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2024-09-23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共12篇)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1

1电力设计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构建的目标

电力设计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构建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内各项业务的数据集成,强化各项业务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与企业的数据共享能力。首先拓展企业的数据交流交换。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数据交换的平台,实现企业内的生产和管理业务数据信息交换。对于企业生产部门,要使生产进行统一协调,需要进行企业生产流程设计活动,构建企业的数据管理中心,使得企业数据交换体系更加完善。其次整合企业的信息流、管理流和生产流。电力企业作为一个多部门的企业,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对于电力设计企业首先要制定业务标准,设计架构,梳理业务流程,将企业的信息流、管理流与生产流整合到一起,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得以最优化,管理效率提升,促进信息化深入发展。最后,搭建一个企业门户,建立一个统一的主页面系统,便于管理用户身份,对信息数据系统起到一个安全的保证。

2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措施

(1)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管理平台得以实施的基本条件,包括大量的存储设备、带宽稳定的网络、全面的数据安全系统和企业级服务器,这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于电力设计企业基础设施建立,在机房硬件设备方面,选择国家B级标准建设机房,其设备容量需要满足将来10年时间对空间容量的需要。在服务器硬件设备选择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级服务器,更好的满足当前速度高,计算量大的需求。在网络建设方面应打造以万兆主干、千兆接入的高速网络,同时对于支持平板电脑和移动办公设备要求,可以开通IP电话和远程视频会议等系统。在信息安全方面构建VPN系统,该系统供外设计人员通过VPN登入内网。对电力设计企业重要的文件等信息,还需要经过加密系统加密,这样的文章只能在内网里打开和识别。

(2)数字化集成设计系统。数字化集成设计系统可以说是电力设计企业的核心业务,数据管理和数字化设计平台通常还是依托于国外的西门子Comos软件,PDMS三维设计软件和博超STD等平台,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在发电、变电、输电和勘测设计中,通过搜资和外业人员把基础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不同设备、材料、实际地形等各类资料放入工程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中,各个设计人员根据这些数据在相应数字化设计平台上进行二维设计,然后在三维设计平台上采取建模与仿真测试,最终形成三维的设计成果。

(3)电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一是要建立合同数据库。电力项目需要应用到数据库的合同管理及其设计功能,而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所需参数设定与之相对应的字段,并进行表格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为将来的数据库查询和管理预留接口,如此以来,数据库便得到有效维护。而数据库中的合同信息涵盖了合同设计资料、各类设计划分标准、划分资料、设备采购信息等。二是构建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用于专门管理数据库,使其在建设、使用、开发、维护的过程中得到安全、完整的全程把控,从而实现数据库功能的有效利用。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给用户提供了信息访问的有效渠道,用户只需通过相应的接口,便能够使用并开发数据库。而管理工作人员也能够建立起用户及诸多应用程序之间的联系,以此访问数据库,或是修改数据库,从而更好地开展系统维护。三是建立采购系统。采购系统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对电力设备生产厂商报出的价格、规格、信息等参数进行分析并整合,及时反馈给电力企业,同时对设备参数及时予以更新,确保企业能获得最新的采购信息,可以说采购系统为企业及厂商搭建起了极其便利的沟通桥梁。

(4)生产管理平台。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顾名思义,就是在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运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这就需要首先梳理并构建其切实可行的生产管理工作流程,整理出每个流程所涉及到的岗位信息及具体工作内容,制定出每个工作点的次序和步骤,并对制定出的管理步骤进行规范化地督导,使生产管理工作能按流程有序进行。其次,还应分析出生产管理的信息需求,描述各项工作的功能步骤,明确电力设计企业的需求,使信息技术人员能根据需求设计出更为实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再次,最后在信息化手段进行过程中,把生产管理流程和信息需求分析导入生产管理系统,通过系统自动采集在线生产信息,自动形成与生产管理有关的资料与指标,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

(5)其他综合管理系统。除了以上管理系统外,对于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系统,还要构建财务管理系统、工程建管系统、人事考核系统和身份证统一系统等方面。这些系统的构建将在企业信息化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琰,马艳.电力设计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工程管理学报,2013(3):117-121.

[2]魏敏.浅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J].黑龙江科学,2014(3):87.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2

【策 划】宋济泉 朱庆华 李绪永 【秘 书 组】裴年忠 张自遵 毕光跃 【整 理】吴黎霞

【宣 传】繆耀梅 张全礼

【Q Q 群】中国教师俱乐部总院(群号232917896)【时 间】2014年9月25日晚7:30—9:00 【嘉宾简介】 【讲座实录】

一、开场白

【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今晚我们有幸请到了常州技术师范学院的杨祾老师来给我们分享《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讲座正式开始,请大家静静聆听。(掌声和鲜花献上)

二、嘉宾分享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我是12年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对信息化教学有接触,所以理解上可能还不是很深刻,讲的不到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讲的课题: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的内容就是根据我比赛体会和这两年的相关课题研究的体会跟大家做个交流。

信息化教学是当前信息化形势下必须走的路,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相关内容,然后过渡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容。

我是参加的2012年的比赛,我参加的项目是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特别是现在进入了微课时代,对于我们的信息化要求更高了。【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这是鲁昕部长在闭幕式上的讲话。

我先谈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之前我们要做的准备工作。现在的微课、翻转课堂等等都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之前我们要做的事情 首先要评估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效果。

然后要准备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容。【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对于不同的课程,我们采用的信息化手段不尽相同。【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例如:

我这里有虚拟实验室的例子,但是不是视频,所以不能演示给大家看。【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有点可惜了。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专门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国内有几家很有名,辽宁于双和教授的大连通科,厦门林庆平博士的创壹软件,还有上海景格,上海新朋程,这些是比较有名的,而且创壹软件跟做国示范的项目,估计大家比较熟悉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关于教学策略,这里举个例子,13年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我指导我校一个老师参加比赛,采用的策略游戏教学法。课题是机械方面的,学生对图形的各个视图在图纸上的位置排列不熟悉,我让他才有拼图游戏的方式。

这是为了反差更强烈,做软件的人设计的,当时因为比赛时间紧,做的还比较粗糙,另外学生画图容易出现错误,我让他采用纠错的动画。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图纸上的错误。如果做的好,有晋级,关键是中专学生绘图很难的,这是教学的难点中难点,学生绘图错误百出,这个仅仅是Flash动画,有会制作动画的老师配合。信息化教学大赛走到国赛的层面,没有团队协作是肯定不行的,我这个徒弟也拿了这个项目的金牌,一等奖的第二名。

他的材料是我全程跟踪指导的,如果有好的建议希望不吝赐教。【智者】渝建工徐世彪 辛苦杨老师了。【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互相学习。

【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正在学习。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如果是视频其实最好,我可以让大家看到很多东西。【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但是没有视频,我尽量分享多一些材料。【仁者】陈利辉

