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心理障碍(精选12篇)
克服心理障碍 篇1
小洁是个乖巧的女孩,可是她从不在众人面前讲话,也不参加集体活动。在课堂上,她也不肯举手回答问题。偶尔被我提问,也总是结结巴巴的,几句话没说完就成了关公脸,急切盼望我尽快让她坐下。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其他同学做游戏,她却远远地站着、瞧着,一副漠然置之的表情。
小洁的表现属于典型的害羞心理。害羞作为一种性格特征,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由害羞内向而导致自卑害怕,由退缩失望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一生的成长。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害羞心理表现出以下特点:
(1)不懂的问题从来不问,课堂上躲躲闪闪,总怕点到自己的名字,学习成绩多不佳。
(2)不愿参加课内外活动。偶尔在老师的说服下勉强参加,也孤僻离群,不与人交往。跟人说话脸红、不自然,遇见生人躲避。
(3)遇到困难和挫折,灰心丧气。作业或考试得了低分,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乏信心。
(4)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心理呢?我从以下几点作了一些尝试:
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克服害羞的信心
我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原有严重的羞怯心理,但经过不懈的努力战胜自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为例,向同学们说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即使害羞心理已经形成,也应坚信它是可以调控、能够克服的。此外我还在班级开展“我是谁?为自己喝彩!让我更多了解你!”等系列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不健康心理的表现、特点、危害和矫正方法,并通过自测、自评、写心理日记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剖析,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在批阅学生日记时,我每次都细心读,详细批注,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害羞的小洁在日记中写道:“老师,你在活动课上讲得很精彩,同学们的表演真令我羡慕,我也很想像他们一样表现自己,可是我不能,我从小就怕在人前讲话,更怕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我为自己有羞怯心理而苦恼,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你能帮帮我吗?”看完小洁的“心得”,我很兴奋,我终于发现她有积极的心态,需要老师帮助,这正是教育的契机。于是我在她的日记中写道:“看完你的日记,老师被你的诚实和勇敢所感动,你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且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这些都是克服害羞心理、战胜自己的有利条件,你没有必要为自己的羞怯而苦恼,其实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只不过你的羞怯心理稍微重一点罢了。老师相信你,也愿意帮助你,你一定能战胜自己的!”此后,我经常在日记中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或鼓励、或建议、或要求,逐渐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为后续的转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制定训练计划,走出心理围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害羞心理不能指望立竿见影,而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精心训练。针对小洁的表现,我帮她制定了如下计划:
(1)今天上课一定要主动举手,争取回答3个问题。(2)在课外活动时间,主动跟同学聊天,话题不限。(3)主动在阅读课上当众阅读。(4)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主动跟老师交换意见。(5)在班队会上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力争说服大家。在这些有意训练后,对自己的进步要加以肯定,对不足之处坚决改进,坚持训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持之以恒就能使自己大胆起来,从而有效地克服害羞心理。
三、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扬起自信的风帆
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离不开自信,越自信,越成功;越成功,越自信。自信是进取心不可缺少的根基。
每个人总有所长,总有所短。丰富多样的活动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了发挥学生的特长,帮助害羞的学生大胆地参加集体活动,我在班级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才艺表演、手工制作、书画展览、故事大王擂台赛等。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热情参与和激烈争论的感染下,有害羞心理的学生也逐渐投入到活动中来。如小洁手工做得很棒,在进行树叶贴画比赛之前,我先让她知道活动的内容,并派一名组织能力强、敢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帮助她准备和训练。这样,有充分准备的她在活动中成功地介绍了自己的树叶贴画作品的构思,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看到她在台上落落大方的表现,我由衷地感到,昔日的“丑小鸭”已变成展翅欲飞的“白天鹅”。成功的喜悦悄然升起,在一次次成功体验中使“我能行”的自信在学生心灵之中生根、发芽。
四、委以重任,给予信任和鼓励
害羞心理较重的学生往往胆小、心细、爱察颜观色,我就利用他们的这些可取之处,创造各种让他们发挥作用、表现自我的机会,从中发现他们的价值,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及时给予鼓励,明确表示老师的信任。让他们担任集体工作或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如做班务记录员、图书保管员、卫生监督员等,发挥他们的作用和特长,并为他们的成功鼓掌。即使在他们犯有错误时,也注意不挫伤其自尊心,“没关系,要相信自己,老师坚信你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用这类语言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告诉他们学会承受失败与善待每一次机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克服缺点,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此外,老师还应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提醒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履行家庭义务是责无旁贷的,以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训练孩子招待陌生的客人,让孩子自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交活动等。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应予以肯定,对孩子的失败要客观地评价,教给孩子具体做法并鼓励孩子不怕困难,大胆尝试。
克服心理障碍 篇2
自卑畏怯心理
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他们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盲目自信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
患得患失心理
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准确把握。错过机遇,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常常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
急功近利心理
如何克服幼儿的心理障碍 篇3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手心里的宝,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没有经过任何的摔打,所以很多胆子非常小。多年的幼儿教学经历,发现很多的幼儿一开始被送进幼儿园时哭的都和泪人一样,总是偎依在妈妈的身边,很多家长只能在幼儿园陪读。有的幼儿经过一段时间会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和小朋友们融为一体,能够和谐相处,也有不少的幼儿总是难以克服恐惧的心理,最后家长不得不将孩子领回家。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克服幼儿的恐惧心理就成了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
一、幼儿恐惧心理的根本原因
恐惧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在生理学中,恐惧被定义为:个体知觉环境中出现了威胁或引起恐惧回忆的线索而产生的防御性反应。在医学上认为它是一种与刺激或情景有关,并与实际威胁比例失调的消极情绪。恐惧心理的本质有以下三点:第一,恐惧是人的基本原始情绪,是人面对危险情境时的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第二,它是个体感受到自身有被损害或剥夺的可能性而又无能为力的结果;第三,这种可能性包括现实的和预想的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恐惧心理广泛存在,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就儿童来说,有的儿童怕兔子,而绝大多数儿童怕黑;有的儿童怕见陌生者,有的儿童怕影子等等。
