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热治疗(精选8篇)
肿瘤热治疗 篇1
近年,高频热疗机在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此种辅助治疗在体现其显著疗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果不采取精细的护理干预,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在运用高频热疗机时,对护理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选取采用高频热疗机治疗的肿瘤患者90例,对治疗前、中、后进行精细的护理,对护理间体会进行总结阐述,旨在为高频热疗机辅助治疗肿瘤患者时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采用高频热疗机治疗的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男45例,女45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49.5±5.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肿瘤诊断标准,9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热疗前护理:
第一,叮嘱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对患者照射区皮肤溃烂情况以及毛发密致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可给患者备皮;第二,在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耐心询问患者身体内是否有金属物植入,仔细的给患者讲解热疗原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如:穿纯棉材质衣物、禁带手表等金属内物品,避免金属体外辐射热量造成烫伤,治疗前排空大小便)以及防御措施,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第三,制定适合病情和体质的治疗方案,合理把握治疗时间;第四,热疗室温度维持在22~26℃。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播放舒缓美妙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情绪[2]。
1.2.2 热疗中护理:
热疗中护理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第一,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采取适合患者的体位,充分暴露热疗部位,尤其注意头、心脏等对人体热敏感的部位;第二,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和耐受力,适当调整热疗温度;第三,对患者在热疗中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询问,如出现发热等不适情况,必须马上停止热疗并采取救治措施;第四,热疗时告知患者,不可随意移动身体,防止烫伤。患者出汗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擦干。
1.2.3 热疗后护理:
热疗后,帮助患者擦干汗渍,防止感染。对患者热疗部位皮肤进行仔细检查,如有发红,水泡等情况,必须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叮嘱患者多喝水,多吃鲜果蔬菜,随时对热疗部位皮肤进行观察。
1.2.4 不良反应护理:
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通常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发热、疼痛、脂肪硬结以及烫伤等。一旦发生上述不良反应,需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给予处理措施。如对发热患者,以降温为主,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清淡食物,保证充分的休息;对皮下脂肪硬结患者,进行热敷;对烫伤患者,保持局部皮肤干燥,禁止抓挠,给予局部消毒以及烫伤膏涂抹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其中包括烫伤1例,疼痛1例,发热1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
3 讨论
高频热疗机适用于不同病人和不同病变部位,其在肿瘤患者辅助治疗中疗效确切,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已经被临床多次证明[3]。随着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广泛运用,其相关护理也逐渐被人们关注。高频热疗机在使用时,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研究表示,精细的护理干预,可防止皮肤烫伤,减少不良反应发生[4]。本研究采用高频热疗机治疗肿瘤患者90例,对治疗前、中、后进行精细的护理,其护理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护理方法可作为临床护理参考。
参考文献
[1]马玉清,赵春娟.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69.
[2]梅国红.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肿瘤患者的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2011:212-214.
[3]薛慧琴.HG-2000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5):329-330.
[4]张文东.联合使用止痛贴膏和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4):72-73.
肿瘤热治疗 篇2
【关键词】热灌注化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深部射频热疗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94-02
腹腔淋巴结转移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时的常见并发症。例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大肠癌、胆囊癌、胆管癌等常因淋巴结转移而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这些肿瘤手术后又因腹腔淋巴结转移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常表现为腹痛、腹胀、纳少等症状,并发肠梗阻、腹水、阻塞性黄疸等并发症,病人因此降低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目前临床多为全身化疗为主,少有局部放疗,亦有热治疗及中药治疗的报道,但临床有效率均较低。我科采用腹腔热生理盐水43℃加入小剂量顺铂注射液及地塞米松腹腔内灌注,后行局部热疗,使热疗与抗肿瘤药物联合而增加血药浓度,增强灭活肿瘤细胞的效果,从而使腹腔淋巴结得到有效治疗,且毒副作用多可耐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收治的32例肿瘤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均经病理或/和细胞学确诊。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29-75岁。CT检查提示均有腹腔淋巴结明显转移;Karnofsky评分350分,预计生存≥2个月。32例病例随机分为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组(治疗组)、单纯热灌注化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6例。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确定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用无菌穿刺针行腹腔穿刺术,穿刺成功后固定穿刺针;将500m10.9%氯化钠溶液在恒温浴箱中加热至43℃;将顺铂注射液20-40mg、地塞米松10mg加入43℃的生理盐水中,然后连接穿刺针将药物输入腹腔内;输入后嘱患者变换体位以使药物在腹腔内分布均匀。热灌注化疗30min后开始进行深部射频热疗;选择腹部加热,将射频热疗机调至41%~43%。加热30min~40min,每周3次,连续4周。
1.3 疗效判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腹腔淋巴结转移消失,症状缓解并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腹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50%以上),症状缓解并持续1个月以上;稳定(SD):腹腔淋巴结转移减少(不足50%),无增加趋势,症状部分缓解;无效(PD):腹腔淋巴结转移无减少或增加,症状加重。CR+PR为总有效率。
