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概念教学点滴体会

2024-06-16

化学概念教学点滴体会(共7篇)

化学概念教学点滴体会 篇1

有些概念是物理量有些不是, 对于一个物理量概念, 如速度、加速度、场强等都必须正确理解以下几个方面: (1) 概念的建立有什么必要性, 它是表示什么物理性质或特征的物理量? (2) 它的定义式是怎样的? (3) 决定这一物理量大小的条件是什么?这一条件如有计算式, 计算式是什么?它与定义式有何区别和联系? (4) 它的性质是矢量还是标量?如果是矢量它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5) 它的单位是什么, 单位是怎样规定的。物理规律包括定理和定律和一些帮助记忆的定则, 如左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等。它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我觉得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创设情境, 营造概念氛围

创设概念和规律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 对缺乏理性认识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 如果教师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 不仅能帮助学生较容易地进入概念, 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 由兴趣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 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难点。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磁悬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10s, 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 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再比如讲解动量时, 我们可让学生思考一辆小汽车以60km/h的速度撞过来, 被撞的行人却安然无恙, 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 这种探究心理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这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 因为过来的是一辆玩具小汽车。可见, 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 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二、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 是人脑对观察和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的产物。对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 为了分析研究的需要, 往往要忽略其次要因素, 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做出高度的抽象, 建立起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例如, 质点、单摆、点电荷、电力线、点光源等等。再比如牛顿第一定律, 是在伽利略等前人的理想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 建立起来的, 构建物理模型对研究一些问题极为方便, 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现实意义。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抽象和想象能力, 使学生学会这种思维方法。

三、要使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语言, 另一种是数学语言, 即公式。对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 必须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 然后再逐字逐句解释和说明。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学生。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时要注意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还要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有时保持静止状态, 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 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是静止的, 它就保持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中,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其中用的是“跟”字而不是“和”,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力是生加速度的原因。对于用数学语言即公式表达的物理规律, 应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如, 对电场中同一点而言, 不能说场强E与电场力F成正比, 与电量q成反比, 因为场强E由电场和电场中该点的位置决定。

四、加强应用物理概念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和指导

物理概念规律来源于物理现象, 反过来应用于实际问题, 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而通过运用, 还能检验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情况, 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 经常用学过的规律科学地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 通过训练, 使学生逐步学会逻辑地说理和表达, 并能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在应用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比如力, 我们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从动态和静态多角度地加深学生对力这一概念的理解。再有何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而什么时候不能看成质点, 何时应用牛顿定律何时应用动能定理等, 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加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都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复杂性。在教学中应注意遵从教学规律, 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通过练习和实践加深理解, 不断充实完善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摘要:物理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构成物理知识的最基本的单位。

关键词:物理概念,规律,现象

化学概念教学点滴体会 篇2

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探求新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亲眼看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另外,这些年来,化学实验内容的考查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增大,所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水平是摆在每一位化学老师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课程改革已经风风火火地实施很长时间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有感受,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掌握难理解的概念,对化学现象产生深刻的印象,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平台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在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规范、熟练、从容不迫的操作对学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不但如此,在做实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及时拔正,通过不断探索改进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学习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时,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全班同学做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我指导学生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汽球,并使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称其质量为m1,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燃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其质量为m2。实验结束后发现有些同学测得的m1和m2的质量不相等,而实际上m1 1

和m2的质量应该是相等的。通过了解得知,这些同学没有保证装置气密性的良好,所以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此时,我适时指导,让这些同学特别注意“系牢”、“迅速”等关键词,经过指导后学生知道只有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要领才能保证装置气密性的良好,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又比如,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我指导学生必须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因为这样的蒸馏水没有氧气和其他杂质,只有用这样的蒸馏水,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又比如,在学习如何除掉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时,大部分同学都会回答用点燃的方法,我告诉学生,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但实际上不行,因为二氧化碳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少,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而且还能灭火,所以一氧化碳无法通过燃烧的方法来除去。

二、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演示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演示实验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什么时候做演示实验,如何做演示实验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演示实验只会流于形式,学生只会看热闹,不愿动脑筋,不愿思考,结果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那么,如何做演示实验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比如,我在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时,我领着学生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实验前我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

1、观察蜡烛燃烧前的状态并描述出来。

2、蜡烛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黄色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哪个部分温度最高,如何验证?