那么,引起儿童恐惧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儿童对事物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儿童的恐惧心理大部分是由于对引起恐惧的事物或现象没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的。例如,许多儿童都坚信妖魔鬼怪是存在的,而且有魔法,力大无穷,无所不能。
其次,由此及彼而产生的恐惧感,比如,一个5岁的小男孩因为害怕兔子,发展成怕羽毛、棉花、羊毛等凡是和毛有关的东西。
再次,缺乏应对新环境的能力。当陌生人出现,或进入新的环境,又或熟悉的情境发生意料不到的变化时,儿童之前掌握的应对方法不再奏效,而新的应对方式还未习得,恐惧感就随之而来。例如,转入新的幼儿园或学校,课上老师突然提问等,儿童不知如何应对而心生恐惧。
第四,受到有关恐惧的影响。一般而言,处于儿童期的孩子都有较强的模仿能力,通过模仿,儿童可以获得良好的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同时也会习得不良的情绪,比如恐惧。孩子本身并不猫,但妈妈每次看到猫都会失态惊叫,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也习得了对狗的恐惧。
二、消除儿童恐惧心理的的方法。
一般说来,个体通常所惧怕的最终并未对自身造成影响或伤害,而恐惧心理本身却限制了个体的动机行为,阻碍个体的成长与进步。所以,儿童的恐惧心理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依据对儿童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以及我多年的幼儿教育经历,总结出了以下克服儿童恐惧心理的方法。
1、引导儿童正确认识事物。儿童因对事物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恐惧时,大人应该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才能克服他们的恐惧心理。例如,比如,五岁女孩对狗恐惧感,老师就要告诉她,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如果你不去伤害它,它是不会对着你叫的。或者有的女孩害怕蜜蜂,就给她讲蜜蜂的知识,人类不去招惹蜜蜂,蜜蜂是不会攻击人的。
2、让儿童慢慢接近所害怕的事物。当儿童惧怕无须恐惧的事物时,老师可以引导他逐步接近所怕事物,分步骤、分阶段消除对特定对象的恐惧。有的儿童害怕兔子,就可以采用心理学家琼斯的办法:每当小孩吃饭时,关着小白兔的笼子就被带进房间里来,最初放到离饭桌最远的地方,以后一天天靠近桌子,最后可以把小白兔放出来在屋内跑。到治疗结束时,小孩一点也不怕兔子了。
3、锻炼儿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首先,老师应该告诉孩子,面对新情境时不光是小孩,大人也会因为陌生而担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另外,父母可以教会孩子学习一些具体的生活技能来处理新问题。比如:到了新幼儿园或学校要学习主动结识新朋友、同学,与他人搞好关系,妈妈病了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这样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学会应对困难的办法,孩子自信心增强了,恐惧心理往往就消除了。
4、给儿童树立正面的榜样。父母和老师是儿童主要的模仿对象,其言行举止会给儿童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和老师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言行告诉孩子什么应该怕,什么不应该怕。如用鬼神、毒蛇、老虎来吓孩子。此外,要加强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指导,以坚毅勇敢的行为影响孩子,培养孩子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浅析跳远比赛时的心理障碍及克服 篇4
1 心理因素对跳远成绩的影响
当前跳远技术基本稳定,运动员们开始十分重视心理素质对成绩的影响。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其最后获得的成绩。美国名将卡尔?刘易斯在一次比赛中曾有一次跳越过9 m的成绩,如果不是因踩线也就打破了“上世纪比蒙8.90 m男子世界记录”不可超越的预言。刘易斯的整个跳远技术动作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造成刘易斯的这次失误很明显是由于当时的心理素质不在一个最佳状态。国内外有关研究认为,在跳远比赛中越是优秀的运动员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已经远远大于技术和身体素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其中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要占到70%~80%,而其他因素只占到20%~30%。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跳远运动员,在平常的训练中除了技战术和身体素质的练习之外,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加强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跳远比赛中怎样克服与调整心理障碍保证拥有一个好的竞技心理状态就变的尤为重要。
2 跳远比赛中心理障碍的几种现象及克服方法
2 . 1 心理过度紧张的克服方法
跳远运动员参加重大的比赛都会有心理紧张的现象,适当的紧张能调动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心跳加快,血流加速,注意力集中等,这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快进入比赛状态。但心理的过度紧张则会带来身体僵硬,反应迟缓,精神涣散等不利影响。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表象放松法
通过引导运动员去想象和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和舒适的坏境,然后想象自己置身其中从而达到一个愉快的心理体验释放比赛压力放松身心的目的。
2.1.2 自我暗示放松法
开始可由教练及其他人对运动员进行按摩全身肌肉,并做深呼吸练习,然后运动员自己进行自我按摩放松并同时对自己加以口头或者心理暗示一些正面的词语。
2.1.3 阻断思维法
这种做法要求运动员在遇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和比赛压力导致运动员注意力不集中,恐惧,精神涣散的时候,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停止思考转移到积极的情绪当中去。
2.1.4 音乐调节法
在比赛中听音乐能使运动的大脑得到放松并阻碍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能调动积极的情绪。
2.1.5 排尿调节法
在比赛中运动员因为紧张焦虑常常会有尿频现象,这是由于紧张导致大脑指令信息紊乱身体调节能力减弱,如果能及时排出尿液有助于运动员放松大脑和肌肉的紧张程度,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2 . 2 情绪消极的克服方法
情绪消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一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体验。这种负面的情绪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在比赛当中有事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对一些比赛客观调节感动不满意或者是由于运动员本身遇到一些困难都有可能影响运动员消极的面对比赛。克服情绪消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2.1 激励法
运动激励法的时,要求教练员应及时地对运动员进行鼓励,尤其是在运动员取得成绩突破的时候更要抓住机会增加运动员的自信。
2.2.2 转移法
在运动员处于情绪消极的时候,教练员要及时的转移运动的注意力,不受消极情绪的影响。
2.2.3 升华法
运用升华法要就在平常的训练中,教练员要提升运动员的心理智能。让运动员准确的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的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样在比赛中遇到困难就能运用自己的能力沉着冷静地应对。
2.2.4 体验法
提到运动的比赛强度,在赛前多设置一些相似的比赛坏境跟心理体验让运动员自己去适应,以增加其对消极情绪的免疫力。
2 . 3 情绪激动的克服方法
由于在比赛中运动员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对成功的欲望过于强烈,还有的运动员初次参加重大的比赛都有可能情绪异常激动。运动员情绪激动可能会导致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不注重比赛细节太看重结果从而做出一些失常行为。克服情绪激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产生情绪激动的原因主要是比赛经验不足,所在平常训练中尤其是对初次参加比赛或者参加次数少的运动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做好赛前动员。
(2)运动员产生情绪激动与自己本身的性格有直接关系。有些运动脾气比较暴躁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赛前很容易激动,对这样的运动员要加强自我性格管理能力。
(3)提高运动员的动机水平。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不怕困难敢于拼搏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品质。加强其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运动员具有集体荣誉感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2 . 4 注意分散的克服方法
注意是内心活动对某一特定事物长时间的关注。长时间的对某件东西和事物能保持关注称为注意稳定性;和注意稳定性相反,是注意的分散,造成注意分散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对待每一次的训练每一项内容都能极度认真。
(2)培养运动员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能够做到对自己的训练比赛负责能够做到对待自己运动员这份职业的特殊使命感和自豪感。