生活质量评价用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状况Karnasofsky(KPS)评分的变化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增高: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10分以上者;稳定:治疗后KPS评分增减均不足10分者;下降: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超过10分者;生活质量的评价以生活质量改善率来反应。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后KPS评分增高者总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有效率采用X2检验;KPS评分用两组资料的t检验。
2、结果
2.1 疗效观察 治疗组对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6.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2 生活质量 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为73.08±4.58。对照组为69.88±2.36。二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3。
2.3 毒副反应 治疗前后二组病人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全部消失,無相关死亡。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见表4。
3、讨论
腹腔淋巴结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临床上一旦出现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就意味着病变已局部转移或全身播散,这种情况下病势发展较为迅速,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热灌注化疗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优势,可明显增强药物诱导细胞凋亡,提高化疗药物的效果。加热破坏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能增加化疗药物与肿瘤细胞的交联,提高了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使细胞内环境酸化,促进了化疗药物引起细胞凋亡。肿瘤细胞致死温度的临界点在42.0℃,正常组织高温的安全极限是45.0℃。43%热灌注可改变毛细血管的血液灌注,从而改变化疗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影响化疗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同时能抑制肿瘤细胞DNA修复酶活性,能抑制肿瘤细胞表面多药耐药标志物的表达,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深部射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已有大量临床基础及临床研究报道,能利用热动力学效应,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明显提高腹腔内药物的浓度以及对腹盆腔内弥散性病灶的杀伤作用。
肿瘤热治疗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3年收治晚期肿瘤患者58例, 均符合相关疾病治疗标准, 在征求患者意见之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9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 女15例, 年龄36~78岁, 平均 (41±3.5) 岁;对照组男15例, 女14例, 年龄37~77岁, 平均 (43±1.5)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注:两组对比, 差异显著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方法: (1) 对照组:该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放疗。 (2) 观察组:该组29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放疗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种类进行对应热疗治疗。热疗在常规高温中进行, 温度41~45℃, 微波、射频, 治疗过程中进行多次加热。治疗直至放疗结束, 一般情况下2次/周, 于放疗1小时内进行。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治疗期间详细观察两组各方面情况, 对比临床治疗疗效。将治疗效果分为4个等级, 即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恶化。治疗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3]。
统计学处理: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x±s) 表示计量资料, χ2表示计数资料, 并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通过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效果4个等级均存在差异, 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24例, 有效率82.76%, 对照组治疗有效9例, 有效率31.03%,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近年来, 肿瘤热疗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 其应用各种热源和现代医疗科技相关技术行加温治疗的方法。就热疗本身而言, 是一种物理性治疗, 其热源主要包括高频磁波、超声波、热水浴等等。在对患者机体加温的同时, 杀死肿瘤细胞或促使其凋亡, 且机体正常组织也不会受伤。其与放疗相比无不良反应, 但是热疗需配合放疗临床疗效才会更显著。
本文观察组中选取的29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 部分缓解20例, 无变化3例, 恶化2例, 总有效率82.76%;单纯放疗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 部分缓解8例, 无变化10例, 恶化10例, 总有效率31.0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在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应用放疗治疗的同时, 于放疗1小时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常规高温配合治疗,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4,5]。
摘要:目的:探讨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晚期肿瘤患者58例, 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各29例。其中观察组实施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 对照组实施放疗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后, 两组治疗效果4个等级均存在差异, 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24例, 有效率82.76%;对照组治疗有效9例, 有效率31.03%,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晚期肿瘤能在治疗期间形成互补关系, 增进临床治疗疗效。
关键词:放疗,热疗,晚期肿瘤,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杨乐伟, 徐西伟.放疗结合热疗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3, 34 (30) :6228-6228.
[2] 赵晓叶, 郝丽霞, 付英秀, 等.放疗结合热疗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2, 34 (19) :2970-2971.
[3] 胡佳乐, 刘胜.热化疗治疗中晚期实体肿瘤近期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 2002, 45 (11) :637-639.
[4] 李志, 陈福军, 周雨蒙, 等.放疗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 2012, 14 (3) :491-492.
