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突发事件

2024-11-10

国家突发事件(共11篇)

国家突发事件 篇1

0 引言

文章开始需要明确两个定义:什么是突发事件?什么是响应机制?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本文所说的响应机制, 是指用行动应对某一事件形成的工作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不尽相同, 这主要是由媒体自身特点决定的, 同时也受制于媒体的报道原则。我们这里只研究中国广播网 (以下简称中广网) 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

中广网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以下简称中央台) 主办, 具有鲜明的广播特色, 是中国最大的音频广播网站, 拥有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和音频节目资源;中广网的报道原则是“及时、准确、权威”。具体来说, 就是“信息的及时、准确和权威”, “观点的及时、准确和权威”以及“音频的及时、准确和权威”。

中广网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流程图

本文仅以2008年中广网对“5·12”汶川大地震这一特大自然灾害的报道为例来说明。因为此次突发事件报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它是迄今为止中广网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规模最大、投入最大的一次, 也是效果最好的一次。据统计, 由于地震报道出色, 中广网在“中国网站排名”上从原来的2000位左右提升至300位, Alexa国际排名也有大幅提升。

总结整个中广网的地震报道和其间对某一个热点问题的报道 (如“温总理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堰塞湖”等) , 尝试归纳出了此流程图。该图以事件为单位, 以时间为主线, 按应对措施先后进行排序, 大致经过“快速播报”、“整合资源”、“随机调整”和“扩大影响”四个阶段。突发事件报道, 关注度最高的就是事件发生最初、能够产生大量新闻的一段时间。因此, 文章给出的流程图中“发生”指的是“突发事件的发生”, “结束”指的是“媒体大规模报道的结束”, 而不是“突发事件影响的结束”。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 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果以流程图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和“结束”作为两个时间点, 在此时间段内的某一个时间点上, 围绕这一突发事件, 会有各种新闻事件在不断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而我们对它们的报道进程也会处在流程图中的不同阶段。或者换个角度说, 对某一突发事件的报道, 可能要执行“规模大小不等, 时间长短不一”的多次循环流程。但是, 无论对整个突发事件的报道, 还是对其中焦点问题的报道, 大体上遵循的都是这种报道流程。

对响应机制流程图的四个阶段进行细化, 可以大致梳理出多个具体的环节自始至终都需要认真把握和贯彻落实。另外, 根据中广网实际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和数据分析, 找到重要环节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并尝试给出地一些对策建议。

1 快速播报:重点把握时效

突发事件发生, 我们媒体的首要任务就是争分夺秒地将这一消息准确地报道出去。以文字为表达方式的快讯或者说是一句话新闻是最有效的报道手法。很多媒体都为“抢首发”而慷慨解囊激励自己的员工。比如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时, 率先在新浪发布第一条消息的值班编辑 (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报道“9·11事件”的媒体从业人员) 苏雨农被记了一等功, 奖励1万元人民币[1]。

1.1 发布权威信息秉承社会责任

突发事件发生, 在短时间内会有来自贴吧、MSN、QQ、博客、播客等各种渠道的消息。中广网强调, “抢先”报道不可以牺牲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家媒体的公信力, 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公信力的媒体, 是得不到受众信任的。

中广网作为国家电台网站, 秉承媒体的社会责任, 严格按照规定, 突发事件只采用新华网发布的消息、国家相关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或本台记者经过权威机构核实发布的消息。四川汶川地震发生, 中广网于14时50在首页滚动新闻, 发布了第一条快讯, “中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在四川汶川县 (北纬31.0度, 东经103.4度) 发生7.8级地震。”来源就是新华网。

1.2 第一时间发布中广原创信息

中央台有强大的采编队伍, 特别是在全国有39个记者站, 对国内突发事件的报道有自己的原创信息优势, 并且, 记者们对网络传播快速、影响范围广、即来即发表达形式多样 (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均可) 等特点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

此次汶川地震的报道, 中央台驻站记者的反应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从14时51分, 编辑部发布贵州站记者陈屹的消息《四川汶川县7.8级地震贵阳有强烈震感》之后, 在短短的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 先后有广西、宁夏等9个省的记者站发来消息, 报道当地的最新情况。

15时55分, 发布了陕西记者站康维佳、王朝宇和刘涛的消息《古城西安也有强烈震感》, 还配发了图片“出来躲避的市民”。这是中广网发布的与地震有关的首张图片。

对策建议:记者们在今后的报道中可以尝试更多的信息传递方式, “手机短信”、“MSN”、“QQ”、“电话”和“邮件”等多种方式都可以使用, 目的是千方百计地提高新闻抢发的速度。另外, 中广网对突发事件报道中抢到首发者, 可以考虑给予重奖。通过以上措施, 相信中广网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效有望再提升一个层次。

1.3 版主组织发动驱动论坛升温

论坛、博客、跟帖等共同组成了网络的互动区, 已经成为了重大宣传报道须臾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动“火不火”已经成为了衡量网站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截止到5月底, 中广论坛的注册用户18万, 最高在线1 100千多人/15分钟, 与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网站相比, 还处于初阶段。因此, 在重大报道中对互动交流的组织和发动工作就显很尤为重要。

地震发生后, 中广网博客频道紧急约请博主撰写主题博文, 抒发情感、寄托哀思, 通过网友言论的形式, 悼念地震遇难者、引导网友正确对待救灾中出现的问题。据统计, 中广博客共发表主题博文681篇, 网友评论2, 000多条, 有118万人点击浏览博客频道, 页面浏览量达到620万次。中广论坛一边发动百万网民智慧建设网上救灾实用信息中心;一边梳理网民情绪建设网上心理辅导中心, 使中广互动专区成为中广网最为活跃的频道之一。

中广网在要闻和论坛中穿插发布诸如《50个小时的生命奇迹》、《废墟中埋藏着生存的顽强》、《大国父亲:一个关于温总理的感人视频》等励志性的图文, 聚焦生命的顽强, 用安慰、坚强、理智、励志、奋战等几大关键词帮助网民释放内心的悲痛, 努力传播关爱的温暖, 引导网民将悲情转化为抗灾的信心。有网民通过中广论坛表示, 看到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 同时感到人类的伟大。很多网民自称平时怯弱, 通过中广网发布的各类贴文, 内心不但充盈着悲痛, 也充盈着力量。

2 整合资源:重点把握原创

所谓整合资源, 就是将各方面资源进行有效的加工和使用。分析中广网的特点和目前的人力物力情况, 整合中央台独家原创的音频资源信息, 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发布出去, 达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这是网站能否办好的关键;其次, 制作专题页面, 体现独家视角, 这是既抢发消息后, 对网站来说需要立即进行的第二步工作;彰显独家观点, 经过策划报道来体现媒体的实力和水平。

2.1 广播资源是传家宝充分整合

汶川地震发生后, 中央台于当天晚上19点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在此之后, 有关地震的很多新闻都是由中央台的广播独家播发出去的。中广网第一时间速记编辑跟进, 24小时整合播发中央台的独家新闻, 以文字消息的形式发布, 大量被国内外众多媒体在首页突出位置转载。

