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效果

2024-06-28

质量与效果(精选12篇)

质量与效果 篇1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服务和基础护理服务的效果及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一切合理需要的综合, 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 直接反映了护理工作的职业特色和工作内涵, 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 如何把握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 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提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任务, 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我院自2011年1月以来, 开始尝试护理质量点评, 重点发挥科护士长在质量控制中的主导作用, 让护士人人参与质量管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汇报总结如下。

1 方法

1.1 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质量管理首先必须确立护理质量标准, 有了标准, 管理才有依据, 才能协调各项护理工作。根据《山西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及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试行) 》等文件要求,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制定了我院各部门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包括临床各科室护理质量标准, 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及供应室、产房等, 根据护理工作的内容分为一般护理管理、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四大块评分标准。护理文书中的各种表格均严格按照《山西省病历书写规范》中的体温单评分标准、医嘱单评分标准、病重 (病危) 患者护理记录单评分标准及手术清点记录单评分标准, 于2010年12月组织各科护士长对旧的标准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 讨论、完善、定稿、印刷后以红头文件形成下发至各科室。

1.2 全员学习标准

标准下发后, 护理部于2011年1月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各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标准, 各重点部门的标准由各科护士长组织本科护士再强化培训, 月终对全院各科室的护士进行质量标准的考核, 目的是达到人人掌握。

1.3 质量检查方法

1.3.1 自查

要求每位护士在下班前对自己的工作疏理一遍:今日新入院患者有几个、危重患者有多少、导尿的几例、吸氧的几例等等, 自我检查有无漏项, 做到及时补漏,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新护士。

1.3.2 互查

“三查十对”要贯穿于各项护理操作的始终, 如果护士在自我检查过程中仍未查出问题时, 下一班护士在操作后仍要查对, 往往能发现个别问题, 与护士长沟通后及时补充完善此工作, 确保问题不过夜, 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3.3 科护士长查

科室护士长每周对本科室的护理质量重点督查, 每月月终时要组织本科质控护士对全科室所有患者的护理, 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每份病历全面评细检查1遍,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确保环节质量得到控制。

1.3.4 护理部查

护理部每周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质量有重点督查的内容, 月终时将本月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打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中旬要对全院各科的护理质量全面大检查1次, 同时将各科存在的问题汇总、打分。

1.3.5 质量点评

对于以上护士自查, 护士之间互相检查及科护士长检查出的问题, 一律不扣分, 也不作为月终质量点评的内容, 目的是提高护士参与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但对于护理部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检查出的问题, 要汇总在相应月份的护理质量点评表上, 每月月初组织全院护士进行上一个月的护理质量点评会, 在会上由各科护士长先汇报本科上个月发生的所有护理质量缺陷, 然后对照各部门的质量考核标准逐条点评, 此项质量缺陷违反了标准中的哪条哪款, 责任护士是谁, 应扣多少质量分, 最后要提出整改措施, 护理部要对照整改措施一一检查, 确保持续质量改进。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护理质量缺陷次数明显减少

由表1可以看出, 实施护理质量点评以来, 每月护理质量缺陷的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减少了。

3.2 新护士熟悉了质量标准

从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到每月的护理质量点评, 护士在不断地学习标准, 运用标准来指导工作, 自然而然就主动参与到质量控制中。我院2年来共招聘新护士45名, 她们虽然经过了招聘考试、岗前培训, 但是对各科室的护理质量标准、个别条款仍有不理解, 通过学习标准, 虽然工作中经过自查、互相检查, 仍然出现不少的质量缺陷, 让患者、家属及其他医护人员不满意。从2011年1月开展护理质量点评以来, 她们逐渐熟悉了标准, 知道自己发生的质量问题违反了哪项标准, 如何整改。

3.3 强化了护士的责任心

个别老护士虽然掌握了质量考核标准, 但也仍经常出现问题, 护士长将问题直接点评到人头, 促使老护士在以后护理中格外细心, 生怕再出问题而被点名。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老护士的质量缺陷也明显减少了, 患者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3.4 提高了护理队伍的业务素质

从每月护理部质量检查查出的问题来看, 一名护士要完全按照标准来做, 首先得掌握“三基”理论知识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及本科的疾病护理常规, 护士为了不被点评到, 就要自己加强学习这些基本知识。而且护士在自查互查过程中, 加强了工作交流, 不断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提升自己[1], 从而更加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业务知识的积累, 这样提高了护士的业务能力, 提升了整个护理队伍的业务素质。

3.5 强化了护士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护士长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护患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增强法律意识的必要性[2]。在每次的护理质量点评会上, 护理部都要求护士长要认真点评, 避免因护理失误而引起医疗纠纷, 例如:某个患者的入院指导未及时做, 恰巧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丢失了贵重物品, 这样患者会来投诉的, 很简单的一个入院指导如果做了, 就可避免纠纷的发生。因此在人们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的今天, 护理人员在每个环节中都要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在工作中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服务, 更要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6 增强了护士长的质量控制意识

由于每次的质量点评工作均由各科护士长来完成, 所以护士长的每周质量检查就要落到实处, 否则质量问题被护理部查出就会被点评到, 这样督促二级质控得到落实, 而且护士长在点评前都要再对照标准过一遍, 以防在点评会上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 既不利于护士的改正, 更有损护士长的形象。以前个别护士长在护理部检查时漫不经心, 对待本科护士出现的质量缺陷不以为然, 现在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 护士长的质量意识得到大大提高。

3.7 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卫生部医疗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通过1年的质量点评, 护士的服务意识得到提高, 都能按照质量标准中的要求, 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护理, 使各项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 贴近临床, 贴近社会。今年我院首次收到患者专门为感谢护士而送的锦旗, 患者给护士的表扬信也明显增多, 满意度从2010年9月份的85%提高到2011年9月份的94%, 社会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霞, 翟健新, 秦发伟.实施护士主导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 2009, 23 (7) :1764.

[2]崔琼, 薛为贞.增强护士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 2006, 10 (10) :78.

质量与效果 篇2

与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医疗服务是医院管理的永恒的主题,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生命。2008年,继‘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按照自治区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围绕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主线,我院制定各种措施,现就全年效果评价如下。

2008年是医院发展中重要的一年,由于强化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强化了持续改进的医疗服务,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建院以来的快速发展。

年门诊量由去年的3万人次增加到4万人次,出院人数由去年的900人增加到1000人次。2008年总收入达到了1100万元。

2008年内、外、妇、儿等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明显提高,开展了新技术和新项目。表现在病种层次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两个方面。其中外科腹腔镜的应用、骨科C型臂的应用达到了先进水平,内科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上得到了社会和公司职工的表扬,特别是内科开展的动态血糖监测在呼伦贝尔市是第一家开展的,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全年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赢得了患者的放心,使医疗护理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病案管理是院、科两级管理,全院病例由各科主任评审后送病案是管理,医务科组织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成员每月抽查,全年共抽查400份,院长查房共抽查运行病历300份,全部为甲级病历。对个别不规范的病历予以处罚。

处方管理医务科组织医疗管理委员会成员抽查,全年共抽查5000张以上,合格率达到98%。对个别违规不规范处方予以处罚。

为加强护理质量,医院招聘了新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护理队伍年轻化、操作标准化、服务规范化。2008年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给广大患者奉献了白衣天使的温馨和医院的恩泽。

一、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组织各科室人员进行学习,做到知法、懂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二、落实核心制度,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各项核心制度,通过考核,全院合格。在医疗服务中做到认真执行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收到管理制度化的显著成果。

三、加强病历质量管理,举办全体医师学习“内蒙古自治区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病历质量较前几年明显提高。

四、强化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订了我院毒麻药品保管使用办法。实行月月查,使处方合格率达到99%,符合“处方管理办法”。

