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进生(通用5篇)
高校后进生 篇1
摘要:后进生是每所高校都会存在的特殊群体, 对高校后进生进行个案分析, 以助于找出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及时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 从而帮助其顺利毕业以及实现其个人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后进生,原因,对策
后进生指的是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 本文所涉及的后进生主要指的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后进生在高校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 成绩差影响着个人的就业和发展。因此, 探寻后进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 帮助他们尽早摆脱困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后进生的成因有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等因素, 以下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案例1:ZZY (男) , 工科学生, 2009年9月份入校以后, 在整个军训期间各方面表现非常好, 军训结束以后在开始正式上课之前, 班里开始选举班委, 在大家一致同意的情况下ZZY当选为生活委员。大一上学期结束之后, 挂科5门, 一直到大二下学期每个学期都要挂5门以上, 大二下学期学籍处理为试读。大三时开始恶补以前挂掉的科目, 大三上学期挂2门, 下学期1门, 最终重新取得学籍, 能够继续在学校就读, 并且在毕业时考上了研究生。
1. 成因分析
入学以后, ZZY认为大学就是天堂, 终于可以摆脱死读书的高中, 摆脱父母的管束, 觉得自己一下子解放了, 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了。大学刚开始课程安排不是很紧, 不点名的情况下, 逃课老师都不会知道。就这样ZZY经常逃不点名老师的课到网吧和同学一起玩网游, 因为他人际关系还不错, 所以宿舍同学经常帮他点到, 知道他逃课的情况也不会和老师说。当大一上学期成绩出来之后, 除了他自己, 家人、老师、同学都大跌眼镜, 一个曾经这么好的同学怎么就变这样了。回家之后望子成龙的家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差点给他一顿打。老师找他谈心的时候他也很听话, 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 但总是执行不了几天又逃课去上网了, 此时的他已经沉湎于网络难以自拔。
现在的网络游戏的确很吸引人, 加之学生自身控制力不强以及同辈的诱惑, 回家后父母的家庭管教严厉, 造成逆反心理。
2.采取的对策
(1) 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因为ZZY是家中的独子, 父母平时对他特别溺爱, 同时对他要求又特别高, 一旦成绩不理想, 非打即骂, 学生对父母的逆反心理比较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是学生各个阶段教育的引路人, 也是学校教育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对于ZZY来说, 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首先, 要经常主动与他父母沟通, 建立和谐的关系, 做他父母的工作, 这么大的学生不能太溺爱, 该自己做的事要自己做, 父母不要一味包办;其次, 不要单纯以分数来衡量他, 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 也不要非打即骂, 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让他认识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消除他的逆反心理。
(2) 善于发现他的优点, 引导班里同学关注他, 接纳他。ZZY之所以在军训期间受到同学的肯定, 是因为之前他确实是个认真负责的人, 还懂得关心他人, 特别适合做生活委员。鉴于此, 可以结合学校学院相关活动的具体情况, 开展一些集体的活动和竞赛, 让他做负责人, 使他感到被信任和责任感, 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 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 同时组织这些活动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会减少他去网吧的次数, 让他认识到除网游外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 从而达到逐渐戒除网瘾的目的。
(3) 学会尊重和信任, 同时正确对待“反复”。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 它能够催人奋进, 促人努力, 同时也是尊重人格的表现, 对ZZY来说, 只有信任他才能够得到他的信任。也只有这样, 才能消除他自卑的心理。一个人的错误不可能在一两次完全改变, 要耐心对待错误, 不能急于一时。有段时间ZZY又有几次逃课去上网。当问及原因时, 他说是外地同学在线等他, 一定要他去。对于这种情况也不用严厉斥责, 学会多去倾听或许也是好事, 当时ZZY眼里流露出一股被信任的和感激的眼神, 后来一直到学期结束也没听说他再去过网吧。
案例2:CZ (男) , 工科学生, 来自广西农村, 大一整个学期共挂科15门, 大二和大三共挂科12门, 毕业前将以前不及格的科目全部补上来, 并且通过了英语四、六级, 顺利拿到毕业证。
1. 成因分析
CZ当时以二本的分数线进入一本院校, 分数比其他同学偏低, 相对来说文化课基础薄弱, 特别是英语。进入大学以后, 工科的许多课程比较难学, 加之CZ还是用高中的学习方法, 学起来更加吃力。另外, CZ平时说话有点口齿不清, 一般情况下说一遍同学和老师都听不懂, 加之又来自农村, 他的自卑心理较重, 不愿和宿舍及班里同学交流, 成绩每况愈下, 进而情绪低落, 精神萎靡。
2. 采取的对策
(1) 倾注爱心, 植入自信。自信对成功相当重要, 心理自卑的学生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是比较困难的。由于CZ学习基础比较差, 并且学习方法不当以致成绩不理想, 加之来自农村, 又有点生理缺陷, 总感到会被同学耻笑, 与其他人相比也感到低人一等, 久而久之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这种过多的自我贬低的自卑心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进步和发展。针对CZ的情况, 他的心灵更加敏感, 作为辅导员首先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偏见, 不能认为差生无可救药, 不可改变。相反, 对此类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心与耐心, 做到不歧视、多呵护, 多尊重, 并且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善于发现其优点, 多鼓励, 多赞美, 这将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 提高其自信心, 引导其不断向上, 不断进步。据了解CZ擅长体育运动, 在校运动会期间积极鼓励他参加感兴趣的运动, 最终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也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极大地提高其自信心。