在网站的响应机制流程图中, 出现了第二环节“整合新闻”向第一环节“快速播报”的逆向运动。这说明, 当前广播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 “起跑”往往会落后于网络等媒体, 但进入状态以后, 中央台广播的新闻时效性优势还是不可小视的。

抗震救灾期间, 中广网整合的广播报道成为新浪、搜狐、腾讯、CNN、美联社等251家海内外媒体的转载源。第一时间发布《从德阳赶往都江堰, 总理正在火车上》、《胡锦涛到达北川救援现场》、《救援部队全部到达所有受灾地区》、《温家宝:因灾死亡人员家属每人发放5千抚慰金》、《唐家山堰塞湖空中救援通道开通》等独家新闻。特别是5月17日晚上21时49分, 中广网在首页要闻头条位置发布的独家新闻《温家宝:因灾死亡人员家属每人发放5千抚慰金》, 经过百度搜索统计显示, 被全球251家网站转载, 谷歌搜索到约有42, 700项符合查询结果的相关新闻。

2.2 推出突发专题的速度要提高

中广网对地震报道反应迅速:14时50分发布第一条快讯, 16时 (即地震发生后1.5小时) 推出突发专题《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 19时推出综合专题《携手抗灾, 友爱同行——关注四川汶川大地震》。从以上3个时间节点可以看出中广网目前应对突发事件的初期响应速度。

在地震发生后5分钟, 腾讯网通过QQ弹出窗口发出第一条地震消息, 15分钟内, 迅即推出第一个地震专题, 并立即成立汶川地震网络报道指挥部, 协调网站各部门资源和人力开始24小时不间断报道抗震救灾, 于当晚完成对这一重大事件的报道专题改版[2]。

对比中广网与腾讯网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 中广网与腾讯网在推出突发专题的速度上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技术平台的整体改进和提高, 需要提高模板操作的便捷程度和普及程度, 只是这样才能将目前突发专题的推出时间1.5小时尽可能地缩短、缩短、再缩短。

2.3 策划报道彰显自身实力水平

与快讯、消息等突出时效性不同, 策划报道是一种在注重时效性前提下的深度报道, 更强调独家视角与独家观点。中广网汶川地震报道, 后方编辑部与前方记者注意随时沟通, 加大策划力量, 准确把握灾难报道的一般规律, 对事态发展的预测准确, 及时抓住热点, 适时推出相应专题, 到5月31号, 一共推出19个特别策划。

从总体上看, 策划呈现四大亮点:1) 围绕大局, 引导舆论, 推出了《汶川救援雷霆万钧:总书记灾区行》、《感动汶川感动中国:93个小时温总理四川灾区行》两大策划, 倍受网民好评;2) 聚焦重点, 追踪险情, 及时推出《危情堰塞湖抢险集结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险情及抢险动态, 集纳整合相关资讯, 全面准确;3) 以情动人, 贴近网民, 突出天灾无情人有情的理念, 推出《生死线上的救援队》、《生命奇迹, 创造中……》、《患难之中见真情》等真情系列专题, 让广大网民深受感染;4、着眼长远, 关注未来, 中广网主动联系民政部、联合中国之声、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推出《理性收养、爱在身边——“做地震孤儿亲友团”》社会公益活动。

3 随机调整:重点把握节奏

随着报道的逐步推进和深入, 需要对报道重点、页面设计和人员调动等做不断的调整, 这是每一个成熟的网络媒体都要做的工作。

3.1 根据信息传播规律调整报道重点

从汶川地震报道来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受众的关注点在不断地变化, 相应的媒体的报道重点也需要不断调整, 发生“由动态报道向深度挖掘”, “由关注点到报道面”, “由粗线条向精细化”的转变。

“由粗线条向精细化”的例证。随着事态的发展, 中广网逐步加强对海量信息的梳理。5月19日, 中广网推出特别策划《前线记者将士谱》, 集中展示中央台前线40多名记者的风采。页面以图文并举的形式, 集纳了所有前线记者的名录、简介、重要作品、工作照, 突出中央台记者在震区发回的电话连线和对部队、医院抗震抢险勇士的独家专访等。将独家资源细分为《灾情连线》、《抗灾连线》、《救援连线》、《记者手记》和《特写聚焦》等多个栏目。其中, 系列手记一经推出, 迅速被搜狐、腾讯、网易转载, 成为继中广网独家快讯后转载率较高的稿源, 受到网民广泛好评。特别是前方记者郎峰蔚的记者手记《6名记者与一瓶水》被央视国际、搜狐、腾讯、网易迅速转载。网民留言说, 中广网记者手记写得很生动具体, 描述的情景让我们看了仿佛身在灾区。

3.2 调整页面以突出重点和方便网民

网络是可视化媒体, 所有信息只有经过“被受众看到”、“受众愿意看”这两关才能达到传播效果。“被受众看到”涉及的是页面设计思路和信息呈现方式的问题, 强调的是形式;“受众愿意看”要解决的是报道的内容是否吸引人的问题, 强调的是内容。这里主要说前者。对网络媒体从业者来说, 要深谙可视化媒体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 根据报道进程不断调整页面形式和呈现方式。在整个抗震救灾的报道中, 中广网关于页面的调整大大小小先后进行过多次。

如5月16日, 随着四川灾区紧急救援的推进, 并根据中央台记者在地震现场采访报道的情况, 中广网对首页首屏做大幅调整, 对《我们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抗大震》专题做全面改版, 在17日凌晨推出新改版的首页和专题。

在首页, 将原来的奥运专区改为“中央台记者在震区”,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突出中央台前方记者电话连线和独家专访。其次, 将原来的音频点播区浓缩, 增加视频报道, 将前方记者陆续传回来的视频编辑发布。

在原有专题《携手抗灾友爱同行——关注四川汶川7.8级强震》的基础上, 新增“记者连线”、“部委快讯”、“专访解析”等栏目, 在醒目位置突出前线记者发回的独家新闻。

3.3 调整人员分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根据形势发展和报道重点的转变, 需要对整个报道团队的人员分工不断进行调整, 合理调度、科学管理, 这是报道的策划者和领导者应该很好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它虽然不直接体现为媒体的报道内容, 但却直接决定报道的效果。在某一时期以什么为报道重点, 人员调动就应该向什么方面倾斜, 这是总原则。就象将领指挥军队打战一样, 要集中优势兵力啃“硬骨头”。

4 扩大影响:重点把握效果

扩大影响就需要加大宣传推广, 需要广而告之;需要借助各方的力量, 需要走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广网来说, 努力做好了三方面工作:第一是不断深化与广播的互动;第二是与其它媒体加强合作, 主要是与其它网络媒体的合作;第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内部信息报送渠道, 做好总结和汇报。总体上宣传推广的对象分为上下两类:下要对群众负责, 让群众了解到更真实、更全面的情况;上要对领导负责, 让领导及时了解中广网的工作开展情况。

