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视野(精选12篇)
环境视野 篇1
摘要:对国际环境法的机构变迁和法制进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我国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臭氧层保护、气候不利变化防止、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防止国际河流污染和污染方面的国际地位进行了系统研究。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加入了51个国际环境公约,因此,加强对国际环境法的比较研究,努力建立和完善新的国际环境法学,对于今后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意义深远。
关键词:环境法,机构变迁,制度演化,生物多样性
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国际社会关系的有约束力的规范的总称。其渊源主要是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和国际习惯。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通过的一些决议、宣言、宪章、行动计划等,虽然对各国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但对各国合作保护全球环境起着“软法”的作用。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在其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原则、新措施、新问题。
1972年在瑞典斯备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国际环境法才开始真正形成,因此斯德哥尔摩会议被认为是国际环境法的起点。1982年10月28日,在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十周年之际,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自然宪章》,重申了《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原则。
国际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立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立法进程有着明显的差异(见表1)。美国联邦环保局(EPA)成立于1970年,英国于1970年成立环境部,日本1971年设立环境厅。我国于1982年成立环境保护局,1984年更名为国家环保局,2008年升格为环境保护部,其环境保护与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1979年我国颁布《环境法》,1989年进行了修订。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颁布虽然比美国晚9年、比英国晚4年、比日本晚12年,但我国环境法制化与国际化进程相当迅速,1984年颁布森林法,1991年颁布水土保持法,1997年颁布节约能源法,2002年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有51个。
国际环境法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人类环境问题发展的产物。而解决国际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的问题,就要求有国际环境法来调整和制约。目前国际环境法具有公益性、科技性、早期性、超前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当前,各国人民要求加强自然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形成推动国际环境法迅速发展的强大力量。与此同时,保护环境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也纷纷成立和发展壮大,至今已有100多个。如1948年成立的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1972年成立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这些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活动与决议,对促成国际环境保护中的国际合作和法律制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也为国际环境法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条约是国际环境法规范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渊源之一。迄今已经签订了大量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国际条约,包括国家间的双边条约、多边条约,国际组织之间以及这些组织与国家之间的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过程,就是国际环境法律规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例如,1958年4月日内瓦海洋法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协定,确定了保护海域和海洋生物资源的某些原则。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作了专门规定。
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及国际组织的宣言决议对制定新的国际环境法规范,对确认、固定、发展和解释现有的国际环境法规范,作用也十分显著。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列举了在环境保护领域内国际和国内活动所应遵循的26项原则,其中包括一些有关保护环境的确立主权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的原则,人们曾认为它是国际环境法的基础。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人口会议,1976年召开的联合国生境-人类住区会议,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沙漠化问题会议,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源会议,1958年以来召开的3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977年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大会等,由于许多国家都派遣代表参加会议,这些大会通过的宣言、决议或纲领中所包含的原则,都有发展为国际环境法规范的良好前景。
各种国际环境保护机构就自然环境某些部分的保护而通过的许多具体纲领和决议,则对国际环境法体系的完善起着推动作用。最有代表性的纲领是1980年3月5日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首都同时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这个大纲经有关5个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复审通过,被认为是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国际环境法的基础。
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环境法体系已初具规模,正处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国际法部门的阶段(见表1)。国际环境法包括在其他国际法部门里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文、单行的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国际法律文献以及各国有关国际环境保护的国内法规(经国际认可的部分)。国际环境法既有可列入国际公法的内容,也有可列入国际经济法的内容,它把国际社会的、经济的、海洋的、宇宙的、卫生的等法规中关于保护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结成了一个新的整体。
为了解决防止水污染、保护和分配水资源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国际性河流流域各国相继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设立控制、防治水污染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如为了保护流经联邦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等国的莱茵河,1950年成立了国际莱茵河防污染委员会;1976年莱茵河5国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波恩签订了两项对恢复莱茵河水质起重要作用的协定。美国、加拿大为了保护两国间的水域,签订了美、加边界水域条约和大湖协定。苏联与芬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签订的边界河流协定中,也有不少关于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规定。
*第一个年代为法律颁布年代,之后为修订年代。
海洋环境保护方面,1954年在伦敦召开了关于石油对海水污染问题的国际会议,缔结了《防止海上油污国际公约》;1969年签订了《对公海上发生油污事故进行干涉的国际公约》和《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国际公约》;1972年2月,邻接北海的欧洲12国在奥斯陆签署了《防止船舶和飞机倾倒废物造成海洋污染公约》;1976年2月地中海沿岸国家通过了《保护地中海免受污染公约》;1974年3月有关国家签订了《保护波罗的海地区海洋环境公约》。
大气的变化和海洋的变化一样,是没有政治地域疆界划分的。1972年墨西哥的华雷斯城与美国的埃尔帕索城之间签订了一个共同解决边界大气污染的条约;东西欧国家也已于1979年11月签订了《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2005年之后,国际社会正在进行积极和紧张的协商,致力于在后京都时代达成一个广泛性的法律文件。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空间日益受到人类某些活动的危害。第18届联合国大会在1963年12月13日通过了一项《各国在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的宣言》。1971年通过的《空间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1974年通过的《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第34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也与空间环境保护有关。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国际环境法主要保护生存于两国或多国共有的大气、水域和公海之中,以及流动于两国或多国之间的那些生物资源。继1959年《南极条约》签订后,1964年又签署了《保护南极动植物协议措施》;1973年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签订了《波罗的海及其海峡生物资源捕捞及养护公约》。1902年3月19日签订的《保护农业益鸟的公约》是这方面的第一个世界性的条约。较重要的全球协定还有:1973年的《面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1971年的《湿地公约》,1979年的《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等。
国际环境法虽然有了很大进展,同时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制化与国际化进程相当迅速,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有51个,但总的看来,目前它仍然处于不太成熟的状态。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别进程、国际条约及国际判例有待于进一步整理、分类,有关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有待于进一步提炼与健全。从这方面看,认真总结环境保护活动的经验,加强对国际环境法的比较研究,努力建立和完善新的国际环境法学,对于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与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天宝.国际环境法的特点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
[2]Eisuke Suzuki.多边发展政策中的双边政策导向:中国进出口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其责任[J].中国国际法期刊,2007,6(1):127-133.
[3]王明峰.中国首创海外森林培育开发新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19-09.
[4]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编制.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5]Xiong Lei Chin‘as efforts to make globalization green,China Daily,2007-11-02
[6]葛察忠,夏友富,智颖飙,等.中国对外投资中的环境保护政策[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54-163.
环境视野 篇2
