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苷

2024-10-12

单磷酸阿糖苷(精选6篇)

单磷酸阿糖苷 篇1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 如治疗不彻底易出现神经痛后遗症。笔者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以单磷酸阿糖腺苷为主治疗带状疱疹患者80例, 临床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160例, 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 男47例, 女33例;年龄18~60 (平均66.3) 岁;病程1~12 (平均5.3) d;发病部位:肋间神经受累38例, 三叉神经受累18例, 腰骶部神经受累者14例, 颈神经受累10例;疱疹类型:发寻常型64例, 大疱血疱型16例。对照组80例, 男49例, 女31例;年龄18~60 (平均66.5) 岁;病程1~13 (平均5.6) d;发病部位:肋间神经受累20例, 三叉神经受累8例, 腰骶部神经受累者6例, 颈神经受累4例;疱疹类型:发寻常型68例, 大疱血疱型12例。性别、年龄分布、病程、发病部位、疱疹类型等临床资料2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阿昔洛韦、强的松、炉甘石治疗。阿昔洛韦片, 0.2g/次, 5次/d, 口服;强的松片, 每次10mg, 3次/d, 口服;炉甘石洗剂, 外涂, 6次/d。观察组同时以单磷酸阿糖腺苷300mg+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1次/d。2组均以治疗7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标准

按《皮肤性病学》[1]、《临床皮肤病学》[2]拟定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 疱疹全部结痂, 无新生疱疹。显效:疼痛基本消失, 80%以上的疱疹结痂, 无新生疱疹。有效:疼痛减轻, 50%以上的疱疹结痂, 无新生疱疹。无效:疼痛存在, 结痂的疱疹不到50%, 有新生疱疹, 或虽结痂50%以上, 但遗留神经痛后遗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经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治愈率观察组为77.50%, 对照组为95.00%, 2组相比差异有明显性 (P<0.05)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 对照组为85.00%, 2组相比差异有明显性 (P<0.05) 。见表1。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疱疹干枯时间、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 2组相比差异有显者性 (P<0.05) 。见表2。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在本病毒的感染中可能是重要的原因。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大疱, 使病情加重, 病程延长[3~5]。阿糖腺苷为嘧啶拮抗剂, 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 但难溶于水。单磷酸阿糖腺苷为阿糖腺苷的单磷酸化合物, 易溶于水, 其抗病毒活性不变, 它能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作用明显, 作用途径主要是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阿糖腺苷 ̄三磷酸腺苷, 后者能抑制病毒的去氧核糖核苷聚合酶 (DNAP) 和核苷酸还原酶, 从而抑制DNA的合成, 产生抗病毒增殖的作用。本研究结果, 治愈率观察组为95.00%, 对照组为77.50%, 2组相比差异有明显性 (P<0.05)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 对照组为85.00%, 2组相比差异有明显性 (P<0.05) 。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疱疹干枯时间、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 2组相比差异有显者性 (P<0.05) 。综上所述,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726-728.

[3]陈海林, 王全权, 宗芳, 等.激光照射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3) :41-42.

[4]邱海霞, 蔡小嫦.老年带状疱疹78例临床特点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2, 23 (6) :98.

[5]陈扬, 郑茂荣.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2002, 28 (1) :49-51.

单磷酸阿糖苷 篇2

关键词:小儿腹泻,单磷酸阿糖腺苷,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尤以在6个月至2岁婴幼儿中的发病率最高, 约有40%的小儿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1]。目前, 对轮状病毒肠炎的尚无特效药, 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结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3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取经ELISA检测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70例, 其中男37例, 女33例, 年龄为2~31个月, 病程均在2周以内, 大便为蛋花汤样或黄色稀水样, 均有发热、腹泻、呕吐的症状, 其中有27例患儿还有不同程度的脱水。按照入院顺序编号, 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及补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 (山西天丰世保扶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 5mg/kg·d, 每日1次, 连用5天。治疗期间母乳喂养的患儿增加哺乳次数, 非母乳喂养儿按照少吃多餐原则进食。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 密切观察患儿脱水纠正情况, 每日2次监测体温变化, 并记录患儿大便的次数、性状和便量。按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的标准[2], 治疗72h内, 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者为显效;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者为有效;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为无效。

