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化建构

2024-08-24

符号化建构(精选8篇)

符号化建构 篇1

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指出:记忆是一个与他人、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现象,将记忆的研究角度从个体视角的研究转向了集体视角,并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记忆是一种与他人相关的群体性社会现象,一个人记忆的涌现需要别人的记忆或是群体的记忆的唤起。而记忆的共享不可能依赖于面对面的娓娓道来,更多的是经过符号化的处理后,更直接、更浅显易懂地唤起共同的回忆,所以记忆的再现或是表述,其实际上就是符号化的建构过程。人们脑海中的“过去”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群或者组织对其相对应的集体记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建构,社会群体中记忆的唤起往往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中语言系统的构建则仰仗于符号化的叙事。

开幕式是每届奥运会的重要环节,更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中,除了要按照规定进行一连串的传统仪式之外,还会有极具本国民族特点的艺术表演以达到彰显东道国民俗文化、精美艺术的目的。开幕式中的艺术表演作为文艺晚会的一种特殊形式说到底也是电视节目的一种,不管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看,奥运会开幕式都深深的打上了集体记忆的烙印。

1 奥运会开幕式为集体记忆的符号化建构提供载体

哈布瓦赫提出:“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或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群体意识需要群体性参与才能传承,而群体性的参与则表现为民族层面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社会层面的集体活动的举行,即只有在参与社会中群体性的互动和交往活动时,人们脑海中与之相关的回忆才会重现,并将其渗透到与公众彼此的交流与表达中,以此唤起集体记忆。所以,集体记忆必须通过群体活动,如节日庆祝、大型体育盛会等等才能得以保持新鲜。同样的,每个国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人文历史,这些内容通过口口相传、文字资料、影像纪实等多种形式得以传承下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世世代代,也就形成了生活在这个国家的群体成员共有的集体记忆。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体育盛会之一,它的每一届开幕式文艺晚会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承载这个国家最多集体记忆的环节。

在每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都会有点燃奥运圣火、升五环旗、和平鸽展示等几个固定仪式环节。这几个固定环节是历届奥运会所延续下来的,蕴含了古老的奥林匹克文化,目的就是为了向世界传达和平、团结、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一系列的传统仪式唤起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的人们脑海中自己与奥运会有关的回忆,并使公众获得了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体记忆。穿插在固定仪式中的文艺演出则成为了展现这个国家精美的文化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有力环节,唤起了本国民众及世界人民对于这个国家的记忆,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中,导演张艺谋便选择了具有世界性地位的四大发明来向世界展示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不仅给世界各国的观众带去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更是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以此可以看出,在很多的环节上,奥运会开幕式在内容的展现方面都是强化集体记忆的有力载体。

2 电视文艺视听语言为集体记忆符号化建构提供方式

在现代社会,我们大都是通过大众传媒来进行意义的生产和传播的,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广泛的传播范围,通过视频影像的形式来呈现和记载着过去,向人们传递着讯息,这远比文字、广播等形式的描述来的更为生动和真切,更能直观的带给观众真实感和参与感。英国学者戴维·莫利指出]电视媒介在构建集体记忆和集体认同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电视媒介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共时性的需求,可甚至以将居住在世界各地的民众定期定时的组织起来,使聚集在电视周围的小团体在相同的时间以相似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通过看电视这样的行为可以为集体记忆的唤起提供一种方式,其共享性能够消除彼此间的距离,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参与感。

奥运会开幕式虽然是仪式庆典,但它不仅是为现场观众准备的,也是为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准备的,与其说是一台文艺晚会,还不如称它为一场融合民族文化精华的“电视秀”来得更为确切。开幕式以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媒介,这无疑更有利于集体记忆的构建和延伸。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电视文艺拥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式和规范,而具象的视听语言符号又可以将记忆情境的渲染力扩大到最大范围,为记忆的符号化构建提供各种的方式,使观众在观看开幕式的同时,“无意识”地受到符号化能指内容的牵引,进而沉浸在各种意义符号的所指涵义中,在脑海中获取记忆的文本信息,将所接受到的声音和画面都诉诸于既有的情感中,最终获得对所获记忆的认同,唤起并建构出观众的集体记忆。

3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将大型集体活动通过文艺晚会与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相结合,共同承载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将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探索,也必将在我们这个时代发挥出它应有的繁荣国家文化和承载民族记忆的符号构建作用。

参考文献

[1]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J].中国图书评论,2010,(9):69-74.

[3]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基于语义建构的沈阳城市符号研究 篇2

【关键词】城市符号 语义建构 语用学建构

城市符号的语义建构以城市设计研究理论与语言学中的符号学理论相结合为基础,语义建构将城市符号整合成一个稳定的符号系统,通过符号与语义的转换来塑造城市的符号。语义建构以莫里斯符号学的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维度的理论为基础来建构沈阳城市符号。

一、沈阳城市符号语构学建构分析

语构学关注的是符号与符号学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排列关系,孤零零的语义结构是无法表达和构成复杂的语义结构的。根据语构学知识,城市符号具有点、线、面三个层次的结构。

1.沈阳城市符号的点状结构。点状结构指的是独立视觉景观符号。沈阳的奥体中心就是点状结构。设计来源是胜利女神手中的“水晶皇冠”以及她的“翅膀”。这是城市符号中最简单的构成结构。

2.沈阳城市符号的线状结构。线状结构是指由多个独立的视觉景观符号构成的符号结构,具有连续的特点。沈阳的典型线状结构非沈阳金廊莫属。金廊以北陵大街-青年北大街-青年大街-青年南大街为主轴线,全长13.6公里,这些主线将沈阳著名景点唐轩公馆、新乐遗址、北陵公园、辽宁省博物馆、盛京大剧院(沈阳文化艺术中心)、青年公园以及沈阳奥体中心这些点状结构相连,形成了具有沈阳特色的线状景观符号。

3.沈阳城市符号的面状结构。面状结构是指由点状结构与线状结构共同构成的符号结构,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城市的面状结构代表了城市符号的整体形态。沈阳沈河区作为一个面状结构是沈阳城市符号最为集中的辖区,集中了张氏帅府、沈阳故宫、太清宫、青年公园、五里河公园以及南关天主教堂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符号,也正因如此,沈河区是沈阳市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更是全国城区中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沈阳各区中占据核心位置。

4.沈阳城市符号的时空结构。时空结构是指由上述三种结构并结合时间维度而形成的符号构建结构。由于时间的推移,城市就会形成既有历史感也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景观符号,沈阳故宫博物院就是这样的符号。沈阳故宫是中国目前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为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所体现的浓厚的满清文化是沈阳宝贵的文化财富。时空结构体现的更多地是人文要素,强调了城市符号中蕴藏的文化的重要性。

从符号学的理论可以看出,上述四种结构中存在着由高到低的递进关系,从而构成了城市符号系统。只要将城市符号与城市物质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相结合,才能更深层次地诠释城市符号系统。

二、沈阳城市符号语义学建构分析

语义学研究的对象是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根据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三分法的分类,可将城市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标志符号以及象征符号三类。

1.图像符号。图像符号是最为直接的指代符号,城市形象是城市的首要的图像符号。人们对图像符号的感知具有敏感性和直觉性,通过对符号的视觉感知,人们就可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的内在含义。比如在学习历史时,课本出现“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时,你所联想到的肯定是九一八事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开端。

2.标志符号。标志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信息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只有了解背景知识,才能将符号与其所指物建立起联系,符号与所指物之间具有关系性。沈阳故宫就是一种标志符号,它与其所在的城市形成了时空关系,成为了沈阳的城市符号。

3.象征符号。象征符号与它所指代的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符号与所指物之间具有引申性。城市符号中的象征符号更多地是蕴含着一个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张氏帅府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符号。张氏帅府是张学良故居。张氏帅府既有中国风格四合院,又有欧式风格的大青楼,以及中西合璧的赵四小姐楼。张氏帅府作为我国优秀的近代建筑群内部大量的石雕、木雕、砖雕和壁画作品饱含了浓郁的东北民俗风情,是沈阳的城市象征符号。

综合上文,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研究的是城市符号的意义,体现的城市符号的意境以及城市符号所散发的文化内涵。

三、沈阳城市符号语用学建构分析

符号的最终目的是传达意义,而语用学所针对的就是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在沈阳的城市符号中,沈阳方言作为一种语用符号,具有丰富的含义。

沈阳方言属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沈阳方言发音简单,词汇一致,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也基本一致。说沈阳方言时,男人语调低沉,鼻音浓重,嗓音浑浊,不清晰,并时有含糊吞音现象;女人则声调高扬,口音清澈清晰,语速快。沈阳方言直接体现了沈阳人的性格豁达、豪爽。

莫里斯符号学从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维度建构分析了多个维度的沈阳城市符号,将这些符号通过解码以及编码深层次解读符号的内在涵义。通过符号学的媒介作用,语构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便同城市设计研究之间形成了联系和架构,这种架构如同一座桥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感知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把握城市内涵。

参考文献:

[1]程翠平.丝绸之路城市符号传播研究——以甘肃敦煌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208.