(3)在运动员的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保持认真关注的态度从一而终。
(4)在比赛的过程中,引导运动员不要过分看中比赛结果,应该把注意力放松准备比赛的每一个细节上,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好。
(5)为了避免运动员情绪波动,在比赛之前应消除担心,害怕等心理状态。
(6)在平常训练中教练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运动员注意力集中的练习。比如,长时间的盯住远处一个静止的物体保持安静观察物体的细节。在安静封闭的空间里放一面时针,让运动员仔细聆听每一秒中的滴答声以五分钟为限。反复练习克服注意力分散。
2 . 5 心理焦虑的克服方法
所谓心理焦虑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主要表现是静张,坐立不安,情绪急躁,恐惧和担心。这是由于运动员的比赛经验不足,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评估,对对手能力的一个过高的评估。或者运动背负太多压力考虑到拿不到好的成绩恐惧失败,辜负父母和教练的关心。克服焦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导运动员少考虑比赛结果,只关注比赛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2)在比赛中适当的休息,对大脑进行放空,并积极按摩。
(3)赛前可以用意念的方法想象一下等会比赛的场景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加强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从而释放比赛压力,放松身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跳远比赛中心理因素对跳远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积极的有利的心理因素能够激发运动员的斗志,调动运动的情绪,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去取得好成绩。但跳远比赛中心理障碍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对跳远踏板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完成有着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平常的训练中就有必要注重对心理因素的训练,使运动员的心理能适应比赛的要求,取得理想的成绩。
3.2 建议
(1)在平常的每一次训练中都注重跳远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加强心理智能的培养和提高。加强运动情商的培养,让运动员能够准确的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及时的发现心理障碍的倾向并能及时阻止防止进一步的恶化。
(2)在比赛之前教练员应做好赛前动员积极的及时的与运动员做有效的沟通。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保证以一个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来面对比赛,做到轻装上阵。
(3)在比赛过程中,教练员要时刻关注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行为。调动运动员的情绪及时的解决比赛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运动员鼓励增加运动员的自信,给运动员做坚强的后盾。
摘要:在跳远比赛中,心理因素对跳远动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对踏板准确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优秀的跳远运动员在技术和身体素质日益接近的今天,在同等的情况下一名拥有良好竞技心理素质的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心理素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潜力的发挥,决定着最后成绩的好坏。在平常的训练中对心理素质的针对性训练就变得尤为重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对跳远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分析,概括出了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障碍种种表现及其克服方法。
克服心理障碍 篇5
摧毁“自尊”重塑“自我”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所谓的自尊心就是自己觉得应当受到别人的尊重,换句话来说就是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应当受到别人的看中。如果是做别的工作,自尊心可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但是如果作销售,自尊心往往是最大的天敌。记得我曾经第一次作销售的时候,是大客户销售,我们必须经常的去拜访客户,那时我是刚刚从国有企业中跳槽出来,对销售一窍不通,当我发现销售必须去不断的恳求客户、并且不断的接受客户的拒绝,感觉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毕竟在国有企业的时候是手心朝下,现在是手心朝上,这里的一上一下,蕴含了太多的复杂心情。
销售从很多人的心理面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当时我也这样看待。但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那时,由于我们是一家刚刚成立的外资企业,总经理是个比利时人,当时在94年的时候,外国人并不是很多,公司的人员也不是很多,为了开展业务,这个比利时人拿着英文的北京市地图,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拜访经销商,虽然他不太懂中文,对北京的街道也不是很熟悉,但是他仍然执著的带着样品一家、一家的拜访,当时我感到很震惊,一个老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情,穿街过巷 的推销自己的产品呢?后来与他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说,销售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职业,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50%以上的500强企业的总经理以前都做过销售,做销售必须有足够的热情、勇气与耐心,但是首先必须放下自尊心,你的自尊对别人并不重要,别人对你的尊重很重要,但那必须通过销售工作的不断积累才能得到,
以后,对很多销售人员的训练告诉我们,自尊心是首要克服的难题,《模压式销售训练系统》针对这个问题有非常严密的甄选、训练方式。比如:在销售人员入职训练的时候,我们要求新来的人员,销售他们认为并不可能销售出的产品,例如,象公司用旧的垃圾筒,要求销售人员到马路上进行拦截推销,而且直到有感兴趣的客户为止,这是一个很难堪的场景,很多自尊心很重 的销售人员,就占在那里不敢销售,但是他越不感销售,越是不自然,越会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就象看怪物一样的看你,那时的心情肯定可想而知。很多销售人员在那个场景下,顿时就垮掉了,再也不敢占到那个位置上。
克服“黄昏恋”的心理障碍 篇6
怕别人鄙视
爱情本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自然的事,不只属于青年人。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老年人总怕再婚后被别人说闲话。要明白,老年人同样有恋爱和结婚的自由,而且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受子女干涉
老年人丧偶后,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打击,精神上感到压抑、苦闷和烦恼,总是怀念老伴,同时感到生活孤独、寂寞,时间久了有时会萌发出再婚的想法,但却难以启齿,怕子女干涉。要知道,老年人的爱心并没有死,他们仍像青年人一样向往着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这时子女应多关心老人,主动为其创造条件,使其找到新恋爱伴侣。
要求条件太高
有的老年人有意无意地总是以先前的配偶为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在的配偶,一切都要尽善尽美,甚至超过原先的配偶,这就容易脱离实际。要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两人只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就能培养出共同语言和感情基础。
依赖对方照顾
大多数想再婚的老人,由于身体虚弱,或患有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气管炎、心脏病、骨质增生症等,自己的儿女们工作又很忙,往往照顾不过来,因此希望找个老伴照顾自己。实际上,需要再婚的老人应该想到,对方年纪也大了,也可能患有慢性病,因而心理上应有所准备,要把新的婚姻建立在彼此互相关心照顾的基础上,而不能强调单方面的照顾,这可避免婚后感情破裂而又离婚的现象发生。
缺乏冒险精神
克服心理障碍 篇7
网上购物方式给广大顾客提供了新的购物渠道, 在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 它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方面可以说又是一支崭新的力量。譬如, 据法国网上贸易和服务联合会估计, 法国去年的网上交易总额超过100亿欧元。相比之下, 在我国网上购物还是一个新生事物。《2006年中国网上购物市场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目前网上购物呈如下特点:
1. 购买人群上的年轻化
18岁~30岁年龄段成为目前网上购物市场的主要人群。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多为学生和职业工作者, 他们比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网上购物的便捷满足他们因为生活节奏较快而没有时间购物的需求。在被问及未来是否会选择网上购物时, 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被访者选择“会”的比例超过了90%, 而没有网上购物经历的也有超过60%打算尝试, 明确表示“不会”的比例均低于10%。有购物经历的人未来购买意愿要强于无购买经历的人, 说明尝试过网上购物的网民对网上购物的优点具有更强的认同感, 会更习惯网上购物的消费方式。这表明, 网上购物所具有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2. 购买动机的多元化
