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应用论文

2025-01-21

安置应用论文(精选9篇)

安置应用论文 篇1

一、PPP模式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PPP模式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PPP模式的出现与推行,给企业进一步的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它推动着建筑企业依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要求,进行企业职能的转变,让建筑企业发展从以往只专注于建筑施工的浅层次,转变为提升企业综合运营能力的更高阶段。在PPP模式下,建筑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方,国家会通过一定的合作形式,如购买产品、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授予其对社会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建设、运营、管理的权利,而在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的过程中,建筑企业的盈利范围也会得到相应的拓展,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提升。

(二)PPP模式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挑战

在时新的PPP模式下,建筑企业的企业运营方式也从以往单纯的承担建设项目施工的基本运营内容上拓展出了新的投资项目运营内容。综合的项目营运与单一的项目施工相比其运营难度也在成倍的提升,相应的企业的运营管理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由于PPP项目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并且大多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为主,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质,这也对建筑企业在进行融资渠道管理、成本管理控制、后期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亟待进行企业管理工作的调整和企业运营能力的提升。

二、建筑企业应对拆迁安置房项目PPP模式的有效措施

建筑企业在进行拆迁安置房项目的PPP模式应用时,可以依照PPP模式中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核心理念,从战略目标、资本运作、成本管控,这几个方面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应对PPP模式下拆迁安置房项目建设的能力,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让建筑的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的运行轨道。

(一)加快战略目标的调整

建筑企业要依照相应的PPP项目运行机制,进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调整工作,在对建筑企业的外部市场进行有效细分的基础上,做好建筑企业综合运营模式转型的准备,从整体业务结构、项目管理方式、组织架构体系等多个方面,有计划、分层次的落实与完善准备阶段的工作。建筑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二、管理体系的加强、三、人才结构的优化。其中人才结构的优化和管理体系的加强是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的基础。具体到拆迁安置房的PPP项目,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PPP投融资事业部,来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然后以组织结构的优化为契机,进行人才资源的调整,为项目的落实与执行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二)增强资本运作的水平

当前PPP模式已经成为了国家首推的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模式。虽然有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但是要提高PPP项目的落地效率、实现PPP项目的既定目标,还需要大量项目建设资金的涌入。资金问题是所有PPP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建筑企业有能力完成项目建设工作的前提。在PPP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已经认识到项目可融资性的重要性作用。2015年9月,财政部联合十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PPP项目的融资支持基金,总规模达到了1800亿元,该项基金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我国PPP项目的发展。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一味的等待国家政策的支持,不是长久之计,在进行拆迁安置房的PPP项目建设中,要不断的提高企业自身的资本运作能力,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有效控制成本的方式,为企业构建良好的资本运行网络,让建筑企业能够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以保障拆迁安置房项目的正常运转。

(三)提升成本管控的能力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要实现企业资本运行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外乎两条路:一个是向外拓展融资渠道,另一个是对内加强成本管控。在进行拆迁安置房项目PPP模式的成本管控中,因为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其目的是为了给拆迁区的民众提供良好的住房保障,项目建设和公众利益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因此相对来说该项工程建造的收益也不可能过高。可是逐利是企业经营为主要目的,因此在项目利润有限的基础上,建筑企业需要从企业内部管理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工作,来有效的降低PPP项目建设的成本投入。在直接成本投入的方面,可以通过进行材料供应商的综合比对,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以价格最优为导向,进行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同时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让材料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在间接费用方面,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审批报销制度的完善等,来实现对管理费用的有效控制。

三、结语

随着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迅猛发展,PPP模式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整合社会资本力量方面的重要性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认可与推崇,拆迁安置房项目中PPP模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进行拆迁安置房PPP项目的建造过程中,要切实的从战略目标、资本运作、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企业管理工作的调整,提升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在保障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让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姚东旻,李军林.条件满足下的效率差异:PPP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J].改革,2015(02).

[2]袁义淞,李腾.政府风险规避视角下的PPP模式委托代理模型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3]汤晓宇,金志刚.以区域发展视角引入PPP模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

安置应用论文 篇2

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确保划转移交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省市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安置原则

1、坚持人随资产走的原则,同时尊重职工的自愿选择;

2、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原则;

3、坚持维护国家、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安置范围

安置范围为划转基准日划转单位的长期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其他形式用工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三、安置方案

(一)长期职工

按照“人随资产走”的原则,拟划转单位的长期职工按现有身份随资产同时划转给省公司。但考虑职工的实际情况,本次划转职工安置均可遵循自愿的原则,选择本方案中相应的安置办法。

1、随资产划转

职工按现有身份随资产同时划转给省公司,与划转后单位建 立劳动关系,按照国家及省公司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薪酬、保险福利待遇。

2、申请流动到其它单位

职工本人申请流动到其它单位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划转单位同意,职工在一个月内自行联系接收单位,由接收单位出具

商调函,划转单位按规定程序办理流动手续。

3、申请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本人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划转单位同意,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办理。

4、不在岗职工安置

①非因工负伤和长病人员,由划转后的单位继续按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②长期外借人员,由划转后的单位书面通知本人回单位工作。按有关政策,30日内不办理相关手续,按自动离职处理,解除劳动关系。

③非正常劳动关系人员,依据《关于规范调整劳动关系若干政策问题的意见》(冀劳社[2001]86号)进行清理,划转后单位按程序书面通知本人回单位工作,30日内不回单位办理有关手续的,按自动离职处理,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二)离退休人员

离退休人员由划转后单位管理,国家或地方政策发生变化时,按有关规定执行。

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 公司经理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小组。负责职工安置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切实做好稳定工作,保证职工安置工作顺利开展。

四、其它事项

(一)劳动关系

职工划转后的劳动关系由省公司授权划转后单位承继。

(二)工作年限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划转前后职工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三)薪酬福利

1、拟划转单位的工资计划宏观调控管理工作,在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前,仍按河北省地方宏观调控相关规定执行;批复后,纳入国家电网公司工资计划管理。

2、拟划转单位的薪酬福利管理工作,在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前,按河北省地方宏观调控相关规定执行;批复后,纳入河北省电力公司统一管理。

3、划转后职工薪酬福利待遇保持不变。

(四)社会保险

省公司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复,向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请将划转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至省公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省公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受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委托代为管理。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复同意前暂维持现状。

安置应用论文 篇3

移民, 并能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移民区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

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和安置区的经济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政策效应和社会效应, 着力用好用活中线移民扶持政策, 打响南水北调战略品牌。

(一) 政策支持

在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建设中, 要用好扶持政策, 特别是从优化宏观调控着手, 做好政策引导和支持。在对口资源的引进上, 需要注意避免采取以往指令性的计划方式, 而是以移民生产发展的需求为导向, 实现本地移民和进驻企业的双赢。在培育特色产业的过程中, 需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 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 吸引适合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优秀企业, 如生鲜水产类可引入双汇、雨润等品牌企业, 果蔬类可引入农夫、汇源等品牌企业。企业的进驻必须能够使其依靠市场机制获得盈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 由此实现移民安置地方与对口扶持企业的长效合作和良性互动。

(二) 品牌效应

移民地区需要加强品牌意识, 根据自身经济的特色挖掘品牌的内涵和价值。在招商引资中, 移民地方政府可以主打“南水北调”品牌来吸引受益区对口企业前来投资, 着力宣传移民地区“政策惠、品牌响”的引资优势。在产品的生产销售中, 应当加快推进特色产品由无牌上市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变, 借助“南水北调”品牌效应增强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南水北调”品牌的开发利用上, 库区和安置区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共同的合作平台, 加强品牌的塑造和管理, 最终将“南水北调”打造成为中线移民地区经