基于语义建构的沈阳城市符号研究 篇3

一、沈阳城市符号语构学建构分析

语构学关注的是符号与符号学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排列关系,孤零零的语义结构是无法表达和构成复杂的语义结构的。根据语构学知识,城市符号具有点、线、面三个层次的结构。

1.沈阳城市符号的点状结构。点状结构指的是独立视觉景观符号。沈阳的奥体中心就是点状结构。设计来源是胜利女神手中的“水晶皇冠”以及她的“翅膀”。这是城市符号中最简单的构成结构。

2.沈阳城市符号的线状结构。线状结构是指由多个独立的视觉景观符号构成的符号结构,具有连续的特点。沈阳的典型线状结构非沈阳金廊莫属。金廊以北陵大街-青年北大街-青年大街-青年南大街为主轴线,全长13.6公里,这些主线将沈阳著名景点唐轩公馆、新乐遗址、北陵公园、辽宁省博物馆、盛京大剧院(沈阳文化艺术中心)、青年公园以及沈阳奥体中心这些点状结构相连,形成了具有沈阳特色的线状景观符号。

3.沈阳城市符号的面状结构。面状结构是指由点状结构与线状结构共同构成的符号结构,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城市的面状结构代表了城市符号的整体形态。沈阳沈河区作为一个面状结构是沈阳城市符号最为集中的辖区,集中了张氏帅府、沈阳故宫、太清宫、青年公园、五里河公园以及南关天主教堂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符号,也正因如此,沈河区是沈阳市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更是全国城区中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沈阳各区中占据核心位置。

4.沈阳城市符号的时空结构。时空结构是指由上述三种结构并结合时间维度而形成的符号构建结构。由于时间的推移,城市就会形成既有历史感也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景观符号,沈阳故宫博物院就是这样的符号。沈阳故宫是中国目前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为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所体现的浓厚的满清文化是沈阳宝贵的文化财富。时空结构体现的更多地是人文要素,强调了城市符号中蕴藏的文化的重要性。

从符号学的理论可以看出,上述四种结构中存在着由高到低的递进关系,从而构成了城市符号系统。只要将城市符号与城市物质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相结合,才能更深层次地诠释城市符号系统。

二、沈阳城市符号语义学建构分析

语义学研究的对象是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根据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三分法的分类,可将城市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标志符号以及象征符号三类。

1.图像符号。图像符号是最为直接的指代符号,城市形象是城市的首要的图像符号。人们对图像符号的感知具有敏感性和直觉性,通过对符号的视觉感知,人们就可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的内在含义。比如在学习历史时,课本出现“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时,你所联想到的肯定是九一八事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开端。

2.标志符号。标志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信息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只有了解背景知识,才能将符号与其所指物建立起联系,符号与所指物之间具有关系性。沈阳故宫就是一种标志符号,它与其所在的城市形成了时空关系,成为了沈阳的城市符号。

3.象征符号。象征符号与它所指代的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符号与所指物之间具有引申性。城市符号中的象征符号更多地是蕴含着一个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张氏帅府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符号。张氏帅府是张学良故居。张氏帅府既有中国风格四合院,又有欧式风格的大青楼,以及中西合璧的赵四小姐楼。张氏帅府作为我国优秀的近代建筑群内部大量的石雕、木雕、砖雕和壁画作品饱含了浓郁的东北民俗风情,是沈阳的城市象征符号。

综合上文,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研究的是城市符号的意义,体现的城市符号的意境以及城市符号所散发的文化内涵。

三、沈阳城市符号语用学建构分析

符号的最终目的是传达意义,而语用学所针对的就是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在沈阳的城市符号中,沈阳方言作为一种语用符号,具有丰富的含义。

沈阳方言属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沈阳方言发音简单,词汇一致,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也基本一致。说沈阳方言时,男人语调低沉,鼻音浓重,嗓音浑浊,不清晰,并时有含糊吞音现象;女人则声调高扬,口音清澈清晰,语速快。沈阳方言直接体现了沈阳人的性格豁达、豪爽。

莫里斯符号学从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维度建构分析了多个维度的沈阳城市符号,将这些符号通过解码以及编码深层次解读符号的内在涵义。通过符号学的媒介作用,语构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便同城市设计研究之间形成了联系和架构,这种架构如同一座桥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感知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把握城市内涵。

参考文献

[1]程翠平.丝绸之路城市符号传播研究——以甘肃敦煌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208.

视觉符号的情感建构与认同机制 篇4

一、视觉符号互动形成的宗教身份认知

传播活动的载体是符号, 在教堂、壁画、圣像、雕塑等宗教传播的视觉媒介中, 耶稣、圣母和圣徒的形象、光环和十字架等都是基督宗教传播的视觉符号。研究传播活动对人的自我认知的影响不能不提乔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创立的符号互动理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这是一种对人的思维、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的方式。在米德看来, 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符号互动后, 会逐渐形成对某些术语和行动的共享意义, 从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和现象。互动的一个重要产物就是有关“自我”的认知, 从自我出发的理解是人社会生活的主要思维方式。在面对由各种符号构成的社会事物时, 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所持的价值观会对他的行为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当中产生的。“自我” (self) 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性事物, 是个人对其他事物做出判断时最常采用的参考框架。它是在我们自己与“导向性他者”长期互动的过程中得以界定和发展起来的。1“导向性他者” (orientational other) 是指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他人, 既可以是身边的人, 也可以是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既可以在场, 也可以缺席, 但是他们一定是可以帮助区分“自我”和“他人”, 从而构建出个人对自己的身份的认识。

个体的人对基督徒这一身份的认识也是在“导向性他者”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强化的。在以宗教生活为核心的中世纪, 教皇与教会中神职人员是人在世俗生活中的“导向性他者”, 他们的存在使信徒服从于教会和世俗皇权设定的不同等级的生活;而上帝、耶稣基督、圣母和圣徒是信徒们精神生活领域的“导向性他者”, 这些形象不但通过教义、经文不断灌输, 也大量地通过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人的眼前, 使这些只存在于精神中的形象与人产生仿佛是面对面的交流, 激发神秘的宗教体验, 使人陷入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二分, 从而确认自身作为基督徒的意识状态。因此, 符号互动是形成基督徒对自身状态和自我意识的主要方式。

二、视觉符号建构的宗教情感拟态环境

在分析宗教与人的关系问题时, 很多学者都倾向于将宗教的来源或者宗教行为的本质追溯到作为个体的人的能力和人的情感之中。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在其享有盛名的著作《宗教学导论》中将宗教定义为人的“信仰的天赋”认为宗教是“一种心理能力或倾向, 它与感觉和理性无关, 但它使人感到有‘无限者’的存在, 于是神有了各种不同的名称, 各种不同的形象。”2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在论述宗教的本质时用“绝对的依赖感”来解释人的宗教需求, 指出“上帝在宗教中不是一切, 而是一, 宇宙是多。你们能够相信他, 不是任意的, 或者由于你们想要从他那里得到安慰和帮助, 而是由于你们必须。”3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人们信仰宗教的真实原因同论证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之所以信仰宗教, 乃是由于情感的原因……宗教基本上或主要是以恐惧为基础的。”4尽管这些哲学家在总结宗教的本质时得出的结论不同, 但一个明显的共同点是都凸显了作为个体的人的能力、需求、情感和意识等。相比文字语言, 视觉语言符号传播的内容更容易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经验。

视觉艺术被视作是“不识字人的圣经”, 因为眼睛所捕获的信息最容易引起情感和知觉的反应。对于信徒个人来说, 虔诚的宗教情感通常更容易在视觉媒介中产生共鸣并获得加强。例如17世纪的宗教雕塑“往往旨在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因而这类雕塑往往具有移情作用来激发和维持人们对宗教的虔诚……阿尔加迪创作的《圣·保罗被斩首》雕塑被安放在教堂的高祭坛后面, 以引而不发的克制与姿势刻画了这位来自波洛尼亚的圣人和他临死前经受的可怕痛苦, 他的殉难被塑造成虔诚的典范。”5而情感上的虔诚是基督信仰坚定的直接表现。

视觉媒介对基督徒情感的唤起通常是与宗教经验和视觉感受夹杂在一起的, 人们在接触这些作为基督信仰传播媒介的视觉艺术时, 最初总是先从感官的直接经验逐步进入到对上帝信仰的领悟, 按照神学家奥特的说法, 处于宗教氛围中的人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对上帝信仰的“初始经验”与“初始真实”, 奥特用海德格尔式的语言将这种情绪状态描述为“我的在和我身处的在”, 并致力于分析人如何在自己的“在”中与上帝之“在”相遇。奥特指出初始经验总是在最亲近的范围即情绪状态里获得, 上帝的恩宠或贬抑、自己的喜好与厌恶、恐惧与希望、欢乐与痛苦, 这些初始经验的形态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绪之中, 人在其中体验的对象包括自己和处于相互关系中的其他人, 当然也包括对上帝的体验, 因为这些都是要与人产生交流的对象, 对这些对象的理解必然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奥特指出:“我可以在对他人的理解中清晰地辨别我所交往的事物。可是, 我无法清晰地辨别我与事物交往的情绪、那些初始经验和我凭借它们所体验的真实。在我所感受到的希望、温爱、欢乐与痛苦之中含有某种充盈着真实和经验的东西……因为情绪、初始经验总是渗透我们与可以辨别的事物的交往——有不可说的一隅突入可说的、可以清晰地辨别的东西的领域。”6显然, 关于上帝的信仰就是奥特所指的那“不可说的一隅”, 然而用语言不可描述的神秘意义却可以于人的情绪状态中去体验, 人的需求、痛苦和快乐的根源都可以在这种经验中被转化为是对真实的理解, 在中世纪, 这种信仰的真实也主导了人对周围世界的真实看法, 甚至影响了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这正是一种“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表现。

