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验研究

2024-10-19

教育实验研究(精选12篇)

教育实验研究 篇1

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师接受教育和不断进行再教育的持续发展过程。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持续深入发展,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从而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已经成为每位教师谋求自身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 在教师的传统认识中, “研究”是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的工作, 研究的复杂性、缜密性和耗时性令许多教师望而生畏,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行动研究的实施与推广。教师的这一传统认识主要来源于历史久远的实验研究法, 而对行动研究的认识较浅。检索了国内主要外语期刊近十年的资料, 笔者发现有关行动研究的文章很少, 且多为国外研究成果的解释和理论知识的梳理, 而关于行动研究实证方面的文章则更少, 这使教师对行动研究的实践性认识不足。通过分别阐释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理论, 辅以实例, 加以对比, 彰显行动研究的优势, 有利于加深教师对行动研究的认识, 促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施行动研究, 提高自身研究和实践能力, 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基本理论及实例

(一) 教师行动研究的内涵和研究过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早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行动研究方法,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他对教育行动研究法有了清晰的认识。David Nunan认为“行动”和“研究”是教育行动研究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两者相融相通, 在教学实践 (行动) 过程中发现问题, 探索 (研究) 新的观点及方法, 以此不断改进教学行动, 提高对教学大纲的领悟能力, 加深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从而不断深入发展教学实践。我国学者王蔷和张虹探究了行动研究的理论和意义, 以大量实例指导英语教师开展实施行动研究。阮全友首次提出了行动研究观, 并通过教学行动研究的实例说明行动研究对外语教育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具备了合理性和可行性。

Kemmis和Mc Taggart从宏观上对教师行动研究进行概括, 总结了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他们将行动研究总结为一个“螺旋循环的过程”:从设计研究方案出发, 至实施该计划, 然后观察记录该计划的效果, 最后进行反思、分析评估结果, 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研究方案。图1为笔者以外语教学环境为例展示这一过程。

(二) 教育实验研究的内涵和研究过程

早在19世纪初,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康德论教育》 (Kant on Education) 中就明确提出了“教育实验”的主张。经过历史的演变发展, 如今学者对教育实验法的内涵和过程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教育实验研究法就是根据特定的理论和假设, 通过人为外在控制教育现象中的某些因素或变量, 从而探索变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 教育实验的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阶段:准备、实施和总结, 具体可细化为六个步骤 (如表1所示) 。实验研究操作十分复杂, 下面将简单以实例说明该研究过程:

二、对比分析

作为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存在一定的共性, 都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来协助研究的开展。如上述例子中, 行动研究中使用了录音、录像来了解课堂情况, 而实验研究中使用测试来了解学生语言水平, 这些都是常见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其他常用方法还有:采访、问卷调查、教学日志等。此外, 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行动研究的直接推动作用在于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而实验研究结果经过推广可以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 指导实践。

但是, 本文旨在发掘该两种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 让教师冲破传统的实验研究方法对其认识的禁锢, 对行动研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以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施行动研究, 从而改进教学实践。现从四个方面着手对教师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加以比较。

(一) 研究主体与目标

教师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学实践者, 即教师本身。而实施教育实验研究的可以是任何对教学领域有兴趣的人员, 通常实验研究的主体是教学的科研人员, 如学者、专家等。从上文实例可以看出:行动研究中, 研究的问题为“我的学生课堂使用目的语频率过低, 如何能激励学生更多使用目的语”, 表明该研究是由教师自己实施的;而实验研究的例子明确表明了是科研人员对交际教学法的作用的研究, 该科研人员在整项研究中是作为观察者的身份出现的, 不参与实际教学活动。

行动研究的目标是要获得能够直接应用到当前教学情境中的知识, 改善自身外语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目的语的使用频率, 用目的语组织教学活动, 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多地使用目的语, 进而优化了自身外语教学实践。然而, 实验研究的目标是要获得可供大范围甚至是总体应用的概括性知识, 以发现教学规律, 发展和检验外语教学理论。表1的实例表明: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要将研究成果形成理论, 促进交际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和推广, 不单单是改善某一位教师的教学现状, 而是要促进大范围的整体的教学实践。

(二) 研究问题与假设

实验研究的问题通常是研究者通过各种途径提出的, 可以是阅读文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也可以是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般来源于理论前沿, 题目通常较大。研究者必须对问题做初步的分析和界定, 在研究之前确立假设, 实施研究是为了验证其假设是否正确;随着研究的深入, 其假设依然是不变的, 研究结果可以证明假设的成立与否。

行动研究的问题通常是教师从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中确定的, 如教师发现学生较少使用目的语, 从而提出假设即教师使用目的语组织教学能促使学生更多使用目的语。行动研究的假设可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生变化, 其在研究问题与假设上并不做严格的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

此外, 实验研究要求研究者充分广泛地查阅和评述大量与研究问题和假设相关的文献资料, 以全面了解这一课题的实际状况。行动研究一般不要求教师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做全面的探讨, 教师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资料阅读与探讨上, 这为教育实践者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1. 方案设计与取样。

以上实例显示, 在实施实验研究之前, 研究者需要做出详细的有计划的设计, 需注意维持提供比较的条件, 还需要确定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 并且研究的实施需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验研究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越好, 实验效度就越高。反之, 无关变量控制的越差, 实验效度就越低, 实验结果就越无法得到准确解释。此外, 样本的选择也必须客观, 需从研究总体中获取随机样本或其他类型的客观样本, 但是实验研究中的取样往往很难做到完美。

虽然行动研究在实施前, 也需进行程序设计, 但是行动研究的设计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因某些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且对条件的控制并不作过高的要求。行动研究的取样也相对比较随意, 可以是教师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所涉及的任何学生, 可以是全体学生也可以是部分学生, 因研究问题而定。

2. 研究成果应用。

实验研究的目标是要普及推广研究结果, 因而其研究成果的应用比较广泛。交际教学法优于传统语法教学这一论断, 可以促进全方位的外语教学改革, 促使教师使用交际教学法。但是, 因研究者与教师之间存在经验差异与沟通问题, 该教学法并没得到全面彻底的贯彻, 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由于行动研究是教师自身发起的致力于改善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 其较实验研究更能直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行动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运用于参与教师的班级, 并可引导持久性的改良。教师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使用目的语, 使用目的语组织教学, 引起学生目的语使用的明显增加。这一研究发现促使教师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 有效地改善了其教学实践活动。

三、总结

作为一种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行动研究法适应小范围内的教育实践改进活动, 突出了教师的参与性;它不同于设计严密、结构严谨、控制严格的教育实验研究。这两者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差异, 突显出行动研究在教师实施研究活动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教师行动研究来源于教学, 服务于教学, 是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 促使教师可以同时兼顾教学和科研。

目前国内对行动研究的实践价值还缺乏充分的认识, 通过实例对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加以比较分析, 可以提高教师对行动研究可行性的认识, 促使教师通过行动研究, 将行动与研究、实践与理论、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 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 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Lewin, K.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 1946 (2) :34-46.

[2]Nunan, D.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王蔷, 张虹.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13修订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2014.

[4]阮全友.中国语境下外语教育的行动研究观与思辨能力培养[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3.

[5]Kemmis, S.&Mc Taggart, R.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1st eds.) [M].Geelong: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2.

教育实验研究 篇2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研究制度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探索未来教育发展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潮流。为此学校立足实际,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及科研工作力度,治理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发生发展,围绕实验研究课题,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参与实验研究的领导及教师要更新观念,切实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推进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诸多方面的作用,致力运用、实践,努力开拓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新局面。

二、课题实验研究成员要善于学习有关理论,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素质教育技术、儿童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每周学习内容不得少于1500字,心得体会不得少于1000字。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为课题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三、在研究过程中,参与的领导与教师要按方案进行,每个阶段所研究的内容、方法、手段、总结等要有的放矢,观察要全面,记录要翔实,检测要到位,总结要客观,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运用中的成败得失,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四、实验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四要”,即要精心备课、要精心准备课件、要注重检测反馈、要及时记录研究内容、成-1-

功个案、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

五、参与课题研究的领导定期组织研究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说客、讲课活动,每次活动目的性要强,切入点要准,为实验教师提供横向、纵向交流平台。

六、研究资料,实验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对于全面反映实验过程、最终形成实验研究成果十分重要。因此,实验教师要注重收集、管理好个人实验研究资料,定期整理个人实验材料并交课题组档案管理处。

七、学校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实验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好的研究成果及时研讨、总结。

