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2024-07-26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精选7篇)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篇1

前置胎盘是影响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报道显示, 前置胎盘的发生率约为0.24%~1.57%[1], 严重危害母婴的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疗效, 为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11 年3 月~ 2 0 1 5 年4 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1 0 8 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 7 例与观察组6 1 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 (30.56±5.33) 岁;人工流产次数 (1.89±1.22) 次;妊娠时间 ( 2 5 6 . 4 3 ± 1 5 . 6 8 ) 天; 观察组平均年龄 (31.12±4.78) 岁;人工流产次数 (1.91±1.12) 次;妊娠时间 (257.21±14.29) 天;两组患者年龄、人工流产次数、妊娠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方式治疗, 治疗方法如下:包括子宫切除术、髂内动脉结扎术、子宫动脉结扎术等。观察组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为减少宫腔出血, 本研究主要对患者实施子宫动静脉上行支结扎术, 同时暴露宫颈管及子宫下段。于子宫切口下20 mm宫旁处, 暴露子宫静脉, 同时使用1号薇乔线进行八字缝扎, 缝扎时注意结扎子宫动静脉。结扎后, 将子宫体上提, 并下推膀胱, 充分暴露子宫切口, 同时使用卵圆钳试探宫颈管, 并扩开宫颈内口, 在宫颈内口用手指作为引导, 在子宫下段切口下方30 mm处, 以3、6、9、12点4个方向为中心点, 用1号薇乔线向上行大八字缝合。缝合针数为4针, 保证完整结扎宫颈一圈。同时在出血部分形成一环状止血带, 并保证针进及出针的间距>20 mm, 缝合后确保宫口能容纳1指 (约20 mm) , 检查子宫内无活动性出血, 进行常规缝合, 将腹腔逐层关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术中出血量。采用容积法及称质量法, 计算两组的术中出血量, 出血量 (m L) = (术后会阴垫和敷料的质量-术前会阴垫和敷料的质量) /1.05+吸引瓶测量的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研究表明, 子宫下段的肌组织菲薄, 且收缩力较差, 若其血窦开放则很难关闭, 孕妇若发生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 即使无组织学证实的胎盘植入、胎盘粘连, 也极易引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严重者甚至需要切除子宫[2]。近些年, 临床应用较多的方法有腹主动脉球囊植入阻断术、髂内动脉球囊植入阻断术、宫颈提拉式缝合术等, 这些方法对手术材料、手术设备、手术技巧的要求极高, 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3,4]。本研究中, 对患者实施改良式宫颈环扎术, 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式, 且输入红细胞悬液、术中出血量亦明显少于传统手术式 (P<0.05) 。其原因可能是对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结扎后, 流经子宫的血流减缓, 血流量减少;且由于血流的减少造成子宫肌层缺血, 最终刺激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的效果。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的禁忌证为单纯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实施该手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进行手术时, 应充分暴露子宫在切口外, 同时缝合过程中尽量将宫体上提, 避免宫旁肠道及输尿管的损伤。缝合宫颈时, 应将一手指放在宫颈管作为指引, 避免形成宫颈狭窄;手术时, 还应将膀胱充分下推, 在缝合时尽量不穿透子宫的浆膜面, 防止缝合过深造成直肠、膀胱及输尿管的损伤[5]。②手术过程中的打结应把握好力度, 最佳力度为刚好达到止血目的。③缝合切口后, 还应注意观察子宫下段的出血情况, 确保止血效果良好后才能将宫腔关闭。手术后注意按压宫底, 观察宫颈管的通畅程度, 注意宫腔是否有感染、积血等现象。④若手术效果不佳, 应根据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采取髂内动脉结扎术、宫腔填塞术、卵巢动脉子宫分支缝扎、局部创面补丁缝合等手术方式, 并做好子宫切除的准备[6]。

综上所述, 应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 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61例。观察组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 对照组行传统方式治疗,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 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且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术中出血量,疗效

参考文献

[1]吴晓娟, 严园, 周晓.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 2015, 34 (17) :2374-2375+2378.

[2]罗美好, 叶萍, 张璠.子宫下段环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6 (19) :116-118.

[3]陈海英, 郑芬, 赵鸽, 孙曼妮, 王贺, 孟涛.宫颈环扎用于前置胎盘期待治疗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4, 18 (02) :131-135.

[4]丁建, 连岩, 王谢桐.产后出血的保守性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4, 25 (04) :265-271.

[5]彭文, 王谢桐.宫颈缝扎术在前置胎盘处理中的地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19 (06) :413-416.

