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后进生

2024-06-16

中职后进生(精选12篇)

中职后进生 篇1

在班级中不守纪律、不做作业、调皮捣乱、丢三落四、成绩糟糕的学生, 我们习惯性视为后进生或学困生。这在每个班级中几乎都存在, 特别是中职学校更为突出。但我认为, 这些后进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你有耐心、有爱心, 绝大多数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 长大后成为成功人士的也不乏其人。下面从教育的角度, 就如何转变后进生谈谈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不嫌弃, 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师爱要像父爱和母爱一样, 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 要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 充满爱心、充满真情, 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的爱, 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才能把学生不断前进的希望之火点燃。在教育教学中应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与他们拉近距离, 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如班上的王同学, 每次考试很多门功课成绩都不理想, 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个别老师也挖苦训斥。久而久之, 他对同学和老师便产生了敌对的情绪, 破罐破摔, 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后来班主任经常找他来谈心, 耐心地开导、教育他, 给他补课。刚开始他还充满抵触情绪, 后来终于被老师的真情关爱所感化, 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上, 取得了很大进步, 并考上了自己理想的职业学院。

二、多角度, 树立转化的信心

“教者也, 长善而救其失也。”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发掘其身上的潜能, 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 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大多后进生活泼好动, 头脑灵活, 想法很有新意……只要是学习以外的事情, 他们大多都会积极主动参与。作为老师, 就要因势利导, 善于利用和捕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 并在学生中间及时表扬、肯定, 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很多别人不及的长处和优点, 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找回自我、找回自尊, 以此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和对生活学习充满热情, 从而促使他们进步, 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时候, 老师就不失时机地帮助他们制定新的目标, 然后再以长期目标进行诱导, 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了方向。对于学习懒惰的后进生, 老师要经常关注他们, 尽可能地寻找机会和他们接触, 同时给他们讲未来的美好前景, 从思想上消除“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 以激起他们“我要学”的动机, 还可并发动学生组成学习互助小组, 帮助他们补课、复习, 这样也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三、多鼓励, 激发学生内驱力

后进生往往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 教法的新颖生动感兴趣, 会对授课老师产生好感, 并由此而产生对该门功课喜欢的情绪。所以, 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入口, 那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 老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尾的授课形式, 运用视听、表演、朗诵等丰富的教学手段, 再运用教师特殊的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多表扬、少批评, 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亮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 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 在获得满足感后才会产生向更高一级目标奋斗的欲望和动力。

四、做朋友, 掌握学习好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 作为老师, 要把学生当朋友一样对待,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被别人尊重, 在老师面前没有畏惧感, 可以在老师面前敞开心扉, 这样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在学习方法上, 采用适当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 着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外学习新课前, 根据老师的要求, 借助工具书, 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 明确课堂上学习的目标, 这样能跟上新内容的学习进度。在课堂教学中低差生要比其他学生在观察、分析、思维、想象等方面略差一点, 因此, 课堂上的关注, 课后个别辅导要及时跟上。另外, 还可以动员学生间互结对子, 成立互助学习小组, 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五、有耐心, 和他们一起成长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将会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因为这些学生, 自控力较差, 特别是在刚刚有所好转的时候, 最容易反复。作为老师, 要放远、放长眼光, 不能只盯到他们的缺点不放, 应该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看到进步, 哪怕一小点, 都不容错过。如某班的李某同学, 是个“能力差生”, 上课常开小差, 平时不爱做作业, 不讲卫生, 性格孤僻, 少言寡语。老师多次找他谈话,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对他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希望, 对他每一点的进步及时表扬, 又告知家长给以鼓励。当他有错的时候不嫌弃、不挑剔, 耐心指导, 经过一学期的教育, 李某现在已改正了以前的不良习惯, 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了。

作为老师, 作为班主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 只要对教育工作不离不弃, 有耐心、有爱心, 相信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摘要:针对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生源质量不高, 双差生多的状况, 从教育的角度, 谈谈如何变后进生为职业技能优秀学生。

关键词: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

参考文献

[1]刘晶.让学生在爱的激励下成长[J].价值工程, 2010 (5) :28.

[2]邱海燕.有效激发学困生学习积极性[J].教育科研论坛, 2008 (6) :20.

中职后进生 篇2

进年来中职学校随着招生门坎的降低,所招收的学生质量也随之集聚下降,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班主任在此过程中必须要付出很多,要不断的完善管理方法,并要有恒心,爱心,和耐心,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精心管理引导,才能收到润物无声的理想效果。

后进生的转化是职业中学校班级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应该是职业中学校班级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特别在职业中学的校园中,由于多数学生品质和学习成绩都相对较差,使得转化后进生成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

放纵后进生会导致其思想低迷,精神颓废,荒废学业,失去求知的信心,并且影响班级的学习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情绪,给班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班主任应该多想办法,尽最大努力转化后进生,多关爱后进生,在思想上多关心引导,在学习上加强指导,多鼓励,多管理,促进后进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尽快转变。自己这段时间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有以下几点:

1.客观地看待后进生。学生思想与品质的好坏不是绝对的,后进生也有自己的优点,每个学生都是充满活力与激情,热爱生活的生命个体,所谓的后进生只是平时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好,如果加以管理和引导,完全有可能使其转化为一个规范认真的的好学生。做到不嫌弃,不放弃,不遗弃,树立“眼里无差生”的思想有利于班主任利用后进生自身的有利条件和闪光点促进其转化。

2.班主任应该对后进生付出爱心。在思想上关心他们,重视他们,忽视差生只能使他们更加放纵自己,产生厌学与逆反的心理,最终会走向堕落。班主任应该对后进生付出持之以恒的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多表扬,多鼓励,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加以引导,使其转化思想,形成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树立求知的信心。

3.班主任应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转化后进生的科学方法,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和后进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其行为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科学的理论知识制定相应的后进生转化措施,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后进生转化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每位学生包括后进生作出表率,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与知识的提高学习,用班主任自身的知识结构感染学生,让后进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与吸引力,有“强制管理”转为“知识引导”,让其尽快融入浓厚的知识氛围,只对后进生的思想与心灵都是一个感染,对他们的将来发展有利。多向他们讲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不要太高调,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让其明白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习惯。搞好班级的做人教育、感恩教育和自信教育,这有利于让后进生规范行为习惯,提高觉悟和思想意识,也有利于后进生的自我转化。

中职班主任如何转化后进生 篇3

【关键词】班主任 后进生 转化

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体的遗传素质等诸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也就不一样,而且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故一个班级内出现部分后进生是十分正常的。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该如何因人而异地探究学生个性的差异,实施最佳的素质教育方法,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转化后进生,班主任首先要有“两爱”

