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2024-10-11

金融服务体系研究(精选12篇)

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篇1

1 海南省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经验

1.1 借助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支持汽车行业发展

目前, 海南省汽车厂商的上下游均以中小企业为主, 规模较小, 抗风险能力较弱, 缺乏担保或抵押, 往往不符合银行的一般风险授信政策, 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一直是制约其发展壮大的瓶颈。为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海南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 (以下简称国开行) 积极开展合作, 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分别以信用协会、政策性担保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操作平台、担保平台和贷款平台, 将地方政府的组织优势、群众的民主监督优势和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加以结合, 收效良好。截至2008年末, 国开行借助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已授信扶持6家中小汽车经销商、2家中小零配件生产厂、1家小型汽车修配厂, 通过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支持海南省汽车行业发展。

1.2 积极开展汽车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在传统汽车信贷业务模式基础上, 海南省各金融机构从授信、融资营销模式着手, 积极开展创新, 丰富汽车金融服务产品体系。以深圳发展银行海口分行为例, 一方面针对海南汽车经销商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 采用“汽车质押+合格证监管”的先票后货业务拓展海南本地汽车金融业务, 已取得初步成效。另一方面, 以汽车生产厂家为核心, 对其下游众多经销商进行“1+N”链式融资支持。该业务模式开创了国内企业金融业务集中化处理的先河, 提高了业务处理规模和效率, 在汽车金融业务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 海南省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汽车金融市场主体单一, 业务规模小

目前, 海南省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仍为商业银行, 截至2008年末, 商业银行汽车贷款余额占比高达72%。而商业银行主导的汽车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商业银行的最终目的只是获得存贷款的利差, 缺乏同制造商的利益关系, 不能保证对汽车业连续和稳定的支持。海南省汽车金融业务规模一直较小, 截至2008年末, 海南省汽车贷款余额仅占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的0.6%, 金融机构发展汽车金融业务的内在动力不足。另外, 商业银行的汽车金融服务也多限于传统的信贷业务, 无法为制造商提供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多层次服务。

2.2 汽车金融业务风险控制及处置难度大

一方面, 由于我国个人收入报告和征税体制的欠缺, 金融机构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收入的完整性和还款能力作出准确判断和监控, 加之恶意逃债、金融欺诈等社会失信行为时有发生, 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难度。另一方面, 由于欠缺发达的二手车市场, 大部分汽车经销商没有二手车经营权, 风险处置能力受限。1另外, 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作用薄弱也加大了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处置难度。以查扣抵押车辆为例, 常有发生车主不按时还款, 仍能办理年审、照常使用的情况出现, 金融机构与车辆、交通管理、司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存在较大困难。

2.3 宏观形势变化对汽车金融业务影响明显

2008年,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 汽车产业遭受强烈冲击, 汽车市场出现罕见的下滑和萎缩, 汽车行业经济效益增速明显减缓。就外部环境来看, 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购买力下降导致内销受阻;受全球经济衰退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影响, 国内车企出口受到很大抑制;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受限, 后续发展面临资金瓶颈, 都将制约未来一段时期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另外, 现阶段发达城市汽车市场趋于饱和, 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一段市场成长期, 农村购买力尚未得到有效开发, 客观造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趋缓。而汽车行业和市场发展速度减缓将对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直接产生不利影响。

2.4 汽车金融相关法律制度环境有待健全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 是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防范风险的基础。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令和相关的政策文件尽管为汽车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政策框架, 但是可操作性和完备性仍有待加强。如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分期付款销售法律, 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来规范分期付款销售行为, 难以全面保障交易主体的利益。在动产抵押方面, 尽管工商总局出台了动产抵押登记办法, 但是目前法律界对于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优先性仍存在争议, 以汽车质押转为抵押存在不确定因素, 同时, 各地工商局对于动产抵押登记的执行尺度不一, 加大了实务操作难度。

3 推动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培育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 加强汽车金融机构建设

借鉴国外成熟汽车金融市场经验, 应建立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导, 银行、信托租赁、信贷联盟、保险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为补充的汽车金融机构体系。但就现阶段而言, 由于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内刚刚起步, 在政策和自身层面都受诸多约束, 对市场的把握和运作专业金融机构的经验有限, 可首先考虑积极培育汽车金融公司等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 在促进其与商业银行竞争的基础上, 探索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综合银行的资金优势与汽车金融服务业对行业的信息优势和对经销商的控制能力, 逐渐形成合理的专业分工格局。

3.2 建立健全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分担机制, 降低风险处置难度

由于汽车具有“动产” 的性质, 风险管理难度较大。目前, 海南省通过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借由政策性担保机构, 对于中小汽车企业授信的风险分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涉及范围有限。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组建专门的汽车贷款信用担保公司来分散风险。其次, 应大力发展二手车市场, 加强对二手车市场的管理力度, 调整、充实、完善相关的政策规范交易行为;放宽对交易主体的限制, 主推以汽车经销商为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建立科学的二手车评估体系, 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难度。再者, 应推动建立金融机构与车辆、交通管理、司法部门的信息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 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成本。

3.3 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汽车产品创新力度, 支持汽车产业良性发展

目前, 海南省乃至全国汽车金融产品品种较为单一, 仅有作为信贷品种的汽车信用贷款, 与国外丰富的汽车金融产品体系相比相距甚远。通过深入市场调研, 吸取国内外金融机构有关产品设计和产品营销的成功经验, 推出适合区域汽车融资需求特点的汽车金融产品。随着汽车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和汽车金融服务的专业化, 汽车金融服务不仅覆盖汽车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 还应延伸到汽车消费及相关领域, 包括为厂商提供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策略、提供市场信息的服务;对经销商的库存融资、营运资金融资、设备融资、财务咨询及培训等服务;为用户提供的消费信贷、大用户的批售融资、租赁融资、维修融资、保险等服务等。

3.4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

为保证汽车金融业务的稳健运作和发展, 应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基础。首先, 应尽快对信用立法, 以此规范信用行为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明确信用管理机构、执行机构、执法机构设立和职责,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规范失信行为的内容、法律衡量标准及处罚标准等, 为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再者, 应完善汽车金融相关法律制度。建议尽快出台与分期付款销售有关的法律, 规范市场行为, 保护操作主体的利益;对动产抵押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确, 统一、细化各地工商行政机关动产抵押执行标准;建立全国联网汽车登记制度, 以便于金融机构贷中监控;完善二手车管理制度和融资租赁相关的配套制度等。

参考文献

[1]王传宝.我国汽车金融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8, (5) .

[2]曹雄飞.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发展对我们的启示[J].汽车工业研究, 2008, (7) .

[3]杨双会.对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策略的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 2008, (7) .

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篇2

目前,广西农村金融服务状况却堪忧。一是县级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导致县城金融严重萎缩以至呈现“空洞化”现象,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有弱化的趋势。二是银行信贷资金投放不足,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三是面向县域及广大农村的保险服务机构严重缺乏,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农业保险市场日趋萎缩,严重滞后于农民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四是农村金融服务层次差,金融产品缺乏,投融资渠道单一。五是农村信用社成为金融支农主力军,但存在增资扩股后资金运用成本高、效率低及股金结构不够合理等隐性风险。六是邮政储蓄分流农村资金,加剧了农村资金“体外循环”,但此问题将随着中国储蓄银行的成立而得到解决。以上问题亟需得到有效解决。

一、增加民间监督的监管体制有效防范风险

确立“民间监督为主、官方(县级)监督为辅”的监管体制,引导民间的机构,加强对金融环境的治理。发挥金融管理部门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作用,进一步引导农贷方向,增加农贷投入。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逐步发展农村资本市场,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发挥其活跃民间经济活动的积极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不断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增强自身支农的实力,制定工作规划,努力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继续完善农发行农产品收购融资功能,积极参与农业扶贫贷款业务,主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性贷款以及水电路资金需要。三是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用,切实提高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四是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建立邮政储蓄银行以后,按照商业化原则,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五是通过改革,在农村形成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合作金融和邮政储蓄并存、服务功能和手段完善的金融体系,形成财政资金政策性银行资金、商业性金融机构资金以及民间资金、私有资金、外资等多层次、细分工的强大资金支持体系。

三、改善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大力培育诚信环境

通过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对违约失信行为给予必要的制裁,通过加快信用村、镇制度建设,奖励守信为,培育企业和个人良好的信用意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准确记录各类客户的经济状况、收入来源、违约情况等重要数据,改善农村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素质。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完善农户经济档案和账户管理,建立农户、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信用咨询系统,实现与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咨询系统联网,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

四、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地方政府应该有所为但不越位

广西乃至全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失根源来说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回报率与经营风险比例失衡。政府相关部门要支持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农村业务范围过窄,业务品种单一,投入大而回报周期长带来的风险,着力打造诚实守信的金融生态环境,出重拳重点整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推进金融创新,合理有序地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创新能力、能够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步伐,支持条件具备的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深

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向农村合作银行过渡;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保险业,鼓励区域外金融企业兼并辖内弱小金融企业,吸引发达地区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的资金注入,改善融资结构。

五、积极鼓励农村金融创新

支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业务品种和金融工具的开展,不断进行金融服务创新。一是创新业务品种。积极开发适合“三农”经济发展特点、多样化、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充分借助网点及人缘、地缘优势,加大与政策性银行业务合作,广泛开展各类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二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对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可积极探索实行经营权抵押、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土地权抵及农业龙头企业+农户联保等担保方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推出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法定代表人担保、中小企业联户联保和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有效解决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和企业担保抵押不落实的问题。

六、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生产自然风险

青年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志愿服务;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标准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始于1993年。14年来,青年志愿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看到成就的同时,要关注其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建立青年志愿服务评价体系,适时对青年志愿服务做出评估并促使其不断改进,是保障其长足发展的有效措施。

1青年志愿服务评价体系构建的设想

评价体系是由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时间等内容构成。

1.1青年志愿服务的评价目的

青年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能够发挥传播文明,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帮助服务对象的有益功能。对青年志愿服务进行评价,其目的就在于发掘其经验,纠正其不足,以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并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青年志愿服务评价的基本原则

1.2.1目的性原则。青年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检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否达到该活动的目的,因此评价目的要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宗旨和目标为标尺。

1.2.2科学性原则。遵循科学性原则是指青年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在其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方面要客观和公正。

1.2.3系统性原则。青年志愿服务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活动,其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系统性原则。

1.2.4可测性原则。青年志愿服务的评价应该是具体的和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所指向的内容应是通过实际观察与测量可获得的信息和结论。

1.3青年志愿服务的评价主体

青年志愿服务的评价主体可以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中介组织、社会公众、专门职业团体、行业协会、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者自身等。不同的评价主体,往往有不同的评价目的。

1.4青年志愿服务的评价对象

青年志愿服务由组织者和志愿者共同完成,其评价对象应当包括: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青年志愿服务行为和青年志愿者个人素质。

1.5青年志愿服务评价的指标和评价标准

根据青年志愿服务评价的对象构建其评价体系。每项评价对象可分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第一项:组织管理评价。一级指标包括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组织架构的次级指标和评价标准为部门设置:齐全,精简和专业,职能分工:合理、科学和高效。

第二项:行为评价。其一级指标为活动实效。次级指标和评价标准为针对服务对象:满足其需要、赢得其满意,针对志愿者个人:锻炼个人能力,增长阅历和知识,提升个人道德品质和境界。

