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品解读

2024-07-01

创新作品解读(精选7篇)

创新作品解读 篇1

一.麦田的守望者

海子原名查海生, 中国当代后朦胧派代表诗人。1964年3月24日, 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河查湾, 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并开始了诗歌创作, 当时即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9年3月26日, 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年仅25岁, 在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 海子用非同寻常的激情和毅力创造了近200万字的作品。海子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农村度过的, 那广袤的麦地曾是他的玩伴和依靠, 麦地的记忆、对于麦地的依赖深深的刻在了海子的骨髓中, 海子能够理解麦地的纯朴、坚强、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无限宽容, 他也能够体会到麦地经受的苦难、疼痛和那无尽的沧桑。因此, 他创造出了“麦地”意象。每一位读者都能够从他的诗歌中, 看到麦地四季的轮回, 看到风吹过的痕迹, 鸟飞过的身影, 以及麦子茁壮而顽强的生命力。在其诗作《麦地》中, 这种对麦地的眷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中的麦子是粮食,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养成性命的麦子”, 而月亮则是人类的精神基础, 诗性启迪。“碗内的月亮和麦子一直没有声响”, 表明着物质与精神一直滋养着我们, 且达到一种巧妙的平衡。第三节“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的金子”这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父亲在给予我们生命的同时, 也赐予了我们精神的力量, 在海子笔下, 乡村及麦地, 如同爱你、理解你的慈母严父、如同注视着你、指引着你的神明, 面对赐予我们无限生命的麦地, 他意识到了个人的渺小和卑微。而那些摧毁麦地的鸟, 就像侵害我们生命的种种灾难, 会时不时地划过我们生命的轨道。那家乡吹来的风, 飘过的云为我们送来了永不枯竭的精神养分, 而麦地的丰收, 物质的收获也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第九节“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收麦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我们一起干完活合上眼睛, 命中注定的一切此刻我们心满意足”, 麦地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 一切的万物生灵, 在它面前都是平等的, “仇”是可以泯灭的, 我们和仇人也是可以握手言和的。整篇诗歌中, 时时出现的月光, 表明诗人虽置身物质世界中, 仍时时关注着精神之源, 这正是海子的可贵之处。

二.幸福的歌颂者

海子虽然有着深深的自杀情节、人格风裂倾向、时时表现出与世俗的疏离和对立, 然而正是这种内心的灰暗与矛盾, 才使海子能更深切地感受和体悟生存之不易, 幸福之不易, 从而能更发自肺腑的赞美生活、崇尚幸福, 例如其传世名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大海如同麦地一样, 是海子的安魂之乡, 奋斗之源, 理想之国, 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 是他可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虽有一种虚无缥缈之感, 确是可以让海子真切的感受到的幸福。“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一切幸福的事情, 都从明天开始, 表明了海子对于幸福的殷切期盼, 也表明了今天的生活是没有幸福的, 是冗长乏味为世俗所牵绊的, 诗人想抛弃这一切的俗事, 投入明天, 投入山川, 投入河流, 投入幸福的生活。“喂马, 劈材, 周游世界”喂马、劈材和周游世界丝毫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但是诗人却巧妙的将它们融入到理想的幸福生活中去, 表明此种的周游世界并不是实体上的, 是在喂马、劈材这种琐事之中也可以从事的, 是思想上的周游世界, 是精神上的流浪。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的碰撞, 今天和明天的冲突, 亲人和陌生人的冲撞都构成了那一道道“幸福的闪电”, 全诗无处不体现了这种细微的幸福感。“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的“给”、“为”、“愿”等动词, 都表示了祈愿和赠与, 表明了诗人真诚的祝福他人, 但自己却选择了离开、不介入、拒绝被尘世渗透的姿态和生存方式, “只愿”表明了诗人的固执与决心, 像一名执拗的少年, 不顾大人的劝告, 一心追求认定的幸福, 为理想献身, 为幸福献身。

三.诗歌的殉葬者

对于海子来说, 人的一生似乎太漫长, 海子用短短二十五年的时间, 领悟了六十年的人生, 因为他动用了冲刺的速度, 用全部的青春, 全部的生命, 全部的心神创作诗歌, 为诗歌献身, 并最终用死亡为其灿烂的诗篇画上了完美的惊叹号。海子的死, 似乎是计划好的, 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透漏出了自杀的倾向, 以及可用的方式, 海子一共设计了8种可用的方式。分别为:斧劈, 源自《自杀者之歌》;上吊, 源自《自杀者之歌》;开枪, 源自《自杀者之歌》;跳楼, 源自《跳伞塔》;投河, 源自《自杀者之歌》和《水抱屈原》;沉湖, 源自《七月不远———给青海湖, 请熄灭我的爱情》;蹈海, 源自《七月的大海》;卧轨, 源自《春天, 十个海子》。海子最终选择了其绝笔诗篇《春天, 十个海子》中的方式, 于1989年3月26日, 在山海关附近卧轨。