1、爱岗是前提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金钱至上,享乐至上,被市场经济上的花花票子和舞台上的彩色裙子搞得眼花缭乱,纵使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也未必能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后进生的转化全身心的投入,有一种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著名的心理学家查普曼的实验表明,事业的成功等于对该事业的爱心加顽强的拼搏。这就充分说明:只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爱生是转化的关键。用父母般的情感感化学生,是做好后时生转化工作的关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爱后进生,转化就是无稽之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理解、关心后进生,真诚地爱护他们。只有像慈母一样真诚地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你是他们的知己,是最疼爱他们的人,如果再不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就从心里觉得对不起你,这样,你说的话才能听得进,他们才能向你暴露真实的内心世界。

二、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必要有“三心”

1、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有信心。充满信心,坚定意志,是投身于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内部条件。如果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没有信心,遇到困难、挫折就会动摇、泄气。反之,若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失败了再来的思想准备,充满信心,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既相信自己的能力,又相信学生不是“朽木不可雕”,相信他们在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后,会产生自觉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自觉克服缺点。这样就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消沉、泄气,就是受点委屈、冤枉气,也在所不惜,仍能逆水行舟,知难而进。

2、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有耐心。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一般是个反复可逆性的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是一个反复发展形成的过程。后进生教育转化过程中反复可逆性更大。因为,一般后进生的意志较薄弱,遇到困难、挫折,就会意志消沉、泄气,最容易受不良作风的影响。特别是现在,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社会上不良风气严重地影响着后进生的转化和进步,往往表现在转化过程中的反复可逆现象。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班主任都应耐心细致地分析,查明原因,激发后进生的信心,充分肯定其以前可取的成绩和优点,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对其转化过程中的逆性错误,自觉分析其危害,点到即止,切不可深究,更不能简单粗暴地讽刺、挖苦、漫骂或变相体罚。

3、对后进生办事要放心。青少年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后进生由于他们有缺点、毛病,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表现为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而得不到尊重和信任的矛盾,产生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的行为心理,使个体素质受到压制而消失。“信任是点燃学生思想上的火花。”如果我们做班主任的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以施展特长、爱好的机会,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他们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心理,自觉克服缺点,发挥特长,努力学习。后进生在许多教师眼中是绊脚石,他们遇到的总是老师的冷面孔,对老师敬而远之,对老师的教育认为可望而不可及;在同学面前后进生总是抬不起头来,有自卑感。要转化后进生,对他们和其他学生一律平等。遇到差生出现问题,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信任。只有这样,后进生才有可能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如果事事都不放心,不信任学生,处处给后进生留意,倒使他们为班主任不信任他们,时时刻刻在“监视”他们的行为。这样,纵算当着你不干坏事,背着你又会“兴风作浪”,久而久之,使后进生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习气,教育上产生恶性循环,达不到转化目的。

三、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力求做到“四不”

1、不要轻视侮辱后进生。在和后进生交谈时,要从语言、表情等方面调节自己的情绪,充分表现出对他们真诚的信任和尊重,因为“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2、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赖、赞扬,后进生也不例外。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会犯老毛病,教师的批评应把握分寸,言语不要太刻薄。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不要一棍子打死,在教育工作中密切注意差生的言行,寻找差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有时一两句赞扬之词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记忆终生。

3、不要动辄向家长告状。对后进生教育须加强与家长联系,但一味地采用告状的方式,会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反感。因为家长的认识水平、思想修养、政治觉悟存在着差异,其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当发现有严重问题时,班主任要“冷静”处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重,切忌一味地向家长告状。

4、不要拒学生于门外。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实事求是。因为后进生平时在师生中的印象中本来不太好,往往难以得到信任和尊重,而对别人的情感特别敏感。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后进生问题时,要冷静、细心、全面了解,不要偏听偏信,主观武断,更不要拒学生于门外,否则,学生会认为你不讲道理,出现对立,产生用违纪、违法、犯罪念头来回“敬”你,最终达不到转化目的。

浅谈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教育 篇4

一、正确认识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 一) 正确认识学生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刚走出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比起普高生来, 他们学习成绩不好, 自卑、厌学, 以致于出现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但应该看到他们社交能力强, 动手能力强, 这些不亚于那些普高生。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专门的教育, 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同样能为社会做贡献。

( 二) 从内心认可职业教育价值

职业教育的价值包括本体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两种, 即职业教育对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内在价值和价值主体对社会的间接性的工具价值。职业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以职业为载体促进个体社会化、以专业选择为中心促进个体个性化和职业教育从个体谋生到自我实现的价值; 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消除贫穷、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调等方面。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本位价值向外推进的表现形式, 是人的本质向外推进的结果。职业教育必须牢记其“育人”的本质, 通过本体价值的实现来实现其工具价值。

学校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职教学生的社会优势。职业教育是针对性教育, 针对社会不同的岗位需要而进行专门的培训, 学生毕业后马上踏入社会, 被对口岗位所接收。通过岗前短期培训加上原有在校所学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会更快的达到企业的最基本要求。在工作中会更快速的成长起来, 成为企业所需的有用技术人才, 更容易被社会所需要。

( 三) 职业成就感形成的重要阶段

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强大的学习压力下产生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倦怠现象。这种倦怠现象会使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将来的工作压力。对于职业活动, 往往从有趣的选择, 逐渐产生工作乐趣, 进而与奋斗目标和工作志向相结合, 发展成为志趣, 表现出方向性和意志性的特点, 使人坚定地追求某种职业, 并为之尽心尽力。

二、对后进生的解读

什么是后进生? 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 现在称为后进生, 即“后来进步”之意。老师要正确区分真性差生和假性差生。只要能针对性的解决学习中、行为习惯中的困难一样可以成才。中职学校学生虽然成绩不好, 但是他们的社交能力强, 动手能力强。通过调查得到中职学校的差生情况如下: 暂时型困难学生18.4%、动力型困难学生57.8%、能力型困难学生5.7%、整体型困难学生12.2%。可见, 多数中职学生的“差”是缺乏动力, 只要适时、适地、适当的激励机制, 同样会使中职学校的学生进步起来, 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中职学校学生的培养教育策略

( 一) 学校尽量多地创设实践机会

学校尽量多的为学生创造赴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寒暑假实习的机会。一是同学们实习的目的为了提高专业技能,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二是通过实习可以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对公司有更客观的了解, 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个判断, 为你以后的就业选择提供参考。三是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可以发现自己能力或者知识的不足, 及时弥补, 提前客观的看清楚自己, 为以后最终进入公司打好基础。四是实习是做好证明自己的能力。你能够把同一实习岗位的大量竞争者比下去, 让公司选择你。这也说明你有过人之处, 有吸引公司及面试官的地方, 那么你在正式求职的时候也就增加了老板选择你的信心。

总之, 尽量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 体验到赚钱养活自己并且回报家人的幸福以及成功的快乐。

( 二) 发挥“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提出的“得寸进尺效应”。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 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 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 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 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 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 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给学生搭建一个“梯子”, 做到“小步子, 步步高”。不要一下确立太高的目标, 要从最简单的, 最容易的小目标作起。让同学们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 变为阶段式的学习, 慢慢完成学习任务。

( 三) 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不要吝惜赞扬。精心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同学们体会到安慰不起作用, 鼓励也不起作用, 只有成功才有用。

