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价值探讨

2024-05-11

艺术的价值探讨(共12篇)

艺术的价值探讨 篇1

1、前言

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迅速,体育运动正朝着软化的趋势发展,正在恢复教育文化本源并回归人性。艺术体操是这种发展趋势之一,由于艺术体操传入中国后,人们对它的普及和传播比较缓慢,看法和观点都有所差异,但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对艺术体操的想法更具有代表性。艺术体操这项体育运动具有体育价值、心理价值、智力价值、文化价值、医学价值等。人们对这些价值的理解与探讨已经非常深入,但对艺术体操中的美学价值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这一群体对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如何对青少年进行艺术体操的美学教育,最后针对探讨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2、艺术体操及其美学价值

2.1、艺术体操简介

艺术体操的发源地在欧洲,始于19世纪末,当时已经有身体伴随音乐节奏的动作练习。到了20世纪初,音乐教师EmileJaques-Dalcroze在瑞士日内瓦创编了结合音乐与身体动作的韵律体操,并初步采用轻器械配合练习。艺术体操历经了国际体操比赛项目、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项目等发展阶段,最终于1988年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当今的艺术体操结合了古典芭蕾的基本舞步,并吸收德国以器械活动为主的体操系列和瑞典以节奏为主的自由式体操,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并融合多个国家的体操系列的体育运动。因此,艺术体操是一种文化范畴,具有美学、历史文化等内涵,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体操,通过体操中的人体动作理解艺术体操的实际内涵。

2.2、艺术体操美学价值

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是一种社会学层面的影响和艺术价值的体现之一,通过空间与时间的运动形成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发展到今天的艺术体操,人们更加注重其美学价值的探讨和研究,探求艺术体操各方面的美学价值。实际上艺术体操开始是由生理学家、音乐学家和舞蹈教师共同创编的,旨在增强人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艺术性,从而形成健康的身体形态,后来经过美学研究,结合动力性的动作与身体自然的流动性,初步体现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而美国的著名舞蹈家邓肯也认为,艺术体操的动作应该是从自然的跑跳中使出的,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充分体现了动人的美感。艺术体操包括带操、圈操、棒操、绳操和球操等项目,内容比较丰富、动作变化较多,容纳吸收芭蕾舞、民族舞、杂技和现代舞等精华,使得现代体操运动更具有国际化和民族化的艺术风格,中国体操不但要遵守国际体操的发展方向,更要吸取中国传统舞蹈和民族乐器,才能创造出深得青少年喜爱、更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体操体系。

3、青少年艺术体操调查

艺术体操源于西方,始于舞蹈,并以竞技的方式逐渐发展,但是否能融入中国文化,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改进是一直研究与探讨的问题。进行艺术体操这项体育运动的人,相当大一部分是青少年。在对青少年进行艺术体操体育锻炼的调查时,发现他们对艺术体操各种价值体会有不同的理解与体会。对美学价值而言:觉得艺术体操可以非常有效增强音乐感和动作的节奏感的占56%;觉得有助于青少年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占24%;觉得可以在音乐与动作配合过程中中体验美,觉得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运动的有23%的青少年;在艺术体操训练过程中觉得可以有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并增强合作意识的比例为31%;觉得可以提高审美能力的人群约占16%;觉得艺术体操可以有效引领时尚,形成高雅和健美气质的青少年比例约为12%;觉得可以提高真善美的辨别能力的青少年约占有8%;觉得有助于了解人类美学文化的青少年只占3%。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很多青少年都可以在艺术体操锻炼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体操技术已经比较标准,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也已经比较到位。但是,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不仅仅表现在音乐的欣赏和动作的优美层面上,这只是比较浅的一个层次,对于比较深入的美学体会和感受,由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青少年是没有感受到的。这是艺术体操教育在美学上的缺失,一部分原因来自青少年只注重艺术体操技巧的运用,而忽略在此过程中的对美的享受和发现,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艺术体操教师在教授和考核时只注重青少年进行体操训练的技巧性,而对美的体验往往视而不见。

4、改善青少年对艺术体操美学价值的看法

4.1、改善青少年自身对艺术体操的认识

首先,不能一味的追求艺术体操的技巧,应该将艺术体操与美学结合在一起,相互融会贯通,将艺术体操融入对美的体验中,将这种体育运动变成一种美学文化。其次,不能一味的练习,有时候也需要停下来欣赏与思考,可以多看些艺术体操的视频,并从根源了解艺术体操,对其有一个抽象的认知。

4.2、教育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发现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

艺术体操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想象美好”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艺术体操指导与教授,引导青少年将想象美好的能力和哲学思维相结合。从而发现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只是让学生练习,而应该劳逸结合,在进行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训练之前,应对学生们讲述艺术体操的发展史,或者在观看视频中引导青少年想象艺术体操的魅力。总而言之就应在学习艺术体操之前,完善同学们对艺术体操的抽象认知。

4.3、要对艺术体操教育工作者定期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为了使艺术体操教育与时俱进,应该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不仅可以达到保持艺术体操的本质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达到对艺术体操进行创新的目的。不仅要培训艺术体操的具体内容与美学概念,而且应该对教育工作者的仪态进行培养与培训,因为老师的仪表仪态对学生学习与锻炼的过程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这也是学生审美的一种过程。教育工作者端庄、得体、优雅的行为举止与仪表仪态能对学生产生良好持久的影响。

4.4、鼓励新闻媒体对艺术体操的报导

要想使艺术体操得到全面普及,新闻媒体是有力的助手。鼓励媒体对优秀艺术体操表演及其运动员的运动道德、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进行全面报道,使青少年可以以此为榜样,更多的投入到艺术体操这项体育运动中。而且可以通过新闻媒体,传播艺术体操的美学内容,使人们对其美学价值有更深的体会。

4.5、创新观念很重要

艺术体操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造成审美疲劳,还有什么美学价值可言。更新与创新观念,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创新。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其次要艺术体操编排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人们才不会对艺术体操产生审美疲劳,才具有发现美和体验美感的条件。

5、结语

艺术体操美学价值本身与其他学科关系非常密切,如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历史文学等都有很大关联,故探讨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对艺术体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作为其中主要群体,更应该全面了解艺术体操的价值。但实际上,他们对其美学价值并没有深入了解,这是由于自身学习的缺失,也因为教育工作者的不足所造成的。因此应从以上方面改善青少年对艺术体操美的体会与发现,只有真正发现艺术体操的价值,特别是美学价值的所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艺术体操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任海,王庆伟,韩晓东.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3.

[2]楼晨辉.浅谈普通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的改进[J].湖北体育技, 2008,27(2):223-224.

[3]黄波,徐永生.论现代艺术体操的内涵及其价值[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161-162,165.

艺术的价值探讨 篇2

本文欲通过分析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的跨文化性意识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从以人为本的人文角度探索英语学习的动机、方式及方法内在动力,探讨其对教者与学者乃至对世界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语言文化的共性——跨文化意识语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语言作为人类文明思想与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工具,与其说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毋宁说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

世上的语言成千上万,但除了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手语(gesture language)或脸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等辅助语言(paralinguistic)外,它们之间却鲜有可以共通到可以自然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只有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本族语(native language),包括不同的人掌握了两门以上不同的语言,并在交际时与对方使用共同的语言交流的时候,语言的交际性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而更具有沟通力与价值的则是以各种辅助语言为基础,结合科学语言发展而来的艺术语言及其语言艺术。例如音乐、诗歌、美术、设计及各类肢体、体态语言艺术的演艺、戏剧等等。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思想文化又或是语言文化即便有再大的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亦会有其共性(general characteristics)。而思想文化及语言文化的共性,大都集中并表现在其文化语言及语言文化的美学艺术性,即艺术语言(art language)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化的美学审美价值、美学意识以及艺术语言和言语艺术的创作与表现的过程中。这也正是各类语言的美学审美艺术(the art of aesthetic)与实用价值的意义所在,即语言美学文化(aesthetics culture)的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ed awareness)的共性与魅力。