第三项:志愿者素质。其一级指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1.6青年志愿服务评价方法

根据各项评价对象的特点,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对于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于青年志愿服务行为,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于青年志愿者个人素质,主要采用档案查询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在评价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1.7青年志愿服务评价的反馈

信息反馈是评价的一个基本功能。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者,使之根据反馈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改进工作,避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再出现类似差错,使得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和完善。

2青年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的运用:以华东理工大学特奥会志愿服务为例

2.1华理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现状

华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主要由校志愿服务总队负责,隶属于由校团委指导的校学联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心,由外联部、宣传部,招募培训部、人事部、财务部、协调部和办公室等7个职能部门组成,各部门分工明确。2007年11月,校团委正式启用青年志愿者服务记录卡,忠实记录学生在校四年间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经历,并将于每学年依据本人表现和服务记录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此次记录卡的推出对志愿者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并将促使志愿者工作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2.2我校特奥会志愿服务活动评价

2007年上海市特奥会召开期间,该校报名志愿者共1700余人,正式录用者为1164名,占到全市的将近10%数,居上海各高校第二。从明份开始该校志愿者们就忙碌在开幕式组的各个角落。

2.2.1组织评价:校团委根据上海特奥会志愿者工作部的要求和通知,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组织了特奥会志愿者招募和选拔工作,建立了志愿者档案,对每位志愿者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对特奥会的性质和工作内容、注意事项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明确了工作纪律。在特奥会服务期间,组织专车负责接送学生往返。对于工作安排与上课冲突的学生,校团委主动与教务处协调为学生请假。

2.2.2活动评价: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对于本次特奥会志愿服务意义的看法,认同“服务回馈社会”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者居多。在工作承担方面,从布置会场、维持秩序到翻译、陪护都有同学参与。通过电话访谈本次特奥会服务对象,他们给予该校志愿者的评价基本为:认真、负责,热情、耐心。

2.2.3志愿者素质评价: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志愿者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诚实守信;在身体素质方面,100%的同学都身体健康,在知识素质方面,通过岗前培训,掌握了特奥会基本知识,并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做了更多了解,在能力素质方面,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都较好,在心理素质方面,心理健康和心理承受能力良好,个人气质和精神风貌方面4/5的同学都达到“佳”。他们的综合素质较好。

2.3我校特奥会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结果

通过上述评价可知,华理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有系统的培训机制和较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奥志愿者综合素质较好。

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篇4

纵观产业链金融的发展,产业链金融实际上是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不断延伸和纵深发展的结果。物流金融是物流业与金融业的有机融合下为供应链或非供应链上的某个贷款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而产业链金融通过吸取二者的优点,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多重供应链上多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国外对产业链金融运作模式的研究多从供应链等微观角度切入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对保理、应收账款、租赁等融资工具模式的探讨以及对不同融资工具的可行性和效率问题的研究[1]。由于国内物流产业发展处于初始阶段,物流资本普遍不发达,加上国内金融市场管制,所以目前国内开展的产业链金融业务多以银行为主,引入物流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主要为银行提供物流辅助性服务[2]。关于中药行业的产业链研究较多,现有研究将产业链理论应用于中药产业,研究成果主要立足于中药产业链自身,对其内涵、特点、存在问题、组织模式、产业集群等方面进行探讨。但是从中药产业链和产业链金融服务展开的交叉研究不多,缺乏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对中药产业链进行金融服务的研究[3]。

中药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国家政策长期支持扶持的重要产业,已成为我国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行业。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行业,金融行业若能够与中药产业高度融合,即构建出一个符合中药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进程,因此从产业链金融角度研究分析中药产业的发展很有必要。

二、中药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一)中药产业链的结构

国内学者一致认为中药产业链属于链式结构,只是对其结构的组织形式表述有所不同。李剑等(2010)认为我国中药产业链仍处于雏形阶段,是在经济规律下自发形成的原始的产业链[4]。但是中药产业链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基本环节多、涉及面很广,其主要涉及的环节有药品的研发、中药材的种植与生产、药品的销售(见图1)。

我国的中药产业链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延伸较短,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

一是技术研发环节,是整个中药产业链的创新源泉。这一环节的主要参与者是政府、高校、科研单位以及部分药企的研发部门。中药研发的具体工作一般由高校或科研单位完成,除少部分有能力的企业自主研发外,其余企业从外部购买研发成果。高校的研发一般倾向于基础性研究,其余企业也未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过程,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我国中药产业技术研发和市场严重脱节,产业化程度偏低,产品的实用性不高。

二是中药材的种植与生产,是整条产业链的物质运作基础,也是构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的种植工作主要由农户或农民集体完成。由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在中药种植的过程中自我监管意识淡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中药材掺假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一环节的生产工作主要由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和中成药制造企业完成。在中药制剂生产方面,制药企业与上游技术研发部门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落后、产品应用水平低的特点。制药企业还是高度依赖稳定的药源供给的厂商,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原料供应,存在质量风险和价格风险,这些都使得制药企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大。

三是销售部门,是中药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是整条产业链价值的最终实现。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中药产品的分销和服务。从近几年我国中药流通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资源整合使得中药商业部门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中药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就是产业化与规模化。但是由于仓储存货的资金回笼慢、物流仓库建设、下游应收账款回收期长等原因,其自身的资金并不能满足其扩展需求。

(二)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现状

1. 商业银行服务现状

随着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净利息收入呈逐年下滑趋势。为了突破传统盈利方式的限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已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推出“产业链金融”业务,主要从核心企业入手整合整个供应链,将资金有效注人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以解决现存的供应链失衡问题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随后,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也推出了产业链金融服务。交通银行推出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涵盖医药、零售、家电等12个行业,其中医药行业的金融服务共分为供应商、核心企业、经销商三个模块,分别量身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招商银行推出的电子票据、网上保理等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多种银企直接对接模式,可以与核心企业、物流企业等共享“1+N”供应链实时交易信息,在医药行业得到了深入的应用,其中不乏马应龙、九州通等知名药业。2010年,建设银行甘肃分行助力惠森集团打造西部最大的文峰药材交易城,推出“药融通”等系列产品,专门服务小型药材企业。随后更是推出了“成长之路-供应贷”、“药材盈”、“商盟贷”等金融信贷产品。2011年,工商银行推出“电子供应链融资”业务,通过电子化渠道为核心企业上下游提供在线供应链融资服务。农业银行也推出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客户融信保业务”,主要为产业链上龙头企业核心经销商在国内贸易交易中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笼,而提供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

2. 药企自身服务现状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如何建立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将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基于产业链转型升级和布局医药医疗市场的发展战略,一些医药巨头借助“互联网+”的思潮,关注医疗产业链的发展机会。例如同仁堂创办的同仁堂国际,致力于打造健康服务生态平台,包括健康监测与咨询、跨境健康垂直电商、跨境中医药电商以及金融保险四大模块。通过整合全球优质健康、医疗资源,从药品生产、销售到保健咨询服务,将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带给消费者。

还有一些医药巨头依靠其雄厚的实力联手金融机构,借助这些金融机构的资本市场投资经验,为本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例如云南白药与博时资本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主要针对市场中医药、医疗、大健康行业有价值及潜力的优质中小型标的进行投资,以期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博时资本主要为云南白药提供并购方案设计、并购标的选择、资产管理及战略咨询等各项业务支持。天士力与泰康人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天士力大健康产业基金。该基金主要围绕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协助被投企业运营和商业模式的改善,促进链上企业的成长,从而有效参与健康产业链资源的重组与整合。

3. 互联网金融服务现状

随着国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产业资本践行“互联网+”计划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多家电商巨头与商业银行建立电商零售交易平台,如阿里巴巴基于电商数据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联手,为其在线用户提供供应链支持性网络借贷;京东商城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为线上6000多家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融资模式为应收账款、合同订单。除了传统互联网巨头的积极参与,一些新兴信息技术公司也纷纷加入到中药交易服务的阵营。基于康美药业的资源和优势,康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出了康美中药网e药谷。e药谷是全国唯一“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第三方质检、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e贷通”是e药谷为交易商创建的贸易融资平台,根据e药谷的相关规定,联合各大合作银行,来满足交易商的多种融资需求,缓解贸易中的资金压力。

(三)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差异性比较

1. 业务范围

商业银行的产业链金融业务已初具规模,各行特色鲜明。但是服务覆盖范围小,大多有严格的准入条件。例如农业银行推出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客户融信保业务主要针对AA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度关联的核心经销商,试行期间仅针对蒙牛、伊利的核心经销商办理。药企自身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属于内生性的战略布局,其业务范围仅限于与其密切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与上述两种服务不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较为广阔,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2. 盈利模式

在产业链金融服务中,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依然是贷款利息或手续费。商业银行通过开展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等业务,依靠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药企自身的产业链融资实质是一种财务管理方式,通过降低采购、物流、销售等方面的成本,达到盈利目的。目前,互联网金融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纯互联网企业一般只能在“流量入口”竞争,而其他实体药企除了“流量入口”的盈利,还可以依靠药品作为变现工具,获取收益。

3. 风险规避

在产业链金融服务中,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大多不符合正常贷款的条件。通过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提升,这些中小型企业获得了银行的金融服务资格。商业银行通过核心企业,把单个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产业链企业整体的风险。由于当前产业链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信息传递不通畅等问题,之前转化的风险极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产生更严重的危机。药企自身的金融服务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风险破坏程度相对较小,风险类型也较为单一,总体风险可控。相比前两种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透明度强、参与度高、操作成本更低,但网络环境比较复杂,参与主体资质不一,风险呈现多元化特点,总体风险较高。

三、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的结构

为了整合相对分散的产业资源,应建立一个链上多方参与、以商业银行和核心企业的资金为信贷来源、引入平台管理、物流、质量评估等第三方的产业链信息服务共享平台,融入“互联网+”的思维,将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形成涵盖集成层面、执行层面、评估层面、延伸层面的四维金融服务体系(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四个层面的运作基础是中药产业链金融电子商务系统。中药产业链金融电子商务系统由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公司共同合作开发,主要负责整个产业链金融业务的管理服务、咨询调研等工作。链上各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加入金融服务系统,实时共享市场行情、价格、物流等信息,并通过线上电子票据进行结算,大大降低了获取信息和面对面交易的成本。系统主体还可以通过各方实时的消息回馈,及时协调产业链上各方利益,提供交易撮合、技术咨询等服务。

(二)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的金融服务

1. 融资服务

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中的融资服务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第三方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公司等多方参与。融资形式以外部放贷为主,配合链上客户群内生性融资来完成。具体融资服务流程如图3所示:

对于中药种植商:一是开展存货质押融资。中药种植商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转移货物的占有权,之后凭借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存货单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商业银行根据电子商务系统中种植商的物流资信决定贷款政策。如果贷款企业的物流资信状况良好,也可以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用,采取信用担保融资的方式。二是开展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这里的应收账款证券化是指将种植商对核心制药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商业银行以这部分资产的现金流量作为标的,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固定收益债券的一种融资方式。由于核心制药企业一般是龙头企业,其资金实力雄厚,未来还款来源具有确定性。这种融资方式实质是种植商借助商业银行的力量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提前变现。

