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优越性

2024-10-02

法治的优越性(精选6篇)

法治的优越性 篇1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或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ESP) 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 B S、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 S R、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 B D、牵引力控制系统T C S和主动车身横摆控制系统AYC (Active Yaw Control) 等基本功能的组合, 是一种汽车新型主动安全系统。该系统是德国博世公司 (B0S C H) 和梅塞德斯-奔驰 (M E R C E D E S-B E N Z) 公司联合开发的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 因外界干扰, 比如行人、车辆或环境等突然变化, 驾驶员采取一些紧急避让措施, 使汽车进入不稳定行驶状态, 即出现偏离预定行驶路线或翻转趋势等危险状态。装置E S P的汽车能在极短的几毫秒时间内, 识别并判定出这种汽车不稳定的行驶趋势, 通过智能化的电子控制方案, 让汽车的驱动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产生准确响应, 及时恰当地消除汽车这些不稳定的行驶趋势, 使汽车保持行驶路线和预防翻滚, 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ESP的实质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管欣介绍, E S P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纵向力适度地调整不平衡, 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指令进行转向。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宋健也指出, E S P可以提高汽车极限行驶的性能如转弯、制动、驱动, 对防止侧滑、翻车等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E S P对汽车安全性能影响很大, 并成为了提升主动安全性能的最重要配置, 因此国内一些负责任的汽车品牌在旗下的中高级车上安装了这一装备。以东风雪铁龙凯旋为例, 其采用了博世最高版本的E S P®, 并辅以随动转向双氙气大灯、中央固定集控式方向盘等其他主动安全装备。周全的主动安全装备, 再加上近期获得的C-N C A P碰撞五星, 使安全成为了凯旋征战市场的重要砝码。但是在中国车市中, 即使是中高级车、高级车, 配备E S P的比率依然不高。凯美瑞、雅阁等多款主流车型全系上不见E S P踪影, 而在即将推出的第八代雅阁的配置单中, 依然没有E S P。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一些中国汽车厂商之所以迟迟不引入E S P, 主要是担忧成本因素。目前市场上A B S的零售价约为1000多元, 而E S P的价格大约为A B S的10倍, 也就是说如果安装E S P, 将会给企业增加上万元左右的成本。三方努力, ESP有望在中高级车上提前普及虽然面临一定的困难, 但中国汽车市场上仍不乏推动E S P普及的力量。消费者、博世等E S P提供商和东风雪铁龙等有远见的汽车品牌都在致力于推动ESP装配率的提升。消费者的需求无疑是推动各厂商加装E S P的原动力, 而这种强烈的需求来自于消费者在生活中的实际行车体验。据统计, 几乎75%的中国驾驶者都经历过紧急制动, 大约一半的驾驶者曾发生过车辆侧滑。而E S P正是防止紧急制动危险和侧滑的最佳主动安全装备。

不像A B S, 不同的汽车生产厂商和部门机构给予电子稳定程序不同的名称。但是尽管名称不同, 只要其具有A B S和T C S的功能, 并且同时具有防侧滑的功能那么和E S P®的功能便是一致的。比如美国F M V S S126将其称作E S C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戴姆勒·克莱斯勒、菲亚特、大众汽车、奥迪都用ESP®;马自达、宝马用的名字是DSC (Dynamics Stability Control) , 动态稳定控制;Nissan则称之为VDC (Vehicle Dynamics Control) , 车辆动态控制。其中ESP®用得比较普遍。

ESP的优越性

1. 减少事故发生

E S P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措施的巨大突破, 它通过控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来实现安全行车, 使汽车在极其恶劣的行车环境中确保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自主动安全系统投入市场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ESP®, 许多独立的国际机构, 例如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国家高速公路道路安全局、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汽车, 瑞典国家公路管理局、科隆大学、日本丰田汽车以及国家车辆安全及受害者援助机构都曾对ESP®的有效性做过研究。虽然数字之间略有不同, 但其结果都明确地显示了ESP®在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方面的巨大潜力:平均30%以上的事故可以避免, 50%的严重事故可以避免。

2.ESP®能够节省几十亿

如果所有的车辆装配了ESP®, 将对国家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的研究发现, ESP®可避免交通事故的直接结果是为美国经济节省114亿美元。科隆大学交通科学院赫伯特·巴姆教授 (Dr.Herbert Baum) 也对欧盟成员国的成本作了计算并阐述:他的研究证实, 一旦所有的车辆都装配ESP®, 作为防止事故发生的直接结果, 将会是每年节省160亿欧元。