“十八大”报告关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阐述,不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未来蓝图的愿景描绘,更是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所作出的庄严政治承诺和面向全国各族人民的绿色政治动员。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建设“美丽中国”还是实现绿色“中国梦”,都需要我们全民上下基于一种崭新政治认知与政治共识的切实行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应只是关涉少部分人的道德高尚举止,而且必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与正当行为。在笔者看来,对这一点的最好注脚就是因2013年春节前后肆虐华东大部分地区的严重雾霾而迅速升温的大众“呼吸关切”。只是这种“雾霾政治学”所包含的哲理或意蕴要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理解,值得更充分的讨论。
(一)毋庸置疑,雾霾在当今中国已远非只是由于工业生产(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的低效利用)和居民消费(比如私家车)等造成的大气污染,即一种有害人体健康的物理与化学现象,还同时呈现为敏感的社会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民生问题,频繁发生的严重污染甚至毒化的天气,已经在明显影响着相关区域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造成了一种公众的“呼吸关切”。网上广泛传播的各种戏说调侃尽管有些言辞尖刻,但归根结底反映的还是人民群众对于自身环境权益的申辩和吁求。作为一种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公众相信,当今中国的环境难题是由发展的阶段性、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共同造成的,也就是一种“发展(本身的)问题”,不能再简单凭借一句“发展中的问题只能依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加以辩护。1可以明确的是,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更不能简化为经济单向度甚至是GDP指标的扩张扩大,而是应服务服从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正改善;同样,经济增长有着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容限意义上的边界,我们绝不能长期无视这种界限。雾霾频发以及积重难返的江河湖海污染和土壤污染,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于狭隘而粗俗的发展观念或举措产生了焦虑或质疑――如果都不能做到“自由的呼吸”,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换句话说,“发展是硬道理”固然没有错,但“有尊严的呼吸”显然是更硬的道理,因为它关乎我们及子孙后代的生存。
雾霾现象作为单纯的环境难题本身并不一定构成政治议题和政治活动,但当它同时成为社会民生问题与发展问题并为公众所主动意识到时,则几乎肯定会演变为一种现实政治,而这正是当下中国所悄然发生着的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众倾向于从环境权益和环境参与权利的角度来理解环境难题的性质、成因与解决出路,从而溢生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与政治民主压力;另一方面,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所遭遇的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瓶颈约束,也迫使党和政府必须采取一种具有明确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意涵的发展新思维,从而构成一种日渐强大的倒逼式动力。2正因为如此,可以说,如今的“雾霾议题”及其应对已经演变为一种鲜活生动的“环境政治”。
与我们传统理解的政治不同,“雾霾政治”并不等同于政府(执政党)政治或自上而下的权力政治。事实上,像其他环境难题一样,“雾霾之困”的有效破解将同时取决于如下三个层面上的主体行动:党和政府、企业、个体。其一,党和政府的领导性角色。从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贯彻实施,到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规划与战略部署,甚至到环境友好企业和生态个体的培育,都离不开一个强权而高效的“环境国家”。但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多年来被新自由主义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奉为铁律的“小政府、大社会”似乎并不适用于生态环境议题领域,相反,环境权益与公共产品保障正日益成为国家职权扩张的“话语理由”(或可称之为公民与国家之间不断扩展着的“绿色契约”3);另一方面,绝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认为,党和政府的强制性权力行使本身或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便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环境难题,包括雾霾或交通拥堵。
其二,企业的主动性角色。从表面上看,过多而密集的高消耗重污染工业企业,至少在现阶段是我国东部地区严重雾霾现象的主因(三大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污染物排放平均水平的5倍),而真正令人忧虑的则是无原则追逐利润背后垄断性的“资本霸权”或“资本逻辑”。但是,环境伦理层面上的谴责与批判代替不了积极出路的探寻。依据“生态现代化”思维与战略1,“雾霾之困”的破解之道是造就一大批代表着中国(世界)未来的绿色企业,从而使工商业从被动的“生态环境破坏者”变成主动的“可持续发展友好伙伴”,而这样一种“华丽转身”的实现,离不开强大的“环境国家”和生态自觉的环境公民社会。
其三,个体的主人翁角色。研究表明2,北京等大城市中雾霾气体或颗粒的贡献率超过1/4来自个体消费。而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一个以内需为主的大众消费社会,可以想见,个体消费对于雾霾天气和其他环境难题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加大。这意味着,离开个体消费理念与风格的实质性绿化,包括雾霾在内的环境难题恐怕很难得到有效解决。正因为如此,欧美学者往往将环境政治称为“私生活政治”(相对于公共领域政治)或“个人政治”(相对于集体政治)3。也就是说,与传统政治不同的是,环境政治的重要指向或“战场”是个体价值观念与生活风格的“深绿”转变,或者说从“资本主义消费世界的汪洋大海”中的渐趋超越和脱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环境公民”概念在欧美国家中的一种更主流性阐释是公民(尤其是作为地球和世界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4,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环境权益与权利。
至少从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撇开其他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不论(比如产业转移和科技进步),一种相对有效或成功的环境政治有赖于上述三个方面要素的有机结合:政府积极引导、企业热情跟进、个体主动参与。正因为如此,包括英国20世纪50年代“伦敦雾”在内的诸多严重环境污染难题,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后得到了初步克服。反观我国面临着的“雾霾之困”,“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宣示和国务院随后推出的重大举措,可以理解为党和政府层面上的“主动应战”,但同样极具挑战性的是,我们如何才能切实促成企业和个体层面上的实质性响应与跟进?客观而言,这方面还存在太多的制度性、机制性难题有待破解,比如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培育引领和对严重畸形化的大众消费文化的规约疏导。鉴于我们独特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党和政府在这些方面无疑担负着不容推卸的设计、引领与践行职责。“勿让雾霾遮望眼”,可以肯定的是,直到“政府、企业、个体”之间形成一种历史性合力之前,目前已变得颇为棘手的“雾霾之困”很难真正转化成中国发展升级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过度依赖政府的行政命令或简单指责个体消费的非理性都是片面之举。
(二)如果上述所论成立,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与评价过去一年多的“雾霾政治”呢?一方面,不断蔓延与常态化的雾霾天气正在更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传媒舆论和政治氛围,或者说,“雾霾中国”已成为最具大众动员潜能的民生政治议题。如果说2013年10月下旬的那场严重雾霾天气彻底改变了雾霾的京津冀或华东的区域性标签,那么,2014年2月下旬的北京雾霾天气,则在范围、持续时间和强度等方面创下了新的纪录(连续四天达到了北京市的橙色预警级别)。与毫无生机可言的一座座城市相并行的,是一种全社会――从官府到百姓――的“灰色”心态:我们究竟何时和如何才能告别这挥之不去的“雾霾”?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应从雾霾中看到什么(虽然网友常说的是很难看清什么,比如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或天安门城楼),又能够做什么?
另一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大众的政治回应显然尚未达到一种适当的水平。在政府层面上,国务院于2013年9月推出了未来五年左右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相关省份也随之跟进,作出自己的空气污染物削减时刻表“承诺”。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经过多方利益反复较量之后的“政治妥协”(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1),而真正迫使政治高层下决心的恐怕还是同年夏天的那几次雾霾天气,因为夏天就开始出现的雾霾带有太多的不利象征意味。然而,迄今为止的政府应对举措依然存在着两个明显问题:一是如何严格落实各级政府的相关指标承诺,目前的年均削减比例目标仍有不够明确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年后、五年后相关指标未能落实,中央政府将如何惩处相关机构的负责人?二是目前的应对计划仍有着太多的“经济主义”倾向,总量数万亿的治理投资恐怕还有个如何分配使用的问题(且不说如此大规模中央政府投资的区域间公正性与正义性考量)。比如,如果大量用于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升级,那么,未必能够解决当下面临的紧迫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各级政府不能再简单把雾霾问题归结为一个“发展阶段问题”,同样,各级政府也不能再把治理雾霾简单理解为又一个“发展机遇”。
在民众层面上,迄今为止我们的人民恐怕连真正的“知情人”都算不上,更不用说是治理雾霾的“主动参与者”。据专家解释,2013年10月下旬的东北地区雾霾成因有三个2:气象条件、城市燃煤和秸秆焚烧。第一个原因是最自然但也是最荒唐的理由,也就是所谓的“天气不好”;第二个原因是指我们的生活习惯,但这个习惯好像已很多年了,而这之前似乎并没有听说过雾霾(当然不能说它绝对不存在);第三个原因是农民的“错误”,过去几年是影响飞机起飞,如今则成了影响城市人的生活与生存了。笔者认为,这三个原因好像都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们那么多的科技专家、那么多的重大攻关项目,难道就弄不清楚这些烟雾从何而来?3而且,即便就是上述这些原因,我们恐怕也要更多地思考气象条件为什么越来越不好,不好的气象条件为什么现在会产生有严重危害性的空中毒雾?煤炭燃烧为什么就不能采取更加洁净的技术和方式?为什么农民非要焚烧那些似乎有着更多用处的秸秆?如此等等。相比之下,更应该谴责的也许是那些在如此雾霾天气中仍在驾驶公车、私车出行的公务员、城市居民?当然,他们心中恐怕也有着说不出的无奈和抱怨。问题是,我们都做不到让老百姓知道现状的严重性与危害,又如何能够要求农民与城市人、公民与政府在雾霾中“同呼吸、共命运”呢?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就像把“雾”、“霾”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组合词使用本身,就多少有些舆论(政治)误导的成分一样,目前的所谓雾霾应对(应急)说得好听些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说得实在些是“自我安慰”(尽管这也许可以增加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而一线工人群众的确很辛苦,而且有些健康风险)。
就前者而言,雾就像云、雨、雪等一样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而最重要的是,云雾雨雪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其危害仍是有限的(至少在地理范围上)。而霾则全然不同,它既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好处,也在很大程度上与自然气候无关,而是我们过度与无序的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结果。不仅如此,我们都没有听说过月亮上的雾霾,也没有听说欧美(如今)或中东、日本的雾霾,也就是说,雾霾几乎肯定是一种中国现象或中国问题。
就后者来说,我们明明知道,一旦雾霾气象形成,真正有效的办法就只有西北风劲吹,古人多少三面环山的城市选址如今都成了历史性错误,难道城市应该选在“风口浪尖”上?但我们还是采取从停产限产到绿色出行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其实际结果肯定是越来越严重(比如北京这次的PM2.5从最初几天的200左右迅速攀升至接近500),直到冷空气到来。笔者不是说这些措施没有必要,而是说,为什么我们要等到各种级别预警时才采取这些所谓的“严厉措施”?既然这么晚的应对注定是无效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前采取一些结构性的减排减产应对举措?