板块经济重在特色, 通过挖掘特色实现专业化分工, 发挥比较优势。中线移民地区板块经济的构建需要在大农业经营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专业化和细致化分工, 选择最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农副产品, 构建优势集中的粮食、果蔬、水产等多样化特色板块。库区和安置区需要结合移民农户已有的生产技能和参与基础, 依托库区和安置区的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特点和既有的发展水平, 大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着重发展特色产业。

(二) 统筹兼顾优化布局

板块经济的布局需要在省域、县域层面上统一规划, 以战略高度统筹城乡发展和东西部发展。移民地区板块经济的布局可以参照非均衡发展战略, 在长远发展规划上“宜农则农, 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促进优势产业带建立。省级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正确定位库区和安置区板块经济的发展坐标。在移民资金的使用上, 应当积小成大、积少成多, 统筹使用, 通过资金捆绑并重点向板块建设倾斜, 充分发挥资金规模效应,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 规模发展提升效率

板块经济要求规模化发展, 通过产业集群和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实现规模经济。库区和安置区需要将已有的点状优势化为集中的块状优势, 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 增强板块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需要大力引进和扶持对板块经济有吸引力、拉动力的龙头企业, 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和外向带动作用。还应围绕特色扶龙头, 围绕龙头建基地, 形成“板块+龙头+移民”的规模经营模式, 增强农民开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四) 调整结构推动升级

板块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 实现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库区和安置区需要以发展特色农业板块经济为契机, 调整和升级板块经济的主导产业结构。要结合移民在搬迁后不同时期生产生活的风险收益特点, 分阶段促进移民生产结构趋于合理。要将科技创新和应用作为推动板块经济升级的突破口, 大力提高库区和安置区大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走系列开发之路, 加强区域工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三、总结

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高度战略性、综合利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移民安置是工程的重中之重, 攸关工程全局和社会稳定, 为此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提出了“移得出, 稳得住, 能发展”的移民安置总体目标。板块经济模式具备特色突出、规模发展和品牌影响力大三特征, 经济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明显, 因而在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安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和安置区板块经济发展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建设板块经济的目的在于努力增加移民收入, 提高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实现移民稳定发展。通过构建“板块推进、规模发展、产业升级、品牌支撑”的发展模式, 探索符合中线库区和安置区特色优势的板块经济之路, 逐步将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建设成为中线工程稳定移民、发展移民, 并能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板块经济,移民安置,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志明.我国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必须解决五大机制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35) .

[2]、彭新宇, 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 2006 (5) .

安置应用论文 篇4

军转备考资料:军转干部安置家属的安置工作

关键词:军转 军转干部 军转干部安置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张为臻 公选

中公教育军转干事业部 遴选 军转网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的工作,安置地党委、政府应当参照本人职务等级和从事的职业合理安排,与军队转业干部同时接收安置,发出报到通知。调入调出单位相应增减工资总额。

对安排到实行合同制、聘任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应当给予2年适应期。适应期内,非本人原因不得擅自违约解聘、辞退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军队转业干部随迁配偶、子女符合就业条件的,安置地政府应当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经济实体的,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并按照国家和安置地促进就业的有关规定减免税费。

军队转业干部配偶和未参加工作的子女可以随调随迁,军队转业干部身边无子女的,可以随调一名已经工作的子女及其配偶。各地公安部门凭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的通知及时办理迁移、落户手续。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由安置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安排;报考各类院校时,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各地在办理军队转业干部及其随调随迁配偶、子女的工作安排、落户和转学、入学事宜时,不得收取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费用。

安置应用论文 篇5

漳州市某拆迁安置房位于芗城区繁华的旧城区内, 东邻城市支路 (临时菜市场) , 北与中国银行大楼相毗邻, 南与旧房相距14米, 西边与旧房只有符合消防间距, 占地面积375.2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216平方米, 层数6层 (底层店面2-6层为住宅) , 建筑高度18.9米, 结构为钢筋砼框架, 基础采用直径为600毫米的钻孔灌注桩, 砼强度等级C30, 桩端持力层为圆砾层, 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8米,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700KN。

2 施工前技术交底

2.1 存在问题

本工程原设计基础采用砼预制静压方桩, 由于其他原因, 工程拖延四年, 至2006年漳州地区砼预制静压桩已被预应力管桩所代替, 总承包单位无法按原设计施工, 又由于该工程施工场地狭小, 东邻城市支路, 白天设置临时菜市场, 交通十分拥挤, 北与中行大楼最近只有6.05米, 西边与芝山粮站宿舍楼五层距离7.32米, 南边距离经委宿舍楼14米, 两幢旧房都属于八十年代初建造, 基础为天然浅基础, 如果桩基改为预应力管桩, 存在两种情况:第一, 因施工场地小, 机械进出场相当困难而且边桩机械无法施工。第二, 由于管桩产生的挤压效应大, 周边的旧房存在安全隐患。鉴于上述情况, 多加桩基施工队都不敢承接, 总承包单位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以解决上述不利因素。经协商, 由原设计单位出具更改基础图, 采用直径为600毫米钻孔灌注桩,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700kN, 桩端进入持力层圆砾层不小于1.8米。

2.2 工程桩做实验

钻孔灌注桩具有低噪音、无震动、无挤压等优点, 不受地下水影响, 施工安全可靠。但持力层选在圆砾层, 孔底沉渣由于受水冲击容易使圆砾层产生扰动, 难以保证孔底沉渣100%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桩沉降量大, 影响桩端垂直承载力, 经现场技术人员协商, 决定打二根工程桩做静载实验, 以核实地质报告的真实性及单桩承载力。工程桩选在地质勘察报告2-2剖面5号钻孔圆砾层最薄只有2.5米的地方。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冲、钻孔灌注桩设计参数, 如表1。

按设计规范计算该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上述计算, 淤泥质土层摩阻力不计, 粉砂属于液化, 摩阻力折减系数取3分之一, 经验算理论计算与设计取值基本接近。

试打二根工程桩编号为35号、36号桩, 桩长分别为20.2米、20.5米。试桩的每级荷载增量为170kN, 最大试验荷载分别加至1700kN, 二根桩在加载过程中, 沉降量如表2和表3:

二根桩实验结果:承载力只达到设计强度70%。

3 影响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的原因分析

钻孔灌注桩具有低噪音, 无震动、无挤压等优点。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黏性土, 粉土、砂土、填土、碎 (砾) 石土及风化岩层, 尤其是施工场地狭小, 大机械 (如预制静压桩机) 无法进场施工更适合, 本工程就是如此。但其施工过程部位无法直接观察, 属于地下隐蔽工程, 特别是桩尖进入持力层孔底沉渣清理均难保证100%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桩侧泥皮过厚等因素, 已严重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现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相关工程实践资料分析如下: (1) 桩底沉渣厚。桩底沉渣厚使桩端承载力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 本工程桩尖持力层为圆砾层, 由于受施工工艺影响, 钻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正反循环施工进尺, 势必造成持力层圆砾层扰动更厉害, 即使二次清孔也很难保证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这从沉渣厚度测试仪测试及静载检测的结果, 可以得到证实。当加载到某一荷载时, 桩沉降急速下沉并满足规范规定的破坏条件 (本工程静载实验就是如此) , 此时如继续加载让桩沉到某一位置时, 桩的沉降明显减慢并稳定, 这就说明桩底沉渣清除干净后, 桩的承载力明显提高。 (2) 桩侧泥皮厚导致桩测摩阻力明显减小。本工程试打二根工程桩, 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从钻孔到终孔后下放钢筋笼、接入导管直至灌注砼时间过长, 造成泥浆护壁泥皮过厚, 因此规范规定钻孔灌注桩成孔时间与灌注时间不宜过长。 (3) 孔壁受扰动。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孔壁受扰动, 特别是进入密实砂层较深的桩, 成孔后孔壁附近土中应力释放, 会出现“松驰”现象, 孔直径越大应力释放越明显, 造成邻近桩壁一层土的抗剪强度降底, 导致地基土对桩的极限承载力下降。