三、宗教情感在视觉艺术媒介中的主动强化

视觉艺术激发的情感主要是来自人类的审美经验, 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意义的确认。苏联符号学家洛特曼在试图建立文学作品类型学时, 认为“最终决定一篇文章性质是宗教、教育或文学的, 并不一定是该文章所固有的属性, 更可能是处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读者的隐含态度。”7伊格尔顿评价洛特曼的理论除了突出符号的认知和交际功能之外, 还特别强调了“意义也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关”, 洛特曼将接受理论的内涵融入他的符号理论, 认为“正是读者, 依据某些由他或她所支配的‘接受代码’ (receptive codes) ”8才能从作品中解读出某些可以理解的意义。也就是说, 作为视觉媒介传播接受者的个人对意义的解读不是完全被动的, 某种意识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主动强化的。

著名的分析哲学家、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在其代表作《艺术的语言》一书中指出了艺术语言在产生意义的过程中情感所发挥的作用, 认为“审美经验中的情感是识别作品具有和表现何种特性的手段”“情感参与认识之中”9。在意义的解释过程中, 古德曼把情感看作是与视觉符号的其他属性共同发挥作用的要素, 认为情感与其他解释手段相互联系, “没有将任何东西建立在情感与认识中的其他要素的区别的基础上, 相反是强调情感应归入这些要素之中。重要的东西是, 认识过程中的比较、对照和组织通常影响参与其中的情感。”10在意义生产的过程中, 某些情感会得到强化, 另一些情感则会被弱化, 而也有一些情感可以显现为整合的特性, 这些都是参与了意义的解释。同时他也指出“情感的量度和强度并不是其认识效力的尺度。软弱无力的情感与压倒一切的情感一样都可以传达信息;而发现作品表达了很少的情感或者完全没有表达情感与发现它表现了很多情感一样, 都可以是在审美上有意义的。”11对于视觉艺术来说, 审美上的情感会与宗教情感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直接导致了基督徒自我意识的强化。

古德曼艺术语言理论的基础是将艺术定义为符号系统, 艺术作品具有的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属性也是符号所直接拥有的。古德曼特别提到了视觉艺术符号相比文字语言符号更容易让观者产生共鸣, 宏伟的教堂建筑和彩色玻璃投射的光晕都可以激起教徒对神圣世界的向往;一幅图画中的色彩和形体也可以成为对真理的启示。客观地说, 由于情感的参与, 视觉符号更容易开启心灵深处隐秘的东西, 使观者内心与符号表达的意义彼此相应。情感在认识过程中不是干扰, 也不是一种独立在理解之外的因素, 而是与知觉、概念等认识手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 意义在一种混合物的基础上产生, 视觉艺术及视觉符号尤其如此, 意义的解释不应该排斥明显的感情成分。

四、情感对宗教身份认同的构建

在人类的信息传播过程中, 情感是传播者和受众共享的人类经验, 不但是传播的内容, 也参与解读传播的意义。在基督宗教传播的范畴内, 情感与宗教经验融合在一起, 直接参与了基督徒自我意识的建构, 并且这种建构并不是简单的自发性的, 而是符合基督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各种内在要求——尤其是有关爱、牺牲、救赎等伦理道德层面的情感要求。因此, 与人类体验的任何一个层面一样, 情感本身其实也可以被看作是人为建构出来的概念, 在基督宗教视觉媒介的传播环境中, 这种作为基督徒的情感很大程度上会由各种视觉艺术所激发, 具体来说, 主要是由各种构成视觉艺术的视觉符号及其理解所建构起来的。

在有关情感的社会构建的研究方面, 美国学者詹姆斯·艾沃瑞尔 (James Averi ll) 是最为知名的研究者之一。他指出“情感是一种信念体系, 它指导人们如何界定其所处的情境。从本质上说, 情感 (emotion) 就是控制人类感受 (feeling) 的内在化的社会规范和准则。”12虽然情感表面上是一种生理上的自然反应, 应该是个人的独特的东西。但是社会规范和准则却主导了人们能够形成何种情感, 并且如何对情感做出回应。这是需要在一定社会和文化语境内逐渐学习才能获得的。艾沃瑞尔把人类理解情感的能力归结为是由社会因素构建起来的, 并且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构建起来的。显然, 在这种情感建构的过程中, 同时建构起来的还有某种情感所代表的社会角色意识。

基督宗教的视觉媒介主要通过移情心理来唤起宗教信仰, 在面对圣母哀怜圣子之死、耶稣基督受难、圣约翰殉道等题材的壁画和雕像时, 基督徒表现出的哀痛与普通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基督徒来说, 教义和《圣经》的内容是他们在基督宗教的文化语境中长期习得的, 他们能够轻易地辨认出这些形象所具有的宗教意义。中世纪的教堂在人们的社会交流和互动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教堂中的各种视觉媒介沟通的就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交流。这些受难的形象激发出基督徒的悲痛和虔诚, 这种虔诚的情感又强化了他们作为基督徒的自我意识。而那些不具有基督宗教知识背景的普通人面对这些受难的形象可能更多的只能从审美体验层面去理解, 激发的情感更多的是人类共通的情绪体验, 而不会是只属于基督信仰的虔诚的情感。比如中世纪雄伟恢宏的教堂对于当时的人们是万能上帝在世间神圣的所在, 而对于今天的游客来说可能只是一处令人惊叹的人文景观;教堂中真实到可怕的耶稣受难的形象, 足以让基督徒心灵战栗和忏悔, 而异教徒只能看到鲜血淋漓和身体的残酷。因此, 面对视觉媒介的不同情感态度也是是否具有基督徒自我意识的直观反映。

归根结底, 情感可以参与意义的认知, 也就可以参与建构意义所代表的社会角色。对于超验的关于彼岸世界的信息表现出的情感直接反映了人在精神层面对自我与上帝之间关系的认识, 个人作为基督徒的自我意识也在面对视觉媒介的过程中得到确认。

注释

11.[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第94页.

22.[英]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M].陈观胜, 李培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第10页.

33.[德]施莱尔马赫.论宗教[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第76页.

44.[英]罗素.宗教能否解除我们的困惑[M].黄思源, 卓翔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0.第58、61页.

55.[英]马丁·坎普.牛津西方艺术史[M].余君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第230-231页.

66.[瑞士]奥特.不可言说的言说:我们时代的上帝问题[M].林克, 赵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第33页.

77.[法]A·J·格雷马斯.符号学与社会科学[M].徐伟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第166页。

88.[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第100页。

99.[美]纳尔逊·古德曼.艺术的语言——通往符号理论的道路[M].彭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第189页.

1010 .同上第190页.

1111 .同上第191页.

符号化建构 篇5

符号学学者卡西尔说,人类的传播活动体现为符号的交流过程,而符号又总是和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符号的意义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符号形式(能指)和符号内容(所指)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开拓了文化研究的视角,而将符号学应用于旅游研究也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76年,麦克奈尔(MacCannell)率先提出旅游的符号意义,第一次把符号的研究引入了旅游研究的领域[1]。我国学者也对旅游符号化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陈岗论述了旅游吸引物符号学的三种形态(标志符号、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及研究展望;周常春等人研究符号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在旅游手册中的运用。在滨海旅游方面,李蕾蕾在《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海滨旅游空间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建构本质上是一个符号意指过程,形成了海滨的多重符号意象。这些成果拓展了海洋符号旅游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海洋旅游地包括海洋自然资源和非物质海洋文化资源。我们将海洋旅游地的每种景观元素作为符号,每一个符号系统都反映着人与环境、游客与旅游地、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John Fiske在其《解读流行》一书中认为沙滩并不是独立的自然空间,他将海滨沙滩比喻成文本,任何文本都有作者和读者,海滨也可以分析其作者和读者以及作为文本的海滨的符号和意义[2]。因此,一切关于海洋旅游地的景观皆可视为符号,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存在着符号化过程。我们认为,海洋旅游本质上就是社会行动者对旅游地的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符号意指过程、编码过程和形象建构过程。那么,海洋旅游目的地如何通过符号来传达自我概念、形象、文化个性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Gunn把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形成的旅游感知形象概括为原生形象和诱导形象,原生形象指潜在旅游者还未到旅游目的地之前所形成旅游感知形象,而诱导形象则在旅游者实地旅游之后形成[3]。本文主要探讨旅游地(真实环境)中由一系列符号所感受到的实际形象。

