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本

2024-10-30

无形资本(精选4篇)

无形资本 篇1

现代经济中,相比体力劳动而言,智力劳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智力活动结合的无形资本是一种新的资本运动形式。作为智力劳动成果物化的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异,两类资本也具有差异巨大的外在表现方式及运动形式。本文以马克思的方法论对无形资本进行研究,究其原因:一是国际分工深化下的资本分类配置与马克思的资本研究范围是一致的,马克思的资本概念、研究范围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国际分工深化下的资本分类配置研究的也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二是形成无形资本的智力活动与马克思关于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划分是类似的。本文的任务是对无形资本的形成、积累、运动等进行系统研究,注重对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的对比,对二者的共同性与不同进行区分。

一、无形资本的形成与积累

(一)无形资本的形成

1.智力劳动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唯一来源。

一个品牌的树立、一个技术的形成是不断地创新、试验、验证、改进的结果,是不断地认识需求和优化用户反馈的结果,也是人的脑力劳动的产物。所以,识别风险、应对风险,分析各种不确定性,成功失败的经验总结都是人的智力劳动。只有人的智力劳动才能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才能对原有的无形资本进行改进与创新,智力劳动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唯一来源。但是只有物化的智力劳动才是无形资本,只有反映了当时情况和智力劳动的一个设计、一个技术、一个制度改进被记录、被申请成为专利才能是无形资本,才具有了对以后的智力劳动进行支持的基础。

2.实践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必要条件。

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实践是验证技术是否可行的唯一标准。一个技术的形成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实践活动,技术的表现是思维意识,但本质还是物质的。

设计是应对市场需求的实践,必须真正接近市场、感受市场才能了解需求。从现实看,发达国家占据了设计的制高点,新设计层出不穷,除了人才较多的比较优势之外,其市场大、距离市场近也是重要原因。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也是个实践的过程,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分析,需要对新设计的效果做评估,继而再改进完善。所以,设计也是紧贴实际的,也是物质的。

制度是从生产实践的成功、失败的经验中总结而来的,是为了降低监督成本、交易成本而来,是从历时长久的生产实践中而来,也是从巨大的损失中而来。一条条看似简单条文的背后都是生产实践甚至是血淋淋的教训。所以,制度的本质是物质的。

品牌是通过已经生产的产品树立的,完全是靠事实说话。广告宣传也许能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但是不能持久,品牌的树立最终还是要靠以前产品的影响,行动才是最好的宣传。所以,品牌的本质也是实践的、物质的。

3.传承与创新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基本方法。

创新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手段。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就是“变化”,客观经济环境、需求、技术变化了就产生了不确定性,其共同点就是“变化”。客观的变化产生了,主观的应对就要相应地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创新。创新的重要作用就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

传承是降低创新成本的重要办法。创新也是有成本的活动,绝大多数创新都是团队行为、有目的的智力活动,就是“灵机一动”的创新也需要大量的实践支持。有成本就要考虑经济性,而传承是节约成本的重要办法。传承就是利用已有的技术、设计等,充分挖掘内含的思路与方法,并能够利用已有的试验、验证数据节约大量的试验成本和时间,减少盲目性,了解了走过的弯路和失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大量的降低创新成本。实际上,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型号具有明显的传承色彩,也充分证明了传承在创新领域里降低成本的作用。

传承是通过各种文档、资料、口授实现的,人也是重要媒介。在手工业时代,师徒技艺相传是重要的、基本的、也是可以说是唯一技术传承路径。在现代的工业化时代,传承主要是通过各种文档、资料实现的对智力活动的成果的记录。但人之间的传授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路径,一是因为文档资料再翔实也是一种浓缩,有些思路灵感难以记录;二是因为文档资料繁杂,浩如烟海,难以快速阅读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人之间的传授可以是高效的、快速的,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实际上团队是无形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形式,原因就在于团队突出了人在传承中的作用。

(二)无形资本的积累过程

1.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

无形资本的积累需要一个起点,即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只有有了资本原始积累才能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不断地积累、增大。要形成自己的无形资本,需要有一个起点、一个起始存量,就需要一个技术平台、一个人才团队、一个支持的制度、一个外在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开始自己的无形资本形成过程。

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源之一是有形资本中的产权确立。与传统的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不同的是,无形资本原始积累不是来源于暴力掠夺,而是来源于企业的内部脑体劳动分工,把智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把智力劳动的成果物化,赋予其物的属性,赋予所有权、专有使用权。所以,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源于有形资本中的产权确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法律制度发展变革的结果。

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源之二是重要的原始创新。大部分的创新是在前人的智力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但是有些重大创新是原始的创新,这些创新属于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后其它的改进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创新最明显的例子是数字技术之于模拟技术的变化,电脑的视窗操作系统之于DOS系统,智能手机之于功能手机等,还有网络技术、搜索技术的出现,都是革命性的,最原始的技术创新是基础,是后来相关其它技术创新的起点,属于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制度创新同样也是,重大的原始创新是其它制度改进的基础,没有原始制度创新就没有后来制度的积累,原始制度创新也属于无形资本原始积累。

2.剩余价值转化为无形资本。

资本形成需要投入,无形资本形成也需要投入。与传统的资本积累一样,无形资本积累来源于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转化。剩余价值转化为无形资本的积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智力劳动者与无形资本相结合,生产的剩余价值直接凝固在无形资本里,无形资本实现了“自我积累”;二是有形资本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生产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无形资本,既可以通过购买也可以通过增加智力劳动者的劳动,实现无形资本的增加。

(三)无形资本形成的特点

1.企业是无形资本形成的主体。

无形资本是在企业里形成的,企业的智力活动是无形资本形成的直接来源。其中的专利使其获得了某段时间的垄断使用权,好的设计能够抢占市场机会,未公开的技术秘密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产品溢价等。无形资本的形成是企业专门的生产活动,企业雇佣了智力劳动的劳动者从事智力劳动、产出智力产品,这与一般生产的产品无异。政府可以用经济的手段影响企业的行为,促进增加无形资本的形成。首要的是国家要加强产权保护,只有强有力的产权保护才能给企业以无形资本的专有使用权、收益权,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企业的无形资本形成。其次是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把企业在科技领域中的地位提高,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减少科技与产业间的阻隔,使科技成果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转化为无形资本。最后,要适度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适当延长企业的生存期,为无形资本的形成准备一些基本条件。

2.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基础。

首先,科学研究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基础。技术研发是企业的智力劳动者运用科学知识等公共知识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型号、技术实现做出创新,形成属于企业自己的技术,科学知识等公共知识是智力劳动者掌握的知识的来源,也是企业无形资本形成的基础。相应地,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大与否,不能简单地看科技水平、尖端项目,还要看无形资本的多少,只有无形资本才是深入到生产过程之中,才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所以,科技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无形资本的形成上,这是科技发展的目的。其次,教育为企业输送大量智力劳动者。企业要形成无形资本,就需要雇佣懂得科学技术、懂得研究的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整个国家、社会的科研的发展。更深入看,教育也是科研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大力发展教育是国家助推无形资本形成的有力之举。