( 四) 重视教学情景的设计

改变应试教育那种“一人堂”的学习模式, 多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悦并且可以充分展示个人个性风格的环境下主动学习。教师要一改应试教育中那种先“高”后“低”、先“好”后“差”的习惯, 尽量做到少打低分,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五) 帮助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引导学生正确的交友, 努力做到朋友型的师生关系, 改善长期由于“成绩差”造成矛盾的亲子关系。老师工作要耐心、细致, 做到严且爱, 恩并威。对“后进生”的理解和热爱是最重要的前提。

( 六) 良好的班风、校风更有助于学生成长

刚走出迷茫的应试教育阶段, 长期以来得到的都是家长的批评和老师的不认可, 使学生的心里长期处于压抑的, 灰暗的状态。一是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 找寻学生最原始的心声, 帮助学生规划美好的未来作为指引激发学生。二是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学生联合会等社团机构充分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 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学生社交能力强, 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三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 是凝聚青年、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和传承学校精神的重要载体, 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做学校的主人, 真正与学校荣辱与共。

总之, 学生的成长需要各界的关心和爱护, 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则更需要关心、爱护、包容和理解。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和老师, 都要通过努力让同学们找回自信心, 树立目标, 勇往直前, 奔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夏金星.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3.

[2]彭志斌.中职生心里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8.

中职后进生 篇5

张丽云

近年来,出于对我国的人才结构的考虑,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对职业教育更为重视和倾斜,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欣喜地看到,职业教育取得了无数可喜可贺的成绩。但不可否认,职业教育的个中艰辛以及有待加强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很多,譬如我们中职学生的良好行为塑造以及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班级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等等,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随着初中毕业生的大量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其中难免有很多不仅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尽如人意,而且在行为规范上也比较差的后进生。于是,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能否有效地做好所带班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塑造所带班级学生的良好行为,已经成为一个班主任班务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志。那么,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具体应该怎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秘诀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般 来说,„良好的品性‟的获得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传授来进行的。”就是因为“品性”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我们更应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品性教育。一名优秀中职学生,不是仅仅体现在技能上,必须智力、技能、个人、社会四个方面均衡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品行是何等的重要,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可是,我们在带班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个班级中虽然会有 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时也难免会有许多学习成绩不理想、又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后进生,为了让 全班同学都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并拥有良好的品德,我们必须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深知:爱心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秘诀。只要我们能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用一颗真诚之心去爱那些后进生,那么,我们一定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问题的关键是,好学生人人爱,可是要爱后进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才会说:“好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如果我们想要从根本上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那我们就要对后进生付出一腔真爱,缺少爱心是不可能做好转化工作的。我们很清楚,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或者家庭教育聊胜于无,他们生活中少了家长的陪伴或正确引导以及管束,家庭教育的放任和缺失导致了他们身上的许多不良行为和习惯,自卑、自暴自弃、厌学、逆反等心理萦绕着我们的学生,违纪违规屡见不鲜。如果作为他们人生转折点的关键角色---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这时候再不拉他们一把,给他们满腔热忱的关爱,动辄训斥、处罚、排挤后进生,他们就会对老师和学校产生消极抵触和对立情绪,其结果必然是破罐子破摔,偏离人生的正常轨迹。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有鉴于此,我们作为班主任老师,只有用爱的阳光雨露去温暖滋润他们的心灵,用爱的钥匙去打开后进生的心扉,让他们和全班同学一道共同进步。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爱绝对不是偏袒放纵,做了错事也不批评指正。如果那样的话就不配叫“爱”而叫做“害”。真爱的前提应该是严格要求后进生,做到是非分明,一旦有错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耐心教育,令其改正错误,健康成长,注重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今后能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对症下药

爱心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但光凭爱心仍远远不够,因为后进生之间有个体差异,所以我们要向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后进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研究他们的特性,对症下药,才能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细做好。具体可采用的方法有: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计划地进行家访,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和家庭教育情况;电话联系核实学生的有关情况;利用主题班会、有针对性的作文写作、周记、班级活动等摸清后进生的性格特点和成因。

只要我们下功夫深入了解和研究后进生的基本情况,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在教育方式方法的决策上才会做到心知肚明,有针对性,而不是妄下断言,作出错误的教育决策,只要我们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到实处。

三、培养自信心和自制能力,抓好“反复”关

作为后进生,他们身上自然会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他们绝对不是有缺点而又已经定型的“废品”,毕竟他们才15、16岁,可塑性还很强,他们今后能否成才,关键还是看我们能不能做好后进生的优良品德重塑工作,对后进生身上的缺点,过多的责难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们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寻找和挖掘每一个后进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加以 正确的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及时表扬每一个后进生一点一滴的细微进步,让他们尝试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来之不易的成就感。让他们首先迈出艰难可喜而又至为重要的第一步转化。让我们谨记:多给后进生一些表扬,表扬的作用绝对大于责骂,只要他们有进步,我们就应该由衷地祝贺而绝不是泼冷水,否则将前功尽弃。当然,表扬的同时,还应该明确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目标和要求,切忌沾沾自喜,停步不前。

我们非常清楚,作为后进生,他们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养成,而是日积月累,所以我们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要奢望一招见效,心理上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两次谈话、批评教育或者家访等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有时候忙碌了许多时间,也可能收效甚微或者根本不见成效。所以可以这样说: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真可谓任重而道远,就好比一场“持久战”,而且,其特点是不会立竿见影。故班主任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坚持不解才会初见成效。

由于家庭教育的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自律能力还很差,想要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不出现反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应该说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现象,只要我们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抓反复,反复抓,而不是一出现反复就认定是“朽木不可雕也”,采取放弃的态度,我们要允许后进生犯错误,只要我们能认真地从主客观上去查找犯错误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其减低复发率,让他们逐渐学会自制,管束自己的言行,那么后进生就一定能够走出反复的漩涡。

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力做好转化工作

在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仅凭班主任老师一人之力是非常有限的,须知,许多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本身就与家庭、社会、科任教师等等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只有各方面齐心合力,齐抓共管,才会把转化工作做得更好,作为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力争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平等磋商,提出问题和不足,指明目标,增强家庭教育的信心和力度,共同把转化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各科任教师在转化工作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老师必须做好各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总之,力争家庭、社会、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中职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问题探究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后进生转化;对策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多都是因为不能考上重点高中,又不愿意直接就业,选择了中职教育。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生源分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造成中职学校学生的后进生普遍较多,问题突出。后进生转化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最能够体现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

一、矫正自尊和重塑人格,增强自信和勇气

很多后进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阶段,都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不能够得到父母的赞赏,也不能够从教师那里找到更多的肯定。不少学生以此放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一些学生开始自暴自弃,特殊的环境和生源构成,又进一步让他们看不到希望,找不到自信。为此,中职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一定要从学生自信建立开始,让他们能够重拾自信,增强他们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勇气,强化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作为教师和管理者一定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找回自尊,树立面对生活与未来的勇气,帮助他们重新塑造完美人格。

