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网络

2024-10-23

教学网络(共11篇)

教学网络 篇1

摘要:校园网普及以来,将网络与教学充分整合,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在网络环境下将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网络生物教学的优势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提供虚拟空间,创设“真实”场景;优化学习方式,高效获取知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网络环境,高效课堂

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发展潜力,要做到与时俱进,则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更新教的观念和方法,采取新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传统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而网络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依据教学实践我谈谈网络环境下生物教学的几点优势。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中,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经过教师精心准备和制作的,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如:文本资料、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只要我们打开电脑,点击相关网站,键入关键词,瞬息之间就有来自不同网站提供的信息置于眼前,如以“水中生活的动物”为例,通过在网上下载各种水生动物的图片或录像片,让学生对众多的水生动物有一个直观感性认识,借此引导学生思考:“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在水中生活的?”引出实验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由于此实验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在课堂进行操作势必会达不到预期的实验结果。我对其鱼鳍逐步进行麻醉,然后拍成CD制成课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录像对各种鱼鳍的作用一目了然,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如果还有需要,还可通过上网到虚拟科学馆、生物园、图书馆查找有关的资料,将传统的课堂延伸到更为广大的网络课堂天地,使学生的学习与世界前沿及实践利用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随着网络这种开放的媒体得以提高,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

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兴趣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生物教材中大量的知识点比较抽象,而教学网络却能将文字、图片、录像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眼、耳、手等感官,全方位地接受不同形式的信息刺激,消除单纯课本文字内容的单调、枯燥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进一步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合作探究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

三、提供虚拟空间,创设“真实”场景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教学内容都离不开实验,同时也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但实际生活中很多的实验受到设备、场地、实验材料和实验隐藏的危险性等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完成,网络环境为我们生物实验提供了一项强大的功能——虚拟现实。它是由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参与者可进行各种操作。例如在探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中,运用多媒体视频录像演示这一生理过程,通过慢放、特写等方法处理镜头,则能真实艺术的再现心脏的四个腔室以及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

四、优化学习方式,高效获取知识

实验证明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60%,单靠视觉可获知识的10%,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3%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是15%,单用视觉是40%,视听觉并用是75%。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课件,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信息量大,图像生动,能轻易地把大量冗长、枯燥的文字图像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动态化。如在探究《尿的形成和排出》中“肾脏是如何将血液中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这部分内容,因其比较抽象,在教学中以CAI软件展示肾单位、肾小管、肾脏内的毛细血管,并以3D动画形式展示流经肾脏的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将血液中的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让学生对尿的形成一目了然,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

教学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益,选择多媒体,做到网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取长补短和“嫁接”,增添网络教学魅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网络 篇2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网络;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93-02

我国互联网使用群体主要为青年学生,尤其高校学生,网络对其“心理、价值、道德、行为”的模式、发展及理念的形成皆产生巨大影响,当然,受网络开放式信息作用,正、负影响并存。党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内指出:“各类网站需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故此,网络环境下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严峻考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挥网络功效,切实抓好思政教学工作,努力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空间”,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们需迫切探索及解决的新课题。

一、网络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及学生的影响

具“全球、开放、自由性”特点的网络,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凭其快速的信息传播“覆盖全球”。网络“传播迅捷、知识丰富、参与及时”等特点,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重要路径。网络“综合、创造性”带给学生巨大的吸引力与新奇感,其“图、文、声、像”综合模式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模式,在网络环境下的空间里,无限地强化了思想政教育的效能。网络的“隐蔽、虚拟性”为学生给予平等、自由的虚拟学习空间。学生们在网上得以无所顾忌地真心平等交流,这对于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而言,是和学生全方位沟通、了解学生思想的最佳途径,进而对学生思想展开针对性的正面引导。网络所具有的交互特质,让学生们可同时和几位教师展开交流互动。如此,“思想互动频率与教育效能”获得极大提升。亦因网络的隐蔽性,某些在生活里能够恪守道德规范的学生,一入网络便放纵自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力,做出一些有悖道德的虚拟行为。

网络即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亦存有“暴力、色情”的一面。网络上不同的“思想观点、文化、世界观、价值观”,加之各种势力于网络环境争夺中的白热化态势,导致高校生辨别是非、真伪的难度加大,对其思想、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这便要求高校教师,针对网络环境特点,针对性的展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网络空间”拓展,抵消网络所带给学生的各种不良信息,降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这无形中加大了高校思政工作的难度,给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导向

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工作”为新生事物,受网络“国际、交互、匿名、边缘、开放”性等特点影响,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相关专家指出,于网络化发展新趋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工作”发展务必以下列四个结合为导向:即“正确引导与调查研究、文化熏陶与顺应规律、互动交流与主动灌输、保持优势与有效融合”等四个有机结合,须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工作”遵循的重要原则。思政教育工作者,需遵循“四个结合”,方可通过网络传媒得以“主动、迅捷、创造性”地对“校园与网上”的舆论给予充分的影响,引导高校学生顺应网络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只有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顺应时代发展推动学校教育变革,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优秀人才。在四个有机结合基础上,方可充分挖掘网络教育功效,充分扩展思政教育在“网络工作”中的阵地,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应新形势,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可持续长久发展。

三、高校思政教学中拓展“网络空间”的具体措施

1.高校思政采取“QQ群”教育手段。腾讯QQ为基于Internet即时通信的(IM)软件,其主要功能有:“在线聊天、视频电话、语音视频、自定义图片的发送与接收、文件在线传输与离线传输、QQ邮箱、网络硬盘、共享文件”等。“QQ群”主要为一定数量的QQ用户提供稳定的“公共聊天室”,为腾讯QQ的附加服务。QQ群内的成员可彼此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手段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故此,可充分利用大学生们喜爱的QQ交流的生活方式,创设大学班级QQ群,即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所带给来的人际交往特点及QQ的各种特质,将QQ群转成高校思政治教学的有效手段,最大化地拓展“班级建设与思政教学”的空间。创设班级QQ群,看似简单,实际运营过程中却并非易事。针对QQ群,高校班主任及辅导员也许仅仅将其当作“信息发布平台”,也许仅仅被其作为传递学校的“要求与指示”的网络空间,制约了QQ群其他功能。亦会受“班主任及辅导员”参与性较少的影响,而形成师生间交流及正确诱导的缺失,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加之班级QQ群受实名制规定的影响,往往在使用时打破了网络“虚拟性”常态,抑制了学生自由抒发情感及大胆陈述个人观点,QQ群无法充分发挥应有功效。故此,当创設班级QQ群时,务必要立足于其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努力令其充分发挥“沟通、交流”效用。为实现目标,需师生参与共建的同时,亦需班主任与辅导员的精心的“管理、维护与引导”,仅有如此,方可令班级所有成员主动地参与到QQ群的交流活动中来,利用虚拟的QQ空间平台,促进学生彼此思想交流,加大各种文化观点的碰撞,让学生在QQ群的热议中不断的澄清、完善、累积、沉淀,构建内涵丰富的自我。