ESP系统的应用

在道路安全问题日益重要的现代社会, ABS和ESP®等主动安全技术在提高道路安全方面的有效性得到了全球各国政府和各相关组织机构的关注, 各地都纷纷推荐A B S和E S P®, 甚至是制定强行安装的法规政策。2006年7月开始, 欧盟25国生产的新车全部要求装备A B S系统。欧洲委员会就ESP®所作的公众咨询结果显示:在2011年9月开始对所有的新车实行ESP®的强制安装几乎得到了一致赞成。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2008年2月6日公布了一项新的道路安全战略, 其中就包括从2011年起, 所有新车都将装配电子稳定程序, 即ESP®。而美国从2007年6月5日起便正式实施了新的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 M V S S126, 此标准规定从2011年9月1日开始, 对于总质量4.5t以下的车辆强制标配E S C (即电子稳定程序, 也叫ESP®) 。

目前, 在全球的众多地区A B S已成为标准配置——全世界3/4左右的新车都装有这一系统。而E S P®全球装配率大约为31%, 其中欧洲E S P®达到46%, 美国最高达到了47%。

1.欧盟率先启动以E S P®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活动

欧盟目标在2010年减少50%的致命交通事故。和欧盟相同, 日本也计划在2013年达到同一目标。电子安全系统, 如ESP®为实现这一目标扮演了重要角色。最新的实例由欧盟率先启动的“选择E S C!”活动, 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说服汽车购买者购买只装配了ESP®的车辆。同时, 它也呼吁汽车制造商在所有的车辆里装配这一拯救生命的电子系统。许多著名机构, 例如英国的Thatcham (英国汽车保险修理研究中心) 测试中心, 德国A D A C (德国汽车俱乐部) , 及欧洲层面的Euro NCAP事故调查者积极地支持“选择E S C!”活动。国际汽车联合会总裁马克思·莫斯雷 (Max Mosley) 先生同意提供赞助。同样在中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也希望该安全系统在中国广泛的应用。联合国专家正起草计划书制定全球的ESP®技术标准, 目的是补充现有的制动系统要求, 使成员国能够并入各自的国家法规中。“越来越多的购买者意识到ESP®对车辆安全的重要性, ”博世底盘控制系统执行副总裁赫伯特·海明先生说, “最终结果, 我们希望2 0 1 0年E S P®在全球的装配率提高两倍达到50%。”

2. 美国成为全球首个强行安装ESP®的国家

美国将E S P®作为立法要求, 目的在于迅速提高该安全系统在车辆中的装配率, 从而进一步减少致命交通事故的风险。自2009年起, 55%的所有总重量少于4.5t的新型乘用车及轻型卡车必须装配这一拯救生命的安全系统ESP®。该比例将会在2012年增长到100%。此决定是基于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 H T S A) 所进行的全方位的研究, 该研究指出如果所有的车辆配备了ESP®, 每年美国将会防止9600起道路死亡事故及24万起交通伤害事故。

关键词:ESP,优越性,应用

法治的优越性 篇2

21、指出文中划线句子①②③④各采用的说明方法:① ② ③ ④(2分)

22、文中画“ ”的句子是个排比句,写出你读了这个句子后的感受。(2分)

试论英美文学的优越性 篇3

关键词:英美文学;法国文学;优越性

0 引言

英美文学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是基于文学传统将创造灵感激发出来进行文学创作,在构建文学创作形式的同时,还进行文学修饰,将多姿多彩的文化语境塑造出来,文学精神内涵便得以突出。本论文对英美文学的研究,采纳了德勒兹和帕尔尼的观点,从其对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理解,思考英美文学与法国文学相比所存在的优越性。

1 法国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

关于法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德勒兹提出了逃逸的观点。文学创作本是自由的,是以文学为载体,将自己的自由思想表达出来。但是,法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虽然在不断地寻求自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够从这个固有的社会模式中逃离。[1]文学作品是基于现实题材而充分地发挥想象力而进行创作的,这使得文学作品富于艺术性;为了对读者产生吸引力,还要将神秘主义思想融入其中,以塑造出幻觉的场景。然而,这种基于现实的文学创作中,由于过于历史化,过于关心社会历史以及社会未来的发展,即便是在文学中突出了人性,但法国文学创作者更多地寻求社会结构属性,并按照社会结构展开故事情节,使得文学作品的脉络呈显性化,而不是块茎的。

