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金钱观

2024-06-28

企业家的金钱观(共5篇)

企业家的金钱观 篇1

王永庆1917年生于台湾新店直潭, 出身贫寒。16岁时, 他只身来到嘉义当米店的小工卖米, 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 长袖善舞加上敏锐机灵, 他在30岁左右就赚到了第一桶金——100万美元。

王永庆对第一桶金最引以为傲。有次他说, 他当时如果不做其他事, 也可享福终生。但强烈企图心促使这位年轻人登上创新舞台。38岁, 他创立台塑企业, 从日产4吨PVC塑料粉做起, 半个多世纪后, 王永庆建立起了全世界第三大石化集团, 超过欧美百年企业集团。美国的道氏化学、杜邦集团都视台塑为劲敌, 甚至退出石化业。

台湾人有句话很经典:钱有四脚, 人有两脚, 两脚的人要追钱很难追, 但四脚的钱要追人就很容易。这句话对王永庆, 简直如对号入座。从16岁起, 钱就追着王永庆跑, 追到他92岁离开人世。

为什么钱总追着他呢?王永庆珍视钱, 钱也喜欢跟着它的主人。他注重钱带来的价值, 而不是钱的本身。他的用钱原则如下:

1、私人生活尽量简朴。

巨富王永庆, 却生活节俭。当他70多年前开米店时, 台湾还被日本人占领, 隔壁日本人开的米店下午5点钟打烊, 而他晚上8点钟才关门。日本人泡热水澡, 而王永庆在强风呼号的冬夜, 纵使满身米屑、糠壳, 也只用冷水淋浴, “只为了省那三分钱”。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一次演讲中提到:“那三分钱需要卖三斗米”。

2、值得花的钱一分都不省, 不值得花的一分都不多花。

台塑集团在日常营运上, 也极为节省。在环保风还未盛行时, 台塑集团就规定:影印必须两面都印, 以节省纸张;采购时, 更是要比价十几家才能决定谁中标。台塑大楼天花板都特别矮, 同样高度可多盖一层或两层, 而且可节省建材, 更节省能源, 如冷气机等。

台塑大楼地下室有供应早午晚餐的小吃摊, 经过台塑检验通过, 安全卫生, 是附近上班族的最爱。

台塑要投资时, 决不会手软, 一定要投资最大、最好的, 规划时就想到50年后的远景。例如在台湾云林投资六轻时所用的投资额就让台湾GDP增加3个百分点。他们在浙江宁波投资时, 就想到半世纪后如何用。

王永庆也用“钱”来实现他的承诺。1973年, 王永庆一手创建的台塑为了扩建, 需要办理现金增资, 很多投资人赶紧认购, 但后来股票市场一路下跌。王永庆为了弥补当初一马当先支持他的投资人, 在增资股正式上市那天, 就退还了投资人投资成本和市价的差额, 足有4000多万元台币, 约等于旗下一家企业一年的营业额。

3、王永庆把金钱作为贯彻他价值观的工具, 而不是目的。

钱得来不易, 要珍惜。这一价值观都传到了他下一代。

他的女儿王瑞瑜接受采访时, 说到初中的女儿要用手机, 王瑞瑜就要仔细问她:这个手机到底有什么用, 现在一定要吗?母女俩分析后, 王瑞瑜的女儿决定暂缓买手机。

西洋谚语“省下一角钱, 一块钱自然会到”。茫茫人海, 历史长河, 有钱人固然多, 但让钱死心塌地追着你的人实在不多, 王永庆绝对是其中之一。

范曾的金钱观 篇2

2008年5月1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活动现场,范曾慷慨解囊,捐出1000万元巨款,成为当晚艺术家中捐款最多的人。他饱含深情地说:“我想,艺术家,尤其是阔绰的艺术家们对时代应深怀感激之心。”他的嘉言懿行,深深地感动了大家。

熟悉范曾的人都知道,类似这样的捐赠义举,他已经有过多次。早在1984年,范曾调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时,他夜以继日奋斗了两年,创作了200幅作品,卖了400万元人民币,连同他当时的所有家当一起捐给南开大学建了艺术系大楼。2003年SARS肆虐时,范先生曾捐赠50万元;2004年中华文学基金会倡议建立“育才图书室”,为使更多贫困地区儿童得到阅读的快乐,范曾捐赠100万元。2002、2003年,他共收入500万元人民币,竟捐出了400万。为此,他曾跻身“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及“年度十大慈善家”。

