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提高

2024-10-11

学习提高(精选12篇)

学习提高 篇1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既要注重知识传授, 也需要指导学习方法, 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整体提高, 落实有效教学理念。

一、指导课前预习,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有人曾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在教学过程中, 当学生们把握预习方法, “抢跑”领先时, 则把握了学习主动性, 能更自觉地学习, 从而提前扫清一些学习障碍,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给新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需要注重预习环节, 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并指导预习方法, 提高预习效果, 给课堂教学“道路”铺好“基石”。

首先, 指导预习方法, 形成眼、手、脑并用的预习习惯。在政治预习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预习, 动眼、动脑、动手。 (1) 动眼。即认真阅读与研读, 弄清每章课题与框题;或抓住主要观点及其图表文字表述等, 这样有助于把握理论要点, 抓住知识重点、难点。 (2) 动脑。即预习时, 边阅读边思考, 大胆质疑, 提出问题。 (3) 动手。在自读课文时, 标记不动之处, 并结合已有知识试着自己解决。对于难以自主解决的问题, 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分析, 并做好课堂笔记, 积累分析思路。倘若还是无法明白或存在疑惑之处, 则可请教老师或同学。

另外, 为培养学生预习自觉性, 教师可提供导学案, 以任务或题目形式诱导学生按着有效预习方法有方向性地自主预习, 完成预习任务。比如教学《要“鱼”还是要“渔”》时, 教师可呈现导学案,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并完成有关预习题目。 (1) 填空。比如本课中“鱼”与“渔”分别指_____与_____;五段学习法:_____。 (2) 问答题: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有何作用?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你知道学习技巧与方法吗?说说看。 (3) 辨析题:要“鱼”还是要“渔”?结合教材, 说说理由, 找出有关依据等。

此外, 教师还应注意分层预习。这包括两方面:第一, 分层阅读, 循序渐进, 梳理知识结构, 构建知识体系。 (1) 分析概念等基础知识, 抓住知识内在关系。 (2) 了解知识的理论说明与论证点, 把握知识拓展延伸点。 (3) 收集与整理有关信息材料。第二, 分层指导。在预习指导中, 教师应注意学生个体差异, 指导学生依照自身来读透教材, 理清问题, 理解观点, 把握方法, 而后灵活运用。

二、注重课堂互动, 培养自学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互动交流、探究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策略, 这避免了教师单一讲授, 将学生引入教学活动,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讨论、辩论等活动中深化认知, 更全面而准确地理解知识, 而不是死记硬背,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需要注重课堂互动, 优化教学过程, 打破学生被动学习模式,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一, 巧设情境, 实现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学生需要识记不少理论性知识, 如果学生只是僵硬记忆, 没有透彻理解, 则会影响实际运用效果。因此,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实现师生互动交流, 教师则需要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表达;或者让学生当当小老师, 讲解自己的分析思路或解题过程。这样, 既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也带动其他学生主动学习。如学习《成长不烦恼》时, 教师可播放音乐《小小少年》, 渲染氛围。师: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小少年也出现了不少烦恼。同学们, 这时期的你们又有哪些烦恼?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烦恼的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 说出自己心中的烦恼。这样, 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解决实际问题, 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 探究与合作, 促进生生互动,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现代教育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也需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集思广益。因此,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来组织一些探究合作活动, 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化认知, 升华情感。比如教学《长大的感觉》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 描写青春:什么是青春呢?请用一些词语描绘自己眼中青春的样子。分组商讨, 选出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 多彩的青春:播放一组生活照片, 引导学生讨论青春的活力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感悟。 (3) 矛盾的青春期:呈现有关情境剧, 引导学生小组交流, 并汇报结果。比如情境1:矛盾的小芳。人物:小芳与妈妈。早上, 上学前, 小芳拿出换下的校服要妈妈马上帮她洗干净, 妈妈认为小芳都这么大了, 要学会自己洗衣服了。小芳反驳道:“妈妈, 我还是未成年人呢, 还有谁叫您是我最最亲爱的妈妈呢, 你不洗谁洗呢。”放学后, 小芳看到妈妈正在她房中整理东西。此时小芳气呼呼地对妈妈说:“妈, 我跟你讲过多少次了, 不要乱翻我的东西嘛, 我自己会整理的。”妈妈反驳道:“你会整理吗?每次都把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我说不许碰就是不许碰!”小芳大声道。此时, 妈妈也生气了:“你这孩子, 怎么跟你妈说话的啊?”“谁叫你动我东西了, 再说我长大了, 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提出问题:小芳是长大了, 还是未长大呢?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呢?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深化认识,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提高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一转眼,一个崭新的学期已经过半。还有一个星期就期中考试了,考试虽然考试在即,但是在平时还有很多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上课不听讲,作业潦草或抄袭他人敷衍了事,所以,我今天国旗下讲话想和大家谈谈如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的态度就决定了你学习的成败,关于端正学习态度问题:首先,我们要树立学习的目标、明确责任。因为有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才能够使自己更好地学习。而且在给自己树立目标时一定要符合实际,我们可以从一个具体的目标开始,如:考到多少分或第几名。或是为自己找一个学习积极的同伴,以他为榜样,以超过他为竞争目标,成功了之后,重新定一个新的目标等等。其次,作为学生我们要明确学习是我们的责任,要做一个强者勇敢的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有了学习目标后要有坚持不懈精神和敢于担负责任的决心。学习虽然充满了乐趣,但同时也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它好比爬山,不能一步登天,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勤奋学习的人才能不断的进步。希望同学们坚决克服懒散、低效、慢节奏、拖