所有的法国文学创作都是建立在某个原理基础上的,或者是诡计文学,或者是僭越文学,而不是背叛性的文学。法国的文学虽然具有逃逸性,但这种逃逸是让自己从现实社会逃逸到想象之中,或者形成较为自我化的文学形式,从而创立具有独立色彩的文学艺术领域。文学创作要讲究个性化,是对现实的主观表达,要求文学形式上要完备。文学创作是艺术的表达,属于要完成某个目的的实体作品。基于这些原因,法国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空想、各种宣言,并强调写作理论。在法国文学表达上,个人的冲突是最为突出的,似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为欣赏厚顏无耻,所以在故事情节中,更多的是谄媚,甚至达到近乎神经质的程度。[2]对于法国文学的创作,D·H·劳伦斯认为,其中有太多的空想,且达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那种倾向于理想主义的理智,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批判,而并不是为了创造生命。德勒兹对法国文学作品的这一创作手法持赞同的态度。

2 英美文学所具备的优越性

英美文学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将自己的创作与现实相结合,并不是要逃逸到基于现实的想象中。英美文学创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是要将现实充分利用起来进行艺术化。他们并不是对社会的过去和未来表示关心,而是更多地表达现实,寻求不合时宜的时间、不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生成革命,而不是陈述真实的革命。所以,英美文学的创作,就是重新开始。所有的现实社会中真实事件中止,重新塑造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由此而使得故事情节块茎化,但并不会扎根于现实社会。如果说,与法国文学的逃逸有所不同,英美文学的逃逸是一种背叛,是一种叛逆,而并不是如法国文学那样更为重视社会结构,并试图从其内部寻求文学创作的源泉。这就意味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并不会阐述过去,也不会明确未来,更不会突出某种固定的社会权利,而是一些既定权力,以此主导世界而形成既定的秩序。与法国文学作品中所存在的私人矛盾有所不同,而是更多地表达预见。[3]这种预见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且可以作为参照点以对事物进行评价。英美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并不是要将完成作品作为终点。对于美国文学创作者而言,文学创作是无终止的,是连续性的而不会受到局限。也就是说,文学创作是开放性的,虽然文学创作存在着目的性,但是,创作活动本身是无休止的,是一种存在。

对于英美文学的评价,德勒兹认为英美文学是经验性的,这种经验源自于英国的经验主义而赋予了英美文学以哲学性。休谟认为,英美文学更多的是需要将文学中所塑造的各种关系放在语境中才能够得以理解,不同的语境,同样的语言表达,内在涵义必然是不同的,这使得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各种关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英美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更多的是开放性的创作,而创作的目的不是文学意图本身,而是将生命定位于个人私有的东西,在故事情节中让生命达到巅峰状态,以此表示个人力量的状态,最终塑造成一个不可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成了无法感知的事物。

3 结语

英美文学的创作更多地体现为理念的更新,多元人文内涵的渗透,这使得英美文学实现了现实与想象的融合,而并非如法国文学那样基于现实而逃逸到自我现象空间中。

参考文献:

[1]王愿.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J].武汉纺织大学选报,2013,26(02):43-44.

[2]伊晶.论英美文学的优越性[J].河南大学学报,2011(04):57-58.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越性 篇4

运输能力大。市郊铁路主要是指把城市与郊区连接在一起的铁路。它的单向每小时最大运送能力可达8万人次左右。地铁单向每小时也可运送8万人次;其运载能力是小汽车的20倍。轻轨交通单向每小时可达3万~4万人次,而公共汽车若使用普通路面仅5 000人次,专用道路也只有1万~2万人次。地铁、轻轨和市郊铁路是城轨交通的主力军,它们的运量之大是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及小汽车所望尘莫及的。

运行速度快。城轨交通有利于运用先进的自动控制,列车可高速无阻地运行。其中:地铁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80~120公里;轻轨、独轨交通可达70~80公里;而在市区运行的公共汽车等公共车辆时速仅为10公里左右,有时由于路面拥挤,往往寸步难行。