[6]陈素华.中央性前置胎盘个体化期待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22 (06) :407-411.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自我院的35例宫颈功能不全的患者为对象, 其中年龄在20~40岁, 平均年龄31.5岁。患者孕周在12~25周, 怀孕次数在1~7次。其中做引产术的患者5例, 首次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6例, 进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4例, 其余的患者都有初次妊娠伴有不明原因的中期流产。对患者孕期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患者在20周以后有2次以上的流产, 患者没有明显的宫缩, 但是宫口开大从而导致流产;对患者进行了B超检查, 妊娠的中期没有宫缩情况, 但是患者的宫颈管管状开大, 残存宫颈管长<25mm。患者非孕期的检查证据为子宫的输软管造影证实宫颈功能不全。入院时的临床表现, 存在2例患者阴道流血, 其余的患者没有腹痛、流血的临床表现。

1.2 手术方法

对确诊为宫颈功能不全的患者后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的检查。排出患者引导炎症, 对宫颈长度、胎盘最低附着点一级内口宽度进行B超复查, 对入院患者有阴道流血的患者使用宫缩抑制剂, 患者平稳之后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腰麻或者骶麻, 对患者使用宫颈环绕缝合术。在宫颈的一点处出针对两端进行拉紧缝线, 宫颈缩紧后在前穹隆处打结, 松紧程度以4号的Hegar扩张器最佳。患者手术之后要卧床休息, 对患者进食要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 防止患者便秘。对患者持续的进行硫酸镁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在3~5d。根据患者的宫缩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对患者使用抗生素3~5d, 对患者的体温和阴道流血情况以及患者的血常规进行密切的观察, 没有异常的患者可以口服宫缩的药物出院, 但是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对患者的治疗前后使用B超检测宫颈内口宽度和宫颈管的长度, 对患者的分娩孕周、早产率、宫内感染率、分娩方式等进行记录。

2 结果

2.1 手术随访

要求所有患者随访观察, 有2例患者未按要求进行复查, 其他患者均按要求复查到分娩。手术后患者应每两周复查一次, 直至分娩。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腹部疼痛、阴道内有血液或液体流出等症状出现。如果患者情况稳定, 可在在孕妇分娩前或怀孕的第37周时拆除缝线, 如果孕妇有缝线撕脱及宫口开大等情况出现, 则可择期进行二次手术。

2.2 手术结果

孕周在12~17周的患者25例, 其中孕周延长<10周的患者4例, ≥10周的患者21例;10例患者的孕周在18~25周, 其中3例患者延长孕周<10周, 7例患者的延长孕周要≥10周。发现12~17周的孕妇延长周要比18~25周的患者更有明显优势 (P<0.05) 。对患者进行缝合时发现, 宫颈长度>3cm的患者有25例, 足月产的患者20例, 与宫颈长度在1.5~3cm以及<1.5cm的患者相比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P<0.05) 。对延长孕周≥10周的与<10周的患者相比胎膜的早破率与感染率没有显著的差异 (P>0.05) 。

3 讨论

宫颈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可达2.0%左右, 妊娠16~28周流产的妇女占所有习惯性流产孕妇的15%。宫颈部没有括约肌, 它主要依靠子宫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来收缩子宫颈腔, 支持不断增大的胎儿指导分娩出母体。导致宫颈功能不全的原因还不明确, 先天性与后天性的因素[3]。引起先天性宫颈发育不完全的原因可能为:宫颈腔内的胶原纤维形成较少, 胶原与平滑肌之间的比值下降, 也可能使宫颈支持胎儿的能力下降, 导致流产概率增高。有些孕妇口服过已烯雌酚等药物, 产下的女婴表现为宫颈功能不全的概率相对较高。己烯雌酚通过母体的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使宫颈内胶原纤维的合成率下降。引起后天性宫颈发育不全的原因有机械性损伤、创伤与生化等因素导致功能不全。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宫腔手术或生产时导致宫颈管的创伤与损伤, 妊娠中期时的引产是导致患者宫颈组织与纤维损伤的常见时期。

孕妇妊娠16~28周习惯性流产的患者, 其中宫颈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占15%左右[4]。这种疾病可以分成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的主要由于宫颈的胶原纤维减少, 从而导致患者的宫颈维持宫内妊娠的能力降低。后天性多是由于机械性的损伤和创伤引起。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宫颈环扎术, 能够有效地使孕周延长, 从而使围生儿的预后得到改善[5]。在本次研究中宫颈环扎术平均为16.5周, 分娩时能够达到35周, 这样平均延长时间达到了18.5周, 大大的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所以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是很有疗效的。使用该方法虽然不能对疾病达到根治, 但是能够对围生儿的结局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Shennan A, Jones B.The cervix and prematurity:aetiology, predictionand prevention[J].Semin Fetal Neonatal Med, 2008, 9 (6) :471-479.

[2]Rand L, Norwttz.ER.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cervical cerclage[J].Semin Perinatol, 2009, 27 (1) :73-85.

[3]张志玲, 冯明亮, 张倩.宫颈环扎术治疗孕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妊娠结局[J].生殖与避孕, 2004, 24 (1) :59.

[4]李默, 张崇亮.宫颈内口松弛症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 (7) :400.