3.无形资本的形成是世界性的竞争。

首先,企业在技术领域开展了世界性竞争。专利授予申请人一定时间的垄断使用权,申请专利遵循的是“谁先申报谁先得”原则,专利权保护的日益完善、几乎为零的运输成本,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并且,世界性竞争的结果是寡头垄断,只有少数技术赢得竞争并迅速占有了有利的地位,尤其是基础性的标准与技术使后参与者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再者,极为重要的机密技术是买不到的。有很多重要技术是采用机密的办法存在的,例如军事技术、产品秘方等。在机密技术领域,技术是不被授权使用的,只能购买产品,掌握机密技术的企业通过出售产品可获得长期的超额利润。所以,无论是专利竞争还是机密技术竞争,都成为世界性的竞争。其次,企业在品牌领域开展了世界性竞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并购愈演愈烈。掌握最多无形资本的企业利用竞争优势获得的充足资本并购竞争对手,已经成为一种竞争手段;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通过合并等手段扩大无形资本拥有量,争取在竞争中获胜。这两种并购都加剧了企业在品牌领域的竞争,逐步成为寡头竞争,使无形资本形成成为世界性的竞争。

4.无形资本的形成是风险很大的投入。

首先,无形资本的形成需要大量投入。无形资本是智力劳动成果物化而来,智力劳动者是高级人力成本,尤其是尖端人才的薪酬更是昂贵;无形资本又是智力劳动的累积投入形成的,无形资本的形成需要连续投入,那么累积起来的成本就更加巨大。无形资本在取得收益之前的投入都是沉没成本,而且只有超过一定水平的技术才能最终获取收益,这就决定了无形资本形成的巨大风险,且不能半途而废,中途放弃就得不到任何收益与补偿。所以,无形资本形成需要巨大和长久的支持。其次,无形资本的形成需要不断创新。无形资本连续取得收益需要其创新速度快于失效速度,需要有紧迫的竞争意识,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无形资本形成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无形资本的运动过程

(一)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的运动过程

随着生产过程的扩展,资本的运动过程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资本在购买阶段,仍然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类,但是不变资本区分为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可变资本区分为体力劳动力与智力劳动力。其次,生产过程也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加工制造,耗费有形资本与体力劳动,在市场中降低产品价值进行竞争,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加强劳动监督、增加产品数量;另一部分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研究、设计出功能、性能更好的产品,消除各种质量隐患,在市场中靠扑捉需求信息、质量进行竞争,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加强对智力劳动的激励、提高产品价格溢价。可以看到,资本增殖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数量,还可以有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等。作为市场竞争规律的价值规律也要更多的包含了智力劳动(复杂劳动)的因素。

(二)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

1.无形资本价值补偿的表现与性质。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性质是固定资本的折旧。作为固定资本,无形资本的消耗需要价值补偿,每年都要补偿消耗掉的那部分价值。唯一不同的是,有形资本的固定资本是逐年提取折旧,到期一次重置,而无形资本是不断改进与更新。

2.无形资本的补偿必须大于或者等于无形资本的消耗,无形资本的运动才能进行下去。无形资本的补偿至少等于无形资本的消耗,这样,无形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才能维持;无形资本的补偿要大于无形资本的消耗,这样,无形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才能进行。

3.无形资本收益保护对无形资本价值补偿的决定性作用。无形资本收益的保护对于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具有重要意义和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无形资本不仅被其所有的企业所使用,还被其它企业所使用,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延伸到了企业之外,因此国家对无形资本收益的保护异常重要。

(三)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

1.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表现为(边际)改进、完善。

无形资本具有固定资本的基本特征,其功能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耗,需要不断地补偿。与有形资本的实物补偿表现为一次性新旧替换不同,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一般表现为(边际)改进、完善,是在不断地进行,当然局部改进并不与全面革新冲突。既然是边际改进与完善,说明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只有明白了前面的技术思路来由才能知道后来的方向,只有明白了前面的制度的漏洞、失误和错误才能更好改进、少走弯路,只有明白了前面的数据参数及其变化过程才能知道变量间的重要关系,只有明白了前面的企业发展战略如何形成的才能知道如何更好的继续总结经验教训树立品牌。

2.无形资本消耗与补偿也存在流量与存量的关系。

即无形资本是逐步形成、积累起来的,无形资本形成首先要补偿其损耗,更多的才会增加存量。

3.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方式是部类内部交易或者自主形成。

一般有形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方式是部类间的交换,即由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提供。而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方式是部类内部交易或者自主形成,即只有从事某一行业的企业才会形成本行业的无形资本。

(四)无形资本的周转

根据资本周转形式的不同,马克思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随着将不变资本区分为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固定资本包含内容的也出现了扩展,固定资本不仅包括厂房、机器等有形资本,还包括了技术、制度、品牌等无形资本的内容。其中品牌是制度、技术的外在体现,内涵了很多附加的东西。而无形资本的各个部分周转速度差异较大。无形资本所含的几个重要部分,他们之间的周转速度是不同的。技术周转最快,其中应用技术周转快于基础性技术;作为技术的支撑的制度周转要慢于技术,作为品牌内在规定性的制度周转要快于品牌;作为技术、制度外在表现的品牌周转最慢。

三、无形资本的形成及其运动理论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劳动力多的比较优势,我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还是个加工贸易大国,国际分工处于低端不利地位,主要原因是我国无形资本的缺乏。我国有形资本的形成数量很大,但是无形资本相对不足,需要加大研发的投入、提高品牌意识、增加质量意识,做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但是无形资本的形成与运动过程是有客观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掌握这些规律,有利于我国克服无形资本形成的周期性长、风险大、产权保护难等困难,有效提高无形资本形成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李连光.国际分工下的制造业资本分类配置与价值链利益分配[J].财贸经济,2012(11).

[3]李连光.无形资本的产生及其内容[J].当代经济研究,2012(11).

[4]柳思维.企业无形资本[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戴书松.无形资本投资、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

[6]马传兵.经济全球化与无形资本扩张[D].中共中央党校,2004.

[7]马传兵.无形资本价值转移与实现方式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

无形资本 篇2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现状

(一) 高碳化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能使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组合优化, 从而创造出比市场配置资源更大的价值。因此, 在工业文明时代,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心是如何挖掘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潜能, 实现价值增值, 表现为:第一, 凭借信息和技术优势, 企业获得地表和地下自然资源的使用权, 通过现代化大机器生产将其转化为具有一般等价物形式的货币财富, 并且通过财富的累计效应, 加速这一自然资源到货币财富的转化过程。第二, 资本作为驱动价值增值的原动力,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居于核心位置,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创新性、扩张性和掠夺性。资本之创新性、扩张性符合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从而实现人类自由社会,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解的原意 (王国坛、王东红, 2009) , 但资本的这种创新性和扩张性所引致的社会或环境负外部性得不到有效抑制, 那么其掠夺的劣根性将暴露无遗。第三, 劳动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第190页) , 劳动力的使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量, 因此, 其价值在于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如何利用相对不变的劳动力价格, 挖掘其价值创造功能, 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杠杆效应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工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 基于片面的人类中心论这一伦理假设 (王建明, 1995) , 强调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创造价值、为人类服务, 并进而实现人类社会自由发展的同时, 却忽略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企业理财过程中, 侧重于以未来现金流量为标志的价值管理, 而在企业环境成本尚未完全内部化的软约束下, 对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成了企业财务活动的理性选择。但是, 全球温室气体 (CO2) 浓度的快速上升, 必将扰乱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 (如海水温度、洋流以及太阳辐射) 间的微妙平衡, 终究影响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因此, 建立在人类现代工业文明客观基础上的以高碳为特征的理财模式, 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低碳化经济和低碳化碳社会众望所归。

