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精选12篇)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1
0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 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 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培养学生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C语言课程一般采取“18周理论课 (3节) +上机课 (2节) ”的教学模式[2,3]。这种教学模式课时很多, 但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原因有: (1) 课堂教学主要围绕C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 上机作业主要针对理论知识, 知识点缺乏关联,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 (2) 不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针对以上原因, 笔者所在学院对C语言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 压缩理论授课课时, 专门安排两周在机房集中进行实践环节, 完成完整的项目开发。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尤其重要。
1 集中实训安排
(1) 项目选题。在集中实训中, 考虑到大一学生第一次做完整的项目, 缺乏项目经验, 由教师统一定题, 引导学生完成系统模块开发。实际教学中, 学院选用的题目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资料室图书管理系统开发, 该系统可对图书期刊资料进行统一管理, 并提供借阅服务。系统有3种权限用户:管理员、操作员、读者 (包括教师和学生) 。具体如下: (1) 管理员完成录入图书信息, 查找图书信息 (包括按书号查找/按书名查找/查看已借阅图书/查看未借阅图书/查看所有图书) , 修改图书信息 (包括按书名修改、按书号修改、删除所有图书、按书号删除图书、按书名删除图书) , 建立读者信息库并维护读者信息, 修改管理员密码并分配操作员权限, 维护系统留言板等; (2) 操作员可对图书实施借阅和归还操作; (3) 读者 (教师和学生) 可查询图书信息, 查看图书排行榜、留言板, 并可通过留言对所借阅图书进行评价。系统数据采用两个二进制文件分别保存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 采用文本文件分别保存管理员密码和操作员密码。如系统退出, 数据不会丢失;程序运行过程中, 若原始数据变更, 会即时写入文件。
(2) 安排项目进度。项目开发进度安排如图1所示。
系统主菜单运行界面和借阅功能界面分别如图2、图3所示。
(3) 项目小组建立。采取4人一组的形式, 为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求每个学生完成完整的系统开发, 小组成员互助互教。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将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扩展,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实训效果
实训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能通过集中实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学生较好掌握了常见的几种数据类型;对三种结构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的运用也很到位;对函数定义、函数调用有更深刻的理解;能灵活运用数组和单链表存储结构体类型数据, 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复杂的逻辑操作;对指针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可有针对性地运用, 灵活运用参数;熟练调试程序中的错误。
(2) 学习积极性高, 主动性强。通过体验程序的运行效果, 学生对编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部分学生主动与老师探讨模块开发思想, 提出见解;程序出现问题时, 尝试自己解决或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能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态度和原来的单纯课堂教学有了很大进步, 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实训中, 不少同学提出了自己对C语言教学的一些建议, 比如建议成立C语言课程兴趣小组, 增加讨论课, 在实训中开发更多的项目, 可以自己选题等。这些意见的提出,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实训, 授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思考什么, 知识掌握的程度,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 学生也愿意与老师交流。实训结束后, 进行了随堂调查。某班级调查表 (部分)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单位:%
从调查表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对集中实训的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实训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 加强了学生对C语言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调动了学习热情。
3 结语
通过集中实训, 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学以致用。实践教学有利于加快知识向能力的转化[4], 良好的实训效果必须以扎实的理论教学为前提, 而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项目开发能力。理论教学和实训, 二者相辅相成, 在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同时, 需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摘要:C语言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必修课, 结合教学实践, 提出“理论教学+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 通过集中实训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提高编程能力。
关键词:C语言课程,实训,理论教学,教学模式,编程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红红.融入软件工程思想的C/C++实训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 2011 (17) :60-62.
[2]廖骏杰.提高高校C语言教学质量方法探讨[J].软件导刊, 2011 (11) :120-123.
[3]肖潇, 贺细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1 (5) :65-68.
[4]米磊, 贲可荣, 赵皑.面向学生"的C语言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4 (36) :5-9.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2
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有关电子信息专业方面的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对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技术要求。我国在电子信息方面的人才较缺乏,与之相关的电子实训教学也存在很多不足,对电子实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探讨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一、电子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1.重视力度不足
电子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电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电子实训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学校都了解到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电子实训教学的受重视力度不足。实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比较单
一、内容缺乏新颖性、特色内容较少、资金不足和设备落后等,影响了电子实训教学的发展。
2.师资配置不合理
学校在引进教师方面,比较看重教师的学历,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有很高的学历,年轻教师的队伍基本上是由这些教师组成的。他们基本上都是一出大学的校门又走进了学校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他们擅长的都是理论教学,没有很强的操作能力。由于学校的师资配置不合理,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步,甚至相脱节,影响了实训教学的发展。
3.缺乏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最近几年,很多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在我国已经被很多学校所接受,但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意识不强,企业为学校提供的合作方式仅仅是让学生去现场参观,实际操作训练较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影响了电子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我国大部分学校中,针对电子实训教学的改革,采用的是项目教学法。下面,我们对电子实训项目教学的改革展开详细论述,以电子实训课程中收音机的装置实训为例,研究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项目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