4.1 台网互动优势互补做强做大

在整个汶川地震报道过程中, 中央台的广播节目与网站形成了有效的互动宣传强势。广播对中广网的宣传体现在:在常态报道时, 广播对网站的定期播报;在重要活动中, 如《爱在天地间》系列活动进行当时和中国之声随时播报的“平安纸条”后面, 都会提及中广网。中广网对广播的宣传:中央台的全部地震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上网, 并在专题页面的首屏开设通栏“中国之声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回放”;在《爱在天地间》等重大活动期间, 在首页大头条突出报道如“直播:爱在天地间百名歌手广播赈灾大行动”、“正在直播:中央台爱心募捐义演《童心耀中华》”;在整理的广播新闻消息稿里, 在电头中体现“中央台中国之声+时间+连线记者xxx报道, ”的字样, 等等。

在台网互动宣传方面, 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在广播里宣传网站的数量要加大, 形式要多样 (既要有笼统的介绍, 也要有对重要事件的具体说明) ;在网站上宣传广播的位置要突出, 形式上要多样 (既要有首页的、专题页的和具体内容页的全面呈现, 也要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多种形式) 。

4.2 联合其它网站扩大社会效果

在抗震救灾报道过程中, 主动向中广网提出合作意愿的网站有很多, 新浪、搜狐、网易等等。中广网在合作共赢的方针指导下, 与多家媒体都进行了友好的合作, 使中央台的活动、中广网的活动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活动的点击率猛增。

中广网先后全程图文视频直播中央台“爱在天地间”抗震救灾五场大型系列活动等, 新浪、搜狐等商业门户网站转播, 同步链接视频流, 有效地在网民中宣传推广了中央台和中广网的品牌。

中广网联合全国30家网络媒体推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网络公祭活动, 一边组织网民参与网上哀悼活动, 营造网上哀悼氛围, 引导网上舆情, 一边与全国30家网络媒体互相链接抗震救灾专题页面, 强化烘托举国哀悼、全国动员的网上氛围。

5 结论

最后强调一点, 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就是对网站处理日常新闻报道的原则和宗旨的最高要求;它对日常新闻报道同样适用, 只是在有些环节上做了减法——直接省略或者降低了要求。

摘要:本文所说的响应机制, 是指用行动应对某一事件形成的工作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不尽相同, 这主要是由媒体自身特点决定的, 同时也受制于媒体的报道原则。我们这里只研究中国广播网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中广网具有鲜明的广播特色, 是中国最大的音频广播网站, 拥有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和音频节目资源;中广网的新闻报道原则是“及时、准确、权威”。本文仅以2008年中广网对“5·12”汶川大地震这一特大自然灾害的报道为例来说明。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和数据分析, 总结出在某些环节上取得成功的根源所在;找出在某些环节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并尝试给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广网,响应机制,及时,准确,差距,对策建议,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彤, 曾祥雪著.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114.

[2]网媒确立主流地位腾讯网与两亿网民携手赈灾.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 2008-5-23.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2008-05/23/content_6708317.htm.

国家突发事件 篇2

————萧县初级中学城南校区

为确保我校2018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正常进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实现有序、平安测试的目标,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家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精神,认真领会质量监测的重要意义,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适用范围

(一)发生泄密事件。如试题(卷)被盗、丢失,以及运送试题(卷)途中发生意外事故等。

(二)发生重大事故灾害类事件。如考试场所、试题保密室等场 所发生火灾、电力中断等。

(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类事件。如地震、泥石流、暴风雨等。(四)发生公共卫生类事件。如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其他疫情等。

三、组织机构

为迅速果断地处置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期间各类突发事件,特成立 萧县初级中学城南校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突发性事件及偶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组

长: 何玉银 副组长:傅孝艳 侯肖光

员: 梁然 李奎远 李丹阳 八年级各班班主任 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对事件进行分析判断,汇总各种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属重大突发事件的,立即报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 导小组,包括:

(1)事件起因;

(2)对事件性质的初步判断

(3)涉及人员范围:

(4)目前采取措施。

2、指挥应急处置小组开展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四、信息报送

涉及学校在监测期间发生突发事件时,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县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处置原则

(一)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形成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立足干防范,抓早、抓小、抓快。一日发牛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损失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二)有效控制,就地解决,避免扩展: 如已扩展,要尽可能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造成秩序混乱。(三)以人为本、依法处置。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维护学生、监测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及时化解矛盾: 对于坚持错误、不听劝阻的,果断处置并做到合情合理、依法办事。

(四)预防为主。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六)保守秘密、遵守纪律。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期间,严格执行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

萧县初级中学城南校区

那些社会事件中的“国家机密” 篇3

无独有偶,“洛阳性奴案”,一个公务员,为自己淫乐而打造了地下淫窟,且虐杀性奴,居然也被列入“机密”,哪怕脑子轻度进水,也看得出“性奴案”和“国家机密”扯不上边。洛阳警方之所以扯上这面大旗,无非借“机密”大纛,钳制舆论而已。

要彻底弹压舆论,旧时最具杀伤的是“谋反”,诬以谋反,谁还敢为你说话,而眼下看来是“泄密”,利用“机密”唬人,不知何时起也是一大发明。

9月22日晚8时许,我和友人饭后以大约30码的车速缓驶在僻静的昌平路上,快近武宁南路时,有警车赶上,令我靠边停车。

俄而两警上前,我问:什么事?一名年轻的警察没有行礼,生硬地、颇具“国家机密”语态地说:例行检查,证拿出来!

“例行检查什么呢”?我弱弱地问。他横我一眼,说,你们在车里干什么?车为什么开得这么慢?!我大奇:俺在车里干啥,关你鸟事?而且开得太快固然违章,但开得慢也违章?他又索要友人的身份证,验证后更语出惊人:云南的?到上海来干什么?

我愈发觉得不可思议。那无礼的警察继续说。车开得慢影响别人!

“影响7谁呢”,我请他举证。他悻悻地,答非所问地说,以后开车不许说话!说完欲走,却被我叫住7,在细想一下本人实无危害“国家安全”之前科后,我也对他“例行检查”了——

“你,是不是交警?!”“不是!”“那你知不知道,你今天管的,是交警也不该管的事?!”“……”“車速慢和‘说话’违反哪条交规?你,又有什么资格‘不许人说话’?你以为你是谁?说一说,你哪个分局的?”

他告以“×××警署”。旋即威胁说,今晚的过程有摄像头和录音的!

“把他警号抄下来!”我大声对友人说,要的就是摄像和录音!友人是大报记者,极其干练地把两人誓号甚至车号都抄了下来。

很快,我拨通了市公安局督查室电话,投诉三点:一,骚扰。以极其荒唐的理由妨碍公民正常行驶;二,验证后的无礼盘诘,有侮辱守法良民之嫌。三,“例行检查”,究竟查什么?必须告示!