(二)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低碳化挑战与机遇

由地球生态圈碳失衡和化石能源的掠夺性使用而引发的低碳化思考, 其特征主要是: (1) 经济性。低碳化在关注碳排放绝对数量减少的同时, 更强调提高碳生产率, 即每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GDP或附加值更高。低碳化应该是一个在不降低人们生活水准和福利水平下的帕累托改进过程, 经济性不仅体现在以较小的碳消耗和碳排放获得较稳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同时, 更体现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以较小的冲突换得长久的和谐共处。 (2) 创新性。低碳化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更是一种发展观念和发展思维的转变, 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的自适应过程, 相伴而行的是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 而制度创新则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规范的革新, 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 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重塑, 二者的交互、有机结合是低碳化转变的保证。 (3) 阶段性。低碳化的阶段性目标主要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使气候变化不至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基于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性、创新性和阶段性特征表现,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环境的变化既是对已有财务管理模式的否定, 也是对现存理财观念、财务要素范畴和财务决策等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既面临着挑战也存在着机遇, 具体表现为:其一, 理财观念的发展。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是有效培育、配置和运用财务资源, 以实现公司价值创造与增值 (李心合, 2006) 。财务价值是一个以未来现金流量作为衡量标准的经济学名词, 在无外部性约束的条件下, 财务网络对价值创造的支持体现在尽可能多的利用这种外部性来提高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其结果就有可能会导致“公地悲剧”的出现, 财务管理的短期化倾向明显。而低碳化理念, 是要将这种环境的外部性在理财过程中让其内部化, 成为企业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显性成本, 其实质则是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实现,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财观念。低碳化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财观念落到实处的一种具体方式和手段, 有利于摆脱仅从资源配置单一维度出发而引致的财务价值增长的高碳化陷阱, 进而从资源创造和资源配置双维视角考察财务价值增长的实现路径。其二, 财务要素范畴的发展。资本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要素, 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赵德武, 2007) 。传统财务管理将能够货币化的资本作为财务管理的要素范畴, 旨在通过筹集、投放和分配等活动实现资本的价值创造与增值功能, 为了规避货币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导致价值确认上的风险, 财务管理活动中倾向于使用有形或是有市场参照物的资本形态。但是,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枯竭趋势不可逆转, 财务活动所涉的要素范畴必然要突破有形资本的限制, 更多关注那些导致未来现金流量的无形因素对价值创造和增值的影响。财务要素范畴的发展, 赋予了财务管理核心概念———资本更多的内涵, 必然导致现有理财模式的变革, 风险价值以及对不确定性的评价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将越发显得重要, 财务管理柔性化发展趋势明显。其三, 财务决策评价标准的发展。在筹资、投资和利益分配等财务决策中, 常用的评价标准是价值相关性, 也就是诸种财务决策行为最后对企业未来现金量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低碳经济背景下强调经济行为的可持续性, 财务决策虽不能脱离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 但低碳化的约束使得企业必须在获取现金流量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权衡, 或者说在伦理上企业在财务决策时必然需要遏制资本的过度创新而导致的掠夺性。因此, 财务决策的评价标准面临着非效率性挑战。财务决策评价标准的非效率性挑战, 并不意味着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否定, 也不表明理性分析原则的不合时宜, 仅仅表明财务决策的效率性评价标准需要完善和发展, 财务决策的低碳化评价标准在短期或局部可能带来低效率, 但从可持续发展或全局来说抑或是一种高效率。

二、无形资本战略的财务视角诠释与意义

(一) 无形资本战略的财务视角诠释

(1) 资产与资本。资产通过不同资产形态的转化给人们带来满足是其效用或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资本是一种依附于具体资产的权力, 资本一旦投入就被抽象为一种为获取未来现金流量的权力, 因此, 增值是资本的天然要求, 否则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资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创新, 资本为了增值而创新, 资产不具备扩张性, 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围绕着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在不同资产形态之间的转换, 而资本极具扩张性, 并且为了满足扩张的愿望敢冒任何风险。汪丁丁 (2006) 曾从“精神维度”解读资本的特征, 认为基于资本所承载的累积效应, 它能够把对剩余 (利润) 的追求转化为“意识形态”, 即对剩余或净收益的崇拜。建立在公平、公正和自由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通过人们主观能动的劳动以实现通过对物的依赖摆脱贫穷与落后, 进而通过以劳动者, 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为基本特征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来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因此, 近、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本质上是以资本的运营和扩张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张过程 (徐大建, 2007) 。 (2) 无形资本。资本的使命在于增值, 而资本本身不会运营, 只有通过人格化的资本即资本家才能运营, 资本一旦人格化后实现资本增值的手段就会变得自利而且贪婪。通过暴力的方式开采自然资源, 将自然资源转化成其投入资本的增值;通过对普通劳动者劳动时间的侵占, 将劳动者维持自身和家庭所需要的劳动资料转变为投入资本的增值;通过制度安排, 将未来不确定性的风险转嫁给信息弱势群体而实现资本的增值等。资本人格化的结果就是:以资本为核心,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要素实现增值以证明其存在的意义。伴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劳动权益保护的加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等, 资本通过简单、野蛮方式实现增值的空间越来越小, 资本需要寻找一种文明的、可持续的载体重新焕发生命力。资本增值的源动力在于能激发人们不断通过创新将各种要素投入引起的未来现金流量变现,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与创新最匹配的要素是以技术和制度等表现形式的无形要素, 这些无形要素依附于具体的资产形态, 通过市场行为寻求价值的实现, 这种以无形要素为载体, 在经济活动中不断追求价值实现的权力就是无形资本。 (3) 无形资本战略。财务管理活动是在既定环境下, 通过各种形态资本要素的组合, 形成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 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效识别和占有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组织行为。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围绕着“创新”展开, 在价值形成和实现过程中, 智力、组织文化、渠道等无形要素的凝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务管理的重心是如何挖掘、组织、协调这些以无形要素为载体的无形资本的运营, 因此, 低碳经济背景下应从战略高度确立无形资本财务运行的规律和特征。无形资本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无形要素的使用, 创造出某种稀缺性和特质, 并通过市场的认可进而获取未来现金流量的权力, 如果无形要素在企业未来价值凝结过程中的稀缺程度越高, 那么通过这种要素的占有而获得的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要求权就越大。无形资本战略跳出了“就财务论财务”的狭隘财务观, 强调无形资本在企业价值驱动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并通过无形资本价值转移的灵活性增加组织适应财务环境的弹性, 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 低碳经济背景下实施无形资本战略的意义

财务管理以价值管理为纽带, 以资本运营为核心,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环境、财务决策依据以及财务评价体系等发生了很大改变, 以无形资本为核心的价值链系统左右着财务管理活动的得失, 为企业未来、长远和整体发展提供持续的财务动力, 进而实现企业均衡现金流量、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目标。低碳经济背景下实施无形资本战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相对于其它资本形态, 无形资本的累积效应较强, 边际资本价值不受递减规律的约束, 通过无形资本的正向累计效应, 增强企业对财务环境的适应能力, 提高企业财务竞争力。 (2) 基于无形资本财务循环的环境友好性, 企业价值创造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 有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 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3) 无形资本形成主体的多元化和产权交易的市场化, 能有效缓解竞争的对抗性导致的效益损失, 提高企业整体职能的协调性, 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协同效应。