2 符号传播及形象建构

根据皮尔士关于符号的经典定义,符号从意指层面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km,加上沿海几千个大小岛屿,总岸线长达3.2万km,分布着丰富多样的海洋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

2.1 符号的分类

根据海洋旅游资源的种类特征,对旅游景观符号进行了分类。

语言符号。涉海著作,海洋文学,名人对景观的描述和记载,书本地理知识,口头神话与传说,科学知识,这些都是游客认知旅游地形象的重要信息。以福建为例,了解海洋性的人文性格与社会习俗,《闽书》、《海澄县志》、《崇武所志》、《厦门志》等史志中的“风俗志”就存录许多这方面的相关资料;《东西洋考》、《吧游纪略》、《安船酌献科》等存录有海洋神灵信仰的内容,崇祯《海澄县志》和道光《厦门志》突出了本地海洋社会的特点,有着浓郁的海洋气息[4]。这些语言符号直接或间接地意指了旅游地的形象特点。除了这些文本语言符号外,还有以此为原型编码的旅游设计产品,包括邮票、门票、旅游手册、地图等各种消费品及旅游标志设计,宣传口号。

非语言符号。①海洋自然旅游资源。沙滩,海岸,地貌,海岛(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②海洋生物;③历史文物遗产,民间信仰与宗教遗址建筑,如八仙过海“遗迹”,龙王庙、妈祖阁、天后宫、山海宗教景观;④古海塘,古海港码头;⑤古渔村、古集镇;⑥古灶户和古盐场;⑦海防、海战遗迹,沿海一带古代的烽火台和炮台、军营和屯寨;⑧历史人物形迹和历史事件发生地遗址;⑨部分海洋类文物,贝丘遗址;⑩船舶及海上劳作用品。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滨海和近海历史文化名城、古渔村、古集镇,博物馆、主题公园,海洋生产活动,节庆活动,旅游纪念品则往往包含了上述符号的总和。

2.2 文化的符号化

福建省岛屿资源丰富,具有优良的海洋旅游自然资源。福建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树一帜,反映为一种深刻的民众海洋意识、悠久的造船技术及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海外影响力[5]。如,唐宋元清以来形成的莆田妈祖文化,泉州丝绸之路文化,漳州东山的关帝文化,以及近代五口通商开放的福州马尾船政文化,形成了较有福建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以福建莆田湄洲岛为例,探索符号传播在旅游地的运用及对文化的传播。

2.2.1 符号的能指对文化的展示

在莆田湄洲岛,雄伟精美的妈祖庙建筑群,面朝大海的妈祖石像及得天独厚的海滨风光,黄金沙滩、湄屿潮音等数十个景观构成了旅游地的基本形象,建立了游客对旅游地空间视听形象的体验。这些景观变成了文本,游客在其中阅读、理解它,构成了游客对旅游地的初级印象,堪称妈祖文化的天然博物馆。岛上还展现了一幅浓郁莆田乡土特色的渔民生产生活全景,岛上可见古朴的码头,海草房,石屋,渔铺子,还有原始野味的海上作业,如渔民织补渔网、收割海带、养殖鲍鱼、流刺网捕捞、夜捕跳跳鱼等,唤起游客对渔民生活的记忆和想象。

2.2.2 符号的所指对情感表达的补充

除了上述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匾额、楹联,莆田十音八乐,莆仙戏等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湄洲岛上许多神奇动人的妈祖传说,妈祖文化陈列馆,每年的妈祖诞辰日和升天日节庆仪式表演,妈祖文化旅游节民俗表演,游客(香客)互动参与,满足了游客对符号表意的体验和愉悦。这些风俗习惯、理念思想等抽象的符号内容引发了游客的情感体验,传达了海洋民俗、地方民俗的精神力量,强化了游客的认同感,深深吸引海内外游客。

2.2.3 符号形成的文化主题和实际形象

旅游地的形象传播,要以符号传播为依托继而进一步超越走向文化传播。目前湄洲岛以“朝圣游”为主题的旅游具有妈祖文化集约性的特征,但不能完全涵盖妈祖文化。我们还要在这个符号的延展性上进行关联性地深入挖掘、丰富。在对妈祖文化的文本符号分析了解到,妈祖文化包含了海洋文化,妈祖是渔民创造的女神。对中国海洋文化精神的研究,着眼点是沿海民众的民俗文化,而在海洋文化方面,人们重视的当然是航海人们的信仰和崇拜,其中核心又是民众对海洋之神的崇拜,在中国,则主要是对最高海神妈祖的崇拜。就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妈祖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象征[6]。随着海上航运和外贸的发展,妈祖的“护航”作用十分突出。对妈祖崇拜的分析,将使我们深入对中国海洋文化的理解。因此,旅游地应该进一步提升和丰富妈祖的形象。如开发妈祖善于观察天象,利用天气变化预测海上动态,救助海难,宣传冒险精神;研究明代收复台湾名将姚启圣、航海家郑和与妈祖关系传说及妈祖祭祀大典、妈祖颂表演等突出的海洋文化与妈祖民俗[6]。

2.2.4 符号组合及运用原则

综上,只有对海洋旅游地资源的收集、整合,游客才能进行更好的文化解读。海洋旅游地大多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组合。在海洋旅游地的设计规划中要重视发挥非语言符号的感觉整合功能才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遵循非语言符号和有声语言符号合理搭配的原则在旅游规划中同样的重要。符号传播更要注意整合。湄洲岛旅游地还缺乏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在旅游地的形象建构上,还应开发有特色的符号系统。如以妈祖为主题的视觉识别符号系统,旅游理念形象设计,适时筹划妈祖印象晚会等。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当前海洋旅游地存在的问题如下:

过于表层化。符号的有效传播需要正确的编码,但是在大多数旅游地特别是陈列馆,只在镜柜中摆放文本,或是雕刻名人塑像,停留于文化符号的表象表达,无法真正调动游客对符号意义的理解。文化如果只追求符号的表象,蕴含的符号价值和形象因素就很难被认知。所以要充分挖掘海洋原生文化资源并引入一些其他文化元素进行综合和扩充,展示、传承原生文化,并批判地创造出新的文化。

过于商业化。在市场经济时代,符号与消费紧密相关。商业化的符号容易引起误导,文化符号被过度应用或滥用也不利于原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国的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力量,规划设计师肩负着将海洋文化意义附于商品之中,使商品成为具有表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载体,并对游客进行教育引导的历史使命。

过于同质化。旅游学家麦肯内尔(MacCannell)的研究指出,任何旅游地或景点都要经过5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分别是命名阶段、围圈与提升阶段、供为圣物阶段、机械复制阶段、社会复制阶段[7]。海洋旅游地亦是如此。在经过了围圈与提升发展阶段之后,也面临着旅游地的同质化问题。各旅游地的景点布置相同,旅游纪念品缺乏文化附加值和地域特色,大多是“舶来品”,如在各海洋旅游地常见产品是各种贝类做成的简单工艺品。此外,本土艺人越来越少,快销品侵占市场,逐渐导致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濒临灭绝。因此,纪念品作为一种饱含文化内涵的地域符号,促进了地区旅游文化的传承,应该在基于文化保护下进行独特的符号设计。

3 策略探讨

形象的传播及塑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实践操作来看,包括广告、市场营销和公关的策划及运用。而从符号学的角度而言,形象的建构涉及符号的能使和所使,旅游吸引物的编码与解码,只有恰当而巧妙地运用符号,才能增添海洋旅游地、旅游产品的生命活力和竞争力。扩充旅游符号系统的内涵与外延,这就要深入收集、挖掘、整合地方的海洋文化,引入和提炼各种具有丰富意义的符号。对于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及形象建构,作如下建议。

3.1 采用恰当的建筑叙事语言与策略

建筑是一个地域特定的文化本质的物质载体,是文化精神得以传承的最稳固和最直观的文化符号。古代海洋类建筑、渔镇更是承载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意指而成为一个承载浓厚历史记忆的社会生活空间。如从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如海洋文学故事及神话等)中萃取灵感,通过建筑的手法来演绎本地的海洋文化特征,这种表达相对含蓄,但是能鲜明地表达主题,而叙事载体的典型性及语义物化的有效性是让参观者获得共鸣的关键,包括通过建筑表皮的语义传达,空间的主题与展示路径的编排。风景区的新建建筑,也应该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创新,也可以从这些符号中抽象概括出子元素符号,作为装饰元素应用到建筑中,即通过文化符号的建筑化诠释建构海洋旅游地的形象。

3.2 借助媒介的形象传播

媒介介于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它包括了对目的地的认知框架、感知形象及其解释。媒介的文本符号,影像符号以生动直观的符号形象传达旅游地的整体印象,如影视拍摄,广告形象宣传片等。这些文化符号调动游客的感觉、视觉、听觉,使得审美快感的强度与深度加大,更全面地展示旅游地的文化魅力。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运用社会化媒体互动传播和整合传播来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到符号互动中来。

