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视角

2024-08-13

安全视角(共12篇)

安全视角 篇1

粮食安全一直是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实现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与耕地资源及其利用有关。耕地资源对粮食有效供给能力起着最根本的约束作用, 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尤为深远。因此, 从粮食安全角度审视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关联

1.1 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

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是“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这说明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 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这句话从侧面反应了人口对耕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同时也反映了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压力。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可以通过粮食安全所处的状态来分析。当粮食供给处于安全状态时, 粮食价格稳定, 耕地资源所受的压力得到缓解, 同时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培肥地力, 提高耕地质量, 降低对耕地资源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而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安全程度;当粮食供给不足, 出现较大缺口时, 粮食处于非安全状态, 粮价上涨, 政府和市场就会加大对耕地资源的各种压力, 导致耕地资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等后果, 最终造成耕地资源处于非完全状态。

由于耕地资源的比较效益较低, 受经济利益驱使, 农户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 他们对生活的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 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 流向城市从事二三产业。而从事粮食生产群体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 劳动者的耕作技能整体不高。因此,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期望大幅度的提高耕作技术以达到增产的可能性不大。在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必须保有一定规模的耕地资源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惟一有效途径。

1.2 耕地资源安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评价一个国家是否粮食安全, 很大程度取决于粮食产量是否处于安全态势。耕地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对粮食产量高低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体上, 耕地数量变化与粮食产量呈现两种不同的特质:一是耕地数量年变化率对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有明显的相关性;这种约束作用表现在二者呈现一致性的变化趋势;二是耕地数量年变化率与粮食产量年增长率的变化并不同步, 出现耕地面积减少而粮食产量反而增加的情况。这并不意味着耕地资源数量不再是粮食产量的根本约束因素, 由于农业科技进步不仅抵消了耕地面积减少所导致的粮食减少, 而且使粮食产量呈现增长的势头。在没有大的技术变革时, 耕地面积对粮食产量起强约束作用, 表现为粮食总产量随耕地数量变化而变化, 反之亦然。但是当物质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时, 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作用被弱化, 二者变化可以不完全同步的变化趋势, 此时耕地面积的作用居于次要地位。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在短期内难以有重大突破。因此, 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仍是稳定粮食产量的重要保障, 耕地资源数量安全始终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同时, 耕地资源的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状况也对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虽然目前我国关于耕地质量内涵的理解仍有待商榷, 且没有建立公认的质量体系来衡量耕地质量, 但现有的一些关于耕地质量等级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耕地质量安全变化趋势, 且相关研究表明, 耕地质量等级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的高低。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耕地生态环境恶化容易导致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下降;二是农产品有害物质含量的提高给粮食安全的健康供应造成威胁, 最终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耕地生态环境安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会更加凸显。

2 粮食安全视角下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2.1 建立涵盖耕地保护责任的地方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长期以来, 对地方政府考核的主要指标就是经济指标, 因此, 许多地方为了发展地方经济, 吸引建设资金, 不惜压低门槛, 大量牺牲耕地。如果将耕地保护纳入政绩考核范围, 就能有效减少耕地的流失。

2.2 建立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

所谓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 即是由部分经济发达、人多地少的地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过多承担了耕地保护任务的地区进行经济补偿, 以协调不同区域在耕地保护上的利益关系, 从而达到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非农化的合理需求, 又能在总体上最大限度地保护有限的耕地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的目标。为了保障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转, 必须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开展耕地资源价值评估, 核查区域耕地赤字和盈余情况, 建立占用和保护耕地申请制度、补偿专项基金管理制度以及检查和监督制度等。

2.3 建立耕地利用经济约束机制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 , 到2020年耕地面积确保不低于18亿亩, 坚决守住这条不可逾越的界线, 就必须要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 严格控制城镇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首先, 要转变城市摊大饼式的外延发展模式, 走内涵挖潜集约式的城市拓展模式, 要建立有偿使用的经济约束机制, 改革现行的农地征用制, 运用市场价格杠杆抑制多占滥占和浪费耕地。其次, 建立科学耕地价值评估体系, 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提供依据。再次, 要建立耕地流转登记、调控制度, 防止耕地无序流转。

2.4 推进基本农田整治,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鉴于当前基本农田内部高产稳产标准田较少, 中产、低产田较多, 基本农田内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不配套、抗灾能力较低的现状, 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推进基本农田整治, 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及维护, 提高基本农田质量, 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 确保基本农田旱涝保收。

2.5 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粮食核心生产区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和支撑。目前,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包括冀、豫、黑、吉、辽、鄂、湘、苏、赣、内蒙古、鲁、蜀、皖13个省 (区) , 这13个省 (区) 粮食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均占全国60%以上, 产量占全国70%左右, 粮食商品量占全国95%以上。因此, 国家必须要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 积极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土地综合整治, 大规模启动核心生产区中低产田的改造工程, 切实提高核心生产区抵御自然灾害和粮食稳定生产的能力。国家要把在粮食核心生产区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充分调动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让核心生产区农民安心务农、乐意务农, 从而确保粮食核心生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摘要:耕地资源安全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根本约束。分析了粮食安全与耕地安全的关联与作用机理,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 提出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耕地安全,粮食安全,区域补偿

参考文献

[1]朱洪波, 论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27 (3) :161-164.

[2]石玉林, 中国宜农荒地资源[M].北京:能源出版社, 1985.

[3]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组,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 1995.

[4]乔地, 许为钢, 推进粮食生产向现代产业化发展[N].科技日报, 2008-03-13 (6) .

[5]马丽, 张敬松, 谈耕地保护主体与保护耕地的措施[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11-12.

[5]王利敏, 欧名豪, 粮食主产区农户耕地保护现状及认知水平分析—基于全国10个粮食主产区119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 (3) :14-19.

[6]杨俊峰, 我国现行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分析[J].河北法学, 2013, 31 (4) :103-110.

安全视角 篇2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是由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由网络媒体、网民等主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转载和评论,并在民众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对食品安全形势、食品安全监管产生的主观态度。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平台,对推动政府食品安全管理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它作为重要的社会风险因素,若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将对社会发展与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如何快速反应、积极引导、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涉及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的若干特点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加上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使食品安全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迅速传播、扩散、放大,甚至歪曲事实,很容易造成无法遏制的后果。其特点主要有:

(一)源头隐蔽,真假难辨,防范困难。由于网络平台传播信息门槛低且身份隐蔽,任何人只要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随时随地自由发布信息。近年来,网民因编造散布虚假公共安全信息被警方查处的案例屡见不鲜。而且,这些虚假“爆料”都是在8小时以外时间发到论坛或其他网络媒介上去的,突发性强,让人防不胜防。

(二)关注度高,传播迅速,影响重大。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财产生命安全,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年5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发布第一次舆情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受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方面,食品安全最高,达到70.4%,第二为空气污染,达67.9%。一些偶发事件,往往会演变成行业性、全国性的危机,使全国所有的同类产品都会遭到置疑、遭受损失。

(三)互动性强,期望值高,容忍度低。网络传播打破了过去讯息单向传送的格局,受众接受讯息的互动方式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网民要求当事人,特别是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做好信息公开的要求十分强烈。

(四)情绪主导,理性较少,引导困难。近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涉及食品种类繁多,生产、加工、流通、质检等诸多环节问题也屡被曝光,致使广大网民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幅降低,成见颇深。广大网民很难客观、理性、就事论事地看待问题,即使有一些理性的正面观点和评论,也很快会受到置疑或打压,正面引导的难度较大。

二、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应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把握的重要环节

由于食品安全舆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倘若相关监管部门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妥当,极易对经济、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加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实时监测。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增长,网络上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庞大,及时准确地搜集和提取相关信息,是做好食品安全舆情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完善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有效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尤为重要。只有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监测,才能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引导,遏制负面炒作,最大限度地把食品安全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快速反应。舆情如火,容不得半点犹豫。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作为政府监管机关必须坚持第一时间处理的原则,第一时间进行掌控,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研判,决不允许有丝毫消极怠慢,甚至回避隐瞒。如果处置不及时,反应慢半拍,事态就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化,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积极应对。堵不如疏,面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要不回避、不敷衍,主动介入,积极应对。采取“瞒、压、拖”的“鸵鸟政策”,延时应对、虚情应对、缺位应对,往往会造成工作的更大被动。这种应对方式不仅违背信息传播规律,也意味着政府主动放弃了公众、放弃了舆论引导权。

(四)妥善处置。处置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要十分讲究政策方法。处置中,要多做宣传、解释、说服、疏导工作,着力缓解网民的情绪。对情况属实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要及时公布信息,并拿出切实有效的处置方案,向新闻媒体表明立场和决心,争取各界理解和支持,以实际行动树立起食品安全监管机关执法为民、勇于负责的良好形象。对虚假信息,则必须及时辟谣,并从严从快查处和追究伪造和恶意传播虚假信息人员的责任。

三、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有效机制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舆情应对和事件处置各方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从理念、能力、防范、处置和引导等方面入手,建立一整套应对的有效机制。

