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评价

2024-09-19

财务分析评价(共12篇)

财务分析评价 篇1

一、引言

如何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为所有者创造最大限度的投资回报, 使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真实的业绩挂钩, 从而有效激励和约束经营者, 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 我国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在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为中心的基础上, 以利润为中心的传统绩效评价财务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经济增加值EVA理论的出现和发展, 为传统财务指标体系的评价缺漏提出解决方案, 为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EVA业绩评价体系与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对比

经济增加值 (简记为EVA, 是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 , 是美国思腾思特财务咨询公司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企业业绩评价指标, 是一种以会计为基础的期间经营业绩的衡量标准。从算术角度说, EVA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减去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成本, 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考虑资本成本特别是权益资本的成本是EVA的明显特征, EVA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公司业绩度量指标, 还是一个企业全面管理的架构, 是经理人和员工薪酬的激励机制, 是战略评估, 资金运用, 兼并或出售定价的基础。

建立在会计利润基础上的传统绩效评价指标如税后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 一方面在计算时未考虑股权资本成本, 导致成本计算的不完全, 不能反映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 这些传统指标的计算以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 而在权责发生制会计下, 由于会计方法的选择性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具有相当的弹性, 使得会计收益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 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国内学者对EVA指标在中国市场上进行了实证检验。瞿绍发、王建伟 (2003) 指出:在传统会计指标缺乏一定可信度的中国股市, EVA指标表现出更好的衡量公司业绩能力和选股分析能力, 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 在财务预警方面, EVA也有着较大的优势。采用EVA绩效评价指标, 将会大大改善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 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EVA作为绩效评价指标, 密切关注股东财富创造, 并以此指导企业决策的制定和运营管理, 使经营管理者的行为更加符合股东利益。

第二, 有助于提高企业筹集资金使用效率。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偏好股权融资、融资目的不明确、随意改变募集资金使用方向以及所筹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现象表明我国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没有建立股权资本成本的概念, 普遍忽视股权资本成本。这种对股权资本成本忽略的行为, 与当前以传统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价息息相关。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价企业管理人员, 能减少普遍忽视股权资本成本的现象, 迫使企业管理者权衡债务和股权两种资本成本, 从而促进资本结构的优化, 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 有助于实现企业增长从规模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多年以来, 企业奉行的是一种注重销售额或市场份额, 注重总资产和总产出的规模导向战略。企业现在需要转变观念, 采取价值导向战略, 通过设立新的指标体系, 来指导企业各项经营活动, 以使企业价值包括股东的价值最大化, 而不是像传统的做法那样, 只考虑销售额的最大化, 而不考虑企业的价值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三、我国企业运用EVA绩效评价的现状

2000年, 思腾思特 (中国) 公司成立, 致力于在中国推广EVA, 并先后发布了2001年、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和毁灭排行榜》, 计算中国1000家上市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并进行排名, 一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争议, 我国许多企业也开始探索EVA的应用途径, 如东风汽车、青岛啤酒等。

2003年思腾思特公司因各种原因退出中国, 人们开始对经济增加值在中国的应用疑虑重重。许多人认为:经济增加值理论的成功, 必须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 必须具备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商业运作环境。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制度环境和公司治理机制, 经济增加值的应用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因此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和业绩评价理论, 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比中国市场超前了一步。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EVA的应用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将产生相当积极的意义。

2009年12月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进行修订, 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 基本指标包括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指标, 分类指标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 针对企业管理“短板”, 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中央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拉开了序幕。可见, 目前, EVA在我国又重新获得了生机, 并成为官方认可的一种财务管理理念。

四、我国企业运用EVA绩效评价的建议

第一, 科学设置和规范EVA的计算调整项目, 为各行业制定统一的计算标准。

EVA的计算公式是以一定的会计制度为基础的, 由于各国会计制度不同, 会计核算方式不同, 在应用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Stern Stewart共列出164个调整项目, 一般情况下, 需要进行5-10项重要调整。但哪些项目该调整, 哪些项目不该调整, 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而且这些调整项目当中有很多还是无法准确计量的。如收购形成的商誉。会计要求在一定的年限内摊销, 经济增加值要求把商誉保留在账面上, 不进行摊销, 除非有证据表明的价值确实下降了。这很容易认为的来操纵EVA的计算。为了减少EVA计算过程中的主观性, 有关部门应该针对我国会计准则的特点, 研究不同的调整项目对计算EVA的影响, 简化EVA的计算, 对调整项目进行科学的设置。鉴于各个行业的差别, 可以科学的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 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第二, EVA评价体系要和其他业绩评价指标相结合。

EVA虽然弥补了单纯利润考核的缺陷, 但作为财务考核指标, 其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无法对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商誉、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等非财务因素予以充分的确认, 计量和报告, 也无法兼顾到有助于培植企业长期核心竞争能力的非财务指标。在技术、市场和竞争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公司为了能够了解那些会对公司产生影响的因素, 更应该倾向于采用多样化的指标, 而非采用单一的评价机制, 尽可能从多方位、更加完善地考核公司业绩。

第三, 推动我过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EVA在计算资本加权平均成本时, 假设的前提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而我国的市场只是属于弱势有效市场, 要成功应用EVA、发挥EVA最大的效益, 就必须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商业运作环境。

由于我国特有股权结构问题, 国家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在上市公司股份中, 占有绝对的份额, 这些股份无法在市场上流通, 市场也就无法对回报率进行一个竞争性的评价。没有经过市场的评价, 想当然提出一个资本回报率, 其恰当性应当受到合理的怀疑。以此作为资本成本率来计算EVA指标当然也是值得怀疑的。

各企业应根据我国市场环境的特点, 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逐步加快企业产权改革, 以减少政府干预, 确实实现政企分开, 建立和完善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白登顺, 贺强.基于EVA的业绩评价系统研究.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9 (12)

[2]初敏.EVA:企业业绩评价的新视角.价值工程, 2006 (1)

[3]陈共荣, 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会计研究.2005 (4)

[4]戴德明, 王艳.经济增加值与传统财务指标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会计论坛, 2004 (1)

[5]孙伟.EVA在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研究.商业研究, 2006 (5)

[6]孙薇, 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战略的观点.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6

[7]田海涛, 王坚.对EVA的理性思考.黑龙江财会, 2003 (9)

财务分析评价 篇2

一、融资前盈余能力分析

假如长期借款的年利率为9%,股权融资要求的投资回报率15%,又能设法从银行借到50%的初始投资,那么加权平均的资金成本是

WACC =0.5*(1-0.25)*9%+0.5*15%

=10.88%

而我们得出融资前所得税后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IRR=13.83%>WACC=10.88%

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还是大于资金成本,说明这个项目从盈利能力上还是可以考虑的二、融资后项目盈利可行性分析;简述杠杆(Leverage)原理在本项目中应用的结果