3.3 借助科技的生动阐释

现代的科技构筑了张扬视觉文化的媒体平台,特别是数字化媒体的出现,更是实现了文化的空间延展。当一些叙事原型对创新理念和科技要求比较高,新技术的使用无疑带给了更多文化创意的表达。水幕电影、电子科技音乐,这些技术丰富了符号的表意手段,对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对一些外来文化技术的结合运用也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如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舟山国际沙雕节,将粘沙技术与舟山固有的海洋民俗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每年以不同的文化主题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我国海洋旅游的精品产品。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海洋旅游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变化加快之势,在海洋旅游空间变化中,呈现出从海滨游发展到海上游,海底游的立体发展演变格局;在海洋旅游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参与性强的特点[8]。我国海洋旅游业发展模式也随之改变,海洋休闲游逐渐成为了主流,邮轮游艇等高端的旅游项目也引入其中。笔者认为,海洋文化应该借助海洋旅游得以传承和发扬,不仅提高民众的海洋意识,而且提高旅游地的文化品牌。但是,在我国多数海洋文化资源较丰富的海洋旅游地,较多以观光为主的海洋旅游资源产品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挖掘,整合和开发,而当前关于海洋主题公园、博物馆等的设计规划,旅游地的吸引力符号设计更涉及有效传播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符号学分析的视角建议海滨的旅游开发者们回到海洋文化的土壤上来,重新评估和思考海滨旅游开发和形象建构问题,并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旅游业的深度开发和进一步发展。

摘要:海洋旅游地的形象建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海洋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涉及海洋文化的传播问题。如何让游客在旅游体验的同时增强对海洋旅游地的形象认识及地方认同,感受海洋文化的精神与认知,这关系到符号传播的有效性及形象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符号分析策略法,实地调查等方法,以湄洲岛为例,对海洋旅游地的符号传播及文化展示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包括通过建筑、媒介、科技进行形象传播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符号,文化符号学,海洋旅游地,湄洲岛,实际形象

参考文献

[1]Jens Kristian Steen Jacobsen.The making of an attraction the case of North Cap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341-356.

[2]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2):58.

[3]GUNN,C.Vacationscape.Austin: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M].University of Texas.1992.

[4]陈自强.明清时期闽南涉海著述举要[J].闽台文化交流,2012(3):35.

[5]王光辉,杨明.福建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浅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95.

[6]徐晓望.论妈祖与中国海洋文化精神[J].福建学刊,1997(6):69.

[7]MacCannel,Dean.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M].New York:Schocken,1973.

符号化建构 篇6

一、地方高校形象建构的内涵

所谓地方高校形象是指地方高校的内在精神理念和外在表现特征 (包括行为模式与视觉形象) 通过传播媒介在社会公众及校内师生员工心目中形成的总体主观印象, 是内外公众对地方高校的整体感受和评价, 是一所地方高校的精神理念、客观现实和发展潜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地方高校形象, 对于社会而言, 构成了当地人文素养的总体形象;对高校自身而言, 则是一项十分宝贵的无形资产, 是体现其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推进高校形象建构的研究过程中, 起源于商业领域的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战略被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 形成了UIS (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 高校形象识别系统) 。UIS战略旨在借用CIS这一成功的企业经营管理战略, 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通过统一的、整体的视觉设计与行为展现传递给社会公众, 使公众对高校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

UIS在内涵上与CIS基本一致, 由三个要素组成:高校理念识别 (Mind Identity, 简称MI) 、高校行为识别 (Behavior Identity, 简称BI) 和高校视觉识别 (Visual Identity, 简称VI) 。其中, MI是整个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与灵魂, BI和VI是MI的反映和具体化。因为理念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形象, 必须通过行为识别系统展示高校形象, 通过视觉识别系统传播高校形象。三大要素既独立发挥作用, 又相辅相成, 共同有机地构成了高校形象的完整内涵。

二、导入网络表情符号建构地方高校形象的背景

网络表情符号是指那些“用于网络交流中, 由字符、图形、文字等组成, 以视觉图像为核心元素, 用来模拟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动作, 表达网络所掩盖的情绪和感情的非言语符号”[1]。伴生于数字化生存和网络交往的网络表情符号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次文化”现象, 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一) 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现状

1. 传播机制多样化

网络表情符号最早出现于BBS中, 在即时通讯工具中发展壮大。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数据, “用户除了应用最为普及的文字聊天功能以外, 文件传输、音视频功能、表情聊天等都成为用户应用最为广泛的即时通讯功能”[2]。不仅在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中大放异彩, 个性十足且俏皮实用的网络表情符号亦快速扩散蔓延至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网络游戏、E-mail、微博等各类网络平台与BBS、即时通讯工具一同构建起网络表情符号多样化的承载平台。

承载于各类网络平台的网络表情符号, 作为网络虚拟空间“身体的临场”, 自然而然地继承了网络传播的诸多特质。

社会公众形成对高校的总体印象、评价是基于对高校有关信息的获取, 因此, 地方高校形象的建构, 不仅要有设计与塑造, 更要有信息的传播。考虑到地方高校在资金、媒介环境方面的局限, 借助于网络表情符号的“立体式”传播活力, 用较低的成本在多样化的网络平台开展多样化的传播活动, 将是地方高校建构高校形象的新选择。

2. 使用群体年轻化

根据CNNIC于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 网民中20-29岁、30-39岁人群分别占29.8%和25.7%, 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 占比为30.2%”[3]。同时, 从艾瑞咨询的《2010-2011年中国即时通讯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来看, 作为网络表情符号最主要的承载平台的“即时通讯工具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群体, 其中51.8%的用户介于18-30岁”[4]。而对于网络表情符号的另一主要承载平台———网络游戏, 《2011-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 “24岁以下的人群为网络游戏用户的主要群体, 18-24岁的用户占比24.4%, 25-30岁的占比11.5%”[5]。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网络表情符号的主要使用群体为18-30岁的年轻人。这是一群追求时尚、流行的人群, 对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依赖性较小, 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接触信息的最主要的媒体渠道。在“交流时间”中通过网络表情符号来接触广大的年轻网民将成为地方高校建构、传播高校形象的有效途径。

3. 基于趣味性的病毒式传播

网络表情符号“通过简短的趣味动漫进行视觉传播, 以其娱乐性搏得了广大用户的好感, 使受众欣然接受, 并且主动下载、传播”[6], 更能在接收到其他用户发送的网络表情符号后主动形成多次的转发。网络表情符号的这种基于趣味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化受众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传播, 与“梅特卡夫定律”所描述的病毒式传播方式相吻合, 具有令人惊叹的传播实力。

网络表情符号年轻化的用户群是对新事物、新潮流、新趋势具有敏锐嗅觉的“易感人群”, 他们对网络表情符号几乎丧失了“免疫力”, 能很快接受、适应各式各样的网络表情符号, 并且还会积极地点击鼠标将这一“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群, 使“病毒”在网络空间中迅速蔓延开来。地方高校在高校形象的传播推广中可考虑借力于网络表情符号的病毒式传播能力, 将地方高校形象与网络表情符号的趣味性、实用的传情达意功能进行巧妙结合, 并定期推出迎合社会热点内容的地方高校网络表情符号, 用贴近时代的新形式打动年轻用户的“心”, 吸引用户主动下载、收藏, 并利用用户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多级传播, 从而实现地方高校形象的几何级数传播[7]。

(二) 网络表情符号对地方高校形象的冲击

1. 恶搞文化对MI的渗透侵袭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普及与平民化, 网民大众积极投身参与到网络表情符号的制作中, 并被这种参与的快感所激励。他们既是网络表情符号的传递者和接收者, 又是网络表情符号的创造者。网络表情符号中的“民间作品”多是个体根据自身的表达需要与喜好, 运用各类图像设计软件对已有的图片或影像片段进行模仿、篡改或添加一定的视觉元素, 从而形成新的语义指向, 制作出各式各样具有强烈的草根性和恶搞色彩的原创网络表情符号。

“恶搞文化是一种经典的网络次文化, 它体现了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8]在网络表情符号的转发使用过程中, 渗透其中的恶搞文化将随之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高频次的传播。大学生网民在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他们正处于思想成熟、成型阶段, 正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网络表情符号所夹带的恶搞文化的负面成分将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令其“热衷于恶搞、无厘头的短暂搞笑, 停留于表层热闹, 不对人生、社会、生活进行深入思考, 进而导致大学生信仰的缺失和消解”[9];同时也是对高校教育、引导的挑战, 冲击高校精神理念。

2. 拟人形态对BI的行为影响

最初的网络表情符号是由各种字母、标点及其他符号组合而成的摹画人的面部表情的字符表情, 随后由MSN率先推出视觉特征主要集中在头部的头像表情。如今的网络表情符号基本模拟了人的整体形象, 表现力由早期的脸部扩大至整个身体。设计者从日常生活和卡通动漫作品中积极吸收富有时代特色的动作形态, 大胆夸张的肢体动作, 并配以夸张化的喜怒哀乐, 制作出集神态夸张、形体夸张、服饰夸张和动态夸张于一体的网络表情符号。