从购买原因上看, 据报告显示, 吸引用户网上购物的前三个因素分别是:购买方便;价格比实体商店便宜;能买到本地缺货。对于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 在购物中即时、便利、便宜, 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 长则几小时, 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 消耗了消费者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上购物弥补了这个缺陷。电子商务有着较低的制作成本, 省却了大量的广告费用和付给营业员的工资, 因而在价位上会比大商场的同种货物稍低一些。从消费者的角度说, 价格不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唯一因素, 但却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首先要考虑的。另外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较大量的商品信息, 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 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网购天下。
3. 消费品需求的特定化
网上消费者有着区别于传统市场的消费需求特征,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在网上销售和开展网上营销活动的。就目前的购物市场来看, 首选的是书刊、音像制品和日常用品这两大类, 其次是电器、电脑、通讯产品类和票务类, 因其在网上所建立的信任度较高, 市场潜力很大。第三就是金融服务类和网上教育类, 这两个类别的购物指数目前相对较低, 但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 这两大类别的发展势头开始看好。
4. 购物网站的品牌化
可供网上购物的网站共分为三大类:主要进行网上零售的网站、拍卖网站, 以及门户网站。在每一类网站中, 选择都集中在某几个知名度非常高的网站。例如, 当当、卓越和贝塔斯曼, 淘宝网、易趣、拍拍网等。门户类网站的得票也基本上被网易、新浪和搜狐三大门户网站瓜分。
5. 购买时间上的全天候
调查显示, 网上消费者购物时间在零点之后的呈上升趋势。这正是新型购物方式相对于传统购物方式的最大优点之一。传统的商店很少有24小时营业的, 而到网上购物则不然, 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6. 货款支付方式的传统化
目前我国的很多电子商务网站都开通了货到付款这种支付方式。调查也表明, 货到付款仍然是中国用户最喜欢的网上购物支付方式。然而, 笔者认为, 电子商务的三大要素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 如果不能实现网上支付的顺利转移, 就称不上是完整的电子商务。离开网上支付系统的支持, 很多经营模式也无法大规模发展。因此, 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全方位的宣传, 引导人们转变其观念, 跨越网上支付这一障碍。
二、网上购物发展的心理制约因素
尽管人们承认网上购物有着形式方便、获取商品信息快捷、避免销售人员的压力和节省时间等多方面的优势, 但是目前消费者对网上消费仍然敬而远之。与传统零售业相比, 用户对网上商店还是看的多买的少, 网上零售业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额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如下:
1. 顾客网上购物经验和知识相对较少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类的知觉系统具有对外部环境中复杂信息进行选择过滤的功能。受到个体的动机、价值观、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人们较容易重复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为和场景, 从而形成习惯。因为对熟悉事物的经验知识能保证人们对自己行为活动可控性的信心, 不断地尝试和不断地获得良好的反馈, 能坚信自己拥有了对外界环境的控制支配能力, 鼓励自己更多次地重复这样的行为活动。消费心理学中的惠顾效应就来源于此。由于网上购物形成不久, 购物者普遍缺乏足够的网上购物经验, 同时, 也缺少对这种购物行为的支付方式安全性的知识, 或不了解这种商业支持系统的复杂性, 所以会限制个人的网上购物行为。
2. 网上购物行为模式相对单调
购物者的网上活动缺少身体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带来的情感体验。例如, 对购物环境设置的品位、对商品外观摆设的欣赏、对商品质地的触摸、对购物群体气氛的感受, 以及了解体验时尚流行信息等等。在实际的购物活动中, 人们往往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多种知觉的运用来获得购物活动的丰富乐趣。
3. 学术界缺少对网上购物行为的研究
网上购物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尚不够成熟和完善, 更缺少对网上购物者的行为特点的研究。例如, 购物者的职业与专业属性揭示了信息系统使用者的群体特征, 它不仅对网上销售的策略和市场细分至关重要, 而且对于理解网上潜在购物者的知识、认知特征和行为方式大有裨益。
上述原因造成顾客网上购物忠诚度不高。吸引和保持网络顾客的忠诚度对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网络消费者忠诚的演化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 满意和接纳阶段。在线顾客的第一次购买给他带来的体验至关重要。如果这种体验满足甚至超过顾客的预期, 顾客就会对这次的访问或购买很满意。较高层次的满意会让在线顾客在不知不觉中对该网站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接纳, 进而激发了顾客再次访问的欲望。第二, 信任和重复购买 (行为忠诚) 阶段。访问或购买的满意体验如果能得到多次的强化和巩固, 就会使在线顾客形成一个态度上的偏向, 他们会对电子零售网站产生某种信任, 充分相信网站有能力满足他们的所有预期。而这种态度上的偏向可以让顾客产生重复购买的倾向, 换句话说, 信任的增强会提高重复购买的可能性, 进而产生行为忠诚。当然, 如果每一次重购都能让顾客满意, 这又将进一步提高顾客对企业的信任程度, 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第三, 情感忠诚阶段。到了这个阶段, 在线顾客对网站的关系有了质的变化, 他们不仅形成心理上的依赖, 而且也愿意与网站一同分享一些个人资料。他们会把每一次的购买体验, 以及对网站服务得失的评价及时地反馈过去, 同时还会把自己的购物体验告诉别人, 并积极的推荐该网站。他们从单纯的重复购买者转变为网站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线顾客与网站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第四, 行为和情感双忠诚阶段。这是忠诚形成的最后阶段, 不仅仅行为忠诚, 而且情感忠诚, 更重要的是, 这两种忠诚之间相互强化, 重复购买的愉悦体验提升了在线顾客心理和情感上的信赖, 而这种信赖又激发了顾客再次购买的欲望, 提高了购买的频率和数量。这个相互强化的动态过程使得在线顾客与网站之间的关系更加牢固。
三、网络营销下提高顾客忠诚度的策略
以上简单分析了网络营销条件下影响顾客忠诚度形成的相关因素, 以下简单的列举几种可以提高顾客忠诚度、建立关系信任、提高顾客情感转换成本通用的策略, 并以当当网为例加以说明。
1. 建立完整的顾客信息系统
顾客满意最重要的基础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顾客信息系统, 以随时了解顾客的状态和动态。只有清楚的掌握顾客的动态特征, 企业才可能更好的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才能让顾客感到满意, 并逐渐形成对企业的忠诚。网络的发展为顾客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网络营销的各种工具帮助企业以低成本、有效的方式搜集顾客的信息。企业可以应用各种网络营销工具系统挖掘、管理和利用消费者信息资料, 对消费者的了解达到深入细致的程度, 然后充分调用这些信息, 准确调整产品和服务的内容, 满足顾客独特的要求和爱好。网络营销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将信息系统化、归纳总结并加以运用, 使之条理清晰并可供众人共享, 成为企业战略资产, 最终在企业决策中发挥应有作用。当当网通过完整的信息系统做出安全承诺:承诺顾客个人信息是安全的, 网上支付的付款方式是安全的, 为了进一步的安全性, 还设立了安全模式:使用由verisign颁发的全球服务器证书。
2. 多渠道与消费者沟通
网络营销时代, 沟通渠道的改变对企业影响极大, 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国际互联网。良好的多渠道沟通能力, 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研究表明, 采用多渠道沟通策略后, 可节省销售成本20%~50%。取得如此效果的途径可以是:在销售开始和发展阶段, 尽量使用成本较低、接触较简洁的沟通手段, 如电子邮件、电话沟通等方式, 只要保证质量即可;但在最后临近尾声之时, 可转换为高成本、接触较为紧密的方式 (如销售人员介入等) 来力促交易的达成。多种交流方式的好处当然不仅限于降低成本这一点, 它们还可以帮助企业联系到更多的潜在消费人群。所以, 企业为了全面覆盖市场, 在竞争中占有尽可能高的市场份额, 需要建立多种交流渠道。多种与顾客交流的手段还可以产生“多渠道合力效应”, 即多种渠道同时运转所能发挥的作用, 较之每个渠道单独发挥的效力相加要大。现代企业,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和规模的大小, 都应认识到采用多种沟通渠道策略的益处, 并积极运筹和实施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多渠道沟通战略。将多种沟通渠道有机整合并充分加以利用, 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商务活动, 更会使消费者享受到多种交流渠道之间自由选择、转换的权利和乐趣。如当当网运用了大量的图片, 使网站在视觉上非常吸引人, 仿佛置身超级市场, 能够引发消费者购物的冲动。
3. 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克服心理障碍 篇8
关键词:体育训练课,心理障碍,克服方法