假如项目所在行业的基准贴现率MARR=10%

经过计算

此项目融资后所得税前的全部投资净现值Pw(10%)=20537万元>0

融资后所得税后的全部投资净现值Pw(10%)=16502万元>0

所以此项目是可行的;

融资前、所得税后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IRR=13.83%

而融资后、所得税后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IRR=14.88%

权益投资内部收益率IRR=21.67%

说明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高于银行借款的利率9%,增加借款比例,利息增加,增加的这部分的利息计入总成本,减少了所得税的支出,使整个权益资金的盈利水平提高,并且税后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提高了。投资者利用债务资金,分散权益资金在不同的项目上,减少了投资的风险,正式所谓的“不要把全部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

三、项目财务的基本生存能力

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的最后一行——“累计盈余资金”一栏,得出的各年的累计盈余资金都大于0,这就说明项目在任何时候都有“钱”用,所以经过判断得出,项目的生存能力还是可以的。

四、项目财务的偿债能力

通过做出此项目的资产负债表,表中1项——“资产”和2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数据是相等的,这与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是相符合的。

基建项目财务评价的改进分析 篇3

关键词:财务评价;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

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应根据技术方案的性质、目标、投资者、财务主体以及方案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一般包括方案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等评价内容。

一、财务评价的程序和主要指标

在进行财务评价时,应首先简要介绍财务评价的客观依据,再进行财务指标测算,最后根据测算结果进行相关财务分析。财务评价步骤可以概括为:明确依据—财务指标计算—经济效益分析—评价结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主要围绕财务指标估算和效益指标分析进行。财务指标估算包括产品销售收入、销售税金、项目总成本、现金流量等,效益分析指标包括利润及利润分配、财务净收益、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盈亏平衡点、项目安全率等。

二、财务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熟悉项目的基本情况

包括投资的目的、意义、要求、建设条件和投资环境,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和预测、技术水平研究和设计方案。

2.收集、计算相关数据和参数

就是对项目的预期收入、税金和成本费用这大财务指标进行估算。为了清晰地反映指标运算过程,可以将其分为“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和“总成本费用”两个部分,使条理更加清晰。

(1)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应根据项目建设规划将整个计算期分为建设期、投产期和达产期。再按照市场行情和预先设计的产量目标,计算各个阶段的产品销售毛收入,并进而依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纳流转税金及其附加。①产品销售收入。先计算建设期发生物资销售和试产产品的销售收入,计算投产期销售收入,即项目正式投产年份开始至达到高产年份之前各年的产品销售收入,再计算达产年销售收入,即当项目达到设计负荷产量,运用各年均等的产量和预期市场价格进行的销售收入值估算,最后汇总项目评价期间的销售总收入。②销售税金及附加。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工商企业生产经营货物应缴纳增值税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教育费附加。(2)总成本费用估算。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根据投资项目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主要原料、人工、固定资产折旧及维修费等;项目总成本费用:项目总成本费用除生产成本外,还应分别计算或估测出项目借款利息支出、财政资金占用费支出、和管理费用等;年经营成本。项目经营成本包括原材料购人、直接人工、水电消耗等。

3.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是项目财务评价的核心。它以各项财务指标估算为基础,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净收益、项目偿债能力等主要指标进行分析。

(1)项目赢利能力。项目投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属于融资前分析,是从项目投资总获利能力角度,考察项目方案设计的合理性。首先要对营业收入、建设投资、经营成本、相关税费和流动资金等现金流量进行识别与预测,考察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依据项目建成达到正常生产能力时实现的销售毛收入额减除增值税额后的销售额,分别减除附加税费、总成本费用后,确定项目利润总额。(2)财务净收益分析。需要计算反映项目投资财务盈利能力的动态指标有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静态指标有项目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①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1RR)。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指能使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②财务净现值。项目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值指标。反映项目在满足按设定折现率要求的盈利之外所能获得的超额盈利的现值。③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实际是一项静态指标,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从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投资回收期越短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越好。④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者项目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4.不确定性分析

主要是对涉及到相关不确定内涵因素可能对项目产生影响进行的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安全率分析两个方面。

(1)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和收益转折点等,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2)项目安全性分析。反映项目安全性的指标即项目安全率。该指标主要反映投资项目达产后的安全可靠性水平。通过从投产年到分析期最后一年的各年平均可盈利或增值的净产量占平均设计产量的比率测算。

三、财务评价方案的类型选择

1.独立型方案

独立型方案是指技术方案间互不干扰、在经济上互不相关的技术方案,即这些方案彼此独立无关,选择或放弃其中一个方案,并不影响其他技术方案的选择。对于独立型方案,其实质就是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选择。

2.互斥型方案

护持型方案又称排他型方案,在若干备选技术方案中,各个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互相代替,因此技术方案具有排他性,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技术方案,则其他技术方案必然被排斥。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设工程经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研究 篇4

关键词: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存在问题,措施

石油企业和类型的企业有相似的地方, 也有其特殊性。石油行业主要从事的是能源的勘探开发。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储量的不确定性, 开采的复杂性等特点, 决定了石油企业生产运营的特殊性。因此在开展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时, 应当充分的考虑到石油企业的特殊性, 在兼顾石油行业特殊性的前提下, 保证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合理性。以下结合石油行业的特性, 分析了石油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特点。

一、石油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特点

石油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特殊主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石油企业财务资料的独特性。在进行石油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时, 为了能够做好相应的财务分析与发评价工作, 更好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做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的预测, 除了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资金运行表等财务管理的基本表格外, 还要充分的考虑到石油企业的特殊性, 结合石油资源的开采生产过程, 寻找财务表格的补充材料。如果石油开采勘探开发报告、钻完井报告、石油开采报表等资料, 通过对结合这些石油开发资料, 可以做好石油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提供了基础与辅助材料。第二石油企业在财务分析指标也存在特殊性, 在石油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的过程中, 除了采用财务评价使用的基本指标外, 还采用了石油行业一些特殊的财务分析指标。在石油财务指标的分析过程中, 应当综合考虑出资人、生产者、国家等方面, 同时要考虑到石油生产开采的特殊性, 油田企业的财务分析指标可以分为发展潜力、社会的贡献力、盈利的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同时还应该包括油田的生产成本、产量的变化率、探明和开采储量等关系到油田发展稳定的指标。第三石油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特殊性不同的石油公司采用的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尽相同, 因此财务分析的结果具有的科比性较低, 而且石油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般会考虑到除了财务以外的其他因素, 例如国际原油的价格走势、油井所在国家的经济法律、勘探开发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第四石油企业的规模不同, 采用的财务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也应不同。大型的石油企业具有完善的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制度与管理人员, 可以实现全面的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 对于小型的石油企业, 没有具备完善制度和评价人员的实力, 因此可以针对几个关系的企业发展与稳定的财务指标, 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评价。