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坚定信心,努力培养自己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好品质。

为了进一步促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在此给大家提几点学习建议:

1、专心听课注重方法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学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对所学的新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要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学习,上课时要做好课堂笔记,听讲时一定要理清思路,积极参与,控制自己不走神。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科学的思维形式和方法理解清楚。课后及时对所学的知识回忆和巩固,只要课堂效率高,就能事半功倍。

2、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和规范书写的习惯

大家要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做作业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知识的“消化”和应用过程。因此,做作业一定要认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而且作业和试卷的书写也很重要,如果马马虎虎、潦潦草草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

3、自觉制订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要想学习的轻松有条理,就要制订一个可行性强的学习计划,坚持按计划去做,如几点到几点做作业,几点到几点背书等,这样可以使时间得到合理的支配,还有利于培养意志力和自制力,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4、正确的归纳反思和复习

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会做比较多的练习,但并不是只做练习就可以提高成绩,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和题型进行归纳、扩展、深化。把所学的知识整理成知识网,进行系统记忆。还要注意建立一个错题集,把错误的题型记录下来,及时改正,查漏补缺,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在复习中还要有科学的复习方法,科学家发现人对事物的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就是:遗忘在学习之后是快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因此,依据遗忘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及时复习的方法,每天应保证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及时复习,天天清,周周清。这样及时复习花费的时间少,但效果好。另外还要养成多次复习的好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复习一次笔记本和书本中的重点知识,以巩固记忆,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同学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今天所做出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幸福,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结果;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流;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从现在开始,希望大家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勇于担当起自己的学习责任,争取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质量 篇3

一、以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应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把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在课堂上,应重视学具的操作,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行游戏。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随之展开,教师就容易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锥和球的特征,我在课前让学生从家中找来火柴盒、药盒、魔方、饮料罐、玻璃球、乒乓球等实物。上课时,让学生经历看、摸、滚等环节。一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平面,圆柱体上下有两个平面,而且这两个面都是大小一样的圆形。二摸: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棱有角;球上没有平面,没有棱也没有角。三滚: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随意滚动,圆柱体只能来回滚动,而球可以任意滚动。然后通过比较、归纳,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点是都有六个面,不同点是长方体的六个面上下、前后、左右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这些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而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最后通过游戏掀起了本节课的高潮:把一些物体放进一个袋子里,请一位学生从袋中随意取出一个实物,高高举起,告诉大家这是一个什么形体,并说出它的特征。说对了,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说得不完整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然后,再让学生按照教师和同学指定的形体从袋子中取出实物。取对了,大家再予以掌声鼓励。可见,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以自我探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就会形成无形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

教学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25×16”时,我先引导学生思考:25和哪几个一位数相乘可以得到整数,16可以分成哪两个数相乘?经点拨,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25和2、4、6、8相乘可以得到整数,那么把16分成4和4相乘或分成2和8相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接着我让学生计算“25×36”,大家根据上面的计算规律,很快就得出以下的方法:(1)25×4×9=100×9=900;(2)25×6×6=150×6=900;(3)25×2×18=50×18=900。学生边叙述,我边板书出他们的计算过程。学生算完后,我先表扬了一番,然后说:“你们的计算方法都是简便的,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比较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最好,即算起来既快又不容易出错。”学生们获得表扬后,对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发言,都想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通过比较,他们一致认为第一种方法最好。我进一步追问:“第一种方法好在哪里?”学生们分析后认为:25×4×9,先算25×4=100,再算100×9=900。将在25和4相乘是得到整百数,整百数和一位数相乘最方便。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白了:简便算法中还有更简便的算法。最后我又出了一道题:125×32。让大家思考,看谁的计算方法最简便。学生的兴趣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了……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采用探索性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从中得到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以良好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和好动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的赞许,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佳的课堂学习气氛,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欲。