读者可以从海子这悲痛的文字中体会到他的悲伤, 无奈, 和凄苦, 像是要把自己的伤疤揭开给世人看。看似是嘲笑自我的文字, 实为对世人的讽刺。分裂出了10个海子, 嘲笑现实中的实体———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为什么要长久的沉睡, 为什么?醒着的人和沉睡的人之间的对峙, 海子与那些自认为了解他的人之间的对峙。在痛苦的深渊中徘徊的海子, 用冷面来面对这个异样的世界。终于将内心中的悲愤宣泄出去, 十个悲伤绝望的海子, 他的灵魂, 记忆, 意志, 爱情, 信念, 情绪, 悲伤, 欢愉, 希望, 绝望, 围着被劈开的肉体起舞, 唱歌, 再欢快的动作也掩盖不住内心中的悲痛, 忍无可忍扬尘而去。凄清退却, 十个海子就剩下一个, 最后的一个, 喜欢黑夜、沉浸冬天、倾心死亡的一个。始于春天, 终于冬天, 冻僵了故事, 冻结了记忆, 回归乡村, 回到起点, 回赠大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不被世人理解的心境, 只关注温饱, 只追求物质, 无视精神世界, 无视美丽的黑夜和黎明的世界也是海子所不能理解的。看不到理想, 看不到曙光的生活, 又有什么意思, “智慧愈高, 痛苦愈深”那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也走了。

海子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试。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 或戏剧诗人, 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 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 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海子用他的整个人生抒写了一首他理想中的大诗。海子的诗, 正是他所希望的越来越趋向行动的诗, 而这种行动, 是用青春和生命作为手段及代价的。海子虽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但不得不说他死得其时, 死得其所, 正如骆一禾所写:海子的生涯“等于亚瑟王传奇中最辉煌的取圣杯的年轻骑士, 这个年轻人专为获得圣杯而骤现, 惟他青春的手可拿下圣杯, 圣杯在手便骤然死去, 一生便告完结。”海子选择了人生的顶点作为生命的终点。如果把海子的生命比作一朵花, 那么在诗韵文坛的万艳季芳中, 定是最为惊艳、可贵和压枝的那朵。

摘要:有人说“对于一个诗人或是作家毕生的写作, 有人习惯于慢跑, 而对于海子, 他却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生命的冲刺, 并迅速到达了终点与顶点。”还有人说“海子是中国诗歌的奇迹, 他的翅膀飞向天空, 灵魂却回到大地。”海子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传奇人物, 本文从海子对于麦地的热爱, 对于幸福的崇尚, 对于死亡的追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海子性格特点, 通过对应的诗作分析使海子的形象更加鲜明清晰。

关键词:海子,诗歌,麦地,幸福,死亡

参考文献

[1] .《海子诗歌经典》, 2010, 中国画报出版社

[2] .《海子诗歌中的“麦子”意象解读》, 谢伶俐, 鸡西大学学报, 2009年第9卷第2期

[3] .《海子诗歌的麦子意象》, 刘建杰, 语文教学通讯, 2011年第3期

[4] .《传播一种幸福观-解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马君成, 诗人诗作

[5] .《论海子诗歌的死亡意象》, 刘建杰, 语文教学通讯, 2011年第一期

陈惠彪作品解读 篇2

观其作画也,必先研墨,酝酿构思,养心多日,方才铺开纸张;动笔当儿,解衣盘礴,激情澎湃,流电击空,离合惝恍;收笔之时,往往瘫软,如大病初愈。他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渍墨、渍彩之法”乃是其才情与技艺、肌理与笔墨的完美整合。

陈惠彪对墨(必取老墨,乃至古石墨,且须亲自磨墨——亦称发墨,故其画面之上,墨气清雅而有古意)、砚(必取端砚,喜其温润,易发墨)、色(必取大自然中的矿物质颜料,并亲手打磨成粉状)、纸(必以纯古法手工制作,称老宣)的用心之深,讲究之周全。

善治画面者,必善于矛盾、冲突、变化中求得辩证统一。在陈惠彪的画面上,墨与色,或相离,或相融——了无痕迹;墨与笔,或交错,或并行——双美并存;繁与简,或简约、空灵,气象森森,或混沌、恍惚,斑驳陆离——两相擅长。尺幅勿论大小,正如“韩信将兵”,大画则神完气足、撼人心魄,小画于小中见大、气象不凡。