二、思想与文化的瑰宝: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

1.艺术语言与言语艺术释义

什么是艺术语言?著名语言学家骆小所认为:“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他将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作“一种虚无之境”,“是发话人主观情感和反映对象的统一,是—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形与神统一,情与理统—)……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它具有美的韵味”。按骆小所所说,“语言学可分为科学语言学和艺术语言学,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下意识等。所以,好的艺术语言读者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穿过眼帘用心感受的”。孙志刚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语言艺术化本质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

邓瑶则将艺术语言释义为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Artistic language-perceptual appearing by object concreting)。杨育彬则将艺术语言解释作审美形象的符号和载体,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而,艺术语言当属跨文化共性意识的语言文化范畴。

而从人类语言(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都应属于语言的美学艺术范畴,是交际语言的升华。交际语言则是艺术语言的基础及基本的生存及营养素材。科学语言既有交际语言,也有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从属于生活的美好思想、文化及愿望的审美美学需要。

艺术语言学虽是骆小所先生于1992年提出的,他却将该学科定义为一门边缘学科,认为艺术语言与修辞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学、美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思维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相关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骆小所对艺术语言的解析可谓透彻。然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联系越来越密切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及思想文化越来越高的追求来看,如今的知识爆炸式信息化社会使得人类社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成了相辅相成和相互提高的互动发展关系。故而,艺术语言早已成为非纯粹的边缘学科或偏殿型语言了。它已融入到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精神与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艺术的价值探讨 篇3

【摘 要】目的:浅谈临床护理艺术。方法:观察护士的职业素质,分析不同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给人不同的印象,产生不同的效果。结果:护士良好的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靠长期教育、培养逐步形成。结论:在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护士是护理艺术创作者,是通过护士的仪表、语言、行为来体现的。

【关键词】临床护理;仪表;语言;行为;艺术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414-01

护理是一种艺术。南丁格尔说过:“护理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要使千差万别的都能达到治疗或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这是对护理艺术的一种解释,另外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人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也是艺术。前一种解释的艺术,包括仪表、语言、行为、道德等;后一种解释的艺术是包括领导艺术、才能等。临床护理是这两种艺术的总和,它既表现出前者的艺术美,又具有后者那种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护士是临床护理的执行者,临床护理的艺术要靠护士去体现,护理的艺术性在于护士通过自己的形象表现出专业的独特的美[1]。护理的艺术性是通过护士的仪表、语言和行为等方面来反映和体现的。

1 稳重端庄的仪表 仪表是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指仪容、姿态、举止、风度。护士优美的仪表给病人带来的美的享受,必然在心理上产生愉快的感觉。一个护士,应该是美的形象与美的象征,才能激发病人的美感,从感情上感染病人,使他们生活在美的情镜里,保持良好的心境,以利于健康的恢复。护士一进入病房,首先病人看到的是护士的仪表。可能有的人会说,护士的仪表如何关系不大,只要技术操作过硬就可以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们知道病人住进医院,心情是不愉快的,任何不良的刺激都会给病人的心情造成不好的影响,病人见到衣着不整洁或者浓妆艳抹、咯咯作响的高跟鞋的护士,会给病人一种害怕与厌恶之感,同时产生不信任的感觉,这样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情绪。相反,如果我们的护士,穿着洁白、平整、合体的服饰,给人以纯洁、高雅、明快、真诚之感,制服、帽子的整洁,会给人自信、骄傲和希望之感,衣领、衣边、腰带的平伏和整齐,又给人以端庄、稳重、平静之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由此看来,护士的仪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2 文雅有度的语言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感情和经验广泛运用的工具,它的本质是声音。能正确使用语言,可增加病人对医院的依赖,坚信战胜疾病的信心。反之,若运用不当,又可以成为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因素。语言是护理人员与病人心理沟通及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在工作中,病人心理状态和健康人明显不同,常表现为压抑、急躁、、依赖、担心、感情脆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当护士一进入工作环境,就进入了护士角色。如晨间护理时,护士带者微笑进病房,向病人说声:“早上好!”,“我打开窗户,交换一下空气,好吗?”一句简单的话语都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安慰,从而为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如对新入院病人便主动说:“我叫×××,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如有事请找我,不必客气”。这不是简单的寒暄,这是护患之间一种情感的交流。良好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语言的情感性要在高尚的医德修养指导下不断完善[2]。这样可减少病人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与恐惧,使他们感到仍生活在亲人中间。护士亲切的语言能够给病人安慰、信任、能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3],对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护理人员要重视语言的学习和修养,掌握语言的艺术,才能做到语言美。

3 严格规范的行为 行为是塑造心灵的途径,也是显示心灵的表现,良好的护理行为、规范的处事行为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短期效果,而是靠后天的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逐渐形成的。可以说护理行为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护理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护理人员在病房走动时,要求轻盈、节奏适度的步伐,这样给人以紧张,负责和饱满情绪的感觉,反之,走路慢慢吞吞,一步三扭,边走边哼小调,就显得懒惰、松散、怠慢与失职,病人见到走路都不稳的护士,很难产生信任之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面带微笑,轻巧而勤快地来往于病床旁,力争做到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尽善盡美、信誉上追求真诚可靠[4],从过去的“要我服务”转变为现在的“我要服务”一切动作都要稳、准、轻、快,不要发出令人不快的响声,粗暴的动作和音响过大,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快和痛苦。护士的动作表情、精神风貌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个人的行为和性格爱好,而应该归纳为塑造完美护士形象的手段[5]。从护士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医院的护理水平,同时也标志着医院的外在形象。

实践证明,护理艺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改善了护患关系,促进了护士“真、善、美”的表现,看到了护士的仪表、语言、行为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使患者从护士的美好形象、精湛技术以及温馨的环境中得到了艺术需求的满足,并从中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因而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恢复健康。我们每一个护士,都是艺术的创造者,我们要用护理语言与病人交谈,以文明行为去影响病人,消除病人的心身疾患,就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护理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维英. 护士的素质及其行为规范. 基础护理学教材,1995.10;2(3)14.

[2] 陈维英. 护士的素质及其行为规范. 基础护理学教材. 1995.10;2(1)11.

[3] 刘庆先. 浅谈门诊护士的素质修养[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21(6)540.

[4] 叶煜荣 用心服务用情呵护[M]. 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4.189(9).

艺术的价值探讨 篇4

一、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 罗尔纲先生就对太平天国艺术进行调查, 对于现在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的意义十分重大, 是非常珍贵的文字资料。1959年罗尔纲先生出版彩色影印《太平天国艺术》一书, 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图片资料。其中将美术分为:“壁画、彩画、板画、雕刻、緙丝·刺绣五种, 1992年又新增了书法·印章部分, 又在版画类新增印书封面图案和文书、文物边饰图案, ”一起构成了太平天国艺术的美术类。

继罗尔纲先生先生之后, 陆续有学者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有关太平天国艺术方面的文章, 其中对于彩画壁画研究居多, 其他艺术种类很少涉及, 如随着岁月的推移和城市改造工作的进一步进行, 特别是文革期间的破坏, 其中很多珍贵的遗迹没有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 有的也已残破不堪、面目全非。其后对于太平天国的研究多限于图片资料的收集和汇编, 或零散的论文发表。没有进行专门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国外现在暂无任何研究资料。因而进行这方面的调查和整理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 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研究的方法

首先, 对苏州, 南京, 宜兴等地太平天国艺术的现场资料进行拍摄、绘制, 并对现有资料进行, 收集、整理, 充实第一手资料。

其次, 针对太平天国装饰艺术, 在其分布、艺术风格特点分析上结合太平天国史和太平天国建筑的理论知识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 对其艺术特点和风格运用系统学方法以及对比与事实论述的手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2. 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研究的基本内容

