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

2024-09-17

中医妇科学(共12篇)

中医妇科学 篇1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 在教学中, 学生临床见习时间短, 动手机会少, 再加上由于妇科检查部位的特殊性和隐私性, 不可能在教学中进行技能培训, 这样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 为了弥补这一点的不足现在将我十几年的教学体会总结一下。

1 传统教学的缺陷

中医妇科学属于临床学科之一,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多年来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 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死记硬背、按部就班、懒于思考的被动学习方式,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发展知识的创新性;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

2 病例讨论式的导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例导入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以病例为先导, 提出问题, 组织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对“真实”病例产生极大的兴趣, 通过讨论, 让学生提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以及应进一步做的检查, 并提出治疗意见, 然后带着问题再进入疾病的常规讲解中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着眼于“教”“学”并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机结合;对于整体的教学实践而言, 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可缺的主体, 对于学习实践而言, 学生是唯一的主体, 知识经验的内化、吸收是任何别人都无法代替的。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 实现有效教学, 形成良性循环。通过病例的讨论能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 具有思考性、主动性、互动性、直观性、整合性的教学特点, 特别适用于中医妇科临床教学, 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中医妇科临床课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3 多媒体教学加强直观认识

(1) 教材内容主次分明, 作为教学课, 而不是科普, 学习要求教材内容基于教学大纲, 把重点掌握的内容与一般了解内容分开, 不仅要求知识广泛而全面, 并且重点要一目了然, 简明扼要

(2) 合理运用多种媒体资源, 掌握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手段以弥补书本教材的不足, 真实展现临床实践运用的场景, 视频要清晰, 动作要分解, 声音要缓慢而标准, 注重以教为主。

(3) 多媒体要着重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及临床讲解效果不佳的问题, 而不是取代课堂上的讲授, 忽视教师的教学技巧

4 中西医相结合便于学生的理解

中医妇科学对一些妇科疾患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在调经、助孕、安胎方面有着西医妇产科学无以媲美之处, 但是, 中医妇科学的理论中也有一些基本概念显得有些含糊不清, 对人体组织器官的解剖及发病机理的解释都比较笼统, 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往往根据症状的变化臆断的较多, 根据客观指标分析注意得较少, 对妇产科学中危、急、重症的有效处理方法较为欠缺等。中医妇科学要发展, 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比如我在讲解“功血”时尽管我是如何讲解, 怎样的辨证施治, 学生遇到病人还是束手无策, 于是我又从西医理论上, 从病因及发病机制, 以及该如何治疗, 怎样用药做了全面的讲解。学生遇到病人不在发懵, 知道如何下手。

5 高素质教师培训, 提高综合实力

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才能在教学中充满着魅力, 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正确掌握临床思维的规律性。教学技巧的发挥与课前功课准备的充分与否密切相关。课前查资料、作课件、想问题、找答案等等, 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跟上医学的发展, 使学生得以及时窥探科学的前沿, 如此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能够实际应用于临床的教师才称得上高素质的教师。为此, 我们常采用集体备课、公开演示;提出问题、检验效果的同行互评的方式, 培养年轻教师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内涵。

6 实习强化式教学, 培训临床思维

课堂无论病案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虽然使学生对于临床有了一定程度的真实感, 但毕竟只是模拟。而且受课时数的限制, 不能充分发挥。所以临床实习对于学生就是真刀真枪的演习, 弥足珍贵。在实习带教中, 学生通过自己面对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 结合自己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迅速分析思考, 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实践能力。其中, 能否收集到真实、全面而重要的临床资料以便得出正确的判断, 本质上是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的考验, 也是一种语言艺术的锻炼

如何继承传统中医妇科的精华,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 把中医妇科原有的优势与特色, 继续发扬光大, 是我们中医妇科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难点。加强临床素质教学并不是说完全抛弃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书到用时方恨少”, 没有牢固的中医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临床实践中不能即兴使用经典的方剂及相关理论, 是无法成为“高素质”的中医人才。

中医妇科学 篇2

主讲人:沈波

教学目标: 应知:1.月经后期的症状;

2.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及治疗;

3.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及治疗;

运用:1.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2.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教学重难点:1.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2.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课前准备:安排学生预习课本知识

教学流程:教师讲解,问题诱导,学生理解掌握

一、组织教学:学生静息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三、新课讲授:

(一)月经后期的症状:月经周期推后7天以上,甚至3—5月一行,可伴有经量或经期的异常。

(二)肾虚证

主要症候: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

头晕气短;

腰膝酸软,性欲淡漠;

小腹隐痛,喜温喜按;

大便溏泄,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症候分析:1.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 主症。

2.头晕气短:肾虚导致气血不足,不能上行头面。

3.腰膝酸软,性欲淡漠:肾虚的辩证要点。

4.小腹隐痛,喜温喜按:中阳不足,寒主收引。

5.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肾司二便。

6.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均为肾虚的表现。

治法:温肾助阳,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

方解:1.山药 熟地 茱萸 :六味地黄丸之三补;

2.杜仲 怀牛膝 :补肾;

3.当归:补血活血;

4.炙甘草:调和诸药。

(三)血虚证

血虚症候: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无块;

经行小腹绵绵作痛;

面色萎黄,头晕眼花;

心悸失眠;

爪甲不荣;

舌淡,苔薄,脉细弱。

症候分析:1.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无块:主症;

2.经行小腹绵绵作痛:气血不足以滋养;

3.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血虚不能上行;

4.心悸失眠:血不养心;

5.爪甲不荣:血虚不能濡养筋及爪甲。

6.舌淡,苔薄,脉细弱:血虚之征。

治法:补血填精,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

方解:1.山药 熟地 茱萸 :六味地黄丸之三补;

2.杜仲

枸杞:补肾;

3.当归:补血活血;

5.人参:大补元气;

