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原则

2024-09-19

战略原则(共10篇)

战略原则 篇1

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以创造价值是战略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制定与执行战略就成为企业领导者的一项关键责任。当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多集中在如何制定战略上,而鲜有学者关注战略执行(Varadarajan and Jayachandran, 1999; Sashittal,Hemant and Tankersley, 1997),在评价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时也常常简化或省略执行,并认为只要企业输入正确的战略就自然会产出预期的结果(Dess and Davis, 1984; Miller and Dess, 1993)。另一方面,在美国大约有企业失败的原因有70%的可归结为战略没有被有效执行(《财富》,1999),更多的事实表明,即使在同样的环境中,采取同样战略的企业也不一定拥有同样的绩效结果[1]。因此学术界和企业界逐渐转变视角以试图说明战略的失败不是因为战略本身,而是战略执行的问题(Bonoma et al.,1988;Walker et al., 1987),有效的战略执行不仅可以保证一个合适的战略成功 而且还可以挽救一个不合适的战略或者减少它对企业造成的损害[2]。

由于战略管理是对变化的管理和通过变化进行管理,核心在于环境变化和组织适应问题(Ansoff,1979;Hofer& Schendel,1978),而过去几十年来,企业逐渐面临一个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的动态环境。因此,如何帮助企业提高战略执行能力,以应对动态环境就变得十分重要,也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1 战略执行文献回顾

战略执行在研究中被认为是企业制定战略后,利用适当的组织变量来适应和支持战略,然后产生绩效(徐岚等,2007),具体是指在日常经营的动态过程中融入实施企业战略所要求的各项管理任务[3]。当前对战略执行的研究较为分散,学者们分别从战略执行的速度(eg:Atuahene,Janet,2004)、驱动因素(eg:Colgate,Danaher,2000)、效率(eg:Homburg et al.,2004;Menon et al.,1996)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归结为战略执行的要素观和过程观两类。

战略执行的要素观方面。国外学者如Bourgeois&Brodwin(1984)在总结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执行的5C模型,即指挥(Commander)、变革(Change)、协作(Collaborative)、文化(Cultural)、成长(Crescive),以系统地指导企业执行战略[4]。Pettigrew ( 1985)、Pettigrew et al. ( 1992 )将战略执行分为战略内容、战略背景(环境、组织结构等)、战略流程(运营、控制等)和战略结果。Kaplan and Norton(1996)指出战略执行由澄清远景、沟通衔接、拟定计划和反馈学习四大要素构成[5]。Bossidy and Charan(2002)强调在建立一套人尽其才的制度和文化外,必须构建起战略执行的三个核心流程——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营流程,这三项核心流程应彼此紧密联结而非各唱反调。

国内学者如薛云奎等(2005)认为战略执行由共识、协同与控制三个要素构成,并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共识、协同与控制都分别对战略执行的效果有显著影响, 但三者相比较, 协同与控制的作用相对突出, 共识对于目前中国企业战略执行有效性的贡献相对有限。徐万里等(2008)将战略执行分为战略、制度和文化三大维度及10项影响因素。杨丽和孙国辉(2009)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认为执行者、沟通、执行策略、共识、承诺、组织结构、管理系统、战略制定、不同组织层面及战略层次间的关系对战略执行非常重要。

战略执行的过程观方面。国外学者如Pryor et al.(1998)基于整合的视角,开发了战略执行的5P模型,即目标(Purpose)、原则(Principles)、流程(Processes)、人员(People)、绩效(Performance),其中,战略(目标)驱动结构(原则是内部结构,流程在外部结构),结构驱动员工行为(人员),行为产生相应结果(绩效),值得指出的是原则被视为指导组织怎样开展和运作业务的理念、假定和态度[6]。Ittner and Lareker (2001)认为战略执行由六个子过程构成,即识别和确立提升股东价值的具体内部目标、选择企业战略和组织设计、识别促进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拟定行动方案和选择具体的业绩指标、评估行动计划的执行效果和测评整个组织与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修正组织的内部战略目标与经营计划及控制系统[7]。Pearce and Robinson (2003) 对战略执行过程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战略细化、战略调整与战略控制。

国内学者如薛云奎等(2005)认为战略执行由战略制定、战略澄清、战略沟通、目标分解、计划拟定、资源分配、战略行动、业绩反馈、奖惩激励及学习调整等十大相互关联的步骤构成。

综上所述,当前的研究要么从战略执行过程着眼,要么从战略执行的关键要素着眼。在静态环境中,由于环境的机遇和威胁出现和消失的速度较慢,因此企业可以靠一个深思熟虑的战略、严格执行与反馈控制来保证战略与环境的匹配,如Kaplan,R.S. and D.P.Norton( 1990)开发的平衡计分卡就是一个如何将战略转化为行动,将战略指标化的战略执行工具,如Anagnostopoulos and Elmasides(2010)以希腊制造企业为例,应用Kaplan&Norton(2008)开发调整的战略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两个工具,研究了怎样使得战略能够清晰地与所有的业务单位及其员工沟通,最终将战略分为4个基本主题、28个目标、36个考核点和9大控制手段[8]。这在动态环境下显得过于复杂,如果企业缺乏清晰明确的行动指导将使得企业各成员各自为战从而陷入战略失控的境地,并难以抓住或避免快速出现并消失的机会或威胁。

实际上,从微观上来看,战略执行可以理解为一系列战略行为的过程,战略行为更多地表现了企业为了达成具体战略目标所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反映了两方面因素,一是所配置的是什么样的资源,二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配置资源[1]。而通过文献研究可知,当前的研究缺乏对战略执行过程中的直接指导,即如何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优先做?做到什么程度?

组织中的生活充满着必须适合各种行动指令的许多事件[9],事件和指令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了组织研究的首要问题[10]。而在组织实践中,组织主体受到规则的影响甚至支配,这些战略过程中形成的规章制度、惯例、行为规范等实际上成为组织主体的行动逻辑,推动战略的执行和修正,然而这些规章制度、惯例、行为规范等以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来指导战略行动或组织一般活动。面对混乱动态的环境,管理人员尤其是那些不是制定战略的管理人员,需要“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正如德鲁克(1985)所说:“你问我怎么能在这样(越南丛林战)混乱的情况下还能使命令得以贯彻……我的职责就是使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责成现场的人自己做出决定。”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战略中引入能让管理人员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对动态环境作有效响应的概念——战略原则。

2 动态环境下的行动逻辑:战略原则

2.1 动态环境及其特点

动态环境是相对静态环境来讲的,过去几十年来,技术进步导致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经济全球化则消除了真实意义上的区域市场,管制放松则使得竞争变得日益普遍化,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需求变化迅速、产能过剩,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动态环境。动态环境体现在四个方面:变化速度加快、复杂性增大、更具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Burns & Stalker, 1961; Lawrence & Lorsch, 1967; March & Olsen, 1976; D’Aveni, 1994; Eisenhardt &Tabrizi, 1995)。

首先是变化速度加快。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在一些高科技行业或互联网行业,产品更新的速度以季度、月度来算,企业的竞争互动速度明显加快,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来破坏和削弱对手的优势。变化速度加快使得企业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出现的速度也大为加快,从而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绩效,如CISCO公司CEO钱伯斯曾说:“现在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其次是复杂性增大。环境的复杂性是指影响企业的环境因素多、不相似且差异性大,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和主导需求的差异性变大;市场制度、规则的不完善、地区发展差异使得企业要处理的制度环境复杂化;企业的相关利益者组成的复杂化;互联网出现后造成的信息的过剩与泛滥,使得企业的注意力分散等。复杂性增加了企业发现和把握机会的难度。

第三是模糊性。模糊性指影响环境的各大要素难以清晰的辨别,如技术的快速变革使得行业边界变得模糊,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当前正在发生的我国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融合,模糊性增加了区分机会和威胁的难度。

最后是不可预测性。虽然已经有“剩余不确定性”(Hugh Courtney,1997)等先进的分析方法来预测环境,但由于影响环境的变量增多、变量之间互动、关联复杂等原因,使得环境难以准确预测,从而使得环境中的机会流变得无序与动荡,以至于缺少匹配模式[11]。

2.2 战略原则及应用框架

战略管理一直都强调企业战略必须匹配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Andrews,1987;Miles &Snow,1972;Mintzberg,1973;Porter,1985;Quinn,1980; Horer& Schendel,1978),但是动态环境下机会和威胁是转瞬即逝的(Teece,2007),为了对变化快速的环境做出及时和有效的反应,企业至少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12]:第一,迅速感知环境的变化,及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第二,迅速对环境变化采取应对措施;第三,迅速调集资源来执行措施。

战略混沌理论指出为应对不确定性而形成战略指导方针和决策规则的重要性[12],事实上,一些成功的企业在做战略决策的时候往往只依据几条简单的原则,如CISCO公司的并购原则:目标企业员工不得超过75人,其中75%以上为工程师。这跟军事战争中的战略原则有极大的类似性,如土地革命时期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原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共同点表现在:容易为各级员工理解,并能够迅速评价环境和抓住机会。