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心情愉快,敢想、敢说,时时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学科感兴趣了,学习的潜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会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篇4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是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步骤, 是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成数学语言的现实需求,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 可以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 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拓宽知识的范围, 并观察和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而,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习惯与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我在教二年级下册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 安排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摆▲和○图片,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就是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 一部分是大数比小数多的部分, 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让学生体会到要求大数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进而掌握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原理.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必须把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经验,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作为目标.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学生掌握知识已经不是很重要的了, 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应当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指导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未知的问题, 主动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理解问题, 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形成解决问题策略, 并发展探索和创新意识.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实际出发, 在丰富的研究活动中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得出数学结论.例如:我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 向学生提供了现实背景:14块糖, 平均分给4名同学, 每名同学分几块?让学生实际分一分, 利用对除法已有的认知和理解,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三、指导学生在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体验.为此, 在教学中, 我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 分享相互之间的学习经验.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 我让学生6人一个小组, 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算法.这样的安排, 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 自己控制交流的过程与顺序, 自己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教师不去强调某种算法, 也不简单地评价谁的方法好, 而是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谁的方法最简便, 使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到“我喜欢哪种算法”.既要用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想出的每一种算法,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又要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以提高计算的速度.

四、构建开放的数学课堂模式, 在广阔的时空中学习数学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 而是一个被点燃智慧的火把, 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学生学习就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训练技能的过程, 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 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体验生活, 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体会数学的魅力.

1. 超前开放, 让学生走进生活, 了解信息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不只把教材看做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而是在教学新知识时, 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搜集有关信息, 让学生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 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之中.例如:我教四年级《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 让学生走进生活, 提出来“看谁跳得快”、“可以怎样组织跳绳”, 从而经历跳绳比赛过程, 这样不仅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空间.

2. 精心设计开放性题目, 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 提供学习时空

开放性题目,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有利于引导孩子从课堂走向生活, 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 体验生活, 因为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枯燥的数学题目, 数学原本就丰富多彩, 充满活力.例如:在教四年级《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有一堵墙和一根12米长的篱笆, 请你围戌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 怎样围它的面积最大?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第二天在课堂上请学生当小老师, 汇报研究结果, 教师将总结列在黑板上.

让学生清楚地看到, 当围成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时, 面积最大.这一过程的设计, 使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创新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就在我们的眼前.

学习差应该怎么提高学习成绩 篇5

大家一看这个题目,一定是先笑了:“谁不会听课呀!”;再一看“要争取能真正听懂70%以上”,可能就会收敛笑容了。是啊!“谁不会听课呀!”但是,“同在一个班里学习,同在一个教室听课”,等考试成绩一下来,“咋差距就那么大呢?”这里就有“会不会听课”的重大影响。

所谓“真正听懂”,就可以“举一反三”,做题答题就能做的快,答的对;或稍加思考,也能做出来,还要有相当高的正确率,即得分率。

为什么要以70%为界限?

高考一般的单科分数是150分,150分×70%=105分,

大部分省高考的总分是750分,750分×70%=525分。

扣除某些因素的影响,单科成绩也应在100分左右,总分成绩也要在500分左右。这二个分数应该是想上“一本高等院校”考生的最基本的成绩。一个“捷径”就能拿到500分左右的基本成绩,再有二个“捷径”,再各拿10%的分数,即再加750分×20%=150分,那就是650分左右了,那还了得,都快够着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线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听课中,有些内容是真听懂了;也有些内容是“疑似听懂了”,即好像听懂了;还有似懂非懂的和稀里糊涂没听懂的。这些差别在听课中表现的不十分明显,或者是基本上看不出来。但是,一做题,一测验,一考试,就会“原形毕露”了。

真听懂了,则题做得出来,还差不多能够做得对。题做对了就能得分,或得高分。好像听懂的,其实还是不懂或不真懂,做起题来,就比较费劲,一般的情况是,简单的题尚能对付,有难度的题就不好说了,组合题就很难做出来。做题费劲,占用时间;做不对或不会做,倒是差不多,就是“得点分”或“不得分”的差别。似懂非懂的,就是“假懂”,一做题就“露馅”,稍不留神,就往错误的方向跑;对于组合题的“陷井”,那更是“勇敢”得很,见“坑”就往里跳;不是做不对,就是做不出来,就等着扣分吧!