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研究是对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的一个综合研究, 太平天国艺术种类涉及壁画、彩画、版画、雕刻、缂丝、刺绣、书法、印章、装帧八种。地域涉及苏州, 南京, 宜兴等地。时间跨度为十九世纪50-60年代。太平天国的将领们非常注重建筑及其装饰, 并且大力提倡和发展艺术, 并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艺术手法与形式, 装饰了苏、浙、皖等地的王府及军事建筑, 他们“无一不绘”的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特点随处可见。这对于清末萧条的社会状况而言, 太平天国各种装饰艺术的出现, 无疑再度向世人展现了太平天国注重装饰艺术的程度。因此本课题的目标是要对太平天国装饰艺术进行一次综合性的研究, 包括从其形成的社会背景、现状分析、艺术特征、文化意蕴, 从而强调对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 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研究的创新之处

(1) 对太平天国绘画艺术研究, 绘画艺术包括壁画, 彩画, 版画等, 是太平天国装饰艺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最能反映太平天国艺术成就的门类。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中这样论述:“如果太平天国革命得到成功, 那么他们就可以恢复中国的装饰艺术, 特别是那些自满清统治以来已经衰微的建筑工程, ”所以对绘画艺术的研究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不仅涉及到绘画风格, 绘画题材的研究, 更是要对这些绘画的创作者进行一个综合研究。

(2) 对太平天国刺绣雕刻的研究, 以往对太平天国艺术的研究比较重视壁画, 彩画等绘画类艺术形式的研究, 对刺绣, 雕刻等艺术形式的研究比较少, 但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天京设有绣锦营、绣锦衙, 担任绘壁画和刺绣等工作;设织营、典织衙担任刻丝、织缎工作;设鐫刻营、镌刻衙担任雕刻工作等, 是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刺绣, 雕刻等艺术形式所存作品较少, 所以也是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 研究太平天国装饰艺术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一个重要佐证

太平天国艺术是太平天国当时社会生活, 革命斗争的一个反映, 太平天国作为近代历史的一个特殊时期, 其艺术形式传承了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因而研究太平天国艺术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个一个重要的实物佐证。

2. 研究太平天国装饰艺术是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作贡献

太平天国艺术不仅代表了一种地区性的装饰艺术, 更重要的她代表了一个继承与发展、创新与保护的特定历史时代。为了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 对她的保护不应只是一时, 而是永久性的, 为了能够使她长久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希望能够多一些志愿者参与其中,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一份贡献。应当受到极大的重视与深入的研究。

3. 研究天平天国装饰艺术为研究地区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

太平天国运动地域涉及苏州, 南京, 宜兴等地。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这些地区的文化特点, 无论从绘画的艺术特点还是从整体构思上都折射出当地文化的光芒, 她是这些地区清代建筑装饰艺术及技术的典型代表, 她为研究民族地区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

4. 研究太平天国装饰艺术是为了保护与传承

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提取使之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 并且结合现代科技, 例如电脑测绘、制图等精确、快速的方法给予实施, 是十分符合现代设计的要求的, 古典的元素形式配合现代技术, 古今结合使现代建筑有所创新, 创造继往开来的中国建筑文化。

5. 研究太平天国装饰艺术是为了古为今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 各行各业的欣欣向荣, 充满时代感的现代设计无处不在,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在现代与古典, 保存与重建中发生着碰撞, 许多的现代艺术设计中加入了古典的元素, 既保留了各个地区的地方色彩, 又不失时代感, 因此作为富于地方特色的建筑彩绘也是众多设计元素中的一员, 把她加以提炼, 使古典彩画元素同样也能参与现代设计。例如我们可以把彩画壁画的构图、色彩提炼、抽象, 运用到仿古以及现代建筑以及家具上, 使人们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也可以感染到历史的延续及文化的传承, 在钢筋混凝土城市的今天, 感受到建筑彩绘的温暖和文化。这些都可视为是传统工艺的现代延续, 同时也是时代赋予现代设计师新的责任与要求。

摘要:太平天国装饰艺术涉及绘画、雕刻、刺绣、书法、印章等领域本文主要对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研究的进行研究思路以及内容和研究价值的探讨, 旨在对太平天国装饰艺术进行系统分类分析以及对其进行保护和继承, 并能对现在设计产生利用价值, 让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太平天国,装饰艺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罗尔纲.《太平天国艺术》,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年8月第一版.

[2]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第二册) , 中华书局, 1957年12月1日第一版.

电影艺术中光影的审美价值论文 篇5

一、光影刻画人物形象

光影在影响影片画面风格的同时,也细致入微地塑造影片中的人物。在电影创作中,用光影来对人物进行塑造是电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是刻画人物形象的精灵。所谓用光影来刻画人物,就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以及人物性格的变化,发挥光线对人物外形和内在的表达作用。在电影视觉语言中,为人物构造光影效果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会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生动,构成人物的形象符号;另一方面它会构造人物性格,完善叙事结构。电影中有的角色还没有开口说话,通过光影的变化,我们就能够判断出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主角还是配角。在影片《古墓丽影》中就是用光影来塑造主角和配角。女主角劳拉和管家威尔森在房屋里交谈的一个场景,劳拉的脸上被光影打出一道外轮廓,像刀锋一样锐利,完全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而站在她后面管家的脸上却是平面光,没有亮点。这就是告诉观众劳拉是影片的主角,故事是围绕她而展开的。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的新婚之夜,大红色的灯笼把屋子照得灯火通明,而一袭黑衣的老爷从旁缓慢出现,强烈的明暗反差突出了老爷这个人物的冷漠无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在电影作品中,虽然通过动作、服装、对白……都可以表现人物形象,但通过光影的刻画可以强调人物的造型特点。合理的光影设计不仅可以强化人物外形美感,同时对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表现人物心情愉快的剧情,通常会打出明亮的光影,用饱和度较高的色调,带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当表现人物心情低落的剧情,通常会打出灰暗的光影,降低饱和度,带给人伤感忧郁的感觉。在动画电影《小马王》中,当史比瑞特和小雨坠入爱河,在河里嬉戏时,整个场景色彩斑斓,柔和的彩霞照耀着它们,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把它们相互偎依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在影片《辛德勒名单》中,当辛德勒得知他工厂中的一些工人会在不久后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他内心十分忐忑。所以,当辛德勒在和史丹谈论这个消息时,导演通过近景镜头,用光影对他们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强化了人物的形象。

对辛德勒的主灯光采用了较为平淡的正面光,展现给观众冷漠、麻木的面部表情;然而此时的辛德勒却十分担心他的工人,所以此时导演在辛德勒的背景上制造了明亮的光线效果,与他暗淡的面部形成反差。明与暗、黑与白的强烈对比效果暗示了辛德勒内心的矛盾,让观众进一步体会到影片的内涵。此时史丹知道自己要去的是一个堪比地狱的地方,心中自然无比痛苦。因此,导演对史丹的面部光影处理得比较暗淡,来反映他低落的情绪。史丹身后的背景被处理得较亮,暗示出这些工人们的未来是饱含希望的。合理运用光影来刻画人物形象,可以对影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光影的附着,演员表演得再逼真、再细腻,其美感都会大打折扣。出色的导演总是在一部片子中通过光影这个媒介来刻画人物造型,间接描绘人物内心世界,使光影成为一种双关意味的视觉符号。

二、光影暗示情节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光影会使人产生异乎寻常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因此,在电影艺术中不同的光影就会有其自身的象征意义。观众通过视觉而引起心理上的领悟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目的。光影可以展现一种时空关系,环境中日夜、晴雨的光照会给人天壤之别的感觉。

白天的明媚阳光会使人心情舒畅;雨季的滚滚乌云会使人感到忐忑不安。因此,运用不同的光影可以对影片进行叙事表意的作用,使影片的节奏时紧时松,曲折离奇,为影片制造悬念,为剧情埋下伏笔,吸引观众的好奇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光影运用在电影艺术中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造型手段,同时是一种叙事手段。