2.高校思政采取“博客”教学手段。网络继“Email、BBs、ICQ”后出现了“博客(Blog)”交流模式。博客,为通过超级链接而生成的“网络日记”,为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展现舞台,标志新教育媒介的出现,代表了当下新的“工作、生活、学习”模式。常规下的校园教育,其相对狭小封闭的环境因“博客”的出现而打破,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拓展了新的空间。若由其强调思政教育功效度角度,博客主要划分为“思政教育与教师”两种博客。思政教育博客类似“网站”,教师博客重点由高校教师发起及设计的“个人空间”,主要为了利于抒发内心世界以及思想交流,故此,多数高校教师创设及开通了博客,以此虚拟平台展开良好人际心理关系的搭建,展开自我对话,抒发内心情感,进而产生对外界与他人的无形感染。当然,实现此目的,需花费大量心血,方可创设一个具有价值的博客。在此基础上,务必及时更新且确保内容的原创性,语言即要优美又需充满哲理,充分体现人性思想及真情实感,博客中对现实生活的“所闻所见、生活体验及人生感悟”进行展示,以此增加吸引力及教育磁性,让学生于点击浏览中获取潜移默化的“教育”效应。教师在博客内,以自身社会角色赋予的教育职责,需依博客发展,把“教育难点与教学课件”等有机地融入博客内,为高校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网络学习平台,把思政教育化为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3.高校思政采取“网站”教学手段。教师与辅导者若想提升网站点击力,务必加大网站吸引力,规避“政治功能”的过分突出及“内容与形式”上的呆板。为了提升网站魅力,实现有“价值、吸引力”的目标,具体由以下几点入手:其一,合理规划网站。包括“版式、栏目、内容、人员分工”等,网站管理务必拟定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其二,网页内容需“悦目、丰富”。内容与形式需即有“思想性及严肃性”,亦需呈现“灵活性及多样性”,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时政”以及高校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将图文与色彩进行灵活搭配,综合利用音频、视频、Flash动画技术模式传输信息,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提升艺术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增加网站“亲和力与趣味性”。其三,网站务必具良好交互性。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幼稚不成熟、缺乏实践经验”及“反应敏捷、头脑灵活、标新立异”的特点,教育者即需给予真挚情感的关心,亦需给予心理需求的关爱与满足,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踊跃参与对话,敢于说“真话”,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友好讨论,在互动谈心中触摸学生心理世界,于彼此信任的融洽氛围里因势疏导,实现“化解矛盾及解决问题”的目的。

4.高校思政采取“微博”教学手段。微博,这种迷你式的微型博客,为当下较为流行的交流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C等终端服务随時进行“音频、文字、视频、图片”等信息的发布,还能将信息以短信等模式发送给亲人、好友等。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高校学生,其充满好奇的内心,无法抵挡新鲜事物的诱惑,自然亦无法抵挡“信息迅捷、内容丰富、利零散时间”等优势的微博的诱惑,他们成为微博忠实的簇拥者。相关数据表明,约82%的高校学生为微博控。多数高校生开设微博的主要是为了“阅览新闻、进行交流、发布心情及资源共享”等目的,几乎没有学生会想到将利用到高校思政学习上。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若想让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生命力及吸引力,就需将“微博”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鲜事物引入思政教育中来,将微博与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功效。教师借助微博,进行校园“新闻、动态”及高校学生易关注的“就业信息”等的发布,丰富微博信息内容。教师需开通、创设自己的微博,由严肃刻板的教学中走出来,微博上与学生们展开课外交流,愉悦轻松地走进学生身边,倾听学生心声、为学生解惑,利用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模式,通过微博开展“思政教育”。

网络教育模式的开展,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趋势。高校需重视与强化对网络建设的力度,创设数字化校园,健全网络体系,丰富网络内容,即需服务学生,又需成为教育学生的平台。需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实现教育目标。于网络思政教学中,既需看到网络益于高校思政教育功效的发挥,亦需发现其于“推广、普及”中所存有的不足。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扬长避短,持续优化。努力不断创设与健全网络,最大化的实现其思政治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高再秋,刘峰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5).

[2]赵建军,马薇,鲁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实施案例教学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12).

[3]孙波,徐建科.对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与管理的思考[J].学理论,2009(28).

教学网络 篇3

传统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3个要素构成, 但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 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教育界所广泛重视和采用。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是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原理和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动手操作, 通过应用所学习的知识, 来解决一些实际网络安全应用问题。在此基础上, 真正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相关理论, 具备解决实际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涉及的知识较多, 不仅包含计算机方面的内容, 还包括数学、运筹学、概率论和密码学等方面的知识, 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 甚至枯燥难懂, 要较好地实施教学, 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地、愉快地学习;必须让枯燥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鲜活地走进学生的心里, 使他们喜闻乐见, 从而提高他们学好课程内容的信心和动力。在Internet日益普及的今天, 选择恰当、适宜的网络视频资料, 对做好网络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大有裨益。

2 在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视频资料的必要性

(1) 教学中利用视频资料,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青年学生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 意志力比较薄弱, 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 感兴趣的愿意去做, 不感兴趣的就有些心不在焉。高职生由于年龄尚小, 在此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因此,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变得非常重要。作为教师不仅自己要做一个“乐业者”, 还要努力使学生成为“乐知者”。而要做到这一点, 课程教法就必须有所改革和创新, 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 教学内容必须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适时而恰当地运用视频资料, 可以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心理的感知与彻悟, 让学生乐于去接受和思考, 从而达到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目的。

(2) 有利于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实现师生心理的共鸣, 使学生乐于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 良好的心境与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教学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 也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前提。如果能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 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帮助的。而视频资料的选择与适当的运用, 可以使师生共同去学习和感悟, 使师生之间心灵相通、情感相融, 使师生之间在认知和情趣上达成共识, 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3)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教学质量,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信息量增大,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视频资料, 其信息总量要远远大于教师讲课所提供的信息量, 给学生的刺激也更强烈, 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模仿。恰当的视频资料的使用使教学的真实性和交互性大大提高, 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 增强学生学好本课程的自信心, 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能使学生收获知识技能, 还能提高他们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意识, 提高他们使用网络的自律性, 从而真正地达到教学目的。充分利用视频资料, 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教学质量。

3 网络视频资源在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Internet上提供视频资源的网站较多, 有代表性的有优酷网 (www.youku.com) 、酷6网 (www.ku6.com) 、土豆网 (www.tudou.com) 、56网 (www.56.com) 、新浪视频 (video.sina.com.cn) 、迅雷看看 (www.xunlei.com) 等。这些都是规模较大的提供视频资源的网站, 其涉及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视频较多。我们在具体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学时, 可选取有关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和恰当地进行选取。以下本文就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有关章节和内容, 结合我们具体的教学实践, 介绍我们的一些做法。

(1) 本课程的第一章是网络安全概述, 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认识。网络信息安全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因此, 可运用以下网络视频资源:防务新观察——深海谍影:越洋光缆话安全 (网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i_di4_ibQc/) 。通过这段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为学好后面的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2) 在讲述密码编码学基础时, 可选取下面的视频:

1)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315”再追踪——你的账户安全吗? (网址:http://vsearch.cctv.com/plgs_play-CCTV2prog_20090317_7013055.html) 。通过这段视频, 使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网络信息安全决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 还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2)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解密商用密码确保账户安全 (网址:http://vsearch.cctv.com/plgs_play-CCTV2prog_20) 。通过这段视频使学生认识到, 网络世界虽然危机四伏, 但并不是不可控的, 只要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再结合当前的高新技术, 网络就可以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巨大的便利, 没必要谈“网”色变。

(3) 在讲述有关操作系统安全内容时, 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MS的黑屏事件”。从2008年10月20日开始微软在中国推出两个重要更新——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 (简称WGA) 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 (简称OGA) 。届时, 盗版XP专业版用户的桌面背景每隔1小时将变成纯黑色, 盗版Office用户软件上将被永久添加视觉标记。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经常使用的视窗操作系统安全性的担忧和思考。同时也说明, 为保护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 应该研发和使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 (网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3ODMyNTY=.html,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 。