(一)全面树立科学的应对舆情应对理念。面对全新的网络平台与舆论环境,要在正确认识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特点,把握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舆情应对理念。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舆情监督是当前一种重要的民主监督形式,把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提高到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及时、适度调整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并要根据网络的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变被动为主动,立足于“疏”和“导”。要加大加大培训教育力度,通过专家讲座、安全教学、实战演练等方式,重点培养和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网络执政能力,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网络知识、新闻传播知识和危机公关知识,更要增强面对舆论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正确研判网络舆情,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和舆论引导的能力。

(二)建立科学的监测预警机制。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速研发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科学设置搜索关键字和关键频度,以人机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门户网站、论坛、微博、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的信息实施动态监控,争取在第一时间里捕捉到舆论苗头。要建立一支舆情监测队伍,负责及时收集、甄别、研判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动态,根据其影响力和覆盖面,科学界定、量化分析共风险指数,并定期编制舆情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提高信息发布效率并加强法制建设。目前民众对政府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布的及时性与充足程度颇有微辞;由于食品安全舆情发布不及时且内容相对匮乏,百姓不得不从非官方的渠道获取小道消息,这就为食品安全方面的谣言滋生创造了土壤。为此,作为政府职能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加强信息管理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的舆情处置机构,制定科学可行的舆情处置预案,明确舆情应对处置的责任单位、方法、步骤。同时通过法制建设以规范网络运营与网民行为。

(四)努力加强舆论的正面宣传引导。要主动与新闻媒体加强沟通,保持顺畅的媒体沟通渠道。善待媒体、善用网络,把握有利时机,掌握分寸和节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正面引导,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媒体和公众的“三赢”。可通过约请记者参与调查、向记者通报情况等形式表明态度、消除影响。必要时动员专家、网络评论员队伍等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发帖、评论、回复、释疑和引导。在对舆论参与对象的引导中,要区分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

安全视角 篇3

关键词:市政 供水管网 施工技术 探讨

市政供水管网是市民用水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市政工程中比较重要,并且所占比重也比较大的一种工程,自从城市诞生的那一刻起,市政供水管网便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因此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开展也有了最久的历史。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计建设和完善的不断推进,城市供水管网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增加,市政供水工程的建设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市政供水管网工程也变成城市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搞好城市市政供水管网规划设计和施工技术,对建设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质量不仅仅会影响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还会对城市道路完好、城市环保与城市安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采用科学的市政供水管网施工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施工准备阶段

1、图纸的设计与熟悉

市政供水管网施工单位在接到施工任务之后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根据供水管网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设计施工图纸,但是在进行设计图纸时必须要充分了解地层与地下水的情况,选定供水管网的位置,埋深与构造。接着在进行具体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熟悉施工图纸,结合图纸掌握供水管网管线的管材直径、井位数、走向、坡度、长度与施工有关的地貌地形等情况。

2、对管材质量进行检验

为了避免由于管材质量的问题而导致出现施工完成后抗渗、抗压能力差甚至出现漏水、管道严重变形等情况的发生,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必须对管材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检验,要求施工所用管材都要有质量部门提供的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并在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于有质量问题的管材要及时的停止使用。

3、测量放线

在测量的时候出现一旦差错就会导致供水管网管道位置产生极大的偏移,进而就会出现产生积水甚至是倒坡的现象,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在测量放线的时候按照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换桩复测与保护,不得擅自变更管道走向,在遇到建筑物时要进行避让,并且要在恰当位置要增设连接井,用直线来相通,连接井的转角要在135°以上,当中心线加宽或者开挖面变窄以及边坡系数变大的时候,要在沟槽里设置支撑点,借此来确保供水管网工程的施工安全。

二、施工阶段

1、阀门的正确开启

由于水的不可替代性与人们生存的必需性,决定了供水管网安全运转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缘由,管道只要常常呈现一些毛病,管网就需要更新改造,同时供水用户也不是一直不变的,可能时常会有增减,因而部分管段的停水现象就是难以防止。于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停水范围,在市政供水管网内恰当地装置控制阀门乃是非常必要。阀门作为一种管网控制设备,主要的功能就是调理供水管网中的压力与流量。供水阀门平常请求开启必须要到位,在需要关闭时能够及时关闭,因此阀门的正确开启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市政供水管网施工过程中阀门安装后好后,操作人员必须能熟悉掌握阀门结构和性能,正确识别阀门的开启方向、开度标志、指示信号等,并能熟练、准确地操作阀门,及时、果断地处理各种应急故障。通常逆时针表示阀门打开,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手工转动阀门即可实现开关,一般不允许借助杠杆或扳手来开关阀门,为了防止用力过猛,损坏密封面或者其他零件。

2、沟槽的开挖与支护

在进行市政供水管网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测量放出的开挖线进行第一次土方开挖,沟槽开挖宜采用挖掘机与人工配合进行,将表层1.5-2米厚的土层开挖,上口宽度按照管材直径的大小与开挖深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为8米左右,并且按照《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确定开挖边坡坡度为1:1,这样就可以很有效降低沟槽的深度,同时对于挖出的泥土应该离槽口尽可能的远一些,最好能在2.5米以上,堆土高度一般情况下不大于2米,以减小土压力对沟槽的影响。在进行第一次土方开挖之后,在接下来的开挖时,大于沟槽埋深小于3米而且没有地下管线影响的沟槽采用横列板支护的沟槽开挖技术,横列板采用组合钢撑板,一般情况下宽度为20cm,厚度在6-10cm之间,长度根据实际工程为准,采用铁板与角铁焊接而成。在采用横列板支护时,挖土深度至1.5米时需要及时撑头挡板,以后每次撑板的高度一般控制在0.5-1米,横列板要水平放置,板缝严密,深度要确保到碎石基础面。对于埋深大于3米,并且地下分布管线的沟槽来说易采用钢板桩支护,根据现场支护条件、技术规范以及实际经验,根据沟槽边线先开挖钢板桩槽宽度一般为0.6米,深挖到土层,并要暴露出地下管线与障碍物,然后打钢桩板。最后无论采用何种沟槽开挖方式,都要十分注意槽底泡水及超挖情况的产生,当槽底受到扰动或者泡水的时候,必须要先把泡水的松软部分挖除,再将超挖部分用碎石及砂等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回填密实,当在地下水位之下进行开挖的时候,要采取有效方法做好槽底的降排水工作,从而确保干槽的开挖,在槽坑底也要预留2dm的厚土层。

3、管道安装

当垫层平基验收合格后,而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可以进行管道安装了,在施工时,必须要做好清理基础表面杂物、积水或者淤泥,并且要复核好高程样板的中心位置和标高的工作,当下管的时候,要依据测量中心线,采用人工和吊车相配合的施工方法进行下管。易采用8t的轮胎吊车来下管,并且吊车必须要远离沟槽边缘2m~3m, 防止对沟槽边坡的稳定的影响甚至造成沟壁坍塌,当下管的时候,必须要使用管道安装专用的吊钩或者柔性吊索,严禁使用钢丝绳管内穿入吊起,并且套管子时必须要找好管材重心,尽可能的做到对供水管材轻吊轻放,尽量防止其与基底发生碰撞。

4、管道的焊接

在进行管道焊接之前必须要保证管道切口表面应十分平整、没有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或者铁屑等杂物,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管道焊接时,应该选择在温差变化较小的时间进行,在寒冷或恶劣环境焊接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焊缝受温度下降过快,影响焊缝强度,对于焊接材料的选择应该符合规定,焊接人员必须有相应的操作合格证,并严格按照焊接技术规定进行施焊。焊后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凡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返修,返修后仍按原规定方法进行探伤检验,但返修的次数不得超过3次。

5、沟槽的回填

当管道安装及水压试验之后,通过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就可实施管沟回填了,管道在回填时,管道基础、管侧及管顶以上700mm内的沟槽回填土,必须采用人工分层回填并压实,应采用人工夯打或轻型机械压实,严禁压实机具直接作用在管道上。

三、结束语

市政工程中的供水管道施工是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存问题,因此为了确保供水管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供水管网施工技术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麦仕升.对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浅析[J].才智,2011(22)

[2]徐早强.浅议市政排水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3]李枝春. 浅谈市政工程非开挖施工技术[J]. 科学之友, 2010(18)

[4]王振涌.浅谈市政给水工程定向钻进技术及拖拉管施工[J]. 商品与质量, 2011(9)

食品安全报道的科学视角 篇4

1 抓眼球效应导致媒体的科学“失明”

不可否认, 当前的媒体竞争异常激烈, 有人甚至将其比喻为“立体战争”。从媒介上说, 有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从属性来说, 有面向大众的, 也有面向行业的。所以, 把媒体之间的竞争比喻为“立体战争”其实并不为过。这种竞争就导致了媒体必须要想方设法抓住公众的眼球, 自然, 如果将抓住眼球作为媒体的第一要务, 那么, 科学性自然就会退居其次。

我们就以今年所谓的“毒黄瓜”为例, 来看看“抓眼球”是如何导致科学“失明”的。

今年5月底, 德国等欧洲国家出现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的病例。一时间,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这个词红遍了媒体。面对突然爆发的疫情, 公众自然迫切想知道是什么导致了疫情的发生。5月26日, 德国汉堡卫生研究所宣布, 在西班牙生产的黄瓜上发现了大肠杆菌。这一发现并未得到德国联邦研究机构的认可。随后, 这一消息得到了广泛传播, 西班牙黄瓜遭受重创, 该国蔬果种植业已经遭受了“无可弥补且不公正的伤害”。 (西班牙环境、农村和海洋事务大臣阿吉拉尔语)

现在, 西班牙人说起黄瓜来, 可能会恨得牙痒痒, 实在是不明白:未经确认的信息为何会传播如此之快?