2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 而对照组为74.29%,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6.573,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婴幼儿秋冬季节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其引起腹泻病理表现和机制主要是感染后肠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发生坏死或空泡状变性而脱落, 并再生障碍难以及时修复, 其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功能障碍;同时, 细胞分泌双糖酶功能也发生障碍, 且酶活性大大降低, 导致食源性的双糖类消化吸收障碍, 在肠腔积滞后被细菌分解为有机酸, 致使肠腔内高渗的肠液大量滞留;小肠微绒毛发生变性、水肿、增粗、变短、排列紊乱和运动能力下降, 并造成上皮细胞的离子通道受损, 影响到钠转运, 加剧水和电解质的吸收转运而丧失[1]。病情严重者, 病毒及毒素侵犯到患儿的其它系统, 导致患儿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肌酶产生或功能异常。因此, 必须对轮状病毒感染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抗病毒药物, 可在机体细胞内发生磷酸化生成阿糖腺苷三磷酸, 后者可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发生竞争性地结合进而抑制酶的活性, 造成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障碍[3]。本文中,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 在传统治疗方法上, 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 具有协同作用, 因而获得了更为显著的疗效, 并缩短了治疗周期,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97-198.

[2]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腹泻病疗效判断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1-384.

单磷酸阿糖苷 篇3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

轮状病毒肠炎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全球每年大约有1.4亿人发生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并导致大约80万儿童死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病死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1]。临床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抗病毒药物种类繁多,疗效各异,探索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更为有效的药物是该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儿科于2010年11月~2011年6月对部分住院的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6月我院接诊的轮状病毒肠炎儿童140例为研究对象。经父母知情同意后,将14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7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若患儿符合下列标准即可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2]: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伴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阴性;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3岁以下);1 d大便4次以上,小便减少;病程在2 d以内。排除标准:排除在就诊前服用清热、解毒、抗病毒药物的患儿。

1.4 研究方法

140例患儿均住院治疗,两组均给予蒙脱石散剂(思密达),1岁以下患儿每次1/3袋,3次/d;1~3岁每次1/2袋,3次/d;温开水冲服;同时根据脱水情况,两组患儿均予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按体重5~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5 d。

1.5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通过的急性腹泻病的疗效判断标准[3]。显效:治疗72 h,大便次数、性状均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正常;有效:治疗72 h,大便次数、性状均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改善,大便常规化验好转;无效:治疗72 h,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显效和有效均视为有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借助SPSS 16.0进行操作,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采用Ridit检验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Ridit检验,观察组Ridit值对照组Ridi值R,提示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7,P=0.013)。效果等级显效、有效、无效按1、2、3赋值,观察组<对照组(t=2.517,P=0.013<0.05),表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有3例患儿出现轻微的食欲不振、恶心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患儿发生轻微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7例患儿经及时处理后均未影响后续治疗。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感染率达48.9%,位居小儿病毒性腹泻病原第一位[4]。轮状病毒为包病毒,病毒感染早期可形成病毒血症,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黏膜上皮细胞,使具有吸附功能和富含双糖的小肠微绒毛顶端被破坏呈斑点病灶,可引起肠上皮细胞损害、坏死、脱落,微绒毛受损,致使小肠黏膜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5,6]。同时,轮状病毒侵犯绒毛上端的成熟且带有刷状缘的上皮细胞,不成熟无刷状缘的立方细胞由底部上升代替。这些不成熟细胞含双糖酶少,造成双糖吸收不良及葡萄糖促钠转运功能受损。因此,轮状病毒侵犯肠黏膜后可致水电解质吸收减少,乳糖酶活性降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受到损伤[7]。

