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体制

2024-10-25

农产品流通体制(精选9篇)

农产品流通体制 篇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循序渐进地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并且随着我国农业商品化和市场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速度不断加快,农产品流通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发展变化,探讨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成绩,分析现存的问题,对我们进一步认清农产品流通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历程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和体制改革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逐步摸索和发展的,每一个典型的发展阶段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阶段,农产品流通受到严格行政限制,农产品无法自由流通,农产品生产、销售无法反映市场需求变化,这种状况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与市场严重脱节。从1978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期间农产品流通体制、方式等也迅速变化和发展,总体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大致经历放开搞活、市场发展和深化改革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年):放开搞活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探索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时代。在农产品流通方面,政府逐步减少计划经济时代统购统销和派购限售的品种和数量,缩小国家收购农产品范围,并逐步取消国家对主要农产品量和播种面积下达的25种指令性计划指标。对继续实行统一派购的农副产品减少了计划收购的数量。逐步放开了相关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实行议购议销。此外,政府还放开并大力扶持农产品贸易市场。到198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并成立郑州中央粮食批发市场和地方粮食批发市场。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并建立用于调节供求和市场价格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这一阶段是农产品流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对农产品的限制,大大增强了农民的商品意识,农产品产量和品种迅速增加,被取缔、合并的农村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第二阶段(1992~1997年):转变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建设也由开放搞活阶段进入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发展阶段,以此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试验阶段,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价格,实行以市场定价为主,稳定全国粮食供应;积极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从1992年到1998年我国共建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近3000个,涉及粮食、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多个种类;放开农产品价格,促进农副产品价格市场化。至此,农产品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农产品流通体制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1998~现在):农产品流通改革的深化阶段。(1)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由于企业严重亏损,原有的国有粮食财政负担沉重问题再度愈演愈烈,从1992年4月~1998年5月31日整个粮食财务挂账中亏损挂账高达1200亿余元,挤占挪用约800亿元,1998年4月,国家出台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措施,其核心是贯彻“四分开、一完善”原则。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账务账目分开。为了具体实施和贯彻上述原则,1998年6月,国务院又出台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2)加强农村流通网络的现代化水平。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意见》,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和物流等搞活农产品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等培育农村消费品市场;同时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市场。2005年商务部组织实施了以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商务部在全国组织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提高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2006年5月商务部批准《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促进和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与此同时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协议,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提供融资便利。

2 我国农产品流通改革取得的成就

2.1 农产品流通数量不断扩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国内市场对农产品数量需求较大,品种要求多样化。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使我国农产品的供应数量基本充足,品种丰富。1978年我国粮食供给总量为30477万吨,到了2006年我国粮食供给总量达到49748万吨,增加了19271万吨;油料供给总量从1985年的1578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3059万吨,翻了一番;棉花由1990年的19251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675万吨,增长了400多万吨。蔬菜和猪肉供给量的增长更加厉害,蔬菜由1990年的19251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58326万吨,增长了接近40000万吨;猪肉由1985年的1658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5197万吨。中国农产品的供给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粮食供给量的增加,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1/4的人口,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2.2 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载体、纽带和渠道,农业向市场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交易市场的作用。可以预见,21世纪农业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流通策略和市场服务方面,必要的市场条件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交易和流通效率,也能够提高产品的声誉和效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包括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和零售网点等在内的,以各类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连锁超市为补充,产区、销区、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并使不同市场之间有机衔接,功能互补,协调联动,保障农产品顺利流通。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达4300多家,2006年,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约为9300亿元人民币,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0%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环节,承担着农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职能。不断完善地市场体系,不断改进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的市场机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2.3 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完善

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是防范市场盲目性的重要手段。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在流通主体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都应起到先导和支撑作用。改革开放30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行政手段、价格机制加强了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及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和水平。充分使用经济手段,建立了农产品风险基金,建立了农产品生产的财政补贴,调控农产品进出口数量;合理使用法律和行政手段,逐步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并严格监督和惩处对于扰乱市场秩序、哄抬物价、违反调控政策的行为;较为恰当的使用价格机制,对某些特殊商品实施了最低保护价或最高限价。中央及地方商务、农业部门在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处理上,加强了对重要农产品、重点农业产业化生产及流通企业、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分析,为农产品宏观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如粮食流通市场调控,1998年出台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首先就是要继续鼓励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主要手段就是按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并保证让农民得到粮食保护价的好处;其次是要甩掉粮食财政补贴的巨大包袱,一方面国家确保粮食收购资金专款专用,另一方面禁止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售粮;再次是国家通过垄断粮源达到控制粮食市场的目的。这些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都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环境,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2.4 农产品市场主体不断多样化,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主体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等商业组织一统天下的格局逐步向多元化格局转变,农产品市场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等商业组织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中的地位虽然下降,但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个体运销户、经纪人日趋活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显重要。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逐步接轨,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此外我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农产品市场逐步接轨,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农业贸易依存度逐年增加,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市场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3 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3.1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继续存在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狭小,而市场规模庞大,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长期存在,这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户生产规模小要么不能直接进入市场,要么进入市场成本特别高。这是因为农产品的产区和销区之间脱节,产区不是销区,而是城市和地理跨度较大的销区农村,导致农产品流通需要长距离运输,单个农户无法承担流通任务。再者,农民生产规模较小,交易规模往往更小,导致交易规模十分不经济,无形中增加了运销成本。与生产相比,农产品经销队伍成长相对较慢,发育很不成熟,对本地农产品的运销能力明显不足,农产品的运销半径过小。由于环节增加,流通费用高,加上农产品大部分易损、易耗产品,运输损耗大、效率低。此外农民信息闭塞,不能全面了解市场及价格行情,交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很少直接介入到流通领域,以地头交易为主,没有机会与市场的前沿接触,不可能正确把握市场的脉搏。农产品极度分散的销售方式,也导致运销规模的不经济,容易导致恶性竞争,特别是市场饱和以后,农民竞相降价,最终是农民自身利益受损。

3.2 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

国家对农产品实行调控的最核心手段是农产品储备体系的建立健全及高效运转。但实践证明,我国农产品储备作为宏观调控最核心的手段一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以粮食储备为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粮食储备体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在丰收年份出现粮食过剩时,政府按保护价格收购起来,形成缓冲库存储备,同时使得市场价格不至于降得太低而使农民的收入发生大幅度的下降,从而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出现歉收年份时,国家可以动用缓冲储备向市场抛售农产品,从而使市场价格也不至于上涨得太高,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保护。由此可见,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是保证一国粮食价格稳定、保护农民及消费者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国际经验,只要粮食储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安全系数,粮食市场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从我国“八五”时期以来的多数年份看,我国粮食储备规模远远高于这一安全系数,但是这期间粮食市场价格却频繁发生波动,农民收入也持续走低。其中问题的症结显然不在于储备粮数量不够,而在于不能运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储备体系高效灵活运转。

3.3 市场体系建设落后,功能不全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低级阶段,各类农产品市场存在明显的不足。农产品市场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和产品购销的需要,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交易成本较高,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一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没有形成,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目前,我国在市场建设中一方面存在着资金不足、投入分散和使用不当等问题,资金充足的地方市场体系比较完整,而资金缺乏的地方,市场体系薄弱;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问题。二是市场功能不全。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滞后。此外在我国,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生产区很多,而与之匹配的、有一定影响的市场却较少,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显得力不从心。