(2) 重树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对于CZ来说由于长期的自我否定导致其在情绪上消极被动, 进而失去学习目标, 对他来说重拾或重树目标, 有意识地激发学习兴趣, 至关重要, 有了学习兴趣和动力, 才能激发内在的潜力。学习目标的制订要根据CZ的现状进行, 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要适中。学习目标确定以后, 辅导员老师要协助任课老师给予科学的指导, 鼓励他们付诸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了解和观察, 及时扶持, 多加鼓励, 哪怕是一点的进步, 都应及时肯定。根据CZ的特长, 学院任课老师恰当地安排他参加校级挑战杯的团体比赛并给予指导, 虽然并没取得特别好的成绩, 但是对于CZ来说已经相当满意, 他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 同时他也享受了比赛过程中的学习体验, 进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 让他知道自己完全有能力改变现状, 进而激发其内心追求进步的欲望并转化到实际行动上来。
(3) “一对一”帮扶, 助其成才。由于CZ未改变高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所以帮助其改变学习方法尤为重要。相对于老师来说, 同学之间存在年龄相仿及就近的优势, 心理距离更相近。所以, 发挥班级同学在CZ学习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一对一帮扶,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组建了合作学习小组, 发挥朋辈优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在集体的氛围中汲取力量, 不仅让CZ感到集体的温暖, 更能提高学习方法和效率。
案例3:YX (女) , 理科学生, 来自江西, 大一大二两个学期不及格科目共有15门, 大三开始认真学习, 仍有不及格科目, 但是最终顺利毕业, 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
1.成因分析
YX来自江西农村, 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 加之家境比较贫寒, 大学的课余时间都在校外做家教, 所以成绩才一直提不上去。后来在同YX谈心的过程中得知, 其实她当初想学音乐的, 对现在的专业一点兴趣都没有, 但是因为家庭条件有限, 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2. 采取的对策
(1) 减轻负担, 投入爱心。虽然YX的家境不好, 但是作为女生她特别怕别人看不起她, 对自己家庭情况一直隐瞒。家庭的贫困让她背负起沉重的心理负担, 加之在外频繁的家教及兼职耽误了大量的学习时间, 对于YX应首先帮助其脱贫。辅导员老师得知她的情况之后, 通过减免学费等手段帮助其解决部分学费, 在生活上给予部分补助, 减轻其生活和心理负担, 使她能够轻装上阵投入学习。同时, 经常与其交流, 了解其心理所需, 疏解其心理压力, 给予给多的心理关怀和帮助。
(2) 因材施教, 激发学习兴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 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可以在无意中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促使他积极参与学习, 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所以说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是要慢慢引导和培养的, 对于YX来说首先要给予适当鼓励, 增强其能学好的信心。其次, 要给予心理疏导, 告诉她既然来到学校学习了这个专业, 就要接受这个现实, 在学校踏踏实实学习, 等到找到满意工作获得一定收入后再把音乐作为自己的爱好发展起来将会更好, 这样既能兼顾父母又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一举两得。再次, 当她取得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 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引导, 这样以前硬着头皮去学习, 现在她会主动去学习, 主动和老师交流, 进而发现自身的优势, 减少自卑增强了自信, 这样学习兴趣才得以慢慢培养。
(3) “一对一”帮扶, 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多所高校的实践验证, “一对一”帮扶小组确实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YX宿舍就有一位专业第一的C同学, 通过和C结成对子, 有利于帮助YX同学补差补缺, 同时教授新的学习方法。在一个学期帮扶以后, YX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
总而言之,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来自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 也有以上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但只要相信任何人都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 持之以恒, 水滴也会石穿。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后进生, 作为辅导员首先应该彻底摒弃自己的偏见, 对后进生要多一份爱心和耐心, 并且尊重他们, 主动关心爱护他们, 真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与达到相互间情感上的共鸣、心理上的交融, 激发他们要求上进并逐步将其引上向上的轨道, 不断进步。同时, 要做个有心人, 细心观察并认真分析摸清他们后进的根源, 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提高教育实效。除此之外, 学校、家长要齐心合力, 参与到转化工作中来, 构建全员育人网络, 共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松年.教育教学素质论[M].北京:经济出版社, 1997.