西班牙黄瓜的冤案, 看似好像和媒体没有多大关系, 其实不然。如果媒体能够秉持科学的态度, 坚守科学精神, 也许西班牙的黄瓜就不会那么惨。

百度一下“毒黄瓜袭德致14人死亡”, 可以看见相关的结果近9.5万条, 打开链接, 就可以看到这是大多数媒体报道这则新闻时采用的标题。不过, 细读全文, 以此为题的文中明明就有这样一句话:目前依然无法确定此次疫病的传染源, 为何非得在标题中让黄瓜带“毒”。为什么媒体编辑会对如此重要的一句话视而不见呢?

不少人, 尤其是一些媒体人士认为, 当今是一个读题时代, 所以标题就一定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本无可厚非, 大家的时间都很有限, 能通过标题了解新闻的大概内容就可以了。但如果片面去追求吸引读者的眼球, 而不去考量标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那读者读完之后, 得到的只能是错误的信息, 久而久之, 就会对媒体产生不信任感, 媒体的公信力就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公信力是媒体的生命线, 要提高公信力, 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就应采取审慎的态度, 坚持科学精神, 把准确性置于首位, 而不是过分追求“新、奇、异”。

2 记者的科学素养也很重要

根据第八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 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 我国公民整体的科学素养不太高。这个不高, 在媒体中同样有表现, 就是不少的媒体记者缺乏严格的科学训练, 在新闻报道中自然就不太关注科学的问题。

就拿今年议论最多的食品添加剂来说说。

在百度百科里, 食品添加剂是这样定义的:“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 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从这个定义, 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应该是食品品质改善的有功之臣。

不过, 让人意外的是, 食品添加剂在国内的遭遇却有些坎坷, 不仅当不上有功之臣, 在一些人的眼中, 食品添加剂反而成了洪水猛兽, 他们头脑里甚至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不含添加剂=食品好, 含添加剂=食品不好。一些产品的广告中, 你也可以看到在暗自推销“食品添加剂不好”的理念, 诸如“纯天然”、“本品绝对不含任何添加剂”频频现身广告语。尽管专家一再科普:我们打击的是非法添加, 而不是食品添加剂, 但为何科普的效果总是不理想呢?

笔者以为, 食品添加剂在国内的遭遇, 与西班牙黄瓜的冤情有相似之处。相似的原因就在于, “冤案”的产生, 传播者多多少少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作为传播者, 媒体的记者编辑很有必要加强学习, 对自己不懂的问题, 先学透了, 再去给大家传播。

3 食品安全报道的科学路径

食品安全报道做得好不好, 对公众的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片面地去炒作问题, 不能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报道, 容易加剧公众的恐慌心理, 产生“吃什么都不安全”的心理压力;反之, 如果只说好话, 又会让一些违法者觉得有机可乘。因此, 食品安全报道必须把握好这个动态平衡。要把握好这个动态平衡, 就得走科学的路径。

1) 媒体必须坚持职业操守, 把食品安全报道的科学性置于首位。的确, 当今的媒体竞争异常激烈, 靠科学、理性或许很难赢得读者的关注。但尽管如此, 媒体还是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 在面临坚持科学和吸引眼球的选择时, 不要产生困扰。作一个负责任的媒体, 其价值比一时的吸引读者眼球要有意义的多;

2) 媒体必须加强对记者编辑的业务培训, 尤其是科技培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我们的生活已经与科技密不可分, 作为社会人, 提高科学素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更何况我们媒体的这些新闻记者编辑们呢?就培训而言, 方法知识的培训固然重要, 但如果能够通过培训, 树立起媒体记者编辑的科学观点, 培养好他们的科学精神, 则会是更大的收获。

当然, 说到容易做来难, 但如果大家都这样做, 竞争的环境好了, 或许就没有问题了。期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参考文献

[1]刘垠.大众科技报.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落后发达国家20年, 2010-11-26.

[2]新华网.国际时评:“毒黄瓜”事件折射社会管理复杂性.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6/12/c_121525221.htm.

安全视角 篇5

1对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评判

政府是整个国民食品安全体系的最重要监管者。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但即便如此,食品安全事件仍频频发生。就现阶段政府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管控而言,一方面可以看出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管理欠缺经验,另一方面也存在政府多头管制导致权责不明、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维权难等问题,总体表现出食品安全政府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效果不理想。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问题上暴露出来的管理缺失、监控失灵已经大大影响了公众对于食品消费的信心。

2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必然失败”论

食品不同于桌椅板凳,更不同于电子产品等,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食品的安全、品质会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不断地下降、变质。同时,食品的生产、流通环节,存在着较短的周期性,从而使得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难上加难。所有的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政府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时做不到尽善尽美,甚至满足不了公众的要求。

2.1政府的监管做不到时时监控

我国人口众多,是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国民每天所需消耗的巨大份额的食品,从行政成本上来说,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不可能做到时时监控,在很多时候,必然出现监控的漏洞。

2.2公众对亚安全食品难以维权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中国模式 篇6

总的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界定基于三个共同点:一是历史时期,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二是认识角度,都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认识中国30年来发展变化;三是都对其历史影响表示高度关注。但是在对中国模式的内容及其未来发展前景上,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一般来看,国外学者相对比较乐观,甚至有夸大的成分;而国内学者则谨慎得多,甚至对是否存在中国模式存在质疑。

由于中国模式还处于形成阶段,因此在我看来,目前在这个问题上要达成一致的认识还缺乏充分的实际基础,但是如果从国家安全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中国模式,我们相对就能更准确地评估其已经发挥的历史作用,更清醒地认识到它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模式对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中国模式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谈到国家安全问题时,通常把眼光转向国外,但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是否安全,关键是本国内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自我平衡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及社会发展能力。

“文革”使中国遭到了巨大的创伤。而在历史同期,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开展得如火如荼,为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使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国际国内的巨大反差使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至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中国人的“球籍”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开创的中国模式使中国走出了当时面临的国家安全危机。3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实现了初步小康的人民生活,民主政治初见成效,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可以说,中国模式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不仅免除了中国的“球籍”之忧,而且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行之路,使国际社会重新认识了中国,让世界其他国家更加尊重中国,这在根本上维护了中国国家安全。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中国模式面临的历史考验

在过去的30年多年里,中国模式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基本的战略路径,但是国家安全的内涵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改变,影响国家安全的新问题还会不断涌现。在我看来,中国模式中的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国家安全。

一是解决好中国模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在现代工业社会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的发展模式往往占据压倒性地位。但是任何一种模式,仅仅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在一定的区域环境内发挥作用。中国模式虽然声誉鹊起,但不能过高估价,我们只能说,中国模式是特定的阶段和特定的地域和民族的发展道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不能过高评价其普遍性。这与“决不当头”的外交思想是一致的。

二是中国模式能否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讨论中国模式,不可能离开当前中国的政治特性,中国当前的政治特性就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同时容许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殊存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就是极好的证明。这就是说,“一国两制”不仅是一项基本政策,它也成为中国模式内在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当前,中国模式面临着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的考验。对全体中国人民来说,海峡两岸交往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祖国统一。从大陆方面来说,统一只能是在中国模式下的统一,“一国两制”就是基本的国策,也是必由之路;但对台湾来说,中国模式内在的部分特点是不能接受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而现实的问题:中国模式能否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

中国模式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行性道路,但还有许多亟待完善之处,特别是在政治制度合理化方面还有很大改善空间。从总体上说,合理的发展模式,不可能离开合理的政治制度,更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很难想象,在一个政治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不够合理、政治结构分化程度不高、公民政治参与渠道不畅的国家,其经济、社会能够持久健康地发展。

安全视角 篇7

1 民航空管内涵

当前,我国的民航空管系统所实行的管理体制为三级管理体制,包括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和空管分局。具体的民航空管运行组织形式则包括机场、进近和区域管制三级。民航空管的主要任务包括,必须对国家制定的方针、法律法规以及民航局所制定的指令、决定等予以贯彻执行。同时,民航空管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民航情况拟定相应的标准,确定管理程序,对民航局所制定的空域使用发展建设规划坚决实施。此外,民航空管要能够对全国的航班时刻作出恰当的协调,使空域资源以及容量等均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对于航行情报、气象、通信导航等均需要密切监控,亦要对资产、信息、建设项目、财务、工资、人事等按照规定规范管理[1]。