谢谢。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那种网络讲课估计效果会很好。【智者】渝建工徐世彪 您继续。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下面我谈谈作品呈现,也就是现场比赛的东西。【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这是对PPT或者flash动画界面的要求。下面谈谈内容呈现。【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举个例子。【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这是我参加比赛的PPT作品,这个PPT 是我自己做的。【礼者】威海工业学校王(285450447)20:38:22 共享一下。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512927246)20:38:31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512927246)20:38:37 第一张是动画的,有一点点冲击力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512927246)20:39:14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其实程序的时候每张PPT都是动感的。【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课件很精美。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每张PPT文字一定要简洁。每个需要说明的要素要有支撑点。【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可以学习一下乔布斯的课件。【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内容设计要设计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学生有学案、课中有互动、课后有反馈等等。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这些我文字不太好解释,大家自己看看,我相信大家应该能领会其中含义。前面好像有个老师问什么是翻转课堂? 【智者】福建三明高技王

是的。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其实翻转课堂是信息化教学深入课堂以后采用的教学模式。【智者】福建三明高技王

能不能具体点,在我们中职学校能否开展起来。【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翻转课堂在普通中学用的比较多。【智者】福建三明高技王

具体操作?像微课,我们这样的中学才开始引入。【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现在职业学校,我知道国内也开始尝试。【智者】四川自贡中职陈 中职学校开展好像难度很大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微课仅仅是翻转课堂的一个内容。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普通中学翻转课堂的例子,便于大家了解翻转课堂。【礼者】威海工业学校王

不是吧,翻转课堂应该是先让学生去自学,让后教师再讲解问题吧 【智者】福建三明高技王

自学,再讲。跟我们传统教学差不多。【仁者】贵州贵阳王黎军 有区别。

【智者】四川自贡中职陈 自学的是课件。

【智者】福建三明高技王 如预习,课堂教学,复习。【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大家自己看看,看完这个视频,我相信大家对翻转课堂应该有个很好的认识。

【仁者】贵州贵阳王黎军

我家儿,前一天晚上家长教,第二天老师上课,晚上我们又教,你看是不是翻转过来了。【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翻转课堂是建立在信息化教学深入课堂的基础上的。【智者】四川自贡中职陈 是不是必须有课件? 【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是的。不仅仅是课件,翻转课堂 老师要做大量的工,你们好好看看视频吧,我靠码字实在很难说清。今天我跟大家分享这么多,讲的不到的地方,还请谅解。谢谢。

三、自由研讨 【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谢谢杨老师的分享。下面进入自由讨论环节。【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当然课件脚本要我自己写。翻转课堂没有这些互动的平台怎么翻转?很多东西不是我们这里能讨论出结果的。【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设备足够的话,还是现场教学比较好。【义者】主讲嘉宾杨祾

大家有兴趣可以到信息化教学大赛网站多看看,这样对信息化教学设计会有很大帮助。【智者】秘书处朱庆华

由于时间的关系,自由讨论到此结束。如果还有感兴趣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提问,请大家有机会多向杨教授请教

四、专家点评

【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下面请秘书处朱庆华老师做点评。【智者】秘书处朱庆华

很感谢杨教授在百忙中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讲座,大家积极参与,受益匪浅。我们要积极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杨教授。期待杨教授下一次的精彩讲座。

五、结束语

【智者】秘书处刘晓东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3

【摘要】基于高职与普本分段培养“3+2”学生与普本学生的差异性,论文明确了《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设计了面向“3+2”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法,提出采用理论教学、实例教学、课程设计为一体、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建设教材库,以促进“3+2”学生成为高端技术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职与普本分段培养 “3+2”学生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25-01

引言

“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即高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五年制高职学习5年),经过资格考核,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2年。该类“3+2”学生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南京林业大学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联合进行物流工程专业的“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共同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作者基于南京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3+2”学生培养、授课经历,发现该类学生在高职阶段学习、专业基础与普本学生有所差异,《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课,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上还需与普本学生有所区别与侧重,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培养要求。

1.课程教学定位

1.1学生培养要求

物流工程专业“3+2”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物流与综合运输管理方面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在各级物流流通部门与交通运输领域从事客货运输调度与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物流技术装备应用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3+2”学生相比普本学生,在仓储配送管理、电子商务、运输组织等实务、实训、实践应用方面有明显优势,然而存在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等问题。该类学生本科阶段培养目标与要求方面也与普本学生存在差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需对其专科阶段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作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且强化保持实践应用能力这一特长。

1.2 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理解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物流信息的支持技术;3)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包括系统规划方法、分析方法、设计方法;4)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项目管理。

这门课要求学生既通晓物流管理,又能运用信息技术、编程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基于“3+2”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实践能力强的特点,需有针对性地加强物流管理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适当弱化已具备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知识点,如物流信息采集识别?鄄条码、RFID技术的介绍。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含课内教学、课程设计两大内容,其中课内教学2学分、32学时,课程设计2学分,集中安排2周时间进行。

2.1 课内教学

教学内容含教学目标、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与面向普本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相比,作了如下调整:简化2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章节的学时由8减为6;强化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方法,学时由4增为6。

2.2 课程设计

课程讲授结束后安排2周时间完成课程设计训练,要求学生自行开发小型物流信息系统,提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基本要求:1)实现基本功能:数据录入、查询、统计报表、目录维护四个基本功能;2)6-7人分组选择适当规模大小的设计课题;3)开发工具自选;4)撰写相关技术文档,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成果要求能开发出可以运行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上机检查、课程设计答辩。由指导教师综合课程设计报告质量、系统开发成果、平时考勤进行打分。

3.课程教学方式设计

采用理论教学、实例教学、课程设计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每个知识点均有安排实例阅读,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制作模块化的课程PPT,适应不同讲课对象。将教学内容分成独立的若干模块,一篇或一章为一个模块,便于针对3+2类、普本学生进行取舍和组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案。

教材库建设方面,暂未有一本教材完全适应3+2类学生的学习,因此会挑选1本主教材和多本辅助教材,形成教材库。

结束语

为培养“3+2”学生成为高端技术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基于学生差异性、课程特殊性,论文明确了《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设计了面向“3+2”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提出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实例教学、课程设计为一体、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建设教材库,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安立华,李洋,马超等.《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建设研究[J].物流科技,2015年11期.

[2]宋志兰,冉文学,刘丽.基于CDIO模式的“物流系统设计”课程的教与学[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年15期.

[3]邹勇,曾懿,雷方俊.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2年31期.

[4]章文燕.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年10期.