[2]徐频, 王梅, 朱香敏.高校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5) .
[3]刘菲, 张国.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
[4]黄丽君.浅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
[5]许立君.如何提高学校后进生的积极性[J].现代交际, 2011, (4) .
高校后进学生转化体系探析 篇2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心理表现
首先,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人们很容易片面地用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判断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由于周围环境对后进学生的不平等对待,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特别是那些学习十分努力但是由于基础差,成绩没有明显进步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一切表扬、激励与自己无关,认为自己的前途充满迷茫,甚至自暴自弃,主动放弃对自身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了个人的健康发展。高校后进学生转化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帮助这部分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上所遇到的暂时困难。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往往是溺爱多于批评,有些学生渐渐变得无法接受他人的批评。进入大学阶段,他们刚刚摆脱父母的管教,往往希望有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天空,对于束缚自己的事物经常持批判态度。学习的暂时后进使一些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学生很容易认为由于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会对自己持有偏见,同学也会对自己不够尊重。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引导,这部分学生很容易把自己禁锢在个人的世界里,不良情绪无法及时疏解,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及与他人相处时的人际危机。建立高校后进学生转化体系有利于及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引导,有效避免心理问题及人际关系危机的产生。
二、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基本措施
做好学习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对于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从而最终促进校园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充分分析后进学生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心理表现后,因人而异地制定转化措施,从而构建完善科学的后进学生转化体系。
(一)调动资源,形成合力
做好学习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应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作用。应该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辅导员等资源,建立全员做后进生工作、全方位做后进生工作和全过程做后进生工作的工作体系。
首先,教师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专业学习上的权威和榜样。他们给学习后进学生的一句鼓励、一个关注,往往就会给这些学生以信心,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因此调动广大教师自觉地投入到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和转化中,对于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学生对父母无私的养育之恩有着强烈的报恩心理,许多学生把回报家庭作为他们直接的学习目的。所以在学习后进学生的转化中,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地与家长做好沟通和联系,利用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便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达到我们的转化目的。
再次,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最熟悉、了解学生,能够较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后进的原因,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能动作用,积极地做好对学习后进学生的引导、鼓励、监督和服务,那么将实现对学习后进学生的有效转化。
此外,由于大学生长期住校,后进学生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时间最长。经初步估算,就算学生只有上课和休息时间在一起,同学之间的相处时间每天至少也在10个小时以上,同学是后进学生平时交往的最主要对象。因此要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应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力量,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体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有效的工作方法。
(二)完善体系,提供保证
由于学习后进学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学习后进后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工作体系对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立分级预警机制
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习后进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等虚拟世界中,特别是成绩下降时他们就更加不愿去面对现实的学习生活。因此,在工作中很有必要建立起针对不及格门次及后期采取补救措施情况的分级提醒警告制度,并在每学期初总结每位同学入学以来的总学分以及未通过的学分,以此警示学生要抓紧弥补自身学习的不足,从而激起他们发奋学习的愿望,为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完善朋辈导师制度
当代大学生是十分重视友情而又富有爱心的一代学生,是帮扶后进生非常重要的资源,建立网络式帮教体系,能够为后进生转化形成良好的保障。对于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基础较差或自制力不好而导致学习后进的学生,可以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大力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一管一”活动,一方面帮助学习后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起学习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利用半约束的形式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成立科目援助中心