4“后注浆”技术的应用

“后注浆”的原理:在桩内预埋注浆管, 并在灌注桩砼终凝到一定强度后, 通过预埋的注浆管, 用高压注浆泵以一定的压力将预定水灰比的水泥浆压入桩底, 对桩底沉渣、桩端持力层以及桩周围泥皮起到渗透、劈裂充填、压密和固结作用, 以此来提高桩的承载力。

为确保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 鉴于施工二根工程桩试验结果及分析原因, 决定采用预埋注浆管实施“后注浆”技术来提高桩端承载力。根据规范要求, 沿钢筋笼周围对称设置二根注浆管。

4.1 钻孔灌注桩施工

在钻孔开始之前, 先进行护筒埋设以保证桩与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 护筒用4-8mm厚钢板制作, 内径大于钻头直径100mm, 上部开设1-2个溢浆孔, 埋设深度为1.2m, 在旁边设立泥浆搅拌池, 用钻头钻孔, 泥浆护壁成孔, 成桩施工工序是:定桩位→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头钻孔→终孔→第一次清孔→下放钢筋笼→接入导管→第二次清孔→浇注砼→后注浆。

4.2 钢筋笼安放和预埋注浆管

本工程钢筋笼主筋为8B14、B6@200螺旋箍, 加劲箍为B16@2000, 6分镀锌管绑扎在钢筋笼外侧, 注浆管长度底端要超过钢筋笼长度30cm, 钢筋笼经检查合格后用吊机吊起, 吊直后缓缓放入套筒内, 应注意钢筋笼能否自由落下, 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 对钢筋笼进行定位, 防止偏移, 从而影响桩的质量。

4.3 导管的安置及二次清孔

在钢筋笼和预埋注浆管吊装完毕后, 应立即安置导管, 导管选用3mm壁厚, 直径为230mm的钢管, 长度第一节为4米, 其余均为1.5-2.5米, 每一节接头采用橡胶垫圈密封, 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 所谓二次清孔就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 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杂质处于悬浮状态, 再利用泥浆胶液的粘结力使悬浮者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排出孔外, 最终将孔内的沉渣清理干净。所以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 含砂率不能大于8%黏度大于28S, 这就是所谓的泥浆排渣清孔和护壁的作用。

4.4

砼灌注开始灌注砼时, 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控制在300-500mm, 以保证有足够的砼储备量, 导管一次埋入砼灌注面以下控制在0.8m以内, 导管埋入砼的深度控制在2-6米, 禁止将导管提出砼灌注面, 并且应控制好提拔导管的速度, 根据设计要求砼等级为C30,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 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为0.8m, 这部分做为凿除泛浆高度, 以保证桩顶砼达到设计等级要求, 控制好砼灌注的充盈系数, 使其保持在1.1-1.2之间。

4.5 开塞

在浇注砼的3-5天, 砼强度达到C10-C15时方可开塞, 开塞时间的早晚结注浆较为关键, 能否顺利注浆, 控制好注浆时间至关重要。开塞时间过早, 砼强度未形成, 在高压水的冲击下会破坏桩端的形成和砼强度。开塞时间过晚, 砼强度过大, 会造成注浆头橡胶膜打不开等现象, 造成预埋注浆管报废以至不能注浆。

4.6 注浆控制

注浆控制应掌握如以下三点:

(1) 检查水泥标号, 不能有结块现象, 控制好水灰比, 本工程注浆水灰比为1:0.75。

(2) 控制好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小, 对桩端加固范围渗入充填强度深度小, 加固作用小。注压力过大, 可能会破坏注浆管。本工程压力控制在3.00Mpa-5.00Mpa。

(3) 注浆量控制:单桩注浆量的设计应根据桩径、桩长、桩端、桩侧土层性质, 单桩承载力增幅是否复式注浆等因素而定, 可按下式估算:Gc=apd+asnd

本工程只对桩端注浆, 故Gc=apd=1.6×0.6=0.96吨=960KG

采用双控: (1) 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2) 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注浆完成后, 注浆管上部要用塞仔封注。

5 静载实验

取37号、40号桩做静载实验列表如下 (采用后注浆技术)

后注浆二根桩试验结果:37号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1530KN。

40号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1600KN。

未注浆和后注浆通过静载实验结果, 对比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桩底注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大于未注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 提高幅度在29%-34%。

国内外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为提高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 曾采用过许多方法, 后注浆技术的应用是较常用且有效的一种。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北京地区10m左右的短桩, 当桩底进入中粗砂及圆砾石层时, 采用桩底注浆工艺技术后, 单桩垂直承载力可提高70%-200%。福建地区桩底进入持力层砂层的60m长桩, 采用桩底注浆工艺技术其单桩垂直承载力可提高80%-90%。天津地区桩底进入粉层细砂层的40-60m中长桩, 采用桩底注浆工艺技术, 单桩垂直承载力可提高20%-40%。从本工程采用预埋注浆管实施后注浆来提高单桩的垂直承载力的实践情况也得到证实。

6 结束语

根据相关工程实例资料统计和本工程实践结果及分析, 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6.1 钻孔灌注桩单桩垂直承载力按理论计算和实际施工的结果, 数据悬殊较大, 原因有二点:第一, 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是先成孔, 后灌注砼, 即先把土掏空后成型砼桩, 不像静压机是靠成品桩把土向外挤压, 因此桩侧摩阻力产生较小。第二, 桩端承载力由于受到桩底沉渣清理无法100%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造成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大大降低, 因此, 设计人员在计算单桩垂直承载力的取值方面及桩端选在哪个持力层就显得尤为慎重。

6.2 经过预埋注浆官采用后注浆技术, 能使桩沉降量减小, 承载力大大提高, 特别是桩端选在圆砾层及土层较厚的砂土层, 采用后注浆更为必要,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钻孔灌注桩以其低噪音、无震动、无挤压等优点, 广泛被应用于高层建筑、旧城改造等。但由于受施工工艺、孔底沉渣、桩侧壁泥皮厚、孔壁土体的扰动等因素的影响, 使钻孔灌注桩的竖向垂直承载力降低。国内外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曾采用过许多方法。本文将通过采用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后注浆”技术来阐述采用“后注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钻孔灌注桩的竖向垂直承载力。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编号为:JGJ 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安置应用论文 篇6

首先, 让我们先来认识笔迹分析技术, 它也称笔迹测验, 是笔迹学的一个应用领域。而笔迹学这一术语首先是由19世纪后期法国的麦肯提出来的, 他认为一个人的笔迹可以反映他的某些人格特征, 即是一种从表面现象到内在本质的关系, 从而借以研究人的文字笔迹特点和人内在人格之间的潜在联系。而笔迹分析就是指, 通过对人们书写后留下的字迹的分析和研究, 推断出一个人的人格类型, 从而为人才招聘与人员安置服务。具体的笔迹分析方法有:测量法, 特征对号法, 感觉感知法与形与态结合法。笔迹分析的内容包括:书面整洁性, 字体大小, 字体结构, 笔压轻重, 书写速度, 字行平直, 通篇布局。笔迹分析主要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对人们的性格进行分析的。