教育实验研究 篇3

余祖光,1951年11月生,曾在企业担任技术员和机电车间副主任,后任北京第一轻工业学校副校长;1990年调入原国家教委,历任职教司中专处副处长、综合处处长、司长助理等职,1994年至今任职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副司级);目前兼任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中华职教社常务理事,全国教科规划职教学科组成员;著有《职业教育改革探索论文集》、《职教改革前沿的探索》、《工作价值观的教育与探索》、《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译著)等。“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实验”是由他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受到教育部领导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以及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不但基于项目实施4年中在全国120多所院校开展的深度实验,同时也与课题负责人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对项目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归纳提升直接相关。

一、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课题研究对象为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重点是工作价值观教育。其具体内容:一是工作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比较研究。研究工作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外延,及其形成规律。进行相关国际经验借鉴、比较,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委员会2005年出版的《学会做事——全球化进程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一书的研究背景、应用范围、使用效果情况,以及部分亚太国家职教领域的实施情况,并与我国教学实验情况进行比较。二是通过课程实验探索我国职业教育中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国国情,研究课程范式,包括核心价值观的确定、课程框架、内容安排、呈现形式。教育途径包括课堂教学课程、活动课程、训练课程和专业渗透等。研究借鉴国际经验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以及建构主义学习方式,使体验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已在其他课程得到应用的新原理、新方法落实到工作价值观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去。三是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校企合作研究,包括职业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研究;工业文化进校园和企业文化进课堂,校企合作中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重点、实施方式、考核评价等。

2研究方法。课题采取比较研究与实验的方法。在前期研究中采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案例研究、综合研究等方法。比较研究的内容以借鉴教科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委员会的研究成果为主;调查研究内容以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价值观的要求、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与经验为主,国际经验为辅:实验研究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为主,其中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课和专业课渗透:最后将实验结果和理论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升。

3技术路线。根据以往在职业教育中借鉴国际经验的做法,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四步骤技术路线。一是引进,在该阶段通过课题组成员仔细研读、全面领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国内已有经验和相关国家的经验教训。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具体的借鉴成果和较为系统的研究基础。二是消化,以中、高职院校为主,兼顾普通教育,选择若干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作为实验单位,开展对不同目标人群的价值观教育的多种实验,以取得多方位的研究成果。实验主要是以原著为蓝本的教学实验活动,目标是有选择地应用,抓住要领、取其精华,在实践中创造性发展。三是吸收,采用《学会做事》原著的课程模式和方法,以我国核心价值体系中有关部分为内容进行教学实验活动。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如何突出工作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如何强化理解、评价和行动等环节;在教育途径上解决课堂教育为主、活动课程不足、其他课程渗透不力的问题。四是创新,在国际比较研究和国内实验的基础上形成我国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工作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建议方案,最终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若干意见》所倡导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即“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结论与对策

课题研究和实验的结论是:工作价值观教育不仅对学校和学生重要,对社会和企业等用人单位也很重要。课题的实验和研究,探索了通过工作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尝试弥补劳动市场和企业要求与毕业生素质的差距。课题的研究和实验通过具有时代感和中国特色的具体内容、方法、途径丰富工作价值观教育理论。课题在实践层面,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案例和资源。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推动教学改革。同时,课题将通过中国案例和成功模式,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新的研究成果,实现“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在技能、知识和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人类以可持续的方式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发展的共同目标。通过4年的研究和实验,课题总结出工作价值观在职业教育中的方法、途径和内容有:

1突出工作价值观弘扬尊重劳动的文化。我国虽已跻身制造大国但崇尚技艺的氛围并不浓厚,虽然是世界职业教育大国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却不够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辛勤劳动为荣”弘扬尊重劳动的文化不可或缺。工作价值观的基础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工作价值观是价值观在劳动、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课题组通过深刻领会和结合国情的再创造,理出了工作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在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上,工作价值观提出了最富有意义的工作的5条标准,其中一条为“能够全面充分发挥个人体力、智力、情感和精神潜力”。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在《学会做事》一书中选定的模块有“工作的意义”、“服务的价值”、“分享观点”、“安全地工作”、“维护公正的工作场所”、“创建创新的工作文化”、“界定质量和卓越”和“学做创业者”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优先选择了“我是链条上的一环”、“可持续的工作场所”、“对工作崇敬

的再发现”等教学模块。实验学校在进行“尊重劳动”、“服务的价值”两个模块教学时,举出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制造类学校对“界定质量和卓越”模块的教学有贴切的理解和恰如其分的做法,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工作和未来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学生主动参与是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好方式。工作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的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我们并不生疏,但以往的实践却不够充分。近几年。本课题实验证明,四步教学法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工作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权。在教学实验中教师们从转变角色人手,改变了师生关系,构建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自身先体验、自身先感动,然后再点燃学生的情感,以平等的身份组织讨论和体验活动,创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真实想法、真实情感的交流。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由内而外的自我反省、自我养成,要靠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心和诚心去感悟;要鼓励学生对教材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因此,要让“学生去悟,去自我教育”,这将使其终身难忘。为此,教师要变为协调员、引导员,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主体,对此,我们的实验教师通过转变观念和态度做到了。

3从借鉴到结合国情的本土化开发。关于本土化发展问题,一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紧密结合热爱人民、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崇尚科学,同时增加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二是增加与学生生活、职业贴近的内容,如通过学生参加广交会服务的体验加深对工作意义的认识,财会专业讨论安然事件、食品专业关注饮食卫生、大家共同关注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劳动模范的理想与价值观,解决好价值观的底线标准与精英标准的结合;四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结合,如学习“倡导良好的工作场所”时,同仁堂药店“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和海尔集团“着眼创新,注重品质,尊重个人,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概括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把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起来。

4职业院校工作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活动课开设、成长训练中的工作价值观教育研究、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方式、工作价值观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整合等都是经过实验学校实践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些途径具有中国特色。适合青年学生,可以在职业院校操作,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三、成果与影响

截至2009年底,包括前期试点课题,研究实验活动已经持续了4年,参与研究与实验的院校达到120多所,覆盖东部、中部、西部12个省市。参加教学实验的教师有800多人,接受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本科和中高职学生累计超过20000人。出版专著6本,发表论文50余篇,多数参与学校都撰写了校本教材。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工作价值观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内容和途径、方法。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分别报道了课题实验的情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德育》等杂志陆续刊登了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根据参与课题研究院校的覆盖范围和实验开展的深入程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委员会主任周南召教授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中的改革创新已经居于亚太地区领先位置。

1从问卷看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为了评价本课题实验活动的效果,总课题组和各子课题组分别安排了测评活动。总课题组在实验开始之前。对7个实验单位的1550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在实验开展一个学期之后,总课题组又用同样的问卷对实验单位的学生开展了后测。综合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工作价值观的主要要素,如果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选择(由强到弱),排序大致为:诚信、工作的意义、守时、对劳动的认识、正确人生观、服务意识、自信、分享、宽容、安全、环保、全面健康、沟通、竞争、学习能力、创新和创业、职业规划。根据调查结果,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在这些方面的选择排序大致为(由好到差):服务意识、沟通、对劳动的认识、学习能力、全面健康、竞争、安全、环保、宽容、分享、工作的意义、正确人生观、守时、诚信、自信、职业规划、创新和创业。由此可见,目前青年人的职业素质及价值观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守时、诚信、工作的意义方面差距明显,所以在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从前测与后测的对比看,调查收到的后测问卷虽然数量不多,但可以看出学生在参加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实验后在认知层面上的进步。如在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方面,对工作意义的认识上,选择“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比例上升了3个百分点,认为工作是“值得做的”比例也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在诚信的问题上,认为“作弊不对,要受到惩罚”的上升了3个百分点:在环保意识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上升了12个百分点。上述数据并不能完全说明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但至少说明学生在认知方面是有所提高的。

小学科学实验课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篇4

目前小学科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兴趣有余, 但教师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不足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实验课是课时数最多的。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极其旺盛的阶段, 所以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实验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不断深化, 在展开真正意义的探索时, 他们却丧失了最初的兴趣。这是因为教师经常只对所做实验的目的、要求进行提醒, 而没有进一步指明实验的方向性、实用性, 致使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只是停留在玩一玩的层面, 从而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实验数据闭塞、单一

在实验课堂上一般采用两种实验方式讲授课程:一种是教师在前面做实验, 同时会请1~2名学生到讲台协助教师进行实验, 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观看实验过程及结果。这样的实验数据基本上只有一组, 闭塞、单一的数据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影响其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另一种是教师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组, 各小组分别进行试验。貌似这样得来的数据会变多, 可即使数据有所增加也无法很好地在全班共享。这两种方式的缺点都是数据无法在全班及时共享, 导致实验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从而使实验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3.分组合作实验只是流于表面

