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酸腺苷葡胺(共7篇)
环磷酸腺苷葡胺 篇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 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中近一半患有高血压、高血糖或高血脂[1]。老年人随着增龄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在形态与功能上均发生一系列变化, 又常有多系统、多器官稳定性发生变化, 抗病能力及各器官的储备功能均显著下降, 因此老年人不仅易患心力衰竭, 且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治疗矛盾多, 易发生药物间相互影响, 我院结合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 取得了一定效果, 下面就此一些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前均进行了血液生化检察和心功能检测。临床症状:老年心力衰竭时左心衰往往表现为频繁干咳或胸闷、气短, 活动后尤其明显, 夜间憋醒坐起后缓解。多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 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一些患者可有少尿、水肿, 此外心衰时脑缺血症状的加重常常导致头晕、失眠、烦躁等精神异常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48例。观察组中, 男26例, 女22例;年龄60~76岁, 平均68岁;合并高血压21例, 高血脂14例, 糖尿病7例。对照组中, 男27例, 女21例;年龄60~78岁, 平均69岁;合并高血压20例, 高血脂13例, 糖尿病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合并疾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包括遵医嘱坚持按时服用服用利尿剂及利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前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控制钠盐摄入减少体内水潴留, 并坚持睡前1h口服阿司匹林片50mg (具体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如下治疗: (1) 基础治疗:控制体力活动, 避免精神刺激, 降低心脏的负荷; (2) 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 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2支60mg静脉滴注;或者与葡萄糖注射液20~30ml稀释60mg后缓慢静脉推注。1次/d 60~120mg。1周为1个疗程, 如需巩固疗效可继续使用不需间断。
1.3 观察指标
进行收缩功能 (EF值) 、舒张功能 (E/A值) 、心脏指数 (CI) 评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2 结果
对照组EF值平均>30%, E/A值为0.82±0.02, CI值平均为1.82 L·min-1·m2;观察组EF值平均>45%, E/A值为1.01±0.01, CI值平均为2.12L·min-1·m-2。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的诱因很多, 包括感染性疾病、输液或摄盐量过多、情绪激动、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等, 尤其是洋地黄类药物用量不足、中毒或过量或利尿过度等极易加重 心衰病情, 该病相对比较隐匿, 部分患者已处于中度心力衰竭可完全无症状, 一旦受到某种因素诱发, 即可发生重度左心衰竭危及生命。由于老年人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 心搏出量下降造成脑供血不足, 多出现脑缺血症状, 加上常有多种疾病并存, 相互影响掩盖或加重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 而且易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如肾衰竭, 代谢性酸中毒脑供血不足, 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相当重要, 其中最重要的是临床用药的选择。
常规上通常是减轻心脏负荷、减少钠盐摄入、服用利尿剂及利用血管扩张剂来改善心脏功能, 然而从临床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 况且地高辛等强心药易发生较大的不良反应。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这一根据当代细胞调控新理论所设计新药治疗[2], 由结果看出, 效果甚好。
环磷酸腺苷葡胺为高纯葡甲胺环腺苷酸的灭菌水溶液, 以全面调控细胞功能为特征, 不同于一般对症处理的常规心血管药物, 在临床上显示出独特的疗效。有报道证明其治疗多种原因所致心衰的总有效率近80%[3]。环腺苷酸 (CAMP) 作为传递生物信号的信使物质, 向靶蛋白质 (或酶) 发出信号, 纠正信号 (即CAMP和Ca2+) 失控所致的代谢功能紊乱, 以达到机体的内稳平衡。近几年, 又发现质膜上存在的电势钙通道依赖于CAMP 而起作用。CAMP本身通过对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磷酸化, 使血管平滑肌舒张, 扩张冠脉、外周血管及改善微循环。本品还具有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等作用[4]。
临床应用中我们体会到, 该药有较好地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活化心肌细胞功能。通常细胞外CAMP不易进入细胞, 毒性也较大。环磷酸腺苷葡胺为葡甲胺与CAMP的复合, 从而可以克服CAMP及其其他衍生物的缺点。老年心衰时, 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发生障碍, 细胞内CAMP生成减少, 从而使心肌收缩功能异常进一步加重,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以葡甲胺为配基与CAMP结合, 增加了CAMP的稳定性和水溶性, 静脉用药后易进入心肌细胞内, 从而增加心肌细胞内CAMP浓度, 进而在心肌的兴奋收缩偶联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报道称, 环磷酸腺苷葡胺还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有显著的疗效。某些冠心病患者的倒立心电图T波, 经其治疗后, 可在2h恢复正常或较前明显抬高。可见它还可防治心律失常, 增强心脏储备功能, 这对于有着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搏出量减少、左室顺应性减退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有着极大的益处。当然, 本品使用中还是应注意不宜快速静脉推注, 否则会出现心悸、心率加快或患者不适等不良反应, 对于合并哮喘的老年患者忌与氨茶碱并用。
综上所述, 环磷酸腺苷葡胺有较好的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活化心肌细胞功能, 并增强心脏储备功能, 对于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秋桃, 连汉云.慢性病治疗预防及家庭护理护[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5 (6) :773.