就是因为很多同学的“似懂非懂”,导致了“眼不亮,心不明”,被“错误路线”引向了“错题扣分”的“深渊”。这就是听课“似懂非懂”的严重危害。似懂非懂就是“半瓶子醋”,平时还能以“似懂”来“沾沾自喜”,一遇到动真格的考试,“非懂”的原形就会毕露无疑,只能是净吃大亏。没听懂的,上课听讲,肯定有没听懂的内容或地方,其表现就是,见了这方面的题或这种类型的题,就是不会做,好比“狗咬刺猬”,无从下手。题都做不出来,还想得分,或想得高分,“门”都没有。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 篇6

一、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从全世界来看,说英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任何语言的人数,英语在45个国家是官方语言,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讲英语,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四分之三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电脑键盘是英语键盘,任何一个会议敢号称是国际会议,其会议期间工作语言一定要用英语。二十几亿人口都在说英语。我们看到,很多官方的、政府性质的活动、文件、交流方式,处处体现出英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这就需要更多的英语语言方面的人才,因为英语是国际交往的重要语言工具。正是因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所以使近年来全民学英语的浪潮达到顶峰,英语进一步在全民推广。让学生把学习英语对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从而逐渐明确学习的深远含义,并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愉悦心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打开教与学良好局面的关键。爱是开启心灵之窗的钥匙。撒下一片爱心,可以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的心理,更能促使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老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以及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每一点关爱和鼓励,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尊敬某个老师,也就可能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这样就更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样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

三、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尽量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遇,提高成功几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能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例如,学生喜欢交笔友。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第一单元“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用一篇短文简单地向笔友介绍自己的年龄、来自何处、说什么语言和爱好等。我在四中进行教学时就利用学生喜欢交笔友这一爱好,引导学生用英语给自己的笔友写信,简单介绍自己的情况。有的学生这样写道:“I’m from China. I’ m thirteen years old. I can spead alittle English and I loves music. I likes to play soccer and table tennis.”学生感到现在能用英语写信了是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们体验到了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生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和求知欲。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例如:我在讲授英语教材的介词in、on、under、over等区别时,我在课件中制作出色彩丰富的卡通形象,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前进、后退、跳跃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介词的方位方向表意。学生非常轻易地掌握了这几个方位介词,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通过课外活动延伸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实践,给学生创建各种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课外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增加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师生、生生相互问候、道别,可以举办英语角、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故事会等活动,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产生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另外,我常组织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歌曲和英语表演,学生利用所学英语知识自编自演,全身心投入,互比互拼,不甘示弱,这样一来他们的英语知识熟了,口语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

营造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篇7

一、营造英语校园文化环境

教室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英语教师要善于创造教室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有一种进入“英语空间”的感觉。比如:让学生用英语制作作息时间和课程表,教室墙壁上张贴英语名人名言警句,出英语黑板报,播放英语新闻和歌曲。教室英语名人名言警句如:

宿舍和食堂是学生生活的场所,在宿舍和食堂文化建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营造英语文化环境,张贴中英语宿舍守则,使用英语提示语和警句。如:“先洗漱,然后搞好个人卫生First wash,then do a good personal hygiene”“大家要整理好宿舍,物品有序,被褥整齐You should clear the whole good quarters,and materia release order,blankets neatly。”

食堂就餐使用中英文文明礼仪提示语,如“排队就餐Queue dining”,“不要浪费食物Don't waste good food”,“不得大声喧哗Don't make much noise”等。还可以在食堂播放优美的英语歌曲。

开设英语角,鼓励学生日常生活中用英语对话,让学生沐浴在浓郁的英语视听文化氛围中,感受真实的英语环境。

二、运用英语开展课堂教学

教师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在课堂营造一个听、说、学、练的英语对话环境,让学生们从心理上产生一种用英语对话交流的欲望,随时准备用英语来和同学或老师对话。教师运用准确的英语授课,创造活用英语的真实情景,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快捷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言习惯。

三、积极开展英语互动活动

组织开展各种英语活动,如做游戏、学英文歌曲、演英语课本剧、演讲等,营造英语学习语境,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参与互动过程中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课本剧是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去,培养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可以在学生学完新课后组织一些课本剧的表演活动,让学生们依据课文内容进行排练。这种表演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剧本台词不能长篇大论,要编写简短口语化、适合学生的情景对话,便于表演者的记忆,也使其他同学易于理解接受。

