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馆建设

2024-05-21

总分馆建设(精选8篇)

总分馆建设 篇1

近年来,各类政府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的报告和政策中“均等化”字眼出现频率逐渐增多,这说明党和政府在逐步落实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过程中,把公民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总分馆制建设作为切实提升均等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则绝对是其高潮部分。

一、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推行总分馆制建设

全国各地文化馆积极实行免费开放这么多年来,除了继续深入推进外,在组织体系上推行总分馆制将是能够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效能、切实保障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的另一有效措施。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个方面,即从国家政策、技术、经济和社会来分析推行总分馆建设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

不断强调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县文化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

(二)技术手段。

各类数字化技术已经能够提供异地服务的可能,但考虑到数字化服务的特点及服务对象的差异,在组织体系仍旧需要考虑避免出现服务的盲区。对于偏远地区应结合数字化技术及通过基层馆的设置,来保证资源的共享和人群全覆盖。

(三)经济和社会。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6.10%并计划于2020年达到60%。从这个数据来看,城乡文化消费水平差异将长期存在。作为文化馆应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在深入推进免费开放的同时,真正提高服务效能,切实推行总分馆建设,以保证公民能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二、总分馆建设的理论探讨

从管理层级和管理单元两方面来看,文化馆应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纯粹总分馆

比如以美国市县级图书馆为例,总馆与分馆之间实行“一元化”垂直管理,同属一个法人单位,其所有的人财物及制度全部由总馆统一领导协调,这种模式因此也被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业广泛采用。该模式能够保证人财物的统一调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以及服务标准化的推行,但需要有制度的配合。

(二)紧密、半紧密或松散型

这其实是一种契约型安排。紧密型总分馆制没有法律和行政体制的支持,存在多元建设主体、多级管理主体,分馆的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通过协议把分馆委托给总馆集中管理。分馆拥有自身的产权,而总馆因类型的不同表现为对分馆拥有不同程度的管理权。紧密型为完全拥有分馆的管理权,而松散型则给予总馆服务管理权和资源使用权。紧密型的总馆对分馆的业务管理力度较松散型要强,总体来看这类总分馆模式较符合当前的法律和行政体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轻松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一体化。

(三)联盟型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总分馆制建设的法律保障。

针对已提交审议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各地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以提供总分馆制建设的法律保障,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和投入机制等。

2、各地应结合地理情况,制定各总分馆的服务标准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3、根据城市和社区人口分布,统筹规划和合理按排总馆、分馆的设立。

4、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重视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同时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总分馆的管理、社会评估等。

三、实施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思考和建议

镇江文化馆可以作为整个镇江地区的中心馆以统筹指导本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并与下辖各总馆进行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京口、丹阳等辖市区文化馆作为总馆对下辖分馆(文化站)拥有人财物的所有权和一体化管理权,统一服务标准和服务理念、资源完全共享。

结合管理层次和管理单元模式设计,搞好镇江文化馆总分馆制的还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由于中心馆、总馆拥有的各项权力和资源较以前有大幅增强,需要建立建全一套完整的评估机制,并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进行评估。

2、以加盟或契约方式吸引社会力量的加入作为有效补充。

3、定制一套适应当地总分馆单元的服务标准。

4、明确中心馆、总馆、分馆和各自不同的服务职能以避免重复建设,并注意保留当地特色。

总馆与分馆在职能上有着明显区别,总馆负责资源调配,参与中心馆的政策和标准制定、组织协调和服务反馈等功能;而分馆的主要职能则是如何形成特色,贴近群众需求以实现全网覆盖。总分馆之间则通过三个关键因素:资源共享、服务标准化和服务互通而形成有效连接。镇江市的总分馆设计在管理层次和管理单元模式上,表现为人财物及制度建立的主导权向总馆倾斜,而业务自由权则

向分馆倾斜的特点,从而实现总分馆制的运营目标。

镇江市文化馆作为镇江市大区(含三县四区)的中心馆职能:除了面向公众直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外,中心馆还应履行以下职能:

1、对各总馆进行业务指导,并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

2、统筹安排全市各项活动。

3、组建人才培训中心、业务支持中心。

4、积极与省文化馆联络,协助推行国家各项文化服务战略和政策的实施。

镇江辖市区文化馆作为总馆的职能:

1、负责资源调配,参与制定并配合实施统一的服务标准、服务细则。

2、在中心馆的指导下,统筹辖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

3、负责建立文化人才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及人才培养。

城区及乡镇分馆职能:

1、负责文化活动的具体实施。

2、为支馆提供业务辅导。

3、各类文化项目的承办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的打造。

在设计总分馆模式时,我们还需注意三个重要环节:经费保障、人才保障和法律保障,并在管理模式设计中注意以提供均等化和标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同时需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以保证总分馆制的成功实施。

摘要:在提升国内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大背景下,分别从国家、经济、社会、技术层面分析推行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意义;从管理层级和管理单元两方面,分析总分馆的模式;结合镇江实际,提出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馆总分馆,模式,公共文化

总分馆建设 篇2

——“4-4模式”构想

蒋永福/张世颖

2012-9-27 12:00:34 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京)2010年4期

【英文标题】On the Sub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and Construction Program of Central-branch Library Service System: Conception of“4-4 Pattern”

【作者简介】蒋永福教授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世颖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080

【内容提要】实现提供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目标,必须合理设置建设主体,并构建相应的总分馆服务体系。由于我国地区差异悬殊,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的设置及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多元化模式。本文以分析我国现实国情为基础,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设置及其总分馆服务体系构建的“4-4模式”。表1。参考文献3。

【关 键 词】公共图书馆治理/建设主体/总分馆服务体系/模式构建/中国

从公共治理角度,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的目标可概括为:提供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①。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合理设置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并在一定建设主体格局下建立能够“提供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分馆服务体系。这需要按照“4-4模式”设置建设主体和构建总分馆体系:设置四类建设主体,并相应的建立四套总分馆服务体系。

1、基本思路与依据

1.1基本思路

“4-4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为指导思想,从国情现实出发,在不与现行国家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冲突的前提下,探寻合理设置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的新模式,同时构建相应的总分馆服务体系,为实现“提供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的治理目标提供适宜的制度安排。

1.2依据

1.2.1政策依据

本文所依据的政策主要包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国务院的“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以上所有政策的具体名称略)。这些政策中所指明或包含的有关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定位、要求、目标等内容,就是本文论述的政策背景。

1.2.2实践依据

近十几年,国内一些地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东、苏州、东莞、佛山、杭州、嘉兴、长春等省市进行的总分馆或区域联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为我们继续探索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治理模式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国外的实践,如美国的以多类型地方政府和联合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建设主体设置模式、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充当支持性建设主体的做法,澳大利亚的州政府和市政府联合成为建设主体的做法,英国、挪威、丹麦等国通过法律规定“提供全面有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地方政府的责任”的政府“强制”做法,等等,为我国探索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治理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2.3方法依据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现有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基础差异悬殊,这就要求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中建设主体的设置以及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多元化模式。为此,我们依据统计学中的次数分布理论(Frequency Distribution Theory),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DP进行了统计分组(表1),并以此作为因地制宜地设置建设主体的主要依据。

根据统计学中的次数分布理论(Frequency Distribution Theory),先把各省区人均GDP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再求出这31个数据的极差(即这些数据的差异幅度)。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72536-8824=63712,即极差为63712。然后确定组数和组距:根据Montgomery(1996)提出的“组数一般可以近似等于样本量的平方根”,设定组数为6,组距为极差除以组数63712/6=10618.7,由此得出如表1所示的各省区人均GDP分组状态。

2、四类建设主体与四种总分馆服务体系构建模式:“4-4模式”

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的设置模式上,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模式有两种:一种以单一的独立地方政府为建设主体,全面负责提供所辖区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其方式要么是建立一个或多个实体性图书馆来覆盖全区域,要么是以总分馆方式覆盖全区域;另一种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府组成联合建设主体,共同为所涉区域提供全覆盖的图书馆服务。联合建设主体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较普遍施行。另外,以地方政府为主要建设主体、以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为“支持性建设主体”的情况,在国外也普遍存在。本文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并根据我国现实国情(表1),提出四类建设主体和四套总分馆服务体系模式。

2.1“大城市政府+区(县)政府”联合建设主体的总分馆模式

在我国大陆所有的大城市中,实行“市政府+区(县)政府”联合建设主体模式。这里所说的“大城市”包括:所有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28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深圳)以及京、津、沪三个直辖市。②对每个城市来说,由于市政府和区(县)政府处于同一个大的行政区域,而且市政府是区(县)政府的直接上级政府,所以这种“市政府+区(县)政府”联合建设主体模式比较可行。在“市政府+区(县)政府”联合建设主体模式中,市政府应该成为“主要建设主体”,区(县)政府应该成为积极加入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加入性建设主体”。两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决定方式应由两级政府共同协商而定(政府间协议)。国内已经出现的杭州市“一证通”模式、长春市“协作图书馆”模式等,均说明了“市政府+区(县)政府”联合建设主体模式的可行性。

在这种模式下,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式是:市政府成立全市公共图书馆事务主管部门(在国外一般叫“图书馆委员会”或“图书馆理事会”等),在这一主管部门的统筹领导下,以市馆为总馆,以各区(县)所辖区域居民都能够就近获得图书馆服务为目标,设立足够数量的实体性分馆和流动分馆,逐步形成总馆建设主体与分馆建设主体统一(经费来源统一),总馆主管部门与分馆主管部门统一(人财物统一管理,亦即管理统一),服务规范与水准统一(服务统一)的总分馆服务体系[1]。

需要指出的是,在前述总分馆特征(“三统一”)中,“服务统一”不难理解,也相对容易做到,但人们对“经费来源统一”和“人财物统一管理”可能认为难以实现,其理由主要是现行的分级行政管理体制和“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难以突破。但实际上这一问题主要属于制度安排问题——只要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公共图书馆的人财物作为“国有资源”,完全可以通过政府间的人员编制的重新调整、财政预决算转兑核算(相互转付),文献资源产权分立、流动使用,固定资产托存、划拨与增值分成等方式方法得到解决。当然,这些技术处理过程要规范化、制度化,以免出现归属不明、责任不清以及固定资产流失等现象。在这方面,上海市、杭州市、广东省(流动图书馆模式)等已有各自不同的实践方式,这说明上述问题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2.2中小城市政府为建设主体的总分馆模式

所有的中小城市政府作为单级独立的建设主体,负责为所辖区域提供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这里的“中小城市”均指现设有的地级市,全国共有333个[2]。把中小城市政府设置为独立的建设主体,突出体现了地方政府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建设主体的基本原则。我国至今仍然实行“地级市政府主管县级政府”的体制,但现在人们对“省管县”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无论将来是“地管县”还是“省管县”,都不影响中小城市政府成为独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的安排。国内已经出现的苏州、东莞、嘉兴等地的实践,从不同侧面分别说明了中小城市政府作为独立建设主体的可行性。为什么这些中小城市都地处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否证明了“中小城市政府作为独立建设主体”的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可行?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之所以尚未出现前述苏州等地那样的实践,并非全因“经济落后”,而是由经济相对落后、居民需求未能充分显现、政府公共服务理念相对滞后、缺乏利益相关者推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中小城市政府作为独立建设主体”的模式不可能立即达到苏州等地的效果,由此造成实施程度上的差别(这在短期内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能证明“中小城市政府作为独立建设主体”的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可行。也就是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否实施“中小城市政府作为独立建设主体”模式的问题,本质上是制度安排问题,而主要不是经济问题。