综上所述,所谓企业战略原则(Strategic Principle)就是精炼的、指导企业战略行动的决策标准。战略原则是行动导向,为员工提供清晰的指导,以使其做出一致的选择和快速行动,如通用电气著名的战略原则——在公司参与竞争的每个行业中要么做到数一数二,要么退出,前半句是说明战略要挑战的目标,后半句则规定企业边界,使各级员工对自己的决策毫无疑问。综合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后,我们发现战略原则可以分为四类——方法原则、边界原则、次序原则和定时原则,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在文献[13]的基础上,作者进行整理

方法原则保证了企业的组织性,以便抓住机会;边界原则规定了企业行动的边界,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尤其在动态环境下,创新变得非常重要,什么不能做就显得十分关键,如Steve·Jobs宣布苹果不开发PDA以集中资源开发IPOD,从而能够对机会进行分类和把握,而这需要企业有强有力的惩罚而非奖励[14];次序原则能在资源配置中设立优先权,从而抓住机会,如英特尔没有“按照产品边际收入进行布置”这一生产原则,公司可能继续把大量能力应用在传统的中央存储业务上,而不会抓住垄断新兴的高利润的中央处理器市场的机会(Eisenhardt& Sull,2001);定时原则设置了关键战略过程的节奏,帮助企业与突然出现的机会同步,协调各部门和各种资源去捕捉机会。

可见,战略原则本质上反映了企业战略要解决的问题——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如何做与何时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资源如何分配,并且更具行动指导意义。在环境相对静态的时,战略原则并不是必需的,而当企业面临动态环境时,尤其是遇到下面四种情况,战略原则则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散化、快速增长、技术变革和机构混乱[15]。

分散化在各种类型企业中都普遍存在,如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因此需要一种适当的机制来保证企业采取一致的战略行动,这时战略原则能帮助管理者赋予各战略经营单位制定独特战略的同时保持组织的一致性;快速增长的企业往往面临前所未有的棘手问题,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战略原则能帮助管理者与公司的战略保持一致,如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原则——以与汽车运输相媲美的价格满足消费者的短途飞行需求,该战略原则帮助管理者撤出丹佛的航班服务,从而使得公司始终保持独特;技术变革的加快使得企业必须对突然且无法预料的情况做出即时的反应,如果缺乏战略原则的指导,企业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资源来抓机会和避开威胁;组织混乱带来企业发展方向不清晰,如领导权的更迭,新领导层可能带来新的战略,但不一定是新的战略原则,从而使得各级员工能够持续关注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不分散注意力。总之,在动态环境中,清晰简练的战略原则能够直接指导企业各级员工运用有限的注意力,快速判断因环境变化而迅速出现的机会和威胁,并基于其资源和能力进行筛选,通过迅速调集资源把握机会,从而提升企业速度和环境适应能力。

战略原则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3 制定与变革战略原则

在实践中,战略原则主要来源于三大方面:宗旨、经验和战略。首先宗旨中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规定了战略原则的边界,且是战略原则的来源之一,如易趣提出“平等”这一价值观,创始人和CEO则将“平等”演化为两个方法原则:买者和卖者的数量必须平衡,交易必须尽可能地透明。其次战略原则来源于经验,包括对环境的理解、对竞争互动规律的把握等,如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就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最后,战略原则来源于战略,从这个角度来讲,战略原则是战略的简化与精炼,要表达出战略所指引的方向,如沃尔玛公司的战略原则——天天平价。而在具体制定过程中,企业要专注于关键过程,这个关键战略过程应把企业置于机会流动最快和最多的地方,并且描述一些引导这些过程的简单规则(Eisenhardt& Sull,2001)。这个关键战略过程包括产品创新、合作、进入新市场、吸引与留住客户等。

最后要评价制定的战略原则,而这主要有四大标准:(1)能在较长时期内评价和抓住迅速出现和消失的机会,这是战略原则的根本作用;(2)应当推动竞争性资源需求之间的平衡(Gadiesh&Gilbert,2001);(3)拥有合适的数量。过多的战略原则会阻止管理者发现机会和迅速行动,过少的战略原则会增加灵活性但缺乏效率,因此在聚焦机会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应当拥有更多的战略原则,而当机会越来越模糊时,为了提高灵活性而减少战略原则是有效的。(4)行动指导能力强。这需要战略原则清晰明确,如果太模糊,则不能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同时要精炼易记,因为战略原则是用来联系预期决策和无法预料的机遇的,精炼易记能够让企业各级员工建立对战略的一致性理解,从而使得企业上下行动协调一致。

严格遵守战略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一致性的战略原则能够帮助企业从各种机会中进行选择,通过挖掘最有吸引力的机会从而获取短期优势(Eisenhardt& Sull,2001)。然而世界上没有永远适用的战略原则,而应当在每次重新检验战略时加以回顾和改进,但当企业的市场机遇和经济基础在立法或者全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影响下发生重大变化时,就有必要变革战略原则(Gadiesh&Gilbert,2001)。

4 结语

在快速、复杂、模糊和不可预测的动态环境下,机会和威胁迅速出现和消失,因此企业战略难以如静态环境下那样深思熟虑和严格精细,而必须谋求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快速而灵活的反应,并保持简洁性以使企业实现一致行动。战略原则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规定了企业各级员工在特定的范围内自由行动,并对机会做出迅速回应的同时保持战略焦点,而如何将战略原则进一步深化则成为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方向。

摘要:尽管战略执行已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但对此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难以有效指导企业战略的执行,尤其在面临快速出现和消失的机会和威胁的动态环境下,而战略原则作为指导战略行动的准绳和法则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定合理的战略原则不仅简化战略从而促使企业行动协调一致,还可以帮助企业主动筛选信息、超越混沌、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而持续创造竞争优势。

关键词:动态环境,战略执行,战略原则

战略原则 篇2

一、WTO的基本原则

(一)非歧视性原则

非歧视原则是指某一缔约方对另一缔约方的贸易待遇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缔约方,不能对其他缔约方实施歧视待遇。该原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最惠国待遇,即各成员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在贸易上的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必须同样给予成员国对方。二是国民待遇原则,对国外产品、服务给予不低于本国相同产品或服务的待遇,也就是享受与本国产品或服务相同的待遇。无论是最惠国待遇还是国民待遇,非歧视原则对我国各项政策确立韵基本要求就是对内对外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搞区别对待。

(二)贸易自由化原则

贸易自由化原则是指所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要限制和取消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加大本国市场准入程度。该原则又包括关税减让原则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1.关税减让原则:该原则指任何缔约国都要大幅度削减关税,而且,削减后的关税应得到约束,不得进一步提高。

2.禁止数量限制原则:该原则指缔约方在采取贸易措施时,只允许采取关税手段,明确反对数量限制等非关税保护手段,不得限制其他缔约国商品和服务进口,要开放本国市场。WTO要逐步取消配额制和进口许可证制度等非关税壁垒,乌拉圭回合会议决定:到2004年底所有产品的配额全部取消。

(三)反补贴原则

补贴是指公共性机构提供的财政支出使被资助方获得利益,政府向企业提供资金或税收减让都属于补贴的范围。WTO反对专向性的补贴,即提供给某个或某些企业或行业的补贴。《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把补贴分为三类:禁止类、可诉类和不可诉类。

禁止类补贴包括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由于这两种补贴的设立是为了对贸易产生影响,因此是不允许的。协议对这两种补贴的具体形式作了列举,从中可以看到除增值税出口退税以外的鼓励出口和进口替代的税收优惠,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被禁止的。例如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的优惠期满后,其出口产品当年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就是一种出口补贴。又如,我国允许27家指定的国内钢铁出口商对其国内采购缴纳的增值税享受100%的退税,实际上也是一种鼓励出口的补贴,都是禁止类补贴。

不可诉的补贴有四种:(1)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2)给予基础研究的援助性补贴。(3)作为地区发展总体计划的一部分,给予贫困地区不特定企业或产业的补贴。(4)为了保护环境给予不特定企业或产业的环境保护项目补贴。

除不可诉补贴之外的带有专向性的税收优惠,都可能成为可诉补贴。可诉补贴与被禁止的补贴之间的区别在于:可诉补贴被起诉,必须被证明该补贴对WTO成员造成了实质损害或有实质损害的威胁,同时,判断是否属于可诉补贴还必须确定该种补贴是否具有专向性。

(四)公平竞争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就是指各成员方要在公平的贸易条件下竞争,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秩序。该原则反对各成员方在贸易活动中的人为干预及对自由贸易的扭曲,要求用市场供求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如出现人为降低价格,则允许成员方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进行贸易保护。[!--empirenews.page--]

(五)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则是指各成员方—切影响贸易活动的政策和措施都必须及时公开,以便于各成员方的政府和企业了解。该原则要求各国的贸易政策及政府的管理行为要透明,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要及时公布,不公布的贸易政策不得实施。各成员方应该维持并尽快建立司法的、仲裁的法庭和程序,并向所有成员方提供有关调查程序的详细资料

(六)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

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是指为促进发展中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定的优惠待遇。该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程度大于对发达国家,在关税的减让程度、关税水平、补贴额、过渡期等方面都给予了发展中成员国优于发达成员国的待遇。例如,允许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为5%,而发展中国家为10%。在这一原则下,发展中成员国可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总体上遵循一般规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这些特殊待遇,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加入WTO后的税收调整战略

中国加入WTO后,要逐步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尽快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缩小其与WTO基本原则所要求的经济体制的差距。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要按照WTO的基本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做出调整,使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税收制度的改革