6.炙甘草:调和诸药。

四、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所讲内容。

中医妇科调理出活力美女 篇3

补血养血经典方:四物汤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药物。中医学界的人对此完全可以用耳熟能详、如雷贯耳来形容。更神奇的是这四味药经过加加减减,衍化成一系列“子方”、“孙方”,据不完全统计,四物汤的系列方达800多个,真可谓“子孙满堂”,是名副其实的方剂中的“祖师爷”。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又进行了改进,变成了《金匮要略》中的名胶艾四物汤——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四物汤究竟为何物呢?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4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与当归配伍后,可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增强,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

四物汤何以能成为妇科补血调经的经典方呢?中医认为,四物汤主要调理肝血,而女性血虚,应该注重调肝,因为肝和血密切相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就像一个人体“血库”一样,当人体因为疾病或者生理活动,需血量增加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就等于“血库”枯竭了样,根本不能满足人体的各项功能,比如,不能滋养眼睛,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就像“血库”漏水一样,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灵活运用,作用更广

陈教授说,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4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

此外,四物汤衍生出的无数“子方”、“孙方”在治疗妇科病方面也功不可没。较著名的有桃红四物汤,该方剂是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对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四物汤加艾叶、阿胶、甘草后取名为阿艾四物汤,用来治疗月经过多,是安胎养血止漏的要方: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中医妇科学 篇4

1 有的放矢,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授课之所以能迅速地被采纳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它所传递的信息更多、更快捷、更直观生动,可以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某些不足之处。但并不是说多媒体教学应用于任何教学内容效果都优于传统教学。《中医妇科学》同大多数中医临床课程一样,内容分为总论及各论。总论部分介绍女性生殖生理、总的病因病机、诊治原则,理论性较强;各论部分则详细介绍各种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更强,学生也更需要直观形象的材料辅助理解。大体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性质,各论中的部分疾病更适合多媒体教学,而总论及部分各论如某些月经病、妊娠病,则更适合使用传统教学法、病案讨论式教学法、问题中心式教学法等。如果通篇使用多媒体就不可避免会出现用满屏罗列枯燥的课本内容的情况,使学生兴趣全无,昏昏欲睡,反而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在同一节内容中以传统授课为主,穿插部分多媒体授课解决一两个难点重点。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灵活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使每一种教学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2 因材制宜,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中医妇科学》与临床结合紧密,但仍然有很多内容难以用恰当的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表达。如各论中的病因病机,大都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很抽象,不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有的还相当复杂。这就需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广开思路,不必过于强求课件的形式。在选择了适当的教学内容后,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或设计图表,或辅以生动的图片、视频、Flash动画等。如疾病的诊断和鉴别部分常可以辅助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一些复杂的病因病机内容则需进行提炼、总结、精心编排绘制成带箭头的图表,并制作成自定义动画,必要时链接其他资料。这虽然从本质上讲是对传统板书的沿袭,但在应用时却灵活、生动得多,效果也完全不同。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适当的信息量,突出重点是制作多媒体课件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制作课件时既要避免过多的文字罗列使之成为“单媒体”;也要避免为取悦学生而走进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

3 优势互补,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有好的课件,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豁然开朗。比如有些疾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即使做成图表也和网络一样分支众多,如果没有好的讲解学生定会迷惑不解。而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决定着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量和效果。事实上,多媒体教学对教师讲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角色不是报幕员、播音员,而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解说员或评论员。具体说来,教师既要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能够清晰流畅、生动有条理地阐述,还要让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的操作配合默契,二者缺一不可。整个过程体现的是教师对课件、讲授及二者有机结合的设计。

在教学中常用的讲解方法有启发式、点睛式及阐发式等。例如在讲解不孕症、崩漏的病因病机时,配合多媒体课件自定义动画的操作,运用启发式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并一步步推导,随着图表层层打开,病因病机体系在学生头脑中主动地建立起来,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很有帮助,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只动眼不动脑,形成思维惰性的弊端。再如,学习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病因的认识时,用Flash展示精卵相遇至受精卵着床的过程,只需画龙点睛地指出受孕的几个必要条件:①优良的种子(正常的精子和卵子);②畅通的道路(输卵管通畅);③肥沃的土壤(子宫内膜充分准备)等。而对受精卵着床过程中的细节则不必赘述而使重点突出。对于某些比较抽象的重点理论或概念则需要进一步展开或深化。还是以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为例,在讲解到肾虚的病机时,没有为“肾虚”设置超链接,以免给学生以过于眼花缭乱的感觉,影响教学效果,而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师的讲解上,细致地说明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各自的病机及最终都致使冲任虚衰,不能摄精成孕的机理。不论是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把握制造悬念,促进学生主动思维;有理有据,重在化解难点的原则。只有把握原则,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扬长避短,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也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风采。

4 相互渗透,将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提供、展示信息的手段,实际上可以成为多种教学方法的辅助工具,为我们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创造条件。近年来在中医教学改革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在临床课教学中陆续出现了启发式教学法、病案讨论式教学法、问题中心式教学法等,其核心都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临床实际问题的呈现方式。以往的病案讨论式教学法中的病案多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平面、刻板、缺乏真实性,问题中心式教学法提倡的是引入真实病人或模拟病人,但具体实施起来还存在不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视频或图片所展示的病例就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例如在妇科杂病的教学中,运用典型病案教学法,将临床医疗实践中碰到的典型病例如:慢性盆腔炎、瘕等患者的就诊过程摄制、编辑成视频资料,将问诊过程、诊断经过、施治部分,配合教学步骤依次放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法中常用推导、演绎、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辅助其实施,前面谈到的不孕症病因病机讲解即是例子之一。归根结底,我们要在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的基础上,赋予它更多的载体和平台,拓展它的应用空间,使它能更广泛地发挥作用。