1.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电子实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教学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训内容:收音机的装置实训。第二,实训所要具备的硬件设施:高精度的PCB板。第三,实训任务:让学生自己安装一台调幅收音机,并对该收音机进行焊接和调试,学生在对收音机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进行掌握,并了解它的质量检验方法。学生对装配工艺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人员安排情况。在本次实训课程的项目教学中,安排相关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训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电子实训教学时,一定要为学生布置提前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对实训内容进行预习,对实训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熟悉和掌握。让学生对调幅收音机的基本装置和零部件知识进行了解,为实训课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4)学生分组。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五个人一组,每人配备一台PCB板,进行实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以校企合作的平台为基础,实现教学与实践一体化。
(5)实训的过程。实训的过程主要包括:第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收音机的表贴进行调试和检测。第二,完成收音机的装配过程。第三,重复练习。第四,测试表贴是否到位,安装是否准确和收音机能否工作。
(6)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对收音机的装配,掌握电子装配的技术。通过对元件的测试和识别,了解各元件的使用功能。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了巩固,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习效果更好,有利于实训教学的发展。
2.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评价及改善的对策
对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评价和改善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次的实训教学充分利用了校企合作的平台,教师以项目指导员的身份加入到实训教学中,学生是项目的责任员。对所提供的项目进行演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按照项目的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实践。
第二,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电子实训教学,是一种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本次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电子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深入了,并且对电子有关元件的认识更清楚了。教师很好地发挥了项目指导员的身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强。
第三,在往后的电子实训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发更多的实训项目,强化学生的现场操作性。
第四,对项目内容不断优化和对项目的实施及评价进行完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五,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的引导要做到科学合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训教学中要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3
关键词:中职会计 实训教学 模拟教学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桐乡市卫生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工作情况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学生虽然掌握了坚实的会计知识基础,部分班级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了50%,具备较好的知识储备,取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但是从中也发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问题一: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学生在会计实际操作中不能很准确运用理论知识,难以形成伞而直观的认识,导致会计实习生的实际水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问题二: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践性不够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相对比较少,教学的困惑也越来越大,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原因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学模式还处于传统阶段,以老师讲授、提问,牵着学生学习、回答为主。换言之,课堂教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比较被动。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薄弱。
2.原因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现在学校大多数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招聘,教师本身就缺乏在社会实战锻炼的机会,角色转变初期过程中还是以教材为中心,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实际的操作问题本身没有经验积累,致使教师不敢过多地教授实训课程,导致学生疏于实务训练,在而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
3.原因三:实训设备不够完善
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设置有中职班和升学班,一直以来以高职考的升学率为主,重在应试教育,忽视了实训平台的建设,学生模拟实训的机会偏少。
二、模拟实训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1)明确培养目标。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设的目的也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会计岗位人员。因此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应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参照会计岗位任职要求来明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实务操作水平熟练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及时充实到会计一线岗位。
(2)细化培养方案。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中职学校应该不断调整课程培养方案,开发实训教材,设置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有条件的可适当开设会计操作实训选修课,争取模拟实训的内容与日后的会计相关岗位相协调。中职会计教师要根据中职会计的教学目标和会计实务操作的要求,配置适于本校学生的实用的教材,实时追踪最新会计准则,侧重于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条目,避开过时的内容。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要注意实训教材的时效性,同时注重实训教材中各章节的融会贯通。
2.教师教学方法的设计
(1)角色分工,明确职能。在模拟实训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适当地进行业务上的分工,明确不同岗位职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模拟实训中去,使学生充分了解出纳人员、记账人员等不同岗位的实际操作。在一定时问进行轮岗操作,让学生相互问进行经验的总结并交流,不仅能更好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能锻炼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2)运用多媒体模拟教学,鼓励创新精神。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互联网已加速进入社会生活中。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老师也应该学会运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模拟系统,将会计软件操作的每一个步骤,用动画、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在课堂中展现并进行讲解。教师合理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任务,并制作成多媒体来讲授这个栏目,让学生把在实训过程中的经验表述出来,教授学生不惧失败,勇于创新。
(3)设置技能竞赛,提升实战水平。会计实务技能竞赛的设置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会计学习的热情,符合中职学校培养以技能教育为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通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让学生自由单独或组队参与技能水平竞赛,教师在学生报名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时问和空间留给学生,必要时进行引导,结合必答题、案例分析题等问题形式,让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发挥所长;竞赛介绍后及时对学生的答题进行点评,对竞赛题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梳理,突出会计实训的重点,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