肿瘤热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 114例住院病人, 年龄37-77岁;
男58例, 女56例;所有病例均为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
1.2 治疗方法病人均采用HG2000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 治疗前先由医生根据病人的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 确定治疗的部位。
治疗时电极板对准治疗部位, 相隔皮肤5-7 cm, 启动电脑操作系统开始治疗。根据病人耐受程度调节温度在41-43℃, 每次治疗时间为60分钟, 每周三次。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黄帝内经》云"百病皆生于气也", 这个气字即指喜、
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调护在疾病的发生、治疗、护理方面显得很重要。对于病人来说, 体外高频热疗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 大多数病人对其不了解, 从而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所以对于首次接受热疗的病人应把工作重点放在疏导情志方面。告知其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等。针对病人的接受能力进行耐心的宣教, 使病人了解热疗的原理、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使病人消除顾虑, 情绪稳定,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热疗前的护理嘱病人热疗前只进食少量清淡饮食, 尽可能的排
尽尿液, 对于残留在尿道口的尿液应用纸巾抹干, 以免造成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治疗部位的金属及具有磁性的物品应去除, 如项链、耳环、手表等, 体内装有金属假牙、心脏起搏器、内支架等应在治疗前向医生说明[2]。嘱病人备好干毛巾, 穿纯棉的衣服。
2.3 热疗期间的护理 (1) 治疗时取仰卧位, 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原则, 定位后不要随意改变体位;
(2) 若病人正在输液, 将输液的肢体水平展开于支架上, 使注射针梗远离电极板约20cm, 擦干体表的汗液; (3) 在热疗过程中准确掌握和调节温度, 必须根据病情、部位、胖瘦等不同情况调整好治疗中的温差, 做到治疗功率个体化, 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4) 提醒病人热疗过程中不要触摸电极板、照射部位, 以防止烫伤; (5) 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 及时询问病人热感效果。以达到病人觉得治疗部位有温热感, 能耐受的程度。有的病人认为热疗越热效果越好, 要告知病人这样易造成烫伤。
2.4 热疗后的护理治疗完毕后协助病人缓慢起床, 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协助病人擦干汗液, 更换汗湿衣裤。注意保暖, 防外邪入侵。嘱病人多饮水以补充热疗时的体液丢失量, 并充分休息, 以利于体力恢复。做好治疗记录。
2.5 饮食调护中医认为分清病情、脏腑, 了解食性, 辨证施食, 对调摄阴阳能起到很好的固摄作用。
肺癌者多出现肺阴亏虚, 热迫血溢症状, 咳嗽痰粘, 胸痛心烦。宜多食荸荠、梨、藕、黑木耳、淡菜等滋阴清热, 化痰软坚, 凉血止血之品。食道癌、胃癌者多出现湿困脾阳, 胃失和降的症状, 恶心呕吐, 纳呆腹胀, 肢体困倦。宜多食刀豆、淡菜、薏仁、豆芽、莲子、藕粉、鲫鱼、兔肉、鸡蛋等和胃降浊, 利湿健脾之品。肠癌者多出现湿热下注, 传导失司的症状, 下痢脓血, 腹痛肠鸣, 大便秘结或溏泻。宜多食藕节、黑木耳、无花果、山药、山楂等清热利湿, 化食导滞, 健脾和胃之品。肝癌、胰腺癌者多出现肝郁气滞, 湿热熏蒸的症状, 胸胁苦满, 性情急燥, 腹胀不食。宜多食香菇、绿豆、白木耳、番茄等舒肝理气, 清热利湿退黄之品[3]。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烫伤热疗过程中病人身上带电, 触摸电极、仪器及其他人, 会发生触摸处烫伤及机器损坏。
此外, 在电磁场环境中, 金属类物品 (如首饰、注射针梗) 、液体等能吸收电磁波能量, 产生涡流导致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以致感到刺痛甚至烫伤[4]。所以治疗前一定要去除金属物件, 出汗多时, 要先停止治疗, 擦干汗液后再继续治疗。
3.2 皮下脂肪硬结对于较肥胖的病人, 温度过高易出现脂肪硬结, 不需作任何处理, 1-2周后可自愈。
本组中无出现皮下脂肪硬结。
3.3 脱水对于体质虚弱者, 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主诉及出汗程度, 治疗后及时补充水分以补充热疗时的体液丢失量, 并充分休息。
4 总结
体外高频热疗其原理是采用计算机监控操作下, 应用高频振荡电流, 通过人体与电极之间的空气作为加热介质, 作用于人体产生内生热及高频电磁振荡双重效应, 其能量被组织吸收, 转变为热能, 使肿瘤内部达到43℃, 从而起到杀伤癌细胞, 治疗疾病的作用[5]。其突出、良好的效果有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热疗虽然副作用少, 但可因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而发生烫伤或产生脂肪硬结等并发症。通过运用中医情志调护及详细而科学的健康宣教及掌握热疗前、期间、后的护理技能, 可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好辨证施食, 以促进病人康复, 从而保证治疗周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彭楠, 赵彼得.临床肿瘤热疗[MI.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
[2]王秋红.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体会.咸宁学院学报, 2005, 19 (1) :67.
[3]许赞斌.癌症患者食疗探讨.福建中医药, 1994, 25 (5) :43~44.
[4]彭来英.高频热疗治疗265例肿瘤患者的护理.当代护士, 2007, (3) :64-66.