2 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建设的意义

2.1 有利于减少人为失误

民航对空管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建设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严格的对民航空域安全作出严格的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的防止多个航空器之间出现意外相撞的事故,亦能够防止在机动区内航空器与障碍物的相撞,保证航空器具有比较平稳的运行状态[2]。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状态下,民航空管所使用的安全管理设备亦在不断更新,因而相关的管理制度亦要作出完善,以便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

2.2 有利于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民航空管进行安全管理系统一般会在管理设备维修单位、空管单位、机场、航空公司等多个场所设置相应的工作试点。每个试点均会委派相关专业的人员对与民航空管相关的所有人员作出安全管理培训和教育,以便使其能够从根本上了解航空安全以及民航空管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和教育,亦能够营造良好的民航安全文化氛围,促使相关人员能够对安全文化手册、组织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程序等作出详细的、具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方能够更加切实的进行民航空管安全管理。

3 安全视角下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建设策略

3.1 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民航空管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管制员,更需要应用监视、导航与通信等技术。由于现今时代的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民航空管亦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并且要制定技术安全管理战略。应用全新的管理技术,会使民航空管的诸多设备在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得到提升,将能够提高民航空管的质量,更加有效的保障航空安全。与此同时,民航空管的管制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适应全新的管理技术。此时便需要民航空管对所有管制员进行培训,包括新管理技术的基础知识、使用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内容。在新管理技术与减轻管制员管理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将能够促进我国民航具有安全性和有序性。

3.2 丰富空管人员文化生活

民航空管工作需要专业的管制员予以支持,大部分管制员均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与社会方面的接触较少,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民航安全管理工作中。在长期并不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管制员缺少良好的精神生活,并不利于其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对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作出完善,能够相应的丰富管制员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凝聚力和创新力,减缓精神与工作压力,促使其在工作当中能够将工作内容与心情放松进行良好的融合。由此,更加能够促使管制员自身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深入且顺利的开展民航空管工作。

3.3 促进空管人员心理健康

传统的民航空管属于程序化的管制,但是在先进科学技术以及设备的影响下,当前我国的民航空管已经逐步转变成为了自动化的雷达管制[3]。但是,即便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却仍旧需要管制员通过脑力劳动进行科学技术与设备的控制。加之管制员民航空管工作性质的影响,使其难以具有比较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据此,民航空管必须要重视对管制员的内心健康状态作出观察,尽量帮助其减轻精神压力,培养管制员能够自主进行心理素质的调解,避免由于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民航空管相关工作以及航空安全状态。若管制员具有比较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在面对比较复杂或者难以解决的安全问题时方能够冷静分析和解决,促使民航空管工作更加顺利的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航空管必须将安全作为其管理的核心目标。为了更加有效的保障航空安全,促进航空事业的稳健发展,民航空管应该重视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建设与完善。在此方面,民航空管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此同时要能够丰富空管人员文化生活,并且促进空管人员心理健康。民航在具备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再配备优秀的、专业的、高素质的管制员后,方能够提升民航空管的质量与水平,减少人为失误,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凸显民航空管的重要安全管理与保障作用。

摘要:民航安全对与保障人身健康,促进民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民航空管必须将持续安全作为基本管理理念,对相关的管理体系作出完善,以便减少人为失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鉴于近年来民航发展十分迅速,有必要进一步建设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系统。本文便在了解民航空管的主要职能后,明确了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几点基于安全视角的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建设策略。

关键词:安全视角,民航空管,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原辉.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2(3):194.

[2]路洪洲,杨高升.基于建设工程项目视角的安全管理人员政治技能探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5,01(8):88-92.

产业安全视角下新疆棉花产业优势 篇8

一、新疆棉花生产

棉花是新疆的特色优势农业资源, 也是新疆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主要基础之一。在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将近14年的科技攻关和基地建设, 新疆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 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产量和调出量连续十几年来都是全国第一。棉花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植棉收入已经占到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为推动全国棉花生产和国内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促进新疆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从产业安全角度看新疆棉花产业优势

一般认为, 产业安全指的是在开放条件下, 一国产业抵御外来干扰或威胁并不断获得持续发展的状态,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本国产业的主导地位与竞争力, 是一国产业综合素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集中反映。产业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较强的产业控制力;较强的产业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提高本地区的国民权益。

1.棉花产量、播种面积不断提高, 原棉对外依存度较低, 产业控制力相对较强。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 对稳定全国的棉花供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九五”到“十一五”期间, 新疆棉花产量和全国棉花产量都在不断增加, 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棉花产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由“九五”的29.68%增加到“十一五”的38.85%。从对全国棉花的增长贡献率来看, “九五”到“十五”, 新疆棉花的增长贡献率为35.49%;“十五”到“十一五”, 新疆棉花的增长贡献率为66.37%。从棉花播种面积来看, 新疆对于稳定全国的棉花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与全国棉花进口量基本上呈现这样一种趋势:即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 全国次年的棉花进口量会相应减少。据相关数据显示, 从2001年开始, 全国棉花需求量每年都在增长, 增长速度都在10%左右。需求的急剧增长并没有引起进口的急剧增长;在进口量超过百万吨的年份, 2006年棉花进口量达到了最高值364万吨, 但随着200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这一数值迅速回落, 2009年降到了153万吨。从全国各省区的棉花播种面积来看, 期间只有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棉花产量稳中有升, 填补了棉花需求的部分缺口, 因而没有造成进口量的急剧增长。棉花需求缺口主要是通过国内市场来满足的, 新疆在这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棉花产值、播种面积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棉花产值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在全国棉花产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原棉供应基地, 其棉花产值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 新疆棉花产值不断增加, 在全国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强, 棉花供应基地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由于棉花产值是以1990年的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 所以产值的比重跟棉花产值的比重大体相当。可以通过产值贡献率来看一下新疆棉花产值对全国的贡献:2001年到2009年, 全国棉花产值增加558.12亿元, 增长106.47%;从新疆来看, 棉花产值增加259.07亿元, 增长206.38%, 对全国的增长贡献率为46.79%。新疆是国家最重要的耕地后备省区之一, 全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达7300万亩, 占全国的30%左右, 其中棉区拥有后备土地资源5010万亩, 且土地平坦、底层深厚、土质疏松, 具备了大规模种植棉花的条件和能力。从现有棉花种植面积来看, 2001—2009年,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每年都要占到全国的20%以上, 最高的2003年, 占到了全国的30%;除2008年, 棉花每年的播种面积都在1000千公顷以上;从新疆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来看, 棉花种植面积所占比重非常大, 都维持在25%以上。

3.注重品牌战略, 提升了新疆棉花的区域及国际竞争力。棉花作为新疆农业的主导产业, 在新疆的经济发产业优势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抓棉花产量的同时, 新疆也在积极扶持棉花企业的发展, 创建新疆的特色棉花品牌。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里, 为了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 新疆本地的棉花企业一直在寻求技术突破和企业改革创新, 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到目前为止, 新疆已经拥有了锦牌、银辉、叶尔羌、沙枣花、凯欣等17个全国知名棉花品牌, 其中“锦牌”棉花在2000—2005年连续5年荣获全国知名品牌棉花金奖, 被称为“中华第一棉”。

4.棉花作为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资源, 增加了农民收入。新疆自治区约有50%的农户 (其中70%以上是少数民族) 从事棉花生产。近十多年新疆棉花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 除了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以外, 发展棉花生产有利于摆脱贫困奔小康, 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是极为重要的经济因素, 也是支持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新疆的棉区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 棉农主要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发展新疆视角下新疆棉花的棉花产业, 不但是全国的需要, 也是提升新疆区域经济的战略地位, 增加棉农收入、特别是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重要产业。2006年新疆农民人均收入中的近一半来自于棉花生产。新疆南部一些贫困县的地方财政, 也因棉花收入而实力增强。种棉花已成为新疆农村的首选产业, 全疆86个县 (市) 中约有60个种植棉花。