范曾先生这一次次的“千金散尽”,既非心血来潮,也非一时冲动,他曾深情地说过:“一个人对祖国和父母要有感激之心,对人类文明和经典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恻隐之心。”这不仅源于他对祖国和人民刻骨铭心的爱,还源于他有着十分成熟而睿智的金钱观。他说:“一个人一生所需终有限,再有钱也不能一天吃一个熊掌,那会流鼻血。你有钱用金马桶照样会便秘。如果钱是火,人是钢,我这块钢无论多少火也是无法融化的!”

范曾的金钱观,重义轻利,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淡看身外之物,视金钱如粪土。是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的共同态度。孔子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大声疾呼: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相张说巧著《钱本草》: “钱:味甘,大热,有毒……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明人洪应明《菜根谭》有言:“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不难看出,范曾的金钱观与这些先贤的真知灼见是一脉相通的。

范曾的金钱观,智慧豁达,更是对当代科学进步理念的弘扬。能积能散,不当守财奴,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就是现代社会关于金钱的进步观念。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已把全部财富捐给慈善基金会,人称“裸捐”。美国股神巴菲特,也宣布把85%的个人财产370亿美元捐献给慈善基金,被称为“全世界最慷慨的慈善家”。李嘉诚、邵达夫、霍英东、曾宪梓等华人企业家,也都一次次慷慨捐赠,参与国内的公益事业。动辄上亿元。范曾的金钱观和他们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

社会上也有不少人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坑蒙拐骗,贪污受贿;有了钱就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自己享用时不暗一掷千金,比阔斗富,穷奢极欲;遇到公益事业捐赠时,却一毛不拔,哭穷叫贫,丑态百出,捐一块钱比割肉还痛。他们的金浅观与范曾先生的金钱观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在这里我把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送给他们:“钱财如同粪尿,过分蓄积便会放出恶臭;然而散播时则能肥沃大地。”

林黛玉的金钱观 篇3

《红楼梦》四十五回, 蘅芜院的婆子来送燕窝:

黛玉道:“回去说‘费心’。命她外头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吃茶了, 我还有事呢。”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 夜又长, 越发该会个夜局, 痛赌两场了。”婆子笑道:“……。”黛玉听说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 冒雨送来。”命人给她几百钱, 打些酒吃, 避避雨气。

这首先看出黛玉说话、做事很得体, 懂得人情世故的。有些人说黛玉不懂人情事故是不太恰当了。她只是看不惯人情世故中阴暗、丑陋的一面罢了。如在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她说是别人挑剩的, 只是住在别人家的敏感而已。周瑞家的也确实考虑不周, 顺道送, 但黛玉那时还是亲戚 (父亲尚未去世) , 应该先送给她的。这次是宝钗派人送燕窝, 不能薄了宝钗的脸面。道谢, 赏钱, 丝毫没有贵族小姐的架子。

其次, 可以看出黛玉的金钱观。给赏钱, 而且给的还不少。“几百钱”, 肯定不会是一百。那时的“几百钱”是个什么概念?第六十一回, 厨房柳家的说里面厨房四五十人, 一日“一吊钱的菜蔬” (鸡、鸭、肉另给) , 一吊钱, 是一千个制钱。柳家的抱怨不够, 但不会太不够, 贾家不会让少爷小姐嘴上受屈。因为后来柳家的还说, 探春、宝钗要吃炒枸杞芽, 拿五百个钱给她, 她不收, 说“三二十个钱的事, 还预备的起”。二十七回探春让宝玉买新鲜玩意儿, 宝玉说拿五百钱给小子们, 能拉一车。可见, 几百钱的赏钱不是个小数目。

这次是正面描写, 还有一次侧面描写。二十六回, 怡红院小丫头佳蕙去给黛玉送茶叶, “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 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 见我去了, 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 也不知多少。” (佳蕙对红玉说)