对于中药生产商:一是开展保理融资。保理融资是指制药企业将下游销售商未给付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为制药企业提供资金。当应收账款到期时,由下游企业向商业银行付款。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共享,商业银行能够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局限,可以对下游企业的资信状况有所了解,降低信贷风险。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制药企业的药品置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监管之下,使下游销售商分批次提货。此时的保理融资是应收账款抵押融资和商品融资的结合;二是针对一些制药龙头企业,商业银行可以凭借其在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帮助龙头企业设立产业基金,布局中药产业链,提供咨询评估、买方资信评估、账款催收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对于中药销售商:一是开展提货权质押融资。下游销售商将货物的运输置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控制之中,之后凭借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协议书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商业银行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将货物入库,之后向制药企业付款,以货物的所有权来保证下游销售商的还款。二是预付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是下游销售企业向商业银行融资支付货款,商业银行签发提货单、信用证等票据,之后下游销售企业凭借票据向制药企业提货。

对于产学研单位:中药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早有先例。2011年,成都试点推出国内首个中药溯源系统,现已有18个省份试点建设追溯体系。前期的投资建设均来自于政府专项资金,企业缺乏利益驱动,参与度不高。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可以基于融资条件的要求,倒逼企业进行质量控制改革。基于成本最小化的财务运营原理,已有药物质量检测部门的企业可以将这部分业务剥离出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其他企业为了获取链上的金融支持服务,也会进行一些投入。具体来说,将政府前期投入作为启动资金,链上药企根据自身需求,按不同比例缴纳平台项目基金。商业银行负责平台项目基金的运作,将资金分批投入高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单位,帮助建立包含收购、分类、仓储、包装、运输、物流等环节的质量可追溯系统。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凭借其电商优势,落实链上客户群的用户体验,记录种植、加工、配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并及时回馈链上企业反映的问题。

对于延伸下游产业:由于下游产业链延伸的产业发展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可以依靠链上企业在药源、客源等方面的优势,整合链上区域旅游资源,促进产业循序渐进发展。一是利用产业链金融平台吸引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且跨区域经营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在资产、管理、运作、品牌等方面有机统一的大型旅游连锁经营集团,与链上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规范、深入的合作机制。二是利用其链上资金流,支持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中药养生保健旅游与中药产业链上的各方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平台的撮合,寻找链上交易伙伴,进而获取资金支持。融资手段可以参考集成业务阶段的融资模式,针对不同的融资需求,组合不同的金融产品。

2. 增值服务

(1)保险服务

由于农业保险天然的高风险属性,难以吸引商业保险资本进入到农业保险市场,中药种植业保险的商业化程度偏低,其长远发展存在瓶颈。针对中药种植的农业保险服务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现有的试点险种包括中药材种植险和中药材产值险。其运营模式均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种植户补充缴纳剩余保费。以国开农业保险亳州中心支公司开展的白术保险为例,保险费为150元/亩,财政补贴112.5元/亩,种植户只需自缴37.5元/亩。基于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的网络互联性和信息共享性,能有效降低农业保险的运营成本,刺激商业保险资本的介入。针对链上不同环节的保险需求,可以有以下的业务拓展:

一是种植环节的业务拓展,包括气象指数保险,农作物价格指数保险等险种。现已试点推广的气象指数保险包括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农作物风力指数保险,干旱、风雹等多种类型的气象指数保险正在研发中。根据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风险属性,可以开发出贴合中药材特点的气象指数保险。农作物价格指数保险是指当农作物的落地价格低于之前的目标价格时,由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中药材价格“过山车”式的涨跌使种植户难以预估种植收益,中药材价格指数保险的开发介入,将大大增强种植户抵抗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农业保险的对象不仅限于中药材本身,还要将链上中药种植户的各种手工业和家庭财产纳入,以此来增强农业保险公司的开发能力和盈利能力[5]。

二是物流、交易环节的业务拓展,包括物流环节中的货物运输保险、产品责任保险、贸易信用保险等险种。中药产业链上各方频繁地货物往来必然存在货物丢失、货物损坏等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可以开发出适合中药产业链的货物运输保险。传统的货物运输保险主要根据运输方式来划分险种,保险责任范围仅限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中药产业链上的物流由多种运输方式结合而成,保险公司应推出包含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保险,根据各种运输方式所占的比例来厘定费率。此外,保险公司也可以开发出专门针对中药材和中药品的货运险,根据不同品类的中药产品,承担不同的运输保险责任。产品责任保险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因产品缺陷造成第三方人身或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按约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现已有中成药产品责任保险、中药饮片产品责任保险,但保险覆盖范围不大,多以中药企业主动投保为主。保险公司应该转被动为主动,依靠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的信息共享,针对中药材和中药品的特性,开发出一般性的中药产品责任险,扩大承保范围。

三是下游延伸环节的业务拓展,包括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等险种。中药产业链上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的实质就是旅游产业,必然存在人身意外伤害风险。保险公司通过全程参与中药产业链,了解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所面临的人身风险,针对开发适合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的保险,例如治未病保险、中医药养生保健保险等。但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又有其独到之处,参与人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保险需求的多样化。保险公司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客户群,对应开发出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投资连结险等险种,并根据保险人的养生保健信息,适当调整保险费率。

(2)信息与结算服务

基于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能够为链上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业务撮合、客户资源信息共享等服务。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商务公司的合作下搭建链上信息共享中心,作为链上信息处理媒介,主动收集链上资金流、物流、商流等信息,然后完成各方信息对接,为链上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撮合链上企业达成交易。利用该平台,商业银行凭借自身客户资源,可以为链上企业搜寻本行业或跨行业合作伙伴,促进产业链纵深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凭借其电商经营经验,可以为链上企业搜寻线上合作伙伴,帮助链上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生产经营。此外,不停地进行信息的共享和反馈,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可以动态监管,确保链上企业交易、结算、物流等平稳运营,降低产业链运行风险。

国内的结算方式主要有银行机构结算和非银行机构结算,交易渠道包括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链上主体的交易结算以银行机构结算为主,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为辅助,实行线上结算。具体来说,链上企业的结算主体包括商业银行、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和物流企业。链上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提供的线上支付渠道,将资金存入到专门的结算账户,该账户由商业银行管理。之后物流企业对企业的货物、库存等进行验收并将验货报告上传到电子商务系统,第三方商务公司通过信息共享平台通知货物已被签收,买方已确认交易信息。商业银行根据交易信息扣除手续费用,之后对链上企业的专门结算账户进行划拨,最后实现链上企业之间的结算。

(3)理财服务

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链上核心企业对银行的信贷需求日益减弱,随着企业的集团化发展与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投融资一体化安排、现金管理、投资顾问、管理咨询将逐渐成为主流需求[6]。具体来说,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需要凭借自己的独特优势,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在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中,商业银行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产管理实力,深入了解链上核心企业的理财需求,着眼于整个大健康中药产业的发展,为其量身设计投融资方案,提高现金管理效率。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可以凭借其资本市场的投资经验,为核心企业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助推链上核心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帮助核心企业进行市值管理。

与链上核心企业不同,对于链上其他企业而言,资本经营和并购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新途径,证券、私募、并购等新型金融需求日益旺盛[6]。链上其他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如果仅依靠传统的积累型发展道路,难以抵御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需要借助金融机构的力量,运用资本的力量来发展壮大。基于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订单、物流、销售等信息可以及时公布,商业银行能够整合各中小型企业的各类信息,并将信息分包为不同的模块,之后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介入,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并购重组,达到企业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语

中药因其食药同源的独特功效,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随着全球崇尚自然思潮的兴起,市场需求还会不断增长。因此,我国中药行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中药行业与金融行业的通力合作,为传统中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这种选择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整个行业的资源整合确实为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效益,带动链上相关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药产业链金融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产业链金融的迅猛发展,链上隐含的风险很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系统的紊乱。因此,链上的各参与主体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使中小企业能够借助产业链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使传统中药产业成功转型为高端、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

摘要:中药行业在我国属于盈利性较高的行业,但由于其尚处于基础发展阶段,产业化程度不高,不利于其长远发展。针对我国中药产业相对落后、分散的发展现状,提出搭建集约型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应以商业银行和核心企业的资金为信贷来源,引入平台管理、物流、质量评估等第三方,形成涵盖集成层面、执行层面、评估层面、延伸层面的四维金融服务体系。需要注意的是,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不应局限于融资服务,还应包括保险服务、信息服务、结算服务和理财服务等增值服务。

关键词:产业链金融,中药产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勇.基于临港产业链的物流金融发展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95-125.

[2]雷蕾,史金召.供应链金融理论综述与研究展望[J].华东经济管理,2014(6):158-162.

[3]李祺,刘盈,汪晓凡.中药产业链研究述评[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34-237.

[4]李剑,杨明,何倩灵.论中药产业链的构建[J].中草药,2010(8):1230-1233.

[5]谢家智,蒲林昌.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J].保险研究,2003(11):42-44.

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篇5

平顶山市社科联课题申报表

课 题 类 型: 一般课题

课 题 名 称: 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主 持 人 姓 名:梁利端 主持人所在单位:河南城建学院 通 讯 地 址: 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 填 表 日 期: 2016年6月

平顶山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目录

摘要............................................................................................................................1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由此带来的养老问题....................................................3

1.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3 2.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意义......................................................................................6 3.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7

二、国内外老龄人口养老的现状................................................................................8

1.国外养老现状......................................................................................................8 2.国内外养老现状的区别....................................................................................11

三、农村养老何去何从..............................................................................................15

四、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15 1.发展社区养老....................................................................................................15 2,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18 3,社会福利状况对人口养老的影响....................................................................21 参考文献......................................................................................................................23

摘要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的成本是由享受养老金的离、退休、退职人数和人均养老金给付水平决定。截至2005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5亿人,其中4367万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达4040亿元人民币。从人均养老金水平来看,1986年为1001元,到1998年上升为5972元;同期职工平均工资从1329元上升到7479元,平均每年增加15.5%,人均养老金水平增长速度高于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0.5个百分点。从人均养老金占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即工资替代率来看,1986年为75.3%,1998年上升为79.9%,1992年为84.8%。1990年代以来,随着工资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仍保持80%左右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工资替代率。1990年到1999年,我国离退休职工数由3201万人增长到3727万人,年均增长5.5%;与此同时,养老金支出由396亿元增加到2421亿元,年均增长22%,占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由1990年的13.4%上升到1999年的24.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被负担老年人口的系数也将迅速上升。1978年,我国退休职工数与在职职工数的比例为1:30.3,1999年上升到1:3.7;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2.4,2050年达到1:1.8左右。根 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在现行的养老保险体制下,我国的基本养老基金将在2032年左右开始出现收不抵支.介绍几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的政策和行动。澳大利亚在管理老龄化人口中重视政府的作用。瑞典作为社会福利型国家,历来重视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不仅制定了养老、敬老、助老的长远计划,还出台了与政府计划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养老、敬老、助老配套政策。曾被世人赞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对社会养老、敬老、助老十分重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和人口问题,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养老、敬老、助老的方针政策。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研究和重视社会老龄化问题,这些国家的政府把养老、敬老和助老作为重点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人口问题而加以高度重视。巴西政府制定出台了社会救助养老保险计划,以此来扩大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解决巴西社会面临的养老、敬老和助老问题。阿根廷、南非等国家也先后制定了具有国家行为的社会救助养老保险。

养老问题问题对中国的影响,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大,在1949~1958年和1962~1973年的两次生育高峰和实施计划生育后的出生率锐减,使得这两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时,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在其它时间段内,人口老龄化速度又开始放缓。由此人口老龄化进程在时间上呈现出不规则性。外国老龄化人口管理对我国的启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同时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人口老龄化,对 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难题。但是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要全方位地作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国外发达国家在老龄化人口的管理上觉悟早,发展时间长,对我国的老龄化人口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项目创新点如下:1)发展社区养老的必要性,2)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的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3)社会福利状况对人口养老的影响。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由此带来的养老问题