3.4 农产品流通损耗大,流通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销售的特殊性,农产品流通不畅,导致我国农产品流通损耗非常大,流通效率低下。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在5%以下,美国仅为1%至2%。我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环节多,收费点多,造成流通成本较大。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30%~40%,而对于鲜活产品则占60%以上。而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10%左右。目前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销区一般需要20~30天,为发达国家同等距离所需时间的2倍以上;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800万吨(160亿斤)左右。

4 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改革

农产品流通体制作为整个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既要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政府的宏观目标和微观主体的利益要求。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改革以来的实践,我国应该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运用利益机制,依托法人主体和中介组织,将农业生产流通等连为一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4.1 建立统一、高效宏观调控机制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任何国家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会运用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保证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迅速建立起灵敏高效、一体化的农产品储备系统是政府调控市场的核心手段与措施。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有利于农产品流通市场发育、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流通信息的畅通。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合理确定实行政府储备的品种和规模。实行政府储备的产品应限于对国民经济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品种。如粮食、棉花、油等重要品种。(2)国家应根据农产品生产状况,及时准确提供农产品流通信息,保证农产品流通畅通。(3)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农产品运行制度,维护和保障农产品流通的良好秩序和环境。

4.2 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决定着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农产品流通改革的实践证明,在市场发育和建设滞后的状况下,无论推进哪一方面的改革,都无法实现最终目标,因此,农产品市场建设应当作为今后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1)建立新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必须深化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与改革。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农产品流通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探索新型农产品流通组织,培育新的组织主体,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2)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初级市场。这类市场是指分布于全国各地广大农村与集镇相结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小型市场,集市贸易是其基本形式。在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中,它处于基础的地位。(3)有计划地建立若干主要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目前,国家和省市的粮食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有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武汉大米批发市场,吉林玉米批发市场,山东威海食油批发市场,广东湛江食糖批发市场,成都肉类批发市场等。但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相差很远。改革的方向是要继续增加这类批发市场,尽快促使其成长发育,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产品批发交易活动在市场内进行,逐步减少场外交易。对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要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逐步向远期合同和期货贸易发展。

4.3 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决定着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决定着农产品流通的质量,是农产品市场体系良性运转的有力保障。(1)要加大对各地各种类型的批发市场的改进提高力度,完善市场的检验检测、信息、储藏、加工、运输、电子结算等功能,提高市场的档次。(2)要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和完善农药残留、残毒和违禁药物以及其它相关检验检测设施,有力保证农产品流通质量和消费安全。(3)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以及价格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网络。要增加对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4)加快农产品储藏、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应根据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加快农产品储藏、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的跨区域流通和错季供应。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转变。文中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流通体制转变的三个阶段,探讨了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流通深化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产品流通,体制

参考文献

[1]杨宝宏,郭红莲,张冬梅.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宏观经济管理,2008,(4).

[2]黄春铃.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的途径和对策-基于市场结构理论和组织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

[3]李春海.制约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制度瓶颈及其消减[J].财贸研究,2005,(03).

[4]蔡秀玲.农业小规模经营与交易成本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3,(1).

农产品流通体制 篇2

施训鹏

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已经进行一年多了,这项被列入政府五件大事之一的宏大工程,由于其对象的普遍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实施过程看,由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本身某些理论上的模糊和运作中的不尽完善,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可能威胁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的运行。

一、粮改的效益从何而来

国有粮食企业成本高,竞争力差。有资料表明,1992年4月1日到1998年粮改前,粮食系统6年间亏空2140亿元,平均每天要产生一个亿的窟窿。比1998年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损失还要多。如果将这笔钱平分到粮食企业的职工头上,相当于连续6年每人每月分到近1000元。也就是说,正是庞大的粮食队伍在每天吞噬着国家的财产。这样的“高”效,真是罕见!

现在又如何呢?要有效益,必须收到粮食,并使其尽快流通起来。实际上,一些粮食企业虽然能够“敞开”,但不一定收购到粮食。尽管它们的收购价要比私商高,但是农民却宁愿把粮食卖给私商。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因为这些粮站对于农民出售的粮食,除了正常的含水量等质量的要求外,还对灰尘、砂土的含量有苛刻的要求。农民想卖粮食,必须费时、费力,动用粮站里提供的现代化工具,进行“提纯”。即便如此,粮站还要对粮食例行打个8%左右的折扣。再加上经常的压级,算下来,仅有的一点价格优势早已不存在了。商业化运作的粮站总想一口吃出个胖子,农民只能是出力不讨好。而私商是上门收购,交易自由,公平合理,农民自然不会去粮站“自讨苦吃”了。

国有粮站的此种运行方式,只有在收购完全垄断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因为农民无处可逃,只能“自投罗网”。但这样的买卖实在难以体现市场经济的交易自由、公平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要收购到全部农民余粮,只能靠自己的良好经营和服务。否则任何不完全的垄断都会带来“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结果。

“顺价”销售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也是它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可我们的某些粮食企业以前为什么不“顺价”呢?腐败是一个因素。因为缺乏制约,粮食经营者可以自由地将粮食以低价出售,而不用考虑国家的损失,损公肥私。此外,就是因为其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顺不了。庞大臃肿的队伍和低下的效率也是造成此种状况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顺价,要求提高效率,剔除成本中的不合理因素,尽量降低成本,改变价格过高的局面,而不能简单地靠垄断来维持不合理的高价位。粮改后随着国有粮食企业垄断地位的强化,肯定会出现某些人把经营不善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或者生产者身上。

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国有粮食企业靠政策解救这种本不该有的计划经济观念再一次取得了成功。庞大而低效的组织由于新粮改带来的垄断而得以苟延残喘。照此看来,本次粮食改革恐怕最终是在庇护那些表现最糟糕的部门。因为改革带来的变化最主要是形成和强化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地位,而垄断是必然有垄断利润的,靠垄断利润来弥补以前的亏空和现在的经营低效问题,国有粮食企业出现帐面效益是自然的。

二、农民利益谁来保护?

政府公开的说法是稳定粮食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说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但实际上众多农民宁愿将粮食低价卖给私商。这说明政策本身或执行中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政府现在又下令禁止任何非国有单位和个人到农村向农民收购粮食,哪怕你出的价钱比政府的保护价还高。政府的做法一是没有考虑在这次强制式的变迁中那些从事加工的农民所遭受的损失;二是农民失去了选择交易对象的自由。《半月谈》杂志

中就刊登过农民要求取消指定粮站的来信,因为他们实在不堪忍受“好意”带来的那份苦难。

粮改的成功运作是以高效廉洁、政令畅通的政府和规范运作的粮食企业为前提的,以上两点目前中国都不具备。从粮改后的情况看,粮改根本上就不是在保护农民的利益。相反,人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看法:本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国家企图依靠垄断手段,从粮食流通渠道中强行攫取一部分垄断利润,来弥补国有粮食企业巨大的亏空和养活其人员,因为国家难以分出财力去解决那些问题。面对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的合理解释是:我们希望通过维持不正当的超额利润(正确地说是收入),来冲抵粮食企业奇高的经营成本,维持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再通过逐步的改革,将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下去,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三、谁是本次粮改的受益者?