课堂上小组分配基本是4~6人为一组, 其宗旨是在实验的过程中组员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实验分组的目的性很好, 但落实到教学中往往发现小组成员很难做到合作, 会的学生一直“独揽大权”地进行实验而不管其他组员的意愿和感受;有的组人人都要玩, 没能正确定位自己在团队里面的位置, 忽略了实验的真正目的。

4.巩固拓展方面不甚理想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多数的科学实验不是只观测到实验结果就可以的, 而是需要课外知识的补充以及课堂多角度地进行巩固加强, 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并能与生活实际融会贯通。有一些探究类的实验活动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让学生们在课后去探究, 基本上鲜有学生会真的去实验, 那么这就成为教学中缺失的一道环节。

改进科学实验课的相应策略

1.用问题驱动方式来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

教师在课前要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参拟定相关问题, 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目的, 使之明确通过实验可以解决生活上的哪些问题。适时地提出问题作为引导方向能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 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对此项实验的认识和了解, 使其明白实验的目的、可应用之处及知识点脉络。这样既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参与度, 又可以有效地转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程度, 由最初单纯地觉得好玩逐渐变成对科学原理本身的兴趣。

2.建构较完整的实验数据体系

得出一个科学的实验结果需要多组实验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而在传统课堂中, 教师很难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把全班的各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致使学生很难正确地推理出实验结果。因此, 教师可在分组的基础上, 给每组发一个平板电脑, 让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系统, 把自己组的数据或现象填写在相应的电子表格中。各组通过提交数据达到全班共享的目的, 通过多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这样, 不仅有助于正确结果的推演, 还可以实现各组数据的自查, 如有不对, 可以及时调整、反思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师通道看到各组的详细情况, 对出现错误的组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或提示。

3.小组分工明确, 加强组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小组合理分工、正确交流呢?

教师可以引入一种软件, 把实验中所需要的角色, 如记录员、操作员、分析员、汇报员等虚拟成各种小人头像, 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在对应的角色头像下输入自己的名字, 以明确自己在小组中应该做什么。如此一来, 小组成员们就会有明确的目标来有条不紊地执行各自的任务, 不会再出现一组成员慌乱成堆、操作完实验却不知实验目的和结果的现象。明确分工也是为了让小组间的各成员更好地、有条理地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这样更符合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当然, 角色并不是固定的, 一学期每位学生都要轮流担任这几种角色, 以防过度关注某一种角色而忽略其他综合能力。

4.应用适当的软件, 多维度巩固知识和拓展思维

实验课堂时间尤为紧迫, 应用恰当的软件可以提高效率, 并能很好地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中相应的题库进行作答, 提交后系统自动评价判断正误, 方便学生进行自测。同样, 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自测结果, 推断哪部分知识点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 然后进行统一讲解。如个别学生有不理解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软件窗口和教师进行会话, 教师在课后对其进行讲解;对于不能完全掌握实验课上知识点的, 也可以推荐他们先反复观看相关的微视频。

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 教师要选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例如,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难点录制不同的微课, 提供给想要个性化学习的学生们。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几项任务任选一个进行探讨, 在软件中提交各自的解题思路及最终结果, 或者寻找课外资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佐证。长此以往, 这样的训练必然会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使学生越学越聪慧,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型教学。

案例设计DESIGN

本案例为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区第八小学张志中老师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 并已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张老师设计并开发了基于i Pad移动终端的“e+云课堂”系统, 分为教师管理端和学生应用端。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5年级第7课。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另一种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密度概念要求过高, 教科书也没有直接给出密度概念。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操作课, 通过探索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 帮助学生建立对液体密度的感知。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沉浮的关注, 一般落在物体本身, 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液体对沉浮的影响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

3.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学会滴液加热的技能 (重点1) ;知道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且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重点2) 。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调制一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并找到最少溶解物质的量 (难点) ;使用i Pad进行实验支持、数据统计分析和互动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 需要很多证据。不确定也是一种科学态度;很多魔术都利用了物理和化学原理。

4.教学整合点

整合点一:小组实验——滴液加热。

学生扫描二维码, 登录“e+云课堂”, 输入小组编号, 进入实验, 开始自主学习。学生端提供了滴液加热实验操作的图文流程作为指导 (如图1) , 所以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整个实验, 并提交实验结论。 (突出重点1) 教师端可以即时地获取各小组的实验信息, 在各组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巡回指导。

整合点二:数据分析——调制液体。

学生分A、B两队进行实验, 每队分三个小组。A队使用盐作为溶解物质, B队使用糖作为溶解物质。实验中, 各小组随时在学生端记录实验数据 (包括放入几瓶盖物质和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 (突出重点2) 系统不仅给学生信息提示, 帮助其找到溶解物质的最少量, 还会自动生成实验数据表格, 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跟踪实验数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分析数据时可以进行独立分析、横向分析、纵向分析、综合分析等。学生则主动发现问题, 主动思考, 得出实验结论。 (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 由于学生发现各小组放入的物质的量都各不相同, 所以能够对比出谁在水中放入了相对少的物质。并主动反思本小组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还有的学生由于发现用糖调制液体比用盐调制效率要低, 要进一步探寻换成其他的物质。

整合点三:互动评价。

各小组可以在学生端以奖励五角星的方式自评。教师端则可以点赞的方式, 对各组的综合表现进行逐一评价 (如上页图2) 。

5.教学过程

①激发兴趣——魔法盒子。一开始, 我创编了一个魔术, 打破学生预习书本所带来的惯性思维, 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液体对沉浮的影响上来。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让其了解到很多魔术都利用了物理和化学原理。然后, 让学生判断“这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和水有什么不同”, 从而引入小组实验——滴液加热。

②小组实验——滴液加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主进行实验操作, 发现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中加入了溶解的物质。这物质会是什么呢?我事先在液体中加入了“味素”, 而不是书中介绍的盐。目的是引导学生产生质疑, 让他们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 需要很多的证据。而不能确定, 也是一种科学态度。

③数据分析——调制液体。我先提出问题:是不是水中加入了溶解的物质, 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然后引入实验: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并找到溶解物质的最少量。我设计了A、B两队, 每队分为三个小组。各队、各小组记录实验数据, 并进行数据分析, 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此时, 我还拿出一个巨型马铃薯, 让学生判断“让小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否也能让这个巨型马铃薯浮起来”, 这是一个“认知陷阱”, 学生们感觉很有趣, 争相尝试判断。而答案会关联此前学过的知识, 让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形成对物体沉浮的整体认知。

④认知拓展——乐在死海。回归生活, 向学生介绍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死海。

⑤在线评价——互动反思。各小组可以对本组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 然后教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评价。

智慧反思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 对小学科学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型课堂中, 如何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成为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的思考题。

首先, 与传统课堂相比, 这种智慧型课堂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实验课堂动手操作的时间较多, 填写电子数据表格的时间较为宽泛, 因此在课堂上, 学生的主要任务由被动观看教师实验过程、死记教师给出的实验结论转变为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分析, 总结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后所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们更多的自主探究时间, 对于学生来说, 这样的实验研究都是一条起跑线, 自主能动性会更加强烈。

其次, 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发生适当的转变。只有教师的讲授方式发生转变, 才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用微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课后学习系统 (空间) 等教学手段, 其实也是为了实现小学生在课堂上同样可以个性化学习, 不必非要通过课外补课的形式达到此目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型课堂突出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这是提高科学素养的需要, 也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需要。

教育实验研究 篇5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时代赋予教育创新使命,综合高考要求呼唤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加强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是对数干年的“应试+科举”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拼弃。尽管经过了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说孔,但仍存在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比较陈旧,尤其是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在教学中使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创立了不少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我们借鉴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我们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根据教材不同性质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创新的教育资源,加强创新教育研究,使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二、课题的实验目标

1、明确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目标:养成实事法语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验问题。

2、确立高中生物综合创新教育模式。

3、通过实验研究,全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加强学习,不断进行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勇于探索,能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有实验条件进行综合创新,教育研究,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效果。

三、实验过程

㈠实验对象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成绩一般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级。

㈡实验内容:

1、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诱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逐步形成一套适合高中生心理和思维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2、开展STS教育实验。针对高考改革的要求,联合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关心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激发创新欲望。用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及分析两部大开发,环境污染、疾病与健康等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二生物课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教材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器材与设备,校园中生物基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精神,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直接的创新体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提高创新能力。

4、高三生物复习中主要是加强综合问题的研究,注意知识的渗透融合,是实现知识综合化、系统化、网络化,培养综合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实验研究为主的方法,辅之以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和调查分析法,同时注意了资料的积累与分析,总结出研究报告一份,成果有论文、总结及创新教育实便资料多件。

