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促进

2024-10-23

开发促进(共12篇)

开发促进 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树立起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处处留心,时时观察,尽最大的力量丰富自己的语文课程资源。因此,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抓住课文中的“空白”努力开发,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从空白处探资源,悟感情

新教材构建了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围绕每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内容,涵盖面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了时代特点,很多内容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形成了教材的“空白”处,促使教师要活用教材,探索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学充满活力。如《我爱你啊,中国———》中这样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我们爱你啊,中国———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在备课时,我体会到教材的意图,为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发出教材的“空白”处,去探究教材外的资源,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奇丽风光,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庐山的云遮雾罩、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另外,我还让学生顺便查阅了解了美丽的西沙群岛,充满诗情画意的九寨沟,雄伟的泰山……这样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山川秀丽,赞美祖国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学生深刻理解和感悟了这段课文的思想感情。

二、在空白处促思维,求创造

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创造,所以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空白”,引领学生质疑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含蓄深刻、意境深远,留给儿童创造的空间十分广阔。例如,课文《郑成功》第三小节写道: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了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为了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我组织学生讨论:“郑成功迎风眺望大海那边的宝岛台湾,此刻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对文章进行多次朗读,依据课文中的暗示,结合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融入了自己的见解。生1:“他想: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一定要收复台湾”;生2:“他想:荷兰侵略者,你们的末日到了!”生3:“他想:我不带领郑军收复台湾,誓不为人!”生4:“他想:台湾同胞,你们受尽了这伙强盗的欺凌,吃尽了苦头,我一定要帮你们把这伙强盗赶走,让你们过上安定的好日子”……学生一段段入情入境的发言,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迸发出灿烂的创新之花。

三、在空白处学语言,练写作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的特点,利用课文的空白,不失时机地渗透习作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设计一些借鉴课文写法或迁移课文语言的练笔,让学生将学过的好句子、段落、篇章及时运用,加以模仿,借以表达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或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课文《秦兵马俑》第十自然节这样描述秦兵马俑的精美: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亲人……走进他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教学时要求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体会联想的用法,我抓住这段话中的一个“……”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同学们,每一件秦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它们神态各异。这段话中的省略号告诉了我们什么?秦兵马俑有许许多多其他的神态,你能举一个例子,仿造文中的句式,用“有的……好像……”说一说吗?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在学习课文后能当场掌握这种句式并进行扎实的迁移练习,写出了不少精彩的语句。教师长期地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在课改道路上,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我们要善于挖掘巧妙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努力开发课文的空白。这样既挖掘了教学资源,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写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发促进 篇2

日前,根据安徽省直工委机关党委有关通知要求,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 (文明办)党支部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专题警示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党支部还通过组织参观《红旗飘飘》珍贵档案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强化专题警示教育效果。

持续推进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今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同时,以鲁炜案为镜鉴,认真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三查三问”,努力形成常态化解决问题、督查问责的长效机制。把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载体和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认真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督查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作风效能专项督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安徽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 “六稳”的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实”字打底,深入开展省直机关“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责任,全面加强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省直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五个纯粹”,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固本强基 着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

今年8月,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对照省委巡视组对有关省直单位的巡视反馈内容和意见,梳理归纳出涉及机关党建方面的四大类15个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省直机关工委印发通知,要求省直各单位深入对照检查,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查漏洞、强弱项、补短板,持续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近年来,省直机关工委以提升党的组织力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着力打造自身建设强、群众工作强“双强”型党支部。推动省直各单位坚持落实机关党建约谈和述职评议制度,形成了“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开展“双联系”(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三结对”(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结对服务)、“五个一”共建(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开展一次互访活动、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组织一次慰问帮扶、为共建单位办一件实事)、“百村百区志愿行”、“百名厅局长下基层”、“万名党员进万家”等活动。

推动省直各单位机关党组织从 “管理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 127个省直单位与818个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基层厅局长联系点900多个;机关1400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或贫困学子结对帮扶。省直及中央驻皖各单位共选派700多名驻村帮扶干部,组成250支扶贫工作队,开展精准帮扶,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榜样引领 创新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驱散我们前进中的迷茫。 ”安徽省地矿局青年党员李赟聆听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模范事迹报告会后说,身边人说身边事,让我们深受感动,看到榜样就在身边,平凡而不平庸,更容易让我们把这种正能量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直机关工委注重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扎实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省直机关工委定期组织开展 “青春建功十三五”主题报告会、“青春助力中国梦”主题教育、寻找“最美家庭”、“春蕾计划”等活动;组织青年党团员扎实开展“走基层访一线服务五大发展行动”调研实践,省直机关200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近万名党员干部,携手开展“太阳花爱心助老行动”“百村百区志愿行”等活动……

截至目前,省直单位中有15个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79个荣获省文明单位称号,277个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此外,还催生了一大批“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省直机关十大女杰”“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

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发展 篇3

一、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加强多学科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富绕的西沙群岛》一课时,笔者以课文内容为主线。自己设计制作涉及西沙群岛很多方面知识的课件。有西沙群岛地区风俗人情的,有西沙群岛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的,有西沙群岛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的。图文并茂,涉及面较广。课堂上,学生打开电脑,任意浏览老师提供的资料,然后选择感兴趣的部分,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使学生多角度了解西沙群岛,知道了许多语文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密切联系了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一科多用,多科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历史、地理、自然、社会在这里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熔为一炉。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应,为学生主动、生活活泼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教学空间。

二、拓展学习资源,促进语文纵深发展

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学习语文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多元化的学习内容,还可以针对学习内容的某一方面进行丰富,纵向延伸,使学生在某一知识点获得深刻的认识。笔者在教学《拨苗助长》这则寓言时,以指导学习为点,将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汇聚融合,运用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十几首寓言,汇成“寓言小屋”,这些寓言篇幅不长,道理明了,通俗易懂,符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完《拨苗助长》后给学生留出时间自由阅读“寓言小屋”中的寓言,然后交流阅读后的体会,说说从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补充的学习资料使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阅读实践中丰富人文内涵。学生思索,理解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语言积累,思维发展,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协调发展。

三、创设写作情景,丰富写作素材

加强海洋工作促进沿海开发 篇4

一、坚持服务沿海开发宗旨。

充分认识做好海洋工作的重要意义, 强化对海洋经济和海洋事务的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主动介入沿海开发,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好海洋资源, 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健全完善海岸保护利用、海域使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等专项规划, 健全完善江苏省海洋管理“绿色通道”制度, 更好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加强海域综合管理。

按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总体要求, 尽快修编海洋功能区划, 严格依据功能区划管海用海。建立健全海域使用权物权制度, 加大市场配置海域资源的力度, 最大限度地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集约开发、节约用海。加强对围填海项目的论证和管理, 科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 把丰富的滩涂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

三、强化海洋环境保护。

认真贯彻《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坚持把保护环境贯穿于沿海开发全过程, 组织实施全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全面落实海洋环境保护各项措施, 积极推进海洋生态建设, 组织实施海洋生态修复, 切实提高海洋保护水平, 为把江苏省沿海地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快科技兴海步伐。