肿瘤热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7年6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膀胱肿瘤患者50例, 其中男37例, 女23例, 年龄36~88岁, 初发44例, 复发6例;单发42例, 多发8例。临床症状分别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尿频、尿痛、尿急和排尿困难。B超检查发现膀胱腔内占位性病变者45例;膀胱镜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9例;1例行CT检查发现肿瘤基底部明显增厚。所有病例均未发现有明显盆腔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经病理切片证实为膀胱肿瘤。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膀胱肿瘤行手术治疗1~2周之后, 开始行膀胱热灌注及化疗治疗, 我们将10 000 ml生理盐水置于消毒容器内后进行加温;然后通过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CHNT温控仪将盐水恒温至44~47℃ (进入膀胱腔内温度) , 再通过BP-21型床旁血透泵和德国贝郎公司生产的血液透析管将恒温盐水持续匀速从三腔导尿管冲洗口灌注入膀胱腔内, 由导尿管引流口让液体自行流出。测定流出的盐水温度一般在41~43℃, 时间大约1 h, 每天1次, 7次为1个疗程。热疗结束后给予盐酸吡柔比星20 mg加葡萄糖溶液50 ml由导尿管内灌入, 保留约45 min, 每周1次, 8周为1个疗程。
1.2.2 健康教育方法:
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个体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制订有效的、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 每天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随时调整健康教育计划。责任护士采用口头、书面、健康小册子、相关的电视节目等方法进行宣教, 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 每日按制定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教育, 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出院后通过填写问卷评价表, 获知患者在经过治疗和健康教育后对膀胱肿瘤的认知程度, 包括膀胱肿瘤的临床后果及严重性, 坚持热化疗的效果以及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等。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心理指导
大多数膀胱肿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同, 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顾虑, 针对这些问题, 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介绍膀胱灌注治疗的重要性, 尤其是膀胱肿瘤术后易复发, 需要长时间灌注化疗药物, 定期进行膀胱热疗。个别患者往往悲观失望, 失去信心, 担心达不到治疗效果, 因而不愿接受继续治疗。告知患者膀胱灌注化疗疗效佳, 痛苦少, 热疗期间无痛苦, 基本上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只有坚持治疗, 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才能战胜疾病。让同种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 使患者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稳定患者的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保证治疗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2.2 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相关知识指导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膀胱灌注化疗是膀胱肿瘤重要的后续治疗方法。选用有效的经膀胱灌注辅助治疗, 符合“保留器官的局部手术加化疗”这种近年来国际上治疗肿瘤的新趋势[1]。由于膀胱灌注的疗程较长, 患者易产生厌烦情绪, 应向患者讲解与膀胱肿瘤相关的疾病知识, 包括膀胱灌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灌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灌注后不适及配合要点。告知患者必须规律地坚持进行膀胱灌注。护理人员在进行膀胱灌注前应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行导尿, 并试夹管以判断患者的储尿功能。膀胱内灌注药物在热疗结束后进行, 嘱患者灌注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 清洁会阴部, 灌注前2 h禁饮水, 排空膀胱尿液, 以减轻尿液对药物的稀释作用, 可使药液在膀胱内停留较长的时间以充分发挥作用。告知患者热疗后应保留药物40 min~1 h, 体位为平卧—左侧位—右侧位—俯卧位, 每种卧位持续10~15 min, 交替进行, 使药液与膀胱黏膜各面充分接触, 保证化疗效果[2]。告诉患者化疗药物保留时间应在30 min以上, 也不应太长, 以防出现尿频、尿急等毒副反应。化疗后可多饮水, 并注意会阴部清洁, 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2.3 膀胱肿瘤热疗指导
膀胱热疗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 如会出现小腹部发热、尿道口溢尿情况, 可通过降低灌注速度来调节。嘱患者要卧床休息, 行膀胱热灌注治疗时应详细记录每次灌注进出量, 以保证其平衡。如果出现出水量减少、患者腹胀现象, 需考虑到导尿管堵塞的可能, 与患者解释清楚, 解除其紧张心理, 使热灌注能顺利进行。如果出现畏寒、发热和明显血尿, 应及时报告医生, 果断中止热疗。
2.4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多饮开水, 加强营养, 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热量饮食。忌油炸、辛辣刺激及亚硝酸含量高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吸烟、不喝酒, 适量活动, 增加机体抵抗力。饮食要有规律, 注意饮食卫生, 多吃蔬菜水果, 预防便秘。
2.5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要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 通风良好;嘱患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及人群集中的地方;气温变化时注意冷暖预防感冒;指导患者定期复查, 可以早期发现复发, 及时治疗, 因复发后再次手术切除仍有治愈的可能。向患者说明膀胱癌的复发倾向, 叮嘱患者严密注意平时排尿情况, 有无排尿困难、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尿痛、下肢水肿和消瘦等症状, 如出现上述情况, 须及时来院治疗;并告知患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至少每小时1次, 减少诱癌物质与膀胱黏膜接触的机会。叮嘱患者术后2~3年内每3个月做一次膀胱镜检查, 以后视病情改为每半年1次, 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为预防肿瘤的再次复发, 告知患者须定期坚持来院行膀胱内化疗药物灌注和膀胱内热灌注。灌注治疗期间每月查1次血常规, 观察全血细胞是否正常;每月查1次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观察癌症是否复发。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时, 收集晨起第二次尿液或新鲜尿液。