㈣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我们首先注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实验创新内容的安排。确定试点班级与实验教师,拟定实验方案,形成初其数据资料。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物质基础。

2、实施阶段:收集整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不同途径指导学生创新实践。

⑴实施实验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其中自变量: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固变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既是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和固变量,也是影响实验效果的相关变量,在实验中,不断排除不列于实验研究开展和影响实验信度的干扰因素,由教师在实验班中施行实验内容,作用于实验对象。

⑵测试。在每节实验课里,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跟踪测试。①观察:由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统计。主要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②测量:包括达标测试,课前安排好内容,操作熟练者为达标。

在实施阶段,教师边实验、边学习、边研究、边小结,每两周举行一节观摩课,积累典型课例,丰富创新教育素材。

3、总结阶段

按实验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统计分析数据,汇编成果目录、积累成功实践的素材,为进一步扩大实验研究成果,更好地开展创新实践做好物质准备。

四、实验成果

㈠构建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自学辅导模式:

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一贯是教师讲,学生听,实验课上教师讲,学生做。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丧失了探索、求知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做过的实验学生就束手无策,研究性学习更是无从下手,不会设计。为此,我们提出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时注重启发诱导学生自我探索,自行学习,最后形成新技能这一自学辅导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对生物不断探索的强烈欲望。

教学模式可根据具体研究的内容与主题,所采取的研究手段等构建。如“酸雨对植物的影”一课采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实地观测——数据分析——反馈应用的模式;“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课采用确定目标——提出假设——实验研究——结果分析——归纳总结的模式。构建教学模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素;①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要充分;②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明确;③学生研究的层次要分明;④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框架如图:

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班学生通过一年多的探究实践,对实验与研究性学习内容有了强烈的兴趣,教育生活化,生活课题化,学生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如《校园植物资源调查》、《校园生态绿化方案设计》、《家用洗衣粉与河水污染》、《酸雨的危害调查》等。在施教过程中,综合了各学科知识,利用校园网和校内外的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同学生对同一课题设计方案比较分析中,优化探究方法是开发学生思维空间的好办法,探究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表现空间,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为优化师生关系,实施创新教育落实素质教育,迈出坚实的步伐,在省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2人获省级奖,6人获市级奖励,高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通过率100%,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㈢教师的业务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通过实验和总结,我们取得了一些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指导学生探究实践的经验和方法,实验教师提高了业务能力丰富了教育思想,我们的教研课多次受到了市县教研室领导及兄弟学校同仁的好评。使我校生物教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发表论文5篇,校级交流刊出多篇,在2002~2003学高三生物三次市统考中,我校生物均分在全县完中分别列第二名、第二名、第一名。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三位教师在市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奖。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思考

1、利用现有校内外资源条件,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具有独特价值;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2、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专题性研究,为我们采用开放式,滚动式管理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更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教育实验研究 篇6

关键词:教学模式;实验教育;互动交流

一、创新实验教育对高校培养在职研究生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高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由于在职研究生的自身性质,学员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所以大多数硕士课程安排在周末学习。传统的纯理论教育模式,对学员学习和毕业要求门槛偏低,不能引起学员对课程学习的足够重视,从而造成教育积极性下降,学员学习主动性不强,教育质量不高,失去了高校培养在职研究生的真正目的。创新实验教育,是以实验教育为主的实践教育模式,加强了学员与导师的互动和课题参与感,促进了学员对课程的高效学习,且理论联系实践,让学员在思考和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增强了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了高校对于在职人员的教育质量。

2.有利于促进高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高校对于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能力也要进行转变,完善学员科研能力,以保障在职研究生学习的目的。高校在培养在职研究生时,需要结合高校研究课题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安排创新实验课题,推动高校在职研究生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与企业发展的需求,增强高校的教学改革,进而促进对全日制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向,提升高校招生与教育的综合竞争力。高校对在职研究生实行创新实验教育,还有利于高校从纯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过渡,加强实际应用的进程。

3.有利于改变高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现状

在职研究生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热门的一种就是在职工商管理硕士(MBA)。对于一些想做公司管理的学员,为了加快评职称的进程,提升工作职位,不惜花费大量学费得到MBA文凭,这就发展成一种模式:高校可以通过MBA课程得到很多学费,进而支撑自身的科研发展;学员可以得到硕士文凭,在公司晋升加薪。往往双方都忽略了教育与学习在职研究生课程内容本身的重要性,不利于个人科研及管理能力的真实提升,也不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实行创新实验教育,通过学员的实践过程,能真正提升学员科研与管理能力,有效地改变这一教育现状。

二、高校建设在职研究生创新实验教育的措施

1.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

实行创新实验教育的核心是实验课题的选择。好的实验课题,不仅可以极大地带动学员学习的兴趣,提升个人工作科研能力并能加快企业项目研究进程,同时还可以推动高校科研课题的研发进程,实现共赢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高校在选择实验课题时,应建立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地与企业科研发展相适应,通过对企业研发能力和理论需求的了解,结合自身课题发展的方向,筛选创新实验课题。与企业加强合作,还可以保障高校对在职研究生的招生需求和招生质量。不难发现,大型科技产品公司都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建立人才共赢模式,所以高校对于在职研究生创新实验教育应建立与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

2.加强高校创新实验教育管理

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比国外发达国家起步晚,发展不完善,高校在培养在职研究生内部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贯彻落实创新实验教育的实施,增强高校对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首先应加强对高校在职研究生导的选拔管理,提升在职研究生导师的创新实验教育水平,建立内部竞选机制及外聘机制,保障在职研究生导师教学能力。其次应加强对学员毕业论文的监督管理,建立科学的毕业指标,保障学员的学习效果和高校对在职研究生创新实验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在职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教育職责。最后应加强高校创新实验教学计划制订管理,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创新实验课程交叉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员对科研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利于增强学员的系统科研思维及实验操作能力,为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管理保障。

3.加强与学员的互动交流

培养在职研究生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时时与学员互动交流。通过学员学习的感悟与及时反馈,完善在实行创新实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保证高校创新实验教育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加强与学员的生活沟通,通过生活沟通,增强信任感,拉近高校在职研究生导师与学员的距离,让学员有一定的归属感,进而提升创新实验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加强与学员的工作交流,善于发现并掌握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进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和创新实验,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高校实行在职研究生创新实验教育的目的是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培养科研人才。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保障高校创新实验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冯斌.研究生培训质量提高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8).

[2]耿相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J].决策咨询,2014(02).

教育实验研究 篇7

“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教育实验研究属于行动研究,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收集资料)、传播发展(试行与修正、综合解释)等几个阶段。张定璋认为:“教育实验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提出一定解答的假说或理论构想并加以科学的论证,有计划地干预教育过程……”[1]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解决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的构想并加以科学论证,有计划地对预科生施加新的教育影响,从中搜集和整理材料、数据,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和思考对策。

二、研究目的和对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探索提高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对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展开实验研究。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民族本科预科生。据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所知,民考民学生比较难管理,对学习兴趣不大,所以,专门选择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2009级民考民两个班,这两个班的预科生大都来自新疆,年龄在19岁左右。一个班为实验班(A),一个班为控制班(B),两个班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均相同,同为一个学期18周,一周8次16节汉语精读课。

三、研究工具与方法

(一)研究工具

自编的《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问卷表》和民族预科生的《汉语精读课程》教材。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笔者阅读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 问卷调查法

实验前后根据需要发放《民族预科教育双语授课问卷表》、《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问卷表》,调查预科生对民语和多元文化教学的认可与了解。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教育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实验前后预科生学习成绩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果,验证实验假设。

4. 实验法

自2009年8月开始实验方案的设计,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先后在实验班进行双语教学和多元文化教学实验。在双语教学实验中,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学内容相同,课时安排相同,控制组用传统的汉语教学,在实验组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民语授课与交流,验证双语教学在增强民族预科教育中民考民学生的教学效果;多元文化教学实验中,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师和课时安排相同,控制组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在实验组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编的民族预科多元文化课程,验证多元文化教学对增强民族预科教育中民考民学生的教学效果的作用。

5. 观察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参与观察和记录,了解预科生对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的兴趣情况;课下通过观察预科生的生活及需求,了解多元文化的校园对预科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实验设计

(一)实验处理变量的选取

本实验以“组”变量和“实验时间”变量作为实验处理变量和分类变量进行实验设计,“组”变量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时间”变量分为“实验前”与“实验后”。

(二)实验效果检验指标的确定

本研究拟在实验前后测定实验组与控制组预科生汉语考试、总考评成绩得分,以考察民语和多元文化对预科生在汉语水平和总成绩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三)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前后两种水平两种实验组别,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进行随机化分组,控制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施加实验因素进行实验教学。见下表:

为检验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能否提高民族预科教育质量, 特别是民语授课是否会影响到预科生汉语水平的提高等, 2011年9月10日, 对预科生进行入学能力测试, 测试试卷的内容依据民族预科《汉语精读教程》, 实验前测的成绩仅代表学生以前的学习水平。之后, 在实验班采用双语 (民语和汉语) 上课, 教学内容融入多元文化, 在控制班仍采用的汉语教学, 课堂教学内容也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 实验结束后采用相同的能力测试, 测试内容的难易度和实验前的测试相似, 实验结束后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班级>60 60—69 70—79 80—89 90—100实验班3 (6%) 5 (10%) 21 (42%) 20 (40%) 1 (2%) 控制班10 (20%) 6 (12%) 17 (34%) 16 (32%) 2 (4%) 班级>6060—6970—7980—8990—100实验班2 (4%) 5 (10%) 18 (36%) 22 (44%) 3 (6%) 控制班9 (18%) 7 (14%) 19 (38%) 15 (30%) 1 (2%)

《汉语精读课程》是民族学院或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中民考民预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来自不同地区的预科生汉语水平悬殊较大,因此,在试验中须控制一些因素:

第一,实验组和控制组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没有多大的差别,否则,就很难通过学生平均成绩来分析两个班的实验情况。

第二,一般来说,在语言学习方面,女生优越于男生。社会语言学中相关研究表明,女性与男性在语体、会话方式、语言规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也有研究者认为,“女性比男性对语言的规范性及语言地位更敏感”。[2]因此,在试验中,控制组和试验组的男女生比例要相当。

第三,不同时间上课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实验中的两个班级上课安排在同一时间段,一周8节课,实验持续一学期,也就是从2011年9月10日至2012年1月10日。

第四,实验班和控制班为同一老师授课。实验班课堂多用民语,内容多涉及多元文化,控制班按传统的汉语和汉文化为主授课。

第五,实验者考虑年龄、性别、起始成绩、智力、动机、态度等因素。

五、实验步骤

(一)实验前测

1. 实验组和控制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异同

实验组采用少数民族语言上课、教学内容涉及多元文化等进行实验干预,实验初期主要采取感觉刺激法,如让学生在学习前观看教学片、展示少数民族文化、聆听少数民族语言等,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相机将学生的动作拍下来,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进行学习。控制组仍按传统的固定的汉语教材和汉语言授课。两组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有异同,实验组除了讲解指定教材内容外,播放一些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汉语和民语交叉使用;控制组播放教材配套光盘,按教材内容讲解。

2. 实验前测总结分析

控制组仍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虽然颇具理性化和规范化的课堂仪式只是现代教育在教育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任何学校的课堂上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几乎雷同的展演,但授课老师重难点突出,注重师生互动。笔者纳闷的是,这么高质量而又重要的课,学生为什么不能按时进教室,而是“纷至沓来”。

据调查和访谈所知,这个班学生来自5个不同民族,绝大多数是维吾尔族占58.3%;哈萨克族占33.3%;柯尔克孜族占4.2%;乌孜别克族占2.1%;汉族占2.1%。他们汉语水平高低不一,汉语基础较弱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语言障碍,这样,他们的学习压力就很大,难免会出现自卑心理现象,就经常迟到、逃课,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或许就像Weiner等人所认为的,个体过去的成功、失败的经验、成功失败的组合模式、他人的成功率和失败率等诸信息对成败归因判断产生影响又会进一步影响随后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3]

教师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是决定学生学业成就的最重要因素,但不能成为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基础和文化背景也是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的最重要因素,否则,无论是多么优秀的老师,课堂上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我国目前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试图为不同民族的学生提供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共同的环境,正如杜威所设想的:“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和不同风俗的青少年混合在一所学校里,为大家创造一个新的和更加广阔的环境。共同的教材使大家习惯于统一的观点,比任何孤立群体的成员看到更为广阔的前景。”[4]但外来文化价值观与本族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造成了文化适应方面的困难,也为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的教与学实验过程

教学是传递、选择、发现、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聚焦课堂教学是提升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将课堂置于文化的背景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因为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是课堂的重要养分。

以课堂为展演舞台,以第一周某一次为例进行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的实验,时间为两个课时(100分钟)。[5]

1. 导入(10分钟)

精彩的导入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民族预科汉语精读课程以“精练”为原则,所以,导入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导入语言尽量使用某一民语,依据生源所属民族多少将少数民族语言排序使用,也可依据课文内容。

导入的内容应是少数民族文化,尽量与当天所学课文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是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成语故事、语言故事等。

2. 引导(25分钟)

积极引导,诱发情趣。针对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引导时采用不同的民语,但老师总体讲解时使用汉语。

通过预习,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获取了不少相关信息,但基本上是杂乱无章的,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而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阅读课文,诱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情趣。

3. 思考(30分钟)

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难点、疑点,自己设置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使用本民族语言就本民族的环保意识按民族进行分组讨论,展现本民族文化。

4. 设问(30分钟)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自主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我们绝不能忽视教师在自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仔细分析研究教学内容,了解专家和同行的教学思路,吸取精华,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即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并巧妙提问,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堂模拟演练,逐渐把知识内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在课堂出现的、发生的和潜在的现象和意识进行总结,除指定学习内容之外,温习了哪些少数民族文化知识。

总之,依据预科生的文化背景,融入多元文化,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平等、信任、合作的学习环境,促其自由和谐地发展,使学生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与教育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参与问题的设计,参与问题的解答,参与问题的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师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预科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民族预科教育质量。

(三)实验后测

一学期的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再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实验后两个班的汉语精读成绩。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运动成绩做独立样本T检验, 发现实验后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前, 两组的成绩在同一水平线上。

从上表不难看出, 实验后的实验班并没有因为课堂使用民族而影响总成绩, 相反, 总成绩总体上比控制班高。

为了检验课堂上适当使用民语和内容上融入多元文化会不会影响预科生的汉语成绩, 实验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同一时间和同样试卷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从下面测试结果的表中可以看出, 使用民语授课和融入多元文化并不会影响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 因为注重民族预科生的多元文化背景, 使民族预科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实验结果简析

实验班预科生实验前后的成绩呈现明显的差异,实验后的成绩有了较大提高,有语言、认知、文化模式和文化资本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在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里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比率仍然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高校是“严进宽出”,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比率从来就很低,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预科阶段是进步了还是停滞不前或落后呢?归因理论是一种以认知的观点解释动机的理论,其中影响比较广泛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在1974年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6],但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是建立在“探索理解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机”[7]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虽然寻求理解只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的一种,但归因的动机作用对后继行为会产生重大影响。

摘要:虽然民族预科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或久居在民族地区的极个别汉族学生, 但是他们的预科教育课堂几乎被汉文化垄断, 这与多元文化的背景是相悖的。通过将多元文化融入民族教育的实验研究, 发现在民族预科教育中适当融入多元文化会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预科教育,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定璋.教育实验的历史考察和本质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1.04.

[2]Hudson, R.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Weiner B.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experie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9 (71) .

[4][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28.

[5]唐永川.自主学习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 2007.09.

[6]Weiner, B.An attribution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J].Psychology Review, 1974 (92) .

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篇8

一、实验设计

1. 实验样本

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前,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人际关系问卷量表》的得分差异进行比较 ( 如表1所示) 可知,两组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被试实验前的人际交往水平具有同质性。

2. 实验设计

精心设计人际交往教学活动,共进行4周,每周1次,每次90分钟。每次教学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控制组不进行相关教学。在心理训练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人际交往水平测验和助人行为实验,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统计分析

用SPSS13. 0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

二、人际交往教学实验的实施

根据有效性的理念,教学过程分成三个环节: 体验与认知,活动与认同,实践与内化。体验与认知环节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完成; 活动与认同环节主要通过心灵探索、投射反应等形式完成; 实践与内化环节主要通过情景模拟、训练与练习完成。学生体验与养成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为主题讨论、人为情境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调整认知,获得基本的知识人际交往知识与交往技能; 另一类为真实情景训练活动,目的在于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两类活动交叉进行。通过模拟情景训练和真实情景训练,学生探讨自我,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学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最终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人际交往的困扰。

1. 学会交往,沟通你我 ( 第一、二课时)

第一个环节: 体验与认知。

第一步,创设情境。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卡通形象,叫“孤独娃娃”,请学生来设想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它如此孤独? 学生讲述娃娃的故事,实际上是在反思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自己身边的关于人际交往的困扰。

第二步,合作探究。请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课本的内容领取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解释每一项原则和技巧是什么,如何做。