蒙脱石散剂是天然双硅酸盐铝和镁构成的层纹状结构,是一种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具有极高的定植能力,可通过对黏膜刺激,增强黏蛋白的合成量,使黏液厚度增加,修复、提高黏膜的防御功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现已成为治疗婴幼儿腹泻的常规药物[8]。单磷酸阿糖腺苷为抗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药,其抗病毒机制为: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单磷酸阿糖腺苷进入细胞后,经过磷酸化生成阿糖腺苷二磷酸(Ara-ADP)和阿糖腺苷三磷酸(Ara-ATP)。抗病毒活性主要由Ara-ATP所引起,Ara-ATP与脱氧腺苷三磷酸(d ATP)竞争地结合到病毒DNAP上,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及病毒DNA的合成,同时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还能抑制病毒DNA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的活性,使Ara-A渗入到病毒的DNA中并连接在DNA链3′-OH位置的末端,抑制了病毒DNA的继续合成[9]。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常规药物蒙脱石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可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优势,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确切并且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传仓,李宁.轮状病毒的病毒血症及肠道外损坏[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2):753-755.

[2]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3-267.

[3]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1998年全国腹泻防治学术研究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4):239.

[4]耿岚岚,区文凯,龚叫堂,等.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9):763-764.

[5]岳保珠,李树青,徐风芝,等.7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肝脏损害69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40-141.

[6]王秀坤.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421-2422.

[7]刘宏.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医学创新研究,2008,5(2):100.

[8]孙静飞.思密达联合贝飞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9,31(14):1800-1802.

单磷酸阿糖苷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1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均符合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51例, 其中男25例, 女26例, 平均年龄 (2.1±0.2) 岁;对照组50例, 其中男2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2.2±0.1)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外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等临床资料基本相同,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表现

该病好发于夏秋季节, 起病急骤, 通常表现为厌食、高热、流涎、咽痛等症状。通过体检可以发现患儿咽部充血, 在咽腭弓、软腭及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 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 周围有红晕, 1~2 d后破溃形成小溃疡。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 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中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多。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匹多莫德颗粒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400 mg/次, 2次/d, 单磷酸阿糖腺苷针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5~10 mg/ (kg·d)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 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 (kg·d) , 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5%葡萄糖静脉滴注, 每天1次。如果没有细菌性感染, 两组患儿均可以不使用抗生素, 治疗期间禁止对患儿使用刺激性的药物和食物。并且嘱咐家长对患儿予以饮食调理, 治疗期间以微温或晾凉的流质饮食为主, 控制在40℃以下;多饮水, 酌情静脉补液;常规使用西瓜霜喷剂外喷口腔缓解症状。

1.4 疗效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患儿退热时间、咽峡部疱疹是否有所减少、是否转归为溃疡、溃疡愈合的情况、厌食和烦燥等症状是否改善。显效:治疗3~5 d后, 患者体温恢复到正常标准且不反复, 疱疹消退, 厌食、烦躁、高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5 d后, 患者体温恢复到正常标准且不反复, 疱疹减少, 临床症状有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3~5 d后, 患者的体温并未下降或者有所升高, 病症及体征也没有改善[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处理, 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附表我们发现, 治疗组显效34例, 对照组显效19例;对照组有效病例数比治疗组多6例;治疗组无效病例为2例, 而对照组高达10例。从治疗结果的总有效率来看,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未发现皮疹、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注:*P<0.05, 具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的常见病, 大多为柯萨奇病毒引起, 埃可病毒30型也可引起本病。柯萨奇病毒是RNA小病毒, 具有传染性强和流行快等特点, 主要侵犯1~7岁儿童, 在儿童聚集的地方流行的很快, 夏秋季发病率最高。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 可并发中耳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甚至危及生命[4]。以往多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 虽对多种DNA和RNA病毒起到抑制作用, 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但是其副作用较大, 可造成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白细胞减少、贫血、腹泻等不良反应, 严重者甚至会损害心脏和神经系统。

我院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 从治疗结果中可以看出, 采用该方法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6%, 其中显效34例 (66.7%) , 有效15例 (29.4%) , 患儿经过3~5 d治疗, 疱疹减少或消失, 厌食、烦躁、高热等临床症状也随之减轻或消退。我院采用的治疗方法正是利用匹多莫德能够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通过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 达到治疗病毒感染的显著效果;另外, 单磷酸阿糖腺苷又可以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 降低其活性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将二者联合使用, 可提高抗病毒的效果, 有利于迅速控制病情。