中医妇科学模拟试题(一) 篇5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月经2.避年

3.子肠4.产后三急

5.痛经6.黄带

7.妊娠病8.阴痒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经期,即指,一般天。

2.问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持续时间、、有无异常等。

3.月经的产生是、、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

4.根据脏腑辩证、脾失健运、脾虚血少,导致妇产科常见的临床病证有、、。

5.痛经的治疗原则,以为主。实证痛经的常见证型有

6.肾虚型月经过少的治法,主方。痰湿型月经过少的治法——,主方——。

7.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坠者,称。坠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

8.坠胎、小产常以、发展而致。

9.《金匮要略》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三病是指,三症临床表现虽不同,但其均因所致。

10.产后证见乳少,乳汁清稀,乳房柔软,脉虚细,证属,治宜

11.肾主生殖,不孕与肾的关系密切,并与、冲任、——的功能失调,或脏俯气血不和,影响胞脉、胞络功能有关。

12.妇女症瘕的治疗,也需遵循《内经》“衰其大半而止”的治疗原则,不可——、——,以免耗伤元气。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1分)

1.<妇人良方大全》医著的作者是。

a.陈自明b.郭嵇中c.朱瑞章d.杨子建

2.内寒导致妇产科病证的病机是()。

a.影响胞宫、胞脉、胞络的功能

b.素体阳虚

c.过食寒凉饮食

d.久病阳虚

3.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粘稠,两颧潮红,多属()。

a.实热b.郁热c.瘀热d.虚热

4.肝经郁火型经行吐衄的治法是()。

a.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b.清热泻火,降逆止血

c.舒肝清热,凉血止血

d.舒肝清热,降逆止血

5.带下清冷,量多,质稀薄,腰酸如折为()。

a.脾虚带下病b.气虚带下病

c.肾阳虚带下病d.气血亏虚带下病

6.一孕妇受孕5个月,阴道出血3天,色如咖啡,腰酸口臭,腹胀下坠明显,子宫增大如孕2月大小,诊断为()。

a.胎动不安b.胎漏

c.胎死不下d.滑胎

7.一孕妇孕2月余,时感腰酸,阴道有少量出血,夜尿增多,选用何方最为恰当()。

a.举元煎b.寿胎丸

c.胎元饮d.保阴煎

8.妊娠晚期,卒然昏不知人,四肢抽搐,气粗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属何原因所致的子痫()。

a.痰火上扰b.肝风内动

c.阴虚肝d.郁火内炽

9;因心火偏亢引起子淋用()治疗最恰当。

a.加味五淋散b.五淋散

c.导赤散d.革藓分清饮

10.产后腹痛因瘀血所致者,称为()。

a.胞阻b.息胞

c.儿枕痛d.转胞

11.下列()为阴挺的病机。

a.分娩用力过度b.产后咳嗽不止

中医帮你调理妇科病 篇6

她的这些困惑还真有普遍性。于是,我们请教了专家,下面就看看专家是怎样指导的。

案例1:中药调理月经,初见成效

讲述人:萌萌,29岁。月经不调多年我的月经量多,每次来时,不夸张地说,前两天有时“血流如注”,因为这样,我贫血。去医院做检查,医生怀疑我是不是有子宫肌瘤,可B超显示很正常,后又做诊断刮宫,子宫内膜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病变。辗转看了多家西医医院,多半给我采用的是激素替代疗法。激素疗法后,我的身体开始发胖,而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来我听从一个姐妹的建议,开始吃中药进行调理,现在情况大有好转,初见成效。

专家说法:月经不调,最适合中医调理

西医治疗月经不调。如果症状严重,单纯止血效果不佳时,一般选择激素疗法,做人工周期或激素替代来缓解或改善症状。目前来说,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相关妇科疾病,有些女性不能接受,因为惧怕性激素用多了,人会发胖,另外还有长斑的可能等等。而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往往先采用周期疗法,减少出血量,再调节卵巢的功能,根据女性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气血阴阳情况来调节,如果能够坚持,用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案例2:消灭子宫肌瘤的梦想破灭

讲述人:孙琪,41岁。子宫肌瘤史5年

今年体检,我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医生告诉我,我的子宫里大大小小长了4个肌瘤,最大的已经有55×65毫米了,最小的也有鸡蛋大小。医生告诉我,我的肌瘤就是我经期出血过多的罪魁!根治的治疗方法就是切掉子宫。可我不想这么早失去我的子宫,于是转而求助中医,接待我的中医生称他们医院自行研制的中药可以不开刀就让子宫肌瘤消失,我充满了希望,连着吃了两年的这个医院的中药,可是现在,肌瘤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增大,我再也不相信什么中药能治子宫肌瘤的“神话”了。

专家说法:子宫肌瘤,中医治疗能使其减小,但不能使其完全消失。

有些医院往往宣称可以用中药彻底治愈子宫肌瘤,并使瘤体消失,这种可能性不大。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的适应征,肌瘤的直径小于5厘米,不是黏膜下肌瘤,用中药治疗,可以使肌瘤减小,延缓或者是控制它的生长,有些女性甚至不需要做手术了。但要使肌瘤完全消失是有一定困难的。40岁以上的女性。她的卵巢功能开始走下坡路,这时,肌瘤生长的速度会有减缓的趋势。

案例3:谁能根治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讲述人:梁菁,34岁,子宫内膜异位症4年

我有痛经史,记得那时我妈总跟我说,结婚了就好了。可是结婚后,我的痛经依然继续。而且结婚多年后,在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我都没有怀孕。去医院检查,这才发现我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刚开始一直采取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中医声称中药比西药治疗更有效,可是我治疗了一段时间,也没见什么效果。现在我挺绝望,这个病不知怎样治疗才能好?