在影片《现代启示录》中,有一场戏是伟拉德上尉和四个士兵与可滋的士兵进行激烈交火,船长菲利浦被长矛射中,不幸身亡,战士蓝斯把船长进行了水葬。整个场景呈现了傍晚时分的.红色影调,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跳跃闪烁,不但表现出士兵对船长的哀悼之情,而且暗示了导演对战争残酷无情的强烈批判。在电影作品中除了通过蒙太奇等镜头组接方式来进行叙事,光影的变化同样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带给观众心理暗示。其中不同的灯光色彩就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有光亮的地方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而有阴影的地方暗示着危险与恐惧。例如,在动画电影《狮子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辛巴和娜娜在草原上嬉戏,整个场景光鲜亮丽,炫目的光线与饱和的色彩交相辉映,导演在此刻意弱化了阴影的效果,使画面明快流畅。

辛巴和娜娜在动物群中奔跑穿梭,动感十足,让观众沉浸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辛巴和娜娜在打闹的途中,突然离开了荣耀石的范围,顿时画面暗淡了,光影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场景中的侧光和底光成为主要光线,明暗对比逐渐变强,使观众的心情也由轻松转向为紧张,预感到剧情在这儿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光影的变化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同的光影所营造的氛围是迥然不同的,它会引领观众去体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光影对于电影艺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用光的美学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光影艺术风格上的突破对影片的画面风格进行创新,并使之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更好地完成抒情任务,成为更高层次上为造型与叙事服务的模式。

三、结语

光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基础,也是一切艺术行为都要极力表现的元素之一。电影的出现为光影的应用提供了最好的介质,光影也从最开始的照亮拍摄对象这样一个服务于拍摄的任务逐步转变为电影艺术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当代电影,对光的运用非常灵活。随着电影创作观念的不断发展,创作者的审美意识日益成熟,不仅关注光的物质意义,更加重视光的造型功能、表意功能与叙事功能。在电影中利用光影的律动营造一种环境氛围、利用光影的效果强化人物形象,利用光影的表意暗示情节发展,可以为观众提供美妙绝伦的视觉盛宴,把观众带进一个变换万千的影像世界。

艺术家的价值 篇6

展览陈列了包括壮观的《最后的晚餐》、《玛丽莲·梦露》在内的150件出自安迪·沃霍尔之手的绘画、摄影和雕塑作品,其中部分展品来自于罗马基金会的收藏。

沃霍尔作品的内容常常与美国社会的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和名人崇拜紧密相连。他曾给艺术家下过一个定义—能把某样东西做得很好的任何人都可以叫“艺术家”。但另一方面,他始终对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充满困惑。在生前与艺术评论家保罗·泰勒的最后一场对话中,安迪·沃霍尔曾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我不明白为什么Jasper Johns一幅画卖300万美元,而另一个人的作品却卖40万美元。很可能他们的作品都是好作品。”

这或许正是每一个人面对艺术家的价值时的困惑,连消解了艺术的艺术家也不例外。

Lives at a Glance

城市突变/5月16日—9月7日/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这场名为《城市突变》的展览将聚焦1944年至2013年的拉丁美洲摄影组品,以剧烈变形的拉美城市为焦点,展现拉美动荡中的城市风貌。展览将特别突出1950年代以后的建筑、文化和社会风貌,此时现代主义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方针开始风行于拉丁美洲。

不可见光/4月18日—6月29日/美国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不可见光》是光与空间艺术运动的先锋艺术家海伦·帕西基恩第一个大型灯光雕塑装置艺术作品,这些雕塑营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引导参观者冥想思索物质和光的本质。

艺术的价值探讨 篇7

一、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呈现路径

首先,艺术创意与文化真实的结合。对于文化旅游而言,其中创意是有效的路径,艺术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而文化则是母本,这就需要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弘扬与发展特色文化,树立旅游品牌意识,以此实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项目中实现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最大化价值,需要以个性民族文化为主,对艺术文化渊源进行连接,结合特色艺术的地域特征、时令信息与时代背景等,对艺术本身进行还原,打造创意与真实的立体艺术表演,达到艺术的创新发展与改革突破。

其次,原生态艺术的歌舞展演。如《魅力湘西》中涉及的歌舞很多,包括桑植民歌、大庸阳戏和花灯等歌舞曲艺,其中桑植民歌唱进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成为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精粹[2]。《魅力湘西》综合了巫傩文化、民族音乐、文艺美学和民族文化等元素,在“狂野、激情、浪漫、快乐”的基调中上演了所有的艺术表演,并生动展现了大湘西“三民”文化活化石,实现艺术的“保真保质”。

最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如《魅力湘西》的展演不仅保留了大湘西原生态民俗文化,也将现代舞台之电、光、声技术与传统民族技艺、艺术等进行结合,使观众形成感觉、听觉和视觉等方面的大落差。

二、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价值

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是以真实原始生活为来源,是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智慧结晶与生活艺术化呈现,其价值如下:

(一)艺术社会价值。

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如苗鼓是庆祝丰收时表演的乐器、酉水号子是湘西船夫们拉纤的协作曲等。例如:《魅力湘西》让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得到文化的认同,推动了湘西民族身份的重新构建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提高了湘西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美誉度和知名度,有利于实现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此外,从世界民族文化角度来说,《魅力湘西》为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各国游客可以通过对民族音乐舞蹈艺术进行观赏,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和魅力湘西的文化,让魅力湘西走向世界。

(二)艺术经济价值。

当前旅游作为一种“绿色经济”,许多旅游景区都出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以此为旅游创收。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片面认为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此,这些艺术形式源于自然和生活,是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是在展现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

(三)艺术文化价值。

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能够通过舞台艺术形式让观众获得美的享受与审美体验,实现其观赏价值。由于旅游本身存在一定的文化功能,旅游者的旅游实质上属于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和购买文化,因此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价值的实现也是文化价值的实现[3]。另外,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通过艺术创新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得到新的突破,有效丰富其文化价值的内涵,实现艺术的发展。

三、结束语

要想实现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价值,需要深度挖掘与推广研究文化旅游在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文化中的价值,使艺术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总之,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利益,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摘要: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湘西文化旅游项目是以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为主,只有采用原生态的艺术展演形式,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重视艺术创意的结合,才能综合实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本文对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文化旅游项目,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淑萍.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价值实现——以张家界《魅力湘西》为例[J].中国音乐,2012,(02):198-201.

[2]刘纯.旅游产业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湖南湘西旅游景点中的苗族音乐文化变迁[J].音乐创作,2012,(02):144-145.

艺术的价值探讨 篇8

一、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

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可以从具体的存在方式中得以体现。一方面, , 钢琴伴奏可以通过管弦乐器合作的方式传递艺术表现力。多种管弦乐器的共同演奏展现出艺术重合的魅力, 本身钢琴独奏就已具备强大的吸引力, 而钢琴走入伴奏领域后, 它最重要的艺术使命在于和其他管弦乐器的巧妙融合, 烘托曲目主线的艺术诉求。此时, 钢琴演奏要在音量、声色等方面的艺术表达需要与独奏相区别, 按照曲目的主导风格调节艺术表现形式, 将其他管弦乐器的表达进行更深入的音乐诠释, 为主奏推波助澜。

另一方面, 钢琴伴奏可以通过声乐演唱合作的方式传递艺术表现力。在声乐表达中, 钢琴伴奏使歌唱更加有血有肉, 歌唱性的语言和钢琴两者之间的交错配合能够彰显曲目本身的层次和力度。以声乐套曲《冬之恋》为例, 曲目所要展现的是戏剧性的效果, 而钢琴伴奏恰恰用富有层次感的曲调为歌声进行延续补充, 错落有致的钢琴伴奏足以描绘出人物的心理色彩。所以此时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犹如以另外一种语言将曲目的内涵进行揭示。