很多学习后进生往往因为自卑而不敢主动找老师答疑,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造成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根据每一个学期开设的课程科目,每个科目招募4~5名对本门课程有兴趣而又学得好的同学当志愿者,组成本门课程的援助中心,定期及时地向学生提供学习总结资料和作业辅导,同时在平时为同学提供答疑服务,从而使后进学生的学习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4.开展专业教育活动
针对由于对专业的不了解而丧失学习的目标和动力的后进生,可以通过开展专业教育让他们明确专业方向,了解课程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解决学习后进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开设专家讲座,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方向;通过专家介绍自身的成长和研究经历,让学生明确自己要想在专业上有所作为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另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术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知识欠缺的方面,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三)因材施教,科学育人
每个学生学习落后的原因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学习后进学生,必须要深入地了解、分析每个学生,制定科学、可行、有针对性的办法。
1.挖掘优点,进行赏识教育
学习后进生往往会因为成绩的暂时落后而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甚至对自己全面否定,这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通过寻找后进学生身上的优点,帮助他找回丢失的自信,这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例如针对工作踏实,作风严谨的同学,在他学习暂时落后的时候,除了给予他足够的信任之外,还应该通过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使他们找回自信,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从而逐步实现成绩的提高。
2.强化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许多后进生是因为自制能力较差而沉溺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所以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针对某些同学起床较迟而懒于上课的现象,可以采用查寝室的办法,督促学生起床上课;针对某些同学逃课现象严重的情况,可以加强点名制度,从而及时遏止逃课的风气;针对某些同学自制力较差的情况,可以采取强制自习的办法,使这些同学能够保证一定的自习时间,培养主动学习的一些习惯。当通过这些措施使后进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应及时关注其思想动态并加以有效的引导,从而使他们养成合理有效的学习习惯。
3.人生规划,明确学业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这是学生在学习上有严要求、高追求的一种保证。高中时候,每一个学生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到了大学之后,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并且很多家长对孩子上大学之后的目标也并没有具体的规划,因此学生很容易进入一个目标的“真空”状态,使学习动力缺失,从而导致他们学习上的暂时后进。因此引导学生尽快树立人生目标对于促进他们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学生学会规划自身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明确自身为达到目标所必须做的准备;还可以为学生介绍各行各业的名人成才经历,让他们透过这些成功案例寻找成功的方法和途径等等,使学习后进学生的人生有目标、学习有动力、成绩提高有希望。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既要认识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难度,也要相信大部分后进生的身上存在着许多优点,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只要在工作中有诚心、有耐心、有爱心,注意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发挥长处、改正缺点,并且积极引进各种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的后进生转化体系,就一定能够使他们逐步赶上整个集体的步伐,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科荣.大学后进生的心理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4):102-106.
[2]郑新生,周莉莉.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和转化基本模式的探讨[J].海南师院学报,1997(3):91-93.
[3]张春玲.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天津教育,1999(6):27-28.
高校后进生教育方式的实践探索 篇3
一、背景
(一)后进生教育问题
1.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水平仍待提高。国内许多大学授课方式依然是“满堂灌”、“灌完就走”。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程,“你讲你的,我玩我的”。老师讲得也挺累,学生却没听进去多少。另外,很多同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同学主观上认为,与高中相比,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轻松的环境,不必再像中学一样刻苦学习。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程, 成为后进生。
2.后进生的日常管理不到位。有些老师对待后进生采取“任由发展”的态度。大学生刚进学校必定有一段迷茫期,或长或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更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如果这段时间内老师看到其成绩不好或者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少加管理,会导致后进生无故旷课、迟到、学习纪律松弛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后进生的特点