——陈孝信

陈惠彪在研磨的过程中调理身心,练意养气,逐渐进入创作状态。他认为研的墨有墨汁达不到的妙处即“清岚之气”。

陈惠彪的一些“小山水”画得很好,某种老辣用笔已初具个人面貌;“鱼系列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河豚鱼”,有点力度。艺术家笔下的鱼有的比较“丑”,有的笔墨刚劲有力。群鱼有其动势,淡彩鱼淡而不轻,虚中见骨。而几张“似山水非山水,似花鸟非花鸟”的大幅作品,应该是艺术家将来要充分发展的精髓部分,可以看出陈惠彪正挣扎在穿透传统,进入当代之间,必将在那山水与花鸟混搭的大画中别开一番艺术新天地。

——刘骁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Chen Huibiao, a professional painter, was born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1964. He has participated in many exhib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lso was invited to be at some universities on a speaking tour, such as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ny of his art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some museums and organizations and various media have reported his subject. He has also published lots of albums.

陈惠彪,1964年生于广东,职业画家,别署“拙行”、“赤石渔翁”,斋号“微凹斋”。出版有《融?陈惠彪水墨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陈惠彪》(江苏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名家年鉴?2006?陈惠彪》(中国国家画院编)、《百年中国画花鸟经典?陈惠彪》(世界知识出版社)、《龙津渔唱?陈惠彪水墨集》、《中国艺术?陈惠彪特辑》、《现代美术家?名家特刊陈惠彪》等专集。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广东美术馆等地举办“陈惠彪水墨展”。曾应邀到韩国、瑞典、日本、香港等地参加国际美术展览会;应邀在中山大学等院校作巡回演讲。

作品及文章先后发表于《人民日报》、《文艺报》、《南方日报》、《文艺研究》、《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等报刊;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山东卫视、佛山电视台等媒体均做过专题介绍。《荷塘》被收入《新中国美术史》(湖南出版社)一书。其作品先后被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央美术学院、广东美术馆等美术机构和知名人士收藏。

“子非鱼”这个主题很好,我的理解是“子非鱼、鱼非鱼,鱼是子”。即你不是鱼,但是画的鱼也不是鱼,鱼是谁呢?是艺术家自己。可以解读为艺术家的自我表现。鱼的那种张力,那种怪怪的感觉,正是一种人性的表现。艺术家的目标不是把鱼画得很像,而是一种自我表述,作为主体的一种体现。

陈惠彪在使用文房四宝上很讲究,这无疑是对材料的挑剔,也是他的艺术特质。艺术家的作品中,“墨”的物质感油然而出,那种渍墨的物质性的体现,个性彰显。对陈惠彪而言,传统本身不能进入当代,只有激活传统,传统的生命基因才能够进入一种活性状态,这应该是他下一步的研究课题。

——贾方舟(美术批评家 )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境解读 篇3

关键词:《阿拉比》,语境论,英美教学

1、文学作品的特殊性

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文体, 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去表达一个现象, 而是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语言, 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景, 是以作家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英文原作既要阅读其内容, 而且还要着力体会原作的感情和意境, 所以, 了解语境、做好语境分析是文学作品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最具难度的问题之一。

《阿拉比》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第三篇, 属于乔伊斯的早期作品。笔者发现在教授这篇文章时, 发现学生初略阅读之后, 对其作为名篇质疑声一片。但在教师借助语境分析后, 学生再次上交的短评有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2、语境补充的重要性

对语境的理解, 不同语言学家观点各异。Lewis (1981) 认为语境就是说话人与听话人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 这种背景知识对听话人理解说话人说出的具体一句话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Dijk把语境理解为语言环境, 即上下文, 发生言语行为时的实际情况, 文化, 社会和政治。 (白解红, 2000) 。意义受语境的制约, 同一个词语, 同一个句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体现不同的意义。语境理论有助于我们有效地赏析复杂的文学作品。

钱冠连 (1997) 指出语境是指言语行为赖以表现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他进一步指出, 这个环境有语言上下文和非语言性环境两个大部分组成。前者为语言符号内因素, 而后者是语言符号外因素, 它可以包括语言之外的显性的, 可见的现场, 如地点, 对象, 场合, 意外出现的人和物 (意外符号) 等等, 也可以是隐性的, 不可见的背景, 如社会文化, 风俗习惯, 价值观念和历史事件等等。如下图所示:

本文所讨论的“语境”都基于此, 而不考虑认知是一种语境等看法。

2.1、语言符号内:通过上下文和上下语构建语境

利用语言语境补足, 就是利用上下文, 前后语列信息, 语音, 词汇, 语法等语言要素, 把内部信息的提示线索, 扩展成丰富的语用信息。

《阿拉比》描写的是一个男孩青春期的爱情幻想曲, 他经历了守候、希望到绝望的过程。看上去挺美, 最终却是不堪一击。出于青春期的躁动, 男孩迷上了曼根的姐姐, 喜欢打量着她, Her dress swung as she moved her body and the soft rope of her hair tossed from side to side. (她的裙子随着身体的移动来回的摇摆着, 柔软的发辫也随之左右摆动) 。When she came out, my heart leaped.I kept her brown figure always in my eye.…But my body was like a harp and her words and gestures were like fingers running upon the wires.… (当她出来走到台阶上, 我的心就砰砰地跳。我总让她棕褐色的身影保留在我的视线里……但我的身体就像一架竖琴, 她的话语和姿势就像在琴弦上拨弄的手指。) 而后, 男孩终于和曼根姐姐说上了话, 女孩告诉他将有一个阿拉比集市, 男孩答应去集市给她捎件礼物。周六晚上, 男孩终于等到健忘的叔父回到家才拿到一点钱乘火车去阿拉比集市。到了阿拉比, 集市已临近打烊, 男孩忽然“发觉自己是受虚荣驱动又受虚荣愚弄的可怜虫;我的双眼中燃烧着痛苦和愤怒。”

当语句零碎时, 学生们的阅读体验远没有经过引导联系上下文, 跟随着作品情节的发展, 时间推移和感情的加深而来得更强烈真挚。但如果教师的引导就此为止, 而无视一个貌似简单的青春萌动背后的故事, 那么世界名篇的魅力也会褪色不少。语境符号外的因素不可小觑。

2.2、语言符号外构建语境

广义的语境是指社会文化语境, 也就是语言形式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形态, 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到价值观念等等。人们一旦接受了熏陶以后便潜移默化, 成为某种内在的东西。由此, 文学就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浓缩了那个时代,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有些英语水平相当高深的学者, 感到要完全真正地理解作品也并非易事。

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和他本人的生活背景这个广义语境, 赏析无从谈起, 兴致也不高。但当教师逐渐构建起爱尔兰当时宗教信仰逐渐世俗化、宗教势力逐渐衰微的现象, 普通人在压抑的现实环境中理想幻灭, 弥漫在整个爱尔兰的瘫痪气氛, 人们的生存困境时, 学生从现实世界出发, 由自身经历出发, 重写一篇《阿拉比》, 效果显著提升。

3、结语:

借助语境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一方面赏析了语言本身具有弹性美和意蕴美, 另一方面, 也开始逐渐窥见巨大文化背景后所蕴藏的广阔天地。这般优秀的作品不胜枚举。对任何一个教师来说, 运用和开拓构建语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它需要我们更广更好地探索并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Lewis, D.1981, Index, context, content, in Stig Kangerand Sven Oham, eds, Philosophy and Grammar.Boston D.Reidel.Pp79-101.

[2]、Sydney Bolt.乔伊斯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4]、刘晓燕.宗教的世俗化和理想的幻灭——《阿拉比》主题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 2007.06,

文学作品意义的课堂解读 篇4

一、查出课堂上文学作品的意义的产生源头

加达默尔在《哲学解释学》中说过:“任何时代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流传的文本……只要人在理解,那么总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文学作品可能有复杂的意义构成。文学作品的作者、文学作品本文、文学作品的编者、文学作品的读者、时代价值观念等参与了文学作品的意义生成,促进了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无限增值的可能性。

对作者而言,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总是把向他者所表达的东西与无数未说出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因而形成了文学作品的基本意思和潜在意图。那些凝固在语言文字中的基本意思构成了作者所能表达的基本思想,那些不便说出的潜在意图只能借助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的省略处和空白处来暗示。作者唯有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固有的模糊多义和弹性伸缩,把基本思想和潜在意图巧妙托出。

对文学作品本文而言,文学作品本文不仅是作者的基本思想和潜在意图的凝结,而且还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文学作品本文自身不会产生意义的增值,但不同时代的阅读观念却可以催逼文学作品的意义压缩或扩张,进而成为读者熟悉的阅读对象。这反映在文学作品的原初社会意义的阴影投射逐渐淡化,直至符合当下读者的阅读口味和审美情趣。

对文学作品的编者而言,编者筛选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尺度标准是时代要求、学科需求和学习者心理诉求,为此编者可以把原本不相关联的文学作品有选择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单元话题。编者在筛选组合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势必投射出自己或群体对文学作品的意义的阅读体验、感情积淀和思想烙印。这些构成了文学作品的编撰意图,这样的编撰意图对文学作品而言是一种引导或调解,引导或调解的结果是强化了文学作品的基本意思和弱化了文学作品的作者之潜在意图。当然编者有必要在单元话题的教材设计中用提示或描述的方式表白出来,形成了对文学作品的意义的节制或干预。