专家说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目前都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权威资料显示,中西医治疗都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完全根治、根治性的治疗方法是切除子宫和卵巢,而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年轻的女性是不可取的。耐人寻味的是,许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伴有不孕,可治疗它的最好方法又是怀孕。所以建议梁菁,可以通过中医疗法来帮助自己怀孕,这一点,中医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案例4:中医疗法缓解了我的乳腺增生

讲述人:黄枚。56岁,乳腺增生两年

生完孩子后,我就有了中度的乳腺增生,一到例假期,乳房就不能触碰,一碰就痛得要命,一个朋友介绍我去看了一个老中医,她告诉我乳腺增生在中医里叫“乳癖”,心情不好会加重病症,让我注意减压,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另外她还给我开了一些诸如逍遥散之类的中成药让我吃,我听从她的建议,且坚持吃药。现在我的情况大有好转。

专家说法:对于乳腺病,中医能改善疼痛

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疾病跟卵巢功能好坏有一些关系,但总体来说,这个病是个外科病。如果是比较平和的增生,外科医生不建议手术的情况下,可以用中医调理。增生的患者一般还伴有月经不调,中医可以通过改善月经来改善增生的情况,至少可以做到不疼痛,抑制肿块生长。

中医专家4大贴心医嘱

1、切不可把中成药当零食吃。中成药是药品而不是保健品,所以不能乱吃。比如说,乌鸡白凤丸是偏热偏温的药,如果你的体质恰巧是寒性体质,则可以吃一点,如果你是热性体质,吃它就不一定合适,六味地黄丸则是滋阴补肾的药,如果你是阴虚患者就好,实性、热证、阳虚患者就不见得合适。

2、汤药疗效可能更好,成药的安全性毋庸置疑。许多中医院都有提供代煎药的服务,于是,有人就认为中药汤剂比成药更好。汤剂和成药到底哪个更好,其实,各有千秋。成药的优势在于方便,安全性更好,因为一个成药上市是需要许多权威部门检测把关的。而汤药,它是医生根据不同病人的身体情况做出的个性化的判断、对于过敏体质的女性,中医则应该首选合适的中成药服用。

3、体质是中医“索引”。要想调理身体必须让医生帮你判断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体质。“体质”在中医中很重要,它好比你健康的“索引”,吃什么药吃什么食物,都要从你的体质出发来进行判断选择。

中医妇科学 篇7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14级中医学专业学生150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52人, 女生98人。

1.2 方法

随机分为试验班和传统班, 各75人。两班学生在性别、年龄、学历、本校所学课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中医妇科学》作为教材;每次授课2学时, 每周2次, 共72学时。试验班采用还原临床教学模式, 传统班采用传统教学法。

1.2.1 还原临床教学模式

(1) 调整中医妇科学教学内容及学时。在进行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教学前分别增加这5类疾病的专题, 讲授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普遍规律、普遍共性辨证技巧, 各2学时, 缩减具体疾病的授课学时。具体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表1。

(2) 改良并综合应用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与病例教学法。布置病例分析: (1) 在授课前一周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师以符合临床实际的复杂病机及病机转换病例的方式将主要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提出。学生根据病例与问题, 通过学习教材、搜索网站、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等进行自学。 (2)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精要讲述, 引导学生8~10人一组根据自学知识进行分组讨论。每组推选1名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其他学生可作补充性发言。讨论发言时, 教师根据所涉及问题进行启发, 将每组回答的问题合理分配, 既要考虑所授教学内容的覆盖面, 又要突出重、难点。 (3) 指导拓展:教师就各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指导, 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课程内容。同时引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进展、前沿动态,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2.2 评教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以自制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能力锻炼、课堂效果、课堂效率、教学效果、学习兴趣激发5项, 每项0~20分, 总分100分, 总分设优、良、中、差4个等级:优 (90~100分) , 良 (80~89分) , 中 (70~79分) , 差 (69分以下) 。

1.2.3 期末考核

在课程结束后采取同等难度的期末考卷在相同时间内对两班学生进行中医妇科学理论与实践技能考核, 总分100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试验班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显著优于传统班 (P<0.05) , 见表2。

2.2 期末考核成绩

试验班学生期末考核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班 (P<0.01) , 见表3。

3 讨论

(1) 还原临床教学模式通过增设各疾病专题讲授, 纠正了以往中医妇科学教学弱化理论、简化病证阐述的不足。当前, 为顺应高职教育的操作性与实用性, 各主要出版社出版的专科层次中医专业的《中医妇科学》教材普遍弱化理论阐述、简化病证阐述。但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学科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重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而部分关键理论阐述的弱化对学生临床思维培养极为不利。还原临床教学模式通过调整中医妇科学教学内容与学时, 在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的开篇安排专题讲授, 普及各疾病的普遍病因病机及诊断辨证论治概要, 突出各疾病具体病症之间的联系, 强化各疾病具体病症理法方药的一贯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实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有效对接。

(2) 还原临床教学模式通过改良并综合应用病例教学法与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 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实际复杂病机的诊治。病例教学法是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病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 旨在使学生打下广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 培养学生有效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重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 促使学生早接触临床[1]。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 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或提供病例, 再让学生在自学与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 最后, 教师再给予指导和总结[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培养其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3,4]。病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在医护教学中能取得传统教学法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在以往中医妇科学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疾病基本证型的诊治, 往往选取病症描述与教材一致的“典型病例”。临床实际病例病症兼夹、病理因素兼夹, 故证型往往较为复杂, “典型病例”让学生感受不到病机转化和病理兼夹的复杂性, 不符合临床实际。还原临床教学模式通过改良并综合应用病例教学法与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 选取符合临床实际的复杂病机转化和病理兼夹的复杂病例作为教学讨论病例, 还原临床患者病因病机的复杂性, 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实际复杂病机的诊治。

参考文献

[1]江渝, 钟小林, 康运生, 等.病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01, 9 (2) :221-222.

[2]郭永松.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在《护理社会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4) :292-294.

[3]陈金梅.PDG教学法用于急诊科本专科护生的临床带教[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4) :636-637.