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惰性强,挫折承受力差。稍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2)信心不足,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受到的批评多、表扬少,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缺乏自信,喜欢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就感。(3)逆反心理严重。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他们常把自己处于周围人的对立面,言行上存在较强的逆反心理。(4)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需要因材施教。
二、活动内容
(一)活动实施方案
后进生虽是少数群体,但是对我校学风的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一对一帮扶”活动,旨在帮扶成绩比较差且不容易被关注到的这部分学生。其活动方式为: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在班长和学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班内同学积极参加,秉承自愿的原则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定期由帮扶人对被帮扶人进行帮助,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成绩,重拾对学习的信心。期间由学风小组定期了解帮扶组的进展状况及遇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同时学院学生科进行回访记录进展状况。
“一对一帮扶”工作最终绩效考核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平时成绩,主要通过“一对一帮扶”的帮扶组对开展帮扶工作的配合程度以及积极性等因素评定,满分30分,由“一对一帮扶”工作委员会评分。二是通过各小组帮扶人与被帮扶人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按均分的同比增长分数来评分。即本学年的总均分与上一学年总均分相比,提高的分数乘相应的系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得分:各部分工作效绩分数之和。
对于取得优秀成绩的帮扶人予以颁发“优秀帮扶人”的称号;对于取得优秀成绩的被帮扶人予以颁发 “学习先进个人”的称号。
(二)问卷调查及数据处理
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此次活动已初有成效。以下是帮扶前后情况对比以及针对此次“一对一”的调查与分析。统计数据见表1、表2、表3、表4。
由表3可知,报名前后成绩差别较为显著。班级排名有所提高,挂科率均有所降低挂科三门、两门、一门的人数均减少,挂科率分别降低了6.25%、6.81%、9.10%;班级成绩后十名的比例也降低了37.50%。充分说明了“一对一帮扶”活动对后进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并且积极上进的。
从表4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一对一帮扶”的总体评价还是不错的。不满意的同学占据了0.00%。 62.86%的同学对此次活动满意,28.57%的同学对此表示非常满意,二者合起来占据了九成的同学,说明“一对一”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活动,更好地帮助后进生学习,加强学风建设。
(三)改进措施
为了使“一对一”的活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好地健全活动机制,我们制作了一些反馈卡让学委反馈,并积极吸收其意见,重视其建议。此外,为了完善我们的活动,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家学习,我们还对活动做了进一步的设想。
1.“一对一”帮扶活动是一个值得推展的活动。它为大家的互相学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所谓人无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们的互相交流不仅有助于学习,更有助于完善自己的性格,取长补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优秀的人学习,不知不觉你也会变得很优秀。所以,为了使同学们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可以由“一对一”推广到“一对多”或者“多对一”。走出宿舍、走出班级、走出学院、走出学校。从而使得这个活动更加有意义!
2.如今开展的“一对一”均是在班级或者专业,我们还可以考虑将班级专业的帮扶细化到宿舍内的帮扶,形成寝室互帮小组。从而更加有利于相互监督,相互激励,并且加强宿舍内部交流。
三、意义
“一对一帮扶”活动,作为一个专门针对后进生的活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大家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劲头; 其次,加深大家的交流,使得同学关系更融洽;再者, 帮助同学们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
对于帮助别人的同学,活动首先起到了“助人先育己”的作用。他们体会到责任感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作为一个帮助别人的优秀学生,肯定会督促自己对自我加强要求,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取长补短的过程。再者,帮助后进生复习的过程也会促使自己总结学习方法,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更加高效的学习。学习之外,长期的共同学习,无私的“授业解惑”,帮学者必然会收获被帮同学的尊重和友谊,在生活中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收获满满的友谊!
对于被帮扶的同学,第一,有利于他们养成自觉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大学生强调自习能力的培养,但被帮带的同学绝大多数是因为自制力差、 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足而导致成绩差,甚至其中很多同学有网络成瘾的现象。通过被监督和被帮带,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自制的好习惯,从而好好规划人生,并努力走好每一步。第二,通过帮带同学的无私付出,被帮带同学感受到了同学、集体的关爱和温暖, 从而完善性格,收获友谊,赢得尊重。
综上所述,“一对一”帮扶活动无论是针对帮扶人还是被帮扶人都具有一定得意义。所以,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摘要:后进生教育是学生管理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难点,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影响。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防止和转化后进生,是学风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此我们展开了以“一对一帮扶”为首的专门针对后进生的实践活动。更好地解决后进生教育问题,对于增加社会稳定、提高学校学风、减轻家庭忧患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后进生,学风建设,一对一帮扶,高校
参考文献
[1]徐才千.新形势下高校后进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11).
[2]张海燕.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8,(3).