回应很快来了,警局以诚恳的语态反复道歉。并表示,将处理违纪警员。但是“例行检查”,究竟查什么?他们始终道歉而未解释,看来也永远载入“机密”了。

国家突发事件 篇4

一、空中突发事件的类型

空中突发事件可以划分为六类:即常规空中飞行事故、空中涉外飞行事故、空中劫机事故、民用低空飞行器事故、国外飞行器入侵事故、航天事故。

(一) 常规空中飞行事故

常规空中飞行事故是指正常发生在空中的各类民航及军事训练事故, 该类型的事故一般都是因为人为或者自然因素造成的对社会产生一定人员及财产损失的事故。该类事故一般都属于国内空中突发事件, 按照事故的级别不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但一般不会引发国际事件及国际冲突。

(二) 空中涉外飞行事故

空中涉外飞行事故是指在空中突发的两个或多个国家空中军机摩擦而引发的飞行事故, 该事故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及目的针对性。一旦发生, 该事故就可能导致一定国家的军事机密泄露或者国家的重要军事战略部署遭窃, 处置不当还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升级, 甚至引发局部或国际性的战争。

(三) 空中劫机事故

空中劫机事故通常是指在民航上发生的有一定组织筹划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空中事故, 该类事故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 不仅会给民航上的人员带来生命财产损害, 同时还有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

(四) 民用低空飞行事故

民用低空飞行事故是指由于低空对民众开放后, 私人直升机或热气球升空后发生的事故。该类事故发生的概率一般较低, 危害性也比较小, 但是该类事故往往给空中管制工作带来一定的无序, 给国外飞行器入侵事故造成隐患。

(五) 国外飞行器入侵事故

国外飞行器入侵事故是指国外人员或组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乘坐空中飞行装置跨越国境进入别国领土的事故。该类事故往往容易和民用低空飞行事故相混淆, 使部队或空中管制机构产生一定的误判, 给国家的军事秘密和战略部署带来隐患。

(六) 航天事故

航天事故是指在外层大气层的航天试验或航天飞行中所发生的由于国家研究机构各种因素所造成的飞行器损坏或爆炸从而导致航天人员伤亡的重大空中事故, 该事故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一旦发生, 将对国家的经济及军事领域建设带来很大的被动, 还有可能造成国家航天机密的泄露。

二、空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与职能

2003年“SARS"之后, 我国政府推行了以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所构成的“一案三制”的四大核心体系。其中的应急机制是各有关应急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而建立起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和制度安排, 它实际上是与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资源、应急法规制度和应急信息的复合体;应急体制则是描述和构建应急组织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组成形式。在具体实施上, 又有应急机构、应急信息、应急资源、应急预案和应急法规构成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五大基本要素, 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在运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处置空中突发事件时, 应急机构是由参与应急管理的有关人员构成的组织机构, 它在各种要素和要素整合、重构和运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针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空中突发事件, 既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也可以是国家减灾、防灾及综合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分支机构。它领导和协调各相关地方和行业应急机构, 同时按照应急预案中的相关规定, 由正常状态下的应急机构职能迅速向非正常状态下的应急组织机构职能转变, 实现应急组织的平战结合, 迅速转换。

应急信息是用于在对突发事件预防、决策、指挥、控制、处置及事后评估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总称。针对空中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要利用相关信息技术和手段, 进行应急管理所需信息的需求定义、收集、传递、处理、存储、传播和利用, 从而为应急资源的储备与调配、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机构的构建与决策提供支持的全过程。

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物资与装备资源、应急场所等, 是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资源的总称。它包括了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储备的数量及结构直接影响着应急处置的效能。

应急预案是世界各国在应急管理中普遍运用的政策工具。它们按照功能划分, 大体有三大类: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预案内容大体包括了目标、指导思想、机构、职责、任务、资源及操作步骤等内容。按照不同形式的预案, 内容相互有侧重。它应该是在充分分析论证了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所掌握的应急资源、应急信息的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组织机构和隶属关系, 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制定的一套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施办法和政策根据。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紧急状态下调整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规定社会和国家的紧急状态及其权限。针对空中突发事件的法规体系, 既包括各种应急法规, 还应该包括国内国际航空、空管行业制定的各种航空飞行制度等。

三、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在处置空中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一) 体系支撑作用

空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必然是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框架内运行, 同时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又直接支撑了其运行所需要的要素和内容, 规范着其处置管理的过程。空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就要有针对性地利用和发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和完善的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应急预案, 作为处置的基础和支撑。

(二) 组织管理作用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各级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资源、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其四大核心和五大要素, 相互作用、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协调系统。处置和管理空中突发事件, 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各组成要素, 发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系统化管理作用, 一是要发挥应急组织管理内部的战略决策作用, 充分利用国家管理体系内已经建立的应急组织机构, 解决空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权限划分和隶属关系等问题, 在已经明确机构职能的前提下, 有效组织实施。二是要发挥应急机制战术决策作用, 解决空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动力和活力问题。三是要发挥应急预案和应急法规的规范作用, 解决的是空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依据和规范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系统化管理作用, 使上述四个核心要素相互作用, 就能够有效利用政府作用调动各方力量, 有序、规范、高效处置空中突发事件, 迅速控制事态、稳定民心、恢复秩序、减少损失。

(三) 技术支持作用

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变化, 新时期、新阶段空中突发事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就引起突发事件的载体而言, 有各类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各种通用航空器、各类气球、浮空器、飞行体等。在处置和管理空中突发事件过程中, 既要用到航空专业技术, 也涉及到空管领航技术, 还涉及到交通、卫生、公共管理、反恐、军事、新闻等许多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利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处置和空中突发事件, 就需要发挥各方技术力量, 利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撑作用。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方信息资源。军队、国安、公安具有强大和较为先进的情报体系和技术系统, 能够为国家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 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性、内幕性情报支持。

二是要充分利用空军和民航部门航空技术专长的特点。民航部门具有对民航运输、机场管理、国际法规等方面具有相关的技术优势;空军具有对空管领航、防空预警等方面具有相关的技术优势。通过整合特点、优势互补、发挥各自技术专长, 实现有效应对空中突发事件。

三是要发挥各级应急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各级应急管理部门, 长期从事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具有较强的技术和经验, 已经掌握了系统化的危机管理知识和技术, 各应急工作组也具备相应的救援常识和技巧, 通过发挥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技术, 通过“联合作战”, 就可以在技术上解决空中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技术问题。

(四) 指挥协调作用

空中突发事件的处置不单单是灾害事故的应对问题, 同时也是复杂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处置过程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进程中有其复杂性、特殊性, 牵扯面广, 涉及部门多。

因此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内处置空中突发事件时都不是单独的依靠某一部门或者相应的应急机构来解决, 而是将多个部门联合, 旨在尽量减少空中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各方面损失, 各部门通力合作, 共同完成处置任务。要将这些确定的处置力量联合起来, 形成战斗力, 只有明确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内处置空中突发事件指挥体制, 指挥关系, 确定指挥原则, 才能做到各个单位令行禁止, 相互间合同协作, 保证空中突发事件的有效开展。其协调指挥作用可用图2来表示。

当发生空中突发事件时, 先有当地 (一般是县区) 应急委主要根据死亡人数多少对其初步定性分级。按照一般、严重、较重和特别重大四级分类, 分别由县、市、省和国务院负责处置。县区应急委上报事件情况, 作为上级的省市应急委根据事件的性质决定是否上报国务院应急委及如何指挥或者协调相关单位处置。对于一般事件, 县区级应急委指挥当地应急办及应急专业队伍、武警公安、民防、航空、空管、交通、卫生等部门进行处置, 需要时可协调地方驻军参与处置。对于特别重大事件需要逐级上报国务院, 需要时, 由国务院应急委协调中央军委, 通过军委指挥当地军区的防空部队、雷达部队、航空兵部队参与处置。

四、结束语

近年来, 空中突发事件已经成为非传统领域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威胁的重要突发事件之一, 已经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研究空中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规律、应对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特别是在对如何在已经构建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内, 有效处置此类事件, 有针对性地研究“一案三制”如何在处置空中突发事件的具体实施方法, 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均是将来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夏一雪, 郭其云.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2.