中医妇科学 篇8

1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目前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和其他临床课程一样,主要采用教育过程中最普遍的教学模式———课堂讲授法。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多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授课方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板书为主,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讲完中医妇科学的大部分内容,也提倡教学的互动性,但因教学内容、方式、进度与安排等通常是根据多数学生的状况和程度以及教师本身的经验与习惯而设计的,无法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特性,影响师生之间互动性的发挥,故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这种教学模式的弱点表现的很明显。

第一,中医妇科学一般是在大学的第四年开设,大四的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中西医理论,对中医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解,往往对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兴趣。课堂讲授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受教学课时的限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影响课堂上所传递知识的性质、速率和供给量,造成学生独立思维和自主探索学习的被动。

第二,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而学生则是被填鸭的对象,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忽视了教学对象独立思考、独到感悟和独到发现的能力,较少关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进而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和掌握。

第三,课堂讲授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教学方法,形式单调,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难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很难使学生直接体验讲授的知识。并且,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也不可能把更多的临床病例放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而中医妇科是临床学科,更加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纯的课堂讲授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医学生毕业后不会看病,动手能力差,影响就业和发展。

因此,要想提高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启迪学生智慧,发掘学生潜能,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患者需求的高级医学人才,为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必须注重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融为一体,使理论知识和实践不相互脱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这就必须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改革。

2 教学互动,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优化中医妇科学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也将使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和工具进入智能化时代,这不仅将会极大地强化学生的口、耳、手、脑等感官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将极大地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使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及效益得到全面的提升[1,2,3]。因此,把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现代医学教育领域,把传统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已成为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流行趋势。

2.1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

网络教学平台是交互式信息传递系统,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研究精神。利用多媒体编制的中医妇科教学课件、临床各种病症的视频文件以及互联网资源上的各种照片,创造出图、文、声并茂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交互交流方式,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记忆与联想思维特点的大规模信息库与知识库,改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能动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继而将教学转向以启发和研讨为主要方法的新型教育理念[4]。

2.2 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很好地解决传统课堂上重讲解,少实践;只模拟,不实战的教学不足[5]。通过网上师生交互、病案讨论、在线答疑、作业考试等,使学生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积极全面地投入到学习中,探索新知识,获得新体验,提高能力。教师则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理论剖析、思路引导和观念点拨。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弥补临床实践的不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素质结构更科学合理。

2.3 有助于多样式学习模式的建立

网络教学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支持个性化、自主式、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的成熟和潜能的开发。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与学生实现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对话,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向老师发问、交流而不影响他人,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别辅导的人性化教学需求,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或者与同学一起协商、合作,通过网络组成一个学习信息网,大大提高了对信息的利用率。

2.4 有助于培养新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网络教学平台需要选择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主讲课程,能将学科知识拓宽,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使绝大部分学生受益,做到教育信息共享而使资源增值。他们应该具备创设吸引人的、协作交互的、实时交流的教学情境及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的素质[6],通过使教和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而使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多,沟通便捷,便于求助、协商、合作,能超级链接而使网络教学的资源极为丰富。

2.5 有助于深化教学效果

通过网络对某些疾病进行示教操作,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一方面,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理论和实践及时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可获得传统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3 小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给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为现代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是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如何将网络化教育资源共享与医学课程相整合,推进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焦点。高等医学院校应结合当前实际,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用,依靠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可以进行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和学,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相互交流,与教师可以通过QQ、视频等在线交流,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能力,且不受时空的限制,实现网络化教育资源共享,这对培养和提高医学生主动探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深化医学临床课程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摘要: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妇女经、带、胎、产、杂多种妇科疾病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同男性一样,在许多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担负着重要角色,她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及社会的稳定,因此亟待培养大批中医妇科专门人才。中医妇科学课程建设对中医妇科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医妇科教学中,依靠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把网络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不失为提高中医妇科学教学效果的有益尝试。本文就信息技术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做一论述。

关键词:中医妇科学,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别梅,王洪录.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4:33-34.

[2]胡志波.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医学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5):135-137.

[3]田欣,刘旭花.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技术,2010,24(5):481-484.

[4]赵群,周昌菊,周玉华.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1,(1):24-25.

[5]何明珊.应用网络资源改进妇产科学教学[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97-198.

妇科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治疗浅析 篇9

1 中医治疗妇科糖尿病的观点

糖尿病在临床中具有根治难、发病率较高、产生并发症较多等特点, 目前在众多治疗方法中, 中医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历史比较悠久, 糖尿病采用中医药治疗的降糖效果比较明显, 近年来已得到有关研究结果证实。 糖尿病是临床具有高血糖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主要是因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损害其生物作用, 或兼有两方面原因所致。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存在时间较长, 容易造成患者心脏、眼、神经损害及器官组织功能障碍。

在中医临床中, 产生妇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方面因素[2]。 一是由于不规律饮食而引发, 比如暴饮暴食、不食早餐、无规律三餐等饮食习惯不良情况。而大量的暴饮暴食导致糖分累积于患者体内, 无法得到有效分解或使胰岛素超出分泌能力, 进而引发糖尿病。 二是由于先天原因所造成, 产生妇科糖尿病的患者有很多都涉及到遗传和后天因素。 遗传因素无法进行控制, 比如在相同生活环境中的群体, 一部分人会发病, 一部分人不会发病, 这主要还是因先天原因所造成的。 三是由于药物滥用所造成。 药通常都具有三分毒性, 特别是目前种类繁多的各门类西药, 大部分患者可用药物进行解决的问题就不愿意住院进行治疗, 长此以往就容易对药物产生一定依赖性。 特别是使用某些种类的抗生素, 很容易对胰岛素分泌产生不良影响。 四是由于精神因素所造成, 情志失调时间较长也将引发妇科糖尿病, 所以保持愉悦的心情也能降低产生疾病的可能性。