例如,开学之初,努力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帮助他们做好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肯定。我让每个学生对未来的自己做一个规划,再根椐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他们做好职高三年规划,让每个学生心中充满希望,进入中职学校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最能够展现个人能力和施展才华的涅槃重生的时机,结合专业学习、职业发展,对学生做好指导和激励,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进步,不断为学生制造机会,让他们能够展现自己的特长,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提高自身能力,找回自信。

二、强化学生德育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校规班规

做好中职后进生的转化,做好强化班级和学校管理,重视德育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实际,结合中职办学实际,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校规班规,让学生能够遵守各项规定开始,做好自我管理。在制定班规和校规的时候,需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每一个后进生都一份热情,他们也希望得到重视,引导他们参与班规和校规制定,能够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又能够让学生学好自我管理,对制定的规定也会严格遵守,也会服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规定。这样,既有利于学校和班级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从管理入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生能够服从管理,积极参与管理,就能够慢慢改变他们的行为,逐步矫正他们的思想,渐渐转化这些后进生,让他们能够遵守纪律,服从管理,自觉学习,主动实践,提高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有用的技能型职业人才。

例如,针对后进生普遍存在的顶撞老师,不服从教师管理的情况,让他们参与制定相关的约束和管理制度。请后进生参与管理,一方面能够真正找到有效策略,这些学生最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和行为,也能够找到相应的弱点和矫正措施。另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制定相关的约束和惩罚措施出发点和目标,让后进生能够真正认识到班规和校规是真正为后进生进步考虑,他们也就更愿意服从管理。

三、教学内容做到生动形象,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他们的学习,中职学校不同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他们实践能力。很多所谓的后进生,其实换一个角度去看,他们在很多方面是优秀生,他们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他们喜欢接受新事物。如果教学做好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能够针对职业教育实际,并对学生因材施教,这些后进生很快就能表现出优点和长项,就能够找到学习的热情和实践的自信,就能成为优秀的学生。

例如,中职计算机教材很多还都是在用WindowsXP和word97教学,这些应用软件已经不能适应就业需要,公司和社会都在使用Windows10,如word软件基本上都是word 2010甚至更新版本。很多后进生上网用的都是Windows 8或者Windows10,他们对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是没有兴趣的,特别是有点难度的理论教育,他们坐不住,听不懂,而目前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学受办学条件制约,实践课相对较少。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们的教学班级逐步走向了分流,我们将差生专门培训技能,与工厂订单式合作,针对就业岗位所需技能开设课程,采用师傅带徒弟式上实训课,让学生学会应用和操作,实践证明后进生在技能学习上非常不错,甚至成为技能竞赛能手。像我班的黄杰同学,在以理论考试为主的期中期末考试中他是差生,可技能上他在班上是拔尖的,教师在讲好理论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实践和就业引导,指导他们就业和创业发展,后进生也就热情高涨,学习和进步突飞猛进。

总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和转化,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帮助后进生转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影响下、在学校的教育下成才成功。后进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最需要教育和指导;针对后进生开展教育和转化,让后进生能够克服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赶上先进,体现一个教育者的智慧和能力,也最能够体现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传义.“后进生”转化工作尝试[J].职教论坛,2004(14)

中职后进生 篇7

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按照背离行为的主体不同, 可分为个体的社会规范背离行为和群体的社会规范背离行为;按照做出背离行为时的主观态度不同, 可分为社会规范的故意背离行为和社会规范的过失背离行为;根据背离的社会规范的性质不同, 可以分为道德背离行为、纪律背离行为和法律背离行为。在现实生活中, 这些背离行为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中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就业教育, 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绝大多数中职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 走上工作岗位。因此, 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对我国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但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部分中职生形成了不良的心理结构, 在品德、学习方面较长时间表现为后进。这些后进生在学校里经常做出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研究, 是后进生转化教育的前提。

原因分析

造成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规范的社会性与中职后进生的独立性相对立

社会规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 社会规范的功能在于保障社会生活秩序, 提升人们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培养自主自觉行为。从本质上讲, 社会规范就是解决个人和社会之间矛盾的工具。人们运用社会规范调节行为, 实际上是选择、运用社会认可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完成个人的社会行为, 而社会认可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充分考虑了社会共同利益、个人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要求而制定的。对个人而言, 选择这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有时要放弃自己眼前的、局部的利益, 改变个人的某些愿望以适应社会与他人长远、共同的目标。

但中职后进生所处的年龄阶段, 使他们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当这些规范与中职后进生的个人利益相冲突时, 会引起他们对这些规范的不信任、不满意, 甚至违反。如广东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 中职生要“穿戴整洁、大方得体”, 但总会有学生明知故犯。因为他们认为, 仪容、仪表是个人的事情, 学校不应该干涉, 而且社会上他们的许多同龄人“都是这样打扮的”。

(二) 社会规范的显性约束性与中职后进生认可的隐性规范相矛盾

当前, 我们用于规范学生行为的社会规范大多是由国家、学校制定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社会规范。这种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社会规范有利于学校统一社会规范教育的内容, 易于达成共识。但是这种规范未能针对具体学生的特点, 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而且, 这些规范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依据自己的认识制定的, 中职生, 特别是后进生的规范制定参与权往往得不到尊重, 导致学生对规范的正义性产生怀疑, 影响了他们对规范的理解和遵守。

与此同时, 学生在与他人, 特别是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会形成了一定的交往规则, 包括校园氛围中存在的潜规则、习俗等。譬如, 新生对师兄师姐的尊重, 对师兄师姐观点的认同等。由于学生认为这些是必须遵守的, 所以愿意主动去接受这些隐性规范的约束。当自上而下的具有显性约束力的规范与他们心目中的隐形规范相冲突时, 后进生更愿意去遵守隐性规范。

(三) 教育过程的缺陷引发中职后进生的背离行为

规范不同于知识, 规范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人们对社会规范接受的标准是懂、信、用。其中, 信就是规范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的方面。一般地讲, 在知识教育中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身是深信不移的, 科学知识和个体利益也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而规范教育则不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利益集团制定不同的规范。中职后进生在决定是否遵从规范之前会先审视它, 评价它, 确定这些规范是否“正确”、是否“可信”。在实际教育教学管理中, 学校通过召开校会、主题班会、座谈会、全校大检查等形式, 大力宣传社会规范。在活动中, 学生背离行为似有所收敛, 但事后“旧态重演”的很多,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规范没能使学生“信”。

另外, 知识教育中一定的重复是必要的, 重复可以强化感知、加深记忆、有助于理解和运用。而规范教育中的重复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产生规范逆反, 不但不能推动中职后进生对社会规范的接受, 反而促使中职后进生选择与社会规范不同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即蓝维所说的“过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育本身的异化, 甚至走到了它的反面”。

长期以来, 安分守己、听话服从、谦让利他、循规蹈矩、乐于奉献、学习成绩优秀是“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 正如杰克逊 (Philip W Jackson) 在《教室的生活》 (Life in Class) 中所讲的“在教室要获得好的生活, 主要就是按教师所说的去做。”而我们的后进生的表现与这些“好学生”、“好孩子”的要求相去甚远。