3 结果
本组患者50例, 随访7个月~4年, 热疗和化疗期间除2例因热灌注期间出现血尿、畏寒发热而中断热灌注治疗外, 其余病例均能顺利地完成热灌注和化疗。本组共有4例患者因膀胱肿瘤复发而再次行电切或全膀胱切除术, 肿瘤复发率为8%, 低于相关文献报道。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热疗和化疗疗效及膀胱肿瘤特性知识, 多数患者能很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 在治疗时能很好地配合医生, 生活中也能很好地规避致癌因素, 复发率明显降低。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 改善了患者因反复插管和不良反应而造成的恐惧心理, 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能坚持定期、准时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 使一部分患者免于行膀胱切除手术或推延手术时间, 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同时调动了护理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积极性和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热情, 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4 讨论
膀胱肿瘤作为外科最常见疾病, 不仅发病率高, 复发率也高, 术后一般需要行膀胱灌注化疗以减少复发率。我科在膀胱化疗的基础上, 结合膀胱腔内热灌注治疗, 极大地减少了膀胱肿瘤术后的复发率。郭应禄院士认为[3]:温度在50℃范围内, 对一些病变组织可以产生破坏作用, 如肿瘤及增生细胞等。由于它们自身的血液循环及代谢作用不良, 受热后易出血、水肿等, 导致肿瘤细胞及增生组织结节的变性或死亡, 而正常细胞由于良好的代谢能力可以耐受50°C左右的高温, 由此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称之为热疗。而热疗后进一步行膀胱灌注化疗更能很好地预防肿瘤复发。
随着医学的发展, 人们期望延长寿命, 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 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 消除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的科学[4]。在热疗和化疗期间, 我们注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膀胱肿瘤因术后复发率高、术后热化疗周期长、费用较贵,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文化水平、经济能力存在差异, 对疾病认识也有差异, 导致在术后治疗依从性的不同。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 患者对热疗和化疗的相关知识及配合性大为提高。本组中断治疗的患者仅有2例, 肿瘤复发率更是减少到8%。良好、全面的护理及宣教加强了医患交流, 改善了医患关系, 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 健康教育还改变了膀胱癌患者不科学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使其掌握了更多的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和保健康复知识, 能积极遵照医嘱进行治疗, 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 有效地预防肿瘤复发, 提高了疾病治愈率, 减少远期并发症。
关键词:膀胱肿瘤,化疗,热疗,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Grob BM, Macchia RJ.Radicaltransurethralresec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J].J Endourol, 2001 (15) :419-423.
[2]庆英, 杨华杰.THP膀胱内灌注治疗高龄膀胱癌的护理[J].山东医药, 2003, 40 (26) :68.
[3]郭应禄, 主编.腔内泌尿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322.
肿瘤热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4例患者中, 男133例, 女61例, 年龄26~69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明确诊断, 经头颅CT、心电图、B超、肺功能、胸片、MRI、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均证实无热疗禁忌证, kamofskg评分≥60分。
1.2 全身热疗方法
清醒状态下运用SRI全身热疗系统的射频和红外线双热源对患者进行均匀加热升温, 以直肠温度为核心温度, 作为体温调定点, 同时测量体表温度作为参照值, 治疗功率400~700 W, 恒温治疗温度设定为39.5~41℃, 升温1.5 h, 恒温2 h, 恒温后按医嘱配合化疗, 自然降温0.5~1 h, 降温至38.5℃时离开治疗仓。治疗过程中, 监测心电、呼吸、血压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 持续吸氧, 维持静脉输液, 补充水、电解质, 恒温后按医嘱配合化疗。
1.3 护理
1.3.1 热疗前护理
1.3.1. 1 评估患者
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对热疗的了解程度、对热的敏感性和耐受力等, 了解患者有无植入性金属, 排除治疗禁忌证, 制订热疗方案及接送方案。
1.3.1. 2 热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1) 适应证:恶性肿瘤, 复发转移性晚期恶性肿瘤, 对化疗耐药、放疗抗拒的恶性肿瘤, 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治疗, 顽固性癌性疼痛; (2) 禁忌证:颅内原发及继发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功能代偿不全、未能控制的高血压, 肺功能代偿不全, 肝、肾功能不全者, 出血倾向 (PLT<80×109/L) 、出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和凝血酶缺乏, 未纠正的重度贫血, 红血细胞压积<32%和/或血色素<10 g/L者;WBC<4.0×109/L者, 植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及其他金属人造器官植入者, 怀孕患者, 体温38℃以上, 感觉缺陷、局部感觉麻木或血液循环不畅者、糖尿病足患者, 全身衰竭或KPS<70者, 有特定感染灶的患者 (如阻塞性肺炎、尿路梗阻等) 。
1.3.1.3全程的舒适护理