3、蜡烛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白烟是否具有可燃性?如何验证?之后,学生根据我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实验,对于第一个问题,全体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是第二、三个问题确实难倒了一部分同学,经过我的启发点拔,学生明白蜡烛燃烧 2

时外焰温度最高,并且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因为用火柴去点燃产生的白烟,白烟能够燃烧且将蜡烛重新引燃。

三、鼓励学生动手做家庭小实验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产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小实验。让家庭小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这门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化学这一学科。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家庭小实验,教师不能放任不管,应发挥应有的指导的作用。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如下安排:首先,在布置预习时就把家庭小实验布置了,让学生准备好做家庭小实验所需要的材料,避免因准备不充分而不能及时做实验的遗憾。其次,教师要用心关注家庭小实验的开展情况,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所以他们对家庭小实验的重视程度也会不同,这时,就需要教师对那些对家庭小实验不感兴趣的同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千万不能将家庭小实验做为硬性规定逼着学生去完成,因为这样的效果也不会好。对于确实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想尽办法帮助解决,在思想上感化他们,在行动上支持他们,使他们真正对家庭小实验感兴趣,真正动起手来去做家庭小实验。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我除了布置教材上的家庭小实验外,还补充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视野扩大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同时也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化学概念教学点滴体会 篇3

【关键词】物理概念;规律;现象

对于一个物理量概念,如速度、加速度、场强等都必须正确理解以下几个方面:①概念的建立有什么必要性,它是表示什么物理性质或特征的物理量?②它的定义式是怎样的?③决定这一物理量大小的条件是什么?这一条件如有计算式,计算式是什么?它与定义式有何区别和联系?④它的性质是矢量还是标量?如果是矢量它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⑤它的单位是什么,单位是怎样规定的。物理规律包括定理和定律和一些帮助记忆的定则,如左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等。它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我觉得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创设情境,营造概念氛围

创设概念和规律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缺乏理性认识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帮助学生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由兴趣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比如讲解动量时,我们可让学生思考一辆小汽车以60km/h的速度撞过来,被撞的行人却安然无恙,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这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因为过来的是一辆玩具小汽车。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二、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概念、规律教学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接受熏陶的过程。而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提高能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习题的筛选等方式方面,都应充分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渗透,分步到位。

比如,“加速度”的概念是高一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将会对其以后运动学及动力学部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要真正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及定义公式,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这时学生才刚步入高中不久,多数学生的思维水平仍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高,这就给“加速度”这一概念的学习造成了较大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应分阶段逐步进行。在第二章初次学习“加速度”时,只要求学生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基础上,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vt-v0)/t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及a的单位、读法;对于“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在这里只要求学生理解类似如下情形:火车出站时a=0.3m/s表示火车的速度每过1秒均匀增加0.3m/s;汽车刹车时a=-2m/s表示汽车的速度每过1秒均匀减小2m/s;即: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a的大小反映的是物体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然后再依据公式a=(vt-v0)/t,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弄清式中(vt-v0)和a的区别和联系,知道a的大小是由(vt-v0)和t两个因素决定的;至于a的方向,可以告诉学生等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之后就明白了。在第三章“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中,结合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F=ma的物理意义,知道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a随着F的变化而变化,当F恒定时,a也是恒定的,此时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运动;a的方向与F的方向一致,若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为正值;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为负值,从而使学生对加速度的方向及实际中采用的正负号有了正确的认识。在第四章学习“匀速圆周运动”时,通过“向心加速度”的学习,使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知道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至此,学生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就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有了全面正确的理解。

三、重视概念、规律建立过程的学习

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的教与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和思维水平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设问引思,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过程中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感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尤其是弄清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这样以来,学生就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概念、规律的定义、公式及物理意义、适用条件等,从而能够熟练的应用它们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要使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语言,另一种是数学语言,即公式。对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必须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然后再逐字逐句解释和说明。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学生。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时要注意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是静止的,它就保持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中,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其中用的是“跟”字而不是“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力是生加速度的原因。对于用数学语言即公式表达的物理规律,应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如对电场中同一点而言,不能说场强E与电场力F成正比,与电量q成反比,因为场强E由电场和电场中该点的位置决定。