(四) 学业失败和心理不成熟是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重要诱因

中职后进生的一个特点是学习成绩不良。中职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 与学生之前接受的义务教育完全不同, 他们要有个适应过程。许多学生在选择报读中职时, 也想过“要改头换面, 学一技之长”。但是由于他们文化基础薄弱, 往往对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不理解, “鸭子听雷”使后进生在课堂上如坐针毡, 总想以各种借口逃离课堂, 出现学习厌倦。学习厌倦使他们更加陷入“文化课不爱学, 专业课学不会”的困境。同时, 由于文化素质低下, 后进生的分辨能力、控制能力和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比较弱, 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做出一些社会规范背离行为。许多后进生习惯于只关注自己的需要, 以自我为中心, 难以理解和把握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结果在与人交往中经常受挫。遇到挫折他们常常不能及时反省自己, 而是把所有责任归咎于他人, 甚至因此产生报复行为。同学之间小小的纠纷常常会成为伤害事件的“导火线”。

(五) 传媒的影响使后进生对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随着各种现代传播工具的普及, 媒体对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可忽视。一些影视报刊大肆渲染色情暴力, 将黑帮老大塑造成英雄, 使中职后进生发生崇拜偏差, 视黑帮分子为学习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同时, 随着手机的普及, 学生课堂上摆弄手机的现象相当突出, 从过去的只是发短信到如今的上网打游戏、聊天, 甚至将其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另外, 一些学生上课时利用手机摄像功能偷拍, 甚至把一些不雅照片传上网络, 给他人和学校造成了伤害。

矫正策略

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矫正,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在此主要讨论中职学校的作用。

(一) 培养合理的服从习惯, 加强社会适应教育

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时曾经提出了13条学生修养标准, 其中第七条为“培养合理服从的习惯”。中职后进生对社会规范的背离, 往往是他们过于强调自我, 不能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作为教育者, 我们要注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合理的服从教育, 如服从教育教学任务的安排、作业的要求、外出参观的组织、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等。要通过合理的服从教育使中职后进生认识到强调自我不能以损害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为代价, 必须遵守国家法令, 执行企事业单位制度;如果认为社会规范有违反法律或公共道德的, 可以通过沟通或法律等相关途径解决。

恰当的社会规范教育是促进中职后进生社会化发展, 引导后进生参与团体事务、学会平衡团体规约与个人自主发展关系的重要力量, 也是培养后进生的合作精神、交际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途径。

(二) 正确定位学校规范教育的目标, 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我国古人所说的“孟母择邻”、“一傅众咻”的故事, 从正反两面说明了环境熏陶对人成长所起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 直接面向学生的社会规范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而间接的、隐性的教育细水长流, 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学校应从人性和文明发展的实际出发, 从后进生的思想和觉悟的实际出发, 尊重历史和现实生活, 重视规范教育目标的适度和务实, 强调规范教育的实效性, 使社会规范教育更加社会化、生活化。同时, 要培育良好的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能对人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会促使人心灵净化、人格提升。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 都应精心设计, 合理布局, 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 更要富有教育意义, 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环境卫生、绿化、宿舍文化创建等活动, 使学生对自己动手美化的校园环境产生依恋、爱护, 珍惜一草一本。还应规范学校的制度建设, 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学校制度的制定, 使他们“信”学校, 愿意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

(三) 重视家校沟通, 协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父母教育的失职导致了两种结局, 一是孩子不体谅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 在父母的庇护下逐渐变得自私、冷漠;二是生存能力差, 不懂得或不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营造自己的生活。”正确的家庭教育是预防中职后进生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的重要环节。家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基本的是非观, 父母应该教给子女判断对与错的正确标准, 教会他们如何客观地评价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家庭和学校的沟通, 除了传统上的请家长到学校、教师家访和电话联系外, 还可以利用网络、书信等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家校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对后进生的教育达成共识。要使家长懂得, 家庭教育不单单是“管”孩子, 更重要的是进行培养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后进生的自觉性较差, 反复性较强, 家长可能也会懈怠, 中职教师要注意家校沟通的持久性, 要把握沟通过程中的主动性, 使家长成为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矫正中的重要的、合格的施教者。

对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研究是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的基础。后进生的社会规范背离行为既有规范本身的原因, 也有教育原因和后进生自身的原因, 对后进生的转化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背离行为, 采取不同的方式。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通力合作, 共同为中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参考文献

[1]蓝维.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蓝维.过度教育对中职后进生发展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 2004 (25) .

[3]Philip W Jackson.Life in Class[M].New York:Hold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8.

中职后进生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后进生”转化,技巧技能,人人成才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基层技术人才。面对部分低素质生源供给和高素质毕业生要求这一矛盾,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让学生人人成才,将成为做强、做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点、新要求。

一、“后进生”新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规模和办学质量来说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可喜发展进程,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不过,目前生源素质不容乐观。有的中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教育中,有时可能被称为“差生”“后进生”或“偏常生”。

中华职教社理事长成思危在“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对策研讨会”上讲话时指出: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有知识、有技术的生产第一线人才, 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面对社会低素质生源供给和高素质毕业生要求这一矛盾,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要把所谓的“后进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这对于当前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作者基于此,专门研究了有关资料发现,编撰成本文,以便与诸同仁商榷。

所谓的“后进生”原指学习成绩差,或思想品德差,有较多缺点、错误的学生。但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进行,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广应用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后进生”也有了新的内涵、表现。下面,作者按综合素质把他们分为以下几类。

①体能型“后进生”。一类是先天疾病型:因先天疾病导致身体虚弱,另一种是后天疾病导致身体虚弱的后天疾病型。疾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夺走他们宝贵的时间。他们往往因受疾病长期的折磨,形成内向、自卑的性格,但是他们往往又具备强烈的表现欲望、向上的内心需求。

②精神型“后进生”,也称“二百五”或“精神弱智”。本类型中多为后天教育失当所致,或因单亲家庭等原因,或因父母家教过于严酷、死板,僵化的教育使之变成半机械化人,即消极抵抗或依赖思想。这些,严重影响其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发展提高。

③思想型“后进生”:多由于心理因素在作怪,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障碍。其一称认知障碍型:在智力开发初期,未能认识学习、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影响了学习、人际关系的认知。其二称情感障碍型:是因生活中遇到某种挫折、打击,心理长期难以化解阴影,从而形成惧怕新事物,逃避现实的心理;或因逆反心理即因对生活中某人、某事不满而长期存在叛逆心理,经常性地表现出抵触情绪,甚至故意伤害自己或他人。情感的障碍,影响了其自身是非判断能力。第三,行为倾向障碍型:指懒惰成性或有严重不良行为倾向。