综合来看, 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是丰富多彩的, 但相通之处在于每一次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都为曲目主奏或是主唱增加了一层饱满的诠释。

二、钢琴伴奏烘托效果凝结的艺术价值

钢琴伴奏对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最终凝结为独特的艺术价值。无论是从创作的角度, 还是演奏的角度, 钢琴伴奏都是借助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将多种艺术元素融会贯通, 其饱含的艺术价值是表现力不断提升的动力。

(一) 艺术创作的价值凝结

钢琴伴奏经过艺术的洗礼, 呈现给世人的是经得起考验的艺术烘托效果, 因而凝结着宝贵的艺术价值, 这一切源于精湛的艺术创作。在复杂交错的乐器演奏中, 钢琴伴奏创作必须考虑到与各种乐器之间的协调性, 但又不能仅仅作为简单的陪衬, 而是要以小博大, 支撑整场演奏的氛围烘托;在歌唱中, 钢琴伴奏创作要以情感和语言的双重诉求为出发点;在演出场景, 钢琴伴奏创作要围绕剧情的随时变化进行配合。所以钢琴伴奏的创作能够对作品的风格进行特定的烘托, 这一过程不是刻板的、教条式的, 而是自然而然的艺术价值凝结。它必须摒弃独奏时的显赫效果, 转而进入另一种艺术表达状态, 既为伴奏所需的音乐艺术元素提供氛围烘托的载体, 又要与其他音乐元素密切配合, 这是一种连结纽带的作用, 最终形成的是音乐的艺术价值链。艺术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同样是钢琴, 用于不同的伴奏场合、采取不同的伴奏方式, 所迸发的艺术效果也是色彩斑斓的。钢琴伴奏突破传统模式, 跨越艺术“瓶颈”的过程交织着蜕变和创新, 而创新所凝聚的价值是没有界限的。

(二) 艺术伴奏的价值凝结

艺术创作的价值凝结必须通过表演进行印证, 缺少了实际伴奏的环节, 钢琴伴奏作品就成了无本之木, 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被听众所感知。一方面, 伴奏者需要具备深刻领会作品的能力, 才能恰到好处地完成伴奏。钢琴伴奏涉及与其他乐器或歌唱的配合, 但是练习中不可能时刻与合作者共同演绎曲目, 这就要求伴奏者能全面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在要求, 不仅立足于自身的演奏位置, 也要体会其他合作者对自己的配合需求。另一方面, 伴奏者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 即临场的应变。面临突发性的气氛表达需求, 伴奏者就要及时加工、调整原有的创作编排, 达到浑然统一的目标。由此可见, 艺术伴奏的价值凝结是伴奏者音乐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 越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悟性, 越能激发伴奏者的艺术诠释能力, 达到理想的烘托效果。在临场发挥中, 钢琴伴奏者精准的即兴发挥凝结着艺术的精华, 也会给在场的音乐人以启迪, 实现钢琴伴奏中艺术价值凝结的升华。

三、钢琴伴奏对艺术价值提升的方向

充分认识钢琴伴奏对艺术价值提升的作用对于今后的音乐艺术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具体来说, 艺术创作和演奏配合是今后需要着力提升的方向, 也是钢琴伴奏生命力强劲的保障。

(一)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加以提升

艺术创作中对钢琴伴奏的大胆尝试是艺术表现力提升的重要环节。我们从肖邦的创作中就可以得到启迪, 古典的钢琴伴奏风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甚至成规式的要求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古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任何一个时期都是由过去的历史发展而来, 又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历史。所以突破原有的伴奏风格, 融入当今时代的艺术曲风于钢琴伴奏创作之中是必要的, 而且可以创造意想不到的烘托效果, 因为艺术表现力和价值的提升也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能量, 模式化的创作对于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是有限的, 甚至于可能给钢琴伴奏的创作带来“瓶颈”。多元化的钢琴伴奏理应得到推崇,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钢琴伴奏所蕴含的烘托效果以及凝结的艺术价值还有很多未知数, 或者说是诸多未知的惊喜等待我们开采, 勇于尝试便是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开拓创新与锐意进取放置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不争的真理, 钢琴伴奏的创作同样如此。

(二) 从各方配合的角度加以提升

在各种钢琴伴奏的场景, 每一个表演者都是按照曲目本身的要求执行自身的“职责”。但是音乐艺术创作也会存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情况, 对于钢琴伴奏的音量、节奏、旋律等, 伴奏者也会与创作者存在意见分歧。从团队配合的角度, 赋予各方表演者合理的应变权限是值得尝试的, 因为艺术表演者在真正融入表演环境后, 全身心地投入自然容易激发艺术灵感, 艺术价值的提升就会拥有新的契机。因此, 在涉及钢琴伴奏的曲目中, 表演者之间要在日常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交流切磋, 敢于表达协调变革的见解, 并进行尝试配合, 以烘托效果和艺术价值作为衡量的标准和尺度, 推动钢琴伴奏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总结

钢琴伴奏独特性使其烘托效果惟妙惟肖, 在众多音乐活动中都离不开钢琴的伴奏支撑, 足见钢琴伴奏的重要。无论是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 还是其中凝结的艺术价值, 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 艺术的魅力恰恰是在此过程中得到升华。

摘要:钢琴伴奏是音乐艺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应用范围广阔, 对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作用也非常显著。本文首先对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进行介绍, 然后系统论述钢琴伴奏凝练的艺术价值及其提升的方向。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表现力,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静静.浅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钢琴伴奏[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03) .

[2]黄致芳.伴奏者还是合作者——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合作地位[J].硅谷, 2009, (05) .

[3]金盈希.浅谈艺术歌曲演唱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 2009, (04) .

[4]王琳琳.从外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看钢琴伴奏的作用[J].音乐生活, 2009, (10) .

艺术的价值探讨 篇9

一、观音的不同造像

古今艺术家及工艺师将自己的观音情结融会至塑雕与笔墨之间,这些艺术品不仅造型优美,更能体现出观音“垂护众生,慈悲有情”的精神境界。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

1. 莲瓣观音像。

民间所见到的观音像,大多于莲花相联,莲瓣观音像大多手持琉璃净瓶,故又称为净瓶观音、琉璃观音。从隋唐开始,便多见一手持柳枝,一手执净瓶,瓶内盛净水,象征净化身心,观音手中的柳枝(柳枝,可医病,表明可以解除苦难),遍洒甘露法水,代表了观音慈悲为怀,普洒佛法。

2. 送子观音像。

民间人士十分熟悉的观音便是送子观音。多数的造像是观音身披斗篷怀中抱着健康活泼的孩童,或身边围绕着孩子,代表送子的职务。送子观音是民间创造的,因为佛教中并无送子观音。清代赵翼在《祷馀丛考》中记载:许洄妻孙氏临产,危苦万状,默祷观世音,恍惚见白氅妇抱一金色木龙与之,遂生男。故而从前有些传统观念较重的妇女认为供奉送子观音,就能够有儿子继后,这主要与我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关。

3. 水月观音像。

民间人士好将观音与水相联一起。水不断流动清盈透澈,代表智慧。市场上最常见的便是水月观音了,水月观音身着白衣,头有圆光,背为水色,以示在水边,坐姿休闲,无拘无束,水月观音可以说把观音像更加民间化、人间化。

4. 鱼篮观音像。

在民间传说最多的则是佛像图汇里三十三观音之一的鱼篮观音,又称鱼篮大士。其右手提一鱼篮,比例适度,姿态自然生动,造像手法简练,拥有简洁的动势美。关于鱼篮观音《法华经.显应录》卷下载有这样一段传说:陕右人习剑骑马,不闻佛法。唐宪宗元和四年,有一卖鱼美女持鱼篮到来,说在一夜之间,有人能念出《普门品》,就嫁与他。结果有二十人能背出,由于她只能嫁其中一人,故说翌日能背出《金刚经》的,便嫁给他。可是翌日有十人能背出,她只好要求他们再背《法华经》结果只有马郎能背出,因此也称马郎观音。