对读者而言,读者面对文学作品时进行双方交流沟通和对话,不仅仅承担积极而又耐心地倾听的角色,而且担负起真诚而又认真地诉说的义务。读者有权利叩问文学作品的意义,也有义务接受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拷问和质疑。加达默尔认为,语言所揭示的一切意义都对它的解释者提出新的问题,向那些受到这种意义挑战的人提出新的答案,并在回答辩证中深化的意义。因此,读者为了更好地解释和应答文学作品的意义,只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阅读智慧的参与,这样的参与常常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的模糊多义和弹性多变等原因而产生理解上的意义增值。实际上,意义增值的过程就是读者创造性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因人而异,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可能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阅读景观。

对时代价值观念而言,文学作品自产生起就会受到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的意义解读上会呈现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互补和替代,其结果是不断丰富、发展了文学作品的意义蕴涵。反映在语文阅读教学上的前人的理解常常是超越于或或落后于时代的混合体。其超越的部分被读者赞许和认可,沉淀下来构成了读者的阅读智慧,其落后的部分被读者将信将疑地记忆下来,积累成读者的阅读成见。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获得阅读智慧和摆脱阅读成见的过程,通过推陈出新产生出富有成效的意义理解。

二、文学作品的意义获得方式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来源于文学文本自身和读者的赋予。文学作品的意义的获得不能离开对文学文本自身的观照,更离不开读者匠心独运的思考。所以,读者为了具体而又真实地捕捉和领悟到文学作品的意义,必须设身处地地考虑文学作品本文的哪些基本意思是作者心意的真诚表达,必须感同身受地想象文学作品文本的哪些曲折含混的意思是作者的矛盾心态的流露,必须虚怀若谷地倾听那些空白处或省略处是作者心灵秘密的巧妙隐藏。往深处说,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者人格的变形抒写、作者心态的曲折表达和作者观念的隐晦倾吐。因而聪明的读者往往能从文学作品的言语深处发现暗藏的作者本人的真相。读者唯有充分观照文学作品本身,才能敏锐地洞察出作者是在以什么身份、什么口吻、什么心态说话,才能探究出文学作品的话语体系是“代言体”或者是“自言体”。假设作者处处以代言人的身份、口吻、心态来诉说痛苦的命运遭际,那么毫无疑问字里行间其实渗透了作者本人的坎坷遭遇和辛酸感触;假设作者以自言人的身份、口吻和心态来言说痛苦的命运遭际,那么可以推定作者自我感伤的话语背后也一定流露出对他人命运的预测、隐忧和焦虑。实际上,越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其之所以传承千古、脍炙人口的原因是源于作者超凡脱俗的宽阔胸襟和悲天悯人的慈善心肠。例如柳宗元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诗意,不仅道出了自己在宦海沉浮中人格高洁,而且倾吐出闲静之心、高雅志趣,甚至散发出思想智慧、豁达人品。综观其诗虽有说不完的人事沧桑之感,却也有道不尽的闲情逸致。所以,诗人虽是在自慰,其实也是在慰人。其诗令天下寒门志士、落魄文人读之不免感慨万千,更不免萌发出虚静望远的人格力量。

读者之所以能赋予文学作品之意义,其实是读者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思想智慧共同推动的结果。读者在赋予作品的意义之时,读者原本有一个和文学作品的生活图像相近的自己的生活具像,原本有一个和文学作品的意义相近的自己的意义世界,原本有一个和文学作品的情感天地相近的自己的情感天地。正因为读者和作者有如此众多的相近,读者才有可能和作者、作品展开对话与沟通。也正因为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提供了普适性的意义世界和情感天地,才能可能使自己的作品穿越时空成为文化传承。

读者之所以能说出文学作品的一些意义,其实是读者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审美快感的结果。由于形象思维的飘逸灵动,读者面前的文学作品才呈现出五彩斑澜、纷繁多样的人文景观;由于抽象思维的缜密细致,读者心目中的文学作品才展现出变幻多姿、细致纤巧的人生哲理;由于审美快感的摄人心魄,读者想象中的文学作品浮现出如痴如醉、似傻如狂的生活激情。

诚然,读者能赋予和能说出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是凝固不变。随着读者阅历的不断丰富、体验的不断增长和智慧的不断提升,读者能赋予和能说出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一定会不断地修正、补充和提升。俗话说,读书如阅世,阅世促读书,就是这个道理。

三、文学作品的意义解读的教学技巧

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不同于个体读者的个别性阅读。其不同处不仅在于课堂氛围的参与、师生经验、情感、智慧的参与,还在于教师的引导、点拨和有益的提示。这大大拓宽和加深了读者的阅读视野和阅读心智。