(4) 在讲述有关黑客攻击及防范内容时, 可选取下面的视频:

1) 中国黑客触动美国网络神经 (网址:http://v.ku6.com/show/6oC_SFhQRgo1NJtd.html?ptt-1-p1-ddetail) 。

2) 重访黑客江湖 (网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X6eM3hIkzo) 。

通过上述视频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黑客的含义, 不但掌握了相关知识内容, 还使学生了解了国内外黑客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技术, 从而在制订网络信息安全方案时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5) 在讲述有关病毒及防范内容时, 可选取视频:熊猫烧香的恶果 (网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rc8aBqVe0I) 。通过视频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和危害性, 该视频讲述了“武汉男孩”从爱好计算机黑客技术, 到开发对网络造成巨大危害的熊猫烧香病毒, 自己最终锒铛入狱的事件,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使用网络的自律性。

当然, 可以利用的网络视频资源很多, 不赘述。如国内外以黑客、信息安全等为题材的优秀电影如《剑鱼行动》《网络杀机》等, 可在课下第二课堂或以讲座的形式介绍, 寓教于乐, 开阔视野。

3 结语

在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视频资料, 可以达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达到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适时的讲解与启发, 再结合学生的质疑、提问和讨论,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真正成为乐学者。

参考文献

[1]陈元电.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和解决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5) .

[2]姜文红.网络安全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德年.高职信息安全技术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 2007 (8) .

[4]陈宏愚, 欧明籼.我国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J].中国信息导报, 2002 (6) .

[5]王丹玲.信息安全技术的融合趋势[J].教育信息化, 2005 (11X) .

教学网络 篇4

【中文摘要】目前网络远程在线教学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网络远程在线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由于各教育机构的教学特点不一样,从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根据具体需求,由公司开发的专用的教学平台,此类教学平台多为定制的数据库结构,软件开发多采用C/S结构,通用性差,维护成本高,不易扩展;二是采用通用底层平台与数据库,而通过具体功能扩展来应用于具体的需求,此类教学平台多采用B/S结构,开发成本较高,在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上常常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三是只开发通用的固定功能,以降低再次开发的成本,这类平台不具备很强的扩展性,随着需求的变化往往要完全更换平台。解决这些困难是突破网络教学发展瓶颈的关键。本文提出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C/S和B/S混合体系结构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并在此体系机构指导下解决目前网络教学平台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并通过对Web Service技术的研究,得出符合当前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的体系结构。本文重点应用三层模型的系统开发框架,表示层、数据访问层和数据库层。表示层构建动态网页或WinForm客户端,建立和部署高性能的、高可伸缩性的Web应用,搭建稳定的客户端程序;数据访问层实现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业务逻辑接口,负责向上和向下提取、提供数据和数据集;数据库层主要任务是构建底层数据库,其中既包括分

类设计数据库表、数据库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本文在进行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C/S和B/S混合体系结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设计了三个部分内容,其中公共信息和辅助平台为实践教学环节服务,提供基本的信息和交流管理方式,其中包含了实践教学的各种形式。本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描述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最后测试并进行总结,在一定成度上为当前网络教学平台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对网络教学平台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英文摘要】TheCurrently, network distance online teaching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Because of the various difference on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mo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ome of the existing teaching platforms are difficult to promote generally.This paper aims to build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Web Service technology C/S and B/S hybrid architecture, and in the guidance of this system we solve the key issues which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may encounter.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rgument, this paper highlight the three-tier model of system development framework for presentation layer, data access layer and database layer.to build dynamic Web pages or WinForm clients, build and deploy high-performance, highly scalable Web

applications, to build a stable client program;data access layer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business logic interface, is responsible for upward and downward extract, to provide data and data sets;database layer main task is to build the underlying database, which includes both classified design database tables, database views, stored procedures, triggers and so on.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above study have achieved a WebServicetechnology-based C/S and B/S hybrid architectur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which was designed in three parts, including public information and supporting platform for practice teaching service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which includes various forms of practical teachin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in contents on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s overall design, detailed design, database design in the view of software engineering.Finally, sum up the test, to some extent,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means for the facing problems to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nd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Web服务 三层模型 混合体系结构

【英文关键词】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Web Service Three-layer model Mixed Structure

【目录】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摘要4-5ABSTRACT5

第一章 引言9-19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69-1010-1516-1718-19

1.1.1 网络教学平台的起源和发展1.1.2 网络教学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研究的意义15-161.3 章节安排17-18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1.4 章节安排

2.1 C/S 和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分析19-31

2.1.1 C/S 和B/S 简介B/S 体系结构19-2219-202.1.2 C/S 和B/S 的比较20-212.1.3 C/S 和B/S 混合体系结构21-2222-25

2.2 WEB SERVICE 技术

2.2.2 Web 2.2.1 Web Service 概念22-23Service 关键技术23-2424

2.2.3 Web Service 技术优势

2.3 开发相关2.3.2 2.2.4 Web Service 实现原理24-25

2.3.1 Microsoft.NET25-272.3.3 SQL Server272.4.1 UML 组成28-292.5 本章小结30-31

3.1 建设目标313.3 主要功能33技术25-27IIS2727-3029-30分析31-3831-3333-3534-3535-36

2.4 UML 概述2.4.2 UML 建模机制第三章 网络教学平台需求3.2 建设原则3.4 总体需求

3.4.2 系统性能需求3.5.1 系统数据流

3.6 本章小结3.4.1 系统功能需求343.5 数据流分析35-373.5.2 用户的数据流36-37

37-38第四章 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38-71

4.1.1 用户功能模块设计

4.1 系统功能设计38-4539-42设计45-4847-4848-51实现55-58现56-584.1.2 角色用例图设计42-45

4.2.1 开发模式45-474.3 数据库设计48-554.3.2 数据库表设计51-55

4.4.1 数据层设计55-56

4.2 总体框架及4.2.2 体系结构

4.3.1 实体设计

4.4 数据层设计与4.4.2 数据库实

4.5.1 数4.6 表4.6.2 表4.8 本章小5.1 测试4.5 数据访问层设计与实现58-61

4.5.2 数据访问层实现58-61

4.6.1 表示层设计61据访问层设计58示层设计与实现61-64示层实现61-64结70-71目的717274-7575-7678-80

4.7 关键代码实现64-70第五章 网络教学平台的测试71-755.2 测试环境71-72

5.3 测试步骤5.6 本章小结

6.1 总结5.4 测试结果分析72-74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5-776.2 展望76-77

教学网络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络环境 网络营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064-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要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必须熟知电子商务的基本常识以及技术技能,而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即是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因此,对于高校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网络营销课程的相关概念以及分析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中对这门科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探索适应市场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提供给社会更多的实践性、专业性、应用型的人才,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新发展。

一、网络营销课程概述

(一)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网络营销课程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着时代的意义。简单来讲,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两个方面,即网络营销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应用教学。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理论知识,培养网络营销的理念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更要求学生能够用网络营销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去解决现实互联网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培养出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以及应用实践能力的网络营销人才即是这门学科的教学目的所在。