一方面, 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年轻人的行为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表情符号的拟人形态的设计;另一方面, 网络表情符号中卡通形象的肢体动作又将反过来影响年轻用户的日常行为习惯。例如, 在网络交流中习惯了用各种“流汗”表情来表达对某一事件、某一对话、某一场景的无奈、无话可说的网民, 在日常中遇到相似的对话情境, 便会用三根手指在脸边自上而下地做滑落动作, 以“学习”网络表情符号中经常出现的“流汗”动作。地方高校的年轻师生们在长期使用网络表情符号的过程中, 其行为模式势必受到其中的形态动作的影响, 进而对地方高校的行为识别系统产生影响, 或混乱地方高校行为的统一性, 或使地方高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行为印象趋向“俗”。

3. 视觉形象对VI的混杂干扰

为吸引网络空间中不懈追求新鲜与个性的年轻用户的目光, 各承载平台广泛吸收、转换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元素, 不断推陈出新, 制作成各具特色的网络表情符号, 使得网络表情符号成系列地涌现、流行和更新。与此同时, 网民中不乏能者, 富于学习能力的他们速度掌握各类数字媒介技术, 也主动参与到网络表情符号的制作中。日益丰富的网络表情符号因其色彩鲜明、个性突出、娱乐气息浓厚的特点受到地方高校广大师生的喜爱, 他们不仅在网络平台积极使用、传播, 甚至将网络表情符号的视觉形象搬到了日常生活之中:印有网络表情符号视觉形象的T恤、文具、日用品、装饰品, 将喜爱的网络表情符号形象作为辅助元素融入个人电子相册、社团刊物、原创视频等。网络表情符号多样的视觉形象从线上来到线下, 现身于地方高校校园的各个角落, 与地方高校其他的视觉识别要素一起构成地方高校的视觉环境, 影响校内外公众对地方高校的视觉印象。

三、网络表情符号与地方高校形象建构的融合

正确对待网络表情符号在地方高校校园内的风靡流行, 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引导并努力将它的趣味性与传播活力同地方高校的形象建构结合起来, 化冲击为助推力, 塑造新型的地方高校形象。

(一) 理念植入, 引领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精神理念是高校的“魂”, 是高校“所渗透和流淌着的那份厚重而无形的精神底蕴和启迪创新的内在机制”[10]。建构地方高校形象, 实质上就是追寻和传扬地方高校的“魂”, 将其“底蕴”和“机制”外化表现出来, 实现其内在精神的凝练、外在形式的提升以及二者的融合统一。因此, 融合网络表情符号与地方高校形象建构的首要因素, 就是将地方高校理念注入网络表情符号中, 内化为其形象主体的个性, 并配合其他视觉识别要素有效地将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理念展现出来。

网络表情符号与其他卡通动漫形象一样, 必需依靠独特的思想个性打动网友, 例如:耳朵细细长长、转动着两根面条般的手臂做着各种搞笑动作的兔斯基, 因其丰富的身体语言和那种顺其自然、自得其乐的性格而广受网友青睐。运用网络表情符号传播地方高校形象, 应积极为其打造富有地方高校特征的主体个性, 使其成为地方高校名符其实的“家庭成员”、“形象代言人”, 进而借力其亲和力与传播活力, 使植入其中的地方高校的理念、精神、品德操行悄然无息地影响与其频繁接触的年轻师生, 发挥“隐性课程”的思想教化功能, 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服务, 有效地将高校理念转化为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引领校内整体文化氛围。与此同时, 网络表情符号基于趣味性的病毒式传播能力将推动地方高校精神理念在网络人际关系中的进一步传播扩散, 促进地方高校形象的建构。

(二) 虚实结合, 引导师生行为准则

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成果等都将通过高校师生员工的行为模式外化表现出来, 社会公众对于高校的印象、评价往往受到与高校师生员工行为有关的事件新闻的影响, 师生员工的行为是反映高校形象的重要内容。欲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地方高校形象, 必先建构规范化的高校行为识别系统, 这是实现向公众传播地方高校正面形象的前提。然而, 当前地方高校在建构高校形象的进程中对于UIS战略中高校行为识别部分的建设大多停留在制定校纪校规、学生手册、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机制, 而缺少对校内师生员工行为引导的具体方式方法的思考。

对地方高校行为模式的规范和教化宣传必须改变过去制度灌输和内容陈旧的“粗放式”教育方法, 借助新载体新形式巧妙进行。借助富于创意的视觉设计将相对生涩、枯燥的行为规范准则加工、转换为高校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网络表情符号, 充分利用网络表情符号对用户行为模式的影响力拓展教育渠道。将UIS战略中制定的有关行为准则、校内师生现有的良好行为模式植入网络表情符号, 构建“真实———虚拟———真实”的行为教化模式, 虚实结合, 将高校行为识别从网络引导到现实, 潜移默化地规范高校行为, 为地方高校建构起良好的行为形象。

(三) 直观贴切, 增强师生的归属感

地方高校形象建构并不是高校领导的个体行为, 而是一种群体行为。校内师生是地方高校的主人、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创造者和传承主体、地方高校形象塑造和传播的直接参与者, 他们对地方高校形象的建构具有极为重要乃至决定性的影响。校内师生对本校和自身的师生身份是否拥有应有的认同感、归属感是地方高校形象建构的重要内部成果体现, 他们对地方高校精神理念、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同, 对UIS的热情支持和自觉参与, 是成功建构地方高校形象的基础。

被年轻群体广泛认同的网络表情符号为地方高校形象建构铺搭了一条聚拢年轻师生群体的有效途径。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时下年轻人之间一种身份认同的标准。为使师生们乐于使用并传播, 将之视为对本校的精神认同感与群体归属感的满足, 地方高校自创网络表情符号应该巧用直观而贴切的视觉语言符号。所谓贴切, 一方面要求其符合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形象, 不能盲从于网络文化样式, 注意把握好形象、语言、动态的设计尺度, 既富有内涵感染力又不失趣味性和传情功能;另一方面, 为增强师生的归属感, 设计时应注意使用贴近时代的语言特色、贴近专业的形象特色以及贴近地域的文化背景。贴切的网络表情符号, 可让年轻师生感受并体会到地方高校的时代亲和力, 为不同专业的师生提供独特而惊喜的专业身份认同, 也为更为广泛的网络传播提供了地方高校的鲜明身份识别, 成为地方高校的“网络吉祥物”、代言人。

(四) 主题设计, 彰显校园时代活力

地方高校形象的建构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 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 因此在运作过程中要注意一致性和动态性, 即要求在地方高校形象建构的各个阶段必须保持前后运作上和内容上的一致性, UIS的核心理念必须以一贯之, 但又不能是一成不变, 必须根据地方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做出适当的动态性调整。

网络世界中, 信息更新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地方高校在融合网络表情建构高校形象的进程中, 若总是以一成不变的形象设计传播地方高校形象, 将会严重损耗其趣味性和病毒式传播能力, 从而严重影响其对于年轻网民的吸引力和网络传播活力。因此, 地方高校可根据国内外时事 (如奥运会的举行、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事件等) , 学校的重大发展成果、荣誉, 师生员工的先进事迹, 校内大事件 (如校庆、评估) , 节庆祝福问候等进行主题设计, 扩充地方高校自创网络表情符号的形象, 既彰显校园的时代活力, 以贴近生活的更新力吸引年轻师生的持续传播使用, 又能够及时地宣传学校的发展成果和荣誉, 引导师生员工提升自信心和对学校的归属感、自豪感, 调动师生员工的进取心, 呼吁师生员工关注并参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在地方高校形象建构策略中运用网络表情符号, 对内可征得年轻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 加强校内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对外可与学校标志、标准字、校徽、校旗等一同树立学校的整体形象, 多平台、多维度地将地方高校形象传播给社会大众。通过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视觉符码, 不断强化校内外公众对地方高校的品牌意识, 从而获得公众的认可, 提升地方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论文系龙岩学院校立服务海西面上项目 (百名青年教师攀登项目) 《数字媒体视域下地方高校形象塑造与传播———以海西地方高校为例》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6][7]杨璐潞.网络广告中QQ表情的传播特性与运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40.

[2]艾瑞咨询集团.2007-2008年中国即时通讯行业发展报告 (简版) [R].2011:25.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19-20.

[4]艾瑞咨询集团.2010-2011年中国即时通讯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简版) [R].2011:10.

[5]艾瑞咨询集团.2011-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简版) [R].2012:6.

[8]纪振坚.网络恶搞文化泛滥下的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网络财富, 2009 (11) :189.

[9]刘雄, 熊辉.恶搞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内江科技, 2008 (5) :75.