宫颈环扎术的围术期护理 篇3

1 临床资料

17例均为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鸡西市恒山中心医院住院实施宫颈环扎术患者, 年龄23~36岁, 平均27.8岁;初产妇11例, 经产妇6例;有难免流产史12例, 无难免流产史5例;初次妊娠2例;就诊时间孕周14~24周, 平均17.1周, 手术在孕14~20周施行, 全部采用宫颈环扎术;住院时间3~9周, 平均4.5周。17例患者手术后妊娠结局:2例因部分羊膜囊已突入宫颈管内分别于孕27、29周时 (即宫颈环扎术后43、49d) 发生晚期流产, 3例孕36周时发生早产, 12例足月分娩, 早产和足月产新生儿均成活。

2 护理

2.1 对焦虑产妇的护理

17例患者中有难免流产史者12例, 占70.59%, 这部分患者盼子心切, 对本次妊娠极为紧张、担忧, 对手术既害怕又充满期待, 害怕手术失败, 害怕手术影响胎儿安全, 却又觉得这是保胎成功惟一的途径。本组焦虑的总发生率为100%。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掌握良好的交流与教育[1]。责任护士每日跟随医师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思想动态, 在回答患者疑问时与医师口径一致, 使患者获得信任感。对医疗仍有疑问的患者, 责任护士及时与医师沟通, 给予正确解答。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 主动介绍主管医师、手术方法、预后, 并介绍成功病例, 树立其手术成功信心。提供清静、舒适环境有利于休息、安胎。通过与家属的交谈, 争取家庭支持, 减少来自家庭的心理压力, 使孕妇能积极配合治疗。

2.2 流/早产先兆

本组中16例患者术前和术后出现宫缩、阴道出血, 发生率为94.11%。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流/早产先兆, 采取有效措施, 是围术期护理的关键。首先教会孕妇识别流/早产先兆, 如何自我触摸宫缩, 告知如有腰酸、腹胀、腹痛、下坠感时, 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教育患者禁止性生活, 勿触摸乳房, 以防诱发宫缩。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减少流/早产诱发因素:取臀高位 (臀部抬高30°) , 术后早期绝对卧床休息, 过早下床活动易引起缝合创面出血, 影响手术效果[2], 本组病例卧床3~8d, 平均5.2d;由于腹压增加或肠蠕动加剧, 均可诱发宫缩, 因此教育患者应预防咳嗽、避免腹泻而引起宫缩。本组未发生咳嗽、腹泻病例。出现流/早产先兆者, 稳定其情绪同时遵医嘱立即使用宫缩抑制剂, 用药过程中每隔15min观察子宫张力、宫缩时间及阴道出血, 及时调整用药, 直至无宫缩及阴道出血。

2.3 便秘

本组术后有9例发生便秘, 发生率为52.94%。宫颈环扎术孕妇发生便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量干硬的粪便积存在直肠内, 可引起肠道强烈收缩, 进而诱发子宫收缩, 增加流/早产的危险[3], 针对该问题我们加强饮食指导和排便训练。高纤维膳食是治疗和预防便秘的最好办法, 鼓励孕妇多吃可溶性纤维食物。每天督促患者饮水2000~3000mL。每天早餐后为最佳排便时间, 进行床上排便训练,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 抬高床头, 指导孕妇用力呼气;嘱孕妇切忌用力, 以免诱发宫缩。

2.4 感染

感染是宫颈功能不全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4]。本组感染总发生率为41.18%。术前阴道炎6例, 尿支原体阳性l例, 术后发热4例。对阴道感染者我们非常重视, 术前护理3d, 予5000mg/L碘伏阴道擦洗1次/d, 遵医嘱使用阴道栓剂, 操作时强调动作轻柔, 以免刺激宫缩, 用药后更换内裤, 尿支原体阳性则根据药敏用药, 均待复查转阴后行宫颈环扎术。术后4例发热患者, 最高温度37.6℃, 1d后体温均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排除感染, 考虑与手术应激有关, 但对发热者我们十分警惕有无宫腔感染发生, 故护理时严格观察阴道分泌物的性状, 注意血象变化, 测体温3次/d, 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3 体会

本组17例患者因宫颈功能不全经历了特殊的妊娠期, 对围术期表现的焦虑、流/早产先兆、便秘、感染最常见的问题我们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有效解决了问题。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本组患者经加强用药护理和下肢活动, 虽未发生药物中毒和下肢静脉血栓, 在护理中仍不能忽视问题存在。如硫酸镁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5], 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膝反射、呼吸和尿量。因此, 临床护理人员应不断评估护理实践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 总结按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的成效, 用以指导临床, 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

关键词:宫颈环扎术,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晓雪.112例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评价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6) :67.

[2]黄佩贤, 张睿, 何钻玉, 等.宫颈环扎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 (20) :2344.

[3]易春燕, 李向芝.1例宫颈环扎术后妊娠期患者便秘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 2005, 4 (6) :69-70.