3.实训平台的优化
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最终必将表现在会计实务的操作上,因此,实训平台的建立对于学生技能提升是一个很好的举措。通过实训平台有助于学生对会计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也有助于会计教师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重点的讲解,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鉴于会计教学的特殊性,建立实训模拟平台时必须参照企事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要求,要与单位会计实战相吻合。根据会计岗位实际和会计准则要求,适时优化实训平台设备和软件。
三、模拟实训深化教学的探讨与建议
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大家去做“maker”(创客),作为职业学校,我们的课程更应该贴近现实,以理论为基础,以模拟实训为主导,引导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笔者通过教学和走访,对中职会计的模拟实训教学做了一点总结。
1.教学内容扩展
现有的中职会计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与最新会计准则衔接不是很紧密。我们需要通过走访企事业单位,模拟会计实务操作,将教学搬山教室,拓宽教学空间和教学层次,给学生更多的实战演练机会。
2.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内容的主观因素之一就是教师的知识、技能、素质,因此要不断地深化拓展。实训教师要加强自我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3.教学平台的建设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4
1实训的设计目的
学习P1端口的使用方法和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并且掌握七段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
2设计要求
单片机P1端口连接七段数码管段数据口,编写程序,使这位七段数码管按固定的时间循环显示0~9的数字。
3设计分析
单只共阴数码管连接在P1端口,当P1端口相应引脚为1时,对应数码管段点亮。程序中预设了数字0~9的段码,0~9的段码按固定时间间隔循环发送到P1端口,产生数字循环显示效果。
4硬件设计
用Proteus仿真时,先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所以先在Proteus中进行电路设计,打开ISIS 7 Professional窗口。选择所需要的元器件,放置好元件,布好线。左键双击各元件,设置相应元件参数,完成电路图的设计,如图1所示。
5软件设计
在Proteus软件中,既可以使用汇编语言,也可以C语言,所以,我在教学中使用两种编程语言进行编程,并且控制设计的软件进行数码管的显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先讲解学生熟悉的汇编语言,熟悉整个设计的思路过程。数码显示在之前的教学中已经讲解过,所以在Keil C51中输入如下程序。并将其转换为十六进制HEX文件 ------ 数码管显示数字 .hex文件。
5.1汇编源程序
ORG 0000H
START: MOV P1,#3FH ; 显示“0”
LCALL DELAY
MOV P1,#06H ; 显示“1”
LCALL DELAY
MOV P1,#5BH ; 显示“2”
LCALL DELAY
MOV P1,#4FH ; 显示“3”
LCALL DELAY
MOV P1,#66H ; 显示“4”
LCALL DELAY
MOV P1,#6DH ; 显示“5”
LCALL DELAY
MOV P1,#7DH ; 显示“6”
LCALL DELAY
MOV P1,#07H ; 显示“7”
LCALL DELAY
MOV P1,#7FH ; 显示“8”
LCALL DELAY
MOV P1,#67H ; 显示“9”
LCALL DELAY
LJMP START
DELAY: ; 延时子程序
MOV R4,#10
D1: MOV R5,#200
D2: MOV R6,#126
D3: DJNZ R6,D3
DJNZ R5,D2
DJNZ R4,D1
RET
END
5.2 C语言源程序
在讲解C语言之前,先复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程序的编写,具体程序清单如下 :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0~9的数码管段码,最后一个为关闭。
Ucharcode DSY_CODE[]={0x C0,0x F9,0x A4,0x B0,0x99,0x92,0x82,0x F8,0x80,0x90,0xff};
void Delay MS(uint x)
{
uchar t;
while(x--)
{
for(t=0;t<200;t++);
}
}
void main()
{
uchar i=0;
P1=0x00 ;
while(1)
{
P1=~DSY_CODE[i];
i=(i+1)%10;
Delay MS(180) ;
}
}
6调试与仿真
在Keil c51中输入如 下程序。并转换为十六进制HEX文件 ------ 数码管显示数字 .hex文件,过程如下 :打开菜单Project中的“Options for Target’Target’”,如图2所示,在Output选项中选中Create HEX File.
在Proteus中进行调 试,打开ISIS 7 Professional窗口,打开设计好的硬件电路图,左键双击AT89C51单片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Program File”项中,必须选择在Keil中生成的十六进制HEX文件 ------ 数码管显 示数字 .hex。
然后执行“Debug”菜单中的“Start/Restart Debuging”开始调试并仿真,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7总结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5
近些年来,我国数控技术发张迅速,数控人才需求急需。因此,为了满足社会上对于这种数控人才的需求,各类中职学校都开设了数控课程。笔者作为一名数控专业教师,在多年的数控教学中积累了一些个人经验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真正的数控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在探索的课题。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本文中,笔者就以“中职数控教学”为话题进行浅谈。下面就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希望能够与同行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共同提高。
第一,中职数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首先对于自己的学生做到完全了解,因为这是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使用相应教学方法和手段时需要重点参考的因素并且也是培养其学习兴趣的基础和关键。由于中职学生们的理论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学习习惯和理解能力以及注意力也相对差,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及理解接受水平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样才可以做到在数控教学中有关理论的讲解通俗易懂、通俗生动并以实用的例子来说明的教学效果。笔者的做法就是,注重数控入门课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对于学生选择学习数控专业课程的一种肯定,通过对学生介绍数控专业美好的就业前景来吸引学生专业学习注意力,并对于数控专业中会遇到的学习上的难题给予疏导,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要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我们还是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完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所以,笔者建议在中职数控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采用和结合讲解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实践操作性等教学方法并灵活使用,从而达到最佳结合,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第二,中职数控教学中,教师的培养重点应该是知识与技能并重。教师在数控专业的教学中应该对于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今后发展所需的知识及技能水平要有清醒的认识,因此,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时保证其今后就业成功的基础和后盾。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是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础,而反过来,熟练的操作技能又是促进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推动力。具体来说,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例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例相联系,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然后,在对学生进行实训时,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为尽快适应今后的工作而努力。最后,让学生在实训中去感受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以实训中的动手操作能力来使得这些理论知识具体化和实用化。