如我们学完《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l times have changed后,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了一位中学生millie拜访mr chen了解阳光城的历史的课本剧。两位同学精心准备,编写剧本,表演得相当出色。不仅运用了所学知识,而且还融合过去所学知识。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内化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口语表达水平。

四、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日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学生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学习英语。

指导学生利用百度、谷歌搜索功能,解答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指导学生上英语网站,开阔视野,丰富英语文化知识;浏览英语新闻,了解世界发生的变化,提高网络英语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利用QQ聊天软件进行英语互动聊天,建立班级师生英语聊天群。教师首先要学会用QQ与学生之间使用英语聊天,这样可带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用英语聊天,让他们在生活中把学到的英语进行学以致用。学生可运用老师网聊中所运用的句型、词汇与他们的同伴或好友进行英语聊天。鼓励学生与学英语的网友交友,与英美中学生交友,以提高英语对话能力。

指导学生开设英语博客空间。QQ空间受到众多人的喜爱,在QQ空间上可以上传图片、音乐,书写日记,写心情。它通过多种方式表现自己,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抒发感情,表达心情的平台。我们引导学生开通QQ博客空间,随时用英语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并且运用多媒体投影仪把学生作品回放出来,评讲学生上传内容,开展英语博客内容评比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篇8

关键词:高职生,学习兴趣,学习质量

目前, 高职院校的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大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由于文化基础薄弱, 自控力差, 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 缺乏信心, 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教师普遍感到学生难教。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习效率就会逐渐提高。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教学方法

1.1 设置悬念, 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 平铺直述一件事不会引起人们关注, 但如果先设置悬念, 好奇心会驱使人们对其产生兴趣, 学习也是如此。上第一次课时, 笔者先给学生提了几个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人为什么要讲卫生, 饭为什么会变馊, 为什么有些人注射青霉素会出现过敏反应, 为什么只有相同血型的人才能互相输血, 为什么器官移植时会发生排斥反应?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肯定是一知半解, 于是笔者抓住时机问:想不想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呢?大多数学生非常有兴趣地回答:想。这时笔者鼓励学生说:老师非常自信能把这门课教好, 凭你们的聪明也一定能把它学好, 当你把所学的知识传教给你周围的人时, 你会感到非常自豪, 并深深体会到在学习过程中探求知识奥秘的快乐。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会对这门课充满好奇,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1.2 化难为易, 培养学习兴趣

建立起来的学习兴趣如果不加以培养会慢慢消失, 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尽量把新知识与学生熟悉的内容联系起来, 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从而更有兴趣学习。如在讲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时, 引用学生熟悉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来讲解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讲解后续上“若问此中谁重要, 功不可没微生物”。在讲解微生物分类时, 为帮助学生记忆八大类微生物的名称, 编写了“立刻 (立克次体) 选 (螺旋体) 一 (衣原体) 支 (支原体) 细 (细菌) 针 (真菌) 线 (放线菌) 串病毒”。在讲解免疫球蛋白结构时, 利用人体结构帮助学生记忆, 把氨基酸的氨基端和羧基端比作人的左右手, 当人们手拉手组成一排 (肽链) 时, 一定会余出一只左手和一只右手, 所以免疫球蛋白分氨基端和羧基端;当把手臂向上举起时, 人体就好比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图, 以肘、肩、胯、膝关节将其分为5个功能区, 肘至手为抗原结合区 (抓抗原) , 肩至胯为补体结合区 (激活补体) , 胯至膝和膝至足为通过胎盘和细胞结合区。肩关节处相当于铰链区, 活动度大, 适宜抓取不同方位的抗原。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结合之前为T字形, 补体结合区 (腋窝处) 被遮盖, 不能激活补体, 当与抗原结合后, 免疫球蛋白由T字形变成Y字形, 暴露出补体结合区, 故可激活补体。如此语言加动作的讲解, 使复杂抽象的免疫球蛋白活灵活现地印在学生脑海中。此外, 对于一些英文字母表示的知识, 让学生用学过的英文单词帮助记忆。对于免疫球蛋白种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查找可以帮助记忆的英语单词, 有的学生认为用DAMAGE好, 因为5种都包含于一个单词中, 但有重复;有的学生认为用MADE+G (Ig made别忘记G) , 因Ig G好记而made又熟知,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又培养了其学习兴趣。

1.3 学生参与授课, 提高学习兴趣

现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这样学生慢慢地就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机会, 让学生参与授课。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中有些内容如细菌的分布、细菌各论中的一些细菌、免疫系统中的免疫器官、先天免疫的组成等, 学生凭借所学知识和通过查找资料完全可以讲述出来。学生在备课及授课过程中不但能体会到教师的辛苦, 而且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语言的组织及表达能力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同时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提高。