深入贯彻科技兴海战略, 组织实施《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和《江苏省海洋科技发展规划》,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成果集成工作, 为实施沿海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整合海洋科技资源, 密切产学研联结,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落户江苏。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推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五、提高海洋防灾减灾水平。

加快海洋观测预报、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强化海洋灾害应急管理, 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视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海洋预警预报服务和信息发布体系, 及时发布海洋水文、海洋预报信息, 修订完善各类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逐步形成职责明确、统一高效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 切实提高防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怎么开发宝宝大脑促进智力发育 篇5

2、如果宝宝不会打侧身,家长就要用玩具在宝宝两侧引导他侧身。家长要注意,不要把宝宝包得太严实,不然宝宝是怎么也翻不过来了。

3、有部分孩子这个时候可以从仰卧位转换到侧卧位,这时候家长可以教宝宝翻身成俯卧位。注意不要让宝宝压住他的手,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手被压住。家长应该把宝宝的手拿出来,久而久之,宝宝就懂得翻身的时候要把手拿出来。在训练翻身的时候,家长要注意两边都要翻哦。

4、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当宝宝躺着,家长可以把玩具拿到宝宝面前。当宝宝看到玩具了,想去拿玩具的时候,再把玩具放到宝宝的手里。一方面可以训练宝宝手部的抓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宝宝知道,看见感兴趣的东西可以通过手来拿,训练手眼协调。

5、模仿宝宝说话。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牙牙学语,在宝宝说话的时候,家长不妨可以模仿宝宝发音,跟宝宝说话。

6、教宝宝自己用手扶奶瓶,教宝宝玩自己的手,教宝宝拍手掌。

7、天气好的时候,家长不妨带宝宝到外面去晒晒太阳,认识一些同龄的小朋友。让宝宝习惯跟其他人交流,提高宝宝的适应能力。

问题正演化管理促进培训开发 篇6

近年来,随着莱钢实现千万吨钢的跨越式发展,莱钢培训中心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成长需求创新办校的思维思路,实施了以问题正演化管理促进培训中心培训课题开发的有益尝试,在学习型组织创建、品格提升、哲学管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课题的培训开发实施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一个办法,四部曲”的课题开发经验。

“一个办法”,即问题正演化管理法。“四部曲”即视问题为资源,将资源变课题,把课题变成果,使成果进课堂。

问题正演化管理法是基于“问题就是资源”的理念,以努力解决企业现实和前瞻性问题(短板)为切入点,找准重点问题、抓住薄弱环节,下功夫,做文章,积极促进问题正演化,努力遏制问题负演化。

企业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思想问题、管理问题,如果不积极、系统地管理和引导,就会朝着不利于人们的方向演化,我们称其为负演化,根据质量互变的哲学原理,这种负演化给企业带来的肯定是劣性质变;如果我们对问题积极挖掘,当作培训课题认真研究,列为培训开发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中心的宣讲正确引导,大力推广企业管理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相结合得出知识管理成果,问题就会朝着有利于人们的方向演化,也就是正演化,这种正演化给企业带来的肯定是良性质变。

企业培训中心作为企业干部教育、职工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工作既要遵循干部教育、职工培训的一般特点和要求,又要紧紧围绕企业团队及员工实际的、显性的和非显性的需要,开展各项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开发活动,策划实施以“三问”为主线的系列工作,即干部职工已经有了什么?他们还缺什么?我们能给予他们什么?围绕着这“三问”,主动高效开展需求调研,更好地促进对“三问”的研究和论证。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莱钢各单位、各部门、各团队有志之士的艰苦探索、创新实践过程及其成果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莱钢最好的培训资源。比如炼钢厂等单位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哲学管理创新实践都是难得的资源。

莱钢培训中心进行培训开发,是企业管理实践出题目,培训中心科研攻关作文章,理论研究成果进课堂的生动体现。实践证明,企业知识管理式的培训推广仅仅靠外聘培训是不能解渴的,要依靠企业自己的培训中心全面承担起这项任务。培训课题开发的“四部曲”要想顺顺当当,不跑调,字正腔圆地唱下来,必须以问题正演化管理方法和意识来保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干部和管理人员面对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掌握科学的方法。

企业培训中心的课题从哪里来?只能从问题中来,从需求中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就是培训的需求和需求聚焦点,问题就是培训开发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眼里一定要有资源,要练就一双发现重点问题和制约企业发展薄弱环节的“火眼金睛”,通过大量调研活动予以确认之后,由培训中心有关部门将其列为培训课题开发的重要内容立项,按照“重点推进、一般推进、策划推进”三个层次组成培训师团队进行集体攻关,纳入《培训项目开发推进体系》进行“五个一”管控。强有力地推进管控措施是以问题正演化管理作为技术手段,加上有效的激励政策,课题开发最快3个月,最迟1年半就会取得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说课、试讲、专家验收等环节后进入课堂进行培训。

如何保证培训“落地”呢?最关键也是最直接的要求是,每个培训专题要在开发的过程和培训的内容环节上始终更好地拉近学员、在学员解决问题的启发性和指导性上下功夫。

“拉近、落地、启发性、指导性”的确很难,但是,再难我们也要努力去做到,因为这是企业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企业培训中心培训课题开发的价值所在。比如在哲学管理培训的开发过程中,有大学教授曾经善意而真诚地对我们说:“要把哲学用于管理,研究出东西来,你们可要好好考虑啊!”

为了这十个字,培训中心领导和培训师们一起攻关,废寝忘食,原莱钢集团党委书记、培训中心校长田克宁多次到培训中心听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哲学管理等重点培训开发课题的汇报,并指出问题所在,给出具体指导性意见。培训中心立即将这些问题和建议实施正演化管理,举一反三,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并加强改进后的反馈和验收。

实践证明,经过反复打造的培训课题一进入课堂,受到学员欢迎的程度往往超出预料。学员认为这样的培训很真实,很有价值,完全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很愿意参加这样的培训。

开发环境资源,促进幼儿发展 篇7

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广义环境观认为,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 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在此, 我从怎样创设良好的幼儿园内环境谈几点做法。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内环境是创设良好外环境的基础。幼儿园内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良好物质环境的基本标准是: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基于这个标准, 教师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创设物质环境。

(一) 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引发幼儿产生问题, 进而进行探究的主要诱因, 在本质上, 它是幼儿心理能动性对教育条件的要求。不同特点和性质的环境是影响幼儿经验特点的重要因素。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来影响幼儿,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个环境应富于变化, 各因素间应具有有机联系。身处这样的环境中, 幼儿才能激起深入探究的兴趣, 并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 自行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由此而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的各种经验。