[2]孙先伟, 孔繁燕.国外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刘大响, 王湘穗.安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 2009.

[4]罗群.城市公交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

第三条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应当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第四条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逐级建立责任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调查、控制、扑灭等应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工作。

第五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当及时收集境外重大动物疫情信息,加强进出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防止动物疫病传入和传出。兽医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通报国内重大动物疫情。

第六条

国家鼓励、支持开展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防、应急处理等有关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参加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对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对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职责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控告。

第二章 应急准备

第九条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全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并按照不同动物疫病病种及其流行特点和危害程度,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报国务院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不同动物疫病病种及其流行特点和危害程度,分别制定实施方案。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其实施方案应当根据疫情的发展变化和实施情况,及时修改、完善。

第十条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应急指挥部的职责、组成以及成员单位的分工;

(二)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信息收集、报告和通报;

(三)动物疫病的确认、重大动物疫情的分级和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四)重大动物疫情疫源的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五)预防、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所需资金的来源、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六)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

第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确保应急处理所需的疫苗、药品、设施设备和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和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和乡镇动物防疫组织建设,并保证其正常运行,提高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需要,可以成立应急预备队,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下,具体承担疫情的控制和扑灭任务。

应急预备队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有关专家、执业兽医等组成;必要时,可以组织动员社会上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公安机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当依法协助其执行任务。

应急预备队应当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知识和重大动物疫病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重大动物疫情防范意识。

第三章 监测、报告和公布

第十五条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十六条

从事动物隔离、疫情监测、疫病研究与诊疗、检验检疫以及动物饲养、屠宰加工、运输、经营等活动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出现群体发病或者死亡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的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第十七条

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核实。初步认为属于重大动物疫情的,应当在2小时内将情况逐级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同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报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第十八条

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一)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二)染疫、疑似染疫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三)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

(四)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五)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第十九条

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

第二十条

重大动物疫情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及时准确公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布重大动物疫情。

第二十一条

重大动物疫病应当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采集病料,未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集病料。

从事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分离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生物安全管理规定,防止病原扩散。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

第二十三条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可能感染人群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疫区内易受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情况。

第二十四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动物疫情不得瞒报、谎报、迟报,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第二十五条

在重大动物疫情报告期间,有关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立即采取临时隔离控制措施;必要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作出封锁决定并采取扑杀、销毁等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执行。

第四章 应急处理

第二十六条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

第二十七条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和对疫区实行封锁的建议,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作出决定。

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范围应当按照不同动物疫病病种及其流行特点和危害程度划定,具体划定标准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

国家对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实行分级管理,按照应急预案确定的疫情等级,由有关人民政府采取相应的应急控制措施。

第二十九

条对疫点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扑杀并销毁染疫动物和易感染的动物及其产品;

(二)对病死的动物、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对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动物圈舍、场地进行严格消毒。

第三十条

对疫区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临时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

(二)扑杀并销毁染疫和疑似染疫动物及其同群动物,销毁染疫和疑似染疫的动物产品,对其他易感染的`动物实行圈养或者在指定地点放养,役用动物限制在疫区内使役;

(三)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监测,并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必要时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扑杀;

(四)关闭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禁止动物进出疫区和动物产品运出疫区;

(五)对动物圈舍、动物排泄物、垫料、污水和其他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场地,进行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理。

第三十一条

对受威胁区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监测;

(二)对易感染的动物根据需要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第三十二条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中设置临时动物检疫消毒站以及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控制、扑灭措施的,由有关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决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拒不服从的,由公安机关协助执行。

第三十三条

国家对疫区、受威胁区内易感染的动物免费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对因采取扑杀、销毁等措施给当事人造成的已经证实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紧急免疫接种和补偿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

第三十四条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理需要,有权紧急调集人员、物资、运输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运输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被征集使用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归还并给予合理补偿。

第三十五条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处理方案,加强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源追踪工作,对染疫和疑似染疫动物及其同群动物和其他易感染动物的扑杀、销毁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实施检验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和紧急免疫接种。

第三十六条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所需的物资紧急调度和运输、应急经费安排、疫区群众救济、人的疫病防治、肉食品供应、动物及其产品市场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和社会治安维护等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当支持配合驻地人民政府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工作。

第三十七条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中,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向村民、居民宣传动物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协助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各项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工作。

第三十八条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地的人民政府和毗邻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控制、扑灭工作。

第三十九

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参加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卫生防护和技术指导等措施。

第四十条

自疫区内最后一头(只)发病动物及其同群动物处理完毕起,经过一个潜伏期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的,彻底消毒后,经上一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验收合格,由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宣布解除封锁,撤销疫区;由原批准机关撤销在该疫区设立的临时动物检疫消毒站。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重大动物疫情确认、疫区封锁、扑杀及其补偿、消毒、无害化处理、疫源追踪、疫情监测以及应急物资储备等应急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兽医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立即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疫情报告职责,瞒报、谎报、迟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阻碍他人报告重大动物疫情的;

(二)在重大动物疫情报告期间,不采取临时隔离控制措施,导致动物疫情扩散的;

(三)不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不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应急处理建议,或者不按照规定对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采取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

(四)不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和对疫区的封锁建议的;

(五)对动物扑杀、销毁不进行技术指导或者指导不力,或者不组织实施检验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和紧急免疫接种的;

(六)其他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导致动物疫病传播、流行,或者对养殖业生产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不执行对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采取的措施,或者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疫情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阻碍、拒绝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立即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阻碍报告重大动物疫情,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不按照规定对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采取预防、控制、扑灭措施,或者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疫情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阻碍、拒绝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立即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政府主要领导人依法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截留、挪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经费,或者侵占、挪用应急储备物资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阻碍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或者发现动物出现群体发病或者死亡,不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并处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采集重大动物疫病病料,或者在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分离时不遵守国家有关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在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期间,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的,由价格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毒奶事件与国家制造业形象的未来 篇6