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院制订了抗菌药物分级使用规范,实行了前10位药品公示制度,通过处方审查符合要求。

六、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对单纯性阑尾炎等五种疾病进行了单病种管理,并进行审查评价。诊断全部正确、及时、全面、治疗做到及时有效彻底,共评价了阑尾炎21例、子宫肌瘤25例等共计75例。疗程平均7-16天。所有考核病例无医疗过失,无医疗投诉,无医院感染,诊治上未发现不合理收费,但药费仍偏高。

质量与效果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50-01

一、多媒体课件有效运用要点

多媒体课件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的“堂件”,二是涉及众多知识点的较大型课件。不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哪种课件,如果想通过课件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话,就要处理好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用的场合。教师欲创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促进自主学习的话,那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一)用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通过真实或者近似真实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受。在教学中,一般是课堂的开始或者课堂的结束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但是在课堂开始和课堂结束时,对教师创新情境的要求大相径庭。课堂开始,教师利用创设情境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重点上;课堂结束时,教师创设情境,为的是让学生对知识和概念性的东西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掌握,或者深化和巩固情感类教学效果。教师利用情境创设进行目标教学时,要关注以下两点:1让情境创设给学生创造认知冲突之感。创设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现象的认知存在固有的缺陷和盲点,当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性质比较严重或者现象比较重要时,学生就有了强烈的了解欲望和学习热情,这种情境创设,我们称之为认知冲突型情境创设;二是“情感体验型”情境创设,这种情境创设是力求让学生对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或者文章达到情感的共鸣,学生对作者表达情感的共鸣度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约好。到底应采用“认知冲突型”情境创设,还是“情感体验型”情境创设,这个不是一概而论、约定俗成的,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当类型的情境创设。教师可以才用多种途径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播放一段视频录像、朗诵一首诗歌、放送一段乐曲、结合画面讲一个小故事,或结合数据图表介绍一个典型的案例等等。教师利用这些方法创设情景的前提是: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否则,再精彩的录像或者再优美的歌曲也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用于突破重点难点。有些科目仅仅通过教师的口授、板书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例如:医学中的病理分析与手术过程,以及人文科学中的某些重要理论观点。另外,医学实验中有些操作具有较大的风险,其实际操作过程通过讲解是完全达不到让学生理解的程度的,对于这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果能准确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于促进自主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设置的不同,多媒体课件多种多样,如具有三维动画功能的课件、具有交互性的课件、用于实验仿真的课件、数学建模软件,以及内容丰富的文献资料或带有视音频的案例类课件等等,这些课件不仅可以辅助教学,更可以在课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甚至组织全班的小组交流会议,让教学效果更加明确。

此外,教师要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多媒体课件不仅仅是教师展示个人教学理念的直观的工具,更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认知的交流工具和写作工具。但是,目前广大的教师习惯把多媒体课件作为自己的展示工具,对于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深刻发掘作用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这种状况,教师要着重改进。

最后,多媒体课件切忌枯燥和单一,而是要丰富多样,内容充实。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涉及动画、照片、图表、声音和视频。这些内容首现要是正确的,没有對学生价值观和认识观错误的导向;在此前提下,还应满足形象、生动和丰富(内容不能过于单一,有关资料不能太贫乏)的要求。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件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学校要尽可能的提高多媒体教学要求的环境和设施,给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创造最大的条件,保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利用多媒体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某些教师对于制作多媒体课件尚有很多不熟悉和不了解,学校应及时的组织培训和教育

(二)多媒体课件虽然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但是教师也不能随心所欲的随自己的喜好制作课件,而是要考虑学科的目标和要求,制作除如其分的课件,学科类型,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心态,都是教师在制作课件必须考虑的因素,教师应以最恰当的形式编排课件内容与表现方式。

(三)教学课件在表现形式和内容选择上的主观性是相对的,总体上来说,教学课件的内容还是以提纲携领、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为好,并尽可能利用图片、图表、图形、表格、流程图、双向表、插画等表现方式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领悟。

(四)有些教师一味的追求动漫效果与音响效果,动漫和音响对增强课件的趣味性确实大有帮助,但是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切不可过分使用。教学都是一个严肃、严谨的过程,这是教学的大前提,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应该遵守这个前提条件,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逻辑和科学的理论。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逻辑和定理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一个教师教学课件做得质量再好、水平再高,但是如果不在教学上认真下功夫,那么教学课件也只能是教学的一个门面和一种装饰,对教学难以起真正的支持和协助作用。

质量与效果 篇4

关键词:高校,评价系统,教学质量,存在问题

1 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

21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1]。2010年3月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王光谦提交的提案的核心内容是取消高校招生的批次, 各校同时录取。2015年有条件的高校实行取消批次录取方式。因此, 高校的招生不再受国家批次制度的保护, 高校的教学质量将成为学生选择学校的首要依据, 高校必须将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去保证, 而加强教学评价建立内部评估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大学教育有课堂教学, 以及包括实验、设计、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实践环节。我国高校数量较多, 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 有综合性大学, 有偏重文科类的, 有偏重理科类的;高校层次不同, 有本科、专科;类型不同, 有教学型, 有研究型的。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教学评价体系, 探寻合理、客观、合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各个学校的目标。

2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评价对象,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和评分标准构成。

评价对象为高校任课教师, 教辅人员及行政人员, 即学生之外所有学校员工都可以接受评价。评价主体由教学服务对象以及监督机构构成。评价内容和评分标准由各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构成。

评价主体和主体评分所占的比重国内外高校有不同意见, 一般的院校实行学生、同行、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四方评教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下面以课堂教学为例讨论评价主体。

学生评价:学生是课堂里最直接的教学对象, 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使用、教学互动等最为清楚。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接受情况, 可以判断教与学的配合情况, 确定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

同行评价:同行能从宏观把握所讲课程的难易程度及学生接受能力, 更能从课程与专业特点的角度去综合判断授课者的情况, 判断结果更能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 提出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有助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育经验, 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 相互监督。

专家评价:专家组成员常常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内校外同行和主管部门的领导。这类听课多数是安排指定的, 教师精心准备一两节示范课迎评, 专家给出评价, 可以认为是教师能力的最好展示, 专家的意见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领导、督导的评价: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和教学管理人员每学期进行随机性听课, 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评分标准各个高校有所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评价效果。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多层次、复杂的多指标系统, 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填表打分的形式,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一的定性评价, 一类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目前, 我国高校采用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多数为定量评价, 有如下几种: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2]。韦萌引入遗传算法 (Genetic Algorithm, 简称GA) 对BP (Back-Propagation Network) 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优化, 构造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并进行了实践检验, 结果表明此模型可比较客观地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仓库中提取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 并反馈给相应人员。南宁学院江春认为数据挖掘技术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3]。曲靖师范学院李红林和渭南师范学院李静燕将数据挖掘技术中挖掘算法Apriori应用到教学评价中[4,5]。挖掘大量教学管理中的数据的关联性, 进行数据分析, 得出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因素具有内在联系。

CIPP评价模式。杨芳引入CIPP评价模式[6], 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与毕业论文教学等进行评价, 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 全过程地评价实践教学各环节。

基于Assessment Portfolios评价系统。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杨伟杰设计开发了基于Assessment Portfolios的教师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系统[1], 实现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的信息化管理, 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作机制和反馈机制。

层次分析法。西安外事学院商娟叶采用基于AHP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层次分析法[7], 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 在各因素之间进行比较和计算, 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 进行网上教学质量评价, 为不同时期的教学评价目标提供了保障。辽东学院石岩涛采用距离比较法建立的等级评价模型, 并运用MATLAB的GUI模块建立的可视化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模拟等级评价, 结果与实际相符[8]。