如:在科学发现区里, 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材料和工具, 有用玻璃边角料制作的万花筒、昆虫盒, 用饮料罐制作的发声筒、高跷, 用废旧物制作的滑轮、斜面板等。这些材料和工具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 使他们轻松、愉快地主动参与到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我把镜子切割成不同的形状, 吸引幼儿用各种方式看着自己的影像。我还充分利用游乐场里的沙坑、石头、戏水池、废旧轮胎等日常物品, 使幼儿在玩中锻炼, 在锻炼中学习。

(二) 支持幼儿持续探究的环境。

在重视环境引发幼儿探索活动的同时, 教师还应注意环境对幼儿活动的支持作用, 即环境的创设可以是预先的, 也可以是在过程中即时的。教师发现幼儿有需要, 或者产生了新的探索点时, 应随时和幼儿一起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环境, 以使他们的探索持续、深入。这个过程, 我把它叫做“由课程创设环境”。为什么要和幼儿一起创设环境呢?这是因为, 如果将环境的意义仅局限在为幼儿创设的水平上, 将大大低估环境的积极意义。环境创设的意义, 不仅在于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 更在于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幼儿会积极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 而与环境产生互动效应。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过程中才能得以真正体现。幼儿参与创设环境的过程, 对增强自身探究周围世界的意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扩展兴趣都有极大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地帮助儿童成为环境的主人, 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到主题确立、内容设计、资料搜集、材料准备、制作与装饰等活动中, 并用职业的敏感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 使幼儿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如:在一次“服装”主题探究活动中, 我和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的主墙, 共同讨论墙饰的内容、共同收集所需的材料, 大家运用各自的办法来制作装饰的作品, 有的孩子用报纸和挂历纸做了一件连衣裙, 有的用塑料袋和彩纸做成了一件背心, 随着孩子们的作品越来越丰富, 主墙在孩子们的参与中得到不断补充。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 孩子们在装扮区里又创设了“娃娃服装店”和“干洗店”, 在建构区里尝试搭建他们自己设计的服装城。教室的空间及墙面都被利用了, 并且在整个主题探究活动中不断得到充实和调整。

这样的环境充满了弹性, 我根据孩子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经常以新的面貌激励孩子进行新的探索活动。

总之,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 要把每一个环境的细节与课程的目标结合起来, 明确增减材料和设施的教育意义, 预测对幼儿建构性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走出在材料投放和设施建设上盲目的局面, 而走一条环境创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课程改革之路。

二、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的资源

物质环境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 而且, 教师在一定教育观念的指导下, 在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和幼儿能够感知到的教师的态度, 直接影响着幼儿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取有益的经验。平等、宽松、理解、激励的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 是幼儿能轻松愉快地生活、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同时, 幼儿同伴集体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1.“爱”要大胆表现, 让孩子直观感受到。

新纲要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 使幼儿不断享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并成为幼儿良好的榜样。这里的关键词是:感受、体验。每一个孩子都特别渴望老师的爱和尊重, 特别希望老师能够关注他、看到他、注视他、触摸他。尤其是不打不闹、不惹是生非的中性孩子。如:很多孩子在家吃药就像上刑一样, 可偏偏在幼儿园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很多孩子羡慕吃药的孩子, 而吃药的孩子也很高兴, 这是因为吃药时, 老师可以单独把他叫过来, 很温柔地喂他吃药, 并且还能从语言或动作上表示关心。孩子们宁愿嘴上吃苦, 也想让老师在精神上多关注他们, 来满足他们的安全感。所以, 教师平时要多用温柔的眼光关注孩子, 用温暖的双手抚摸孩子, 让他们感到无比欣慰。

2.用心读懂孩子, 体验孩子的真实想法。

首先, 避免误解。幼儿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乐于探索周围事物和获得新体验。教师常常容易因忽视幼儿这方面的需求而误解幼儿, 造成幼儿心理紧张, 不敢主动探究, 怕老师批评。有一个孩子从家里端来了一盆君子兰, 我把它放在了自然角里, 供孩子们观赏。有一天, 一个小朋友把君子兰全挖出来, 泡在了水盆里。我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会搞破坏哪!好好的花儿非让你弄死不可。”这孩子低着头很委屈地说:“老师, 我在市场上看到有水泡的植物, 可漂亮了, 我想把君子兰也泡在水里, 让咱班变得更漂亮。”我知道实情后, 特别后悔, 觉得误解了孩子的好意。教师如果遇到这些情况, 一定要深层次去理解孩子, 不要轻易批评孩子, 以免误解孩子。

其次, “允许出错”。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幼儿的错误代表着幼儿当前的认知水平, 那些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认识, 在幼儿的认知结构上却往往是“合理”的和“正确”的。皮亚杰曾经说过:“幼儿出现明显错误的原因是他没有用老师的问题, 而是用自己的问题在问自己, 孩子们总是正确地回答他自己的问题。”所以, 在提问以后, 一定要接纳幼儿的错误, 分析他表面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判断他的认知水平, 从而调整自己的提问, 而不是说:“你再想想。”一次我让孩子测量远近, 扔出去一个沙包, 让孩子试着用尺子、用脚、用绳子等测量它的距离。最后总结性谈话:“你们说是五把尺子长, 还是两条绳子长。”孩子们大声说:“五把尺子长。”因为孩子最初都是用数量来做判断的。我说:“是吗, 再想想?”孩子们马上很快地回答:“两条绳子长。”我又问:“是这样的吗?你们再想一想。”孩子们想了一会, 异口同声地回答:“一样长。”这种提问, 其实是不接纳孩子的错误, 孩子回答错误了, 教师一定要去研究孩子为什么这么说, 研究孩子表面的行为, 背后真正的原因及认识特点, 而不是不断地启发他照着答案说。

3.发挥同伴集体的资源作用。

在集体生活中, 幼儿既是主体又是被他人认识、交往的客体;幼儿既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又同时能体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态度、对待方式, 从而通过人际反馈进行有效的社会性学习。所以, 教师应鼓励幼儿间积极互动交流, 并积极为他们创设交往的机会, 使同伴成为幼儿的重要教育资源。如:我组织的“大带小”活动———“我哄弟弟妹妹不哭”, 即让大班的孩子哄小班刚入园的孩子。这个交往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感, 同时在真情实感的活动中也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

社会性学习是通过体验来学习的, 不是说教就能教会的。因此, 教师要敢于适当地放手, 让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冲突, 并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让孩子在真实的体验中通过与同伴的磨合, 集体讨论出交往的规则及策略,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资源, 让他们不断地形成一种研讨的制度, 不断地进行研究。

创新三大机制,促进农业综合开发 篇8

1989年至今,苍溪县农业综合开发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形势、新的矛盾、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苍溪县结合县域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的立项投入、规范管理和健康运行三大机制,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高效共赢”的科学开发机制,解决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诸多难点问题,推动了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健康发展。