体操课程是学校体育的主要训练内容之一。体操项目内容丰富、多样、动作有易有难, 很受广大运动员的喜爱。但是很多动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常遇见的反常动作, 动作难度高, 惊险动作衔接快。有些动作是在高器械上或空中完成。在体操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跌下、摔倒和脱手等失误, 所以就给运动员身体上带来伤害, 而且给运动员心理上也造成畏惧心理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给体操训练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使运动员更快, 更好的掌握体操动作, 我们应该观察和了解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来排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使运动员尽快地掌握体操知识、技术、技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心理障碍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影响体操训练课心理障碍的因素。
1. 畏惧心理。
由于体操动作中有一部分动作难度较大, 并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单杠中的大回环转体、骑撑前回环、支撑后回环和跳马转体等动作。在体操训练和训练中可能出现跌下, 摔倒和脱手等伤害事故, 不仅给运动员身体上带来伤害, 而且给运动员心理上带来伤害。所以, 运动员会产生一些畏惧心理。
2. 自卑心理。
每个人在心理、生理上有较大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也有差别, 个人的专项, 生长环境不同所以在体操表现能力方面也有所不同。有些运动员看别的同学一看就会, 而自己反复练习几次都作不出来, 于是就觉得自己很笨, 缺乏自信心, 不主动思考, 不主动去请教老师, 而在一旁当观众。也有的运动员是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跟不上别的运动员, 比自己强就产生自卑心理。
3. 厌倦心理。
在体操训练中有很多动作是经常反复出现的。如运动员没有什么新鲜感, 就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也有一部分运动员是想进一步增长体操技术与知识, 因此觉得这些内容是老一套, 感觉很单调、枯燥, 没有兴趣, 产生厌倦心理。
4. 怕苦心理。
在体操训练中, 运动员的一致品质将得到极大的锻炼。参加体操训练往往要克服个体自身生理或心理的障碍, 同时还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心理。在体操动作形成的过程中是靠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往往有些运动员在遇到手皮疼痛和运动量稍大时就不能坚持, 怕苦怕累, 尤其是在专项素质练习时, 不尽全力, 想尽办法偷懒。
(二) 克服心理障碍的具体方法。
1. 培养运动员对体操训练课的兴趣, 调动练习的积极性。
体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性为动力的一种形式, 而且是非常活跃的, 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行为形式, 前苏联学者苏霍姆林斯基也明确的指出“学习兴趣是运动员学习活动的重要行动, 教师的任务就是坚持不懈地发展运动员队学习活动的真正满足感。”以便由此产生和确立热切希望学习和活动的情感状态。兴趣对人的行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能激励一个人去积极地获取知识, 参与一定的活动。兴趣是需要延伸的, 而人们之所以对某个活动产生兴趣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为此, 我们在体操训练中, 首先注意培养运动员对体操课的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2. 运用学习反馈原理, 提高练习效率。
反馈就是把第一次反应的差距, 变为新的刺激, 并借知觉系统返回大脑, 是大脑在下一次反映时, 修改前一次错误。所以说反馈的过程就是校正错误的过程, 使反映日趋合理, 正确。把反馈原理应用到体操训练中, 就是在于做完一次动作马上知道结果, 了解自己所做动作与标准动作的差距, 并设法纠正。提高自我分辨能力, 使之更快更好的掌握体操知识和技能。
(1) 他人反馈。首先是教师的反馈, 当运动员做练习时, 教师对每个运动员的动作都要进行认真的观察纠正和评价, 让他们及时知道练习的结果。如男子跳马, 普遍都存在不敢向前伸手撑马的动作, 教师及时向运动员指出, 并要求他们两手向前伸, 并在马上做标志物信号等来刺激他。同时还要根据运动员不同的心理障碍来进行具体指导。有的同学是因为害怕所以不敢向前支撑, 有的是上板起跳的问题, 因人而异, 引导他们及时知道结果, 并在下次练习中校正错误.其次是同学反馈。这种形式起着补充和加强教师反馈作用, 同学之间用自己纠正错误的亲身体会指导练习者, 其语言更为贴切, 运动员更容易接受。这既可以培养运动员的训练能力, 又培养了运动员对动作的鉴别能力。
(2) 自我反馈。要想学好体操技术, 知识, 自我反馈自觉纠正错误改进动作这是关键的问题。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培养运动员的自我反馈能力, 有些运动员做完动作后, 让运动员自己对动作进行评价找出差距和如何改进。
3. 加强技术性指导。
由于体操动作繁多, 技术复杂, 多数动作又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 运动员在掌握动作过程中, 特别是一些 (球类专修的同学) 身材高大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相对力量较差的运动员在学习动作过程中比较费力、困难, 因此存在这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这些就是困扰我们顺利训练的难题。我们要针对这一特点, 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对运动员有困难的同学, 有心理障碍的同学, 多做个别指导, 对他们稍微有点进步是要做鼓励, 使这些运动员尽快的排除心理障碍。另外, 本着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 并加强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练习。课后布置作业, 对他们在进行技术指导。教师要做到针对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都要心里有数, 这样才能在训练当中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和提高训练质量有非常好的效果。
4. 重视保护与帮助。
体操运动, 尤其是竞技性体操常使人体处于一定高度的器械上或空间去完成某种异常和复杂的动作。为了保障运动的安全及练习者的身心健康, 在训练中及时实施保护与帮助, 是极其必要的。保护与帮助能使运动员正确的体会动作要领, 利于尽快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技术和提高动作质量, 尤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复杂的动作, 离开了保护与帮助, 就无法进行训练。如果运动员因做某个动作受了伤, 再做此动作时就必然产生畏惧心理, 影响训练效果。只有使运动员有了安全感才能放心大胆的去练习动作。为防止练习中以外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叫保护。保护分为他人保护和自我保护两种。帮助可分为直接帮助和间接帮助。直接帮助是帮助者站于合适的位置, 运用托、顶、送、挡、拨、拉、扶、推、按、搓等手法帮助。如果在帮助过程中出现用力不当, 站立位置不适合, 就会起反的效果, 不但没有帮忙, 反而帮了倒忙。见解帮助, 是通过信号、标志物、限制物等手段, 使练习者掌握正确的用力时间和节奏, 体会身体所在的空间方位, 尽快的学会和提高动作质量。
5. 培养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体操训练中很多技术基础动作都是枯燥无味的, 使运动员根据根本提不起兴趣, 注意力不能集中, 如队列队形的练习, 徒手操和一些单调的基础性动作及复习内容练习时等都是枯燥无味, 此时最容易产生精力分散。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一定要采用一系列手段使运动员注意力集中。如生动形象的语言, 开展运动员喜欢玩的游戏, 正误示范的对比等等, 还有小组进行训练比赛, 以及来启发和鼓励诱导等方法来使运动员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运动训练中来。把心理学的知识全部贯穿到整个训练当中去。
三、结论与建议
(一) 提高素质。
加强教练员自身的文化素质, 工作态度、语言艺术、组织才能及思想品质。掌握运动员心理特点, 全心细致的帮助, 消除在运动员运动上的各种心理障碍, 使运动员能更好地掌握体操的知识技能。
(二) 落实教练员职责。
教练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认真钻研业务, 并在实际工作中, 了解运动员在想些什么, 喜欢什么, 掌握第一手资料, 有组织的进行训练。在任何体操动作技术的训练中, 只要把多学科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得当, 就必然能收到好的效果, 也说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刻意义。
(三) 充分应用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体育训练、训练和竞赛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体操训练中心理障碍的产生源于运动员自身的心理、身体素质、训练中意外事故、场地、器械、光线及训练手段等因素。心理障碍是体操运动发展的伴随品,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成为体操运动发展的伴随品,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成为体操运动发展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实践中解决得好, 就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反之就直接影响训练和训练效果。要想更好的提高训练效果,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心理的知识, 并运用到训练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吕吉勇, 邱艳怀.体操训练中运动员害怕心理产生及消除方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史益平.浅谈心理学在体操训练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 2001