二、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文献的调研分析, 结合油田财务管理现状, 研究了目前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现状, 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油田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队伍人员的素质不高, 业务素质需要进步的提升。现阶段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分析指标单一, 分析过程简单不全面, 应当注重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油田财务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基本都是财务管理用到的基本方法, 没有结合油田实际的情况, 因此需要加强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和现场实际结合的力度和深度。而且目前油田财务的分析与评价仅仅的注重现阶段财务状况分析, 而没有开展对为了财务状况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预测分析, 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决策的作用较小。目前油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没有受到重视, 分析与评价滞后, 没有充分的发挥到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作用。

通过对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 并且结合油田政策方针, 提出了提高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水平的措施。首先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要受到领导的重视, 而且要提高财务分析与评价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面向的是全球的经济市场, 而不是以前的计划经济市场, 要想提高油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光靠以前吃大锅饭的方法是不可能, 因此油田企业要面向市场, 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保证企业的高效运作。油田企业领导应当重视财务分析与评级的重要性, 敦促各单位要实现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制度化和科学化。通过分析与评级及时的了解企业的财务和运营状况,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分析与评价的结果来知道下一步的工作。同时要提高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人员的素质, 通过定期的培训与学习, 招聘高水平的财务人员等方法, 提高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二要重视对油田企业财务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不能只分析单个指标或者几个指标, 每个指标只能说明财务状况的一个方面, 不能够表明油田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并且要综合运用财务分析与评价方法, 通过全面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第三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要结合油田的生产经营实际, 油田企业的财务特点除了具有普通企业的特点之外, 也具有特殊的地方。因此除了采用常规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外, 还应该考虑到其他的因素如开采地质储量、单井产量、生产成本、原油价格等方面。第四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 提高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 提高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结束语

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对于提升油田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并为油田企业决策及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油田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是现代油田管理的主要部分, 是提高油田财务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应当加强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研究水平, 文章通过调研分析, 分析了油田财务资料独特性、财务分析指标特殊性, 财务成本核算特殊性等特点, 指出了现阶段油田企业分析与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提高油田财务分析与评价的水平, 对于建立现代的油田财务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德兴等著.石油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理论及实践,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1]程德兴等著.石油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理论及实践,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财务工作自我评价 篇5

工作期间,接触了不少人和事,财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团队工作,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踏踏实实做事,谦虚低调做人,努力学习行业新知识,向同事们学习经验技巧,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尽力与其一起努力保证日常财务工作的运行,保证月底结账的顺利进行,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财务分析以供领导层决策;同时做到自己负责的各种报表按要求填报,不出任何差错,这是我职责之所在,

范文二:

工作上解除固有思维定势的束缚,突破盲从的思维惰性,大胆负责,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于管理上存在的软肋,坚持在工作中敢于讲原则、坚持原则,努力在自身工作中谋求大胆管理创新发展。扎实做好财务基础工作。严格按照《会计法》进行记账、结账,切实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账目清晰。

范文三:

认识到自己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差距,认识到要提高工作效率,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热忱饱满的精神状态、勤勤恳恳。

“听话”评价标准成因分析 篇6

關键词:情感取向; 听话; 功利主义;

一、社会理性的工具化

苏格拉底认为理性就是灵魂的本质。希腊哲学中的理性是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形成的,是对人自己发生教化的技术。“在希腊人的心目中,理性的个人就是这种自由地、公共地运用理性的人,就是能够参与公共生活、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理性作用和践行社会义务的个人。理性形成并塑造了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基本美德,塑造了实践这些美德的能力。”作为人,只有具有理性,才能为自己所做的事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保持自己的灵魂的和谐、安宁,理性可以看作是自我治理的工具,决定了人的价值的实现。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出理性的过程。人在欲望和蒙昧中需要引导。为了使儿童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作为教师,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出学生的理性,来改变儿童的无知和非理性的状态,因此教师为了使儿童有理性,而运用理性去强制和塑造学生,学生们就在理性的教化中失去了自由。这种强制的本身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理性,而仅仅是将学生作为工具来塑造和改造。人被当作是一件物品可以被设计、被改造、被操纵,人的独立性已不复存在。人的自由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被当作工具可以对社会有什么价值。“一切都变成了可观的自然性的普遍秩序,人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创造的意义,人的活动变成了一切都按照社会科学所建构的普遍的规律去行事的技术操作过程”。人在生活中,已经失去了人本身的价值,而仅仅被看作是一种工具,而这种工具,必须要适应合法化的技术秩序。人成为了机器中的一个部件,被训练成一个按照整体秩序运行的机器部件。在这种状态中,个人无法寻求自身的生命价值,也无法体悟生活中的美好景色。通过教育将人的理性引出来,教育成为理性运用的工具。“我们的技术文明奖励的对象是柔顺性和适应性。”教育使人具有理性,成为理性的主体,但同时又运用理性控制着人,控制是为了理性社会的建构和对自然的理性控制而加于接受教育的人的,教育在理性的主导下变成了对人的规训,为了普遍理性主体的生产,为了合理性的世界,不惜消除个人的差异性,不惜贬抑“身体”的在世,这种理性的教育就是规训。教育不顾及人的主体性,完全把人客体化,通过强制的方式对人进行规顺的训练。“教育是为着一个‘驯顺的身体’和‘听话的灵魂’而进行的”。学校中的学生被具有理性的学校、教师塑造着,其标准就是迎合社会的需求,而不顾学生的个性、创造性的培养。人就这样被按照社会的要求而“生产”。

在我们这个充满着“是否有用”来衡量一切事物的世界中,作为教师,仅被用来传播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告知社会的需求,教师成为“听话”的传声器,向学生灌输着社会的要求,同时,教师也努力的将学生塑造成理想的模式,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教师的这种工具性也转化为学生的工具性。教师的成长受到了一种固定模式的塑造,用这种经过塑造的上一代的人去培养下一代的人,产生了一种循环的塑造。教师被要求是“听话”的,教师习惯了这种模式的培养,因此,教师也喜欢这种“听话”的学生。

二、功利主义教育观的追求

教育是为了什么?可能每个人都这样问过。作为教师,可能都听过学生这样的质疑,“学这些东西有用什么用”。教育已被“是否有用”来衡量。更多的人认为教育是为了将来能够获得一个体面的工作,能够多挣钱。这样教育的地位被提高了,教育由以往的纯粹的公益事业成为新的经济的增长点。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读书,因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还是统一的考试,自科举考试开始,人们读书便处处为了考试而做准备,也因此,教师有了权威的地位。在现代,考试制度仍然被延用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职责”是如何能使自己班级的学生都能升入大学,这时,教师向学生传授先人的研究成果以应付考试,在教师的眼中,只有“听话”的学生才能认真的记好教师讲过的每一个问题,并且会遵照教师的要求做好复习。尽管教师也明白,有一些淘气的比较聪明的学生不用那么“听话”也有好成绩,但这毕竟是少数,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是正常的,并且教师也常说“勤能补拙”。这样,在教师的心里会认为,“听话”的学生学习都非常刻苦、努力、并且也只有“听话”的学生在自己的勤奋下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在考试指挥棒的鞭策下,教师为了使学生考入大学而让学生“听话”,也由此,产生了以“听话”作为评价学生标准的情感取向。