第三步, 总结归纳。 设计目的: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自主认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创设了人际交往的情境,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可培养人际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第二个环节: 活动与认同。

活动过程: 1要求学生根据人际交往的原则,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2讨论: 故事中的人物遵守或违背了哪项原则? 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了什么影响? 如果重新 来过, 应该如何 去做? 3总结与提升: 引导学生把表演中零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人际交往的原则内化为自己的观点。

活动评价: 由全班同学评选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活动反馈: 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都能够反映某一项人际交往的原则,说明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个环节: 实践与内化。

活动设计目的: 学生用游戏形式来加强沟通交流,学会用微笑表达友善。

活动过程: 1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活动。2讨论: 这个游戏给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做完这个游戏之后,你有没有觉得心情格外舒畅? 本游戏对你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有什么启示? 3总结与提升: 引导学生领悟微笑的魅力。

2. 开心交友,融洽相处 ( 第三、四课时)

第一个环节: 体验与认知。

第一步,创设情境。在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用一个简练的词来形容他。你们吵过架吗? 为什么吵架? 是如何和好的? 回想结束后,请同学分享。

第二步,合作探究。请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领取一项任务: 如何提升魅力,如何建立友谊、维系友谊,如何处理矛盾、化解冲突。

第三步,总结归纳。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讲解本组的学习内容。

第二环节: 活动与认同。

活动1: 爱在指尖。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只有敞开心扉,接纳、肯定、喜欢他人,别人才会接纳、肯定、喜欢我们。

活动过程: 1按照要求活动。2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3总结与提升: 引导学生把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体会只有主动、热情,才能赢得友谊。

活动反馈: 随着活动的进行,我们发现跺脚的次数变少了,而拥抱的次数在增加。学生逐渐学会了主动。

活动2: 收获糖弹。

活动目的: 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

活动过程: 1按照要求制作与送出糖弹。2讨论: 当你收获糖弹时,你有什么感受? 当你送出糖弹后又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赞美的力量。

活动评价: 送出糖弹最多的人,评为“友善之星”,收到糖弹最多的人,评为“友谊之星”。

活动反馈: 学生开始制作的时候,感觉很难,不知道从何下手,而活动结束之后,不少同学却意犹未尽,要求再制作几个。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了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第三个环节: 实践与内化。

活动: 重新来过。

活动过程: 1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要求编出矛盾发生发展的经过。2讨论: 找到故事中的发生矛盾,当时他们是如何做的? 对自己或别人造成了什么影响? 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他们应该如何做? 3总结与提升: 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

活动评价: 由全班同学评选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活动反馈: 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中,反思了自己以前处理矛盾的方式,有的消极对抗,有的比较极端,有的一再忍让。经过表演和讨论,学生认识到这样是不理智的,需要通过良好的方式沟通,合理地化解矛盾。

3. 珍视亲情,学会感恩 ( 第五、六课时)

第一个环节: 体验与认知。

第一步,创设情境。课前请每个学生带一个鸡蛋来到学校,为鸡蛋起名字、画脸孔,并将其当成自己的子女来照顾。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带“宝 宝”的感受。到上课为止,已经有一周了,据说,蛋宝宝已经全部阵亡。请学生讨论蛋宝宝夭折的故事。

第二步,合作探究。请同学讨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过哪些事? 每组至少列出20件。完成学案上的问卷———“我所知道的父母”。

第三步,总结归纳。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资料。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电话采访录音,内容是家长对同一份问卷的回答,我们会看到,家长的回答要完整得多。最后播放视频《人的一生》。

第二个环节: 活动与认同。

活动: 无家可归。

活动目的: 体验归属感。

活动过程: 1按照教师指令进行活动。2讨论: 没有找到家的人谈谈感受。有人陪伴的日子,你快乐吗? 想想身边有哪些人一路陪伴着我们? 你是否会想他们? 3总结: 引导学生把游戏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引导学生体验家带给我们的温暖、安全和归属感。两个人可以组成家,四个人可以组成家,家也可以重新组合,有爱的地方就有家。最后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体验“家”这个词的含义。

第三个环节: 实践与内化。

活动1: 爱的清单。

活动目的: 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并付诸行动。

活动过程: 列一份清单: 1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些什么? 2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将这份清单亲自交给父母。

活动评价: 每组评选“最感人清单”。

活动2: 感恩树。

活动目的: 学会表达爱,对父母的爱,对别人的爱。

活动要求: 教师在教室布置一棵感恩树,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心形纸片,请学生们在纸片上写下自己最想感谢的人,并对他们表示谢意。全班同学依次将纸片贴到感恩树上。

活动反馈: 学生开始写的时候,不知从何下手,而活动结束之后,不少同学却意犹未尽,要求再写几张。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了表达感恩,包括对父母的感恩、对别人的感恩。

活动拓展: 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感恩节系列活动———“传递蓝丝带,感恩伴我行”。

4. 尊敬师长,和谐校园 ( 第七、八课时)

第一个环节: 体验与认知。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请学生观看情景剧《花朵与园丁》,并讨论: 为什么花园与园丁会吵架? 如果想和好,应该怎样做? 从声音、动作、表情等方面具体描述沟通不良的表现。

第二步,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请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在我们成长中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师生间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如何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步,总结归纳,解决问题。每组派一名代表,讲解本组的学习成果。

第二个环节: 活动与认同。

活动: 心有千千结。

活动目的: 认识尊重、理解与交流在化解师生矛盾中的作用。

活动过程: 1按照教师指令进行活动。2讨论: 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在“结”解开了一点以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当你们努力了很久还是没能解开“结”,你心里有什么 样的想法? 有没有放弃?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与老师有“结”? 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结”的? 你们最后是如何解开这些“结”的? 这对你有何启示? 3总结与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把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三个环节: 实践与内化。

活动: 重新来过。

活动目的: 通过改编情景剧,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加深理解,使其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

活动过程: 1播放事先录制的三段视频: 第一段是学生上自习课玩手机,与老师发生冲突; 第二段是学生迟到与老师发生冲突; 第三段是子女与家长发生冲突。2讨论: 找到故事中的矛盾,当时他们是如何做的? 对自己或别人造成了什么影响? 有没有换位思考? 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他们应该如何做? 3按照故事的新发展,重新编写剧情。4总结与提升: 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学会化解矛盾。

三、实验结果分析

( 1)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得分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组平均分双尾检验值为0. 048,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有显著影响。

( 2) 训练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利他行为比较。为进一步验证教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利他行为实验: 给每个被试成员两次助人的机会,其难易程度存在差异,在被试成员的必经之路设置助人机会———一次为在校园内问路,另一次为假装生病,难以自行寻医,需要别人帮助。其实验结果如下: 当利他行为难度较小时,实验组与控制组利他行为无显著差异,Sig. 为0. 176 ( 1 -tailed) ,大部分学生乐于实施利他行为。而当利他行为难度较大时,利他行为显著减少,实验组与控制组利他行 为存在显 著差异,Sig. 为0. 036 ( 1 - tailed) ,这说明人际交往教学能促进助人行为的出现。

教育实验研究 篇9

关键词:弱智教育,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我所在的培智学校教育对象已由轻度智障儿童向中、重度智障儿童转变,仍旧沿用国家统一颁布的第一套培智教育课程,教育的目标将难以达成。我们渴望有适合现有学生的课程体系来指导我们进行科学、规范的教学改革。

2001年底,我校加入了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和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香港大学言语与听觉科学系、香港保良局余李慕芬纪念学校合作的《弱智教育语文校本课程编制与教学实验》的研究与实验,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推动我校弱智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

(一)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主渠道,培养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生活的能力,提高其听、说、读、写及认知能力。

(二)摸索出一套与该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具有现代特殊教育理论素养、相关专业技术和教育科研能力的课程研究的教师队伍。

(四)形成与该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教育实验法。

(二)研究的过程

2002年初我校成立了课题实验小组,选取低年级的两个独立班(共20名智商为中、重度智障学生)为实验班。

在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语言能力的评估后,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本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确定了适合我校学生的12个教学主题。根据学生在听说、阅读、写作和符号理解等方面的语言评估结果,结合课程内容,制定出每个学生在听、说、读、写与认知方面的教学目标,依据目标实施教学活动。

在使用目标课程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我摸索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情境创设

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手、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进行“整理房间”的教学时,我将学生带入家政室,以整理房间为动机,让学生依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在客厅里擦茶几、在餐厅里搬椅子等),然后引导学生用目标语句进行描述。这样,结合教学内容融情入境,情境交融,学生较容易地就将[介词+名词+名词(位置)+动词+名词]这一句式用动作、用语言表达出来。