作者简介: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篇4

1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简介

1.1 基本概念。

所谓的电力信息化就是将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电力发展中, 其中包括电力资源的生产、销售以及管理等等工作环节。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实现信息化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综合实力, 还可以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 促进电力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从电力企业发展的角度上看, 只有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加强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认识, 才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高校进行。

1.2 建立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性。

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电力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重点。如果电力企业无法顺应信息化系统的发展需要, 墨守成规, 必然会被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所淘汰。可见, 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 从某种程度上是对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的激励, 促进电力企业的自勉。另外, 这一信息化系统本身优点比较突出,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提升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 进而提升电力业务办理的高效性。从客观上讲可以推动电力企业工作的高效性。

2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众所周知,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性比较突出, 在实际的电力企业营销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对系统进行强化和完善。虽然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 电力企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彻底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发展。具体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 缺乏有效的机制体制保障。

在电气企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由于电力行业涉及到的内容较广, 工作的重要性较强。因此, 需要科学的体制进行控制。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严格地按照机制体制的规定来发展, 才会更加有的放矢, 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另外, 从现如今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可以看出, 很多电力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的工作机制, 不仅无法对工作质量、工作成本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控制, 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 信息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从现如今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将建立健全信息化系统虽然符合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信息化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管理的高效性, 还可以提升电力行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 从另一方面上看, 由于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为主, 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和制约, 出现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这就是信息化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之一。随着现如今网络技术的高效发展, 网络的覆盖范围也相对较广, 要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 电力企业应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 减少企业的发展危机。

2.3 电气企业缺少专业的人才。

现如今, 企业的竞争正在朝着人才的竞争方面转变, 电力企业在发展中, 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程度较强。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也是一种专业性相对较强的系统类型。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技术操作水平没有达到标准, 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因此, 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以专业的知识为指导和支撑, 在实际的工作中,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选择复合型人才, 这样可以提升营销管理的高效性。

3 完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途径

从整体上看, 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工作有其必要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 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信息化系统构建工作的重视, 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科学性。

3.1 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机制。

在营销工作进行之前, 电力企业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自身企业发展的要求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将具体的目标和步骤以及应用的技术放置到首位。然后根据管理的相关条例来促进电力企业工作的高效性。其中, 营销管理机制中还包括各种奖惩制度, 对于一些工作态度积极, 效率高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奖励, 但是对于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营销人员来说, 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对工作人员进行勉励。

3.2 培养复合型人才。

由于营销人员在营销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 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对营销人员进行培养。不仅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在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的应用中也应该达到标准。以培养高素质, 复合型人才为主。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企业发展的高效性, 进而促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3.3 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维护。

前面已经说到, 信息安全已经对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那么我们在进行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就要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 解除安全隐患, 最终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3.4 不断引进新技术。

世界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的, 因此, 无论任何事情, 都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对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构建来说同样不例外, 信息技术发展与更新的速度飞快, 因此, 我们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结语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是我们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的大势所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构建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既要做好对营销部分的系统构建工作, 同时也要统筹兼顾, 对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进行信息化建设, 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现如今, 市场营销是各大企业得以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础。对于我国的电力企业来说, 做好营销工作是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在实际的营销工作中, 电力营销工作已经逐渐构成了系统。在电力市场发展的过程中, 电力营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应该成为相关营销人员工作的重点。本文中, 笔者主要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进行分析, 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分析与设计

参考文献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5

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蔡虹

【摘要】:中医药信息是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信息,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中医药科学管理促进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意义重大。

【关键字】:中医药信息化; 系统分析与设计

【正文】

一、背景

根据《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十一五”规划纲要》内容,中医药信息是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信息,大力推进中医药信息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中医药应用网络初具规模,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药信息网络等建设初见成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医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中医药科学管理促进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针对中医医院信息化的要求,对中医药信息化系统进行初略分析与设计。

二、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目标出发,建设全面的中医药信息网络平台需要从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管理等多方面逐一着手。

(一)中医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在政务运作中时,产生的必然结果即是电子政务。参考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特点,中医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的建设:

1、办公自动化。中医药电子政务系统可以通过系统需求分析,应用诸如JSP技术和B/S三层网络结构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来实现电了政务系统的Web设计开发。建立统一的公文处理和信息交换平台,实现机关办公业务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2、中医药政府网站。网站第一要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功能,加大中医药管理的透明度,提升 1

公共服务范围和能力。第二要实现医药信息、药品查询、网上购药、信息管理等功能。为百姓咨询、中医药网上办理业务提供统一平台,逐步建立交流畅通、互通有无的中医药政府网站群。可供采用的技术有可用JavaB ean 技术实现了数据库与网站信息的动态连接而且在信息管理模块打破了传统的C /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而是采用使用方便的B /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等,另外也可采用当前较流行且代码执行效率较高的JSP 技术实现。(3)第三要建设中医药行政管理网络。相当与对中医药内部的INTRANET进行大整合,整合各类中医药行政管理应用系统,实现共同进行数据处理、共享资源、网上办公等功能的中医药行政管理网络。从而使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二)、中医药公共信息系统建设。

1、中医药统计信息网络。笔者认为,中药材产销的周期性、分散性,使用的相对集中性和广泛性,每个品种市场用量的不稳定性,老品种新用途的暴发性和急需性,往往会引起原料需求的两个极端性-----大量的原料需求或大量的积压。所以必须有权威、准确、有效的统计信息来引导。整个系统可采用C+ + Builder 作为开发工具,采用SQL 2003 数据库, 由服务器统一管理数据, 对每个客户端提供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操作。数据只能在录入时修改, 一旦提交到服务器则不允许任何人修改, 只能通过红字冲消,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避免做假帐。再者建立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网络报送体系,完善中医药统计信息网络报送规范,建立统一的中医药统计信息管理软件,充分利用国家统计信息资源,为中医药科学决策提供准确服务。

2、中医医疗质量监测网络。监测网络通过对病案进行管理和分析,得出一些中医医疗质量的结论,如中医治疗的疾病范围比较集中,优势主要在骨折病、中风病、眩晕病、咳嗽病和胸痹心痛病等。这些监测结果为医院合理调配卫生资源和科学化管理提供了依据。系统设计和研发可采用模块化结构的思想,将整体的功能划分为几大功能模块,分不同的小组开发,然后,单元测试和组合测试。制定系统测试计划和

测试用例,有计划实施测试任务。以省(市、区)为主体建立本地区的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实现监测数据库上报的网络化。

3、中医药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 使我们及时分析所获取的临床信息、发现它们当中所蕴涵的新信息成了可能。因此将分散的临床资料汇集起来, 集中分析与研究, 就能及时发现临床中存在的问题, 获取中医诊疗的精华, 调整思路与方法, 同时指导实践。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建立大型中医药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完整的中医药数据体系,加速中医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

4、中医药数字图书馆。建立中医药电子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服务。提高中医药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中医药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是①文物信息标准和规范。②利用新技术对中医药信息的多层面、多媒体信息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采集。③基于网格的技术平台。网格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的基础设施,是在动态的、多机构的虚拟组织中,协调资源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

(三)是中医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1、中医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涵盖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各部门的信息相互独立相互依存,设计时应以医院成本核算为核心,以电子病历发展为目标确立两条信息主线,整合开发具有中医药管理特色、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民族医疗机构特点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和不断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程序和机制,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