1.商品课税的改革

(1)增值税的调整

加入WTO后,生产型增值税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税收收入连续保持高增长,已经具备了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和增值税转型的条件,应将对增值税抵扣链条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建筑安装两个税目首先列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在增值税转型的时间上,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的核算要求更高,实施难度更大,必须要有一个试行期,即用三到五年采用试点的方法逐级推进。

(2)消费税的调整

关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应取消对那些非高档消费品,如化妆品、护肤、护发品等的消费税,而将一些高档消费品和高档消费列入征税范围。同时,为了接近国际惯例,应采用价外征税。纵观WTO成员国,相当多的国家实行价外消费税,而我国实行价内消费税,主要是从物价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角度来考虑的,随着我国物价水平的逐步稳定甚至下降,实施价外消费税的时机已成熟。

(3)营业税的调整

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相应缩小,营业税的收入规模也相应缩减,也极大地削减了地方的财力。因此,应将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收入划归地方,彻底改变在收入的划分上既按税种、又按隶属关系的做法。

(4)资源税的调整

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而导致的动植物资源锐减,甚至濒临灭绝,其主要原因是对资源的定价太低,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不少资源是免费使用的。为了加大资源的保护力度,应进一步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急需保护的水资源、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列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并取消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将其列为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另外,还要取消对外资企业征收的矿区使用费,改为征收资源税。[!--empirenews.page--](5)关税的调整

加入WTO后,我国将大幅度削减关税,1999年我国的关税总水平为1 6.8%,2002年我国的关税平均税率将降低到12%,2005年我国的关税平均水平将降低到10%,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第五低关税国,而且重要产品的关税还将大幅度降低,如我国的农产品,到2004年1月以前。对美国的关税税率水平将从现在的31%左右下降到14%。由于实行新的关税配额制度,国外的生产商就可以将大宗的农产品,例如小麦、玉米和大米等出口到中国境内。我国的工业品在2005年以前,关税税率将降低到10%左右,并且允许国外公司自由地出售和分销工业品。此外,中国还要按照贸易协定,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逐步取消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关税水平的降低,已经使我国第一季度的关税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因此,在减低关税水平时要用好、用活关税减让表及相关的过渡期,并调整进口产品结构,力争保持关税收入平稳。

2.所得课税的改革

(1)企业所得税的调整

加入WTO后,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调整显得尤为紧迫。因为我国实行的两套所得税税制,使内、外资企业分别适用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人为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税收差异。特别是在总体上,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大大多于内资企业,不利于内资企业的税收竞争。

要尽快合并内外资企业的两套所得税制。同时向外资企业开征城市建设维护税,以实现公平税负,合理竞争,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应适当降低税率,因为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虽然为33%,但由于扣除范围小,扣除标准低,使法定税率大大超过33%的税率水平,限制了规模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

(2)个人所得税的调整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一直实行分项课税制度,应逐步向综合课税制度转变,还要适当提高起征点和扣除标准,并采用生计费用扣除项目。WTO各成员国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都考虑了个人基本扣除、抚养扣除、特别项目扣除等,目的在于维持本人及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而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只区分所得项目,采用定额和定率两种办法计税,没有依据纳税人的收入状况、赡养人口等基本情况确定合理的扣除标准,造成个人所得税课税的不公平,应加以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应在基本扣除之外,设立特殊扣除,如教育费用扣除、个人住房贷款扣除、残疾扣除等。

3.财产课税的改革

我国对财产课税的主要税种,内、外资企业不统一。对外资企业征收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而对内资企业征收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对外资企业征收土地使用费,而对内资企业征收土地使用税;外资企业及外国人要缴纳契税,而国有企事业单位免征,只对个人征收。应尽快改变这种局面,统一内、外资企业的财产税。此外,为了体现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公平原则,以防止财富的世代积累,应积极筹备开征遗产与赠与税这一世界性的税种。因为,中国加入WTO后,商品、资本和人力的国际流量加大,来我国定居的居民数量会不断增长,如果我国没有及时开征遗产与赠与税,将会增加国际逃税的机会。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财产登记制度,开征遗产与赠与税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所以,应致力于财产登记制度的建立,遗产与赠与税的税制设计上。在遗产与赠与税的技术设置上,如税率水平、征税财产的种类选择、扣除范围等问题,一方面要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另一方面还应考虑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际状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遗产与赠与税。[!--empirenews.page--]

4.其他课税的改革

(1)撤销一些税种

在税种的选择上,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尽量选择那些征纳税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税种。所以,对现行税制中若干征收难度大、征税成本高、调节功能差的税种,如屠宰税、筵席税、土地增值税应予以取消,并取消抑制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2)开征一些新税种

①社会保障税

加入WTO后,我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结构性失业,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尤为迫切。WTO绝大多数的成员国都采用社会保障税的形式作为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费,虽有缴纳人直接受益的性质,但也含有社会统筹意义,在缴纳和使用管理上存在混乱现象。中国加入WTO后,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如果我国不以法律的形式开征此税,就容易在职工养老保险等问题上产生许多纠纷,直接影响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开征社会保障税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社会保障税应以工资和薪金为课税对象,税负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采取比例税率征收,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和使用,财政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的监督。

②环境保护税

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时,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也相当严峻,环境污染将成为近20年内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我国一次能源中煤占70%以上),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仍将加重,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目前我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我国酸雨发生区占整个国土的30%,频率高达70-80%。此外,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 水达360多亿吨,其中约有73%的工业废水和97%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40%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而不能饮用,严重影响流域内正常工农业生产和当代居民生活及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城市垃圾也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全国已有2/3的城市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现象。

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使我们频频遭到报复,仅1998年以来,长江全流域洪涝灾害,渤海大面积赤潮,黄河提前断流,大规模的沙尘暴,无不是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带来的恶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反过来日益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所制约。

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法律规范、行政管制后,又尝试应用环境税收这一经济手段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环境税收是一种公平、高效、低成本的经济手段,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的青睐。OECD国家于90年代进行了绿色税制改革,也就是在税制中增加了保护环境的税种和税收政策。开征了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能源税、固体废弃物税,还对一些污染产品如电池、化肥、农药征税。我国也应顺应世界绿色税制改革的潮流,通过合理的税制安排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empirenews.page--]

5.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加入WTO后,我国的国际贸易往来会更加频繁,对于争取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国家,往往会遭到进口国援引国际规则,借口倾销或补贴课以惩罚性的重税。根据反补贴原则,政府向企业提供资金或税收减让都属于补贴的范围,但WTO反对的是专向性的补贴,出口退税不被视为倾销或补贴而是得到国际承认。所以,我国要用足WTO基本原则中这一允许出口退税的条款,完善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我国现行增值税对出口产品,一般采用“免、抵、退”的出口退税办法,依据特定的出口退税率来计算应退税额。前些年的出口退税率是依据不同产品,分别确定为9%、6%、3%三档退税率。近年来,出于鼓励出口的需要,已把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15%、13%、5%四档,平均约为15%,但仍低于一般产品的法定税率17%。加之,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实际的退税额绝对低于已征税额,这当然不利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我国要依据WTO的基本规则和国际惯例许可的全额退税原则,尽快过渡到出口产品的零税率制度。

6.加快费读税的进程,逐步提高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目前发达国家的税负总水平,即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一般为30%-40%,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更是超过了50%,发展中国家一般为10%-20%。我国2001年税收占GDP的比重首次达到15.5%,这一比例虽不算高,但我国纳税人总体负担却偏重,主要表现在不断膨胀的税外收费上,应通过费改税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提高宏观税负。一是要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二是对部分合理的规费和确实需要保留的服务性收费,要统一收费标准,严格管理办法,适当保留,但必须进行清理与规范;三是收费改税,对已具备税收性质,并成为地方财政稳定的收入来源,收支体系比较规范的部分收费,如养路、环保、教育、社会保障等收费要采取逐步实施的办法尽快改为税收形式。

(二)税收法制的完善

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公开性要求。世界贸易组织的许多协议都有贸易透明度条款,要求成员国在全国水平上实行贸易管制规则和管理做法的公开化,在官方出版物上发布或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或者在多边水平上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以便该组织有关缔约方政府和贸易商及时了解和有效监督;第二,统一性的要求。必须保障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在本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第三,公正、合理性要求。必须加强立法,建立一套对税务行政行为的审查和纠正机制,使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在和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时,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法律救济。我国现行的税收立法在诸多方面还和WTO的透明度原则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实施立法的规范与完善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确定税收法律主义原则

税收法律主义原则也称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现代各国税法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多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其主要内容为:一是税种法定,即征税必须有法律规定,法律未规定的税不得向人民征收;二是税制要素法定,即每种税的征税要件必须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得由行政机关自行规定;三是减免税法定,即无法律规定,各级政府、税务机关不得减免税收;四是程序法定,即征税程序应由法律规定,税务机关要依程序行政,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五是法律应规定税务争议的解决办法。税收法律主义原则,在立法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在执法上可以做到依法行政,依程序行政的问题。[!--empirenews.page--]

2.尽快出台税收基本法

我国宪法或其他宪法性文件中,对税收制度的基本问题没有做出规定。在税收立法实践中,立法程序不规范,立法内容相互矛盾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制定一部在整个税收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税收基本法(Tax Basic Law)已经十分必要,《税收基本法》的出台有利于统一、协调、指导和制约其他的税收立法。