第三,中职数控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毕竟只有两到三年,今后的时间还是更多地依赖于学生在实践中自己的学习,即: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例如,在数控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中如果遇到困难时,中职学生们会立刻寻求教师的帮助或是以无所谓的态度轻易放弃,但是,他们并不是首先是自己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我们要多研究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制定出恰当的教学方案并且坚持将这种理念贯穿到每门课程当中,多采用预习、提问及回答、针对性讲解、重点回顾复习的过程,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这样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的落实会使得学生会掌握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和个人专业发展。
第四,中职数控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实训要足够重视,努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性能力。中职教育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训与实习教学都是中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数控教学中,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其今后就业的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可以说,职业中专对“实验、实训与实习”三者关系的研究对中职数控专业的实践教学有示范作用。为学生产创造机会来到实训基地参加实训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性方法,这可以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因为这样的实训基地一般都配有先进的数控系统,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区熟悉这些系统的操作和掌握。实训基地式的培训要尽量采用校内操作练习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形式。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控系统软件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首先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控系统知识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6
钳工作为机加工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其实训教学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由于主要内容是简单常规操作,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学生表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笔者提出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实训质量的思路。
一、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实验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布置下去,指导学生分成工作小组,由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分工合作。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以桌虎钳制作为例(见图1)。
1、综合实训的主要目的
(1)熟练掌握划线、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锪孔、攻(套)螺纹、零件的测量和简单的热处理等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2)巩固锉配件的技能。
(3)进一步掌握公差配合知识。
(4)培养学生的实训兴趣及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2、综合实训要求
(1)熟悉钳工常用设备的结构并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
(2)掌握高级钳工常用量具、精密量具和量仪的结构、原理,掌握用其进行测量的技能。
(3)掌握中等复杂配件的制作技能。
(4)能熟练进行钳工的有关计算,会查阅有关技术手册和标准。
(5)图面整洁,图样及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6)正确制订装配工艺。
(7)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1]预先准备好资料、手册、图册、绘图仪器、计算器、图样、生产实训报告等。
(2)将原始资料认真消化(包括一零件图、生产纲领、现有设备的型号和规格、零件加工条件等);明确实训要求。
(3)先通过我校CA×A实体设计画出桌虎钳的零件图和实体装配图,进行实体干涉检查经实训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打印出正式的装配图及零件图。
(4)设计图样、计算说明书呈交实训指导教师审阅。
(5)提交工作方案,经审核后方可实施。
4、综合实训的任务(以组为单位)
(1)绘制桌虎钳总装配图,
(2)绘制加工零件图并附上评分标准,
(3)完成一个桌虎钳的加工、装配:
(4)编写技术总结报告。
三、编写实训报告
编写实训报告是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从实训开始时学生将设计和计算内容记入报告草稿本内,完成时,整理归纳编写成生产实训报告。
四、时间分配表
时间分配如表1所示。
实践证明,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引导学生独立研究。学生通过独立完成项目,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也能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水平。在钳工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职业学校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试用推广。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7
以我院为例, 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处于教师高压下的被动学习状态, 一个教学内容需要“灌输”好几遍才能被学生勉强接受。 在数控实训教学中, 由于数控设备数量的限制, 往往出现多人共用一台数控机床的情况。 在这种实习环境下, 教师给所有学生布置实训课题后, 每台机床实习学生中只要有一人完成实训任务, 其他人“顺理成章”完成实训任务。 自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后,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试图改变现状。 从2015年起, 我们采用一种自命名为“任务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使参与实训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强化, 现对此教学方法进行解析, 望有经验的教学工作者给予意见以便提高。
以一个30人的实训班级进行数控铣工实习为例, 而目前能够提供给该班实训使用的机床只有6台。 具体实训安排如下:
将30个实习学生分为6个实习小组, 每个小组5人。 当然前提是选出5个能够主动学习的组长, 以便在小组中起到学习带头与督促作用。 当组长选出后, 允许其他学生在分组时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的权力, 我们在操作时会由授课教师和班主任推选出5个组长, 然后让其他学生选择组长, 尽量使多数学生都能够分到想到的组别, 目的是在以后的小组协作过程中更协调。
将每个小组的5个人员分别定性为当前任务的查阅与检测人员, 编程人员, 准备人员, 操作人员与协调人员。 每个人员在任务实施中的分工如下表:
任务实施要点与过程:
(1) 每组成员针对任务图纸进行分析与讨论 ( 约0.5 课时) 。 确定任务详细分工, 即查阅人员前期查阅哪些内容, 准备人员需要准备的毛坯尺寸, 相关刀具及相关量具, 操作人员需要准备的夹具, 等。
(2) 组内各人员同时开展工作, 即查阅人员开始查阅图纸相关资料, 准备人员开始准备毛坯及工量具, 填写工艺卡片, 编程人员开始对照图纸进行程序编写, 操作人员开始对机床进行检查与夹具安装, 协调人员负责在各人员间协调, 实现资源共享, 并同时进行过程记录 (约0.5-1课时) 。
(3) 编程人员通过面板、 键盘输入、 电脑传输存储卡传输等方式将编制好的程序输入至数控机床的CNC系统。
(4) 操作人员对程序进行加工模拟, 如出现程序错误反馈给编程人员, 由编程人员进行修改并更正或重新输入, 直至程序完全正确。
(5) 操作人员进行加工前期的对刀操作, 对刀验证, 零件粗加工等操作。
(6) 查阅与检测人员对粗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检测, 验证零件余量是否正确, 并告知操作人员。
(7) 操作人员针对目前余量进行刀补调整, 并完成零件的精加工, 使加工成品完成。
(8) 查阅与检测人员对成品进行全面检测, 并进行加工结果记录。
(9) 协调人员对整个加工过程及各成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记录。 (以上3-8步骤累计约2课时)
(10) 小组小结, 对整个加工过程及加工结果进行小结, 找出工作亮点及工作过程中的不足。
(11)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做好随时答疑及课题结束时的小组等级评定及教学总结 (10、11步骤约1课时) 。
上述各步骤的实施过程, 可综合如下图所示:
任务实施效果:在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所做的一系列教学方法探索中, 此种教学方式使我们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取得了以下效果。
(1) 大大缩短任务学时。 以前一个中级工水平的实训课题单个学生完成时间约为3个小时, 约4课时, 每组5个学生累计完成理论上需20课时。 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既耗时又耗材, 另一方面在进行传统模式教学时, 只要有少数学生完成了零件的加工任务, 其他学生的惰性学习习惯就会体现, 出现加工程序抄袭、加工对刀“求帮忙”等不良现象, 使整体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使很多学生在实训学习过程中荒废渡过。 而新的教学方式是要求各小组在协作情况下对一个零件加工任务进行操作, 一个中级工水平课题要求在5个课时内完成从图纸到零件成品过程, 并附小组小结报告, 大大缩短同一课题在教学过程中的课时量。
(2) 通过任务小结、教学小结等方式, 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对各小组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对表现不好的小组及人员进行批评并进行思想交流, 使其不断改进。 由于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 每个人员、每组人员及任务实施结果都要进行全程记录, 也使得每个人员在学生过程中的表现得以详细彰显, 方便对优秀人员与不积极人员进行鼓励与思想教育。