三、结论

协同理论视角下安全监管机制研究 篇9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0万人左右,伤残几十万人,此外还有几十万的职业病患者。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研究,充分发挥安全监管能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对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国内外研究文献上看,已有许多学者对安全监管机制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一般倾向于从宏观或中观层面上通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把事故的发生率或劳动者因工死亡率、事故频繁程度、企业生产率等作为自变量指标,主要研究这些自变量指标变化对反映安全生产监管效果的因变量指标变化的影响。如Smith[1]采用大量数据样本,分析了1973-1974年间,OSHA对制造业的事故发生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973年OSHA使伤害发生率减少了16%,而1974年下降效果并不显著,大约在5%左右,因为OSHA政策的效果有三个半月的时滞期。作者认为,OSHA的安全管制效果是良好的。Wi11iamP.Curinton[2]研究了在作业场所时安全监管行为对企业事故频繁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安全生产监管对企业事故频繁程度的影响很小,但是安全监管可以降低作业场所所受伤害的严重程度。Denison[3]分析了不同要素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他估计政府的管制对1972-1975年间的生产率下降的贡献率为0.35%,在其后的研究中又发现1973-1981年期间政府管制对生产率下降的贡献率降为0.15%。国内学者对安全监管机制的研究大多借助某种理论工具,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分析安全监管的效果。例如,禹金云、罗一新[4]借助博弈理论,建立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安全生产监督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分析,认为要改善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和激励监督者的“努力”行为。沈斌[5]运用系统动力学(SD)建模方法,对约束性监管措施的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加大约束性监管措施的力度会使企业和政府都得利。并且,如果在约束性监管措施基础上引入激励性监管措施,会降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监管的效果。然而在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安全监管运行中各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对安全监管的影响以及安全监管机制设计等理论的研究,则有所忽视或研究不足。本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从制度、组织、信息、资源四个方面构建了安全协同监管机制,这是我国传统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1 协同理论下当前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1.1 协同理论概述

在汉语词典中,“协同”的解释为相互配合、协同办理、团结合作、协调一致、协助等意思。在管理学中,协同的概念主要是指个体、部门、组织或单位为实现同一个任务目标,相互之间配合协作,完成单个个体、部门、组织或单位无法完成的任务。

协同理论[6](synergetics)是由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创立的。它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协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它用统一的观点处理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宏观水平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协作。

(2)协同是指复杂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在运行过程中内部的合作、协调和同步,最终达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化。

1.2 协同理论下当前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市场机制的缺陷客观上要求我们须设立政府机构,对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预防和矫正市场失灵问题。但是政府作为最庞大复杂的权威组织,管理领域宽泛、服务对象多元,因而所承担的公共职能往往无法依靠一个或一级政府单独实现,需要联动不同类别和层次的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来分工配合、协作。当前,我国的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依然存在着如下问题。

(1)从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先后制定并颁布了《海上交通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建筑法》、《消防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7],但是现行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完整性、协调性和衔接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由于各法律法规起草制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法规存在交叉、矛盾和盲区,衔接性不够好等问题;由于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安全生产主体权责不明确,多头执法等问题突出,形不成整体合力。

(2)从监管机构设置和监管职能方面看,各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定位模糊不清,缺乏权威的综合协调机构,不同的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能配合协作和交流沟通,常常出现重复监管,各监管部门各执一词,产生矛盾和冲突,很难形成高效统一的工作机制。例如,我国的安全监管工作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综合监督管理,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分级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如公安部负责消防、道路交通安全,交通部负责道路建设和运输安全,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国防科工委负责民用爆破器材安全等)专门负责某一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因此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齐抓共管,才能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从监管权力配置方面看,监管权力配置不合理,监管信息不对称。由于国家采用分级监管的方式,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权力分级下分到省、市、县各安监局,最后让企业具体去实施。这种委托—代理的监管方式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对企业安全状况最清楚的基层员工相对于政策制定者中央监察机构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在利益的驱动下,地方部门和企业若存在寻租行为,那么中央监察机构所获得的信息会受到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加工和修剪”,最终导致企业真实的安全状况信息不能在上下级机构或各部门之间相互连通,出现监管失灵[8]。因此,让员工和社会其他力量拥有自己话语权和主动权,配合政府部门参与到监管活动中进行协同监管,对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寻租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关系,才能提高监管能效。

(4)从监管运行机制方面看,过度依赖政府的“单打独斗”,缺少社会联动。我国目前的安全监管体制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和运行的,主要是政府部门根据自身职责进行分工并通过政府权威的发挥来实现其监管职能。这种重行政干预、轻社会管理的治理方式,很难收到监管效果。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协会等中介机构不健全,行政化严重,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明显不足。其次,企业员工和工会组织难以参与到安全生产的政策制定当中,自己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另外,受利益影响,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也有限。因此,如何实现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监管,是我国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新方向。

2 安全协同监管机制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确定了政府与社会在社会管理中的多元主体地位。这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是解决我国当前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新出路[9]。

基于上述理念,本文提出了安全协同监管机制,即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配合协作方式促进部门之间的横向连接、中央与地方的纵向整合,同时注重与安全生产协会、中介机构、生产企业、工会组织和舆论媒体等非政府组织的有机融合,做到协调联动、整合互补、同步高效,最终实现从政府的单一安全生产管制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安全协同监管模式转变。

安全协同监管的中心目标是为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达到 “1+1>2”的协同效应,其本质要求是实现安全监管整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势互补和功能倍增,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对各种安全管理要素进行整合,使协同管理的各利益主体相互配合、协调和同步,从而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进而支配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最终达到整体优化和发展,产生协同效应[10]。

3 安全协同监管机制的构建

3.1 安全监管的协同机理

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安全监管涉及到的组织系统(部门、企业等),首先对自己所处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制定的安全工作目标进行比较,找出现实水平与理想水平(协同目标)之间的差距,认清进行管理协同的动因,这是协同的初始形成阶段。然后进行分析识别,挖掘系统的协同要素(法律制度、信息、组织、

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以预测协同效应及要素存在的价值,再通过综合、互动和要素结构重组等方式,将不同的协同要素融合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在整合关系中产生决定系统“命运”的序参量,使系统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这是协同的过程。最后得到的协同结果,若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则进行协同效果反馈,吸取经验教训;反之则实现了协同效应。

整个安全协同监管体系中,法规制度、信息、组织、资源这四个协同要素的运行状态,最终决定着是否能实现协同效应。下面就从这四个要素出发来构建安全协同监管机制。

3.2 完善协同监管法规制度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合理的制度设计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法律制度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各种系统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形成自组织所遵循的重要规则。对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整个系统,法律制度是其外部的控制参量,它规定着安全监管系统各子系统的行为方式和关联方式,约束着安全监管系统各子系统无规则的独立运动,使安全监管系统各子系统协同运行,最终形成有序结构,即实现安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说,协同形成法律,法律形成秩序和结构。因此,构建安全协同监管机制首要是完善协同相应的法规制度,以保障协同机制的实施。

从图2看出,要实行安全监管的协同效应,首先必须完善安全监管体系的基本法律,通过法律的约束性以保障多元主体协作、配合的合法性。其次,要健全各部门、组织协同管理的工作制度,比如协同监管委员会会议制、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等,以保障协同监管的有效进行。总之,协同监管法规制度的设计改善是为了保证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定化、高效化。

3.3 优化协同监管组织体系

完整的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有效运行的载体需要,它涉及到监管系统内部分工协作的程度、配合关系、各自职责以及任务安排等方面。因此,要实现安全协同监管,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安全监管组织进行优化,把他们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

图3为安全监管的动态协同网络组织模型[11]。该组织模型基于配合、协作理念,通过合理设置权限,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协同联动、动态交互、同步高效。主要特点如下:

(1)安全协同监管组织模型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示中央政府层面上的监管机构(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处于主导地位,要充分发挥其统筹监管的政策核心作用,以权威规制各部门因利益关系和专业偏好而导致政策的碎片化,同时又要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指导和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第二层次表示地方层面上的监管部门,起到衔接地位,即正确执行国家制定的政策并切实落实下去。第三层次表示把整个组织体系设置细化到点对点,建立社会性监管网络,让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工会组织以及大众媒体等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配合政府进行协同监管。

(2)安全协同监管组织模型实现了同层次组织机构之间和不同层次组织机构之间的协同交互。图中实线表示不同层次组织机构上下级固定关系,虚线表示同层次组织机构动态交互关系,同层次组织机构中间都有一个中心组织机构(该层次的上级机构),起到协调和纽带作用。这样既可以实现同层组织机构之间的横向协调沟通,又可以达到不同层组织机构间的纵向对接,大大优化了监管组织体系,提高了监管效率,实现监管网络无缝隙。

3.4 创建安全协同监管信息平台

在对协同论的研究过程中,哈肯教授发现了一种新的信息,称为“协同信息”,认为“协同信息”的改变决定着组织系统信息的改变,并反映系统的集体性质。因此,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协同效应成功实现的基础,它渗透到整个协同行为中,把各子系统的协同活动联接在了一起。而目前我国整个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没能充分做到信息的有效沟通,既存在着纵向上下层之间安全信息的不对称,又存在着横向各组织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造成监管成本巨大,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互联互通、动态管理、动态监控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如图4所示。

该信息平台是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先进的通讯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等,把政府各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有效的衔接起来,在信息交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和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联动系统。这样,通过这个系统对各种分离的信息与资源进行很好的系统分析和系统集成,为系统决策提供依据,为各利益主体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为多方的协调提供便利,为快速反应提供支持,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多元化、立体化、网络化发展,最终产生协同效应[12]。