3.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

WTO所强调的透明度原则,要求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要明确、规范、公开,要做到这一点根本上取决于税收的法制建设。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不健全,税收立法级次偏低,内容不够规范;现有的税法体系中属于税收立法这个层次的寥寥无几,影响了税收执法力度。因此,“入世”后应加快税收立法进程,对一些收入规模稳定的税种,应尽快将暂行条例上升税收法律,为加大依法治税的力度,提高政策透明度奠定法律基础。

4.税收立法中体现纳税人权利

对纳税人权利给予充分保护已成为一种国际共识,成为衡量税法是否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而我国在长期的税收实践中,只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忽视纳税人的权利,不利于提高纳税意识,调动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在我国现阶段的税收立法中要充分重视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以适应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

(三)税收征管的扣强

加入WTO对我国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应该努力适应WTO透明度原则,在税务行政管理工作中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透明,增强税收征管的透明度。二是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进一步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合理运用国际通行的税收监控措施,加强国际税收协作,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具体说来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增强税收征管透明度

透明度原则是WTO的重要原则之—,就这一原则对税收征管的要求而言,是指一国的税收征管过程要透明,即该国税收征管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范运作,特别是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要求治税,征纳双方在公平透明的框架下履行义务与权利,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入世后,我国将进一步为外资在金融、保险,电信、旅游、商业零售业、外贸和咨询等服务业提供机会,并加快能源、交通、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对外开放。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税务部门必须简化工作程序,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在税法公告制度、执法公示制度上要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原则。

(2)加强税务执法力度。WTO所要求的公平竞争原则,在税收上不仅表现为税制的公平,还表现为征管的公平。为此,税务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税务执法的力度,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并将管理制度公开化,并定期征求纳税人的意见,确保税收征管的透明。

2.加强对经济税源的监控

加入WTO后,跨国货物、资本、纳税人的流动将大大增加,国内企业的跨地区流动也会大大增加,电子税务也将迅速发展,税收监控的难度会越采越大。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纵向的税收征管网络,但从总体上看,计算机应用的范围仍然较窄,应用的深度不够,特别是没有形成税务部门与企业的横向计算机网络体系,无法对经济税源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监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快税收征管科技化进程,不断提高税收的科技含量,广泛地在税收征管中采用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empirenews.page--]

3.不断提高税务公务员素质

加入WTO后,为了给纳税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要求税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精通专业技能,熟悉税收法律及相关的行政法,能够运用国际通用语言和跨国纳税人就涉税事宜进行交流,这一切都对税务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的需要。

4.加强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监控

战略原则 篇3

一、投资战略选择与企业生命周期契合

理论研究和实践均已表明,所有企业都表现出生命体的行为和特征,都会经历一个初创、成长、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过程。这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经营的重心和发展方向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投资战略。

1、企业成长期的投资战略。企业在初创期,最主要的使命是“站稳脚跟”,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足和资金周转困难,投资战略相对而言并不重要;进入成长期,经营收入的增加使企业有了发展、扩张的能力。为了加快发展速度、降低扩张风险,需要选择适合的规模扩张战略。

规模扩张主要是指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途径有:(1)市场渗透。就是通过“抢夺”竞争者客户和挖掘新客户,或者提高客户使用产品的频率,将现有产品更大量地投放到现有市场上。这是规模扩张最直接的方式,但它加剧了现有市场的竞争。随着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改变,现有市场普遍呈现收缩趋势。(2)市场开发。就是把现有产品投放到全新的市场上,如将产品销往其它地区、国家,或者其它目标市场;进入新市场,必然增加长途运输和跨区域管理的成本,还可能受到当地消费习惯的“冷落”,甚至当地政府的“排斥”,所以风险很大,资金、技术实力不强,市场开发能力相对不足的企业,应审慎决策是否进入新市场。(3)产品开发。就是通过改进现有产品或开发新产品来提高市场占有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长远之计。因为对企业而言,市场是不可控的,而产品开发是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

一些企业会在成长期抢先进行多元化发展。但我们认为,成长期的企业应该进一步将主业巩固和“做大”,而不是分散精力去“做多”;即使是为了抢占投资先机,也最好进行相关多元化发展。如果想当然地认为过去的成功经验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复制,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不相关行业,就会得不偿失。

2、企业成熟期的投资战略。企业进入成熟期,市场份额、经营收入保持相对稳定,这时规模扩张的难度加大、空间有限,多数企业会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

多元化发展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用途基本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根据不同产品之间的关系,多元化发展可分为:(1)相关多元化。即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技术经验、销售渠道和客户群,增加与现有产品或服务类似的新产品或服务。这是企业在资金不充足,但生产、技术能力过剩时最容易被想到,也最容易实施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当企业正处于一个上升行业,相关多元化能够巩固企业在这个行业的竞争优势。(2)不相关多元化。即增加与现有产品或服务没有关联的产品或服务,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不相关多元化通常是为了避免产品或服务单一、集中而增大的经营风险,但企业受利益驱动,不加选择地进入有着丰厚获利机会的任何行业,反而加剧了经营风险;企业家的另一种思维是“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面有雨”,所以多方出击,但过分采取这种策略,往往损害企业的发展潜力。

3、企业衰退期的投资战略。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替代产品的涌现、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的兴衰,企业在某些领域会逐步衰退,直至消亡。这时配合多元化发展战略使用退出战略,采取“边进边退”的策略,转换产品,转换行业,可谋求新一轮的增长。

退出即通过减少产量、削减研究和销售人员、出售专利和业务等,从现有经营行业抽出投资。由于对白手起家行业的“眷恋”和侥幸心理,企业家会排斥从行业退出,认为这是一种经营失败,而非战略选择。但当经济不景气、资源紧张、企业内部存在重大问题、产品滞销、财务状况恶化、政府对行业开始限制时,果断退出才是明智之举。

二、投资战略选择与企业外部环境契合

战略的核心是组织与环境的协调,合适的投资战略必然与企业外部环境契合。

1、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是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不同影响的共同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环境、政策与法律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人口环境等。由于宏观环境过于复杂且不可控,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宏观环境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但应重点关注对本企业影响重大的一到两项环境因素。如制造类企业应关注生产技术发展,服务类企业应关注人口就业水平、收入水平和文化差别。

2、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对企业投资战略选择有着直接影响。波特经典的五种力量分析模型认为,企业的行业环境由买方、供应商、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所决定,企业需要分析产品对顾客是否有吸引力,替代程度如何,供应商的数量、规模和实力怎样,行业内最强和最弱的企业,以及潜在进入者是谁,从而判断行业的竞争程度和在行业平均利润率之上的盈利前景。

3、金融环境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投资和运用资金都借助于金融环境,企业必须善于利用各种筹资渠道、方式和投资机会,避开或减少它们可能产生的风险,促使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

三、投资战略选择与企业内部实力契合

战略有时又被定义为将企业占有的资源、掌握的技术等要素和环境提供的机会、带来的风险等进行匹配,任何超出企业内部实力的投资战略都是没有意义的。企业家对企业本身的了解、思考,再加上员工调查、财务比率分析等方法,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难的是如何结合内部实力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投资战略。

著名的SWOT分析,要求分别列出企业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内部劣势(Weaknesses)和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外部威胁(Treats),并相互匹配,从而选择适合需要的战略。其中:(1)优势/机会组合是企业能够利用内部优势来抓住外部机会,是所有企业都期望的状态;(2)劣势/机会组合说明企业内部弱势妨碍其利用外部机会,需要进行内部建设或改革;(3)优势/威胁组合是企业能够利用内部优势来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在外部威胁不可控的情况下,关键是要保持优势;(4)劣势/威胁组合说明企业处于危机,严格管理和退出是可行的战略选择。

食品追溯战略实施中的基本原则 篇4

笔者通过总结在食品追溯系统建设方面的经验,认为食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应根据产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实现适度追溯,在追溯中遵循“向前一步,向后一步”原则。只有首先明确了原则才有可能保证在供应链的跨环节管理中,信息流与物流的足够通畅和协调一致。

适度追溯原则

ISO 9000中对可追溯性定义为:通过记录来证明追溯产品的历史、使用和所在位置的能力。追溯的范围可包括:材料和成分的来源、产品的加工历史、产品交货后的分销状况和位置等。可追溯性的这个定义相当宽泛,它并没有指定需要追溯的对象是一粒小麦还是一集装箱小麦;也没有规定追溯范围,如是一块地、一个农场还是一个国家;更没有定义信息记录的方式,如是在纸上、电子信息中、包装盒上、集装箱还是直接印在产品上。

根据目的不同,追溯体系在管理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

追溯的广度是指追溯体系处理属性信息的数量,关于食品的信息很多,信息记录系统如果保存和处理食品的所有属性信息无疑要付出巨额成本,这几乎不可能实现。例如,一杯咖啡,咖啡豆可能来自好几个国家;种植过程中可能施过多种农药或没施过;可能在大农场批量种植,也可能由农民家庭栽种;可能由机器联合收割,也可能被农民手工收割;可能储存在农场的恒温仓库,也可能存储在农民的地窖里;可能被用化学方法去除咖啡因,也可能用漂烫法去除。因此,在追溯系统设计时要有针对性的考虑食品的某种属性,而没必要采集和处理其他不相关的属性信息。