SPSS基本统计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易颖[9]利用SPSS基本统计分析功能、绘图功能、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功能对教学评价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 认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需要打破评价表的统一制和终身制。

3 现存问题和解决方向

教学评价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 教学评价和评价信息的反馈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评价应成为一项教学管理常规工作, 各高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行多方面改革, 在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不足。

3.1 未能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效力

有的学校将学生评价作为教师教学质量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有的学校质疑学生是否有能力评价老师的教学, 评价结果是否能反映教师的真正教学水平。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评价都是终结式评价, 评价时间选择在学期末。为了提高学生参评率, 高校采取评教和学生成绩查询关联, 学生查看成绩前要对本学期开设的课程进行评价。学生为了完成任务, 难免仓促, 而且思想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往往影响评价效果的公正性, 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初衷相去甚远。

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多数学生所形成的共识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学生是教师教学的直接对象, 要评价高校教师教学, 大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学校管理上的偏差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评教的积极性和公正性, 使学生对评教产生反感情绪, 不能发挥评教的效果。学生评教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进教师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但实际上, 很多高校在实施学生评教活动时, 只着眼于管理教师的目的, 把学生评教与教师的年终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等教师人事决策制度相挂钩, 使学生体会不到评教的价值。另外学生评教结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考核、聘任、晋升, 直接牵涉到教师切身利益、生计前途, 就可能导致教师从“自保”出发, 不得不姑息、迁就学生, 降低课程难度、放松对学生要求等来获取学生评教的高分。

因此, 发挥学生评教的效果, 要真正将评教作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 将学生放在评价主体的地位, 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使学生认识到教学评价行使学生正当权利的有效手段。学生评教意见要向学生公开, 向参评教师本人公开, 使教师知晓自身不足, 改进教学真正达到评教的目的, 使评价结果服务于教学, 而不是成为教师晋级、升迁的工具。

3.2 评价指标单一, 不适合专业特点

评教指标设计是否合理科学, 直接影响评教结果的有效性。我国现行高校评教指标一般是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 教师和评价主体对评价指标的编制不了解, 评教指标难以渗透、体现教师和学生的想法。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课程性质、课堂体系各有不同, 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学内容、课程性质也有差异。因而, 评价指标用同一标准同一格式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的办法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指标的设立与选择, 不仅要求反映专业的特点, 还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出发, 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变现有的指标评价体系, 建立适合学科、专业、课程的评价指标。充分征求教师、学生、专家的意见, 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 应采用不同的评价因素和评价标准。

3.3 评价反馈滞后, 评价结果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效力不足

在许多国家的教师评价中, 评价结果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我国的高校学生评教中却存在反馈不全、渠道不畅的问题。教学评价是一项繁琐的过程, 从设计调查表, 到各部门测试评价, 填写评价表, 分析数据, 到总结反馈, 工作量大, 耗时长。评教结果是在学期末以总评分或等级的形式出现, 而且教学评价结果往往直接用于教师职称评价、工资待遇晋升等行政用途, 教学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被功利性因素掩盖, 部分教师为取得好的评教名次, 一味迎合学生, 降低教学要求, 使高校内部评价失去了“以评促改”, 促进任课教师改善课程教学的意义。各评价主体对于具体课程、具体内容的评价意见很少反馈给教师, 很难反映出教学的具体情况。而且教师得到意见时, 课程已经结束, 使教师不能及时获取教学评价信息、听取各方面教学建议。

4 结语

传统评价关注的是教学中教师的态度和行为等的各种素质, 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的不断提高, 构建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教体系, 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应大力鼓励教师个人组织学生评述教师的教学行为、记录自己的教学感受, 并将此与教师的教学反思结合起来。只有对教学的不断重新设计并能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评教才能真正发挥实效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伟杰.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 2013, 23 (3) :100-104.

[2]韦萌.GA-BP神经网络在高校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1 (1) :23-26.

[3]江春.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 (4) :66-67.

[4]李红林, 孔德剑.基于Apriori算法的高校教学评价数据挖据[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21) :241-242.

[5]李静燕.改进的Apriori算法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3 (1) :161-162.

[6]杨芳, 李福英, 邹安全.CIPP评价模式在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7) :64-66.

[7]商娟叶.基于AHP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电子设计工程, 2013, 21 (5) :1-3.

[8]石岩涛.基于距离比较的等级评价模型的GUI实现与应用[J].辽东学院学报, 2013, 20 (1) :57-61.

质量与效果 篇5

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尽职和教育质量之间,课程资源和教育质量之间均存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班主任勤勉和教育质量之间、教育平台和教育质量之间、教务管理和教育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关键词 广播电视大学 远程教育 教育质量 影响因素

0 引言

教育质量是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和普通高校或职业院校有所不同,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以成人在职学习为主,并且主要采用远程教学模式,加上学员招收条件很低,学员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对学员的管理约束又相对较少,这种宽松的学习形式往往给外界形成一种诸如:“不正规”或“混文凭”等负面概念的印象。

事实上,电大教育从来都没有忽略过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相反,正是由于学员的复杂性、教育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电大人针对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的研究和思考甚至比一般的普通高校还要多得多。

例如:基层电大人最关注的所谓“到课率”、“及格率”和“流失率”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

本文从现代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理念出发、以教育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视角来研究电大远程教育质量的含义。

应用实证的方法,以基层电大的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试图发现一些来自基层电大的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规律。

1 研究设计

1.1 概念模型

在模型构建前,首先需要澄清“教育质量”、“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区别。

文献[1]认为:教学质量侧重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其教与学的效果,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等内容;而办学质量则是围绕着培养目标和教学活动这一主题,侧重于教学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支持保障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质量。

文献[2]认为:和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质量观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全面教育质量观,素质教育应当从教育系统内部制定的评价标准、社会的评价标准、以及促进人的自我完善3个方面来评价和实施。

本文所研究的教育质量既涉及到办学质量中的部分内容,同时又包括了教学质量的全部内容。

教育质量的保证首先取决于教学质量,而教师是教学过程质量的主要控制者;此外,课程资源也是影响教学过程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电大远程教育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准永久分离,学习的平台建设非常重要,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孤独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同时,为了保证学习过程的质量得到监控,班主任的跟催和提醒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教学教务管理部门的支持服务对教育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首都预防的质量+效果+精品 篇6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给权力涂上防腐剂”“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预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新形势下首都预防工作必须坚持“职务犯罪研究”和“廉政宣传教育”并重的科学定位。

以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为方向,树立“职务犯罪研究中心”的定位。预防调查是预防工作的根基,无论是开展个案预防、行业预防还是专项预防,无论是撰写检察建议还是开展预防宣传、警示教育,搞好预防调查,深入研究职务犯罪发案的特点、原因、规律及对策,都是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并取得实效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北京检察机关始终高度重视预防调查,在传统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反腐败形势的发展,更加关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相关行业、领域的制度疏漏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不断增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近两年来,北京检察机关不断提高预防调查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2013年1月制定下发了《预防调查工作标准和要求(试行)》,全年全市共完成57项预防调查工作,建立或完善相关行业、领域的规章制度60项。其中,各分院、区(县)院形成了43份有区域特色的专项预防调查报告,以提出制度性对策为出发点,以完善权力运行中的监督制约机制为落脚点,向相关行业、单位建言献策,促进了多家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的完善。督促已建立或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发挥作用,深入推动相关行业或领域的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2014年,全市预防部门将继续围绕金融、国家机关、司法、国企等重点领域,统筹全市预防部门开展专项调查,查找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漏洞,分析其特点、规律和趋势,从体制、机制、制度、管理上提出有效预防对策。