三、无形资本战略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一) 低碳财务理念的发展

理念是一种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 财务理念是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理性化思维结果, 无形资本战略是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在财务核心概念、财务本质和财务目标等方面都有所突破。财务核心概念历来都是大家争论的一个焦点, 曾有过“资金论”、“本金论”和“价值论”等诸多观点。“资金论”认为财务活动的基本职能是保证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运动的顺畅和均衡, 甚至将“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并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作为企业财务战略目标;“本金论”认为财务活动是以垫支为前提的本金保值、增值活动, 明确了本金与基金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本质区别, 反映了财务活动的保值、增值特征;“价值论”认为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管理的一种风险管理活动, 较全面概括了企业财务活动的现状。上述观点虽然反映了财务管理的某一方面的特征, 但未能揭示财务管理的本质, 诸种概念不适合作为财务的核心概念。财务核心概念应该是能统驭整个财务概念体系的轴心, 能够反映财务活动的本质, 财务本质是在制度或环境约束下的财务效用最大化, 财务效用在商品经济时代表现为以一般等价物表示的人们对物的依赖带来的满足程度。因此, 将在物的维度具有天生累积效应, 并在精神维度将对剩余的追求转化为“意识形态”的“人格化”资本作为财务核心概念较其它财务概念更能反映财务的本质。在低碳经济背景下, 财务环境的变迁引起了财务资源的柔性化转变, 资本形态在环境硬约束下出现无形化趋势, 无形资本在低碳财务概念体系当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财务核心概念体系, 财务活动将资本作为基本的财务要素, 通过筹集、投放、回收和分配等手段寻找和激励资本保值、增值的动力。低碳经济背景下以创新为特征的无形资本是诸多资本形态中最活跃的一种, 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财务活动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如何实现无形资本收益的最大化。根据财务本质是价值与权力相融合的财权流观点 (伍中信, 2006) , 财务活动过程中与价值相关的权力应该是统一的, 但是无形资本的价值溢出效应使得在无形资本战略下出现价值与权力的非对称状态, 因此, 在“财务目标集”中应该增加价值与权力统一的目标元素。财务活动过程中价值与权力的对称是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形成与对其的要求权要统一, 在以实物资本或是货币资本为主要价值驱动因素的工业经济时期, 这两者的统一较容易实现, 但是将无形资本作为主要的价值驱动因素后, 两者的统一会存在很多干扰因素。

(二) 财务预算管理的完善

无形资本战略下财务活动以无形资本作为中心, 将各种资本形态有效组合, 挖掘和发挥各种资本形态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潜力,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无形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外部性、不确定性和相对的垄断性等, 无形资本战略相对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 更需要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进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 按照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 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等关系进行量化的制度体系。无形资本战略下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确立无形资本价值创造的核心地位, 保证了企业价值驱动的持续性和竞争优势的长期性;从权力配置的角度均衡其它资本形态所有者与无形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保证了企业价值的顺利实现;从风险控制的角度防范和降低无形资本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 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对环境的适应性等。财务预算管理以资本循环为逻辑起点, 以价值链管理为参考依据, 是企业推行无形资本战略的有效手段, 在实践中财务预算管理的重点体现在: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进行利益博弈的方式之一, 预算目标是各方讨价还价的妥协结果, 低碳经济背景下无形资本价值创造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非标准化等特点, 使得博弈过程更加反复, 因此, 建立有效、规范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无形资本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企业的组织机构方面更趋向于网络化和扁平化, 倡导沟通、共同参与和团队精神。在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上, 以市场作为导向, 通过作业基础预算增强预算的精准性、运用EVA等价值指标增加预算的价值导向、借助平衡记分卡等综合业绩评价改善预算的财务特性等, 增加无形资本战略下预算管理的弹性, 避免财务预算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上, 密切关注无形资本的累计效益和溢出效益, 围绕着无形资本的开发与储备, 实时调整各资本预算的执行进程, 并根据资源基础理论, 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和增强预算管理的战略实现意图。

四、结语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活动围绕着创新展开, 创新的财务价值需要通过无形资本循环运动实现, 以无形资本作为财务战略重点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形资本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企业从战略高度挖掘无形资本的价值创造功能, 通过财务上的优势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 财务环境的多变和财务活动的复杂性, 特别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价值计量问题, 使得无形资本战略的实施面临诸多的挑战, 因此, 如何在动态中把握无形资本价值运动的规律, 如何通过相对价值模型计量无形资本价值, 以及如何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财务制度建设等是无形资本战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摘要:低碳经济经济背景下资本形态出现了柔性化趋势, 无形资本的价值驱动功能日益显著。本文在对无形资本财务内涵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实施无形资本战略的重要意义, 并以财务预算管理作为实施该战略的突破口, 讨论了无形资本战略财务管理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无形资本,财务战略,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 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2]唐跃军、黎德福:《环境资本、负外部性与碳金融创新》, 《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

[3]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4]赵德武等:《财务管理 (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冯巧根:《超越预算的实务发展动向与评价》, 《会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无形资本 篇3

创意已成为21世纪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意产业结合创意和灵感,以人力资本为基础,强调个人创造力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能与就业机会。创意产业因其特殊的资源依赖方式、产业竞争强度、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特征而不同于传统产业,因此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已有研究对创意产业的创业活动进行的初步探讨大多是从宏观层面阐述发展创意产业的现实意义及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形成因素等,尚无针对创意产业中的创意主体——企业来做深层次的研究,对影响创意产业中新创企业成长的因素未做系统性分析和研究。而近来较多的研究说明,内部资源的成功管理能够显著的改善新创企业的成长和业绩(Khaire,2007)[1],这对创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获得国际 (包括中国港台地区)广泛认同的创意产业类别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设计(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出版、广播影视、广告、软件及互动娱乐等七类。其中,广告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对初始资金的要求较低,新创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家的素质、能力、专业知识及企业所处的社会网络,而不是诸如技术、设备等易扩展的资源。这说明,较一般产业而言,广告业要获得成长、扩大规模是非常困难的(Khaire,2007) [1]。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广告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性和绩效为研究目标,通过建立广告业新创企业的无形资本与企业成长性关系的理论模型,以验证不同的初始资源禀赋与广告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依据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_based Theory, RBP)的观点,创业资源即“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支撑条件”。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创业者组合创业资源形成产品或服务并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在资源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战略上的差异,继而导致企业绩效上的差异(刘艳梅,2002)[2]。根据相关学者对企业资源的分类,初始创业资本主要是嵌于创业团队内的金融资本、技术资本等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本(Barney,1991) [3]。

以广告业为代表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主要依赖于企业家所拥有的技术、设备等资本,而是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思维、企业家的社会关系及信息渠道的开放性等因素, 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的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

1.1 人力资本对广告业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

从劳动要素的投入看,广告业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劳动投入系数大,货币资本投入系数小,并且广告业以创意为核心生产要素,以人的创造性思维为最重要经济资源,个人思想与社会文化状况之间合理的互动产生创意(王志成,2007)[4]。创意产生于人的思维过程中,人才是创意不竭的源泉,因而广告业新创企业的成长必须要求有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本作为保障,人力资本投入在成果产出中占支配地位。一般产业中,生产资料的支出占60—70%,而在广告公司,生产资料(硬件)的作用则不那么明显。

广告业企业的利润主要是靠洞悉市场,了解客户的需要,找出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靠生产规模和产量。这就需要专业的研究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其中最关键的是识别问题的技能。有竞争力的广告公司就是那些善于找出客户和消费者的需要,并能找出解决的办法最大程度地去满足这种需要的公司(李明,2004)。广告业新创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追求世界标准的专业广告公司不仅要有那些被称为稀有人才的资深广告人,更要有一批思路敏捷、个性张扬、充满激情和挑战、有团队精神的专业人才。