2、中医药医疗服务信息网络。加强中医药医疗服务信息网络建设,规范中医药医疗服务信息网络管理,开展网络预约挂号、社区卫生服务、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在线咨询等,不断提高中医药医疗信息网络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优质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3、智能化辅助中医诊疗系统。要实现计算机辅助诊疗,必须使诊疗知识规范化、数据化。中医(辅助)诊疗系统要求建立完整的诊疗知识数据库, 包括症状计量辨证要素知识库。其次整理开发名老中医及专家诊疗系统,规范智能化辅助中医诊疗系统的研究,努力建立并积极推广能够体现中医辨证规律、充分运用中医中药理论特点的智能化辅助中医诊疗系统。研究开发中医诊疗仪器和设备,促进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

4、电子病历。电子病历作为医疗活动信息的主要载体,电子病历系统的高效运行,是医疗信息系统从管理系统向临床信息转变的重要标志。电子病历的应用应有四个层次①诊疗记录对患者而言,电子病历是在医院诊疗过程中的全部记录和总结.包含首页、病程记录、检验检查结果、医生医嘱、手术记录、处置记录等关于患者就医的全部信息。②诊疗帮助对医生而言,电子病历汇集了各科室的信息,汇集了患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临床信息,这就便于医生根据综合信息进行诊断。③科研应用对医生和科研人员而言,电子病历提供了宝贵丰富的资源。80%的临床科研基础数据来自住院病历。而电子病历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了多种快捷信息检索方式实现了医院病案管理现代化。④社会资源对社会而言,电子病历是保险、政法等工作的重要资料。也为国家医疗宏观管理提供了丰富了原始数据库。管理部门可以从中提取各种分析数据,用于指导管理政策的制定。

(四)是 中医药科技和教育信息系统建设

1、中医药科技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技信息系统的研制工作,完善和推进中医药行业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推进中医药学科数据体系建设,制定中医药科学信息术语标准,完善科技信息查新系统,搭建中医药科技信息研究支撑平台,开展中医药科学数据分析与挖掘研究,提高科研数据库的使用能力。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中医药科研成果推广平台和国际传统医学科技信息管理与利用平台,提高科技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

2、中医药继续教育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协作的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信息网络。积极开发和推广中医药电子课件和传媒系统,充分利用中医药校园网络资源,满足乡村医生、社区医生、专科医生等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中医药教育的需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对继续教育项目申报、审定、实施、检查与评估的管理,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各地区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还不平衡,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中医药事业发展还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中医药信息工作认识不足,基础建设还相对薄弱。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中医药知识 传播和更新速度加快,加速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的中医药在世界上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中药现代化崔 蒙.世界科学技术

2、我国医疗信息系统急需实现标准化陈磊

3、关于中药信息系统建立初探的问题陈峰 崔蒙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六性;任务驱动

虽然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但是,将它具体地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时,该如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地探索。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的特点,总结出这门学科具体“任务”的设计,将意义性、情境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开放性以及实用性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中。

一、“任务”的意义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分配的“任务”要与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相结合,尽量做到在学生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课程中规定的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的技能,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图片的缩放》这一课时,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入手,让学生欣赏“美猴王”的图片,但是由于图片太大而看不到全貌,只有将图片缩放,才能够看到,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图片的缩放》的欲望,这也正是“任务”意义性的体现。

二、“任务”的情境性

任务的情境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學过程中,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生活情境以及社会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且能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及学习的兴趣。

三、“任务”的可操作性

任务的可操作性主要是指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因为其难度大以及时间长等因素,需要学生在一个周期内完成,针对任务的不同,所限定的周期长度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要找准时机,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且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切实地学到信息技术知识。

四、“任务”的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并且任务之间要有相应的联系,让整个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有一个梯度。将学习任务可以划分开,并且层次之间能够有序地展开,组成一个整体的任务链,促进学生在一步步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知识体系。

五、“任务”的开放性

虽然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一般都是针对学生所要学习的信息技术,但是,在学生执行任务时,却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完成“任务”应该是开放性、多元化的。例如,教师在教学《彩色世界》这一课时,布置了让学生设计学校操场的任务,没有硬性地规定操场的具体设施以及设施的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结果在验收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时,发现这样完成任务的形式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想象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六、“任务”的实用性

任务的设置不仅要注重其形式,更要注重它的效果,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实践。所以,教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信息技术知识可以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达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对“任务”的设计要统筹兼顾并且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为学生设计出具有典型性又具备可操作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信息技术知识,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7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微课,教学实践,电路分析

0引言

《电路分析》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为后续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电路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课程内容包含了许多概念、定理等, 往往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不易理解。而大学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 使得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来选择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环节、实验活动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完成某个知识概念的理解与建构。本文作者亲身实践, 以电路分析课程微课“叠加定理”为例, 探讨电路分析微课教学设计思路与策略。

1教学目标

本次微课通过叠加定理的介绍, 旨在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叠加定理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2) 熟练应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

技能目标: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2教学设计与实践

(1) 微课导入。说明电路犹如水路, 那么水流也就犹如电流, 电路学习一点也不难! 而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路需要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 比较麻烦。为了避免求解方程组, 则可把电路进行简化, 引出叠加定理。

(2) 抛砖引玉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以一个例题为例, 应用multisim10.1先进行仿真, 提醒学生仔细观察。仿真电路如图一所示。

启发学生观察以上3幅图, 可得到:

①电流表读数:满足 (a) 图读数= (b) 图读数+ (c) 图读数;

②电路结构: (a) 图2个独立电压源作用, (b) 图和 (c) 图各是1个独立电压源在作用, 电路连接及电流表极性完全相同。

若把 (c) 图换做 (d) 图, 仿真结果刚好与 (c) 图相反。此时电流表读数满足:

(a) 图读数= (b) 图读数- (d) 图读数。

(d) multisim10.1例题仿真

(3) 揭秘内容获知技能体验成功

由仿真不难得出叠加定理内容为:在线性电路中, 当有2个及以上独立电源共同作用的电路, 在任何支路所产生的电流或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根据分流公式, 重解例题:由 (b) 图得:

由 (c) 图得:

则 (a) 图电流, 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完全吻合。

(4) 深入挖掘求解电路学以致用

总结叠加定理使用注意事项:

①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②独立电源, 是指理想电源, 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 把不作用的电源“置零”:即理想电压源短路, 理想电流源断路。电路的其余结构和参数均保持不变;

③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原电路中各电压、电流的最后结果是各分电压、分电流的代数和。

④叠加原理只能用于电压或电流的计算, 不能用来求功率。

紧接着, 布置一道含有电流源和电压源的例题, 让学生讨论, 自行分析。

(5) 归纳总结布置任务

归纳总结, 应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的步骤:

①假定原图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标)

②分别作出由一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 (画)

③按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分别计算出分图中每一条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解)

④求出各电动势在各个支路中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合)

布置任务:以实验电路为准, 要求自己测试验证叠加定理是否成立, 然后理论进行计算, 也可以直接仿真, 对比计算值与测量值, 分析误差, 撰写实验报告。

3结语

运用仿真启发学生去思考, 从而揭秘定理内容, 再去剖析定理使用注意事项, 总结定理应用解题步骤, 最后留下任务, 让学生动手实践, 理实一体。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效果显著。目前, 微课资源作为一种崭新的、 丰富教学空间建设的教学资源模式, 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改革探索。相信,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微课在电路分析课程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局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61-65.