五、加强应用物理概念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和指导

物理概念规律来源于物理现象,反过来应用于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規律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运用,还能检验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情况,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经常用学过的规律科学地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通过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逻辑地说理和表达,并能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应用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力,我们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从动态和静态多角度地加深学生对力这一概念的理解。再有何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而什么时候不能看成质点,何时应用牛顿定律何时应用动能定理等,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加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化学概念教学点滴体会 篇4

定积分是数学中最具美学意义的内容之一, 在这里, 数学的辩证法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数学的一些基本思想, 比如“化整为零”, “积零为整”, “以不变代变” (以直代曲) , ”“以近似求精确”, “以有限逼近无限”等得到了最好的应用。在学习中, 我们将能体会到数学并不仅仅是用抽象的公式、法则和定理建造起来的空中楼阁, 它也有着自己非常具体和现实的一面, 它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一门学科。

2 从实际问题出发, 引出定积分的概念, 讲授第一实例 (曲边梯形的面积)

定积分的产生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 其概念直接起源于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某些实际问题,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计算平面上曲边梯形的面积, 下面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曲边梯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 由连续曲线y=f (x) , (f (x) ≥0) 与三条直线x=a, x=b, y=0所围成的图形叫曲边梯形, 它由四条线围成, 其中直线段叫底, 曲线y=f (x) 叫曲边。在中学数学课中, 已经学会计算一些规则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 例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等, 都有相应的公式来计算。但在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中, 我们可能还会遇到由任意曲线所围成的不规则平面图形求面积的问题, 在这些不规则平面图形中, 曲边梯形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实际上, 由任意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在适当选择坐标系并进行合理分割后, 总可以化为若干个曲边梯形面积的代数和。就是说, 只要能够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 那就等于解决了任意不规则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那么, 怎样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呢?

(联系中学所学有关内容,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而且自然地与旧知识进行联系, 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当中, 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 也对学生的学法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指导。

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时所用的办法是类似的。他是用圆内接多边形的周长逼近圆周长, 只要让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 就可以得到圆周长的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 用圆周长除以圆直径, 便可以得到圆周率π的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 祖冲之一直算到圆内接正24576边形, 才把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第7位。这项成就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年。

下面用极限方法来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为方便起见, 我们假设y=f (x) 在[a、b]上连续, f (x) ≥0。我先将科学家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大体思路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为了得到曲边梯形的面积A, 首先将大曲边梯形分割成若干个小曲边梯形, 然后把每个小曲边梯形近似看成小长方形, 得到其面积的近似值, 再把这些近似面积相加, 得到大曲边梯形的近似面积, 为使近似值变得精确, 只要让分割无限细密, 其极限值便是大曲边梯形的面积。

下面按刚才的思路来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 步骤如下:

⑴分割 (化整为零) :为了将大曲边梯形分成n个小曲边梯形, 我们在区间[a, b]上任取n-1个分点a=x0

⑵近似代替 (不变代变) :因为f (x) 连续, f (x) 在小区间上可近似看成不变的, 因此可将第i个小曲边梯形近似看成小长方形, 用长方形的面积作为其面积的近似值, 即△Ai=f (ξi) △Xi, i∈[1, n], ξi∈ [xi-1, xi]

⑶求和 (积零为整) :将n个小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相加, 得到大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A=∑undefinedf (ξi) △Xi, ξi∈ [xi-1, xi]。

⑷取极限 (以有限逼近无限) :如果我们让分割越来越细, 那么上述近似值将变得越来越精确, 当分割无限细密时, 近似值的极限即为精确值。怎样表示分割无限细呢?这里我们记λ为△Xi中最大的, 即△Xi=max{△Xi= xi-xi-1, i∈[1, n]}, 则当λ→0时, 分割就无限细了, 这样我们就求出了曲边梯形的面积, 即和式的极限undefined