高校后进生 篇4
1 标签理论与标签效应产生的机制
标签理论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60年代逐步开始流行, 到了70年代, 该理论甚至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研究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其代表人物为贝克尔 (H Becker) 和莱默特 (Edwin M.lement) 。标签是社会 (他人或社会组织) 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 给这个人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标签理论就是社会赋予一个人什么样的评价, 这个人就可能潜意识地以这个评价来塑造自身。如果时间长久, 此人的行为模式必将印证这个评价, 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最后甚至使一个人滑入罪恶的深渊。给一个人贴上标签, 必将产生一定的标签效应, 其产生的机制如下。
1.1 标签具有导向作用
标签使人产生个人社会角色意识认同, 从而向着一定方向发展。当一个人被认为是“好人”的时候, 给人的印象是这种社会角色是好的, 这个人就会产生个人意识认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好人, 决不能和坏人同流合污, 这个人就会用好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而当一个人被处以“坏人”这个社会角色, 往往人们对这个人的印象很难改变, 再加上别人的冷嘲热讽和鄙视, 也许这个人就会自暴自弃, 向着坏的方向发展。一些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 本来想做个好人, 但是在别人的鄙视下, 甚至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于是这个人就会更加认同自己是个坏人, 可能会再去犯罪。
1.2 标签使人社会行为发生偏离, 产生“马太效应”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在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中, 就有“近朱则赤, 近墨则黑”的说法。在学校教育中, 好学生喜欢和好学生玩, 差学生则容易和坏学生混在一起。久而久之, 产生分化, 好的越好, 差的更差, 从而形成“马太效应”。
2 标签理论与高校后进生的关系及其影响
在高校教育中, 标签理论也表现的尤为突出。踏入大学以后, 因为各自的学习成绩、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喜好参差不齐, 再加上社会的一些不良诱惑, 促使一部分大学生沦为后进生, 有的不仅学习差, 而且纪律差, 成为所谓的“双差生”。有的后进生整天沉浸于电子游戏, 不能自拔。这些人可能不断地遭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斥责、同学的鄙视。这些同学可能会被人们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 从此陷入困境和迷茫之中。由于受到标签效应的影响, 有可能会越变越坏, 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帮助这部分学生走出困境, 扶上正道, 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促进高校后进生的转化, 必须重视标签理论产生的机制和效应, 采取良性手段, 根治弊病, 促使这部分大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标签理论的效应对于高校后进生思想和行为具有重大影响:一是标签理论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果受到标签效应消极作用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极有可能会不健康或者发生扭曲, 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二是影响后进生与他人的关系。俗话说:“一个老鼠带坏一锅汤”。后进生不能及时良性转化, 有可能影响更多的学生向坏的方向发展, 如果这样恶性发展, 将会导致整个班级教育的失败。三是重视标签理论可以防止越轨者加入越轨群体或越轨亚文化。一旦当事人被贴上标签, 就极有可能加入越轨群体。可以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权威者对越轨者贴上标签, 越轨行为也就不会被认定, 越轨群体的强化作用也就自然失去了基础, 那么以后的习惯性、复发性的越轨恶性循环也就难以发生。因此, 如果重视标签理论, 理解标签的消极作用, 不去乱贴标签或在过程中弱化标签效应的消极作用, 那么就可以防止越轨者加入越轨群体或越轨亚文化, 从而斩断恶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使悲剧不再发生。
3 以标签理论指导高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3.1 不要轻易给大学生贴标签
由于标签理论所产生的标签效应, 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 千万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标签。尤其对于后进生, 特别是在公共场合, 切勿轻易给这些人扣上“大帽子”, 如懒虫、没有出息的家伙、人渣、笨蛋等。有时, 教师随口的话, 可能会造成学生很沉重的心理负担, 迫使学生对自我社会角色的认同。尤其是大学生, 有一定的自尊敏感度, 所以教师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 凡事不要说的太绝。对于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 最好找这些学生私下单独谈,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以情感化。
3.2 不要给大学生贴消极作用的标签
好的标签, 将激励学生不断地前进, 不好的标签将会成为学生今后发展的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十句批评, 不如一句表扬。现在的大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常得到父母的万般宠爱, 自我感觉良好, 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旦老师给他 (她) 贴上一个坏的标签, 对其心灵是一种打击。“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误,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轻易为其定性。不要学生一犯错误, 就马上认定这个学生就是坏学生、一辈子没有出息。一旦一个人被贴上了坏的标签, 再加上舆论的压力, 初级越轨者很可能就会走上“越轨生涯”。
3.3 审慎地对待学生的“初次”,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 当学生出现“初次”, 一定要审慎对待。对于好的行为, 一定要抓紧表扬, 进行鼓励, 特别是在班会上。这样这个学生就会受到鼓劲, 不断努力, 不断前进, 从而促使其偶尔出现的良好行为成为一种优秀的品质和习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云:“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就是这样。如果对于第1次犯错, 就大加批评, 甚至辱骂, 对于大学生来说, 是接受不了的, 也是对其发展极为不利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有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要从点滴之处慢慢培养。真正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不要只看此人偶尔1次出现的越轨行为, 也不是听其夸夸其谈, 而要目光向前看。《论语·里仁》中提出:“朝闻道, 夕死可矣”。可见, 要教育犯错的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勇于改正。同时教育其他学生决不能歧视他们, 要鼓励这些犯错的学生树立信心, 改正缺点, 加倍努力, 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4 对后进生永不言弃
后进生大多有自卑心理, 觉得事事不如人。作为老师, 一定要尊重这些学生, 不能放弃这些人。教育界有句名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因此, 作为教师, 要先从自身找原因, 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 教育的语言和行为是否恰当。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反复教育, 一定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5 对后进生要经常进行心理疏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相当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对于后进生, 心理上大多有障碍, 如自卑心态、性格孤僻等。作为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辅导员老师, 要经常与这些学生沟通, 了解其内心所想, 疏通其心理障碍, 使其健康发展。