3.5 加强协同监管资源的投入和配置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协同监管机制的形成和维持以及协同效应的实现,先决条件就是从外部获得充足的资源保障。此外,安全资源的投入是有限的,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鉴于此,本文从协同管理的角度看,应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国家安全投入的资源规模逐渐增大,但是要注意安全投入在制度、结构上等的合理性,以达到相应的安全效益。同时对各行业、部门的安全资源(骨干人才、先进技术、设备等)进行整合,让业内共享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着力培育协同监管的社会组织。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企业、中介机构、工会组织、大众媒体等非政府组织能够切实参与到安全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减轻政府在监管中的任务。

(3)安全监管的投入不仅表现在技术、资金、设备等“硬条件”方面,同时需要在信息交互、非正式制度、社会道德等“软条件”上的投入,让安全观念扎根于人的脑海中,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维护安全”的氛围。

(4)大力发展职业化、专业化的监管人才。这些专业监管人员不仅包括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还可以是来自企业、高校、中介机构乃至基层群众的技术专家。

4 结论

从协同视角上分析,我国现有的监管模式在法律法规体系、机构设置、职能分配以及运行机制方面上存在着各监管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多元社会主体参与不足等突出问题,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监管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必须对现行的安全监管体制进行完善,探索出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协同监管思路。文章以协同理论为基础,从法规制度的健全、组织优化、信息交互、资源投入配置四个协同要素方面,具体构建了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工会或协会组织、大众媒体等多元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的监管机制,对提高我国的安全监管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的职能正在逐渐调整,将会更加注重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因此,安全协同监管的模式无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Smith.The impact of OSHA inspection on manufacturinginjury rates[J].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XIV,1979

[2]Wi11iamP.Curinton.Safety regulation and workplace in-juries[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1,53(1):51-72

[3]Denison,Edward F.Accounting for Slower EconomicGrowth: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J].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9

[4]禹金云,罗一新.基于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研究的博弈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3):67-70YU Jin-yun,LUO Yi-xin.Game analysis based on coalmine work safety supervision[J].China Safety ScienceJournal,2007,17(3):67-70

[5]沈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安全生产监管有效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5):85-91SHEN Bin.Study on safety production regulation effective-ness based on system dDynamic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12,22(5):85-91

[6]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李全生.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思考[J].煤矿安全,2003,34(8):1-5LI Quan-sheng.The think of improv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of China's safety production[J].Safety inCoal Mines,2003,34(8):1-5

[8]彭彦强.煤炭安全生产规制失灵与协同规制构建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1-66PENG Yan-qiang.An analysis of the regulation failure ofsafe coal production and synergy regulation[J].Journal of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Sciences),2008,10(3):61-66

[9]童志峰.努力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协同管理[J].杭州(我们),2011,(6):21-23TONG Zhi-feng.Efforts to achieve the social and govern-ment's collaboration management[J].Hangzhou(US),2011,(6):21-23

[10]杨宁.赵官煤矿班组安全协同管理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19-20

[11]韩豫,成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协同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1):177-182HAN Yu,CHENG Hu.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urban mass transit[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2,42(1):177-182

安全视角 篇10

借助网络技术, 计算机与各种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 形成各种类型的网络系统, 期间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过传输介质和物理网络设备组合而成, 势必存在不同的安全威胁问题。

1.1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是一种支撑性软件, 为其他应用软件的应用提供一个运行的环境, 并具有多方面的管理功能, 一旦操作软件在开发设计的时候存在漏洞的时候就会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操作系统是由多个管理模块组成的, 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程序, 因此也会存在缺陷问题;操作系统都会有后门程序以备程序来修改程序设计的不足, 但正是后门程序可以绕过安全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的访问权的设计, 从而给黑客的入侵攻击提供了入口;操作系统的远程调用功能, 远程调用可以提交程序给远程服务器执行, 如果中间通讯环节被黑客监控, 就会出现网络安全问题。

1.2 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相关软件开发时遗漏的弊端, 影响数据库的自我防护水平, 比如最高权限被随意使用、平台漏洞、审计记录不全、协议漏洞、验证不足、备份数据暴露等等。另外, 数据库访问者经常出现的使用安全问题也会导致网络安全隐患, 比如数据输入错误、有意蓄谋破坏数据库、绕过管理策略非法访问数据库、未经授权任意修改删除数据库信息。

1.3 防火墙安全

作为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系统软件, 防火墙能够阻挡来自外界的网络攻击, 过滤掉一些网络病毒, 但是部署了防火墙并不表示网络的绝对安全, 防火墙只对来自外部网络的数据进行过滤, 对局域网内部的破坏, 防火墙是不起任何防范作用的。防火墙对外部数据的过滤是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 如果有网络攻击模式不在防火墙的过滤规则之内, 防火墙也是不起作用的, 特别是在当今网络安全漏洞百出的今天, 更需要常常更新防火墙的安全策略。

2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软件开发建议

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 为保护计算机网络用户和应用系统的安全, 我们需要分别研讨入侵防护软件、数据库备份与容灾软件、病毒防护软件、虚拟局域网保护软件等。

2.1 入侵防护软件

入侵防护软件设置于防火墙后面, 主要功能是检查计算机网络运行时的系统状况, 同时将运行状况等记录下来, 检测当前的网络运行状况, 尤其是网络的流量, 可结合设定好的过滤规则来对网络上的流量或内容进行监控, 出现异常情况时会发出预警信号, 它还可以协助防火墙和路由器的工作。该软件的最大有点是当有病毒发生攻击之前就可以实时捕捉网络数据、检测可以数据, 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收集黑客入侵行为的信息, 记录整个入侵事件的过程, 而且还可以追踪到发生入侵行为的具体位置, 从而增强系统的防护入侵能力。

2.2 数据备份和容灾软件

数据备份和容灾软件, 可以安全备份需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 但是在国内却没有被得到重视。数据备份和容灾软件要求将RAID技术安装到操作系统, 将主硬盘文件备份到从硬盘;移动介质和光盘备份, 计算机内的数据会随着使用的时间发生意外损坏或破坏, 采用移动介质和光盘可以将数据拷贝出来进行存储;磁盘阵列贮存法, 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随着储存、备份和容灾软件的相互结合, 将来会构成一体化的数据容灾备份储存系统, 并进行数据加密。

2.3 病毒防护软件

随着计算机网络被广泛的应用, 网络病毒类型越来越多,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连通性, 一旦感染病毒则会呈现快速的传播速度, 波及面也广, 而且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日趋多样化, 因此, 需要开发完善的病毒防护软件, 防范计算机网络病毒。首先是分析病毒传播规律和危害性, 开发相对应的杀毒软件, 并在规定时间内扫描系统指定位置及更新病毒库;其次是安装防毒墙软件, 传统的防火墙利用IP控制的方式, 来禁止病毒和黑客的入侵, 难以对实时监测网络系统情况, 而防毒墙则可以在网络入口 (即网关处) 对病毒进行过滤, 防止病毒扩散。最后是更各系统补丁, 以提高系统的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 同时预防病毒利用系统漏洞入侵计算机。

2.4 虚拟局域网软件

采用虚拟局域网软件, 可以将不同需求的用户隔离开来, 并划分到不同的VLAN, 采用这种做法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具体做法是从逻辑上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一个个的子网, 并将这些子网相互隔离, 一旦发生入侵事故也不会导致网内上“广播风暴”的发生。结合子网的控制访问需求, 将访问控制列表设置在各个子网中间, 以形成对具体方向访问的允许条件、限制条件等, 从而达到保护各个子网的目的。同时, 把MAC地址和静态IP地址上网的计算机或相关设备进行绑定, 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静态IP地址或是MAC地址被盗用的问题出现。

2.5 服务器安全软件

服务器系统安全软件分为两种, 一种是系统软件, 另外一种为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在配置服务器系统软件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承受能力和安全功能性, 承受能力是指安全设计、减少攻击面、编程;安全功能涵盖各种安全协议程序, 并基于自身的使用需求,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服务器应用软件的应用, 要求考虑软件在稳定性、可靠、安全等方面的性能, 以避免带入病毒, 并定期及时更新。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问题, 即使现在的网络技术已经日渐成熟、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也日趋完善, 但是网络安全问题是相对存在的。因此在实际计算机应用管理中, 我们只能根据网络宽带的特点和具体的应用需求去找到平衡网络安全和网络性能, 以此为指导思想来配置网络安全软件。也就是说, 我们需要不断强化安全防护软件的研发力度, 以进一步促进计算机网络系统防御水平的提升, 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于军旗.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计算机网络安全[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 (2) :165-166.

[2]陈豪.浅谈网络时代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8) :73.