[3].浅谈心理障碍对体操跳马训练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系学报, 2002
[4].刘淑慧, 体育心理学高等学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克服心理障碍 篇9
一、中专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 不良学习环境的干扰。
学生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生每天的学习都要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的干扰, 从而引发学习心理障碍。因此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有重大的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
(1) 学生所在班级的班风、学风不正。
(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但往往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与能力缺乏准确定位, 提出脱离实际的期望, 使孩子知难而退。
(3) 社会大环境、大趋势, 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以及人类文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平均受教育程度、综合素质都对学生的学习有间接的影响。
2. 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是指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其它关系不融洽, 而使学生数学学习受到影响。学生产生情感障碍的原因很多, 其特征如下。
(1) 对数学学习表示淡漠, 没有学习的要求, 长期处在一种悲观失落、无助的状态下。
(2)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热情容易受本人的情绪制约, 忽冷忽热, 不稳定。有时甚至对数学学习与老师有一种对立情绪。
(3) 对数学考试过于焦虑, 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恐惧和自卑心理。
3. 意志障碍。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 克服困难, 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障碍导致学生意志薄弱, 缺乏自觉地确定目的和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具体表现如下。
(1) 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缺乏学习毅力, 惰性心理较重。
(3) 对教师依赖性强, 缺乏主动性。
4. 教育偏差导致学习心理障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育教学观念与方法的落后或偏差, 导致学生的学习受到误导而引起的学习障碍, 这类障碍在学习障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具体表现如下。
(1) 偏面追求升学率和及格率, 给学生每次考试都排好名次,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另眼相看, 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等错误想法和做法, 会极大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联系, 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的产生。
(2) 教师教学方法。有的教师教法呆板, 对不同的课型教法单一, 教学中着眼于知识讲授, 往往在教学艺术的应用上, 增强教学趣味性等方面基本上没有作为。另外教学手段落后, 不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注意教学研究, 仅满足于顺利完成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 至于学生到底学了多少、需要什么, 则很少关心。
二、消除中专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策略
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1) 学校方面。要用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观指导学校的教育实践, 用适合学校个性的优雅环境创设育人的氛围, 用师生潜在的积极力量抵御一切不良的影响。
(2) 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约束自己的言行, 努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2. 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
教师要把每个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个体, 他们是充满灵性和具有各种发展潜能的人, 他们是渴望成功的人, 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法, 教是为了学, 教师必须先研究学再研究教, 使学法与教法并重。
3.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数学教学活动中, 渗透着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的交流, 而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感感染下萌发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感染力, 消除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沟通和培养师生的感情。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 探索教育与教学艺术;二是善于同学困生沟通, 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 扫除心理障碍;三是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培养师生情感, 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智力参与程度, 让他们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4. 强化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主要在实践行动中培养, 适当讲道理是必要的, 但关键是实践, 在不断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等, 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难度适当的练习题, 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 在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 (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 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 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在实际中进行意志行为训练, 应先易后难、先轻后重、先具体后抽象,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要求。
5. 更新评价理念, 更多地关注教学情感和态度。
在传统评价的支配下, 中专生由于自身数学基础薄弱, 对高中数学知识不适应, 长期扮演着失败的角色, 不断遭受多方面的责备, 无法正确认识自己, 往往认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以失败者自居, 即使是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也由于缺乏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而采取消极、退缩的行为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他们成绩落后是必然的。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展既包括认知的发展, 又包括情感的发展。因此, 传统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合适中专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必须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将他们置于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位置上。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 任何学生只要给予适合他们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帮助, 学习成绩都是可以提高的。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 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 改进教法, 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洪元, 陆土杰, 龚维珍著.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2]赵公明.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诊断与矫治.天津教育, 1999.7.
[3]李明振.数学学习动机、归因、自信心、意志品质与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行为的关系研究.天津:数学教育学报, 1997.5.
[4]翟伟利.浅谈高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教育与职业, 2007.5.