2 考核方式

高职生基础较差, 每学期开设的课程却很多, 仅以一次期末考试确定该科的结业成绩是不科学的, 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由于学生畏惧期末考试, 会出现厌学情绪。为了减轻期末考试压力, 缓解学生对期末考试的畏惧心理, 笔者把考核分为以下几部分。

2.1 课前提问

每次课前准备5道问题, 开始时问题不宜过难, 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即能答出, 让学生在点滴进步中体验成功,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和广度, 使提问成绩拉开档次, 让学习好的学生有表现机会。

2.2 阶段考试

把阶段考试定为每月一次, 考试内容为每月所学内容。每次月考成绩总分100分, 及格记3分, 不及格记0分;95分以上奖励1分。不及格的学生可以向笔者借分, 借1分下次还10分, 每人每次最多只能借4分 (只有月考成绩在56分以上才可以借分) 。在月考的前一周, 笔者会笑着对借过分的学生说“别忘了还我分啊!”学生都会高兴地说:“保证超额完成任务”。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考核方式, 认为这样做到了严而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度。

2.3 实验考核和实验报告

高职教育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 毕业生应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因此, 实验实训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实验考核和实验报告纳入考核中, 以引起学生重视。

考核时, 在所开设的实验课中选择一项作为考核项目 (多为革兰染色法) , 合理制定标准, 规定实验时间, 教师一对一考核, 当场评分。这样不但能督促学生注意平时实验课操作训练, 而且在考核过程中锻炼了胆量, 锻炼了动手能力, 增强了无菌操作观念。

实验报告是实验后的书面总结, 是实验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实验者必须以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实验记录, 写好实验总结和结果分析。这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手段。给学生每次实验报告评一个客观的成绩, 对上好实验课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2.4 作业设计

多为开放性作业, 书上没有现成答案, 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讲授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在讲授完细胞壁结构后, 给学生留下“为什么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有杀伤作用”的作业。学习完细菌的生长繁殖, 给学生留下“饭为什么会变馊”的作业;学习完细菌分布后, 让学生以“人为什么要讲究卫生”或“龋齿是怎样形成的”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实践表明, 学生更有兴趣完成这种“活”作业。

3 表扬激励

一般来说, 学生对成绩好、受过表扬、有成功感的学科容易产生兴趣。在教学中, 适度、适时、真挚的表扬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 获得教师表扬不仅是荣誉的享受, 更多是对其个人价值的肯定。有一名学生, 第一次上课时笔者就发现他聪明而且思维敏捷, 但班主任说该生经常逃课, 每学期都有几科补考。一天, 下课后笔者走到他座位前很真诚地说“你应该上本科啊”。他当时笑了, 说“老师, 我现在还有好几科补考呢, 上本科我肯定毕不了业”。笔者说“那是你没把精力用到学习上”。他收住笑容没说什么。此后笔者的课他几乎没有缺过, 而且课前提问、阶段考试表现都非常好。为此,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学生, 在学生取得小小的进步时, 适时用恰当的言语、动作给予鼓励, 他们会越来越喜欢学习这门课程。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篇9

一、上好新学年的第一节化学课

“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初三学生带着昔日的向往和梦想走入化学的第一节课, 所以要把第一节课上的生动有趣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要想上好第一节课, 教师在课下要多下功夫, 要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一定要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教师不必多讲, 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加速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纸上事先写下“化学”二字, 在课上喷洒碱液, 这是就会出现红色的“化学”二字。教师就可以说; 什么是化学呢? 这就是化学。学生们的积极性自然就来了。

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 教师走进教室也可以开门见山的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 看老师带什么来了呢?”随即可将一气球抛向大家, 顿时同学们会精神百倍, 心想, 老师带气球做什么呢? 接着老师可以说“气球中的气体是老师制的”。然后, 每组同学发一气球, 请一名同学向其中吹气, 看他吹起来的气球和老师的一样吗? 继而给同学们留下问题。当同学们思考的时候, 老师突然说“我还会变魔术呢”这时, 同学们的注意力又一次的集中了。老师拿了一杯“清水”用玻璃管向其中吹气, 不一会, “清水”变“牛奶”了; 老师拿出一块手帕, 用“水”润湿了, 然后将其点燃, 但最后手帕安然无恙。同学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这是老师要及时引导: “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化学这一门课程就是研究这些问题的”。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验, 如“雨落叶出荷花开”并告诉学生化学以实验为基础, 并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这样一节课下来, 同学们一定会对化学这门学科充满兴趣的