1 创新财政资金投入引导机制,形成农业综合开发规模效益和集群效应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财政资金有限,仅仅是一种补助,单靠它很难保证农业综合开发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在充分保证财政资金足额到位的同时,广泛吸引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并整合各种涉农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格局,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整体效应和综合效益。2006年在元坝镇引导业主开发蔬菜示范园时,县农发办只负责了项目区域的基地道路、水渠、山坪塘标改等基础设施投资,其它建设内容均由业主和群众入股或自行投资,引导业主和股东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超过了国家投入资金,引导作用十分明显;2008年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贴息政策,为苍溪鸿宇冷冻食品公司申报争取88.2万元财政贴息资金,引导商业银行贷款4000万元和企业自筹资金2000万元投入企业技改扩能,技改后生猪的加工生产能力达到了年屠宰80万头,大大促进了苍溪生猪生产的产业化发展;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为平台,整合引导各种涉农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近年来先后建成了三川大阳,龙王田家坝、洛家坝,永宁庹家坝优质高产猕猴桃生产基地;建成了云峰镇韩家坪、狮岭村,元坝镇将军、安全村,中土乡三岔、裕兴村,陵江镇陵江、玉女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据统计,近三年共引导整合各种涉农资金和社会资金5000多万元投入项目区建设,形成了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效益和各项资金使用的集群效应。

2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提高综合开发效益

一是按照一套严密的规章程序做好项目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提前建立项目库,编制五年项目规划,同时,将每年的项目编制成项目建议书,实行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科学规范的项目实施方案,每项方案均须有关技术专家现场勘测设计、评审论证,以保证项目选择的科学性,避免盲目立项、主观臆断。三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项目建设公开招投标制、县级报账制、项目公示制、工程监理制、专账核算制、集中支付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四是在项目建成竣工后,对建成项目实行各方参与,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细致准确,科学严密的完工验收制度,同时,严格执行财务决算制、质量保证金制、工程移交管护制,确保国家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长期效益。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机制创新,使农发项目成为实施管理最为科学、最为规范、最为公开透明且效益最为显著长久的项目。

3 创新项目产业化运行机制,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科学、稳定、长久、高效发展

3.1 实行基地经营“股份制”,项目区农民由农民变股东

2006年,苍溪县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按照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实施三川镇大阳猕猴桃基地项目建设,该项目依托省农业机械设计院引进了以色列节水农业微喷安装设备。目前,6.67hm2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已全面实现微喷灌,施肥、杀虫治病等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积极引导项目区农民以股份制形式搞活基地猕猴桃经营管理,成立了大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建立“专合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其中入股形式为土地承包农户以土地入股,未承包土地农户以现金入股,入股农户为专合组织会员;生产及经营管理以聘请形式,按规定标准付给工资;利益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市场依托苍溪日昇有限公司,出口到日本和欧盟各国,苍溪县猕猴桃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收购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和价格增减随行就市。2008年猕猴桃收购价为8元/kg,园区种植户每亩年纯收益近万元,调动了园区老百姓的积极性。

3.2 实行生猪基地项目“三企共建”机制,国家、企业、合作社、农民“四方共赢”

由鸿宇食品公司和八仙桥食品有限公司、PIC万头猪场、蜀川饲料厂三家企业共同出资建立生猪专业合作社,并在基地乡镇建立生猪专业合作分社,通过合作社以订单形式把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接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推行“仔猪赊养、寄养,饲料优质配送,订单优价回收”的运作机制,解决了生猪产业化利益联接和企业优质原料基地的问题。实行仔猪赊养,由PIC种猪场通过猪业合作社将优质商品仔猪赊销给农户饲养,出肥时按高于市场价0.60元/kg的价格交售到鸿宇、八仙桥食品有限公司。实行填栏仔猪优价售出和育肥猪保护价回收,凡生猪专业合作社社员现金购买PIC猪场仔猪,按低于市场价1元/kg的价格出售给农户,育肥后由屠宰加工企业按保护价回收,育肥猪收购时,在市场价格低于6元/kg时,按6元/kg收购,在高于6元/kg时,按高于市场价0.6元/kg收购,社员饲养其他品种的良种猪按高于市场价0.2元/kg收购。实行饲料赊销,由蜀川饲料厂通过合作社按低于市场价格80元/t的价格向入社农户赊销饲料,免收运输费用,待生猪交售后由屠宰加工企业代蜀川饲料厂结算赊销款。订单包回收,赊销、寄养生猪在出栏时,屠宰加工企业凭合同包回收,回收时凭合同约定扣除仔猪成本和赊销的饲料价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生猪专业合作社是屠宰加工企业、种猪场、蜀川饲料公司与基地农户之间的联结纽带,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的联结和运行,实现基地内的“五统一”,即统一猪源供应、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开展技术培训、统一回收育肥猪。提供“五优惠”,即优质低价猪种供应、优质低价饲料兽药供应、优质优价收购育肥猪、病死生猪保险赔偿、免费技术培训。

通过推行“三企共建”,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合作社壮大的“四方共赢”。龙头企业有了优质的原料保障,增加了生猪屠宰量和企业的产值;PIC种猪场和饲料企业拓展了销售市场;通过三家企业按产值产量兑现的经费,专业合作社工作经费有了保障,解决了服务能力问题。通过“三企共建”模式,建立了企业建基地促发展的有效机制,企业和养殖户有了紧密的利益连结,减少了流通环节,使基地农户生猪销售价格增加0.50元/kg,生猪养殖效益得到了提高。

3.3 实行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结成龙头企业与项目农户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

漓山粮油有限公司自2003年组建以来,一直坚持“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宗旨,紧紧围绕“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通过订单种植收购、三农物资成本供应、农业技术无偿服务、二次返利等方式与农户结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已建成一个粮食经济协会(苍溪漓山粮食经济协会)、31个粮食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种植面积3666.67hm2。2007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80000t大米、面粉加工产业化项目,公司进一步建立了“粮食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粮食产业化运行模式,由粮食行业协会对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和精、深加工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市场等指导、咨询与服务,制定和执行行业行为规范,协调加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订单农户的利益关系;由公司负责向签约农户统一供种,统一提供技术支持,统一进行种植管理。公司负责按高于市场平均价10~15%的价格75%以上回收签约农户种植的粮食,并设立最低保护价。这样,农户的利益得到保障,种植积极性提高,公司也有稳定的优质原料保证,生产的专用米、精品米、优质米进入中高端市场,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树立了企业品牌。辐射带动基地,新发展12333.33hm2优质水稻、小麦种植基地,涉及12个乡镇,对农户的大春、小春作物均实现了订单收购。由于基地种植效益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辐射更多乡镇和农户种植优良品种。据统计,该项目建设还带动了优质新品种稻麦种植面积6000hm2以上。辐射带动农户,按户均种植2.5亩计算,可直接带动7.4万种植基地农户,解决剩余劳动力8万人左右,辐射带动4万户种植户。加工厂还新雇佣农民工100余人进厂工作。保证农民增收,公司对基地农户出产的优良品种稻谷、小麦收购价平均按高于普通市价0.1元/kg收购。由于种植优质、高产品种,并对基地农户进行规范的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使每亩增产50kg稻谷、30kg小麦。按亩均产600kg稻谷、330kg小麦计算,基地农户每亩价增收益99元,每亩量增收益125元,合计亩均增收224元。项目基地农户户均种植2.5亩,每户年均增收560元。项目辐射带动的种植农户由于采用优质良种,获得了更高产量和更高售价,粗略估算,户均增收250元左右。