这种功利性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身上,同时也体现在教师身上。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对班级进行管理,尤其是班主任。学校对管理教师也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了激励教师,学校使教师之间产生竞争,只有竞争才能督促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因此,出现了班级的排名,优秀教师的评比等活动,班级的排名包括很多项,如,考试成绩、纪律状况、学生的精神风貌等,很多不能被量化的东西都被想方设法的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行班级的评比,在纪律方面,教师会告诫学生,不许做这,不许做那,要处处都听教师的话,以防由于纪律问题而被扣分。在评比当中当然会有奖励或惩罚,奖励多数是以资奖励或精神奖励,惩罚也主要是金钱惩罚或批评,教师们努力的使自己班级的学生听话,从而为自己获得奖励提供条件。这时,学生成为被教师利用的工具,成为教师晋升的砝码。同时,作为学校,也同样利用学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收益。目前,社会上对学校好坏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升学率高,生源就多,因此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严抓学习和纪律,这时就要求学生听学校的话,一切为了学校的利益着想。因此,学生就这样被学校和教师规训着,学校本来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但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这里虽有鲜花开发,但却看不到学生们没有压力的笑脸,而学校里都是极其“听话”的“乖”孩子。

本文系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q113)。

参考文献:

[1][2][4]金生兹.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6,52,70.

[3]伽达默尔,夏镇平译.赞美理论一伽达默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99.

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 篇7

随着企业发展逐渐正规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为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创造了条件, 财务分析的意义就更加深远, 作用就更加重大。企业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而且, 对外部投资决策、筹资决策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它对于管理者正确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评价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 财务分析可以正确评价企业过去。

财务分析通过对实际会计报表等资料的分析能够准确地说明企业过去的业绩状况, 指出企业的成绩和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这不仅对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十分有益, 对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行为也能产生正确的影响。

(二) 财务分析可全面反映企业现状。

财务分析根据不同分析主体的分析目的, 采取不同的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可得出反映企业在该方向现状的指标, 如反映企业资产结构的指标、企业权益结构的指标、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的指标、企业营运状况的指标、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等, 通过这种分析对于全面反映和评价企业现状有重要作用。

(三) 财务分析可充分揭示企业风险。

企业风险包括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风险的存在产生于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财务分析特别是对企业潜力的分析与企业风险有着密切联系。企业潜力包括产品潜力、成本潜力等。潜力分析的准确性越高, 企业风险越小;反之, 则越大。

二、我国现阶段财务分析和信息披露状况

目前, 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者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的资产状况、获得利润的情况以及所承受的风险三个方面。因此, 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也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本营运能力三方面的评价和分析上。然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利润指标体系存在着一些重大甚至致命的缺陷, 容易受到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 也易于被企业管理层以其它目的而进行虚假或恶意篡改, 造成信息反映的重大失真, 从而蒙蔽了有关利益相关者, 给他们造成损失。

三、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

(一)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一是投资者财富与企业的获利能力直接挂钩。因为投资者的直接利益来源于所投资净资产的增值程度, 并且收益通常是证券价值变动的唯一重要决定因素。为此, 投资者要分析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稳定持久性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计量和预计收益是投资者的重要任务。二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影响债权人的债务安全。因为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是利息和本金的偿付来源, 为此, 企业的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本期的获利能力及盈利情况下的现金支付能力以及企业是否有稳定持久的获利能力基础。三是企业的获利能力直接反映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通常用利润作为业绩的衡量标准。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获取利润, 所以, 企业管理部门所做出的经营决策都是以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盈利的稳定持久性、盈利潜力分析为前提。四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对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 有关的市场及政府管理部门则要通过企业的盈利数额多少分析企业获利能力对市场和其他社会环境的影响, 并取得财政收入;利润还是企业职工取得劳动收入、福利保障, 取得深造和发展机会的资金来源。

(二)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 通常指资产的周转速度。它主要反映企业运用资产取得销售收入的能力, 通常用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收入与经营活动资产的比例来反映。

(三)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企业的负债按偿还期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 因此企业偿债能力也可具体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如何, 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能否维持, 关系到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及时收回并获得利息, 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投资人的收益。可以说企业偿债能力是各方面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企业财务综合分析

(一) 企业财务综合分析的意义和特点。

财务分析是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状况进行的分析, 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但这种从某一角度来深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很难对企业财务总体状况和业绩的关联性及水平得出综合结论。为解决这一问题, 有必要在财务能力单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综合分析具有如下作用:第一, 财务综合分析有利于明确企业经营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及发展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第二, 财务综合分析有利于综合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明确企业的经营水平与位置。第三, 财务综合分析有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决策、经营者奖惩、资信评估等。

(二)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亦称杜邦财务分析法, 是指根据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由于该指标体系是由美国杜邦公司最先采用的, 故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将净资产收益率这一综合反映公司投资报酬和财务状况的指标按照贡献因素分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和权益乘数, 分别反映企业的资产管理状况、盈利能力和负债经营状况。这样分解之后, 可以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升降的原因具体化, 定量说明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比一项指标能提供更明确更有价值的信息。

(三) 企业财务预警分析。

所谓企业财务预警, 就是通过财务预警分析方法, 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 获得必要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 将企业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 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隐藏的问题、现实中存在的差距和经营薄弱环节, 为及时校正企业经营方向、企业经营决策和有效配置企业财力提供可靠依据。进行财务预警分析, 对企业经营者来说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预防失败;对投资者来说, 则可以在发现企业财务危机萌芽后及时对现有的投资组合进行调整, 或减少对该企业的投资, 或全部处理掉对其的投资, 避免更大的损失;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一些债权人来说, 可以利用这种预测的结果, 帮助做出贷款决策并对贷款进行必要的控制;对其他一些相关企业来说, 可以根据这种预测信号做出信用决策, 同时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后对一些外部诸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来说, 可以利用这种预警信息确定审计程序并判断该企业的前景。

五、结语

浅谈企业财务分析的评价 篇8

一、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评价指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临界值指标的分析

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的财务效益赝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多因素的综合评价, 因此, 将评价结果用于具体项目或选择部分指标进行特定目标的评价时 (比如用于信贷和拟投资项目的评价等) , 还要进行主要财务指标的研究分析和横向、纵向比较。例如, 按照企业效绩评价的有关规定:当净资产为负值时, 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积累率两项指标和初步评价得分均按0分计算;资产保值增值率、经营亏损挂账比率和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均按1计算。这样由于系数和其他指标值的影响,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值仍可能较高。如果将这一评价结果应用于信贷和拟投资企业的评价, 显然, 不太合理, 因为净资产出现负值, 即资不抵债, 按我国企业破产的有关规定, 这种企业随时都有可能破产清算。