占地面积少。城市地面空间有限,楼宇鳞次栉比,征用城市土地,解决交通问题,真是难上加难。城市轨道交通的“上天入地”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上天是指建设高架,入地是指修建地铁。发展城轨交通远比发展地面交通所使用的土地少得多。如果以公共交通对地面的占用为一个计算单位,在同样运量的情况下,城轨交通只需要1/3,而小轿车要高达10~20倍。另外,城轨交通还有安全、准时、舒适及方便等优越性。特别要指出的是,城轨交通的能耗小,能最大限度节省能源。据报道,我国目前的石油消耗量为世界第二,石油进口量也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对此,当前我国选择电能作为动力资源的城市轨道交通以取代公共汽车、小汽车,实在是明智之举。

喝小分子水理疗的优越性 篇5

标本兼治。很多人来信反映,饮用小分子水2~6个月后,就治愈了已缠身十多年至四十多年的高血压,现已不再服药,症状消除,血压长期平稳,保持在120~130/70~80毫米汞柱的正常值,脉压差为35~45毫米汞柱的理想值。这表明主动脉、大动脉的粥样硬化已逆转至消除,血管恢复了弹性,显示高血压是能从病因根治的。更为可喜的是,患了七八年至十多年冠心病的患者反映其病已痊愈,包括在冠脉中放了支架和做过“搭桥术”、“扩囊术”的重症冠心病患者;同时许多高血脂、高黏血症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症以及低血压患者也已治愈。喝小分子水的理疗机理是改善人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使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这样就增加了动脉内的“清道夫”,因而能逐渐“抓运”动脉中沉积的脂质,使动脉粥样硬化逐渐逆转和消除,从病因上根治高血压和冠心病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许多用户治愈后,在信中附了医院的检验报告,反映饮用后其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从1毫摩尔/升左右提高至1.4,再升高至1.85~3.24,最高者可达3.5~3.8。另外,因饮用后可使人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增强,所以降血脂效果也好;且因水中富含小分子团,水很“分散”,人饮用后吸收进血液,能较快地使聚集成团的红细胞分散开,同时因为水分子团小,渗透力强,容易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滋养细胞,而且使新生的红细胞刚度小、变形性大,从而使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改善了全身的微循环,因而从心、脑、肾、气管、皮肤等器官到四肢的缺血性症状逐渐减轻至消除,是标本兼治的结果。

修复衰弱器官。由于饮用小分子水后血脂、血黏度降低,改善了微循环,不仅消除了胸闷、心痛、心悸、早搏、腿软、气短乏力、头痛、头胀、头晕、失眠、四肢发凉、肢体麻痛、视物模糊等许多器官的缺血症状,而且还能修复人体衰弱器官。许多用户反映:患了多年的前列腺增生、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肠炎、胆囊炎、胰腺炎、结石症、便秘、痛风、糖尿病和湿疹皮炎等也奇迹般地痊愈了。治愈糖尿病是修复了患者的胰岛细胞,使之正常分泌胰岛素的结果。(详见www.nnzk.com)

提高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力与衰老进程密切相关。根据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采用小分子水和普通水饲养哺乳动物后对比证实,饮用小分子水的实验组使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脏增重93.29%,胸腺增重35.24%,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提高52.79%-63.34%,B细胞提高94.97%,作为检测T细胞免疫功能的E-花环形成率提高86.6%,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提高81.44%~158.22%。根据对人的测试,可使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显著提高,并明显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这提示增强了T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据“卓康”小分子团离子水瓶用户中许多人的来信反映,使用半年至一年后不感冒了,咽喉炎、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也不药而愈。这说明喝小分子水确实可提高免疫力,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

减少自由基的损害。自由基是在原子外层轨道上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它们可与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形成有毒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这也是导致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和衰老的原因。红细胞是研究细胞衰老的理想模型。据郝刚的科学实验,将红细胞悬液加入到羟自由基(·OH)反应体系中,观察体外羟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发现采用磁处理的小分子水有十分明显的猝灭自由基所引起的损伤作用,认为喝小分子水能经济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我快70岁了,从2000年春季起喝小分子水至今,脸上没有生出新的老年斑,这可能是减少自由基损害的结果。