(二)网络环境下网络营销课程的发展动态。构建适应当前网络环境的新型网络营销教学模式需要及时關注当前网络环境的发展动态,了解新型的技术与应用软件,洞察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从无到有,不是一时的,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就像微信、微博等应用软件的出现,也是逐渐积攒才获得大量的人气。而如今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也已经足够庞大,消费者的网购习惯被快速培养起来,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食品水果都在网上实现了购买。例如,广西在国家提出“互联网+”计划后,生鲜水果电商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14年“双十一”活动期间,阿里巴巴的总交易再刷新过去的记录,推动其股价不断创出新高,由此可见网络营销的巨大影响力以及网络环境的瞬息万变。网络营销的推动者或者参与者也是不断变化的,由IT到网站的成立,由零碎的网店到专职的网商,逐渐加入的各种品牌,使得网络营销的规模以及运行方式都不断变化,这更要求网络营销的教学要不断创新,关注网络环境的变换。

此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越来越普遍,甚至是智能手表(如Apple Watch)已经诞生,这些新设备的发明已经将网络营销的传统依托即互联网转移到了手机移动终端,人们每天不停地刷屏比用电脑的时间长了很多,如何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网络营销也是应关注的热点。

二、当前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了解,在网络环境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可以明显地揭示出部分高职院校的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诸多缺陷。

首先,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点,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要求学校教师用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

其次,目前部分学校的网络营销教学内容过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知识来源于实践,更是要通过实践发挥出知识的作用,而由于教师自身缺乏网络营销的经验或者是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造成当前网络营销的学生仅仅是学到了表层,而不知如何应用的困境。另外,学校虽然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期,目的是将理论知识用于现实工作中,但却没有能够保证学生是否真的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实习,仅仅是在实习期满之后开了一份具有印章的实习证明,缺乏对学生有效的监督和引导,这样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实习也就流于形式,这是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

三、网络环境下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视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对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与当前现实的网络环境进行融合。

(一)扩大教学视野,关注网络环境动态变化。网络营销课程的学习不能一味地参照教材,教材制定了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而网络的大环境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在变化,所以要将教学的视野扩大,扩大到社会、市场、消费者群体中,因为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是由市场需求而决定的,更是由社会的科技发展而决定的。关注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也要求注重那些新发明的应用软件,如微信、微博、支付宝等软件的应用都要掌握,只有掌握了基本技术才能更好地运用网络,才能更好地实现网络营销,可以说只要有平台就有市场可以抢占,因此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对于新应用新技术也要有所关注。总之扩大教学视野,站在专业领域之上进行专业教学才是根本。

(二)完善教学内容,注重网络营销教学的实践性。具体如下:

1.理论知识的完善与教材的选择。作为一门学科都有着自身的发展历程,有着学科的理论基础,以理论为基础才能将整个学科系统起来,构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网络营销课程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与网络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要不断完善理论知识,更新知识点,以知识点和理论为基础进行营销方式、市场调研以及消费者需求分析等讲解,同时能够针对现实环境,进行网络营销方案的策划和有效实施。此外,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和理论,将那些优秀的、能够适应中国社会的案例等融入教材中去,选择最新具有最丰富内容的教材。

2.实践的平台扩展与监督实施。教材是学习一门学科的基础和最简单的途径,但其内容也是比较浅层次的,而网络营销的知识涉及广泛,并不是一本教科书能够装下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深入到实践中,通过具体的应用与实践得到更多新的知识与深层次的体会和领悟。其次,构建多样的学生实践平台,并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真正融入实践,学到知识。可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与一些开展了电商业务的公司进行合作,将学生放到真正的平台上。例如,虽然柳州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如一线城市,但是2014年柳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首次突破300亿元,桂中海迅柳北物流基地获自治区2014年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广西糖网”、“八桂农网”、“两面针”、“尚龙电器”等一些本地比较有实力的电子商务公司都是可以让学生参与实践的平台,这些平台的实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他们得到深层次的操作认知。

3.善于利用网络设备与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扩展实践平台都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更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可基于网络WEB课件与网络资源的利用,如多媒体教学,把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料资源发布到课程网站上或者学生的班级QQ群、微信群,使学生有选择性地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BBS、微信、班级QQ群等即时通信工具,实现在線答疑及课后互动,以解决课堂中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同时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

(三)创新教学方式,融入网络营销的项目与情境。具体如下:

1.情境参与式教学。情境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并不仅仅是在网络营销课程中能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学科的实践性要求。在网络营销教学中的运用只要是指将教学中的实训训练和具体的岗位能力直接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情境体验式”的工作,并在工作的实践中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这期间学生需要运用专业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工作任务。将情境参与式引入实训课程的构建中,把实训项目对应真实的电子商务网购平台,让学生在亚洲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上经历从“会员注册—商品购买—实名认证—发布商品—筹备以及开设和管理网络店铺”的全过程,掌握网络信息收集和检索、网络交易操作、数码拍摄和图形处理、网络推广、货物包装和发货、网络客户服务和礼仪、后台数据流量分析管理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网络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2.项目驱动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是一种较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指的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或者说是促进者辅助学生利用项目工作的环境要素来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以达到教学的目的。网络营销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主要依托于网络营销的项目,通过将整个项目细化为不同的子项目以及不同的程序的方式来分配给学生,将学生代入整个项目之中,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帮助学生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在课程开始给学生布置一个综合项目,由学生自由组队分成若干个小组,比如为某公司制订一个网络营销策划方案,进行项目策划。随着课程的推进,更具体地将项目进行分解,分成若干个任务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明确具体任务,进行讲解和实践。这样在每节课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随着各个任务的实现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并要求学生做PPT进行演示和讲解,老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参与点评,这样也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业务的扩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的网络营销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完善其教学内容,以一种动态的视野来看待学科的发展,必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更喜欢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吴胜辉.基于“情境体验式”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创建与评价机制[J].商界论坛,2013(13)

[2]殷美.《网络营销》课程中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2(10)

【作者简介】周 婵(1979- ),女,大学本科,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安全风险与防范 篇6

1网络教学平台支持完全技术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的安全取决于网络设备硬件与软件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来实现, 网络平台支持安全是信息数据与网络资源安全的重要保证, 通过多方面的相互协作、专业技术的研究保证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安全。

1.1防火墙技术与动态口令认证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手段, 是一种典型的安全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的运作通常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体, 运作过程中通过设置在系统与用户可信任的内部网和外界间的一道屏障。防火墙技术有效地限制了内部网络, 过滤掉了非法用户及不安全的用户, 对整个网络的安全提供的重要保证。动态口令认证技术系统简单, 容易实现,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动态口令系统与第三方验证技术的有效结合在实践工作中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教学系统的安全风险。

1.2智能卡技术

智能卡技术是网络教学系统中与数据加密技术密切相关的一项使用技术, 是由授权用户所持有, 同时附带有相关的口令与设置密码, 因为密码与内部网络服务器上注册的密码一致, 当口令与身份相关信息共同输入使用过程时, 智能卡的保密性能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智能卡技术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的较为安全的保证, 在实践工作中, 存在很大一部分高校应用智能卡技术保障高校网络教学系统的安全, 降低系统潜在的危险。

2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高校网络教学系统平台是针对全体在校学生, 满足高校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开放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系统中存放有学生的课件资料、教师的教案文件以及师生共同需要的多媒体文件。网络教学系统中还录入了学校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的个人信息、学生分数与考试考题等重要资料等。网络信息在高教管理员管理、教师阅览、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文档信息的更新、输出以及传播, 网络信息泄露成为不可避免的风险。全面地进行网络教学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创新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风险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2.1系统安全风险与数据库安全风险