这个例子, 一方面告诉我们, 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深化与升华, 它虽然弥补了单纯财务指标难以得出综合结论的不足, 但是, 从企业效绩评价“标识”上, 看不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潜在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 因此, 我们在应用评价结果时, 还要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 在进行财务指标深入分析时, 要特别注意一些处于临界值财务指标的分析。

此外, 还应该注意非财务指标和非计量指标的临界值。非财务指标常见的有安全生产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 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就是其临界值。非计量指标有各种定义方法, 企业效绩评价的八项非计量评议指标是较为全面的非计量指标体系, 每项指标的差 (E) 级的标准值是其临界值。比如:“领导班子基本素质”评议指标的差 (E) 级的标准是“企业领导班子不够团结, 主要领导不得力, 或以权谋私, 决策失误较多, 企业效益滑坡, 员工怨声很大”等。

当企业领导班子基本素质具备差 (E) 级的基本特征时,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以分析。

(二) 指标计算数据来源的分析

企业效绩评价是以财务指标为主要内容, 以净资产收益率 (即投资报酬率) 为核;以指标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 财务指标值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好坏。我们知道, 计算财务指标值的数据来自会计报表, 而会计报表又是根据应计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确认的会计账册数据编制的。

(三) 防外事项的分析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企业效绩评价的实质是国有资本金的效绩评价, 它主要服务于企业监督。国有资本金管理及财务监督、领导班子考核、经营者收入分配等, 体现的是国家所有者的职能。马克思曾说过:“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权力, 一种是财产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 即国家的权力”。两种权力派生出两种不同的职能, 即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企业效绩评价体现的正是这种财产权力和国家的所有者职能, 它为政治权力和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提供服务, 并通过其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 企业效绩评价对控股和全资子公司的评价的适应条件和环境要好些, 发挥的作用也就大些, 而对于参股投资和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评价就要差些, 发挥的作用也要小些, 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二、常见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信息数据提供者的利益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计算流 (速) 动比率的数据常常被扭曲。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由于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着利害冲突, 经济人的逐利本质和契约的不完备性、部分契约关系人便有动机和机会通过改变会计数据进行利润操纵, 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从而导致计算流 (速) 比率的数据被扭曲。信息经济学理论也告诉我们, 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 由于代理人总是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当这种信息是会计信息时, 代理人便有动机进行利润操纵, 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利益优势, 因此, 存在通过某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来美化企业财务指标的可能, 即所谓粉饰效应。用于美化企业财务指标的这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 也将导致计算流 (速) 动比率的数据被扭曲。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 笔者曾以1998年度被CPA出具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被CPA出具有说明意见的审计报告所涉及的问题为切入点, 对A股公司的利润操纵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 发现有利润操纵的现象不少, 其中通过虚列应收账款, 少提准备、提前确认销售或将下一年度赊销提前列账, 少转销售成本增加存款金额等操纵利润方式为最多, 其结果都将是导致计算流 (速) 比率的数据被扭曲, 最终导致流 (速) 动比率的计算值被扭曲。

三、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 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 如:中国证监会规定的A股公司的年报和中报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 就是这种形式;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 如:1999的年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的净资产收益率, 就是这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 所以, 分母用年初和年未净资产的平均值, 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 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

在利润分配中, 现金股利影响年未净资产, 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 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 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 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 计算值也不同。

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 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 债权人从企业 (即债务人) 获得利息收入, 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 (即债务人) 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 (即所有者权益) 是股东的投资, 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 该分红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 即税后利润, 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 把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十利息支出, 就更趋合理, 考虑到其计算指标的会计数据是以应计制原则确认的, 总资产报酬率并非一种收现的报酬, 而作为债权人和股东, 往往更注重现金回报的情况, 也可以把计算公式的分子再作改进、

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该指标意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 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 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 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节约支出, 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 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 因此, 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 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按此思路改进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一营业利润÷成本费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 现金周转不畅, 现金调配不灵, 将会影响企业的生成和发展, 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 给出评价的, 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 它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 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 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

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 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笔者曾选择1998年年报和1999年中报两期A股公司会计报告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现金流入滞后盈利确认的约占样本总量的67%, 约有一半的公司滞后量超过盈利量确认的三分之一。因此, 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 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 显得十分必要。以下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指标供参考选用。

摘要: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的财务效益赝产营运

关键词:企业效绩,数据来源,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颁布的关于企业效绩评价的有关文件

[2]企业财务通则》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

财务分析评价 篇9

1 前评价与后评价的基本涵义

1.1 前评价的基本涵义

电网项目前评价是指对拟实施的电网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能、经济上是否有理、建设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评价的技术经济研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或减少电网项目决策的失误,这是电网项目管理的一个起始环节[1]。

1.2 后评价的基本涵义

电网项目的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投资电网基建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这是电网项目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2]。

2 前评价与后评价的内容

项目前评价主要是作为确定项目实施的依据、作为该项目与有关部门互订协议的依据、作为项目实施基础资料的依据,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经济增长分析评价,即合理的科学的对当地经济增长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新建电网项目的必要性;②电网现状评价,即对220千伏及110千伏网架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目前电网网架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新建电网项目必然性;③负荷增长预期评价,即依据招商引资情况及经济发展状况,对负荷增长做出预测评价,提出新建电网项目的紧迫性;④可行性评价,即新建电网项目的落点能否优化电网结构评价,是否对电网潮流平衡造成影响的评价,能否提高电网可靠性的评价等方面;项目前评价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对项目的决策造成影响。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电网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即项目开工以后到项目竣工验收之前任一个时间点所进行的评价,检验项目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②电网项目效益评价,即电网项目新建、改造完成后的投资经济效益的再评价,以电网项目投运后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重新预测并计算出各项主要投资效益指标,然后将它们同项目前评价预测的指标或其它项目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③电网项目影响评价,即电网项目对于其周围地区在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此电网项目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④电网项目持续性评价,即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能够按期实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接受投资的项目业主是否愿意并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继续实现既定目标,项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等方面作出评价[3]。

3 前评价与后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3.1 前评价与后评价的区别

1)评价的阶段不同。前评估是在项目决策前的工作阶段进行,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而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竣工投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对项目进行的再评价,是项目管理的延伸。

2)评价的标准不同。项目前评价依据的是定额标准、国家参数来衡量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后评价则是以前期预测情况或者其他同类项目进行对比,得出实际情况与预测情况的差距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评价的内容不同。前评价主要是通过对项目建设以前的供电电网现状、经济增长速度、负荷增长情况等进行评价,对项目未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而后评价则是在项目投运以后,针对项目的决策、项目的实施效率和项目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4)评价的作用不同。前评价将直接作用于项目的决策,前评价的结论会是项目取舍的直接依据。而后评价直接反映的是项目建设过程、投产阶段乃至正常生产时期出现的一事列问题,将各类信息反馈到投资决策部门,从而提高未来项目投资的科学化水平。