(3) 由于任务结束后以整体小组完成情况对小组人员进行整体评定, 使得每个小组的每个人员都要积极动起来, 若一人不参与任务实施或实施过程中不够积极, 都会直接影响整个小组的最终成绩。 以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实训教学安排, 在很大程度上使同学们平时的同学友情、“哥们义气” 转变为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渐渐被调动起来, 学习兴趣不断得到培养。
(4) 每进行一个新的实训任务时, 均要求每组人员进行组内任务交换, 即不得担任上一个任务中的角色, 当进行完第五个教学任务后, 每个人员均需担任过五种任务角色。 这样便使每个学生均对加工任务中的工艺卡片编写、工量夹具准备、机床检测、程序编制及加工等操作进行较好的学习, 同时在有效的学习课时内, 学到更多形状零件的加工方法。 另外,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护理系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208人,其中女生199人,男生9人,年龄20岁~22岁,入校成绩在250~278分之间,入校第三学期考试课成绩在80~85分之间。将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5人,采用综合实训教学法教学;对照组103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试验组女生100人,男生5人;年龄20岁~22岁;入校成绩在255~272分之间,入校第三学期考试课成绩在80~85分之间。对照组女生99人,男生4人;年龄20岁~22岁;入校成绩在250~278分之间,入校第三学期考试课成绩在80~85分之间。2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入校成绩、入校后各科成绩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教学内容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基础护理》实训项目,综合实训2周,2组学生的授课教师、使用实验仪器、实训场所及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均相同。
1.2方法
1.2.1试验组教师将真实案例发给学生,要求每6~7人一组,每组选出1名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依照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找出首优的护理问题并列出其护理措施。然后每组分别进行练习操作,操作中出现疑难问题,教师现场给予指导。课堂上每组选出代表对病例的首优护理措施进行讲授、演示,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学生操作完毕后,由老师逐一进行点评。下点实习前,统一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周内进行实习前培训,教师按照授课计划先进行逐项复习操作,然后学生进行分别练习。下点实习前,统一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
1.3教学效果评价
1.3.1考核方式2组理论知识考核采用同一试卷进行考核。实践技能考核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和同一教师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
1.3.2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课后采用自制的表格问卷,采用无记名填写。向2组同学共发放208份问卷,回收20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1。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愿意接受等方面,综合实训教学法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2组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由表2可知,综合实训教学法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综合实训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训教学法采用医院实际案例,让学生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为患者做出护理措施,学生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小组所有成员必需提前准备,查阅资料,练习操作,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体现学生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综合实训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综合素质能力和实践技能实训项目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扮演进行操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演示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生体验了患者角色,培养了学生关爱患者、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三查七对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耐心、细心等综合素质。同时,经过到实训室反复练习操作,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职业能力[1]。
3.3综合实训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实施综合实训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经过认真、充分的备课,精心准备护理案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才能上好课。这些均要求授课教师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及课堂驾驭能力,才能和学生很好的进行课堂互动[2]。
3.4综合实训教学法的注意事项综合实训教学法突出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实施条件必须是在下点实习前,护理专业课全部授课结束后进行,班级学生人数不宜过多,而且实施时需耗费大量时间,需要有综合实训室;同时老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才能胜任。
综上所述,综合实训教学法以真实案例和标准化患者的护理工作流程为路径,贴近岗位、贴近临床、贴近服务对象,训练学生的岗位综合操作技能、护患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爱岗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真正体现学生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值得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云.综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12(29):12.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9
2014年5月,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 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 贯彻落实好这五个对接将直接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 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近几年来, 由于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和行为习惯越来越差, 加之学校实训场地不标准 (包括地面的不平整、工具箱不统一等) 和学生实训人数较多而且集中等, 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出现地面脏、学生乱窜和做事拖沓、应付了事、工量具和工件随意摆放、教师考核无标准、教学任务随意性大、学生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随地坐谈玩手机学生较多等现象, 这就给实训教学的日常管理甚至安全带来一系列的困难。
为加强学校全面、规范管理, 2013年, 学校特别邀请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技术人员, 对全校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 各管理部门编制出了相应的规范管理文件。
在上述背景下, 学校于2014年4月在机电实训教学与管理中试行企业的“6S”管理。
2 推行企业“6S”管理的目标
职业学校的实训场地与企业车间的布置极为相似, 这就为在实训场地推行“6S”管理营造了“企业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员工感”, 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提高适应企业环境能力。因此, 我们提出在学校实训实作室推行“6S”管理的目标是:模拟企业生产车间, 建设规范实训场所;提供安全实训环境, 营造舒适实训氛围;激发学生实训热情,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规范操作流程,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打造精品实训场所, 提升学校良好形象。
3 实施企业“6S”管理的措施
实施“6S”管理做起来容易, 可坚持难, 它不是一个制度问题, 关键要让师生形成习惯。为此, 我们根据“6S”管理的推行原则, 制定了一系列的推行措施。
1) 制定“6S”管理推行方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质, 实现校企无缝链接, 塑造学校良好形象, 增强市场竞争力, 明确“6S”管理推行范围, 制定了详细的推行步骤, 成立了以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的“6S”管理推行小组, 制定“6S”管理实施方案, 组织老师培训, 制定奖惩措施;同时, 积极准备、完善相关制度、更新设备设施、添置物资用品等, 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2) 有效开展师生“6S”管理知识培训。对实训教师的“6S”培训是让他们了解“6S”相关知识, 增强教学现场管理的员工意识。让他们知道“6S”管理做容易, 坚持难, 明白教学生不仅仅是教会他们的技能, 更重要的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实训时首先是对学生整顿秩序、规范行为、强调纪律, 然后才是任务教学。只有培训好教师的意识, 让大家明白推行“6S”管理的深远意义, 才是“6S”得以推行的动力来源。