[2]杨兆颖, 李金梁, 朱晓多, 等.环磷腺苷葡胺佐治急性心力衰竭89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9) :127.
[3]李琳, 王卫华.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 (9) :125-127.
[4]杨焱, 赵明.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09, 15 (6) :258-259.
环磷酸腺苷葡胺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患者96例, 男62例, 女34例, 年龄38岁~82岁, 平均年龄65.8岁。其中, 缺血性心肌病32例, 高血压心脏病24例, 肺源性心脏病18例, 扩张型心肌病12例, 风湿性心脏病10例。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标准:Ⅳ级18例, Ⅲ级62例, Ⅱ级16例。除外肥厚型心肌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心功能分级等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针对原发病及合并症给予相应治疗, 根据实际病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ARB) 、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及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环磷酸腺苷葡胺180 m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 L中静滴, 每日1次, 2组疗程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1) 心功能状态:显效为心功能改善2级, 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有效为心功能改善1级, 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为心功能无改善或症状、体征加重或死亡。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合。 (2) 心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尿量、6 min步行试验 (6 MWT) 。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治疗后心功能状态:治疗组显效24例, 有效23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71%;对照组显效14例, 有效3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83%。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4.356, P<0.05) , 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0, P>0.05) 。 (2) 2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均有显著下降, 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 (P<0.05) 。见表1。
注:t、P为2组组内比较统计值, t1、P1为2组治疗后比较统计值。
3 讨论
MAC是与洋地黄类、儿茶酚胺类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不同的心肌细胞正性肌力药物, 是环磷酸腺苷 (cAMP) 的新衍生物, 系环磷酸腺苷与葡甲胺以摩尔比1∶1结合而形成的盐。以葡甲胺为配基与c AMP相结合, 既保存了c AMP的基本特性, 又增加了c AMP的脂溶性, 使之易于渗透进入细胞, 使细胞内的c AMP浓度增加;同时葡甲胺本身对分解c AMP的磷酸二酯酶 (PDE)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更利于c AMP发挥作用。主要的药理作用: (1) cAMP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使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内流进细胞内, 提高心肌细胞内的钙浓度, 激活兴奋-收缩耦联, 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 从而改善心肌的功能[1]。 (2) 使血管平滑肌降低结合钙离子的能力, 产生扩张周围血管和冠状动脉作用, 从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代谢, 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 改善窦房结功能, 改善房室结传导功能[2]。 (3) 抑制凝血酶诱导的人体血小板游离钙的升高, 从而抑制血小板的活化, 防止血栓形成[3,4]。
目前已明确心肌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 循环中儿茶酚胺上升,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的激活密切相关, 使用ACEI或ARB及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 为目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药物, 更着重于远期疗效。MAC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特别是在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的使用更为重要。在此要指出的是,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处于血流及能量供应不足状态, 过量或长期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将加大能量的供需矛盾, 使心肌损害更为加重, 病死率反而增加。为此药物的使用每天不大于180 mg, 疗程不超过2周, 不能代替基本的治疗———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 必要可同时使用适量的洋地黄制剂以及针对原发病因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曙霞“.心先安”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 的药理学效应及临床应用[J].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 2 (5) :283.