追溯的深度是指向前溯源与向后跟踪的范围。多数情况下,追溯的广度决定了追溯的深度,一旦追溯参与方确定了要进行跟踪和处理的属性信息,追溯体系的深度也就被决定了。另外,追溯的深度还受供应链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点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追溯仅需要延伸至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上一个检验控制点。例如,一个关于细菌控制的追溯系统也许仅需要延伸至上一加工、烹饪或烘烤的关键步骤。

精度可反映对具体食品进行追溯管理时位置和属性信息的可信程度,可追溯单元和可接收的错误率决定了追溯的精度。可追溯单元指追溯发生时被追溯的产品单位,可以是集装箱、卡车、木箱、某一天生产的产品、某班次生产的产品或其他单元。

追溯体系设计目的的不同不但决定了追溯的广度、深度和精度的巨大差异,也决定了追溯体系实施的投入和收益比率。只有实施追溯系统的净收益大于支出时,企业才会考虑真正建立整套追溯体系,从而才有可能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去维护追溯系统的正常运转,甚至不断提高追溯管理的精度。由此可见,追溯体系的设计必须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实际需求,在合理投入产出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整个产业自发的对食品追溯的重视,脱离实际的过度追溯只会导致偏离目标越来越远。

“向前一步,向后一步”原则

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仅靠单个供应链中企业(追溯参与方)的力量不可能实现从原材料到终产品整个供应链的高精度追溯。因此,我们必须为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方探索一种易于实现的追溯方式。

从追溯的可实施性角度考虑,每个追溯参与方仅需要向后追溯到直接来源,并向前标识和记录货物的直接接收方,只要各参与方就追溯信息的表述达成一致,就可以实现贯穿整个供应链的追溯管理,这就是“向前一步,向后一步”的追溯原则。按照这一原则,追溯参与方应将食品追溯的体系划分为内部追溯和外部追溯两个范围,见图1。内部追溯指追溯参与方接收可追溯单元到输出可追溯单元之间的、在企业内部的追溯管理流程,并与其他贸易伙伴无关。外部追溯指可追溯单元从一个追溯参与方转移到另外一个追溯参与方的过程中,贸易伙伴之间对信息流与物流进行沟通、协调的管理过程。

内部追溯与企业内部管理密切相关,应与企业现有的各项管理体系密切结合应用。内部追溯管理的关键在于对追溯单元信息的标识和记录,以及输入、内部流程与输出之间关联的管理方式。

如图2所示,接收与发送货物环节是外部追溯与内部追溯的接口,这时与可追溯单元相关的各项属性信息应该被如实记录并保存。可追溯单元通过某一个追溯参与方的内部流程时一般会发生形态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移动、加工、存储、销毁等等。当发生改变时,相关信息被如实记录。内部追溯的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处理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因为追溯相关的信息流和物流往往会在这些环节发生分叉和交汇。当追溯的信息流发生变化时就是追溯体系需要着重控制的关键点,关键点的信息必须被记录和保存。比如,多种原料被加工成一种产品时,输入与输出是一对多的关系;当一大批存储产品被分割成小包装时,输入与输出是一对多的关系;以此类推还有多对多、一对一、多对无、一对无、无对一、无对多的关系。

外部追溯中,理想状态下,每个追溯参与方仅需要记录可追溯项目的直接来源和项目接收方的相关信息,就可以实现追溯,见图3。当然这并不要求追溯参与方必须记录和共享所有的信息,但应在充分遵守法律和商业目的的前提下,共享实现追溯的必要信息。可追溯项目的来源方和接受方必须在追溯的层次和表述形式上达成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向后跟踪和向前溯源时有足够通畅的信息流。当有追溯的需求时,每个追溯参与方都可以提出追溯请求,机构或客户投诉也可作为提出追溯请求并召回或撤回缺陷产品的理由。

战略原则 篇5

一个支点三条主线原则

在经盛企业文化管理咨询实施要点的一个支点三条干线中,企业哲学正是这个重中之重的支点,因为所有的文化实施均来源于这个核心思想,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支点,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才能撬起企业文化实施的三条干线(文化线、战略线、HR线),才能不在形形色色的仪式活动中迷失。抓住企业哲学这个要害,要进行什么活动只是打哪张牌的问题了。理念是最重的权重,理念都搞不清楚,下面都没法开展。

三条主线中目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文化与战略的协同问题。根据战略运行情况,人力资源部应当捕捉时机,适时加大CC力度,进行精神激励。同时要按照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的阶段性任务分配工作。

前瞻性原则

克服急功近利的企业文化建设思想,应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立足高远,要站在未来看企业文化,而不能站在现在看企业文化。

感性理性化原则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大国的美国经济发展日趋减慢,而弹丸之地的日本,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美国的发展步伐始终慢于日本。可以说,在经济实力、技术设备、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诸多方面,日本都没有美国有优势。二战后的日本一没有资源原料,二没有资金设备,几乎完全依靠于美国的扶植,日本的企业管理师完全从于美国。但几十年之后,“徒弟”的发展超过了“师傅”,日本的经济增长对美国的霸主地位造成了威胁,美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不甘于失去世界经济霸主的宝座,于是,大量的美国专家、学者、企业家纷纷致力于日本企业制胜秘密的研究和探索工作。经过详尽的考察之后,他们发现,美国和日本的管理中有95%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有5%,但导致日本经济腾飞的只是这5%——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日本传统的企业文化与西方经营管理理论结合的产物。从此以后,美国学者和企业家开始从事于企业文化的探索研究,并着手于重塑美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战略建设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在发挥感性思维的同时,必须充分结合战略与HR理性思维为主的特点,实现企业文化的理性制度管理,能形成切合实际的量化指标的,能形成切合实际的制度规范,必须进行制度化管理。

行先于知原则

切不能因为企业文化的较为上层的思考而陷入追求理解的迷圈,必须使企业文化不断动起来,必须在实践中体现企业文化。

层层分解原则

不论是可量化指标还是难以量化的指标,都必须落实层层分解的原则;企业文化不是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上下一体的工作;必须加大中层管理干部层面的企业文化执行能力的培养、提升与考核。

表格化原则

企业文化运行过程中,必须尽量使用表格与图形,强化理性思维模式。逐步在摸索适合某公司企业文化战略实施办法的同时,建立一整套企业文化战略的管理工具。

敏锐性原则

战略原则 篇6

关键词:中部崛起;战略依托;政策原则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038-04

一、中部崛起的战略依托:工业化、市场化和技术创新

中部崛起需要强有力的战略依托。现有的区域发展战略都有具体的依托,如东部依托于对外开放,振兴东北依托于制造业的振兴,西部大开发依托于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2006年中央10号文件将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表述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即努力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联接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的解释,“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构成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骨架。我们认为,单纯靠“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是难以从根本上支撑起中部地区崛起的,中部崛起的战略依托应该是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市场化和技术创新。这是因为,一方面,中部的相对落后本质上是发展不够的表现。中部地区作为相对欠发达地区,崛起的过程本质上应该是发展的过程,而发展主要体现为工业化、市场化和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本身承担着中部发展的支撑作用,而且,就中部地区现有工业化程度而言,这种支撑和依托作用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的工业化开始受到压抑,特别是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中部工业化进程还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间。在制度变迁方面,相对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中部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产权制度变迁相对缓慢。制度变迁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滞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地区,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方式方面,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主要是投资增长驱动的,目前技术进步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小。这说明,只有技术进步才是推进中部经济增长和中部崛起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必须看到,“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定位与上述三个战略依托之间存在矛盾的一面,突出表现在粮食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两个基地的定位,可能使中部陷入“低附加值”陷阱,而“枢纽”定位可能使中部地区陷入“通道”陷阱。这些陷阱的存在,可能制约中部的工业化进程、制度变迁进程和技术进步的进程,最终制约中部地区的发展和崛起。

首先,从粮食角度看,中部地区承担着口粮供应安全的国家责任。中部地区以10.7%的土地面积,23.5%的耕地面积和28.1%的人口,为全国提供了37.9%的稻谷和小麦。2004年,全国粮食增产的56%来自中部,中部地区六省输往省外的粮食占全国各省粮食纯输出量的50%以上,相当于全国近5亿人的口粮由中部地区提供①。可见,中部地区在全国口粮保障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基地是中部地区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但是,粮食基地定位可能成为中部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具体来说,一是粮食一直是而且将长期是低价农产品,单纯的粮食基地定位制约中部地区的价值创造能力。二是粮食是耗地产业,单纯的粮食基地定位限制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年来,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部地区建设用地需求增长速度加快,与国家下达的申请用地指标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中部六省新增建设用地缺口高达8万多公顷②。三是中部地区多年来形成了巨额粮食亏损挂帐,地方财政用于粮食补贴的支出有增无减,亏损挂帐不断扩大,地方财政不堪重负,单纯的粮食基地定位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资金来源。例如,截至到2004年年底,河南、安徽、湖南、湖北四省粮食总挂帐分别达到265、186、192、113亿元,四省每年财政负担的利息支出合计超过20亿元。从粮食风险基金支出数额来看,2004年全国粮食风险基金总额302亿元,其中中央补助173亿元,中部六省粮食风险基金89亿元,中央补助51.7亿元,占中央总补助规模的29.89%,而2004年中部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31.5%,客观上形成了“产粮越多负担越重”和“产粮区为销粮区买单”的政策结果,不仅影响中部地区产粮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制约了中部地区发展的资金来源。