在“中小城市政府作为独立建设主体”模式下,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式是:市政府指定或成立公共图书馆事务的主管部门,在其统一领导下,以市馆为总馆,以全市区居民都能够就近获得图书馆服务为目标,在全市区设立足够数量的实体性分馆和流动分馆(不设独立建制的区馆),以此形成标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

2.3“经济较发达的省政府+县(市)政府”联合建设主体的总分馆模式

在经济较发达省区,实施“省政府+县(市)政府”联合建设主体模式。那么,“经济较发达省区”如何确定呢?可以以某省区人均GDP水平在全国所有省区中所处的位置为主要标准来确定,据此,把表1中的第三组、第四组所属的省区确定为“经济较发达省区”较为合适。也就是说,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福建六省实施“省政府+县(市)政府”联合建设主体模式③。在这一模式中,省政府作为“支持性建设主体”,其主要责任是为所属县(市)政府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提供有区别的、适度的经费支持。这里的“有区别”指的是:对那些无力独立提供覆盖全区域的、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的县(市)政府多提供经费支持,而对那些基本能够独立提供服务的,经费支持可以少一些。这就需要判断对各县(市)政府的图书馆服务能力及其程度作出判断。可以模仿表1的做法以某县(市)人均GDP水平在全省所有县(市)中所处的位置为主要标准来衡量,具体的衡量尺度应由有关省政府和县(市)政府协商确定。

从理论上说,这一模式的实施可能存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一旦某县(市)政府发展成为能够独立提供覆盖全区域的、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则省政府有必要不再继续予以经费支持,从而有可能使“省政府+县(市)政府”联合建设主体模式解体,出现县(市)政府成为独立建设主体的、新的建设主体类型。这当然是值得期待的愿景,因为它更能体现“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责任”的国际通行理念。但从现实情况看,除了京津沪之外,即使在经济最发达的省区,能够独立提供覆盖全区域的、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的县(市)政府也是少之又少。可见,大量出现县(市)政府独立成为建设主体的局面,恐怕是一个较长远的事情。故本文暂且不把县(市)政府成为独立建设主体的情况作为单一类型来对待。

在“省政府+县(市)政府”联合建设主体模式下,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式是:在省政府的经费支持下,由县(市)政府指定或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事务主管部门来领导,以县(市)馆为总馆,以提供使全县(市)居民都能够就近获得公共图书馆服务为目标,在辖区内逐步设立足够数量的实体性分馆和流动分馆(一般情况下,街道、社区、乡镇、村都不设独立建制的馆),以此最终形成标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在这种模式下,省馆应无偿承担为县(市)馆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的责任。

2.4“中央政府+经济欠发达的省政府+县(市)政府”联合建设主体的总分馆模式

中央政府、经济欠发达的省政府与其省内县(市)政府联合成为县(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确定“经济欠发达省区”的标准,可以该省区人均GDP水平在全国所处的位置为主要标准来确定。表1中第一组、第二组的21个省区可确定为“经济欠发达省区”,加上第三组的内蒙古自治区,共22个省区,施行“中央政府+经济欠发达的省政府+县(市)政府”联合建设主体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中央政府和省政府是必要的“支持性建设主体”,有责任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经费支持。

在这一模式中,中央政府、省政府对县(市)政府的支持应该体现差异原则,即经济实力越弱的县(市)应该得到越多的支持,反之亦反。每一个省区确定各县(市)经济实力的强弱,同样可以模仿表1做法,以某县(市)人均GDP水平在全省所有县(市)中所处的位置为主要标准来确定。再者,在这一模式中,中央政府、省政府、县(市)政府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比例如何确定呢?这一比例不可能、也不应该是统一和固定的,而应该因省、因县(市)而异。确定具体的实施比例,其程序大体可以安排为:先由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如文化部、财政部、发改委等)拿出专门的意见及相关要求(形成文件,其中应该包括投入比例计算标准,经费拨付方式与使用范围,审批程序等内容),各省据此呈报各县(市)的分配比例核算数据及依据,最后由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综合/修改后确定、落实。在国外,这种中央政府、省级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按比例追加图书馆经费投入的做法较普遍,如美国联邦政府根据《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法案》(LSTA, 1996)向各州拨付图书馆经费,接受拨款的各州须以至少34%的比例追加本州的图书馆经费,州所属的地方政府在接受州政府拨款时也按一定比例追加本级政府的图书馆经费[3]。

在“中央政府+经济欠发达省区政府+县(市)政府”联合建设主体的模式下,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式是:在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经费支持下,以每个县(市)馆为总馆,以全县(市)居民都能够就近获得图书馆服务为目标,在全县(市)区逐步设立足够数量的实体性分馆和流动分馆(一般情况下,街道、社区、乡镇、村都不设独立建制的馆),以此逐步形成标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在这一模式下,省馆仍然有责任为县(市)馆无偿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

3、对“4-4模式”的几点说明

(1)“4-4模式”的实施需要诸多前提条件,而我国目前尚不完全具备。相关法律尚不健全或完善,各级政府决策人员的观念有待转变,各级地方政府在实际行动上还需要更加积极的作为、承担起应负的责任,相关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等等。“4-4模式”提出的主要目的,是要为思考本论题的人们提供启发,为今后类似模式的可能实施提供参考思路。

(2)“4-4模式”的前提之一,是“不与现行的有关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冲突”,但这并不表明现行的有关管理体制是完全合理的或无需改革的,更不表明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得以完全认同。众所周知,我国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在现行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障碍。“4-4模式”的实施,必然要求对现行体制有所突破或调整。本文关于“4-4模式”的内涵及实施路径的阐述,尽量降低了对现行体制的要求。

(3)本文把合理设置建设主体及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目标预设为实现“提供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合理设置建设主体及其总分馆服务体系,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合理设置建设主体及构建因地制宜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外,还需要其他有关条件,如足够的经费投入,软硬件技术设备与网络环境,整个服务体系的运行管理,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政策环境,等等,这些条件都会影响到提供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及其效果。

(4)四类模式中,有三种属于联合建设主体模式,而且都属于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联合主体,没有包括非隶属关系的政府间的横向联合主体,这是因为在我国的地方政府组织法中,没有关于非隶属关系政府间如何联合提供公共服务的规定,目前我国非隶属关系的政府间联合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可行性空间极小,因此,本文没有讨论横向联合建设主体的问题。

(5)该模式是面向全国的全国性方案(国家方案),没有正面涉及省级方案(地方方案)。为每个省、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非本文探讨的重点。而依据人均GDP水平差异因地制宜地设置建设主体及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方法,则可为各地设计地方方案提供一种参考。

(6)“4-4模式”的提出,是为了尽力适应我国目前现实情况而设计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此模式有进一步加以改善,甚至重新设置的必要和可能。

注释:

①关于“覆盖全社会”和“普遍均等”的含义,请参见: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3-5

②重庆直辖市成立较晚,且其经济实力与京、津、沪相比差距较大,故将其列入“一般省区”范畴。这也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③因第三组中的内蒙古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部”省区,同时考虑其属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了体现“优惠”政策,将其排除在“经济较发达省区”之外。当然,这种“排除”是否合理或有必要,有待讨论

【参考文献】

[1]于良芝,陆秀萍,刘亚.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法律保障:法定建设主体及相关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08(7):6-11,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ER/OL].[2010-02-20].http://qhs.mca.gov.cn/article/zlzx/qhtj/200711/20071100003177.shtml

总分馆建设 篇3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 效益分析

分类号 G258.2

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and Branch Library Service Benefit

Wang Jingfeng

Abstract 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type of the Shenzhen Baoan general and branch libraries, and analyses the service benefit of general library and branch libraries. The analyze conclusion will offer the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eneral branch library.

Keywords Public library. General and branch library. Service benefit analyze.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及地区公共图书馆都在总分馆制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性的尝试。宝安区是深圳市6个市辖行政区之一,截至2012年底,面积393.6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8.4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4.96万人,非户籍人口233.48万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87%,是深圳市外来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该区自2004开始进行总分馆制建设,经过近10年的实践和探索,分馆服务效益凸显差异。本文总结总分馆制建设模式,分析各模式下分馆服务效益,旨在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供参考。

1 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历程回顾

1993年宝安区仅有一个区图书馆。1998、1999两年宝安区开展“百村书库”工程,大规模建设村级图书馆,至深圳市大规模开展“图书馆之城”建设之前的2002年底,宝安区127个行政村中共有98个村图书馆和4个社区图书馆达标,为全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宝安区图书馆与观澜、西乡两街道图书馆试行业务总分馆制,即在不改变街道图书馆所有权和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实行业务的一体化,统一的业务系统、统一的业务标准、一卡通借、网络数字资源共享等。之后全区所有街道馆被纳入了业务总分馆制管理。同时,宝安区图书馆还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工业区或企业推行业务总分馆制,建成业务分馆50余家。2008年宝安区开始试行公共图书馆实质性总分馆制,宝安区图书馆采取与街道、共建方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的方式,明确分馆建设中的物权归属及各方权利和义务,除对其分馆实行统一业务管理之外,总馆还不同程度地统一了分馆的人财物管理。2008年以来,宝安区在各大工业区或劳务工聚居地建成此类直属分馆14家。

2 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

根据总分馆建设过程中,人财物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归属不同,将2008年至今宝安区建设的14家劳务工分馆的建设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六种模型[1],详见表1。

表1三种类型中,从直属分馆式、馆长委派式到业务指导式,区馆对分馆的控制权逐渐减弱,直属分馆式中区馆对分馆有绝对控制权,业务指导式中区馆对分馆管理最为松散。

三种类型,又根据总馆及分馆对馆舍、书刊及设备、馆员等人财物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归属不同,分成六种模式。六种分馆建设模式都是宝安区在本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探索最佳建设模式的结果。

表1 宝安区总分馆建设模式分类表

3 总分馆服务效益分析[2-3]

3.1 单馆及总分馆运作服务效益对比分析[4]

从表2可以看出:(1)宝安区自实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管理后,总持证读者数、到馆人次、外借册次及人次等业务指标绝对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目标人群覆盖率、目标人群人均到馆次数、目标人群人均外借册次、持证读者人均外借册次、人均每次外借册次等业务指标相对值也有一定幅度增加,有效反映了总分馆的服务效益和规模效应;(3)到馆人均服务成本、每册次外借平均成本等单位服务成本指标有一定幅度下降,说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明显提升;(4)业务指标绝对值和相对值都明显提升、单位服务成本下降的同时,个别业务指标相对值略有下降,比如图书流通率反而低于单馆运作时的指标,说明文献资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总分馆规模效应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表2 宝安区馆、宝安区总分馆服务效益数据