2008年9月中旬,正值三鹿事件在国内闹得风风火火的时候,笔者到波士顿附近的一个偏僻小镇休假,早晨在一个小宾馆的餐厅就餐,一位当地的中年人很友好地问我从哪里来的,当我说是中国时,我突然发现她的脸上掠过了一丝焦虑和不安的表情。很快,她拿了一份报纸给我看,问我是否知道毒牛奶的事。记得那是一份信息非常当地化的报纸,属于社区化的媒体,极少有国际新闻,而整个毒牛奶的新闻占据了四分之一的版面,附了一个额头贴有胶布的、非常可怜的幼儿照片……

我自然不愿意讨论这个话题,想把话题转向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然而,我很快发现我这个“公关专家”的策略并不成功,她似乎已经忘记那个盛会,临走时,她还在庆幸:好在他们这里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初级阶段”:沉痛的提醒

从北京奥运会到毒牛奶事件,我亲身感受到北美媒体和普通消费者对“中国制造”这个模糊品牌形象感知的改变,仅仅半个月前,我经常被当地人问到是否看了奥运会的开幕式,对于他们,这个充满了传统中国元素的盛会是如此地现代,极大地冲击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原有理解。当他们谈论到这个盛会时,不约而同地用到了“amazing”这个词,很多人的眼神中除了惊叹,似乎还隐藏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忧虑。Nielsen在奥运闭幕之后对16个国家观众所做的在线调查显示:七成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比他们此前想象的更为现代化,科技水平也要更高。从这个角度,奥运会的投资是一个ROI很高的营销传播运动,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制造这个品牌群落的整体高度。然而,半个月以后,一些西方的媒体似乎终于找到了压抑了一个多月的宣泄口,或者,似乎也应该有个事情来提醒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毒牛奶事件再度让“中国制造”付出了巨大的形象代价。

从制造业整体声誉的角度回顾这个事件,我们会发现造成这个事件的经济诱因是如此地小,而造成的行业影响和整体声誉代价是如此地大;同时,该事件也在提醒我们,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媒体同样全球、个人化的时代,众多类似危机的传递正在超越我们熟悉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发展。以三鹿事件为例,该事件的引出原发于网络社区,这说明今天消费者的投诉不一定要通过传统媒体,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可以控制的表达渠道,事件的大规模海外报道来自新西兰股东的角色和其政府的言论,事件影响的范围是整个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声誉。而过去,宣传管理的理念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理念是对内为主,基本没有考虑海外利益,而在出口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命脉的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的长期整体建设和危机管理,将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这将是一个漫长、艰巨、需要协作和投资的长期工作,不但需要奥运会、“神六”、“神七”这样的国家工程,不但需要商务部即将推出的全球形象广告,还需要同一品类制造业企业的协调合作、政府的介入整合、人才的配置、宣传战略的合理演变……

海尔赞助的电影《首席执行官》的结尾有一段CEO的慷慨陈词: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伴随这个民族有一批品牌走向全球,成为全球的强势品牌,而这并非海尔一家公司所能完成的使命。

同样的内容,在柳传志的口中显得没有那么慷慨激昂甚至有些无奈。他说,联想收购一个国际品牌而不是直接将联想带到国外,是因为“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现在还不能支撑高端的制造业品牌。正因为这个原因,联想的海外传播中从来都是与中国制造的“血统”拉开距离。当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视“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为负资产时,当玩具事件、三鹿事件不断打击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时,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布局,我们很难乐观地估计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会自然攀升,畅想整体品牌引领中国制造的升级,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危机公关”:一个应该被抛弃的术语

对“危机公关”这个术语,国内公关界向来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这不是一个通行的国际概念,因为在国外规范的管理语言中,只有“危机管理”这个概念,没有“危机公关”;而另一种看法认为,这个概念在中国是个现实存在,反映了在中国危机应对中“公关”的重要性。

以笔者的浅见,“危机公关”的确是一个应该被抛弃的术语,这个术语的存在带来了太多的误区。

“危机公关”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大多数危机的应对存在一个最佳的公关策略,只要有合适的策略、足够的力度,媒体和受众就可以被“管理”,危机就可以平息甚至“化危为机”。这种认识导致的操作结果就是,企业的高层和管理当局很容易把危机的管理理解为搞定媒体、消除坏信息源,企业公关部门接到的命令往往是敦促各种媒体不要发出负面信息(如同三鹿事件最初的情况),然而这往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实中的多数危机也很难找到真正的“危机策略专家”,因为多数危机并非来自沟通技巧的缺失,而是基本面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个术语的误区,管理当局容易误认为建立一个应对危机的部门或机制可以保障基本面风险不会蔓延,而忽视系统的、涉及多部门和供应链体系的危机防范。

“危机公关”概念的过分重视还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忽视长期战略声誉的正面建设,而这正是防范危机的根本。一个本身缺乏形象识别和积累的企业,就像一个严冬中的缺乏脂肪的动物,没有什么抗击意外的资本,对中国制造也是一样。今天,中国的出口正在和全球经济一起遭遇硬着陆的严冬,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这个品牌依靠什么建立识别和积累,是一个急需思考的问题。

作者系Worldcom集团君策公关董事总经理

国家突发事件 篇7

1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介绍

国家预警发布系统是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由中国气象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设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相互衔接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专用平台, 是国务院应急平台唯一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权威发布系统, 是政府应急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获取预警信息的主要渠道[2,3]。

1.1 内容

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如图1所示。

1.2 目标

国家预警发布系统项目建设目标:构建权威、畅通、有效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形成覆盖全国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4];充分利用社会公有资源、先进技术手段基本解决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5];实现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接收、处理和及时发布, 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实现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应急联动部门、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媒体的100%覆盖;公众在系统发出预警信息后10 min之内接收到预警信息, 确保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够及时获取预警信息, 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升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强力支撑[4,5]。

2 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在河南省建设运行情况

国家预警发布系统于2015年5月1日在河南省正式运行。建成了上连中国气象局, 下连全省18个市气象局、103个县气象局;横向间完成与其他部门对接, 初步建成与国土、环保、交通、水利等部门连通的资料共享交换网络系统;初步建立了包括广播、电视、手机短息、微博等在内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发布渠道[6,7]。

一是按照统一标准规范, 建设成立覆盖省、市级的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平台和县级终端。纵向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 横向实现预警信息发布机构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对接, 初步实现了预警发布全省覆盖。二是在省级层面上, 实现了国土、环保、交通、水利、林业、地震、应急办等9个部门各类预警信息的实时收集、共享和快速发布, 利用权威平台发布交通管制、地震辟谣等公众服务信息, 打通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传输的沟通渠道。部门对接方面, 已经实现业务化的部门有1个 (气象) , 已实现对接的部门有9个 (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卫生计生、安全监管、林业、地震、农业、武警总队) , 合计10个。三是目前可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预警网站、广播、电视、新浪微博等多种渠道传播预警信息。大喇叭、显示屏等正在对接部署中。其中, 已经应用的有2种 (短信、微博对接) , 已经对接的有2种 (广播、电视) , 合计4种。四是注重机制建设, 推进系统稳定运行和发挥效益。制定了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规范了系统建设、运行以及发布行为。河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在申请筹建中, 预警发布机构已拥有兼职预警发布人员, 12379实现了部分运营商的免费发布。五是逐步建立以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联动机制, 预警信息真正成为了应急工作的“消息树”和“发令枪”, 全社会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效率明显提升。