然而市场是敏锐的,一旦市场捕捉到那背后一刀刀割走的不合理的利润,市场价格被抬到了一个非理性的高度,市场的第二渠道就必然会产生。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冒险。更何况这种冒险在通过某些幕后操作后,很容易披上合法的外衣。所以这样的改革必然会给那些有权的部门和个人带来体制上的非合理收入,变成某些组织和个人对粮改垄断利润的再分配。而且粮食企业本身从这项改革中实际得到的微乎其微。一方面,本身它不具备享受粮改成果的体制;另一方面,操作者并没有将粮改的精神真正贯彻和运作起来,企业本身还只是徒得虚名。从这点上说,粮改即使是为了保护国有粮食企业,也是不尽成功的。粮食企业能得到一些收入,缓解一下压力,但效果也许不如改革者期望的那样好。而由此带来的利益流失以及因腐败等造成的社会成本则是惊人的。

粮食改革救活了粮食企业,捧红了粮食官员,一些组织和个人得以坐收体制带来合法的、不合法的“渔利”,使得一大批贪婪、低效、懒散的组织得以苟延残喘。至于农民,除了多一些紧箍咒外,好处是有限的。更有那些倾其所有,投入3~4万元到加工厂中的农民,则只能在一觉醒来时坠入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他们怎么也难以接受昨天还合法的“企业”今天就坠入深渊,他们可以去粮食流通企业买粮食加工,但有谁考虑过那样的成本和利润?算起来怕是永远也翻不了身。这样的“公益事业”,是断然不可以用商业来运作的。笔者可以武断地下一个结论:所有的粮食加工企业,如果还活得不错的话,它肯定是违规了。要实现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就必须垄断粮食的来源和去路,也就是说,农民的余粮全部都得由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和销售。而目前市场上的大米供应主要有以下五个流程:农民种出稻谷——加工单位收购、加工——流通至私人粮店——私人粮店零售——消费者购买。其中有三个完全由农民自己操作,国家名义上控制了收购和流通环节,实际只在收购上抓得很紧,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运输实行准运证管制,而没有真正实行销售渠道的垄断。这样,准运证就畸变成了一种特殊权力的商品,只要交纳一定比例的费用,就能向某些组织“买”到粮食准运证。缘此很多本应该由粮食企业得到的利益,就这样被“卖”掉了。有关部门或个人,就此凭借政策和体制的优势不劳而获。

我们忽视了一个本不应该忽视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到底是谁促进、活跃了粮食市场,繁荣了农村经济?诚实的答案是现在还背着“投机倒把”恶名的私商粮贩!然而,改革二十年了,这些为粮食流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商人还只配做私商粮贩,正是这些人,冒着巨大风险,与政府斡旋,以金钱作开山斧,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促进了粮食的流通。

事实上,旧的粮贩隐去后,新的就走上舞台,不同的是他们更有背景,更有实力。因为只要存在利益基础,粮贩就绝不会消失,这暗合了市场经济的原则。中国的农村如此广大,人口的数量如此庞大,由此产生的粮贩更是不计其数,为此,有关部门企图从源头开始加以新的控制,开始整顿加工单位,要求各类加工厂持50万元资金证明到有关部门备案,办理加工许可证,今后所用稻谷,一律按既定价格向国营粮站购买;没有50万元以上实力的加工单位(很多是农民自己的家庭作坊),则不予办理许可证,从理论上说该关闭。农民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事实上,50万元的资金证明是一个很不原则的要求,为了利益完全可以通融,于是权钱交易,人情泛滥,制度又变成了新的腐败机会。

四、对粮改的反思

粮食既然是商品,即使可能是所谓的特殊商品,它也应具有商品的一切特性。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只有通过市场,在交换中才能得到体现。没有交换,就无所谓价值,更无所谓价格。但是有了交换,如果这种交换体现在垄断市场上,特别是权力垄断的市场上,这种价格肯定会是扭曲的,不真实的,不公正的。现在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仅使得那些低效的组织及其成员,以及那些有门路者得以攫取不正当利润,而且还衍生了新的权力产物,为腐败创造了生存的土壤,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成本难以估量。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没有受益,只是养活了一个庞大、低效、贪婪的组织。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吗?粮食流通体制应该实行国家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即国家按需要每年收购一定数量的储备粮,国家对粮食市场价格调控手段主要依靠储备粮吞吐,其余的事可以让市场去做。歉年时,国家通过组织抛售储备粮来平衡供求,调节粮价,“囤积居奇”者就不会有什么作为;丰年的时候,在主产区向农民直接收购,防止“谷贱伤农”。政府只要控制了充足的储备粮,就不应该担心出什么乱子。

但是,从目前中央储备粮吞吐的操作形式看,基本是通过逐层向基层粮食部门分配计划指标实施。事实证明,这种办法不能主动地、预防性地影响市场和引导价格,调控过程往往持续很长时间。市场粮价上涨时,给销区紧急调粮抛售,由于储备粮销售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其中有利可图,基层粮食企业往往层层加价,甚至囤积,形成逆向调节,致使政府耗费大量财力,却难以稳定市场。

不过,从去年5月份以来,国家先后三次在批发市场竞价销售中央储备粮,都取得了成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通过粮食批发市场实施国家储备粮的吞吐调节,已经具备了政策基础和组织基础,特别是全国各地已建起数千个粮食批发市场,其中规模较大、功能较为完善的粮食现货批发市场有20多家,批发市场体系的初步完善为中央储备粮的吞吐调节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农产品流通体制 篇3

一、历史沿革

(一)1949-1952: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

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内经济中存在多种经济成份,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个体农民自主生产,农产品实行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体制。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三十七条规定:“关于商业:保护一切合法的公私贸易。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自由,但对于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业必须严格取缔。国营贸易机关应负调剂供求、稳定物价和扶助人民合作事业的责任。人民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办法,鼓励人民储蓄,便利侨汇,引导社会游资及无益于国计民生的商业资本投入工业及其他生产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战争造成的城乡分隔、交通运输破坏等原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受到严重阻滞。1950年,由于农业恢复较快,农产品产量增加,而城市因为“统一财经”造成暂时的需求不足,扩大工农产品的交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成为促进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为了保证国内包括农产品贸易在内的商品交易有序进行,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于1950年11月发出《关于取缔投机商业的几项指示》,要求各地对“不在各该当地人民政府规定之交易市场内交易者、故意抬高价格抢购物资或出售物资及散布谣言,刺激人心,致引物价波动者”等给以坚决打击,以保障“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贸易自由政策”。

195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土产会议推销土产的指示》,指出“推销大量的商品粮食、经济作物、出口物资和占农业收入很大比重的农副产品,就成为目前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通,1952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商业的指示》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利益,畅通城乡交流,为了提高私营经济的积极性,除了合理调整价格和适当划分经营范围之外,还应取消各地对私商的各种不当的限制,禁止各地交易所的独占垄断行为”。“中央商业部对于各种农业副产物,应固定适当的比价”。根据上述相关精神,国家加强对工农产品比价、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价的调控,以实施国家农业生产计划。在国家的干预下,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缩小了,自1950年到1952年底,农产品采购价格提高了21.6%,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9.7%。工农产品比价平均指数以1950年为100,1952年为90.3%。国家采取行政干预经济在当时是必要的,维护了市场的稳定,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4865万吨增长到1952年6 845万吨,年平均递增12.1%,是至今为止的最高增幅。其它农作物,如麻、烟等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