④知识型“后进生”:其心理活动往往表观为:一类是能认识自身的知识缺乏,对知识有一种急切的渴望,往往作“鲸吞”状,而欲速则不达的极度渴望型。如某中专生学习成绩差,为赶上其他同学,每天清晨四点即起床学习,晚上熄灯后依然“揭烛晚读”,一个阶段内果然达到了效果,但不久,便经常因精神恍惚,无法集中学习而失败。而另一种知识型“后进生”则是由于基础差,影响其理解能力,无法面对职业教育每天知识的“轰炸”,进而演化成害怕学习、逃避学习的逃避学习型。

二、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

(1)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教育者应注意正确理解、运用教育的五个特征,即渐进性、多样性、层次性、联系性、差异性。

①渐进性是指在教育工作的双边互动中,被教育者的认知过程是需要时间和一个渐进过程的。心理学上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由感官的直观感觉上升为抽象的思维,通过长期实践之后,众多的复杂的感觉、思维被系统化为人的习惯、观点、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人的这种习惯、观点、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其一生的行为,甚至成为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我认为,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有四个阶段(办法):1)教师在做学生的道德认识的转化工作时,主要依靠晓之以理。2)在做学生的情感转化工作时,主要依靠动之以情。3)在做学生的行为转化工作时,主要依靠导之以行。4)在做学生的习惯转化工作时,主要依靠持之以恒。只有通过长期的知、情、理、行的教育才能让后进生认清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和错误,痛改前非,奋发向上。

②多样性、层次性是指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教育过程的层次性、阶段性。教育者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过程中,要注意被教育对象的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类型,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计划、分阶段因材施教。例如对因体弱多病影响学习、生活的学生,应当与医生、家长沟通、配合。在医生的指导下边治疗边学习,同时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控制学习的强度,阶段性地提高其体能和学习成绩。

③联系性、差异性是指人的习惯、观点、信念、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受到人的本身素质和生活环境 (包括家庭、学校、邻里、媒体、社会、国家)的影响、决定的,而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也因受到影响、决定的因素和程度的不同而形成较大的差异性。教育者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除了要分析被教育对象落后的成因,对症下药,还应注意发挥家庭、学校、邻里、媒体、社会、国家这些外部环境的良性循环作用。只有达到内外统一,教育转化的效果才能巩固持久。

(2)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教育者要有“三心”即爱心、信心、恒心。

①爱心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表现,是对学生的最诚挚的热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对后进生的热爱,转化工作就无从谈起。一个教师以自己崇高的师德去滋润后进生的心田,满足他们心灵深处对爱的需要,才有可能在教育中获得丰硕成果。

②自信心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动力。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有较大的可塑性。如何使“后进生”重新认识自己,找回自信,给老师们提出了挑战。作为老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 要从各个角度观察学生,勇于发现学生的各种才能和兴趣, 并给予认真及时的指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与希望, 促使他们成长成才。具体做法因人而异,主要要求是给学生创造发挥特长的机会、条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成功,找回自信心,让他们感受老师、同学的信任和集体的温暖,从而促使其思想、行动,逐步向好的、正常的、正确的方向转化。

③恒心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大凡一个很淘气的学生,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内心良知与邪恶的斗争,才有了今日之现状的。这样就决定了他们的转变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几朝几夕的事。”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教师们要有心理准备,转化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朝着转化者的意愿方向发展变化。转化工作应当有艺术性,有针对性,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教师们不但要注意“反复抓,抓反复”,而且要将恒心建立在启发、引导上,注意调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促使其真正领悟并逐步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3)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教育者要注意“因材施教, 积极引导”。

①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思想、学习、生活等, 并对此进行客观分析,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设定教育方案和对策。学生个人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姓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爱好专长、奖惩记录、主要经历、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以及各学期表现。比如下面的各学期表现及教育对策:

第一学期:工作积极,但方法不当。教育对策:细心引导、鼓励尝试。

第二学期:工作较有经验、但成绩影响情绪。教育对策: 成立学习互助小组。

第三学期:有骄傲情绪。教育对策:支持其挑战新事物———培养个人兴趣。

第四学期:性格稳定,参加学生会工作,表现出色。

第五学期: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六学期:优秀毕业生,得到实习、用人单位嘉奖。

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学习辅导。在进行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过程中,既要注重集体德育,更应注重个别思想教育和思想辅导。主要工作由班长、团支部总结落实,以品德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做思想转化工作,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良好班风,以集体的力量来带动后进生的转化。同时,既要注重集体学习辅导,更应注重个别辅导,主要工作由学习委员领导各学科代表总结落实,班级以学科为分类标准成立“学习互助小组”,以成绩优秀学生辅导后进生做学习转化工作,必须做到“一帮一”。与此同时,教育者本身要积极参加,要做具体、细致的分析、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任务落实到人。

③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方法和方式。要以表扬、激励为主,教育、引导为辅,适当发挥纪律的约束作用。教师要以人性本善为理念,及时抓住学生点滴进步和“闪光点”进行表扬。这就要求老师们通过用心观察,发现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因材施教,及时把握教育机会。在教育辅导过程当中,细心地照顾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的彷徨,给学生适时贴切的指引,且毫不松懈地督促学生切实地去做。要让学生有尊严地表现自身能力,掌握成功要素,感受被肯定的成就感和快乐。学科能力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其他的才能。老师要以职业的热诚,看重学生不同能力的表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与希望。有了希望的亮光,生命就有了活力。学生的自暴自弃,多半是因为一再受到挫败和失望,找不回自己的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出路,不知何去何从使然。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们,应清楚地知道,除了学生课业的表现之外,还有技能、才艺、运动、社团和服务等多方面表现空间,每一项的表现都同样有价值。教师只要愿意帮助学生点燃亮光,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

④要注重言传身教,正确引导。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言行如能达到和蔼、一致,那就可以点燃青少年心灵上火花,成为青少年行动的灯塔。”无数优秀教师正是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实践“为人师表”,以崇高品质来熏陶、哺育下一代,以自己的表率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最终达到桃李满天下,芬芳洒人间。

⑤要正确运用舆论,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舆论是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一致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和褒奖的方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成员的言行。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集体里面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因素。舆论是影响一个人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甚至是影响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里面,舆论体现为一个学校的学风、教风、校风。教育者要结合形势、任务、社会风尚、学生思想实际,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舆论工具,如墙报、板报、读报、班会、共青团的组织生活等的作用,逐步形成对事物评价比较一致的正确的言论和意见,以集体的力量来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以说, 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坚强后盾。

中职后进生 篇9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我校计算机专业是学校的一个重点专业,近年来,无论在对口高考还是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计算机专业的师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各级领导对计算机专业取得的成绩赞赏有加,但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专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部分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不愿听讲,就业时专业技能不强,就业不对口,这样的学生虽占少数,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整体发展。本学期,我们计算机组对计算机专业后进生转化成立了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专项探讨,下面就谈谈我们的研究分析情况。