3 预警服务案例———“河南7·18”特大暴雨

2016年7月18—21日, 受低涡和地面气旋东移北上共同影响, 河南大部地区出现暴雨, 其中安阳市出现罕见特大暴雨, 鹤壁市、新乡市、平顶山市、南阳市局地出现特大暴雨, 过程降雨强度达特强 (Ⅰ级) 等级, 为河南省2016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

在此次特大暴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中, 预警发布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重大作用, 取得良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主要得益于以下3个方面。

3.1 有效的制度建设和机制保障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试行) 》印发后, 河南省随即根据本省现状, 制定出台《河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试行) 》各级部门制定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和规范, 加强相关业务学习、检查和考核,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保证预警信息进得来、发得出、收得到、用得好。

3.2 政府主导, 部门联动, 社会参与

省级预警及时发送给省委办公厅值班室、省政府应急值班室、河南省公安交警总队、省防办、黄防办、省水利厅等决策用户。市级预警信号及时发送给各地市委、市政府、市应急办、市防汛办、市交通局等相关单位。向气象灾害防御部门、高速交警、国土、电力、矿业、安监、交通、环保、水利、农业、地震、公交公司、地铁公司等单位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专项预报和雨情信息, 向各中小学校校长、信息员、种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发布服务短信, 在社区、医院、乡镇政府等重要公共场所通过大喇叭和显示屏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等。

3.3 多渠道、高频次、广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

“7·18”特大暴雨气象保障服务期间, 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通过电视、电台、电话、网站、微博等已有平台多方位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7月18—21日, 河南省、市、县3级共发布各类预警信号562次, 其中暴雨364次 (蓝色32次、黄色118次、橙色138次、红色76次) 、雷电188次, 暴雨预警信号不分级别时间提前量106.08 min。通过12379及本地预警系统短信平台发布预警短信5 700万人次, 其中, 12379短信1 421条, 121短信1 067条。通过新浪微博发布894条, 腾讯微博发布98条, 微信发布360条;高音喇叭9 652个, 共发58 000次;电子显示屏3 500块, 共发21 600次。

4 预警发布系统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应对各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实践中, 预警发布系统暴露出诸多问题, 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应急机构平台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 缺乏统筹规划, 应用功能不够完善, 缺乏对这些专业应急信息、应急平台的有效整合, 应对跨专业综合性的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得不到有力的技术保障。二是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未彻底有效解决, 特别是对山区等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亟待加强。三是信息发布渠道虽然很多, 但大多数为行业、企业自身管理, 对灾害应急未能制定相应的流程。四是普及应急知识、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方面的工作存在不足。

5 结语

为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优化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规范信息发布机制, “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项目”正在积极筹建中。该项目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河南省“十二五”及“十三五”的重点工程项目, 是预警发布系统为了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而发展的新阶段。相信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各级部门通过“十三五”时期的上下努力, 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一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大程度地减少国家以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推进河南气象现代化的建设, 助力“四个河南”建设。

摘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自2015年5月在河南全省范围业务化运行以来, 纵向实现国家、省、市、县互联互通, 横向实现预警信息发布机构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对接, 实现了预警发布全省覆盖, 河南预警发布进入了规范化阶段。2016年7月, 在应对“河南7·18”特大暴雨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升了河南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服务,作用,河南省

参考文献

[1]徐娜.科学减灾高效救灾积极推动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发展[J].中国减灾, 2013 (6) :25.

[2]杨光.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运行预警1分内可传达公众[J].计算机与网络, 2015 (15) :6.

[3]夏青.湖北“国突”系统网络部署和对应急服务的支撑[J].科学时代, 2014 (16) :346-347.

[4]黎德波.预警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的网络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28) :6638-6642.

[5]吴孟春.温州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0.

[6]郭栋.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在气象预警领域应用的研究[J].信息通信, 2015 (2) :39.

印度“封杀”事件有赖国家级交涉 篇8

我国政府已正式介入印度“封杀”中国电信设备事件。笔者认为, 官方机构的介入使“封杀”事件上升到国家利益范畴, 有助于印度充分认识“封杀”事件所带来的影响, 而该事件的最终解决首先有赖于双方国家利益的相互关照, 同时也取决于相关公司的各种努力。

4月底以来, 印度媒体连续披露本国政府“封杀”中国电信设备的消息。随着相关公司高层拜会印度官员, 同时表示在印度设厂并启用当地人作为公司负责人以后, “封杀”事实大白天下。

然而, 这种沟通换来的只是印度相关部门要求我国相关公司公开股权结构的结果。印度相关部门以安全理由“封杀”中国电信设备, 这本就是创造贸易壁垒的一种手法, 现在转而要求公开股权结构, 等于是在寻找第二个拒绝的理由——试想, 无论股权结构是如何都无法改变商业公司的事实, 它们并不是窃取情报的谍报机构。

不过, 在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5月17日代表官方表态之后, 笔者发现印度贸易部长阿南德·夏尔马在5月19日表示, “印度限制进口中国通信设备的纠纷问题不会影响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关系”, 同时重申了所谓的“封杀”并未针对中国。笔者认为, 这个表态“泄露”了印度的底线——他们并不希望所谓的“封杀”事件影响到两国的商务往来。

这只是官方隔空对话的初步成果。笔者认为, 随着官方介入程度的加深, 双方会在国家利益层面上找到某种平衡, 从而最终解决“封杀”事件。印度财政部长不久前表示, 印度希望本国GDP增长速度在4年内赶超中国, 因此, 所谓“封杀”事件更多的可能是希望调节双方贸易差额的借口。因为笔者发现, 印度贸易部长在宣称“封杀”事件不会影响“两国贸易关系”时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国政府已经表达了将给予印度企业更大的市场准入权的意愿, 尤其是在印度颇具竞争力的服务业和制药业领域。

国家突发事件 篇9

近日,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联合组织专家对《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专家论证。以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原国务院参事闪淳昌同志为组长的专家组听取了《规划》编制工作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过质询和认真审议,认为:《规划》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全面总结“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成效、科学分析我国公共安全形势的基础上编制的,指导思想科学,建设原则明确,对统筹和指导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我国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提出的“十三五”期间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及相关重点建设项目,符合实际需求,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是一个成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级专项规划。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对《规划》的论证评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受国务院应急办委托承担了“十二五”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估、“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新挑战与新需求、主要建设内容等研究课题,并为《规划》编制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课题研究成果为编制《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作为《规划》论证的重要参阅材料,《规划》编制技术支持工作获得国务院应急办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下一步,中国安科院课题组将继续配合《规划》编制工作组,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尽快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做好其他技术支持工作,以使《规划》能够早日按程序上报审批和发布实施。