热疗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技术, 远不如化疗等常用方法为患者所熟知。由于缺乏热疗相关知识, 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怀疑等不良情绪, 兼患者均是在清醒状态下行全身热疗, 过程酷热难耐, 更加需要全程的心理护理, 因此笔者采用全程的舒适护理[7]: (1) 术前心理疏导:因人施导,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热疗的相关知识、治疗室环境, 告诉患者:医生护士将通过视听设备和观察窗时刻关注和守护着患者, 并能随时交谈,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思想负担。 (2) 治疗时允许家属陪伴, 满足其心理需求[8];治疗过程中关心患者, 每15分钟询问患者一次, 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 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 (3) 治疗期间播放由患者选择的音/视频节目, 分散注意力 (舒缓情绪) , 以利于治疗顺利完成[9]。
1.3.1. 4 热疗前患者准备
(1) 治疗前一晚嘱患者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睡眠以确保有足够的体力耐受热疗; (2) 治疗当天早餐进食易消化食物, 忌过饱和空腹;由于治疗时间较长, 消耗大, 嘱患者准备一些流质食物; (3) 治疗前排空二便, 准备擦汗毛巾和尿不湿, 尽量不留置尿管, 苏卫红[10]报道患者热疗后会出现持续尿道刺激症约5~7 d, 笔者也碰到类似情况, 改用尿不湿后, 问题得以解决; (4) 告知注意事项:不能带金属物品和饰物治疗, 治疗时严禁触摸设备按键、开关;由于患者处于浮地状态, 患者身上感应有电磁场, 家属触摸患者前要戴手套保护。
1.3.1. 5 热疗系统的准备
(1) 治疗前开机预热半小时; (2) 准备各种规格的水袋、冰袋, 秋冬季要预热水袋至36.5℃; (3) 测温传感线实行-治疗-校温-控温, 要求测温传感线温度精确到±0.2℃, 每个患者治疗前套上保护套才使用, 治疗后弃保护套, 消毒后保存、备用; (4) 调节室温, 治疗前视季节调节空调为冷或暖。治疗开始后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调整室温。
1.3.2 热疗中护理
1.3.2. 1 维持充足的氧供
本组患者均给予中流量吸氧, 先调节好流量后应用, 停氧时先拔鼻导管后关闭氧气开关, 注意用氧安全。
1.3.2. 2 维持静脉输液通畅
(1) 应用留置管道, 不用钢针[11], 因金属有聚热作用, 容易造成局部过热损伤; (2) 妥善固定留置管道, 告知患者热疗过程中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导致管道松脱造成药物外漏, 热疗结束后更换无菌敷料、重新固定留置管道; (3) 恒温后按医嘱输入化疗药, 注意输液速度及患者反应, 按静脉化疗规程护理。本组患者无化疗药外渗情况出现。
1.3.2.3熟练操控热疗设备
(1) 协助患者平卧后置入体内测温线并固定, 测试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并记录, 作为患者热疗前的基础指标;设定治疗参数, 系统自动匹配后进入治疗状态。 (2) 治疗初期采用低功率射频让患者适应, 然后根据患者的升温速度 (0.1~0.2℃/5 min左右) 和患者的自我感觉逐步增加射频输出功率, 同时监视反射功率, 使信号源始终处于最佳匹配状态。 (3) 热疗全程予心电监护, 当心率>120次/min左右时, 如果血压开始下降, 提示升温过快, 根据情况作调低或切断射频功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立即终止治疗, 马上采取散热、降温及抢救措施。 (4) 治疗时长4~6 h, 为使患者舒适, 允许患者轻微改变体位, 如匹配发生变化, 再行调整匹配和射频功率, 在调整过程中红外功率无须暂停。
1.3.2. 4
务求舒适的生活护理升温期患者比较难熬, 适时放置冰枕和冰项圈保护大脑, 及时擦干头部的汗液, 避免汗水流入眼睛和耳朵。按需给患者小口喝水或饮料。如患者不习惯用尿不湿, 可暂停治疗, 适当处置各种导管, 协助患者上下治疗床[12,13]。
1.3.3 热疗后护理
1.3.3. 1 皮肤护理
治疗结束, 检查患者患者皮肤有无烫伤、水泡, 通常是通体潮红, 随着体温的恢复而回复正常[14];热疗后3 d内仍需注意保护皮肤, 避免搔抓, 观察有无迟发性水泡的出现, 及时发现并按相应烫伤规程护理。
1.3.3. 2 防感冒保安全
(1) 全身热疗后患者消耗大, 容易出现眩晕, 上下治疗床、病床时一定要在旁守护, 防跌倒; (2) 患者热疗后短时间内出汗仍较多, 应及时更换汗湿衣被, 防止感冒。
1.3.3. 3 饮食护理
建议患者饮淡盐水, 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按医嘱继续静脉补充能量, 注意休息。
2 结果
本组194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治疗, 未发生深Ⅱ度以上烫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多数会出现皮肤潮红、出汗多、口渴、疲劳等表现, 通常8~12 h恢复正常, 本组有3例迟发性水泡, 面积约为2~4 cm2, 对症处理后均于两周内痊愈;有8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烦躁, 经全程的舒适护理及相应护理措施后完成治疗。
3 讨论
肿瘤热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膀胱肿瘤的患者, 纳入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膀胱经活检以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上皮癌;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疾病;无肌层浸润;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排除标准:肿瘤充满膀胱者;终末期恶病质者;严重出凝血障碍。其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35~75岁, 平均 (51.5±20.2) 岁。单发31例, 多发9例。病理分期均为T1期。Ⅰ级18例, Ⅱ级22例。将该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周开始治疗。
1.2.1 对照组
采用丝裂霉素灌注化疗, 将丝裂霉素3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 常规消毒会阴, 置导尿管排净膀胱内残余尿液后, 灌注药物, 药物灌注结束后拔出导尿管。每周治疗一次, 治疗6次。之后每2周治疗一次, 共6次。
1.2.2 观察组
采用丝裂霉素热灌注治疗, 将丝裂霉素3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 消毒会阴连接三腔气囊导尿管入膀胱, 排空尿液后将热灌注治疗机与三腔气囊导尿管连接, 出口与测控连接, 注入热灌注液, 设置输出温度为45℃, 以患者感觉有尿液为适度[2], 灌注过程中通过温度及流速使灌注液温度控制在42℃~43℃。首先灌注300 ml左右, 之后利用循环模式以300 ml/min流量灌注, 时间约为2 h, 完成后保留100 ml随尿液排出。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 免疫功能:包括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 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样2~3 ml, 置于含有促凝剂的生化管中, 室温1000 r/min离心10 min, 取血清, 置于冰箱保存后进行统一检测。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epicsxl流式细胞仪, 操作方法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 生存率及复发率: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 时间为3年, 记录此期间患者生存率、复发率及3年内生存时间。 (3) 不良反应:热灌注带来的不良反应 (血尿、膀胱刺激征、皮潮红等) 及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肝肾损害等) 。