按照环境政治学的一般理解,“雾霾政治”当然是一种“新政治”,但这种新政治绝不是从一种与世隔绝的真空中产生出来的。我们的政府在相当程度上依然是一种“旧政府”――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政策思维的意义上,太多官员仍不愿相信,“自由呼吸”能比“穿衣吃饭”更重要、更难以满足;我们的民众在很大程度上也依然是一种“旧国民”――在利益追求和生活习惯层面上,而当利益追求(同时在手段和道德意义上)降低为一种求生本能时,本来无可争议的生活习惯就可能会成为一种野蛮的力量,至少是与现实需要相对立的力量,就像城市中无处不在的沿街烧烤――北京也只能在严重雾霾天气时才能禁止它。而当“旧政府”与“旧国民”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会体现为一种其乐融融的古朴式和谐,但绝不会产生我们期望并迫切需要的绿色政治。
依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环境政治还没有演进到一个历史性节点:实施“人民问责”并凝聚我们的国家意志来应对雾霾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大气(生态)质量监管、保障职责,而目前的糟糕状况无疑是一种失职(甚至渎职)表现。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超出了地域间经济不平衡带来的利益冲突,而是各级政府综合规划、监管与调控上的制度与能力缺陷,而且,也远不只是一个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令人遗憾的是,近两年来出台的法规、举措虽然数量不少,但力度明显不够,且未能像反腐败那样成为中央高层和社会各界的政治共识――总理在2014年“两会”上发出的“向大气污染宣战”的誓言,与环保部官员今春的雾霾状况与去年相比已有所改善(尽管也许是事实1)的表态,也很容易造成一种不和谐的政治解读。
环境视野 篇3
摘要:中国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融入并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突出了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的提出,其贯彻实施需要环境法律的保障。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选择什么样的模式,能够更好地、更有效地解决当前环境立法及其实践领域的突出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文章从分析环境保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出发,研究建设小康社会对中国环境立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中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的挑战,并提出小康社会背景下完善环境立法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小康社会;环境保护;环境立法体系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1-0085-06
一、环境保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是:“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规定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由此,中国共产党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无论是从理论认识还是到具体实践,都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而且为新世纪的环境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全面小康目标融入并体现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突出了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出党和国家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不可持续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它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看到,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环境的要求难度相当大。今后,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生态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环境保护是实现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目标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将其作为构建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文明观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创造物质文明的情况相反,良好生态条件的取得需要人类付出的是对自然的干扰的减少,是顺从自然运动的规律,是对我们生存环境的保护。因此,要实现小康社会所确立的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安全。
(三)环境保护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人类社会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损令人担忧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对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其指导思想,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加强和搞好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是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扫清障碍、提供资源,也是为促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
(四)重视并搞好环境保护,是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经之路
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决不能走浪费资源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以环境保护为长期基本国策,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持续的。无论是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客观条件来说,还是从建设小康社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来说,加强环境保护都是当前和今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必然选择和必经之途。
二、建设小康社会对中国环境立法的总体要求
为了实现中央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中的环境指标,国家应当提供强有力的环境立法体系的保障。小康社会背景下高质量的环境立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原则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贯穿整个环境立法工作的一条主线。中国在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给环境带来的灾难性破坏之后,结合中国国情,最终确立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为做好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立法指明了方向。在环境立法中贯彻落实“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就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立法的基本理念。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环境立法的立法目的应确定为自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环境立法应全面体现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的原则
小康社会背景下,环境立法也应该逐渐从注重消极的污染后的治理转到积极的预防上来。从国外发展趋势看,现代环境保护的具体制度设计越来越倾向于“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集中体现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相关制度。因此,环境立法不论是立法目的的确定,还是立法原则的确立,甚至是立法内容的设置均应体现“预防优先”的精神,强调和突出建立健全清洁生产、源头削减、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环境预防制度。
(三)污染防治立法和生态保护立法并重的原则
中国环境法范畴通常被界定为污染防治法和自然保护法两大板块,但是从中国环境法具体的法律法规看。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的自然保护法则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其结果是,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完善”的过程事实上是环境污染防治法不断完善和与自然资源法不断分离的过程。小康社会下的环境立法应该采用广义的环境法概念,改变以往仅注重污染防治立法的局面,依照污染防治立法和自然保护立法并重的原则,达到污染防治立法和自然生态保护立法结构上的平衡。
(四)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在小康社会背景下,为了确保制定出来的环境法律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在立法时就要充分发挥平衡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利益的作用。就政府而言,应当在环境立法中明确规定政府对环境保护承担主要责任,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建设环境服务型
政府。在发挥政府职能的前提下,对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单位和排污单位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合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刺激手段促使其主动、积极地遵守环境保护法律。同时,要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从程序上使环境立法受到社会公众切实的参与和监督,保障立法能全面衡量并反映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五)立法数量与立法质量并重的原则
中国环境立法的一个怪现象是,一方面环境立法大量膨胀,立法速度之快、数量之多是其他法律部门所无法企及的;另一方面却是环境污染和破坏状况不断加剧,大量环境立法没有得到有效实施。造成这种环境立法“虚假繁荣”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环境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发展时间较短,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不高,在立法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法的可操作性较差,大多数环境立法没有发挥其预期的立法目的。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条件下,我们需要的是充分反映和表达人民意愿、反映社会进步的高质量的良法。我们不仅要求要有一个门类齐全、布局合理、互相协调,在各个领域都有法可依的环境立法体系,而且更要努力提高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这就为中国小康社会的环境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中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的挑战
(一)中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概述
所谓环境立法体系,通常称为环境法体系,是指由有关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法律规范所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截至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制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26部,行政法规50多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600多项,批准和签署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条约51项,中国已在环境立法领域形成了一个范围广阔、内容庞大的环境立法体系,环境法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就结构和效力层级而论,中国环境立法体系可分为如下7个层次:第一,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第二,环境保护基本法;第三,环境保护单行法(包括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两大类);第四,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第五,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第六,其他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则以及有关经济法律)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第七,国际环境条约。
(二)中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与小康社会要求的差距
完善的立法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不同层次立法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虽然中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框架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但仍存在环境法律体系内部结构不协调,每一层次的立法还不完善,与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1、环境立法理念未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小康社会要求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立法的基本理念。在中国现行环境立法中,经过修订或新近制定的法律都已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立法理念,但仍有部分法律未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甚至中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理念仍局限于将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标准的传统发展观。这种立法理念的偏差会导致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之发展的现象,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出现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相矛盾的情况,选择经济发展优先往往比选择环境优先、限制经济更有法律根据。这显然有悖于可持续发展观所维护的代际公平原则和小康社会提出的生态文明的要求,应尽快予以修订。
2、《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定未体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环境立法体系中,属于最高层级的《宪法》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保护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1)关于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职责和总政策;(2)将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宣布为国家所有,从所有权方面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保证;(3)强调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要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以防止因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环境破坏。但是,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却未能体现出环境保护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权理念。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文明目标,也应当在《宪法》中体现。
3、《环境保护法》未能发挥环境基本法的功能