2 妇科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的优势

2.1 中医治疗方法可对胰岛功能进行有效调节

胰岛素可由胰岛细胞进行分泌, 逐渐向组织细胞周围运送的这种生物大分子, 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实现调节细胞内糖浓度的重要作用。 产生妇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还是胰岛自身具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或正常分泌胰岛素, 而细胞无法利用。 中医治疗方法明显优势不仅能在短期内使患者机体内糖浓度得到有效控制, 还能对胰岛功能进行有效调节。 使组织消除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恢复, 胰岛素抵抗对于胰岛细胞再生而使降血糖保持平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中医治疗方法能降低产生并发症的几率

糖尿病不只是一种顽固性临床疾病, 还能导致视网膜、神经病变、愈合创面困难及糖尿病性肾病等多种并发症, 特别是皮肤创面鱼和难度较大, 不只是在临床中尚未找到一种根治性方法, 还是对医学界产生严重困扰的一个医学难题[3]。 对于患者皮肤损伤, 尤其是以足部损伤最严重, 严重患者还将导致截肢。 中医治疗方法是具有历史传统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 不管是在治疗方法方面还是在中药方面, 都需要采取保守性治疗方法, 不具有潜在危险, 这方面是西药临床治疗方法无法达到的。

2.3 中医治疗方法能够对代谢进行综合性调节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不只是胰岛发生问题, 还与脂肪组织、肝脏等器官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经以上分析可发现, 中医治疗方法作为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 更关注于整体性, 将产生的妇科糖尿病视为患者机体发生不正常反应的重要表现, 在对患者血糖浓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 也需要加强调节患者机体环境和代谢活动, 以实现综合性调节的效果。 因此, 采用对综合治疗调整的方法实现对患者血液中血糖浓度进行有效控制, 也能使患者机体其它器官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 临床中医治疗妇科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目前在临床中还没有彻底弄清产生糖尿病的病理机制, 而很多因素都对发生糖尿病具有一定影响, 在本质上是细胞内不具有相对足够的胰岛素, 限制了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 进而在临床中具有细胞内升高糖含量的表现。 而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还是在产生糖尿病的因素方面, 中医治疗妇科糖尿病采用辩证疗法, 主要分为阴虚热盛、阴阳两虚及气阴两虚3 种类型[4]。 对于阴虚热盛型患者, 应加强疏肝滋阴、泻火清热使患者体内旺火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实现对病情的有效控制。 对于气阴两虚类患者, 就需要尤为注意养阴益气对病情进行控制, 把握好机会控制并发症的发展。 对于阴阳两虚类患者, 应基于补脾肾、化瘀活血, 进而实现对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

4 结语

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治疗方法, 主要是利用对患者体内蛋白质与脂肪代谢的控制, 达到患者血糖降低的效果。 在通常情况下, 胰岛素能够强力抑制如分解肝糖原及肝糖原异生反应等使患者体内血糖指标提高的因素, 使葡萄糖由患者肝脏输出的显著降低, 对患者血糖水平起到控制效果。 此外, 胰岛素在对患者分解肝糖原为葡萄糖水平降低的过程中, 对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使患者血糖水平保持稳定降低, 而胰岛素对于患者肝脏组织向少量脂蛋白合成的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利用激活的脂蛋白酶分解脂蛋白而对患者机体组织中分解的蛋白质与脂肪进行有效抑制, 以确保患者血糖水平。

糖尿病在中药治疗方面主要有3 种辨证类型[5]:一是活血化瘀类型的中药。 因患者机体存在瘀血阻络, 造成气血无法通畅运行, 脾失运化, 引起患者肾虚, 采用活血化瘀类型中药进行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二是清热解毒类型的中药。 糖尿病患者通常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燥热感, 清热解毒类型的中药主要用于将患者燥热感彻底消除, 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三是补益类型的中药。 采用对患者的气血滋补, 益肺健脾、温阳滋阴、通络舒经等方法对糖尿病进行治疗。

该研究病例利用中药加味补肺化痰汤进行治疗, 益气固本、利水生肌, 使糖尿病患者乏力气虚、消渴内热等症状表现得到有效改善。 而且, 黄芪还能使患者机体免疫力显著增强, 臣药熟地黄、鱼腥草、茯苓具有燥湿健脾的效果。 对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心悸、失眠症状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兼顾标本, 而明显改善气虚血滞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因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 近年来广泛应用中药制剂, 使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 糖尿病是具有高血糖为特征持续的一种慢性代谢性临床疾病, 具有较高发病率, 根治难、患者具有较大年龄范围等特点。 妇科糖尿病也日益成为一种顽固性疾病, 对人们正常工作生活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鉴于上述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有关阐述, 较深入地了解了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以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的明显优势。 尽管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人们更关注于身体健康, 保持愉悦的心情, 才能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得到不断延长。

摘要:目的 该文针对妇科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开展较深入地研究, 对患者临床采用几种中医治疗方法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基于临床中医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治病因素的发病原因及中医治疗优势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通过对几种临床常用中医治疗方法的比较, 可发现妇科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结论 采用中医方法对妇科并发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 可使糖尿病患者寿命得到延长。

关键词:妇科糖尿病患者,中医临床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赵霞, 陈元堂, 黄崇亚.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 2013, 3 (17) :108-112.

[2]张啸, 李林晓, 王建华.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 (2008年~2013年) [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9 (11) :49-52.

[3]方朝晖, 罗云, 陆瑞敏.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 2 (13) :152-156.