3) 制定《实训室“6S”管理实施细则》。我们首先选择在车工、钳工、汽车场地进行试验, 采取边探索边推广边改进的方法, 制定了详细的《实训室“6S”管理实施细则》, 并按此标准严格实施。
4) 制订实训场地《“6S”管理检查标准》。为便于操作和实施“6S”管理工作, 根据各个实训实作室的具体情况, 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检查标准, 让师生一目了然, 并采取每周一和五必检查、中途随机检查的方式。
5) 逐步完善实训管理制度, 以确保“6S”的顺利推行。在每周一次的教师实训例会中都要对上周的6S推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讨论, 及时提出问题和解决措施。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如《实训管理员工作职责》《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实训要求》等, 从“总体要求”“课前准备”“实训过程要求”“设备维护”“安全规程”“6S要求”等方面作出了可操作、可执行的相关规定。
6) 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检查、评比, 平时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 与学生学业评价挂钩。从“强制意识”到“自觉意识”。
4 实训场地实施“6S”管理取得的成效
学校的实训场地自推行企业“6S”管理以来,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实训场地的设备安放进一步规范。布局比较合理, 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空间。
2) 提高了实作场地、设备的运行效率。“整理”“整顿”及“清扫”让实习实作场地更清洁, 物品摆放更有序, 从而大大缩短了在实作过程中寻找实作器材或设备的时间, 让实习实作更加有效的开展。
3) 提高了学生实训效果。杜绝了学生在实训中串岗、玩手机、迟到、任务不明确、随意摆放工量具等现象, 质量意识和企业意识大大提高。
4) 使学校实习实作场地的管理迈进了一个新台阶, 让学校的实习场地成了一张对外宣传的名片。实作场地长期保持一个干净、明亮、整洁的实习场所, 对内提高效率, 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学校形象, 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5) 确保了实训安全。由于从软件和硬件上都有了保障, 实习实训工作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5“6S”管理重在持之以恒, 意义深远
“6S”管理开展起来比较容易, 可以搞得轰轰烈烈, 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 但要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 不断优化各个环节管理。因此, 开展“6S”管理, 贵在坚持。为将这项管理坚持下去, 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员工, 特别是行政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紧密配合、积极参与, 不要做旁观者和看客。其次学校将“6S”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 使每一部门、每一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再次, 做到严格、认真地搞好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 将考核结果同各部门和每个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最后, 坚持PDCA循环, 不断提高现场的“6S”水平, 即要通过检查, 不断发现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因此, 在检查考核后, 还必须针对问题, 提出改进的措施和计划, 使“6S”管理坚持不断地开展下去。
摘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教育教学要坚持五个对接, 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与发展所积极倡导的。在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用企业的“6S”管理实训教学就是具体的落实。本文介绍了学校用企业的“6S”管理实训教学的具体方法、内容和取得的成果, 希望能得到更多职业学校的推广。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子实训教学,实践应用
一、引言
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 电子技术产业飞速发展, 为了满足社会企业对于电子信息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校要不断培养出综合实用型的电子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 高校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断优化电子实训教学内容, 加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技能操作能力, 积极应用先进的项目教学法, 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项目教学活动中, 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意识, 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实训项目, 提升实训现场操作性, 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二、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 理应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它通过设立一个项目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其中, 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拉近彼此的距离。项目式教学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了四个阶段:一是它的教学准备阶段;二是教学的实施阶段;三是教学的评价阶段;四是教学的总结阶段[1]。不同的阶段之间有着不同的任务和目标, 比如, 实施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圆满完成电子实训的教学任务;而评价阶段任务是教师要积极对项目式教学下的实训过程进行评价, 合理分析判断学生项目完成的具体情况。
在电子实训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 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 自己作为引导者, 让学生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不再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 让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电子实训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探讨各种操作技巧和方法, 从而有效的促进教学信息的传递, 加深学生知识面的印象。项目教学法成功了解决了原有教学方法的弊端,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项目活动当中, 不断散发自己的思维, 挖掘自己的潜能, 敢于创新研发,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一) 实训准备阶段, 做好充分准备
万事开头难, 因此, 教师在实训教学开始前,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制定好完善的项目教学活动计划[2]。例如, 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都模拟成立一家电子产品的制造企业, 小组间的成员控制在6-7名学生, 各个小组选择一位优秀学员成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 而其他小组成员则主要负责电子产品的制造, 教师则作为各个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客户, 对他们的产品进行使用和评价[3]。教师在电子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 让成立的各个小组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 严格按照项目的具体要求, 展开项目工作计划的制定, 明确每一名成员的工作内容和程序, 在工作过程中各组员要及时对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让教师在旁给予合理的指导。各个小组项目完成后, 让小组之间进行产品的展示, 交流产品制作过程的心得经验, 提出各种问题让全体师生进行讨论解答,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给予项目完成优秀者一些适当的奖励或赞扬, 让其他学生以他们为榜样, 相互学习合作, 共同进步。教师通过在项目教学中营造出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 更加容易主动地去学习掌握知识。
(二) 设定实训项目, 提升现场操作性
在传统的电子实训项目中, 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知识内容浅薄, 涉及电子专业信息不足, 知识内容往往只来源于教材, 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开拓他们的专业技术视野, 掌握到更多最新的制作电子产品技术;二是项目操作技术落后, 教材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没有跟上时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脚步, 学生与最新技术脱节, 导致学生掌握新技能的滞后性;三是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3], 教师在项目实训中往往只注重到了项目的完成效果, 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忽视了在实训过程培养学生对技术实际运用的能力。因此, 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教师就要通过设立有效的实训项目, 搜集到更多的教学资源, 最大化的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需求,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的设立要具备现场可操作性, 在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中, 先详细向学生进行产品的构造进行讲解, 让学生积极的交流讨论, 在实训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优化项目内容, 理论与实践并重