小康社会中环境保护的充分落实,环境基本法的作用需尤为突出,它对各单项环境保护法律起着统领性的基础作用,是其他单项环境保护法律的立法依据。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自其修订以来的近20年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环境立法体系的充实与完善,该法已经显露出严重的时代滞后性。
不符合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部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立法目的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未能体现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法的基本原则已经过时,不能体现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的时代特征;《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的很多制度存在着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缺乏体现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的法律制度;立法的内容上,主要侧重于污染控制方面的制度建设,并且规定了很多具体操作程序,然而在自然资源的保护方面却缺乏基本的规定,忽视生态保护立法的倾向严重;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复、职能交叉,而且仅注重政府管制手段的建设,对如何建立一个责任、高效、透明、服务的政府,如何平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权益缺乏考虑;法律责任条款的规定过于原则化,而且处罚力度软弱无力,不能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而且,原本为《环境保护法》所规范的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业已相继制定实施了诸多单项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这些单项法律不仅以其具体化的法律规范架空了《环境保护法》,而且在法律原则和制度方面也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已致使《环境保护法》名存实亡,所以必须尽快抓紧制定或修改,使其真正成为对环境保护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的法律。
4、环境单行法律还存在立法空白
环境单行法是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即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关系而进行法律调整的专门立法。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可分为污染防治法和自然保护法。目前中国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和资源保护立法已基本完备,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亟待改善。
第一,环境单行法的许多条款与基本法重复,而且各单项环境法律之间也存在着冲突、重叠之处,严重影响了环境法的执法效果。
第三,单行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既不确定又不具体;
第四,许多亟需制定的法律尚属空白。污染防治方面如恶臭污染防治、电磁波污染防治、放射性污染防治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救济等仍是法律空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如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湿地保护、土地沙化与盐碱化、国家公园保护、自然遗迹与人文遗迹保护等也亟需相应立法的尽快出台。
文化视野下的校园环境艺术 篇4
一、以校园文化为主的环境内容
当今中国文化上不断的进步。大学校园是各种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新时期高校校园的环境规划要体现着社会的文化精神,同时这种文化精神又影响着校园的环境,包括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和谐校园,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而这些不是仅仅一些管理制度和课堂上的知识浇灌就能做到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才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因而在校园环境设计的理念上,应以校园整体环境设计来提升校园的学术气氛,通过景观、建筑、规划的一体化设计让教师、学生和职工在整个学习和生活中感受自然的、优美的、和谐的人文环境。
2、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外延发展,目前正处在向质量提高的转变内涵建设过程中,高校中各种影响发展的矛盾和因素依然存在。一个方面的问题是,新校区建设中学校传统文化积淀未能很好传承,校园文化严重缺失。校园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校园硬件建设。任何一个人工创造的环境都具有文化意义,大学校园空间更是一种文化空间,它应包含原有校园历史文化的体现和延续、新文化的创造和原生地域文化的包容。古往今来,有许多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校园文化,这些文化传统通过校园空间及细节的设计得以阐释和展现。漫步一所名校的校园就像是阅读一首叙事长诗和一本精彩的故事集,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3、具有观光特质的大学校园环境
大学是一个以集聚科研、文化、人才和创造知识的场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往往以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及其所产生的永久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然而,大学因长期过度封闭的管理制度而被要求保持自身的人文气质与教学秩序,不容喧闹与骚动。随着国家科技文化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大学校园终于渐渐地打开了与外界交流互动的大门。走进高校、亲近高校,则彰显了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在这样的一个客观环境下,大学校园环境规划的手法和意义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传统上偏重考虑功能和布局变化,现在缺更多的考虑塑造校园的园林特质和文化内涵。高校游览资源蕴含深厚潜力,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材,而且历史、文化、科技特征显著。因此,应将游览观光理念融入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从而培养出应有的人文态度与关怀。
高校游览不是单纯的观光,而应力图设计成为文化特色之旅。游览路线设计围绕挖掘和提高校园文化内涵组织,突出和增强参与性、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主题选择;开辟能增强校园感知性、社会性沟通的游览活动内容,如绿地、广场、步行道、景观路、环境小品等公共艺术,以展示高校人文风情和开放特色,构筑以人为本、共同成长、亲密欢愉、沉思对话的文化场所。同时,在游览观光的环境规划中特别注意保持人工环境设施与之周围环境的协调,对校园的自然、历史、传统、文化和未来的发展给予适当的尊重和保护。将整体风貌、标志性建筑、特色性区域和地段作为高校游览观光环境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以其优美典雅的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氛围,提供学生、教师、居民和游客永恒的感应。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构筑大学校园持续发展的未来。
二、以文化内涵的景观现状
1、西方景观文化的积极影响
中国五千年传统历史是景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百年国内发生了巨变,由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进入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文化及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传统景观文化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它的多元化需求,当今社会为中国景观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中国景观艺术需要继承发扬古老的传统,探索和开拓更多的景观艺术风格,发扬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由于在近几十年西方景观艺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在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跨越性地向前发展,并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而演变,派生出许多流派,对世界景观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横向借鉴,发展创新,学习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取长补短,也就成了中国景观艺术界的共识。西方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密切相连,众多的流派,众多的风格,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时地与其他学科、艺术门类进行交流,使其具有更多的内涵,增添了新地活力。西方现代园林就是在不断地对旧地形式否定地过程中日趋成熟。
2、我国特色的高校校园环境
我国高校的环境设计不乏有优秀的作品,各自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特点,大多优秀的环境设计还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特色。如清华大学的近春园,它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每到夏天,清清的荷叶的芳香给整个清花园增添了不少的韵味。不光光只是园林,清华校园也有历史悠久的古典建筑,有名的有水木清华和古月堂。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这些有着历史底蕴的古典建筑让整个清华园显的清雅,显得高尚。校园中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学生们课外活动矫健的身影与优美的歌声,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构成了清华大学最为动人最美妙的人文景观。漫步清华园,总不禁让人留连忘返。又如江西行政学院,在校园一隅建设了成片的书法墙,以形似体量不同的较大石块叠垒而成,每块大石上都镌刻着名人题词、题字,以其文义勉励学员,起着熏陶、教育的作用。还有武汉大学的樱花园,让人赏心悦目之时,也让人不忘祖国的抗日历史。但是,中国的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从1999年开始,我们高等院校继续扩大招生,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高校扩大招生的比率还将持续发展。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大学城应运而生。大学城地建设离不开建筑设计,也离不开景观设计,在各个地区的大学城可以看到,无论是学校广场的设计,还是校园园林的风格设计,更或者是教学楼柱式的设计,都体现着西方文化的影响。拜占庭、罗马、哥特、巴洛克等风格的建筑和雕塑正在我国高校建筑中不断的增多,模仿着古希腊建筑艺术中的神庙檐口和山花及柱头上的精美的雕刻。应该说,这些新兴的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明确,以至导致盲目照搬仿照。我们学习西方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技法是对的,中国大学校园的环境设计才刚迈出第一步,今后探索学习的道路还很长。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和资源共享,文化和艺术共同进步的社会,我们之所以要学习西方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技法,是因为他们在最近百年内相对于我们是先进的。
3、民族文化特色缺失
在我国设计师向西方环境艺术学习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把握不住方向,对西方的建筑、景观、以及室内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至于在设计中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最终还是进行了机械的照搬、抄袭。然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仅仅只是以上这一点,消费者错误的贫富观念和盲目的崇洋心理也是形成这一现状的客观原因。早在清朝,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西方建筑,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磨难,中国人民受尽了屈辱和苦难,尽管现在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然而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的思想里,依然认为住洋房,开洋车就是一种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忽略了自己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了迎合这种崇洋心理,同时也满足一些消费者的对异地风情的好奇心,当代房地产发展商不断地推出“罗马、爱丁堡、古典主义”等等欧陆风格的楼盘,同时对小区的绿化也进行欧式的园林设计,致使很多城市的建筑物将古代罗马、甚至欧洲歌德式建筑照搬过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这一现象也使得设计师在创作上受到限制,而大量的复制欧陆的建筑风格,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可见。当前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一模一样,充满了西洋化的都市建筑,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缺少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征,传统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缺失严重。
三、开创传统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
回顾历史,环境孕育了文化,五千多年的文化沉积,我们应该以东方巨人自豪的中国形象展现在世界的舞台,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不乏环境艺术的文明历史,有北京的故宫建筑,有圆明园的光辉历史,同样也有江南水乡的别具一格,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民族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很多。
中国安徽、山西等地区不少的农村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富饶的地区,他们的民居建设影响着世界建筑的设计,虽然历经风霜,仍然有不少环境优美的古宅和建筑。还有西安大唐芙蓉园的景观设计,也是中国近年来能反映民族文化的景观设计作品中的典范。大唐芙蓉园的景观主题:全方位展示盛唐时期大型皇家林式文化,主要表现了十一个主题文化,大门景观文化、外交文化、茶文化、科举文化、女性文化、宗教文化、诗歌文化、民间文化、帝王文化、科技文化和饮食文化等。大唐芙蓉园的景观设计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应该说,对我国景观设计来说,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的建筑师、设计师在向西方的环境艺术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坚持民族文化的传播,更要将中国的文化在国际上变为强势文化。国外许多国家都给了我们最好例证,例如,芬兰的人口只有500多万,是中国的二百六十分之一,但是有著名的设计师和音乐家,伟大的建筑师将芬兰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将芬兰的文化传统和理想主义和国际现代主义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北欧的现代主义,不但影响了本国的设计,也影响了世界。北欧各国的设计,也都是基于各自国家的地域、文化来发展的,众多影响全球的设计大师,他们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设计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的经济发展要走民族工业发展之路,要走创新型的工业道路,必须要依赖民族的文化,不应该照搬西方的文化。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文化,结合人居要求,结合发展和改造的历史遗产,中国的设计业就会走出中国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科学出版社.2008.