(在计算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中贯穿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些基本内容, 渗透着数学学科中的辨证法思想, 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的精髓, 有利于数学素养和数学兴趣的提高。)

3 与学生共同探讨第二实例

下面一起来讨论: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设某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v=v (t) 在时间区间[a, b]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s。给学生留出3~5分钟的讨论时间, 讨论过程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和启发, 之后师生互动合作共同得到问题的解答:undefined。

在生产实践和科学领域里, 还有许多十分重要的量。例如求变力沿直线所作的功, 求非恒定电流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 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求非均匀细棒的质量, 求旋转体的体积及曲线的弧长等等, 这些量的计算都可用类似的方法。

(在第二实例的学习过程中, 一是注意到了定积分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二是采用讨论法教学,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让学生在经过讨论得出结果之后体验到一种成功感。)

4 对比两个实例给出定积分的定义

上面两个问题所需计算的量, 一个是物理学中的路程, 一个是几何学中的面积, 虽然两个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 但计算这些量的方法和表达这些量的数学形式都是相同的, 即计算方法都可归结为“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四个步骤, 最终所求的量都可表示为一个和式的极限, 既然这个和式极限的运用这样普遍, 我们有必要对它的性质、运算方法及应用等作专门的研究和探讨。我们给这种和式极限起个名字叫定积分, 并且用一个更简明的数学符号来表示。

给出定积分的定义 (此处略) 与记号:∫bafundefined, 在定积的定义中,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积分与和 (或者说和式极限, 叫极限和) 的密切联系了, 这就是积分为何用拉长的S既∫来表示的原因了。这个符号是莱布尼兹的杰作, 他在1675年首次运用并沿用至今。莱布尼兹对数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为数学建立了一种普遍的符号语言, 或者说是他建立了符号数学, 使数学变得简明、规范而富有逻辑, 可以说数学因为他而变的更加美丽。

(在定积分定义的学习中, 不仅注意到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而且还渗透了数学文化教育和数学美学教育, 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 又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能缓解学生的疲劳,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合两个实例进一步分析定义

由定义看出, 定积分是一个和式的极限;反之, 任何与此相同类型的和式极限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定积分。比如, 前面讲到的曲边梯形面积可以表示为曲边f (x) 在底边[a, b]区间上的定积分, 即A=∫baf (x) dx;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可以表示为速度函数v (t) 在时间段[a, b]区间上的定积分, 即s=∫bav (t) dt;关于定积分的定义, 同学们还要注意:定积分∫baf (x) dt是一类特殊的极限, 它只与被积函数和积分区间有关, 而与区间[a, b]的分法和点ξi的取法以及积分变量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 即∫baf (x) dx=∫baf (t) dt

摘要:通过定积分概念的教学设计, 灵活安排教学步骤, 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教学设计,定积分概念,教学方法,兴趣

参考文献

[1]程晓玲.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教法研究.教育科学论坛, 2002 (5) .

[2]胡先富.高职学院的数学美育.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3 (1) .

[3]马忠林, 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谈谈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体会 篇5

关键词: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案、启发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概括反映。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多而抽象,学生领会和完整掌握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通过实验让学生形成概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中部分的演示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是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好例子。如水的沸腾,引导学生观察水由静态转化为水蒸汽再冷凝成液态水,师生总结出变化特点,仅仅是物质状态上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演示“将少量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加水后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先是溶液出现蓝色,后是蓝色慢慢沉淀。这个变化特点是硫酸铜转变为另一种蓝色固体物质----氢氧化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水的沸腾,硫酸铜晶体的研磨等。“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作用,石灰石与盐酸的作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再如“催化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的形成,都可以由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归纳得出其概念。

二、通过计算推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如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讲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其质量极小,运用起来很不方便,指出“相对原子质量”使用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阅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然后提出问题,依据课本中定义进行推算。

(1)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学生计算):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993X10-26千克X1/12≈ 1.66X10-27千克(2)氧的原子量是如何求得的?