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和营造廉政文化为主线,树立“廉政宣传教育中心”的定位。从预防职务犯罪的实践来看,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因此,从教育入手,开展预防宣传,特别是结合办案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警示教育,是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重要途径。对此,北京检察机关预防部门强化“廉政教育宣传”作用,着力弘扬廉政文化。一是规范工作、严格要求,如在预防调查成果转化过程中提出“六个一”要求,即“形成一份预防调查报告,出版一本警示教育图书,举办一堂廉政法制课,组织一次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巡展,召开一次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大会,编印一本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册”。 以宣传文化领域为例,举办了警示教育巡回展览,出版了《宣传文化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书籍,发放给全市宣传文化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形成了较好的廉政氛围。又如,2012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廉政法制课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从审批、授课、效果评估等几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规范,先后开展了全市首届“廉政法制课工作评比”、“十大廉政法制课讲义评比”活动,进一步提升讲课效果和讲课质量。二是注重开拓和创新检察宣传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结合重点行业、领域的特点,采取成立宣讲团、展板巡展、发送警示教育图书、印发宣传手册、开展模拟法庭、制作廉政微小说和公益海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加大与电视台等媒体的合作力度,适时推出全市检察机关创作的优秀廉政作品。召开全市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新闻发布会,集中展示预防调查等工作成果,扩大检察机关预防工作影响力。在去年的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廉政公益海报评选中,市院預防处报送的《字不出格权不越界》荣获特等奖;在全国检察机关“百优”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评选中,北京市反腐倡廉法治教育基地、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荣获“全国检察机关百优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称号;在北京市廉政微小说创作征集活动中,昌平院报送的《不同战场》荣获一等奖。另外,房山、大兴等院报送的多个作品也在各项评比中分别获奖。

2014年,北京检察机关预防部门将进一步夯实预防基础,注重预防工作质量和预防效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面对机遇和挑战,为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积极贡献。

质量与效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站2005年1月—2008年12月总采血量228 737 U (1 U=200 ml全血) 。血液报废来源包括实验室检查不合格、质控质检、血液成分分离、血液采集等。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站采血控制、血液成分制备控制和血液保存发放控制情况, 观察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前后血液总非正常报废率及采血非正常报废率 (采血不足量、凝块) 、血液成分制备非正常报废率 (纤维蛋白析出、破袋) 、血库非正常报废率 (医院退血、库存过期) 等质量测量指标的变化。

2 结果

2005—2008年各项血液非正常报废数量及报废率稳定保持在较低水平, 血液总非正常报废率低于我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目标值 (非正常报废率<0.9%) , 见表1。

3 讨论

我站的质量体系文件自2004年10月编制完成后, 为确保工艺流程改进以及国家卫生部“一法两规” (《血站管理办法》[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3]) 要求的需要, 经历了多次修改, 通过近5年运行实践证明, 这一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采供血过程的质量保证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员工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各项记录规范、完整, 可追溯, 血液报废率显著下降, 顾客满意率上升。按照PDCA循环不断推动血站在质量管理、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上迈上新的台阶。

3.1 领导重视亲抓, 全员积极参与

血液质量是血站的生命线, 建立并有效运行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是保持这一生命线畅通无阻的根基。采供血工作各流程环环相扣, 上一流程的输出是下一流程的输入, 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覆盖血站各部门, 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整个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一法两规”和ISO 9000标准, 都特别强调领导者的管理职责。规范中明确指出:法定代表人为血站质量第一责任人, 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 领导者只有直接参与到体系的策划、批准和颁布, 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定期听取质量汇报, 切实履行职责, 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体系文件, 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岗前技能等方面培训, 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参与到体系建设中来,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质量体系的贯彻和实施。

3.2 理顺组织结构, 加强体系监控

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执行质量体系文件来实现的。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目标和职责, 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监管、质量评审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管理重要的是通过理顺组织结构来加强体系监控, 准确地讲, 一个质量职能部门可以负责或参与多个质量活动, 但不要让一个质量活动由多个质量部门来负责。为此, 我站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形成三级质量监督网络, 结合考核检查、质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 创建“零缺陷”[4]质量文化, 建立激励机制, 严格奖惩, 实施全程动态监控, 确保采供血各项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从而实现了从事后把关向事前预防, 从结果监管向过程监管的转移。

3.3 坚持四个原则, 完善质量体系[5]

始终坚持质量管理者应独立于执行工作的直接责任之外, 不虚设的原则。这样便于全盘考虑, 从全局指导设计并组织制定切合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及相应的检查考核标准, 也便于质量监督考核工作的进行以及按质量规范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否则工作中就会缺乏权威感, 顾虑较多, 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始终坚持部门的设置要有利于质量体系实施、运作、考核管理并满足采供血功能需求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与权限, 特别是管理职能部门要定责清、定权足。给予的职责要相应伴随权力的授予, 权限与职责相适应, 权限与职责相互统一。

始终坚持开展全员培训的原则。我国的采供血机构, 长期以来基本处于“行业垄断”地位, 建立质量体系使职工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但自觉性和持续性较差。对此应充分利用血站工作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75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的规定[1], 开展持续性、实用性、针对性的新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 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和各类规章制度及相应岗位SOP, 安全卫生与职业暴露等培训, 增强自身业务技能, 加强体系实施约束力, 使体系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在质量体系文件的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全体职工在工作中遇到质量问题时, 应将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积极反馈, 以便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加强信息管理, 不仅是体系运行本身的需要, 也是保证体系文件有效运行的关键。所有与质量活动有关的人员都应按体系文件要求, 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处理和归档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2005:1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006:4-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06:5-9.

[4]王军, 陈晶, 骆眩, 等.“零缺陷”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8, 15 (5) :57-58.

质量与效果 篇8

1 消毒灭菌质量监测方法

1.1 B-D试验

压力蒸汽灭菌器要求每天灭菌前第一锅进行B-D试验。或检修后进行B-D试验, 检测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 检修后需要连续进行3次。具体方法:将B-D试验专用图水平放入试验包的中央层布, 或使用一次性使用的B-D试验包, 将测试包放在灭菌器排气口上方, 温度达到134℃时持续4 min, 取出B-D测试纸观察颜色, 当颜色变成均匀的深褐色时, 表明灭菌器排除冷空气性能满意, 若颜色较淡或不均匀代表机器有冷空气残留, 不能使用。该方法对灭菌监测十分方便, 能有效保证消毒供应室的物品以及空气消毒灭菌合格率。冷空气是造成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如B-D测试纸应保存在15℃~3O℃干燥、避光的地方, 并注意监测材料的有效期, 避免无效检验, 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1.2 化学监测

每次灭菌前进行监测, 采用消毒外用指示胶带贴于消毒包的封口处, 包内放置132℃化学指示卡, 及时判定每个包裹灭菌是否合格。并且, 每锅最难灭菌的地方 (排气口的上方) 放置化学指示物监测, 由于指示剂经过消毒灭菌过程后会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 灭菌周期结束, 要对每包的指示卡、指示胶带的颜色进行观察, 当化学指示胶带颜色变为黑色, 证明灭菌要求达标, 该物品灭菌合格可以发放, 需要工作人员注意掌握消毒时间长短和蒸汽温度高低。

1.3 生物监测

是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对灭菌过程进行监测, 以及对终末质量进行监测, 确保消毒灭菌合格的方法。采用新的包装材料或新的灭菌方法, 用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合格后方可使用。具体方法:将分别装有湿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的2个灭菌小纸袋放在试验包的中央位置, 将监测包置于灭菌器排气口上方, 每层设置9个检测点。一个灭菌周期后, 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中的指示菌片, 经60℃条件下培养48 h后, 观察培养基颜色情况。若颜色无变化表示灭菌合格, 有效确保灭菌质量。