注:①因2012年4月5日至8月7日,宝安区图书馆装修闭馆。为保证数据分析的科学性,表2基础数据为2011年数据为准;②2011年数据含龙华新区。

3.2 分馆服务效益横向对比分析

以2012年数据为例来分析,表3为从表1三大分馆建设类型中各选择一个服务效益相对较好的分馆,参照2011年宝安区馆各项数据进行服务效益的横向对比分析。分析得出:(1)直属分馆服务效益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宝安区馆单馆数据。直属分馆地处社区或工业区,方便社区居民及劳务工使用,服务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可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很好地满足广大基层读者的阅读需求。(2)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直接影响服务效益。石岩水田分馆位于石岩街道水田工业区,主要服务于工业区及周边市民。而大浪街道分馆作为街道馆,由于服务半径远大于其它分馆,导致该馆目标人群覆盖率、目标人群人均到馆次数、目标人群人均外借册次等与目标人群有关的服务效益指标低于石岩水田分馆,说明了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应成为分馆合理布局的重要因素。(3)人的因素在服务效益发挥方面占决定因素。石岩水田分馆、大浪街道分馆管理人员全部或部分由区馆委派与管理,两分馆的图书流通率、人均外借册次等外借服务效益指标明显好于业务指导式的石岩艾美特分馆,同时,分析单位外借服务成本,石岩艾美特分馆的每册次外借平均成本高于其他两分馆。可见,人员素质、人员稳定性等人的因素是服务效益关键的决定性因素。(4)石岩艾美特分馆主要服务对象为艾美特员工,约3万人,由艾美特公司自行管理,持证读者人均外借册次虽然较高,但是目标人群覆盖率较低,图书馆受众面受到局限。

nlc202309020821

表3 各类分馆模式服务效益比较分析数据

注:表中宝安区图书馆为2011年数据,其他为2012年数据。

从分析可以看出,由区馆直接管理的直属分馆式,其服务效益较好且最为稳定,是分馆建设中在充分利用共建方资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发挥服务效益的最理想的总分馆制管理模式。此外,馆长委派式分馆和业务指导式分馆,其服务效益受共建方人力、财力、合作意向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为分馆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特别是业务指导式分馆不仅单位外借服务成本较高,而且服务效益较大程度地取决于共建方的重视程度与人力、财力状况。

3.3 分馆服务效益纵向对比分析

不同模式下分馆服务效益有差异,即使同一个模式下分馆的服务效益也会有一定差异。表4从表1直属分馆式管理的分馆中选取了现在仍继续正常开放,并且仍由区图书馆实行直属管理的5个分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在同一模式下影响分馆服务效益的关键因素。

表4 直属分馆式分馆服务效益比较分析数据

注:表中均为2012年数据。

从表4可以看出:(1)新安街道分馆和新安大浪分馆地处交通便利、周边生活配套及娱乐场所较多的老城区,目标人群覆盖率、目标人群年人均到馆次数两项指标均接近或低于平均值。与此相对应,地处偏远的沙井畅鸿分馆、石岩同富康水田分馆,却由于外出交通不便,且周边生活配套及娱乐设施又较少,受到了周边劳务工读者青睐,目标人群覆盖率、目标人群年人均到馆次数两项指标也均高于平均值。可见,周边交通状况、周边文化设施是影响服务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2)新安街道分馆、新安大浪分馆两馆虽然目标人群覆盖率不高,但图书流通率、持证读者年人均外借册次两项指标却全部明显高于平均值。新安街道是宝安区政治文化中心,人口素质相对较高。可见,区域人口素质影响着分馆服务效益的发挥。(3)西乡伟创力分馆2010年4月搬迁至新址,搬迁造成读者大量流失,且搬迁后西乡伟创力分馆仅对伟创力公司员工开放。沙井畅鸿分馆对社会公众开放出入口很隐藏,该馆服务人群基本仅为该公司员工。上述两馆多项服务效益指标低于平均值,这说明服务人口数量也是影响服务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4)馆舍楼层是影响分馆服务效益的关键因素,但随着开馆后服务和宣传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市民开始了解和使用图书馆,馆舍作为关键因素对服务效益的影响力将会减弱,比如新安街道分馆、石岩同富康水田分馆虽然地处二楼,但两馆服务效益指标基本接近平均值,甚至有些指标仍明显高于平均值。(5)石岩同富康水田分馆是分馆中的标杆,各项指标均位于前列。该馆虽位于二楼,但馆员积极采取派发宣传单、组织读者联谊会等形式向市民深入宣传图书馆服务,并已形成了合作、奉献的组织文化,馆员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好。可见团队文化、馆员素质能力、图书馆知名度和美誉度等软环境也成为长期影响分馆服务效益的关键因素。

从分析可以看出,在同一办馆模式下影响服务效益发挥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前期选址,它将为服务效益的充分发挥打下基础。应把握四个关键因素:服务人口数量与素质、馆舍楼层、周边交通状况、周边文化设施。服务人口越多、人口素质越高、馆舍楼层越低、周边交通越便利、周边文化设施越少,分馆服务效益越好,反之则差。二是分馆软环境,它将直接影响服务效益长期发挥的程度。应把握三个关键因素:团队文化、馆员素质与能力、宣传方式方法。团队凝聚力战斗力越强、馆员素质能力越高,宣传方式方法越恰当多样,分馆服务效益越好,反之则差。上述关键因素将综合影响同一模式下分馆服务效益的发挥。

4 如何充分发挥总分馆制的服务效益

4.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区域服务体系结构

宝安区公共图书馆实施总分馆制管理后,总馆及分馆服务效益得到明显提升。为确保服务效益发挥的持续性和进一步扩大总分馆的服务效益,首先应科学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总分馆制的规模效应。在未来分馆布局时,应严格参照出台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改变以前以社区或居委会等行政区划为标准的建设模式,按人口分布及阅读需求,对全区公共图书馆网点进行合理规划,并对各层次公共图书馆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可根据开放现状进行合并或转型。在前期选址规划中综合考虑服务人口与素质、馆舍楼层、周边交通状况、周边文化设施等关键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在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总分馆规模效应,提升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效益。

4.2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保障分馆可持续发展[6]

政府主导是保障劳务工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但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总分馆制建设完全由政府包揽,积极鼓励和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是十分有必要而且可行的。2011年5月,宝安区图书馆与石岩同富康公司共建的两个直属分馆之一——石岩同富康分馆,因为共建方石岩同富康公司不能继续承担分馆水电、网络专线费,以及不能免费提供办馆场地,已经开放两年多的直属分馆关闭。因此,建议政府主导和保障分馆建设和运营,同时,各级政府对于支持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企业、社区等共建方给予相应的减免税收、提供财政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或组织参与到公共文化事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以此保障分馆服务效益的持续性发挥。

4.3 经费保证,人员稳定,保障分馆充分发挥服务效益

保障已建分馆的运行经费是关系到分馆服务效益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借鉴其他区经验,2009年开始宝安区财政已将各直属分馆日常运作经费列入年度常规预算,2012年开始将全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列入宝安区图书馆年度预算,这些举措都为各分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此外,稳定、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也为分馆服务效益的充分发挥提供人力保障。建议设置适合总分馆制建设的多层级人员岗位结构体系,并将人员工资及福利纳入财政核拨,以保障分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及稳定性,为提高分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分馆服务效益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总分馆建设 篇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总分馆建设

总分馆制源于西方国家。它作为公共图书馆法定的制度, 将某一地区公共图书馆 (市、县、区) 的人、财、物资源由总馆集中管理, 并统一进行文献采购;总分馆间具有统一的管理系统、目录系统、借阅系统和馆员教育培训;分馆直接向基层开展服务, 没有文献采编任务。总分馆制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益为目的, 通过一体化和专业化管理, 实现体系内各级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服务互动, 充分体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总分馆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图书馆界的关注。

目前, 我国公共图书馆组织模式按照行政级别设置, 即国家、省、市、县 (区) 四级公共图书馆模式, 其特点是:一级政府建一级图书馆, 一级政府管一级图书馆, 各级图书馆级别分明、归属清楚。这种结构的最大缺陷是资源集中, 服务范围与受众都受到了馆址的严重制约。而总分馆制是在一个地区设置一个总馆, 再按照这个地区的服务人口与服务半径, 设置若干个中小型分馆, 构成星型结构分布式服务。其特点是: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量多, 分布广, 布局合理, 资源有效共享与利用, 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一体化。且分馆功能简单、服务便利、快速, 总、分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这种总分馆结构分布式服务在我国已初现端倪。

一、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的现实意义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图书馆独立提供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总分馆制这一图书馆服务体系指由同一个建设主体资助、同一个主管机构管理的图书馆群, 其中一个图书馆处于核心地位作为总馆, 其他图书馆处于从属地位作为分馆;分馆在行政上隶属于总馆, 或与总馆一起隶属于同一个主管部门, 在业务上接受总馆管理。其基本特征是:图书馆的总馆建设主体与分馆建设主体统一, 即经费来源统一;总馆主管部门与分馆主管部门统一, 即管理统一。总分馆统一人财物管理、统一规划和实施服务、统一服务水准。这种对人财物的集中管理和利用, 将有效解决基层购书经费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同时系统内统一的“采、编、调、配一体化”服务模式, 也将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好地利用, 是促进总馆和分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模式。

一般来说, 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大致可分为采编、流通、阅览、参考咨询、技术保障等方面。在单馆制建设思路下, 每个公共图书馆在业务机构设置上大致都是相同的, 基层公共图书馆由于经费有限, 文献采购量少, 某些部门工作量不满, 造成人才浪费。另外, 区域内各馆书刊采购的重点与范围也大致类似, 这造成区域内文献信息资源同质化严重,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文献采购经费, 同时使区域内的读者难以享受更丰富的文献信息服务。而在总分馆制下的图书馆网络可以促使各成员馆各尽其责, 发挥整体效益。抛弃“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 以效益为标准, 通过各自内部人才、机构重组, 发挥各自优势, 以达到整合效果, 实现资源共享。总馆发挥自身人才、文献、技术上的优势, 强化其协调功能, 在文献布局、数据库建设、编制联合目录、网络化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协调作用。分馆充分利用总馆的各项服务, 在各自的服务区域开展特色服务, 发挥它们与基层紧密联系的长处, 让更多基层读者享有平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二、总分馆制是激活公共图书馆的有效机制

(一) 总分馆制是一种先进的办馆模式

总分馆制是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总馆下, 设立若干分馆, 以一个网状的形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机构。随着我国图书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国内有不少省市、地区公共图书馆也进行了总分馆制的改造, 如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就通过系统化、集群化、网络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 优化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配置, 极大地改善了县馆经费拮据、资源匮乏、服务落后的生存局面, 为提升公共图书馆整体水平作出了贡献。

(二) 总分馆制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目前公共图书馆体制中, 公共图书馆实行的是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单馆, 图书馆之间存在大量重复收藏、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等问题。一方面是馆内资金投入不足、有舍无书, 另一方面是公共图书馆系统内大量资源的重复配置, 不能互通有无, 而且图书馆系统与广大读者之间的供求关系也难以维系, 使得各公共图书馆难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总分馆制可以在不改变原有行政、人事、财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 以一个规模较大、文献资源丰富、技术力量强大的图书馆作为总馆, 以其他有着共同愿望、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的图书馆为其分馆, 根据资源共享的需要。自发组成总分馆关系的合作机制, 构建以省或市馆为总馆统一协调的总分馆制, 在总分馆制的框架下, 整合、利用以各县公共图书馆为分馆及乡镇、社区图书室为分站成员馆的资源优势, 形成三级图书馆网络, 实现各成员馆之间的优势互补, 提高整个图书馆体系的服务能力, 发挥各成员馆的整体效益。