网络教学平台操作系统的安全风险是网络安全风险的重要发源地, 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数据库服务器、各类办公设备的操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 设备系统存在的系统漏洞与安全风险是网络安全风险的重大隐患。数据库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 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与漏洞, 基于数据库平台上的各个程序及各个结构也存在着安全风险, 同时部分非授权用户的非正常访问使数据库本身受到攻击, 严重的会造成数据库软件崩溃而无法使用。

2.2网络安全风险与管理层安全风险

网络教学平台体系结构建设时有自身固有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与相应的安全机制, 教学系统被入侵后, 入侵者采取的相关操作对网络教学系统及相应的教学控制设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严重危害到网络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教学平台的科学管理是避免网络安全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网络教学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教学内部对网络教学系统进行管理的同时, 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管理层的重要性赋予管理者重要的责任, 对管理者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践工作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 管理者必须深刻理解网络, 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 在网络教学系统遭到攻击时能够第一时间拿出确定的方案来解决网络安全风险问题。

2.3病毒危害风险与应用层安全风险

网络病毒是网络安全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 也是网络信息风险传播途径最快之一。病毒程序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内部网页的浏览、信息复制与传播、下载与自行发放电子邮件等传播途径侵入网路教学平台。病毒的高效传播性更是网络教学平台的致命点, 病毒可以使网络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断地进行扩散, 造成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信息、师生信息的泄露、相关文件丢失、网络中断、机器死机以及服务中断等。现阶段, 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结构体系与技术上还不够完善, 网络入口的身份认证及授权控制依靠用户的口令及密码等很不安全, 为网络教学系统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实践证明, 动态口令认证与第三方认证是较为先进的认证方式, 如果进行科学的管理, 可以避免网络安全风险发证的概率。

2.4信息传输风险与骇客入侵风险

信息传输的完整性是避免网络安全风险的重要环节, 用户在进行信息传输的同时, 因为病毒的入侵、软件的不同步等多重原因可能导致信息传输的失败, 信息传世的失败或传输确实可能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带来一定的网络完全风险。病毒以及其他形式对传输信息的更改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已经修改或者被转发不负责任的信息直接影响高校网络教学系统的正常使用, 甚至威胁到整个教学系统的安全、稳定。入侵者通过自身的专业技术, 运用网络探测、网络监听、系统渗透等专业手段方式获得用户进入系统的相关认证与动态口令进入系统进入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相应的攻击程序与专业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攻击, 散发相关不利于系统教学的信息, 窃取与传输重要信息, 严重导致整个网络教学系统服务中止或系统直接瘫痪, 无法正常使用。

3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策略是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机构中最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部分, 是实现网络安全目标的重要途径。网络安全风险策略能够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一个完整性的框架, 有具体的安全措施与解决方案, 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被审核, 能够对相关部门对安全策略的遵守程度进行系统的评价。综合研究网络教学平台的复杂性, 提出三层实践中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策略。第一, 健全网络安全立法体系, 探索网络安全管理模式。综合运用网络信息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进一步完善国内网络安全理发体系, 加强对网络理发的适用性、立法功能、价值取向及基本运营模式的研究, 增强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适用性、科学性与严谨性。借鉴先进的国外网络安全管理经验, 融合相关制度于管理规范, 结合中国互联网实际发展情况探索符合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网络安全管理模式。第二, 针对不同服务种类的制定安全策略, 如可靠性安全策略、可用性安全策略、访问控制安全策略等等, 该层策略是对第一层策略的具体细化, 对安全风险防范具体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第三, 规定网络环境下网络设备硬件、软件在使用安全上进行行业规定。该层具体策略主要内容包括:使用策略、反病毒策略、线路连接策略、应用服务提供策略、电子邮件使用策略、数据库策略、第三方的连接策略、敏感信息策略、内部策略、口令防护策略、服务器安全策略、无线通讯策略及审计策略等。综合分析, 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安全风险策略的创作与执行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进行整体合作, 在实践中验证策略的科学、合理性, 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4总结

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安全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工程。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成为覆盖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国际议题与时代议题。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首先要健全网络安全立法体系, 完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逐步建立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网络立法模式;其次创新网络教学平台安全支持技术, 总结实践工作中的网络安全风险处理的实际经验与教训, 完善网络安全体系风险防范管理与实施。国内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策略与技术与社会化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基本同步, 在细节上需要多部门相互协同、相互配合, 共同解决网络安全风险防范问题, 为高校网络教学凭条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袁红旗.基于网络教学系统平台的安全性研究与实现[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2]加强网络安全立法研究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N].法制日报, 2013-07-25 (11) .

[3]何彩英.我国现行信息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缺陷及其完善[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7, (6) :33-35.

[4]顾华详, 安娜.国外依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措施比较与启示[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法治论丛) , 2011, (2) :112-122.

[5]王铁占, 安海兴.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法律思考——以网络安全文化为视角[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05-109.

教学网络 篇7

计算机网络课程涉及的协议和算法多,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抽象难懂。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教学按照层次体系结构组织内容,对各层次相关协议的解释和描述主要采用文字和图表方式,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准确地理解网络协议的动态运行过程。很多学生反映传统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教学效果欠佳。为此,我们尝试将网络仿真技术运用到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中,以动画演示网络协议的动态运行过程,了解各种环境或因素对网络的影响,将抽象的网络概念形象化,把难懂的网络原理具体化[1]。

1 仿真软件简介

目前使用较多的网络仿真软件有NS、OPNET、Matlab和GloMoSim等。

1.1 NS

NS是位于美国加州的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开发的软件。NS总体结构主要包括TCL/TK、OTCL、NS、CLCL等组件。NS使用C++和OTcl程序设计语言,分别完成具体协议的模拟,实现和网络仿真环境的配置和建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方便地设计新协议或扩展新的功能模块。NS作为一款开源软件,所有源代码公开,这对于利用NS来构建特殊的网络仿真实验教学环境非常方便和迅速。仿真结束后,NS将会产生跟踪文件,这些文件包含有详细的跟踪信息,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Nam将整个仿真过程动态展示出来,可以通过绘图工具Xgraph或Gnuplot对跟踪文件进行处理,得到满意的网络性能分析图形结果[2,3]。

1.2 OPNET

OPNET是在MIT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MIL3公司开发的网络仿真软件产品。OPNET采用基于包的建模机制和离散事件驱动的模拟机理。OPNET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无论是节点、连接或协议都被创建成类的形式,这使得它的模型具有很好的继承性和可重用性。OPNET主要由仿真管理类、进程类、排队类、统计类和拓扑类组成。

OPNET仿真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建立由若干个节点和链路组成的网络拓扑图。节点表示网络业务的源点、终点和中间交换点。链路是连接两个以上节点的传输设施,由一条或多条链路组成链路组。

(2)描述节点与链路特性。节点与链路特性由参数表示。以无线网络节点为例,其节点特性参数有分组大小、链路带宽、RTSICTS设置等。

(3)描述网络业务。包括业务类型、属性、业务量、流向及其概率分布的。业务类型有Ftp、流媒体、声音等。各类参数的概率分布可根据需要在以下范围内选择:指数分布、常数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

(4)设置网络运行参数。包括路由算法、流控方法、链路费用等。对于路由方法可以是RIP或OSPF等,流控方式可以是逐节点控制、滑动窗口、固定窗口等。

2 网络实验教学应用

2.1 动态路由工作原理

动态路由是根据路由协议或算法来动态维护路由表中的内容,路径的建立是通过与邻近的路由器交换信息所得到的。当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路由器能动态地新增、删除或修改路由表中内容。