二、不同材质观音造像的艺术鉴赏

1. 可供珍藏的观音不同造像在材质上除了选用纯金、铜、鎏金、翡翠、白玉、白瓷、寿山石外,还有一些使用骨雕、象牙较特别的材质,以及用春秋战国流传下来铜银隐嵌技法制作的观音造像,其造像体现出的精致流畅的纹饰,细腻而柔美,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2. 鎏金观音像。我国多见的金铜观音像多是铜胎鎏金,多为坐像及立像。鎏金法远在春秋战国时已开始盛行,汉代技术更加熟练,但是当初只是局限用与器皿及立体动物造型,到了北魏、隋、唐各朝,佛教日益盛行,工艺师遂开始尝试用此法制作一些金铜佛像及观音像。此时的鎏金多以铜为胎,到了唐代也有用较珍贵的银为胎,较重视体态比例关系的塑造;北魏的鎏金观音像在外形上温雅持重,清雅之中透出一丝的神的秀骨清风;唐代开始出现女身的鎏金观音,配有莲花座,体态均匀、妙曼且富有动韵之美,此时的观音造像与北齐结实、丰圆壮硕的造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截然不同,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鎏金工艺的一大突破;到了宋代,鎏金观音像的制作却较少;明代是鎏金工艺的复兴时期,由于发明了洒金技术,使鎏金的观音像更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此时的观音像除了在制作工艺上更进一步外,在造型的塑造上由于多姿的坐相、手形变化丰富、微笑逍遥自在,通体显出智慧通圆、度化有情,是非常值得珍藏的佳品。

3. 翡翠观音像。翡翠观音像以老坑玻璃种为上品,只是以小型的翡翠作链坠外,市场上很少能见到稀有的老坑玻璃种。何谓老坑玻璃种?首先要求玉的质地要细密,翠性好,透明度高,色调浓阳匀正,给人以亮丽的感觉。以翡翠为原材料雕琢的观音像,在色彩上,其天然的润绿色调,给人以明快、清雅之感;在外观上由于玉的质地细密绵柔,从而使雕琢出的观音造像典雅华美、兼收并蓄、意兴飞扬。如清代乾隆年间的如意观音像,通体色彩碧绿亮丽,颇具东方古典美之神韵,弯弯的柳眉、慈祥低垂的眼睑、俏丽笔直的鼻子、微微上翘的嘴角,衣折雕琢得轻盈飘逸,右手抱揽玉如意一个,周身体现出冰清玉洁、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善良柔美的情怀,深受藏家的喜爱。

4. 白玉观音像。民间摆设的玉观音,多为白玉与青白玉及玉质较差的灰白玉,很少见用墨玉、黄玉及青玉雕琢观音造像的。上好的佳品在选材上首为温润凝灵如脂、雪白柔润的羊脂白玉,只是以羊脂雕琢的观音造像极其罕有,即使是一级白玉雕琢的造像也不多见。白玉观音盛行与清代乾隆之后,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此间皇宫内拥有大量的新疆白玉,加之清代民间流行白衣观音,故而市面上见到的多为以白玉、青白玉为材料雕琢的观音造像,主要是取其温润洁白的特性。以清代乾隆年间的青玉观音立像为例:从细节看,该造像地子平均,琢工精细,方圆亦合于规矩,衣纹生动流畅,简练中透出艺术语言浓缩后的精华与精辟;从整体看,雕像边角处的线条圆浑中透着锋芒,除了有少量的玻璃光外,通体泛着羊脂或蜡样特有的柔美光泽,不乏形式美。

5. 画笔下的观音像。历代不少知名画家都曾描绘过观音像,艺术风格及个人的笔墨则各有千秋。观音虽然法相众多,但是究其本源,还是在宣扬与表现着观音度化有情、慈悲为怀、博爱众生精神的基本特质,更显其圆通自在的本质。唐代吴道子以其吴带当风的笔法描绘观音,圆润有力的线条中生动的表现出神的灵韵与飘逸,他的观音画像皆一气呵成,用线灵动有力,运笔过程中线条粗细变化丰富,令观者无不感受到其间的精妙之处。由于宋代绘制观音者多注重的是其精神,故而与吴道子蕴含灵韵与飘逸画风不尽相同的便是宋代禅僧牧溪所绘的《白衣观音图》,实属罕有的佳品。此画写观音静坐山石面向溪水静默冥思,面容清丽娟秀,代表着纯洁、净土、再生,由于牧溪本人就是一位僧人,故而他的画中充盈着宁谧静穆的灵空感。在这种独特的氛围中,艺术再度升华,与骚乱不安的世俗恰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注视画卷之时,扑面而来的空灵清新之感令人过目难忘。所以说上佳的观音画像,要求画家不仅要表现出观音的外在美,还要在画面中隐寓出观音特有的精神特质。

三、不同观音造像的艺术收藏价值

1. 生动传神的何来观音。

何来观音为明代福建德化白瓷观音像中的精品。何来是瓷雕观音名家何朝宗的别号,他所制作的瓷雕观音,脸部刻画手法细腻柔滑,面容温柔慈祥,形象生动传神,长圆的面颊上双眼微合,端庄秀美。他追求单纯的雕塑美,色彩选用纯净单一的白色,在雕刻上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主次分明,衣纹深厚洗练有力,流畅中透出了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绘画风韵。此雕像曾在苏富比拍卖,价值高出二十万元人民币。所谓“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指的便是他雕刻的精妙入神的德化白瓷观音,具有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2. 珐琅瓷送子观音。

珐琅彩瓷原是一种外来的画珐琅技巧,在清初为瓷器的绘制开创了新的方向,并逐步发展至颠峰状态,由于与笔绘艺术融合使用,更显示出其多元化的一面。由于清初的珐琅彩瓷在外来材料中掺有中国的赭墨、门彩料,在有些彩料烧成后,除了呈现出原先的色彩外,还显现出玻璃的质感,俗称料彩。由于珐琅彩的色彩多变性,加之又有不同色层的深浅彩料的配合,便显现出层次分明的真实感,故而立体感分明。清代的瓷质观音中罕有的为康熙年间的珐琅瓷送子观音像,高三十六点八厘米,曾在太古佳士德拍卖,约为三十万元人民币。

综上所述,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能跨越时空的沟壑,文化分野,多少年来,能使众多收藏鉴赏者着迷、痴狂足以可见艺术品收藏的魅力所在了。由此可见,古今艺术家与工艺师将自己对观音的喜爱与崇拜融化、影射至雕塑与画卷之中,不仅塑造出了造型优美的各种观音造像,更是借这些极佳的艺术品向人们诠释着观音菩萨“垂护众生,慈悲有情”的精神境界。伴着近些年来国富民强的步履,人们在逐渐步入小康社会的同时,收藏行业渐渐升温;国家文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们对收藏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国家文物部门也在充分完善与健全文物市场,同时也在大力支持与发展民间收藏市场,大力宣传收藏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正确把握市场、合理安排使用自己闲置的资金,本着保护国家文物,防止流失境外或毁于无知者手中的原则,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尝试投资收藏行业,这样良性的循环会使收藏爱好者最终达到精神与物质上的双赢。

摘要:近年来, 由于佛教信仰的普遍化与广泛化不断扩展, 随之而来的观音信仰也在不断深入人心。由此使观音造像也随之日益兴盛发展开来, 成为了佛教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继而随着古玩书画市场的良性发展及民间收藏的迅速升温, 观音造像的艺术鉴赏与艺术价值, 也是人们的关注焦点。应该以怎样的审美观、带着怎样的欣赏眼光去品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观音造像, 在某种意义上, 是非常值得人们去推敲、去揣摩的, 以此可以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及佛教文化更深层的感悟与研究, 提高个人素养。