二、原因分析

首先从职中招生的生源来看,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达不到普高分数线,不得已而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这些学生在初中本身就对学习感到有些困难,同时家长、老师和社会对他们责备和冷落又让他们信心尽失,对上课学习产生了恐惧厌恶心理,进入职校之后,短暂的新鲜感过后又会恢复原来的厌学状态。除了心理上厌学之外,这部分学生也的确存在着知识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的问题,在高中的课程涉及到初中的知识时就会因为对基础知识的不理解而影响学习的效率,开始听不懂,后来不想听,陷入了恶性的厌学循环当中,以致少部分学生因为实在上不下去中途就退学了。

除了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外,学习所用教材与老师的讲课方法等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职业学校的专业很多,各专业教材往往由教务部门按教材目录上的书名进行征定,很多时候定的书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各种专业软件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教材上知识内容的滞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材的编排常常以知识体系为主线,理论内容较多,学生学习时提不起兴趣。如果老师上课时只顾按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以自己一个人讲为主,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学习的效率可想而知。

目前,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教育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各项技能竞赛,各学校十分重视各项比赛,选拔最好的学生,由最有经验的老师辅导。学生取得成绩后,能获得各项荣誉和奖励。相比之下,各学校对后进生的关心还有些欠缺,往往因为事情繁多而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繁重而又不容易看到成果,老师们常不愿为此多花时间。

另外,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现在一些制造业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对招收的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并不高,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专业不对口也能找到工作,这样客观上也减弱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觉得学得好学得差都没有关系,都能就业,这也是职中生不愿学习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方法探讨

如何转化后进生,这学期开学初始我们计算机专业组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研究。

1.给后进生更多关心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差,长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指责和批评,这就容易形成自悲自闭的心理特征,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学不好,索性就放弃不想学了,坐在教室里上课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痛苦很无奈的事情。要改变后进生的这种状态,教师首先要帮他们解开心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及时表扬鼓励,要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度越高,学生的学习就会越勤奋,自信心会越强,学生的头脑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没有什么力量能代替他们自身发展的力量。教育的内涵就在于发展并培养这种力量,只有这样才能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2.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爱学。

为了改变部分学生上课不愿听讲,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的状况,我们教研组进行了多次教学改革实践,本学期开始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项目化教学,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模拟真实环境将教学内容按项目进行串联规划,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特点校本教材,上课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导学者。这样的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上课一言堂、课堂气氛不活跃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锻练了学生的沟通组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3.实行分组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相适应。

我们按专业课程的不同要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小组内成员可以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通过协作互助来完成较复杂的任务,不少简单的问题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就可以及时解决,教师上课时将要学习的知识以项目任务单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对有难度的任务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同时,教师对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对完成情况好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对未能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鼓励,并协助他们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项目化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4.全体教师分工合作,强化对后进生的帮扶。

对班级上的后进生,一个班的全部任课老师思想上要达成一致,要共同努力来协助转化,仅靠班主任或某一个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既可以将班上的后进生安排给不同的老师,一对一关心帮扶,又可以各位老师同时对某些学生进行重点关心引导。教师对后进生的错误和不好的表现不要一味地责备,应该调整好心态,对这些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后进生的转化过程是艰难而又漫长的,这期间学生的表现会有多次反复的过程,要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四、实践研究

本学期我任教高一计算机班的PhotoShop课程。我们高一计算机班的全部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对本学期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全部实行项目化教学,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有一级B、Access、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五门课程,每门课程我们都编写了相应的项目化校本教材,将知识内容精心编排成一个个与工作实践相符合的项目,将每个项目再细化出若干任务,每节课由小组合作完成规定的任务。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按任务单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研究,并通过分工合作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真实案例的实践操作方法,又理解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部分后进生也能跟着全班的节奏学起来了,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局面,我们每一位任课老师一对一帮扶一位后进生,从生活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来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这部分学生变化很大,有的简直是判若两人,我们对学生的进步感到很欣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只有所有学生共同进步,才能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我们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后进生转化研究就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将不断努力,力争今后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后进生的教学管理一直是困扰中职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一个棘手问题, 如何让后进生们爱学乐学, 将他们培养成合格乃至优秀的中职毕业生, 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为此作出大量的探索努力, 本文以中职计算机专业后进生转化为研究课题, 对后进生的转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中职后进生 篇10

在学生方面:一般来说, 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才会来读中职学校。中职学校门槛较低, 入学容易。现在的中职学生, 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 其中一部分是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差, 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就有毕业证, 有毕业证就可以找到工作, 因而没有了进取心, 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怕苦怕累, 遇到困难, 只想退缩, 缺乏锻炼, 近几年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很难适应将来的就业需要。

学校方面:一是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开设的课程都不能与时俱进, 缺乏吸引力;二是硬件设施也跟不上, 学生的实习、实验条件差, 实训设备陈旧简陋, 很难满足教学需要;三是开设课程的实用性不强, 使学生产生“学了也白学”的想法;四是中职教育本身的理念不清, 很多中职学校对中央职业教育精神没有很好的领悟;五是学校为了自己的生存, 不顾教学质量只图经济效益;六是有些中职学校制订的中专招生方案, 也缺乏创新精神。

二中职班级后进生的教育及管理模式探析

谈到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和班集体的组织者, 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和管理中, 班主任担当着非常重大的责任。

1. 转换教育观念, 掌握学生情况

要搞好转换工作, 首先应转换教育观念, 在普遍的应试教育观念下, 大多数学生成为应试的“俘虏”。在中职教育中, 不应再把这种风气带入其中, 应该多方面开发学生能力。教师在思想和言行上要慎重对待每一位学生, 切不可因为学生基础太差或素质较低而歧视他们, 不可因为学生表现欠佳而鄙视他们, 也不能因为做了错事就认为他是无可救药的。同时, 想办法接触学生的同学和交往的朋友, 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和背景, 去培养他们自信的心态, 寻找共同的兴趣和话题, 能够与他们打成一片, 交朋友。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相信他们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采取有效措施

第一, 在班集体中为班级确立奋斗目标。只有为学生们确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才能让他们有方向、有动力。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每一个集体目标的实现, 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 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二, 培养学生的兴趣, 转换学习观念。首先,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生, 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就业。其次, 培养学习兴趣, 后进生除了学习上差些外, 还是可以学好其他技能的, 所以必须发现他们的兴趣, 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其特点, 利用他们的特长和爱好, 激发他们的兴趣, 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点需要教师有爱心、有耐心。经常给他们鼓励和表扬, 让他们感受到进步的乐趣, 让学生的特长、潜能充分展示出来,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 也能体验受人尊重、赏识的喜悦。

第三, 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 实行奖罚制度, 抓好日常行为教育。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 落在实效中。”班级管理工作只有细致入微, 才能使后进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转化见成效, 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应充分发扬民主。做到奖惩分明、严爱有度。学生们往往很在乎教师的评价, 在意教师能否公平、公正, 实事求是, 一视同仁, 所以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第四, 抓住机遇转化后进生。教师在做转化工作的过程中, 要精心观察, 学会用放大镜看后进生的优点, 用缩小镜看后进生的缺点。挖掘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 抓住时机加以鼓励, 使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 从而以“点”带“面”, 促进其全面转化。