其次,从能源和原材料角度看,中部地区也承担着国家能源原材料的责任。2003年,中部地区原煤产量占全国的39.1%,在四大经济板块中,比重最高;发电量占全国的21.9%,成品钢占全国的19.3%,水泥占全国的21.9%。可见,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是符合中部地区实际的。从国家长远发展看尤其如此。问题在于,单纯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定位也可能成为中部发展的制约与陷阱。发挥资源优势不仅是欠发达地区发展起步阶段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也是欠发达地区长期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但是,发展不能仅限于资源优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发展的历史看,一个地区的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于资源优势,可能陷入“资源依赖”的陷阱之中,难以实现结构升级(“荷兰病”描述的正是这种现象);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趋势上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竞争力越依赖于规模经济、外部性及产品差异性,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降低。目前,中部地区的能源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产品,特别是煤炭大部分是原煤外输,由于能源和原材料初级产品价值含量不高,因此,仅仅限于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定位不仅不利于提升中部地区的价值创造能力,而且,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往往留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部发展模式:内源型和外向型相结合,以内源型为主的发展模式

中部地区的发展不能照搬东部地区的经验,必须走具有中部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内源型和外向型相结合,以内源型为主的发展道路。

战略原则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原则,现代产权制度内涵

虽然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以及理论界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性作了许多论述, 但对其战略地位、原则和基本内涵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这将有助于增强改革的自觉性。

一、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

1、所有制的核心是产权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基础工作是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由于所有制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 因此, 现实生活中所有制各种实现形态及其发展形态, 实际是表现为产权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 产权可视为所有制的核心, 那么,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当然就是现代产权制度。因为, 我们要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显然不是古典的市场经济体制, 而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尤其表现为, 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制度基础的市场经济。所以,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原理要求,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理应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2、按制度经济学理论, 产权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结构中最核心的制度

林毅夫认为, 制度可以区分为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前者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规则;后者则指经济社会中所有制度安排的总和。但制度安排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基本的制度安排和一般的制度安排, 因为一个经济社会的制度结构, 不是所有制度安排随机的、简单的加总, 也就是说, 在制度结构中必有一个或几个作为基本制度安排起决定作用, 它 (们) 决定和影响其他一般的制度安排及其性质和功能, 从而决定了该制度结构的构成和性质, 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实中的制度变迁问题。从经济的制度结构来说, 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可以看作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结构。而所有制或产权制度, 则是制度结构的基本制度安排, 它决定并影响着其他一般制度安排。例如, 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 由于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安排的形成, 更精确地说, 是产权制度的变迁, 决定并影响了其他一般制度安排的变迁和形成, 从而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结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结构转变。所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就是要改革传统计划体制的产权制度这一基本制度安排,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

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1、建立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农业社会的权利制度, 是以身份权、土地产权为中心的;工业社会的产权制度, 是以机器、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本的产权为中心的。虽然我国首先需要完成工业化任务, 重视物质资本产权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历史的发展趋势, 即一个越来越以人力资本产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社会的形成。为此,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就必须充分体现每个人自由的选择权、流动权、就业权、劳动权、创新权, 以及享有劳动 (包括一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创造的一切有形和无形成果的权利。

2、建立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既然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那么, 在此基本制度规定下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产权制度, 就必须体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因此, 要建立的现代产权制度, 在结构上必须是国有产权、集体产权、社团产权、法人产权、私有产权、个人产权、混合产权等多种不同产权, 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联系融合的产权结构。所以, 我国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产权制度, 也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允许和鼓励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创新, 尤其是各种混合产权制度的创新, 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3、建立必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法治要求的产权制度

所谓的现代市场经济, 是一个以高度发达的分工和专业化, 密切合作和充分竞争为本质特征的复杂经济体系, 也是由高度非人格化的交易活动组成的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中, 一切分工和交换关系, 都必须建立在由国家提供第三方的产权界定和保护的基础上即法治的基础上, 而不靠传统的身份权关系, 如血缘关系、同乡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来维系的。因此, 我国的现代产权制度, 首先要在宪法的层次对所有的财产即无论是公有财产还是私有财产, 无论是有形的财产还是无形的财产等等, 都必须给予明确的界定和保护, 同时还需要严格划清政府公共权利与公民私人权利的范围边界, 以防止公权侵犯私权。其次, 由于这种现代高度非人格化交易关系, 而使得各种交易纠纷十分复杂, 因此必须保持司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否则, 产权的第三方保护将是不可能的。

三、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关于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决定》已概括为四句话:“归属清楚、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但除了这四条以外, 还需要增补很重要的一条, 即“选择自由”。另外, “归属清楚”不如改为“界定清楚”似乎更准确些。因此, 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界定清楚, 权责明确, 选择自由, 保护严格, 流转顺畅。”

1、界定清楚

将归属改为界定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归属在我们的通常理解中, 是指财产归谁所有的关系, 很容易把它理解为狭义的所有权, 从而不利于各种产权关系的把握。二是把它理解为广义的所有权, 但这种归属, 只涵盖了作为产权的客体与主体的归属关系, 难以表达产权的行为边界含义, 在现代产权制度中十分重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界定清楚的产权, 应是具有人格化的产权, 也就是说, 产权要明确界定在有行为能力的主体上。这不仅是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公有产权来说或许更重要。在现代市场经济里, 交易中的产权更多的是表现为法人产权的行为。法人是法律认可或规范的有独立人格的团体组织, 因而, 它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团体组织。但是, 我国的公有产权, 虽然归属十分清楚, 如国家所有、集体所有, 但是, 由于它们不具有这种人格化主体的性质, 因此在人格主体上即行为主体上却是界定不清楚的, 从而导致交易关系混乱, 并为个人侵吞公有产权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种不具有行为主体的产权特征, 也正是我国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效率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且, 只有界定了人格化主体的产权, 才能够权责明确。

2、权责明确

完整的产权, 显然还包括利益, 因此, 这里的“权”即权利, 涵界了相应的利益, 所以, 完整的表述应为:权责利的明确。其次, 权责明确, 只是一个简略的说法。也就是说, 现代产权制度, 不仅要求在权责利上有明确的、具有人格化的产权主体, 而且, 权责利还应是对称的, 即多大的权力必须与多大的利益, 及多大的责任相对应。否则, 不对称的权责利将导致权力的滥用, 逃避责任, 利益分配不对等, 从而, 产权起不到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实际上, 产权制度的效率与权责利的对称性是正相关的。所以, 权责利最大限度的对称性, 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特征。

3、选择自由

为什么要增加这一特征?因为,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社会, 每个人只能掌握极片面的一小部分知识, 因此, 个人最清楚自己范围所及的事情, 从而作出最有利的选择。在每个人自由选择的基础上, 市场便把这分散的知识汇集起来形成价格信息。而这样形成的价格机制, 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所以, 有人格化的产权主体, 在社会习惯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充分具有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和怎样做的自由权, 这是现代产权制度不同于前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前现代, 因各种国家权力和各种封建特权的种种限制, 产权主体的选择是不完整、不充分的, 因而他们的创造性也相应受到限制。目前我国就存在类似的限制, 例如银行等行业, 只对国有企业甚至外资开放, 而限制民营企业进入。实际上, 现代社会, 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 如果产权主体充分自由的选择权被抑制了, 那么创新的源泉也将同时枯竭。美国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由于那里的人们限制最少, 他们在合作和竞争中都享有充分自由的选择权, 从而才可能在无数的“试错”中筛选出具有商业前景的创新技术。所以, 我国要建立的产权制度, 也应具备这一现代特征。

4、保护严格

产权仅界定清晰还不行, 它在各种交易关系中还必须得到严格实施才有意义。马克思也说过, 所有权必须实现, 否则毫无意义。怎样得到可靠的产权实施, 这就必须有严格的保护。虽然传统社会的产权实施可以靠亲缘关系, 熟人关系, 伦理道德, 甚至建立个人武装来维系, 但在现代社会, 产权的实施主要靠国家的法律来保证, 而且, 只有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下, 产权的实施才是严格的、可靠的、具有效率的、公正的。所以, 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特征。

5、流转顺畅

流转顺畅是指产权的流动性和交易性特征。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效率往往会高于以往的社会, 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该社会能够“地尽其力, 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 每一资源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用经济学术语讲, 叫资源最优配置。那么, 为什么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这就得益于产权的流动性和交易性。例如, 同样一元钱, 在自己手中只能购买价值一元的消费品, 但在企业家手里, 它却能为社会创造出10元, 甚至百元的财富来。但是, 如果这一元产权不能充分流动和交易, 那么就到不了企业家手中。产权的流动性和交易性也是现代社会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在前现代社会是没有的。因为, 不仅产权有种种限制而迈不开步, 而且也没有现代这样发达的统一市场。所以, 建立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 意味着要打破我国目前地方、部门分割和封锁的市场状况, 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75.

[2]程启智:内部性与外部性及其政府管制的产权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12) .