尽管匹多莫德不能直接抗菌及抗病毒活性, 但是能够提高中性粒细胞的活性, 增强其吞噬活性和趋化性;并且能够促进有丝分裂原, 促使淋巴细胞增殖, 当患儿免疫功能降低时, CD4+ (辅助性T细胞) 与CD8+ (抑制性T细胞) 的比值上升恢复至正常标准;还能够刺激白介素-2和γ-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释放, 达到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的目的。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嘧啶拮抗剂, 易溶于水, 其抗病毒的活性不变, 能够抑制病毒DNA的合成[5], 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作用明显。作用途径主要是进入人体内后, 可转化为二磷酸阿糖腺苷和三磷酸阿糖腺苷, 二磷酸阿糖腺苷能够抑制病毒DNA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 进而使DNA的合成终止;三磷酸阿糖腺苷则抑制病毒的复制, 此双重作用能达到有效抗病毒的作用。匹多莫德与单磷酸阿糖腺苷合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能够起到协同作用, 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病程,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1例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51例予以匹多莫德颗粒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 对照组50例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高, 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匹多莫德,单磷酸阿糖腺苷

参考文献

[1]徐元芹, 陈真真, 徐静.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观察[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2, 48 (6) :498-499.

[2]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67-1175.

[3]文九芳.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2) :64.

[4]马晓波.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2) :54.

单磷酸阿糖苷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12例患儿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175例, 女137例;年龄6个月~7岁, 平均年龄 (4.01±3.32) 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 体温37.5~40.5℃;咽腭弓、软腭、悬雍垂上有疱疹;发热至就诊时间为8h~2d。在诊治中随机将其分为三组, 组间患儿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三组 : 单磷酸阿糖腺苷组 (A组) 100例, 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 (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 5~10mg/kg, 1次/d, 疗程3~5d;热毒宁组 (B组) 100例, 静脉滴注热毒宁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0.5~0.8ml/ (kg·d) , 1次/d, 疗程3~5d;联合组 (C组) 112例, 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5~10mg/kg, 合用热毒宁0.5~0.8ml/kg, 1次/d, 疗程3~5d。三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支持处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4d内体温正常, 症状消失, 咽峡部疱疹消失;有效:5d内体温恢复正常, 症状好转, 疱疹缩小并明显减少;无效:治疗5d以上症状、体温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组别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联合组 (C组) 总有效率与A组、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表明C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 优于单磷酸阿糖腺苷组及热毒宁组。

2.2 不同组别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分析

见表2。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C组退热及疱疹消退时间比A组、B组短, 三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 表明联合组在缓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的效果显著, 优于单磷酸阿糖腺苷组及热毒宁组。

注:统计值分别为A、C组和B、C组的差异性值, B、C组为括号内值。

2.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皮疹, 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3讨论

3.1 疱疹性咽峡炎是夏秋季小儿常见病, 主要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目前无特殊有效的治疗。利巴韦林是应用较早、较广泛的广谱抗病毒药, 但因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较强, 容易产生耐药性, 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 具有较广泛的强效抗病毒作用。它既是病毒DNA聚合酶 (DNAP) 活性抑制剂, 又是病毒DNA合成终止剂, 能双重抑制病毒的复制, 有效地达到抗病毒作用。其不仅对DNA病毒有效, 对RNA病毒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由于腺苷对病毒的特别亲和力, 对正常的细胞则很少引起代谢改变, 细胞毒性低。