克服心理障碍 篇10
一、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 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 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 与现代汉语相比, 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 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 遇到的问题有:其一, 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 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 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 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 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 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 古今词义迥异的词, 如"屐齿"、"踏歌", "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 由教师直接解释。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 这对他们要求太高, 不容易理解准确, 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 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 如《暮江吟》, 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 试验结果, 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 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 如"王师并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 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 古诗使用文言句法, 加上格律限制, 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 倒装句和紧缩句, 语脉似断实连, 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 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 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 如"独钓寒江雪", 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寒江-独钓", 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 在这寒冷的江面上, 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 如《寻隐者不遇》, 第一句写"我"问, 以下三句写童子答, "我"问什么, 诗中没有说, 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 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 补上"我"的问语, 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二、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 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 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 进行再造想象, 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 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 直接表象不足, 读的书少, 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 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 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 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 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 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代发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 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 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 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 恣意享受的片断, 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 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 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 那么诗人久伫江边, 目送征帆, 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 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
三、体会思想情感
体会古诗感情, 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 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如《春望》, 其表达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式与今就很不相同。小学生年纪小, 体会感情尤为困难。
克服心理障碍 篇11
10月13日上午,中国外交部网站发表了发言人马朝旭针对印度政府领导人访问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的谈话。马朝旭说:“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国政府对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方对印度领导人不顾中方严重关切前往中印领土争议区活动表示强烈不满。我们要求印方重视中方严正关切,不在争议地区挑起事端,以利中印关系健康发展。”稍后,他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了这一立场。
近一阵中印之间的复杂声音很多,特别是印度媒体屡次炒作莫须有的中国“入侵”,连印度政府都看不过去,公开做过驳斥。先是9月19日,总理辛格对记者称,两国边境地区一切正常,无需担忧。同日,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发出警告,胡乱炒作会“制造与邻国的麻烦”,并引发意外事件。之后,外交部长克里希纳又公开表态,认为印中都是“成熟的大国”,边界问题将通过既定的机制友好解决。至此,期望两国友好相处的人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但现在,印度总理却亲自上阵,把两国争端挑到一个更高、也更容易听到彼此相互斥责的层面。
印媒“揪住”的几件事
印媒大肆渲染的几件事中,核心是中国军人的“侵入”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印边境划界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双方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根据国际惯例,在未达成协议之前,双方军人的巡逻应限于各自的实际控制线之内。问题似乎很简单,但难点正如一位印度高官所说,印中双方还没有“一致同意的实控线”,因此双方巡逻军队都有可能进入自认的控制区内。正如一名印度军官对记者所说,“最近几年中国军人进入我方边境,我们记下他们的行动,我们到他们那边,他们记下我们的行动。”显然,这样的“侵入”事件,双方都时有发生。
如果说媒体对上面这类事件的报道都还算是“事出有因”的话,那么另一类纯属子虚乌有的报道就是别有用心了。“直升机事件”和“枪击事件”就属这类。印度报业托拉斯8月31日报道,6月21日两架中国直升机进入“印度北部拉达克地区”,停留了五分钟,空投罐头食品后撤离。这条“新闻”从情节到细节,一应俱全,言之凿凿,令人宁信其有。然而,报道一见报,印国防部就向该报澄清:军方没有发现中国直升机入侵。至于“枪击事件”,亦异曲同工。9月14日的印度时代新闻网报道说,两名印度士兵被中方一侧发射过来的子弹击伤,印度舆论顿时群情激愤。然而仅仅在次日,印度外交部即指“报道失实”,国防部长、陆军参谋长都强调:“印中边界一切正常,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媒体炒作源于社会“心理障碍”
人们也许会对印媒的这些做法感到困惑:只要严格遵守客观真实的新闻铁律,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不难避免的,印媒何以一犯再犯,以至连负责中印边界谈判的纳拉亚南也困惑地说,“我真的无法解释媒体为什么会这么夸张地炒作边界问题”。显然,这样的“失误”绝不是单从新闻制作的角度就可以解释的,其中无疑有深层的政治、军事、外交、历史等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力与日俱增,这样的变化,给近邻印度带来的感觉是复杂的。其中既有经济上的羡慕——印度总理辛格去年1月访华时就说“中国的成功是促进印度变化的一种动力”,也有安全上的焦虑与不安。由于两国历史上曾经兵戎相见,现实中又有领土争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会触动印度社会敏感、紧张、多虑的神经。而在两国接触最前沿的边境线上,中方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被印方赋予复杂的解读。媒体服务于受众,社会有这方面的顾虑,媒体也就乐此不疲地大肆炒作。从捕风捉影、危言耸听的片面报道,到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的“假新闻”,反映的正是印度社会的这种焦躁、疑惧与紧张。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其表现就是在涉华问题上总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比如,连军方都没有侦察到的“直升机事件”,却被媒体“发现”了!印度社会在中印关系上的“心理障碍”,可见一斑。
“历史悲情”与现实焦虑
印度社会涉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那场由印度发起却以惨败告终的边境战争,印度各界特别是上层社会对此仍然耿耿于怀,心意难平。最近,印度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在一个有数国大使参加的研讨会上就公开表示,印度对1962年那场边界冲突“难以忘怀”。这就是印度因中国产生的所谓“历史悲情”。二是现实中仍有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特别是印度仍占领着属于中国藏南的地区。印度担心在谈判不成的情况下,会导致边境事端,并升级为武装冲突,结果又是步昔日之后尘。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就历史而言,且不说那场战争中国完全是无辜与被动的,单说停火后中方主动后撤至实控线以北20公里,就足以说明问题。其实,中国从来就不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但恢复战前局面就是想表明,领土争端应当通过谈判解决,中国绝不会靠军事优势达到目的。如果印度媒体经常重温这段历史,还会煽动所谓的“中国威胁”吗?二是就现实而言。印度各界应该多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与国防政策,多从积极方面看待中国的发展。事实上,只要看一下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划界问题上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印度就应明白,中国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的诚意是不容置疑的。近年来,中俄边界、中越陆地边界已经划定,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与相关各方达成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中日东海谈判也在进行中,并有一定的进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与进展,离开了中方的灵活、务实都是不可能的。与周边多国都愿以谈判方式解决领土争端,中国的诚意也不会因印度而例外。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印度也确有需要认真反思和对待的问题,比如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各国都有,是把公认的“双刃剑”,负责任的政府和媒体应当扮演“灭火器”而不是“风箱”。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印度政府此次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但从过往经验来看,鼓吹“中国威胁论”,煽动民族情绪,用来服务国内的政治,也是印度政府惯用的手法。别的不说,单方面大举增兵边境地区,就会对民众的心理倾向起着诱导及催化作用。印方应该清楚,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只能是作茧自缚,进一步束住自己的手脚,使谈判陷于“谈而不判”的僵局中。
克服心理障碍 篇12
一、学生心理障碍面面观
1.自卑心理, 也就是自卑感。由于周围学的好的同学比较多, 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在这种心理影响下, 学生学习情绪低落, 课堂中的思维活动受到了抑制, 即使是老师提出的最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出, 怕思考, 怕做难题, 一遇到没有见过的题目就感到害怕, 缺乏解题的信心和勇气。一些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凡是以前题目做了几次都没有做对的题目, 再次碰到同种类型的, 不管是简单还是难, 都会因慌乱而导致题目准确率下降。
2.轻视心理。江苏省现行的高考方案为“3+学业水平测试”, 其中3为语、数、外三门学科, 实行统考, 计入高考总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术7门。其中文科、理科生都需要选修两门科目, 理科生必选物理, 而文科生必选历史, 考生成绩按等级计算, 这样学生在思想上对化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就打了折扣。
3.依赖心理。目前不少学生缺少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上课的时候习惯听老师讲, 缺乏主动钻研的精神, 作业中碰到一点难题就不愿意花时间, 依赖老师上课给予解决, 不少学生因为懒惰心理出现了抄袭作业的情况。
二、针对学生心理障碍采取的教学对策
针对学生学习时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障碍, 教师可从不同角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辅以必要的心理疏导,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实施课堂有效教学, 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
(一) 大力表扬、鼓励, 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心理学资料记载, 在最佳的心境状态下可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师生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自卑的学生大部分找不到良好的心境状态, 通常受表扬的是学习好的学生, 这给学困生带来了强烈的无助感, 从而破罐破摔, 反正我怎么努力还是比不过别人, 努力与不努力都一样!