[3]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中文版) [M].上海三联书店, 1991.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战略原则 篇8

1.1 自知自明原则

人力资源储备战略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人才缺位, 并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求。而保持企业员工的稳定, 企业应该定位好自己, 企业规模、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地理区域、资源条件等, 对人才的要求绝对不能脱离或超越企业所能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一个位于边缘城市中的中等规模企业, 市场的品牌度不高, 欲招聘大城市中一般以上高校的毕业生, 可以说其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即使是招进来了, 也将很容易离去, 关键还要全面衡量企业所提供待遇与他所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之间的距离。当然例外的也有, 在企业的诚恳承诺加上高薪的条件下也会有“勇夫”。总之,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 量体裁衣, 合身就行, 重在实用。

1.2 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重在要求企业要建立与新老员工之间的诚实信用关系, 以员工的实际利益为中心, 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未来发展晋升规划等方面内容全部向员工交待清楚, 使之有较好的心理准备或重新进行职业选择, 这样才能使员工从内心深处树立起自身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血肉相连的关系, 忠诚于企业。

1.3 权变原则

权变原则不仅是针对市场变化, 而且也可以运用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内部人员调整。企业经营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企业的人才储备方向和人力资源要求层次、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等也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 要善于把握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2 人才储备战略实施的流程

有效人力资源的储备战略要做到两个方面:企业自身的准确认知、多渠道合理选才、进行人才的内外部培养、辅助制度和措施的实施、战略实施的绩效反馈。

2.1 分析和认知企业的主客观环境

企业的主客观环境的分析和认知是为了使企业对所处的地理区位、拥有的资源条件、未来的发展前景、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企业所能提供的各种发展空间和福利空间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从自身着手分析以往员工流失的原因是否与这些要素相联系, 如果偏离这些要素的实际情况, 那么, 企业就应该进行调整, 而不是凌驾于这些资源能力之上, 使得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与企业自身所能提供环境相一致, 这样才能留住与企业实际情况要求相一致的员工。

2.2 多渠道合理选才

基于上面的多因素分析, 企业基本上对自身的总体情况有了明确的把握, 那么企业就可以量体裁衣, 制作合身的“衣服”, 将合适的人才充实到具体的岗位上。

多渠道选才按人才来源方向可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但主要是企业立足于人才市场, 通过外部的人才的引进, 补充新鲜的血液;外部招聘的渠道通常有:招聘广告、职业介绍机构、大学校园、网上招聘及猎头公司等。外部招聘人才, 有利于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 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外部招聘人才, 同样应遵循“适才”观点, 企业不一定要选聘最好的, 但一定是最适用的, 只有招聘来的是合适的人才, 人才才能为我所用。而如果招聘的人才不适合, 则会浪费企业资金, 增加企业运行成本, 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外才”若能为我所用, 就必须打破国企传统的用人机制, 制订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 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3 培养和塑造储备人才

所谓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要对储备人才进行战略性的素质能力培养, 细分不同岗位不同人才的培养方案, 或针对不同的储备人才特点进行专业化的引导和培养, 使各种人材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脱颖而出, 在需要的时刻发挥其作用。储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包括专向培养和内部培养。

专向培养, 择优而用, 企业可将部分优秀员工带薪送往大学脱产进行专业学习, 形成优选、代培、优用的人才激励机制。

内部培养, 岗位成材。内部知识培训, 使新进员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方针、规章制度以及知识的及时更新,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2.4 建立辅助制度和措施实施人才储备

辅助制度和措施的实施, 不仅是对新进员工的一种承诺, 如:薪资制度、福利制度、工作场所的优越性、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其实更多的是为了使这些人才在心里上认可公司, 减少内心的紧张和压力, 增强自己对未来的发展信心, 避免由于自己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重用而产生思想动摇, 有利于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保持良好心态, 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各种工作考验中去, 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能力。

辅助制度主要有企业为引进人才而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 例如对于有困难的优秀大学生, 向其提供学费和生活费的支持;对于积极进取的学生, 要支持其进一步的进修和深造;对新进员工要在生活住宿福利待遇上使其有一定的满足感, 对企业所提供环境不满意的员工, 企业领导者与其进行思想指导, 定期的关心疏导, 稳定队伍。

当然, 企业的文化也是员工感受企业凝聚力和发展未来很好的一面镜子, 丰富多彩的生活能让员工更真切的感受到新环境的温暖, 和睦融洽的工作环境能让员工心情舒畅, 和谐竞争合作的环境使大家竞相提升自己的能力, 并在合作中深化感情, 沟通你我。

2.5 分析储备战略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

衡量储备战略实施的效果反馈目的在于不断优化战略, 衡量此战略实施的效果与投入成本之间的比较, 取得成功的关键点在哪里, 出现问题的点在哪里, 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 哪些需要不断改进等, 都是这个阶段企业要考虑的。

效果反馈的数据和材料获取途径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谈话、讨论会、深度会谈等, 内容涉及企业的绩效、企业人力资源的总体表现 (缺位率、流失率、人才结构、技能结构等)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制度措施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影响员工心理活动的措施) 、企业其他部门的评价、人力资本的支出和企业业绩利润等, 具体内容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通过这个阶段的反馈和考核, 企业就能更加明确储备战略实施的整个过程的成果和问题所在, 帮助企业进一步修正原有的储备战略, 以更加准确科学的战略计划指导企业的人才储备工作, 实现人力资源的持续优化。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人才的战略性储备, 是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储备的, 如果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尚未形成, 人力资源出现青黄不接, 而企业欲在当代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胜出, 那绝对是南柯一梦。企业只有始终以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创业之本, 竞争之本, 发展之本, 以独特的人才招聘战略, 开阔的事业发展空间, 优良的人才成长环境,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 “筑巢引凤”, 才会使公司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只有拥有一流的人才, 才能打造一流的企业

参考文献

战略原则 篇9

一、符合省情基础原则

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要与黑龙江省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及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协调, 既不能落后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 成为农村发展与进步的羁绊, 也不能盲目“赶超”, 照搬照抄国外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 与农村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离, 与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价值观念不相符。因此, 首先要明确全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

诺兰模型把信息化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计算机使用开始起步, 增长缓慢, 信息技术尚未普及。

第二阶段, 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阶段, 应用逐步提速。虽然在实际管理和操作过程中仍未获得巨大效益, 但已显现出潜在的商业价值。

第三阶段, 是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系统林立, 矛盾凸现。信息技术逐步向网络化发展, 社会信息意识得到普及。

第四阶段, 信息化发展的准成熟阶段, 信息技术趋于完善, 系统内走向集成阶段, 统一规划, 制定标准。

第五、六阶段, 信息化发展的成熟和高度成熟阶段, 即信息时代。这一阶段实现全社会集成跨部门、跨系统的网间互联, 信息共享。各级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互适应。

有研究认为 (李道亮, 2007) , 我国农村信息化已进入了第三、四阶段, 也有学者认为处于第二、三阶段, 本研究综合了以上信息化发展的论断及黑龙江省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 认为黑龙江省的农村信息化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尚处于第二、三、四阶段共同发展的时期。

黑龙江省处于这样一个不同发展阶段共存的时期, 其特征表现为:一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走向完善, 但现在仍较为薄弱, 信息硬件设施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信息化的需求。二是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稳步推进, 但尚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 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 信息共享程度低;在信息分类、分级、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 信息结构不尽合理;同时各级政府部门难以及时集散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 从而使农民的信息查询和使用有很大的困难。三是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但信息发布渠道仍显不畅。农业部及各地农业信息部门正在组织开展的“三电合一”试点, 是农村信息工作者的成功创造之一, 各地也陆续出现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信息进村、电波入户、信息公告栏、信息大集、农技110等服务模式, 为打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些模式因各地经济条件的差异, 尚未在农村普及, 同时仍明显存在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问题。部分地市县互联网平台没有建立起来, 大多数乡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 而且基层农业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少, 媒体间农业信息传播和发布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沟通, 信息利用不充分。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化水平相对较低, 政府和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还没有起步。四是建立了人员数量较多的信息服务队伍, 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体现在部分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更新缓慢, 跟不上信息化发展步伐;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 使大量信息资源仅停留在低水平开发状态;基层信息服务员整体素质不高, 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比例很低。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时期不同,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由此而采取的战略往往也有所不同。要想赶超国际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 就必须结合黑龙江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牧业生产情况来选择适合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战略。

近两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了两项有关农牧业的重要规划:

一是在2008年3月,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通过了《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规划》, 即到2015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斤, 其中商品粮达到800亿斤。规划提出, 要走“优化结构、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路子, 主要靠改造中低产田。现已开始启动实施1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250个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组建, 培育农机大户;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开展千亿斤粮食高产攻关, 加快农业技术组装配套, 抓好玉米、稻、豆、麦、薯五大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推广。需要指出的是, 1000亿斤指标中, 地方农村占70%, 农垦系统占30%。

二是2008年8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 (2008~2012年) 》和《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 (2008~2012年) 》。《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利用我省发展奶业和生猪产业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基础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以良种为基础, 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强化养殖基地建设, 提高规模经营水平, 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产品优质化、产业现代化的目标。其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 全省牛奶产量和生猪出栏将分别达到1000万吨和5000万头, 使我省奶业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同时建成全国性生猪养殖基地, 承接生猪养殖基地转移的重任。《规划》选择哈尔滨郊区、大庆郊区、牡丹江郊区、佳木斯郊区等34个奶业发展重点市 (县) 和39个生猪生产重点市 (县) 建设。