充足的人力资本同时为广告业新创企业带来了专业和资深的管理人才,从而使人才能够进行专业化分工。目前大多数广告公司的领导者多是知识型的企业家,他们出身于策划或创意,通常拥有公司大部分的客户资源,却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逐渐出现管理能力的缺失和专业化分工不足的问题,管理能力成为广告公司经营中薄弱的环节(Ensor, Cottam, Band, 2001)[5]。而经验丰富的专业型管理人才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运作,使企业的创新、营销、品牌塑造等工作变得更有条理、更有效率,能以更大的力量去与对手进行竞争(钱晨林, 2007)[6]。

Romer(1990)认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寡会影响企业模仿、吸收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对于知识密集型的广告业不断产生新的创意理念至关重要。因此,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决定着广告业新创企业创意产生的过程,从而影响企业业绩增长速度。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广告业新创企业创造一个好的创意环境,从而促进创意的产生(Ensor, Cottam, Band, 2001)[5]。企业文化的培养是建立在对人才培训的基础上,使从业者具有共同的职业愿景和职业目标,这对广告品质和效率的提升有明显的帮助。

随着广告公司的人力资本储备的不断增加、最优规模不断上升,逐渐形成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国外学者研究认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构建广告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本丰富的大广告公司通过专业化获得更高的效率;大规模很容易分散海外扩张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大规模可以吸引大广告主并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可以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吸引世界各地一流的广告人才(刘传红,2007)[7]。

在人力资本密集型的广告业中,人力资本还有着巨大的“品牌效应”。广告企业的高素质人力资本能够为企业带来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有助于树立起广告经营单位的“品牌”,就品牌与企业经营的关系上看,姚景源(2004)提出“品牌竞争是企业竞争必须的高级阶段”,随着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品牌”将成为重要的主题[8]。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对于广告业新创企业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1.2 社会资本对广告业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

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包括其与客户和供应商、其他企业家、政府、中介机构、银行等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以及信息渠道的开放性,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个人网络能够为其带来潜在的顾客和供应商、商业伙伴和外部的资本提供者 (Hazleton et al. 2000) [9];同时成员间的信任、互惠原则、功效意识、合作性、接受多元化和包容的程度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要素[9]。

广告产业的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为社会结构之间的行为者进行信息交流与协作等活动提供便利的资源,从而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其企业业绩:

企业家的拥有的社会资本能够为其带来潜在的客户。广告产业的发展,面临多重困境,其中就包括客户群的缺失(Ensor, Cottam, Band, 2001)[5]。我国有六万多家本土广告公司属于中小广告公司,其广告经营方式大部分是粗放式的,低水平运营现象比较普遍,很多本土广告公司的生存依靠一、二个客户或者一、二个媒体资源,客户来源严重不足(钱晨林, 2007)[6],这导致了不少本土中小广告公司苦于为生计挣扎,没有过多的精力思考企业的经营理念、长远发展目标,影响企业的发展。拥有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广告业新创企业,通过有选择的对广告主市场及其商品市场进行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拓业务,承揽广告,充分利用广告经营单位与其社会关系网络内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间的联系,就能够发掘出更为丰富的客户资源。

充足的社会资本也为广告公司提供了较多甄别和筛选客户的途径,剔除客户群中营私舞弊坑害消费者的企业,保持自己的公司声誉竞争力,使企业获得良性和持续的发展。

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双方之间多存在着策略执行上的不一致性、广告主缺乏投放的明确目标和规划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广告企业的工作绩效(钱晨林, 2007)[6]。与广告主之间密切的联系和信息渠道的开发性为广告公司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获取信息反馈的机会,从而使广告企业更清晰定位广告主需求、改善工作业绩。

与同行之间建立的关系网络为广告企业提供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媒体的资源共享的可能性。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具备完备的资源,与同行的互动交流能够使企业间共享资源,资源共享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并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基础。

广告产业对具体产业的景气指数很敏感,对传媒业的依附性强,与其他产业间建立的联系网络决定了广告产业的数量和规模,媒体的价格、付费方式以及覆盖面、视听率和发行量(刘传红,2007) [7],这些都是影响广告产业业绩的重要方面。

同时,由管理职务累积起来的社会资本还对企业家雇用员工、提高营销的市场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资本中组织成员间的信任、互惠互利、合作性等因素,能够营造良好的创意工作环境,而创意工作环境对于创意的产生与扩散有着显著的影响(Ensor, Cottam, Band, 2001)[5],有助于促进广告业新创企业的蓬勃发展。此外,社会资本中的人际关系渠道在面对那些反对型和漠不关心型的受众时,具有很强的效力,这就为广告业新创企业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社会资本对于广告业新创企业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2 基本模型

本研究根据创业初期阶段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RBP理论、Marris企业成长模型和Mirjam van Praag(2003) [10]对初始资本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广告业所需的资源禀赋特征,引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变量,建立以广告业为代表的创意产业企业成长性与无形资本关系的理论模型。

Mirjam van Praag(2003)认为新创企业的业绩可以表示成:IogP=Iogθi+ Iogf(k*i-a(k*i-Ai)) (1)

这里Pi表示广告业新创企业的总收入,θi表示第i个企业家能力,f(ki)是单一投入变量的生产函数,k i为拥有的初始无形资本,ki* 为最佳资本投入量,f(ki ) >0,Ai表示企业家所拥有的个人资产,因此,Ai-ki是创业者在利率为r时所赚得的资本收益,由定义, ki -Ai表示借入的资本量。企业家在r利率水平对外期望资本量的需求ki *-Ai≥0受到α因素约束,这里0≤α≤1。

然后,根据RBP理论和前人研究所得的广告业主要依赖的创业资源,将创业绩效方程中的企业家能力用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变量H和社会资本变量S进行度量,令undefined,从而得到创意产业的企业成长性关系的模型:

IogPi=Iogundefined

其中-∞≤r≤1,其值的大小决定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生产函数中是替代性生产资料或是互补性生产资料,当r=-∞时,两种资本是完全互补的,当r=1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完全替代的;β1、β2∈(0,1),分别表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企业总收入贡献的权重大小,且β1+β2≤1。

对(2)式全微分,

undefined

即为(3)式,化简后:

undefined

在上式(4)中,undefined

由此得结论一: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变化率undefined、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变化率undefined与企业的成长性变化率undefined是正相关的。

3 讨论

根据(3)式,以广告业为代表的创意产业的企业成长性是与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关的,以下分别讨论不同条件下企业成长性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3.1 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假定其它变量既定,考察人力资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由(2)式可得,

undefined

结论二:广告业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决定了企业业绩,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企业业绩也会不断上升,且企业的业绩是人力资本的凸函数。当人力资本投入量较小时,企业的业绩增长较快,随着人力资本投入量不断增加,企业业绩的增速减缓,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对于企业成长的边际效用开始递减。具体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不断增加,给企业成长带来的效用的增长会逐渐达到一个极限,之后效用开始递减。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家具有的人力资本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下面将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人力资本对企业业绩的具体影响。依据模型假设条件要求,为简单起见,选取金融资本对企业业绩的贡献f(k*i-a(k*i-Ai)) 为固定值1; β1、β2均取值undefined,表示两种生产资料对业绩的贡献全重各为33.3%;r取值undefined,表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既不是完全替代性生产资料也不是完全互补性生产资料,以不失一般性1;S取值为5,并且分别设置H=1, H=2, H=3直到H=10之间的10种情况进行模拟,结果如下表:

将上表中企业家拥有的人力资本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数据绘制成图1,其结论与分析结果一致,即对于人力资本密集型的广告类企业而言,如何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是其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量要尽量满足边际效用最大化原则,在效用达到一个极值后应通过增加其它要素投入或减少人力资本投入量的方式保证资源利用率。