论交易安全视角下的法人越权行为 篇11

关键词:交易安全;越权行为;表见代表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22-02

引言:在市场经济中,一方面存在着广阔的利益空间,另一方面任何利益领域都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市场本身是开放的,另一方面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却使得法人必须有固定的经营范围。因此,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法人超越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超越自己的代表权限以法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便不可避免,交易安全问题由此产生。法律如何应对,归根到底是一个如何兼顾个体交易公平与社会整体交易秩序的问题。本文试从交易安全的涵义与价值入手,对法人越权行为定性,进而提出在交易安全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交易安全的涵义及价值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民事主体都被假设成理性、匀质的理性经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各民事主体在实然层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使得每一次交易并不一定符合公平正义,尤其在法人与自然人进行交易的场合,这种不公平正义的可能性会趋向更高。需要民法对这种局面加以调控,从而保证正常的交易秩序。

(一)交易安全的涵义

学界关于交易安全的学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动态安全说。交易安全是一种与静态安全相对应的动态安全。所谓静的安全是指对财产所有人已经所有的财产,法律应当加以保护,不得被任意剥夺。动的安全则是指,民事主体取得新财产后,法律应当加以保护,不能任意使其取得财产的行为归于无效而剥夺其财产。

2、概括安全说。交易安全泛指一切与交易有关的安全,包括交易形式安全、交易履行安全、交易人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等。徐炳认为对交易安全形成阻碍的因素包括了欺诈、胁迫、交易者人身危险、任意毁约等等。

3、善意当事人利益说。交易安全即交易中善意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刘得宽先生在论及交易安全问题时,即将交易安全与善意无过失者视为同一法律概念。

“概括安全说”对交易安全的界定太过于宏大,如此多的考虑因素将使法律在制度设计上困难重重难以兼顾,且由于制约因素过多,使得交易随时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效力,对双方的意思自治限制过多,不符合鼓励交易的精神。

“善意当事人利益说”体现了法律对于在交易中善意当事人的保护,但它仅仅是站在个例交易双方的角度,更注重交易本身的公平,没有体现出社会整体对交易效率的追求。

笔者以为,所谓交易安全,是指交易双方可以在一个合法、确定的状态下连续的进行交易。交易安全本身包含了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

1、从交易公平的维度考虑,交易安全应该是对交易过程中对善意当事人信賴利益的保护。一方与另一方进行交易时,基于契约或其他法律关系会对另一方产生信赖关系,基于这种信赖关系,一方对将来的利益有合理期待,但这种期待利益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交易相对方的行为。因此,法律要求交易双方必须谨慎、诚信以便实现交易的目的。然而,由于“理性经济人”的天性,交易一方为获得超越正常交易行为(如买卖合同)中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可能采取欺诈、越权交易等方式。由于交易相对方对这些真实情况很难知情,他们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对方在外观上是否满足自己交易的交易条件。

2、从交易效率的维度考虑,交易安全是一个动态的安全。静的安全是相对的,动的安全才是绝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只有在不断地流转、过程中通过交换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样市场才能发挥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所以在一方通过交易取得新财产的时候应当及时予以确认,不得随意使之无效。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时常存在冲突,静的安全强调财产的归属,动的安全强调财产的利用,而后者显然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交易安全的价值

笔者认为,交易安全的最终价值在于将财产流转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一个合理的配置,这种风险分配有两层含义:

1、分配社会整体和交易人个体承担的风险。交易安全的目的在于促进财产流通,谋求社会经济运转的高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保护交易安全,则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民事主体,在购买财产或取得财产上设定的权利时,都需对财产的来源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以确定在所交易的物或权利之上不存在瑕疵,如此一来将会减缓交易进程;如果未进行这种交易前的调查,则其购得财产或取得权利后,需时时提防第三人行使该物的返还请求权,不利于物尽其用。这些都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效益。故交易安全乃是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交易个体对交易绝对公正的要求来满足社会经济整体秩序的发展。

2、分配交易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以买卖合同为例,倘若买方明知出卖人系无权处分而与之订立合同,事后则不能主张合同无效,所遭受损失由自己担负;倘若买方对卖方系无权处分毫不知情,且在交易过程中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但由于在外观上卖方足以使买方产生合理信赖而与之订立合同,事后可主张合同可撤销或无效,所受损失由卖方承担。可见,交易安全在交易双方之间依照各自的主观心理状态进行了风险的分配。

二、法人越权行为与交易安全

(一)法人越权行为的产生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成为了最主要的市场主体。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法人承担着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要交易量。

市场经济是一种分工日益细化的经济,在企业外部,各法人为了适应这种趋势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会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定位,给自己划分一个相对狭窄的经营范围以保证资金、人才、设备的高效利用,表现在公司章程中便是对公司经营范围的规定;在企业内部,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为了适应高速度快节奏的市场竞争,也进行了分工负责、权力制约的设计,公司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以便提高管理水平。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瞬息万变,商机稍纵即逝,为了实现法人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在进行交易时,法人难免会突破公司章程的限制从事一些经营范围之外的活动,而公司的法人代表为了公司利益或是个人利益也难免会超越代表权限代表公司与另一方进行交易,如此一来便产生了法人的越权行为。

由于公司章程只具有公司内部效力,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由公司内部委任,其代表权限也是由法人内部决定,因此交易相对人很难知悉公司是否存在越权行为,至少从权利外观上难以排斥与之交易的法人。对于交易相对人而言,由于往往处于技术和经济上的弱势,只能依据一般的生活经验和交易习惯加以判断,履行通常的注意义务,难以识别这种越权行为。因此,这种越权行为给交易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法人越权行为性质分析

要解决法人越权行为给交易安全带来的问题,首先必须对这一行为进行定性分析。目前关于法人越权行为的性质有以下几种学说:

1、权利能力限制说。该说认为法人在其目的范围之外没有权利能力,于此所为之行为当然无效,绝无补正和追认之余地。

2、行为能力限制说。该说认为,法人的权利能力仅受其自身性质及法律的限制,不受其目的范围的限制,法人的目的仅能对其行为能力产生限制。由于法人目的限制行为能力,故目的外行为无效,但这种无效不是绝对的,尚有追认的可能性。

3、代表权限制说。该说认为法人的目的范围只是对法人机关对外代表权的限制,法人目的外行为不能一概认为无效或有效,若相对人为善意的,即为有效,反之无效。

4、内部责任说。该说认为,法人的目的范围不过是法人机关在法人内部的责任而已,法人目的外行为当然有效,这是日本公司法界的有力说。

笔者认为,“权利能力限制说”对越权行为的界定过于武断。该说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债权人和投资人的保护基础上,但在现代交易中已失去了合理性,一概无效的规定不利于保护交易相对人的利益,不符合交易安全的需要。

“行为能力限制说”虽然有区别对待越权行为效力的倾向,但其赋予法人“追认权”的做法有失公正,仍然是偏重于对越权一方利益的保护而忽视对善意相对人的保护。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赋予善意相对人“选择权”,选择主张无效或有效。

“内部责任说”同“权利能力限制说”一样,过于绝对化。在不对相对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进行考察的情况下便认定越权行为一律有效,也不符合交易公平,使得恶意相对人也可能因越权行为而获利。

相比较而言,“代表权限制说”更合理。首先,从理论上讲,不管是法人的經营范围还是法人代表的代表权限都不可能约束与此毫不相干的第三人。法人的行为是通过法人代表的行为得以体现的,因此法人的经营范围的限制实际上是对法人代表代表权的限制,第三人只要能够确定法定代表人身份的真实性,便可以基于合理信赖认为该代表法人从事的行为没有超越经营范围。所以,只有在相对人明知法定代表人没有代理权限的情况下才构成恶意。其次,在实践上。“代表权限制说”更兼顾各方利益,具有可操作性。从法人与交易相对人的关系上看,将越权行为是为超越代表权的行为可以更好的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在相对人恶意的情况下,法人可以获得抗辩权,维护了法人的利益。从法人与法定代表人的关系上看,通过公司内部的责任制度、表见代表制度等可以将法定代表人个人行为与法人行为区分开,并督促法定代表人谨慎履行职责。

三、表见代表构成要件及其制度价值

在明晰了法人越权行为的性质后,便可以自然得出结论——法人应当对越权行为承担表见代表责任。表见代表是指法人代表的行为虽然超越了法人的经营范围或者授权范围,但善意第三人基于一定的外观相信其有代表法人之权而与之从事该行为,法律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确认该行为有效的制度。

表见代表有如下构成要件:1,具有信赖外观的客观存在。即客观上形成了足以使相对人相信法定代表人有代理权限的状态。2,这种客观存在是由于法人可归责的行为造成的。例如,公司章程授权不明,公章管理不严等。3,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

表见代表制度是在交易安全的要求下对法人越权行为进行规制的有效方式,可以把交易风险在法人、法定代表人、相对人之间进行有效的分配。它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就善意相对人而言,表见代表制度是对其合理信赖利益的法律保护,符合权利表象规则的要求。只要交易相对人尽到适度的注意就能实现自己的交易目的,而不至于陷入对交易另一方无限的猜测与怀疑之中。“权利表象规则的适用所宣示的理念是,只要尽到合理限度内的注意义务,假象也可以被当作真实来对待。此时人们在生活中就不会过度谨慎,相对人完全可以实现自主”。

(二)就法人内部而言,表见代表制度可以督促法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谨慎的选择法定代表人,同时建立公司内部管理的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

(三)就社会整体福利而言,表见代表制度很好的体现了交易安全的两个维度。首先,将“善意”作为构成要件之一,可以评价交易是否公平。任何人都不得从自己的不当行为中获利,因此法律只保护善意不保护恶意。其次,在相对人善意的情况下,通过法律规定强制越权行为有效,又体现了鼓励交易的效率原则。“从纵向上看,一起交易的安全有效会激发其继起交易的积极性;从横向上看,数个个交易连结在一起构成局部交易、行业交易甚至整个社会的交易。这样纵横交错在一起,使得生产摆脱偶然性和任意性而形成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仅满足了个体需求,也使得整个社会经济秩序趋于安全。

结束语:随着民法逐渐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绝对的意思自治受到一定限制。在财产法领域里,交易安全的价值得以凸显。当前,大量出现的法人越权行为的出现给交易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表见代表制度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民事立法应当围绕着交易安全这个崇高价值进行,以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作者简介:张凯(1988— ),男,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10级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参考文献:

[1]郑玉波.民商法问题研究(一)[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80:39.