5)评价的性质不同。前评价是以定量指标为主,侧重于项目投运将对当地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而后评价是以实际事实为依据,以提高效益为目的,以法律为准绳综合的全面的评价本次投运的电网工程。

6)评价的依据不同。前评价主要以历史资料、经验性资料、电网运行参数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文件为依据;而后评价则主要依据项目投运后的现实资料,并把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

3.2 前评价与后评价的联系

电网项目前评价与后评价是电网项目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阶段,两者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电网项目前评价是一个电网工程的起点,对电网工程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分析评价,对评价质量高的项目将直接纳入电网的项目规划范围内;电网项目后评价对已建成的电网工程项目的效益、影响、可持续性做出分析评价,并对以后新建的电网工程项目提供经验借鉴。两者的关系可以总结为:项目前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基础,项目后评价是项目前评价的继续。

4 电网项目的评价方法

电网项目评价工作主要从经济、技术、定量、定性四个方面对比实际情况与预期指标,分析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1)指标对比法。这是电网评价体系最通常采用的方法,通过电网项目投运后各项指标的实际值与当初各项指标的预期值进行对比,寻找差异原因,分析电网项目前评价与后评价管理存在的不足,提高电网效益。

2)有无对比法。将电网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没有投运电网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电网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由于电网项目是大型社会经济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还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运用有无对比法更好地分清项目本身的影响和非项目因素的影响。

3)逻辑框架法。逻辑框架法(简称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开发并使用的一种设计、计划和评价工具,逻辑框架法用来总结一个项目的诸多因素(包括投入、产出、目的和宏观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如资源、活动、产出)、评价发展方向(如目的、宏观目标)。逻辑框架法模型如图2所示,为企业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信息,系统而符合逻辑的全面分析电网项目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与管理。

4)成功度分析法。成功度分析法是项目评价的综合分析方法之一,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成败程度给出一个定性的结论。成功度就是对成败程度的衡量标准,一般来说,成功度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完全成功、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失败,根据所评价的各项指标实现程度,确立其成功的等级。

5 电网项目评价体系及有关问题

电网项目在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迅速发展,各电压等级的电网输变电项目相继建设与投运,各种新能源电网项目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垃圾电厂、太阳能发电等在电力系统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电网项目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加强电网项目前评价与后评价的管理,是提高电网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和必备工作。电网项目前评价与后评价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需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电网项目做好评价工作,提高各部门工作的衔接与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电网项目评价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且十分复杂的管理工作,对电网项目的评价人员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这需要项目评价人员既要懂投资和经营,又要懂技术和经济,因此,要全面推进电网项目前评价与后评价管理工作,就必须加强电网项目评价人员的培养工作。

6 结论

目前,电网项目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不能忽视电网项目前评价与后评价的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评价制度,对电网项目进行全寿命、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评价体系管理,提高电网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所带来的投资效益,往往是电网项目评价资金投入的几十倍,甚至更高。电网项目前评价与后评价的科学化运作,能为以后的电网项目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通过电网项目评价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找出电网项目投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提高企业实际经济效益,使电网项目前评价与后评价工作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赵静.国电蚌埠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前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

[2]杨永红,李献东.风电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探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3(6):6-9.

[3]杨杰,张琳.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分析[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04-106.

[4]张敬伟.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后评价的逻辑框架分析[J].技术经济,2005,24(9):73-75.

[5]云力,韬娅.电力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1(11):157-161.

[6]宋连峻,徐志勇.电网项目后评价研究—基于改进模糊层次法[J].技术经济,2009,28(10):52-55.

[7]张连保.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前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浅谈医院财务绩效分析与评价 篇10

1 医院财务绩效分析及意义

医院财务绩效分析是指医院遵循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成本效益与节约原则, 运用有关的财务指标, 对本医院一定时期内具有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所作评价[1]。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 也使得医疗机构之间的市场主体地位竞争意识越来越强烈。因此, 医院不仅仅要履行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社会责任, 同时也必须提升各项管理能力, 向管理要效益。而医院财务绩效分析可以客观反映医院资产运用情况和财务绩效状况, 这有助于财务工作更全面地参与医院经营管理, 有助于指导医院的经营行为, 对医院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医院财务绩效分析与评价

2.1 医院财务绩效指标及标准

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经营实体, 在财务方面没有利润科目, 用的是收支结余率的概念, 其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与一般企业区别不大, 主要指标有收支结余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等等, 计算公式为:收支结余率=收支结余/业务收入, 总资产收益率=收支结余/资产总额, 净资产增长率=本期净资产增加额/上期净资产,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总资产周转率=医院收入/平均资产总额等[2]。对于医院实体而言, 这些数据都是医院财务部门必须能获取的, 有了这些财务绩效指标之后, 就可以进行评价。

财务绩效分析最终要和全国或地区其他医院的综合评价进行对比, 才能发现医院财务管理指标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 也就是说, 首先应以地区医院的综合财务分析建立一个参考值, 也即标准。对一般医院而言, 可以参考2002年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 (修订) 》中的评价标准, 该标准由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企业会计报表数据资料及有关统计信息, 在删除有关企业不合理数据的基础上, 结合国民经济近期发展水平,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等数理统计方法统一制定。

2.2 医院财务绩效指标分析与评价

验证一个企业的财务绩效, 常用的标准有5大能力, 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收益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发展能力。医院具有企业性质, 但属于公益事业单位, 因此, 结合实际情况, 选取以下绩效指标进行考核较为合理: (1) 经营水平。分为总业务收入、人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增长率, 这是最能够直接反应医院财务绩效的。总业务收入指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 是医院提供医疗活动和其他服务活动的正常所得, 也是医院经营的必须。人均业务收入则反应医院职工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 通过和其他医院的对比, 可以分析医院职工的创造能力。业务收入增长率通过动态对比, 反应了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 (2) 收费水平。尽管医院医疗价格是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取的, 但是我国的医疗服务机构并未完全市场化, 收费标准是完全按照成本定价的原则, 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分析收费水平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首先是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重, 医院的收入来自于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和其他以盈利为目标的服务 (如体检、近视眼手术、整容等) 。但由于医院是公益性单位, 因此, 设计大众消费的药品价格应在合理范围之内, 如果药品价格上涨过快, 药品销售收入占医院总收入过高, 则表明医院的经营并不合理, 收入之中的含金量不高, 甚至存在风险 (当然诊所或药店等以OTC药品销售的除外) 。其次是平均门诊诊疗人次费用, 反应患者每次医疗行为所承担的费用。最后是平均出院人次费用, 患者住院所花费的成本, 由药品、服务等组成, 可能的话还需要细分这些患者所承担费用的组成。 (3) 财务指标水平。对医院而言, 最需要考虑的是以下几个指标:资产负债率, 这是任何经营机构都需要考察的财务指标, 无论公立医院还是私人医院, 用于维持医院运作的资金中, 自有资金应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参考全国为不低于40%, 低于该比率则反映医院负债率较高, 资金结构不合理, 运营存在一定风险; 流动比率, 该指标衡量医院在短期内其经营的风险情况, 流动资产由具有变现能力的现金、支票、存款、库存药品和应收账款 (非坏账) 组成, 而流动负债为医院当年 (当期) 必须偿还的债务。显然流动比率越大, 偿债能力越强, 对于医院而言, 由于购置高科技医疗设备, 投入研发需要占用大量资金, 投入产出周期长。如果流动资产过多可能也有浪费嫌疑, 因此, 不同的医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确定流动比率的最佳范围[3]。 (4) 资产使用率。反映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 进而判断医疗设备是否处于闲置状态。参考指标有:每床位固定资产总值, 即医院固定资产与年平均开放病床数的比值, 显然该值越高, 表明平均开放病床数较小, 闲置率较高, 如果该值较低, 则平均开放病床数较高, 有可能需要购买新设备。反映资产利用效果的指标, 还可以使用医院年业务收人总和与固定资产年平均总值之比, 即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人, 通过该指标可以对各项设备进行利用率对比和分析, 进而明确固定资产优化配置方向, 提高利用率。