3.2 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假定其它变量既定,即广告业的企业家的能力、企业所拥有的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不变,考察社会资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由(3)式可得,

undefined

结论三:广告业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充足,企业业绩越好,企业的总收入是社会资本的凸函数,当社会资本投入量较小时,企业业绩增长较快,随着企业的社会资本持有量不断增加,企业业绩的增长速度逐渐减小,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对于企业成长的边际效用在达到一个极限后开始递减。

在进行数值模拟时,同样对β1、β2赋值相同,此时模型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表达形式具有对称性,在进行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的分析和数学模拟过程中,可利用人力资本已有的结论,得到社会资本与企业业绩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与分析结论一致,社会资本持有量的增加,加速了企业的成长,同时,随着企业业绩的不断增长、社会资本投入量的不断增加,企业的成长速度减缓。这可能是因为,在广告业发展的初期,社会资本对于广告业发展客户、拓展业务及提升业绩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随着广告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资本为企业带来的效用就会逐渐不及初期时显著,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并最终达到一个极值。这时,就需要其他资源的协同作用,使社会资本对总收益的边际效用保持在最大值水平。

3.3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边际收益的比较

由(5)式、undefined式undefined可得undefined

根据(9)式,对于同一单位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其边际效用的大小取决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分别对总业绩函数的贡献权重之比undefined,当β1〉β2时,人力资本产生的边际效用则大于社会资本产生的边际效用;当β1<β2时,人力资本产生的边际效用小于社会资本产生的边际效用。

因此,根据广告企业具体所面临的不同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边际效用,配给适当比例的资本投入,对于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增强企业业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4 结语

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政策关注之一,政府公共政策要致力于鼓励新创企业的发展,以促进更多有潜力的企业家在创意产业开展成功的创业活动。

本文以广告业为例,通过建立创意产业的企业绩效模型以衡量创意产业的企业成长性,综合分析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两种无形资本同创意产业的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发现:

(1)当企业家人力资本投入量较小时,广告业新创企业的业绩增长较快,随着人力资本投入量不断增加企业业绩的增速减缓;

(2)企业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充足,广告企业业绩越好,随着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持有量不断增加,企业业绩的增长速度逐渐减小。

本文延伸了以往对广告产业所需各类资本对创业活动影响作用的研究,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于广告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资本收益的变化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广告产业的创业者提高资源整合效率,充分发挥各类资源及其共同作用带来的整合效应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解决,比如,本文的研究仅考虑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因素各自对广告业新创企业业绩的影响,未来的研究还应该考虑各种资本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实证研究,从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ILBERT S J.How Can Start Ups Grow[N].Working Knowledge,2005-11-4

[2]刘艳梅.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理论三大主流学派的回顾与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9-44

[3]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J].Journalof Management,1991(17):99-120

[4]王志成,谢佩洪,陈继祥.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8):49-58

[5]ENSOR,COTTAM,BAND.Foster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throughthe creative work environment:a portable model from the advertisingindustry[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1(27):147-155

[6]钱晨林.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广告业的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

[7]刘传红.广告产业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259-263

[8]姚景源,刘国基,孙先红,等.开拓电视媒体广告增长空间[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4(5):137-141

[9]HAZLETON V,KENNAN W.Social capital:reconceptualizing thebottom line[J].Corporate Communication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0(5):81-86

无形资本 篇4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作为组织中的两大无形资本,与组织创新密切相关,而组织创新源于团队及个体创造力的涌现。个体人力资本体现个体受教育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存量[6],也反映创造力所需的“专门知识”与“创造性思维技能”[1]。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概念强调社群中人际关系网络,是一种有助于个人在社群中发展的关系性资源[7],而社会连带(Social Ties)是组织中的个体进行社会学习的一种纽带和资源,很大程度体现了个体社会资本,它为知识获取与交换提供灵活的渠道[8],通过员工之间高质量的互动促使知识共享,有利于创造力提升。

目前,人力资本、社会连带与知识共享及创造力的关系已引起为数不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团队情境跨层次影响个体创造力的相关研究较少,而多层次考察个体和团队的动态相互影响是组织管理和实践的一个挑战[3]。因此,本研究以无形资本为视角,构建个体与团队多层次模型,研究个体人力资本、社会连带对知识共享及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团队错误中学习对其关系的跨层调节效应,以揭示团队错误中学习对知识共享和提升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理。

1 理论与假设

1.1 人力资本、社会连带与知识共享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Schultz[9]指出,个人对教育、职业培训、保健以及迁移的投入都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结果形成人力资本。Becker[6]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从经济学扩大到人的行为的范畴,指出教育和经验是人力资本概念的关键特征。其后在管理学领域研究中,一些学者将人力资本归为两类:专门人力资本(Specific Human Capital)指在特定知识领域中具有局域的更深层次的嵌入式的知识;通用人力资本(General Human Capital)指多个情境下都可使用的多技能的可通用的知识与智力。Zarutskie将高管团队(TMT)人力资本归类为通用人力资本(高管团队受教育经历)、专门人力资本(高管团队工作经历)[10]。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确定人力资本两维度,其中教育程度反映通用人力资本,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反映专门人力资本。

Moorman等[11]认为知识共享是组织中有关不同个体间或不同部门间学习范畴的一种集体信念或行为规则,知识共享提高知识承载者的知识交叉和复合的程度,个体必须具备知识共享的能力、意愿及机会才能有效地共享知识。能力与人力资本、机会与社会连带具有紧密关系。研究表明,员工的接受能力在知识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12];并强调人力资本的合作效率,人力资本只有通过资源共享、协作和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得到充分释放,组织配置具有胜任能力和积极态度的人员做合适工作,能促使企业共享与整合多源的知识[13]。Sveiby等[14]研究认为员工的教育水平及经验可影响知识共享的有效性。

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1a:团队成员通用人力资本对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1b:团队成员专门人力资本对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

社会连带强调人际交往的过程和结构,可为双方利益促进或阻碍资源运用,研究者通常区分两种广泛的、有时相互重叠的社会连带:工具连带与情感连带[15,16]。工具连带(Instrumental Ties)指工作相关建议连带,涉及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收集信息、建议和资源,这对有效完成任务至关重要。工具连带源于正式关系,交换内容涉及工作相关信息或知识。情感连带(Expressive Ties)反映的是友谊,是表达社会支持和价值观的重要通道[15,16]。总的来说,情感连带是基于规范和感情,而工具连带是基于信息和认知。

工具连带强调成员间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的互动。在多数成员之间均有互动的团队(如高密度团队)中,成员间会有更高层次的信息共享与合作,这对成功完成任务是必要的;相反,在低密度团队中,成员间不愿去交换工作相关的重要想法或隐性知识[17]。强联系相对弱联系更有利于主体间分享精细化的深层次的知识,因为高频率互动为主体提供了更多的认识和接触独有知识的机会[18,19]。其次,情感连带与知识共享相关,团队成员间互动会提高信任及可靠性方面的满意度,从而产生高频率和广泛的信息交流[20]。若网络成员互相信任,那么一方就不会感到需要保护自己以避免他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并相信对方有能力为其提供有价值的知识,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才可行[20,21]。

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2a:团队成员工具连带对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2b:团队成员情感连带对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人力资本、社会连带与创造力