3.2 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青蒿辛、苦、寒, 辛以解表, 寒以清热, 是解表清热、宣郁散邪之良药。金银花以清毒泄热为主, 而栀子清利三焦之火, 导热毒下行。三者联合用, 共祛表面、上下之邪。热毒宁同时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病毒作用[2,3],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同时有较好的解热作用。本文结果表明, 热毒宁能快速解除患儿的发热症状, 减轻患儿的痛苦, 缩短病程, 且联合组的疗效更好, 表明了热毒宁与单磷酸阿糖腺苷存在协同作用。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患儿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显示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3.3 综上所述, 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为风热证, 应用热毒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 经过临床观察, 能快速退热, 改善临床症状, 并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热毒宁与单磷酸阿糖腺苷配伍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12例, 随机分为三组。单磷酸阿糖腺苷组100例, 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5~10mg/kg, 1次/d, 疗程3~5d;热毒宁组100例, 静脉滴注热毒宁0.5~0.8ml/kg, 1次/d, 疗程3~5d;联合组112例, 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5~10mg/kg, 合用热毒宁0.5~0.8ml/kg, 1次/d, 疗程3~5d。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有效率最高, 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前两组有显著缩短。结论:热毒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疱疹性咽峡炎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单磷酸阿糖腺苷,热毒宁,联合用药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67-1175.

[2]冯旰珠, 周峰, 黄茂, 等.热毒宁对流感病毒FM1的抑制作用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7, 26 (9) :663-667.

单磷酸阿糖苷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中心儿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7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7例, 女35例, 有18例患者年龄在7个月龄以上11个月龄以下, 有42例患者的年龄在1周岁以上2周岁以下, 有12例患者的年龄在2周岁以上6周岁以下。按照诸福棠第七版《实用儿科学》中的疱疹性口腔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对收治的7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5~10 mg/kg, 1天1次。同时给予患处外涂康复新液联合治疗, 每日3次, 治疗时间为3~6 d。

1.3 疗效评定方法及指标: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后, 体温变化情况, 口腔疼痛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 记录患者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制定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评价指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若治疗3~6 d后, 患者的体温明显恢复、口腔疼痛感消失、水肿、溃疡均有明显好转, 视为显效;患者的体温状况有所改善、口腔疼疼痛感消退一定程度, 水肿、溃疡等有一定改善, 视为有效;若患者体温、口腔疼痛感、水肿、溃疡等均无明显变化, 则视为无效, 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组间数据用t检验,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口腔疼痛感消失的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失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 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口腔疼痛感消失的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失的时间分别为 (1.5±1) d、 (1.5±1) d、 (2.5±1) d;对照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口腔疼痛感消失的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失的时间分别为 (2.5±1) d、 (3.5±1.5) d、 (3.5±1.5) d。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口腔疼痛感消失的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治疗组中治疗结果显效的有24例, 占66.7%, 有效的例数为12例, 占33.3%, 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结果中显效的有23例, 占63.9%, 有效的例数为4例, 占11.1%, 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75, P =0.0013 (P <0.05) , 见表2。

3 讨论

6个月~6岁儿童是疱疹性口腔炎的易感人群, 病毒经呼吸道传播感染。该病发病初期, 可伴有发热, 发热1~2 d, 口腔黏膜随即出现直径约1~2 mm的针尖大小的疱疹, 破裂后形成溃疡。患儿常有疼痛, 伴有留涎, 烦躁, 哭闹, 拒食等表现, 严重时可致周围淋巴结肿大。患儿因口腔疼痛, 会影响患儿的正常进食[3]。患儿感染后易发生高热, 持续时间长, 严重者甚至会引发高热惊厥, 并发脑膜炎及全身感染等危险, 对于患者的正常健康成长都是极大的威胁。单磷酸阿糖腺苷为抗脱氧核糖核酸 (DNA) 病毒药, 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能够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酯酶结合, 进而抑制病毒的活性, 从而控制DNA的合成。尤其是对于单纯疱疹病毒I型, 在DNA控制方面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康复新液的主要成分是美洲大蠊干燥虫提取液, 有着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作用, 能够修复疱疹及溃疡创面[4]。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 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口腔疼痛感消失的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可见, 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 在改善症状、增强疗效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玲, 容艳, 胡兰.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 2013, 25 (9) :1355-1356.

[2]于谦.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76例[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2) :80-81.

[3]钮宜文, 陈亚萍, 王盼盼.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86例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 2012, 31 (19) :99-100.

上一篇:金融工具模拟设计下一篇:受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