二、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习更为有效。演示试验、化学小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 在有关“元素”的教学中, 介绍人体中所含元素的含量; 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图片。教师也可以精心设计, 仔细琢磨, 将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韵语等, 或教给学生轻松记住某知识的方法。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同学们总是出现错误, 教师就可以叫学生们这样来记“包公静卧水晶房, 氢风拂面喜洋洋; 忽觉烈火从地起, 老包变成关云长; 云长急令退烈火, 只留氢风吹暖房。”这样, 不仅说出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还描述了该反映的实验现象, 同学们喜欢记, 乐意记。

三、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其次,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通过有趣生动的实验, 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演示实验生动鲜明, 教师一定要保证演示实验的成功, 一定要做到规范操作, 速度适中, 便于学生观察。有些比较简单的演示实验, 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做, 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有些概念不易理解和掌握, 如“氧化反应”可以用以实验加以说明: 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灼烧铜丝, 红色铜丝被氧化后便成黑色, 从而说明氧化反应的概念, 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师也不能忽视。初中生活泼好动, 动手能力较强,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试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一节分组实验课并不容易, 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 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准备好实验仪器、药品并将其摆放有序。另外, 还必须要求学生课外预习, 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 学生在做实验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看一步做一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 教师要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与表扬。这样的实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许多方面。我们既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提高, 也可以通过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 等等。

总之, 在教学工作中, 灵活的运用兴趣的要素, 科学地、系统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那么, 可想而知, 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的。

摘要:学习兴趣是一种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努力地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从而获得成绩。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打好基础。从上好新学年的第一节化学课;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三个方面, 谈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篇10

一、改革教学方法与改进学习方法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 即教师认真地设计了一堂课, 由于学生未能极积参与,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法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跟不上, 效果当然不佳。因此, 笔者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同时, 注意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即在备教法的同时, 更加重视学法。比如, 有些学生没有认真预习的习惯和方法, 笔者要求不预习不讲课。怎样预习呢?一是利用工具书, 解决字词问题;把不理解的句段用符号标记出来, 以待解决;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 与作者进行初步交流。二是布置预习提纲, 思考主要问题, 为分析课文作初步准备。三是要求学生“熟读精思”、“诵读感悟”, 在熟读成诵中提高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体会作者如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 与作者进行深入的交流。

又如, 针对学生读文章抓不住要点的问题, 在教学时, 教师就要改变过去那种面面俱到的讲析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联系学生实际, 把课文分成整体讲解、精要语段讲解、学生自讲三种类型。一堂课侧重一个方面, 引导学生把握重难点, 让他们逐渐学会抓重点的方法, 提高分析文章的能力。

二、传播知识与指导学习方法相结合

学习方法, 一方面指的是学习经验, 同时也包括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好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许多学生摘录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之谈的东西,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方法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在教学中, 笔者注意把传授语文知识与指导学习方法结合起来, 把繁多的学习方法“化整为零”, 逐步落实, 让学生合理运用学习方法。

有的学生课后不认真复习所学内容, 这种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没有作业也复习, 不先复习不做题。个别学生并不全按要求做, 上课时笔者就安排五六分钟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复习, 并且规定复习范围和重点, 然后对个别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之后, 笔者再布置作业。学生复习了所学内容, 做作业时效果明显提高了。笔者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 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了复习的好处,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慢慢地形成了。

三、培养基本技能与训练思维方法相结合

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 思维活跃, 但是缺乏条理。他们读文章时不注意作者的匠心安排、布局立意, 写文章时也容易忽视事件的逻辑顺序。因此, 在教学中, 笔者注重把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方法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他们从技能的学习中掌握思维方法。例如, 在教课文《一面》时, 笔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集中描写鲁迅肖像的三个段落和总写作者对鲁迅印象的一个段落, 然后比较三次肖像描写的不同, 并思考产生这些不同点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指导,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认识也升华了。在此基础上, 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 作者的思维方法由远而近, 由浅入深, 由粗到细, 使鲁迅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之后, 笔者又要求学生用这种思维方法描写自己熟悉的同学或老师, 文章中不能出现描写对象的姓名, 但要使其他同学一看就知道描写的是谁。大部分学生描写得较成功。诸如此类的写作练习把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熔为一炉, 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利用小组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篇11

一、创设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教师对于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必须加以肯定,至于对与错,那是第二位的。在这样一种民主、和谐、进取、开放的氛围中,学生就会产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进行合作交流的欲望。