(三) 总分馆制是解决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保证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支撑,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 对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总分馆制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形式, 是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构建文化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公共图书馆实施总分馆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 总分馆体系中分馆设置应遵循适度、合理的原则

总分馆制的本质与内涵决定了并不是现在任何级别的公共图书馆都适宜建设。成功的关键是“适度”。在总分馆制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适度”这一原则。专家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总分馆制进行研究后发现, “适度”是这些国家取得成功的关键。“适度”首先指图书馆建设主体适度, 即保障总分馆体系所需经费的政府的级别不能太高或太低。这是因为太大的建设主体会形成超大的管理单元, 不便于管理;太小的建设主体财政能力不足, 不能保证高效持久的图书馆服务。例如, 澳大利亚是以州政府和市政府作为联合建设主体的。其次是合适的管理单元, 即在适度的政府级别上设置总分馆体系的主管部门。南开大学教授于芝认为总分馆制关键在适度:“合适的建设主体+合适的管理单元+适度的覆盖范围才等于合适的总分馆体系或书馆系统。”建设主体级别太高, 形成超大的管理单元, 运行成本过高。而建设主体过小, 财力无法支撑分馆长期有效运行。我国地广人口众多, 省、市、区 (县) 、乡镇地域面积是呈倒金字塔形的, 目前有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市级公共图书馆仅适宜在市本级建立分馆, 只有县 (区) 级公共图书馆才是最适宜推行总分馆制的。

根据《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对区域内各层级图书馆整体规划, 并按照规划好的总分馆进行建设, 逐步发展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同时应避免在一个地域内当有不同行政级别公共图书馆存在时, 服务体系建设无序性、不作为等情况。在满足《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的基础上, 分馆建设应在使用上具有方便性及舒适性;行为上应满足人际交往与场所感的需求;形象上具有地方感与标志性, 也就是说它应有一个可以被人们熟知的认知性。

(二) 资源配置应优化合理

考虑到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各级公共图书馆首先应坚持资源建设中分馆与总馆多领域、多层次的互补与共享。其次需要总馆对下辖各成员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书目数据、期刊目录进行整合。形成总分馆制下所有分馆统一的书目数据检索系统和期刊联合目录, 加强与各成员馆信息咨询部、采访部开发数字文献及在新书订购中及时沟通、交流信息的机制, 全面协调、合理配置各成员馆文献信息资源, 形成优势互补、互通有无。

(三) 书目数据库建设应规范化、标准化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 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以书目数据的高质量为前提的, 如没有规范、一致的书目数据作前提条件, 自动化系统就无法高速运转, 总分馆制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将无法实现。由于数据库类型的多样化和应用环境的不同, 目前, 在各级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所建书目数据库数据内容参差不一、分编员专业知识水平不等、执行标准不统一、数据建设质量不高、制作数据速度慢等问题, 既影响读者的检全率、检准率, 又影响图书馆分编人员套录数据的取舍规范, 难以统一。总馆应加强上传联机编目数据的质量监控工作, 及时对各成员馆著录的书目数据进行在线指导, 不断提高各成员馆分编、标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从而不断完善联机编目数据的书目质量, 为总分馆制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打下牢固基础。

总分馆制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国内, 总分馆制已提出多年, 专家们认为, 总分馆制在国内推广遇到的主要阻力是多方面的。第一是观念。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一级政府建一级图书馆, 一级政府管一个图书馆”的图书馆建设体制, 习惯了这种体制的人可能存在理解困难。有些可能认为这会给总馆工作增加压力。第二是管理权。在已经建立街道、城镇图书馆的地区, 街道、乡镇政府可能会把转让图书馆行政管理权视为自身权利的削弱。第三是财政安排。在有些地区, 各级政府可能需要根据总分馆体系的要求, 从财政上调整文化事业建设费的拨付办法, 而这种调整可能会遇到地方政府惰性的阻碍等, 但建立总分馆制是今后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投入比重在增加, 目前在我国建设“经费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的总分馆体系的条件事实上已经成熟。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持续降低服务成本和有效保障服务质量是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实现业务协同是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总分馆制是我国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实现文化均等、惠及全民的先进服务与管理模式, 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国新.东京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服务[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9.

总分馆建设 篇5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器端已不再局限于局域网内客户端访问,可以供广域网客户端访问;同样地,图书馆管理系统客户端也不再局限为局域网客户端,可以为广域网客户端。

在这种条件下,总分馆建设模式就成为图书馆关注点。所谓总分馆建设模式,是指多个客户端(包括局限网客户端和广域网客户端)访问同一个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端,从而实现本地馆藏的业务管理。

总分馆模式通过共享系统服务器端软硬件环境、共享管理维护人员、共享书目数据,各分馆不再重复上述投入和建设,从而极大地节省了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成本。

然而,当前多数总分馆模式,多注意“总”而忽略“分”。注意“总”,是指各分馆采用一套服务器端、采用一套权限控制、采用一套排架体系、甚至将业务逻辑统一集中在服务器端处理等等;忽略“分”,是指忽视各分馆的业务操作权限独立与差异性、忽视了各分馆独立的排架体系、忽视各客户端对业务逻辑的预处理与离线处理等等。即虽然号称为“总分馆”,但事实上仍是一套系统,只不过借助宽带网络,支持更广范围和更长距离的客户端接入罢了。

乐山市图书馆管理系统模式,从“只顾自己”到“兼顾他人”,顺序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独立的局域网系统模式

这个模式中,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器接入乐山市图书馆局域网,供局域网内客户端(包括工作人员使用的专用客户端和读者使用的通用浏览器客户端)访问,从而实现本馆业务自动化管理。

二、初级的“总分馆”系统模式

这个模式中,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器通过双网卡,同时接入乐山市图书馆局域网和互联网,在保持局域网内客户端访问不变的同时,市辖各区县公共图书馆、区域范围内部分中小学、机关厂矿下属图书馆(室)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宽带接入方式,也能访问图书馆服务器,从而根据授权实现本地业务自动化管理。

三、高级的“总分馆”系统模式

由于初级的“总分馆”模式仅通过读者类型、图书类型和馆藏地点实现分馆馆藏及业务权限区分,必须由专人对各分馆数据操作权限、流通借还权限、工作日历等进行管理与配置,不方便各分馆自定义本馆所辖的数据操作权限、流通借还权限、工作日历等进行管理与配置,无法在总分馆模式中更清晰体现出分馆自己的系统掌控性与独立性,所以乐山市图书馆通过系统升级,当前已进入了高级的“总分馆”系统模式。

乐山市图书馆管理系统模式的这三个阶段,是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充分保证了业务操作习惯与系统界面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乐山市图书馆自购买(升级)了“数字平台第二代图书馆集成系统第二版”(以下简称dp2 V2)后,即实现了局域网环境中本馆业务自动化管理功能。

由于区域范围内各区县图书馆、以及部分中小学、机关厂矿图书馆(室)也有业务自动化管理需求,但囿于缺少图书馆专业、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少软、硬件环境投入,一直无法实现业务自动化管理。因而,2007年起,利用建设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时早已具备的ADSL宽带接入(后期换成铁通光纤接入)及互联网固定IP地址条件,陆续让犍为县图书馆、夹江县图书馆、井研县图书馆、五通桥区图书馆、沙湾区图书馆、沐川县图书馆、大佛禅院图书室、实验中学图书室、乐山残疾人康复中心图书室、嘉阳煤业图书馆成为分馆(成员馆),每个分馆视业务量多少,各安装一或多个dp2 V2系统客户端,并通过ADSL宽带接入方式,访问乐山市图书馆服务器。乐山市图书馆系统管理员为各分馆工作人员分配图书馆系统管理员帐号并授以操作权限,同时设定不同的读者类型、图书册类型及馆藏地点供区分市馆与分馆馆藏及流通权限。市馆与各分馆共同维护一套书目数据和读者数据,并登记各自的馆藏册信息。

截止于2012年底,除了乐山市馆外,各分馆共登记中文图书馆藏58713册、中文期刊馆藏15080册,各分馆共借书刊150008册、还书刊148824册。解决了这些分馆长期无法实现的业务管理需求。

随着分馆人员能力的提高、业务管理需求的增加,初级的“总分馆”模式无法满足分馆的掌控本馆管理帐户及权限的分配、读者流通权限的调整以及在OPAC环境中需要有与其他分馆不一样的界面和数据过滤等“私属”需求,因而,2013年起,市馆的dp2系统再次升级,通过增加“图书馆代码”区分机制,从而实现各分馆馆藏及帐户操作权限的相对独立和互不干扰,从而满足了相关需求。

一、升级系统服务器端与客户端

只有dp2 V2最新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才支持新增的高级“总分馆”模式。所以,请到公司网站下载最新的系统服务器端安装包升级服务器端,并通过ClickOnce智能升级或绿色程序包升级客户端。

特别提醒,为了配合新增功能,实体库检索点有所增加,所以安装了新版本服务器后,系统管理员应该进入内务-功能-系统维护-系统管理中,刷新一下数据库定义,从而用新安装后的数据库模板定义更新相关数据库的配置文件——如果之前系统管理员曾对相关数据库的检索点、显示风格、自动生成脚本等配置文件作过个性化调整,请刷新数据库定义后,再新的配置文件基础上重新个性化调整。

由于涉及到检索点增加,升级后,还得进行重建检索点操作。

二、为各分馆分配图书馆代码并绑定于用户(管理员帐户)上 为了方便记忆,包括市馆在内各分馆馆代码为:“乐山市馆”、“大佛禅院”、“夹江县馆”、“犍为县馆”、“井研县馆”、“沐川县馆”、“沙湾区馆”、“实验中学”、“五通桥区馆”。

确定各馆代码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为系统用户绑定相应的图书馆代码。假如用户的“图书馆代码”为空,此用户即为“全局用户”,即此用户的权限针对所有成员馆有效;假如用户的“图书馆代码”中有值,如“夹江县馆”,此用户即为“分馆用户”,即此用户的权限仅针对分馆有效。每个用户所绑定的“图书馆代码”允许多个,通过西文逗号分隔即可,意味着此用户的权限可针对多个分馆有效。甚至可以用星号(*)通配符作为“图书馆代码”值,即此用户权限针对系统中所有分馆有效——显然,它的效果相当于一个“全局用户”了。

有了“图书馆代码”绑定机制,“全局”的具备用户管理权限的用户登录后,在内务前端-功能菜单-系统维护-用户窗中,就可以通过设定相关用户的“图书馆代码”值以决定“全局”或“分馆”用户权限了。甚至为“分馆用户”分配所谓的超级用户权限,无须担心,此分馆用户即使有超级用户权限,其作用域也受限于在其所属分馆范围内。

这样的设计,就可以将原来系统管理员解放出来,让各分馆系统管理员自服务,且通过权限作用域控制,各分馆间业务与数据互不干扰,提高了管理效率又增强了数据安全性。

三、为各分馆创建专属的读者数据库

之前所有读者数据都存贮在唯一的“读者”数据库中,升级时,在系统中为各个分馆都创建了一个自己的读者库,比如“夹江县馆读者”库,且在创建这类库时,在系统管理界面中为这些专属读者库绑定对应的图书馆代码,比如“夹江县馆”。注意,每个读者库所绑定的图书馆代码是唯一的,不允许绑定多个。