2. 个别化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并不拘泥于形式上的一对一的个别教学方式,而是建立在集体教学基础之上,教学组织形式是从个体到集体、再从集体到个体的一个循环过程;学习上既有量的不同,又存在质的差异,以此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求。如王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我们通过实物、图片等与字词相结合的方式,帮他达到对字词的理解,在集体授课中,不要求他与其他同学一样听说读写等方面均能达到目标,而是重点训练他的语言表达。学生的作业,更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层设计,不搞“一刀切”。例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作业分为两个层次:高组学生根据所提供内容写作应用文,低中组学生抄写范文。这样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赏识激励

让智障学生不断感受成功的体验,是促进其自信心形成的有力措施。在教学中我时常鼓励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大胆地说出来。我更多地使用的是“你能行!”“你真棒!”“能再试一次吗?”等鼓励的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得有信心、有主见。

4. 多种手段弥补不足

(1) 提供实际经验

智障学生的生活经验贫乏,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变得较为困难。在教学中,我大量使用实物、模型及图片等材料,在“清洗厨具”的单元教学中通过实物厨具的运用在“大扫除”的单元教学中利用家具模型,等等,丰富了智障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在知识和认知结构间建立起了桥梁。

(2)利用辅助教学手段

实验班中半数以上学生发音不准、吐字不清、音调缺乏抑扬顿挫的变化,还有两名学生存在口吃的现象。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矫正学生的构音障碍,我编制了舌唇操来训练学生,恢复他们语言运动器官的功能,为学说句子做了很好的准备。

5.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评估来实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初步评估、教学效果评估、总结性评估这三种评估方法。评估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对学生在不同范畴的能力与表现有透彻的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个别化教学。在得到适合每个儿童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后,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将教学目标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按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四、研究成效

(一)学生受益

90%以上的学生在各范畴的学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

(二)教师受益

参加实验的教师在课程编写、教学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

(三)学校受益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学校教科研的有力推动者,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四)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我们确立了以语文为主体的分融结合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即课程设置上是单科课程的设置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融合了常识及数学方面的内容,而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又融入了语言技能的训练。

参考文献

[1]王义堂, 田保军, 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

[2]刘全礼.个别教育计划的理论和实践.长春:中国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9.

教育实验研究 篇10

中国教育的现代演进过程是近效法日本远效法欧美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日本和欧美的教育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中实验教育思潮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影响最大。

一、实验教育思潮对我国现代教育研究的影响

实验教育思潮是指流行一时的, 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利益要求和普遍心理的实验教育思想潮流。它是作为传统教育思想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在以赫尔巴特传统主知主义的教育思想影响下, 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中小学校忽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学习负担过重, 身心发展受到严重戕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 许多实验教育专家、学者试图运用实验、观察、统计、测量等方法研究教育问题, 寻找解决传统教育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从而兴起了实验教育思潮。“五四”前后传入中国, 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

1. 西方教育实验理论著作得以广泛介绍与出版

20世纪一十年代中期以后, 中国掀起了一股引进、介绍西方教育著作的热潮。如《教育杂志》第4卷第10期介绍了当时德、法、美等国家实验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强调指出:“盖有根柢之教育研究, 若非得确实之实验观察, 决无结果也。”《教育杂志》第5卷第11期刊登了署名为“么龙”的文章:《教育学之研究法》, 该文介绍了不少日本学者及他们的实验教育学, 如乙竹岩造的《实验教育学》、吉田熊次的《实验教育学之进步》、稻垣末松的《莫爱门氏实验教育学》等。《中华教育界》第19卷第11期刊登了钱歌川的《摩伊曼的教育学说》 (摩伊曼即梅伊曼) , 评介了德国梅伊曼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理论。1938年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等等。这一系列西方实验教育理论的翻译和介绍, 推动了实验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尤其是拉伊、梅伊曼、桑代克、麦柯尔等人的著作被陆续翻译到中国, 对中国教育实验化和教育研究方式科学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2. 欧美创办实验学校受到中国教育界极大关注

欧美各国创办了很多实验学校, 这一实践活动对中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黄公觉认识到创办各种实验学校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并把当时世界上的主要教育趋势归纳为四种, 其中之一为“实验主义”。他强调说:“近代科学之所以迅速发达, 其原本于实验;教育家有见于此, 以为研究教育, 或实施教育, 也非注重实验不可……本着这种实验精神去研究教育的理想或方法, 于是成立了许多实验学校。”[1]这种实践趋向传入中国, 很快就有许多实验学校应运而生, 如东南大学附小进行了多项科学的实验研究, 主要有:“ (1) 生字教学讲解法与练习法之比较实验; (2) 练习大字, 究与小字成绩有若干裨益之实验; (3) 中国文字横写与直写之比较实验; (4) 注意写字与随意写字之比较实验; (5) 毛笔钢笔铅笔书写之比较实验”等[2]。在教育学术幼稚的当时, 该校已开始实施可控的教育实验, 这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一股科学研究之春风, 相关实验研究由此起步。

3. 教育测量、智力测验方法得到推广和运用

“五四”前后, 随着杜威、孟禄、麦柯尔等西方学者的相继访华, 教育测量与智力测验等科学方法在中国逐步流行起来。一批崭露头角的学者如俞子夷、廖世承、陈鹤琴、陈选善、艾伟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他们翻译、编制和实地试验各种测验, 同时, 通过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 成立各种测验研究机构等途径来推动此项运动;另一方面他们还著书立说, 撰文宣传介绍测验的一般性质和效用等。然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测量工作者并不是为了测验而测验, 而是一开始就和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如有人撰文提倡使用精细的测验将不同智力的儿童按程度分班, 因材施教等。此类活动提高了教育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为教育实验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教育测量、心理测量、智力测验、教育统计等方法的运用不仅推动了教育实验的深入开展, 而且对教育实验的信度和效度的提高以及对实验作量化考查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实验的逐步推进, 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等也日益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4. 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得以开发与研制

当时不少学者善于吸纳西方教育理论的精髓, 创造出一些新的教育研究方法。比如, 现代教育实验专家李建勋受到拉伊的教育过程三段论 (假设、实验和应用) 的启发, 把新教育实验分为八个步骤: (1) 问题的选择; (2) 问题的声述; (3) 调查有关研究; (4) 应用假说; (5) 搜集资料; (6) 整理资料; (7) 提出结论; (8) 做成报告。还创造性地把研究方法归结为四类:一是历史研究法;二是常模调查法;三是实验法;四是溯因法 (包括原因比较法、相关法、个案法及发展法) [3]。这些研究步骤和方法被运用到教育领域, 有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此外, 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各级各类学校也进行了广泛实验, 比如, 穆济波主持的东南大学附中国文科道尔顿制实验等, 通过实验、统计、调查等科学方法得出新式教学方法的信度和效度。

总体来看, 实验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界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 一些人士不断尝试运用实验等科学研究方式来革新中国教育研究面貌, 在实践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有数据表明, 1933年以前国语科开展的红红火火的小问题实验达30余种, 如上海市立实小主持的“国语科应否用书”实验、安徽中心实小主持的“国语教材每课要多少生字”实验、东南大学附小主持的“朗读与背诵何者效率最大”等。在理论上也取得了不菲成绩, 如1933年罗廷光、王秀南合著的《实验教育》一书, 奠定了中国实验教育理论的雏形。艾伟出版的《阅读心理·国语问题》 (1948年) 、《阅读心理·汉字问题》 (1949年) 等著作, 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实验进入了理论总结期。

二、我国现代教育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前期, 一些人士运用西方实验教育理念改造我国现代教育研究方式取得很大成绩, 这是事实, 但是由于机械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本土特色灵活运用等原因, 致使我国现代教育实验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

1. 实验分散而无系统

当时的实验项目虽多, 但真正有组织、有计划的整体改革和重大项目不多, 多数是“小问题”实验研究, 其研究也多处于自发的状态, 缺乏全盘考虑和统一领导, 所以得出的结论多是局部经验, 用于指导一个学校乃至国家教育实践显然不行。正如李廉方所指出的, 在当时整个教育界千疮百孔之际, “小问题实验本为改进教学的必循途径。但有两个问题:一是在吾国整个教育需要改造时, 仅仅枝节为之, 不易影响全部;二是国内种种实验, 根本体系上多未深究, 仅从片面求浮泛之效率, 不无遗憾。”[4]

2. 实验问题简单重复

在中小学教学法实验中, 有些实验学校避难就简, 仅选一些靠常识即能判断的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再加上各个实验学校在研究中, 彼此孤立而缺乏相互联络, 很少相互合作, 共克难关, 结果出现了实验问题严重重复的现象 (由小学书写实验即可见一斑) , 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在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的中国, 这种简单重复的实验给整个教育界带来了负面影响, 同时也降低了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3. 实验范围过于狭窄

当时的教学实验大都集中在沿海发达省市, 如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 实验学校一般集中在城镇而非乡村, 又加上许多学校出现了明显的贵族化倾向, 如设备考究、收费高、生源挑剔等, 所以普通家庭的学生很难有机会踏入实验学校的校门。由于实验对象不具有代表性等诸多因素, 导致实验范围很难扩大, 实验结论很难推广。

4. 崇尚速成, 不问结果

在当时的实验热潮中, 一些学校不顾自身条件, 在缺乏严密计划、科学设计和客观评估的情况下, “潦草将事, 但求速成, 不问结果”[5]。学校之间, 相互模仿, 相互标榜, 出现为结论而实验的倾向, 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教育实验的科学性。

5. 忽视学科教育的特殊性

当时主要采用的还是自然实验法, 企图用纯理科或纯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文科教育的所有问题, 因过分强调实证和科学而陷入形式的困境。

以上诸多问题是制约20世纪前期我国现代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瓶颈”, 今天的教育研究者应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公觉.最近教育思潮的趋势.教育杂志, 1922 (9) .