笔迹分析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验, 有独特的优势, 所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人才招聘中使用笔迹分析技术的企业达93%, 仅次于面试99%的比例, 高于智力测验63%和人格测验61%的比例。但是你也许会发现笔迹分析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很多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它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而事实证明了它的优越性, 据大概统计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都对笔迹分析技术情有独钟。虽然根据不同人的笔迹可以大概推测出其性格, 但为了保险起见此时还必须结合相应的性格理论进行整合才能下结论。在此我们选用霍兰德的职业性格理论作为参考。

在管理学领域非常著名的霍兰德职业性格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提出来的, 他认为人的职业性格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分别为社会型、艺术型、现实型、常规型、研究型、企业型。而相应的工作环境也可以分为以上六种类型。这个理论的目的就是使人的职业性格与工作环境匹配, 这样才能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既发挥了个体的潜能, 提高了个体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感, 也保证了较高的工作效率与产出, 可谓一举两得。

具体来讲, 社会型的人一般都喜欢与人交往, 乐于结交新朋友, 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的很好, 这种人往往是朋友圈子中的核心人物, 也经常发挥着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这种类型的人还具有将强的社会责任感, 而且看重自己的社会义务, 也正因为如此, 他们适合的职业往往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 比如教育工作者 (例如教师, 教育行政人员) 或者社会工作者 (例如咨询人员, 公关人员) .艺术型的人一般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他们理想化, 看中自身的价值, 个性张扬, 追求完美, 所以有点不切实际, 但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他们适合的职业一般跟艺术与文学有关, 比如演员, 导演, 艺术设计师, 雕刻家, 建筑师, 歌唱家, 作曲家诗人, 剧作家等。现实型的人一般比较务实, 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手脚灵活, 身体协调, 适合独立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 思想保守, 循规蹈矩, 所以他们适合的职业有计算机硬件人员, 制图员, 机械装配工木匠, 厨师, 技工, 修理工, 农民等。常规型的人比较传统, 尊重权威与规章制度, 适合按照命令有计划有步骤地做事, 关注细节, 缺乏创造性, 往往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所以秘书, 办公室人员, 记事员, 会计, 行政助理, 图书馆管理员, 出纳员, 打字员是比较适合他们的职业。研究型的人善动脑, 勤思考, 是思想家,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强, 他们独立, 富有创造性, 不断探讨未知领域, 求知欲强, 知识渊博, 像科学研究人员, 教师, 工程师, 电脑编程人员比较适合他们。企业型的人崇尚权利, 身份, 地位, 他们具有强大的野心, 务实, 看重利益得失与物质财富, 好强竞争欲望强盛, 所以可想而知项目经理, 销售人员, 营销管理人员, 企业领导人对他们而言是很适合的。

霍兰德所划分的六种类型人格, 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并列的, 而是有三种类型的关系, 即相邻关系, 相隔关系与相对关系, 人们在择业时会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 往往事与愿违, 所以我们在人员安置的时候就要结合前面讲的笔迹分析技术, 尽量做到人岗匹配。

理论毕竟是虚拟的想像的, 还必须用到实际中才有价值, 通过实践检验理论, 不断完善理论。霍兰德职业性格理论也是如此, 遭到了现实残酷的挑战, 因为现实生活中, 人们的性格是很纷繁复杂的, 具有多面性。所以应用理论是时必须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我们往往遇到这种情境, 比如, 一个人的人格类型中很可能是同时包含着常规型、实际型和社会型这三种类型。霍兰德认为, 这些维度越相似, 兼容性越强, 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就相对会越顺利, 而不会出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现象。所以我们在择业时首先一定要正确地评估自己, 认识自己, 有自知之明, 才能选择适合我们的职业环境。可想而知, 当一个人被赶鸭子上架安排到一个他不喜欢的岗位上时, 那是对人才的浪费, 也是对公司资源的极大浪费, 万万要不得。

综上所述,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不同性格的员工, 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每一个人, 所以正确的选择职业很重要, 意义深远。为了最优化人员安置, 必须尽量做到人岗匹配。要想真正做到人岗匹配, 就必须是先用笔迹分析技术测量每个员工的性格等特征, 然后结合霍兰德人格理论进行确定, 从而作出决策。人力资源是最珍贵的资源, 怎么样最大程度的开发他利用它是很关键的问题, 然而有了相应的人才后, 如何合理安置就显得尤其重要, 所以在人员安置过程中我们要有根据地进行分配。而事实证明, 把笔迹分析技术与霍兰德职业性格理论结合起来的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摘要:当代社会形势下, 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所有企业的重视, 其中的每个环节比如招聘, 培训开发, 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 人员安置等都很重要。本篇文章试图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笔迹分析技术与霍兰德职业性格理论优化人员安置, 使人岗匹配, 人尽其能, 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关键词:笔迹分析技术,霍兰德职业性格理论,人员安置

参考文献

[1]赵庆梅:“笔迹与人的个性”, 中国人才, 2002, (02) 。

[2]从笔迹窥探你的内心世界, 时代教育, 2006, (06) 。

[3]陈璐、廖芳:“人才测评好工具——笔迹分析法”, 《科技广场》, 2008, (02) 。

安置应用论文 篇7

1 16PF简介

16PF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卡特尔教授根据其人格特质理论于1949年编制, 经过几次修订, 日益成熟和完善, 被有效地用于工业组织、临床咨询、教育研究等各种领域。16PF人格测评的内容包含了卡特尔提出的16种人格根源特质, 即: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每个人的人格都包括这些特质, 但在强度上各有不同的组合, 因而就构成了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独特人格。

2 16PF的应用优势

通过对16个根源人格特质测评, 可以获得被测者在每个人格特质或分量表上的得分, 这些得分一方面反映出个体人格16个根源特质中每个特质的具有情况及其整体的人格特征组合情况;另一方面, 有这16个根源特质的部分特质进行不同的组合, 还反映出个体性格的适应与焦虑、内向与外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怯懦与果断等次级人格特征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情况、职业性向、在新工作环境中有无学习成长能力、从事专业能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符合情况、创造能力强者的人格因素符合情况等综合人格特征。

所以, 16PF与其他的心理测验相比, 具有以下优势:

(1) 能以同等的时间测量更广泛的人格特征, 是一个多元人格量表。

(2) 16PF的常模群体为正常人群, 它的评价一般也是针对正常人, 因而适用领域很广。

(3) 它既适合个别施测, 也适合团体施测。

(4) 可以量化测评的结果, 甚至可以直接得出应聘者与该岗位适合程度的分数, 可以避免招聘者的主观意向导致的不良影响。

(5) 测评所需时间合理 (约30多分钟) , 答题操作简便, 实用性强。

3 16PF在人员选拔上的应用

3.1 应用目的和应用主要思路

16PF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比较完整的人格 (个性) 测评功能帮助企业挑选适合 (或者是有潜力适合) 某个行业、岗位的人员。

应用的主要思路是将个体或者团体的测验结果和相应的标准进行对照或比较, 筛选出在招聘中人格各个方面达到相应要求或者具备胜任潜力的应聘者。例如, 某个应聘者张三应聘销售员职位, 通过对其进行16PF测试后, 就可以比较他所具备的人格特质与职位所要求的人格特质, 并作出适合度判断, 如表1和图1所示。

(注:人格特质的值采用的是标准分, 分值范围为1-10分, 下同)