符号化建构 篇7

一、定位我国的国家形象

观望历史长河,人类还未像现今一样如此强调“形象”这一问题,尤其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一个具有良好国家形象的国家能够发出强有力的声音来感召世界,具有较强劲的国际声誉,以此来获得国际认同,并促进本国在国际上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国家的发展空间变得更为宽广。国家形象在当今世界上成为众国家间重要的竞争方式[2],更有甚者成为国家与国家间的战略高度。有学者表明,国家形象是我国当前在国际战略上最大的威胁之一。对于我国形象的定位在整个国家对外战略中占首要地位,它是我国发展的一个起点,并逐渐成为对外战略中的核心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形象定位应该将本国的特征展现出来,比如韩国是以“动感”进行自我定位;德国是以“创意”进行自我定位;泰国是以“神奇”进行自我定位等等。因此,对于我国来说,也可以根据我国的国际环境、发展战略以及我国的国情着手,找寻一个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国家形象定位。由于传统文化对我国国情影响较深,它影响着国民的思维方式,所以,我国的国家形象定位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特性。“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于二零零六年所提出的战略思想及任务[3],这一发展战略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一致,除此之外,它还反映了我国文化、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的和谐形象,所以,我国的国家形象定位可以选定于“和谐”。

二、选择我国形象塑造的文化符号

由于我国的国家形象在对外发展战略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本文主要以符号学以及形象学作为理论依据对我国形象塑造进行探讨,在这整个过程中文化符号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化是我国形象的中心,而跨越文化的传播则是我国形象塑造的实质,这是一类文化表象,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底涵。

(一)我国文化符号中的主要逻辑结构

著名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洛特曼曾指明文化是一种用特定方法所组织在一起的符号系统[4]。这说明所有的符号现象也就是文化现象,无论是什么文化,它背后的深层次寓意是我们无法感知到的,它是抽象的,如果想让外界人类将文化内涵了解透彻,必须建立一个载体,这一载体可以将文化价值以一种感知形式传播出来,其传播形式是以传达和言说进行的,我们称其为“符号”。在这里,符号主要指的是可以代表任何文化、言论等东西的物象,符号具有所指以及能指两个特征。就洛特曼对符号的定义而言,他认为文化是由符号所形成的,文化的逻辑构造可通过符号进行,并以此观察出文化的本质特征。

(二)选择我国文化符号的基本原则

文化符号在特定的情况被认定为一个地区、国家或者民族长期沉淀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的瑰宝[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这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文化符号也不尽相同,每一个文化符号中都涵盖了不一样的民族故事以及民族思想,它们传播着各民族的精神,比如中医、书法、汉字、武术、京剧等[6]。当我们在选定一个特定的民族文化符号来传播并构建我国国家形象时,必须以下面分析的原则进行:其一,所选定的文化符号首先要根据国家形象定位相同,我国对外战略的形象定位为和谐,因此,在塑造我国形象时是以和谐中国加以构建的,在选择我国文化符号的代表物必须以和谐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递开来。其二,所选出的文化符号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民族特性,它应该涵盖一定的民族观念以及民族文化价值,以此来显现我国的民族特性,通过对选定文化的解码来构建我国的文化身份,并将我国的文化品牌打造出来,让其形成一类具有民族特色的身体认同感。其三,所选定的文化符号需要具备一定的直观性,这能够使其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特定的直观感受,让受者在接触时可以形成独特的辨别功能。最后,所选定的文化符号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适性,普适性的特点是能指文化符号具有强大的推广功能,在文化符号的传播过程中,只有具备了普适性的特征,才能使世界各国更加容易认识到我国的国家形象标志,并增强我国的国家形象辨识度。

三、太极拳在我国特有文化符号中的表现

(一)分析太极拳文化符号的空间结构

要想深层次地研究文化符号的实践行为以及思想行为,必须分析这一文化符号的空间结构。在分析太极拳文化符号的结构时可以依据其符号学、文化层次理论着手研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作为典型代表的太极拳所涵盖的丰富哲理完全区别于其他的一般性运动,它拥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太极拳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凝聚了民族沉淀下来的智慧,通过实践发展而形成了集中医理论、拳术以及古代哲学为一身的理论体系。太极拳主要是由深层、中层以及表层三个层次所组成了一类理论系统,其中表层主要指器物,这一层面主要以体验者的身体动作表现而出;中层主要指制度,它一般对体验者动作加以规范,对其拳理进行统一整理;深层面主要指精神,这一层面是这三种层面的精髓,它展现了整个太极拳文化的内涵?,即精神价值。

(二)“和谐”太极拳在构建国家形象中的应用表现

太极拳在传播国家形象这一重任中具有重要的表现形式,国家对外战略的形象定位与其思想相一致,具有一致的普适性、直观性、民族性。首先,谈到太极拳的普适性,太极拳具有向世界各国人民推广的价值,其简单的动作形式及其运作原理是广泛推广的主要特点,这类具有身体文化的形象特征已经受到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接受,建立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让我国特色文化走向全世界,形成独特的形象标志,并获得全世界的认可,提升国际影响力是太极拳文化的首要任务。此外,太极拳是一项以民族文化为底蕴的传统体育运动,它是由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追求以及情感所形成的。再来,太极拳的传播重点为体验者的身体,呈现给大家的是其周身一体、立身中正、圆活各顺、松静自然、行云流水的动作形态,它以体验者的身体运动为支撑点向全世界传递“和谐、统一”的精神面貌,这也是它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对其产生一定的心灵感受。民族太极拳追求的精神价值为“和谐、统一”,不论从精神、制度还是技术层面都表现出了国家的形象定位———和谐。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太极拳的受众成员已经超过一点五亿人,其特质能完全肩负国家形象推广的重任,因此,太极拳具有最高的国家形象定位价值。

四、结束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将越来越密切,因此就造就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新面貌,在这个时代条件下,和平、发展成为了当前世界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国家间的形象都是与他国往来交流的重要名片,较好的国家形象可以为本国增强在国际中的发言权,从而让更多的国家关注自己,以此来获得更加宽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民,梁勤超,李源.太极拳文化形象及品牌塑造的路径[J].体育学刊,2015,06:106-110.

[2]孙晓迪.从文化遗产到文化商品——消费社会中太极拳的发展路径探析[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5,08:31-33+42.

[3]姜南,梁勤超,李源.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太极拳文化符号的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01:54-58.

[4]蒙象飞.文化符号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有效运用[J].社会科学论坛,2014,06:226-230.

[5]郭玉成,李守培.武术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9:9-18.

符号化建构 篇8

《蜗居》 (以后简称《蜗》) 是2009年中国大陆最热门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之一, 探究其中的原因当然有一些夸大和炒作的成分, 但不可否认它的确触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社会现实热点问题。《蜗》的故事围绕着百姓买房难、“小三”、反腐和拆迁等社会热点和矛盾的焦点问题, 并且关注到一个都市新兴社会群体“漂一族”的生存状况。故事发生在一个作者虚构的城市———江州, 但江州狭窄拥挤的弄堂、世纪明珠塔和博物馆等其实则是上海的表征, 而故事是从1998年开始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姐妹, 她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通过考大学的方式从一个小地方来到江州, 毕业后决定在江州买一套房子从此过上大都市人的生活。姐姐海萍努力、勤奋, 为房子心力交瘁, 妹妹海藻在看到姐姐的生活后, 思想逐渐发生变化, 最终成为市长秘书宋思明 (后简称为“宋”) 的“职业二奶”。

《蜗》的热播引发社会各界的争议, 有人认为涉及的话题太敏感, 有人认为台词太露骨, 也有人认为它反映的并不是现实, 甚至此剧曾一度从电视荧屏中消失而被外界猜测遭遇了“禁播”。笔者不想探究《蜗》热播的原因, 但是《蜗》究竟是否反映现实, 在何种程度上反映现实, 这种反映又会对现实造成什么影响却是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蜗》文本符号建构的超现实神话

电视剧所呈现、建构和传播的文化, 是当代最重要的文化构成之一。首先, 电视剧是当代文化借以呈现的主渠道之一。当今中国, 电视剧已跃升为中国当代第一叙事艺术, 它通过一幕幕悲欢离合表现着中国受众的行为与思维模式, “见证着当代人生活、情感和社会的演化” (1) 。其次, 在反映的同时, 电视剧也是现代社会文化建构的主渠道之一。它提供价值和意义的象征体系, 以叙事的方式进行着民间社会的经验重组、观念交流和话语转换, 潜移默化地对当代社会的时代风尚、价值观念、文化潮流产生着复杂和深刻的影响。《蜗》的故事起源于中国房地产元年1998年, 这一年国家颁布第23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此通知规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 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与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 (2) 《蜗》的故事发生地是上海的镜像, 而上海是我国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 《蜗》的编剧通过时间和地点等大环境的典型化, 创造出一个电视剧文本符号, 而这一符号反过来又对人们关于现实的理解产生作用。笔者认为《蜗》建构了一个超现实的神话乌托邦, 它是对现实的拟像与模仿。

超现实神话的界定

超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碎片化拟像与模仿, 符号学认为在某些社会问题上, 符号和意义的缺场会导致符号的片面化。符号的某些部分不被感知而消失, 某些部分被感知而凸显。符号在被感知时, 片面化到只剩下与意义相关的品质。一事物成为符号, 不是它作为物的本体存在, 符号载体不是物本身, 符号是相关可感知品质的片面化集合, 符号的片面化“挑拣”构成文本。在《蜗》文本符号中, “江州”和“1998年”就注定其片面化的趋向, 而故事中涉及的核心字眼:百姓买房难、“小三”、反腐等则构筑故事的现实性, 因为这些字眼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被高度关注与无限放大。《蜗》成为种种社会现实的镜像集合体, 在这之中现实得以实现, 成为超现实而非现实本身。