1.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长31.6%,增长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长快3.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许多为老服务也都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 必要的社会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许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早就潜伏生长,人口老龄化只是凸显了这些压力。目前,这些压力还只是初现端倪,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些压力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更加普遍。2)、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 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2.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科学技术进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期望寿命延长的结果,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更多的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又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加严峻,不加以认真对待,必将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全世界都在为老年事业积极地努力。因此,本文以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元素的相互影响为出发点,试图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相关领域做出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寻找老龄化社会的经济规律和特征,为全社会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己经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己达1.67亿,占人口总量的12.5%,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5亿,占同期总人口31.27%,届时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随着老龄化的口益严重,我国需要赡养和照料的老人数量持续增加,造成家庭和社会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料和护理的责任明显加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会有一定幅度下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一定隐患。另一方面,城乡愿意到养老机构长期居住的老年人总量增加,而目前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当前,在我国,由于城市政府在养老中的定位不清,导致承担的养老责任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公共财政能力 不相适应,城市政府在养老中存在明显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致使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很不完善,难以应对口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于城市的管理、发展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城市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应对老龄化对城市发展的冲击。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与日俱增,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青壮年一代面临着较为繁重的赡养老人的压力,建设并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显得意义重大。人口老龄化使得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减少,城市发展的大力日渐不足。同时,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大量的财政资金流入到了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投入方面,这必将使得城市发展所需的资金减少。探索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这对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事业、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2)、有助于城市调整人口政策,储蓄自身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实现城市人口管理转型。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得城市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不断减少,这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手段,吸引与汇集城市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各种人力资源。城市人力资源是城市产生和发展基本前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程度在在一定程度受到人力资源存量的制约;同时,城市人口作为城市消费的主体,为城市消费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城市政府必须创新城市人口管理方式,适时地调整城市人口管理政策,进而不断推进人口管理由传统的“管理”向“服务”转变。

3.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已经给养老、代际关系处 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到代际和谐和家庭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老龄化社会问题,直接带来的是养老问题,涉及到老年人口由谁来赡养(支付养老金)和如何来赡养(养老服务)两个方面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在老龄化社会问题中,还存在着对老年人的歧视问题。有的年轻人由于缺乏道德观念,法律意识淡漠,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从全国来看,老年人由于孤独、饥寒、疾病、受虐导致的自杀现象时有发生。2004年3月“预防长者自杀”亚太地区会议在香港召开,会议资料显示,根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55岁以上的人占了20%,特别是农村老年人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代际和谐和家庭和谐中的极不和谐音,成为老龄化社会中又一个棘手的问题。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质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可能影响到中国的社会稳定,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老龄人口养老的现状

1.国外养老现状

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发达国家就陆续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发达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22%。在长期应对老龄化的实践中,西方国家形成了许多养老模式。

1),家庭养老,即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

由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比较强,老人大多不采用家庭养老方式,法律也不规定子女对老人负有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日本、新加 坡等国家,家庭养老仍占主体地位。该种模式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闲暇时间、照顾精力和照顾意愿的老年人。

2),居家养老,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它与家庭养老的区别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依托社区而建立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而家庭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家庭成员。

居家养老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免除后顾之忧。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休闲娱乐设施支持等。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其中,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是与其他养老模式相结合的产物。该种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

3),机构养老,即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的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较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5%-15%的老年人采用机构养老,其中北欧大约为5%-12%,英国大约为10%,美国大约为20%。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身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及社会交往能力,老年人可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不能自理型三级,从半自理到完全不能自理再分级,日、德分成六级。不同级别的老年人入住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主要 有以下几类: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

4),其它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养老模式。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模式:

(1).互助养老:是指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模式。它具体包括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等很多形式。在德国,有很多老年人共同购买一栋别墅,分户而居,由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还有的地方安排了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由大学生照顾老人。瑞士也建立了很多“结伴而居”的“室友之家”。

(2).以房养老:是指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它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将房产蕴含的价值提前变现,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金来源。

(3).旅游养老:国外很多老人退休后,喜欢到各地去欣赏秀美景色,体会不同的风土民情,从而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了养老。旅游机构也乐于为老年人服务,并通过与各地的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玩等一系列周到服务,使老人免除游玩中的后顾之忧。

(4).候鸟式养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总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国的佛罗里达,日本的福冈、北海道,韩国的济洲岛都是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迁徙”目的地。

(5).异地养老:是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利用移入地和移出地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费用标准等的差异或利用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差别,以移居并适度集中方式养老。如美国就建立了大量的“退休新镇”、“退 休新村”,吸引老人移居养老。

(6).乡村田园养老: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国外一些喜欢大自然的老年人退休后会选择在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每日养花弄草、游山嬉水,颐养天年。2.国内外养老现状的区别

1),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2)老龄化发展迅速。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3)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4)城乡倒置显著。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1900万人。需要指出的是,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一千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2),中国的养老院一般被简单的划分为两种,公办的养老机构和民办的养老机构。这两种养老机构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民间出资的的民办养老机构设施完善,服务全面,管理健全,但民办的养老机构瞄准的是养老市场这块蛋糕,在提供服务的目标群体上,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部分老人上,大多数收入水平比较的低的老人只能望而止步。普通民众无法享受该项待遇,无法符合社会的需求,并不是适合中国养老行业的现状。

公办办养老机构有着门槛低、数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但因为中国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养老机构设施欠缺、一床难求、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1)生活设施不够完善

中国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占地面积十分有限,住进去的老人虽然生活上有保障,但是,一些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却不到位,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政策表示:房间入住率和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5%以上,生产用地人均面积不少于0.2亩,院区绿化不低于可绿化面积的50%。很多的养老机构连租地都是一种困难,更何况是这样的标准呢!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包括了“十六个一”的建设。:一片绿地、一片果林、一片菜地、一口鱼塘、一群鸡鸭、一圈肉猪、一间娱乐活动室、一间阅览室、一间理发室、一间医务室、一间室内洗衣房、一个小卖部、一座太阳能浴室、一个沼气池、一处室外活动场地、一项院办支柱经济项目。就上述标准而言,普通的公办养老机构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除非是一些民办的高级养老机构,但这些高级养老机构入住的门槛却十分高。

另外,养老机构内存在专业人员队伍严重缺乏的现象,特别是中高级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基本上是空白。现有养护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外来打工人员,没有工作技能,年龄偏大,虽然经过简单培训,但接受能力差,观念陈旧,与老人多元化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目前解决所有养老机构生活设施不完善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国老年人口庞大,并不是所有老人的需要如此完善的生活设施,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分成中、低、高档次以及三个档次都有的混合型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老人需要照顾的程度不同分为健康自理型、需要部分护理型和需要全面护理型的养老设施,使老人能有目的地选择。例如需要全面护理型的老人在营养、护理等方面的需 求较大,而在娱乐设施方面的要求较小。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养老院的设施可以有偏重,这样既利于老年人的需求,又有利于资源的高度利用。(2)一床难求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虽然是必然的现象,尽管如此,养老机构床位像如今如此紧缺也是不合理的一种现象。以发达国家的比例而言,像我们这样的老龄化水平,养老床位占老龄人口的5%~7%。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无法都逐一去探究,但是我们可以从最突出的现象着手。公办的养老机构只能满足部分人需求,民办的养老机构更趋向于利益。国家资金与资源的投入毕竟有限,解决这一难题难免要靠民办的养老机构。民办的养老机构需要的是一个可持续经营,如果没有国家的鼓励与扶持,但就地皮这一块就够呛。政府鼓励社会参与养老机构实施建设,就要考虑对他们来说有哪些扶持措施,使他们保持微利并且可持续发展,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经营的积极性,让社会有更多的参与,才能逐步解决一床难求的问题。(3)老人们的精神需求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趋凸显。最美不过夕阳红,当一个人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往往更需要关怀。三年一代沟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年轻人并不懂得老年人的世界,所以大多数老年人是空虚、孤独的。

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老年大学、银发旅游也越来越火爆。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能只靠子女的关怀,也要靠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大爱老敬老助老的宣传,营造一个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是必要的。

三、农村养老何去何从

近年来,国家提倡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就中国的养老现状而言,居家养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同样存在基础设施差、配备单

一、服务水平差、资金有限等诸多问题。而这种居家养老概念还忽略了一类人群,那就是农村居家养老。中国老龄化严重,其中农村老年人占60%以上,而农村养老虽然有低保、医保。但是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为老服务机构基本没有。空巢,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青壮年外出打工使“空巢家庭”越来越多, 即使出外打工的青壮年能在经济上接济父母,但留守老年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打工在外难以较好实现。让人不禁想,农村养老该何去何从。

农村老年人养老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养老、二是医疗。切实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让农村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共享社会的成果。政府组织医疗、法律、敬老爱老等主题相关的活动,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意识与法律意识。

四、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1.发展社区养老

为适应社区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在继续搞好社区老龄工作的同时,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现就搞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构筑以市场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具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2),工作目标

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保障特困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出发点,社区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逐步建立起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标准规范化。

3),服务对象和内容

服务对象:一是居住且户籍均在本社区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分散供养的“三无”老人或属于低保对象且子女同时享受低保待遇无赡养能力的老人,可申请享受居家养老免费日托服务。二是居住且户籍均在本社区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空巢”或社会老人,可申请提供有偿、低偿日常生活照料等服务项目。

服务内容:

1、提供日托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餐炊和娱乐项目,含中、晚餐及午休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休闲健身活动服务。

2、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主要服务内容:①帮助老年人搞好个人卫生护理工作;②上门为老年人做(送)饭菜、进餐、喂药等;③帮助打扫老年人住宅卫生;④陪同老年人就医或外出活动;⑤陪同老年人聊天、读报等心理疏导活动;⑥其他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

3、提供文娱活动的主要服务内容:①棋牌室、图书室等休闲场所;②组织老年人书画、演唱等业余团队;③老年人健身活动场 所。

4),工作措施及要求

要积极配合,发挥职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与辖区内的医疗、家政、维修等服务网点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社区老年人居家服务网络。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配合卫生服务站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送医送药、定期体检、健康教育等服务,普及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排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社区服务站要为老年人提供家政、维修、中介等优质、优惠的服务。要设立求助热线,发放服务指南,建立网上服务平台。

要组建队伍,加强管理。一是要明确专职人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职人员以2名为宜,原则上优先低保对象、下岗工人,并列入社会公益性岗位。二是要组建志愿者队伍。要将社区党员干部、爱心居民和辖区内学校的学生等方面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三是要加强管理。要规范老年人服务项目,并按照适当收费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

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专职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配置,并由社区统一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帐目清楚、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社区监督委员会要加大财务监管力度,定期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查。

6),社区对所有各类老人都要登记在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特别是重点需要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上门服务,做到有人问、有人管。继续采取志愿者与空巢老人、低保困难老人、高龄老人帮扶结对子的形式,定期上门无偿或低偿服务的形式;社区干部包片负责的形式,左邻右舍互相关照的形式,60岁左右的老人 帮助70岁左右老人的形式,“4050”人员与老人定期、定时、定点帮扶结对子进行有偿服务的形式。