二、合理搭配小组成员

为了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展开,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为保证组内成员的的互补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力求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能力、个性、性格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教师要首先调查每个学生的特点、组织能力、学业成绩等;其次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排列;最后,再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分组的初步工作就完成了。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组间同质会使学生在小组竞争中有“旗鼓相当”的感觉,能够增加合作的动力,增强合作的信心,为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另外,合理搭配成员是重点,合理分工是关键,要使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的分工,既避免了优等生的自我为中心的泛泛而谈,也避免了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

三、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要使小组合作具有教育价值,就应设计有教育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既要针对教学目标,又要突出讨论特点,应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开放性,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最佳状态。同时这些问题不要太难,如果太难,小组通过一定的努力仍达不到目标,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兴趣和热情。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定在学生“跳一跳摘到”的层次。

四、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具体要求

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清楚讨论的问题是什么、讨论中有哪些要求。

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方法、技能,这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但学生的合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平时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所以每次在合作学习前,教师都可进行这样的指导:敢说、勤说,要求每一位学生能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专心倾听别人说话,要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当对别人的回答有异议时,应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五、科学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经常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一出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在讨论过程中,优等生是主角,其他学生都只是旁听者,或者是附和者。这样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会使学生无法交流,一方面会造成好学生“垄断”的现象,这样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对小组合作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没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就等于无源之水,这样的合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一个问题呈现后,教师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学生才会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才不会仅看到问题的表面;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并且有条件对问题进行深刻讨论,形成良好的模式,提高讨论的效率;只有通过深思熟虑,学生才有交流的厚实的“物质”,才会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创意的做法和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

六、适时引导与点拨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的重新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已不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至高无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习合作的伙伴,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了解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指导,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习提高 篇1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业成绩,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也是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得到多种能力的培养,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尤为重要。教师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通过预习, 学生自己了解当天所学的课程, 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 还没有掌握什么内容, 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在听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以及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能了解课堂上做什么, 重点注意什么, 一堂课40分钟中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上课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专心致志, 认真听讲, 还要求他们勤于思考, 听懂了以后适当做好笔记。学生对于自己认为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教师讲解时指出的关键点、注意点、着重点以及思维方法解题方法等用红笔做好标记, 以便自己在做作业、复习和考试时, 引起重视, 以免出错。教师要纠正学生的不良听课习惯, 督促他们在课堂上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不断提高听课的效率。对于一些听课习惯不好的学生, 上课时教师要多提问他们, 让学生做到自我纠正, 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以便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掌握所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必须做一定量的试题, 要端正学生做作业的态度, 培养学生“先复习, 后作业”的习惯。研究证明, 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上课时, 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 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做题目, 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如先复习, 再做作业;做作业时, 先看题, 再审题, 注意细节、抓住关键点、中心词;先思考, 再动笔, 避免浪费时间。要提高作业的质量, 提高正确率, 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了解自己还有哪些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解决, 这样坚持下去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做作业时, 还要注意适当休息和文、理科交替进行, 以提高学习效率, 不至于使自己太疲劳;做完作业后再玩, 或看一会儿喜爱的电视, 或阅读课外书, 或是培养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等。教师要培养学生及时做作业的习惯, 以便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在考试中显得尤其重要。在中考时, 学生如果书写不好, 会严重影响卷面的整洁, 影响机器扫描的效果, 影响阅卷教师的评分, 也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督促学生练好字, 加强书写练习。只要拿起笔, 就要想到书写要美观、工整、大方、清楚。直到今天, 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一方面, 教师自己也要练好字, 强调学生写字的姿势要端正, 握笔姿势要正确;另一方面, 要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 如字的基本构成:点、横、竖、撇、捺等字的基本结构以及字的大小问题等。我们要抓住书法进课堂的契机, 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

学生经常面临考试, 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和考试心理就显得很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 克服考试焦虑和怯场现象;但也要保持适度的压力, “井无压力不出油, 人无压力轻飘飘”, 适度的压力能激发人的思维,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能保证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考出理想的成绩。在考试过程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正式考试前的一点时间看试卷, 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审题时要认真, 找出关键词语, 想好了, 再动笔, 尽量做到一次成功, 不要重做;选择题、判断题等题目要相信第一印象, 似是而非的答案不要改。如何处理好考试时间的分配?控制好时间, 要做到心中有数, 遇到难题要放一放, 先把会做的做好了;难题不放弃、易题不大意, 保证简单题得全分、中等题得高分、难题争取得分;能做完所有试题并检查一遍。

上一篇:xPON技术应用下一篇:隐性课程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