1.4 清洗效果监测

每日对消毒器进行监测、清洗, 可采用目测和或借助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是否留有血迹、污渍、水垢等残留物以及锈斑。对物理参数及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监测, 定期进行消毒器械的清洗效果监测, 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个待灭菌包的物品清洗质量, 对不符合要求的物品包应停止清洗,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 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方法

加强供应室人员的素质教育及技术培训,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重视人员素质培养, 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采取有效管理措施, 制定无菌物品质量追溯召回制度,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强化质量“零缺陷”意识。进入消毒供应室工作的人员要经过正规的专业技术培训, 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和讲座, 监测人员要熟练掌握各项监测技术, 经考核持证上岗, 认真执行各项监测程序及要求, 且要接受定期培训。不断组织科室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以及法律法规学习, 增强防范意识。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慎独。严格环节监控、做好无菌物品的使用,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对监测结果详细记录, 资料妥善保存3年, 把质量第一的观念落实到各个环节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的制度管理[3]。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掌握先进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规程, 让每一位供应室护士懂得虽然供应室工作繁琐、细碎, 但责任重大。质检人员要全面掌握各项监测标准, 熟练技术操作规程, 肩负起科室的质量检测以及日常带教指导工作。综上, 供应室供应的用品牵涉到方方面面, 质量反映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充分认识医院感染与消毒供应室的重要关系, 每周抽查1次, 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及缺陷追踪, 记录存档, 定期主动去临床科室进行意见和建议的调研, 按照新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进行有效质控。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需求, 提高对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的重要性,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专业知识的指导及无菌观念水平的培养, 做到有章可循, 责任到人。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 严格地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有效减少缺陷,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 效果

供应室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室, 与临床各个科室均有联系, 做好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硬件、软件投入, 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B-D试验指示图等系统监测, 布局上工作间与生活间分开、污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与灭菌分开。采取护理人员自我控制、科室互控、医院监控等形式, 有效预防院内发生交叉感染。消毒灭菌质量逐年提高, 确保了消毒灭菌效果, 至今未出现过发放物品不合格情况, 保证了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安全。作为供应室工作人员质量是永恒的话题, 除不断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 对消毒灭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进一步规范各项制度, 加强人员业务培训, 确保消毒灭菌合格。随着医院现代化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室工作人员尽快熟悉掌握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标准, 采用指示卡质量要有保证, 确保万无一失, 采购正规厂家, 避免因指示卡质量问题造成的消毒灭菌不合格问题。根据时间进行包包监测、每日每锅监测、每月生物监测, 并对物品包装方法、摆放空隙、体积大小等做到规范化处理, 物品的包装要有良好的蒸汽穿透性能, 摆放时注意采用竖式摆放, 有效预防堵塞蒸汽流通, 灭菌时应尽量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 并根据品种不同做到分别灭菌。切实保证消毒物品的合格率。在物品回收时, 应做到由专人专车, 分类回收, 再进行物品浸泡、清洗、打包、消毒灭菌的各个环节, 均应做到规范化处理。消毒供应室无不合格物品, 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4 讨论

随着人们对卫生意识的不断加强, 对医院护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医院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保证医疗护理工作质量, 因此, 医院对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应室人员面临新的挑战, 必须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监测及管理。进行消毒灭菌监测是检验消毒灭菌效果的关键, 供应室应全员参与为基础, 变事后把关为事先预防, 为医院提供一个牢靠的“安全阀”和”保护屏”, 作为医院供应室人员,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消毒灭菌监测, 将这一重大责任用心完成, 强调过程管理, 在进行消毒灭菌时, 确保经消毒供应室处理的所有物品合格率均能达到100%, 实现灭菌物品零缺陷的目标, 从而有效杜绝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为患者临床就医提供最有效保证[3]。

参考文献

[1]喻红, 胡民勤.消毒供应室高职护生实习代缴管理思路与实践[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 2011, 21 (7) :1404-1405.

[2]王平, 宋敏, 胡珊珊, 等.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细节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4, 31 (2) :176-178.

质量与效果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站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总采血量为150000U, 1U=200mL全血。血液报废的来源为: (1) 实验室检查没有达到标准; (2) 质控质检; (3) 血液成分的分离; (4) 血液采集。

1.2 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站采血控制、血液的备份情况、血液保存的情况进行分析, 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前后的质量测量指标进行比较。

1.3 指标观察

指标包括: (1) 采血非正常报废率; (2) 血液成分制备非正常报废率; (3) 血库非正常报废率。

2 结果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 血液非正常报废的数量在132~158U, 报废量较低, 报废率在0.25%~0.28%, 报废率较低。血液总非正常报废率比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值低。

我站于2009年10月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通过实际的运行,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采供血的质量。员工增强了对血液的质量意识, 记录较为规范, 血液报废率下降较为明显, 顾客满意率有所提高。

3 讨论

3.1 明确建立的方针

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必须明确管理的目标以及方向。本站在设置质量方针以及质量目标时, 质量方针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保证献血者以及受血者的健康为原则, 注重满足用血者的需求, 提高血液的质量。质量目标设定为: (1) 无偿献血率达到100%; (2) 红细胞分离率超过95%; (3) 感染控制率达到100%; (4) 顾客满意度超过95%; (5) 血液制品的合格率以及出站率达到100%。

3.2 领导加强重视

《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为血站采供血提供法律依据。以上法律法规对员工的职责作出规定, 站长是法定代表人, 是血站质量的首要负责人[2]。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不断的完善, 对于血站而言, 血液的质量是核心, 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血液质量的基础, 采供血服务较为复杂, 环环相接。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涉及到多个部门, 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体系的运行。最高管理者强化管理工作, 并进行协调, 各个部门相互配合, 质量量方针, 设定质量目标,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监控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 保证其正常运行。

3.3 对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在过程中得以体现。质量监督员以及科室的主任需要监控科室的质量, 质控科监督管理血站的业务活动, 确定业务流程, 明确沟通的方法, 全面控制生产过程, 如血液采集、制备、检测等[3]。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时, 标准的制定需要和实际的工作紧密的结合。在运行的过程中, 对于出现的不合理的现象, 应当进行及时的检查, 采取措施, 保证体系的有序运行。

3.4 进行全员培训

员工的质量意识对体系的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必须拓展培训的层次, 丰富培训的方法, 不断强化训练,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通过加强培训, 员工树立质量的意识, 注重服务细节, 端正工作态度。培训的内容包含解读法律法规, 熟悉行业的标准, 教导输血的技术以及知识。结合不同的对象, 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在进行培训时, 可以邀请专家讲课, 鼓励员工继续学习;员工加强自主学习, 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针对员工、科室、单位详细制定学习计划, 并紧抓落实工作, 进行定期的考核。

3.5 进行审核以及评审

进行审核以及评审有助于质量体系的运行。审核的关键在于对体系的适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验证。审核的内容如下:第一,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可行性;第二, 体系文件的涵盖面是否广泛, 文件的接口是否明晰;第三, 组织结合与实际需要的相符程度, 明确部门以及岗位的职能。

综上所述, 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有助于保证采供血的安全,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站采血控制、血液的备份情况、血液保存的情况进行分析, 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 血液非正常报废的数量在132158U, 报废量较低, 报废率在0.25%0.28%, 报废率较小。血液总非正常报废率比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值低。结论 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有助于保证采供血的安全。

关键词: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体会

参考文献

[1]林国奎, 黄新宝.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点体会[J].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 12 (4) :136-136.

[2]牛慧佳, 张琦, 王伟.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评价与体会[J].职业与健康, 2010, 26 (6) :696-697.