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也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较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要做到多鼓励、少责备学生。对于学困生要多帮助, 并设置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对其进行自信教育, 使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到学化学的乐趣。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 我都对他们抱有良好的期望, 让学生明白分数不是衡量素质的唯一标准, 努力拼搏, 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不要从语言上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 回答问题时, 都给予表扬、赞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 教师可适当放大成功效应。每个人在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同时, 能激起追求更多成功的信心和兴趣, 从而继续向新的目标迈进。
英国心理学家、《力量心理学》的作者哈德飞曾做过比对实验, 他找了两组志愿者进行实验, 分别给他们催眠。他对第一组受测者说:“你现在身体非常非常虚弱, 你已经变成婴儿, 你全身都很细小, 你的手指像小鸟爪子那么瘦。你真的相信了。”这时候, 给被试者一个握力器, 受测者的平均握力是129牛顿 (合29磅) 。然后对第二组进行催眠:“我现在给你口中滴营养液, 是泰森服用的营养液, 你会像泰森一样强壮, 你感觉到浑身上下都在发热, 你的四肢正坚强有力地成长, 你的肌肉在跳动。看!你的肌肉已经鼓起来了, 你越来越强壮。你相信了, 现在我给你握力器。”结果受测者的平均握力是631牛顿 (合142磅) 。把这些人叫醒, 处于非催眠的状态下, 他们的平均握力是449牛顿 (合101磅) 。所以, 当我们负性催眠的时候, 我们的力量就减弱到不足平时的1/3。当一个人怀疑自己不行或真的相信自己不行的时候, 他就丧失了超过2/3的能量。有时候我会和他们说, 我觉得大家对化学的理解能力真让我佩服, 记得有个平时成绩不咋样的学生在一次小考中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我用家校通对其进行了表扬, 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在最后全区统考中满分一百的试卷他居然考到了99分。教师正确运用教学评价手段, 合理使用表扬, 在学生体会到成功时也建立了自信心和对成绩提高的期望。
上课时候思想不集中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点难以系统掌握的关键性因素, 即使再认真的学生有时候思想也会游离, 这个时候我绝对不会直接点名, 或者喊他起来让他回答根本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我会集体性说:下面我们玩个小游戏, 就是复述。请大家把我们下面要讲的知识点复述下, 接下来会请这个同学来复述。如果能复述出来, 说明他已经思维回到了课堂, 如果不能复述, 我也会让他坐下来, 我相信坐下来的时候他的心会有所触动。
(二) 通过化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重要性
戴尔·卡耐基说过:“想钓到鱼, 就要问问鱼想吃什么?”在研究我们的需要和教育需要的同时, 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如果能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用掌握的知识去了解、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尤其在周围的人不懂得这些时, 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高兴, 更会产生一种自豪感, 无形中对化学产生兴趣。例如芦山发生大地震, 请同学们帮忙设计一个净化水的方案, 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让他们体会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军事、时事等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 炒肉的时候为什么放醋和酒会很香?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家里热水瓶里的水垢?有水的铁锅为什么比没水更容易生锈?学生在解释化学现象的过程中, 逐渐会发现知识储备不够, 有的知识理解得也不透彻, 这样就能从本身的好奇心产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从而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准确、灵活。另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通过多媒体和课堂实验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三)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辅导, 根除依赖心理
要创建以生为本的课堂, 从教学设计而言, 关键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凸显学生学习的过程, 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成为探索和发现知识的主人。勇于参与是青少年的天性, 教师可采用精讲多练的教法, 用较短的时间讲清重难点, 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化学练习, 以根除学生的依赖心理。
首先, 让学生由“听会”上升到“会听”。学生在课上专心听讲的时候, 信息接收与教师信息输出要保持同步, 理清教材文字叙述思路, 听出教师讲述的重难点, 不但让学生听教师强调的学习重点, 还要听对题目关键部分的处理。这点上我觉得教师在讲解或者放映幻灯片的时候不一定马上要求学生一字不落地的记笔记, 或者和他们说下课要查的话。我经常和学生说, 你记得再好也没有书店里买的教参好, 我要求他们听我讲这个知识点该怎样去理解。甚至课后我会把讲义印制好给他们, 让他们有时间去做题, 而不是成为抄写机器。
其次, 让学生实现由“被思考”到“反思”的转变。从学生的思维层次出发, 恰到好处地展开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 教师切勿自问自答。从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转变为开展变式训练, 使学生学会思考, 适当向学生介绍一题多解。从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 让学生去分析, 去反思。让学生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在知识的转折点、问题的疑难处产生顿悟。因为课时安排很少, 一个星期化学只有三节课, 习题课就变得更少了。化学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习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一般情况下, 让学生做题前, 对今天要布置的题目, 我首先要判断出哪些题目对学生而言, 做起来觉得有困难, 哪些比较简单。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就一定会在课上带着讲过, 如果遇上实在没有办法安排的习题, 也会事先对他们做一定的解释。有时候, 我会这么和学生说, 今天布置的题目中第几题, 是让大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给出答案, 即使是错误的也是很可贵的。因为在题目中的错误意味着你以后在考试中不会再犯, 你们做错了我不会怪你们, 大家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下节课我们会对这道题进行讲解。我特别忌讳直接洋洋洒洒把解题过程给学生, 然后让他们一字不差抄下来的做法。
最后, 化学知识多而杂, 且相似、相近、相关的概念相互交错, 一般在学生的大脑中处于无序状态, 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遗忘变得频繁, 表现在“看书都会, 不看都忘, 做题都不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本知识的预习, 听课时巧妙做笔记, 独立思考, 完成作业, 对错题进行归类整理等, 通过适当的强调,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 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教师从心理健康角度去调节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 给予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从而及时有效地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 引导他们走出心理低谷, 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地展开化学教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亦文亦理的学科, 具有高度的概念性和抽象性, 对学生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让很多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了恐惧, 从而大大降低了化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化学学习,心理障碍,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岑国桢.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蔡志红.心理减压室——完美高中生活指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2.
【克服心理障碍】推荐阅读:
怎样克服心理障碍06-20
克服恐惧心理作文05-31
克服心理障碍学好数学11-21
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11-16
怎样克服演讲紧张心理08-19
学生如何克服侥幸心理12-26
克服交际中的心理障碍11-07
克服学习中的逃避心理07-31
如何克服面试怯场的紧张心理06-13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