环境视野 篇5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生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国都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列为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基本国策之一。若想实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人类就必须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予以关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观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受到了这一观念的深刻影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对自然造成影响,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需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并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但是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应当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意识到人类要想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以维护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自然进行了过度的`开发与索取,导致自然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各种经济建设活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各种负反馈效应层出不穷,具体来说,这些危害包括河流的径流量降低,河流的下游出现断流现象,河流水质变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洪涝频繁发生;空气污染加剧,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土地质量恶化、土地肥力严重降低,机井面临调空的严峻形势,农产品大量减产;森林覆盖率降低、沙化土地的面积增加,草场不断退化,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剧。因此可以说,当前世界面临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是十分严重的,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必须开展可持续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为人类长远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保障。
二、环境生态学视野下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和谐的自然观念
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活动都不可能脱离环境完成,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即人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而自然也同样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与自然相比,人的主导型更强,虽然人类的活动并不能涉及到整个自然界,但是就某一个时间与空间范围来说,即使自然环境所给予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使自己的空间影响力扩大。因而人类对环境与生态的破坏不仅表现在某一个时空范围,其影响是具有扩大性与延续性的,自然状态一旦失衡,其影响范围极大,这种影响也会作用到人类的身上。人类生存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也会被逐渐瓦解,人类最终将伤害到自己。因此,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人类应当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对自然进行必要的探索,认识到自然发展及其演变的固有规律,分析人类的各种行为可能会对自然造成的危害,然后再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规范自身的各项行为。在日常的活动中,应当加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宣传,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全民都有意识的参与到保护自然的工作中,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等方式对自然进行保护。
(二)综合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对于已经发生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应当予以重视,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治理。随着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意识到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应当考虑其环境效益的高低,因此在活动开展以前需进行深刻的论证与分析,考虑到经济活动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看是否可以从源头上避免问题的发生,如果不可避免那就需要在时候对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补救,尽量将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各地区应当根据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综合治理,为环境与生态建设作出贡献。近年来,我国各地都积极开展了生态换进治理工作,城市绿化、农业生态工程、园林生态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项目都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并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
建设生态环境需树立全局观念,从全局角度出发,深入实践调查,最终制定出最有利于社会综合发展的建设规划。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分阶段、分层次、分行业的对生态建设问题进行细致化全面的分析,避免出现规划漏洞,保证规划设计具有全面性与时效性。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工作应当注意三个基础性的问题,第一是规划建设的范围,从全国来说,规划可以按照省份、地区来划分;从省来说,则可以按照城市以及分区划分,而其规划内容则应当根据农业、环境、城市、资源等部分来划分。第二是规划建设的原则,其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目的性明确,二是效益性较强,一定要突出生态环境效益,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应当是长远的。第三是规划建设思路,农业、工业、城市、农村的规划应当是具有差异性的,相关人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结语
环境视野 篇6
我从海事司法实践角度发表看法:
一、航运安全与海洋环境休戚相关。海洋环境的观测与预报,对航运业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航运的海洋环境包括大气、海洋与海底地形。海洋水文气象要素、大气的运动、云与降水、海洋上的雾、气团和锋、气旋和反气旋、热带气旋、海上天气预报、海洋波浪、海流、潮汐、海冰、大洋气候等,与航海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大气和海洋,经常处于不停的甚至是很剧烈的运动中,海洋水文气象条件对航海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航行在海上的船舶时刻处于海水和大气这两种流体的包围之中,航运安全与主动权要求避离不利天气和尽可能利用有利天气,选择最佳天气航线。
海洋预报的发展为安全的海洋提供了支撑,我们从“望天兴叹”的“天有不测风云”、从“望洋兴叹”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海洋畏惧和不确定性,发展到船舶定点定位的海洋气象预报等科学自信,我国的航线保障预报能力建设和海洋事业发展有目共睹。
二、借鉴海洋事件和海事事故的处理经验,减灾防损,减少航海的船损人亡事故和海洋事故损害,我们必须重视海洋环境的证据保存,总结我们在天文航海、地文航海、海洋预报和操船船艺等存在问题和不足,重视航海实践中的总结和教训。
天气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应学会科学利用海洋预报。在航海安全的实践中,不但要重视预测海洋环境的预防措施,也要重视海洋事故发生后的减灾减损工作,亡羊补牢也具有主动和积极的意义。
三、重视海洋环境工作,统一完善海洋污染应急和应对机制,依法规范海洋开发活动,科学利用海洋科技知识,维护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法建设生态海洋和文明海洋。
近年来,海洋污染和突发事件频发,我们理应加快海洋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和管理,应当重视民间和社会力量的发挥。重视海洋行政管理的个性,也更应重视行政管理的共性。我国应借鉴国外关于海洋行政执法的柔性化、弹性化、协同性和开放性执法经验,通过指导、引导、提议、倡议、示范、鼓励、协调等行政指导方式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管理。
在海洋污染损害事件的处理上,海洋行政包括国家海洋局、交通运输部海事部门、农业部渔业、国土资源部、旅游部门、环保部等各海洋执法主体,不能“九龙治海”,更不能“九龙治污”,应当建立国家各涉海洋部门的有效沟通协调机制。
四、注重海洋法制建设,加强海洋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和全民海洋意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航运话语权能力建设的步伐,共建海洋生态文明。
考虑到海洋的国家战略价值,考虑到海洋权利争夺和海洋资源争夺日益加剧,考虑到海洋环保和海洋科技的迅速发展,考虑到如海盗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海洋安全的挑战,我们应正确面对海洋经济和国家海洋战略与海洋法制滞后和不统一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协调和理顺涉海的各执法主体的关系,理解航运经济与海洋经济的共生关系,加快海洋法治建设,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服务于关于人类生态文明的海洋。
城市治理视野下的环境保护 篇7
(一) 何谓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概念来源于西方社会, 是一个综合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科学。从内涵来看, 城市治理首先是一个治理城市的动态的过程, 既是决策的过程又是制定决策的过程, 重点是在使城市中各个利益主体达到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基础上, 使城市整体利益趋向最大化的过程。其次, 城市治理在静态上是要依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市民的合力, 共同形成城市重大决策和发展战略的过程。
(二) 城市治理体系
前文提到了, 城市治理的依靠力量, 也就是城市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即城市政府、企业、市民和社会组织, 它们构成了城市治理从动态到静态、从宏观到细节、从政策到对策一系列博弈的动力。因此, 有关城市治理的一切内容和对象, 都要与他们发生联系。
二、城市治理各体系的环境保护职能
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凸显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 它的重要程度已经开始威胁局部区域的生存质量和一些国际间的合作。而环境保护在现代社会以城市为单位的背景下, 所表现出来的亟待解决的迫切, 则需要城市治理的几大要素来予以应对。
(一) 城市政府
城市政府是城市治理的核心主体, 它既是一个城市公共权力的掌握者, 也是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城市政府的职责是代表全体市民意志形式公共权力, 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监督和服务。城市是现代化的标志, 而现代化的基础是工业化。工业化天然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上。而大工业带来污染必然威胁城市的发展, 尤其是市民生活质量、生命安全。政府作为一个城市的治理主体, 拥有着最高的公共权力和管理使命, 一方面要继续大力扶持经济, 一方面还要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将环保上升为城市内部治理的关键环节, 而非粗浅意义上的形式敷衍。政府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往往是通过立法, 并责成相关部门, 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预算和调拨, 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推进, 并实施具体的计划, 从诸如绿化、治污、节能、减排等全面纳入城市规划的宏观计划当中;同时颁布一些部门条例在全社会范围保障环保事业, 尤其对新型的环保产业实施扶持、注资和宣传, 并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一些监督机构, 对城市环保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追踪和奖惩。
(二) 企业
企业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动力和生力军, 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细胞, 是社会财富的整体提供方, 通过生产、管理、经营、销售、服务等流程将产品推入城市市场, 并通过竞争获得利润的最大化。企业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命脉, 而它为了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往往会与城市政府达成协议, 并参与重大政策的制定。而环保对于企业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 企业有环保的天然责任。因为企业自身的运营机制导致它必然要消耗资源和能源, 加上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带来一定的污染, 尤其是大型企业。在生产获利之后, 它的利润当中本身就含有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的成本, 因此企业有责任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对周边环境的治理。而且, 企业一旦自觉担任环保的主体, 往往具有一定的宣传效应, 为企业积累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获得了潜在的信誉, 对于企业产品的销售更有意义。第二,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保护, 还是对环境“使用价值”的恢复和增殖, 这本身就具有资本价值和潜在的市场吸引力。因此大力扶持生态产业, 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一股动力。因此很多相关产业就是据此大力注资, 通过提高了环境质量而提高了地价, 拉动了房地产、建材、劳动力等市场的内需, 是不可多得的经济增长点。
(三) 市民
市民是社会的最小细胞, 是城市治理的最基本单位。市民参与治理的愿望大多是满足自身的需要, 从而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当然, 单一的市民对于城市环保往往是孤立的享受。但是市民几乎填满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因而监督的涉及面自然是无孔不入, 因而也就抵消了个体市民的薄弱。城市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 具有社会性、群众性, 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 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自然环境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 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知识的宣传教育, 以提高其认识, 培育其兴趣, 力争把环保从束之高阁的政策口号转变为市民自觉奉行的社会风气, 内化成为群众的习惯。尤其是现代工业社会, 享受“自然风光”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日常需要, 这已经形成了明显而持久的“生态市场”, 因此, 在环保产业的视野下, 广大市民的“生态”消费是巨大的升值空间。
(四)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城市治理的未来主导力量。它又称为群团组织, 第三方组织, 非政府组织, 有别于政府和企业, 既没有公共权力, 也没有营利目的, 而是致力于经济社会公益事业的独立组织, 如协会、学会、联合会等。随着市民社会的初露端倪, 市民民主、自治意愿的自觉强化, 社会组织的作用也日益体现, 成为协调政府、企业、市民的有生力量, 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为政府提供有效建议、维护社会稳定等。社会组织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是企业的联合体, 也可以是市民的联合体, 并通过一定的组织规章和组织运作原则, 对政府提供咨询建议, 对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因此形成了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决定了它可以协调政府、企业、市民的利益冲突, 实现社会利益分配公平。群团组织对于环保事业当然具有先天的热衷, 因为它没有营利目的, 因而往往能够清晰看到经济社会对于环境的破坏和环保的迫切性, 也能够比政府更容易找到环保事业和生态产业的规划的发挥策略, 既能为社会广为宣传环保的意义, 同时又能为企业投资环保产业提供发展策略和市场导向。