例如文学作品的课堂解读总是渗透着诠释学、接受美学、审美心理学等灵活的理论,总是融入教师的人格召唤、心灵洞见和审美志趣,总是伴随着群体学生的阅读诉求、阅读快感和阅读灵感。如此情境下产生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超出了教师的课前预期设计,而且超出了学生既往的认知、理解和体验的水平。诚如姚斯所言,一切阅读皆误读。对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富有创意地解读即便偏离了作者原意、编者意图,但仍然会对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利。

文学作品的意义解读的技巧奥秘在于兼顾作者意图、文本意思、编者意图、读者理解和时代价值观念影响,在于将上述诸多因素并行不悖地引进到阅读情境之中,在于将上述因素达成真正的共谋,进而形成和谐共生、彼此包容、相互促进的理想阅读境地。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的意义的课堂解读应当考察文学作品的意义产生源头,应当思考文学作品的意义获得方式,应当运用文学作品的意义解读的理论技巧。这样的意义世界必将是多彩多姿,这样的意义世界的获得必将是诗意创造,这样的意义世界的解读技巧必将是灵动变化。一句话,这样的意义世界助人不断成长。

用文学的眼光解读文学作品 篇5

长期以来的语文课堂教学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想, 压制了他们丰富的情感。现在的许多教学改革不是去改变这种现象, 而是在还没有改变这种现象的基础上去探讨各种教学方法, 千方百计地让课堂“丰富”和“热闹”起来。尽管课堂上老师激情洋溢, 社会背景、典型性格、语言特色分析得头头是道, 可是这些从作品中分解提取出来的知识, 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能发生多大的实际作用呢?尽管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等新形式, 但这种旨在完成教材规定内容、完成老师既定教案的教学, 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启迪智慧呢?

学习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 是原有经验和新知识相互作用、不断同化的过程, 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观的、能动的, 任何他人都替代不了。而现有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心理规律, 把学生当成盛装概念的容器, 强迫他们接受各种知识;把学生当作训练条件反射的动物, 强迫他们进行枯燥的练习。这样的语文课压制了学生的活力和潜力, 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厌恶。

笔者绝非反对在语文课上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和分析讲解。从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看,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陈述性知识的传授, 以及指向陈述性知识的技能训练。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先导, 也是情感态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反对的是不顾语文课程性质, 特别是不顾语文教材中占主体地位的文学作品的性质, 将定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阅读教学的模式和知识体系, 千篇一律地运用到所有课文的教学中。例如, “介绍背景-识记生词-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总结特色”的陈旧框架至今仍被广泛袭用。遇到实用文, 则忘不了记叙六要素、议论三要素、说明顺序与方法等知识的印证;遇到文学作品, 则脱不了小说三要素、戏剧冲突与性格、诗歌语言与意境、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窠臼。应该说, 它们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上, 但任何教学程式和知识体系都有一定的适用域, 超出特定的适用域, 效率就可能降低甚至丧失。语文教学本该充满诗意、激情和美感, 现在却让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便是传统阅读教学法存在缺陷的明证。

那么, 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语文教材应该怎样教才最有效呢?显然, 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需要大家共同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在此, 笔者试图对新的阅读教学作一点粗线条的勾勒:

一、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 突出“感悟”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采用感悟法——朗读、背诵、书写, 谈不上什么内容与写法的系统分析, 也谈不上多少语文知识的传授, 但学生学到了语文, 以至培养出了屈原、杜甫、苏东坡、曹雪芹等一代代灿若银河的文学巨匠和文章大师。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来说, 关键在于返璞归真, 重新重视感悟教学法的运用。作为感悟教学法重要形式的朗读, 有必要大力提倡。朗读的心理机制不同于默读。默读利于思考和记忆, 却不利于情感体验和产生共鸣。而朗读虽不利于深入思考和广泛联想, 却有利于培养当代学生最缺乏而恰恰是语文学习中最宝贵的语言直觉, 即语感。

二、阅读教学的中间阶段, 突出“质疑”

质疑就是在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的方法。但多数老师还不敢真正放手让学生去质疑。学生的质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疑, 而是在老师牵引下, 被老师限定了范围的质疑。这种质疑往往“质”而不“疑”, 不能真正激发探索的热情和开启智慧的大门。我们常见语文课堂出现这样的冷场:学生无问题, 老师拼命地问有什么问题。这种尴尬的场面其实是老师自己造成的。要“质”而有“疑”, “疑”而有“效”, 就要转变教学观念, 彻底解除“标准答案”对心灵的束缚, 让学生放胆去质疑。

三、阅读教学的终结阶段, 突出“迁移”