增加细胞分裂次数。据史新柏等的科学实验报告,将原生动物棘尾虫去核无性细胞分别培养在小分子水无机液和普通水无机液中,经109天的实验观察,至其死亡为止实验组比对照组细胞分裂的次数平均增加20.64次,有极明显的差异;并观察到实验组延缓了DNA的消减速度。鉴于动物和人都源自原生动物,实验提示,人饮用小分子水更能滋养细胞,会增加细胞的分裂次数,故可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钢结构的抗震优越性 篇6

据有关机构对台湾9·21地震建筑物破坏情况的统计:钢筋混凝土结构为52.5%、钢结构仅0.6%。在日本阪神地震后,神户市政厅基本完好,而与其相邻的一幢8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底整体坍塌。5·12汶川地震中采用砖木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均破坏严重,而采用钢结构的绵阳体育馆未受到损坏,成为安置灾民的主要地点。

钢结构较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强的特点源于其材料的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变形好、耗能强。

1 强度高、自重轻

钢材强度比混凝土材料强度高很多,以Q235与C30混凝土相比,钢的抗压强度为混凝土的14倍,而密度仅为混凝土的3.2倍,因而对相同承载力要求的构件,材质采用钢比混凝土构件断面小,自重轻。钢构件采用空腹截面和格构型式来增大截面惯性矩,从而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减轻结构重量。

另外钢结构的配套封闭墙体一般为复合石膏板、ALC轻质板体等轻质彩钢夹心板,而混凝土结构的填充墙多用相对密度大数倍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这不仅加大结构的重量,减小结构的自震周期,而且很容易使结构柱形成短柱。

结构的轻质性可以用材料的质量密度和强度的比值来衡量,比值越小,结构相对越轻。建筑钢材的比值为1.7×10-4m~3.7×10-4m,钢筋混凝土约为18×10-4m,一般钢结构可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减轻自重约1/3~1/2。地震时结构上作用的“荷载”是结构反应加速度和质量引起的惯性力,由水平地震作用力FEK=α1Geq(Geq为等效重力总荷载)可得减轻结构自重可以减小水平地震作用力。

2 塑性变形好、耗能强

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变形性能和耗能,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反复的弹塑性变形循环,耗散掉大量的地震输入能量,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钢结构的变形性能比钢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强。钢材其组织均匀,接近各向同性,为理想的弹塑性体,钢材的延伸率可超20%。这使结构刚度减小,结构自震周期大,能衰减地震波,减小地震破坏。混凝土材料本身是非弹性、非均质材料,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为脆性材料。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靠之间的粘结传递力和变形,钢筋能改善材料的变形能力,但仍不是理想的弹塑性材料,当构件中钢筋达到屈服,构件曲率增加,裂缝截面受压区高度减小,当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应变达到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时截面开始破坏,混凝土截面刚度退化,承担的弯矩降低,受压区段上的受压混凝土被压碎剥落。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能因为刚度大、结构自震周期小,地震作用下导致更严重的破坏。

钢结构不仅动能和弹性应变能性能好,而且耗能强。延性以能量来表达,则是构件承受动力荷载与塑性变形能力的乘积,它等于以非弹性变形能的方式吸收并耗散的能量。构件的抗力—应变曲线,每次加载→卸载→反向加载→反向卸载称为一个循环,成为滞回曲线。加载时构件吸收能量,卸载时结构释放能量,但两者是不相等的,两者的差为构件在一个循环中的耗能,及一个滞回环内所包含的面积。发生地震时,结构在地震荷载的往返作用下工作,其内力随之正负交替,形成一连串的滞回环。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构件裂缝交替开闭,粘结退化和滑移,刚度退化减小,滞回曲线加载斜率逐渐减小,滞回曲线有明显的捏扰反应,构件耗能下降。随着构件损伤的积累,可能全部丧失承载能力,引起结构倒塌。而钢构件由于材料的延展性强,多次加载滞回曲线一般比较饱满,耗能性能强,构件可以产生很大的反复变形而仍然有强劲承载能力。在相同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建筑相对于混凝土结构建筑,能承受的荷载大,可有较大的变形,增强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减小震害。

3 结语

钢结构自重轻、强度高、材质均匀、延性塑性优越等特性,使其在地震往复荷载作用下,具有强劲耗能能力,其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钢结构将会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结构中。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吴培明.混凝土结构(上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施岚青.混凝土结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上一篇:结构主义课程论下一篇:混凝土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