这就是黛玉对金钱的态度。大方, 大家闺秀的气派。提到黛玉, 往往就要扯上宝钗。有人说宝钗也很大方。但宝钗的大方是有前提的, 就是看对谁。对自己有用的人, 一定要大方。黛玉, 老祖宗的心肝肉;湘云, 老祖宗的娘家侄孙女;邢岫烟, 更是薛家没过门的媳妇。对这些人, 不计较金钱。五十七回, 宝钗与岫烟谈话, 岫烟说常拿钱给迎春房里的“妈妈丫头”“打酒买点心吃”, 宝钗叫她“不用白给那些人东西吃”。道理虽如此, 但听着有点不像一贯“温柔敦厚”的宝钗了。这就是宝钗的金钱观, 钱要花在有用的地方, 该出手时再出手。探春理家, 兴利除弊的时候, 宝钗“小惠全大体”, 并不表明她比探春聪明, 只是说她比探春更懂得人情世故, 懂得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罢了, 而且———反正不是她的钱。宝钗给人的印象是“行为豁达, 随分从时”, 仔细推究起来, 宝钗无论对金钱, 还是对人、事, 都有些市侩气, 不是典型的大家闺秀。

小说里还提到李纨对钱的态度。她提议凑诗社时, 让宝玉、探春、黛玉甚至宝钗四人, “每人一两银子”, “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而黛玉在七十回起诗社时, 预备几色果点, 没提到收钱。当然, 芦雪庵联诗人多, 费用大些, 可王熙凤在开玩笑地同李纨算帐时说她“一年通共算起来, 也有四五百银子”, 诗社又不常起, 她自己完全出得起这个钱, 但不愿全出, 填上一、二两还可以。可见李纨有点小气。黛玉可“一无所有”的。

儿子眼里的金钱观 篇4

前几天带儿子到楼下玩,儿子和两个小伙伴疯累了之后,就坐在我腿上休息。他屁股还没坐热,一位叔叔就笑嘻嘻地过来套近乎。还没等叔叔到跟前呢,儿子就大喝一声:“我不跟你玩!”

这位叔叔也很幽默,一下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说:“我给你钱,你跟我玩行不?”儿子一听也不累了,上来就接过钞票,脸上立刻转阴为晴。

买“钱”

记得有一次带他去公园,儿子非要让我给他买冰淇淋,因为之前已经吃过一个了,不想再给他吃了,我就告诉他:“妈妈没钱了。”

儿子:“那我们再去买点‘钱’?”

我:“钱是买不到的,需要爸爸妈妈上班挣。晨晨长大挣钱给妈妈买好吃的,行不?”

儿子:“好。我去上班挣好多好多的钱。”

买房子

每天早上,我送儿子上学都要经过附近新建的小区,里面有很漂亮的欧式建筑。

儿子:“妈妈,好漂亮的房子,我喜欢。”

我:“晨晨喜欢好呀,爸爸已经给晨晨买了。晨晨只要乖乖上学,过不了多久就可以住进去啦。”

儿子:“妈妈,我去上学挣好多好多的钱,买好多的房子。”

通过这几则故事可以看出:孩子的金钱意识已经萌芽,很多的事物都与金钱挂钩,这个时候我们要正确地处理金钱的利害关系,让孩子正确对待。

现代父母大概都会有一个感觉:“教养孩子的花费好高!”父母各自在事业领域冲刺,为的就是要多攒点钱给孩子!因此,“你知不知道我为你花了多少钱?”,“我这么拼命工作赚钱是为了谁?”之类的话语,家长们常常脱口而出,希望孩子能因此了解父母的功劳,努力去做个好孩子。

可是,你是否想过,将这些话挂在嘴边,其实也是在误导孩子,让孩子以为金钱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关怀有多少,就是以父母愿意为他花多少钱来判断。当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之后,他也许会一如父母所期待的,认真去学习,以免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并且对父母心怀感恩之情。但是,孩子也很有可能认为,父母只是用金钱来换取亲情,以弥补自己不能常常陪伴孩子的愧疚感。

另外,有些父母喜欢把金钱当作奖励孩子的工具。比如,“如果你今天帮忙洗碗,我就给你一元”、“如果你得了小红花,我就给你钱买玩具”等。虽然这是一种鼓励孩子的方式,但是家长在运用此方式时要特别小心,孩子如果养成了这种习惯,一旦没有了奖金的诱惑,就很容易失去做事的动力。