(学生计算):

氧原子绝对量(千克)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标准

如果学生只注意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尽管多次记忆仍一知半解。通过这样计算,学生便能直观地准确地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而且还较容易地把握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一个没有单位的相对量。

三、通过反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然后提问,硫酸氢钠电离生成H十,它也是一种酸吗?学生容易看出其阳离子除H十外,还有Na十,所以它不是酸。这样,从侧面理解定义中“全部”的含义,更能准确地掌握酸的概念。

四、利用比较的方法,加强概念辨析

在教学中,注意经常把相近、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使学生清晰地掌握概念,有利于提高概念辨析能力,如“溶解”与“溶化”,水的“净化”与“软化”,“反应完全”和“完全反应”等概念的对比辨析。注意比较、区别异同。在化学基本概念中,相似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很多,运用比较的方法,抓住实质,搞清异同,明确每个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分子和原子,元素与原子,还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溶解度与百分比浓度等。通过对比,既有益于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又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抽象思维活动。

五、多角度地对概念进行练习巩固

例如: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概念“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溶液的浓度叫做质量百分比浓度。”数量表达式为: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浓度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X100%溶液质量(或溶剂质量+溶质质量)这个概念的引入和建立并不难,难的是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具体运用。所以在建立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下列练习,讨论:

(1)10克食盐溶解于90克水中,它的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2)20克食盐溶解于80克水中,它的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3)100克水溶解20克食盐,它的百分比浓度为20%,对不对,为什么?

(4)20%的食盐溶液100克,倒去50克食盐水后,剩下溶液的浓度变成10%,对不对,为什么?

(5)KNO3在20℃时溶解度为31.6克,则20℃KNO3的饱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为31.6%,对不对,为什么?

以上思考与练习从溶质、溶剂量变化对溶液百分比浓度的影响,使学生较准确地掌握质量百分比浓度概念,这对后面运用百分比浓度进行有关计算也有很大帮助。

化学复习点滴体会 篇6

1. 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地做好复习准备。

例如, 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 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 做科学安排, 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 应间隔复习。这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 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 降低复习效果。

2. 复习时最好先回忆, 或根据听课所

记要点, 先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主要知识是什么, 进行了哪些实验, 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 这时, 可根据回忆, 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 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 这样既可节省时间, 又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 掌握重点。

二、复习的操作方法

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内容, 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1. 实例法:

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通过实例, 认识到物质的制法、用途, 存在决定于它的性质, 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内在联系的。因此, 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 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 联系它的存在。同样, 复习用途与制法, 也必须充分了解它们所根据的是该物质的哪些性质。

2. 对比法:

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 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 可加深理解和记忆。元素间、化合物间、同族元素与异族元素间, 以及一些概念的不同, 复习时均可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不仅可以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 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 找到联系与区别, 以便灵活运用。

3. 联想法:

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 使之系统化。如复习H2的性质时, 可联想到H2的制法、用途, 有关的实验现象、装置, 注意事项等。联想法是复习化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 归纳法:

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 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如氧化物、酸、碱、盐之间, 通过学习就可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规律, 归纳成图表, 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

上好中学化学的点滴体会 篇7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过程容易迷失生成方向

初中化学教学片段和过程设计分析中, 存在两方面的“伪生成”, 一方面是为求生成而迷失教学目标;二是迎合教学设计的盲从生成。课堂中学生讨论流于形式, 为讨论而讨论, 或有结论而无评价, 直至课堂结束, 有些学生还不清楚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从另一方面看, 多数教师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教学目的明确、方法灵活、师生互动等等, 课堂虽呈现出活跃的气氛, 但设计活动常常为课堂互动的机械问答, 如“对吗”“是这样吗”等暗示性语言, 实质上是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生成”套子里, 歪曲了生成的本质。

(二) 在学生实验中不能很好利用一些实验异常现象等资源

化学实验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实验成功性, 而没有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或者实验失败情况进行一一解答。但实验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往往会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能调动学生探究化学的积极性, 教师的草率处理往往冷落了生成资源。教师要注重对于备课以外的突发问题进行妥善讲解, 而不是将学生拉回预先设计的教学轨道上, 而失去了非常好的课堂生成资源。