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膀胱痉挛、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 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尿4例, 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区疼痛。对照组分别为2、8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高于对照组, 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3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既有内在遗传因素, 又有外在环境因素。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是膀胱肿瘤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原因。在膀胱肿瘤中尤其是膀胱癌中, 约70%以上为浅表性癌。就目前而言,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已成为浅表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公认。但浅表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几率较高。文献[3]报道, 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可高达50%~70%, 因此术后必须给予相应的治疗加以预防。膀胱灌注药物能够使膀胱上皮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患者的病灶和药物可充分接触, 而且全身吸收少, 不良反应小[4,5]。常见的灌注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吡柔比星、表柔比星等。
正常细胞的可耐受45℃的温度, 肿瘤细胞在42℃时就开始死亡。采用热灌注的方法使化疗药物的温度达42℃~44℃, 可充分发挥热效应, 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吸收和渗透, 提高细胞内药物的浓度和反应速度, 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起到1+1>2的效果[6,7]。文献[8]报道, 丝裂霉素作为热灌注药物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 毒副反应较轻, 患者可耐受。本研究结果显示, 热灌注治疗降低了电切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 而且并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热灌注治疗电切术后膀胱肿瘤的疗效较好, 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降低复发率。
摘要:目的:比较热灌注治疗与丝裂霉素灌注化疗电切术后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经电切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20) 和对照组 (n=20) , 对照组术后给予丝裂霉素灌注化疗, 观察组采用丝裂霉素热灌注化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高于对照组, 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3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热灌注治疗电切术后膀胱肿瘤的疗效较好, 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热灌注,丝裂霉素,电切术,膀胱肿瘤
参考文献
[1]丁正华.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在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17) :54-57.
[2]唐中山, 毛利峰, 魏广金.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热灌注治疗[J].临床医学, 2011, 31 (7) :8-9.
[3]张建立, 孟建彬, 马金海.围手术期胃肠癌患者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 2013, 12 (8) :636-638.
[4]唐中山, 高洪亮, 毛利峰, 等.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医学, 2011, 31 (9) :26-27.
[5]裴建强, 杜宏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 2013, 53 (39) :41-42.
[6]赵容顺, 胡旭辉, 刁伟强, 等.盆腔或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手术治疗胃肠癌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4) :107-108.
[7]张翔.吉西他滨+顺铂全身化疗联合体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肺癌并胸腔积液[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4) :166-167.
肿瘤热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年龄25~86岁,中位年龄57.9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本组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或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查确诊,其中原发性肝癌或并肝内转移10例,鼻咽癌、肺癌、肠癌、肾癌治疗后复发肝转移7例,肺癌Ⅲ~Ⅳ期3例,乳腺癌并淋巴结转移2例,皮肤癌1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恶性脑膜瘤复发转移1例,胰腺癌梗阻黄疸1例,颈部转移癌3例。治疗的肿瘤最大为8.0cm×9.0cm,最小为1.3cm×3.0cm,植入治疗为原发灶者14例,转移灶者16例,患者Karnofsky评分60~80分,植入放射性碘125粒子4~33粒,每粒活度0.5~0.8毫居里。粒子植入后7d内在粒子植入部位行体外高频热疗28例,4周后行热疗2例。
1.2 治疗设备
1.2.1 放射性碘125粒子
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工所生产的CIAE-6711型碘125密封型颗粒种子放射源,规格0.8mm×4.5mm,每粒活度0.5~0.8mci。
1.2.2 粒子植入防护设备
双螺旋CT、B超、粒子植入针、植入器、粒子装载器、防护屏、防辐射眼镜、铅帽、铅衣、手套,颈围等,袖珍放射监测仪。
1.2.3 体外高频热疗机
为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G-2000型体外高频肿瘤热疗系统,工作频率为13.56MHz,透热紧度0~25cm。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患者准备
准备治疗区皮肤及各种皮试,术前倾听患者的诉说,说明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局限性,手术的目的和方法,解除患者对植入和携带放射性粒子产生紧的张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
2.1.2 用物准备
根据植入计划的设计需要用的碘125粒子的数量,穿刺针,粒子植入器、粒子装载器、尺等灭菌后备用,防护设备(防护屏、防辐射眼镜、铅帽、铅衣、手套、领围等),袖珍放射监测仪。
2.2 术中配合
2.2.1 固定体位