[2]王冬梅, 石蓓, 许官学, 等.环磷酸腺苷葡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左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 (7) :248.
[3]张艳婷.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10) :933.
环磷酸腺苷葡胺 篇3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记录2013-02-01~2014-04-16我科100例应用环磷腺苷葡胺的患者, 年龄37~81岁, 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
1.2 方法:
将减少环磷腺苷葡胺副作用的措施应用于50例观察组患者, 对照组未应用措施, 观察应用措施后减少副作用的有效率。
2 结果 (环磷腺苷葡胺副作用及预防护理措施)
2.1 输注环磷腺苷葡胺副作用。
本文患者输注环磷腺苷葡胺发生的副作用表现有: (1) 胃肠道副作用主要表现是轻微恶心、腹泻腹痛等。 (2) 心悸、心慌、头晕等症状; (3) 少见胸闷、心前区疼痛; (4) 偶见耳鸣; (5) 输注环磷腺苷葡胺的静脉疼痛、静脉炎。
2.2 积极护患沟通并进行心理护理和指导。
护士以亲切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可助患者树立信心, 告知患者输注环磷腺苷葡胺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可以避免患者紧张, 明确向患者说明输注环磷腺苷葡胺过程如发生心悸、心慌、头晕、轻微恶心、腹泻腹痛、耳鸣、静脉血管疼痛等所有不适, 应及时联系护士帮助解决。国内专家文献[2]有:化疗过程中, 护士要多巡视, 鼓励患者听喜欢听的音乐或歌曲, 可达到放松患者紧张心情, 转移注意力的目的。新加坡文献[3]有:新加坡医院护士行为准则有:要求护士对患者应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笔者观察发现, 我科护士服务态度表现好并且静脉穿刺一针见血 (一次穿刺成功) 时, 患者表情充满信任, 护士此时向患者传递知识, 告诉患者在输注环磷腺苷葡胺过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可以避免患者紧张, 一定告知患者严禁自己动手调快输液速度, 可以明显减少副作用。
2.3 预防胃肠道副作用措施。
(1) 静滴开始15min内, 护士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轻微恶心、腹泻腹痛等不适。 (2) 培训科室全部年轻护士, 在刚开始输注环磷腺苷葡胺的15min内, 缓慢静脉滴注。
2.4 预防心悸、心慌、头晕措施。
(1) 缓慢静滴, 成年人开始静滴以每分钟20滴静滴, 如静滴5min后无副作用, 可调节至每分钟30滴的速度静滴, 如果每分钟30滴的速度静滴出现副作用, 可适当减慢静滴速度。 (2) 环磷腺苷葡胺一日不超180mg, 只能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 可明显减少环磷腺苷葡胺副作用。 (3) 笔者在2010年3月, 发现一医师静脉推注环磷腺苷葡胺, 副作用明显。在临床工作中, 医师工作比较忙, 如果年轻医师医嘱是静脉推注环磷腺苷葡胺, 护士应提醒医师避免静脉推注环磷腺苷葡胺, 可杜绝副作用。 (4) 环磷腺苷葡胺应用90mg时, 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50m L稀释后静滴;如果环磷腺苷葡胺应用180mg时, 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静滴, 可显著减少环磷腺苷葡胺副作用
2.5 预防胸闷措施。
如果患者短时间发作胸闷, 可采取安慰患者, 如果患者发生2次以上胸闷、心痛, 护士汇报医师后, 立即按医嘱交待患者口含复方丹参滴丸1次, 每次10粒, 效果较明显。
2.6 预防耳鸣措施。
(1) 增加饮水, 给环磷腺苷葡胺期间成年患者饮水量每日可达2000m L。 (2) 环磷腺苷葡胺一日剂量不超180mg。
2.7 预防静脉疼痛及静脉炎措施。
(1) 缓慢静滴环磷腺苷葡胺。 (2) 避免患者空腹静滴环磷腺苷葡胺。 (3) 冬天输液温度比较低, 此时指导患者将保温袋压在输液管道上面加热输液, 可以显著减少静脉血管疼痛。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穿刺静脉局部静脉炎, 汇报医师后, 护士按医嘱指导患者应用硫酸镁粉溶解成50%浓度冷敷局部, 连敷3次后恢复。
3 讨论
我科开展优质护理后, 笔者通过观察静滴环磷腺苷葡胺的患者并做好记录, 与医师合作, 总结减少环磷腺苷葡胺副作用的措施, 整理有效措施后, 应用于观察组50例静滴环磷腺苷葡胺患者发现, 副作用发生率为10%, 未用措施组 (对照组) 其副作用发生率为28%,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副作用发生率下降18%, 说明本文措施具有明显减少环磷腺苷葡胺毒副作用的效果。本文措施易操作, 效果明显, 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诚望本文措施对国内护士的工作和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常聪.从不良反应监测到全面警戒[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7-3 (A5) .
[2]卢体芳.输注化疗药物所致毒副作用的措施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1) :83.