专门人力资本体现特定领域的知识,往往能进一步有效地在特定领域获取和吸收新的深层次的知识;通用人力资本定位于多个知识领域,在决策中,通用人力资本往往产生更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和低认知冲突,能对问题和情况作出不同解释,因此通用人力资本不仅可提供不同知识应对替代的任务,而且对未来发现、理解、合并与应用新知识具有潜在的适应能力[22]。Marvel等[23]发现科技创业者的正规教育水平与相关工作经验均对基础创新有积极的显著影响。某领域经验对创造性成功很有必要,因为个体只有对该领域有足够了解才能从事创造性工作[24]。Simonton[25]认为当个体拥有更多领域相关的专门知识,能通过增加的个人能力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提高创新绩效。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3a:团队成员通用人力资本对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3b:团队成员专门人力资本对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团队成员间的社会连带与创造力相关。首先,为完成团队任务,个体需要与同事保持紧密联系(工具连带),一起分享、扩大、批评/过滤各种想法,这类互动会激发个人产生创新性想法[26]。Shalley[27]比较处于独立工作状态和参与合作状态的两类个体之间存在的个体创新绩效差异,发现团队成员的交流互动会提高个体创新水平。其次,友谊是同事间相互信任的一个因素,友谊和社会支持是情感连带的核心要素[28],员工更愿意相信朋友般的同事会给予支持,因此情感连带影响同事间的信任。换言之,拥有亲密友谊的同事之间构成子群体,相互之间更容易产生信任[29]。而信任使环境更开放、支持、宽容、少敌意和少竞争,信任使团队成员拥有更多自由,往往触发想法并减轻冲突,所有这些元素将有利于产生高水平创造力[30]。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4a:团队成员工具连带对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4b:团队成员情感连带对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1.3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已有研究显示知识共享对于提高组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29],Cohen等[12]与Tsai[31]明确地把知识共享作为知识创造的一个关键的前提。设立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有利于知识共享行为发生,继而影响组织绩效[32]。Chen等[33]研究发现,知识管理能力对战略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具有中介作用。Panteli等[34]认为信任关系是组织间知识共享过程的核心,伙伴企业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将无法完成预期的创新绩效目标。Inkpen等[35]指出,组织网络关系有助于促进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开发和吸收新技术,获得更高创新绩效。社会互动影响知识共享进而产生创造性想法[19,36]。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5a:团队成员通用人力资本通过知识共享显著影响创造力。

假设5b:团队成员专门人力资本通过知识共享显著影响创造力。

假设6a:团队成员工具连带通过知识共享显著影响创造力。

假设6b:团队成员情感连带通过知识共享显著影响创造力。

1.4 团队错误中学习的跨层调节

Edmondson[37]认为尽管从错误中学习是明智之举,但组织并不善于从错误或失败中总结经验,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对失败缺乏正确认识,为此,组织营造从错误中学习的氛围十分重要。从经验中学习能挖掘出对团队有意义的知识和规律,以指导和改进行为,促使成员及时发现问题、产生新想法、形成新的解决方案并减少错误重现[38]。另外,一些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连带与错误中学习密切相关。专门人力资本是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对拓展性学习影响更为明显,通用人力资本对探索性学习的影响则更明显[22]。Carmel[4]以以色列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与错误中学习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Hirst等[3]研究表明,团队学习行为跨层次调节员工目标导向与创造力之间关系,并认为可扩展探讨已被证明与创造力有关的个体差异。人力资本、社会连带与错误中学习及创造力的关系前面也已阐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认为,教育水平高的员工具有更好的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有经验的人更了解从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意义。当团队的错误中学习氛围高时,激发具有高人力资本的个体从错误中学习,有利于知识共享及其创造力的提升;当团队的错误中学习氛围高时,社会连带中所嵌入的资源会被激活,有助于个体从错误中学习,即:通过员工互动交流及高度信任,寻求产生错误或失败的原因并学习新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及整合提出新方法和新思想。

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7a: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成员通用人力资本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

假设7b: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成员专门人力资本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

假设8a: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成员工具性连带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

假设8b: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成员情感性连带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

假设9a: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成员通用人力资本与创造力之间关系。

假设9b: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成员专门人力资本与创造力之间关系。

假设10a: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成员工具性连带与创造力之间关系。

假设10b: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成员情感性连带与创造力之间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本研究对象是R&D团队,调查重点聚焦于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软件开发、航天研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企业涵盖多种所有制形式,规模在100人以上,地点在上海、北京、深圳与杭州等地区。调查问卷采用套问卷形式,即:将问卷分为团队主管问卷与团队成员问卷,克服只由团队成员填写易存在的主观偏见性,以减少数据来源相同而产生的同源误差问题。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30份,回收598份,经过筛选,有效问卷为58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86%。其中,有效配对数据有151个团队共包括585个成员,团队规模2~7人。

被调查样本成员的描述性统计如下:性别方面,男性占75.73%,女性占24.27%;年龄分布方面,20~30岁占58.80%,30~40岁占33.16%,40~50岁占5.64%,50~60岁占1.37%,60岁以上占1.03%;教育程度方面,专科学历占1.88%,本科学历占33.50%,硕士学历占58.29%,博士学历占6.32%;专业背景方面,通讯占21.88%;电子占11.28%,计算机占21.54%,电器占20.17%,其他占25.13%;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方面,3年以下占55.21%,3~6年占20.17%,6~9年占9.74%,9年以上占14.87%;在该专业领域工作时间方面,3年以下占42.05%,3~6年占22.56%,6~9年占15.73%,9年以上占19.66%。

2.2 变量测量

本研究量表测试中每个项目采用1~5的等级分值,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

人力资本的测量参考Hitt[39]及Zarutskie[10]的研究分为2个维度:通用人力资本是以个体所接受的正规教育程度来衡量,教育程度分为大专、本科、硕士、博士4个等级分值;专门人力资本是以个体在专业领域内的实际工作年限来衡量。

社会连带的测量采用Chen等[33]的研究分为2个维度:工具连带和情感连带,由个人自评。工具连带测量有5个项目,其Cronbachα为0.787,代表性项目如:“我们在工作中相互支持”;情感连带测量有4个项目,其Cronbachα为0.835,代表性项目如:“我们相互信任”;社会连带的Cronbachα为0.855。使用验证性分析来衡量该量表,两因子结构模型拟合指数均较好(χ2/df=2.809,RMSEA=.056,CFI=.980,IFI=.981,NFI=.970,TLI=.971)。

知识共享的测量参考郑仁伟等[40]的研究问卷共10个测量项目,由个人自评。其Cronbachα为0.901,代表性项目如:“成员会尽量为同事提供其所需的资料、文件等”。

创造力变量的设计主要参考Zhou等[2]的研究共8个项目,由团队主管给予评分。其Cronbachα为0.919,代表性项目如:“他/她能提出达成目标的新方法”。

团队错误中学习的测量参考Tjosvold等[5]的研究共6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等于团队成员评分的平均值。其Cronbachα为0.933,代表性项目如:“错误对改进团队工作很有用”。

3 结果分析

3.1 团队层次变量的聚合

错误中学习为团队层次的变量,在聚合过程中,Rwg=0.863,表明具有较高的组内一致度;ICC(1)=0.381,表明不同团队间具有足够的变异量;ICC(2)=0.705,大于0.7,表明具有较好的团队平均信度。

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社会连带两维度的组合信度分别是:0.735、0.847,均大于0.6;知识共享、创造力与错误中学习3个变量的组合信度分别是:0.924、0.926、0.936,也均大于0.6。表明5个潜变量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测量模型的内在质量理想。其次,收敛效度与区分效度检验中,社会连带两因子的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分别是0.419与0.530,知识共享、创造力与错误中学习的AVE分别是0.550、0.610和0.712,除了工具连带的AVE略小于0.5,其他均大于0.5,表示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表1为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性,可看出所有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对角线上AVE平方根,表明5个潜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注:1)**小于0.01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显著性水平(双尾);2)对角线括号内为各变量AVE平方根