7),要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明确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实施,要按要求建立健全老年人档案和服务网络,及时掌握辖区内老年人的相关信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居家养老服务活动,使居家养老服务真正惠及广大老年人。要加强宣传,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中介组织运作”的工作机制,争取吸纳民间资本和借助社会力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要加强管理,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1),走出对老年人口再就业的认识“误区”,消除“老年歧视”现象 1999年国际老人年,联合国提出“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主题。“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原则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现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而就业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一个主要方面。但事实上,社会上对老年人口就业存在歧视。其中一个误区是认为老年人再就业会与青年人争夺就业岗位,影响了年轻人就业;另一个误区则表现为过低估计老年人的思维和工作能力,把他们视为社会的负担,由此导致比较严重的“老年歧视”现象。我们要通过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促使老年人为社会继续做出可能的贡献,而不应把他们看作是社会或家庭的负担,从而最终消除“老年歧视”。2),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政策保障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政策安排。要做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规划工作,为其提供政策保障。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相当部分属于政府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具体的办法措施,确定开发的基本原 则、基本政策、基本途径,把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作为发展中国老龄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研究规划。对现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要继续贯彻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一些规定要及时修改完善,对一些政策空白点要认真研究补充。

3),适时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和弹性工作时间制

中国目前的退休制度呈现的是一种“早进早退”型与“晚进早退”型并存的退休模式,即大量涌入就业市场的文化素质不高的低龄劳动力,迫切的需要安置工作岗位,而一些年富力强、有多年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工作者,受到“早进”的压力,迫于现行退休制度在年龄上的硬性规定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界限,符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潜能发挥的基本原则。中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而在这个年龄段中,他们的大多数依然身体比较健康、精力比较充沛。如果退休年限推迟4-5年,平均达到60岁左右,则养老时间会减少4-5年。若每个职工多工作而少消耗5年,就相当于为社会和家庭多做10年的贡献。此外,可以考虑对老年人口就业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如以每天8小时工作制为上限,每周20小时为下限,使他们可以适时调节工作节奏,保证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应老年人从事的产业

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扩大需求、创造更多的新的就业机会,这是促进老年人就业、把老龄化的压力变为动力的良策。老年人有其自身的优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晶化智能”。有些职业由于其特点,越老越能体现其优势,如书画家、医生、法官等。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同时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要适当发展适应老年人从事劳动的有关产业,如老年家政服务业、养殖业、种植业、饮食业、咨询服务业以及教育业等产业。5),提倡和鼓励离退及“二线”人员再度创业

离退及“二线”人员虽然已经或者将要进入老龄阶段,但他们之中不乏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经验丰富、有继续从事劳动的能力和条件者。因此,要努力开发老年人的潜力,支持他们继续劳动,或者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来领办、创办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事业、企业,不仅顺应了老年人的物质及精神需求,使他们能够发挥余热,夕阳增辉,同时也是减少社会消耗、增加社会财富的有效措施。6),努力发展老年教育,大力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老年人口主动、自觉、持续的学习,既是推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证,也体现知识社会特征的重要标志。要健全老年教育网络,完善老年教育内容,探索老年教育管理方法,使老年人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新科技的发展,为参与社会劳动创造有利条件。教育部门要以终身学习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向社会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改变对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年龄限制,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形成不受特定年龄阶段限制的开放式入学制度,形成有助于人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学习制度。

7),有效利用国外的成功模式,全方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日本在东京设有银色人才中心协会,各都、道、府、县设有“银色人才中心”总数600多个,形成严密的组织网络体系,是具有半官半民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社团组织,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日本的老龄化比较严重但是未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太大的阻碍。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立足实际,由政府牵头形成一个网络状体系,连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全方位有系统地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在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等组织设置服务机构,负责处理老 年人才的一切事宜,使老年人才的开发利用尽快提上日程。8),制定有利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就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要调动他们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又要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是劳动人口再就业行为规范化、有序化,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制定保护老年人劳动权利的再就业法,禁止以年龄为条件歧视或禁止老年人口再就业。以立法形式保护退休人员再就业所取得的合法收入,任何单位不得寻找借口扣发或者减发再就业人员的退休金。再就业所得报酬达到纳税金额的应照章纳税,不能巧立名目额外收费。老年人口再就业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用人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为老年人口再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3,社会福利状况对人口养老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是对社会福利特别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它不但增加了政府社会福利的开支,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另外,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至今我国尚有500万甚至更多贫困老年人口,需要社会的救助。而且,城镇中由于一些企业违规、破产等不定,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都十分困难,需要社会保障给予救济的老年人与日俱增。由此引出的社会福利的改革迫在眉睫。社会福利改革,不是盲目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必须把清脉搏,对症下药,以引进市场机制为突破口,以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将潜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以形成社会福利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为有福利服务需要的社会成员服务。在政府宏观控制下,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国内的社会团体、企业、社区、个人,积极参与兴办老人福利服务机构,逐步推动形成一个行业、一门专业的形成与发展。政府则需要对全社会的老人的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出发 展规划,并用经济手段按照规划来调整布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制定服务机构分类分级的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同时要成立监督机构和组织,建立完善的服务机构的效益和效率的评估制度,对整个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协助政府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完善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的种种弊端,真正使我国的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我们整个社会迈向老龄而不是迈向老迈,永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马英:“论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黑河学刊》[J],2006

[2] 张绍合、贺建林:“从抚养比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政策取向”,《 当代经济管理》,2007(4)

[3] 万克德、夏国强:“中国老龄在业人口状况分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4)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编,《中国人口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2、1990、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编,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1 [5] 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4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3 Revision, http://esa.un.org/unpp.[6]潘锦棠.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六十年[J].马克思主义与现

新型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篇6

1.社会服务

蒂特马斯(1951)第一次提出“社会服务”概念,他认为社会服务和以现金支付的社会保险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二战以后,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社会服务的内容日益增加,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当代福利国家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发达国家的社会服务模式已经不再局限于初期简单的针对生活困难者的物质济贫服务,而是扩大了社会服务对象,增加了社会服务内容,创新了社会服务形式,实现了由早期简单的生活救济型社会服务向全面的、以服务促发展的普惠型的社会服务的转变与提升,在优先确保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服务基础上,现代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实现,社会服务体系也逐渐成熟。

社会服务是指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活动。狭义指直接为改善和发展社会成员生活福利而提供的服務,如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福利服务。广义的社会服务包括生活福利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本文中所涉及的社会服务概念是指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规定的、除却其中的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之外的其他所有公共服务类别,包括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等7项内容。另外,还包括政府主体自身所划定的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市场服务(监管)等内容。

2.社会服务体系

《辞海》中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的系统而构成的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社会服务体系”是指对社会服务范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其核心问题是要确定主体构成与责任划分。社会服务体系的有效构建能使得地方政府在建设新型社会的过程中精确社会服务范围、明确服务标准,并且在体系内部能更还的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体系不同于传统的以政府为单一服务主体的形式,将政府与社会相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社会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3.新型社会服务体系

本文所指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主体的构成方面,传统社会服务体现构建中存在巨大的主体缺失问题,政府在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还需要花时间想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这就导致了政府职能的庞大和冗杂,可能无力从繁多的社会事务中抽身解决相应社会服务问题。二是供给方式和考评方式。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政府职能之一,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供给方式,已经或正在被充分挖掘市场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方式所取代,而且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在不同国家也正在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研究与政府改造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使政府职能不得不随之进行深刻转变,所以,当前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研究有相当部分是围绕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而展开。一般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政府能够以公民和社会本位为理念,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引进各种市场与社会力量,向社会提供公正、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所以,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与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改善相结合,而这种结合,又必然涉及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理念、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制度设计、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绩效评价等具体内容。公共服务既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又是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和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谁来评价公共服务的质量,如何评价公共服务的结果,便成为公共管理领域困待解决的问题。新型考评方式不再也政府为不为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而是在政府作为以后取得的效果如何为标准,在新型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服务质量和效果,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应用错位。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社会服务主体的研究

德国现代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指出“社区的服务主体是“公共服务”,社区的工作人员应由社区居民担任,社区的工作人员既是社区的“服务者”,又是社区的“被服务者”。美国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提出:“社区的服务主体不但应包括本社区区域内的居民,还应该包括流动人口,要增强社区服务主体的参与性,在更大的范围内招募社区服务主体,使之成为社区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等理论,对社区服务的主体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与说明,其中“新公共服务”理念是“政府是服务者而非是掌航者,强调以公民为中心,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内涵和机制的创新,更好的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主张社区管理过程中,行政化与社会化的共同作用,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为社区建设服务。”“政府再造”理论,是指弱化政府的行政职能,将“管理”不断向“服务”转变。王思斌教授(2003)指出:“在我国,政府是社区服务的主体,社区的经费管理、

综上,从现有研究来看,特别是西方相关学者一致认为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以政府为服务主体的现状,整合社会力量,以多元化社会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充实便利的社会服务。集合我国国情,在建设新型社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人事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政府的安排,政府是社区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和决策者。于显洋(2006)指出:“当前应该大力将社会民问福利组织、志愿者、其它团体纳入社区服务主体中,对服务主体进行改造与拓展,才能够激发社区服务的活力,同时要将广大社区居民也纳入服务主体,增强社区服务的主动性与互动性。”以政府为核心,同时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以及相关个人的积极性,共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自身力量。

2.关于社会服务体系内容的研究

美国的巴利将社区服务分为“社区内部服务”与“社区外部服务”两方面内容,社区内部服务,主要倾向于社区福利与弱势群体的照顾等方面;社区外部服务主要在于为社区居民在生活、起居、食品、医疗、养生、教育等方面提供的服务。传统的社会福利学将社区的服务内容主要定位为为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而在新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必要将社区服务内容拓展到居民生活的其它领域。许一鸣(2008)认为:“社区的服务内容应该走多元化的道路,不但要注重社区服务内容的福利性,更要注重社区服务的市场性与经营性。”

综上,无论是从国外现有研究还是国内现有研究来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趋向于多元化,不仅对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而且社区服务的内容已经拓展的居民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构建过程中注重社会化与市场化并重。

3.关于社会服务供给研究

吉达尔(2010)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社区供给系统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按照地理区域的方式对社区供给服务进行划分是最有效的方式,作为人们生活最基本的空间系统的社区,要在区域间实现供给功能的整合。通过社区间的联合,在服务的供给方面方能取长补短,实现资源供给的最大共享,充分发挥社区的体制活力。”王建生(2012)指出:“做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不但是地方政府的事情,也不能完全依赖于社区的广大居民,而要对内大力发展志愿者组织,对外积极与社会慈善、福利机构联系,共同为社区提供服务。政府要从社区服务供给中退出,将广大社会组织引入社区服务中来,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实现社区服务供给者的多元化。”

综上得出,政府在社会服务的供给不仅要区域间的整合和划分,还要依赖于广大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其他主体的作用,从而实现资源供给的最大共享和多元化。

4.关于社会服务评估的研究

我国在加入WTO后,对政府行为的可控制性、透明性、服务性和回应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绩效评估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近几年,各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机关目标责任制、效能建设、社会服务承诺制等,但整体上还存在诸如评估内容和程序不规范、评估结果信度低、运用差等问题。随着国家经济改革持续深入、民主政治日益加强、社会文明全面发展和人民公民意识大大增强,我国政府正处于全球化趋势下政府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进行以建立民主、责任、高效、法治和透明的服务型政府为目的的新一轮政府治理模式改革。重视和加强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探索适合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政府绩效评估科学模式,是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手段。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在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推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政府服务的绩效评估,通过对社会服务进行有效的评估,能够及时发现现有社会服务中存在问题,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合理化。