[4]胡雅毅, 邢爱耘, 刘淑芸.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 2004, 19 (3) :390-391.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 年龄24~38岁, 孕次2~6次, 初产妇17例, 经产妇3例 (因产钳助娩、臀位牵引、急产而致宫颈裂伤) 。习惯性晚期流产1~5次不等, 且每次流产孕龄相同或相近。

1.2 诊断标准

(1) 有明确的多次中期妊娠自然流产史; (2) 非孕期时可将8号宫颈扩张器无阻力地置入宫颈内直至宫腔; (3) 非孕期时子宫输卵管造影 (HSG) 证实子宫峡部漏斗区呈管状扩大; (4) B超测量妊娠子宫颈内口宽度>1.5cm; (5) 此次妊娠阴道检查:妊娠中期无明显的腹痛而宫颈内口开大≥2cm, 宫颈管缩短≥75%并软化, 或者妊娠中期在无宫缩的情况下采用腹部B超加阴道内置水囊方法于孕12周以后分别测定宫颈长度、宽度和内径, 如3条径线中有1条异常即宫颈长度<2.5cm, 颈宽度> 3.2cm, 宫颈内径>0.5cm可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1]。

1.3 术前准备

(1) 妊娠12~20周收住院, 术前排除胎儿畸形, 了解宫颈管长度、宫颈内口宽度及胎囊楔行嵌入情况。 (2) 查阴道清洁度, 有炎症先治疗。 (3) 卧床休息, 抬高臀部。 (4) 术前3d给予沙丁胺醇4.8mg, 3次/d口服, 静脉点滴25%硫酸镁注射液 (10~15g/d) , 围手术期予以预防性抗生素。

1.4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骶管阻滞麻醉, 手术操作:术前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消毒外阴、阴道, 以阴道拉钩暴露子宫颈, 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后唇并稍向下牵拉, 用大弯圆针穿10号丝线在相当于宫颈前唇膀胱附着处, 即膀胱沟稍下方水平进针。从宫颈前唇1、2点之间进针, 穿透宫颈全层达颈管后唇4、5点之间出针, 针线穿入约2cm的软胶皮管。后穹隆部宫颈后唇7、8点间进针, 穿透宫颈全层达宫颈管前唇10、11点之间出针, 线同样穿入约2cm的软胶皮管, 缝线的两端三重打结, 完成子宫颈U形缝合, 缝线尽可能地拉紧贴近穹隆, 使环扎口仅能容小指指尖的缝隙, 注意避免缝线过紧、过松, 留线尾长3cm, 以利于日后拆除缝线。对羊膜囊已突入宫颈管者, 可取臀高头低位, 打结时食指深入宫颈管内, 轻轻回纳羊膜囊, 线结松紧以闭合宫颈管为度。如子宫颈裂伤严重, 或子宫颈较宽大, 可做两个U形缝合或向两侧做交叉缝合。擦净血迹, 阴道内塞入碘伏纱条1块, 24h内取出。

1.5 术后处理

术后取头低臀高30°位卧床1周, 保持外阴清洁, 保留尿管24h, 无渣半流食3d, 继续静脉点滴抗生素3d, 给予静脉点滴25%硫酸镁注射液10g, 3~5d, 一般在术后10~14d出院。精神紧张的给予安定镇静治疗。嘱患者出院后避免重体力劳动, 休息为主, 严禁性生活, 保持大便通畅, 按时产前检查, 如有产兆随时就诊, 无产兆者距预产期1~2周住院待产, 如出现宫缩应及时拆除缝线以免造成宫颈严重裂伤。

2 结果

2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 术中出血少, 无胎膜早破、感染等情况发生。其中1例因部分羊膜囊已突入宫颈管内于孕26周时 (为宫颈环扎术后40d) 发生晚期流产;8例孕34~36周时发生早产, 经阴道分娩7例, 剖宫产1例 (合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新生儿死亡1例, 其余7例经抢救存活;11例足月分娩, 新生儿均存活, 共得活婴18例, 胎儿存活率90% (18/20) ;延长孕周5~19周, 平均13.8周。

3 讨论

3.1 掌握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时机

宫颈机能不全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其目的在于修复并建立正常的宫颈内口形态和功能, 尽可能加强宫颈管的张力, 阻止子宫下段的延伸及宫颈口的扩张, 协助宫颈内口承担妊娠后期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的重力, 同时术后保胎治疗可降低子宫肌纤维张力及子宫下段负荷[2], 维持妊娠, 延长孕周, 增加胎儿成活率。手术时间以14~18周为宜。因为此时宫颈长度较非孕时改变不明显, 宫颈管未完全扩张及消失, 手术成功率高, 缝合后可使宫颈阴道段延长。手术过早不能排除胚胎发育异常之流产, 且胎盘功能尚不完善, 手术刺激会招致流产。如果在孕20周后施行宫颈环扎术, 则胎膜破裂、绒毛膜炎及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手术时间不应迟于22~23周进行, 过迟可能会失去手术机会, 或者流产即将发生手术达不到治疗目的, 失败率高。手术最好预防性进行, 如急诊情况下手术失败率很高。

3.2 保证宫颈环扎术的成功因素

(1) 明确术时宫颈是否扩张、颈管是否消失;术前子宫收缩的强度及对宫缩抑制剂的敏感性;是否合并感染, 感染因素是宫颈机能不全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行子宫颈环扎术的患者应提前l~2周住院观察, 排除流产并给予保胎治疗。 (2) 手术时动作要轻柔, 不要过分牵拉宫颈, 尽可能减少手术对子宫和胎儿的刺激, 术者尽可能上推穹隆部, 以免误伤膀胱, 缝合宫颈组织深度要适当, 不能太深, 穿透黏膜, 也不能过浅, 以免缝线滑脱, 各进针、出针点应均匀、对称以保持各点受力均匀。结扎松紧度以宫颈内口可容一指尖即可, 过松则达不到治疗目的, 太紧可导致组织缺血坏死, 同时也不利于宫腔分泌物的引流。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唯一手术方式, 操作简单, 对母婴干扰少, 术中创伤小, 术程短, 出血少, 恢复快, 延长孕周, 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易于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宫颈环扎术,宫颈机能不全