(二)1953-1978:农产品统购统销阶段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农产品不能满足国家高速推进工业化进程需要的问题立刻显现出来,再加上私人商业的投机倒把行为,进一步加剧农产品供不应求状况。上海、广州等地,农产品供求紧张非常突出,并有进一步蔓延之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中央于1953年10月16日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决议》指出:(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简称统购)的政策;(二)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简称统销)的政策;(三)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管制,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的政策;(四)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之下,由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

1954年9月4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1955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紧整顿粮食统销工作的指示》,8月,国务院发布《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1957年8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其他物资不准进入自由市场的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范围。1961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的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指出:“国家对粮食、棉花、食油(第一类物资)的统购统销政策,对其他重要农产品(第二类物资)通过合法进行派购的政策,必须坚持。”“除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和通过合同进行派购得重要农产品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农产品(第三类物资)。对于第三类物资,国家不规定派购任务,允许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个人仔国家指定的农村集市上出售,可以自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副产品的收购,分别采取统购、派购和议购的办法。”以后很长时期内,国家一直把统购、派购和议购作为农副产品收购的基本政策。至1978年,由商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管理派购的农副产品(不包括地方增加的)共有117种。统购统销政策是粮食供求紧张,国家需要在农村取得大量工业化积累等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证国家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的形成。从短期来看,利大于弊。但是,长期持续对对农产品的实行低价统购制度,必然扭曲农产品价格,扩大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压低了农民的收入,削弱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积累功能;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不能发挥市场在配置农业资源中的作用,影响了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发育,造成农产品的供应紧张;统购统销制度也阻碍农村的专业分工,抑制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三)1978-1984:逐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

1978-1984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产品流通体制也开始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行渐进式的改革,在从根本上不触动统购统销制度的条件下,有计划地提高农产品价格,逐步减少统购统销的农产品的品种,放开集市贸易,允许部分农产品议购议销和自由购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启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务院从1979年3月份起,陆续提高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高幅度为24.8%。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减少粮食征购指标。

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农业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3年1月,中共中央在《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对重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是完全必要的,但品种不宜过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农产品,继续实行统购派购;对农民完成派购任务的产品(包括粮食,布包括棉花)和非统购派购产品,应当允许多渠道经营。”10月29日,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组织多渠道经营的报告》,将商业部主管的一、二类农副产品由46种减少为21种,调下来的25种降为三类,实行市场调节。1984年7月,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农牧渔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报告》,又将原商业部系统管理的一、二类农副产品由21种减少为12种。截至1984年底,属于统派购农副产品有1978年的100多种减少到只剩下38种(其中中药材24种),即减少了67.6%,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总额中,国家按计划牌价统购、派购的比重从1978年的84.7%下降到1984年的39.4%。

与缩小统购统销范围和品种相对应的是开放集市贸易,允许部分产品实行议购议销和自由购销。1979年4月后,国家放宽对集市贸易的限制,规定三类农副产品和除棉花外完成统购任务的一、二类农副产品,均可实行议购议销和上市自由贸易。

(四)1985年至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从当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生猪、水产品和大中城市、工矿区的蔬菜,也要逐步取消派购,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至此,除少数品种外,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

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取消后,国家对农产品改为定购合同,由商业部门在播种季节前与农民协商,签订合同。定购的农产品一般按“倒三七”比价计价(即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1985年后,由于受宏观经济运行再次向工业倾斜的影响,农业投入不足,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大幅度减产,随后出现连续4年农业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为保障城市居民的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国家对粮食实行国家定购和市场购销的“双轨制”,对棉花等农产品实行统一收购经营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大大加快。1990年以后,郑州中央粮食批发市场和地方粮食批发市场相继建立。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并建立用于调节供求和市场价格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这标志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市场取向的跨步推进阶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同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农产品形成以市场购销为主,合同定购为辅的格局。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实行40多年的口粮定量办法,价格随行就市。1998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2001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将改革政策措施概括为“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一放”,就是棉花收购,打破垄断经营。“二分”,就是实行设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三加强”,就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和加强棉花质量监督。8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即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强化。

二、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经过60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初步发育,形成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市场网络;农产品价格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宏观调控机制。但相对于整个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而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还相对滞后,流通环节中的高成本、低效率依然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回顾六十年的改革历程,以世界发达国家作为参照样本,根据“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运用利益机制,依托法人主体和中介组织,将农业生产、加工、储运、供应、营销、服务等诸环节联为一体,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总体思路,笔者认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化取向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事实上就是一个不断市场化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实现由传统的统购统销向购销市场化的彻底转变。农产品购销市场化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对此在任何时候我们绝不能动摇。中国已加入WTO,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也要求中国按照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要求办事,逐步放松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控制。农产品改革的实践证明,用行政手段解决农产品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可能在短期能够达到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提高播种面积,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供求等目标,但是它是以牺牲效率和高昂的成本作为代价的,而且最终无法解决农业长期供给波动问题。只有继续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改变目前农产品流通中不适应市场的状况,才能实现农产品供求中长期平衡,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波动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为了进一步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保证国家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构建以农产品的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加快国有粮食部门市场化改造是农产品流通改革的关键。国有粮食部门改革必须打破垄断经营状况,引入竞争机制,允许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农产品市场流通。与此同时,国有粮食企业内部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机制、劳动机制和分配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经济规律和价值法则从事经营活动。

(二)必须健全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

在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们决不能放弃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因为,农业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又决定了完全市场化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易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即使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偶然的变化都会使这种过剩转化为不足;同时,粮食需求弹性小,市场上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价格的剧烈变动,如果任由市场机制调节,只会引发更大的波动,严重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其次,大多数农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对食物的需要。当食品因生产、流通而发生短缺时,将势必引发政治动荡和危机。特别是我们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确保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农产品完全市场化的局限性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完全把农产品生产流通全部让位于市场调节,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国家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节。

国际经验表明,市场经济越发达,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也越重要。因此,在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中,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当然,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和促进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而不是取而代之。为了完善对农产品流通的调控机制,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搞好制度建设和服务。政府可以运用制定法规、政策,提供制度性服务,提高财政支持和信息服务等,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和提高对农产品流通市场调控的能力和效果。针对加入WTO后农产品流通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政府还必须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设施建设,完善质量、检测、金融、保险、治安等服务机构。