总之, 在城市治理的框架中, 环境保护已经从空泛的宣传理念成为了可见可感、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行为, 通过政府、企业、市民和社团等载体的磨合和实现, 环境保护事业自然是顺水推舟, 进入常规发展阶段。
摘要:现代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社会, 城市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扩大和深化。当然, 不断增长的社会问题和愈发严峻的环境压力也日益迫近城市尤其是大都市。
关键词:城市治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云.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M].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2]李相然.城市化环境效应与环境保护[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环境伦理视野下的自然观 篇8
1、通常的道德观念以及对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影响
道德观念与人类社会的形成相辅相成, 而令人吃惊的是, 我们的道德, 几乎所有民族的相同的道德, 正以公认的原则和行为准则的名义向我们发出那么多的谬论。
而到了近代, 像培根, 霍布斯, 洛克, 蒲波和孟德斯鸠等学派的人物都感觉到, 道德是哲学中最不完善的部分, 这是因为其观念极其复杂, 其原则变换无常, 其方法又无规可循所致, 它的方法不能用以证明任何东西, 而且每一步都会遇到其反面也会同样站得住脚的命题。
他们会向你提出下面这个重要命题作为他们体系的不容争议的原则和基础:人生下来就是不道德的和凶恶的。有些人则会说, 不对, 不过人现在所处的环境, 他的气质本身, 不可避免的促使他变得邪恶而已。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 人类堕落的原因, 正是他们最初的一篇说教, 在他们看来, 他们的说教内容那么的纯洁, 那么庄严, 他们的法律, 规则那么明智, 那么值得尊重, 以至于人们不敢把这种极大的灾害归咎于他们, 他们则宁愿把这种祸害推到自然的身上, 这样一来, 尽管人从自然界脱胎出来时都不带有任何形而上学观念或道德观念, 而仅仅只具备接受这种观念的能力, 这样的人, 被我们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原来就存在大量的恶习, 人甚至在出生以前, 就已经怀着有害的堕落的种子, 促使他为谋求自己的利益, 如果可能的话, 甚至不惜损害整个人类和宇宙。
2、道德和政治建立规则制度的原则
道德和政治应该从我们所接受的原则中寻求结果。道德和政治应该根据这种最好的安排通过人的行为来尽力协助自然界, 也应当按照自然界的活动来调节人的行为。道德和政治应当根据人类的力量的分配来调节每个成员的义务和权利, 并给他们分配职位, 正是在这方面需要使用天平和砝码, 实行人各有份、人人平等的原则。管理人们心灵和行动的科学正应该根据整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来确立维持和促进社会团结的真正手段, 以及恢复社会团结的真正手段。
二、自然界与社会性的人类的关系
人既没有天赋的观念, 也没有天赋的倾向, 他在自己生命的第一刹那, 处在完全无所谓的状态, 甚至对于自身的存在也是如此, 人被自身的需求逐步唤醒, 这种需求使他关心自我保全, 他正是从所关心的最初事物中获得自己的初步观念的。
自然界英明地使我们的需求和我们的力量的增长相符合, 在为我们其余整个生活确定需求数额的时候, 它使这些需求总是稍微超过我们能力的限度, 这种安排有其特定的缘由:
如果人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方面没有遇到任何的障碍, 那么他在每一次获得满足之后, 就会恢复自己最初的无所谓的状态, 而只有在感到新的需求刺激时, 他才会重新摆脱这种状态, 如果需求可以得到轻易地满足, 那他也就无需有超越动物的本能的知识了。在这种情况下, 人的社会性就不会多于动物。
但是, 最高智慧的意图并不是这样, 它想使人类成为一个智慧的整体, 这个整体凭借简单而奇妙的结构自行建立起来, 它的各个部分准备就绪, 可以说已经组成最美的结合体而雕琢好了。某些轻微的障碍与其说妨碍人们的这种趋向, 倒不如说强烈的激发他们结合在一起, 在彼此分开的时候, 人们是无力的, 娇弱和敏感的, 能使他们得到满足的物体必然会增加他们之间的这种道德引力。因此我们同意赛内尔的话:自然界已经把一切会使我们更美好和更幸福的事物都摆在我们面前, 安排在我们身边了。所以, 就如西塞罗所说:”自然界不假思索就把最伟大真理的初步知识传给我们, 并为我们播下善行的种子。”
三、正确的自然观及自然权利的形成
1、正确的自然观
自然是宇宙中无限英明地安排的结果。由于这种安排, 任何人都不能出于偶然的原因去妨害他人的活动或生存。这种正直在人的身上是始终如一的, 它对一切违反自然的行动有着不可抑制的厌恶, 它是由感情支配并为精神和心灵所赞许的法律。一个人既摆脱了贫困的恐惧, 他就不会遇到削弱或破坏有理性的生物的这种和平状态的持续障碍, 他只有一个希望的目标, 只有一个行为的动机, 那就是公共福利, 因为他的个人福利是公共福利的必然结果。
2、自然的权利的形成:自然地复魅
所谓“魅”, 即是远古时代科技不发达之时, 人们将自然现象看作“神灵的凭附”, 主张“万物有灵”。远古的神话就同这种“魅”紧密相关。“复魅”是针对“祛魅”而言的。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 误认为凭借科技理性, 人类可掌握自然的一切秘密, 不再有神秘之感, 这就是“自然的祛魅”。20世纪后期, 人们又提出“自然的复魅”问题。它是深层生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伦理就有一个对于自然的部分“复魅”的问题。环境伦理一方面充分肯定科技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也承认自然的伟大神秘。所谓“自然的复魅”不是回到远古落后的神话时代, 而是对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统治下, 人们迷信于人的理性能力的一种突破, 针对科技时代工具理性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过度夸张, 对大自然的伟大神奇魅力的完全抹杀, 从而主张一定程度地恢复大自然的神奇性、神圣性和潜在的审美性。但在这个过程中,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直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扰的难题。在《自然的权利》一书中作者指出, 两种“主义”, 遵循一种非此即彼的心理路径不难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即这二者是水火不容的, 只有靠打败对方才能赢得自己的生存。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正是这一认识上的误区, 导致了关于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严重的混乱和实践中环境伦理思想精华的难以落实和无法操作。一个真正和谐有序前程远大的社会应该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根, 在人类生态系统这个整体中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摩莱利:《自然法典》, 商务出版社, 2006年。
[2]蔡守秋:《从独语到对话——由自然权利一书看环境伦理的新视角》, 《河北法学》, 2008。
[3]张峰:《自然的权利》,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
法治视野下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篇9
一、当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 农村水资源污染严重。
中国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 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的25%, 居第119位, 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1], 大部分农村的灌溉体系年久失修接近瘫痪, 水渠利用率只有40%~50%, 而发达国家为70%~80%[2]。大水漫灌方式仍然十分普遍, 水资源浪费严重。中国农村的水资源污染正在进一步加剧: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并且缺乏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配套设施。生活污水处理率低使未经处理的污水肆意排放[3]。城市工业向农村发展, 乡镇企业崛起, 特别是严重污染性的重工业企业向农村转移。农村养殖业由以前的分散性养殖转向集约性养殖, 大量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渗入地下水或排放到农村内河或江河支流。农民为提高产量滥用农药和化肥。在施肥过程中严重超越了国际公认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 中国现在已经达到40吨/平方公里的化肥使用量。超标的化肥未经过处理通过农田径流和雨水进入地下水, 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4]。水资源的污染对农村的生活用水有潜在危险, 使农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护, 危及农民的生存。
2. 农村土地污染严重。
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 直接导致土壤综合肥力下降、耕地大量污染[5], 未被作物吸收分解的残余农药和化肥直接进入土地生态环境, 影响土地质量。自然环境对残留农药、化肥进行分解和消除十分漫长, 加之常年的累积, 进一步加剧了农药、化肥对周围土地污染。农村土地严重污染必将使生长期间的作物污染, 导致中国农产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农民健康问题令人堪忧。土壤肥力状况下降, 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另外, 田间废弃薄膜由于不能彻底清除, 造成了土壤环境的“白色”污染, 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以及食品和人身安全。
3.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采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技术对农村自然资源进行破坏性开发, 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严重。根据资料显示, 中国森林覆盖率为14%左右, 由于过去盲目地采伐树木、开垦农田使不少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0%[6], 生态的退化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150万公顷,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 需要重点治理的为36.1万公顷。中国草地的退化率为15%, 草地总面积比20世纪60年代总面积下降了30%~50%。湿地面临摧毁, 中国现有湿地375块, 其中有114块湿地被改造为耕地和鱼塘, 有98快湿地面临环境污染的威胁, 有30块湿地被泥沙淤积, 有25快湿地面的水资源没有合理利用[7]。
4. 农村大气污染不容忽视。
矿产资源特别是小煤矿私自开采超标排放二氧化硫, 污染大气环境威胁周边人、畜的健康;乡镇企业未处理的有害废气直接排放, 加重农村空气污染;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对秸秆进行焚烧, 产生的浓雾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治根源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的环境权、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 不符合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究其根源是法治建设缺失的结果。
1. 环境权的缺失。
(1) 立法中环境权的缺失。环境权即“生活在满足尊严和福利要求的环境中, 并拥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 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斯哥尔摩宣言》首先提出, 现已有40多个国家将环境权明确制定入宪或其他法律, 而中国的立法中环境权却一直缺位, 公民的环境权变成了“环境义务”, 环境维权处于尴尬境地, 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更是无从提起。 (2) 环保宣传教育落后, 农村环保意识淡薄。由于环境权的缺失, 中国的环保宣传教育事业落后。很少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成效不明显。缺乏环境教育工作人员尤其是高素质专业人员。相关部门对环境教育工作不重视, 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敷衍塞责等, 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农村尤其是落后农村更为明显。造成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缺乏, 没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方面知识, 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滋生。
2. 平等权的缺失。
平等权的缺失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上, 由于实行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历史惯性, 导致城乡发展长期处于断裂的状态, 是造成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 (1) 城乡户籍壁垒使得大量人口被堆积于农村, 造成过量的农村人口与有限资源之间关系高度紧张。农村粗放型生产方式, 很少顾及生态保护与土地, 随着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 完全超出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供应的能力, 扩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 (2) 二元体制使得农村贫困状态更加突出, 农民为生存和发展只有破坏环境, 无力顾及生态环境污染控制。农村资金缺乏途径狭窄, 只有进行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式生产。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 招商投资使大量重污染的企业进入农村, 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 二元体制下较为先进, 即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企业很难在农村建立起来, 乡镇企业无法克服自己的先天不足。教育水平不高, 科技知识欠缺, 较为先进企业很难在农村立足;本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集中度低, 技术落后, 布局混乱, 分散隐蔽, 设备简陋, 缺乏环保处理设施, 污染问题非常突出, 成为农村环境的最大污染源。此外, 城市生产、生活垃圾也在向农村转移, 大批落后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落后的农村, 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 二元体制下农村的环境保护被忽视, 基础设施、政策和法规体系、环保经费等缺乏, 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 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日趋完善, 而农村的规划缺乏, 无人管理, 公共卫生设施空白, 排水沟是露天明沟, 河流自由排污, 垃圾随意堆放。
3. 法治经济的缺失。
农村经济增越来越深地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 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因此, 农村经济需要法治来规范, 而与此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同样应当列入法制规范的范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和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配置上失灵[8], 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制度和法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企业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侵害农民生态利益, 即使建设了污染治理设备也是空摆设, 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的缺失。农村生态特点和生活生产模式有其特殊性, 但中国至今没有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 有关的法律规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中, 且很不全面。“作为综合性环境保护法的《环境保护法》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 但很简单, 而且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9]中央立法体系缺少主线, 致使地方立法标准不一, 地方保护主义容易滋生。 (2) 一些重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空白或立法过于原则。中国环境立法数量很多, 但农村生态环境立法所占比重却很小。农产品安全等重要立法一直空白, 农田灌溉、农药化肥使用、农村饮用水安全等规范, 虽在《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中规定, 但大都属原则性, 内容简单, 缺乏配套实施细则, 没有相应的执行制度。另外, 有关农村生态立法基本都是确认某项保护中应怎样, 却没有规定违反后的惩罚措施, “违法行为”成为“无罚行为”, 失去了其应有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3)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 是伴随工业发展而产生的, 而农村生态保护的规定往往处于次要甚至附属的地位。“这是由于传统环境法囿于自然科学格局, 存在‘法律役于技术’的偏向, 关注的主要是工业污染防治与大中城市的环境利益, 很少顾及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性, 或至多注意到单项资源或农产品污染问题。”[10]