质量与效果 篇10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工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把热力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化工技术领域,它以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为基础,主要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规律及过程趋近平衡的极限条件,为有效利用能量和改进反应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决定化工分离过程、化学反应器所需的相平衡以及化学反应平衡数据、参数和平衡时的状态[1,2],并对化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因此该课程的学习需要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高等数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从而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这也导致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的难度急剧增大,同样也让教师教授这门课程面临着挑战。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的,化工热力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涉及到的公式纷繁复杂,理论概念严谨、抽象,因此教师教授起来并不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枯燥难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起到好的教学效果[3],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要点,培养学生将热力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化工技术领域的能力,是本课程教学过程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专业素质提高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以前所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课程均为理论基础课程,严格说来是高中课程的延伸,研究方法亦具有很强的延续性。而从《化工热力学》课程开始引入工程的观点,接触到的很多都是尚欠成熟的半经验或者半经验半理论的公式,以及严谨而抽象的理论知识。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接受工程学的观点,如何将枯燥繁琐的公式消化理解,如何能提高学生对严谨而抽象工程学理论的兴趣,就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1.1 改进教学方法,将公式的教学过程由繁入简

《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难于学习的首要一点,就是公式纷繁复杂且数量庞大,对于首次接触到半经验半理论的学生来说,过于枯燥繁琐[4,5,6]。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决定整个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准备得再好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对于枯燥而繁琐的公式,可以利用公式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思路,将繁琐简单化,将枯燥趣味化。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公式就不再是死记硬背、无趣的学习。例如,第二章节的立方型状态方程,其中的RK方程、SRK方程和PR方程都是目前工程上常用的状态方程,因此也是教师讲授的重点。但是这3个方程相对来说,都比较复杂且相似,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且容易混淆。也正因如此,学生的反响也是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那如果能将这几个公式联系起来教给学生一种记忆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将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因此,我们通常会从范德华(VDW)方程开始教学,以范德华方程为基础,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记忆住公式。因为RK方程是在VDW方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相对于VDW方程来说,它考虑了温度对实际气体的影响,所以在VDW方程第二项的分母上出现了温度的修正项T0.5。因为温度要考虑的话体积也是不能忽略的,所以同时也对体积进行了修正,因此出现了体积的修正项b,从而就得到了RK方程的具体形式。而RK方程的出现,使得人们在处理大量的非极性和弱极性的化合物上能够得心应手,但是在研究强极性的物质的时候,往往不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从而出现了SRK方程,所以SRK方程和RK方程最大的区别就是,SRK方程体现了物质的极性。因此SRK方程是在RK方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引入了考虑极性的修正项α(T),这个修正项也同时考虑了温度的影响,所以RK方程第二项分母中的T0.5就合并到分子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分子α(T),这样就形成了SRK方程的具体公式。通过告诉学生如何记忆公式的方法,会使得学生觉得学习起来不会枯燥,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之所以会让学生觉得难度大、枯燥,首先就是由于要学习大量的公式,所以,当教师把公式记忆的方法也同时教给学生的话,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无头绪和茫然。同时,也将每个公式的使用范围和注意要点介绍清楚了,这样一举两得,也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1.2 实例为先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传统的《化工热力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学科的严谨性和推导的严密性,缺少热力学在应用方面的探讨,使得学生感到上课过程枯燥无味,导致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变得难于理解。因为对于本科四年的学习,《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是学生接触的将工程理念引入学习的第一门课程,也是理论性、逻辑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7]。对于初学者来说,按照以往科目的学习惯性,往往学习过后,却不知道在实际过程中具体应该使用哪些理论和公式,有种理论和实际脱离的感觉。当碰到具体的实际问题时,不清楚应该用所学的哪部分理论来更好的解决问题。这也是目前《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

因此,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将教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尤其是身边较新的热力学应用实例。例如:在相平衡这一章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产实习过程中接触的化工厂分馏塔、精馏塔等等实际例子,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还可以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和实验中经常接触到的电解质溶液的相平衡、聚合物溶液的相平衡结合,这样给学生一个直观感性的理解,通常会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所学抽象性的理论。比如在制冷章节,除了介绍大家所熟知的空调和冰箱外,还可以介绍一个实例-笔记本电脑CPU的散热管[3]。通常CPU的散热管中会装有液体,利用吸热原理将热移走,在管的另一端使用风扇及散热片把热量吹到环境中。同时在蒸发过程中,管内液体将保持一定温度,当蒸发热量被风吹走后,又会泠凝为液体,周而复始完成散热的作用。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得理论与实践能够联系在一起,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1.3 加强实践环节,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除了是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具有很强应用性的一门课程,它为化工分离、萃取、结晶等过程中提供物质组成计算和分析的数据,可以说没有化工热力学就没有现代的化学工程[7]。因此,在化工热力学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数据的计算,并且由于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都是实际物质的物性数据,又是对实际流体进行数值模拟,所以通常就要进行数据拟合,计算量自然偏大,这往往也是学生感到头痛的地方。而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和相平衡计算又是化工热力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都必须掌握和传授的一个环节。那么,这个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其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在解决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重视,计算机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为解决计算上的困难及加深学生对化工热力学的理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对一些计算软件的使用,比如说,有关热力学性质及相平衡的计算程序、FORTRAN程序,以及Matlab、Mathematica、Math-CAD等软件[8,9],在课堂上使抽象的热力学计算具体化,减轻学生的恐惧为难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学生多掌握一门软件。

2 深化考核方式改革,注重应用能力考察

考试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反馈教与学信息的有效途径。考试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如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如何教和如何学。

传统的《化工热力学》的考核方式就是闭卷考试,考题的内容为上课所学到的理论和公式,考察的是学生对理论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从热力学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主要是考验学生对理论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熟练运用的程度。然而通过与几届学生的交流,我们发现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不是学生不会运用公式,而是由于公式太多,在学习和复习的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往往记不准或记混乱了。尤其像RK方程、SRK方程、普遍化维里系数法、wilson方程等等,这些方程的相关系数的求解公式繁琐且相似,较容易弄混,而且这些次级公式又不是考察的重点。并且在目前实际工程应用中,这些次级公式都直接编码到程序中。鉴于目前化工领域的现状,所以考虑在考试的时候,这部分公式可以作为非考察内容,也就是说,可以在考试卷上作为已知条件出现。因为考试实际是要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学生背书的功底检验。

目前,这一尝试已经在一届学生的考试内容上体现,学生反响比较好,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故将会在以后几届学生中继续此次改革,力求获得更好的效果。也希望通过这种对考试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使得考试的真正意义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真实的反映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情况,也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能够及时进行总结修改,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 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化工热力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基本理论阐述及公式推导为主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注入式知识教育”模式[10]。但由于《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公式繁多、理论抽象,并且随着培养计划的进一步修订,压缩了教学时数,这种“注入式知识教育”模式在有限的学时范围内往往会让学生觉得压力过大,且理论的掌握也不扎实,这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尝试着在教学活动中改过去的按照课本的“连续型”授课方式为“对比型细节式”授课方式,通过将相似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对比的方式进行授课。比如说,在逸度这一节里,大多数教材都是将其分成两部分,在两个章节里进行讲述。那实际上在讲授逸度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纯物质、混合物中组分i和混合物这3种逸度放在一起进行讲述,尤其是在讲到逸度定义的时候,通过这种对比比较的方式进行授课的话,明显较容易的被学生掌握,且能够了解各自的区别。在讲述逸度计算的时候,也可以先从纯物质的逸度计算开始,再通过对比引出混合物的逸度计算、混合物中组分i的逸度计算。并且在讲述后两类逸度计算的时候,只要重点讲述与纯物质逸度计算时的区别,随后再通过具体的例题达到熟练贯通的目的即可。这样不仅使教师教授起来简便且得心应手,最主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简单明了且直观的掌握逸度和逸度计算的要点和重点,而不会出现概念混乱、李代桃僵的现象。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尝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列出若干专题内容,让已分好组的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交流并写一篇专题论文。学生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自己查找与所选专题相关的文字资料,并进行整理、综合、归纳来完成专题论文的撰写。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和整理,帮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鼓励引导学生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但同时又不放任自流。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成为“主讲”,角色的转变也增强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程度,也锻炼了学生专业论文撰写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专题论文的写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工热力学的知识内容,强化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述教学改革尝试得到学生们的积极肯定,我们将依据工科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为培养能力强、素质高、适应现代化学工业需要的科技人才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秋荣,武宝萍,田永广.《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甘肃科技,2008,24(3):169-170.