环磷酸腺苷葡胺 篇4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硝酸异山梨酯,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且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心绞痛具有发病频繁的特点[1]。心绞痛病发时会使患者胸骨体上段或中断之后又压榨性和闷胀性及窒息性疼痛, 这种疼痛往往会持续1~5 min, 这对患者的身体及心里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16例心绞痛患者为例, 进行了随机分组治疗, 对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获得了较好结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中选取116例患者为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对照组患者58例, 男性35例, 女性23例, 年龄56~81岁, 平均年龄 (64.27±3.16) 岁。治疗组患者共计58例, 男性31例, 女性27例, 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 (66.18±2.33) 岁。所选取患者均确诊为心绞痛患者, 且为自愿参与分组治疗,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硝酸异山梨酯 (国药准字H31021370, 生产批号20141110) 治疗, 10~20 mg硝酸异山梨酯加入5%、200 m L葡萄糖中, 静脉推注40~80μg/min, 1次/d, 30 d观察疗效[2]。治疗组在对照组组基础上予以环磷腺苷葡胺 (国药准字H20063744, 生产批号20141024) 治疗, 取120~150 mg环磷腺苷葡胺加入5%、200 m L葡萄糖中, 静脉推注40~80μg/min, 1次/d, 30 d观察疗效[3]。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经治疗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有80%及以上的减少即为显效, 而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则为有效, 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至少50%, 且发作次数有所增加则为无效[3]。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4]。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1%, 治疗组总有效为93.10%。两组相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χ2=15.972, P<0.05) 。
2.2 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心率为 (133±5) 次/min, 治疗组患者心率为 (132±7) 次/min,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心率为 (118±5) 次/min, 治疗组患者心率为 (103±6) 次/min, 两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降低更为明显 (t=-5.721,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在老年人中极为常见, 且一直有着很高的死亡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首先要做到缓和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对血液粘性和血脂进行调节, 并要防止血小板的过分聚集[5]。要硝酸异山梨酯长久以来是人们用来治疗心绞痛的首选药物, 能够起到松弛血管平滑肌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对减轻患者心脏负荷、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由较好效果[6]。而环磷腺苷葡胺则以其脂溶性和不良反应少的特点被人们应用于治疗心绞痛疾病中, 环磷腺苷葡胺能够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起到改善心脏栓血的作用。[7]它还能够扩张血管, 降低心肌耗氧, 保护缺血血氧心肌[8]。
王新凤、赵菲[9]在文中对院中80位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以硝酸异山梨酯作为治疗方式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以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作为治疗方式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得出了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绞痛有更好疗效的结论。据姚稳立[10]报道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的用药方法有较好疗效, 以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 以联合用药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以上报道结果与该文相符, 该文以该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为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分别予以硝酸异山梨酯治疗, 和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对照组58例患者, 总有效率为71.41%, 治疗组58例患者, 总有效率为93.10%, 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能够获得更好效果 (χ2=15.972, P<0.05) 。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治疗后, 治疗组心率恢复情况比对照组要更为显著。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绞痛能够起到减缓患者心绞痛症状的作用, 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较单纯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获得了更好地疗效, 间接减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效果, 还节约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减少心绞痛第患者的伤害。综上所述, 应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洁荣, 吕云, 高彦.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 (5) :587-588.