第五, 保护自尊心, 增强自信心。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有比优等生更强烈的自尊心, 他们渴望平等和成功, 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因此, 班主任应尽可能地呵护他们的自尊, 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其次才是发展智能, 培养人才。从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来看, 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上普通高中而转向职高的, 许多学生刚刚初中毕业, 基本上属于初中毕业生的“被淘汰者”。这种大面积的后进生的存在使得教师上课越来越没信心, 学校学习氛围也越来越差, 班主任的工作随之也越来越难做。究竟怎样去解决大面积的后进生问题?怎样才能使他们朝着我们既定的育人目标转化成才?怎样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后进生转化作为我国现阶段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任务, 面对大面积后进生的职业学校, 更要认真、用心去雕琢, 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有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章进德.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种尝试[J].江西教育, 1985 (12)

[2]万欣欣.“向管理要质量”——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点认识[J].九江师专学报, 1986 (2)

中职后进生 篇11

关键词:中职生 英语学习 自我效能感 兴趣小组

一、中职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真正的学好并掌握这门语言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们学校,成绩分析表明,优秀学生的比例不足10%,中等学生占到52%,其余的占到38%(即后进生)。中职生往往都是经过了高中入学的筛选后进入职业学校的,整体而言,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态度消极,学习不主动,目标不明确。多种原因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自我效能感偏低。要想提高中职后进生的英语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二、影响后进生自我效能感的几个因素

1.经常性的失败,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成败体验首先是影响自我效能感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成功会使人感觉到自己有能力、有实力去完成该任务,建立起对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健康信念,而经常性的失败会使人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降低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后进生因为基础较弱,习惯较差,在学习上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堂上不积极,课后不努力,逐渐成为老师忽视的对象,长此以往,学习上的挫败感越来越强,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促使在学习上越来越没有信心,自我效能感下降。

2.替代性体验的影响。替代性体验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自我效能。班杜拉认为:“在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中,与他人的相似或者不相似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看到跟自己相似情况的人取得成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使他们有信心完成相同的任务,因为他们觉得别人可以成功,自己也能成功。但是如果和自己相似情况的人不能取得成功的话,就会使自己完成相同任务的自我效能感降低甚至无效,因为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没有实力去完成该任务。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老师受教学进度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不能全面顾及到所有的学生,上课提问、练习都是让优等生或中等生来做,而后进生自知自己与他们存在很大的差距,他们之间的这种“不相似”会让后进生觉得无法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自我效能感自然降低。

3.周围环境的影响。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从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从周围人们的期待评价过程中由于主观的体验而发展起来的。因为学生生活在学校、班级的集体中。老师同学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因为学习的原因,后进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得到的可能只有批评,有时甚至还会遭到同学的排斥,使他们自认为低人一等,感觉什么事都不能成功的去完成,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兴趣小组为教师和后进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教师能更直接的了解后进生的心理和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对他们加以鼓励和指导,激发他们重新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把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转化为永久的学习动机,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兴趣小组对提高中职后进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1.能让后进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兴趣小组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符合他们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及学习方法。从他们的基础抓起,设置一些符合后进生实际水平和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内容,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步树立自信,从而努力上进,增强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2.为后进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在小组活动中,诸如让后进生回答其能回答的问题、让后进生上黑板做习题都是一种榜样示范。平时的兴趣班或者班会课,对于学习有进步,行为规范也有进步的后进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同样也能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当其他的后进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榜样获得成功,就会受到鼓舞,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3.能更多的得到老师的关爱。在班级课堂上人数较多,时间有限,后进生通常会成为被忽视的对象。兴趣小组为教师和后进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兴趣小组人数较少,与教师接触的机会就多。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有目的、有意识地与后进生接近,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时刻感觉到与老师在一起是有安全感的,是可信赖的,他们是有希望的。教师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后进生的心理和学习,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对他们加以鼓励和指导,激发他们重新学习的兴趣,并把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转化为永久的学习动机,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消除自卑,“恐学”的心理。兴趣小组成员都是水平相当的后进生,即使活动中犯了错误,也不会被讥笑,在其他小组成员面前不会感到自卑。另外,兴趣小组少了课堂的严肃而多了几分活跃,开展一些游戏和竞赛活动有利于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他们从中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乐趣,最关键的是他们减轻或消除了对英语的恐惧,增强了信心,渐渐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并且会使他们产生高成就和高交往的需要,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满足感的增长。

中职后进生 篇12

一、中职学校汽修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的招生和教育理念因素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招生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成绩不好或高考失利被迫选择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二是来源于部分性格比较叛逆,父母管教方法不正确而导致无所事事的社会青年。

(二)社会错误观念因素的影响

现阶段的一些社会观念及就业压力增大而导致的一些“读书无用论”思想对中职汽修班后进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花费一大笔资金念书毕业后还是找不到相对较好的工作,不如直接打工或者做生意赚钱,这些社会观念逐渐影响了后进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态度;另一个方面,大部分后进生属于留守儿童,由于隔代教育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长辈对于孩子比较溺爱,加上父母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上各种因素的存在都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各种不良品质的诱发。

(三)家庭及个人因素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但大多数仍是17岁左右的青少年,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自控力相对较弱,加之汽修专业的学习需要较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长期积累,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不能够长期坚持,长时间乏味的汽修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让学生对汽修专业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现阶段的家庭教育由于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和教育思想的限制,父母对中职学校学习的孩子的教育能力还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及自控力因素的存在使学生专业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和耐心,导致了学习成绩的快速下滑。

二、中职学校汽修班后进生转化教育的策略途径

我通过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个人因素分析中职学校汽修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然后提出系列措施希望能够改善后进生的学习思维和专业能力的教育转化策略。

(一)学校明确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技能课程两大部分,汽修专业由于专业性较强且专业实践动手能力较高,因此后进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学校应该考虑各种因素的存在,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与恒心,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态度与基础课程的差距。学校应该根据汽修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目标来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理解与实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校汽修专业教师指导的汽修专业社团,在社团中我们开展了学习竞赛等多项活动,点燃了后进生成功的火苗,提高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学习兴趣。

(二)学校应因材施教,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汽修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践来掌握汽车运行的基本知识和维修检测的实践技能,其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理论支撑。学校教师应该根据汽修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实际情况和基本的学习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教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性格懒散、聪明好动的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理念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念和信心;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和教学方法实时做出调整,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和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对课堂授课的内容和教学的进度进行教学改革,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学习。

(三)积极搭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后进生的教育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不能只依靠学校的教育来解决,学校和社会应对“学校—社会—家庭”三重教育理念综合运用,一方面要建立长效的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机制,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家长和学校要共同与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教育;另一方面,社会应该充分发挥其正能量的功能,积极利用社会正能量来教育学生接触社会、确立人生的正确目标,从而掌握专业技能,真正立足社会。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问题是现阶段教育必须积极面对的问题,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当利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来转变后进生思想上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上一篇:税务培训机构下一篇:宫腔镜手术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