[2]常贺英,马沛生.论化工热力学在化工类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作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5(4):28-30.

[3]梁浩,刘惠筎,王春花.《化工热力学》教学实践与尝试[J].广东化工,2010,37(1):157.

[4]景晓辉,丁欣宇,王树清,等.化工热力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1):81-84.

[5]郑立辉,韦一良,宋光森,等.化工热力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07(1):77-79.

[6]冯新,陆小华.以学生为本的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6(4):30-34.

[7]马沛生,李永红.化工热力学(通用型)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4.

[8]罗明检,张海燕.Mathematica软件在化工热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9(5):73-78.

[9]李克娥,苏铁军.Matlab在处理化工热力学数据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3):100-102.

浅谈如何提高抹灰观感质量效果 篇11

关键词:观感效果 质量 工序 检查验收

1 抹灰工程

抹灰工程——是用灰浆涂抹在房屋建筑的墙、地、顶棚、表面上的一种传统做法的装饰工程。抹灰工程分内抹灰和外抹灰。内抹灰主要是为了保护墙体和改善室内卫生条件,增强光线反射,美化环境;外抹灰主要是保护墙身不受风、雨、雪的侵蚀,提高墙面的耐久性,也是对各种建筑表面进行艺术处理的措施之一。为了保证抹灰的平整度,避免裂缝,达到良好的观感质量效果,抹灰层一般应分层组成,分层操作,一般分底层灰和面层灰。

2 常见问题

①在一般抹灰施工中,由于基层材料不同,抹灰层厚度不同,干湿不均匀等原因,抹灰层容易产生裂缝,这也是抹灰施工的质量通病,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②同样,作为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提高观感效果也是重要控制点,由于材料、施工操作工序、操作手法等因素,墙面容易出现色泽不均匀、空鼓等影响观感的现象。③现代建筑多向智能方面发展,建筑物内预留线盒、线箱孔洞较多,增加了施工难度,施工时不注意细部处理,容易出现线盒被埋、裁边不齐等现象,为后续施工带来麻烦,而且也同样影响观感效果。④此外,阴阳角不顺直、不方正、阳角强度不够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操作手法和材料的使用情况,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此加强监督、重点控制,提高施工质量。⑤对于细部处理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抹灰墙面与混凝土面接茬部位界线不分明混凝土面污染,严重影响观感效果。

3 应对措施

①对于各种出现的问题,首先从工人的施工工器具入手,对所有的工器具进行检查更新,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器具施工。②端正工人的工作态度,经常召开交底会,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另外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明确施工验收标准,制定奖惩措施,提高工人的警惕性、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行规范化管理。③对于需要抹灰的墙面,首先要清理基层,提前进行浇水湿透。过梁、构造柱处要进行甩浆,增强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力,有效减少墙面空鼓。④基层抹灰时,要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面层抹灰时面层厚度均匀,从而避免厚度不同发生不均匀收缩而造成墙面裂缝和色泽不均匀现象。⑤对于线盒、线箱等预留孔洞,施工前将孔洞用棉毡或废纸等塞实,避免线盒等污染或者被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工人认真裁边,待墙面砂浆初凝后将线盒、线箱内进行清理。⑥在施工前将抹灰面和混凝土面接茬处用胶带粘齐,抹灰施工完毕后立即撕下胶带,可以保证接茬处界线分明。⑦工人上面层灰后,压光过程中把握好时间,压光次数保证在2-3次,每一抹子压光方向保持一致,每一道抹纹衔接上,可以确保成活面色泽均匀一致,观感效果大大提高。⑧在抹灰后的一个星期内,每天浇水进行养护至少两次,可以有效减少起砂、裂缝等现象。⑨对于阴阳角问题,主要通过过程监督来进行控制,检查工人的施工方法,监督材料的使用,保证阴阳角的顺直和方正,增加阳角暗护角的强度,提高观感效果和工程质量。⑩选用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配合比进行砂浆的拌制,添加合理的添加剂,同样可以有效提高观感效果和工程质量。

4 施工工序

4.1 施工准备 ①抹灰施工前,首先要保证抹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均经过有关单位共同验收,并签认。②审查图纸,组织研究讨论,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制定施工方案。③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保证施工材料合格。④弹好室内50线盒房间方线。⑤施工前对工人进行正式的技术交底。大面积施工开始前先做样板,样板通过验收后方可大面积开始施工。

4.2 操作步骤 ①对抹灰基层进行清理,墙体表面的灰尘要清除干净,过梁、防水台、构造柱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剔平,对填充墙的质量问题进行认真处理,砌墙缝隙堵严,线管槽进行修补。框架柱、过梁、构造柱要求提前用火碱清洗油垢、污物等。对构造柱、过梁等混凝土面进行滚胶处理,保证抹灰层和基层的粘结力。②对电线盒、配电箱、消火栓箱等进行有效保护,以免抹灰施工对其造成污染或损坏。③浇水:浇水应在抹灰提前一天充分浇水湿润,要求水渗入墙面内20mm左右。浇水应该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浇水,掌握好水势和速度。④填充墙與框架柱、梁的抹灰面平齐的接缝处,需要在抹灰前在接缝处的框架柱、梁上粘贴胶带,以避免抹灰造成不抹灰框架柱、梁的混凝土面污染。⑤吊直、找规矩、做灰饼。先在墙的两端距阴角15cm用线锤吊垂直,上下靠近顶板和楼地面20cm左右各做一个灰饼(灰饼用1:3水泥砂浆做成5×5cm方块),中间部分拉引线补灰饼,这样有利于保证墙面的抹灰厚度和表面垂直平整。灰饼间距保证在2m范围内,灰饼凝固后对其进行二次校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灰饼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抹灰层的垂直度、平整度、抹灰厚度以及与混凝土面的接茬平整,使其符合抹灰质量标准。灰饼要在底层抹灰之前做,这样便于底层抹灰时参考抹灰厚度。⑥抹底层灰刮糙:抹底层灰前对墙面浇水湿润,底层抹灰要薄,使用砂浆牢固嵌入砖缝内,刮糙完成后检查刮糙面是否垂直和平整,阴阳角是否方正。底层抹灰要求用木抹子搓毛,使表面平整密实。刮糙后及时将电盒、电箱内的砂浆清理出来。⑦抹面层灰:底层抹灰间隔一天时间便可抹面层灰,如果底层灰太干燥时可以提前浇水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遍使其与底层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遍,达到要求的厚度。用铝合金刮尺刮平整,用木抹子搓毛、提浆,然后用铁抹子竖向压光,待层面吸水七成干时,用铁抹子水平方向均匀赶压,使其纹路一致、表面光滑,一般压光需2-3次较好。卫生间墙面要求为拉毛,即第一遍用木抹子搓毛后,待墙面凝结至恰好能用手指轻压压出痕迹时,再用木抹子提浆拉细毛。⑧细部处理:在阳角处,按规范要求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线盒、线箱裁边要求顺直、方正,踢脚线部分墙面搓毛,厨卫防水部分压光。要求不同做法界线要分明,界线处要求先弹线再施工。多个线盒同排时,要求在多个线盒同一水平边或竖直边上先弹线再裁边,保证多个线盒排列整齐。⑨施工完成后,对线盒、线箱内进行清理,并及时撕掉提前粘的胶带。⑩养护及成品保护:抹灰墙面初凝后,要坚持浇水养护至少一周,每天养护至少两次,防止裂缝、起砂等现象,提高观感及质量效果。对墙面的阳角用木条制作护角进行保护,在成活墙面醒目位置贴出告示,提醒大家注意保护成品。