参考文献

[1]刘芳荪, 陈珠萍, 滕银成, 等.宫颈内口功能检查在预防早产、流产中的作用 (J) .生殖与避孕, 2007, 27 (7) :472-474.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妊娠期子宫颈功能不全患者65例, 年龄在20~25岁的10例, 25~30岁的12例, 30~35岁的26例, 35~40岁的15例, 40岁以上的2例;连续2次流产史的31例, 连续3次流产史的23例, 连续4次流产史的16例, 连续4次以上的5例;12~13周的16例, 13~14周的25例, 14~15周的14例, 15~16周的10例。

2 手术方法

目前宫颈环扎术有多种方法:从手术途径分为经阴道及经腹环扎;从手术的目的分为以预防为目的和以治疗为目的2种;根据手术时机不同, 宫颈环扎术分为择期宫颈环扎, 应急宫颈环扎和紧急宫颈环扎[1]。65例患者我们都是采用的经阴道环扎, 56例以预防为目的的择期宫颈环扎, 3例紧急宫颈环扎, 6例应急宫颈环扎。

2.1以预防为目的的择期宫颈环扎患者, 术前3d入院, 术前检查阴道清洁度, 白带常规, 给予抑制子宫收缩药物, 保持大便通畅, 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在抢救设施齐全的手术室进行,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使用碘伏消毒外阴及阴道, 窥器暴露宫颈, 宫颈钳向下牵引宫颈前后唇, 于子宫颈前唇膀胱附着处即膀胱沟稍下方, 用大弯圆针10号丝线, 从子宫颈前唇偏左侧进针, 穿过子宫颈前唇, 经过子宫颈管从子宫颈管后唇穿出, 将针线穿过约2cm的细橡皮管, 然后, 针线从子宫颈后唇穿出, 穿过后唇, 子宫颈管从子宫颈前唇穿出, 针线同样穿过2cm的细橡皮管, 最后缝线的两端三重打结而完成子宫颈的“U”形缝合。如子宫颈裂伤严重, 或子宫颈管较宽大, 可作两个“U”形缝合, 或向两侧作交叉缝合[2]。

2.2已出现不规律宫缩, 或少量阴道流血无宫缩患者6例, 行应急宫颈环扎术, 完善术前检查, 给予抑制子宫收缩药物, 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过程同上。

2.3子宫颈口已开大, 羊膜囊嵌入子宫颈管, 未脱出子宫颈口, 未破膜, 无宫缩, 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行紧急宫颈环扎3例, 完善术前检查, 臀高位静卧, 给予抑制子宫收缩药物, 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过程同上。

3 结果

65例妊娠期子宫颈功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 通过医护的精心治疗、护理58例顺利获得妊娠的良好结局。

3.1 56例择期宫颈环扎术患者, 4例宫缩发动, 宫口开大, 抑制宫缩无效, 为避免损伤宫颈, 拆除缝线, 最后流产。

3.2 6例应急宫颈环扎术患者, 1例宫缩加剧, 1例阴道流血较多, 抑制宫缩无效, 最后拆除缝线, 流产。

3.3 3例紧急宫颈环扎术患者, 1例出现规律宫缩, 1例自然破膜, 抑制宫缩无效, 拆除缝线, 最后流产。

4 护理

4.1 术前护理。

(1) 做好妊娠期子宫颈功能不全的宣传, 及早诊断。子宫颈功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前做好相关宣教, 签署知情同意书, 告知可能出现的意外并发症及风险。 (2) 心理护理。有的患者年龄较大, 40岁以上, 有连续4次以上流产史, 有的至今未成功妊娠1次, 所以患者对本次手术期望值很高, 未完全从长期诊治的负性情绪中解脱, 在沮丧的同时出现了焦虑和恐惧, 既担心手术危及本人生命, 又担心宫内胎儿不保, 针对这些情况, 我们专家们进行大会诊, 分析讨论病情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并发症, 制定出个性方案, 将意外风险告知患者的同时, 让患者了解手术的方法, 增强患者的信心, 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 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3) 术前准备。检查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排除胎儿畸形, 监护胎儿胎心及胎动情况, 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 如血、尿、大便、白带常规及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 电解质, 血糖, 心电图等, 术前1d皮试阴性后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 沙丁胺醇4.8mg, tid, po;硫酸镁40mg+10%葡萄糖500m L静脉滴注, qd;保胎灵3片, tid, po, 安胎治疗。术前测量生命体征, 生理盐水常规清洗外阴和阴道, 注意动作轻柔, 以免刺激宫颈引起宫缩。

4.2 术中护理。

(1) 物品准备。常规手术包, 备齐抢救药品和物品, 止血药品。 (2) 术中配合, 患者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器械护士配合好手术医师, 因患者是在清醒状态下手术, 难免紧张, 手术护士可与患者进行温馨交谈, 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轻握患者的手, 给予安慰和鼓励。