[2]曾丽.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 2015 (z2) :150-151.
[3]孙晓娟.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 2015 (12) :64-65.
[4]马露娜, 黄静, 李勃.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11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4) :6253-6254.
[5]陈文莉.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 2015, 13 (12) :89-90.
[6]黄韶华.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8) :143-144.
[7]刘歆等.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疗效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0 (5) :474-476.
[8]黄一峰.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100例的分析[J].医学信息, 2015 (42) :267.
[9]王新凤, 赵菲.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5) :189-190.
环磷酸腺苷葡胺 篇5
关键词:脑钠肽,环磷腺苷葡胺,急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
急性心力衰竭由多器质性心脏病导致, 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甚至可导致心源性休克[1]。改善心功能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策略。为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该研究2013年2—12月间给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2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3例, 年龄为 (57.2±11.7) 岁;冠心病7例, 高血压心脏病15例, 扩张型心肌病9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4例, 年龄为 (56.5±12.4) 岁;冠心病8例, 高血压心脏病13例, 扩张型心肌病10例。
1.2 治疗方法
均给予利尿、强心及减轻心脏前负荷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 观察组给予脑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180 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 静脉滴注, 1次/d。重组人脑利钠肽:首先以1.5 ug/kg负荷量静脉注射冲击后, 继以0.007 5 ug/ (kg·min) 的速度静脉微泵维持24 h。
1.3 评价方法
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 h的呼吸症状改善情况, 左室心功能 (LVEF、LVDd) 和血浆生化指标 (NT-pro BNP和c Tn I) 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呼吸症状的改善情况
对照组分别有好转17例, 无效10例, 恶化4例, 观察组分别有好转25例, 无效6例;观察组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0.65%vs.54.84%, P<0.05) 。
2.2 常规治疗指标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3 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有2例恶心, 1例呕吐, 观察组有2例恶心, 2例呕吐, 1例头痛,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6.13%vs.9.68%, P>0.05) 。
3 讨论
BNP主要由心脏的心室肌分泌, 被认为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缩血管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拮抗激素。在严重心衰阶段, 虽然内源性BNP水平明显升高, 但仍有心室充盈压的明显升高和水钠潴留, 提示存在内源性BNP相对不足和 (或) BNP抵抗。因此, 补充外源性BNP, 可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2,3]。
该研究发现, 在环磷腺苷葡胺的基础上给予脑钠肽, 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心功能和血浆生化指标, 且效果优于单纯环磷腺苷葡胺治疗, 以上均提示脑钠肽可提高环磷腺苷葡胺改善心力衰竭的效果。主要原因为外源性脑钠肽增强了对RAAS系统的抑制作用并降低心肌细胞内较高钙水平, 达到改善心功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 脑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较好, 可耐受。
参考文献
[1]何中涵, 周炜, 陈曼华, 等.贝拉普利与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1, 27 (9) :667-669.
[2]毛拥军, 张春华, 刘松, 等.脑钠肽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 (9) :855-857.