[2]徐炳.买卖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3]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M].台湾:台湾三民出版局,1980:247.

[4]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5]许明月.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研究[M].民商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6]吴国喆.权利表象及其私法处置[D].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55.

安全视角 篇12

一、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1.矿主追求高额利润, 忽视安全生产。

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煤炭市场需求增长快速, 煤价出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许多煤矿矿主急功近利, 法制意识淡薄, 抱着“有水快流”的心态。他们面对难得的机遇和可观的利益, 发现存在事故隐患, 也报有侥幸的心理, 一拖再拖, 只抓生产, 完全忘记了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 不顾矿工的安全, 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

2. 煤矿超能力生产。

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 我国的能源需求特别是煤炭供应趋紧, 随之引起的是煤矿超能力生产问题日益突出, 给煤矿生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近年来, 煤矿发生的几起特别重大瓦斯事故都与超能力生产有关。超能力矿井缺乏必要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装备, 其安全生产事故的本质是安全投入不足。原本我国煤矿的瓦斯灾害就很严重, 高瓦斯矿井占45.97%, 超能力生产不仅导致井下通风不足, 安全隐患突出, 而且造成煤矿中的近1/3出现程度不同的采掘失调。煤矿超能力生产给我国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压力。

3.煤矿安全投入欠账非常严重。

由于历史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长期以来国家和企业在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安全欠账太多, 尤其是像煤炭等重要的基础工业问题更为突出。许多煤矿安全工程和安全设备上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特别是在“一通三防”上的隐患更多。直至当前, 包括部分国有大矿在内的多数煤矿, 安全生产的基础仍相当薄弱, 在防范伤亡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方面, 仍然缺乏控制能力。由于长期安全投入不足, 导致我国多数煤炭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老化, 普遍存在装备差以及不同程度的采掘失调和水平接续紧张问题。

二、我国煤炭企业安全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

1. 国家对煤矿安全投入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煤炭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为了自身生产安全而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理所当然。但由于煤炭行业存在的历史原因以及安全技术、装备研发周期长、投资大、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保证。发达国家安全科研投入主要来自政府拨款,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

2. 煤矿安全费用使用范围规定不全面。

煤矿安全投入经费的使用主要包括事故预防费用和事故处理费用两大部分组成。而事故预防费用包括固定预防费用、特殊预防费用和变动预防费用。事故处理费用包括保险费用和非保险费用。《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了十项安全费用的具体使用范围, 但前九项列举的都是建立和维护安全生产设施的费用。虽然第十项作了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说明, 但具体是哪些支出并不明确。这一规定不利于安全费用的专款专用, 也会给煤矿企业造成安全投入重硬轻软的错误引导。

3.煤矿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缺乏有效监管。

目前我国对煤炭企业安全投入的监管能力不足, 监管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企业为了应付煤矿安监部门针对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的检查, 弄虚作假, 把应该在生产费用中列支的费用放到安全费用中。监管部门往往不深入审查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的相关账册, 也就难以发现问题。由于没有建立常规的安全费用提取、使用专项审计制度, 专业审计人员不能参与监督工作, 而多数安监人员因为不懂会计, 即使面对相关账册也无法发现问题, 致使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的监管流于形式。

三、加强煤矿安全投入的对策——开征煤矿安全生产税

1. 煤矿安全生产税的基本概念。

煤矿安全生产税是指, 国家在考虑了发生矿难后给社会增加的成本, 向煤炭企业从生产的每吨煤中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税费。这些税费应上缴国家财政并由国家设立一专门机构 (如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管理委员会) 统一归集和管理, 并建立专项账户, 严格控制, 确保资金主要用在煤矿安全投入的构成之中。可以说, 以开征煤矿安全生产税来代替目前大部分省市由企业自筹和部分省市以“费”的形式筹集煤炭安全生产资金, 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2.煤矿安全生产税的征税方式。

在具体的征税过程中, 要区分不同地区煤炭企业的发展水平, 实行差别税制。对一些效益较低或是新建立的煤矿企业, 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对其实行优惠税率;而对一些效益较好的煤矿企业, 在不影响其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提高税率。这样由国家根据各地煤矿安全投入的实际情况, 按需下拨资金, 加强它们的安全投入, 并实时监督安全投入资金的完成情况, 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实现了国家各地煤矿安全投入的均衡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 对一些煤炭生产企业为追求超额利润而进行无限制的超额开采的情况, 国家可以更高的税率同时对相关负责人征收适当的安全生产税, 限制这些企业和个人的冒险行为, 并把税收所得用到必要的煤矿安全投入项目上。这样, 既可以有效地减少矿难, 又可以增加国家煤矿安全投入资金, 可谓一举两得。

3. 税率和税基的确定。

(1) 税率的确定。要对煤炭企业开征煤矿安全生产税, 首先要确定的是税率的大小。如果税率太大, 就可能严重限制企业的生产发展。而如果税率过低, 则可能出现上述外部成本内在化的效应, 收入尚不足以弥补征收成本, 对纳税人影响很小, 以至于矿难还大量存在, 没有达到征收煤矿安全生产税的目的。 (2) 税基的确定。一般来说, 煤矿安全生产税的计税基础有两种选择:煤炭企业的产量和煤炭资源的储量。对于第一种方式, 即以煤炭企业的产量作为税基, 这一依据必须建立在矿难的发生与煤矿的产量存在固定的比例正相关的基础上, 而现实生活中, 各煤矿矿难的程度是不同的, 煤矿的产量高不一定发生的矿难就严重。第二种方式是煤炭资源的储量作为税基, 也有较大的缺陷, 因为煤炭资源的储量与矿难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鉴于煤矿安全生产税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及其财产的重要性, 笔者建议, 煤矿安全生产税可按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量计征, 并实行差别税额, 同时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优劣的变化决定是否给予减免优惠。

四、开征安全生产税的配套措施

为了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税的顺利实施, 还需要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 增强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可行性。

1.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基金。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用于煤矿安全生产工程的投入, 煤矿安全生产动用资金需要经过申请、立项、评估、使用、验收和决算等程序。实行煤矿安全生产基金转移支付制度, 解决效益低下的老矿区和个体煤矿安全投入不足或安全投入能力低下的问题。

煤矿安全税是煤炭安全基金的主要来源。煤炭安全生产基金管理涉及到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中央与地方的政府的分工、管理体制的构建等。笔者认为,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的安全与增值是确立煤矿安全生产基金模式的基本目标。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管理可以交给省 (市) 、地 (市) 一级政府管理。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各级政府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的责任, 也有利于分散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管理的风险, 提高各级基金管理的水平。

从高效、安全的角度出发, 未来的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管理应采用基金收入、支出、发放运营、管理的组织建构相互分离与相互制约的模式。具体来说, 基金筹措归税务部门, 基金支出认定归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管理委员会, 基金管理归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基金发放归银行部门, 基金增值归市场部门, 基金监管归权利机关。

2. 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

财政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其核心是在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范围的基础上, 进一步解决实现事权的筹资来源。就煤矿安全生产基金而言, 财政体制问题的关键是划清煤矿安全生产基金责任的风险或责任边界, 以及相应的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的分配。

煤矿安全税收入是一种基金性收入, 与一般的预算收入相比, 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专门的用途, 其收支应自成体系, 单独管理。我国可以在目前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组成的复式预算的基础上, 增加一项煤矿安全生产投入预算, 将煤矿安全税的收支全部纳入煤矿安全生产投入预算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这样有利于将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的筹措和运用置于国家法律的制约和监督之下, 更好地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3. 健全相关法律。

从某种意义上说, 煤矿安全生产基金应是一种法律保障, 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煤矿安全生产很难成功实施。因此, 煤矿安全生产基金立法势在必行。首先, 完善相关法律, 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法规;其次, 制定煤矿安全税法;还需要研究制定《煤矿安全税条例》及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 对煤矿安全税有关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使开征煤矿安全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上一篇:党的事业下一篇:在线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