(三)培育多种形式的流通中介组织

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在收集信息、组织商品流通、进行商品检测、提高交易谈判能力和协调纠纷处理等方面有优势,可以更好发挥对农户进入市场的指导作用,增强农民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纵观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从农产品收购体制的转变到农产品价格的放开,在这一过程中,中介组织始终被置于次要位置,农民、农产品缺乏进入市场的桥梁,生产与市场脱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可以这样说,市场中介组织的短缺使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普遍存在且长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已由原来的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单一购销体制发展为多渠道流通体制,在多渠道的流通体制中,在充分发挥国有商业和购销合作经济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个人及合伙组织、集体商业组织、农民股份合作购销组织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在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联合经营组织,特别注意要因势利导,采取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农民自己兴办流通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决定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农产品流通改革的实践证明,在市场发育和建设滞后的状况下,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都无法实现最终目标。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严重扭曲了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内耗和严重的浪费。同时,还人为的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改革这种状况,当前要尽快打破行业、地区限制,提高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体现;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产品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要求;也是加入WTO后实现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的需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人们对市场体系建设的总地要求,既反映了市场体系的不同侧面,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此,进一步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市场和质量监测体系,按国际惯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产品交易畅通无阻和食品安全。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大致经历了国家干预下市场调节,农产品统购统销,逐步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四个阶段。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完善市场体系。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体制,历史沿革,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刘力,蒙慧.WTO与中国农业发展对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关锐捷.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J].财贸经济,2001(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姚今观纪良纲.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与价格制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

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篇4

**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自1999年粮改全面启动以来,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艰难历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精心指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县粮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附营企业改制,购销企业重组,人员安置,再就业,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等工作。目前,粮食购销企业运转正常。现将粮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改革总体情况

截止目前止,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已经全部置换了职工身份,在岗职工实行返聘上岗(除军粮供应站)。

1、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情况。全县现有粮食购销企业1户,比1999年改革前13户减少了12户。企业在职人员减少287人(含退休人员),其中:职工163人;现设置粮站的有勐捧、勐伴、尚勇,人员实行返聘上岗。全县粮食购销企业已完成职工安置。安置率100%。

2、国有粮食附营企业改革情况。改革前,全县粮食附营企业有17户,有职工230人(退休人员),其中:职工185人。现全县粮食附营企业已全部改制,人员已全部置换,安置率达100%。

3、军粮供应站情况。担负全县驻军警粮油供应工作,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收自支)。

4、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全县改革试点从勐润乡粮贸公司开始,经济补偿参照省、州相关改革文件,补偿金每年工龄为540元。期间,解除劳动合同6人。

从XX年至XX年年期间,根据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企业改的若干政策规定(西政发[XX]46号及县人政府《关于对**县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腊政复[XX]13号文件执行,置换职工的经济补偿以现金和资产两种方式安置,工龄补偿金每年为1000元及同等1000元资产,1986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的给予3000元安置费,其余为1500元安置费。截至XX年年底,全县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已全部安置,企业实行返聘上岗,返聘人员13人,全县设有3个收储站。粮改以来,全县共解除劳动合同517人(含退休人员)其中:职工348人;企业遗嘱40人。全县粮食企业完成安置总额万元,其中:资产安置万元(评估价),现金安置万元,失业金、养老金万元,医疗保险金166万元,丧葬抚恤、遗嘱补助费万元,偿还银行贷款和工程款264万元。全县累计安置国有粮食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200人,占全部分流职工数的51%,其中粮食部门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100人,占全部安置

职工数的%。没有出现大的群体事件,保证了改革平稳推进。

5、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认定、剥离工作基本完成,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已从企业剥离上划到县粮食局集中管理。

6、“老粮、老人”问题已解决。全县粮食企业已完成陈化粮处理工作,期间,未发生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和违规违纪现象。企业退休人员已全部参加医疗保险,解决粮食企业几十年来看病难的老问题,兑现了退休人员丧葬抚恤金,解决了老同志的后顾之忧。

二、企业基本情况

全县粮食系统现有独立核算单位2户,其中:购销企业1户,军粮供应1户。有在职工28人(局机关9人、收储公司13人、军粮供应站6人)。

粮食购销企业固定资产总额901万元,现有存粮万公斤(含县级储备粮)。

三、主要做法

(一)建立机构

万事开头难,开好头就成功了一半。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启动,全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也随之加快。经报请县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粮食局,负责全县粮食企业改制工作,并做好粮改方案的调研、协调、督办和落实工作。

(二)宣传动员,吃透政策精神

为进一步深化粮食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根据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政策规定》(西政发[XX]46号)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腊党发[XX]4号)及县政府《关于对**县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腊政复[XX]13号)精神,结合全县粮食企业状况。统一部署、统一政策、统一目标、分级负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广泛宣传粮改政策,为做好粮改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思

想和工作基础。

为了指导好全县粮改工作,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学习了全国、全省粮改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国务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规定,利用会议和其它形式学习宣传粮改政策精神和上级主管局工作要求,提高指导水平和能力。在搞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县局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深入宣传粮改政策精神,层层发动,广泛动员。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发动,使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增强,广大职工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逐步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也逐步从抵触情绪中转变过来,以正确的认识来理解改革,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改革,以自觉的行动来参与改革,从而为粮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营造氛围,争取环境。

(三)统一思想,稳步实施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按照企业制定的改革方案,并经职工大会讨

论通过。所安置资产全部由中介评估机构评估,并在职工大会上公布。1999年全县改革试点从勐润乡粮贸公司开始,按计划分步骤进行实施。但由于粮食部门自身改革步伐滞后,内部经营机制僵化,加上政策上不配套,各种矛盾和问题明显地显露出来。县局认真分析了粮食企业实际,人员多、负债大、资产少等问题。深刻地认识到,现行粮食流通体制政企不分,中央与地方的责权不清,国有粮食企业人员膨胀,经营亏损和财务挂帐剧增,到了非改不可、刻不容缓的时候。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早改革早主动,只有下决心走改革之路,走内部挖潜之路,才能使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确保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的前提下,因企制宜,分类实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整体推进粮改工作,为全县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指导监督,确保粮改顺

利进行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更好的履行职责,做好粮食流通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更新思想观念,转变行政职能方面。县局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尽快转变职能,由过去的主要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变为管理全社会的粮食经营企业;由过去管理国有粮食企业的一些经营活动改为管理主体的准入和行为规范;由过去的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管理转变为依据《条例》进行法制化管理。把法制手段和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同时,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做到了指导、协调、服务与监管并重,通过指导、协调和服务来加强监管。在组建粮食流通管理的执法机构方面,要按照州局要求,设立监督检查机构,并返聘4名下岗职工,抓好行业监管的力

度,逐步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和行政执法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粮食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是严把市场准入关、质量检验关和入市收购资格的审核工作,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对所有申报经营粮食的企业审核的标准、程序、结果要向社会公布,操作过程要公平、公正。同时,做好对经营者的粮食收购、储存、销售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确保粮食供应市场的安全。在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方面,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统计报表体系,依法将从事粮食收购、储存、加工、批发、零售企业和以粮食为原料的饲料、工业企业等粮食经营者全部纳入统计范围。目前,全县从事粮食经营、个体加工业有113户;其中:个体加工户72户,个体粮食零售户36户,转化用粮3户,国有粮食企业2户。通过粮食流通统计,对纷繁复杂的粮食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析,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的科学、客观和准确,为政府实施宏

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切实加强了粮食市场的监管,维护了粮食市场秩序。通过以上工作开展,有利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了在粮改期间,粮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顺利推进粮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基本经验与体会

我县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总体上讲平稳顺利,改革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我们认为其基本经验有以下几点:

1、领导高度重视,是确保粮改顺利进行的政治保证。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清醒的认识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粮食企业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分流并安置近500余名职工,肯定是一场硬仗,要想完成这个硬任务,必须把粮改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粮改期间,县政府组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粮改工作,每

个步骤都精心策划、精心研究、精心组织,上级主管局和相关部门也对粮改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各级领导对粮改工作的高度重视做保证,才使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2、广泛宣传,吃透政策,是确保粮改顺利进行的基础。近年来,县局利用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国家粮改政策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宣传材料6000余份,营造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浓厚氛围。同时,组织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粮改精神和国家、省局关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要求,取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顺利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打下了好的思想基础。

3、团结协作,是确保粮改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持。粮改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的工程,仅靠粮食部门自身努力无法推进。在粮改的实施过程中,各有关部门都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从维护改革 的大局出发,表现出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真正做到了一切以改革为重,一切服务于改革,一切服从于改革。各职能部门都能按照各自的职责,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为全县粮改顺利推进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4、实施方案具体,是确保粮改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粮改进程中,我们坚持“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以人为本,善待职工”的原则,在严格执行省、州粮改政策一些大的原则前提下,尽量利用政策,争取政策,在上级政策框架允许范围内,结合我县市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研究制定粮改方案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并经多次讨论和修改,最后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实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原勐润乡是我县粮改试点乡镇,1999年完成了粮贸公司改制工作,在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原勐

润乡粮贸公司改制之所以比较顺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粮改方案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加之,当时,经济补偿参照省、州相关改革文件,补偿金每年工龄为540元。并在成功完成勐润乡改制后,逐步向全县全面铺开。

5、确保稳定,是确保粮改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全县粮食系统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过程中,操作慎重,工作过细,没有引起社会震动,使粮改在平稳中顺利进行。在期限改期间,为使粮改稳步向前推进,必须创造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工作中,我们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抓防范,确保粮食安全。二是抓难点,妥善处理职工上访问题。三是抓重点,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总的来说,我县的稳定工作基本上做到了苗头发现得早、问题处理得好、矛盾化解得了、事态控制得住,保证了粮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流通体制改革分工敲定 篇5

近日, 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 (以下简称《分工方案》) 。在这份《分工方案》中, 主要工作有48项, 涉及到国家部委22个。记者发现, 《分工方案》中不乏亮点, 核心内容包括建立现代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规范流通企业经营等方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分工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流通领域多头管理的问题。但是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不是有分工方案就能解决, 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流通经济发展战略。而且, 在多头管理的背景下, 理顺流通体制还有很多现实难题。

现代流通体系怎么建?

对于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 《分工方案》提出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优化城市流通网络布局、大力推广并优化供应链管理、全面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培育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内容, 涉及的部委有商务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对记者表示, 这些国家部门是平行单位, 不能说谁领导谁, 这是部际工作最大的难点。即便是有一个牵头单位, 这种问题也很难解决。

在《分工方案》中, “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能力和营销服务水平”这一条工作主要是由商务部牵头, 其他相关部委配合。目前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是资金, 农民缺少可抵押项目, 贷款非常难。而在《分工方案》的具体内容中, 该工作的扶持工作却不涉及银行。黑龙江省尚志市贤江粮食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张贤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于合作社缺少资金, 往往不能及时购买农机、化肥等, 更不用说物流能力的建设, 合作社的力量不能发挥, 粮食的销路也就出现问题。“我们合作社的实力在当地数一数二, 但是由于缺少可抵押的物品, 贷款非常难, 而有些实力不如我们的合作社在银行里有门路, 反而能轻松的拿到贷款。”

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从根本上决定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的是生产力和生产体制, 只有通过合理的土地使用权集中, 提高农民的规模实力和话语权, 使农产品流通具备现代因素的基础。而即便是农产品能够规模生产, 要想顺利进城还需要经过市政、交警等一系列的管理部门。以上这些具体问题都需要商务部与各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协调, 进一步细化协作方案。

《分工方案》中有“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 严禁阻碍、限制外地商品、服务和经营者进入本地市场”的规定, 牵头落实部门是商务部。南通苏中医药物流有限公司药品第三方物流运营总监邓杰山告诉本刊记者, 现在药品商业企业的经营, 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严重, 外地商业企业很难打进当地。两年前山东省37家医药商业企业联名指责山东海王违规实施“阳光集中配送”涉嫌垄断便是很好的说明。医药流通是商务部的主要工作内容, 但是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困扰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 如何破解这种难题, 着实考验领导者的智慧。

税费成本怎么降?

《分工方案》中第二个核心内容就是降低流通企业的经营税费, 包括农产品的免税政策、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工商用电用水同价、绿色通道、收费公路专项清理等, 涉及到包括财政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在内的7个部门。

以治理收费公路为例, 涉及到的最主要部门是交通运输部。《分工方案》规定, “深入推进收费公路专项清理, 坚决取缔各种违规及不合理收费, 降低偏高的通行费收费标准”。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收费公路专项清理撤销和调整了328个存在间距不合理、间距过近等问题的收费站, 停止收费的公路里程3 7 0 6公里。全国有15.6万公里收费公路, 清理成果却不足总里程的2.4%, 一时之间, 质疑声四起。

“其实这部分收费并不是运输企业最头疼的, ”北京新杰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宾说, 让物流企业最担心的是乱收费, 这部分费用无法进入企业账务预算和管理, 也没人知道这部分罚款究竟流向哪里、如何使用。“乱收费”问题, 一直是中央、地方媒体报道的重点, 但却一直难以解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方利益作祟, 罚款被当地政府视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而此次《分工方案》中实施的主要部门仍是交通运输部, 取消违规收费乱罚款的关键不仅取决于交通部门的决心, 更有赖于地方政府的支持。

《分工方案》要求继续加强“营改增”工作。有消息称“营改增”政策将在今年全面实行。但是从试点执行的效果来看, “营改增”确实给物流企业带来了税负的增加。刘海宾告诉记者, 新杰物流在“营改增”之前的总体税负为3%~3.5%, 在“营改增”之后达到了6%。而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显示, 大部分物流行业试点企业, 都或多或少增加了成本。因此,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也积极向相关部门呼吁, 要求降低物流业的增值税率或者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从试点来看, 一些省市出台了补贴措施, 但基本原则是“先交税、后补贴”, 有的补贴款甚至几个月才能拨付。“配套扶持政策的实施, 是物流行业营改增成败的关键。”刘海宾认为。

企业经营怎么规范?