环磷酸腺苷葡胺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1年10月, 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湘南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郴州市中医院住院的120例因胃肠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配合活检确诊的患者。其中慢性胃炎组42例, 男性20例, 女性22例;年龄28~68岁, 平均44.50岁。溃疡病组38例, 男性17例, 女性21例;年龄27~69岁, 平均48.60岁。胃腺癌组40例, 男性28例, 女性12例;年龄35~70岁, 平均53.20岁。选择病例的原则必须经胃黏膜的病理学诊断;有详细家庭住址;病历记录完整。
1.2 试剂和仪器
c AMP、c GMP试剂盒 (购自美国Bio Vision公司) ;DNM-9602G酶标仪 (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 。
1.3 测定方法
1.3.1 细胞培养
研究对象在胃镜下活检取材并称重, 立即接种于培养瓶中, 于37℃、5%二氧化碳 (CO2) 孵箱中培养。每3天换液1次。待细胞长满培养瓶后, 用0.1%胰蛋白酶溶液消化10 min, 收集细胞于离心管中, 1 000 r/min离心5 min, 弃上清, 冰冷的PBS液洗3次, 用于制备样品。
1.3.2 样品制备
细胞重悬于3 m L PBS中, 往500μL样品中加2 m L冰冷乙醇, 磁力混匀, 4 000 r/min离心以除去沉淀, 收集上清液入一10 m L试管中, 并吹干, 重悬于50μL磷酸盐缓冲液中。每份样品中加入100μL 4 mol KOH和25μL醋酐, 搅拌15 s, 加25μL 4 mol KOH, 磁力混匀。
1.3.3 测定
用ELISA法测定c AMP及c GM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3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研究对象胃黏膜细胞中c AMP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 GMP测定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经两两比较显示以胃腺癌组最高 (P<0.05) ;CA/CG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经两两比较显示以胃腺癌组最低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在我国发病率颇高。胃癌的诊断一直被作为研究的热门课题。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人们发现了许多与胃癌、结肠癌相关的抗原, 如癌胚抗原、硫糖蛋白抗原等, 但由于其特异性及敏感性都不高, 因而在临床上难以广泛应用。近年来, 肿瘤标志物的引入, 对肿瘤的诊断有所帮助, 但由于各单项肿瘤标志物对肿瘤如胃癌的诊断均缺乏特异性, 因此, 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环磷酸腺苷 (c AMP) 和环磷酸鸟苷 (c GMP) 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物质, 广泛参与细胞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和细胞功能的调节。c AMP是各种生命现象信号传导中的重要信号分子[3], 当细胞增殖、转化和肿瘤发生时, 可导致细胞信号传导过程的异常。肿瘤细胞低分化与无限增殖的特性与细胞中c AMP、c GMP代谢及含量的异常有关[4]。c AMP和c GMP在组织内以及体液中浓度的相关数值提示, 与肿瘤组织的分裂与增殖有一定关系[5]。有文献报告c GMP与c AMP之间存在一个相互转变的机制, 细胞癌变就是二者互变机制受阻的结果[6]。本研究c GMP与c AMP浓度的变化对胃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c AMP、c GMP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正不断地深入, 对c AMP、c GMP与胃癌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 但相关c AMP、c GMP与肿瘤的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机制、治疗的报道。而以胃黏膜炎症作为对照, 经活组织细胞培养, 通过测定胃腺癌上皮细胞内c AMP、c GMP的浓度水平并比较分析, 以寻找胃癌诊断指标的报道甚少。本文以胃黏膜炎症作为对照, 通过测定胃腺癌上皮细胞内c AMP、c GMP的浓度变化, 以寻找胃腺癌诊断的辅助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40例胃腺癌患者胃黏膜细胞中c AMP含量与其他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 而胃腺癌组胃黏膜细胞中c GMP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胃腺癌组胃黏膜细胞中CA/CG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文献报告类似[7]。因此联合检测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中c AMP、c GMP、CA/CG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党立, 王希敏, 韩利文, 等.环磷酸腺苷的临床应用进展[J].山东科学, 2007, 20 (3) :61-64.[1]DANG L, WANG XM, HAN LW, et al.Progresses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AMP[J].Shandong Science, 2007, 20 (3) :6164.Chinese
[2]ROHRER DK, KOBILKA BU.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functional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through attered gene expression[J].Physiol Rew, 1998, 78:35-52.