3.6 给后进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为了转化后进生, 应该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在学校或班级举办的活动中, 可以有意创造更多的机会, 让后进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有些后进生在学习、纪律方面有所欠缺, 但是他 (她) 可能在娱乐、体育等方面有很多特长, 让其发挥所长, 是对后进生的一种鼓励, 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信心去面对生活, 使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然后, 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表扬, 后进生可能就会抓住这次偶然的机遇, 有所转变。
3.7 尊重后进生, 对班里学生平等相待
由于后进生大多时常受到同学、老师的歧视, 心理或许存在差异, 因此更需要教师尊重他 (她) 们。一个好的教师会对班里的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尊重后进生, 就会给这些同学更多的信心去转变。
3.8 关心后进生, 成为他 (她) 们的知心朋友
作为教师, 要关心爱护学生, 而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特别是辅导员老师, 要经常走访学生宿舍, 关心这些学生的衣、食、住、行, 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 成为后进生的良师益友。这样, 后进生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 老师才能真正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动向, 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其转化。
3.9 持之以恒, 强化后进生转化的长效机制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效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转化后进生, 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单靠一时的教育, 1~2次的谈话未必有效果, 所以教师要持之以恒, 反复教育, 强化后进生转化的长效机制。逐渐使后进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只有这样, 才能使后进生慢慢扭转被动局面, 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高校后进学生转化体系探析 篇5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心理表现
首先, 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人们很容易片面地用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判断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由于周围环境对后进学生的不平等对待, 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特别是那些学习十分努力但是由于基础差, 成绩没有明显进步的学生, 总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 一切表扬、激励与自己无关, 认为自己的前途充满迷茫, 甚至自暴自弃, 主动放弃对自身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 从而影响了个人的健康发展。高校后进学生转化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帮助这部分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克服自卑心理,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上所遇到的暂时困难。
其次,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他们往往是溺爱多于批评, 有些学生渐渐变得无法接受他人的批评。进入大学阶段, 他们刚刚摆脱父母的管教, 往往希望有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天空, 对于束缚自己的事物经常持批判态度。学习的暂时后进使一些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学生很容易认为由于自己学习成绩不好, 老师会对自己持有偏见, 同学也会对自己不够尊重。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引导, 这部分学生很容易把自己禁锢在个人的世界里, 不良情绪无法及时疏解, 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及与他人相处时的人际危机。建立高校后进学生转化体系有利于及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引导, 有效避免心理问题及人际关系危机的产生。
二、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基本措施
做好学习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对于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从而最终促进校园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充分分析后进学生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心理表现后, 因人而异地制定转化措施, 从而构建完善科学的后进学生转化体系。
(一) 调动资源, 形成合力
做好学习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 应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 使它们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作用。应该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辅导员等资源, 建立全员做后进生工作、全方位做后进生工作和全过程做后进生工作的工作体系。
首先, 教师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主力军, 是学生专业学习上的权威和榜样。他们给学习后进学生的一句鼓励、一个关注, 往往就会给这些学生以信心, 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因此调动广大教师自觉地投入到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和转化中, 对于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 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学生对父母无私的养育之恩有着强烈的报恩心理, 许多学生把回报家庭作为他们直接的学习目的。所以在学习后进学生的转化中, 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地与家长做好沟通和联系, 利用家长对学生的影响, 便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达到我们的转化目的。
再次, 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最熟悉、了解学生, 能够较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后进的原因,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能动作用, 积极地做好对学习后进学生的引导、鼓励、监督和服务, 那么将实现对学习后进学生的有效转化。