[2]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第1册) .台北:台北宗青图书公司, 1991.

[3]许椿生, 陈侠, 蔡春.李建勋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李廉方.最经济的合科教学法.河北教育厅1946年自刊本.

教育实验研究 篇11

一、研究方法

(一)对象:全园各班幼儿,各班每周开展一次科技小实验活动。

(二)方法:采取准实验方法,即在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下,只操纵实验措施,不对无关因子作严密控制。

(三)原则:

1.尊重幼儿的原则:即在小实验活动中,尊重幼儿的发现,尊重幼儿在探索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

2.实践性和操作性原则:在小实验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在不断实践、反复操作中真正“动”起来,从中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质疑,学会探索,学会合作。

(四)措施:

1.对教师进行科技知识的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幼儿科技教育的资料,帮助教师掌握开展科技启蒙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

2.教师根据幼儿年龄,以年级组为单位创设各种小实验。

(五)实验记录方法:对每班一位教师担任的记录员进行培训,使记录员知道记录意图,掌握记录程序,明确语言记录方法等等,保证较客观地完成测量任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这只是本园众多科学小实验中的三个,但从中能得出以下结论:

1.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驱动。小实验是幼儿感兴趣的,所以,他们会积极投入、主动探索、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中获得成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需要用动作和各种感观来帮助思维。因此,给幼儿提供操作机会和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观共同参与尤为重要。

3.由于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与幼儿间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乐意接受。同时,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得到发展。

因此,小实验与科技启蒙教育是相融合的,通过各种科技小实验,幼儿的科技启蒙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教育实验研究 篇12

我们班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这种情况在我们整个东校也是少之又少。鉴于这样一个班级特点, 从实际出发, 我将班级精神定位为“勇敢、独立、自强”, 并选择勇敢的海燕作为班级图腾, 于是, 我们班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海燕班”。

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 孩子和老师都是主人, 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努力创造一间润泽的教室。黑板上方, 是六个红色的大字:做最好的自己!教室正前方布置的是我们的班徽:一只在大海上展翅翱翔的海燕。

我们自创了班歌《飞翔吧, 小海燕!》。每个拥有晨诵的黎明, 我们都会大声歌唱, 唱出心中的理想, 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一、和经典结伴, 同海燕为侣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只有书籍才能润泽孩子的生命, 才能让“小海燕们”飞得更高。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自立, 我把《懒洋洋的瓢虫》介绍给他们, 它吸引了所有的孩子。当那只懒洋洋的小瓢虫在大象的喷嚏之下不得不飞起来的时候, 每个人都乐得哈哈大笑, 我趁机告诉他们:人一定要学会自立, 自己的事情靠自己, 没有哪个地方是永远的避风港!为了让小海燕们学会勇敢, 不再害怕黑夜, 我给他们带来了《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为了鼓励小海燕们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我又和他们阅读了绘本《好吃, 好吃, 我要吃!》……在妙趣横生的阅读中, 孩子们慢慢明白只有坚强、勇敢、自立的孩子才能成为一只合格的小海燕, 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两年多的快乐阅读, 无论是习惯的养成还是语文素养的提升, 孩子们给了我很多惊喜:家业刚入学时说话磕磕巴巴羞于发言, 如今课堂上总能见到他高举的小手, 听到他响亮精彩的回答;豪豪以前做事总是拖拖拉拉, 如今能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完成作业, 每天还能坚持看半小时课外书;璐璐, 一个极度内向, 遇上什么事情就紧张冒汗的孩子, 现在能正视老师的眼睛回答问题, 她的铅笔字还在省书法比赛中获奖;欣妤更是了得, 至今已经发表了8篇习作。

孩子们的进步让远在他乡工作的家长欣慰不已, 许多家长打电话、发短信, 表示了他们的感谢。而我觉得这一切得感谢书籍, 是阅读让孩子们悄悄发生改变, 是“勇敢、坚强、自立”的海燕精神让孩子们慢慢成长。

与阅读相伴的日子, 是一段让灵魂沉静的旅程, 是一段让生命绽放光彩的旅程, 更是一段让“小海燕”生命润泽的旅程。

二、打造特色活动, 培养海燕精神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发展。“海燕班”要将海燕的精神内化于心, 外显于行。为此海燕班积极开展了许多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 如评选“生活自理小海燕”“克难学习小海燕”“静心写字小海燕”“认真劳动小海燕”“关爱他人小海燕”等, 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小海燕。

一年级孩子们刚入学时, 很多孩子生活上十分依赖家长, 出现了爱睡懒觉、穿衣服拖拉, 不会系鞋带、不会扫地等一系列问题。于是我利用品德课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系鞋带, 怎么拿扫把扫地, 并开展了“穿衣比赛”、“系鞋带比赛”、“叠衣服比赛”、“整理书包小达人”等各种有趣的活动, 表现出色的孩子将被授予“生活自理小海燕”的称号。到一年级上学期末, 海燕班百分之百的小朋友能自己穿衣、系鞋带, 能在劳动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打扫教室和包干区卫生。小海燕们渐渐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好习惯。二年级结合品德课我们开展了“我不是小拖拉”、“革命故事分享会”、“我是种植小达人”等一系列精彩的活动, 让孩子们在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英雄身上学习崇高品质, 激励自身进步;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勇于尝试、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增强自信心。

与留守儿童交流, 我强烈体会到孩子们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所面临的精神空虚, 他们处于一种缺失爱、盼望爱、寻求爱的状态。尽管他们强迫自己理解父母, 说服自己相信父母外出是为了自己, 但心中依然渴望着父母能够早日回家。于是我们班就结合学校的“每月一事”, 利用“妇女节”、“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圣诞节”等节庆日, 营造积极上进的人文环境, 在“给妈妈一个吻”、“说句悄悄话”、“让我给你唱支歌”等系列活动中, 鼓励孩子通过打电话、写卡片说心里话, 为老人捶捶腿、唱支歌等方式与家人真诚交流, 感受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美好, 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感觉“虽然亲情暂时离席, 但是永不缺位”。

三、家校联手, 共创完美

鉴于许多家长忙于工作, 不能经常陪伴孩子, 我抓住了每一次的家长会, 鼓励家长多和孩子交流, 倾听孩子的心声。我多次撰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亲子阅读, 提高阅读质量。我还经常利用短信平台, 及时地表扬当月积极阅读的学生, 并且发放“阅读闪光卡”。

在亲子阅读的活动推行中, 我还积极邀请热心家长走进教室, 利用中午的阅读时间给孩子们讲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我期待他们能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 不怕困难, 努力向上, 做最了不起的自己。刚开始家长们都很害羞, 施天意的妈妈第一个接下接力棒, 走进教室给孩子们生动地讲述了张海迪的故事。也许她的普通话并不好, 甚至有些蹩脚, 但是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 效果特别好。就这样, 在老师的召唤下, 在孩子的“纠缠”下, 一个又一个故事爸爸、故事妈妈走上了讲台。小海燕们在故事的感召下, 悄悄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两年来海燕班的每个孩子都在努力, 向着更高的方向飞翔。两年中我们也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海燕班每学期都能被评为校“文明班队”、“书香班级”, 在校朗诵比赛中获二等奖, 运动会中获三等奖, 有二十人次在省书法比赛中获奖, 发表习作十五余篇, 十多人代表学校参加文艺表演。班级成绩也在不断提升, 上学期还获得了年级第二的好成绩。

上一篇:生物资产核算下一篇:庐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