国家突发事件 篇10

一、国家重大事件的界定及维度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此概念也尚无界定。笔者认为, 国家重大事件是指发生在本国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国家重大事件的概念是对具体事件的聚类概括, 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延伸性、发展性。验证某事件是否属于国家重大事件, 首先要衡量这一事件的发生范围, “国家”重大事件着重描述的是在本国范围内发生的具有举国影响的大事件, 这是确定为国家重大事件的前提条件。其次, 可分别从波及范围的广度、社会影响的深度、举国关注的程度三个维度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理解。波及范围的广度是指事件影响的辐射范围波及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波及范围越大, 事件的影响越广泛。社会影响的深度是指事件往往会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举国关注的力度是指国家、社会、公众甚至世界对事件的关注程度。所以, 国家重大事件都是发生在本国范围内的有着较广泛的波及范围、较深的社会影响、较高的关注度的大事件。

二、发挥国家重大事件的育人效应方法研究

国家重大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 它更强调发掘教育资源的敏感性、开展育人活动的及时性、育人效应的时效性。所以, 教育者在发挥国家重大事件在高校中的育人效应中, 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育人具体措施, 推进育人活动的良性运作,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育人的方法, 方法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关系着效果的好坏。在国家重大事件育人效应的实现过程中, 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这要看环境、时间、个人和集体的特点, 要看执行者的才能和修养, 要看最近期间要达到的目的, 要看全部的情势如何而定。”[1]教育者发挥国家重大事件育人效应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四种。

1. 说理引导。

说理引导是指通过令人信服的道理和生动的具体事实, 说服教育和积极引导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者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的说服教育, 以理服人, 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促进各方面的进步。说理引导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 也是传统而经常性采用的育人方法。在国家重大事件的育人效应实现过程中, 教育者对说理引导法的运用应从以下三点出发:首先, 教育者要恰当地利用国家重大事件的事实以及其反映的道理和理论来说理引导。运用显而易见的国家重大事件的事实、故事、数据等来印证说理的内容, 使学生设身处地真切的感受自己、他人、环境、舆论发生的变化, 促进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说理引导产生思想意识上的认同和心理上的契合。其次, 教育者要根据具体的育人目标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说理引导。教育者要根据国家重大事件的育人目标和教育对象的具体差异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地进行说理引导。最后, 教育者在运用说理引导法时要讲究语言艺术。在育人过程中, 教育者要运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去说理引导, 运用语言的艺术与说理的技巧, 做到旁征博引有据, 喜怒哀乐由心, 平淡朴实生爱, 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使之心领神会, 不断感化内心, 激励学生走向成熟和进步。

2. 熏陶感染。

熏陶感染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者的身教所创设的教育情境, 使学生在自愿参与的基础上, 在具有愉悦性的情景和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陶染与感化, 从而提高思想境界、丰富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它表现为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和无意识性。熏陶感染法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情境之中, 潜移默化地感化教育对象。在发挥国家重大事件育人效应的过程中, 熏陶感染法的运用教育者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开展:首先, 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修养, 完善个体的人格魅力。教育者自身的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思想作风是影响受教育者的重要因素。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面对国家重大事件的发生, 教育者的态度、表现和行为往往对受教育者有标杆指向的作用。所以, 教育者要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能力素质, 特别注重自身在国家重大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和方向性, 并通过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来熏陶感染学生。此外, 教育者在创设教育情境后还要加强教育对象与教育情境的双向互动,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情境的净化与改进, 达到以行育情、以境育情、以情育情的效果。

3. 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法是指让学生在各种实践和活动中, 通过以体验为核心的情感经验积累, 使认知和情感相协调, 改造和重新获得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 并内化为个体稳定的信念, 最终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情感在个体道德品德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和催化剂。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情感是一条纽带, 连接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所以“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体验是一个既有实践性又有意义性的双重结合, 是一种通过亲身经历, 逐渐形成经验的过程。情感体验产生于外界对个体的刺激过程中, 是个人对外界刺激的真实的感受和体悟。心理学认为, 情感体验能够加深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印象, 从而强化个体已有的相关认知, 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必经阶段。在发挥国家重大事件的育人效应过程中, 运用情感体验法可以将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 在情感体会中自我教育, 在自我教育中体会感悟。国家重大事件运用情感体验法提供了环境氛围与客观条件, 情感体验法为国家重大事件育人效应的实现提供了人性化的教育途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过“高峰体验”的理论, 这种体验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 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 或者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极至的感受。当教育对象身处国家重大事件之中时, 其重大性、突发性的特质往往能够在某一关键时刻、某一动人的瞬间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思想升华。国家重大事件中的“高峰体验”使教育对象的道德品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相融合达到最高水平, 会使之产生一种幸福感和内部生活的丰富感, 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教育者通过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氛围, 采用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使教育对象主动参与, 获得真实的感受, 促进自觉感悟, 深化情感体验法的育人效果。另外, 教育者可以组织教育对象直接参与到国家重大事件中去进行情感体验。如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 高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赶赴灾区参加教育教学、心理疏导、灾区重建等活动。大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灾情, 参与救灾的工作, 体验灾区的生活, 与灾区人民的沟通交流, 对汶川大地震有了更深地感触, 带来了心灵上的巨大触动。

4. 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 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在国家重大事件的育人过程中, 实践锻炼法应是教育者善用、常用的育人方法。因为实践锻炼法是一种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方法。教育者对实践锻炼法的运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 教育者要注意根据国家重大事件中蕴含或体现出来的具体育人要求, 制定合理规范的实践活动的制度措施, 使实践锻炼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 为教育对象在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援助。第二, 教育者要以人为本, 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结合国家重大事件的育人内容和主题, 从实际出发, 选择适当的实践锻炼的形式和方法。第三, 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国家重大事件的机遇, 积极拓展校内外的实践合作平台, 为教育对象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机会和平台。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 大学生志愿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称赞和肯定, 使人们抛弃了之前赋予“80后”所谓的“垮掉一代”的称号, 转而赞赏地称他们为“鸟巢一代”。这既是大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力见证, 也是社会对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体现出的行为习惯和个人修养的公众认定。

参考文献

国家突发事件 篇11

近日,百度血友病贴吧网友公开爆料称,百度公司将该贴吧售卖给涉嫌非法行医的某单位后,包括吧主在内的原吧务成员无端遭撤换,大量虚假广告充斥贴吧,新来病友极有可能被骗。 很快,血友病吧被卖一事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大量疾病类贴吧被无资质的医疗机构、制药企业承包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随后,百度公司公开回应称,百度贴吧所有病种类吧将全面停止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发布会上指出,事件涉及到一些健康和疾病治疗相关信息的传播, 同时这些群体是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传播的重点人群。 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向百度提出希望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 此前对于疾病的条目,国家卫计委也曾动员系统的专业机构和百度开展合作,规范一些疾病条目的贴吧解读。 “我们希望百度能够把贴吧作为一个为网民提供权威的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康复信息的平台。 希望专业的医疗卫生机构能够积极主动地和百度等一些网络媒体合作。 ”毛群安说,国家卫生计生委会继续动员精准健康传播机构同百度开展合作。

上一篇:配送系统优化下一篇:知识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