其实,我们心中都明白“亲情无价”,但是你很有可能在与孩子的金钱互动中,有意或无意之间,暗示孩子“金钱至上”,并使孩子误解你是在用金钱来衡量对孩子的爱。如果有一天,当童稚的孩子问“爸妈,你们爱我几块钱”时,再来反省与后悔,甚至责骂孩子、告诉孩子大道理,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吴稚晖的金钱观等 篇5

他的态度很明确,就是金钱不是好东西,它能够害死人。没它不行,但不能过于亲近它,更不能为它不择手段。

其实,他的思想也不能说有多新鲜,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被钱所害呀?然而知者易,行者难。明白这个道理的不在少数,而真正从心里明白并能躬行践履一辈子的却是凤毛鳞角。

吴稚晖是真的知行合一的人。在国民党内,他的资格比蒋介石要老,是真正的元老级,如果喜欢钱的话,要多少有多少,但他终其一生只领一份中央监察委员的薪水,虽然他任了很多职务。

他平生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到80多岁还在教书。他的女儿劝他不要这样辛苦了,儿女的脸上都无光。可他却理直气壮地说:“吃吃做做,天经地义啊!”

抗战时期,举国艰难,他的生活也大受影响。为了补贴家用,他便靠卖字来维持简单的喝粥生活。他的篆书风格端丽,法度谨严,大气磅礴,他被学界公认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因而求字的人很多。

那一年,他终日挥毫累得不亦乐乎。挣了不少钱,有五六万之多,生活大为改善。后来通货膨胀厉害,有人就劝他将钱从银行取出,买不易贬值的东西。可他不听,为了钱去操心劳神,他绝不干,也干不来,最后听之任之。

到了台湾后,7年辛苦卖字所赚的钱,只变成台币147元。无疑,不懂、不喜、不愿理财的他,吃了大亏。不过他丝毫也不后悔,他还有笔在,他还能卖字,他不愁喝不上粥。

他曾谆谆告诫自己的学生蒋经国:“荣华富贵都是空的,一个人凭良心做事,那就好了,至于其他一切,还是能够看得开看得远来得好,以免自寻烦恼。”

他对金钱的淡泊,使他得以在那个急剧变化的社会和险恶复杂的环境中,以89岁高龄寿终正寝。可谓生前尊贵,死后哀荣,相比其他那些老早就死于银元和金棍上的风云人物,他的智慧和高明还用说吗?正因为如此,蒋经国才把吴稚晖看成是“生平最钦佩的人”。

坚持和放弃

张宏涛

一个身心俱疲的年轻人对一位高僧说:“我分不清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结果常常陷入犹豫不决的矛盾中,常常做错事,常常后悔。我不愿再后悔,所以想出家。”

高僧说:“寺庙是静修之地,不是逃避之所。你抱着这样的心态出家,只能说明你尘缘未了。”

年轻人恳求高僧指点迷津。高僧带他来到寺庙后院的花园里,指着一只蜘蛛说:“这是什么?”年轻人说:“蜘蛛。”高僧说:“你用指头捣破它的网。”年轻人小心翼翼地伸出指头,勾破了蜘蛛的网。他发现蜘蛛呆了一下,然后迅速逃走。不久之后,蜘蛛又回来把网给补上了。年轻人再次把网弄破,可没过多长时间蜘蛛又把网给补上了。高僧问他:“你明白了吗?”年轻人说:“我明白什么叫‘坚持’了。但什么时候该放弃呢?”

高僧又指着屋檐下的一个燕子窝说:“这是什么?”年轻人说:“燕子窝啊。”高僧说:“假如这燕子窝垒的不是地方,影响了人的出行,人们就会把燕子窝捣毁,那燕子该怎么做?”年轻人说:“那肯定要换一个合适的地方垒窝了。”高僧说:“对,如果燕子还在原地坚持垒窝的话,它永远都不可能有一个安稳的家。”

年轻人顿悟了,对高僧说:“大师,我明白了。如果导致失败的只是偶然因素或者一些可以克服的困难,那么就应该坚持下去,这样迟早会取得成功;但如果导致失败的是致命的因素。是化解不了的矛盾,那最好的办法应该是避开矛盾,换一个地方东山再起。”高僧欣慰地点点头。

年轻人告别高僧,迈着轻快的步伐下山了。

上一篇:银行风险管理审计下一篇:工程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