由于乐山市图书馆系统中,之前各分馆的读者均有一个与他馆读者不同的类型值,所以根据这个规律,在读者查询窗中,将某个分馆的读者检索出来后,选中结果,执行鼠标右键菜单中的“移动所选择的读者记录” 到新建的分馆专属读者库中。

最后,原来系统“读者”数据库中所剩下的读者,应该就是全属于乐山市图书馆的读者了,那么,再在系统管理窗中,为这个“读者”库添加上“乐山市馆”这个图书馆代码,使之成为乐山市图书馆的专属读者库。

四、修改各分馆馆藏册的馆藏地点

“总分馆”模式的一大好处就是共享、共建一套书目数据,所以,这些书目数据无需拆分到各分馆,仅需根据馆藏地点区分这些书目下辖对应的馆藏册数据即可。

由于引入了“图书馆代码”机制,那么,原来数据中“乐山市图书馆书刊流通部”、“夹江县馆”这类馆藏地址改成“乐山市馆/书刊流通部”、“夹江县馆/”,即改为“图书馆代码/本馆馆藏地点”这样的格式,其中,图书馆代码相当于一级馆藏地点,本馆具体的馆藏地点相当于二级馆藏地点。这样的馆藏地点更容易让人理解,也更容易让系统据此作相应的控制。

由于之前各分馆馆藏地点很笼统简单,没有考虑到具体的馆藏地址,所以可视其具体馆藏地址为空,那么“夹江县馆/”这类新的馆藏地址形式也是合法有效的。日后,仍可以根据分馆需要,通过批修改方式,把“夹江县馆/”改成“夹江县馆/流通书库”等形式。

虽然数据修改量大,但dp2系统提供的批修改册功能,还是很容易完成这些任务的: 在实体查询窗中,可以选定所有的实体库,选择“馆藏地点”检索途径,检索词为空,点击检索按钮右边那个下拉三角图标按钮,选择“仅获得检索点”功能,可以很快把各馆藏地点数据汇总并呈现出来。再双击或执行其鼠标右键菜单中的“在新开的册查询窗中检索”,就可以把这个馆藏地点的所有册数据装载进实体查询窗中。然后全选这些册项,执行鼠标右键菜单中的“批处理-快速修改册记录”,在批修改册窗中,比如欲修改“乐山市图书馆书刊流通部”馆藏地点为“乐山市馆/书刊流通部”,则在动作参数中,将馆藏地点设定成“乐山市馆/书刊流通部”,其它册信息字段内容可以为“<不改变>”(如果其它册信息字段同时也有批修改需求,则自行填写欲修改成的值即可)。确定后,系统就会自动把相关册数据的馆藏地点更改成新的馆藏地点了。

五、修改值列表配置

为提高工作效率,系统提供诸如“册类型”、“读者类型”、“馆藏地点”等下拉列值表供用户数据加工中选择。旧的系统值列表配置方式,兼容于全局用户,但分馆用户因其绑定的馆代码所限,就无法获得甚至授权修改其作用域中的值列表。因而,需要对系统值列表配置方式稍作改造。

具有系统参数配置权限的“全局用户”登录内务前端后,在功能菜单-系统维护-系统管理窗-值列表中,可以在元素下,将原来的

子元素用一个新增加的元素封装,此元素通过其code属性值(图书馆代码)表达出这些值列表是专属于某个分馆,如:

乐山市馆/书刊流通部,乐山市馆/文献咨询部,乐山市馆/少儿阅览室

{乐山市馆}丢失,{乐山市馆}剔旧,{乐山市馆}修补

{乐山市馆}普通图书,{乐山市馆}期刊,{乐山市馆}工具书,{乐山市馆}地方文献,{乐山市馆}古籍图书,{乐山市馆}音像资料

{乐山市馆}A,{乐山市馆}B,{乐山市馆}C,{乐山市馆}D,{乐山市馆}乐山馆职工,{乐山市馆}通卡A,{乐山市馆}通卡B

{乐山市馆}挂失,{乐山市馆}注销

{乐山市馆}一月,{乐山市馆}半年,{乐山市馆}一年

{乐山市馆}预测,{乐山市馆}记到

{乐山市馆}新华文轩,{乐山市馆}中国邮政

{乐山市馆}财政拨款

{乐山市馆}已订购,{乐山市馆}已验收

{乐山市馆}社科,{乐山市馆}自科

{乐山市馆}删除,{乐山市馆}新建

{乐山市馆}书评,{乐山市馆}订购征询

夹江县馆/

{夹江县馆}丢失,{夹江县馆}剔旧,{夹江县馆}修补

{夹江县馆}夹江普通图书,{夹江县馆}夹江期刊,{夹江县馆}夹江工具书,{夹江县馆}夹江地方文献,{夹江县馆}夹江古籍图书

{夹江县馆}夹江A,{夹江县馆}夹江B,{夹江县馆}夹江C,{夹江县馆}夹江D,{夹江县馆}夹江馆职工

{夹江县馆}挂失,{夹江县馆}注销

{夹江县馆}一月,{夹江县馆}半年,{夹江县馆}一年

{夹江县馆}预测,{夹江县馆}记到

{夹江县馆}新华文轩,{夹江县馆}中国邮政

{夹江县馆}财政拨款

{夹江县馆}已订购,{夹江县馆}已验收

{夹江县馆}社科,{夹江县馆}自科

{夹江县馆}删除,{夹江县馆}新建

{夹江县馆}书评,{夹江县馆}订购征询

……

,code属性值为“乐山市馆”这个图书馆代码,意味着其下级元素中的值列表是针对“乐山市馆”这个分馆的。

注意,

元素的name属性值等于”location“,这是设定馆藏地点下拉值列表的。启用了图书馆代码后,每个分馆的馆藏地址就应该是“乐山市馆/书刊流通部”这种“图书馆代码”加“具体馆藏地点”的格式,如果不符合这种要求,分馆用户就可能无法保存数据——比如系统可能会提示当前的馆藏地点(馆代码)不在该用户管辖范围内。所以,为了便于快捷准确录入相应值,馆藏地点值列表定义就得是对应于自己分馆馆代码加具体馆藏地点、中间用”/”分隔的方式。

注意,由于全局用户或同时绑定多个分馆代码的用户可以同时看到多个分馆的值列表,为了界面上便于用户区分,建议相关值前或后添加提示性信息,且这个提示性信息需要用花括号括起来,以表达仅供界面提示所用,但不属于实际的值内容——程序界面在选中这些带花括号提示信息的列后,会自动过滤掉这些提示信息内容的。

六、修改读者流通权限

由于之前乐山市图书馆读者流通权限定义没有通过馆代码区分,现在,需要实现各个分馆的读者流通权限的独立封装。封装方式是为其增加一个父元素,通过元素的”code”属性值(图书馆代码)实现不同分馆的读者流通权限的区分。

通过“内务-功能-系统维护-系统管理-读者流通权限”,可以修改,代码参考如下:

……

……

……

注意,通过元素封装后,各分馆的系统管理员如果具备系统参数配置权限,就可独立掌控该分馆专属的读者流通权限配置而不会越权配置其它分馆的流通权限。

当然,全局帐户如果具备系统参数配置权限,是可以掌控所有分馆的流通权限配置的。注意,非分馆模式中,采用的工作日历配置方式类似为:

即采用的是全局的、名为“基本日历”的工作日历以控制闭馆日期。分馆仍可这样配置,但由于工作日历是采用的全局的,分馆系统管理员是无法控制的。所以,建议类似如下方式为各分馆配置一个专属的工作日历,代码类似:

value属性值采用了省略的写法,”./”表示当前分馆(code属性值)下的日历,等同如下代码:

七、修改工作日历

既然为不同分馆定义了专属的工作日历,那么,具有创建日历权限的全局帐户或分馆帐户,就可以在“内务-功能-系统维护-日历窗”中,创建分馆的工作日历了——所谓分馆的工作日历,就是创建日历名为”图书馆代码/日历名”格式的日历,如:

“乐山市馆/基本日历”

八、为OPAC设置不同的分馆样式

OPAC环境中,默认具体三种样式风格,这三种样式风格定义了WEB界面字体、字号以及背景图片等效果。

建议为各分馆定义各自专属的样式风格,以方便OPAC环境中各分馆帐户登录或选择各分馆环境时,具有与它馆不一样的界面效果,比如把默认的“我的图书馆”图片换成“夹江县图书馆”等等。

首先,在dp2OPAC应用虚拟目录中,打开”style”子目录,可以看到其中有”0”、”1”、”2”三个子目录和一些图片。为了兼容或保留全局帐户环境中的样式效果,可保留这些文件夹及文件不变。然后,复制这些内容,并拷贝进在”style”子目录中新建的子目录,这些子目录就是为各分馆准备的样式文件内容,为了助记,可以将这些子目录按对应的图书馆代码命名。

之前拷贝的内容进入了图书馆代码命名的子目录后,显示所有样式与图片跟以前全局环境中的完全一样。这仅是为了占坑、示例方便,事后,可对应修改相关样式与图片并替换同名文件即可。

为了让OPAC系统能识别或找到前面准备的各分馆样式文件,需要对OPAC系统数据目录中的”webui.xml”配置文件进行修改,在配置文件根下增加” ”子元素,如:

…… 其中,元素code属性值代表这是某个分馆,style属性值代表的是在dp2OPAC应用的虚拟目录中style目录下的某个子目录名——其下就是这个分馆的专发样式文件及图片了。

九、修改排架体系

启用了排架体系的图书馆,其索取(书)号是存贮于册记录“索取号”字段中而不是书目数据“905”字段中(这是dp2系统推荐的方式)。由于排架体系是跟馆藏地点有关,所以需要绑定馆藏地点,才能根据馆藏地点的不同灵活调用并自动生成排架号(索取号)。

分馆模式下,所有分馆的馆藏地点全变成带图书馆代码前缀且用斜杠分隔的字符串,因而,需要在排架体系中,对应修改原绑定的馆藏地点为新的馆藏地点,代码如下:

……

十一、修改借还控制脚本代码

在“初级的总分馆模式”下,原来为了控制各分馆借还操作权限,不得不启用dp2系统二次开发接口,通过C#代码提供某某权限的工作帐户不能借或(和)还某某馆藏地点的书刊等等——这体现了dp2系统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且可以灵活处理各种复杂的应用需求。

但启用图书馆代码的“高级的总分馆模式”后,就无需要再要这些脚本代码了,系统天然地、直接地就能实现各分馆工作帐户只能处理自己分馆范围内的业务需求。所以这些脚本代码可以在“系统管理窗-脚本程序”中删除了(不删除也无害)。

总分馆建设 篇6

关键词:总分馆 公共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南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0.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1-0123-03

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采用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对区域内图书馆实行一体化管理。该模式以区域中心馆为总馆,各基层图书馆为分馆,实行总分馆图书统一采购、统一加工;各分馆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规范开放时间,统一形象设计,推行标准化服务;全面实现一证通用、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统一筹划全区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1]。但由于我国的总分馆管理模式建设、实践时间短,加之各个地方政府的主导及参与程度不同,总分馆管理模式的表现形式众多且各有利弊[2],因此可认为我国的总分馆管理模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与有限资源的高效配置,是近年来图书馆管理者面临的难题。电子阅览室的管理由于涉及到总分馆间的信息互通、设备保养、网络安全、系统维护等诸多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而成为了众多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深圳市南山区图书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值得进行一定的推广与研究。