根据病变部位取有利于穿刺及粒子放置的适当体位,以保证粒子植入部位的准确性。
2.2.2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2.3 注意清点粒子
在手术前要清点粒子数量,种植过程中也要注意清洁粒子数量,严防粒子丢失,以免引起放射性污染。
2.2.4
术中注意患者非治疗部位及主要操作人员的防护工作,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设备。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放射性粒子植入放疗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的时间不太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还不完全了解,因此观察生命体征对术后患者很重要。
2.3.2
粒子植入后予局部包扎,1周内做X线复查粒子位置情况,定期复查血象及肝、肾功能1个月后复查CT了解肿块大小,评价临床疗效。
2.3.3 放射防护
(1)患者单间病房,缩小患者活动范围,不过床串房,定期测定患者体表及周围射线剂量率。患者治疗后1~2个月内,应昼避免与孕妇、儿童密切接触,或保持1m以上的距离。(2)护理需近距离治疗操作时,使用铅制防护衣与屏罩,在保证质量及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接触时间。
2.4 高频热疗护理
2.4.1 科学评估患者有无热疗禁忌证,做好患者高频热疗前的心理护理评估及心理准备。在热疗前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解释热疗的目的、意义,使患者消除顾虑。
2.4.2 熟练掌握了热疗系统及正确使用,维持热疗机处于最佳状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温度在41~43℃,时间60~90min。
2.4.3 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症状、生命体征及局部皮肤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调整热疗机的输出功率或终止治疗,给予相应处理。
2.4.4 保持与患者交流,听取患者随时反映治疗时的信息、痛感、不舒适感。对感觉迟钝的部位和瘢痕部位、老年患者进行加温治疗时,要严密监测体温,可不以患者的感觉为依据。对接受加温治疗的患者应慎用镇静剂或止痛剂,以免掩盖患者对热痛的感受。
3 疗效评价及结果
按WHO癌症治疗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判断[2]分为完全缓解(CR),部份缓解(PR),无变化(NC),进展(PD),30例患者中,CR2例,PR18例,NC6例,PD3例;患者Karnofsky评分70~10分,3例患者治疗后4个月死亡,5例在6个月后死亡,其余患者存活1年以上;完成全程治疗29例,1例例热疗3次后出现皮肤发红,停止治疗后恢复正常。
4 讨论
肿瘤患者的治疗以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发展方向,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但临床上确认为癌症的患者大部分处于中晚期,手术治愈率不高,易术后复发或转移。外放疗能提高肿瘤的治愈,减少局部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放疗使正常组织有一定的损伤,可出现放射性后遗症,个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其借助立体定向三维图像技术将不足5mm长、安全系数高的放射性粒子,精确、均匀地置入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粒子持续释放低能量γ射线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再增殖由于受到射线持续照射而明显减少[3],周围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放射性粒子植入适用于部分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使肿瘤缩小,或进而获得手术机会;对晚期有转移或术后复发患者,可对其原发灶或转移灶行粒子植入治疗,达到减轻肿瘤负荷,消除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4]。
体外高频热疗是应用高频振荡电流通过空气作为人体与电极之间加热的介质,产生高频电磁场作用于肿瘤组织,磁场的能量被肿瘤组织吸收,转变为热能,通过热量堆积,使肿瘤内温度升高,抵制肿瘤组织合成,破坏其细胞骨架,最终使肿瘤组织凋亡。
放射治疗对肿瘤中心的乏氧细胞和S期细胞作用较弱,而这些细胞却对高热最敏感,热疗可通过干扰细胞亚致死损伤或潜在致死损伤的修复来增强放射效应,因而,放射与热疗的联合应用可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死作用[5]。
由于粒子植入及热疗的部位不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一,严密观察及监测生命体征是预防并发症有效的措施。由于体外高频热疗作用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温度升高,有出血的可能,对血压监测尤其重要,防止肿瘤出血。护理人员要掌握不同部位热疗的技术特点及注意事项。治疗中,患者正常组织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4℃,而治疗肿瘤的理想温度是43℃,二者很接近,避免热疗区疼痛是防止对正常组织产生热损伤的主要方法。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治疗,二者合一的护理比单一的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或高频热疗的护理难度更大,需要完善的护理程序,在粒子植入时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监测,热疗前后的护理。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的全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系列完善的护理程序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直视或CT、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治疗计划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永久性植入肿瘤内持续照射,术后于患者病变区域行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进行实例的观察与护理,制定完善的一整套护理程序。结果30例患者中:CR1例,PR26例,NC2例,PD1例,完成全程治疗的29例,1例热疗3次后需停止(不能完成)。结论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疗,二者合一的护理比单一的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或高频热疗的护理难度更大,需要完善的护理程序。
关键词:碘125粒子,植入,体外高频热疗,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力军,马林,吕在鹏,等.现代高新技术治疗恶性肿[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34,269.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46.
[3]池捷,王晖,吴关慧.碘125粒子立体种植治疗晚期肿瘤[J].广州医药,2003.34(5):15-16.
[4]黄志庆,田华琴,郎江明,等.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报告[J].河南医学,2003,14(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