4.3 术后护理。

(1) 密切观察病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必要时臀高位,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常规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密切观察有无腹疼和阴道流血、流液情况。 (2) 预防感染。术前1d和术后2d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那预防感染, 每天检查C-反应蛋白, 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 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术后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消毒, 做好会阴护理, 防止逆行感染。 (3) 阴道流血、流液的护理。外阴擦洗2次/d,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勤换护垫, 预防局部和盆腔的感染。 (4) 保胎治疗。术后继续保胎治疗5~7d。

4.4 出院指导。

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 定期产前检查, 尤其叮嘱患者如有下腹疼痛或阴道流血、流液情况即可到医院诊治。

5 小结

对于妊娠期子宫颈功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 如何在做好宫颈环扎术的同时继续妊娠并取得良好结局是我们大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做好宫颈环扎术手术前后的宣传, 明确诊断, 适时手术, 其次术前充分准备, 术中及术后的精心护理, 以及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及有效的出院指导, 对取得妊娠的良好结局都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目的 妊娠期子宫颈功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护理评价。方法 对65例妊娠期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 精心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58例顺利获得妊娠的良好结局。结论 做好宫颈环扎术手术前后的宣传, 术前充分准备, 术中及术后的精心护理, 以及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及有效的出院指导, 对取得妊娠的良好结局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子宫颈功能不全,宫颈环扎术

参考文献

[1]周颖, 乔宠.宫颈环扎术在晚期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9 (2) :111-114.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篇6

关键词:紧急宫颈环扎术,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扩张,宫缩抑制剂

宫颈机能不全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宫颈内口的松弛, 造成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是既往手术创伤、阴道分娩裂伤、先天发育不良、孕期雌激素暴露等, 是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原因[1]。当妊娠中晚期孕妇因宫颈机能不全而出现宫颈扩张情况时, 为保证继续妊娠, 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止宫颈的扩张, 紧急宫颈环扎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是该术式潜在的缺陷也一直使得该术式的推广应用备受争议。本次研究将紧急宫颈环扎术与常规宫缩抑制剂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被诊断为因宫颈机能不全导致的宫颈扩张, 宫颈长度均<2.5 cm, 宫口扩张<3 cm。均为单胎妊娠。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3例, 年龄27~38岁, 平均年龄 (33.5±6.3) 岁, 孕周18~24周, 平均孕周 (22.1±2.5) 周。对照组57例, 年龄25~38岁, 平均年龄 (33.1±6.8) 岁, 孕周16~25周, 平均孕周 (23.7±3.2) 周。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期待治疗, 嘱咐孕妇卧床休养, 并定期产检, 门诊每2周随访一次, 对孕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 测定宫颈长度、宽度、内镜以及宫颈阴道段长度, 做好妇科检查, 同时给孕妇服用地屈孕酮片, 10 mg/次, 2次/d, 连续服用1个月。

治疗组孕妇采用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 具体方法为:术前让孕妇保持臀高位卧床休养, 并静脉滴注硫酸镁等宫缩抑制剂, 口服硫酸沙丁胺醇片抑制宫缩, 促使子宫处于松弛状态, 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 进行宫颈分泌物的检查, 对于检查有阴道炎的孕妇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手术方法为:给孕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臀高头低, 进行外阴消毒后放置导尿管, 将宫颈暴露出来并进行消毒处理后, 使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后唇, 取10号丝线和大圆针, 从宫颈内口水平1点处进针, 5点出针。再从7点处进针, 11点处出针, 打结前传入乳胶管减轻缝线对宫颈造成的损伤, 在宫颈前方打结, 并在打结处留下2~3 cm长利于拆线。术后在阴道留置碘伏纱块, 术后4 h取出。术后让孕妇卧床休养3~5天, 并采用臀高位卧床, 留置导尿管24 h。术后使用盐酸利托君预防宫缩,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天检查宫颈是否出现宫颈缺血坏死等情况, 在停药后检查阴道分泌物, 若无感染, 则可出院。门诊每2周随访一次。到分娩时、有明确感染征兆时、孕周在37周以上时可将宫颈缝线拆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孕妇的延长孕龄、新生儿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孕妇的延长孕龄明显长于对照组, (P<0.05) , 且治疗组新生儿存活率为94.3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1%, (P<0.05) 。见表1。

3 讨论

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是指在没有宫缩的基础上, 子宫颈因自身的缺陷而无法维持妊娠, 一般在孕中晚期出现宫颈的无痛性扩张, 伴有妊娠囊膨入阴道, 接着使得不成熟的胎儿娩出。其是导致中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若不及时予以纠正将可能反复出现, 导致胎儿的反复丢失, 给孕妇带来极大精神伤害和经济压力。

紧急宫颈环扎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 分成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和经腹宫颈环扎术两种,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前者。通过加强宫颈管的张力有效阻止子宫下段的延伸以及宫颈口的扩张, 促使宫颈内口能承担妊娠中后期胎儿及其附属物的重力, 维持妊娠, 避免中晚期流产、早产的出现[2]。有学者将孕中晚期出现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时采用的宫颈环扎术称为紧急宫颈环扎术, 该术式是目前临床上针对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唯一手术干预方法, 起到延长孕龄、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效果。与择期宫颈环扎术相比, 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操作难度大, 且失败率较高, 但是与非手术方法相比, 其新生儿存活率更高, 所以紧急宫颈环扎术是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紧急抢救方法[3,4]。