1 南山图书馆总分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现状

至2010年底,南山图书馆总馆及分馆在前后共计投入经费217.032万元后,在总馆与8个分馆都建成了规模不等的电子阅览室。总馆的电子阅览室有144台采用25MB电信光纤上网的服务电脑(其中20台电脑可提供馆内VOD点播);8个分馆根据馆舍面积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分别配置10~30台上网电脑,共有160台电脑,采用12MB 电信ADSL(部分分馆由于上网电脑多,采用双ADSL)接入。2007年开通了总馆馆区内的WIFI网络,并于2010年和2012年分别开通了3个分馆的WIFI网络。

人员配置方面,南山图书馆总馆电子阅览室共3名管理人员,每个分馆1-2名管理人员,总计20名专职管理人员。电子阅览室管理员由总馆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工资。

在平台管理上,由于项目建设之初就以总分馆一体化管理为基本要求,所以目前南山图书馆总馆及各分馆的电子阅览室都统一采用深圳公共图书馆统一技术平台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通过各分馆与总馆的VPN连接,各分馆的电子阅览室能方便访问总馆的数字资源。总分馆的读者上网电脑全部采用无盘工作站系统进行管理,采用统一的安全网关系统,对上网电脑按要求配置相应的上网访问权限与相关的带宽设置,以保证业务管理系统的网络带宽正常运行,网络安全达到相关管理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要求。基本实现了总馆与各分馆的电子阅览室服务无差别。

2 南山图书馆总分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创新

2.1 基于无盘工作站的电子阅览室电脑管理

以往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面对电脑出现的运行速度下降、病毒感染等问题,一般都是采用系统还原或系统重装等方法去解决,但这些操作一方面会使读者上网记录等信息流失,另一方面随着网上出现了大量针对还原精灵软件、硬盘还原卡的破解办法,使得电脑系统的更新与维护频率加快,且频繁的重启也使得硬盘多有损坏,计算机病毒、木马泛滥,给读者使用带来了极大不便,电脑无法随时运行已属正常。

南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分析论证认为采用无盘工作站是有效解决总分馆电子阅览室有效管理的可行途径。在对市场上几大无盘工作站系统(斯普林MZD、网众、锐起等)进行相关的试用后,最终采用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斯普林MZD的无盘系统[3]。并借助电子阅览室的改造契机,在采购电子阅览室电脑时,全部采用无盘工作站系统,电子阅览室电脑全部为无硬盘、无光驱、无软驱、大内存配置。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简化到仅仅对服务器的维护,客户端的任何操作、删改都不会对系统造成破坏,节省了维护成本,也不需不断升级电脑硬件,增加了硬件的保值性。

2.2 采用安全网关产品解决读者上网行为管理、VPN、病毒网关的功能需求问题

南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最早使用WinRoute、MsProxy等网关代理软件,对读者的上网行为没有任何限制。后来为方便管理使用过ISA2006、RouteOS等软件,对读者上网行为进行控制。但是此类软件都是针对一些端口进行限制,而目前的很多上网行为都不是基于端口的,如QQ、QQ游戏、QQ传文件、BT下载、迅雷下载及网页视频等。这些信息行为,软件网关代理软件既无法进行识别和控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容易出现读者自带电脑感染病毒使ISA服务器无法工作(ARP攻击)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因不能控制下载,图书馆网络出口带宽占用非常严重,以致严重影响了正常办公和服务器的使用情况。同时,按照总分馆建设模式,总馆的电子资源可被分馆的用户所免费利用,即分馆的电子阅览室需要方便、安全地访问总馆的数字资源。而目前总馆所能提供的数字资源基本都是购买而来,但按照购买协定,这些数字资源既只能在内网使用,也不可能每个分馆再安装一套数字资源系统。分馆至总馆的网络目前连接都是通过ADSL这种外网连接来实现,如何让分馆能像总馆的电子阅览室一样按内网的访问方式来使用购买的数字资源成为一大问题。

面对上述两大问题,南山图书馆工作人员反复推敲了能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安全网关产品,前后试用了山石科技(HillStone)、安达通、深信服、和勤科技等四家公司的相关产品。综合考虑这四家公司的产品提供的防火墙、网关型防病毒(病毒库能升级)、上网行为控制、防内网攻击、日志记录、VPN等功能运行的处理能力、可靠性、稳定性及试用情况,最后分馆采用了八台处理性能更强、采用专用网络硬件平台及专用的操作系统的山石网科的SA-2001,总馆采用了两台SA-2010[4],组成了双机系统。各分馆电子阅览室电脑通过SA-2001与总馆的SA2010进行IPSEC的VPN连接,实现了在分馆也能方便、安全的访问总馆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数字资源的功能。并为了对总馆的网络结构进行相应调整,用双机热备的SA-2010替代原有的天融信防火墙,实现了在SA-2010系统上的多个内网网段对应不同外网出口访问Internet,真正实现了读者上网与员工办公两网分离,并在办公网及服务器网的网段进出网络处,设置了病毒防护,提高了办公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近两年的实践使用也证明此系统运行稳定、策略配置方便快捷。

nlc202309031310

2.3 采用WEB认证结合认证服务器的方式解决WIFI上网的认证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读者学习习惯和手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读者会自带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进馆学习,读者对WIFI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图书馆为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所提供的WIFI,一般都会使用DHCP的方式为读者服务。但此种服务方式只能记录到一个DHCP的IP地址,无法与读者身份相对应,即无法方便的记录上网日志,不满足相关部门对公共图书馆提供上网服务的基本要求。

南山图书馆在总馆及有WIFI需求的分馆,安装了无线IP提供WIFI接入,使用相应的安全网关设备为接入设备提供DHCP的IP地址,并对此类IP地址上网行为进行管控,记录上网日志。同时,配置WEB认证方式,在认证服务器上记录认证日志。这种采用WEB认证结合认证服务器的方式,可有效解决WIFI上网、身份认证、日志记录等问题。其中,认证服务器采用CISCO的ACS免费版,后台数据库采用ODBC模式,实时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读者库中取相应数据,统一部署在总馆机房内,使用内网IP地址,不对外发布。分馆的设备如需访问认证服务器,通过IPSEC VPN以保证安全。此系统实施后,读者使用WIFI,只需将无线网卡的IP地址设置为DHCP方式,在获得IP地址后,在浏览器中输入任意的网址就会弹出登录框,读者按要求输入自己的读者证号和密码,正确登录后即可上网。读者上网的日志记录,可以通过上安全网关的日志和认证服务器的登录日志进行查询,读者证号、上网时间、使用的IP地址、上网行为都能反映。完全达到相关部门对公共图书馆上网服务的要求。

3 南山图书馆总分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效果

自2008年总分馆一体化管理项目建设开始至2012年9月底,总馆及分馆共计接待上网读者759413人次(此统计数据包含总馆及各分馆的上网人次、无线上网人次),2012年(至2012年9月30日)总计上网人数为200306,平均每月接待上网读者22256人次(见表1)。

4 结语

随着总分馆管理模式的逐步推广,基于统一集中管理、统一服务、文献及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基础的区域范围内总分馆模式的图书馆将越来越多。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技术平台也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推出的。南山图书馆的总馆及全部分馆也于2011年底加入此统一平台,此举将南山图书馆一体化管理的服务扩大到了全市的范围,解决了很多与他馆统一服务的相关问题。全市一体化管理为南山图书馆总分馆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南山图书馆在总分馆的电子阅览室建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解决了诸如电脑管理、资源访问、网关认证、日志记录等问题,但感觉在储多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首先是拓展带宽。受分馆网络接入条件的限制,目前分馆虽在技术上可以访问总馆的全部数字资源,但总馆的附书光盘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目前都未在分馆使用。此外,带宽提高后,无线网络信号可以进行全馆区的覆盖,还将大大提高上网人次。其次是继续完善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目前采用的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技术平台所提供的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虽然能与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很好的兼容,但是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读者正常登记上网后,可自行退出管理系统的客户端而使管理端无法有效管理。第三是整合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南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目前能提供读者使用的数字资源还非常有限,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如何整合更多的数字资源如全市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将是南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未来建设面对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邱冠华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2]肖焕忠.总分馆制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5):41-43.

[3]斯普林公司[EB/OL].[2012-09-10].http://www.mzdchina.com/.

[4]山石网科公司[EB/OL].[2012-09-10].http://www.hillstone.com.cn/.

作者简介:姚荣(1975-),男,深圳市南山区图书馆馆员。

总分馆建设 篇7

公共图书馆作为全社会文化信息集散中心、文化资源利用与服务中心, 本着“普遍、均等、免费”的服务理念, 以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目标, 成为了新时期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一环。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为公共图书馆, 特别是对面向更广泛的普通大众的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近年来商洛市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 在文化资源建设与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由于其发展基础条件差、发展起步晚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 仍不能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笔者通过对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结合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发展模式和思路, 探索一条适合商洛山区基层图书馆发展、满足民众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合商州区行政区划设置及图书馆发展的基本现状, 本文所研究的基层图书馆对象为区—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的三级图书馆体系。

1 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现状

商州区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 现新馆建成于2004年, 馆舍建筑面积1640平方米。现有职工9人, 其中中级职称3人, 初级职称4人, 大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人数的70%。馆内藏书近10万册, 其中古籍线装图书4000余册;计算机30台。现向读者免费开放的有少儿阅览室、成人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资料室以及总书库, 读者座位量60余个。拥有固定读者2000余人, 年接待读者3.8万人次。并于2007年被纳入陕西省第二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 (区) 级支中心建设, 2008年9月正式挂牌设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商洛市商州区支中心”。

商州区现辖23个乡镇 (街道) , 80%以上的乡镇拥有图书馆 (或称文化站图书室) , 笔者选取了人口相对比较密集, 地理位置较靠近城区的5个乡镇进行实地考察。据调查了解, 其中只有一家乡镇图书馆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有效查询, 该乡镇馆由该镇的文化干部具体指导工作并委派人员管理。但在走访中发现, 该馆无独立的馆舍及相关的基础设施, “寄居”于一家出售学生教辅书籍的书店内, 且在走访的近半个小时内 (14:50—15:20) , 该店一直处于关门状态, 只能从玻璃门外看到室内设有一四层书架, 书架上方安置着“**镇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试点”等牌匾。附近居民均不知此为镇图书馆, 且对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和对本人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内容知之甚少。而其余四个乡镇均设有文化站图书室, 且在“送书下乡”工程的帮助和指导下拥有一定量的书刊, 但文化馆的宣传力度差, 利用率极低, 很多当地居民并不了解文化站书刊免费阅览的文化服务, 没有利用文化资源的意识, 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在乡镇有这样一个免费提供文化服务的场所。