3.2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案

在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应用者过分依赖16PF测验。16PF测的是人格特质, 不是应聘者的全部能力和特质, 可以作为选拔时重要的参考, 但不是决定性测验, 是在考虑了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等之后进行决策时的参照, 因此不能过分依赖它。可能遇到的问题之二是寻找适合的参照标准。16PF有全国普通人群常模和大学生常模, 常模样本中包含有各种人群, 是各种人群的一个平均结果, 应聘者或员工测试之后, 根据全国的常模可以得知他们的各项因素在全国普通人群中的位置。但是对于特定的行业、企业和单位来说, 将个体和团体的测评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和参照并不能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 对具体的招聘决策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特定的行业在某些人格特质上对员工的要求可能和普通人并不一样。例如, 营销人员要求在乐群性、世故性等方面要求比较高。所以, 只有和特定的、合适的团体进行比较, 才能为企业提供有用的参考, 这就需要先建立和行业、职业、甚至岗位相适应的16PF人格特质模型。

3.3 岗位16PF人格特质模型的建立方法

16PF包括16个根源特质、4个次级人格因素、6个综合人格因素, 包含的人格特质范围很广, 几乎可以用来建立大部分岗位和职业的人格特质模型。当然, 在一个具体岗位的人格特质模型中, 并不一定都要包括16PF中所有的特质。

建立特质模型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绩效或者其他比较客观的指标将岗位人员进行分类, 通常分为高绩效组和低绩效组。然后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16PF测验, 得出16个根源特质、4个次级人格因素、6个综合人格因素的分数 (16PF的计分比较复杂, 一些测评软件可以直接导出以上各个因素的得分) 。再对两组人员各个因素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如果在某些因素上两组人员的得分没有差异, 那么就可以在模型中排除这个因素, 因为这个因素没有区分性, 不能将绩效高和绩效低员工的人格特质差异区分开来, 那些两组有显著差异的人格因素才体现出高绩效和低绩效员工的人格特质差异, 保留这些因素并依此作为建构岗位16PF人格特质模型的因素, 如表2和图2 所示。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因素在模型中的权重是不同的, 即重要程度不一样。因此在确定了保留下来的因素形成模型之前, 还要确定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 赋予不同的权重。因素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定性的方法中用得最多的是专家评定法, 即请相关的专家对每个人格因素在某个岗位中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定。例如, 如果确定了营销岗位人员的人格因素为8个, 那么可以设计成一张包含有8个人格因素的问卷, 问卷的每个因素及其详细解释[7]为一个条目, 然后请若干专家或者资深从业人员对每个人格因素对胜任这个岗位的重要程度从最不重要到最重要进行评分。统计所有人的评分结果, 就可以确定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定量的方法是通过计算各个因素和绩效之间的相关,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同样可以确定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至此, 基于16PF的人格特质模型就已经完成了, 模型中包含了建构模型的各个因素、各个因素的含义、各个因素的权重。

在进行人员选拔的时候, 人格特质模型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照标准, 即应聘者是否在模型包含的各项人格特质上达到了胜任这个岗位的标准和要求, 如表1和图1所示。选拔的时候, 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一个标准界限做决策, 例如, 在模型中可以事先计算在职的员工的各个因素和总分的平均水平, 如果应聘者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水平, 那就可以录用。当然这个界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的更高或者更低, 或者直接采用高绩效组的平均水平作为参照点。另外一种办法是, 对所有的应聘者进行测试之后, 选择得分靠前的人。第一种方法即为标准参照选拔, 第二种方法为常模参照选拔。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在于, 第一种方法可能会招不到合适的人选, 也可能会有很多人, 但是选择的人群都达到了相应的标准;第二种方法则肯定能招到人 (前提是有人来参加测试) , 选择的是来应聘的这个群体中的较符合岗位人格特质模型的人。但是如果这个群体的总体水平都比较低, 那么即使是排名很靠前的人也可能达不到岗位的标准和要求。

4 16PF在人员安置上的应用

16PF在人员安置上的应用思路和人员选拔的应用思路基本上是一样的, 同样需要建立岗位的16PF人格特质模型, 如果在选拔的时候已经建立了详细的模型, 在安置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采用。

和选拔时不一样的是, 在人员安置的时候, 人是已经选出来了的, 关键是怎样把他们安排到最适合他们的人格特点的岗位上去。有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是先进行所有职位的统招 (如大学生的招聘、储备人员的招聘等) , 招进来之后再根据每个的素质能力特点进行岗位安排, 另外企业在进行岗位人员调整的时候也会部分员工需要重新安置。在确定安置人员后, 对所有需要安置的人员进行16PF人格测评 (如果在选拔的时候已经测试过, 则可以直接使用该结果, 不需要再次进行测试) , 然后把每个人的测试结果和各个岗位人格特质模型进行适合度的计算或者评估 (如果岗位和人数都比较多, 可以设计专门的程序来进行计算、排序, 以节约时间和防止出错) 。例如某企业有A1、A2、A3、A4、A5等岗位, 有B1、B2、B3、B4、B5等员工 (表3) 。对于每个员工, 他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个适合度, 得分最高的就是他最适合的岗位。但是, 对于每个岗位来说, 每个员工都会有一个和它的适合度, 适合度最高的人就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某人所有岗位的适合度中, 和A1是最高的, 但是对于A1岗位来说, 此人未必是最佳人选, 这时还需要考察他在所有人和A1 的适合度中的位置。

(注:1、2、3、4、5表示不同的适合度水平)

在根据测试结果来进行人员安置的时候, 一般是根据岗位来安排的, 即根据岗位来选人, 因岗选人, 而不是根据人来选岗位 (因人设岗) 。所以, 安排的时候, 每个岗位都选择的是和它适合度最高的人员,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还可以确保岗位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岗位的高绩效。当然, 现实情况可能要复杂一些, 例如, 发现某人和各个岗位都很适合, 即他与各个岗位的适合度都排在所有人员的前列 (综合素质非常全面的人) 。对于每个岗位来说, 他都是最佳的人选, 但是对于他个人来说, 则需要看他和哪个岗位的适合度最高, 那才是他最适合的岗位, 这时, 就需要进一步分析测试结果的细节, 或者请专家进行解析。

5 16PF在人员培训上的应用

有时候在招聘人员的时候, 并不一定能招到完全符合胜任要求的员工, 另外, 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也会对在职的员工提出新的要求或更高的要求, 原本胜任工作的员工可能会变得不那么胜任了, 那么就需要对这些员工进行相应的适应或提升培训。员工培训对企业来说, 是一个成本很高的投入, 因此必须要做到具有针对性, 才能取得实效, 获得高的投入收益。通过16PF人格测评能使得员工培训做到更有针对性, 其主要思路亦类似于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 要根据岗位的人格特质模型, 将员工的测试结果和相应的岗位人格特质模型进行比较, 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哪些员工的哪些特质需要通过培训加以改善或提高。

6 小结

16PF人格测评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人格测量工具, 不但提供大量的关于个人的人格信息, 还可以对它的特质因素进行不同的组合, 得到更多的、具有行业和职业特异性的个体或者团体信息, 因此它是多功能的心理测评工具, 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有效地用于人才选拔和人员安置等方面。本文探讨了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评在人员选拔、安置和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的主要思路是将个体或者团体的测验结果和相应的标准进行对照或比较, 筛选出在招聘中人格各个方面达到相应要求或者具备胜任潜力的应聘者并把他们安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而建立与行业、职业、甚至岗位相适应的16PF人格特质模型是关键所在。当然, 就心理测评而言, 在看到它的优点之外, 也要正视它的不足和缺陷。心理测量作为一种间接测量, 测评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测量的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另外, 16PF的使用也要求使用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摘要:探讨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评在人员选拔、安置和培训中的应用。16PF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用于人才选拔、人员安置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工作。16PF在人才选拔和安置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比较完整的人格测评功能帮助企业挑选和安置适合某个行业、岗位的人员。应用的主要思路是将个体或者团体的测验结果和相应的标准进行对照或比较, 筛选出在招聘中人格各个方面达到相应要求或者具备胜任潜力的应聘者, 并把他们安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而建立与行业、职业、甚至岗位相适应的16PF人格特质模型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16PF,人格特质模型,人员选拔

参考文献

[1]王益明.16PF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 1997, 20 (2) :156-157.

