地, 又要不时仰望星空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 就是没有星星的黑夜。

(一) 以环境陶冶师德

教师严守职业道德、拥有职业理想, 不是靠管束, 不能靠说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心灵首先需要涵养。涵养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环境。环境的创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校史记录足迹

“循校史以尚贤, 修德行以致远”, 每一所学校独特的发展历史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资源, 健康的办学精神、鲜活的历史人物, 不仅成为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肥沃土壤, 而且也成为教师自我教育的甘美源泉。因此, 学校建立校史馆或校史展厅是非常必要的。校史会让一代又一代人找到自豪感和使命感, 激励师生更加团结、勤奋, 共创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2.用先贤树立师魂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学校环境中一定要有先贤至圣的身影。一尊雕塑、一句名言、一段事迹、一幅书画, 都会唤醒教师对前人的追忆。先贤圣德的精神引领, 对教师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这些精神融化在环境之中, 对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必然会树立师魂, 陶冶师德。

3.用校美孕育师美

爱校如家, 首先是家要像家。优美的校园环境自然能产生吸引力, 催生教师对校园之爱, 对教育之爱。四季花朵、艺术雕塑、山水景观、完善的设施、高雅的布置, 会让教师置身校园流连忘返。校美是因, 师德是枝, 教育是果。

4.用人文滋养师品

良好的人文环境必然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需要和发展愿望。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是学校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源泉。

(二) 以仪式熏染师德

仪式是使行业道德得到固化和强化的最有效方式。在学校工作中, 一些活动或仪式, 往往能够起到熏染师德的作用。

1.设计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学校有诸多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有很多场景会对教师产生激发和触动作用, 反复强化, 进而会内化为教师师德。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起始和终结性质的活动往往会因相聚和分离时人类最基础的情感而产生直达心灵的触动, 抓住时机, 把师德内容植入活动之中, 会达到熏染师德的目的。

2.设计好升旗仪式、结对仪式

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 是学校最庄严的活动之一。升旗仪式绝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的, 也应该是师德熏染的最好时机。让教师讲演、让教师设计、让教师品评, 都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好时机。同时, 新教师入职之初, 一般都是有结对仪式的, 庄重的仪式会对新教师产生尊严感和紧迫感, 也会对老教师产生责任感和自豪感, 因此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契机。

3.设计好节日流程、退休流程

三百六十五行, 全社会为之过节的为数不多, 教师节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节日一定要有物质激励, 也一定要有精神激励、荣誉激励, 这是一种最好的职业尊严教育。此外, 退休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结束, 对退休的设计和策划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这种尊重会直达每一位退休教师的心灵, 也会温暖每一位在职教师的心, 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师德, 是自主的、自发的、自觉的, 是一种持续的内动力。

(三) 以活动激发师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最高的需求是精神需求。教师是知识分子, 这种需求更为重要。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舞台, 一定要通过教师的服务对象———学生的评价去激发教师的超越精神。

1.搭建展示平台, 提升自信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观摩课、展示课、示范课、探索课等要反复开展;成果介绍、经验介绍、实验介绍、思考介绍等要经常开展;论文结集、案例结集、教案结集、专著结集等要定期开展。总之, 要给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 提升每一位教师的自信, 激发职业荣誉感。

2.建立反馈机制, 不断认可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育的反馈最重要的是来自学生的评价。学生评价有两种方式, 一个是定量的附分评价, 一个是定性的过程评价。定量附分评价一般学校都比较重视, 因为很多指标都关系到教师的最终考核结果。同时, 我们也要重视定性的过程评价, 比如“最可爱的园丁”“最喜欢的一节课”等评选活动, 貌似无关痛痒, 但却是对教师的另一种激励, 甚至超越了分数和物质刺激, 并且这些反馈是随机的、阶段性的, 具有持续的推动力。

二、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注重团队协同发展

师资水平的持续提高一定要考虑两个因素。除了“先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个体受教育程度、个性特长等等, 更多取决于“后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入职后的学习和提高。入职后的培训和提高, 一般来讲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是注重团队的协同发展, 两项必须平行并进, 缺一不可。个体提升是团队发展的基础, 团队发展带动个体持续提升, 这样才能够形成良性、自然、可持续的发展。

(一) 促进教师个人能力提升

1.自主研修是主渠道

当下的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模式, 任何行业、任何人都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的自主研修实际上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形式之一。学校应该给教师足够的自主研修空间, 鼓励教师自主研修, 并实施相关的支持措施和激励措施。

同时, 学校应该给教师更多的自主研修时间。基础教育的教师工作量很大, 来自各方面的任务多而繁杂, 压力也比较大。学校应尽可能给教师减少压力, 简化各种程序、精简会议, 让教师们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自主研修。条件允许的话, 应该规定出时间, 排除一切干扰, 让教师自主研修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 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广泛的自主研修资源。现代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 教师自主研修也应该建立在资源多元化的基础上。学校提供的资源可以包括书籍资料、多媒体设施等等, 应该建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自主研修资源储备。

2.培训引领是好载体

培训引领, 可以是专家讲座、参观学习, 也可以是互助研讨, 总之是要站在一个高位发挥引领作用。普遍的做法就是“请进来走出去”, 利用教育专家的高度来扩展教师的视野, 挖掘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高专业素养, 提升专业效率, 从而实现教师个体能力的提升。同时, 建立在个人自主发展基础上的互助研讨, 能够对个体的发展诊断把脉、提出意见和建议、指明方向,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主题牵动是金钥匙

让教师们带着问题去发展专业能力,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主题可以是普适性的大问题, 也可以是局部的小问题;可以是全体教师或大部分教师的整体问题, 也可以是个体的微问题;可以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者的问题, 也可以是聚焦教师的教育者的问题, 但必须都是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必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加工, 以科研课题的方式呈现。主题牵动的教师能力提升, 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 因此教师的积极性应该更高。能力是在实训中形成的, 这种提高是真实的、实用的、可持续的。

(二) 促进团队协同发展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整体性特点, 教师个体是生存在各种团队之中的, 学校不可能存在完全独立的个体。教师的能力提升也必须借助团队的协同发展, 团队协同发展对教育才有意义, 才能大大推进个体的能力发展。

1.合理构建发展共同体是关键

学校有责任帮助教师构建多元的发展共同体, 为教师良性、持续成长助力。校内的备课组、教研组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主要解决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的施教问题。校内的班级组合、年级组合是教育、组织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侧重解决如何组织学生、调动学生、激励学生, 如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组织教学中得以实现。校内的名师工作室, 是教师专项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围绕某一学科、某一特色、某一专项开展定向的培训和培养, 使名师专长和受训教师发展取向有机结合, 同时也是依托名师培育名师的发展途径。校际的友好校和协作体, 是教师全面提高的发展共同体。校际交流不应该局限于表面浅层次的交流, 而应该按照发展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和构建。友好校、协作体的共建应该有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指标, 同课异构、共备一堂课都是可以采纳的互动方式。

2.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是目标

上一篇:园林规划现状下一篇:中国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