《分工方案》规定要形成流通行业的进入退出机制、加大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打击违法用地、健全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等, 这些都是促进企业规范经营的重要手段。据记者了解, 从2003年到2012年, 流通领域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四十多部、行业标准近700项。

当前我国流通市场上的问题, 不是无法可依, 而是执法不严。例如在2011年实施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出台了号称历史上最严格的治理超载措施, 但是在交通部门执法的过程中, 仅仅是罚款了事, 造成了超载现象更加严重。再例如在今年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严禁野蛮分拣、倒卖快递单号等行为, 但这些行为至今仍旧大量存在。中通速递董事长赖梅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当前快递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基础设施投入的速度, 如果严禁野蛮分拣, 快递的效率将大大下降。从市场角度来讲, 企业超载、野蛮分拣等违规行为, 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而监管部门罚款的额度远不及其违规经营带来的利润, 造成了企业违规经营有恃无恐。

大力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 篇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的要求,杨雄市长最近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上海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方案》。本市将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支撑,着力改革流通管理体制,推动建立“市场决定、政府有为、社会协同”三位一体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增强流通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加快步入世界级消费城市行列,加快建成国际贸易中心。《试点方案》聚焦建设开放创新的流通发展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体系和建立高效统一的市场治理体系三大领域,提出了1 2项主要任务和6大重点工程。会议指出,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核心是要主动顺应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制度创新,努力破除阻碍大市场、大流通的深层次因素。要鼓励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组织形式发展。要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协同效应,把内外贸结合得更好,促进商贸流通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基于粮食安全的粮食流通体制研究 篇7

一、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1. 粮食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粮食流通对促进和引导粮食生产、调节需求和减少供求波动、保证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合理地组织粮食流通, 及时把商品粮供应给各种用粮单位和广大消费者, 保证粮食市场和价格稳定, 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全社会对粮食消费的需求, 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粮食流通还直接关系到粮食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换。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扩大和进程的加快, 粮食商品需求量增加, 粮食流通在粮食产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如何尽快建立起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的问题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2. 粮食流通对粮食安全的直接影响

粮食流通体制的确立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直接关键的影响。首先是优化配置粮食资源。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促使我国的各种粮食生产要素向着更能适应全社会的粮食消费结构、更加短缺的粮食领域、更加适宜种植的地域和人群进行优化配置, 从而促使各种粮食生产资源向着生产成本更低、更适宜种植的地域集中, 有利于我国粮食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其次推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更为紧密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 为使粮食商品能像市场上其它商品一样在全国各地自由流通, 国家将更加关注和大力推进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建设。各粮食主销区为确保本地的粮食安全, 会通过全国性的和各省际间的粮食批发市场大笔购进本地所需要的粮食以弥补其不足之外, 还会主动地与粮食主产区建立更加紧密和规范的长期粮食购销合作关系。这对进一步加快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的形成、随时沟通产销区间的供求关系、维持全国各地区间粮食购销贸易平衡将发挥很好的作用;第三, 促进国家建成强有力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在全国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之后, 早日建立健全更为有效的强有力的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这需要国家采取更加具体、更加强硬的措施保护并稳定地提高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更好地保护和激发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同时更需要国家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预警体系, 增强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对粮食应急需求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完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措施和建议

1. 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应遵循市场价格规律, 坚持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调节。同时应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实行有效调控结合起来, 通过政府对粮食市场的有效干预, 避免粮价剧烈波动, 把粮食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确保消费者和农民的利益。完善粮食价格机制要确定三点:一是建立市场为主导的粮食价格机制;二是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三是规范粮食市场体系、强化正当竞争机制。

2. 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立足我国储备粮管理的实际情况, 结合借鉴国外储备粮管理的有效经验和做法,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建设:一是优化专项储备规模, 着力发展周转储备体系;二是建立高效灵活严密的储备粮存储机制和轮换机制;三是加大推进专项储备粮的集中管理;四是推行粮食储备代理机制, 健全委托代理制度;五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防范专项储备贷款风险, 推行建立轮换风险准备金制度。六是建立健全专项储备粮管理协调机制, 提高储备粮运行管理效率。

3. 强化政府职能作用, 完善宏观调控政策

基于粮食安全, 粮食流通体制问题研究, 主产区生产的商品粮部分用于满足外省需求, 另一部分用来解决本区的粮食需求。满足外省需求的商品粮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其补贴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满足主产区内部需求的商品粮则属于区域性的公共产品, 由中央政府与非粮食生产者进行成本分摊。

4. 进一步完善粮食直接补贴制度

目前,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制度已确立, 但仅是刚刚起步。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和确保粮食安全, 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制度。

明确粮食补贴政策内容, 加大粮食补贴资金力度。对补贴对象的明确界定, 增加粮食灾害补贴和制定出台农业保险等, 同时也要拓宽补贴资金渠道, 加大补贴力度。

合理确定补贴标准, 建立产销区之间的补贴资金转移机制

产销区间的粮食直接补贴标准的差别过大, 不利于比较优势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中央政府应对各省的粮食直接补贴标准进行适当协调。同时, 我们还应着力探讨省际间跨区的粮食直接补贴办法, 进行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横向转移支付和纵向转移支付的尝试, 逐步形成产区直接补贴农民, 销区直接补贴产区的机制。

5. 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粮食市场将逐渐向国际开放, 融入世界粮食市场。为了更好地发挥进出口调节作用, 应进一步完善调控机制和操作方式。

我们一方面要赋予更多的企业进出口权, 引进竞争机制;另一方面, 借鉴国际上通行做法, 对进出口实行招投标制度, 约束进出口企业经营行为。采取这种方式, 一是公开、透明, 促使进出口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二是在一定时期内, 可实现以最高价对外出口、以最低价进口, 使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获益;三是进出口总量可以控制在国家计划内, 尽量减少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目前, 我国粮食供需总体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粮食供需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从区域分布上看, 地区间的供给不平衡状况加剧。粮食流通已逐渐成为国内粮食发展的重要问题。保证我国现阶段的粮食安全, 必须要从粮食流通制度方面来思考, 在粮食经营市场化、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 如何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 这些对农业尤其是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功效。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应该坚持的方向, 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粮食资源调配中的基础作用, 才能符合当前经济的发展, 才能促进粮食的安全。建立国家有效调控下的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 不仅是粮食流通安全保障, 也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海滨.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及进一步深化的思路[J].商业研究, 2000, (3) .

[2]林军.适应国家宏观调控需要, 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J].求实, 2003, (20) .

[3]贺涛.国外粮食流通体制评价及其启示[J].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4, (1) .

农产品流通体制 篇8

(一) 依托交通枢纽、生产基地、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 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 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商贸中心、专业市场以及全国性和区域性配送中心。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 下同)

(二) 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向现货转型, 增加期货市场交易品种。 (商务部、证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 优化城市流通网络布局, 有序推进贸易中心城市和商业街建设, 支持特色商业适度集聚, 鼓励便利店、中小综合超市等发展, 构建便利消费、便民生活服务体系。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 增加农村商业网点, 拓展网点功能, 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能力和营销服务水平。支持流通企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营销网络, 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 (商务部、农业部、工商总局、供销合作总社)

(四)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加强城际配送、城市配送、农村配送的有效衔接, 推广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 规范货物装卸场站建设和作业标准。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 加快建设完整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 健全旧货流通网络, 促进循环消费。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供销合作总社)

二、积极创新流通方式

(六) 大力推广并优化供应链管理, 鼓励流通企业拓展设计、展示、配送、分销、回收等业务。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完善认证、支付等支撑体系, 鼓励流通企业建立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创新网络销售模式, 发展电话购物、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网络商品与服务交易。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 统筹农产品集散地、销地、产地批发市场建设, 构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 积极推广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以及农产品展销中心、直销店等产销衔接方式, 在大中城市探索采用流动售卖车。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农业部、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 鼓励商业企业采购和销售绿色产品, 促进节能环保产品消费, 支持发展信用消费。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 围绕节能环保、流通设施、流通信息化等关键领域, 大力推进流通标准应用。推动商品条码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 健全全国统一的物品编码体系。 (质检总局、商务部)