关键词:收藏,市场,艺术鉴赏,艺术收藏

参考文献

[1]傅云仙:《印度的观音信仰及观音造像》[J].艺术百家, 2006年第3期, 第187页

[2]李英豪:《观音珍藏》[M].辽宁画报出版社, 2000年, 第20页

[3]李英豪:《观音珍藏》[M].辽宁画报出版社, 2000年, 第34页

艺术的价值探讨 篇10

一部艺术作品, 我们首先看到的, 或是艺术语言, 或是艺术形象, 抑或是其他能直观感受到的东西, 我们之后要追究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就是艺术作品的意蕴, 意蕴对于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 其原因在于, 意蕴是一种内在的, 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 它是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 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意味隽永、深刻动人, 优秀的艺术形象之所以常常具有多义性和象征性, 正是凭借了艺术家透过艺术语言和形象深藏在艺术作品内层的艺术意蕴的生动魅力。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 它确实含有比艺术形象本身更令我们值得咀嚼品味, 更加深刻隽永的艺术内涵。艺术意蕴是艺术形象与艺术情趣的契合, 正如黑格尔《美学》里所说:“在艺术里, 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 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了。”以唐代诗人李煜的一首词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为例, 此词凭着李煜过人的才情和浓浓的情意, 展开了他神秀绮丽而又不失悲壮深远的真挚遐想: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首泣尽以血的绝唱, 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失国之痛, 其中有对帝王生活的留念, 也有对失去故国的悔恨和悲痛。词韵凄凉悲壮, 意境深远, 是词坛的千古绝唱。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阐述了一代词帝的兴衰荣辱。对于生在深宫之中, 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 虽身处皇室, 但从无鹤立群雄奋起称帝的心思。然而, 历史总喜欢在现实中开玩笑:无意做皇帝的李煜顺应历史大局接下了后唐的烂摊子, 做了皇帝。在李煜以后的皇帝生涯中, 他的优柔寡断致使其犯下了诸多政治错误, 以致到了亡国的悲惨结局。尽管李煜当皇帝的路没有能够走好, 而且走得相当糟糕, 但是, 他的词作成就及地位却是非凡的, 是当之无愧的“千古词帝”,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亡国之后的李煜, 大抒自己的亡国伤悲之情, 洋洋洒洒, 毫不畏惧。一曲“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迈思国之感, 不能不说是词坛上的伟大创举。同时, 李煜那深沉悲恸的爱国之情也被后人称颂至今, 一首《虞美人》的春花秋月葬送了一代伟大词人, 与此同时也造就了悲剧词帝的万古流传。当我们走进这个词帝的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遐想当时李煜用文字所造就的一代词帝的兴衰荣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足见后人对李煜词的成就的肯定。优秀的艺术家总是能够在艺术作品中熔铸自己关于人生命运的沉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企盼。通过艺术作品的丰富的艺术语言, 我们能够真挚的感受到作品所要传达的深刻的审美意蕴和隽永的人生内涵。

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说过:“艺术的美是不朽的, 这是真的, 然而有一种更加确实不朽的东西, 就是人生。”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是不朽的艺术美和生命永存的不朽乐章, 这同时也是梵高的愿望和信念。梵高最有名的作品就是这幅色彩浓烈的《向日葵》, 人们把它看作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画中的向日葵用色大胆强烈, 那股以螺旋的涡流向外喷射的金黄色烈火, 百年之后还能深刻感受到。梵高的向日葵不仅是一种亮丽明快、充满着希望和幻想的向日葵, 更是人生激情的疯狂。在梵高的精神世界里, 他看到的一切对象都充满着生命——一种存在着压制和反压制关系的生命。

我们都爱梵高的光与热, 而对于梵高而言, 向日葵是他表现思想的最佳题材。向日葵是太阳之光, 是光和热的象征, 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 亦是热爱生命选择生活的表现, 但为何却成了梵高苦难生命的缩影。他自己则成了向日葵的背叛者, 如此看来热爱生命与选择灭亡并不矛盾。梵高身为一个画家, 成就了艺术的永恒却蔑视了生命。夏季短暂, 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 梵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

一位英国评论家曾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 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 而且不止一次地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 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的阳光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 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 发自内心虔诚的情感。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在激烈的燃烧, 浮雕般色彩如此强烈厚重, 感情笔触饱满有力而又富有激情, 真正是天真充沛生命旺盛的太阳旋转之花。梵高嗜画向日葵, 因为向日葵是追光拜日的“农民之花”。画向日葵即画太阳, 也是自画。太阳、向日葵及梵高融成一体。梵高和向日葵谱出相濡以沫、生命与共的蓝与黄交响乐章, 是其悲剧一生的象征物。梵高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高贵向日葵及炙热目眩般的阳光。

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 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 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 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 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 他重新改变现实, 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 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 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画家梵高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 满怀炽热的激情令具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 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 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 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 心灵为之震颤, 激情也喷薄而出, 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在梵高笔下, 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 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情感, 才能够感动别人。一部艺术作品是对一个人的灵魂的关照, 只有真诚的对待自己才能够获得心的应和。那些以游戏的态度对待自己作品的人, 只能成为娱乐观众的小丑, 在交易中一次性地将自己消费, 然后成为令人厌恶的垃圾, 这不是个人的悲剧, 而是词语的耻辱。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 (第一卷)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潘红.艺术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2.

木版水印的艺术价值 篇11

回顾朵云轩传承木版水印技艺,开始只印刷些不足一尺的信笺、诗笺,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到能够复制大幅的书画作品。代表作品有徐渭《杂花图卷》、顾恺之《洛神赋》等,以各时代名画为主。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十竹斋书画谱》。原谱于明末(1633年)出品。受当时写意画风的影响,在原谱中开了版刻史上粗笔头豪放风格的先例,从此,产生了用彩色套印(饾版)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创造出了风格崭新的版画,标志雕版印刷术发展到了巅峰。

中国绝技 世界惊叹

正因为《十竹斋书画谱》有印刷史上的意义,所以朵云轩义不容辞地担当此项工程,作为此足本鉴定专家之一的启功就欣喜地说:“朵云轩这项工程好,好得厉害。”既而,此谱由朵云轩1981年开始筹划,制作投入50人,雕刻木版1700余块,套印3000多次,用去人工约1.5万,历时四年才完成。

1989年,木版水印作品《十竹斋书画谱》被授予莱比锡国际图书艺术博览会唯一的最高奖(国家大奖)。当时,国际评委会将奖项一一授予西方国家,正当我国的评委感叹中国印刷工业落后时,一位外国评委注意到了此谱雍容端庄、含蓄高雅的异样情调,进而引起了全体评委的关注。于是,中国评委详细向外国专家们介绍木版水印技艺千年的传承历史,并介绍了目前木版水印技艺只有上海朵云轩和北京荣宝斋两家老字号继承下来,两者的印制风格有所差异,前者粗枝大叶而雄健有力、活泼生动,即写意风格;后者以线条为主,精美、健全、典雅,充满了“古典美”,即工笔风格。说到这里,评委们纷纷取出放大镜,想仔细看看这些作品是用胶印还是珂罗版印刷的,以此解开心中的疑问。有趣的是,评委会主席曾参观过荣宝斋木版水印工作室,他告诉其他评委说:“没有网纹,这是用一种西方人很少知道的特殊方法印刷的。”话音一落,评委们一致授予此谱大奖。自此,木版水印技艺铬印在世界各国评委的脑中。

木版水印 版画之源

木版水印,在《中国美术大辞典》上解释为中国传统的水印复制木刻,由技工刻印画家的画稿而成。追溯中外最早的版画形式是木刻复制版画,中国直到1930年代由鲁迅将18世纪起在欧洲开始出现的由画家自己绘稿、制版、印刷的创作版画介绍进来,才兴起自己的创造版画。以前美术界将创作版画视为绘画艺术,而将复制版画视为印刷术。也许正是中国版画人的一心一意,虽然没能较早在创作版画上发展,但却因“祸”得福,将复制版画做到了极致。