5 检查与验收

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避免盲目施工,对不合格的施工坚决进行返工。②在做好灰饼后,使用靠尺对垂直度进行第一次校验,超出误差范围要立即更正,水平方向要进行拉通线检查,及时将错误扼杀在襁褓之中。③底层抹灰也要进行严格检查,根据灰饼判断底层灰的厚度是否合格,检查底层灰和基层的粘结性、阴阳角的方正及顺直情况,从而保证面层灰的厚度均匀,提高抹灰成活后的效果。④上面层灰时的检查最为重要,在第一次压光时要及时检查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顺直度,不合要求的要及时增减砂浆进行校正,达到规范要求。在第一次压光后要认真监督工人施工,严格要求工人把握好最后一次压光的时机,并且要在最后一次压光前再次检查垂直度、平整度,确保万无一失。⑤过程中严格跟踪检查,避免工人因责任心不强、为节省时间而不按正常工序施工。

6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中、高级装饰抹灰工程日益增多,这也要求我们的技术水平要不断进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切实按照规范、规定执行,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同时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方能保证抹灰施工的观感效果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国芳.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NALC)砌块免抹灰式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1(11).

[2]崔闯.建筑装饰中的抹灰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

质量与效果 篇12

岷县生猪饲养形式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 从历史形成喜欢饲养本地黑猪和改良型黑猪。该类猪种特点是饲养周期较长, 生长较慢, 皮厚肉香, 头、蹄、下腹皱纹多, 毛密毛长, 群众喜食。但用机械化流水线作业屠宰方法, 毛烫拔不干净, 群众不喜欢要, 特别岷县为汉藏杂居区, 文化落后, 属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欠发达地区, 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低, 政府无力在县城筹建一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在不能开展定点屠宰的条件下, 岷县畜牧局和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为确保肉品食品质量安全组织实施了“分散屠宰, 集中检疫, 挂牌经营”的生猪屠宰检疫管理方法。

2 集中检疫的具体管理措施

岷县城区从事长年屠宰和季节屠宰生猪的共有58户, 分布零散, 范围广, 给检疫管理和屠宰检疫工作开展造成了极大困难。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克服人员少的困难, 分组分片对屠宰户逐户进行排查摸底, 治理整顿, 限期整改, 经过整改, 将符合兽医卫生条件的24户准予屠宰经营, 其余34户条件较差的坚决予以取缔, 然后在城区按程序实施集中检疫。

2.1 宰前申报检疫

将城区24户生猪屠宰经营户分3片由3名检疫人员分片管理, 屠宰户收购到生猪后先打电话向检疫人员报检, 管片检查检疫员到期屠宰户家中对收购生猪进行临床检查, 确认健康后准予屠宰, 进入待宰圈待宰, 对检查有病或疑似病猪关入隔离圈饲养观察, 然后决定急宰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收回检疫证明, 登记耳标号。

2.2 宰后集中检疫

屠宰生猪在上市或送入加工环节前, 先全部送到城区生猪胴体肉集中检疫点, 按猪胴体肉规定检疫部位实施检疫, 头、蹄、内脏进行同步对照检查, 经检疫确认健康合格肉品, 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加盖验讫印章, 准予上市销售或送入餐饮加工环节, 经检疫确认染疫病猪或染疫肉品视程度不同进行熟制、腌制、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集中检疫点从上午六时到期下午五时, 全年无节假日坚持上班, 随到随检, 以方便屠宰户, 检疫结果建档登记, 并收回免疫耳标。

2.3 上市挂牌经营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城区肉品销售市场统一订做了售肉案子和贮肉柜, 每户1套, 统一编号, 固定摊位销售, 以便于监督检查和肉品质量追溯。

2.4 市场监督验证

专门成立市场和加工环节巡回监督检查组, 对内检查检疫刀口部位, 检疫结果是否准确, 出具票证是否规范, 检疫印章是否清晰, 检疫员是否签名, 对屠宰户检查是否有偷漏行为, 是否偷梁换柱, 是否将母猪肉等劣质肉挂牌。降价销售, 发现违规违章行为填入“动物卫生监督检查记录”, 对检疫人员和屠宰户按规定处理处罚。

2.5 餐饮加工环节检查

巡回监督检查组对送入餐厅、饭馆、酒店、卤肉店等餐饮加工场所的肉品、内脏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 发现染疫肉品追根溯源, 一查到底, 对屠宰户和加工经营户依法严肃处理处罚。

3 集中检疫的关键控制点

3.1 宰前报检

宰前申报检疫和临床健康检查, 含有生猪来源地, 来源地疫情动态, 沿途经过地区, 耳标号, 产地或运输检疫证明及证号, 收购猪临床健康状况等检疫检查登记内容, 为宰后集中检疫提供全方位的重要信息, 是搞好集中检疫的前提环节。

3.2 宰后检疫

宰后集中检疫是对屠宰猪胴体和内脏通过三腺、淋巴结、皮肤、肌肉、头、蹄、肠五脏的病理学变化检查, 感观判断肉品健康, 为进一步检验提供依据, 是搞好集中检疫的关键环节。

3.3 监督检查

市场监督验证和加工环节检查, 可促进规范化检疫, 约束检疫人员执法行为, 纠正屠宰户违法违章活动, 增强屠宰加工从业人员依法经营和提高自觉守法意识, 是集中检疫的保障环节。

4 集中检疫的效果质量

4.1 报检管理

通过对屠宰户屠宰条件审查和专项整治, 取缔了不达标屠宰户, 通过对偷漏检和经营病害肉品案件的处理处罚, 规范了屠宰加工行为, 实现了屠宰户主动申报配合检疫, 检疫人员规范按程序检疫出证, 屠宰加工活动依法有序进行的良好局面。

4.2 检疫质量

岷县城区年屠宰生猪达3万头, 日屠宰生猪60头, 宰前申报检疫率, 宰后集中检疫率, 规范化出证率, 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检疫证明、免疫耳标回收率达96%。实施集中检疫5年来未发生一例群众购买病害肉和餐桌中毒事件。

5 讨论与小结

5.1动物屠宰集中检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专业技术执法工作, 食品安全大于天, 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认真, 依法科学, 按程序进行, 每个环节的错误和失误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甚至严重后果。

5.2监督检查是检疫的保障措施, 对理顺检疫关系, 开展规范化检疫有强有力促进作用, 必须加大监督力度, 发挥动物卫生监督处理一案, 震慑一方, 稳定一批的法律权威作用。

5.3检疫队伍素质是保证检疫水平和检疫结果的首要条件, 要不断培训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觉悟, 为搞好集中检疫奠定坚实基础。

5.4在部分定点屠宰暂时不能开展的地区, 只要集中检疫的各环节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集中检疫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屠宰检疫管理方法。

摘要:通过对生猪屠宰集中检疫的宰前申报检疫, 宰后集中检疫、上市监督验证、加工环节监督检查的观察研究和检疫结果分析, 证明在"定点屠宰"条件暂不成熟情况下, 实施集中检疫是一种检疫质量可靠, 管理科学可行, 行之有效的动物屠宰检疫管理方法。

上一篇:工业仿真下一篇:英语教学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