[2]杨红业.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24) :48-49

[3]林莹等.“零输入响应”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年7月

[4]吴泳.微课在电路分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12月.

[5]刘俊清, 赵海, 张玉梅.基于multisim10的单管放大电路的仿真.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报) .第8卷第4期.2012年10月.

[6]聂茹.基于multisim10的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第11期.

信息化教学设计及整合点诊断分析 篇8

一、基于整合点理论的教学设计方法

(一) 整合点定义

整合点是指“在一节课的教与学过程中的某一步骤, 如果常规手段支撑其实施不如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好 (在质量、效率方面) , 则这样的步骤称为整合点”。[1]

(二)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依据整合点理论,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可从如下步骤进行教学设计[2]。

(1) 教师完备自身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初步教学设计, 尤其关注教学目标设计。

(2) 分析教学过程, 看教学环节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3) 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和支持方式。

(4) 集成资源, 制作课件。

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线性的过程, 是不断完善、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三、整合点分析

从学科教学设计入手, 从教学目标环节开始, 逐一对上篇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整合点分析, 通过这样的分析, 能够清晰地梳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和方法, 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时机和效果的评价。

(一) 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 本设计定位于“这种研究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 而是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素养的培养紧紧作为核心目标。

授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单元目标整体定位, 恰当分析、确立本课教学目标, 从作者的说明技巧着手, 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并把重点放在通过快速阅读、概括各种云与天气的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上, 这是很恰当的。

(二) 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中把握了淡化文体、关注个性化阅读的趋势, 关注了语文教学的语言工具性特征, 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和体会过程, 重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的培养, 轻知识的识记,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够以课内所学促课外发展, 引导学生建立一种非功利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应用合理、恰当。

(三) 整合点诊断及解决方法分析

1.整合点1——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思路导航环节1, 教师以鼓励学生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归纳信息, 主要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提高学生阅读文本及提炼信息的能力, 把握事物的特征。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 以信息集成模式使用幻灯片同时呈现4幅云的图片及特点列表 (分别是晴天云简表和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 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体会列表格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进行了思维训练, 进而突破难点。

此处, 教师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指导, 创设问题情境, 然后恰当地选择幻灯片呈现的机会, 或提问、或验证、或引发思考、或开辟角度。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得当。

2.整合点2——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思路导航环节, 在辨识云的不同形态、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的时候, 针对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的情况, 教师使用幻灯片呈现云的图片, 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天空中各种云的不同形态。学生边欣赏云的图片边研究它们所代表的天气现象,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之后, 幻灯片呈现云的分类图表 (云的光彩简表) , 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体系化的认识。使对云的分类有一定的认识, 体会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样加深了对云与天气的关系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分析语言特点, 更易突破重难点。

3.整合点3——改变知识呈现形态类

品析语言环节1, 教师选择一段平实的说明文让学生进行比较, 在理解平实与生动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的同时, 引导学生分析并概括出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以幻灯片同时呈现文字和配音朗读的形式引入一段对比文字, 解决了其中术语较多读来拗口的问题, 又使学生从听觉和视觉双重角度更好地理解文本, 节省时间。

在比较中, 本文生动的语言特点将体现得极为明显,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突破重难点。同时, 使学生明白针对不同的写作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语言风格。科普读物要面向大众, 因而要通俗易懂。

4.整合点4——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品析语言环节, 通过原稿文字与修改稿文字的对比,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准确”的语言特点。教师以信息集成模式, 在一张幻灯片上呈现一组句子, 实现原句和修改句的比较。这相对于卷子上的习题更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 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学习就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 而是在分析理解中体会到的。

5.整合点5——激发兴趣类

在欣赏环节, 以精彩纷呈的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带动课外阅读。

6.整合点6——快速获取信息类

作业的设置分选做和必做两部分:必做部分意在巩固课堂所学,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选做部分意在将课堂内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向课外, 鼓励学生做一些更为深入的探究, 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又能在更广阔的学习中去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 将课上学到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

本文以语文学科的一节整合课设计为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深层次实践探索。通过运用整合点理论来设计教学, 使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更清晰, 应用方法和过程更能自我操控, 使教学步骤设计行之有据。同时, 根据整合点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教学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法使每个环节信息技术应用更为灵活, 又恰到好处。课堂实施后, 学生反馈良好。成功避免了教学过程成为多媒体资源的展示, 将大量信息直接呈现给学生, 偏离了学科教学的本位, 导致教学效率和效果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 希望本文的实践能为学科深层次整合提供案例观摩和方法指导。

摘要:信息化教学设计首先要基于对学科本身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的深入掌握和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以此为基础, 才能灵活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 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本文依据整合点理论, 通过对具体的整合课设计案例进行整合点分析, 将整合课设计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本文的研究为建构有效的整合课设计方法和整合课评价打下了基础, 也可以作为研发教学资源的依据。

关键词:教学设计,整合点,整合点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1]钟绍春, 李吉楠, 张琢等.“整合点”诊断方法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 (2) :15-18.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9

关键词:宝桥,道岔产品,需求分析,选型,方案

0 引言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科学经营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 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需要着眼长远, 分步实施。调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 设计研发部门是整个企业信息数据的源头, 制造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先从研发部门做起, 先理清研发部门的设计流程和数据流, 解决研发团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需求分析

对我们宝桥来说, 道岔产品是我们的核心产品, 是整个企业效益的支柱。道岔产品的研发设计面临着竞争加剧、供货周期要求缩短, 时间紧、任务量激增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先解决进行道岔设计的道岔研发部的问题, 以提高道岔研发设计的效率, 缩短设计周期, 提高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的能力,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1 应用现状

在研发部, 设计人员早已实现了利用微机进行产品设计和各种电子文档的编制。各人的电脑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种产品的电子图纸和技术文档。设计任务的工作流程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 设计过程中纸介质老图纸和电子格式图纸并存。底层网络的建立使设计人员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文件传输和共享。

1.2 困扰我们的问题

1.2.1 大量电子图纸资料的产生使查询、借阅非常困难

在设计部门, 随着业务剧增和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各种电子数据也急剧膨胀, 对设计部门的相应管理形成巨大压力:数据种类繁多, 数据重复冗余, 数据检索困难, 数据缺乏安全性及共享管理复杂等等。大量的设计信息以分散的计算机文件形式存在于各个设计人员的电脑中, 这些大量的积累下来的产品技术资料、图纸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关系, 对这些图档资料的检索和再利用也变得十分繁琐。由于缺乏有效的查询工具, 设计人员查阅有关资料往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将设计人员电脑中大量的电子图纸和资料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起来, 形成便捷的企业的电子零部件库和产品资料库, 便于设计人员查询借阅。