摘要: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形势、新的矛盾、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苍溪县结合县域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的立项投入、规范管理和健康运行三大机制,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高效共赢”的科学开发机制,解决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诸多难点问题,推动了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健康发展。

开发促进 篇9

开发个性资源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1.有利于张扬个性, 促进方式创新

教师个性鲜明, 有利于方式创新, 促进专业向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因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通常都个性张扬, 不拘一格;都求新求异, 独树一帜;都敢于打破传统、突破常规。传统的片面追求“统一”的“求同”思维压抑人的个性, 阻碍人的创新。一个人如果个性张扬, 便会被视为“怪人”、“另类”;做事不合常规, 便是“离经叛道”、“出格”、“乱搞”。这种“求同”思维使人们偏爱共性、排斥个性;认同常态、反对变异。那些与众不同、个性鲜明, 喜爱标新立异的人往往会让人看不顺眼, 遭到人们的诋毁与反对。所谓“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出头椽子先烂”就是这个道理。受传统思想影响, 学校管理也只注重教师生活的理性规范, 而忽视教师个体生活的现实关切;只注重一般的规章制度与共性要求, 而忽视教师的自我需要和个性尊重。尤其是传统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 忽视学生个性发展与自主创新, 学校就更只注重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 而忽视甚至压抑教师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这种片面强调统一性、单一化的管理方式, 使教师失去个性, 共性化、脸谱化、模式化, 千人一面;使教师没有特点, 教学趋同、生活趋同, 爱好兴趣趋同;使教师思维呆板僵化, 生活单调乏味, 工作缺乏乐趣,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调动。在这种管理面前, 教师的热忱与喜悦, 伤感与痛苦, 锋芒与棱角, 激情与见解都只能悄然隐退, 个性日益销蚀, 自主精神、独立意识和创新思想逐渐泯灭。而如果我们把教师个性视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并积极开发利用, 就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 凸显个性、张扬个性;就能让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待“怪人”和“另类”, 就可能欣赏他们的“出格”与“离经叛道”。这样, 就能营造成一种尊重个性, 促进创新的良好环境, 就有利于教师张扬个性, 积极创新, 使教师教学方式个性化、多样化和特色化。

2.有利于挖掘潜能, 培养优势特长

俗话说:千招会不如一招鲜。优势与特长是一个人成功致胜的法宝、安身立命的根基。不同教师有不同的优势与特点, 有的以语言见长, 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的以表情取胜, 手舞足蹈、摇头晃脑、生动传神;有的勤于思考, 探究科学奥秘;有的想象丰富、多奇思妙想;有的爱敲敲打打, 喜欢发明创造;有的爱好广泛、兴趣多样;有的精于一门, 术有专攻。教师这种不同的特点或优势, 除了自我努力和环境影响外, 还与教师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 不同的个性特点容易形成不同的智能优势。如内向型的人一般善于思考、思维深刻、推导稹密;外向型的人则大多乐观豁达、热情奔放;抑郁质型的人通常细心谨慎、稳重踏实;而多血质型的人则一般充满自信、勇于开拓。教师的个性特征往往反映了他的潜能与优势, 只有对教师的个性资源充分开发, 才能使教师挖掘自身潜能, 培养优势特长。传统管理片面追求整齐划一, 忽视教师的个性差异, 甚至削“锋”磨“角”, 抑制教师个性发展, 就会使教师的潜能得不到有效开发, 使教师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这不仅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也会使学校的人力资源白白浪费。因而我们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就必须把教师的个性差异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通过积极开发利用, 让教师的潜能充分展示, 让教师人人握灵蛇之珠, 怀独门绝技, 个个抱荆山之玉, 藏看家本领, 都具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 打造出一块块在教坛上闪闪发光的有特色的教学品牌。

3.有利于因材施用, 让教师扬长避短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也往往是良莠混杂、优劣并存。如上面提到的抑郁质型的人办事细心谨慎、踏实稳重, 却可能性格孤僻, 不善交往;多血质型的人活泼开朗、充满自信, 但往往遇事不冷静、冒失浮躁。人的个性特点难以十全十美, 在某一方面优点突出, 可能在另一方面就存在缺陷不足。作为管理者, 如果只用一个标准, 一把尺子, 只重共性要求、一般规定, 而忽视个性特点、区别对待, 忽视对教师个性特点的优点与不足作全面分析, 既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也会影响学校的工作开展和事业全面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各种智能要素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在每个人身上存在, 使人体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智能特征。这种理论的立足基点就在于人的个性差异, 它认为正是一个人在思维、气质、性格、意志、情感等各个方面所具有的个性特点才造就一个人的自我, 体现出一个人的独特价值。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都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正是这种个性特点才将人区别开来, 才体现出人的独特之处和与众不同。因而这种个性特点也就是一笔宝贵财富, 是学校蕴藏的重要资源, 需要我们加以开发和积极利用。我们应根据教师的特点与优势, 因材施用, 扬长避短, 使教师既能更好地展现自我, 也为学校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种开发甚至还能化短为长, 使我们能换一种角度或眼光来认识过去被视为缺点的东西, 从而将消极化为积极, 使其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如某教师对本职工作缺乏兴趣, 厌倦教学, 但其他兴趣广泛, 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这在过去就会被斥为不务正业, 就会对该教师大加鞭笞伐挞。结果可能是领导费力劳神, 而该教师却依然固我。若我们因势利导, 或抓住其优势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或调整工作, 安排其负责兴趣小组活动或开发琴棋书画方面的校本课程, 用其所长, 不仅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 发挥其优势, 调动其积极性;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有利于量身定制, 形成独特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 在教学理念、方式、技能和作风等方面形成的定型化的特色或特征, 是教师工作个性化的鲜明标志。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 体现出不同的教学特色。如严谨型风格的教师语言严谨清晰, 环环相扣;板书工正整齐、条理清楚;教态从容不迫, 沉着冷静;处理问题方寸不乱、有条不紊。而活泼型的教师则性格活泼开朗, 风度潇洒;思维敏捷灵活, 方法多变;语言富于激情、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感染力与吸引力, 易于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学风格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独特性。独特是风格的生命, 正因其独特才能打上自己的印记, 才能体现自我的特点, 才能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才能和教学智慧。因而教学风格的形成与人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 教师只有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点, 才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我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使教师教学特色鲜明, 风格彰显, 就要积极开发教师的个性资源, 让教师张扬个性, 发展个性, 使教师能结合自己的个性来发展优势特长, 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量身定制, 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这样, 才有利于教师向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才能使教师各显所长, 风格突出, 特色鲜明;才有利于学校流派纷呈、方式多样、风格各异、多姿多彩, 呈现出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景象。