(1)网络拓扑。实验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节点1将FTP数据传送给节点5,传送时间为0.1~3.0s,在1.0s时,节点2至节点4之间链路出现故障,数据无法从节点2至节点4之间链路传送。在2.0s时,节点2至节点4之间链路恢复正常,数据又可以从此链路传送。

(2)仿真结果。开始时,节点间相互交换信息,以建立路由表,如图2所示;路由表建立后,传送数据从节点1到节点5路径为1->2->4->5,如图3所示;在1.0s时,节点2到节点4之间链路出现故障,节点又互换信息,节点1到节点5路径为1->2->3->4->5,如图4所示;在2.0s时,节点2到节点4之间链路问题解决,节点又互换信息,节点1到节点5路径再变回为1->2->4->5。

2.2 802.11b协议性能分析

建立基于802.11b的无线局域网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下面以带接入点的方案来进行说明。

(1)建模。建立新的project,定义工程名称为network_wlan,环境为802_11_b,在initial topology选项中依然选择建立create empty scenario,在choose network scale中选择Office,在specify size中选择200×200 meters;在object palette中点击configure palette,添加搭建所需要的节点模型和链路模型。

在地图上放置三个子网,分别命名为layer1,layer2和layer3。放置switch和server,用100BaseT和各子网相连,检查链路,完成网络和服务器的互联,再放置Application Config和Profile Config配置模型。layer1作为一个无干扰的无线局域网包含一个AP和若干个无线工作站。layer2作为一个有线网络部份,包含一台Cisco以太网交换机和20台PC,利用快速建立模型建立star模型的有线网络。layer3中放置两个AP,在AP周围放置若干个无线工作站,在两个AP之间放置一个无线工作站,再放置两个移动的无线工作站,并通过Topology选择define trajectory定义它们的移动轨迹。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定义应用、设定业务主询、配置服务器支持的应用和设定客户端业务主询。在layer1中配置wlan_wkstn和ap。按照802.11b的参数规格配置,服务全部设为database;在layer2中配置ethernet_wkstn的profile为database;在layer3中分别配置两个无线网络,参数和layer1类似,配置server的service属性,添加database为supported。

(2)仿真参数设置。在所有的模型搭建完成之后,我们就要收集需要仿真的参数,主要包括无线局域网的延迟、吞吐率和在模拟实际应用的数据库访问包收发速率,以及和有线网络相关性能的对比。

(3)仿真结果。仿真结束后,得到如图3、图4所示无线局域网延迟、吞吐率。

3结束语

利用仿真软件可实现网络课程中大部分实验,使学生对原理、协议的理解更加深刻,对计算机网络不再感到枯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下一步,我们将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编程的能力,对网络协议进行改进,实现更深层次的网络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高层次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慧,吴晓平,李丽华.用NS2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80-82.

[2]何建新.NS2在网络实验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64-66.

教学网络 篇8

(一) 运用网络资源, 激发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的固定模式, 具有超时空限定的特点, 学生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任何场所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在线协作学习, 同时还具有信息的收集、处理功能, 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 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功能, 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 优化学习资源。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笔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多媒体网络形式开展课堂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一课时, 从互联网上、学校资源库中搜集了各种张家界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 并以多媒体网页课件的形式贯穿在各教学环节当中。在学习张家界风光的过程中, 笔者设计让学生充分地去读课文, 与书本对话, 然后再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在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 会产生一种越来越强的, 想亲眼看一看这迷人的张家界的风光的欲望。这时再让学生登陆张家界的学习网站, 让他们尽情地去欣赏那里的风景, 想看什么, 就看什么, 喜欢看的还可以多看一会儿。学生对这样个性化的在网上阅读, 兴趣非常浓厚, 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信息含量较少的弊端。这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一下子就被学生所接受,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透彻了, 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语文的口语交际课关键就是创设情景, 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网络能够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景, 引起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打开学生滔滔不绝的话匣子。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三册口语交际课《找春天》中, 笔者利用网络的优势, 向学生演示一个小朋友与大自然的事物对话情景。让小朋友和小河里的蝌蚪、果树上的花朵、地上的小草、天上的小鸟……进行有趣的谈话, 这样生动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这么一来,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一下子就说出许多春天的景象来。这里的网络运用, 实际上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至一个高潮, 创造了人人有话说、人人争说话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

在这两个教学设计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样, 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 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好。

(二) 运用网络资源, 激励自主学习

何克抗教授指出: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建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教学, 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认知功能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 创新教学结构, 运用“主导—主体”理念, 采用“情境—探究”、“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基本模式, 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 演绎出灵活多样的方式, 如“讲—演示—讨论—试作—交流”, “观察思考—范例激趣—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设疑—练习—演示—总结—创新”。加上按兴趣重组学习小组, 多向反馈, 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自主选择, 自主发挥创造性等方式, 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

(三) 运用网络资源, 提高协作能力

网络教学这种学习方式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的形式实现合作学习的一个动态过程。计算机是一个双向媒体, 不仅能够呈现教学信息, 还能接受学生输入的信息, 并进行分析、判断, 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强化记忆、去寻找并发现错误所在, 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对学生而言, 可以从计算机提供的反馈中知道结果, 并获得鼓励和帮助。这也是调动学生最广泛、最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 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因为在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中,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资料, 没有分工、合作就很难完成。再次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意识引导 (如分组竞赛、交流讨论) 更能促进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将此延伸到课外。

教学网络 篇9

1 网络教学的主要特点

网络教学的思想最初在欧美国家开始盛行,到现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好。因为众多的人发现,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多媒体教学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相信大家都能体会到它的方便,所以说,网络教学模式更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1 自由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自由个性的教学模式是网络教学最重要的特点。首先,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内容来学习,教师掌控着课堂。其次,每次上课的教室地点不同,造成对学生人数有着严格的限制。以上这两点在网络教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为它的灵活度、自由度还是相当高的,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学到哪里就学到哪里。还有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学习,不用限制在教室中。学生还可以自由的去选择喜欢的老师来听课,同学之间也可以在线讨论,这样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1.2 生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完善自己的教学课件,图文并茂,使原本枯燥的知识也能变得生动易懂,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3 交互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通过网络这个高科技桥梁,大大增加了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对于知识的学习更加方便直观。

2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的可行性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所以其必须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基础之上的教学系统之上的,所以这就对网络硬件系统,以及使用的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归纳一下体现在以下方面 :

(1)对学校和教育机构及网络设备硬件的要求 :教育机构是各高校网络教学的主要组织者,也是主要的支撑者,所以其必须给实施网络教学的学校提供网络教学平台,这样教师和学生们才能完成教与学的工作。当然,其中对网络教学中涉及到的硬件设备要有一定的标准,并能做到日后使用中的正常维护以及出现问题时的维修工作。

(2)对教师的要求 :网络教学中,教师是最重要的使用者。所以不论是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都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独立的完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的制作发布,还有一定的网页制作的能力,这样才能丰富网络教学的资源,给学生提供最优的自主学习条件。

(3)对学生的要求 :网络教学主要的服务主体就是广大的学生,所以学生是主要的受益者和参与者。这也要求学生们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在网络课程中能够运用自如,获取想要了解的知识。通过对各高校的了解,发现网络教学已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广泛使用,也就是说这种网络教学的模式还是十分可行的。