本次研究中, 治疗组孕妇采用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 50例获得活婴, 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期待治疗, 仅37例获得活婴, (P<0.05) 。且治疗组延长孕龄也长于对照组。采用紧急宫颈环扎术出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1) 应在妊娠14~20周行该术式, 因为当妊娠20周后, 行该术式可能导致胎膜破裂、绒毛膜羊膜炎、宫内感染等的发生率升高, 进而影响母婴健康。 (2) 术后子宫收缩强度、宫缩抑制剂的药敏性也会影响手术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孕妇术前术后均采用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 且在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环扎后宫颈的长度。有学者指出:宫颈环扎后的高度超过18 mm的, 在妊娠35周的早产率明显要低于宫颈环扎后高度<18 mm的孕妇, 故在手术中应在环扎线下留2 cm左右的宫颈长度。

综上所述, 紧急宫颈环扎术在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治疗中价值显著, 有助于延长孕龄, 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保障母婴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秋玲, 刘思诗, 崔红, 等.妊娠期子宫脱垂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 (10) :891-893.

[2]阮秀兰, 赵坚, 陈皆锋, 等.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 2014, (2) :279-280.

[3]黄美霞, 温梅梅, 姚祺, 等.宫颈环形套扎配合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5, (4) :601-604.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①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或前置胎盘等的临床研究文献;②研究类型:随机对照实验或准随机对照实验(quasi-RCT);③研究对象:孕周小于28周存在宫颈机能不全或前置胎盘的孕妇;④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宫颈环扎术,对照组采用期待疗法或药物治疗。

1.2 文献排除标准

无对照的临床试验、历史性对照临床试验和病例对照试验。

1.3 疗效判定指标

新生儿存活率、平均分娩孕周、平均延长孕周数、新生儿体重。

1.4 文献检索策略

1.4.1 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09年10月)、万方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09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09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09年10月)。

1.4.2 检索关键词

宫颈环扎、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缝合。

1.5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1.5.1 纳入和排除文献方法

两名评价员各自检索,通过阅读文题与摘要,排除明显不符纳入标准的文献后,对可能纳入的文献阅读全文,以确定是否纳入的方法。两名评价员分别独立地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出现意见分歧时通过协商解决,如协商未取得一致则与第三方讨论决定。

1.5.2 资料提取内容

两名独立的评价员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录入统一表格。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排除标准、干预情况和结局指标等。

1.5.3 临床试验的质量评价

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所表述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9]。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评价后再综合评定。主要评价项目包括:①随机方法是否正确;②是否做到分配隐藏,方法是否正确;③是否采用盲法;④有无失访或退出,是否采用意向性治疗(ITT)分析。若4条质量评价标准均完全满足,则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最小,评为A级;如其中任意一条(多条)质量评价标准仅为部分满足,则该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中度,评为B级;如其中任一条(多条)质量评价标准完全不满足,则该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最大,评为C级。

1.6 统计学方法

①采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如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数资料采用合并OR值及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表示,取α=0.05为检验水准,P<α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将数据输入软件,产生“森林图”。森林图中每一横线代表一项试验结果的可信区间,横线越短则试验精度越高,结果越肯定;垂直线代表OR=1。对不利结局,若横线分布于垂直线左侧表明治疗结果有效;若横线落在垂直线右侧则相反。若横线与垂直线相交则表明不同治疗措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利结局则相反。③敏感性分析:换用统计模型对文献进行重新合成,如果结论与敏感性分析前一致,证明敏感性低,结论的稳定性好;④对Meta分析方法学不足进行讨论,如发表偏倚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共收集文献1993篇,进行初步学习筛选后得到25篇文献。由两名评价员分别再次阅读文题及摘要,重新学习此25篇文献,剔除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后,共9篇文献[10,11,12,13,14,15,16,17,18]进入本次Meta分析。

2.2 文献质量

进入Meta分析的9篇文献均提及随机分组,但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法;9篇文献均未提及分配隐藏方案;限于临床实际情况,9篇纳入文献均未能采用盲法,文献评价均为C级。见表1。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新生儿存活率

5篇文献进入本部分的分析[11,14,15,16,18],异质性检验(Q=5.81,P=0.21),研究间具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宫颈环扎术组共计168例,新生儿存活数为153例;对照组共计165例,新生儿存活数为105例。合并OR为5.21,即可以认为宫颈环扎术组新生儿存活较对照组高5.21倍(95%CI 2.81~9.64,Z=5.2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2 平均分娩孕周

4篇文献进入本部分的分析[10,12,13,17],其中杜成杰[10]的资料仅提供了平均分娩孕周的均值(undefined)而未提供标准差(s),不符合软件要求,被剔除(以下评价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存在,不再赘述)。对余下3篇文献异质性检验(Q=0.97,P=0.62),研究间具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WMD为3.36,即宫颈环扎术组孕妇平均分娩孕周较对照组长3.36周(95%CI 2.40~4.32,Z=6.8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①n/n为存活例数/样本数