创新作品解读 篇6

一.作品简介

《呼啸山庄》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待 (Emily Bronte, 1818-1848) 。《呼啸山庄》讲解的是一个爱情和复仇故事, 是一部爱情悲剧。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小时候是一个孤儿, 被别人收养长大, 但是童年生活悲惨, 备受欺凌, 就算是他的爱情, 也无法守护。后来, 备受打击的希思克利夫通过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便成了有钱人, 于是他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复仇;仇恨让他变得人性扭曲, 变得人将不人。最终, 人间真爱感化了他, 他放弃了对下一代的继续复仇, 而在神经错乱与极度的忧郁中死去, 也代表了他人性的复苏。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上也十分到位, 在希思克利夫的“爱—恨—复仇—醒悟”过程中, 表达出最激烈的爱与恨, 表达出人类世界中最极致的情感、经历。因此, 《呼啸山庄》被誉为英国小说历史上最奇特, 最具艺术魅力的一部小说。

二.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

《呼啸山庄》的叙事技巧是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作者艾米莉并未采取传统平铺直叙式的描述手法;小说没有采取常用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描述, 而是通过文中不起眼人物洛克伍德和丁耐莉的叙述, 采取双重叙事, 多视角转换, 听者与故事人物的多层次换位的结构, 将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呼啸山庄》的这种叙事技巧, 被称为是“时空倒错的多角度叙述模式”, 极具创造性。

小说的故事从洛克伍德的自叙开始:“1801.I have just returned from a visit to my landlord……”。而到了第四章便是由丁耐莉将故事讲解给洛克伍德听的方式进行, 直到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三十二章是由洛克伍德再次拜访山庄时开始叙述, “1802.This September I was invited to devastate the moors of a friend in the north, and on my journey to his abode……”最后两章再由丁耐莉叙述, 由洛克伍德结尾。文章的结尾采用顺叙描述法, 描写了小说的高潮部分, 即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在对凯瑟琳的思念, 以及对人生的彻悟接受了自己的死亡。最终解开了扣人心弦的悬念, 意蕴深长、发人深思。

独特的叙事技巧, 勾勒出这部小说的双重框架, 且两层叙述之间衔接得十分紧密, 环环相扣。洛克伍德和丁耐莉的交流式叙述, 让读者感觉更真实、更亲切、更自然。“时空倒错”的叙事模式, 让小说情节变得波澜起伏、悬念重重, 并从多层次、多角度展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 表达了小说的中心思想。

三.别具一格的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呼啸山庄》的另一个创新和独特之处。作者艾米莉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 把神秘荒凉的原野山庄, 狂风暴雨般的自然状况与矛盾复杂的人物内心结合起来, 将抽象的思想具体化, 用形象的事物象征了抽象的心理世界和思想情感。

小说中, 四处都是偏远的山庄、荒凉的原野、枯黄的杂草、幽冷的落日、呼啸的狂风暴雨等意象, 用以衬托主人公希思克利夫遭遇的命运, 落寞的生活, 曲折的爱情以及疯狂的复仇。文中用“枝干扭曲、发育不良”的树来象征了复仇状态中希思克利夫的人性扭曲变形, 用阳光象征爱情, 用火象、雷鸣电闪象征激情等。尤其是在文中的最后, 以“I lingered round them, under that benign sky:watched the moths flut-tering among the heath and harebells, listened to the soft wind breathing through the grass, andwondered how any one could ever imagine unquiet slumbers for the sleepers in that quiet earth.”这段话结尾, 用温和的天空、起舞的飞蛾、层叠的兰铃丛、呼吸的柔风、平静的大地等意象, 勾勒出一副祥和、静谧、温馨的场景, 意境优美、意韵深长, 更象征了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幡然醒悟, 彰显出爱与人性的温暖。

大量的象征手法, 使得《呼啸山庄》的细节描述既真实又浪漫, 内容丰富, 又寓意深刻,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结论

《呼啸山庄》是一部“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世佳作。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 散发强烈的吸附气息, 用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永恒的文学魅力吸引着国内外广大读者。每读一遍《呼啸山庄》, 就感觉内心受到一次强烈的撞击与震撼, 不得不被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巧妙的语句搭配, 新颖的爱情视角, 别出心裁的艺术风格……所打动, 所折服, 所感叹!正如我国学者王佐良、周珏良 (2006) 在《英国20世纪文学史》所说, “艺术存在于时间之内而又超乎时间之外。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在时间的长流中不断孽生新的价值。”是的,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极具文学价格的英语文学作品, 必将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品读英语文学作品———《呼啸山庄》, 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到文学艺术自身的魅力, 更能让我国读者感受异国文化, 进而提高英语语言的理解、运用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常金艳.《呼啸山庄》的象征手法赏析[J].文学自由谈, 2010 (07) .