[2]单茂洪.正确使用SCL-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12 (2) :81-82.

[3]崔淑范, 翟洪昌.管理人员创造性人格特征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 8 (3) :243-245.

[4]王强, 许毅, 王波, 等.16PF在潜艇人员性格分析中的应用[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1 (3) :34-36.

[5]蔡圣刚, 高超, 莫雷.上海市地铁驾驶员人格特征分析[J].人类工效学, 2005 (2) :23-25.

[6]邱驷, 胡伟清.16PF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EB/OL].ht-tp://www.paper.edu.cn.

安置应用论文 篇8

一、美国特殊儿童安置模式争论的缘起

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特殊儿童安置模式以隔离的特殊教育学校与特殊教育班为主。1970年,迪诺(Deno)提出了一个连续性安置体系,这一体系根据学生的残疾程度与教育需要,提供了从最少受限制的环境到最多受限制的环境的七个层次,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班、部分时间普通班与辅导教室、部分时间普通班和特殊班、全日制特殊班、特殊学校、家庭教育、医院等。连续性安置体系提倡的多元安置成为回归主流阶段特殊教育实践的主要模式。20世纪80年代,融合教育在批判回归主流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融合教育者认为,根据残疾程度的不同决定教育环境的做法违背了回归主流本身所追求的教育平等的理想,呼吁打破教育中存在的等级观念,使普通学校成为所有儿童都能学习的地方,并倾向于让学生在普通教室而非“抽离”到普通教室之外接受教育与服务。但是在针对该如何融合特殊儿童的问题上,融合教育倡导者的内部发生了分歧。完全融合教育者主张,实施普通教室这一种单一的安置形式,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的特殊班和资源教室(resource room)等安置形式没有存在的必要。部分融合教育者则认为,特殊儿童可以部分时间在普通教室学习;普通教室并不能满足所有特殊儿童的需要,普通教室之外的特殊班和资源教室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部分融合支持多种安置形式的存在,其实质也是一种多元安置模式。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安置模式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完全融合与多元安置上。

完全融合教育的观念占领了特殊教育领域理论与伦理的制高点,从道德的高度成功地导致了对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全否定。但是,融合教育的政策与目标在特殊教育实践中很难实现。根据美国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数据,美国2012年安置在普通学校的6~21岁的残疾学生高达94.8%,但其中只有61.52%的学生在普通教室学习的时间超过80%,其余的学生则有大量的时间在普通教室之外接受特殊教育支持。[1]反对完全融合教育的学者批判完全融合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概念,完全融合追求的是一种美好的幻觉。至今,美国特殊教育界关于两种安置模式的争论依然没有停止。

二、完全融合与多元安置模式的理论观点辨析

美国国会于1975年颁布了《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Education of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即94-142公法),该法案明确了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其中,“零拒绝”(zero rejection)原则中的“合适的教育”是第一原则,“最少受限制环境”是第二原则,即学校首要的责任是为残疾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当融合环境不能够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应该将特殊儿童安置在相对有限制的环境中。[2]完全融合与多元安置模式对于“合适的教育”、“最少受限制环境”以及“残疾模式”都有不同的理解。

(一)对“合适的教育”原则的不同理解

“合适的教育”要求相关服务人员为个体提供足够的个别化教学支持,以保证特殊儿童能够从相关教学中获益;要求学校在公正评估的基础上,为特殊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保证特殊教育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完全融合教育者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特殊儿童将来能够在没有支持的融合团体中工作,而普通教室中所获得的学习和社会技能可以为个体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这决定了特殊儿童最重要的需求应该是拥有在主流环境中学习和与同伴相处的机会。因此,普通教室的融合才能为特殊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完全融合不再把重心仅仅放在特殊儿童个体的发展上,而是考虑如何分配资源和相关服务,使支持体系和每个学生的需要进行匹配,最终使所有的儿童都获得合适的教育。学习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和差异教学(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是融合教育确保学生获得合适教育的重要支柱。学习通用设计是一种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框架,它通过灵活的课程和工具为个别化的学习提供了框架,使教师能够灵活地渗透到教学材料和方法之中,以此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差异教学则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弹性分组的方式、多样的教学评估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多元安置模式的支持者则认为,不同残疾程度和类型的儿童对于合适的教育的需求不同。例如,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需要学习基本的学业知识、社会适应行为和职业技能;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则更强调自我管理、沟通、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等,对于学业的要求降低;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最重要的需求是基本的生活自理和生存技能。认知能力和沟通功能严重受损的自闭症儿童需要在一对一的结构化环境中学习。情绪行为障碍儿童需要在高度结构化的环境中,由行为分析师进行专门的行为矫正。普通教室不可能满足所有特殊儿童的需要。哈拉汗(Hallahan)等人提出,轻度残疾儿童可以适应融合,但是对于重度残疾学生而言,最好的普通教育也不能代替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特教教师,基于特殊儿童个体化的需要,为特殊儿童提供密集的、目标导向的教学,它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教学进度、强度、持续性、结构、强化、师生比、课程以及监控或评估,从而保证个别化教学的实施。教育的目标不是保证所有的儿童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接受同样的课程,而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如果是基于个体的需要和教育环境的互动而将特殊儿童安排在有限制的环境中就是合理的。

(二)对“最少受限制环境”的不同理解

《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规定,特殊儿童必须最大程度与非残疾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只有当残疾的性质或严重程度使儿童不能在配有额外辅助设备和服务的普通教室中接受合适的教育时,才能将儿童安置到有限制的环境中。为了保证这部分学生的需要,学区必须保证提供连续性安置体系,包括普通班、特殊班、特殊学校、家中教学,以及在医院和机构的教学。“94-142公法”支持特殊儿童应该尽可能在主流环境中接受教育,但同时也承认了普通教室之外的安置方式的合法性。

完全融合教育者对“94-142公法”中关于最少受限制安置环境的规定提出了批判,根据特殊儿童的残疾程度来决定儿童安置环境的做法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使有限制的环境的存在合法化了。泰勒(Tailor)指出,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使人们更加关心特殊儿童的安置环境,而不是支持与服务。[3]完全融合教育者坚持从权利的角度看待最少受限制环境,他们认为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在普通教室学习的权利,最少受限制的环境就等于普通教室。因此,普通教室应该成为唯一的安置形式,其他安置形式没有存在的必要。

多元安置模式的支持者则遵循了“94-142公法”对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的规定,坚持从个体需要的模式来看待最少受限制环境。他们认为,最少受限制环境的原则会因人有所不同,对某些特殊儿童而言,其最少受限制环境可能是普通教室;对另外一些儿童而言,则可能是资源教室。因此,并不存在唯一的、最好的安置形式,只有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学生需要的安置环境。完全融合只是多元安置模式中的一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考夫曼(Kauffman)和普伦(Pullen)提出,完全融合对其他安置形式的否定不仅是对一些特殊儿童适宜的教育安置环境的否定,还会使安置在普通教室之外的特殊儿童被贴上标签,产生了特殊环境会降低儿童自我概念的不合理判断。[4]将所有的残疾儿童安置在普通教室和将所有的儿童安置在隔离的环境中一样,都是不合理的选择。