[3]邢承忠, 陈峻青.细胞内游离Ca2+和cAMP浓度在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特点[J].中国肿瘤临床, 1999, 26 (5) :355-357.[3]XING CZ, CHEN JQ.Change of intracellular-free calcium and cAMP levels in the process of gastric cancer cellular apoptosi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1999, 26 (5) :355-357.Chinese
[4]韩喜明, 鄂伟建, 汤燕平, 等.胃腺癌细胞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含量的变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 (3) :263[4]HAN XM, E WJ, TANG YP, et al.Changes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nd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ontent[J].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2006, 29 (3) :263.Chinese
[5]蒋显勇, 胡久叶, 陈婕等.检测血浆、组织cAMP、cGMP对鉴别良恶性胃病的临床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8.23 (2) :10-12[5]JIANG XY, HU JY, CHEN J, 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of testing cAMP and cGMP in both plasma and tissue from the patients with benign or malignant gastric disease[J].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 2008, 23 (2) :10-12.Chinese
[6]堐榜琴, 张建国.关于cGMP和cAMP与细胞分裂、分化及癌变关系的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1, 20 (1) :98-100.[6]YA BQ, ZHANG JG.On the cGMP and cAMP and cell division,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arcinogenesis[J].Chines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2011, 20 (1) :98-100.Chinese
环磷酸腺苷葡胺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60例, 均为我院内科住院确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 其中男22例, 女8例;年龄46~70岁, 中位年龄58岁;合并高血压11例, 糖尿病7例, 二者均有2例。对照组30例, 其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47~71岁, 中位年龄59岁;合并高血压7例, 糖尿病10例, 二者均有4例。2组发病时间、年龄及临床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进行常规阿司匹林、硝酸脂类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将银杏达莫注射液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 下同)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粉针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每天1次, 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将注射用丹参 (冻干) 针 (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 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每天1次, 14d为1个疗程。2组分别于治疗前及完成1个疗程后, 观察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以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1) 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 硝酸甘油消耗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均减少不到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 程度和持续时间加重, 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 (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 次极限量运动试验心电图由阳性转为阴性或运动耐量上升2级;改善:静息心电图或次极量运动试验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 治疗后回升1.3mm以上, 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 或运动耐量上升1级;加重:静息心电图或次极限量运动试验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下降≥0.5mm主要导联T波加深≥50%或直立T波变平坦, 无改变或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和56.7%, 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0.0%和4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
2组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
3讨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由银杏总黄酮和双嘧达莫组成, 是中西药合剂, 其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脑血管, 改善心肌、脑缺血症状和记忆功能, 双嘧达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并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其良好的药效表现在: (1) 血流动力学的调节:扩张动脉血管、降低血管壁通透性、改善水肿; (2) 血液流变学的改善:降低全血粘度、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高聚集性、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 (3)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4) 改善组织代谢:稳定细胞膜、维持正常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5) 神经保护作用:直接保护神经元, 加强神经传导、加快神经递质的更新[2]。环磷腺苷葡胺是环磷酸腺苷 (cAMP) 与葡甲胺 (MCA) 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 通过增强心肌组织的氧化磷酸化等作用, 优化心肌能量代谢途径, 改善心肌细胞代谢, 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3],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粉针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有扩张血管作用, 可降低心肌细胞代谢, 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本结果表明,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粉针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及改善心电图疗效, 临床总有效率为93.3%, 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6.7%, 其心绞痛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肌缺血情况。根据本组临床观察, 先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活血祛癖、通络止痛, 再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粉针可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代谢、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 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 银杏达莫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较单一使用同类药物疗效更好, 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在常规阿司匹林、硝酸脂类药物等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每天1次, 疗程14d;并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剂15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疗程14d。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注射剂4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每天1次, 疗程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和56.7%, 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0.0%和4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 用药安全。
关键词:银杏达莫,环磷腺苷葡胺,冠心病,心绞痛, 稳定型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28 (6) :409-412.
[2]刘晓媛.银杏达莫治疗心绞痛中的作用[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 2000, 5 (2)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