(三) 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一定的弹性, 课堂教学仍趋于预设

弹性教学目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开放的创造性空间, 而封闭的教学目标则不利于课程发散思维的产生。课堂中总是围绕预设问题展开, 提问回答的形式过于呆板, 缺乏生成。在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现状时, 只重视显性认知目标而忽视了隐性目标。对于学生个体差异考虑不周, 教学设计缺乏弹性, 限制了生成的空间, 必然导致教学的机械和失真。

(四) 教学评价缺乏客观性, 内容的处理也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

新课程中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实践中, 一些教师对于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高调地表扬, 这不仅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人文关怀, 还有对真实的具体的“人”的漠视的嫌疑, 这种评价缺乏针对性和客观性。对于课堂评价, 未能根据课堂上学生参与讨论的生成性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思路, 鼓励那些做出答案与自己预想一致的学生而不予理睬想法独特的学生。教学内容的处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对教学内容处理不够灵活, 学习内容的开放度太小, 致使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失去太多生成的机会。

二、有效上好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体会

(一) 教学中要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习的内部力量, 对学习活动具有引发、维持和导向作用, 是各种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途径, 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把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变为学习化学的动机, 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1. 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兴趣能推动学生的学习, 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主环境下, 能积极地参加活动,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进步, 善于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作为学生课外自主探究的内容, 如月饼中脱氧剂的成分分析, 化学课本中的家庭小实验等。通过学生自发设计、完成实验, 总结实验的成败, 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完成实验探究理论, 提供乐于学习的动力。

2. 客观、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对学生要多鼓励。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若受到教师的鼓励, 就会对教师充满信任、尊敬之情, 会产生上进心。教师必要适时地给予学生恰当的表扬, 鼓励学生要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平时教师要用真诚的心、和蔼的目光关爱自己的学生, 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客观评价, 实现“亲其师, 信其道”。

(二) 对学生充满信心,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长期以来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 而大多数都是“教师讲, 学生听”的模式, 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和知识, 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 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 教师目前应考虑到如何让学生以后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方法。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可使用一些有趣的实验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 给学生自主实验的时间, 亲自动手实验、讨论和练习。

(三)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首先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要对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意识和创新精神予以肯定, 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大胆质疑但又不盲从, 敢于对权威质疑, 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自己去研究论证, 并将所学知识记忆深刻;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问且爱问。另外, 可以开设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让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何养金鱼的鱼缸要晒一会太阳后放鱼?”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

2.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化学主要是从微观层面研究物体的组成、结构、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对化学本质的掌握,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应该遵循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元素原子守恒等等。只有学生掌握化学本质, 才能在探究性学习中更得心应手, 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在当今化学教学实践中尤为重要, 如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观察法和实验的学习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科学, 只有通过各种感官观察、比较、实验, 才能探究真知。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时, 要让学生好好掌握这七种最基本的学习策略。另外, 还要注重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法, 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使得学生之间不同的思路、方法在交流之中能相互碰撞, 得以相互提升, 最终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四) 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品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品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自我测试、自我评价、自我监控, 这样会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自主测试可以自己出题、学生之间交换出题、也可以让父母出题, 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在网上下载测试题, 这样通过自主测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我反省、自我监控的能力, 更加完善自主学习的策略。有些学生怕考试, 因为考得不好会受到教师、家长的批评。通过自我测试不但避免了学生的担心, 还能实现自我评价对自主学习的反思, 进一步监控自主学习的行为, 自我鉴定。作为教师,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做到自我教育。因此, 在完成教学的活动中, 教师要不断给予学生鼓励、指导、督促, 让他们感觉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而且逐渐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总之, 在整个化学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进步快、变化大, 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意识增强, 学会了分享与合作, 还能将自己的想法、思路相互交流, 让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过程得到了审视和监控, 对化学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 大大提高了智力水平。教师在实践过程中, 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 为了上好一节课查阅大量资料, 关注、思考很多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想法、感受, 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教师工作状态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把上课看做沉重的负担, 而是一种乐趣, 师生之间亲切交流、学生之间思维碰撞, 让教师真正获得职业感受, 科研能力、教学能力都在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素云.初中化学如何进行探究学习[J].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8 (5) .

[2]刘菊.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 2009 (9) .

上一篇: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下一篇:传输覆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