4. 法治政府的缺失。
(1) 地方政府受经济增长指标的控制往往重经济、轻环保。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 如产值、利税、引进外资的规模, 他们升迁通常与辖区经济增长速度直接挂钩。这样层层下压形成引资开发、兴办企业的强大动力, 一些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的污染企业比较容易在基层县、乡兴办, 而大城市严控也推动这些企业向污染监管比较弱的县、乡镇两级转移, 两者一拍即合。这样, 政府与企业就成了利益共同体, 要求政府规制企业行为就很困难了[11]。而这些企业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 (2) 有的地方政府人治盛行, 甚至制定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土政策、土规定, 包庇环境违法者。利用各种土政策保护环境违法企业, 导致很多企业联片污染, 很多违法排污的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积极治污, 因为罚款额度太低。 (3) 中国环保机构的设置最基层部门是县一级环保机构, 乡镇一级没有相关设置。受各种条件限制, 如人员少、资金匮乏、监管手段薄弱, 县级环保部门无法对乡镇环保进行有效的管理, 因为监管不力致使农村环境污染失察。
三、加强法治建设,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1. 明确公民的环境权。
(1) 应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把环境权法定为公民一项基本权利。从宪法的高度加以保护。在环境基本法中明确环境权的内容, 如宁静权, 日照权, 眺望权, 通风权, 清洁水权, 清洁空气权, 优美环境享受权, 环境知情权, 环境管理参与权, 监督、检举、控告权等。在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中为环境权提供救济, 如环境权侵权赔偿、城乡排污总量比例控制、恶意严重污染行为入罪、环境公益诉讼特别程序等。 (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根据农村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特点, 利用村民学校、“三下乡”、“五下乡”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以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一切形式, 合声、光、影、画等各种手段, 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编成小品、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 在农村中小学校广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 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技术、环保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 促进农民从落后的耕作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2. 给予农民应有的平等权。
(1) 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建立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城市化发展, 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 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2) 增加技术和人才投入, 设立乡镇工业发展区, 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 并禁止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3) 均衡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 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对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的新技术,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加快推广应用。加强农村小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找到适应农村简便易行的污水和垃圾排放处理系统。 (4) 制定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策, 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进行收费, 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进行补偿奖励, 对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损害的人进行补偿, 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保护生态环境。 (5) 加大对环保资金的财政投入, 要加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 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杜绝投环保资金被挤占、被挪用。同时加大社会投入的力度, 遵照“谁投资, 谁经营, 谁受益”的原则,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投入,
3. 建设法治经济。
(1) 尽快制定一部农村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 转变生态环境立法的城市中心主义。综合设计城乡的生态涵养计划, 设定城乡排污比例下限, 保护农村弱势群体, 防止城市的侵害。 (2) 针对农村新情况, 尤其是原来没有出现或影响甚微的生态环境问题, 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法律、法规, 弥补真空。对现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立法进行修改完善。建立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 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 实现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
4. 建设法治政府。
(1) 建立以环保为重要内容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12], 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绩”之一, 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环保投入完成程度、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生态保护指标等进行量化, 并提高其权重, 根据地区的不同、责任的不同、条件的不同, 对政府官员、基层干部, 制定出不同等级的考核标准。 (2) 建立严格的环保问责制度。对环保违法甚至滥用职权, 使致农村环境恶化、生态质量明显下降、重大污染事故频发, 要严格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严惩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者。 (3) 完善农村环境执法机构建设, 各级环保管理机关中都要设立农村环境管理机构, 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的检测、研究、治理和统筹规划工作, 尤其是乡镇政府要设立专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 明确职责职权给足编制, 确保人力, 进行培训, 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从.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其控制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 2007, (5) :12-18.
[2]白志鹏, 王瑁.环境管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43-144.
[3]栾志红《.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J].理论前沿, 2007, (11) :62-66.
[4]田尧, 杨梅.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保护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143-144.
[5]李富永.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小[EB/OL].http://www.cinic.org.cn/HTML/2005/1660/20062144051.html, 2006-05-30.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ww.zhb.gov.cn/plan/zkgh/05high/, 2006-07-27.
[7]丘国堂.关于健全农村环境法制, 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问题的研究[C].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7:12-15.
[8]聂国卿.中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6.
[9]王存学, 骆友生.中国农业经济法律基本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10]周珂, 王权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法制创新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前瞻[C].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3.
[11]洪大用.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社会科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环境视野 篇10
一、媒介环境学的“故事描述”
《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 (以下简称《媒介环境学》)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式, 本文将它称之为“故事描述”式的分析方式。
具体一点讲, 就是把传播放入到整个社会中去观察, 以分析传播是如何影响我们社会的文化、生态和模式的。这种做法不是要解释某种现象, 而是要通过“讲故事”强调某种现象, 以提醒我们忽视了的部分。就如麦克卢汉说的“媒介即讯息”, 并不是很多学者从表面上体会“技术决定论”式的浅尝辄止的认知, 而是在强调, 传播不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过程, 不是信息简单地从信源奔向信宿, 不仅仅是目前传播学教材中提到的“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作”, 而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的塑造, 这有赖于信息的传递, 而媒介决定了传递的方式, 媒介的形式又决定于技术的发明。[1]
媒介环境学中经常运用到“描述故事”的方式来阐明问题。通过一种新的分析方式, 使传播学理论的发展得到了一种新的解释, 这无疑会对广告学也产生影响。
二、媒介环境学派的不同之处
与传播学中的其他学派稍作对比, 就能发现媒介环境学派与其他两大传播学派的不同之处。最早的传播学派要属经验学派, 这是一个由阅历丰富并很会检验传播实际用途的学派, 他们善于做调查、数据分析, 把一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量化, 从数字上让你无法辩驳他们的结论。然而, 这样的做法就好似在一个密闭的实验室里 (某种特定的情况或环境) , 确定好了变量和常量, 得出一串明显的数据, 这样的数据让人疯狂, 它在显示试验是多么的成功。随后, 传播学批判学派成立, 并与之抗衡, 提出了许多与之相反的结论, 虽然有颇多的可鉴成果, 但始终没有脱离其核心的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媒介环境学派与批判学派有相似之处, 那就是它脱离了量化分析, 但同时媒介环境学派又区别于批判学派, 他们认为对传播的研究应把环境作为媒介, 而不只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物质手段, 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因此, 有必要再强调, 媒介环境学是在“讲述故事”, 它更多借鉴的是文化素养, 它是跨学科的分析方式, 从书中提出的各个作者的学术背景就可看出。
三、媒介环境学中的广告视角
在这本书中, 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观点就是“社会是媒介”, 这也是笔者非常赞同的一个观点。这对于广告学来说, 无疑是有助于我们认识广告的。阿伦斯对带有功能性的广告是这样下定义的:“广告是由已确定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 (商品、服务和观念) 的, 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2]我们可以看出, 这里的“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 而这种手段的方式也是受到了多种限制。例如, 商品信息的传播要依靠媒介传播, 而这里的媒介仅仅只是物质手段。如果我们将广告加入到“社会是媒介”的观点中去分析, 难道对广告的理解还会停留在营销的过程中吗?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了“营销即传播, 传播即营销”、“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观点, 这些观点的阐述是在扩展广告的范围, 透析广告的本质。这些本质的分析在告诉我们, 对广告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研究。其实所有的学科研究都不是静止的。那么, 在这里, 本文是否可以提出一个疑问:目前的广告研究是否也应该注入新的养分呢?如果是的话, 那么它就是媒介环境学的有益成分。
在一个环境下, 符号与符号之间千差万别, 但它们共同组建了一个大的环境, 这个环境就是这些符号的容器, 是这些符号中隐藏的信息的最大载体。因此, 环境就是媒介。由于广告的存在需要一定规模的人类群居, 而人类群居的结果之一就是形成社会, 所以, 笔者也认同, 社会是媒介。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地把广告放入到整个社会当中去。
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和发展, 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人们的观念在相互渗透, 不同传播手段和传播工具之间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在相互渗透, 对广告的看法也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某种手段或是艺术的层面上, 对广告的认识, 我们可以再扩大一下它的范围。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去观察广告, 从多个方面去了解广告后, 再从微观的视角研究其专业性的操作方式, 将会使得对广告的认识更加明晰, 也更加符合文化性质中的广告属性, 有利于广告在文化层面的心理需求。例如, 当广告语中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习惯时, 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不过我们的范围不限于此。
四、结语
传播学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学科, 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而我国学者对于传播学的研究似乎一直停留在量化分析和效果分析上。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媒介环境学, 2007年才进入我国。林文刚编著的这本书为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沃土, 而媒介环境学无疑已经为传播学打开了另一扇窗。广告学的研究似乎也多了个新的航向。
参考文献
[1]林文刚 (美) .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环境视野 篇11
一、“语言性环境”构建场景助学生理解
小学英语课堂创生“语言性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所学英语词句的意义,并为学生创建使用英语表达自我的平台。教师利用各种道具创设真实环境,生动再现现实生活;词句呈现在场景中,利于学生理解;真实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促使学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案例]《英语三下,U3&4》教学内容为学认学习用具并表述物品的位置(School things)。学习用品是学生们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物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使用这些实物资源,进行单词的教学。
T: Wow, there are many school things around us. Do you know school things?