3.3 HLM零模型检验结

建立零模型检验知识共享组间方差的显著性水平,如模型1所示:知识共享的组内方差σ2为0.264,组间方差τ00为0.036,χ2检验结果显示此组间方差显著(χ2(150)=229.478,p<0.001);跨级相关系数ICC1=0.12,即知识共享的方差有12%来自于组间差异方差,而88%来自于组内方差。建立零模型检验创造力组间方差的显著性水平,如模型5所示:创造力的σ2为0.271,τ00为0.105,χ2检验结果显示此组间方差显著(χ2(150)=377.380,p<0.001);ICC1=0.279,即个体创造力的方差有27.9%来自于组间差异方差,而72.1%来自于组内方差。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注:*p<0.05,**p<0.01

3.4 个体层次检验结果

为了检验假设1和2,在零模型1的基础上构建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如模型2所示,通用人力资本、专门人力资本对知识共享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10=0.145,p<0.01;γ20=0.018,p<0.01),工具和情感连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也均为正向显著(γ30=0.212,p<0.01;γ40=0.189,p<0.01),假设1和2均得到支持;加入个体层次4个自变量后,组内方差减少的程度为R2组内=0.386,表示知识共享的组内方差有多大程度可被通用人力资本、专门人力资本、工具连带、情感连带所解释。此外,χ2检验结果表明,个体层次4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在团队之间均存在明显变异(χ2(29)=54.171,p<0.01;χ2(29)=54.826,p<0.01;χ2(29)=43.181,p<0.01;χ2(29)=76.724,p<0.01),说明了多层次分析的必要性。

为了检验假设3和4,在零模型5基础上构建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如模型6所示,通用人力资本、专门人力资本对创造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10=0.152,p<0.01;γ20=0.017,p<0.01),工具和情感连带对创造力的影响也均为正向显著(γ30=0.229,p<0.01;γ40=0.171,p<0.01),假设3和4均得到支持;加入个体层次4个自变量后,组内方差减少的程度为R2组内=0.428,表示创造力的组内方差有多大程度可被通用人力资本、专门人力资本、工具连带、情感连带所解释。此外,χ2检验结果表明,个体层次的4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在团队之间均存在着明显变异(χ2(29)=60.230,p<0.01;χ2(29)=54.596,p<0.01;χ2(29)=58.192,p<0.01;χ2(29)=59.796,p<0.01),说明了层次分析的必要性。

假设1和2已得到验证,在模型6基础上加入知识共享变量后如模型7所示,通用人力资本、专门人力资本、工具连带、情感连带对创造力的显著性均有下降,但仍为显著,所以知识共享部分中介人力资本、社会连带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假设5和6得到部分支持。

建立完整模型以检验假设7和8,如模型4所示,团队错误中学习对通用人力资本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假设7a未得到支持;团队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专门人力资本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γ21=0.014,p<0.01),假设7b得到支持,调节作用如图1所示,专门人力资本与知识共享关系的斜率大一些,说明错误中学习氛围高的环境下员工的专门人力资本越高,其知识共享程度越高。错误中学习正向调节工具连带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γ31=0.204,p<0.01),假设8a得到支持,调节作用如图2所示;错误中学习对情感连带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假设8b未得到支持。完整模型对知识共享的方差解释度R总2为39.7%。

建立完整模型以检验假设9和10,如模型9所示,团队错误中学习分别正向调节通用人力资本、专门人力资本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γ11=0.178,p<0.01;γ21=0.012,p<0.01),假设9得到支持,调节作用分别如图3和4所示,表示在团队错误中学习氛围高的环境下,通用人力资本与专门人力资本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越大;此外,错误中学习分别正向调节工具连带、情感连带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γ31=0.130,p<0.05;γ41=0.124,p<0.05),假设10得到支持,调节作用分别如图5和6所示,表明当存在高团队错误中学习时,成员社会连带与其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会提高。完整模型对个体创造力的方差解释度R总2为33.8%。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无形资本视角,以R&D团队及成员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层次模型,相较于传统回归分析,多层次分析对嵌套数据结构的验证和分析更加合理和准确,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两大无形资本对成员知识共享及创造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通用人力资本与专门人力资本对2个因变量的影响显著性上没有差别,即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对知识共享及创造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本理论假定具有更高质量人力资本的个体将获得更理想结果[10],本文结论也与Marvel等[23]的研究基本一致。(2)工具连带增加意味着团队工作中成员进行充分沟通与互动、尊重多样性观点,有利于增进彼此理解、促进创造力提升;情感连带增加意味着成员间增进了友谊,相互支持且信任度提高,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而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更有助于创造性思想的产生。这一结论与Lin[29]研究社会连带通过同事间信任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结论部分相同。

其次,知识共享部分中介人力资本、社会连带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越高,知识获取与知识交换的能力越强,对新知识的探索与对现有知识的利用越有效,越有利于创造力提升;社会连带越高,越易形成互动、支持、合作与高度信任的团队氛围,从而促进成员积极地交换与共享社会资源,提高创造力。

第三,团队错误中学习可强化两大无形资本与成员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错误中学习可强化专门人力资本、工具连带与知识共享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通用人力资本、情感连带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的跨层次调节未得到支持,不支持的原因分析如下:高通用人力资本不意味具备丰富专业领域工作经验,未必对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性有认知,在高团队错误中学习氛围下,通用人力资本对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未必加强;高情感连带反映的是友谊及感情的深入,还包括团队成员间投缘、有相似兴趣和爱好,但是,如果不是以工作为目标的交互,高团队错误中学习未必能够强化成员进行有利于工作任务的知识共享。

5 管理启示

当今我国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团队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单位,团队及企业创新源于个体创造力的涌现,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团队以促进个体创造力提升是管理者面临的紧迫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研究结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启示:

首先,管理者应重视培育团队成员无形资本并发挥其对创造力的积极作用。应加强人力资本开发,结合员工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通过导师制、在职培训、脱产学习和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等方式,针对创新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使其充分掌握完成工作任务中所需专业知识、工具、方法与规范等,以增强人力资本,进而提升成员创造力。积极创造条件和平台鼓励与强化成员间的互动交流、讨论,形成一种以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为核心的和谐工作关系;同时,鼓励成员间加深工作关系的情感成分,在工作中增进理解、信任和默契,促进相互支持和相互合作,促进成员创造力提升。

其次,管理者也需充分重视无形资本对知识共享的促进作用及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借助团队无形资本的力量,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鼓励成员间互动交流,强化对团队目标的认同,通过成员间相互支持和信任来激发知识共享,进而提升创造力。此外,建议企业开发与使用知识库系统或内部公共交流平台,建立管理机制,使知识能够安全地获取与共享,充分利用网络连带的知识传导作用,促进个体创造力提升。

第三,应营造团队错误中学习的氛围。在可预测的日常运营环境中,有些错误是可预防的,但在动态或复杂工作环境中,如创新的过程是对未知或新的知识与事物的探索,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风险性,错误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组织应重视营造团队错误中学习氛围,强调错误对于团队工作改进及获取重要信息的作用,在工作中允许试错、发表不同看法或似乎不合常规的意见,对一些冒风险的想法和行为予以认可,帮助成员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鼓励成员勇于找出错误、反思错误以及分析并纠正,确保避免同类错误重现。组织必须不断鼓励成员适应新环境要求、不断探索新知识和新技术,并对过去及现在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改进。

6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

上一篇:颅脑出血论文下一篇: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