商州区共有行政村 (社区) 409个, 近年来, 随着文化共享工程的推广、送书下乡活动的广泛开展以及农家书屋工程的推广, 村 (社区) 图书室发展迅速。据调查, 近两年来, 全区新建村 (社区) 图书室四百多家, 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室内图书全部为上级文化部门统一调配, 多置于村 (社区) 的党员活动室中, 由所属乡镇的文化部门委派人员进行管理。图书种类较齐全, 以农用书籍为主, 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但利用率不高, 大多数图书室内的藏书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并没有达到图书室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提高村民文化水平的目的。

2 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现存问题及障碍分析

立足于对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此对商州区基层图书馆目前存在问题和阻碍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作了如下分析:

2.1 规划布局结构形式单一, 经费短缺, 馆藏建设严重滞后

商州区基层图书馆依照传统的行政区域划分进行设置, 各级图书馆分别由各级政府的文化部门主管和建设。由于商州区地处秦岭山区, 地形复杂, 乡镇与城区之间、各乡镇之间交通便利程度不一, 从而使得本应为全区民众服务的商州区图书馆只能为城区居民及距城区较近的个别街道民众服务, 大大缩小了区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范围。此外, 经费短缺也是山区图书馆建设的最大瓶颈。据调查了解, 商州区图书馆年购书经费为一万元, 仅用于订购期刊、杂志;书籍购置经费为零, 新增书籍主要由“送书下乡”、征集、当地作家捐赠得来;数字图书馆建设缺失, 不能提供数据库等数字文献资源服务。而乡镇图书馆 (包括文化站图书室) 、村 (社区) 图书室的馆藏建设更令人尴尬, 除了乡镇、村政府提供相应的馆舍以外, 馆内藏书均由省文化厅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和农家书屋工程项目统一配置分发, 无独立的运作经费。

布局结构的单一化, 经费的短缺, 馆藏建设的滞后, 不仅使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也使其文化服务水平大打折扣。

2.2 政府主导地位的缺失

商洛市商州区属于中国西部的贫困山区, 长期以来, 政府的发展方向和立足点都在经济建设上, 而忽略了对于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支持。近年来, 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积极引导和财政支持下, 基层图书馆特别是农村图书室的建设出现了跨越式的进展, 但就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商州区来说, 各级基层政府部门的关注点依然在经济建设上, 而对于以图书馆为主的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缺乏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地位、社会职能和作用的正确认识, 从而难以在财政上投入相当的经费来进行区馆和各乡镇馆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能有效开展乡镇图书馆建设和文化服务活动。在没有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和具体发展方针的指引下, 基层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

2.3 技术支持条件不足, 网络管理系统缺失

由于长期以来基层图书馆建设经费和馆内专业人才的欠缺, 各级馆均未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网络系统化管理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 从而难以实践基层图书馆在开展文化服务过程中应涉及到的馆藏文献资源共享和通借通还。

2.4 人才力量的缺失

受当地图书馆人事管理制度的限制, 基层图书馆中专业人才缺乏, 安置性人员较多, 馆员素质参差不齐, 服务水平高低不一, 不仅难以提供统一的、均等化的高水平文化信息服务, 也使图书馆在服务技术和手段、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引进和应用上障碍重重, 从而无法提供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馆际互借、个性化文化服务等相关的更高水平、更高要求的文化服务。

3 商州区基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构建

针对商州地区特有的地理状况以及基层图书馆发展现状、商州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障碍的分析, 充分发挥总分馆体系的优越性, 借鉴目前国内发展总分馆制的有效模式和经验, 因地制宜, 博采众长, 构建适宜于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区—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三级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 利用总分馆制的优势解决目前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最终实现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总目标, 以满足广大民众的文化信息资源需求。

3.1 加强商州区图书馆的自身建设, 为总分馆制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 利用目前党和国家所提供的政策支撑和财政支持等有利形势, 争取更多的经费进行馆藏建设:一方面, 丰富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全面的借阅服务;另一方面,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和需求, 有侧重的购买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资源, 拓展文化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为总分馆制的实践提供最基本的文化资源支撑。其次, 把引进高素质的图书馆专业人才与培训馆内职工相结合:一方面, 向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争取相对独立的人事管理权, 根据本馆的发展需要招聘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图书馆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 加强在职人员对图书馆文化服务基本业务知识的不断学习, 提高其工作技能, 学习关于总分馆体系建设和运作的相关知识, 从而为总分馆制的建设和实施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最后, 引进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 实现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和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 为总分馆制的建立和运作提供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

3.2 以点带面, 初步形成自下而上的半委托的总分馆体系

由于区馆基础地位薄弱, 各乡镇馆发展不平衡, 故采用“以点带面, 试点先行” (1) 的方法, 区馆与一发展较好的乡镇馆通过协商建立具有联合性质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乡镇馆将双方认同的一定数额的年度购书经费委托给区馆使用, 区馆按双方认同的书刊数量和资产管理方法为乡镇馆配置藏书, 乡镇馆按双方认同的标准保证图书馆运行所需的设备、场地、人员和其他工作条件, 并按时开放, 读者用一张读者证通借总馆和分馆的图书。 (2)

在此构建过程中, 需注意:

(1) 区图书馆需同乡镇图书馆及区政府、乡镇政府的文化部门进行协调, 上移分馆的建设主体, 使作为总馆的区图书馆和作为分馆的乡镇馆隶属于同一个管理单位———区政府文化部门, 并在总馆的主导下实现总、分馆在建设方向、管理制度、运行方式、部分经费管理上的统一规划和布局。

(2) 由区馆具体负责乡镇分馆文献资料的统一采购和编目、统一调配, 并实现总、分馆馆藏文献的通借 (由于技术力量、经费和交通的限制, 暂不适于开展通还) , 同时注意明晰产权, 将图书资料的产权与使用权分离开, 通过贴标签等方法区分图书的归属问题。

(3) 由区馆组织定期对分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相关业务素质的考核, 结合选调一两名分馆工作人员在总馆进行一定时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之后再回到分馆工作的办法, 提高分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从而真正实现“便利读者, 规范服务, 统一管理, 资源共享的服务理念” (3) 。

(4) 由总馆统一组织和领导、策划读者活动, 有效的将总馆的文化服务延伸至乡镇级分馆, 不仅得乡镇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区居民同等的文化服务, 也使作为分馆的乡镇图书馆有效的支持了总馆的发展和文化服务的延伸。

3.3 积极开展文化服务, 有效引导政府行为

通过先行试点, 总、分馆之间广泛开展馆际互借、资源共享、讲座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让每一项延伸、每一个服务点、每一个分馆的建设都产生显著成效, 从而让每一个服务点和分馆都成为对政府的示范” (4) 。通过有效实践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 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推动政府承担起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责任, 用实际行动引导政府从政策制定和落实、财政投入、规划管理等各方面入手, 主导基层图书馆建立自上而下的全委托总分馆体系, 从根本上实现总馆对分馆在设施建设、制度管理、运行经费、图书采购和分编、业务活动开展、人员设置和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规划和协调, 使总分馆制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也使普遍均等免费的服务理念得以落实。

3.4 延伸基层服务, 构建全覆盖文化服务网络

由于商州地处秦岭山区, 地形条件复杂, 交通状况较差, 实行总、分馆之间通借通还的成本过高且实际效用不大, 因此, 只能通过在村 (社区) 建立服务点的方式将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借助“农家书屋”工程之东风, 村 (社区) 提供相应的房屋、基础设施、人员, 并将一定的购书经费上交给总馆, 由总馆按照各村 (社区) 的具体文化需求配置重点突出、覆盖全面的文献资料, 并负责定期在各村 (社区) 之间进行书刊的调换, 使文献资料在基层各服务点的合理流动, 以实现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更全面的文献利用服务, 图书产权归原所属图书室所有。同时, 区馆负责对图书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业务考核, 提高其服务能力, 尽量使广大村民都能就近享受到与区馆相一致的同等的文化服务, 从而使基层图书馆在总分馆体系的框架下, 将文化服务延伸至每一个村镇, 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文化服务, 充分行使自身利用图书馆的文化权利。

4 结语

长期以来, 地处贫困山区的商州区基层图书馆由于政策指导的缺失、经费欠缺、人员匮乏、基础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各种问题, 其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难以真正担负起为社会、民众提供文化资源服务的社会职责, 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文化阅读需要。近年来, 随着党和国家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图书馆等文化事业的政策和财政倾斜, 商州区基层图书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机遇期, 作为具有优先发展优势的区图书馆, 更应该抓紧机遇, 开拓创新, 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管理技术, 学习各种总分馆模式的发展途径和思路, 结合自身发展特点, 创新体制, 革新技术, 探索一条适合本区基层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道路, 最终实现覆盖城乡的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 不断满足基层民众的文化信息需求, 切实有效的为社会提供福泽全民的图书馆服务。

摘要:本文以商洛市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建设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 总结商州区基层图书馆现行发展概况及现存问题, 分析了阻碍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 结合目前国内出台的关于支持图书馆等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政策, 以及国内利用总分馆体制构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应用模式和成功经验, 提出了通过构建总分馆体系协调促进商州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措施, 以期达到促进该区基层图书馆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 切实贯彻图书馆“普遍、均等、免费”的服务理念。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总分馆制,公共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蔡艳青, 张瑞芳.公共图书馆集群管理总分馆制可持续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刊, 2011 (11) :18-20.

[2]曹海霞, 李振.县以下基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探究[J].图书与情报, 2010 (4) :62-65.

[3]朱福英.嘉兴市构建城乡一体化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和思考[J].图书馆, 2011 (2) :110-111.

[4]王元.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探讨:以朝阳市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 (01) :74-77.

[5]曹宝琴.试论县级公共图书馆网点整合[J].图书馆论坛, 2002 (4) :102-105.

[6]谭舒.基层社区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刊, 2009 (9) :9-12.

[7]邱冠华, 等.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与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186) :16-23.

总分馆建设 篇8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总分馆 管理模式

分类号 G259.1

Management Mode about Main-Branch Library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University Libraries

Yan Qiujua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mode about main - branch libraries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university libraries,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management mode about the main - branch library, and suggests that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our country should adhere to the service concept of " Regarding the readers as the center", establish the global management system, build a reasonable service resources system and form a good mechanism of the services and the means.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ies. Main-branch library. Management mode.