[4]刘亚兴.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1 (20) :199-203.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体会 篇10

关键词: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体会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疾病,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稳定, 经血量异常等症状, 为患者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目前西医主要采用调节激素治疗, 但治疗效果通常不尽人意, 患者在治疗后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中医在女性月经不调疾病中治疗历史悠久, 且效果非常显著。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对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月经不调患者,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年龄25±8岁, 病程3±2.5年, 其中月经先期11例, 月经错后13例, 无定期10例, 有3例患者存在崩漏症状。对照组患者年龄25±7岁, 病程3±2.5年, 其中月经先期12例, 月经错后11例, 无定期11例;有4例患者存在崩漏症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雌激素、孕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 基础方剂为:当归8g、赤芍8g、桂枝8g、茯苓6g、川芎2g、香附6g、熟地黄10g、甘草6g、生姜4g、大枣20g。月经先期的患者配伍白芍4g、阿胶4g、白术6g;月经错后配伍红花6g、桃仁8g、莪术4g、三棱6g;乳房胀痛甚者配伍路路通4g、柴胡8g;气虚甚者配伍黄芪8g、党参8g;腰痛甚者配伍益母草6g、吴茱萸8g;崩漏者配伍海螵鞘8g;气滞者配伍陈皮6g、木香6g;肾虚者配伍杜仲15g、桑寄生8g;上述药物取水600ml, 文火煎煮40min, 取汁450ml, 1剂/d, 早、中、晚分服。疗程为4w。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 了解患者月经周期、乳房胀痛、崩漏等情况。痊愈:患者月经周期正常、经血量正常, 临床表现消失。显效:患者临床表现明显改善, 月经周期稳定。有效:患者临床表现有所改善, 月经周期基本固定, 前后波动范围不超过5d。无效: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观察组仅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见表2。

3 讨论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气血失调导致。肾为人体先天之本, 肾气不足则冲任失调, 冲任失调则气血运行不畅, 最终导致女性月经异常[1]。此外, 后天情志不畅, 外感六淫、体虚、脏腑功能运化失调均会导致月经失调。脾为后天之本, 统血、主运化, 脾胃运化失调则无法化生宗气, 进而使气血运化失调;肝主藏血、主疏泄, 肝气失调则导致气血失调, 冲任受损。肾主藏精, 肾气亏虚则冲任二脉气血不足, 胞宫气血不畅, 日久蓄而成瘀。因此, 治疗当以扶正固本、平调阴阳为主[2]。

传统中医治疗多以四物汤为主, 四物汤方选当归、川芎、地黄、芍药, 方中地黄有熟地和生地之分, 熟地甘温, 滋补性较强, 能够起到填精益髓作用, 主要用于肝肾亏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症状中;生地性寒, 能够起到清热凉血的作用, 常用于阴虚内热导致的月经先期、量大患者中。方中芍药也有赤芍和白芍之分, 赤芍多用于经血量少、质地暗红存在血块的患者中;而白芍则多应用于经血量多、腹痛的患者, 主要起到收敛止痛作用。且四物汤中的各项药物所用药量不同效果也不同。若川芎、当归药量大则为阳盛于阴, 多用于经量少或闭经的患者中;若地黄、芍药量大则为阴盛于阳, 主要应用于崩漏患者中;若四药药量均等则能起到养血润燥、通经活络、行气止痛作用。

我院治疗以四物汤为根本进行加减, 组成现有基础方, 方剂中当归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功效, 同时兼具补血功效, 为君药;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功效, 炒制后药性温和, 不会损伤正气。桂枝具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 同时配伍茯苓健脾利水, 能够提升君药活血化瘀的功效[3]。川芎为行气要药, 能够起到行气活血、宣通气滞作用, 能够增强活血祛瘀功效。香附具有理气解郁、通经止痛作用, 擅长治疗肝气郁结导致的月经不调;熟地黄具有滋补肾阴、益精填髓、补血养肝之功效[4]。生姜能够健脾暖胃而大枣则能补益气血, 二药合用, 增强缓急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 共奏养血调经、活血化瘀之功效。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 采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患者。此外, 在不良反应比较中也可以看出, 对照组有13例不良反应, 观察组仅有3例不良反应, 说明中药在治疗中安全性较高。

总的来说, 中药在妇科月经不调的治疗中效果非常显著, 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 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效果明显好于西医治疗,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祁玮姣.自拟补气调经汤治疗气虚出血性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 19 (27) :164-166.

[2]冯清源.养阴清热法治疗月经病的文献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22 (35) :132-133.

[3]王红.张玉芬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活血消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16 (27) :184-185.

中医妇科学 篇11

【中国分类号】 R24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30-01

近年來,我国的中医事业发展迅猛,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同程度的重视,中医理论不断被人们关注,不论在诊断,治疗及护理上,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中医已经走向了世界,中医理论在西方普及及应用能让很多人吃惊,可以想象,在更多健康方面中医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祖国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一定要符合自然界规律,人的意志说明,精神状态的好坏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活动的适度,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反之情志异常,精神内伤,对机会生理活动的影响,也干扰了正常的气血运行,《素问举痛论》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针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调畅而言。

运用中医理论开展专病施护,是我们每个医务人员如何做好患者的精神及心理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专病施护,护士在业务水平上及患者病情转归都是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辩证施护开展下去。

几年来,我科开展了多种专病施护,其中以子宫肌瘤、异位妊娠。我们根据不同患者提出不同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辩证施护措施。

1 情志方面

有的患者平素情志易抑郁易怒,我们耐心做真思想茶,调理其情志,劝其少生气动怒,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广避免不良刺激,防止七情致病,经常与患者交谈,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病情转归,鼓励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上照顾关心体贴患者,给患者以温暖,取得患者的信赖。

2 术后纳差

手术和麻酸影响胃肠功能,使胃肠功能减弱,可右术后第2天少量进流质饮食,以促进肠蠕动功能早日恢复,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者,应由静脉补充液体能量和电解质保持电解质平衡。

3 术后褥疮的发生

术后由于病员体质虚弱,无力活动,使局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出汗受潮湿、摩擦等,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皮肤,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妊娠的发生了。