(三)对残疾模式的不同理解

残疾模式关系到人们对于残疾的定义、责任归因,影响到专业人员的实践以及法律的导向。哈珀(Haper)提出,每一种残疾服务模式都有其残疾模式的基础,当某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的观念发生变化时,残疾人的服务模式也会发生变化。[5]

完全融合教育的支持者坚持社会学模式的残疾观,认为残疾不是病理学的产物,而是社会和经济结构排斥残疾人全面参与主流社会活动,从而使有缺陷的人成为残疾。因此,残疾人权利运动应该致力于解决压制和歧视残疾人的问题,以促进社会对残疾的包容,从而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社会。社会学模式的残疾观体现在教育方面则是要通过融合运动消除普通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歧视,使过去被排斥在普通教室之外的特殊儿童有权利和机会与非残疾儿童共同学习。多元安置模式则认为应该从个体的特殊性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来看待残疾,强调特殊儿童的学习困难产生于教师、学生以及与课程相互作用的情景中,不可能脱离某一个因素而单独产生;应该同时关注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对残疾个体的影响,而不是用一个变量替代另一个变量。斯马特(Smart)提出,没有一种残疾模式能够反映残疾儿童的所有需要,应该从交互的视角来看待残疾。基于个体视角的医学残疾模式和基于环境视角的社会学残疾模式均忽略了人是具有各种需要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这一事实。[6]因此,特殊儿童的安置决策既应该考虑特殊儿童的残疾类型和程度,又要考虑某种安置环境能否为儿童提供最合适的教育。

三、对两种安置模式的评析

(一)完全融合安置模式缺乏实证依据

完全融合教育的倡导从来都不是实践导向的,而是意识形态导向的。完全融合教育的支持者认为,完全融合是一个道德的问题,它不需要经过任何经验或研究的证明。但是,美国强调基于证据的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的传统要求教育者必须使用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干预措施。例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和《残疾人教育法案》都明确提出,教育者必须使用研究本位的干预措施。对于已经落后于普通儿童的特殊儿童,只有使用经过科学证明的实践方式,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缩小差距。如果研究证明,抽离式的教育服务能够使特殊儿童受益,我们就应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场所和资源,这不仅是伦理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完全融合的核心假设是一种安置模式(普通教室)适合所有的儿童(one size for all),如果要证明这一论断,必须证明普通教室对所有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都是有效的。但从美国现有的研究来看,完全融合并不能提供这样的证据。施奈德(Schneider)和勒鲁(Leroux)对25项研究情绪行为障碍学生学习效果的项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该类儿童在普通教室的学习效果差于在结构化的环境中的学习效果。[7]皮茨玛(Peetsma)等人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研究发现,融合对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8]萨巴罗斯基(Zablotsky)等人的研究还表明,自闭症儿童在融合环境中比在隔离的环境中受到更多来自同伴的欺凌。[9,9]因此,完全融合安置模式并不能满足所有特殊儿童所有发展领域的需要,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完全融合的效果优于其他安置形式的效果。除此之外,现有的研究表明,完全融合在实施过程中所依赖的差异教学并未得到有效的实施,集体教学依然是普通教室的核心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并没有考虑到特殊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个别化的目标。拉特克里夫(Ratcliff)对三位完全融合班级的教师的访谈结果表明,完全融合班级的教师常常不知道如何使一节课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他们可以调整教学材料、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但是他们无法改变普通教室快节奏的教学进度和较高的教学要求,也无法为特殊儿童提供密集的、直观的教学。面对完全融合在实践中的困境,支持者依然用理想和热情塑造更加宏伟的愿景,但结果却以实践中的实施困难而结束。在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的动因中,理想与道德的力量大于对教学有效性的证明。完全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在道德上高高在上,但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缺乏保障。

(二)完全融合倡导的社会学残疾模式不能解释所有的残疾类型

残疾儿童包括感官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等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残疾儿童又可以依据残疾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因此,残疾是由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残疾构成的复杂体,不能被抽象为一个单一的和一般化的概念。社会学的残疾模式观把“残疾”当作一个整体,把对部分残疾类型的解释推广到所有类型和程度的残疾群体,忽视了残疾人群体的异质性和需求的差异性。社会学残疾模式的重要推动人之一奥利佛(Oliver,自身有肢体残疾)也承认,社会学模式虽然可以很好地解释肢体残疾、感官残疾,因为这些群体的障碍确实是来源于外部的社会现实,如果有完善的无障碍环境,这些群体就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但它不能解释残疾的全部特征。[10]对于智力障碍、情绪行为障碍等类型的特殊儿童而言,客观存在的生理障碍使他们需要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和教学。因此,社会学模式的残疾观忽视了特殊儿童确实存在的、内在的、固有的差异这一事实。社会学残疾模式拒绝承认生物学的因素对特殊儿童的影响,而代之以极端的文化决定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极端的思维模式不符合科学实践的要求。如果以一种激进的政治口号消除其他安置环境,将会阻止特殊儿童从可供选择的安置环境中受益。

(三)多元安置模式尊重特殊儿童的多样化需要

由于不同残疾类型和不同残疾程度的特殊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对教育的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哪种安置形式能满足所有特殊儿童的需要没有简单的答案。多元安置模式充分考虑到了特殊儿童多样化的需要,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多元选择。当融合环境无法为某些特殊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时,普通教室之外的安置环境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特殊教育支持,以弥补普通教室教学的不足,最终实现特殊儿童能力最大化的发展。最适当的安置应该是最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安置。当我们在为特殊儿童争取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时,不能以牺牲特殊儿童获得合适的教育为代价。

特殊儿童及其家长作为教育安置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有权利选择合适的安置环境。虽然完全融合认为所有的特殊儿童应该安置在普通教室,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残疾儿童和家长并没有十分偏好某一种安置环境。沃恩(Vaughn)等人对8项检测学习障碍儿童对教育安置形式态度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学习障碍学生喜欢每天有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学习,主要原因在于资源教室的任务更简单和有趣,并且能够得到资源教师的帮助。[11]家长对待安置形式的态度更为复杂。格恩等人(Green)对21位特殊儿童家长的访谈结果表明,家长对于孩子在资源教室接受的服务很满意,因为孩子在资源教室可以获得在普通教室很难获得的个别化教学和支持服务。[12]加里克(Garrick)等人的研究发现,注重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长会支持完全融合教育,而注重学业发展的家长则更支持多元安置模式。[13]特殊儿童和家长对于不同安置形式的态度表明,他们需要多样化的安置环境。

四、结语

完全融合以“权利”之名,标榜普通教室应该成为特殊儿童唯一的安置环境。但实践证明,完全融合并不能为所有的特殊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其依赖的残疾模式也不能解释所有特殊儿童的需要。多元安置则基于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为特殊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安置环境,是一种更加合理和现实的安置模式。

近年来,我国将扩大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规模当做特殊教育政策的核心目标与指向。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完善特殊教育体系。[14]2014年1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又再次强调要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规模。[15]但是,在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的同时,我们该如何看待其他安置形式与随班就读的关系?美国特殊教育领域关于安置模式的争论提醒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特殊教育实践,不能因为盲目地追求融合教育,而忽略了特殊儿童的多样化需要。