1 美英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概况

1.1 美国

美国高校根据图书馆法的相关规定,图书馆建设采用总馆、分馆制,资源由总馆统一协调[1]。根据网上不完全调查,美国高校分馆建设已经非常普遍,几乎所有高校都以各种方式建立自己的分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是以哈佛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学校—信息系统办(学校图书馆)—分馆”的多级管理模式;另一种是以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总馆—分馆”的一级管理模式[2]。

哈佛大学图书馆设有100多个分馆,不仅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且还有各类专业图书馆。分馆大部分设在哈佛大学校园内,有的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甚至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职能与隶属关系来看,哈佛大学对所属图书馆进行行政、业务的全面管理;而各分馆在重点馆藏、馆藏发展政策方面各自独立,同时在信息技术、数字收藏及保存方面由哈佛大学中心馆信息系统办公室协调[3]。与哈佛大学图书馆有着同样组织架构的还有耶鲁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是以学科为主进行划分,分馆共有50多个,拥有藏书1 100万册。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实行“总馆—分馆”的一级管理模式,它不仅设有各个专业的学科分馆,如生物、化学、商业、妇女研究、儿童等38个分馆,而且还依照读者层次,设立研究生、本科生图书馆,从而能较好地为各类读者提供服务。与哈佛大学有所不同的是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总馆对各个分馆的业务、人员、资源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调配,是一种全面管理关系。与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组织架构相似的还有密执安大学图书馆和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由此可见,美国的大学图书馆普遍采取分散管理体制,总馆负责该校图书馆主要的工作;各分馆各行其职,但都通过网络连接到总馆,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异地读者对于学校总馆文献的需求;而且各分馆采用借阅藏一体化、咨询检索一站式的服务手段,读者可以尽情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图书馆也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节省了人力资源。此外,所有分馆的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岗位聘用制,凡符合学历、年龄、工作年限等相关条件的皆可报名,参加应聘考试,通过考核的人员分到各个分馆。这样既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又能更好地根据分馆的要求为读者提供服务。

1.2 英国

英国的大学,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大学,一般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原则[4],而且传统的“学院制”影响延及图书馆。大学设有大学馆(即总馆),同时所属各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有的专业院系和研究机构也设有分馆。

剑桥大学共有90个图书馆,包括5个大学馆、55个系图书馆和30个学院图书馆。剑桥大学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评议会的理事会,图书馆馆长参与其中。学院受大学领导,但财政、行政及科研自行管理,大学保持对学院图书馆和实验室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和指导[4]。

牛津大学现有100多个规模不等、馆藏不一和服务多样的图书馆,分属于不同的学院、学部和大学的某些研究机构。一些专业图书馆在其专业领域内是英国最权威的图书馆,如Radcliff科学图书馆,是英国最大的综合科学图书馆;Taylor学院图书馆,是研究中世纪和现代欧洲语言和文学的中心,也是英国该领域内最大的专业图书馆。

综上所述,英国大学的“多级设馆”分散管理模式使得分馆遍布校园,极其便于各院系师生的利用,而且英国大学各分馆均有相当数量的参考咨询馆员从事读者导读、讲座、定题服务、组织学术报告会等工作,可以为读者提供特色化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2 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2.1 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要强调读者在图书馆资源组织与利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中心地位;强调一切工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为读者所想为读者所急,把读者满意与否作为评价图书馆服务的最主要条件[5]。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美英高校图书馆实行哪种总分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的所有工作,从图书馆的分布、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方式再到图书馆的人员配备,一切都是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和安排,都是为了能给读者提供更大的方便、更优质的服务。鉴于此,我们也应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读者要友善、尊重,运用各种手段,根据读者需求来建立合理的资源体系,开发与需求相匹配的服务功能,确立与需求相适应的服务机制,由此才能获得图书馆与用户的双赢。

nlc202309021505

2.2 建立全局化的管理体制[2]

美英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等。总馆的主要精力在于对人员、设备、经费等问题的宏观调控,而把职责分解下达给各学科分馆,各学科分馆由于是总馆的直接下属机构,非独立建制,分工不分家,这样的优势可以合理地分配资金和人员,在各分馆的管理上就基本能做到缓急有度、张弛有度。同时各专业分馆打破条块分割的封闭模式,将总馆范围内的各部门密切联系起来,实行全校各分馆间的联网管理,可以“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读者可在任意馆里检索到网络内任何一个数据库中所存贮的文献资料,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我国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采取统一建制、统一规划管理。分馆行政上归总馆领导,业务上服从总馆管理,还应建立专门机构,如建立分馆建设办公室,负责架桥沟通。此外可实行馆藏文献分藏,读者分流,使总馆以本科生服务为主,研究生和教师更多地依托分馆。分馆的文献流通在总馆统一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而文献采购等方面则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2.3 构筑合理的文献服务资源体系

美英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的馆藏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设,是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经费等实际情况,制定了正确的采访原则;将读者的利益、需要作为文献资料采集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多种载体文献并存;拓宽采访渠道,从而建成了一个纵有深度、横有广度,主辅结合,交叉渗透,特色鲜明的馆藏文献资源管理机制,满足了读者多层次、多视角、多学科、多类型、多文种的文献需求[2]。

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制定合理的馆藏建设规划,建立“以纸质文献资源为基础,电子文献资源为保证,共享文献资源为补充”的三级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做到“大类整合、突出学科特色、优化馆藏结构”,使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趋于合理,资源丰富,具有特色,从而全方位满足读者对各类文献信息的需求。

2.3.1 优化现有馆藏资源结构

新的信息环境发展给图书馆资源结构、馆藏资源获取方式等带来了影响,要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这一服务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就要求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结构方面要有相应的对策。这主要是建立多形态、多载体、多种类的实体馆藏资源与虚拟网络资源相结合的馆藏资源体系,而且还应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对期刊、数据库等资源进行整合,使不同载体、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在图书馆内整合组织为一个有机的、有序的无缝整体,使用户在同一个平台、从同一个入口就可以检索到所需的馆藏信息,并可获得电子资源的全文,从而使各类馆藏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

2.3.2 建立特色文献馆藏

各高校图书馆应依据本校的学科建设进行有效规划,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自身的特点进行准确定位,对本馆收藏的特色资源进行重点开发与建设,使其具有连续性、系统性、权威性等,形成本校的馆藏特色。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有责任建立大学学术机构仓储来收藏高校中的一些非正式出版物,使之形成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的特色收藏。而且图书馆对大量的一、二次馆藏文献进行深加工,通过系统搜集、分析研究、归纳整理,以综述、述评、课题研究报告、专题总结等形式编撰成三次文献。这类文献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信息资源特色收藏,也应纳入到特色馆藏体系中。

2.3.3 开展资源共建共享

广泛开展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是当前社会形势下图书馆的必然出路。实践证明,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间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方式。通过联盟可以实现电子资源的联合采购,有效降低数字资源的价格,共同拥有数据库的使用权,使用户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无障碍;能够以联盟的名义寻求社会的理解和资金赞助,提高联盟服务项目的覆盖面和权威性;还可切实开展成员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馆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合作协调机制,以网络为媒介,将分散的咨询平台、馆员、图书馆专家和知识库以及各学科专家组织起来开展合作建设、联合服务,达到服务共享、人力资源共享和知识库共享的目标,使各类知识得以广泛地传播、扩散,以便于最需要的人能尽快地得到最需要的知识。

2.3.4 深层次开发资源

读者通过图书馆服务希望得到及时、精炼的和新颖的,能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因此,图书馆在做好一般性服务的基础上,应着力于根据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各类知识载体中的信息加以开发和挖掘,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直接提供给读者。图书馆深层次开发资源突出表现在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重组创新上。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信息搜集、处理加工的能力,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如采用智能化聚类手段、知识元链接等技术深入挖掘知识资源中蕴藏的隐性知识资源[6],再经过筛选、分析、归纳后提出综合性的论述和评论,使杂乱的信息系统化、条理化,形成新颖的、有效的、精炼的、适用于读者的信息产品。这是蕴含了图书馆员智力知识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以帮助改变读者的知识结构,启发他们的思维,利于读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2.4 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与手段

美英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的特色资源与特色服务已逐步健全,各专业分馆可面向院系、面向学科参与资源建设,收藏专业特色文献;对于读者服务、学科咨询等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已经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这都得益于有着良好的服务机制和手段。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应学习借鉴美英高校专业分馆的经验,做到“完善制度、加强沟通、了解需求、注重细节、建立反馈”,为读者提供特色化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2.4.1 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已经在美英高校总分馆管理模式中被国外专家学者及广大用户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工作制度。虽然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但由于受人才、管理模式、服务手段等制约,学科专业化服务体现不够,远没有发挥学科馆员应有的作用。为更好地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深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刻不容缓。

nlc202309021505

实行学科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可以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地区或具体到某一个馆实行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制度,以后再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在整个系统中逐步推广实施。另外,考虑到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可以借鉴美国分州实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的经验,我国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制度可以分省区由各图书馆学(协)会分会组织认证和实施。

(2)加强学科馆员工作制度与模式建设。首先要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对组织机构、资源、业务、人员等进行重组,建设一支动态、全方位开放的学科知识服务团队;其次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保障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的主体地位,并加强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学科馆员素质,并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科馆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2.4.2 加强沟通,了解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主动服务

有效的联络交流是开展图书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和用户建立一种信任机制,并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国外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联络交流,如牛津大学图书馆在服务2010战略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联络、交流是用户服务的重要措施[7]。我们也应借鉴这一点,图书馆员要有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可以通过正式交流渠道如在图书馆、办公室正式约见,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交往,如喝咖啡交谈、网上聊天等发现、了解、分析用户的需求,建立用户需求档案,从关注用户到体验用户,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融入用户当中,与用户结成伙伴关系,做到让用户“首先想到你,广泛地知道你,方便地找到你,有效地利用你,满意地评价你”[8]。此外,图书馆还应仿效企业运营模式,从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营销理念中借鉴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品牌策略等理念来指导图书馆服务,研究用户的兴趣爱好等,确定图书馆信息产品的开发方向,推荐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给用户;同时对外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将图书馆的各种特色服务项目展示于用户面前。通过这些信息服务,增进用户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的了解,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服务读者。

2.4.3 做好图书馆细节服务,提高亲和力,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图书馆的细节服务是用户与图书馆接触的第一印象,是检验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尺度。一些看似细小的方面不但会影响用户以后的阅读心理及行为,还会影响用户对图书馆的看法和评价。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细节服务才能不断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这就要求图书馆从细微处着手搞好服务,图书馆员在对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做到“五心”,即细心、耐心、热心、用心、恒心,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增加与用户的亲和力,真正提高用户服务质量与水平。

2.4.4 建立服务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我国高校图书馆若要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就必须进行服务质量的评价与反馈,以便及时了解读者满意度及用户需求的状态及变化趋势,从而改善和创造最佳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评价可由服务的满足度、服务的便利度、服务的关心度及服务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来衡量。

此外,建立一个服务质量管理部门是图书馆服务评价运行所必须的,它是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检查的主管部门,应受馆长和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负责全馆的服务质量检查、监督;负责各部门服务质量目标的实施、落实和执行情况的考核;负责对用户投诉及意见、评价、用户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处理意见等。

3 结语

美英高校图书馆实施总、分馆的管理模式虽各不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图书馆更好地生存发展和为读者服务。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美、英两国的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已相对成熟,其管理模式发展已经比较规模化、集中化,而国内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模式不一。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只有对传统管理要求进行扬弃,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起新的管理模式,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读者的需求。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采取总、分馆的管理模式是高校图书馆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美英高校总、分馆管理模式能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立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1 ] 余子牛.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研究与实践[J]. 图书馆,2006(3):16-18.

[ 2 ] 曹海霞.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 3 ] 于静,邹明.国内外高校分馆组织架构模式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8(1):40-43,61.

[ 4 ] 赵涟漪,宁业高.英国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3):90-92.

[ 5 ] 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110.

[ 6 ] 尉迟文珠.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 7 ] 牛津大学图书馆服务2010愿景[EB/OL].[2013-03-24].http://libraries.csdl.ac.cn/book/list.asp?SelectID=1

015&ClassID=406.

[ 8 ] 初景利.试论新一代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1-3.

阎秋娟 宁夏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馆员。宁夏银川,750021。

(收稿日期:2013-05-28 编校:刘勇定)

上一篇:建筑节能市场下一篇:盗窃罪疑难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