开发教师个性资源的方式与途径

1.转变观念, 营造良好氛围

开发教师个性资源, 需要管理者转变观念, 打破过去重共性, 求同一的思维定势, 将教师的个性特点视为学校的宝贵资源和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需要管理者具有宽容大度的气量, 豁达坦荡的胸怀;能容许教师兴趣多样、观点各异;能让“刺头”、“棱角”、“另类”都有存身立足之地;让教师有话敢说、有才敢展、有“锋”敢露, 有“角”敢显。这样, 才能为教师的个性特点提供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才能促使教师个性鲜明、爱好多样、特点突出;才能使学校色彩斑谰, 五彩缤纷, 人才辈出, 人力资源充分开发, 人力优势有效发挥。

2.活动多样, 提供发展平台

开发教师的个性差异资源不仅需要管理者和全体教师转变观念, 还需要领导者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样化活动, 为教师兴趣培养、优势发挥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方面的活动, 如公开课、示范课等观摩性授课;说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课题研究、主题班会、活动策划等各种评比;普通话、粉笔字、钢笔字、简笔画、电脑操作、课件制作等基本功比赛;还要组织教师开展能展示教师其它风采与特长的比赛, 如卡拉ok、交际舞、书画、烹饪、小品、摄影、辩论、讲演、器乐演奏、机械修理、小制作、小发明、板报设计、时装表演等等, 为教师施展才艺、表现特长、推销自我搭建平台。经常开展这类活动, 不仅能为教师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发挥优势提供有利条件, 还能让教师体验自我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使教师身心愉悦、心情舒畅, 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和超越自我。

3.用其所长, 凸显优势特点

人的优势特长是其个性差异的集中展示。用其所长, 凸显教师的优势特点就是开发其个性差异资源的具体表现。这种开发不仅能让教师的才能充分展示、潜能充分挖掘, 还能让教师在成功中不断体验快乐与幸福, 增强自信与勇气。作为管理者应具备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法, 能全面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个性特征、学识水平、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能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和教师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安排。如工作细心、富有爱心的教师宜担任班主任;才艺多样或喜爱发明制作的教师适合做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可安排担任年级主任;理论知识扎实、教研水平较高的教师则担任教研组长;精打细算、小气抠门的教师负责财务管理等等, 以使教师能特点“对口”, 技能“适岗”。这种任事唯能, 知人善任, 因材施用的作法, 既有利于教师各尽其能、各显其才, 充分展示才艺, 凸显优势特点;又能使学校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与合理使用, 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4.倡导学习, 克服缺陷不足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 一只木桶装水的多少并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 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浪有高峰低谷, 人也有优势缺陷。开发教师的差异资源既需要教师扬长避短, 又需要我们倡导教师见贤思齐,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以用教师的优势去促使其他教师克服自身之不足, 使教师专业发展这只“木桶”容量更大, 装水更多。为此, 管理者要大兴学习之风, 要身体力行, 不耻下问, 带头向他人学习, 要打破旧的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专业界限, 改变过去那种“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 创设出具有浓郁学习风气的校园环境;要大力推进学校学习化组织的构建, 建立和健全学校的学习制度、学习组织和学习激励机制, 使教师的相互学习能成为一种自觉性、经常性的活动;要开辟多样化的学习渠道, 为教师相互学习创造条件, 如开展教学比武、师徒结对、“一帮一”等活动, 创办《教研园地》《校报》等刊物, 组织各种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 举办教师论坛、心得报告会、经验讲座等, 使学校能成为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各展优势、齐头并进的优良团队, 使教师优势更优, 劣势也向优势转化。

5.促进合作, 扩散放大优势

教师教学不象企业的流水线作业, 无论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还是设计教案、批改作业, 都更依赖于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再加上学科之间、年级之间的差异和文人相轻的陋习, 使教师容易重自我, 轻合作;喜单打独斗, 轻协作交流, 从而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优势发挥。我们要开发教师的个性资源,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不仅需要引导教师发挥优势以扬其长, 相互学习以克其短;还需要引导教师积极互助合作, 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相互学习, 还能使教师的优势得到放大, 产生扩散与互补效应。如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但往往精力不济、观念陈旧、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也大多技不如人, 而新教师在这些方面正好相反。如他们关起门来各自为战, 不仅难以学到对方的长处, 也会制约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如果管理者广辟门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 既为教师相互学习提供了途径, 也为教师优势放大和互补建立了平台。如通过师徒结对, 让老教师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对年青教师进行专业引领, 年青教师则为老教师多做一些事务性工作, 并在新的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给老教师以帮助, 这既能缩短年青教师的成长进程, 又有利于老教师掌握新技术、新手段, 使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总结经验, 并运用新理论对原有经验予以反思, 使认识得到升华和跨越。又如建立规范、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 让教师相互切磋、交流探讨, 既传播扩散各自经验, 又使个人肤浅、零碎的认识得到提炼和疏理;既在比较中使各自方案的优点得到借鉴, 又在思维碰撞中使各自的缺陷得到矫正弥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需要领导者为教师提供多层次、多途径的合作通道, 如建立并不断完善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和各种活动小组等互助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案例探讨、理论研讨等互助活动;创建校园网、资源开发中心、教学论坛等互助平台等等。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互助, 使教师在共同行动中相互学习, 在相互帮助中彰显优势, 在优势发挥中产生扩散与放大效应, 使其能发挥更大作用和更好效果。

6.优化整合, 注重综合效能

开发教师的个性差异资源, 不仅要求管理者注意从微观着手, 关注教师个体差异, 因材施用, 合理搭配, 如安排正、副年级主任或班主任, 正主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就应选派一名做事稳重、工作细心的副主任为其搭挡, 以利于双方扬长补短、优势互补, 彼此学习、共同发展;又要从大局着眼, 能通观全局, 从整体上对教师的人事安排予以通盘考虑和规划部署, 以提高学校人力资源配置的整体综合效能。作为管理者不仅应具有高超的用人艺术, 还要全面了解教师的个体差异与特点, 要使教师人力资源能在各个年级、部门、处室都得到优化配置, 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个性结构、性别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合理组合, 把每个教师都放在最适当的位置, 使每一个群体都成为最佳团队, 从而形成整体上的优势互补与和谐协调。如一个备课组应老中青合理搭配。成立一个课题组, 既要挑选理论功底深厚、知识经验丰富、思维稹密细致的中老年教师, 以利于构思策划、把握方向, 又要配备精力旺盛、干劲十足、做事踏实的年青教师, 以利于方案的落实与操作实施;既要纳入文字功夫好、笔头子硬的写作高手, 以便于撰写计划方案与论文报告, 又要组合信息技术娴熟的教师, 以便于查阅资料、筛选信息、制作课件;既要有擅长交际、巧于公关的教师, 以利于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 又要有工作负责、耐心细致的教师负责数据的统计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 才能既充分发挥各个教师的长处与优势, 又使整个学校的人力资源形成合理、优化、有序的状况, 能产生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效果。学校犹如一束光波, 教师的个性特点就是不同颜色的波长, 通过管理者的开发与整合, 使各束光波形成最和谐的组合, 能闪烁最绚丽的色彩。