3 计算机网络课程在网络教学下实施的几点建议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大部分知识都属于理论知识,所以相对于其他计算机语言类、数据结构、数据库类的课程要枯燥的太多,在教学上很难做到生动形象,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并且各种网络名词量也相当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一下适当的调整。最开始的部分就是概论和OSI七层参考模型的讲解,像这种理论性强的比较晦涩的内容安排在初始阶段,对以后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我们可以改变一下,将这部分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在网络课件上,吸引学生自行下载巩固学习。

针对类似计算机网络这种类型的课程,要想做到生动,学生易懂,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借助网络教学系统的平台。首先,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是必要的前提。其次,网络教学系统结构的完备是首要条件。在此结构中,要细分成多个模块。比如有专门教师发布课程知识、讲课课件、实验指导的平台,学生有下载各种视频资源、在线讲授、自主学习的模块,还有专门针对测验考试的模块,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再次,还应该具备在线交流的模块,不仅是同一个学校机构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其他高校和专业机构的人员进行交流也是较好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网络上走出学校。最后,给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网站链接,这样获取更多知识就不是困难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也达到了教育的宗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 结束语

网络教学新模式 篇10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共享课;微课 体系

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网络教学有着传播快、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任意选择学习内容、任意选择教师等特点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和推崇。但目前的网络教学还存在着资源多但是精品资源少、查找困难、不系统等缺陷,所以要建立网络教学的新模式。现就以下七点进行阐述。

一、专业体系的系统化

1、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

网络课程的建设首先要进行专业体系的建立,专业体系的建立要有前瞻性,即根据企业未来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程课程体系建设。专业体系的系统化要突出体现学生将要从事的基础职业范围、重点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待遇情况、知识点的应用等,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知识、能力、素质拓展,完善学生拟在职场中的晋升空间及未来发展等。

建设的专业体系要便于学生查询及了解相关信息。学生根据市场调研决定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后,要通过职业需求查找到相应的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后应先让学生进行职场体验,便于学生验证是不是他本人所要从事的职业,这时就需要进行短片介绍、模拟工作环境及关键工作程序,让学生切实验证拟从事的工作和学习后从事的工作是否一致。当学生选择该专业后,要让学生观看“工作模拟”,“工作模拟”应该按级别分类,在突出基本工作的同时展现学生的升职和发展空间。通过“工作模拟”环节让学生知道在工作中将用到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在什么科目第几学期应该学习到。例如,在展示一个乘务员接待是就要停止画面,以字幕或解说的形式告知学生该工作涉及礼仪课程将在第二学期开设,学时为30学时。

2、课程网络图的建立

根据未来企业的用人岗位需求,我们设置专业,并根据学生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设置要能够承上启下,交叉课程最好合并,要在网络中用图形绘制出各个课程的关系及课程的主要作用,以此构成专业图形,让人一目了然。针对课程要进行项目分解,并进行目标确定,重点难点确定,及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的确定。点击专业图形中的课程就可以进入到项目,并可以进行在线学习。

3、严格的学分制度是保障

专业体系的建立,要突出学分的优势,在课程网络图中,要规定好哪些课程是必修课,学分为多少,哪些课程是选修课,学分为多少,要计算出总学分,标志出学生应该达到多少学分。学分的制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专业自行制定,本届学员的学分制度一经制定不得改动。

二、利用资源共享课进行系统学习

目前,国家正在建立精品资源共享课,形成了校级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模式,在该模式的推动下,大量的资源共享课将会出现。哪怕这个课程不是精品,但在专业体系的网络学习建设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各个院校都在不断的分专业、分科目建立自己专业的资源共享课,为网络教学新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各专业体系的建立基础上,各个资源共享课除了纵向连接外,还要做到横向连接。纵向连接即学员在听本节课后可以听下一节课,甚至前一节课。横向连接即学员有时觉得教师讲的不够深入,那么在本次课程的边缘部位要有其他院校同样课程的近似匹配课程的链接,并突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链接。针对知识点还用有相关微课的链接。方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三、利用微课达到知识点的深入学习

随着全国高校微课比赛的深入开展,微课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熟知。各个院校也开展了大量的微课制作工作。这些微课的制作一方面要推出精品参加比赛,另一方面也为网络教学新模式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微课以它的短、精、活,深深的吸引了广大学员,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学员的手机中存入了大量的微课。在网络教学新模式中要充分利用微课资源,让学员通过微课达到知识点的深入学习。

四、利用游戏来验证学习成果

枯燥的练习模式和考试模式使学员困乏生厌,有了网络教学新模式,就可以制作大量专业课程的游戏,实践类课程通过模拟职场人物收集工具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工具的搭配,进行工序的实现、检查等,以实现整个工作过程,完成一个工作后学员会得到一定的经验值和金币奖励,所有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升职考试,考试通过晋升到班组长等职务,再完成相关工作之后升职。理论性的课程通过模拟人物进行问答及观察环境等方式作答,也可采用找错误、排次序等方式来进行过关升职游戏。游戏通关的学员可通过自己的经验值及金币兑换一些收费课程或得到一定的奖励。

五、要进行定期必要的现场实践学习及实践考核

再强的理论知识、再强的模拟演练与现场实践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学员要定期参加现场实践学习。各专业要制定好学员的每期计划表,在课程网络图及网站醒目位置明确提示。提前一定时间统计要进行现场实践的学员,并根据相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后进行实践场地、设备等的准备。在网站中要明确标示出什么时间进行现场实践,什么时间进行考试,地点在哪里,由谁接待,联系电话是多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实践或考试前一周以短信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再次通知,

六、网络体系的集成化

教学网络新模式要依托于国家教育教学资源、各省市教育教学资源、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要把这些资源进行网络整合。网络的整合并不一定是建立一个大规模完整的网站,而是依托一个查询网站,做好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链接和整合。查询网站的建立要系统化、组织化、实用化。按照岗位分块,按照专业分块,按照院校分块,通过岗位、专业、院校的联系,让学员方便选择专业。

教学网络 篇11

一、教学模式文献调查

通过“中国知网”调查, 以“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为关键词, 据不完全统计的查询结果如下:

“网络教学模式”调查 (篇) :1997-1、1998-2、1999-4、2000-10、2001-32、2002-30、2003-28、2004-46、2005-57、2006-82、2007-95、2009-93。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调查 (篇) :1998-1、2000-3、2001-7、2002-7、2003-7、2004-12、2005-8、2006-12、2007-14、2008-7、2009-8。

可以看出作者在研究中, 用“网络教学模式”一词的比“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一词的多, 而且对其研究和重视是在21世纪开始的, 2004年以后研究人员有明显增加, 2006—2009年一直保持在百篇左右, 这说明近几年来我国对“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比较深入, 这对于网络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只有持续重视教学研究, 网络教育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二、网络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中, 电大系统的研究占有一定的数量, 在对《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009年的各期文章调查中, 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几乎每年都在十几篇以上。网络教学模式的提法或说研究的角度不同也各有千秋, 有以下一些研究模式。

1.在线教学、远程学习、网络互动、课堂延伸教学、混合、离线教学、综合教学等模式。

2.教师导学、导练、导学助学、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教与学、学习者自主学习、互动式、辅助学习、合作学习、学徒角色 (专家指导) 、学习者学习策略等模式。

3.一主一辅一补充、两主三多、导-学-评、三导三学、三层次、双主三环四结合四过程、五段合一、七学结合等模式。

4.多元化指导型、多元化教与学、全程化、要素交互、资源利用型等模式。

5.理论实践一体化、新理论 (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小组协作学习) 、说课艺术的行为、模拟角色扮演式、结构-环节等模式。