“神话及传说的意义, 常常是隐讳的而非彰显的、含蓄的而非直接的, 听者无须有意识地明了其所以然, 就能充分地接受其存在。电视正具备了这一个特色, 它的出现及生存, 基于一项先验的假设:接受现状。” (3) 神话可以提供人的理想自我形象的模式, 给我们梦想、希望和超越。因此, 尽管古代神话消失了,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现代神话即世俗神话。“神话是禁忌与欲望的满足, 在神话中寄托着有关可能的统一性和创造出平衡可感的世界的令人欣慰的淡淡希望。” (4) 《蜗》是一种神话叙述, 它体现了神话叙述的几个特点:

《蜗》在结构上是封闭的, 但在事件和剧情上则是开放的。《蜗》的剧情以姐姐海萍买房为主线, 而又以妹妹海藻沦为“小三”为辅线, 又加以宋一家的矛盾、反腐机关对宋的暗中调查、老李一家的拆迁、苏淳因泄露商业机密险些坐牢等线索共同建构整个故事, 形成一个复调叙事结构。故事最后以贪官宋的死亡、妹妹海藻出国重新生活、姐姐海萍创办自己的中文学校结束, 引发受众的联想与希冀。

通过受众不断地参与和介入, 《蜗》表现了一种集体想象力。《蜗》构筑的社会与人们生活的社会相对一致, 故事中主人公遭遇的问题也似乎是现实中人们会遇到的难题, 故事展现的社会是我们现实社会和民众生活的有选择的表征, 是一种艺术加工和想象的结果, 表现编剧对现实社会某些问题的敏锐感知力和受众丰富的集体想象力。

《蜗》通过口头和受众的创造, 在人们的闲聊中再创作和再表现。神话是仪式的语言层面和方式, 凭着这种符号方式仪式得以传达。符号既是现实的表征 (of) , 又为现实提供表征 (for) 。这是硬币的两面, 它代表着符号形态的双重性能:作为“……的符号” (symbol of) 以表现现实;作为“为……提供现实” (symbol for) 则创造了它所表现的现实。 (5) 《蜗》的故事原型来源于现实, 但这一新文本一旦被创造出来则会变为存在, 成为超现实反作用于现实。

《蜗》台词对超现实神话的建构

台词作为语言符号是最能表达剧情变化和发展的, 也是受众最容易理解的电视剧文本符号。《蜗》的台词是引发此剧争议的核心所在, 它以一种幽默诙谐又略带伤感的风格带领受众去关注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生存状态。

《蜗》中个性鲜明、略带哲理的台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及抱怨社会种种不满情绪的小花招, 台词也成为《蜗》建构超现实的理想工具。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有其能指与所指, 它们像硬币的两面, 一起构成语言的表意结构, 能指是指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所指涉对象所形成的心理概念。当前大众媒体构成的影像中, 出现无能指的所指, 也出现同一能指的众多所指以及能指链的滑动和漂流的能指。《蜗》的台词就隐射多种所指, 引发受众丰富的联想, 也许这就是《蜗》台词之所以引人关注的原因之一。语言符号形态都拥有两种不同的特征:代替性和生产性。代替性能力是当“真正”的刺激物在实物形态上并不在场时产生复杂行为的能力;生产性指每种符号形态都是生产性的, 掌控符号的人有能力在有限的符号元素基础上生产无数个表征。《蜗》通过语言符号形态的建构、理解与利用创造了超现实, 并使超现实成为一种存在。或者说, 现实是由创造这些系统的人创造的———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即台词强调现实的存在并创造社会秩序。现实是一种大量生产的、具有表现力的创造物———是一种由人类生产并维系的产物。无论这世界有着什么样的秩序, 它既不是我们基因中本来就有的, 也不是完全自然提供给我们的。台词是现实的一个表征, 人们的生活可以以不同的语言与言语行为展现。这和宗教仪式并无二致, 在某种形态上它代表了人类生活的本质、人类生活的意义, 在另一种形态上———宗教仪式也提供了一种形态———它所扮演的特性就是描绘意义。 (6) 这些台词也存在符号片面性的缺陷, 因为意图意义 (主观想法) 与文本意义 (主观的想法落实到文本表现) 并非实现的符号意义 (文本意义在受众自己解释基础上的“现实”意义) 。反过来, 这三层意义也在一步步否定前者:文本意义否定了意图意义的存在, 如果意图意义并没有在文本中实现, 就只是传者的一厢情愿;反过来, 如果文本意义体现了意图意义, 那么意图本身不再有意义价值而只是意图的变异。符号意义否定了文本意义———得到解释, 使文本失去存在必要。不管解释意义是否符合文本意义, 它至少暂时地结束一个符号表意过程。因此《蜗》的台词也同剧中其他非语言符号一起共同构筑超现实神话。

《蜗》主要人物的叙事结局对超现实神话的建构

《蜗》中以海萍、海藻两姐妹和宋思明为主要人物, 他们在剧中的结局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宋因贪污死于交通事故, 妹妹海藻因成为宋的“小三”意外流产而丧失生育能力最后出国寻求重生, 姐姐海藻努力拼搏, 创办“海萍中文学校”, 事业初成。由此可见, 《蜗》的编剧似乎遵循着“好人有好报, 坏人有坏报”的理念,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表面上剧中的“坏人”得到应有的报应, 但笔者认为不应把剧中人物复杂的人生境遇和心理活动简单化。剧中抽取现实生活中众多人生的典型结局并做了冲突话语夸张化的艺术处理, 这种结局已经不是现实, 而是一种“叙事结局”。“叙事结局”是虚构性艺术叙事矛盾冲突的解决时刻。戏剧冲突的解决和戏剧性的结局有关, 在这个结局中, 妥协或是暂时的解决冲突之道, 都被投射到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永恒之中。

这些“叙事结局”是通过仪式的固化与象征表现的, 具体来说是通过剧中长焦镜头的运用与人物自言自语或旁白来表现的, 其中以宋的死亡最具仪式性。宋得知自己的老婆去找海藻便冲出会议室, 驾车赶往海藻所在的医院, 在途中又接到一通电话, 说海藻肚子里的孩子已流产, 她的子宫正在摘除中, 这个电话让本来就因涉嫌贪污的宋陷入绝望。在宋的车后面紧跟着准备抓捕他的警车, 而前面迎面向他驶来一辆大卡车, 在一念之间, 宋选择了懦弱, 他松开方向盘, 车子侧翻在马路上, 被卡在驾驶室的宋已是奄奄一息。此时, 画面切换到海藻动手术的医院, 病床上海藻同样是昏迷不醒, 最后呈现在受众眼前的是一个由远及近的长镜头, 那是搭着白布的宋的尸体。这三个场景的顺序切换完成一个仪式, 仪式是一种具体情节的系统, 它们是象征性质的, 以明显的隐喻风格来包容和表现某种抽象的信念———宗教的、社会的或个人的。仪式是语言, 但比语言更富有静穆的力量, 它直接作用于心灵而非理性, 并把它所要表达的东西如同纪念碑一般固定下来。在这个仪式中, 《蜗》完成了“叙事结局”, 并建构了超现实神话。

结语

电视剧《蜗》以现实为原型却又构筑了一个超现实的神话乌托邦, 文本表现的现实只是一种“虚拟环境” (“媒介环境”) , 在这里, 意图意义和文本意义发生断裂, 而文本意义又与符号意义相去甚远。《蜗》热播后, 人们不禁提出疑问:“难道这就是现实吗?”甚至一些网友批评《蜗》, 认为其问题恰恰是过度追求现实深度和典型效果, 反而失之于虚假。不可否认, 电视剧不断地生产着形形色色的社会叙事, 这一过程, 实际上是表达我们个体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 电视剧提供了一种方式来理解一系列关乎人类生存困境的问题。在消费剧情的过程中, 受众不断地以愿望投射的方式使自身的经验获得意义, 这种身心投入使得当代电视剧获得了一种几乎是无以伦比的文化建构力量。我们不必迷信现实题材的电视剧, 尽管此类电视剧对揭露社会热点和矛盾有重要作用, 更不能天使化或妖魔化“社会问题剧”, 而必须明白电视剧所呈现的文本仅是社会的种种镜像的集合体, 它并不是现实, 而是超现实, 是人们想象催生的神话。

摘要:本文通过对《蜗居》台词语言符号、场景和大环境等非语言符号以及主要人物“叙事结局”的分析得出结论:在肯定此剧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和矛盾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迷信《蜗居》, 其文本符号所反映的只是现实种种镜像的集合体, 它并不是现实本身, 而是超现实, 是人们想象催生的神话。

关键词:《蜗居》,超现实,神话,建构

参考文献

①曾庆瑞:《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第2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99页。

②http://202.204.208.109/fangguan/policy/disppolicy.asp?id=23, 国发[1998]23号。

③费斯克[美]:《解读电视》, 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版, 第63页。

④伊芙特·皮洛[匈]:《世俗神话》,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1年版, 第95页。

上一篇:学前语言下一篇: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