上述的这些省情基础给黑龙江省的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在全省信息化基础落后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只有从省情出发, 对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定位, 才能使信息化带来的好外融合到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进程中去, 让信息技术、通信网络等高新技术成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强大动力, 让信息的流通和动用成为节约和替代物质、能源消耗的有效因素。这样, 黑龙江省的农村、农业将呈现与众不同的面貌。就如周宏仁 (2007) 所说, 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目标, 不是简单地为了消除“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本质是“经济鸿沟”。因此, 农村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是“发展”, 是利用信息化这个手段, 通过消除“数字鸿沟”而达到消除“经济鸿沟”的目的。

二、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原则

黑龙江省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定位要与国家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相一致。既不能落后于国家的发展目标, 又不能脱离实际, 盲目发展。

《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2007-2015) 》提出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到2015年, 农业和农村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有明显提高, 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得到充分发展,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逐步完善, 基本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信息化的需要。

总体框架中阐述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包括:以信息化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以信息化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以信息化培养新型农民。二是以信息化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包括:推动农村电子政务;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服务农村家园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三是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包括:建设乡村信息服务站 (点) ;强化乡村信息服务站 (点) 功能;创新乡村信息服务站 (点) 服务模式。其中第一个主要任务即是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其内容与农业部2007年开始实施的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相呼应。十大行动是: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二是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三是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促进行动;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五是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与新型农民培训推进行动;六是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提升行动;七是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八是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九是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科学定位应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国家发展规划相一致, 在时间上分阶段建设, 在空间上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 对不同地域的信息化发展作不同的要求。发达地区以高起点目标要求, 经济较发达地区达到基本要求, 较为落后地区达到初步阶段。

三、政府引导、需求主导的原则

建设农村信息化是一项社会效益突出的公益性任务, 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和监督管理, 长效机制的建立、社会的参与、市场基础的培育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各级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要退出微观走向宏观, 并在宏观领域发挥其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统一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方针, 组织落实信息服务任务, 创造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使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管而不死, 活而不乱。

政府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调动社会力量对信息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保护好、发挥好各级农村信息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建立有利于信息人才成长的工作机制等。同时, 农村信息化建设要以需求为主导, 科学设计市场运作方案, 使农业生产经营者能便捷、低成本获取信息, 保证信息双向流动。使信息与市场相辅相成, 着眼于需求, 着力于服务, 着重于成效。正如有专家说过, “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应从‘搞好’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 逐步转移到‘推动’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上来。”

要做好信息服务, 必须了解我省的农业生产需求, 以需求引领信息服务。黑龙江省目前正实现着从传统农业向以特色经济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 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 由单一粮食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 由注重数量向提高效益转变。全省从1992年开始进行优质农产品开发, 制定了优质农产品开发规划, 积极组织推进并建立完善了优质农产品的科研、开发、推广体系, 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截至2008年全省优质农产品面积已发展到6000万亩, 初步形成了松花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北部高脂肪、中南部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南部高淀粉、高氨酸玉米专用品种生产基地;优质杂粮、杂豆生产基地;城市郊区的绿色蔬菜基地;各类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此外, 在山区半山区发展起来的山特产品和林果业、在城市远近郊区发展起来的高效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以及在边境地区发展起来的外向型农业也都各具特色。同时, 黑龙江省在农业发展上实施了雄心勃勃的六大工程, 即绿色食品工程、大豆振兴工程、粮食优质工程、养殖业跨跃工程、乡镇企业升级工程及生态农业工程。现有的信息服务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因此, 要认真研究市场需要, 真正使信息成为农业生产增收的重要支撑。。

四、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存在着经济实力以及产业结构、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差别, 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组织体系、人员队伍等条件各不相同, 各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 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发展战略, 区分不同的区域和重点, 从实际情况出发, 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

我国一些地区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上, 不管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上马, 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尤其在决策数字农业工程建设项目上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不以脱离实际一味追求高精尖为目的。正如有专家指出, 以精确农业为例, 精确农业可以有多种模式, 1M2可以是一个计量单元, 100M2也可以是一个计量单元, 同样农户承包的田块也可以作为一个计量单元。遥感是一种信息获取的手段, 多种传感器地面定位采样也可以作为精确农业信息获取的手段。即使对于遥感, 也有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气球与航模飞机作为平台的低空遥感种种不同的手段可供选择。因此, 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精确农业计量单元和技术手段, 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

又如对于信息服务模式的选择, 目前, 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走过了初步发展阶段后, 硬件设施的投入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现在常有一种误区, 一谈到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就似乎意味着要铺多长的光缆, 要添置多少电脑或是要培训多少信息员, 但如何能让广大农民真正接触到信息、使用上信息, 发挥信息生产力的作用, 才是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目标。因此, 在战略选择时要注重农民信息需求的特点, 注重细分信息服务的对象, 针对不同的用户, 生产不同的信息服务产品, 同时还要研究哪些产品以哪个层次为主来开发运用的问题。

另外, 黑龙江省13市 (地) 的种植品种和养殖品种有较大差异, 因此, 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应因地制宜, 根据本地的种植业结构及养殖业结构组织信息, 以达到农民真正用的了、用得上、用得好的效果。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这个统筹兼顾有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各方面因素统筹兼顾。农村信息化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在建设主体上, 可以是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科研教育等部门以及社会中介组织、信息企业;在信息资源整合上, 不只是农业部门的事情, 横向涉及农业内部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村合作经济、科技、教育等部门, 纵向关联着科技、财政、气象、教育、信息产业部门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因此, 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全局观念, 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 统一建设。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指导下,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以达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统一、开放、互联、共享的目的。

二是必须远近兼顾, 既要立即看到效益, 又要奠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产区域特点、人文地理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体制现状等密切相关, 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区域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因此, 在制定战略时要统筹规划, 理清思路, 突出当地信息化阶段性的发展重点, 科学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规划。应从实际出发, 有所侧重, 适宜什么就搞什么, 注重实效。

三是实现对信息资源和信息化队伍的充分整合利用和共享, 形成合力, 推动网络互通、资源共享, 防止各自为政, 避免重复建设。

摘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构建, 决定着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应充分考虑农业与农村的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在战略选择上, 要坚持五个原则, 即符合省情基础原则, 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原则, 政府引导、需求主导的原则, 国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战略原则 篇10

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四个全面”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悉心谋划、扎实推进。一方面要根据“四个全面”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积极动员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推进“四个全面”奋斗不息;另一方面,依据其特点和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同时,要加强多方面、多部门协调推进,为思想政治教育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四个全面”与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

作为思想引路人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全面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认真梳理、深刻反思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要悉心总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主要矛盾,为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此外,要积极研究、主动破解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针对教育对象的年龄结构、兴趣特点、思想素质提出教育改革方案并付诸实施。

(一)提升思想观念

“四个全面”蕴涵了深刻的战略思想,是党中央主动的战略选择和立足现实的战略抓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四个全面”不仅是工作部署的创新,更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时期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使命,站在新时期从新的历史高度审视“四个全面”思想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地位,并在教育实践中主动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全方位、多渠道地渗透教育影响,努力把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上来。

(二)重构教育内容

当前,“四个全面”重要思想已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是做足了功课,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相关内容,有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还为学生详细解读或推荐了“四个全面”学习读本等。然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尚未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的现状,使其难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持续、深入地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体系进行重构,大力推进“四个全面”思想进教材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此外,教师在解读好“四个全面”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还应有针对性地引入案例教学、时事解读等拓展和延伸相关内容,从生活实际中提炼鲜活的教育资源,使教育手段和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贴近实际、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创新教育形式

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升华,而这一重要思想的渗透很难通过单纯的理论教学来实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也应结合青年喜爱的新媒体等方式开拓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态变为动态。例如运用新媒体开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内涵的学习,开展线上问答、抢答等提升网络互动,拓展社会实践领域,通过价值观宣讲会、讨论会、分享会等形式渗透教育影响。多元教育手段营造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互动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助于在广泛参与、充分互动和积极思考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协调推进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四个全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归属意识形态领域,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以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面推进。就学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需通力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协调多方力量,在校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学校相关部门或二级院系积极推进,制定与总体部署、实施路径相一致的细化方案,多方面有机衔接、相互补充,以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四个全面”深入渗透的主渠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内容和理论精华;有利于将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论学习与提升思想认识、促进行为实践相结合;有利于通过课程考核巩固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成效。其次,可以依托党日活动、团日活动等载体统筹规划好、实施好“四个全面”教育内容。此外,还可以通过国旗下讲话,各类思想引领主题教育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线上线下宣传方式等将教育学习推向深入,全方位营造“四个全面”与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统一的良好氛围。

为推动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推动好“四个全面”思想,学校应创造条件选送教师参加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辅导报告,鼓励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立项、学习研讨、理论争锋、微课评比等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为教师提升自身理论修养、实施实践教学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保证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努力提升教师研究性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性指导纲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强多方协调推进,使思想政治教育永远焕发时代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梁家峰.“四个全面”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高校辅导员,2015.08.

【战略原则】推荐阅读:

教学原则08-29

分级原则07-14

八大原则07-15

心理原则07-16

事由原则07-17

自动原则07-18

人本原则07-19

保障原则07-20

礼貌原则07-21

民法原则05-10

上一篇:《长势喜人》下一篇:乳腺癌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