6.七维度分析框架、网上虚拟仿真实验、Blog与Webquest相结合、3L、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工程、技术支持、技术-媒体选择等模式。

从1、2可以看出, 研究比较多的是网络教学模式, 3~6有了很多新鲜的提法, 显示了我国在网络教育中不断推陈出新的教学模式, 这虽然不能代表我国全部的研究模式, 但已经可以看出我国网络教学模式的新现状。高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有力支持了各种新的网络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

三、网络教学模式理论

国外网络教育专家的教学模式理论对我国的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影响很大, 对于指导我国的网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有着前瞻性的作用, 也对我国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我国网络教学模式的形成离不开这些理论的指导, 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推新、变化与完善。下面例举一些有名专家的教学模式理论, 可以看出我国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受到这些理论的影响。

美国远程教育之父查尔斯·魏德迈的“独立学习理论”包含许多教与学的安排, 提出概念“一种学习者在空间、时间进行活动”[1]6。对教学实施提出十个指导性原则, 建立了教学系统, 他为远程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网络教学开创了里程碑式的基础研究模式。美国迈克尔·穆尔传承了他的导师查尔斯·魏德迈的“独立学习理论”, 创新并深化了这个理论, 对“远程教学”、“独立性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1]15。穆尔的独立学习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对话”、“结构”、“自主性”、“交互影响距离”。交互理论突出“互动性距离”和“自主性责任”, 对后来研究者影响很大[2] 。

美国格雷格·柯瑟林提出“参与理论和网络教育教学法”, “学习理论—参与理论:作为一名优秀的网络教师,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积极参与, 以使学生同样积极参与到网络课程中”[1]73。在网络教学中师生的交互和参与方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重视师生的交互能力, 通过交流互助达到学习的目的, 倡导协作精神。

英国托尼·贝茨提出ACTIONS模式与学习技术成本效益分析, 他的技术与媒体选择原则“ACTIONS”模式, 其中“教与学”分析了技术媒体与学习类型及相应教学形式的关系。“技术与媒体选择原则:ACTION模式”, 其中A为“技术可行性与方便性”, N为“技术新颖性”, T为“教与学”[1]48。他分析了技术媒体与学习类型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关系, 认为不同技术支持下的知识能力, 在支持着成人的学习能力。

美国奥苏贝尔的“教与学”理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有三个方面,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动机理论”[3] , 主要探讨学习过程及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等。在网络教学中同样要重视教师的导学作用, 我国学者的研究比较多。瑞士皮亚杰最早提出学习理论,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世界最有影响的著名心理学家, 他的教学模式用于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中, 分为探究类、对话类、综合类三种类型, 每个类别的教学模式都涉及其相应的技术支持, 如探究类教学模式属于情境教学模式等内容, 涉及的技术支持有超文本和超媒体、图表、动画技术、数字音频与视频、独立的教学模块等。学生通过掌握技术, 而提升网络学习的能力。我国学者的研究比较多[4] 。

英国的大卫·西沃特提出“学生支持服务和持续关注理论”, 核心内容是“学生支持服务”与“媒体选择:新的通信技术”、“课程开发”等[1]101。这个理念更加扩展了网络教育的服务队伍, 更加重视教育整体人员的作用。

四、网络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现状

1.从以上我国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可以看出, 这些研究成为不断推动网络教育发展的动力。但有学者认为, 目前网络教学中还存在教学质量、支持服务和教学管理的诸多问题, 提出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 能更好地解决教学及管理问题。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各种专题调研与研讨来解决, 如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管及教学创新等。目前主要涉及网络教学管理的措施不多, 还不够完善[5]33-34, 这个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网络教学一系列工作的深入研究与开展, 对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2.网络教育的发展。我国自1999年开办网络教育以来, 招生人数有显著增加, 1999年为3.20万、2000年为18.50万、2001年为45万、2002年为67.50万、2003年为94.20万、2004年为83.93万、2005年为89.10万、2006年为113.25万、2007年为123.44万、2008年为147.22万[5]31, 看学生的增长速度2001—2003年在每年30万左右, 2004—2005年增长不多, 2006—2008年增长在10万~20万左右。从这些数字变化说明我国网络教育通过十多年的发展, 基本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现在全国网络教育在读生350多万, 已毕业的大约400万, 毕业生比例为3.5∶1, 获得学位者为10∶1, 可见网络教育管理的严格性。也可以看出我国网络教育在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 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才有今天健康发展的局面。

3.网络教育定位为非全日制教育。2004、2005年的文件规定, 不得以网络教育的名义招收各层次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学生[5]32, 这样就明确了大学生教育的学校类别。网络教育为成人教育, 而且要与正规的全日制教育彻底分离, 加强管理不招收全日制在校生。主要为继续教育、终生教育、证书教育、成人高学历教育。突出强调了学习手段的技术性, 就是在网络环境中完成高等教育。想解决自己专业不理想的全日制教育大学生只能选择毕业后再上网络教育中理想的专业了。

4.网络教育突出招收在职人员。目前相当数量的本科毕业生进入职场, 这个数量不可忽视。其中有极少数的毕业生选择网络教育来改变自己原来专业的现状, 以谋求新的职业机会。有一些毕业生为增强就业能力, 选择学习第二专业, 这个人群在增长, 也有大量的人希望提高更新自己的知识, 想有高层次教育的机会。网络教育可以解决前者, 而不能解决后者。网络教育要重视这个动向, 为他们创造好的学习条件, 用好的政策吸引他们, 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网络教育途径。他们选择网络教育最为适合, 也符合网络教育招收在职人员的政策规定。但目前开不出硕士及以上的多学科多专业的高层次网络课程, 很遗憾, 这是我国网络教育与国外网络教育发展不同的重要差异, 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动向。

5.教育观念的认知。我国网络高等教育来自“两大系统”, 即重点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系统和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 定位都在大学的层面上。从概念来理解, 大学一般涵盖专、本、硕、博各层次教育。国内外一些国家与地区的网络教育基本做到了多层次教育, 如美国、英国、印度、香港、澳门等都有硕、博教育, 而我国的网络教育基本定位在专、本两个层次的教育, 有硕士学位的网络学院极少, 而且专业受到限制。多层次办学应是趋势, 我国在职人员的学历比例结构在变化, 需要的不仅是基础普及教育, 更多的人需要高层次教育, 网络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就要开展高层次教育。

总之, 网络教育是电大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电大网络教育不会因教师水平、教学模式、网络技术问题而阻碍办学, 关键在于如何不断调整新的教育路径, 吸引更多人接受网络教育。应抓住网络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机, 保持网络教学模式研究活跃和众多成果带给网络教育好的发展势头, 除了重视教学模式研究外, 学科与专业建设及层次构架也要提升创新, 这样才能促进网络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才能适应终生教育的需求。

摘要:在我国, 对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很多, 在教学中也实施了很多新的模式, 这些研究对于网络教育发展有很大影响, 起到了坚实的支撑作用, 教学模式研究推动了教育发展。教育政策的完善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与实践。除教学模式研究外, 应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 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及层次构架, 以达到终生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教学模式,电大教育,高层次教育

参考文献

[1]丁新.国际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傅钢善, 马红亮.网络远程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98.

[3]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 (下) [J].电化教学研究, 2007, (8) :22.

[4]地丽热巴.克依木.网络教育环境下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 :33.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下一篇:旅游文化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