5.关于社会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研究

程玉申(2002)年指出:“当前我国社区在服务项目建设、物业管理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地区片面的追求在社区服务中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区服务的社会效益。”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单纯的注重社会服务中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服务效益会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这种隐患的突然爆发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会阻碍我国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王国枫(2005)认为:“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多,基层社区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执行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的政府派出机构的意志,社区建设成果更像是一种关于地方政府政绩的展示,违背了社区服务的初衷。”陈晏(2009)认为:“社区与村委会一样,是我国基层的居民自治组织,既然是群众自治性组织,那么必须充分发挥出群众在社区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社区当前的重要问题就是群众的参与性较弱,将社区服务的职能完全压在社区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身上,使得服务效能不能有效的发挥,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低。”比如在政务中心方面:“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增加了原有的政府行政管理的层次,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固然可以部分达到高效省时的目的,但依然不能避免反弹的隐患。“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很可能演变为“二政府”,反而加重人民的负担。其次,虽然大多数审批项目名义上已经进驻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公,但是有很多部门并没有真正把审批权力下放给窗口的工作人员,仍然有许多事项无法就地解决,窗口只是起着“中转”的作用,反而延误了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当前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服务内容的项目单一和质量不高;服务主体的参与不足和职责不清;服务供给方面的投入渠道少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对社会服务的有效评估。

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社会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国外的社会服务趋于多元化,市场化与社会化并重,而我国在社会服务方面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一元化服务。我国社会服务与西方福利国家相比出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同时由于在发展初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社会服务更加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必须找到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方式,社区服务更加注重联系具体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区域资源,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而国外的理论研究为我们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从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措施比较少,虽然有学者给出一些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措施和建议,但是大多限于理论层面,与实践结合的并不密切。

通过对于文献的梳理,对于我国的新型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而言,我认为可以以实现政府主题的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从而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和相匹配,在强调政府主体地位的同时,同时强调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的主体地位。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决定,我国新型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应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导向,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减少对社会微观事务和市场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加强对市场活动监管并建构完善的监管体系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引入竞争机制,增强社会购买范围。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快社会事业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社会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以权力的双向运作(政府与社会)更新社会服务供给观念,再造社会服务供给流程。

參考文献:

[1]林闵钢.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研究[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52).

[2]赵子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研究述评[N].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01).

[3]孙璐.公共服务绩效评价[J],决策参考,2007(24),65-67.

[4]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 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3.

[6]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许一鸣.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探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8,(11):82-83.

[8]王建生.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2):139-141.

[9]曹欢欢.基于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9.

[10]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王国枫.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05,(3):140-144.

[12]陈伟.我国西部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4(5):108-111.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篇7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1、居家养老方式的养老质量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日益增加、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功能渐弱。一是人口老龄化普遍产生了“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而且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也导致老年抚养比从1964年的6.3%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10.1%以及2050年的33%。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两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二是由于中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代沟明显,导致“空巢家庭”老人的数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我国“空巢家庭”老人目前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则在35%以上。

2、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保障能力面临挑战

一是我国养老金支付能力面临挑战。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但是,老年人尤其是退休早、高龄老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这种“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措施”以及“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合并管理的养老金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定会产生“空账”问题,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到了2005年底,“空账”已经达到8000亿元。

二是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面临挑战。虽然我国遵循广覆盖原则逐渐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是,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覆盖面非常有限。2004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57%;2005年为1.7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38%。虽然覆盖面有所上升,但是远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三是我国医疗保障能力面临挑战。老年人是一个容易患病的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

3、养老机构的养老能力面临挑战

由于老龄人口日益增多,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理的老人不断增加。调查表明,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平均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处于肌体功能受损状态,照此推算,中国约有三千二百五十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而且,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愿到机构养老的老人不断增加。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约1.43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

4、养老专业社会服务人员的质和量面临挑战

一方面,由于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低人一等,不大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导致从事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很少。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重视不够,国家劳动等相关部门尚未开设养老服务培训课目。而且,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其业务技能通常只能应付一般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难以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多样需求。

二、积极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积极推行社会改革,逐步实现全民社保

(1)城镇要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首先,必须做大社会统筹部分。一是加大投入,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把国企的部分收益转投入社保资金账户解决历史欠债、建立各种社会捐赠基金和慈善基金用于社保账户、积极投资增加社保资金投资收益等,使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和支出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确保城镇每个居民人人享有退休养老保险。其次,实行“统”、“账”分开管理,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弥补“空账”。

(2)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使城镇居民都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另外要完善管理制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老年人群提供高效的医疗保险服务。特别是我们要解决一些困难企业的医疗保险问题。同时,积极完善重大疾病救助、伤残救助、疗养救助等救济制度。

(3)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我国农村人口多,养老包袱重,而且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退休金,国家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才能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2、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向纵深发展

一是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对每位居家老人都应建立一份完善的档案(个人资历、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服务预订需求等),并采用方便的、现代化的联络手段,使每位老人的任何一项需求(包括购物、求医、文化需求等)都可以及时与社区和相关机构取得联系。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里的食堂、理发店、浴室、饭店、医院等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吃饭、清洁、就医等多项有偿服务,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使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都高度社会化。三是加强社区联合,修建福利院。

3、提供政策支持,引导、扶持和鼓励发展社会养老产业

一是将养老保障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二是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推进养老投资的“多元化”,大胆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将资金投向养老、敬老事业。对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在用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三是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还可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等。

4、加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社会化养老服务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国家应充分重视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的培养,鼓励失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产业,积极就业。各地区应由民政、劳动部门牵头,汇合教育和卫生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在社区创设“社区护工”职业培训基地,招收家政服务员,重点培训老年人心理学知识、公共卫生防疫和家庭医护常识与基本技能等。另一方面,国家要有计划地办一批“社会服务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或高中生,培养高级别的护工,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郑作时.上升到政治高度的全民社保[J].南风窗,2006(3).

[2]杨金志,陈泽伟,万一.养老服务业之困[J].瞭望新闻周刊,2006(47).

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研究 篇8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的农村分支机构、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地区的非正规金融组成。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有大量的分支机构,尤其是农业银行,在县城和大一些的乡镇都建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一个覆盖范围较广的农村服务网络,承担了大量的农业贷款。但在1998年以后,各商业银行大量撤销其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其办理的农村贷款也日益萎缩。

农村金融机构出现多样化严重不足,缺少竞争,造成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的情况,这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2007年6月中国银监会向社会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图集公布了截至2006年末,全国2千多个县(市),3万多个乡镇的基本经济和金融数据,对我国农村金融资源现状作出清晰的描绘。全国银行业营业网点:197560个,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111302个(占全国的57%);平均每个县(旗)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55.4个,每个镇(乡)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69个;全国尚有3302个镇(乡)没设任何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拥有一家营业网点的县2个、乡镇8213个;存款余额8.5万亿元,(占全国的26%);贷款余额4.8万亿元,(占全国的21%);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各类农户贷款余额1万亿元,有8700多万户农民获得贷款支持。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全国30136个乡镇中,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3个。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农村各种金融机构及其活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我国主要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各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其他金融组织以及名目繁多的民间借贷所提供的商业性农村金融服务和政策性农村金融服务。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市场方面的问题

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垄断特征。农村信用社几乎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组织,但其经营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限制,历史包袱沉重,实力薄弱,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其他的多种金融组织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民间金融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存在,形成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组织,不受国家法律和政策保护,游离于正常的金融市场之外。长期以来,由于正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户的需求,民间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空间。但是,民间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的运行依赖于非正式规范。一旦非正规金融大规模化,失去对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的依赖时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不仅导致其自身的系统崩溃,而且还可能波及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整体稳定。

(二)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整体发展中存在定位不清、缺乏分工协作、管理模式落后、公司治理混乱、信息传导渠道不畅、风险积累等问题。其次,不同的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制约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农村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发展中,农村金融业务存在资金利用效率低、信贷投入减少并且结构不合理、金融品种单一,硬件基础薄弱、业务创新不足等问题。首先,商业银行每年在农村吸储余额约为2千亿一3千亿元,每年有数百亿资金通过信用社净流出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存款约有2/3来自农村,每年约有近千亿元资金通过邮政储蓄从农村流入城市,用于农村、农业的资金比例减少;其次,农村金融网点主要以存贷业务为主,有少量的代理收费业务,其他中间业务缺失,理财工具较少;信用社业务系统尚未全部纵向联网,存款业务普遍缺乏通存通兑功能,竞争上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第三,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相对滞后,许多金融创新产品不适应农村的新需求,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对各类经济主体的信息、技术、市场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的需要。

(四)农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首先,监管组织体系不完善,对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目前,我国己经初步建立起一个分工负责、相对独立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但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监管理念落后,监管内容陈旧,监管效率低下;监管目标错位,使得外部监管职能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风险主体缺位,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监管;监管法规标准、监管方式和技术手段不适应市场要求等问题。其次,对民间借贷监管力度小。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的普遍存在带来一定的危害,特别是民间借贷中普遍存在的高利贷现象,提高了资金使用者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其市场竞争能力。但监管体系对其作用较小,不能完全控制风险的积聚和发生。

三、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分析

从1996年起,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政策性功能、商业性功能和合作性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2003年6月国家又启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这对加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长远发展动力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在创新体系的整体设计中,以市场资源为主,政策资源为辅重塑四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即“政策型一商业型—合作型—非正式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四个层次的金融服务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空间和时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内容见下表。

四、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配套措施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

地方党政、金融部门加强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机制,构建并完善征信体系;在县辖农村信用社各营业网点推行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力度,使农户个人信用得到进一步规范,成为社会诚信的基础工程;营造宽松的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搭建平台;规范民间借贷。扩大小额贷款组织范围,运用政策手段和市场手段引导民间借贷的资金定价水平。

(二)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与完善

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相互配合的农业保险体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既能够使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发展,也能降低农村金融的风险,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仍然很低。但同时,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仍很滞后,农业保险费收入占财险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3.6%下降到1%左右。完善农业保险体系要从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立互助保险组织、实行再保险等措施入手,才能达到分散农业风险的目的。

(三)健全金融服务监管体系

金融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监管体系。随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会逐步减少以至退出直接管理的方式,这对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较弱,监管内容、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已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需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十分紧迫。

综上所述,应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最终目标,尽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本支持,形成全国统一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最主要动因在于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追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利益引导机制,调动农村金融活动主体的内在动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城乡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

摘要:金融服务体系是指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农村金融业务方面、农村金融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构建以市场资源为主,政策资源为辅的四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即“政策型——商业型——合作型——非正式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体系,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

云服务标准体系研究 篇9

IT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云服务模式的产生,云服务引发了IT行业一次新的变革,即推动传统IT行业从基于生产制造为主的第二产业逐步向基于服务的第三产业拓展。相比于欧美等国家较为成熟的云服务产业,国内的云服务还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云服务发展目前存在缺少顶层设计、难以发挥协同优势等问题,不符合云服务最大限度共享资源、弹性使用的特征,且缺乏统一的云服务标准,这带给云服务提供商、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问题将难以估量。例如难以对不同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同类云服务进行统一计量、定义和评价服务质量、对服务进行统一部署,甚至出现网络故障、服务器故障、软件异常等情况,服务的可用性难以保障等。云服务标准是促进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云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将促进产业链整合和产业细分,是驱动国内云计算产业朝着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针对目前云计算迅速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面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云服务示范应用对标准化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的云服务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云服务技术架构,并以其中数据中心分布式技术、虚拟化技术、资源管理技术、负载均衡技术、多租户技术、云安全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标准化需求为切入点,研究云服务标准体系并给出在云服务领域的重点标准化的内容。