教师在电子实训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要注重项目内容的设置, 既要不断提高学生电子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又要不断加强学生项目实践技能的训练, 将电子信息新知识和新技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知识群[4], 这样有利于提高电子实训教训的质量和效率, 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新技能和新方法, 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电子实训项目的开展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优化实训项目内容, 创新知识点的构建。在学生进行项目产品制作前, 要详细向学生讲解产品的构造特点, 要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好制作理论知识和技能, 完成学生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的相吻合, 不断增强学生的电子项目实践能力。
(四) 完善项目的评价,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电子实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项目活动中, 教师既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 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 敢于承担责任, 敢于刻苦钻研进行创新, 教师在学生进行项目实践过程中, 不能只看重结果, 而要不断培养学生遇到实际难题的解决能力, 合理运用各种电子信息知识和技能[5]。
在学生项目实践完成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相互评价, 分享小组项目实践的心得和收获, 对于项目实践过程中真实记录下来的工作内容和程序进行分析和评价[6], 有哪些问题是值得去讨论下次去改善的, 最后让教师进行项目电子实训的总结评价, 教师评价前要充分了解掌握到学生的实训特点和状况, 从而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意见, 完善项目评价的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校要想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综合实用型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就必须在电子实训教学中采用先进的项目法教学, 不断提高学生的电子技能水平, 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新知识, 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从而有效的提高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 让学生成为实用型的人才, 进入社会后就能立马上岗作业, 满足社会对于此类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白利慧.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1) .
[2]杨勇, 徐雷.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实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2: (06) .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6.
[5]潘先荣.项目式教学在电子实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 2009 (47) .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篇11
【关键词】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电子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7X(2014)07-072-01电子实训教学的目标是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入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换。然而近年来,由于学生的来源不同,学习基础、习惯、态度差异较大,如仍按照传统的“一讲、二练、三测、四评”的教学方法,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孔子曰:“人因其才,而施其教。”因此需要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一、了解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所谓分层教学,其核心内涵就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差异、关注个性发展、挖掘个性潜能,最终帮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让所有学生鲜活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小组合作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合理科学的分组与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1.深入了解学生。为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最优化”,分组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只有对全体学生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才能不断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其形成原因、个性爱好、意志品质、发展方向。
2.确定分组形式。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为便于分层教学,一般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学生的座位。小组人数可从4-6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在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后再深化发展。
3.明确成员分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当教师宣布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时,课堂上顿时热闹非凡,人人都兴趣高涨。其实纯属表面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组内成员没有清晰的分工。
二、针对差异,确定分层目标
1.学生分层参与。新课程倡导学生个体自主、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A、B、C三层:
对A层学生采用“低起点、补基础、扶着走、多鼓励”的策略;
对B层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多反馈”的策略;
对C层学生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创新”的策略。
即A层学生扶着走,B层学生小步走,C层学生主动走,各层学生分步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每节课都能各尽所能,学有所获。
2.目标分层递进。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具体的分层学习目标,只有采取目标分层递进的方法,才能激发每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一般教学目标对应的也可分为A、B、C三个层次,A级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达到电子初级工技能水平,今后能成为电子及其相关行业的一线员工;B级要求学生毕业时取得中级工技能证书,会熟练地运用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检测排故,就业目标为经营电器或技术服务等岗位;C级则要求学生毕业后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能根据要求设计常用的电子电路,就业目标为相关行业的电子设计人员。
3.练习分层兼顾。课堂练习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形成迁移能力的有效手段,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高低之别。如果对每位学生的训练要求都是“齐步走”,则会导致强者兴趣过剩,弱者畏难退缩。
三、结合实际,给予分类指导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分类型、多形式的指导,一方面注重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激发、潜能挖掘和能力培养。
1.设置分层提问。教学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阶梯性题目,尽可能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获得表扬的机会。激发灵性的提问,使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从而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踊跃思维、动手操作。
2.组员相互指导。课堂上,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及时有效地给以反馈纠正是不可能的,而小组成员结构中涵盖了班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实行学生之间的组内帮扶、组间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这一不足。