7.反弹琵琶, 引导错位发展,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受时间、精力的限制, 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 一个教师也不可能对专业知识的每个方面都有独到认识和精辟见解。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还应该有所侧重, 对某些问题有所研究, 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 在某些方面形成特长, 以把面与点、博与精结合起来, 既能胜任专业课程, 又能适应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探究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中, 要注意开发教师的个性资源, 帮助教师培养自己的优势与特长, 要注意引导教师克服从众心理, 能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发展方向, 能依据自己的知识状况来选择研究的问题, 能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培养兴趣爱好, 以让教师各有侧重, 错位发展。这种错位发展既可以是专业外的不同兴趣与爱好, 如有的青睐书法, 有的乐于摄影, 有的爱好武术, 有的喜爱乐器;也可以是同一专业知识上的各有侧重。如教美术的老师, 或以油画为主, 或以国画见长, 或偏重水彩, 或精于雕刻;教历史的教师或重点研究外国史, 或主要研究中国史, 或对古代史倾注心血, 或在近代史上有所造诣。这种爱好不同、异域探究, 错位发展, 有利于教师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举行专题性的知识讲座;有利于学校众星云集、群星闪烁, 各显其能、聚成合力, 形成学校的整体优势。此外, 这种错位发展还因教师各有优势, 互有需求, 有利于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互助协作、减少磨擦、降低内耗。

8.因才设位, 提供个性平台

开发第二课堂促进学生成才 篇10

在校园里, 由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较长, 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 地形方面也可以就地进行, 没有严格的限制, 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这样, 就能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 使学生学习生活充满快乐。课外体育活动也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 在没有紧张的气氛中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 他们的活动积极性会更高, 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自然会被提高, 这对于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课外活动时间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时间。体育教师要把课外活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成立各种体育活动兴趣小组, 利用有教师组织和学生自发组织的形式,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可利用课间开展一些体育活动, 课间时间短, 教师可让学生自发组织一些运动强度小的活动, 踢毽子、打沙包……这样既能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同时又不影响下节课的上课, 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课, 由教师参与开展一些小型的体育活动, 如拔河比赛、武术表演等。教师可以用讲座的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 进一步丰富学生头脑, 使他们对健康的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就会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得到充分发挥, 体育技能得到提高。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敢顽强、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品质。

体育教师还要组织、引导学生在校园里举办体育与健康知识展览, 开展如“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对我们有何影响”的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提高, 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有利于学生成长, 为学生走入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开发社区体育资源,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事实证明, 仅凭学生在学校内参加的体育活动已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积极开发社会这块沃土, 让学生走进社会, 走进社区。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 社区的体育活动越来越系统化、科学化。全民健身设施逐渐健全, 各种公约、制度也逐渐完善。社区体育活动灵活多变, 生动有趣, 有较强的可供选择性。特别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文体和健身活动, 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如:节日庆典、年会、拔河、球类比赛等。这些活动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择喜爱的体育活动。这样, 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参与热情。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随时加入到社区的体育活动中去, 能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群众自发的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生命力活跃, 参与范围广泛, 给学校体育以很大的影响及延伸。

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以对社区体育与健康情况进行一些小型调查, 了解社区体育的器材现状, 了解社区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社区人们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状况, 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 认真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初步制订出一些好的对策和措施, 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健康和集体的健康是分不开的。从而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健康与社区健康及国民健康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健康责任感。

三、开发绿色体育资源, 让学生回归自然

大自然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非常值得学生去体验。绿色体育资源不仅对发达地区中小学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而且对欠发达地区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更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碧绿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漠、洁白的雪、晶莹的冰……都是体育课程资源, 而且是最经济、最简便的绿色体育资源。在广袤的草原上, 骑马驰骋, 能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他们一往无前、勇敢超越的精神, 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光洁的冰面上, 随着优美的旋律时而急、时而缓, 时而平滑、时而腾跃……无不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无不让学生体验到什么是运动的美。特别是东北寒冷地区可以组织学生滑雪、溜冰。这些体育运动与气候、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从事这样的户外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不畏严寒, 奋力拼搏的精神, 还可以训练学生适应当地的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的能力。骑上骏马飞驰在碧绿的草原上, 坐上羊皮筏子漂渡黄河, 适当的沙漠考察等活动在无形中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锻炼了学生的意志。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搞野外生存、野营等活动。在野外生存和野营生活中可以培养同学们适应大自然的能力, 培养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让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更能拉近学生与自然界的距离, 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独自生存、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对生活有更真实的感受。

总之, 努力开发第二课堂, 使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使学生的各种体育要求得到满足, 使学生团结协作, 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 促进学生成才, 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已超越学科的概念, 它已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在学校操场上, 局限于45分钟内, 老师讲解、示范, 学生机械模仿练习的体育课, 而是一门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的, 具有很大延伸性与持续发展意义的课程。仅凭课内教学已不能够圆满地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还要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开发社区体育资源和绿色体育资源, 更好地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 促进学生成才。

关键词:绿色资源,终身体育,社会适应能力,成才

参考文献

[1]吴刚平, 余文森.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开发促进 篇11

一、制定科学的科研制度,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对幼儿活动材料的研究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研究计划如何实施?研究内容如何确立?研究方法如何选择?研究过程如何开展?研究人员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为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我园制定了《班级科研工作制度》《科研组长职责》《科研工作十每制度》《教师参研奖励制度》等科研管理制度。如《科研工作十每制度》,规定(1)每班有研究小点;(2)每次活动有计划、反思、总结;(3)每次活动有活动记录或影像资料;(4)每周两次小组研讨交流;(5)每周一次全园课题研讨活动;(6)每月一次小组示范活动;(7)每月一次教玩具评比展示活动;(8)每期制定研究方案;(9)每期聘请专家指导;(10)每期一次资料汇总,装订。建立科研人员网络结构,保障科研人员统一安排和协调,通过分层管理,层层落实,科研组发挥“小、实、活”的风格,努力为教师搭建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的平台,灵活多样地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及时分析并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在科研工作中,我们综合运用了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叙事研究法。开展了语言活动材料、科学活动材料、游戏活动材料的开发与运用,幼儿活动材料来源方式、特性、功能,不同性质材料与幼儿学习之间的关系,投放活动材料的时机、数量与活动效果的关系,幼儿如何运用材料进行操作性学习,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等子课题。