1.2.2 缺乏安全管理机制

由于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 不能有效地控制电子文档的保密性与安全性。未对产品数据以及技术文件的浏览、编辑的操作权限进行管理, 不能有效地防止技术文件泄密, 个人计算机“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又使得技术文件无法保密。没有产品数据备份的有效手段, 不能有效地防止系统崩溃造成的数据丢失。往往随着时间推移无法查找到所需数据或随着设计人员的流动和离职而使产品数据流失, 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1.2.3 设计更改管理和版本控制缺乏有效手段

如何保证使用某个产品资料的正确版本是生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设计人员在对零部件图纸作更改时, 经常是新图覆盖旧图, 个人计算机中保存的设计图纸与备份归档图纸不能保持一致, 造成设计图档的混乱。

1.2.4 设计流程缺乏高效的控制与支持手段

研发部设计流程包括设计任务分配、设计数据的提交、评审与修改、设计质量进度的管理和监督等等。现在整个流程仍停留在传统的方法进行人为管理, 效率低下, 缺乏有效的计算机辅助管理能力, 影响了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协同工作的效率, 项目或产品主管无法获取最新的产品开发状态, 设计人员也无法及时得到各类通知。

1.3 研发信息化迫在眉睫

存在于研发部的上述困扰我们的问题影响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 而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了一些设计管理手段的落后和设计事务的处理上。设计管理手段的改进和把设计人员从事务性问题解放出来专注于设计工作是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经过十几年发展相对成熟的设计信息化技术PDM (产品数据管理) 和我们现有计算机资源的结合就完全可以解决当前问题。PDM系统可以有效的管理产品开发的状态, 管理设计的整个流程和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流。

2 软件系统选型

2.1 选型原则

我们选择PDM系统时, 首先要根据我们宝桥实际情况和需求, 选择适合我们自己产品特点的PDM系统。我们选型的原则是:首先满足宝桥道岔产品设计特点, 同时兼顾钢结构和机械产品;其次考虑软件实现技术的先进性;同时选择性价比高的系统。

2.2 最终选型

根据行业现状, 经多方调研、反复比较, 结合我们道岔产品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灵活多变的特点, 重点考虑软件对我公司道岔设计要求的响应程度和软件的兼容性、可扩展性、技术先进性, 系统功能的成熟度及稳定性, 综合考虑我们最终选择神州数码的DCMSPDM产品。DCMSPDM底层采用Java语言开发, Oracle数据库支持, 同时支持C/S和B/S访问方式, 具有动态建模技术和采用了面向对象理念。对于我们宝桥来讲, 由于行业特点, 对PDM系统的灵活性有着很高要求, 而动态建模就可以充分满足我们道岔产品灵活多变, 渡交组合复杂的特点, 随需而变, 实现和部署更加简便灵活。

3 解决方案

3.1 我们的目标

实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管理, 优化产品设计流程;利用DCMSPDM系统建立图文档电子仓库, 对电子载体的设计图纸、技术文档等集中统一管理, 并和相关零部件等进行关联, 形成企业级的技术资源库, 让设计人员能根据各种条件快速地查找和检索到所需的正确信息, 并保证数据在权限控制范围内的访问, 实现数据共享, 避免非法调用、修改和泄密;管理设计时图纸中产生的组件、零件等信息, 以便能自动输出相关明细表, 为相关职能部门快速提供可靠有效数据;实现图纸、技术文档的电子化审批, 电子化发放;实现更改单电子化编制、电子化评审、电子化发放的全过程管理, 提高效率, 有效控制和管理技术数据的变更过程, 管理电子数据版本, 从而提高设计的质量, 并形成知识积累的过程, 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

3.2 实施技术方案

3.2.1 网络及软硬件环境

遍布全厂的底层光纤网络已经具备, 在公司网络中心需要架设一台服务器用来支持应用程序服务、数据库服务和文件服务用。由于PDM上线造成的网络数据流激增, 需要更换现有研发部的交换机, 提高数据吞吐能力。设计人员现在所用电脑能够满足PDM实施后客户端的要求, 无需重复投资。

软件环境建议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2003标准版或企业版, 数据库软件须用Oracle 9i, 客户端根据设计人员需要可以安装Win XP或Win7。

3.2.2 系统功能构架

针对道岔产品设计特点, 我们需要实施如下模块来解决目前问题, 并为以后的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支撑模块包括:编码管理、零部件管理、图纸管理、文档管理、工作流程管理、产品结构管理、工程变更管理、CAD集成、权限管理等系统模块。整个系统构建于Oracle数据库之上, 以神州数码PDM的系统框架 (Dyna Framework) 作为基础进行扩展。

3.2.3 数据管理思路

根据定单设计要求, 以组件、零件为基本模块, 通用件为基础, 选择需要的组合方式如:渡交组合等, 快速形成完整产品结构, 并和图纸、技术文档关联, 按照定制的模板自动输出相关明细表。

3.2.4 道岔产品在DCMSPDM中的形成方式

(1) 产品由组件、零件、通用件等组成, 接到定单进行设计时, 根据定单要求从组件、零件库中选取相关物料 (相关物料关联相关图纸) , 快速组合形成新的产品, 对于需要新增的零部件则需重新设计并加入零部件库。 (2) 如果新接到的定单可在已有产品基础上增删部分物料, 便可形成新产品, 则可利用DCMSPDM的产品派生设计来完成设计, 对于需要新增的零部件则需重新设计并加入零部件库。 (3) 零部件重新设计时则需利用DCMSPDM与CAD的集成模块, 完成相应的设计, 并在设计中形成相关零部件, 相关零部件同时和图纸进行关联, 形成零部件的不同版本。

3.3 建成的DCMSPDM系统具备以下功能模块

编码管理;产品零部件管理;产品结构及BOM管理;图纸及文档数据管理、查询;工作流及产品变更管理;与CAD集成;安全、权限、日志管理;ERP接口。

通过以上功能模块的实现, 就可以达到我们实施PDM的目的, 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设计部门的设计流程管理和产品数据管理问题, 提高效率, 缩短设计周期, 降低制造成本, 增加企业效益。促进我们设计信息化进程, 为将来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制造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忠汉.铁路道岔空气加热器[J].铁道建筑, 1980 (03) .