4 一刀口感染渗出

术后第二天可取半卧位,以减轻腹壁肌张力,减轻疼痛,腹部有化脓病灶时更应取半卧位,使炎症局限有利于引流,并防止隔下脓肿,鼓励病人早日离床活动以促进康复,体制弱者可适当延迟离床活动时间,保持手术也清洁,注意切口渗出,血肿,感染,术后第2天更换敷料,术后如有咳嗽鼓励患者将痰咳出,咳嗽时协助患者按压刀口两侧以减轻腹压和切口疼痛,术后24 h内切疼痛时,根据医嘱给予镇痛剂,患者自诉刀口疼痛时,要了解是否体位不适,腹部胀痛或导床管刺痛等引起,须对症处理,不要滥用止痛剂。

5 术后腹胀

腹部热敷,同时忌食糖,牛奶产气食物,必要时可腹部等灸也可针刺大肠俞,足三里,公孙等穴,排除机械性更阻后再肌注新斯的明0.5~1 mg。

6 术后膀胱胀痛,阴道血性分泌物

6.1 手术后一般24 h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及颜色,鼓励患者可适当饮水,以便尿路通畅,拔管后膀胱早日恢复排尿功能,以免出现尿潴留,产后尿潴留可发生于正常分娩之后,但以难产及产科术后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小便不通,小腹胀满而痛,属祖国医学“产后小便难”,“产后小便不通”等范畴,如患者出现尿潴留,临床上我们的一般采用温水冲洗外阴或热敷下腹部或用流水声诱导排尿或用针刺疗法;抽取新斯的明1 mg,双侧三阴交穴局部常规消毒后,以7号针头进针并反复刺激局部有酸胀感后回抽无血将药缓慢注入穴位内,每侧穴位注入0.5 mg,因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利尿活血功能而恢复膀胱气化,新斯的明为抗胆碱脂酶药,能促进膀胱平滑肌的收缩,故在三阴交穴注射新斯的明更能加强膀胱肌肉收缩,促使潴留的尿液排出。

6.2 阴道血性分泌物也称血性恶露,因含大量血液得名,色鲜红量多,有时有小血块,镜下见多量红细胞,坏死蜕膜及少量胎膜,血性恶露持续3~4 d,应每日观察恶露数量,颜色及气味,若子宫修复不全,恶露增多色红且持续时间延长时,应及早给予宫缩剂,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擦洗外阴1~2次,观察阴道分泌物的性质及气味。

7 小结

患者住院期间,我们根据病情从饮食调护、生活护理着手,协助患者做一些必要的生活需要,严格落实完成护理计划等方面人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使患者很快痊愈,没有发生褥疮便秘、刀口感染及渗出,患者痊愈出院,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已患者做明确指导。

中医妇科学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5例。对照组年龄25~38岁, 平均年龄 (28.4±3.1) 岁;病程3~9年, 平均病程 (4.2±0.6) 年。观察组年龄27~42岁, 平均年龄 (29.2±3.8) 岁;病程2~9年, 平均病程 (4.4±0.5) 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对症治疗, 指导患者于月经第5天起, 口服克罗米芬, 50~100 mg/d, 持续5天。于月经周期第10~14天, 并且卵泡直径超过18 mm时, 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000~10000 U/d。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治疗, 根据月经周期特点分为月经前期、月经初期、月经间期及月经后期, 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1) 月经前期:治疗时应遵循温养肝肾的原则, 方剂组成:仙茅15 g, 淫羊藿15 g, 菟丝子20 g, 当归10 g、白芍10 g、巴戟天10 g、鸡血藤10 g、枸杞子10 g、女贞子10 g、柴胡10 g。于月经后期第1~6天服用, 1剂/d。 (2) 月经初期:治疗时遵循滋阴养血、活血调经的原则, 方剂组成:熟地黄20 g、益母草30 g、鸡血藤15 g、当归12 g、香附10 g、赤芍10 g、柴胡10 g、牛膝10 g, 于月经周期的第1~3天服用, 1剂/d。 (3) 月经间期:治疗时应遵循疏肝补肾的原则, 方剂组成:菟丝子20 g、淫羊藿20 g、紫石英20 g, 续断15 g, 枸杞子15 g, 仙茅15 g, 当归10 g、覆盆子10 g、柴胡10 g、女贞子10 g、蛇床子10 g。于月经周期的第4~6天服用, 1剂/d。 (4) 月经后期:治疗时应遵循补肾养血的原则, 方剂组成:山药20 g, 山楂30 g, 熟地黄20 g, 菟丝子12 g, 女贞子15 g, 山茱萸10 g, 当归10 g, 覆盆子10 g, 紫河车10 g, 五味子10 g。于月经周期的第7天起服用, 1剂/d, 持续4~5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1) 以参考文献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2]:治愈:治疗后2年内受孕或生产;有效:治疗后2年内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 出现排卵;无效:治疗后2年内, 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未出现排卵。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2) 于治疗前末次月经第2~3天及治疗后末次月经第2~3天,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雌性激素的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36%,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性激素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E2及FSH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内分泌系统是由全身的内分泌腺及内分泌细胞组成的调节机体的生理代谢循环及生长发育的调节系统[3]。它通过分泌激素维持机体环境稳定。在正常的状态下,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为平衡状态, 一旦这种平衡受到破坏之后, 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4]。

近年来, 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 妇科内分泌失调发病率逐年升高, 给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西医治疗一般遵循“内分泌调节”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 选择相应的调节激素分泌的方法。妇科内分泌失调在中医上属于“肝躁”的范畴, 治疗时一般遵循“活血调经、滋阴养血”的原则[5]。

本研究通过对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11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36%, 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81.82% (P<0.05) ,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雌性激素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失调, 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刘丽英, 黎肖梅.妇女内分泌失调症与调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7) :216-217.

[2]黄瑞华.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 (6) :1068-1069.

[3]郭纯, 徐景杰, 赵玮.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59例疗效观察[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2012, 21 (11) :908-910.

[4]徐晓娟, 石晓霞.论补肾中药在不孕症治疗中对生殖内分泌的调控作用[J].云南中药杂志, 2012, 33 (5) :11-12.

上一篇:郑州地铁下一篇:分析路灯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