Ss: No.
T: You see, a pencil , a rubber, a ruler, they are all school things.(教师随手拿起身边学生的铅笔、橡皮、小尺等物品进行词汇教学。同时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小组进行词汇的巩固学习。)
T: A pencil.(学生举起铅笔,并跟说。)
(教师举起橡皮,要求学生说出单词。)
Ss: A rubber.
……
二、“语言性环境”激发情趣助学生乐学
小学英语课堂创生“语言性环境”,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实物演示的情景,音乐渲染的语境,图片展现的情境,活跃了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性环境”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案例]《英语三下,Unit7 On the farm》,Story time板块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理解Story time板块的对话内容,朗读并表演课文对话;能理解、会读并会运用下列词汇、句型:Welcome to...What are those? What are these? They are...;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绿色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以及郁郁葱葱的大树……简单的几笔线条,五彩的颜色,很快为学生们勾勒出农场的简单场景,也顿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孩子们有的惊叹:“好美啊!”有的好奇:“这是哪里?” ……教师顺势说道:“Boys and girls, welcome to the farm! ”
T: Whats this?(教师利用简笔画,在黑板画出一个苹果。)
Ss: Its an apple.
T: What are these? Theyre …(接着,教师再画一个苹果,并自然而然地使用新句型对学
生进行询问,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回答,从而顺理成章地进行新句型的教学。)
……
T: Who would like to draw a pig?
S: Let me try.(学生画出一头小猪。)
T: Whats that?(教师站在另一边,使用句型询问。)
S: Its a pig.
T: What are those?(接着,学生在老师的授意下再画一头小猪。)
Ss: Theyre pigs. ……
学生们沉浸于神奇的图画,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教师图画渲染的“语言性环境”里,他们跟随教师的指挥棒,津津有味地走进了一个由自己想象并创造出的农场,而新句型的呈现、教学与使用,也在教师与学生的图画渲染中,不知不觉地开展。在这个由自己图画渲染出的语言性环境中,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轻松、活泼与自由,从而顺其自然地使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农场,互相展示自己创造的水果与动物。
三、“语言性环境”搭建平台助学生交流
小学英语课堂创生“语言性环境”,即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接近真实生活的语言环境中,去感知、理解语言,最终习得并使用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创设语言性环境,为学生们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竞赛,让学生们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对话,让学生们体验。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学习与合作,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巩固。
[案例]《Fun with English 5B,Unit9 The English club》,在句型、词汇、课文对话等知识逐一呈现后,课堂教学进入巩固拓展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设置“Play a guessing game”这一游戏,利用学生们所熟悉的人物:奥巴马、姚明、哈利·波特、奥特曼,为学生构建有趣的语言性环境。有关明星的话题总是很吸引学生的兴趣,而猜测游戏的“设疑”,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顺理成章的使用新授句型结构进行对话沟通。因此,在这一环节,首先设计有趣的猜明星游戏,对已学句型加以巩固。接着,有效利用游戏中的明星,设计小组活动make a new English club,再一次呼應本课课题,开展分层任务:个人进行明星扮演活动或小组进行明星采访活动。如此,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并学以致用。最后,鼓励学生多交朋友以了解世界。
环境视野 篇12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符合人才培养工作中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目前, 我国已经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大国”并非“强国”,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要求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备国际知识与技能, 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 更是大学的使命。人才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标准的体现, 而创新性应用人才的培养在当今的时代中显得至关重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是以前的传统模式,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 其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想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应把标准只定在专业方向上, 应该从多个角度衡量学生的素质, 为努力培养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的国际化人才提供基础的素质保证。创新型应用的训练与培养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可以使学生在思想层次上上升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旦学生具有了该视野并将其化作自己的思维方式, 整个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水平将被提高, 而这也会在未来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后备力量。
二、新形势下培养青年学生国际视野实践探索
在国际视野的培养实践中, 重要的是学生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教师的外部引导, 同时也需要学生主动去了解、理解其他不同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 也需要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我们需要学生能够以国际视野在当今的实际中思考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高校来说, 构建国内外合作平台、创新跨文化教育内容、打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才能实现教育全球化的最终目标。
(一) 构建国内外合作平台
合作平台的搭建不仅是一个学校的事情, 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学校选择时, 我们需要与和本校能力相当甚至是更好的学校加强合作, 积极接受该校的留学生, 这样可以为我校的学生提供后备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办学, 荟萃中西文化, 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当然在合作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努力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的国际化, 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培养人才的国际视野, 像在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的课程教学大纲中, 都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国家视野作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另外广泛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也是很必要的。在交流活动和竞赛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学校所展示出来的风采, 因此我们可以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加以利用和学习。还有很多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国外游学或参加青少年国际夏令营, 这种做法也是十分可取的, 学生在参加国外留学、游学的过程中, 不仅开拓了视野, 还体验了西方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到西方礼仪, 对于加强与西方的交流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创新跨文化教育内容
创新跨文化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的创新, 二是课外学生自主创新。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模仿国外开放式课堂的教育模式, 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参与的创造者。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师的全程掌控, 有条不紊的进行本节课的课程内容。转换输出方式, 学生自然就会改变接受方式。在教学内容上, 教师可以尝试放下课本, 以课本内容为主线增加课外知识的辅助量, 为学生灌输国内外前沿知识, 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 可以有针对性的结合跨文化的内容, 双管齐下。在课外学生的自主创新方面, 学生可以利用好文化社团这个契机, 举办外语角、外语文化节等活动, 外语角的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校内, 更多的应该是和校外的相关人士产生交流与互动。当然,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也是很好的方式, 在社会实践以及涉外志愿服务活动中,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 在与社会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拓宽知识面, 增强国际视野。
(三) 打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打造国际化的培养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是一种氛围的营造, 这需要我们日复一日的努力。氛围, 对一个人来说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如果我们营造一种国际化的培养环境, 那么学生在不自觉中就会受到影响。使学生置身于所学语种的民族氛围之下, 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开拓学生国家视野、培养学生国际胸襟, 耳濡目染, 不断受到熏陶。除了大环境的营造外,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有计划地实现, 例如外教课程的增多, 可以使更多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国家文化下的教育模式, 更好地体验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双语教学模式的开展会对中国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 双语教学的环境下, 虽然不能为学生提供完全西方式的教学环境, 但却可以减少因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尴尬。要具备国际视野, 就要掌握国际通用语言, 全英文授课为学生国际视野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此外, 要积极鼓励学生以多种途径观看外语类影音资料, 注重学习西方文化, 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不同的文化, 也使得国际化的培养环境得到良好的提升和运用。
(四) 实现全球化教育目标
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在实现全球化的教育目标的进程中, 首先需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一些变化, 例如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的活动中, 可以更好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到国际化的气息, 而这也是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初级阶段。另外, 全方位培养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也是教育目标中的一个重点。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更要培养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思路, 向更多的国际学校吸收借鉴优秀的经验, 形成适合本校的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当我们真正与国际学校进行合作的时候,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如何提高本校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如何使本校在国内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 这就需要走一条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有特点, 教师有特色, 学生有特长。全球化的教育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实现, 每一步都要谨慎夯实, 只有这样, 才能在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中取得成效。
三、结语
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全球化, 我们的文化、教育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在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中, 我们需要把握时机, 把握机会。高校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教育领域中是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其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大学生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更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国内高校要通过构建国内外合作平台、创新跨文化教育内容、打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实现教育全球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国际视野,大学教育,人才培养,全球化
参考文献
[1]高静.浅议高校学生国际视野培养[J].育人天地高教, 2012 (3) .
[2]龚秀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培养国际视野人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 (9) .
[3]刘夏蓝, 徐燕.以国际视野培养世界公民[J].深圳晚报.
[4]黄云.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若干思考[J].公安教育, 2009 (8) .
[5]姚福生, 张志伟, 王磊, 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 2008 (1) .
[6]房欲飞.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江苏高教, 200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