2.3医院财务绩效改善

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单位, 医院财务绩效改善依赖于多部门的协调配合, 因此, 应从全局观念考虑改善医院的财务绩效: (1) 推行全成本核算。传统的成本核算只针对整体医院, 全成本核算则将成本核算到具体的部门、科室, 以部门科室为单位, 分析其资产利用率、人均收入、以及投资支出 (如购买设备) 。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强化各个部门的成本观念, 提高经济效益。 (2) 完善医院财务绩效分析和评价制度。不同级别的医院, 其医疗市场、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不相同, 因此, 也有不同的财务绩效分析和评价指标。对此, 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完善的能反映企业财务情况的绩效分析和评价制度。选择的财务指标既要注重已经表现出的财务绩效, 又要能反映出潜在的财务绩效, 同时各个评价指标涵义要明确, 数据容易采集。 (3) 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督。首先需要加强成本管理, 每一项支出应从成本预测开始, 到控制、核算、绩效评估进行详细分析,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监督, 对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的采购从采购成本、合同签订、付款、使用情况进行审核, 拒绝医疗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李晓梅.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121-139.

[2]裴芬.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金融经济, 2009 (3) :172-173.

乡镇卫生院财务绩效评价优化分析 篇11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财务绩效评价;优化策略

一、绩效考核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我国乡镇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开始建立,经过三次重要的转型,最终确立其公益性与民生性的服务根本。因为乡镇卫生院属于基层的医疗服务组织,其经营性质与功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服务群体医疗常识与维权意识较低,导致部分乡镇卫生院服务态度恶劣,医疗服务水平被人为降低,严重违背了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基层医疗组织的设置初衷。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将医疗服务人员的薪资与其服务质量、服务数量、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相关联,贯彻付出回报机制,以服务质量与医疗服务人员薪资挂钩的方式创建激励制度,塑造服务氛围,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医疗服务人员参与提升医疗服务的积极性。

二、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因为乡镇卫生院的行业特性,所以其实施绩效考核的意义在于合理配置医疗服务资源、保障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之服务于人民群众,提升我国的基础医疗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乡镇卫生院在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绩效考核定位出现偏差

现在乡镇卫生院的绩效核算体系虽然初步建立,但是极不健全,特别是在公益性与社会效益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绩效核算体系的雏形是借鉴企业制的绩效考核制度,忽视了二者之间的社会性与经济性差异,使部分乡镇卫生院的经营服务受绩效考核制度影响,更倾向于盈利性,过度趋利必然会影响到内部医疗服务人员对于医疗服务的正确认识,造成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的立院之本受到社会公众的怀疑,使得我国基础医疗服务体系和系统的整体评价偏低。

2.考核方式单一

绩效考核的推行是为了提升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保障我国人民群众享受医疗服务的基本权利,并在此基础上保障医疗服务组织内部财务正常运转。但是我国乡镇卫生院在实施绩效考核时采用的衡量指标往往过于单一,造成绩效考核制度下的乡镇卫生院经营活动与预期出现偏差。卫生院在绩效考核中较为普遍的是关注医疗服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所耗费的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差额,以及医疗服务人员一段时间内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忽视了受服务患者的医疗反馈与投诉,造成卫生院与患者关系恶化。另一方面,很多卫生院采用的是部门绩效考核方式,同一部门无论工作质量与效率高低,按部门统一绩效奖惩分配,造成小范围内的公允失衡,日积月累必成为多劳者与能者消极怠工的理由。

3.绩效考核难以落实

绩效考核是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辅助制度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利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服务人民群众,保障我国人民享受基础医疗服务的权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很多乡镇卫生院对于绩效考核建设仅仅停留在制度建设上,并无实践。理由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乡镇卫生院内部人员关系密切,通过绩效考核调整薪资难以执行;二是人员储备不足,相关考核能力达不到绩效考核需要。导致绩效考核只能停留在制度化建设中,丧失实际意义与价值。

三、乡镇卫生院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措施

1.塑造绩效考核氛围

乡镇卫生院想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必须要通过制度化的建设和内部文化氛围的建设来保障,而制度化的建设多属于上层建筑,卫生院本级难以干预核心内容,所以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首要问题就是塑造一个正能量的绩效考核氛围。而塑造内部氛围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将其切实与内部员工的利益相结合,并对已经建立的制度进行绝对有公允性的执行,处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相关的医疗服务人员也会积极学习绩效考核制度,并详细了解自己对其自身岗位的影响,以点扩面,必然能够短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塑造出一个初具规模的绩效考核氛围。

2.落实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指标

制度化建设的实际价值在于对其的执行,所以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化的建设中,要与财务制度与医院日常经营相结合,对待员工的工作考核可以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因为其涉及到的是卫生院整体的服务意志。在内部员工职称晋升、技术进步等方面要与其利益进行密切,并且无时差的联系到一起。不仅如此,还要将绩效考核机制与卫生院医疗服务的享受者满意度相联系,不能仅关注提供的医疗服务数量与效率,还要关注到卫生院医疗服务的质量,践行我国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本质要求。

3.增强竞争,引进新人才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医疗服务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正在稳定地流入社会,乡镇卫生院要想贯彻绩效考核机制,必须要保障卫生院的人才流入,增强内部竞争。在竞争的环境中才能有效的推动医疗服务人员的进步,也就能顺利的提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另外引进新人才也是对我国乡镇卫生院输入新血液,新人才受高等教育拥有新思想,更能够适应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使用需求,并且其思想能够适应绩效考核这种竞争观念,以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推进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建设才是绩效考核机制的根本目的。

4.考虑医疗服务人员需求

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每一位医疗服务人员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处于基层,每一个医疗服务人员都是一个岗位的支柱,而绩效考核制度虽然是利用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来提升卫生院服务质量的,但是却不可以以医疗服务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代价,也就是说乡镇卫生院在进行绩效考核制度化具体建设中,要满足医疗服务人员的生活与发展需求,防范技术人才的流失导致的区域性医疗服务缺失。

参考文献:

[1].郝晋,杨佳.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现状与改革思路[J].医学与社会,2014,(06).