文学作品解读方法浅谈 篇7

一、了解创作背景、作家处境及心境,把握作品思想感情基调

创作背景是指作家创作作品时的时代背景,包括社会政治、历史事件、人民生活及由此决定和导致的作家地位、处境、心境等。把作家及其作品放到特定的创作背景中去解读,才能真正理解作品在其艺术性包裹下的思想内涵。如:《硕鼠》创作于春秋时代,这是一个阶级压迫极为严酷的奴隶制时代。诗中对大老鼠贪得无厌的罪恶行径的揭露,正是奴隶阶级对奴隶主剥削阶级的斥责,在斥责声中反映了奴隶们对苦难生活的深切痛恨和对理想世界的无限向往。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创作的大背景是唐代社会政治混乱,上层统治阶级醉生梦死,下层劳动人民痛不欲生;创作的小背景是作者被罢官贬职放逐边远之地。因此,诗人在诗中洒落了对沦落天涯的琵琶女不幸身世的万般同情之泪,实际是怜人又怜己,在怜人悲己之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那个黑暗的社会。

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往往决定了作家的地位命运,从而导致作家的处境的优劣,进而影响作家的创作心境,最终形成不同的作品基调。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一句诗:“月是故乡明”,照例,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甲地和乙地本无多大差别,为什么在杜甫眼中,故乡的月最明亮呢?这和他创作时的处境、心境不无关系: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生活的艰难,亲人的离散,使他无不加倍思念故乡,在这样的心境下,他笔下的月亮自然是故乡的最明亮了。

二、找准线索,把握主题

线索是作者思路在文中的有形表现,是文章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体现,它贯穿于文章的始终。阅读作品时,如果找不到文章的线索,就很难读懂文章,就看不见文章内部的文脉,弄不清作者思路,更不懂作者的构思过程。如果处在这“不见”、“不清”、“不懂”的“三不”状态,又怎能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呢?“阅读作品,就是到作家心里走一趟”,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阅读的实质,就是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懂得文章的构思过程、写作过程和意图。所以,从找线索人手去解读作品,才算找到了深入了解作品的大门。作品线索的形式是多样的,有的以事物为线索,有的以某种景物为线索,有的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有的以时空变化为线索。有的线索单一,只有一条线索;有的线索复杂,具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明晰可见,暗线隐隐约约。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条明晰可见的线索是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在这条明线之下,掩藏着作者宦途失意的感伤和由此产生的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这条暗线,两条线索汇合,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三、进入意境,领会感情

意境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是与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作品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与境合,就形成了作品的意境。优美的意境总是情和景的完美结合。如:杜甫《登高》一诗,前四句着重写景,却处处有情;后四句着重抒情,又句句有景。情与景交融一体,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使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前文对赤壁夜景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后文因其美丽的夜景想起了“固一世之雄”的曹操,由此抒发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和抑郁心情,全文巧妙地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起来,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的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意”和“境”完美结合,读后使人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四、注重细节。找准着力支点

作品中的细节,常因为其细小而容易被读者忽视,而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正是支撑作品的支点,它虽身处细微处,却力能托全文,阅渎时,如能抓住这些细节,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从而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如:《药》中写华小栓的咳嗽,先后有六次,这是容易忽视的细节。其实,每次咳嗽都有作者独具的匠心,都闪烁着艺术构思的火花,认真领会这一细节,对理解全文颇有益处。又如:《琵琶行》中,江上一轮惨白的明月始终映衬着琵琶女的凄凉身世和作者的惨淡心情,这一细节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由此可见,作品中的细节不可忽视,它往往为解读作品提供启示。

五、聚焦关键词语,品味关键词语在文中的穿针引线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一词见精神,尤其是那些处于关键位置的关键词语,总是在文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阅读时如能把眼光聚焦于这些关键词语,无疑为解读作品打开了一条通道。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开头写了女主人公的八个“梦想”,贫寒的现实使她“苦恼”,而“苦恼”的她又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梦想的光环,八个“梦想”构架了她的思想基础,显露了她的灵魂,支配了她那不为一般人所理解的行为,而她从“梦想”的云端结结实实地摔下来的结果,正是这种“梦想”光环的彻底破灭和消逝,所以,“梦想”在本文中是一个重量级的词语。又如:杜甫《登高》中的“悲秋”这个词语,独占要地,意盖全诗,在关键之处传出了作者悲国悲己的悲壮之声,点名了文章的主旨。再如:朱自清散文《绿》开头的“惊诧”一词,既暗示了梅雨潭“绿”的与众不同,又透露了作者对这“绿”色的喜爱、盛赞之情,后文对梅雨潭“绿”的铺写及作者喜爱至极的情感的抒发都在这个词语的覆盖之下,所以,“惊诧”一词也是个重量级的词语。

上一篇:同步时序电路下一篇:B-Lynch缝线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