3.教师个别辅导。教师的个别辅导,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地说,对学困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从基础知识入手,让他们学会思考,主动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培养其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布置分层作业
1.基础作业巩固。作业的完成情况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布置作业时要区别对待,可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其中基础题面向全体,重在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由于作业分层,克服了“大统一”,使学困生有能力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解决基本问题,对达到基础目标的学生再逐步提高要求。
2.综合作业拓展。拓展题重在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题型灵活多样,主要适合优等生。以《小夜灯的制作》为例,根据在生活中人们经常白天忘记关小夜灯这一现象,C层学生的课后任务是考虑如何改造电路达到自动控制小夜灯开关的目的,如光控或声光控。
3.因人而异评价。因为作业的布置是因人而异,所以评价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评价尺度。
实训课课改中的高效教学 篇12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效教学,车工实训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对车工实训这门课程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结合我校《车工实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原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有了理论基础。
一、初步操作
原先新班级新同学刚进行车工实训时, 一般我们按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化教学课程, 前面总是理论说得较多, 再进车间动手操作。 例如:在安全教育后, 1.我们往往进行车床认识, 介绍车床的各部分各项认识实习知识, 指导学生进车间上机床认识车床, 各部分知识, 怎样操作机床。 2.讲完后就让学生上机床实践所教的内容, 碰到问题则现场讲解。 3.遇到问题个别解决, 普遍性的问题回到教室重点强调, 完全按照理实一体化的过程进行, 在这个项目课题中有没有改进余地呢? 感觉还是可以提高的, 在前年新班级的教学中, 我们把这个项目课题中的1和2换一个位置, 新班级一来先安全培训完, 然后让学生到车间里观看机床设备的运行, 观看高年级同学如何操作机床, 并准备一些微课, 播放视频看, 让学生先有了初步认识, 然后回到教室教授新课内容, 上课时明显感受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容易接受, 从理论到实践的生疏感明显减轻了, 很多学生能主动提问了, 这样再到现场实践所教的内容明显接受速度快了, 原先在理论上课时的茫然的感觉基本没有了, 原来需要十二节课完成的项目现在只需要十节课以内就能完成, 而且效果比原先的十二节课的还要好。
二、进一步探究
特别是在刀具一节中, 原来讲到刀具同学首先想到的是菜刀、大刀, 因为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 所以他们想象不出机械加工的刀具是什么样子的, 直到把刀发下去准备刃磨时才清楚原来机械加工中所使用的刀是立体的 (长方体的圆柱体的等) , 我们原来的学习顺序是先在课堂上讲角度, 画图, 再让学生接触实物刀具, 然后刀具刃磨, 使用刀具切削。实践中造成先前在课堂上讲的理论东西刀具的角度、形状, 学生很难接受, 明显能感到学生茫然的神色, 以为刀就是平时用的片状刀具 (菜刀, 大刀等) 。等到学生接触实物刀具后, 刀具刃磨时, 情况来了, 普遍都磨成了片状刀具小刀的样子, 刀磨废了, 前面讲的理论刀的角度形状白讲了接不上, 可以说效果不佳, 还要再把理论刀的角度、形状重来一遍, 浪费了大量课时。 等到再次教学时, 我们感觉到这一块还可以再改进提高效率。 通过大量摸索实践, 我改变为先进行认识, 再讲理论, 动手磨刀。也就是通过参观高年级的车工实训、钳工实训、加工中心实训 (或进行录像教学) , 讲理论前先进行认识, 让学生先有概念, 刀是什么样的, 机床是啥样的, 刀具实际是怎样运行的, 切削是怎样进行的。再讲理论刀的角度形状时, 学生明显接受起来快多了, 在磨刀时磨成片状刀具小刀样子的现象就少多了, 刀磨废的情况也大大减轻了, 因为他们已经看到过刀具实际的运行, 本身有了感性认识, 再从理—实—理、逐步循环, 效果就好多了, 相同的课时学得更多。 或者说相同的课时学得更好, 要求更高。
我们在车工实训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在教学前, 根据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 按照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教学要求。 改进了过去“一刀切”的做法, 对后进生采取低起点, 多练习, 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 想办法让他们感兴趣, 把实训教材的学习项目分解成有梯度的、连续的几个分目标:由车加工单一内容练习到综合练习, 由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单一和综合练习。 允许后进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分步达到大纲要求, 多表扬。 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同学提高加工精度、难度。拟定各层次教学要求难易恰当, 既不能过高, 使学生消化不良, 又不能太低, 降低大纲要求, 减少练习量, 放慢教学进度, 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老师要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接受和操作能力, 精确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只有对各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目标要求,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 能较有效地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特别需要统筹安排实训课题, 全面提高实训教学时间的利用率。 初步构建了“基础培训练习+强化练习+优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取得了较好成效,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成绩和操作技能, 同时降低了实训消耗。
三、提高实际操作效率
实训教学的统筹是指在实训各项目课题如何高效率地衔接。 例如:在熟悉机床项目课题的同时进行三爪拆装课题的练习。 在刃磨90度刀和台阶轴车削课题交接时穿插进行量具的认识与使用。 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延长了实训时间, 降低了实训消耗。 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实训学生如何分层呢? 在实施项目教学中, 我们提倡在不改变教学班的前提下, 混合编组进行自学、辅导合作达标。良好的合作达标小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良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优等学生有义务指导后进同学的实训学习。每一个混合编组的小组作为一个团队 (5-10人) 进行编组。 团队内采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形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凡是在团队里“一帮一”贡献力量多的同学, 加分或打星进行鼓励。授予实训能手称号 (每一项目有效) , 而且是每一项目一评。在这样的环境里好同学以帮助别人为荣, 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促进学生转变, 催发优秀学生成批成长的共同效应。 特别强调了团队的作用。 对不同层次学生, 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过关考查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 实行分类考查, 这也是关键的一环。
四、结语
本来教学中进行课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改了, 而且实践中改了也有效果, 但有时只是知道有效果, 不知道为什么会达到效果, 也就是说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通过这次的学习达到了目的, 使我们得到了提高。 当然平时教学中的积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尤其要注意几点, 第一, 多听课, 同行之间有好的方法要多实践, 多借鉴。 第二, 勤记录, 有好的想法, 哪怕只有很小一点都应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时间长了就会有很多感觉。 第三, 多总结, 多与学生交流, 有时候课后的随意聊天就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参考文献
[1]李桂云.数控机床操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杨仲冈.数控设备与编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实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推荐阅读:
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06-27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魅力11-29
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焦虑05-09
幼儿教学中的语言教育05-12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06-05
音乐教学中的体态语言07-09
幼儿园教学中的语言07-25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积累07-31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应用08-01
生物教学中的语言艺术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