三、提高保障市场供应能力

(十一) 支持建设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以及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等, 发挥公益性流通设施在满足消费需求、保障市场稳定、提高应急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农业部、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 完善中央与地方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优化储备品种和区域结构, 适当扩大肉类、食糖、边销茶和地方储备中的小包装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储备规模。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粮食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 强化市场运行分析和预测预警, 增强市场调控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加强市场应急调控骨干企业队伍建设, 提高迅速集散应急商品能力, 综合运用信息引导、区域调剂、收储投放、进出口等手段保障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农业部、财政部、粮食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全面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

(十四) 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战略任务, 加强规划和引导, 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的有机融合。鼓励流通领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创新, 加快推广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粮食局)

(十五) 推进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粮食局)

(十六) 支持流通企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仓储、采购、运输、订单等环节的科学管理水平。鼓励流通企业与供应商、信息服务商加强合作, 支持开发和推广适用于中小流通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

(十七) 加强流通领域信息安全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

五、培育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

(十八) 积极培育大型流通企业, 支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支持中小流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健全中小流通企业服务体系, 扶持发展一批专业服务机构, 为中小流通企业提供融资、市场开拓、科技应用和管理咨询等服务。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

(十九) 鼓励发展直营连锁和特许连锁, 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拓展连锁经营网络。 (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

(二十) 积极推进批发市场建设改造和运营模式创新, 增强商品吞吐能力和价格发现功能。推动零售企业转变营销方式, 提高自营比重。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 支持流通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中心, 积极发展统一配送。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流通品牌创新发展。 (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

六、大力规范市场秩序

(二十三) 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生命安全等商品的流通准入管理, 形成覆盖准入、监管、退出的全程管理机制。 (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粮食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 充分利用社会检测资源, 建立涉及人身健康与安全的商品检验制度。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 改进监管手段和检验检测技术条件。细化部门职责分工, 堵塞监管漏洞。 (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公安部、粮食局)

(二十五) 建立健全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酒类、中药材、农资等商品流通追溯体系。 (商务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

(二十六) 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和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加强网络商品交易的监督管理。规范零售商、供应商交易行为, 建立平等和谐的零供关系。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

(二十七) 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 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

七、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开放

(二十八) 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流通管理体制, 健全部门协作机制, 强化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相互衔接, 提高管理效能。加快流通管理部门职能转变,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现代流通综合试点, 加强统筹协调, 加快推进大流通、大市场建设。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粮食局)

(二十九) 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 严禁阻碍、限制外地商品、服务和经营者进入本地市场。 (商务部、税务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等部门负责)

(三十) 严厉查处经营者通过垄断协议等方式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一)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流通领域, 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

(三十二) 进一步提高流通产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引进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带动传统流通产业升级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流通企业“走出去”, 通过新建、并购、参股、增资等方式建立海外分销中心、展示中心等营销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三) 积极培育国内商品市场的对外贸易功能,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商务部牵头)

八、制定完善流通网络规划

(三十四) 制定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 做好各层级、各区域之间规划衔接。 (商务部牵头)

(三十五) 科学编制商业网点规划, 确定商业网点发展建设需求, 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各地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商业网点建设需求, 做好与商业网点规划的相互衔接。完善社区商业网点配置, 新建社区 (含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小区、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安置住房小区) 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严格社区商业网点用途监管, 不得随意改变必备商业网点的用途和性质, 拆迁改建时应保证其基本服务功能不缺失。各地可根据实际发布商业网点建设指导目录,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

九、加大流通业用地支持力度

(三十六)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流通业建设项目用地标准, 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安排流通业各类用地。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流通设施, 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 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鼓励各地以租赁方式供应流通业用地。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流通业。依法加强流通业用地管理, 禁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等名义圈占土地, 防止土地闲置浪费。 (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农业部)

(三十七) 制定政府鼓励的流通设施目录, 对纳入目录的项目用地予以支持。 (商务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

十、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三十八) 积极发挥中央政府相关投资的促进作用, 完善促进消费的财政政策, 扩大流通促进资金规模, 重点支持公益性流通设施、农产品和农村流通体系、流通信息化建设, 以及家政和餐饮等生活服务业、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绿色流通、扩大消费等。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九)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流通产业特点,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改进信贷管理, 发展融资租赁、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商业保理等业务。充分发挥典当等行业对中小和微型企业融资的补充作用。拓宽流通企业融资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流通企业上市融资、设立财务公司及发行公司 (企业) 债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改进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方式, 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证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减轻流通产业税收负担

(四十) 在一定期限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有条件的鲜活农产品。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的税收政策。完善并落实家政服务企业免征营业税政策, 促进生活服务业发展。落实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政策, 促进连锁经营企业跨地区发展。积极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 完善流通业税制。 (财政部、税务总局)

十二、降低流通环节费用

(四十一) 抓紧出台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实施方案。优化银行卡刷卡费率结构, 降低总体费用水平, 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加快推进工商用电用水同价。切实规范农产品市场收费、零售商供应商交易收费等流通领域收费行为。 (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粮食局)

(四十二) 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确保所有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全部免缴车辆通行费, 结合实际完善适用品种范围。 (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

(四十三) 深入推进收费公路专项清理, 坚决取缔各种违规及不合理收费, 降低偏高的通行费收费标准。从严审批一级及以下公路和独立桥梁、隧道收费项目。按照逐步有序的原则, 加快推进国家确定的西部地区省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进度。 (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十三、完善流通领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四十四) 推动制定、修改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 提升流通立法层级。抓紧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积极推动修改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 研究制定典当管理、商业网点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规定。 (法制办、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工商总局、农业部、质检总局、粮食局)

(四十五) 积极完善流通标准化体系, 加大流通标准的制定、实施与宣传力度。 (质检总局、商务部)

十四、健全统计和监测制度

(四十六)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科学规范的流通统计调查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 不断提高流通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水平。加强零售、电子商务、居民服务、生产资料流通等重点流通领域的统计数据开发应用, 提高服务宏观调控和企业发展的能力。 (统计局、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

(四十七) 扩大城乡市场监测体系覆盖面, 优化样本企业结构, 推进信息采集智能化发展, 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及时, 加快监测信息成果转化。 (商务部、粮食局)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

农产品流通体制 篇9

陕西省深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顺利实现了向“市场主渠道”的转轨, 多种粮食经营主体参与的粮食流通格局已经形成, 适应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新型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通过兼并重组, 组建新企业328户, 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240户。国有粮食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连续4年实现全省盈利, 盈利水平位居全国粮食产销平衡省份前列。

过去5年, 陕西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5年间, 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粮食仓库设施及物流建设、仓房维修改造等近3.6亿元。经省政府批准, 制定实施了《陕西省粮油仓储设施建设规划 (2010-2015) 》, 目前已启动实施28个项目。粮油加工业快速发展, 2011年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并涌现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和陕西驰名商标。积极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工程, 为全省6万多农户配置了标准化储粮装具, 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约300多万kg。

上一篇:乐学语文下一篇:英语词汇教学摭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