2.3.3 平均延长孕周数

5篇文献进入本部分的分析[10,12,14,15,17],软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后,对余下3篇文章异质性检验(Q=4.84,P=0.09),研究间具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WMD为2.76,即采用宫颈环扎术组孕妇平均较对照组孕妇延长孕周2.76周(95%CI 2.59~2.93,Z=31.3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4 新生儿体重

4篇文献进入本部分的分析[10,12,13,17],软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后,对余下2篇文章异质性检验(Q=6.40,P=0.01),研究间不具同质性,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WMD为616.81,即宫颈环扎术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较对照组重616.81g(95%CI 74.48~1159.14,Z=2.23,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2.4 敏感性检验

对以上各项结果进行换用统计模型进行分析,其结论的一致程度可反映合并结果的可靠性,可以看出换用统计模型后OR(WMD)值和95%CI均变化不大,提示结果合并性较为稳定。见表6。

2.5 发表偏倚

因研究个数较少,漏斗图不能直观体现发表偏倚的大小,因此以失安全系数(Nfs 0.05)评价发表偏倚。依照公式Nfs 0.05=(∑Z/1.64)2-k计算各结果的失安全系数(Z为各独立研究的Z值,k为研究个数),Nfs 0.05越大,说明发表偏倚越小。计算出新生儿存活率Nfs 0.05=46.67,即需要其他47个阴性研究的结果方能逆转本次Meta分析的结果。同理计算出平均分娩孕周Nfs 0.05=49.13,平均延长孕周Nfs 0.05=654.98,新生儿体重Nfs 0.05=21.16。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平均延长孕周数的发表偏倚最小,新生儿体重的发表偏倚最大。

3 讨 论

3.1 自宫颈环扎术临床应用以来,关于其疗效就一直存在争议。Lazar等[4]对506例孕妇进行随机调查研究,其中268例采用宫颈环扎术, 238例不手术。结果显示:无论是宫颈环扎组还是非环扎组,在预防早产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93年英国皇家学院妇产科医学调查委员会调查研究发现:1292例孕妇根据随机原则,647例孕妇选择了宫颈环扎术,另外645例则没有。宫颈环扎术组在孕中期(平均为15.9周)接受环扎术,结果宫颈环扎组在33周前发生分娩比对照组要少(83/647 vs 110/645,P=0.03)[5]。因此在目前的临床应用当中,有关宫颈环扎术是否应当应用于早产、孕晚期前置胎盘或流产的患者至今尚无定论。导致宫颈机能不全的原因复杂:反复流产史、双胎妊娠、宫颈手术史等均有可能造成宫颈损伤进而引发宫颈机能不全。由于各地对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不太统一,宫颈机能不全可能存在着人种及地域差异,各个研究中心的辅助检测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依赖于超声检测结果)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在调查研究中实验对象的纳入存在偏差,间接地导致了研究结果与事实可能不符。

3.2 本次研究发现,在改善新生儿存活率、延长孕周等方面宫颈环扎术均有一定的作用。其结果显示,宫颈环扎术组的新生儿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分娩孕周数和平均延长孕周数均长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同样高于对照组。

3.3 Meta分析的偏倚(bias)是影响Meta分析正确性的重要因素[19]。最常见的是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即研究者倾向于发表阳性结果的研究,且阳性的结果容易被杂志所接受,阴性结果则因各种原因减小了发表的概率,这些未发表的文献被称为“灰色文献”。本次研究虽然检索了国内主要的几大数据库并尽力收集了所有的文献,但仍有信息无法获取(如会议论文等)。而且在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文献中,所有的文献均是阳性结果,这也与国内目前科研的现状有关。国内学者在科研中经常存在较为功利的现象,为了阳性结果而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常常不令人信服,提示本次研究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倚。

3.4 尽管本Meta分析的整体设计和实施参考了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工作手册[9],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纳入文献仅9篇,最少的研究仅纳入2篇文献进行分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倚(如结果中的新生儿体重部分,95%CI过宽,提示可能精确度较差)。②部分纳入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临床试验,试验质量不能保证。③所纳入的临床试验均为低质量文献,且存在较大的发表偏倚,可能降低Meta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与证据强度。因此对本次Meta结果应谨慎看待。

摘要:目的:评价中国孕妇行宫颈环扎术的疗效。方法: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宫颈环扎术的RCT研究,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文献质量评价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环扎术组新生儿存活率(OR=5.21,95%CI2.81~9.64,P<0.00001)、平均分娩孕周(WMD=3.36,95%CI2.40~4.32,P<0.00001)、平均延长孕周(WMD=2.76,95%CI2.59~2.93,P<0.00001)、新生儿体重(WMD=616.81,95%CI74.48~1159.14,P=0.03)均优于对照组(期待疗法或药物治疗)。结论:宫颈环扎术在增加新生儿存活率及体重、延长孕周等方面明显优于期待疗法或药物治疗。

上一篇:永州旅游景点下一篇:持续肾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