财务分析评价 篇12

虽然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从2004年的6027人减少到2011年的1973人[1],下降了67.3%,但仍占全世界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如何利用煤矿应急资源,构建应急管理体系,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降低社会负面影响,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煤矿,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日益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2]。

为了提高煤矿的应急管理能力,首要任务是确定应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从相关文献[3,4,5,6,7]可以看出,它们对煤矿应急管理的研究停留在体系建设、模型建立,并未从风险因素角度去评价煤矿应急管理状况。虽然这些理论在我国应急管理风险评价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风险评价的影响因素很多,使得评价系统的整个过程复杂。其次是对风险因素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往往是主观臆断,可信性不高。因此,研究设计一整套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对煤矿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就是运用科学的标准、客观的数据来提升煤矿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而降低煤矿风险,使煤矿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逐步科学化、安全化和规范化。

1 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模型

1.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首先要明确指标体系的构成,弄清楚煤矿应急管理的风险所包含的指标因素、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及上下层的隶属关系,这样才可构成系统完整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1-9标度法[8]构建指标体系并量化,假设煤矿应急管理包含有n个风险因素,则建立判断矩阵P。

1.2 AHP确定各层因素的权重分配

根据判断矩阵P所反映的信息,通过下列公式依次进行计算:首先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其次Pi的n次方根;最后对向量ω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那么Xi=(x1,x2,…,xn)就是各指标的权重,即风险各指标因素的概率。为了保证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还需要经过一致性检验,验证公式是CR=CI/RI=(λmax-n)/(n-1)RI<0.10,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的值如表1所示。

1.3 FCE确定指标的综合评价矩阵

通过专家调查法,咨询10位从事煤矿应急管理工作风险评价方向的专家,对应急管理风险涉及的二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合评语集V=(v1、v2、v3、v4、v5)=(好、较好、中等、较差、差),赋予评语集以不同分值,本文采用百分制W=(95,85,75,65,45)[9],运用概率统计方法,以达到对指标的评价,确定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例如10位风险评价专家对指标的投票结果是:1人认为较好,3人认为中,4人认为较差,2人认为差,则该指标的模糊评价向量为(0.0、0.1、0.3、0.4、0.2)。以此类推确定出各指标的评价矩阵R1、R2、R3、R4、R5。然后通过合成算子Yi=Xio Ri(“o”称为模糊合成运算符)合成相应的各因素评价矩阵,归一化后建立总评价矩阵Y=[Y1、Y2、Y3、Y4、Y5]T。

1.4 确定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的等级

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矩阵Z=XoY,然后,确定应急管理风险评价总得分,即F=Z×WT,其中F为风险评价总得分;WT为评语集的赋值。将总得分与评价等级表比照,就可得到煤矿的应急管理状况。

2 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以山西亚美大宁煤矿为例进行应急管理风险评价,通过调研得到该煤矿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1 确定各层因素的指标权重

2.1.1 构造风险评价的三层递阶结构

根据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所涉及的方面,确定了评价的三层因素,即目标层:P=(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指标层:pi=(p1,p2,p3)=(人的风险、物质和设备的风险、环境的风险、管理的风险、技术的风险);二级指标层:pij=(p11,p12…p51,p52,p53)[10]。

2.1.2 确定指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根据1.2中的计算步骤及公式,求出特征向量、特征值,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X=(0.1226、0.1306、0.1144、0.4453、0.1871),其中X表示p1、p2、p3、p4、p3这五个指标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2.1.3 确定二级指标层相对于指标层的权重

根据煤矿应急管理的实际状况,各二级指标对指标层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运用上述方法对二级指标层进行权重分配。

X1=(0.1579、0.5916、0.2505),其中X1表示p11、p12、p13相对于p1的权重。

X2=(0.1340、0.5098、0.2802、0.0760),其中X2表示p21、p22、p23、p24相对于p2的权重。

X3=(0.2385、0.1365、0.6250),其中X3表示p31、p32、p33相对于p3的权重。

X4=(0.2427、0.1257、0.4656、0.0318、0.0506、0.0836),其中X4表示p41、p42、p43、p44、p45、p46相对于p4的权重。

X5=(0.1047、0.6370、0.2583),其中X5表示p51、p52、p53相对于p5的权重。

2.2 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依据1.3,对二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

则人的风险对应急管理风险评价的评价矩阵为Y1=X1oR1=(0.0592、0.2183、0.3341、0.2816、0.1068)。同理可得Y2=X2oR2=(0.1809、0.2943、0.2695、0.1644、0.0566);Y3=X3oR3=(0.2114、0.3114、0.2273、0.1987、0.0512);Y4=X4oR4=(0.2557、0.2886、0.2419、0.1908、0.0315);Y5=X5oR5=(0.2532、0.2895、0.2105、0.2000、0.0468)。归一化后建立总评价矩阵Y=[Y1、Y2、Y3、Y4、Y5]T,即:

2.3 确定该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安全等级

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矩阵Z=Xo Y=(0.1813、0.2964、0.2606、0.2103、0.0514)。参照评语集的不同赋值,可得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的总得分F=Z×WT=0.1813×95+0.2964×85+0.2606×75+0.2103×65+0.0514×45=77.945。将总得分对照风险评价等级表(见表2),可得该煤矿的应急管理能力属“较强”。

3 结论

通过大宁煤矿应急管理的风险评价可以看出:大宁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等级是较强的,说明了该煤矿不仅对风险因素做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应急管理体系的整体建设水平亦趋完善。

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运用于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中,对煤矿应急管理的风险因素做到了全面考虑,构建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了层次分析法的数据不充分,降低了个人主观所造成的弊端,使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与准确性。但是,风险因素权重的确定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后继需要进一步对此项工作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1年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DB/OL].(2012-01-14)[2012-07-20].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4181/2012/0114/167213/content_167213.htm

[2]席煜宸.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159-164

[3]史波.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系统构建与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张宇.煤矿事故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1

[5]谷威丽,李新春.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J].煤炭工程,2011(9):106-108

[6]邱永强.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能源与环境,2008(4):112-113

[7]于国强.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关键技术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4):208-209

[8]王汉斌,杨鑫.一种基于AHP-RS的组合权重确定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6):155-160

[9]张付涛,李宇,李新春.煤矿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后评价[J].煤矿开采,2012,17(2):102-105

上一篇:内力变形分析下一篇:舞蹈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