二、幼儿活动材料开发与利用策略

(一)活动材料构成:由“成品教玩具”转变为“多元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由于幼儿教育活动的生活性、活动性、浅显性的特点,幼儿活动材料非常广泛,而不是局限于成品的教玩具。我们本着“取材多元、操作方便、耐玩实用、易于推广、促进发展”的原则,全体教师、幼儿集思广益,开发和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改变过去大量购置成品教玩具的现象,创造性地制作了各种各样新颖独特、操作性强的教玩具,一物多用、一物多玩,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材料的使用价值和发展价值。如开发制作的“多用飞盘”,适合各个年龄层幼儿使用,小中班幼儿可以在户外进行飞盘飞行活动,锻炼幼儿的手臂肌肉;婴小班幼儿可以用来扣纽扣活动,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精细动作,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学会生活自理;大班幼儿可以通过操作飞盘上的时针、分针,学习认读时钟,初步具有时间概念。

(二)活动材料的来源,开发和利用: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幼儿为本”。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是以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从幼儿主体出发,将幼儿的外部需要转化为内部需要,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建构。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园教师费尽心思,寻找搜集了丰富多元的活动材料,并进行创造性地开发,用于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但这些新开发的材料却经不起考验,幼儿似乎并不领情,很快就对材料失去兴趣,活动效果每况愈下,教师信心受到打击,充满无奈。通过观察记录和小组研讨,教师统计分析了“材料来源途径”、“材料开发主体”、“材料操作主体”与幼儿活动效果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材料的来源途径是多元化的,但当材料开发和使用主体为幼儿时,幼儿兴趣点最高、活动持续时间最长、幼儿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最好。于是教师积极转变活动主导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开发者的角色,变教师一厢情愿设计和开发材料为教师、幼儿友好合作,共同探讨,发动幼儿的集体力量,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设计、开发活动材料。在幼儿主动寻找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材料的不同特性、学会了分类、养成节约的品质、具有了环保意识。幼儿主动构思、寻找、创作、运用材料进行活动,一方面简单的原始材料经过幼儿的奇思妙想,创造出很多新式玩法,废旧材料变地富有生机与活力、亲切和柔和,废旧材料的使用价值得到了最佳发挥;另一方面,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改变以往教玩具大都由教师提供的传统,幼儿成为了活动的真正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与活动材料的积极互动,教育自我、愉悦自我、发展自我,材料所蕴含的发展价值也因幼儿的加入得到充分挖掘。

(三)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挖掘材料的本体价值和可能价值。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我们遵循材料投放的“适宜性、针对性、目的性、操作性”的要求,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活动材料,充分挖掘活动材料的本体价值和所蕴含的可能价值。如为婴班和小班幼儿提供安全卫生、柔和美观的玩具和活动材料,增加高真实性和高结构性材料的投放,因为幼儿年龄越小,对活动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实验研究发现,高真实性、高结构性的玩具可鼓励婴幼儿的假装游戏,促进其表征能力发展。而对于中大班幼儿,则提供更多的半成品的、废旧的、具有低真实性和低结构性的活动材料,因为“高结构的活动材料具有较强的定向作用,抑制幼儿的想象力”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低结构的活动材料比高结构材料更有助于中大班幼儿探索行为、象征性游戏、非刻板化的假装游戏转换,以发展幼儿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锻炼幼儿的意志力。

开发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篇12

关键词:开发,非智力,发展

一、非智力因素的含义

顾名思义,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 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 观察力, 想象力, 记忆力, 思维力, 创造力。非智力因素, 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 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 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 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开发, 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 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 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 中等天分就可以, 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 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 对长期探索的坚韧, 对观察的执着, 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上讲, 非智力因素也是发展智力的催化剂。

二、非智力因素的具体内容

1、自信心是人成功所必备的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一分自信, 一分成功;十分自信, 十分成功。

2、兴趣是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它是指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兴趣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3、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按其表现形态, 可以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

4、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 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有三个特征:有明确的目的性;以有意行动为基础;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 不克服困难就谈不上实现预定目的。它包含四个方面: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三、通过有效途径, 开发非智力因素

1、建立自信。

学生建立自信的方法有三个:要有不断成功的信心;要有不断地想象成功的心态;对已取得成功的领域的心得进行心理技术处理, 移植到未成功的领域中去。如让学生看《方与圆》并组织学生写关于自信的心得体会, 并把刘秋娟的《扬起自信的风帆》、陈晓的《自信——成功的跷板》、高杨的《选择自信》等好文章展示出来, 增强学生自信。在班级标语中把自信摆在首位, 在学生潜意识中强化自信。

2、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 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培养广泛的兴趣, 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才能更好地发展智力。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 能腐蚀学生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学生勤奋向上, 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因此, 要利用诸如辩论赛、小发明比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兴趣。

3、培养良好情感。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 需要得到满足, 会产生愉快情感, 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和谐、欢乐、团结的生活环境是健康情感的重要条件。将爱与合理要求相结合, 不仅使学生充分得到爱, 而且也能制止不合理的要求。增长知识, 提高认识, 是培养深厚情感的基础。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 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 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如:对祖国的爱, 是建立在对祖国的认识上, 对父母、老师的爱也是如此。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影响极大, 教师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学生, 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学生的腐蚀。

当然, 学生开始没有顽强的意志, 一下达不到更高的目标, 做老师的眼光要放远些, 破除过去“衣锦还乡”陈旧传统观。长远, 崇高的目标, 从近处着手, 逐步培养, 引导学生向长远目标奋进。教师要想将学习目标变成学生的志向, 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目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不要定得过高或过低;一旦目标制定, 要严加督促, 严格执行, 决不妥协;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学生的意志, 如开展长跑活动等;教会学生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的方法, 并为学生树立榜样。如:引导学生看《亮剑》, 培养学生“狭路相逢, 勇者胜”的敢于挑战、永不服输的坚强意志。

4、养成良好的习惯。

每学年开学时, 笔者都对所带的班级进行习惯教育。如召开《我是习惯的主人》之主题班会, 鼓励每个学生上台发言, 讲出良好习惯的益处和不良习惯对自己发展带来的危害。建议每名学生列举自己的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并写出克服不良习惯的具体措施, 人人把自己的书面材料贴在自己的课桌上, 进行自我监督和管理, 同时还建议同学之间相互监督, 使每个学生都向良好习惯的方向发展。在开学的第三周, 还让学生写一篇《好习惯铺就成功路》的周记, 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习惯教育。并且把“良习铺就成功路, 恶习毁掉前程”制成标语贴在教室, 时刻提醒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四、开发非智力因素,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笔者所带班级在学生智力一般的情况下, 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全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他们有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们有科学高效, 刻苦学习的态度;他们有自强不息, 永不服输的意志。最终, 形成了全校一流的班风和学风。一名学生在毕业留言中写道:“我们班开展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活动, 使我们受益匪浅, 特别是我们所形成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习惯, 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也是一名被大家认为是智力一般的学生, 是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才使我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周宏:《教学艺术》, 中央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3]马振海:《素质教育:观念与实践》,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4]肖川:《教育的视野》, 岳麓书社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上一篇:粉尘防火防爆下一篇:设备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