2 云服务国际标准研究

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ISO、IEC和ITU-T)以及各个标准化机构云服务研究情况如表1。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云服务标准方面主要从云服务的管理、云服务交付原则、云服务级别协议、云服务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但是目前云服务标准缺乏顶层设计,各个标准组织的工作比较分散且存在较大交叉,难以形成体系的研究。

3 云服务标准体系结构及重点领域标准化

国家信息技术服务(ITSS)标准工作组云服务专业组积极参与并推动云服务标准化工作,支撑云服务产业和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国与国际的云服务标准化工作融合发展。通过研究云服务的标准化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云服务的标准体系并有步骤、有层次地开展标准研究工作。

3.1 云服务标准体系结构

云服务平台的构建涉及到包括宽带网络技术、虚拟化技术、效用计算、存储技术、数据中心技术等众多的IT技术,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将这些技术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可交付的服务平台。云计算的技术是研究制定云服务标准的基础,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云服务的核心类标准将从探究云服务的分类、服务之间的接口、服务的交付过程、服务的运营四大类标准展开,支撑类标准从服务安全和服务评测两类标准展开研究(如图1)。

3.2 云服务标准体系表及各领域标准

结合云服务标准体系结构以及各领域的标准化需求,提出云服务标准体系表如图2所示。

其中,各领域的标准化内容:

(1)服务分类标准规定了云服务的分类,适用于云服务的分类、管理和编目,也适用于云服务的信息处理,并为云服务的开发、交付、使用及人员管理提供一个科学适用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2)服务接口标准主要针对弹性计算、存储、数据库、安全、网络等相关技术,制定云服务接口规范。

(3)服务运营标准定义了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分类,给出云服务的质量、流程、运营管理等通用要求,提出满足客户业务需求的、达成服务所需的基本条件和评价方法。此类标准可用于客户选择云服务提供商的依据,也可以作为云服务提供商改进服务能力的依据。

(4)服务交付标准提出了云服务交付的框架,包含交付内容、交付过程、交付质量和服务交付管理并实现持续改进。此类标准内容可被云服务提供商用来评估和改进自身的交付条件和能力,也可以为第三方和用户评价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交付能力提供指导。

(5)服务安全标准从定义云用户安全目标入手,在建立云计算安全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研制云服务安全标准及其测评体系,为实现云用户安全目标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

(6)服务评测标准站在第三方及政府监管部门的立场,在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安全等的评测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3.3 云服务标准工作进展

目前云服务专业组已完成8项标准草案和下述标准立项:《信息技术服务云服务交付第1部分:要求》、《信息技术服务云服务分类》、《信息技术服务云服务运营第1部分:通用要求》、《信息技术服务云服务交付第2部分:服务级别协议》和《信息服务技术云服务交付第3部分:质量评价指南》等。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云服务交付第1部分:要求》、《信息技术服务云服务交付第2部分:服务级别协议》标准和ISO/IEC JTC1/SC38 WG3云计算工作的云服务交付原则和服务级别协议的国际标准化研究工作保持同步,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共同推动标准的研制工作。

4 结语

财险机构服务评价体系研究 篇10

1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1. 1是践行保险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客观需要

中国保监会在2013年3月21日正式发布了以 “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 为内容的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 这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价值指引, 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出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 也是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该理念对促进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形象起着灵魂和旗帜作用。而要把保险业核心价值理念落到具体的经营活动中, 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体系则是十分必要的。

1. 2是维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客观需要

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保险监管的重要职责, 也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体系开展服务质量评价, 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以督促财险公司提升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家公司的服务水平状况, 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获得保险公司服务信息的渠道。

1. 3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保险业属于金融服务行业, 保险是无形产品, 服务是基本手段。保险服务集中体现为经济赔偿与给付, 但是从现代保险业的价值和发展来看, 即便是对客户履行了赔付的保险责任, 也并不意味着为其提供了优质满意的服务。 其实, 围绕经济赔偿与给付这一核心功能所进行的各种扩散性服务, 均在保险公司的服务范畴之内。尤其是在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 以保险服务的创新升级为特点的竞争成为保险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体系是实现并检验 “客户满意度最大化” 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 4符合国际保险业的发展潮流

近年来, 保险服务业越来越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 服务质量与水平越来越成为影响服务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保险业无论在服务品质还是服务技术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借鉴国外同业的先进做法, 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体系, 正成为引领国内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

2当前财险机构主要的服务评价方式介绍

2. 1监管部门对财险机构的服务评价体系介绍

2009年, 为改进保险服务, 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提升行业形象, 河北保监局启动实施了 “保险信誉工程”。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河北保监局研究建立了保险公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在全省范围内每半年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评价, 并向全社会公布结果。

( 1)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遵循广泛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选取从不同角度反映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的多个单因素指标, 并设定指标分值。在对单因素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 合理设定指标权重, 用一个综合指标反映保险公司服务质量总体水平, 并据此排定一定时期内各保险公司间的优劣顺序。

( 2) 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量为主 ( 权重70% ) , 定性为辅 ( 权重30% )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 分别为服务内控、社会影响、 合规经营、理赔给付和投诉处理情况。二级指标8个, 分别为网点公示制度落实情况 ( 考核公司在营业场所明示投保提示、服务流程和承诺情况, 15分) ; 电话服务质量情况 ( 包括人工服务接通率、规范用语情况等, 20分) ; 投诉受理机制健全情况 ( 考核各公司内部消费者投诉受理机制建立情况, 15分) ; 防灾防损机制健全情况 ( 考核公司建立防灾防损制度情况, 10分) ; 群访群诉与负面新闻报道情况 ( 考核公司发生群体投诉事件或被媒体报道造成恶劣影响事件情况, 30分) ; 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落实情况 ( 考核公司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 20分) ; 行业自律检查情况 ( 考核公司签署并履行行业自律公约情况, 20分) ; 监管部门处罚情况 ( 考核公司各级分支机构与人员受到监管部门处罚情况, 30分) ; 其他部门处罚。

2. 2财险公司自身服务评价体系介绍

自2005年开始, 为了全面推进服务能力建设, 人保财险总公司启动了 “金牌服务工程”, 通过内外部服务指标监控, 实现对全国各分公司服务过程与结果的全面考评。2011年, 人保财险总公司出台了更加全面的 《服务效能考核办法》。

( 1) 考评指标。考评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量为主, 定性为辅。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 分别为综合客户满意度 ( 满分30分) 、综合服务表现 ( 满分60分) 、综合服务管理 ( 满分30分) 。10个二级指标, 分别为客户满意度表现、客户满意度提升、竞争对手比较、销售服务、理赔服务、服务标准化水平、95518服务质量、投诉管理、重点工作评价和服务创新。

( 2) 考评方式。考评方式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内部服务指标监控。二是外部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满意度调查对个人客户和单位客户一般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个人客户方面, 采用电话调查为主, 调查对象一般是个人车险客户。单位客户方面, 采用上门拜访客户、问卷调查等方式, 调查对象一般为保费排名较前的单位客户联系人。三是外部神秘人测评。外部神秘人服务测评, 是指以第三方的视角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司各个客户接触界面的服务状况。

3完善财险机构服务评价体系的若干意见建议

保险业客户服务评价机制要求直接收集每位保险消费者对保险服务的评价, 是保险业服务评价体系最重要、最核心、最直接的部分, 能充分反映保险消费者对保险公司服务的满意程度,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时效性强。笔者在对人保财险近年来开展的服务质量管理、监督及评价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试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财险机构服务评价系统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3. 1保险公司要建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夯实服务管理基础

一是要创建实施服务效能考评制度。人保财险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指标, 从服务效果和服务过程两个角度, 客户维系、内部运营、外部服务、客户投诉四个维度, 销售、承保、95518、理赔、服务管控五个环节, 设计了26项定量服务评价指标, 对各级分公司整体服务效能进行考评。同时, 将客户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相关职能部门和分公司一把手KPI考核, 强化了各级机构和主要服务部门的服务效能管理。同时, 实行服务效能指标控制的阳光操作, 在公司经营分析平台上开发建立了指标数据涵盖地市的服务效能监控报表, 定期监控和发布省市两级分公司服务效能指标状况, 及时发现服务问题和服务短板, 为服务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二是优化客户满意度调查。 人保财险总公司为了增强各级机构对客户服务体验感知价值的了解, 在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的优化, 加强对标管理, 提高调查精度, 建立点评通报机制, 有效提升服务改进工作。三是开展外部神秘人服务测评。人保财险制定了 《服务界面标准化操作手册》, 把标准化建设推广到销售、承保、理赔、投诉、专线等每一个与客户接触的端口。通过第三方测评, 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短板, 不断改进服务水平, 提升客户满意度。

3. 2保险公司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支撑, 搭建统一的服务评价平台

有效的系统支撑是全面实现客户评价信息的有力保障。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搭建统一的服务评价平台, 实现评价信息动态掌控。一是在财险公司营业大厅的对外服务柜台安装服务评价器, 由客户评价柜台服务人员是 “满意”、“基本满意”还是 “不满意”, 同时显示柜员姓名、 工号和服务星级。二是对财险公司的服务热线增设电话及短信服务评价功能。三是在公司网站上设置网销业务客户评价选项, 使每一位进入网站的用户都可以浏览其他消费者的评价信息。

3. 3监管机构要加强监管, 及时有效的公布客户评价信息

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篇11

关键词: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营销;营销理念

一、物流服务营销的涵义

物流服务营销是从事交通运输、仓储等一体化物流服务的企业针对物流及其相关服务所进行的综合性市场营销活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服务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服务产品,产品为顾客创造和提供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无形的服务。另一种是功能服务,产品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形成的成份,无形的服务只是满足顾客的非主要需求。

物流企业开展服务体系营销,首先,能够保证客户对于自身企业的信任度,其次,能够有效的收集客户的需求,从而使得物流企业提高信息的采集能力,针对客户需求,及时的调整和优化企业的服务体系,尽量的提升客户对于企业的满意度,从而达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另外,物流企业采取服务体系营销过程,能够促进企业对于营销过程的精心策划的过程,从而,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仓储压力,节约企业成本的同时,能够促进企业良好的运营状态。

二、基于服务体系的营销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服务营销意识不强。物流服务营销,可以对企业开拓出来的新市场提供效应的保障,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的通过时,极大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的同时,也强化了物流企业对于市场的掌控能力,可是,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来讲,大多都是从传统物流企业转型过来的,所以,对于服务体系的物流营销观念还很淡薄,服务营销的意识不强,同时,对于品牌的保护和树立过程往往都是处于忽视的状态之中,对于自主宣传的能力和意识不足,往往这些企业还是存在传统的产品营销模式之中,因而,新阶段,大多数企业对于物流服务营销的意识不是很强,这就影响了我国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物流服务营销理念不够明确。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对于服务营销这种模式的运用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这种模式很难应用于发展较为落后的物流企业,虽然,如今已经有很多物流企业的领导懂得了一些物流服务营销的概念,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成功的案例很少,这就导致物流企业对于物流服务营销的策略十分的模糊不清,而且,我国企业现阶段还无法合理的把这种营销体系与企业现阶段的发展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这就造成我国物流企业,不会通过营销手段取得客户的信赖,进而丧失了很对市场机遇。