此外, 由于大学生长期住校, 后进学生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时间最长。经初步估算, 就算学生只有上课和休息时间在一起, 同学之间的相处时间每天至少也在10个小时以上, 同学是后进学生平时交往的最主要对象。因此要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 应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力量, 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体系,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有效的工作方法。
(二) 完善体系, 提供保证
由于学习后进学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 因此学习后进后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就决定了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工作体系对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立分级预警机制
调查发现, 90%以上的学习后进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他们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等虚拟世界中, 特别是成绩下降时他们就更加不愿去面对现实的学习生活。因此, 在工作中很有必要建立起针对不及格门次及后期采取补救措施情况的分级提醒警告制度, 并在每学期初总结每位同学入学以来的总学分以及未通过的学分, 以此警示学生要抓紧弥补自身学习的不足, 从而激起他们发奋学习的愿望, 为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完善朋辈导师制度
当代大学生是十分重视友情而又富有爱心的一代学生, 是帮扶后进生非常重要的资源, 建立网络式帮教体系, 能够为后进生转化形成良好的保障。对于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基础较差或自制力不好而导致学习后进的学生, 可以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 大力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一管一”活动, 一方面帮助学习后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培养起学习后进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利用半约束的形式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成立科目援助中心
很多学习后进生往往因为自卑而不敢主动找老师答疑, 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 造成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根据每一个学期开设的课程科目, 每个科目招募4~5名对本门课程有兴趣而又学得好的同学当志愿者, 组成本门课程的援助中心, 定期及时地向学生提供学习总结资料和作业辅导, 同时在平时为同学提供答疑服务, 从而使后进学生的学习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4.开展专业教育活动
针对由于对专业的不了解而丧失学习的目标和动力的后进生, 可以通过开展专业教育让他们明确专业方向, 了解课程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解决学习后进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可以开设专家讲座, 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方向;通过专家介绍自身的成长和研究经历, 让学生明确自己要想在专业上有所作为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另外, 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术俱乐部等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知识欠缺的方面, 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动力。
(三) 因材施教, 科学育人
每个学生学习落后的原因不尽相同, 因此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学习后进学生, 必须要深入地了解、分析每个学生, 制定科学、可行、有针对性的办法。
1.挖掘优点, 进行赏识教育
学习后进生往往会因为成绩的暂时落后而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 甚至对自己全面否定, 这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应该通过寻找后进学生身上的优点, 帮助他找回丢失的自信, 这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例如针对工作踏实, 作风严谨的同学, 在他学习暂时落后的时候, 除了给予他足够的信任之外, 还应该通过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使他们找回自信, 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从而逐步实现成绩的提高。
2.强化管理, 培养良好习惯
许多后进生是因为自制能力较差而沉溺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 所以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针对某些同学起床较迟而懒于上课的现象, 可以采用查寝室的办法, 督促学生起床上课;针对某些同学逃课现象严重的情况, 可以加强点名制度, 从而及时遏止逃课的风气;针对某些同学自制力较差的情况, 可以采取强制自习的办法, 使这些同学能够保证一定的自习时间, 培养主动学习的一些习惯。当通过这些措施使后进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 应及时关注其思想动态并加以有效的引导, 从而使他们养成合理有效的学习习惯。
3.人生规划, 明确学业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 这是学生在学习上有严要求、高追求的一种保证。高中时候, 每一个学生的目标都很明确, 那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到了大学之后,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 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并且很多家长对孩子上大学之后的目标也并没有具体的规划, 因此学生很容易进入一个目标的“真空”状态, 使学习动力缺失, 从而导致他们学习上的暂时后进。因此引导学生尽快树立人生目标对于促进他们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让学生学会规划自身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并明确自身为达到目标所必须做的准备;还可以为学生介绍各行各业的名人成才经历, 让他们透过这些成功案例寻找成功的方法和途径等等, 使学习后进学生的人生有目标、学习有动力、成绩提高有希望。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 既要认识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难度, 也要相信大部分后进生的身上存在着许多优点, 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只要在工作中有诚心、有耐心、有爱心, 注意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激励他们发挥长处、改正缺点, 并且积极引进各种教育资源, 建立科学的后进生转化体系, 就一定能够使他们逐步赶上整个集体的步伐, 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科荣.大学后进生的心理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6 (4) :102-106.
[2]郑新生, 周莉莉.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和转化基本模式的探讨[J].海南师院学报, 1997 (3) :91-93.
[3]张春玲.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天津教育, 1999 (6) :27-28.
【高校后进生】推荐阅读:
关爱后进生转化后进生08-09
用“心”让后进生归队-后进生转化09-07
如何辅导后进生才高效-后进生转化10-26
谈谈关于“后进生”的工作-后进生转化11-21
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疏导工作-后进生转化08-30
后进生07-16
尊重是教育后进生的灵丹妙药-后进生转化11-18
与后进生谈话的四个最佳时机-后进生转化07-07
中职后进生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