[2]顾培雄, 李常华, 杜善平.波兰铁路道岔概况 (下) [J].铁道建筑, 1981 (04) .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10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指标,设计与实施

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效果, 只有恰当评价这种信息化程度, 才能正确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本文试图用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括信息化总体指标、技术指标和业务指标。依据评价结果, 可将企业分为"管理技术双低型"、"管理技术单高型"、"管理技术双高型"等四种类型, 并分别就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过程提出了具体建议。即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从数据准备、模型选择、量值测算和结论局限等方面, 针对财务风险的环境、要素、目标和偏好等需求给出了操作流程和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 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在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 其中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获得发展, 据调查表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的大部分效果都是建立在信息化规模的基础上, 也有专家研究表明:如果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作支撑, 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会更短, 所以, 信息技术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评判准则

要想对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做出准确的评判, 就要创建一个比较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指标, 因为中国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步伐较为落后, 实现财务风险的信息化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全新的方向, 所以, 在具体的实施中不同的企业有他们各自的评价标准与尺度, 但是, 大体上都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 要将科学性与系统性结合起来。无论什么指标体系都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支撑, 制定一个指标要本着科学性这一基础性原则, 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指标水平的测定所根据的理论是:信息化理论、风险管理理论, 与此同时, 信息化管理原本就属于一个非静态的系统化工程, 企业在创建指标系统时, 应该把企业信息化当成一个系统加以研究, 借助比较成熟系统的现代理论和做法, 确保测度的结果能够真实反应一个企业风险管理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水平。

第二, 将代表性与可操作性结合起来。一个正规的指标系统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他由彼此联系与补充的指标所构成, 构成的指标体系, 他们立足于将繁琐的现象简明化, 减少数据处理的项目, 这一评价系统可以从原始数据中得来, 又可以用来说明子系统的特点, 然后在对基本指标进行抽象和总结的基础上, 再用“比率”“程度”等加以表示, 通过这种方式, 来说明分支系统之间的关系, 有很多因素可以列举出来, 用来描述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 但是, 这种因素要掌握在一定的范围内, 并非越多越好, 正确的方式是从众多的指标中选择具有典型性, 灵活性的指标, 这些选出的指标不但要具备比较明确的意义, 能够精确地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 真实地揭示问题, 还要确保能够比较不费劲地得到比较精确的数据, 具有统计的可操作性, 最好用少的指标达到综合评价的目标。

第三, 将可比性与指导性结合起来。对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进行对比, 是相对棘手的问题, 所以, 如果对指标的数值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 是在指标设计和实际的运行操作中的比较关键的一关, 在对指标进行选择时, 要将曾经不能够比较的因素转化为能够比较的因素, 而且要确保指标口径的统一性, 使这个指标准则, 不但能在企业之间进行横向的对比, 而且, 在某一企业在某一时间段上进行纵向对比, 这些都有利于对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探索, 以此实现这些指标所要发挥的关键作用, 实现企业风险管理水平飞速提高。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对其进行评价的难度也不断加大, 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不但要评价其经济效益, 还要评价其社会效益, 以及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这里我们分别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这三方面包括:信息化水平, 经济效果, 竞争力, 三种向量的综合反映了风险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是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价的主要依据:

首先, 是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这一水平主要体现在企业获取利润, 吸收、高效利用以及保护信息, 以及将信息作为一门技术加以运用的能力, 这些能力有效地反映了企业能否将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应用, 它反映在企业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数量、信息的安全度等方面, 他是对一个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局考察。

其次, 信息化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这一经济效果的考察涵盖了:对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产生的费用, 创造的经济效益以及避免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效果等几个方面, 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创造的收益能够划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 这种收益可以分别从定量和定性来进行划分,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所具有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间接、转移、不确定等特点, 能够以定量指标来对企业信息化有形收益的是:人工操作、处理的信息工作量, 通过这一系统省下的人工操作费用以及办公的花销, 使企业信息的搜集、传播与处理的速度加快,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提高服务水平, 以及企业的竞争能力;其中的无形收益包括: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企业的战略走向, 与此同时, 还要顾及到企业的信息化成本, 其中包括:研究评价系统设计要涉及到的花销, 具体的实施花销, 对职员进行培训的花销, 以及系统运行的成本花销。

再次, 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小。评价一个企业的竞争力除了要考虑它的在实施信息化后, 企业组织所具有的柔性特征与适应性特征外,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还要具备便捷的信息处理以及反馈能力, 以及对企业形成的知识信息能力, 这其中可以用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衡量:成本, 质量、交货期限等等, 这种评估办法已经经过大量的实践的检验, 得出的结果, 并且已经被国内外大部分企业所采用, 在中国国内市场也已经逐渐被采纳和接受。

在对各项要素加以评价才评判企业财务信息化程度的同时, 还要将各个要素综合起来, 得出的综合评价不但要与本身的基础纵向对比, 还要与其他企业进行横向对比,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这三个方面都会有不平衡的表现, 所以, 在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时候, 要尤其关注一个问题, 那就是部分要服从整体, 进行动态比较。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的一部分, 不能把这两者分开评论, 然而, 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的评价体系它自身的优点, 那就是他的专业性以及特殊性, 因此, 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指标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他能够积极有效地运行。

总结:

任何一个单位或者企业都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财务风险控制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财务风险管理确保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并且在关键时刻可以控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 要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对风险严加控制与防范。

参考文献

[1]Day, Boolnder, P.H.ITs Place in US Histo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per of Society[J].Program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Policy, 2008 (1) .[1]Day, Boolnder, P.H.ITs Place in US Histo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per of Society[J].Program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Policy, 2008 (1) .

[2]李中斌.风险管理解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5) .[2]李中斌.风险管理解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5) .

[3]胡宣达, 沈厚才.风险管理学基础—数理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3]胡宣达, 沈厚才.风险管理学基础—数理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Brown MagillSL Reconceptualizing the Context—DesignIs-suefortheInformation Systems Func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2008 (9) .[4]Brown MagillSL Reconceptualizing the Context—DesignIs-suefortheInformation Systems Func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2008 (9) .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11

【摘要】文章针对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色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技术特色

第一,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的设计思想。在企业设计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时,其应保证企业各个部门和机构的每一个客户端都能通过IE浏览器访问各类应用软件,用户登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一系统确定用户身份的过程,之后用户便获得了执行相应模块的权限。系统由企业各个部门分别录入统计报表信息和台帐信息,而企业便以此为基础形成一个整体的职工教育统计报表。其中,统计报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职工的在职培训情况、在职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统计表、职工教育统计表、职教干部队伍、典型岗位达标和非典型岗位达标等内容;而台帐数据则包括了各项台帐的录入、修改和删除等内容。另外,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还应具备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控、统计和管理各项台帐数据的功能。

(二)系統的结构。下面我们便以某企业为例,其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如下:

(三)系统的功能。(1)培训台帐管理。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所颁布文件中的要求,在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和教育的过程中,应重点做好对八种台帐和三种福建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并且应将相关的台帐数据导入到信息数据库中,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它们分别是:《职工教育培训履历表》、《职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状况表》、《新职、晋升和转岗职工的考核登记表》、《送外培训登记表》、《自办培训登记表》、《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登记表》、《教育资源情况登记表》、《职工教育培训证书登记表》、《教学日志》、《师徒合同》以及《教育设备设施使用情况登记表》,系统应具备对这项台帐和附件的查询、修改、统计、增加、上报、打印和删除的功能;(2)统计报表的管理。在建立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以下11种日常统计报表是必须要做到系统中的,它们分别为:《企业职工培训统计报表》、《企业各级培训机构培训条件和培训情况统计报表》、《企业中典型岗位达标统计表》、《企业中指导岗位达标统计表》、《企业中非典型岗位达标统计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统计报表》、《企业人力资源基本情况统计表》、《企业职工在职学历教育统计表》、《企业职工在职培训情况统计表》、《企业职教干部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以及《企业职工教育专职机构、人员和费用使用情况统计表》,系统应保留人工修改报表的功能,对违反逻辑关系的填记差错,应设置报错和提醒功能,可根据临时需求生成报表,并具备对报表的查询、修改、保存和打印的功能。(3)系统设置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管理、系统设置和权限管理等功能,人员管理应包括对系统使用者的修改、添加和删除的功能;而系统设置则是指可以对人员数据库中的编号、职位、文化程度、岗位、工种和技术等级等内容进行查询、修改和录入等操作;权限管理则是指应具备操作人员设置、操作人员权限设置以及密码设置等功能。