摘要:美国关于融合教育背景下如何安置特殊儿童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主要存在完全融合与多元安置两种模式。本文从合适的教育、最少受限制环境及残疾模式3个方面梳理了两种安置模式争论的主要内容,并对两种安置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评析。

安置应用论文 篇9

一、“类居民”的提出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 成为城市建设大军中的一员。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加剧, 外来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呈现出家庭化的趋势。部分人背井离乡,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 在城市里买房定居。但是, 由于城市房价太高无力负担, 加之他们并未完全摆脱原来的生活方式, 所以大多数人的房子都是通过私下交易的方式, 从城郊或是城中村的农民手中购买的自建房。不过总的说来, 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 并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已是城市的居民, 理应享受居民的待遇。可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 这部分群体却并未被城市所接纳, 他们没有当地户口, 没能享受到当地居民的待遇, 因而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与流动人口相比, 其生活和工作的地点没有太大的流动性;与城市居民相比, 他们除了因为体制原因未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外, 其工作以及生活等已与城市居民没有太大差别, 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一个似居民而又非居民的群体。“类居民”也就由此诞生。

从上述情况来看, 可将“类居民”定义为在城市定居且拥有自建房, 但没有当地户口, 因而未能享受当地市民待遇的这一类群体。

二、“类居民”在拆迁安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上述定义, 不难发现“类居民”所购买的房屋是自建房, 就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 只有拥有农村户口且拥有宅基地的人才可以修建自建房, 因此这部分人群的房屋都是通过私下交易的方式, 从村民手中购买村民在自己宅基地上修建的房屋或直接购买宅基地使用权自己建房。但是, 由于现阶段我国对于宅基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这使得“类居民”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将以贵阳市A片区的改造为例, 对“类居民”在拆迁安置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贵阳市A片区位于贵阳市西北侧, 地处白云区、金阳新区、高新沙文园区的结合部, 属于城市郊区。现在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原因, 该片区规划管理无序, 布局结构混乱, 基础设施缺失, 极大地降低了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 因而政府准备对A片区进行改造。但另一方面, 由于A片区地处城郊, 交通便利, 生活成本以及房屋价格较低, 因而有许多“类居民”定居于此。据A片区所在的区政府统计, A片区的“类居民”共计2856户, 10045人。但从目前有关征地拆迁的措施来看, 其并没有涉及此类群体的拆迁安置措施, 因而使“类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 房屋产权认定不清晰

由于“类居民”所购住房为农村宅基地的自建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也属于集体所有”。因而, 宅基地不得私自转让他人, 因而当地政府将其视为非法建筑。但是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 原来所谓的“集体”已没有一个真正的实体, 这使得在宅基地的所有权的处理上存在着漏洞, 因此关于宅基地能否转让的问题出现争议。加之当初在建房之时A片区的政府并没有告知他们不能在此建房, 而建好之后也并未采取相关措施, 应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看待, 政府应该尊重他们对自己所建房屋的产权。因而导致了政府与“类居民”在房屋产权的认定上产生了分歧。

2. 政府对房屋拆迁政策宣传不到位

A片区所在的政府在拆迁之前, 没有对房屋拆迁政策进行有效的宣传, 使得大部分“类居民”不了解A片区房屋拆迁的政策、程序, 导致该群体认为拆迁安置工作不透明。

3.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不一致、不公平

A片区在房屋拆迁补偿方面, 对于当地居民, 其房屋拆迁补偿方式主要有产权调换和货币化补偿。其具体政策是房屋面积在240m2/户之内的, 按“征一还一”原则安置。超出的部分按货币化补偿。而货币化补偿则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定为每平方1200到1800元不等。同时, 对当地居民还有房屋搬家费以及临时安置费等补偿费用。而对于“类居民”的拆迁补偿方式只有货币化补偿, 且仅为每平方899元的补偿价格, 也没有其他任何安置费用。像这样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将“类居民”和当地居民区别对待, 不仅会引发“类居民”们的不满, 甚至可能会激发社会矛盾。

4. 存在暴力拆迁行为

在拆迁过程中, 拆迁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在未达成拆迁协议之前, 拆迁人员利用“类居民”对拆迁政策不了解, 对其进行威胁恐吓, 甚至采取毁路断电等办法逼迫他们搬迁。

5. 未考虑“类居民”房屋拆迁以后的安置问题

就我国现行的拆迁安置政策而言, 对“类居民”的拆迁安置还处于空白状态, 加之“类居民”身份和地位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因而在安置工作中并未涉及到对这一群体的安置, 除了拆迁补偿之外, 便没有其他安置费用以及相应的安置措施。于是他们要么就到别处寻求栖息之地, 要么就离开自己已选择的定居之地去别处谋生, 可不论他们怎样选择, 都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首先,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类居民”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 导致其未被纳入城市居民的范畴, 因而难免其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受到不一样的待遇。随着二元结构的瓦解, “类居民”的尴尬身份与地位也就与当地居民无异, 其现在面临的拆迁安置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能使该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其次, 完善集体土地所有制度, 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必须对“集体”做出明确界定, 这样才能明确土地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的归属, 以减少有关房屋产权问题的争议。

同时, 对拆迁房屋进行市场评估, 制定统一的拆迁补偿标准。关于集体土地房屋拆迁, 就目前而言我国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 所以造成了拆迁补偿安置标准不一致, 进而造成了“类居民”与当地居民的拆迁补偿存在较大差异, 使得其利益受到损害。为此应引入拥有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对房屋进行估价, 并根据估价来制定统一的拆迁补偿标准, 以减少“类居民”的损失, 从而消除由拆迁补偿不公而导致的社会问题, 利于社会和谐。

第三, 及时发布拆迁公告, 加强对拆迁政策的宣传, 规范拆迁行为。征地方案通过后, 当地政府应该及时在征地范围内发布拆迁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征地的用途、面积以及拆迁补偿标准、人员安置办法等, 使拆迁的各项政策措施得以公开、透明, 并在片区内进行宣传, 以使被拆迁人能够了解。同时, 建立健全拆迁安置机制, 对拆迁工作人员的暴力拆迁行为进行监督, 规范拆迁行为, 杜绝暴力拆迁。

最后, 出台安置措施, 对“类居民”进行合理安置。就目前而言, 我国还没有有关“类居民”的安置措施。可是“类居民”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群体, 其工作生活已融入城市之中, 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对他们的安置。政府不仅通过筹建廉租房, 为他们提供长期住房, 还可以利用现有的住房资源, 完善房屋租赁市场以及启用二手房市场等多种方式来对“类居民”进行安置。

总之, “类居民”的拆迁安置是拆迁安置工作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涉及到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体制等多个方面, 如若处理不好, 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发展。因此要想在新形势下解决好这一问题, 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不断创新, 才能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摘要: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 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 其中部分外来人口在城郊附近通过私下交易的方式, 在当地购买宅基地建房定居。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加之这部分人也没有当地的户口, 因而在房屋面临拆迁时, 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 要解决好此类拆迁安置中出现的问题, 必须对这类群体在拆迁安置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完善体制、健全土地所有制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类居民,拆迁,安置

参考文献

[1]崔明明.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问题探究[J].农业经济, 2012 (05) .

[2]刘成.浅析土地征用中房屋拆迁问题[J].铜业工程, 2009 (04) .

[3]蔡元元.城市郊区农村房屋拆迁纠纷现状及思考——以石家庄市裕华区为例[J].社会发展, 2012 (07) .

上一篇:选矿系统下一篇:海港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