素有“下真迹一等”美誉的木版水印技艺,因为手工制作时采用与原畫相同的作画材料,加之技师们本人就是画家和书法家,有扎实的基本功做后盾,所以使不了解木版水印的人往往分不清原作和复制品。在2006年,一幅由朵云轩1950年代印制的齐白石《荷花蜻蜓图》被某拍卖行误为原作印于拍卖图录,估价20万元。又有一次,钱松喦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朵云轩出售,很纳闷,直到朵云轩退还原稿送上复制品样本,才知道自己看到出售的是一件复制品。另外,一些国外做中国书画生意的人想买下那些廉价的大名头书画,不知是否有意或无意,凡是没有网线的,不管是木版水印还是原作,均痛快地买下,就是有人提醒说这是木版水印,也无济于事。所以有人怀疑,这些书画掮客可能有意买进木版水印复制品,再倒手大价钱卖给国外美术馆、博物馆或私人藏家,从中牟利。

木版水印之所以珍贵是复制数量少,而印得少的原因:一是版子易磨损,越印到后面,版子圆掉了,作品就会越模糊,所以凡是版画都得有编号,其编号越大越便宜,正常情况下,一套版子仅可印一百部作品;二是印制费时费工,成本太高;三是复制品的身份使其产品销路不畅。以前计划经济时为艺术可以不计成本,要求的是艺术上的尽善尽美,这种做法反倒使木版水印技艺发展到了巅峰,它已经不因是复制版画而卑微,现在它和创作版画一样具有艺术价值。

市场走俏 收藏大热

木版水印艺术品市场方兴未艾时,廉价收藏木版水印精品。现在名家作品大一点(约三尺)的才800到1000元,小一点(约一尺)的才300元。比如齐白石二尺多的《虾蟹图》700元一幅,黄胄一尺多的《小驴》400元一幅。由于成本和价格倒挂,有的作品不可能再开印了,使原有的作品更加弥足珍贵。2006年,荣宝斋印制的《韩熙载夜宴图》以16万元的高价拍出。荣宝斋的《十竹斋笺谱》的成交价1998年为1.2万元,到了 2006年为4万元。现在,知道木版水印是宝贝的人开始多起来,自从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其市场前景明显向好。

以朵云轩、荣宝斋出版的木版水印复制品按图索骥,锁定母本原作的办法也是投资书画的一大捷径。朵云轩在1953年以木版水印形式出版过的金农《墨梅》原作,近年拍出了448万元的高价。另一幅朵云轩在2004年以木版水印形式出版过的齐白石《蜻蜓雁来红》原作,拍出了近40万元。笔者的同事业余也投资书画,在 1990年代初,看到一拍卖行有一幅吴昌硕的《墨梅》3万元流拍了。他依稀记得自己单位朵云轩曾经做过木版水印,找出后还不敢拿着它到拍卖行去比对,只好死记硬背,还数好了一共有多少朵梅花,再去拍卖行核对。当确定是真迹时,他不动声色,以2.8万元收入了囊中。后转手以5.6万元又拍了出去,再后来他见到此画已拍到11万元了,现在此画估价已四五十万元。因此,书画市场的投资者与其花钱请不靠谱的鉴定师来确定真伪,还不如自己收集历年朵云轩、荣宝斋出版的木版水印作品图录,这是权威的著录来为你鉴定真伪,何乐而不为呢?■

(资料及图片提供:《上海工艺美术》)

音乐的艺术价值随感 篇12

音乐是什么?音乐就是让人们如何热爱生活, 是音乐家施加给音乐对象的意志反映。反映什么呢?反映音乐的艺术价值, 反映人们生活并且为人们创造生活。

音乐能为人们做些什么呢?就是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生活及如何爱生活和怎样创造生活。音乐总能运用无声却机智韶光的艺术语言去碰撞人们的意志、开阔人们理念、启发人们思维, 唤起人们对音乐的窥探。引导人们认识音乐存在的意念形态, 了解音乐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运用音乐的用途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作用, 处理好音乐与人们习性的差异, 而后诱发人们通过音乐对生活的热爱, 在通过生活的语言方式来传达对音乐的喜欢, 同时表达出对音乐的尊敬, 并赋予音乐对生活新的情感思想的再一次操纵, 使人们体验生活认识的审美方式在音乐过程中得到快感。引导人们通过音乐充分感受生活, 并训练人们感知生活, 使人们对音乐现象产生特定情感, 在此基础上进行洗刷思维意识, 并练习融入审美艺术众多因素。这是衡量是否具备审美生活感受的思想观念, 以及是否介入音乐过程的关键, 也是能否处理好人们最终能否享受音乐和得到音乐, 并最终得到真正意义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敏锐的观察力、感情的触动力、容纳的感染力、强烈的刺激力以及骚动的激情力的人们来说, 则会对人们的音乐意识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和伤害力。同时也反馈到对生活的价值意义的趋向, 以及对人们美好的生活概念产生骚扰, 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削弱音乐的价值和生活意义, 这其中道出了音乐与生活感受的重要性, 也反映了音乐对生活价值特殊性, 即音乐的生活的审美表现过程不同于科学的理智判断的制作过程, 它需要利用音乐审美感受来判断生活, 同时也大量的需要丰富情感和放松心态的参与。基于对这种人们的本能生活情态的辨别认识, 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对生活与音乐的融合, 并能更加显示出生活来源于音乐, 同时音乐对于生活的审美现实中起重要作用, 反之也就具有了人们在生活行为和内容形式上的空虚, 而且还会淡化人们众多社会生活的多面层次。有些人认为极端音乐现象会影响一些人们, 并且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人们不具有音乐专业思维, 因此判断和欣赏能力较低, 所以它会带给人们一些错误理解和不正确的信息, 从而会使一些人们走向片面社会生活形式和无意义的极端。极端音乐不但不会丰富生活和感动人们, 而且还会起到负面影响, 在其恶劣形式上加以宣扬, 会对人们产生恐惧或者是无聊, 这样不但不会使人们向往生活, 还会贬低音乐在人们生活价值定位和破坏人们审美感受, 也并不能令人们得到支持, 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和担忧。但极端音乐趋势往往一直在发生、在进步和在极端的音乐美感方向发展中前进着, 这就是当前音乐的总的趋势。难道这种趋势意味着音乐与艺术脱离了人们了吗?实际上是脱离大多数人们, 让人们无从理解抽象音乐观念, 同时也带给人们负面影响, 人们成为被动者和牺牲品。但它却是音乐领域以及学术上的进步。这种音乐观念和意念思潮实际上是想阻碍了人们感性和理性的表层思维, 切断了人们进一步思考的前进动力, 使人们思维停滞, 这必然会使人们感到疲倦和不知所措。可这些正是音乐家所希望看到的, 从而显示出他们的过人之处、艺术水准以及控制人类思维的能力。它虽然不再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闻乐见, 但却为极少数音乐家和艺术家等人所欣赏, 并且对于音乐艺术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因此这些音乐观念和前进的学术趋势恰恰又是音乐未来, 即未来呈现给人们或者是多面的、或者是复杂的、或者是简洁的、或者是综合的、或者是让人们难以理解的……。

总之, 音乐的艺术价值对于人们生活具有影响及作用。由于人们的艺术水准和生活要求程度不同, 对于音乐艺术价值是什么的概念理解深浅也自然不同。人在生活中, 生活又在人中;生活离不开音乐, 音乐又在生活中存在;人又是音乐的缔造者, 音乐又会对人产生影响。我们不必理会音乐是什么, 但是我们懂得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离我们那么近, 因为音乐源于生活。

摘要:音乐的艺术价值对于人们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及作用。由于人们的艺术水准和生活要求程度不同, 对于音乐艺术价值是什么的概念理解深浅也自然不同。

关键词:音乐,艺术价值,人们生活

参考文献

[1]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秘书下一篇:血糖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