第二,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色

(一)系统安全运行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职工教育数据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分别为单位员工的数据和职工日常培训的数据,而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那么在硬件上应采用双机运行,并将RAID5磁盘阵列技术引入到数据盘中,用户应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根据相应的部门和机构分为各级管理用户,对于不同级别的用户应分别设置查询内容和修改的权限。

(二)系统设计中采用的方法和技术。系统所采用的设计模式为MVC,这样应用程序在进行输入、输出以及处理等操作时就是相互分开的,从而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M:模型采用的为Servlet、JavaBean等组件处理业务数据和业务规则。一个模型就可以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并且其与数据的格式也是无关的;在模型中应用的代码只需要写一次就可以被重复使用,大大的降低了代码的重复性;V:视图采用的为B/S+FrameWork的方式。用户的应用界面是由JSP和HTML元素这两部分组成的,其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类数据,用户输入数据时也是可以自己操作的;C:在用户输入数据完成后,控制器就会快速的给出反应,其会立即调用系统中的相应视图和模型去完成用户的需求。如果用户只是想发送HTML表单或是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那么控制器就是不会进行任何处理的,它在接受到用户的需求后,会立即调用相应的模型构件,同时确定相应的视图来显示模型处理返回的数据。

(三)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方式为B/S,其应用平台采用的是WEBLOGIC,而数据采用的则为ORACLE,并且后台数据库对用户是透明的。采用这一方案后,系统对硬件设备是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便于推广,并且有效的避免出现了多平台开发和维护的问题。

(四)系统的使用情况。在某企业应用这一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一段时间后,其使用效果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用户普遍都认为这一系统具有非常简单的操作方法和清晰明了的显示方式,同时其所设置的各项功能也很好的满足了各类用户的实际需求。

通过以上的论述,在企业成功的应用了这一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后,传统的职工教育信息管理模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企业全体职工教育信息数据真正的实现了集中和共享,报表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传统的纸张和电话等人工操作方式所产生的费用都被节省了下来,可以对职教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了,真正的加快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保证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金一强.《面向服务的现代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模式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

财务分析信息化设计 篇12

1 体育中心的建设

最近几年来, 国家与政府对体育公共事业的建设日益重视, 并且逐渐提上日程, 大力贯彻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 在我国各个省份, 大中小城市各种类型大小不一的体育场馆不断地建立起来, 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完善, 更多的体育场馆仍在不断建设中, 而已经修建起来的体育中心也逐渐地完善扩建, 同时随着体育中心数量的逐渐增多, 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外观形象的完善改造, 体育中心内部系统也在改进, 体育场馆的大部分器械设备都在更新换代, 种类数量都有所增长, 同时对体育中心的管理也更加细致严格, 各式各样的体育中心使用条例、体育中心遵守规则、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机制等制度化手段都不断完善改进。

2 信息化的普及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和社会最明显, 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信息化趋势加强对国家科技进步, 社会经济建设都产生巨大影响, 并且促使人民生活方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化产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科技领域, 各种信息化技术随之创新发展。信息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科技, 是指在当今数字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利用先进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手段, 充分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中去。其中信息化的普及也渗透到现代话体育场馆的发展建设中, 在我国现代化体育中心发展建设中也有相当程度的运用, 各种智能现代化体育健身器材设备的引进与建设, 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体育设备进行监测控制, 以及利用电脑技术对体育中心用户信息与身体素质检测、保存与记录等。

3 目前我国体育中心运营管理系统现况

目前我国体育中心运营管理系统现状不容乐观, 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与落后之处, 我国体育中心运营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低, 电子信息管理远远跟不上经济与技术发展的脚步, 同时也比较落后于体育事业建设发展过程, 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中心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定距离, 譬如在体育场馆中电子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更新, 电子信息的管理与记录准确率比较低下, 体育中心运营管理电子化, 信息化机制不成熟, 存在一定漏洞, 亟待改进。

4 体育中心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完善

4.1 促进现代体育场馆电子信息自动化管理

根据目前我国体育中心运营管理系统的现况自己运营过程中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可以清晰意识到推动与完善体育中心运营管理系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尽快促进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机制的信息化过程, 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途径表示要积极促进现代体育场馆电子信息自动化管理。首先, 应当大力提升体育场馆电子信息管理负责人员的计算机能力,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 为推动体育中心电子信息管理更加高效快速, 智能准确提供保障。其次, 在原有基础上, 坚持不懈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研究与借鉴中西方, 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体育中心电子信息管理机制, 推动管理愈加自动化。最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不同城市地区体育中心信息化程度地差异, 管理运营中问题的不同, 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员要积极主动寻找解决对策, 显出问题。

4.2 推动现代体育场馆电子信息自动化设备建设

在体育中心信息化运行管理中, 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方面是推动现代化体育场馆电力信息自动化设备的建设。作为一名在体育中心多年从事信息技术辅助建设工作的职业人员, 笔者深深地了解体会到, 设备对于体育中心运营发展的重要意义, 设备是体育中心的核心与运营的必要公路, 因此促进体育管理信息化, 必然要率先推动电子信息设备的自动化建设。对部分地区体育场馆设备器材进行全面升级换代, 用先进的电子信息设备取代, 同时积极地关注体育电子信息设备的创新发展程度, 随时随地准备改进, 致力于不断提高体育中心电子信息设备工作效率与准确率, 推动我国体育建设事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引领体育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先锋。

5 小结

总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神速, 日益取得突破性进展, 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 发展纯熟, 全面推广, 科技化, 信息化时代正势不可挡, 全面席卷而来。因此,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跟紧时代的步伐, 满足以及顺应时代的需要, 与时俱进, 也为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与当前高效快速发展的经济现状相协调, 体育中心建设发展必须迎合信息化的潮流, 充分结合与利用现代化手段, 创新发展自身运营管理系统模式, 。要积极做好运营管理工作, 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推动体育中心运行管理机制的自动化程度, 增强体育中心发展的实用性与前瞻性。

参考文献

[1]曾晓松, 陈斌, 李旺, 王重, 高校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 2013 (2) :80-81

上一篇:银行信贷渠道下一篇:加强环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