(三)物流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物流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也是影响物流服务营销模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我国物流企业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标准化也不强,同时,也缺少规范化的管理,这就造成了物流企业缺少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基准,很多物流企业本身就较小,资金十分的短缺,因此,缺少完备的物流管理体系和专业的物流营销机构,因而,就会造成企业无法全面的实现物流服务营销过程,营销过程没有精心的进行策划,这个过程较为简单粗糙,随着如今市场的竞争越来越积累,客户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物流强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在日渐明显,没有完备的物流管理体系和专业的物流营销机构,物流服务营销过程就会失去响应的基础和保障。

(四)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来讲,由于发展的较晚,所以物流服务水平较低,同时,专业的人才十分的匮乏,尤其对于即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虽然,各大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但是,起步也较晚,因此,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而且,很难接近现代化的物流技术,这就导致多数物流企业还是停留在专业化较低的水平之上。很多物流企业中的服务营销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专业是训练和学习的,所以,这就导致整个服务体系缺少专业性和规范性,很多营销人员根本不懂得客户的心里和感受,很容易是客户产生反感,这就导致物流服务营销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和障碍。

三、基于服务体系的营销模式发展对策

(一)提高物流服务营销意识。虽然服务营销在中国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我们对服务营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仍处于浅显水平。要想真真切切的理解物流服务营销的内涵,就必须要从企业领导入手,强化其对于物流服务营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理论知识的积累过程,能够合理的应用于企业的各个环节,提出以客户文本的经营理念,而且,要赋予工作实践和态度中去,同时,要制定出标准的服务准则,防止光说不练的现象产生,而且,要大力开展自主营销活动,强化企业自身的服务营销意识,还要创立企业自身的品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企业对于物流服务营销的意识,提高服务营销过程中的效应和作用,进而促进企的进一步发展过程。

(二)树立正确的物流服务营销理念。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不知不觉中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现如今,人们对于商品的购买过程中,不再一味的只是重视其商品的本身,更多的已经更加的关注购买商品所带来的服务过程,因此,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应当树立一个正确的物流服务营销理念,这种理念就是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主,为为其量身定做出个性化的服务过程,要转变原来传统的营销模式,不要一味的以产品为销售的主体,服务才是本质,只有服务体系构建的良好,才会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效益,实现客户依赖企业,企业离不开客户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服务体系完完全全的应用于物流营销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的服务,才能够与其他企业相比,实现强有力竞争。

(三)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专业化的服务营销机构。只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专业化的服务营销机构,才会使得物流企业能够实现良好的营销过程,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就必须要把整个企业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管理的过程,物流的企业的规划不仅仅是针对运输、仓储等进行调整,其还包含着企业的财务和运营计划等过程,要求物流企业各个部门能够根据市场的环境以及企业的环境针对性的制定出合理的物流体系,同时,要加快完成物流企业服务营销机构的建立过程,只有服务营销机构建立了,才能够对营销起到促进的作用,也会提升企业的服务等级,这些机构都要用专业性的人才对其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其专业化和实际化。

(四)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过程。对于专业化的企业来讲,一定要定期的对企业服务员工进行统一的培训活动,这样,不仅能股提升企业服务员工的专业性,而且,能够提升其工作的热情和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良好的热情会促进工作的成效,而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则能够凝聚企业的力量,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良好的员工培训机制及人文环境,使企业在用人、育人方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会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加人到企业中来,使企业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结语:如今物流服务营销手段,应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物流市场中,要想实现企业的竞争,就必然要树立一个个性化的服务体系,进而吸收更所额客户,来占据强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基于服务体系的营销模式在物流行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要实现其良好的发展和运用过程,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过程,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营销模式,会给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芝韵.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营销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J]. 现代商业. 2013(36)

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篇12

关键词:金融投资,体系,金融环境,研究

一、前言

金融作为一个国家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 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 其都属于政府层面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一种最有效的也是最能立竿见影的经济杠杆。而近年来, 世界经济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下, 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现象, 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与此同时, 伴随着我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 我国金融行业在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开始进入市场良性的运转轨道上。因此, 对金融投资体现及其金融环境的研究工作也就显得非常的有意义。

二、金融投资的特点

1.高流动性。金融投资, 一般指的是利用资金为主要依据投入到货币、证券等方面, 在有价证券机构统一的指引下进行流通。因此在流通的过程中, 其属于无形或者虚拟资产投资, 在资金的流转上较为频繁。目前,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 较为发达的国家在经济的运转上一般是金融投资, 而金融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资本的一种积累。因此, 大部分投资者在金融投资的操作上, 在规定的偿还期限内一般会对自身掌握的资金进行不断的调动, 所以金融投资的资金具有明显的高速流动特点。

2.高风险性。金融投资主要指的是把资金投入到债券、股票以及证券等方面, 而债券、股票以及证券等在价格上并没有明确圈定, 主要靠市场的杠杆进行调节, 因此金融投资具有高风险性的特点。目前, 世界上各个经济主体在经济状态上较为不稳定, 而上市企业在业务、经营等方面出现的变动也较为频繁。因此, 金融投资也会跟着其变化而变化, 所以投资者在利用资金进行金融投资的时候往往是带有高风险的。

3.高收益性。金融投资的风险越高, 其收益也就越高。金融投资作为一种无形或者虚拟资产的投资方式, 其和正常的生产经营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 投资者主要利用了经济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在价格变动上来的差价获得利润。当然, 高收益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他还需要投资者在市场观察上具有敏锐的眼光, 利用对未来市场的估算把资金进行投入或者撤出获得差价利润。

4.依赖于金融资产的间接性投资活动。金融投资在实现的过程中, 其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的相关资产上, 因此具有依赖金融资产的特点, 表现为间接性的投资活动。金融投资在实现的过程中, 投资者出于提高利润空间等方面的考量, 一般会选择把自身拥有的资金转换到股票、证券等方面, 希望以此来谋取溢价的利润。基于金融市场的投资方式属于一种资金战与速度战, 主要依靠投资者对相关企业在未来的经营状况进行解读与大胆的猜测后, 把自身的资金投资到相关公司上, 从而取得一定股份、证券等, 最后根据相关溢价或者分红取得利润空间。

三、金融投资体系

1.世界上相关国家在对金融投资体系进行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 主要对本国的金融资本进行考量后, 基于本国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制定出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 从而有利于企业的融资工作与提高人民的投资热情, 当然我国也并不例外。我国国家政府在金融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通过相关政策的宣传, 以经济政策为主要指导方向, 利用金融市场向我国人民全面开放投资渠道, 并鼓励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加大融资工作, 进而增加我国金融投资的主体, 促进我国金融投资在市场上呈现出多元化与全方位的发展趋势。

2.在金融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国家政府的相关管理部分出于促进金融市场繁荣等方面的考虑。一般会提高金融投资的渠道, 进而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入市”方式。目前, 我国在金融市场投资的方式上, 主要有金融交易场所 (证券交易所与柜台交易等) 、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电信通信等。其中, 利用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相关基础设备可以满足到现代投资者的需求, 是投资者信息交流与获取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 随着通信技术与社会经济不断的变化, 金融投资渠道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投资者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 也常常遇到一部分错误的渠道信息, 因此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还要提高监管力度。

3.金融投资在操作的过程中, 一般需要中间媒介的沟通作用, 而出于消除垄断现象出现、提高市场杠杆作用以及促进市场的良性循环等方面的考虑。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在金融体系建设与维护的过程中, 一般会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投资环境与相关企业在未来发展上的要求出发, 引导民营企业加入到金融投资上来, 利用其对市场的敏感性来构建中介机构, 从而提高市场杠杆对于金融投资行业的管理作用。另外, 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还会制定出一系列的信用与自律制度, 通过法律规范金融投资中介的从业信用。与此同时, 我国相关管理部分还会充分的利用到人民大众的舆论监督来提高金融投资中介的运行信用。

4.在金融投资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国家政府作为主要的参与者, 一般会发挥其在金融投资市场上的间接监督者与调控者的作用。从一个国家在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的层面出发, 对金融投资市场进行监督与引导, 从而促进金融投资体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解决金融投资市场在日常运行上所出现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代表国家政府可以胡乱的去干预金融投资市场的运转。另外,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宏观调控是我国对市场经济一种直接有效的调节方法, 因此其并不属于直接的干预, 从本质上来讲其更像一种提高市场的主导作用, 加强经济杠杆管理金融市场。

5.我国在金融投资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相关管理部门一般会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在基于本国金融投资行业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通过多种办法完善金融投资体系的相关制度等, 从而体现出为投资者服务的工作目标。一方面, 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在对金融投资体系进行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 一般会充分的考虑到我国金融投资环境的多变性与复杂性, 从而利用国家政府的力量与多渠道的管理办法改善投资环境, 降低错误信息、错误渠道等不必要因素对我国金融投资体系的建设工作的阻碍。另一方面, 相关管理部门还要根据我国金融投资市场的环境, 通过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法律政策来改善金融市场。

四、金融环境评估

1.在科技与管理环境系统方面。现代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由以往的“人力经济”向“科学经济”的方向发展, 同样到了企业的发展层面, 一个企业科技含量越高其发展前景也就越好。因此, 在对金融投资环境进行衡量的过程中, 主要对其科技含量、未来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应用状况等进行衡量。一般来说, 科技水平在金融投资环境上所占的比例越重, 其投资的环境也就越稳定。而从科技情况上来讲, 金融投资主要依赖电子交易系统来完成的,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资金投资前, 可以利用相关信息检验对方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与目前的水平, 从而确认出对方目前的投资环境是否安全, 保证资金是合法的投入到相关的企业中去。另外, 从企业的人力资源与管理工作上来讲, 上市企业在管理工作上越重视, 其投资的渠道也越顺畅。在选择对其进行投资的过程中, 只要安全性得到良好的保证, 那么其他的操作将较为简便。

2.在金融企业环境系统方面。金融投资者在实现资金投资时, 主要利用到电子交易系统, 而相关的金融投资企业则是为投资者进行专门设立的。在对金融投资环境进行了解时, 对相关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信用状况进行考察与了解则非常的有必要。首先, 对于专业的金融机构来说, 其是金融企业成熟度的主要体现,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在数量上越多、在构建上越完善、在分类上越细其投资环境也就越安全。其次, 从金融企业硬件条件上来说, 其硬件设施越高级、越完善, 其投资环境的安全性越高。因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过程中, 资金的流通是依赖于电子交易系统进行的, 完整的硬件系统能够增加投资者的信任感。最后, 从社会的生活状况上来说, 投资者进行投资时, 可以观察该地区的投资社会生活状况, 一个地区人们的投资观念越强烈, 说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越安全。

五、结论

综上所述, 金融投资体系及其投资环境对投资者来说较为重要,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因此, 投资者在进行金融投资时, 一般要详细的了解到相关的投资体系及其投资环境的发展情况, 从而避免错误的投资, 有效的降低金融投资的风险, 提高金融投资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史学佳.金融投资环境评估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 2011, (14) .

[2]朱宏泉, 马晓维, 李亚静等.基金投资者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评论, 2009, (10) .

[3]王培宏, 刘卓军, 唐志鹏.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风险投资环境有效性研究[J].管理学报, 2007, (05) .

上一篇:调研活动下一篇:港口与腹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